中国服务贸易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20:2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服务贸易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

篇1

关键词:服务贸易区域贸易合作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一)总量不够

我国的服务贸易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从1982年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到2008年的3044.5亿元,增长了几十倍,而且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世界的比重也由0.6%增长到2008年的4.2%。但总的来说,尽管增长的倍数很多,由于基数太小,与其他国家相比,总量还是不够。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3.7%,远落后于排名第一、占世界出口额的14%的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额的4.4%,落后于排名第一的美国的10.5%。不仅如此,我国服务贸易还呈现出连年逆差且逆差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结构失衡

我国的服务贸易中,传统服务贸易占主导地位,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较小。长期以来,旅游和运输占据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大半壁江山。直到2008年,我国运输和旅游这两个传统服务贸易行业进出口额为1657.5亿美元,仍占服务贸易总额的54.4%。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近年来增速较快,但比重仍然很低。

(三)管理落后

我国对服务贸易管理落后主要表现为:法律法规不完善,很多服务部门的立法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例如《电信法》历经多年的讨论还是没有出台;还未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服务贸易促进协调机制和工作体系,也没有制订完善的服务贸易发展中长期规划;我国的服务贸易统计方法、统计口径与国际标准存在出入,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管理落后。

针对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提出了发展对策。但这些对策大多从国内经济发展角度提出,极少从区域贸易、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提出。笔者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且中国也在积极参与、推动地域经济一体化。区域贸易不仅促进了地区货物贸易发展,对促进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我国参与区域贸易合作的动因

扩大市场半径。美国经济学家杰夫•马德里克在《经济为什么增长》一书中,论证了经济增长的原因。他认为,经济增长需要创新,但科技创新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由贸易发展、殖民地化、国内市场膨胀所导致的市场成长是西方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因”。在目前WTO谈判受挫,全球经济一体化受挫的情况下,发展区域经济贸易合作是最佳的替代方案,可以有效的扩大市场半径,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国内政策推动。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努力扩大服务出口”;商务部于2008年和2009年分别出台了《商务部关于做好2008年服务贸易工作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关于做好2009年服务贸易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都提到:利用多边和区域渠道加强对重大问题的谈判和磋商。紧密结合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实力,在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特别是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推动建立平等、自由的国际服务贸易体系。将服务贸易纳入双边经贸重点促进工作的范畴。深化内地与香港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我国参与的主要服务贸易区域一体化组织概况

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2003年6月和10月,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分别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均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此后,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内地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又分别签署了六个补充协议。CEPA中关于服务贸易制度的内容有5条:市场准入、服务提供者、金融合作、旅游合作、专业人员资格的相互承认。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程。2007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已于当年7月顺利实施。根据《服务贸易协议》规定,我国在WTO承诺的基础上,在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向东盟国家开放市场;东盟10国也分别在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行业向我国开放市场。

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是2006年11月签署,2007年1月1日生效的。2009年2月,中巴两国签署了《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定》,根据协定,在各自对WTO承诺的基础上,在全部12个主要服务部门中,巴方将在11个主要服务部门的102个分部门对中国服务提供者进一步开放,包括建筑、电信、金融、分销、环境、医疗、旅游、运输、快递、研发、计算机教育、娱乐文化和体育等众多服务部门。我国将在6个主要服务部门的28个分部门对巴基斯坦服务提供者进一步开放,具体包括采矿、研发、环保、医院、旅游、体育、交通、翻译、房地产、计算机、市场调研、管理咨询、印刷出版、建筑物清洁、人员提供和安排服务等。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2005年11月,中智两国签署《中智自由贸易协定》,自2006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2008年4月两国签署《中智自贸协定关于服务贸易的补充协定》。根据协定,我方在计算机、管理咨询、采矿、环境、体育、空运等23个部门和分部门,以及智方的法律、建筑设计、工程、计算机、研发、房地产、广告、管理咨询、采矿、制造业、租赁、分销、教育、环境、旅游、体育、空运等37个部门和分部门将在各自WTO承诺基础上向对方进一步开放。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4月,中新两国签署《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的自由贸易协定。《协定》已于2008年10月1日开始生效。目前,新西兰在商务、建筑、教育、环境等4大部门的16个分部门做出了高于WTO的承诺,中国在商务、环境、体育娱乐、运输等4大部门的15个分部门做出了高于WTO的承诺。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谈判启动于2006年8月,于2008年9月圆满结束谈判,签署《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协定》。《协定》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人员流动、海关程序等诸多领域。在服务贸易方面,双方在医疗、教育、会计等服务贸易领域做出了高于WTO的承诺。

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4月28日,中秘两国签署了《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这是我国与拉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一揽子自贸协定。

在服务贸易方面,在各自对WTO承诺的基础上,秘方将在采矿、研发、中文教育、中医、武术等部门进一步对中方开放,中方则在采矿、咨询、翻译、体育、旅游等部门对秘方进一步开放。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

合理利用区域贸易合作机制,有侧重的促进我国服务贸易。我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各有不同的合作领域与侧重点。例如中新(新加坡)自贸区,双方在医疗、教育、会计等服务贸易领域做出了高于WTO的承诺,可以在此区域着重发展我国的医疗、教育业的服务贸易。

不同的区域贸易合作机制所涉及的制度有待完善。例如关于服务的原产地制度,CEPA对自然人提供的服务,采取了国籍和永久居留权标准,对商业存在提供的服务采用了业务执行本地化标准。随着近年来服务外包的飞速发展,将服务的来源等同于服务提供者的来源是不恰当的,剥夺了成员通过合理的原产地规则来追溯服务正是提供者的权利。

继续推进新兴服务在自贸区的合作。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结构失衡,新兴服务贸易比重较小,新兴服务业发展落后。若适度开放这些行业,是可以促进发展的。而在自贸区内在双边合作的基础上适度开放新兴服务行业,例如电信、金融业,负面影响较小,开放度可控。

但我国目前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合作领域以传统的服务贸易为主,新兴服务贸易的合作较少。我国和新西兰、新加坡签署的自贸协定,都几乎未涉及新兴服务贸易领域。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中新加坡在商业服务、交通通讯、批发零售、金融服务等行业优势较明显。而双方合作的主要领域是医疗、教育、会计等服务贸易领域。

参考文献:

篇2

【提要】当前有关服务贸易的大都集中在对服务贸易的全球化,自由化以及入世后对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研究讨论上。本文从宏观角度来全面综合论述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和解决对策。主要采用了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概述与论证相统一的,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历年来的进出口贸易额,进出口贸易结构等数据的比较研究,来比较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劣势的存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的体系,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更新服务贸易观念,积极参加国际服务贸易双边和多边谈判,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等对策,来扬长避短,大力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增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使之成为我国国民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服务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 服务贸易总协定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近年来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

如图一所示,1998-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③不断上升,进口额和出口额也不断增加,但是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由此证明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而这种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篇3

[摘要]当今,服务贸易以高于商品贸易的速度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竞争的重点也从商品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本文从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出发,结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发展思路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

随着服务业在全球的崛起,1986年9月开始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首次将服务贸易列入谈判议题,从而引发了全球服务贸易研究大热潮。此次谈判的重要结果是产生了《服务贸易总协定》,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1994年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服务贸易归纳为商业、销售服务、金融服务、娱乐服务、通讯服务、教育服务、卫生服务、运输服务、建筑服务、环境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服务12大类。同时,根据GATS的定义,服务贸易有以下四种方式:

1.过境交付(Cross-borderSupply)——指从一成员国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提供的服务。

2.境外消费(ConsumptionAbroad)——指在一成员国增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3.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指通过一成员国的服务实体而向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提供的服务,包括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或机构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MovementofNaturalPersonnel)——指一成员国的自然人在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提供的服务。说得确切些,就是允许其他国家的人员进入本国提供服务。

二、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增长。过去10年中,我国服务出口年增长速度均保持在9%以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不含政府服务)进出口增长迅速,逆差规模显著下降,进出口总额达2509.1美元,比2006年增长31%,增幅提升8.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16.5美元,增长33%;进口1292.6美元,增长29%;出口和进口分别居世界第七位和第五位,比2006年分别提升1位和2位。服务贸易逆差为76.1美元,比2006年下降15%。从地区看,中国香港地区、美国、日本和韩国为我国前四大服务贸易伙伴。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家分析,虽然增幅较大,但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依然较低。以2007年为例,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1738美元,服务贸易占比不足12%。而据WTO统计,2007年,全球范围内服务贸易占国际贸易的比重已超过23%。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要达到4000亿美元。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贸易长期逆差,国际竞争力差。自1992年中国服务贸易首次出现贸易逆差,除个别年份(1994年)外,中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尤其是近年来,贸易逆差呈现逐步扩大趋势。服务业落后使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不如工业,除旅游等少数行业外,多数服务贸易领域处于逆差状态。2000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为660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28700亿美元的2.3%。而同期美国服务贸易总额达4735亿美元,占全球的16.5%,是我国的7倍多。加入WTO后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逆差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国际竞争力弱;目前比较优势仍主要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服务,而在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贸易方面劣势明显。

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贸易不仅发展滞后,而且结构也欠合理。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已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与科技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科技为手段的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于远洋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产业和部门,而在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尽管其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年均增速,但目前这些行业规模偏小,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下表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的行业构成。

3.服务业整体开放程度较低。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许多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试点的。银行、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其他一些行业对外资也没有完全开放。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服务业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方面开放程度较高,然而于商业性存在方面在外资准入资格、进入形式、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限制。

4.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缺乏、分布不均衡。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属性是一种人力资本密集型。在全世界范围内,服务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人力密集型转变过程。而我国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奇缺,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的外向型高级人才更是缺乏。一部分地区的教育普及程度仍然不高,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不能很好地转化为人力资本,这是一种潜在的人力资本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而我国的人力资本往往聚集在经济水平较高,教育水平较发达的地区。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教育水平还较低的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因此出现了服务贸易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立足比较优势,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服务贸易在旅游、运输、国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行业存在着比较优势。发展我国服务贸易,首先应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国内政策可以适当向旅游、运输等优势行业倾斜,使之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也可以通过改善旅游环境,提高劳务输出素质,使我们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一国要确定自身的对外贸易优势,仅仅靠比较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其竞争优势。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要有创新精神,通过对服务的需求的分析,以及对服务市场的细分,努力开拓新市场,在新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第二,企业要主动与竞争者竞争,通过竞争换取效率与进步。第三,引进国外的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经营理念,提高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国际间服务部门的合作和交流。第四,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个方面的素质,从而提高服务产业的整体素质。

2.保持和促进原有优势产业,同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产业升级。我国的优势服务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务和旅游这两大方面。这两方面总的来说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科技含量比较低。但是对我国来说,他们却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服务贸易应实现由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的转变,使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出口收入的增长真正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而不是靠一般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同时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在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出口时,也要对那些尚处于“幼稚”状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加以适当的保护,使其尽快发展并渐进对外开放。

3.有步骤、分层次的放开国内服务贸易市场,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我国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比,起步晚,总体发展水平低,许多行业仍处于幼稚时期。同时服务市场发育不完全,服务企业竞争力弱,再加上服务业本身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广泛性等特征,不可激进的推进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而是有步骤的逐渐推进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在既考虑国际惯例、又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来确定服务业的开放度和保留度。一是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思路研究是小柯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思路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思路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论文,以下是正文。行业有选择地进行开放。积极推进旅游、水上运输等领域利用外资试点;扩大国内商业、外贸、会计、法律咨询的开放试点范围;有步骤、有控制地进行开放金融和通讯领域的试点。二是分地区有选择地开放。我国各地服务业发展并不均衡,东南沿海地区尤其上海、深圳,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其他地区较大,应在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方面先行一步;在后进地区,可通过试点试验,减少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的风险。同时,要适当加快对国外第三产业的投资,通过设立服务行业的海外机构,拓宽服务贸易发展的渠道。论文来源于小柯

4.努力构筑科学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服务贸易涉及金融、保险、电信等诸多服务业部门,这就需要建立中央、地方、部门、企业之间统筹协调,相互联动的管理体制。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核心管理型、分工协调型和服务推进型。核心管理型是指服务贸易的管理权限相对集中于某一政府部门。美国为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分工协调型以日本为代表。日本具体分为立法机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构、统计机构及咨询和促进机构四大部分。这种类型设多个管理部门,加强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很重要。服务促进型是以服务贸易促进为主、服务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根据我国目前服务贸易管理的实际,借鉴世界各国管理服务贸易的成功经验,建立以服务贸易管理主管部门为核心、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服务贸易协调管理体制。通过加强宏观规划、调查统计、市场促进、政策协调、对外谈判等工作,使服务贸易管理工作更加务实、高效。

五、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展望

我国发展服务贸易潜力是巨大的。潜力1: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2007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9%,远低于发达国家72%的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52%的平均水平。随着近年来中国政府重视发展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年平均增速为15.4%,远远高于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论文来源于小柯

潜力2:服务贸易领域开放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服务贸易领域还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领域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仅占全国的19.4%。而外资服务企业占有的中国市场份额一般仅为百分之几。比如在金融领域,截至2007年12月末,在华外资银行占中国银行业不到3%的市场份额。随着服务业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服务业领域的外商投资比重将逐步增加。

篇4

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

出口信用保险具有防范收汇风险的作用,同时具有融资条件宽松、手续简便易行的特点,日益成为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模式的首选。随着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建立和专业化发展,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贸易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出口保险的发展速度来看,根据中国信用出口保险公司的统计数据,中国信保在2002年的承保额仅为275亿美元。而2009年,中国信用保险及担保的承保金额达到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858%。其中,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保额806亿美元,增长2053%;投资和租赁保险保额543亿美元;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保额8413亿元,新增担保金额9亿元。2009年,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达到987亿美元,是过去七年(2002-2008年)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总额的69%。到了2010年中国信保累计实现保险及担保业务保额为19643亿美元。

从保险产品的种类来看,最初主要承保短期出口信用险、中长期出口信用险,而后扩大为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投资保险、信用保险贸易融资业务、资信评估服务、账款追收服务、担保业务等。

从出口保险的渗透率来看,2002年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渗透率(即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险额占同期全国一般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仅为22%,而截止到2009年,我国出口保险的盖渗透率已达到179%,较2002年增长了813倍,并且渗透率179%也已超过了近几年国际平均渗透率15%左右的水平。

二、当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监督机制不完善

出口信用保险并不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及其业务活动也不受针对商业保险的一般保险法的限制。各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都有专门的法律作指导,如美国的《美国进出口银行法》、英国的《出口担保和投资法》、日本的《贸易和投资保险法》等。各国政府通过单独制定法律或法规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性质和宗旨、地位和作用、经营目标、财务核算等进行规范。在中国,不但在中国人保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经营出口信用保险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与保障,而且新成立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迄今仍然没有相应的专门法可依。现行的《保险法》只是一部商业保险法,其中第156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保险公司以外的其他性质的保险组织,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2004年7月实施的《对外贸易法》也仅仅是在第53条中对出口信用保险作了简单的一般性规定,即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及其他促进对外贸易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因此,出口信用保险立法的滞后,导致了难以有效保障和规范中国信用保险的业务运作,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2、出口信用保险预算问题

(1)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偏高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平均费率基本上在08%~1%之间,对东欧、南美、非洲等风险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平均费率高达2%。如此高的信用险费率使得大部分外贸企业望而却步。尤其是不少外贸公司认为,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家政策性保险业务,是国家出钱办保险,本来就应该坚持盈亏基本持平的经营原则。我国现行一年期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平均为1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平均费率在1%以下。再考虑到出口信用保险规定的一旦出现保险责任事故,保险公司只负责赔偿承保额的80%~90%左右,外贸公司得自己承担10%~20%左右这一实际。在当前整个世界市场都处于买方市场、外贸出口只有微利的情况下,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费用实在太高。

(2)风险基金不足导致承保能力有限

篇5

[关键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服务贸易

[中图分类号]F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186-03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决定着本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阶段。中国服务业全面市场化改革始于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2001年又提出了全面发展服务业的决定。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仅为44亿美元,但到了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873.1亿美元,是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由传统的工业制成品贸易逐步向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贸易模式转变,服务业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服务业贸易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是我国服务业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显得尤为不足。在现阶段加强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稳定增长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外研究现状

Robert C.Shelburne and Jorge G.Gonzalez(2004)计算出了27个OECD国家1992-1998年的IIT指数和MIIT指数,得出IIT指数和MIIT指数分别为0.75和0.60,同时研究了美国多边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情况。FariborzMoshirian,Donghui Li,Ah-Boon Sim(2005)运用产业内贸易的新贸易理论分析了美国金融服务的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证明,要素禀赋、人均收入、金融业的FDI、金融部门的经济规模、美国与其伙伴的贸易集中度以及市场开放度等因素对金融服务的产业内贸易具有积极影响,而且,实证结果显示,美国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活动降低了美国金融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Mosesmuse Sichei,Chris Harmse,Frans Kanfer(2007)依据1994-2002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南非与美国在服务贸易部门的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结果显示,南非与美国的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与货物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似,特别是两地区在人均收入和市场规模方面的差异对产业内贸易有消极影响。同时指出,美国对南非的直接投资对于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有积极贡献。Yu-qing Xing(2007)分析了从1980-2004年中国与其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变化。指出了中日与中美之间产业内贸易的主要领域,并分析出了美国和日本对于中国的直接投资对于中美和中日的双边产业内贸易的促进作用。

2.2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早期我国的服务业与世界同期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落后较多,服务贸易在整体贸易中的比重也不大,所以对于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很少有人关注,直到2005年之后,随着我国服务业对世界的逐渐开放,以及服务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才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所以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从2005年才开始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篇文章,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曾国平,胡新华,王晋在论文《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状况的测算与分析》(2005)中对我国服务业整体和内部各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运用静态衡量G-L指标以及动态衡量MIIT指标两种指标,对于中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量和分析,首次给出了衡量我国产业内贸易程度的量化的数据。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服务业中的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李伍荣,余慧在论文《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统计与中国实证》(2006)中讨论了服务贸易的两种分类,分别为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简称BPM5),以及由GATS给出的服务贸易主要包括四种交易方式。指出BPM5为更好的服务业贸易统计数据。同时对于我国1997-2004年的服务业的13个项目的G-L指数进行了测算和统计,指出了我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各个项目有着显著的差异,并提出了对于我国发展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政策建议。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学术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与某个经济体之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

2007年之前的我国学者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大多把中心放在对我国单方面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上,缺乏有针对性的对我国与其他经济体在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方面的比较研究,2007年之后,我国学者逐渐把目光投向了这一空缺的领域,进行了针对我国与具体某个或某几个国家之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蔡宏波在论文《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比较》(2007)中归纳、整理以往多种产业内贸易衡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较为全面、科学的产业内贸易评价体系,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主要5个国家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各种指标的测算,合理判断和比较了目前两地区服务业整体、部门间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崔日明,陈付愉在《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2008)中通过对2001-2005年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L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中日服务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结论,并且运用TC值说明中日间各个服务贸易部门的出超和入超情况,并运用以上GL和TC指数分析了总体中日间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情况,同时分析了中日各个服务业部门的贸易竞争力,最后给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2)影响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分析

在对于影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因素的研究中,包含着两种主要的研究方向。

首先,针对服务业中的具体某个部门的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胡颖,韩立岩在《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2008)中研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异程度、市场集中度、

对外直接投资、两国间的直线距离以及旅游资源差异程度与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正相关;贸易不平衡度、市场规模差异程度、市场开放差异程度、跨国公司和其国外子公司之间的贸易流以及交通质量差异程度与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负相关。

其次,针对整个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姜颖在《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007)中考察了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得出了我国服务部门的规模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度是影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孟祥娟在《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2009)中通过计算G-L指数、MIIT指数和HIlT指数及VIIT指数,从服务业整体和分行业的角度,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了研究。运用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货物贸易和服务业开放度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均GDP与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创新性地对于影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选取了不同的解释变量进行了分析,引入了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服务业开放度以及人均GDP三个变量进行了分析。

(3)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效应研究

以前的论文研究的范围多集中在对我国经济的宏微观因素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上,但是没有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对我国宏微观经济因素的反方向影响分析。任靓在《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2009)中分析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对于我国的反倾销效应、公司内贸易效应、服务业集群效应、公民福利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对于进一步发展扩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前景分析

我国学者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时间还不长,所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没有像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那样充分具体。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还大多局限在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总体描述性研究以及对于影响服务业整体以及某个部门的因素研究。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突破:

3.1对于我国服务业进行横纵向全面比较

现有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实证研究过于单一和片面,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也只是从对我国单一性的研究发展到了针对我国与某个经济体之间的比较研究。同时,在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产业内贸易研究中还不够全面,在现有研究中只有系统的对于中日和中美间的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对于中国与欧盟间以及东盟间的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还没有或者不够翔实具体,缺乏针对与我国服务业主要贸易国之间的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以及对具体行业采用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纵向梳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中国服务业各个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范围内所处的位置。

3.2采用更加翔实充分的指标统计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

现有分析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时对于我国服务业的统计指标较单一,更多的是利用G-L以及MIIT指数衡量了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和范围,没有全面充分的衡量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以从研究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文章中进行借鉴,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标体系来全面衡量我国服务贸易,这样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分析会更加具体充分。

篇6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体系;综述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一个重要指标是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目前,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已达70%~8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40%,而中国的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35%。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终将占据一席之地。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开始引起关注。研究者们大多是从三个方面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的。首先利用各种指标测度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实水平;其次分析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最后针对这些指标和影响因素提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测度

对于测量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有很多。只因各学者采用的不同,或选择单一的指标,或将各种指标混合使用建立一个评价体系,选择不同的指标,各种指标联系的方式不同,建立的评价体系也不同。

(一)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又称贸易专业化系数,TSC或TC)。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其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它介于±1之间,该指数值为1表明该国完全出口专业化,服务贸易有很强的竞争力,当比值为-1时,表示完全进口专业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很弱。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美国经济学家Balassa于1976年提出的,又称为“相对出口绩效指数”,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服务出口与该国总出口的比值相对于世界该指标的状况。其计算公式为:RCA=(Xij/Yi)/(Xwj/Yw),其中Xij表示i国j种产品出口额,Y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即包括商品出口额与服务贸易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种产品出口额,Yw表示全世界产品出口额。在服务贸易中,Xij则为i国服务贸易出口额,Xwj为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其他符号的含义不变。如果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2.5~1.25之间,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1.25~0.8之间,则认为该国服务贸易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若RCA

(三)出口优势变差指数(P)。出口优势变差指数(P)将各类商品出口增长率与出口总额增长率进行比较,以确定一定时期内何种商品具有更强或更弱的出口竞争力。其表达式为:j种产品的出口优势变差指数P=(Gj-Go)×100,Gj为某国j种产品出口增长率,Go为某国出口总额增长率。根据P的数值,可以区分为4类:第1类:P>10,为强竞争优势;第2类:0≤P≤10,为弱竞争优势;第3类:-10≤P≤O,为弱竞争劣势;第4类:P

(四)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CAI)。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CAI计算公式为CAI=(Xij-Mij)/(Xij+Mij),其中Xij为i国家第j种商品的出口,Mij为i国家第j种商品的进口。通常比较优势的取值范围是[-1,1]。当比较优势取值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均水平。当比较优势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越大行业竞争力越强,反之相反。

(五)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为了消除进口的影响,沃尔拉斯1988年设计了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就是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内进口的比较优势。因此,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也称作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其计算公式为:CA=(Xij/Xit)/(Xwj/Xwt)-(Mij/Mit)/(Mwj/Mwt),其中,Xij是i国在j种产品上的出口,Mij是i国在j种产品上的进口;Xwj是j种产品在世界上的总出口,Mwj是j种产品在世界上的总进口;Xit是i国家在t时期的总出口,Mit是i国家在t时期的总进口;Xwt是世界市场上t时期的总出口,Mwt是世界市场上t时期的总进口。通常,该指标值介于-1和1之间,但在某个给定时期当该国在该产业或产品上出现贸易赤字或节余,并且该产业是纯出口或纯进口产业时,该指标也可能大于1或小于-1。该指标数值越高,相对竞争力越强;该指标数值越低,相对竞争力越弱。

(六)服务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国服务出口额占世界服务出口额的比重。它是衡量一国服务业对外贸易竞争优势比较直接的指标,它的高低反映一国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强弱。

除上述六种外,还有服务贸易净出口和服务产品市场渗透率,前者指一国服务产品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净差额,值越大表明该国在服务业的竞争力越大;后者指一国服务产品出口在另外某国此类产品进口中所占的份额,渗透率越高表明该出口国在某国市场上服务产品的竞争力越强。

三、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我国服务贸易现状。经过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总体弱势,竞争能力较低。姚星、罗宁(2005)通过实证发现我国RCA指数始终处于0.8之下,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弱。贾冬(2007)指出全球市场占有率低,贸易竞争优势十分薄弱。TC值一直为负值,并没有因为我国巨大的货物贸易顺差而有所改善。

其次,服务贸易的非均衡发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服务贸易总量方面的非均衡性,长期低于货物贸易总额(沈明其,2008;鹿朋、王文新,2008;刘海云、余道先,2008);二是服务贸易各行业发展的非均衡性,除旅游、其他商业服务等少数部门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外,其余服务部门的出口竞争力都很弱(贾冬,2007;周金诚,2005);三是服务贸易地区发展的非均衡性(沈明其,2008)。

(二)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因素

首先是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级生产要素。李怀政(2003)认为我国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包括现代化的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周金诚(2005)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在初级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上有较好的先天优势,在高级服务要素上处于不利地位,企业竞争和相关行业上也未形成良好互动,故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滞后。林红(2007)认为现代服务贸易总体及大多数服务部门都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密集型的,但总的趋势是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鹿朋、王文新 (2008)经过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主要受生产要素的影响。申朴、尹翔硕(2008)就要素积累对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加快人力资本要素的积累,对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会产生积极显著的正影响。

其次是开放程度。周金诚(2005)认为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度还显得偏低。周琼(2007)通过实证发现贸易开放度是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最大的因素,其次为货物出口、人均GDP、人力资本和国有经济对服务业的投资。陈双莲(2008)认为大部分重要的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开放也比较晚,因此就不能像制造业那样更多地吸收外资,由于不能更好地引进外资及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就难以像制造业迅速发展改善。

此外,陈双莲(2008)和沈明其(2008)认为城市化水平低影响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林红(2007)认为除了劳动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之外,还有“国家或地区专有要素”对服务贸易竞争力起实际作用的要素。

四、政策建议

一是致力于服务业的产业升级,实现由消费向生产转化(李怀政,2003);于文涛(2008)认为应将生产业作为一个战略产业,使生产不断地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成为我国未来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二是大力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需求条件(贾冬,2007;沈明其,2008)。三是重视服务贸易中的直接投资并加快建立国际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姚星、罗宁,2008)。四是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的供给能力(鹿朋、王文新,2008)。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沈明其.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弱的成因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8.1.

[2]林红.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3]周金诚.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4]姚星,罗宁.后过渡期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8.2.

[5]贾冬.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与提升战略[J].中国经贸导刊,2007.24.

[6]鹿朋,王文新.比较优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

[7]刘海云,余道先.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与结构失衡[J].国际贸易,2008.2.

[8]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国家竞争优势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3.2.

[9]周琼.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篇7

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商品贸易,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加入WTO,对服务领域做出了广泛而深入的承诺,极大地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但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相对滞后,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任务。

从1998年——2008年这段时间,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上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1998年的529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044.5亿美元,年均递增18.98%。由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额出现“双降”的局面:服务进出口总额为1257.4亿美元,同比下降14.4%.其中:出口额为545亿美元对策建议,同比下降24.1%;进口额为712.4亿美元,同比下降5%。①目前,我国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我国继续保持贸易大国地位,并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化的关键所在。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服务贸易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随着服务技术的进步,使世界服务结构正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与科技有关的服务业和高科技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而我国在许多服务贸易领域中处于较不发达的发展阶段。我国服务贸易主要分布于运输、旅游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2009年我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为3884亿美元,其中运输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236亿美元和466亿美元,占整个服务贸易出口额的18.2%、进口额的29.3%;旅游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397亿美元和437亿美元,占整个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0.7%、进口总额的27.5%。而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保险、金融、咨询、邮电、广告宣传、电影音像等行业,由于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所以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结构不平衡。

另外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东强西弱的现象非常明显。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各省市,而其他地区包括中西部、东北地区仅占较小的比例。根据2009年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207.54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7.98%,其中服务贸易出口为1010.45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口为1136.0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总额的87.99%和87.90%论文怎么写。广大的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服务贸易额合计仅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12%左右,其中中部地区为3.2%,西部为5.05%,东北地区为3.81%。

(二) 服务贸易的国别(地区)结构不合理

我国服务贸易的地区分布不均衡,服务进出口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2008年,我国服务进出口主要集中于中国香港、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服务进出口额达2082.5亿美元,占当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68.4%。其中对策建议,中国香港、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成为中国前五大服务出口市场;中国香港、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为中国前五大服务进口来源地。更具体地说,名列运输服务出口第一位和第二位的中国香港和美国分别占中国运输服务市场约1/3和20%的份额;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等占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市场近60%的份额;美国和东盟占中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总额的一半。②由于服务贸易地区过于集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盟、美国和日本经济不断下滑,致使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普遍受阻,沿海地区大量出口企业被迫减产或停产,对我国服务贸易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 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体,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协调和管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不顺,对于服务管理体制的机构设置上不合理,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对外贸易中政策和规章上有差别,在全国缺乏统一的促进服务贸易的协调管理部门。各有关职能部门在服务贸易方面实行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各部门难以行使行业管理职能。服务业各部门只限于管理直属系统,有些部门对直属系统实行保护主义,由此造成行业垄断经营突出,如:邮政、电信、民航等都不同程度地实行国家垄断,规模化程度低,在国际上很难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抗衡。另外服务贸易的行政管理人员对政策掌握不精不透造成管理效率低下。

(四) 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严重滞后,直到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立法才有较大改观。现已颁布了一批涉及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如《海商法》、保险法》、《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广告法》、《建筑法》、和《律师法等》。但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大环境的要求下,我国仍缺少一部统一的服务贸易基本法。已颁布的一些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不仅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而且立法层次低、以行政法规居多。现有的法规不完备并相互冲突,还与相关的国际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阻碍我国服务贸易健康发展的因素。

(五) 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缺乏

在世界范围内,服务业的发展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人力密集型转变过程。服务贸易本身就是一种智力密集产业,服务业中大多数都是通过人的智力完成服务的过程,有的行业还需要专门的科学技术和专有知识。在我国服务贸易领域近些年来虽然就业人数增长迅速对策建议,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的外向型高级人才缺乏,这使得我国在服务贸易量大的金融、保险、咨询和专有技术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处于劣势。

三、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应采取的对策

(一)大力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在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有效介入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政府要从宏观政策方面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加快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我国服务业长期以来国家垄断程度很高,只有对服务业的体制进行深入改革,加快服务市场化进程,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其快速成长。政府应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主体以及行之有效的、健全的市场体系,尽可能清除垄断,为服务业在竞争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要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政府应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以中国驻外大使馆经商参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为主体,建立境内外互相联系、互相沟通的中国服务贸易支持网络。另外由驻外经商参处帮助在国内的服务贸易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联系,及时搜集国际市场信息,为我国服务贸易企业提供帮助。我国的特办、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主动与境外经商参处建立联系,为本地的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优质的服务。③

(二)建立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对我国服务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首先明确国家统一的服务贸易管理部门。建立以商务部为核心的高效、协调的核心管理体系。商务部面对多行业、门类繁多的领域,其主要管理职能要体现在制定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协调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关系,落实服务贸易协定的有关条款。其次建立服务贸易管理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由于服务贸易涉及到国内的诸多部门,所以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服务贸易管理组织是十分必要的。商务部应成立专门机构管理我国服务贸易,主要协调和管理全国进出口政策。

(三) 扩大服务贸易领域,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的产业结构一直都面临发展不平衡的局面。2009年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6%、46.8%、42.6%,由此可见我国服务业一直低于第二产业论文怎么写。要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必须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我国应通过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引导资金和技术流向服务业,特别要引导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资进入我国的服务业,从而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使服务业的发展真正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基础之上。另外国家要鼓励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的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对策建议,逐步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对那些制约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应做出调整,以减少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

(四) 健全法律法规

我国服务发展水平不高,在服务贸易领域还缺乏立法经验,因此在现有服务贸易立法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应结合我国现行的服务立法的缺点,未来的服务贸易立法必须进一步明确立法原则,解决立法形式与可操作性之间的矛盾,加快立法速度和执行度。尽快制定既适应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业对外开放法规,将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使国际国际服务贸易真正实现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法严格规范和监督行业经营,使我国服务贸易有法可依。此外在理顺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服务行业内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等配套法规,使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法律体系趋于完善,并具有可操作性。④

(五) 立足比较优势,提高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要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首先应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我国服务贸易在旅游、运输、国外工程承包及劳务等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行业存在着比较优势。我国对这些行业应采取政策倾斜,使之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还要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将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提高计算机服务、通信、保险、金融、文化创意、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等新兴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这些新兴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的企业要有创新精神,通过对服务需求的分析,努力开拓新市场,在新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

(六) 大力培养服?衩骋兹瞬?

由于服务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服务业的“人对人”及服务业难以标准化的特征,对服务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虽然人力资源充足,但熟练掌握国际规范的人才比较缺乏,我国应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对策建议,加大投入各种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通过优惠政策尊重人才和科学的激励机制,加强对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以此增加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七) 培育我国服务品牌

服务品牌是一国服务经济优势所在,创立服务品牌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结构、贸易往来、市场环境、法律建设、金融投资等诸多方面,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国家必须大力扶持。要把扶持服务贸易自主出口品牌作为商务部实施品牌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要发展优势品牌,打造东软等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发挥龙头骨干作用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全面研究规划现有的服务品牌,从中确定一批有影响、有房子潜力的品牌,在市场开拓、跨国经营、信息服务等环节给予重点扶持,逐步做大做强“中国服务”。⑤

注释:①《国际商报》2009年11月13日

② 《国际商报》2009年11月13日

③何亚东﹒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5)

④黄芹﹒关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分析,经济论丛2007(12)

⑤何亚东﹒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5)

参考文献1、王绍媛,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0(5)

篇8

造船行业既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创造就业机会多等特点,造船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主要造船国如日本、韩国等,都把造船业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政府通过政策性融资等手段大力支持造船业的发展。我国造船业凭借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造船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行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重点支持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的政策性银行,支持船舶出口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成立八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把支持我国船舶出口作为出口信贷的工作重点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业务累计对船舶出口发放贷款434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放款总金额的23%;办理船舶出口的对外担保22.5亿美元,占担保总金额的74%;共计支持了包括超大型油轮、大舱口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船、化学品船、高速水翼船和自卸船等在内的各种出口船舶708艘,总吨位1767万吨,合同总金额121亿美元。同时,为贯彻国家鼓励国轮国造的政策,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内销远洋船舶的建造也提供了少量的出口卖方信贷支持。目前,国内的大中型造船企业基本上都是我们的客户,中国进出口银行近年来对我国船舶出口的支持率已经达到90%,与广大造船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八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对船舶出口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促进了造船工业及其上游行业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帮助相关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我国船舶出口连续数年居世界船舶出口第三位的成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既存在优势也面临困难。从优势来看,一是我国造船业技术力量较强,管理水平较高,不仅可以建造一般大型船舶,而且能够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造船的质量和服务都能满足船东的需求。二是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造船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三是与其他国家一样,我国船舶出口得到了政府在出口退税和出口信贷等方面的支持。我国造船业虽然与韩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发展速度快,潜力巨大,发达国家的不少船东预言,未来世界船舶建造的主要市场将转到中国,中国很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从面临的困难看,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造船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世界船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市场船价降低,我国造船成本提高,船舶出口难度加大。船舶出口如不能保持稳定增长,或者出现下降趋势,势必极大地影响造船业的发展,并将对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应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支持造船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我国船舶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造船和船舶出口大国。

二、借鉴国际经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主要利用出口卖方信贷支持我国船舶出口的同时,借鉴国际同类机构的通行做法,为我国船舶出口提供了出口买方信贷支持。向船东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是国际上通行的船舶融资方式。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般贷款相比,买方信贷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等特点,为造船企业、船东和融资银行所普遍接受。去年11月和今年4月,我们先后向挪威索莫盖斯有限公司和温特盖斯有限公司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支持他们从我国进口四艘8删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船和两艘1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船,反响很好,受到出口企业和国外船东的欢迎,这两笔贷款成为我们运用买方信贷支持我国船舶出口的有益尝试。

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向购买我国船舶的外国船东提供出口买方信贷,可以增强对船东的吸引力,提高我国出口船舶的竞争力。国外船东、船舶融资和中介服务机构普遍看好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他们希望能够在为船舶及相关贸易提供融资与服务方面加强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合作,并得到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我们向挪威斯考根海运集团提供买方信贷后,在国际上引起积极反响,一些国际知名船运公司和船东对我们向船舶出口提供买方信贷等融资服务很感兴趣,纷纷前来咨询,表示愿意探讨具体的合作项目。事实证明,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能够有效地增强我国造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让国外船东作借款人,可以解决国内造船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从船舶建造到出口收汇,整个过程所需资金量大、占用时间长,如果单纯使用出口卖方信贷,会加大船舶制造和出口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承担一定的出口收汇风险。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也增加了船舶出口企业持续获得贷款和担保的难度。出口买方信贷免除了由造船企业直接承担的长期负债,不仅可以改善国内船厂的资产负债状况,解决他们贷款难及寻求担保难的问题,也解除了企业船舶出口后存在收汇风险的后顾之忧。

中国进出口银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有不少有利条件。首先是所需外汇资金有保证。建行初期,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外汇营运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曾通过为国外银团贷款提供担保的方式支持船舶出口。现在,国家外汇储备比较充裕,作为支持资本性货物出口的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可以通过购汇等方式补充外汇营运资金,因此,运用买方信贷业务支持船舶出口所需的外汇资金来源充足。其次是贷款风险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中国进出口银行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船舶出口融资业务,对中国船舶市场和造船企业的状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国外著名船东和融资机构也有比较广泛的联系。目前,我们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船舶出口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船舶贷款的信贷资产质量也比较高,不良贷款比率低于其他行业的水平。在对船舶出口提供买方信贷时,我们可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强对借款人、担保人的信用评估,控制和防范船舶建造风险。可以说,我国运用买方信贷方式支持船舶出口的条件已经成熟,只要各方共同努力,买方信贷应该也能够在我国船舶出口融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船舶出口融资方式。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同时发挥出口卖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的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进一步加大对船舶出口的支持力度。

三、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几点意见

中国进出口银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发展这项业务,加大利用买方信贷对船舶出口的支持。

一是充分利用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品种齐全、功能强大等优势,为船舶出口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根据企业的需要,在船厂交船前我们可提供出口卖方信贷,同时提供所需的履约和预付款等保函服务,满足企业在建造船舶中对资金的需求;在交船后根据船东及担保情况,或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或继续提供出口卖方信贷,使造船企业和船东得到全方位的融资服务。我们鼓励造船企业积极利用出口买方信贷方式进行融资。

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国外有关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内船舶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中国进出口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请国外金融机构继续为我行出口买方信贷提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搜索论文

繁體

论文首页图片论文热点论文专题论文管理论文经济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语言论文英语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社会论文

哲学论文法学论文声学论文艺术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计算机文农学论文医学论文其它论文搜索论文写作指导应用文稿

考试信息考试软件职称评审信誉保证论文转让论坛交流论文qq群联系方式论文订单论文讨论论文资讯联盟知道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国际贸易背景:阅读论文

积极运用买方信贷业务

供担保,还可利用这些机构长期从事船舶融资的经验,借助它们广泛的客户网络,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此外,对采用国外船用设备和材料、在中国制造并出口的船舶,可探讨由中外双方分别提供出口信贷,进行联合融资。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开展利用国外买方信贷进口国外造船设备的转贷业务,以支持国内造船企业更新设备,提高造船能力。要通过上述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扩大我国船舶建造项目订单的来源,为国内船舶出口企业争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三是加强对船舶融资担保方式的调研,有效地控制船舶融资风险。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船舶融资模式还主要建立在银行信用担保基础上,我们要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在船舶抵押担保基础上的融资模式,以降低船东的融资成本,有效地控制船舶融资风险,扩大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规模。此外,我们将借鉴国外有关金融及中介机构在控制船舶融资风险方面的成功经验,改善船舶融资的风险评估办法,更加有效地支持我国船舶出口。

篇9

【关键词】WTO,国际文化贸易,文化例外,案例分析

一、国际文化贸易与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

国际文化贸易是指国际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贸易方式,是国际服务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文化产品和服务是跨境产物,是文化产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目前许多文化贸易的交易形式与规则都已经纳入到了WTO自由贸易体制之中,如:《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TRIMs)中均制定了涉及文化贸易自由化的相关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对于文化贸易的约束相对灵活,“文化例外”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1993年,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由于其强大的文化实力,试图将影视业等文化产品与服务等同于一般商业,接受GATT(WTO的前身)的规制;但是法国和加拿大则提出“文化例外”的主张,认为文化产品具有特殊性,不应像其他商品一样进行流通。经过激烈的谈判,最终将影视产品排除在一般商品适用的GATT规则之外。自此,“文化例外”的概念被人所熟知。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在此过程中迅猛发展。2010年,中国文化贸易出口总额达978.8亿美元,相当于2002年文化贸易出口总额的3倍;2010年,中国文化贸易进口总额为79.6亿美元,相当于2002年文化贸易进口总额的2.9倍;从贸易平衡看,2002―2010年,中国文化贸易呈总体顺差、结构性逆差状态,且总体顺差随着出口额的不断增长逐步扩大。

二、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案

2007年4月10日,美国就“中国影响出版物和视听娱乐产品的贸易权和分销服务措施案”请求与中国磋商,随后欧盟也提出与中国磋商。2007年6月5日到6月6日,各方在日内瓦进行磋商,但是并未达成有效共识。

本案中,美国提出磋商的事宜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贸易权,美国认为,虽然中国在《入世议定书》中承诺,入世后3年内全面开放其贸易,但中国仍采取了多种措施为一些政府指定的企业以及国有合作企业保留了进口供影院放映的电影、家庭视听娱乐产品(如:录像带和DVD)、录音产品和出版物(如:书籍、杂志、报纸和电子出版物)的权利;第二方面分销服务,美国认为,中国虽然在其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中对分销服务业和视听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做出了承诺,中国仍采取了多种措施对致力于从事出版物和一些家庭视听娱乐产品分销的外国服务供应商进行市场准入限制。

在此案件中,美国是胜诉的,专家组认为中国政府对阅读出版物、家庭娱乐影音作品、音乐制品和影院电影的限制违反了《中国加入WTO协定书》的相关规定,认为中国对读物、DVD音乐制品的外贸经销限制措施违反了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同时认为中国为反对上述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实施的歧视性措施违反了《1994年关贸总协定》。在涉及中国作为被告的WTO争端解决案子中,中国的有些措施如果被证明违反了中国入世承诺,中国可能的一个辩护理由就是援引GATT第20条的例外。但在WTO判例实践中,援引GATT第20条的例外有着苛刻的门槛。

三、总结与建议

本文以“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案”这样一个关于“文化例外”概念的案例论述并说明了正确运用WTO规则对于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基于WTO规则框架为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提出建议:

第一、中国政府需仔细研读WTO的相关规则,特别是针对WTO规则中有争议的内容,如:GATT第20条。研读这些规则的内容有助于当我们发生贸易摩擦时运用法律武器更好地保护自己。

第二、保护中国的文化产业市场,进一步保护中国的意识形态不受侵犯。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不同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在发展文化贸易之时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而不考虑对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影响。美国等国家强势的文化侵入为中国的文化贸易发展增添了一份不稳定性,中国需在发展文化贸易的同时加大对外来文化的监管审查力度。

第三、发展文化贸易的同时,加大对中国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使我国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在不违反WTO规则的情况下宣扬中国文化,而且还能使中华文化的良好形象牢牢屹立在国民心中,不至于被外来强势文化同化。

参考文献:

[1]李小牧,李嘉珊.国际文化贸易:关于概念的综述和辨析[J].国际贸易,2007,(2):41-44

[2]吴承忠,牟阳.从WTO与“文化例外”看国际文化贸易规则[J].国际贸易问题,2013,(3):132-142

[3]龚柏华.“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WTO案”援引GATT第20条“公共道德例外”的法律分析[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10):30-37,44

[4]龚柏华.中国入世十年主动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实践述评[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9):9-18

篇10

论文关键词:贸易结构,实际有效汇率,协整检验

一、引言

2010年福建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087.8亿美元,年均增长21.13%,总体规模比1985年扩大了121倍。其中出口额达到714.93亿美元,年均增长21.43%,扩大128倍;进口额372.87亿美元,年均增长20.62%,扩大109倍;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从1985年的1.3%上升为2010年的3.7%,2010年进出口总值位居全国第七位,其中出口名列第六,在全国对外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①进出口贸易是福建省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动会对全省经贸产生较大影响。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从汇改前的1:8.2765到2011年9月30日的1:6.3549,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30.24%。②人民币的不断升值给我国外贸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企业本来就很低的利润率被汇率升值侵蚀殆尽;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国外需求的锐减更使这些企业雪上加霜,出口企业面临整体“洗牌”。但人民币汇率升值也降低了我国进口的成本协整检验,强势的人民币增强了我国企业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其带给我们的增强的国际购买力如果利用得当,也许能够成为我国贸易结构升级的动力。在这种形势下,福建省出口贸易结构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关系如何,人民币汇率变动特别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究竟会对福建省的出口贸易结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这些问题,无论是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都是值得分析和研究的。

二、相关文献综述

汇率是一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

合性价格指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它的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的波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它将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相互联系起来,使得世界经济贸易发展顺利进行论文服务。目前国际上检验一国和地区的汇率波动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是运用“弹性分析法”——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否成立,即进出口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则本币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大部分学者以此条件为基础,进行研究。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贸易结构取决于经济体内部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的产出结构变动,在产出水平受制于贸易竞争力的状况下,贸易竞争力成为推动贸易结构调整的根本力量,如果汇率变动对经济体内部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就会带来贸易结构的变动。目前国内学者对人民币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关系影响的研究存在着三种观点:第一,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刘传哲、陈寒凝和贾彦利(2004) [1]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江苏省出口贸易额的增长与汇率变动明显正相关。沈丹红、寿志敏(2007) [2]认为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附加价值,一些只靠低成本竞争,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可能因为人民币升值被挤出市场,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从原来的粗放型转向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集约型,这会带来出口结构的改善。第二,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马丹、许少强(2005) [3]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能够改善中国贸易收支;而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郭晶、洪诗茜和应汇康然(2010)[4]通过Granger 因果检验以及协整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发现人民币汇率与浙江出口贸易为负向关系。第三,一些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欧元明、王少平(2005)[5]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国内资企业出口与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企业内资出口间没有因果关系, 并且无论在长期和短期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都不能有效地解释内资出口的变动,说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内资出口影响非常小。林筱文、黄劫、宋保庆(2010)[6]在对汇率的基本概念、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关键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协整检验,对福建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和福建外贸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分歧,且大多集中于汇率和贸易流量的关系,汇率变动对贸易结构的影响只是作为附带结论,缺乏对这个问题深入的实证分析。本文从出口商品结构角度出发,采用协整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深入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省贸易结构的影响,进而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 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设立

根据一般经济理论,影响一国进出口贸易最主要因素是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而影响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关键因素就是汇率。除此之外,由于在1985年~2010年的几十年间, 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郑月明、吴青青、程雅思(2009)[7]采用实证的方法,认为FDI对于我国初级产品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而FDI对于制成品的出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个效应因地区和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本文在协整分析时考虑三个重要变量:贸易结构,汇率和FDI,为避免经济数据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对各个序列取自然对数,建立模型:

lnYt =β0+β1lnFDIt +β2lnREERt +μt

其中,t为时间,Yt为出口贸易结构,FDIt为外商直接投资,REERt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β0为常数项,β1、β2为回归系数,μt为随机干扰项。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1.本文采用的数据是年度数据,样本期为1985—2010年。福建省出口总额、工业制成品和FDI均来自《福建统计年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国际金融统计。

2.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贸易结构,即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论文服务。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和附加值的高低,出口商品的构成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相比初级产品而言,工业制成品附加值高协整检验,竞争能力强,较高水平的集约型外贸增长方式和国内产业结构多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为主。因此本文取我省工业制成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衡量贸易结构。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划分,贸易结构有十类商品: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SITC2),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SITC3),动植物油脂及油脂(SITC4),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5),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6),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杂项制品(SITC8),未分类的其他商品(SITC9)。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将SITC中第61章、65章、82—85章和894章的工业制成品归入劳动密集型产品,将SITC中第5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以及第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中的绝大部分门类归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因此,本文中我们将SITC 0,1,2,3,4类定义为初级产品,第6,8类定义为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第5,7类定义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

3.按汇率是否经过价格调整,人们通常把汇率分为名义汇率和有效汇率。在实证过程中,又把有效汇率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与名义汇率、名义有效汇率相比,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了一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变动,而且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本文采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来研究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三)平稳性检验

由于实际汇率(1nREER),FDI(1nFDI)和出口贸易结构(lnY)为时间序列,为了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相关实证分析,首先需要对这些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否则可能导致伪回归。本文采用单位根ADF检验的方法,对各变量及其差分分别进行检验,利用Eviews5.0得到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表1ADF检验结果

变量

检验模型类型

ADF统计量

ADF临界值

是否平稳

C

t

p

AIC

SC

1%

5%

10%

lnY

原值

-2.62

-2.52

-4.44

-3.72

-2.99

-2.63

lnFDI

原值

1.87

1.97

-1.43 **

-3.72

-2.99

-2.63

一阶差分

1.42

1.52

-5.5

-3.72

-2.99

-2.63

lnREER

原值

-1.99

-1.9

-3.97

-3.72

-2.99

-2.63

注:检验形式(C协整检验,T,P)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含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表示在三个临界值的显著性水平上不能拒绝非平稳假设。

(四)协整检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虽然有一些经济变量本身是非平稳序列,但它们的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序列,这种线性组合反映了它们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长期均衡关系,称为协整关系。根据Engle和Granger在1987年提出的协整理论,检验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主要是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

使用Eviews5.0软件对模型回归估计,得到

lnYt=-0.480226+0.098838*lnFDIt -0.214771*lnREERt +

(-0.631779) (5.733194) (-1.596416)

R2 =0.73299对残差= lnYt+0.480226-0.098838*lnFDIt+0.214771*InREERt 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ADF统计值

-3.740000

1%临界值

-2.66072

5%临界值

-1.95502

10%临界值

-1.60907

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拒绝原假设,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因此可以确定序列是平稳序列,lnYt与lnFDIt、lnREER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福建省出口贸易结构与FDI、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1985年至2010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区间.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和FDI对福建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与福建出口贸易结构为负向关系。人民币实际汇率每升值1%,以工业制成品衡量的出口商品结构(1nY) 下降约0.21%;由于出口汇率弹性的差异,汇率升值对初级产品的影响可能会大于对工业制成品的影响,这种对于不同类型产品的差异性的“汇率压力”长期影响可能将改变一国的贸易结构。其次,FDI流入对福建贸易结构升级有正向推动作用。我们了解到,FDI流入每增加1%,贸易结构升级约0.098%;可见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对贸易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且其技术外溢、加快资本积累等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论文服务。

目前福建省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主要是建立在高资源能耗的基础上,整体看来福建省工业过多集中于低端产业,资源使用效率不高,长此以往我省资源利用过度会使得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因此,贸易结构升级对我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几年里,随着人民币汇率进一步的趋势性升值,我省出口必然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出口产品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虽然出口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但也得到了一个进行贸易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一个绝好机会。这种压力将迫使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协整检验,降低生产成本,转移一些原来仅凭低廉劳动力成本获取竞争力的产业,放弃一些能耗高、污染大的低端产业,引进技术先进、附加值高、能源消耗少的高端产业。

为促进福建省出口贸易发展和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本文建议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以下三点:

1.目前,在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复苏的背景下,稳定人民币汇率对出口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汇率升值不利于出口的恢复,因此,短期内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助于外贸稳定。但在制定中长期汇率政策时,要逐步适当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的管理幅度,更多地发挥汇率对市场供求的调节、导向作用。

2.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力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招商引资的重点应该是能够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特别是符合福建省产业政策的、能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项目,从而提高福建省的产业竞争力。

3.在产业变革转型时期,政府应该做好引导工作,提供相应的政策制度环境,支持引导企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技术,利用好人民币汇率升值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创造的良好发展机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注释:

①《福建统计年鉴》

②《中国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刘传哲,陈寒凝,贾彦利.实际汇率对江苏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

[2]沈丹红,寿志敏.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阴[J].商场现代化,2007(10) .

[3]马丹,许少强.中国贸易收支、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6).

[4]郭晶,洪诗茜,应汇康.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浙江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J].浙江金融,2010(2).

[5]欧元明,王少平.汇率与中国对外出口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9).

[6]林筱文,黄劫,宋保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的实证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2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