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法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20:4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法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一本创新的《宪法学》教材
多年来,《宪法学》教材大多固守于对于学界各种研究成果的罗列与总结,可以被称作为是对于宪法学界现存理论的平铺式叙述。刘茂林教授的《宪法学》打破了这一传统体例,在许多方面作了新的尝试。
1.从结构上看,本书在章前有简单的重难点提示,章后附有近二十年来有关本章的学术前沿问题探讨、关键词和思考题。
重难点提示首先给了读者导向性指引,便于读者有侧重的学习正文部分,准确获取到所需和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章后的学术前沿问题探讨,则对于渴望深入学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大有帮助。其中的对于具体问题的学界观点总结与简单分析部分,让学习者能够全面了解该问题的发展以及在学界中的地位;而作者对于学界观点的延伸性思考与分析和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则能够引发读者作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
2.从内容上看,该书内容全面而且深刻,与中国建设实践结合紧密。
刘茂林教授在书中首先介绍了宪法学基本理论,接着论述了宪法学中的国家理论、公民与公民权利理论以及从国家和公民相互关系中衍生出来的相关问题的理论。作者在论述宪法学理论的时候不忘记从中国实践出发,寻找适合中国的宪法学基本原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宪法学基本理论章节中提出并深入论述了“宪法实现”等理论,对于中国社会建设的进行具有相当的指导性意义。在国家理论及其他章节中,作者还注重一般原理与我国宪法典内容的结合。该书在内容上避免了单纯的讨论理论,使得理论不再空泛而枯燥,同时也使得实践找到了理论依据。在本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实是将宪法学理论与中国建设的融和,从而发掘理论的缺陷,寻找实践的偏差,以便于宪法学理论的完善与建设实践的改进。
二宪法学的创新
本书能够被称作是一部创新的《宪法学》教材,不仅仅是因为其在结构与内容上的创新发展,更主要的是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宪法学研究的创新。
1.宪法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宪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拥有多种研究研究方法和手段。通常包括:阶级分析法、经济分析法、社会学分析法等等。本书作者的研究当然也没有离开这些基本的方法,但是作者在使用时,更注重几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并且探索了新的研究方法。例如在研究宪法学中具体概念的部分,作者运用了词源分析的方法,值得注意。
例如,在对宪法的含义的探寻一节中,作者从中西方特别是西方的相关的古代经典著作出发,联系近现代“宪法”一词的发展,对“宪法”含义作了分析,“宪法乃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地组织政治共同体的规则,以及由该规则所构建的社会秩序。”
2.宪法学理论观点的创新
本书的另外一个特色之处就是针对宪法学中的问题不仅分析了现存的学术理论观点而且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或思路。能够引导读者对具体问题做出新的探索。
例如,作者在论述“经济制度在宪法学中的地位”时,首先分析了在我国现有的宪法学论著中存在的两种对经济制度的安排,接着提出“宪法学对经济制度的研究,有待以国家的经济权力与其他宪法主体的经济权力为核心做进一步的展开和深入”的观点,并且简单论述了作者本人从国家经济权力和公民与其他宪法主体的经济权力方面出发所作的研究得出的认识。作者在书中多处提出此类新的观点,充分显示本书乃是其创新性思维成果。
3.宪法学研究角度的创新
本书作者抓住中国制度的特色,从国家和公民相互关系中衍生出来的相关问题的理论中选取了最重要的也最巨实践性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作具体分析论述,尝试着在总结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完善该制度,使之得以更广泛的实现,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另外,作者的研究注重宪法学的中国背景。在国家理论、公民和公民权利理论等章节中,紧密联系我国国情,在推动实践发展的目标前提下,发展了相关理论。避免了以往一些宪法学教材空泛介绍国外相关理论,而忽略中国大环境,以致给人宪法学无用的不良影响。
小结
刘茂林教授的这本《宪法学》虽然具备某些个人专著的特点,但它仍然是一本教材。因而如果想在本书中对于宪法学具体理论都作深层次的论述与发展,是不太现实的。但是该书能够引发读者或者其他宪法学研究者针对宪法学作新的研究努力。从总体上看,本书至少提出了以下几点引人思考的问题:一是中国的宪法学与中国的构建实践还有多远?二是如何发展中国的宪法学,促进中国建设?无疑,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将引发人们对其的关注,也必将有助于相关问题的充分显现和及时解决。正基于此,本书所论述的理论、观点及作者创新的建议与认识对于我国宪法学发展和建设的效果的提升,皆不乏可资参考的实用价值。
当然,作为一项创新尝试的研究成果,该书存在不足之处也是难免的。例如,作者在阐述其关于宪法秩序的理论之前,对于宪法秩序理论中相关重要概念如“观念宪法”的论述未能单独明细的分析,仅在论述宪法分类的部分中,简单讨论并将其总结为“宪法要求和宪法评价的有机统一体”。对于初学者来说,未必能够充分理解与掌握此理论,也就不利于下面内容的学习。若作者能够将观念宪法从宪法的一种分类形式提升为一种基本存在形态并对其含义、相关要素和作用作进一步研究,定能够使读者更清楚的了解宪法实现、宪法秩序等理论。
综上所述,本书可以说是为《宪法学》教材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开端。它的出版发行对宪法学的发展也必然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中国建设提供了许多可实践化的理论信息。
行文至此,笔者觉得还有必要就多年的建设略述几点粗浅的认识与思考:
篇2
根据学科分类国家标准,中医学有四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和针灸学。这四个一级学科,有共同的思想理论渊源,在科学方法总论研究中,其创新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脉络及复杂关系得到了全面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各个学科的各自特征、创新发展思路与方法是深化和完整构建中医学创新方法体系的重要举措。
1.1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分析
在不同角度和层面,各学科有共同的问题范畴架构特征,例如都面临规范化、标准化问题,如名词术语、诊疗过程、药物生产等规范标准化,这些属于中医学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范畴。除了共性的范畴特征之外,各学科也存在明显的个性特征。通过分析、归纳各学科的科学问题范畴,是全面、系统探索各学科创新方法的前提。证候分类、复方应用和疗效评价是中医学学科框架的核心,其间的方证相应、方效相关和证效相应网络关系是中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中医学基础与诊断、传统中药学与方剂学、中医临床各科,由基础到临床共同构成中医学学科框架体系。中药学传统中药学是以研究功能主治和毒性为重点,“有故无殒”的毒性评价理念对指导现代药物毒性评价有重要意义,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性味归经和炮制鉴定有助于临床准确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兼备是现代中药的固有属性,从资源学、栽培技术、炮制学、药物化学、药理毒理学角度多方位研究中药,构成了现代中药学的学科框架,近来兴起的网络药理学理论和技术,为现代中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中药学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应用,过程中的相关规范标准研究、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对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不可或缺。针灸学的基础理论部分,以腧穴学和经络学为中心,与之相关的腧穴特异性研究、经络实质研究、脏腑相关研究都是学科研究的重点。另外,针灸学独有的经穴诊断、经络辨证和经穴配伍形成了其独立的辨治体系。不同于药物,针灸施治是一门技术,其规范和现代机制研究也是针灸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学临床研究,以针对优势病种的疗效评价为重点。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西学东渐背景下形成的新医学体系。从认识论到疾病的诊治,中西医之间有明显的差别,中西医结合应从认识论角度融合互补,现代基于整体复杂体系的系统生物学兴起,为中西医结合、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契机。中西医结合诊断具有微观与宏观结合、病与证结合的特点,治疗方面强调中西医疗法的优化互补,疗效评价需要证候信息、客观指标等的综合评价。现代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网络生物学技术为兼顾中西医特性的结合医学研究模式提供的技术支撑。
1.2各学科已有科学创新方法的整理挖掘研究
在各学科由萌芽丰富成熟的发展历程中,新思维、新方法和新工具的不断涌现,推动各学科不断进步。在明了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和挖掘各学科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创新方法特征,求本溯源,对建立以中医学主体思想为根、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创新发展的现代各学科创新方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1)采用文本挖掘技术从“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阶段多个维度综合评价遴选找到影响学科发展、里程碑式的“重大人物—重大科学问题”,分析重大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时代特征以及重大人物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与同时代其他医家比较,立体化呈现当时的学科科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参阅当代中外文献,探索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内在联系,评述对现代中医药学研究的借鉴意义。(2)各学科重大研究项目研究剖析和成果分析:建立和持续支持各学科的重大研究项目研究,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关键科学问题攻关的重要举措。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近10年来,各学科的863、973、科技部支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专项、行业专项等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参阅中外文献,在世界生物医学发展和国内中西医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研究切入点、目标内容、技术方法、关键技术、组织实施步骤等方面的共同规律,分析成果及其相互关系,系统评述其对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意义,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文本挖掘流程首先是采集各学科发展历程中“重大人物—重大科学问题”文本信息和当代各学科重大研究项目科研信息;在信息电子存储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清洗、集成、转换等过程,使文本信息集合构成文本信息库;针对具体研究目标筛选变量,然后根据变量的结构和性质选择相应的挖掘方法,以一法为主,多法联用进行挖掘[3]。
1.3针对当代各学科关键科学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利用TeoriyaResheniyaIzobreatatelskikhZadatch(TRIZ)主流技术创新方法分析框架和工具,在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内,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和专家访谈共识法找到当代各学科不同维度、层次的关键具体科学问题,探索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着重考虑的对象、属性、参数等因素,揭示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交互作用,使问题分析过程形式化和结构化。参阅中外文献,结合当代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认识前沿,探索问题的优化解决方案,从科学思维、方法、工具3方面探讨问题解决技术路线和关键环节,探索各个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4-5]。TRIZ的操作流程首先是将各学科中具体科学问题抽象成为TRIZ通用格式问题,然后根据TRIZ问题与方案之间的匹配关系,寻找通用解决方案,最后再将通用方案具体化为具体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篇3
各个学科都有其学科探讨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我们统称之为“一”,古代文学的“一”在先秦文学里有很好的揭示。《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这里的“一”,泛指自然而言,指混沌一团的初始状态,这种状态喻示天地之初不无确切,形容人类社会原始形态也可,降落至婴孩的天真之貌亦行的通。因《老子》一书原本综合天地人三格,故各家看法各行其道,“一”也就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又第三十九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里的“一”似乎更为明确些,似乎是抛却了一切外在的干扰,复归于最初的虚静,是一切规律之上的总规律,是心灵的纯粹统摄者,换而言之,此“一”即为“道”。但“一”并不是肤浅不变固定之“道”,它因时弗错,体物察流,得“一”者即得事物运动本然之“道”。因此,天得此“一”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地得此“一”各得其所,品类咸宁;神得此“一”善识巧慧,驱之若灵;谷得此“一”虚怀以待,故呈丰盈;万物得“一”芸芸变幻,动之徐生;侯王得“一”天下不治自正。进而,若能把握住学习古代文学之“一”,即学习古代文学的根本方法规律,因顺文学之道,创作之道,则可在此学科中如鱼得水,自由畅达,然而,如今真正能够体道者又有几人?沈从文应算是得“一”者之一,于现代都市文明的浮华里,秉持着湘西故土的那片灵性,将自然原始之情感倾注于文字之间,带着滴滴晶莹的珠光净化钢筋水泥的浑浊。他以特有的文学天分打败了无数熟知文法的莘莘青年,在文学的史册上留下了传奇的一笔。萧红应算是得“一”者之一,其文采斐然,回忆家乡亲友之作动人心弦,深得鲁迅赏识,然而造化弄人,命运坎坷,如花的年月却如名字般开得萧索而红烈,孤独而悲壮……能得文学之“一”是勤学苦练所不一定达到的,文学之“一”需要的是明净纯澈的心境,是如婴孩般透亮的双眸,直击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给人以震撼,这种把持本身便是如“一”般看似最容易却又最难做到,最简单却又及其复杂的,然而从中化生万物的力量却让人嗟叹,甚至老子也不能得其真传,只能感叹“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文学问题“四位”探讨法
文学再难把握,也有路径可循,基于文学原典阅读之上的研究方法便一直是研究文学者探究文学殿堂的捷径之一。因循此路,将很容易品到文学研究的乐趣。文学问题“四位”探究法,便是这样一种起着框架、脉络作用的提示线。所谓文学问题研究之“四位”,是指文学创作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潮环境,文人心态以及这些映射入作品之中的体现。任何一部作品的产生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从大的方面讲,其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便是其作品的底蕴所在,一切情感的产生无不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及国家兴亡息息相关。因此,治国之世如盛唐,诗人们便意气风发,志向高昂,承袭建安风骨,以挺拔的身姿屹立于文坛。乱世之音哀且靡,便有了“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黍离之悲,有了“犹唱遗曲”的家国之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孕育的温床,不论达者之歌还是穷者之不平,都是时代的最强音。从这背后再往深掘,文化思潮对文学作品产生的指导作用便得以凸显。俗话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亦可谓有一代之文学理论,也许并不直接体现于作品创作之中,却在文字的背后支撑起整个经典的深刻内涵。往上追溯,中国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统治者所在的社会高层便一直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主线,但各代儒释道之间的兼容拉锯暗流却从没有停息,换句话说,也正是有了这三教之间的互搏,才得以使中国的文人士子有了多重心灵慰藉的选择,使得儒释道可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扶持着蹒跚的身影,使中国古代文学得以如此异彩纷呈:陶渊明的自然天成是道家思想的观照,柳永词调的革新是处世矛盾的体现,苏轼的旷达通脱是三教互补的乐章,辛弃疾壮怀激烈是儒家悲天悯人情怀的放射……文化思潮对作家的影响可谓是深入骨髓的。当然,文学师学、家学及文学自身发展对作品最终形成的作用亦不可小觑。这种深植于中国传统之中的学习文化,使得文学精华得以不断延续、丰富和发展,使得心传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精神内涵。由此,文采因人而异,文字因时因地不同,然而这种变幻之后是不变的社会、文化、信仰对文人心灵的敲击,付之于形态,便是几千年来呈百花争艳之态的文学繁荣。而这种繁荣,又为文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无数反观检验的力证。
三、原典精读法
中国有很多国学大师,亦可以说习染“四书五经”长大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都可称之为国学大师。何以有此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熟悉,尤其是先秦文献知识的积淀,已达到了今人望尘莫及的程度。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当今这种“孰能浊以静之徐清”的年代里,能守住内心的虚静,重返智慧的原本,窥探经典的原貌,才能披荆斩棘找到自我灵魂的真正体验,才能有机会踏进学术研究的大门。因此,对于原典的阅读,在结合训诂学的前提下抛开他人的见解而形成自我内心体认,成了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原典精读法首先需要扎实的古代汉语能力。诘屈聱牙的文字密码并不是游戏,而是正确理解先人思想意识的敲门砖。如若望文生义,只能说你读到的是自我再创作后的二手资料。例如《老子》第八章中,“夫唯不争,故无尤。”“尤”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忧”,以为是内心的一种情感,实则此字经考证应通“訧”,罪也,怨咎之意,是外在对主体的责难,一字谬千里,不得不谨之又谨。其次,它需要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古代文献尤其是先秦文献大多不似现代各种主义的小说那样引人入胜,往往只在文字上就破灭了你一切的兴趣,让人不愿卒读。战胜这种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逐句抄写,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一点点扫清障碍。再次,原典精读要学会形成自我见解。大师的解读固然完美,但那只是一家之言,不同的经历造就的人生会有不同的体悟,用这点再去关照文本便会形成自我独特的心灵感触。古代文学终究是人学,不求会治国平天下,至少能做到修身齐家已足矣。因此,在原典阅读的过程中,要抛开他人的注译,以心灵的修行为目的,仔细体悟先哲的智慧,陶冶自我情操。这样往往就会找到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再以《道德经》为例,第四章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传统意义上对这章的评价是打破了“神造说”原始崇拜,此点固然重要,但结合当今社会,我们不难想到,相对于那些束缚了人们生活的宗教教条,传统儒道思想中强调当下生命体验的思想,不得不说是具有很强的“人性本位”思想的,而这便是创新的火花擦生的本基,是原典阅读最大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四、总结
篇4
1 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剖析
1.课堂无纪律性。初中阶段正是孩子叛逆期开始的阶段,学生的内心世界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学生会表现出浮躁,不守纪律的现象,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尤其是在气氛活跃的语文课堂上。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如果采取批评的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应在课下多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随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思想。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端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才能寻找有效教育学生的方法。
2.教学模式墨守成规。虽然语文是最能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学科之一,但是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上看,显然课堂还是过于拘泥,没有创新意识。教师大多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对语文学科逐渐失去兴趣。在许多初中生教育课堂中,语文课俨然变为阅读课,学生宁愿在下面偷偷看课外书,也不愿意听教师讲课,这说明教师的能力不足,课堂形式不够吸引学生。因此,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亟待实施。
3.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决定语文课堂有效进行的前提保障。但纵观现在初中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并不是出身语文专业,大多是系主任、学校领导,亦或是学校其他代课老师,专业的语文教师数量非常少。这些非专业的老师在学校管理工作之余带学生语文课,根本无法在语文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语文虽然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但是其中的审美境界是高于生活的,如果仅凭生活经验去教语文课,那么只会降低学生对语文课的理解层次,限制了学生对语文的想象。初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萌芽阶段,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1.对教师的语文素养严格把关。语文素养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包括语言积累,语文能力,思想道德,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与文化积淀。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才能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学校在选拔语文教师的时候,应对应聘教师进行全面考核,确保教师的专业素养。现在的初中大多数是寄宿制,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甚至超过在家里的时间,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做出一定的模范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行为习惯。教师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心服口服,学生才能端正对待该学科的态度。教师的专业素养高度决定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高度,因此,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投入很大一部分精力,把语文教学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树立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
2.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比如课文分段,文章结构,作者的生活背景等枯燥的重视点,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很不利。在语文素养的众多领域中,我们只截取其中一部分进行重复式的教学,这显然是对语文教学理解的局限性造成的。对语文教学的创新首先要从教学内容重心入手,教师要从知识点教学的模式中挣脱出来,把语文教学的重心放在教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中。如人教版朱自清的《背影》,对于父亲与儿子之间心里对话应多加探讨。学生先各自发表对于父亲的情感,然后与文中的情感做对比,逐渐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对于父亲那份复杂深沉的爱。教师可以利用这篇课文教育学生尊重与敬爱父亲,理解父亲的艰辛,任性的时候要多想想父母的感受,体贴父母。教师通过文中每一个细节描写,每一份情感的流露,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真理的探索,让学生逐渐走向成熟。
3 增加语文课堂互动与探讨频率
篇5
话题式手法,就是用设计若干话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探索内容,表达感受,使学生的学习有抓手、有主线。如《最后一课》,我设计的主体环节就是一个“变”字说人物,即在上最后一课时,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跟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围绕这一话题,学生找找、画画、议议,来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又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朗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以题目“小”、“石”、“谭”、“记”这四个字为话题,结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内容能表现出这四个字。通过学生的赏析、交流,在对话题的品析中理解了文章内容。
二、说读式手法
说读式手法,就是用边读边说、读读说说、说说读读的方式理解、品读课文。如在教学《猫》时,我就采用了说读法。朗读课文之后,抛出话题,从三个方面来说:说猫,说说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说人,说说人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说文,说说文的语言之妙和结构之巧。每一个话题学生先在文中圈点批注,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或追问、或点拨、或指导朗读、或归纳方法。教学在边读边说的漫谈中向前推进,课堂氛围轻松,学生却收获颇丰。
三、学法式手法
如在教学《望岳》和《春望》这两首诗时,我就采用了对比阅读法。在熟读两首诗的基础上,我先让学生交流,探讨诗歌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对比,最后归纳出体裁、背景、内容、主题四个基本方面。接下来,学生逐一进行比读。通过多角度的比较,学生对对比阅读这一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有了一定的掌握。
四、创编式手法
创编式手法,就是从读写结合的角度运用与处理课文,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我让学生从晁盖、吴用等人的角度改写了这个故事,再把改写之后的故事与原文进行对比,这样既理清了生辰纲被劫的过程,又使得原文中杨志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创编式的教学手法,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想象能力、对比阅读能力,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
五、联读式手法
如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就搜集了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上课时,先研读了课文,再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苏轼的作品,并赏析其中的一首,最后说说你对苏轼其人其文的总体感受。学生的交流虽然还比较肤浅,但他们对苏轼的作品已有了兴趣。通过一首诗,延伸许多诗,走近一个人,这是我在教学名家名作时常用的手法。当然也可以按风格联读,按体裁联读等。
六、妙点寻踪法
妙点寻踪法,就是抓住文章的一点,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特点、一个写法等,全篇辐射,赏析妙处。如在教学《口技》时,我先让学生找到文眼“善”,再让学生多角度地寻找“善”在何处。通过交流,两个场景的精彩描写、观众的反应、道具的简单、详略的安排等内容上、语言上、结构上的妙处被悉数引出。又如在教学《香菱学诗》一课时,我设计的重点环节就是“一字品香菱”。熟读课文之后,指导学生划出相关语段,用一个字来概括香菱是怎样学诗的。把这个字展示在黑板上,并逐一说明理由。在交流、点拨的过程中,学生明晰了人物形象,感受了精神,学到了写法。
篇6
[关键词]悬念式教学法 新闻教学 设悬 释悬
如今大学生须臾离不开手机,甚至上课也会玩手机,为了遏制这种现象,加强教学管理,各高校出台各种措施,例如在教室摆放手机收纳袋等等。但其实,如果课堂缺乏吸引力,对于学生而言,虽然手机不在了,也不会全身心投入课堂,收与不收手机,没有太大区别。只有增强课堂吸引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在多年新闻教学中摸索中一套悬念式教学法,在课堂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所谓的悬念式教学法, 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诱发学生的关注热情, 以增强所授内容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1]悬念式教学法一般有“设悬”和“释悬”两个环节,“设悬”就是老师设置悬念问题,“释悬”就是解答悬念,得到答案。这是悬念式教学法的一般概念,其实在不同的学科,具体操作的方法还是各有不同。例如在新闻教学里,应该有设悬、思考讨论、释悬三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思考讨论尤其重要。
一、 在新闻教学中实施悬念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 吸引注意力。没有有效的注意力,就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当你走近时,它马上会飞走;当你抓住它并把它关起来时,以后就别想再听优美的歌喉。”加上现在学生周围有太多五彩缤纷的东西会去吸引他们,想抓住学生注意力变得困难很多。教学悬念的设置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为什么、怎么办的想法,使学生由漫不经心转变为亢奋状态的质疑问难,引发学生的焦虑感。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于不太困难的有意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而言,适当的焦虑有促进作用,因为焦虑感在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同时,所产生的压力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谋求解决问题之道。有了这种焦虑感和学习内驱力,学生自然就会有注意力。
(二) 将知识内化。有时候老师在滔滔不绝讲授,学生也在认真听,似乎把老师讲的新闻操作的知识点都记住了,但具体操作时还是不得要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老师机械讲授,学生机械记忆,没有将知识内化。悬念式教学法会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而学生独立思考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带给学生的不是机械的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参与探索,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来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这一过程增强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培养创造力。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媒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创意能力,不能仅仅满足于记住相关知识或掌握相关技能。在悬念式教学中,学生会积极思考问题的解决,获得新的体验和知识,虽然这种思考有时并不是真正创造,而是属于一种类创造,这种类创造是在为真创造做知识和能力储备,是真创造的奠基阶段。新闻教学中教师设置教学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逐步推导,逐渐发现问题答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类创造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真创造力的过程。
二、 悬念式教学法在新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在新闻教学中,悬念式教学法经常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运用比较多的地方是讲授相关概念。新闻概念说简单也非常简单,不过一段文字,字面也好理解,但仅仅记住这段文字是无法真正理解概念的,更无法用这种概念操作实践了。但通过结合相关案例,设置悬念,让学生参与探索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仅被吸引,还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并用这种知识指导实践。
在具体操作中一般分为三个环节,第一,带着问题学习。针对相关概念提出若干困扰学生的问题,这并不是最关键的设悬。第二,到实战中学习。引用一个实践中真实的案例,就案例提出一个套一个的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会引出相关下一个问题。这个过程是设悬的关键,也是最吸引学生的部分。第三,一起下结论。这个过程总结学生在第二个环节的思考成果,得出相关概念。下面用具体的讲授内容来展示这样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
何为新闻报道策划
1. 带着问题去学习。提出三个问题:新闻报道策划是什么?新闻报道策划要做什么?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采写有什么区别?
2. 实战中学习。
第二个环节采用了一个《楚天都市报》的报道案例(见上图),以一个又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去领悟什么是新闻报道策划。这个过程是悬念式教学的关键环节,问题的设置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而且是一环扣一环。
这实际上是一种悬念和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手法,即悬念式案例叙述。“所谓悬念式案例叙述,是指教师在案例讲述时有意隐藏其结果,使学生因结果未知而充满悬念与好奇,进而形成强烈的期待。毫无疑间,教师在此时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将收到积极、热烈的反应。”[2]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不仅是设悬,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讨论要采取开放式。
3. 一起来下结论吧。学生在经历了第二环节的实战或多或少对新闻报道策划有些感性认识,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最后老师点评,下一个结论。
在这三个环节中,学生一路由问题引领,最后得出结论,得出的结论不再仅仅是一段抽象的文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明白了新闻报道策划是什么,要干什么。通过悬念式教学,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也获得了操作新闻报道策划的知识,即使没有学习新闻报道策划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经由定义的理解尝试做新闻报道策划。
悬念式教学法运用在新闻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还让学生获取了相关新闻学的实践知识,悬念式教学法缩短了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之间的距离。
三、 在新闻教学中实施悬念式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问题难度适宜。教学悬念的难度直接对应引发学生的焦虑感,教学悬念如果设计得过于简单,就不会激发学生的焦虑感,无法引起学习兴趣。教学悬念如果设计得过于深奥,会增大学生学习的焦虑感,让学生因畏难而失去学习兴趣。好的问题悬念既能引起学生的困惑,又让学生在困惑中有所领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二)问题要有连贯性。在上面的案例中,每个问题的解决会接着引出下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学生的思路从一个悬念的提出、思考、解决走向另一个悬念的提出、思考、解决,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思维的世界。在新闻教学中实施悬念式教学法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不仅精心设计单个问题,还要让问题之间有链条关系。
(三)讨论要具有开放性。众所周知,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事件,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关于悬念的讨论时,我们应该提供一个开放性的环境,而不是一个封闭式的结论。而且也只有这种蕴含了多种可能性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想得更多,从而使悬念式教学有了弹性的发展空间。
(四)选取合适的案例,最好了解案例操作的相关背景。上面的案例之所以能达到很好的悬念效果,就是了解新闻报道操作的一些背景,例如总编辑是如何思考后决定做新闻报道策划的。笔者在讲新闻主题时,也引用过《楚天都市报》关于信义兄弟报道的案例,主要是围绕当时新闻如何由一则普通的交通事故报道转为信义兄弟报道来展开设悬的。了解这些背景也不是很难,一些新闻媒体出的新闻作品介绍的书籍里就有很多相关报道背景介绍。
我国教育圣贤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大抵是说要启发学生,只有让他有“愤”和“悱”,这里的“愤”和“悱”和前面所讲的引起学生焦虑感是一个意思。最好的教学是启发式教学,而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引发“愤”和“悱”,悬念式教学就是能引起学生“愤”、“悱”的一种好方法。美国学者兼作家、教师威廉・亚瑟・沃德曾说: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启迪应该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悬念式教学法是一种启迪教学法。
在新闻教学中展开悬念式教学,笔者这里展现的可能只是其中一种具体的做法,相信还有一些别的好的做法。不管是哪一种,都希望它可以让学生因“愤”和“悱”,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启迪学生。
注释:
[1]王学静:《哲学原理 多样化教学模式研究―――悬念式教学法及反馈式教学法探析》,《理论界》2007年第4期,第97页
篇7
1.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PBL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先创立的,目前在欧美比较盛行。它以学生为主题,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讨论和教师指导解决问题四个环节来完成对一个机理或一个实验现象的解答。对于生物化学一些具有实践基础的理论知识可以应用PBL法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首先提出三个问题。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如何发现的?双螺旋模型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双螺旋结构对生物学领域的意义?让学生查找资料,这就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包括互联网电子资源等,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学习。然后以每小组8~10人讨论,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并不断归纳、总结,找出问题的答案。讨论过程中遇到困难的部分教师给予侧面的启发和引导。最后学生通过了解双螺旋提出的背景、前提条件及其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双螺旋结构要点。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书本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比喻教学法生物化学中,一些微观抽象的概念如果能用一些简单的比喻来描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便于掌握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讲到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就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可以把蛋白质肽链比喻为珍珠项链,氨基酸就是一个个珍珠,连接珍珠之间的线就是肽键。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就是将这条珍珠项链进一步卷曲形成特定的空间构象。讲到蛋白质合成的时候,可以将核糖体形象的比喻为一个生产车间,tRNA就是一个运输原料的货车,合成之前首先要把原材料先装配到货车上,运输到生产车间才能利用这些原材料合成蛋白质,不同的货车运输不同的原材料说明tRNA运输氨基酸的专一性。通过比喻既能使学生能更形象的理解、掌握和记忆相关的知识点。比较法生物化学中的一些并列的、平行的或相似的、容易混淆的内容可以通过比较法总结加强记忆。如讲到脂代谢时,可以将分解和合成比较,从反应步骤、还原力,酶系和能量等方面对比,通过总结加强记忆。同样,讲到核酸的解链温度(Tm)很容易和生物膜的相变温度(Tc)混淆,也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定义和生物学意义来加以区分理解。
3.案例教学法对于生物化学中的一些深奥的机理可以适时地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来分析、讲解,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相关生化知识。如在讲到酶原激活时,以胰腺炎为例,说明胰腺炎的发病机理,并进一步明白酶原激活机理。讲到抑制剂时,可以通过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来解析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通过有机磷杀虫剂来解析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类似的,讲到蛋白质变性,生物功能丧失时,可以用鸡蛋煮熟不能孵小鸡为例。总之生物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然后在课堂教学的适当时候将这些案例加入教学环节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使生物化学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4.归纳法生物化学内容繁琐,相似知识点多,理解和掌握较困难。需要不断的进行归纳、总结,强化知识体系结构,温习已学知识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不同的章节、不同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归纳方法便于理解记忆。例如,在讲解动态生化部分生物大分子代谢过程时,可以通过图示归纳法绘制代谢简图总结糖、脂、蛋白质和核酸之间的联系;维生素和辅因子部分可通过表格归纳法将不同维生素及其参与形成的辅因子、生物学功能绘制表格总结归纳,一目了然;生物膜物质运输功能部分可通过大小括号归纳法,将大分子物质运输、小分子物质运输及每一类运输形式中包括的物质运输类型及其作用特点进行总结;此外,一些物质和现象还可以通过谐音和顺口溜进行总结,便于记忆。
5.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对传统的“课上讲授、课下作业”的一种颠覆,它将传授知识录制成视频,学生先课下观看视频,取代教师课堂的讲授,课堂上学生精力主要集中在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作业的完成。翻转课堂的出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当前最热的教育改革和创新话题之一。生物化学这门专业基础课,我们也试图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对部分章节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尝试。作为一门资源共享课,相关视频和录像都在校园网上。翻转课堂首先从简单的章节入手,如生物膜这一章,学生在高中已经有部分基础。首先提前安排学生课下观看的视频,观看过程中注意一些问题的记录。课堂上10个人一组,进行讨论和问题的汇总,然后教师逐一对问题进行引导和解答。学生们多数对结构和功能没有异议,更多的问题集中在生物膜的性质这一节:为什么固醇类能扩大液晶相存在的温度范围?对这种共性的问题课堂通过一些更具体生动的实例解答,学生们恍然大悟。而且通过学生们讨论和交流,把生物膜的农业应用这个讨论性的问题总结的很全面。学生们个个积极性很高,避免了上课犯困,比讲授的进度还要快。针对上述的各种教学方法,学生更喜欢哪一个?期末之前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让他们选择哪些教学方法比较喜欢和印象最深,90%以上的学生连续三年都选择了PBL教学法,85%的学生选择了案例教学法,70%的学生对比喻教学法也印象很深刻,68%的学生也比较喜欢归纳教学法。55%学生选择比较法。值得注意的是,对刚刚试行一年的翻转教学法有96%的学生选择,并且很喜欢,理由很简单:避免了上课的单调和乏味,而且学习的效率很高。这个结果更增加了我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信心。但翻转课堂的视频还不完全等同于共享资源课的视频,还需优化,并逐步尝试。总之,教无定法,但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身的习惯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满足新形势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二、在教学内容上力争做到求精
生物化学这门基础课是在生物学和化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门二级学科,它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做到扎实严谨、精益求精,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授课过程中,对于一些概念性的内容要做到准确、精炼、有主次、有重点。课堂教学内容应源于教材内容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不能照本宣科,应将课本内容加以总结和提炼,用最精炼的话语表达所要描述的内容,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同时注意相关内容的拓展和更新,一些教材上的内容陈旧,前沿的知识还没有编写在教材中,这就需要我们每位教师抛开教材的束缚,将一些相关前沿知识和科研进展穿插到相应的章节中讲解。通过对前沿知识和科研进展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通量测序技SPOC授课模式对高职教师的影响教师一直都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是SPOC让教师变成了知识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熟悉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方法比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小组学习、游戏化学习、角色扮演等等;在课堂上,教师一直喋喋不休的讲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几乎为零,但是SPOC让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通过学生的讨论、答疑、练习等参与强化知识的掌握,这也促进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加深理解;教师对于课程的评价基本以平时出勤、作业和最后考试成绩为主要指标,但是SPOC要求教师更加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比如加大学生的课堂表现在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或者采取写论文代替最后考试的形式等等,才能公平公正的考核一门课程。SPOC授课模式对高职学生的影响能否对教师提前给与的资料进行预习,是SPOC授课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作者曾对所执教的四个班级共23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1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很好,3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较好,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一般,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好。综合上述结果可见,高职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可以完成课前预习。除此之外,SPOC授课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学生提问、学生之间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加它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88-01
语文作为小学一门重要基础课,在小学生们的成长发展中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让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呢?
1.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大胆补活教材内容
虽然近几年来语文教材的知识信息都在不断地创新,变得日益鲜活多样,但这相对于孩子们天生的灵动来说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用更加具有生命力的知识来满足孩子,对教材内容作出创造性的处理。这就要求我们对文本进行充分感悟和个性化对话,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阅历去洞察和拓展文本内容。以《一夜的工作》的教学为例,笔者觉得这篇文章很容易读懂,那应该如何让孩子们对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把伟岸高大的形象烘托出来?在上课之前,先为学生们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总理慰问百姓"的视频剪辑,并配上感人肺腑的文字说明,学生们仿佛又看到了总理那亲切而又熟悉的身影,慈祥的面容和矫健的身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搜集总理一天的工作安排等资料,逐步全面而又深入地认识总理,升华崇敬总理的内心情感。在课堂结尾部分,安排学生们齐声诵读《有的人》(臧克家)讲课堂推向最。教师这样在课堂上大胆补活教材和整合教材资源,能够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会深入透析人物的内心。
2.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高效率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的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满堂灌、"填鸭式"之所以被淘汰,就是因为一节课都是老师在说、在讲,不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不给学生参与互动的平台。课堂提问是加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措施,但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并且难度适中,有针对性,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最为合适,这样的问题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进而积极思考、探索。教师还要注意在学生回答后要组织讨论、交流,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再进行点拨。当前,有些教师还存在着如"蜻蜓点水"或" 隔靴搔痒"的提问,面面俱到,但抓不住课文的关键点。
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在讲解环节,根据文章重点,我进行了下面的提问:课文中描述的"亲人"是指哪些人?有回答大娘的,有回答小金花、大嫂的,思考深一些的学生说是全体朝鲜人民;我接着提问: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他们是志愿军的"亲人"?学生们都能从文中找到大娘、小金花以及大嫂为志愿军所做的令人感动的事情;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朝鲜人民为我们的志愿军的确做了非常多的事情,那我们的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情呢?她们有没有把我们当作亲人?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进一步自主阅读,学生通过"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伤员在您家休养"、" 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等语句很快理解了我们的志愿军为了朝鲜人民不怕牺牲、不怕苦,顽强的与敌人作斗争,纷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更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效果。课堂提问不止是教师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效果会更好,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提一些简单的语言问题或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然后再逐步提出字词、句子、段落等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阅读、讨论、练习,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达到语言的学习、迁移与运用。
3.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为深刻,很多教师无法在一时之间完全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这就导致我们的教学无法适应新课标教学改革要求,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实际上,随着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无法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因此,我们要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将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达出来。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与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例如,在教学《望洞庭》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创设真实的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够让教学焕发新的活力,我们老师就必须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玉彩.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变[J].考试周刊,2009,(11)
[2]郭献瑞.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11,(08)
篇9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引导者与组织者的作用。在小组合作教学法的课堂中这一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小组合作教学法是否能够成功实施受到教师引导组织的直接影响。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将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记录与通报,从而督促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另外,教师应该给予弱势小组特别的关注,主动询问弱势小组,帮助解决问题,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
(二)小组内合作,小组间交流
要实现高效的小组合作需要展开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小组内部成员要就台历的风格进行意见的统一。有的小组为了制作出出色的台历,在课后自学了操作技巧,小组成员展开了充分的沟通。
小组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学生制作的台历作品每一节课完成后都会提交到服务器当中,小组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借鉴和学习。通过这种形式小组之间不仅存在竞争,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相互交流,同时进步。
(三)评价过程,科学客观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大部分学生教师首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对小部分确实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要在肯定其贡献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其能够获知自身的不足,进而获得更高水平的进步。
篇10
小学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有着独特的课程特点。
(一)教材取材的广泛性
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建筑、雕塑、绘画和设计等门类,其中绘画部分又可以分为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画种。小学美术教育就是将这些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以欣赏、模仿、动手制作的形式汇编到美术教材中,总体上形成“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几个教学板块。
(二)美术教育的审美性
小学美术在学习中通过作品赏析、动手制作等方式,除了传授美术技能知识之外,更深刻的目的在于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作能力及审美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开发思维的想象空间,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培养综合素质的教化性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小学美术教育作为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达到科学文化、思想品德以及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小学美术教育教法的探索与革新
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小学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分注重美术技法知识的灌输,而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技法知识或专业术语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观念守旧,教法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统一的教材内容以及固定的教育模式,使教师忽略了民族特征、生活习惯以及地域特征的独特性。针对以上问题,小学美术教师应该重新对新时期美术教育的功能进行定位,将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活动中。
(一)图像分解教学法
图像分解教学法主要是针对美术作品欣赏中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手法等美术理论知识提出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思维的具象性和表面性,容易被事物的某种单一形式所吸引,而缺乏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艺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分成不同的模块,分别从线条与色彩、空间表现、表现内容及材料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对学生个体而言,可以帮助学生解放天性,摆脱定式思维的束缚,并结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事物进行改造;对于国家而言,创作性思维则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而小学生的创造力又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积极采取教师展示、现场演示、范画留白、故事启迪等多种方法进行导入,在教学中为学生留下想象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环境教学理念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自然的生态规律逐渐被破坏、生活环境急剧恶化。而环境保护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责无旁贷的。因此,从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理念必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如为学生播放环保短片;以环保为主题,利用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创作;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指导学生将制作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等环节的设置,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地区乡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