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4-05 07:5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Notre Dame cathedral》 is one known far and wide romantic faction strength which Victor Hugo writes . I take advantage of this summer vacation free time, read this great work.
Notre Dame cathedral's story, actually was one at that time social epic poem, since brimmed with really. Friendly. Beautiful, also the flow selfish desire and is false. Regardless of is good beautiful Asmelada ,or has the ugly semblance, Cacimodo with one pure mind, they represent the great amount the lower level populace which suppresses; Perhaps is sinister Coloud, he is appears by the theocracy face, all load bearing one kind of author's ponder.The author in this work, for with the clown, was beautifully friendly and wickedly does the best annotation, or take above three people as the example, the rebel Asmelada has the beautiful semblance and the chaste good mind, as well as pitiful destiny, but Cacimodo, he withstood destiny deceive nicely, the innermost feelings is his misery is graver, but Coloud maintained the benighted social rights and interests, he had brutally. Void mind and evil passion. Good person physique hateful, but the evil person actually says the appearance shore however, bright set off, social unfair manifest.
But the article result also is when the opposition society until criticism: All beautiful is good all swallows by the might and the evil, the lower level people's weak strength in under the king power rule, in the benighted society, only can be reduced to ashes. Was palatial Notre Dame cathedral, how many world tragedy testimony once, in Hugo the novel, he as if had the life breath, he sheltered Asmelada ,exposed Coloud the crime, regret the populace attack the magnificent feat which dark actually heroically devoted...
Another the question which is worth pondering is: Who is the hero? Asmelada or Cacimodo? I think all is not, but is in the article by the Louis 11 rank smell of blood suppression rather for sacreficed the populace gate, Asmelada with Cacimodo is not in them the representative, Asmelada is loves with the beautiful symbol, Cacimodo not many represents is unfortunate and the pain. But they, all suffer a tragic middle ages ignorant evil forces devastate, one each one painful soul is bleeding, flows the tear. Merely is Notre Dame cathedral's above engraves " the destiny "? They are in middle ages France, despotism sacrificial victim.
The entire story rich tragic color, the plot intense is moving, exciting. Author Hugo through " Notre Dame cathedral " this story, but also disclosed at that time the dark society's essence to the people. This fascinating story likes that Ccimodo clocks sound equally shocks several generation of readers' minds.
【翻译】
《圣母大教堂》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浪漫派的力量,雨果写道。我利用这个暑假自由的时间,阅读这伟大的工作。
圣母大教堂的故事,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的史诗,因为边与真。友好的。美丽,也流自私的欲望,是假的。无论是好漂亮Asmelada,或有丑陋的外表,Cacimodo有一个纯洁的心灵,他们代表了大量的下层民众所抑制;也许是邪恶的云,他是会出现的神权的脸,都承载着作者的一种思考。作者在这项工作中,与小丑,很漂亮的友好和邪恶的最好诠释,或以以上为例三人,叛军Asmelada有美丽的外表和纯洁善良的心灵,以及悲惨的命运,但是Cacimodo,他经受住了命运的欺骗好,内心是他的痛苦更加严重,但Coloud保持愚昧的社会权利和利益,他残忍地。虚空心邪激情。好人体质可恶,但恶人却说外表岸,光明衬托,社会不公平的体现。
但结果也就是当直到批评反对党社会:所有美丽的好所有燕子的可能和邪恶的,下级人民力量薄弱,在皇权统治下,在黑暗的社会,只会化为灰烬。在富丽堂皇的巴黎圣母院,有多少世界的悲剧再次证明,在雨果的小说,他仿佛有生命的气息,他庇护Asmelada,暴露Coloud犯罪,遗憾的民众攻击的壮举的黑暗实际上英勇献身…
篇2
寒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读完这一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作者笔下的当时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征权力的教堂,人们还不知道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以及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来展现,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也就是个人的才华,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时的人们,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从那许多的错综复杂的毫无章法的建筑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压抑,怎样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笋一般从地下冒出来的教堂的尖顶,正是人们扭曲的灵魂在对着苍天做这无声的哀号!
教堂里面是那么的阴森恐怖,这让人联想到在宗教的遮拦下,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肮脏和败坏,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这样的对照下进行的,让人的心灵深刻的体会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剑,你会尽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层蒙在社会上空的阴云,那阴云是邪恶的,你对它充满了愤怒和鄙视,就像书里面的那些流浪汉们对待社会的疯狂的报复。可是你不能,因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恶,你就先要将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还有比人丧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篇3
Church how eerie, this lets a person associate to under the block of religion, then society is how dirty and corrupt.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religious use religion to make bloody incident, formed a strong resistance. Full text can let a person heart deeply understand to the lost, confused and upset.
If you have a sword, you'll do your best to Pierce that layer of clouds in society, you full of anger and contempt for it, just like in the book of the tramps treat society crazy revenge.
Don't the same treatment as the angels and demons, to the whims of numerous dirty, filled with our eyes. This book made me see a different world, it profoundly reveals the inner world of people. At any moment, the person is in common: a passion for the good, the pursuit of good,'s praise of the good... As the angels and demons which one you want to be?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对一些建筑的描写,那些象征着权力与奢华的教堂让人们都假借着神圣的宗教来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把人性深深的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
教堂里多么阴森恐怖,这让人联想到在宗教的遮拦下,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肮脏和败坏。真、善、美的宗教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强烈的反抗。全文会让人的心灵深刻体会到迷茫、困惑和不安。
篇4
读《老外捡硬币》有感
蓝海广场前上躺着一枚面值仅一角的硬币,很脏且略显旧色,许多中国人对他不屑一顾,可一位非常有钱且开着奔驰车的老外却非常珍爱地把它捡起来。人们没有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反而说老外捡中国人的便宜。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到不可思议,竟有这等事。一个很有钱的老外竟然在乎那一角的硬币。他并不是缺钱花,可他认为只要是钱,哪怕一毛我都很珍惜。可这点我们中国人就是做不到!
我们难到不感到悲哀,不感到羞愧吗?钱币是国家的象征之一,爱护钱币也是维护国家尊严的一种行为呀!一个很有钱的外国人,他都很珍惜一分一角,我们中国人并不富裕,而中国人认为自己有钱就不珍惜人民币,这是一种多么鲜明的对比呀!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在这枚硬币面前切荡然无存了,多么悲哀!我们口口声声说爱自己的主国,硬币上印有国徽呀!你就忍心看到国家的尊严被人在脚下踩来踩去吗?老外以前也是一个穷光蛋,他的钱是一毛一毛积累起来的。我们中国人却不懂勤俭节约的美德,装做有钱得样子。老外的这种精神我们却做不到!
相关阅读:
寒假读后感作文专辑 《十万个为什么》_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长腿叔叔》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读《麻雀》有感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读《伟大的母爱》有感 读《凡卡》有感 《童年》第一章读后感 读《信任》有感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读《圆明圆的毁灭》有感 《童年》第三章读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童年》第四章读后感 读《购买你的时光》有感 《童年》第五章读后感 再读《背影》有感 《童年》第六章读后感 读《瑞恩的井》有感 《童年》第七章读后感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 《童年》第八章读后感 《斑羚飞渡》读后感 《童年》第九章读后感 读《老外捡硬币》有感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成吉思汗和鹰》读后感 《童年》第十一章读后感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童年》第十二章读后感 读《巨人传》有感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 读《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有感(2) 伟大的童年——读《童年》有感 读《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有感(1) 读《童年》有感(1) 勇者拾梦——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读《童年》有感(2) 《爱的教育》读后感——爱的人生 读《童年》有感(3)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读《童年》有感(4)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感 读《童年》有感(5) 读《林肯这一生》有感 《童年》读后感(1)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童年》读后感(2) 读《野生的爱尔莎》有感 《童年》读后感(3) 读《水浒传》有感 《童年》读后感(4) 读《苦恼》有感 《童年》读后感(5) 《雷雨》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6) 《哈利波特》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7)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8)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9) 不要因小失大——读《三国演义》有感 《童年》读后感(10) 卑微的爱——读《巴黎圣母院》 《童年》读后感(11)
篇5
《登上地球之巅》讲的是四名中国登山队员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f岩,最终他们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这无疑是一场充满艰辛与危险的探险。那么到底是什么使他们成功的呢?就是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在这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无数的困难险阻就如一只只凶猛的“老鹰”,时时刻刻威胁着“雁群”,但是每只“雁”都齐心协力,不怕牺牲,共同抵御入侵之敌。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无时无刻都离不开集体的。家,是我们最先加入的集体。家人彼此间的爱护、宽容便是一幢大厦的地基;学校这一集体,同学们伸出援手助你解决问题,使你脸上的笑容重现,令这幢大厦不断筑高……家,班级,学校,社会,国家,这些大大小小的集体都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用它们的真,善,美不断为我们的大厦增砖添瓦。
现在,我们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前线的战士和医护人员以最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大无畏的决心站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义无返顾地与地震进行一场艰辛的斗争。他们心连心,用自己珍贵的生命全力挽救受灾的群众,同时也面对着死亡。社会各界的关注,八方的支持,炎黄子孙的万众一心,一首首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歌曲响彻天地之间。此时,没有人敢否认集体的力量,没有人不为此喝彩动容。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大家斗志昂扬,团结一致。我们坚信,历尽无数历劫的中华民族一定会战胜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取最终的胜利!
集体的力量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共同积累。任何时候,集体的温暖都是我们所向往的,为集体多出一份力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应该向大雁学习,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我们的“雁群”充满更多的力量,拥有更多的真情。
篇6
《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是欧美侦探小说的早期经典之作,它以跌宕起伏的情节,缜密的逻辑推理,细致的心理分析以及福尔摩斯这个家喻户晓的侦探形象,打动着我的心。
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引起广泛的欢迎。这就不单单因为故事情节的吸引人,而是通过侦探小说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并在艺术上开创了侦探小说的流派。他取得的文学成就,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一)把社会犯罪与政治制度、道德观念结合起来。柯南道尔创作的侦探小说从多侧面反映了英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血字的研究》、《四签名》揭示了英国对印度的侵略与掠夺;《布鲁斯——帕廷顿计划》反映了欧洲的间谍案。而《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六座拿破仑半身像》都涉及到图财谋命、作恶行凶,其他如巧取豪夺、通杀、背信弃义、贪欲逞凶、专横跋扈、尔虞我诈……这些犯罪现象,无一不与政治制度的黑暗与道德观念的败坏有关,柯南道尔还揭示了法律存在的种种漏洞与不合理,以及警察厅的无能、愚蠢与昏庸。由于这类作品宣扬了人道主义、善恶报应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想主义观点,无疑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也充分显示了柯南道尔进步的人生观与其作品的社会意义。
(二)塑造了鲜明的文学典型。柯南道尔的作品成功地表现“文学是人学”的观点。他笔下的福尔摩斯,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私家侦探,他脚踏实地地生活在英国社会中。
(三)创造了侦探小说的严谨结构。侦探小说最易犯的败笔是案情看来神奇,但缺乏逻辑推理.常常有“神来之笔”,结果让读者在回味中感到案情的不可信。而柯南道尔的70部侦探小说都建立在逻辑推理上,他善于在构思和布局上埋下伏笔,使整个故事更加曲折离奇、引人人胜。
(四)在情节和语言方面,形成了侦探小说独特的风格。读柯南道尔的小说,最初吸引读者的是离奇与神秘的感受,几乎每一件案子的发生都是不可思议的,在案件的发展中。又有许多变化,令人目不暇接。
正可胜邪,人皆懂之。这个道理在书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侦探小说中的作案者无论多狡猾、多狠毒,总逃不过福尔摩斯锐利的目光,与他出色的推理能力。世界上,总有像福尔摩斯一样为社会伸张正义的人。假如你犯了法,做了不道德的事,即使你有着高超的智慧,但你的邪恶也会出卖你,暴露你的一切。你逃得了一时,也逃不了一世,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绳之于法便是你的下场。
福尔摩斯的正义感使我佩服,他坚持不懈的精神更让我肃然起敬!每接一个案子,福尔摩斯都会倾尽全力去解开谜底。其间不仅有案子本身的离奇,还有作案者的干预和阻止,被邪恶冲昏头脑的他们甚至想要结束福尔摩斯的生命……当我们欣赏福尔摩斯的精神之余,别忘了,要成功,总该从坚持不懈开始,也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带领我们走进胜利的殿堂!
读了《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感叹之际,我在心的底层也埋下了理想的种子——要当一个坚持不懈为社会伸张正义的人,使世界少一份罪恶,多一份友善……
篇7
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撒着欢儿跑着,楼下用来改造的泥土变得软绵绵的,庞大的挖土机在空无一人的街上,也显得格外惹眼。我漫无目的地在家里走动着,失望的看着这雨,厌恶地看着泥泞的土地。
“玩什么啊!这么脏的路,这么冷的雨,怎么下去玩啊。”我说着说着,眉头便拧做一团,却无计可施。
“记得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在有泥的地方玩呢!”妈妈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
我一听,顿时来了精神:“那你们都玩什么啊!也教教我吧!”
妈妈听我这么一说,记忆的闸门突然打开,儿时的回忆纷纷涌了出来,她眼睛亮亮的,停下手中的活儿,开始给我讲述她小时候的故事:“在我小时候,还没有这么宽的马路,只有坑坑洼洼的土路,一下雨就变成了泥巴,于是,我们邻里几个小伙伴就蹲在自家的屋檐下,手里抓一把软泥,捏成一个碗状的东西,放在掌心,然后高举过头顶,用尽力气甩到略带点水的地上。那泥巴就一下子被摔烂了,发出很大的声响,就像礼花一样,噗得炸开,我们就会高兴地手舞足蹈,”说到这里,她又用手比划了一下,激动地像个孩子。
“然后呢?”我当然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
“当然是声音最大的获胜咯!”妈妈得意地笑着,一看就知道她曾经是“摔泥巴高手”。
“哦,是这样。”我点点头,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的雨,觉着泥巴没有刚才那么讨厌了,反倒还有点喜欢它们了。
我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了这样的情景:
几个女孩,手里抓着一把泥巴,重重的摔下去,却被泥水溅得一身脏兮兮的,大家大笑着,看着周围的“小花脸”,看着地上软软的泥巴……
想着想着,我的嘴角漾上了一抹微笑,想到了那份天真与美好……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油田一中)六年级:长翅膀的橘子
最新投稿作文 叙事作文 写人作文 写景作文 议论文 读后感 小学
作文
毕业的最后一天 我的同学 家乡的变化 做人要有诚信 《谁拿了我的奶酪》 难忘的教训 我的cute朋友们 炎热的夏天 带着微笑出发 读后感一则 记忆中的那份感动 我的数学老师 美丽的雪景 走出思维定势 读《凡卡》有感 下星期期末考 我的老师 可爱的校园 请珍惜时间吧 不平凡的天鹅 风筝展 雨中的温暖 海南岛之旅 快乐是什么? 包容是一条五彩路 一场足球赛 节俭的姥姥 家乡的麦田 生命不分贵贱 那一刻,我流泪了 初中
作文
那一刻闪烁的晶莹 我,长大了 风雷雨电 有呼吸就有希望 读《少年小树之歌》 烧菜=…… 父爱,所向披靡 夜语阑珊 爱让我们成长 我读《三国演义》 中考以后 逢佳节,倍思亲 寻 学会宽容 生命的长度 快乐的童年 相携的手 星光夜景 谈感恩 微尘“不微” 初三的烦恼 我,不平凡 夕阳无限 拥抱爱 读《羞于说真话》 那一瞬间 瞬间=永恒 印象西湖 幻想与现 实 《简爱》读后感 高中
篇8
关键词:经典文学;道德品质;健康人格;价值观念;言行举止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13-03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一生的无形财产,而幼年时期产生的道德品质将影响人的终生,它的持久性是人生其他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在如今竞争较为激烈的社会背景和现实生活中,许多学校、教师、家长关心更多的是孩子的成绩如何?考试得了多少分?这学期是否有进步?忽略或缺少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塑造。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步发展,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道德方面的负面影响。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电视网络、快餐文化……方方面面影响着孩子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人生理想以及行为举止。可能有很多教师会有同感,现在的孩子们有些想法连大人们也难以接受,孩子的不文明语言让我们汗颜,孩子的叛逆行为让我们震惊,这一切都无不表明孩子们的道德文明在滑坡,人格品质在下降,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他们引导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平时的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我们还有两个语文学科独有的“法宝”可以很好地利用――那就是读和写。课外阅读课堂是道德教育的阵地,读经典文学作品,写读后感,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光辉、价值观念来影响并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这绝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学生通过先读再思后写的方式,与经典文学对话,从而产生思想与灵魂深处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崇尚真善美的性格品质,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指引孩子正确、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众所周知,文学经典中孕育着人类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经验,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一般都以较为完美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国家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经典中的很多东西往往具有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能超越种族、阶级、时代和地域的界限,而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不仅是为了拓宽知识面,积累词汇,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够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指引未来。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可以从中体验人生的不同生命情感,体验人生的不同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体验人生的不同人文心态和生活方式。学生通过作品感悟人生,思考社会、历史、生命、个体以及未来,并且用自己的心灵之笔写下与阅读文本对话后的种种感叹、诸多思索,通过写作穿梭在不同的历史、人物、故事情景之中,反思自己、思考他人、感悟生命,从而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在课外阅读课上读经典、写感受的这种方式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完善孩子健康的人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孩子有素养的言行举止。
一、通过读经典文学作品,写读后感可以完善孩子健康的人格
现在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在千娇万宠中长大,所以他们的性格总有一些缺陷,比如怯懦,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对待自己宽容,对待他人苛责……作为教师有责任纠正孩子身上的这些错误和缺点,而我们正好可以借助经典文学中的健康的人物性格来纠正孩子们身上不良的性格因素。针对孩子们这种现状,在课外阅读课堂上,我们经常开展“全班共读一本书”这样的阅读活动。我会精心选取一些具有鲜明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的小说,例如《简・爱》、《鲁宾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让全班学生一起读这本书。读完之后,交流自己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感受以及评价,最后完成自己的读后感。读经典文学作品,让孩子与文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对话、思索,并用笔写下自己对所赞赏的人物的喜爱、崇敬之情,发掘作品人物身上所具备的一系列的优良品质、高尚情操,在这样读―思―写的过程当中,孩子们会不自觉地拿自己与这些人物形象作比较,从而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久而久之,必定能够完善自我,培养健康的人格。在同学们读完《鲁宾逊漂流记》之后,对他们的震撼和影响是很大的,这从他们写的读后感中可以看出:“主人公身上具备了一系列让我钦佩的性格特点:具有冒险精神;有乐观向上的品质;最重要的是他有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毫不畏惧!我也要做一个像鲁宾逊那样有勇气的人。”孩子们(尤其是男同学)在读完整部小说之后,会被鲁宾逊身上的勇气所折服,心中不自觉间充满了豪情壮志。那段时间我们班男生的口头禅就是“我们要有勇气面对一切!”一本经典文学作品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独立、勇敢的人格品质,文学的力量真是神奇啊!有位女生读完《悲惨世界》后,被冉阿让的悲惨命运深深打动,但是更让她感动的是冉阿让高尚的灵魂。她在读后感中写道:“冉阿让的生命呈现了当时巴黎社会的不公平,一个犯了错的人,即使改过自新也是徒劳的。……人出身的卑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灵魂是否纯洁,是否高尚。读了这部小说,我骄纵的性格改变了很多,我试着去宽以待人,谁人能无过呢?我努力去为别人着想,帮助别人,努力让别人幸福,这样,我的灵魂就会高尚。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那就用自己平凡的能力做出不平凡的奉献吧!”这位同学的文字也让我深深地感动了。读了《悲惨世界》之后,同学们的灵魂都得到了一次洗礼,他们摒弃了以往的自私自利,心胸变得开阔,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奉献。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影响了孩子们的性格,完善了孩子们的人格,在孩子的道德成长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通过读经典写读后感这一方式可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二、通过读经典文学作品,写读后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想、观念充斥着孩子们幼小而又纯洁的心灵,使孩子们原本单纯的内心世界过早地沾染了社会的流俗: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推崇金钱至上的观念;有的孩子认为暴力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有的孩子只看重人的外表、财富而忽视人的美德;有的孩子不讲奉献,只求索取……作为教师的我们怎样才能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精神家园?那就是引领他们走进经典文学的领域,与经典对话,找回那些被遗忘的正确的道德观念,重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能够帮助孩子们重塑价值观念,在课外阅读课上,我们定期推出一个与价值观念有关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读相关的小说。例如:我们第一期推出的主题是“金钱观念”,围绕这个主题我们读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这两部小说都是体现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观的小说,读后围绕“金钱”这一主题谈一谈自己的见解。一位同学在读完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在读后感中写道:“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有很多‘菲利普夫妇’,他们推崇金钱至上的原则,我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的缺失。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我们的内心世界,用爱与责任去铸造更有意义的生命,因为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只有拥有亲情、友情等一切真情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从这位同学的读后感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阅读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他否定了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也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以及人情的冷漠,同时发现人世间最可贵的还是真挚的感情,从而建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还推出了“美丽和丑陋”、“奉献和索取”等一系列的主题,都激发了同学们深刻的思索。他们纷纷拿起自己的笔,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另一位同学在读完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之后写道:“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外表丑陋的卡西莫多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拥有美丽外表的人不一定拥有美丽的心灵,而外表丑陋的人却可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我们的外表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却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更美!”可以说《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用更直观的视角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比教师们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有力。还有一位同学在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之后,被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身上那种奉献于国家社会的精神深深感动,他写道:“他勇于献身,拼命工作;他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他永不言败,顽强生活……这一切都可歌可泣!他身上表现的这种精神――乐于奉献,意志坚定,应成为我们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相信每个读过这部小说的同学,从此都会在自己的心中默默地树立起这样的人生目标:人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在课外阅读课上,同学们围绕同一主题读一系列的文学名著,深入探讨有关价值观念的话题,这些“心灵的鸡汤”使得孩子们对善恶美丑有了清醒的认识,对衡量价值观念有了正确的标尺,帮助学生们重塑了正确的道德观念,这对于指引他们人生的正确方向也十分有益。
三、通过读经典文学作品,写读后感可以培养孩子有素养的言行举止
我们不要抱怨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知道孝敬父母、不知道感恩老师,也不要抱怨他们不懂得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儿,或是因为一点小矛盾和同学大打出手……因为道德教育的缺失,所以才导致孩子一系列不得体、不文明、不正确行为的产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其道德品质的外在体现,只有道德素质提高了,他的言行举止才会变得文明得体。所以,我们要用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光辉照亮孩子的内心世界,照亮他们心中每一处黑暗的角落,让他们的思想在文学的感召下升华,提升个人道德品质,这样,青少年的行为举止才会变得文明得体有素养。在课外阅读课上,我们每学期都会开展名为“经典照亮人生”的总结性的读后感创作,内容主要是同学们通过读经典文学,在思想上发生了哪些转变,在言行举止上有了哪些进步。然后在班级里对这些读后感进行朗读、评讲,这样全班的人文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整个班级的班风纯正,学生们的行为文明得体。例如:一个孩子读了《爱的教育》,这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他领略到“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作品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这位同学把这些感受深刻的东西都写进自己的读后感里,并在心中反反复复地体味爱的力量。他还写下这样的文字:“以前,我曾经为了自己的所谓面子而在‘助残日’捐款,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去帮助别人,还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自己的同学恶语相向,现在想想,真是觉得惭愧啊!我的心中原本有爱,爱这个世界,爱每一个人,我要为了心中的这无私的爱而随时去做任何有意义的事。”当我在全班朗读他的读后感时,孩子们的眼中都有泪光在闪烁。通过他的读后感创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思想和行为在经典著作的熏陶下变得高尚了。
经典文学作品不但含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能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同时,我们也要发现蕴含在其中的人文价值,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道德品质。我们读经典,不但可以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更要传承经典文学中可贵的道德文明,让孩子们在欣赏文学美的同时,也接受了道德的洗礼。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书和笔,如饥似渴地去读,酣畅淋漓地去写,去感受一个高尚的精神世界,去寻找一个美好的人生坐标,让经典文学的光辉伴随他们度过有意义有价值的一生。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M.Keller依据相关的数据总结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充分的显示出四大因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即注意力、相关性以及自信心和满足感。引导学生选择其喜欢的类型的书籍进行阅读,有利于充分实现四大模式对学生的综合影响,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促其英语水平的提高。
一、实现高中英语课外读物阅读的重要性
1.英语课外读物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萌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带着问题对作品进行更详细的阅读解答自己的疑问,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对整部作品的总结。以笔者亲身经历为例,我在阅读《傲慢与偏见》时,经常遇见一自然段是一大句话的情况,此时就需要我从主谓宾、定状补等不同成分进行确定、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应这样严肃认真的对待。
2.英语课外读物阅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课外读物阅读学习对学生有两个方面作用,会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一方面课外读物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通过自主阅读学生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会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带来诸多好处,受用其一生;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英文课外读物的阅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涵养有很大提升。庞大的知识储备会使学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二、创新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教学指导方法
1.教学理念
在教学理念上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养成的教育习惯与思维定式,在遵守一定的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模式的改良,即以学生为中心、计划详细周密、循序渐进以及多样化等四大原则。在进行英语课外读物阅读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平均理解能力为依据,有计划的进行周密安排,确保学生渐渐融入到阅读中去,在教学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兴趣。
2.教学方法
(1)充分挖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其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与兴趣爱好,选择与自己的英语水平相符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在阅读初期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并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阅读过程中分析文章的构架、思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阅读后就自己的阅读效率进行评估,及时更改不正确的阅读方式,促进更有效的自主阅读模式的形成。元认知学习策略是充分建立在学生主管能动性的基础上的自主学习策略,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2)多渠道拓宽英语课外读物的种类,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导致他们不可能会喜欢同样一本读物,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多的拓宽获得课外读物的渠道,为学生带来不同种类的精神食粮,拓宽学生视野。例如,读《小王子》让学生理解爱心、谅解与希望的重要性;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学生从保尔柯察金的经历与坚守中理解坚强与毅力的真正含义。
(3)预留笔记与读后感。教师将学生想要阅读的读物的名字收集上来,并预留相关作业,以备后期检查需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不定期的收取学生的英语课外读物阅读时的笔记与读后感。采取这种方式有利于刺激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自主阅读的重要性。例如,学生的课外读物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教师可以提出关于卡西莫多和艾丝美拉达的人物性格和故事发展主线等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4)实现课外读物阅读与趣味课堂相结合,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趣味课堂的方法有很多,如朗诵比赛、课堂交流、情景剧表演等。
朗诵比赛即教师不定期的抽时间在班级内举办朗诵比赛,学生自主选择朗诵内容,在班级内进行有感情的英文朗诵。最后,学生经过投片或者直接评价推举出朗诵比赛的最佳选手名单,然后由老师进行详细的点评;教师应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体验会,在体验会上每位同学将自己目前阅读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学生可以通过介绍读物的内容、浅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大家相互交流增强阅读的趣味性;情景剧表演是老师指定一个大家普遍阅读过的故事,就其中部分选段进行小组表演安排。这种方式是学生更深入了解故事内在情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英语读物的阅读兴趣。例如,就大家在初中时就学过的《威尼斯商人》的经典的法庭对质部分进行情景剧表演,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安东尼奥、夏洛克、鲍西亚、巴萨尼奥以及公爵等不同的角色,在排练过程中老师不做任何指导,任学生自由发挥。演出后老师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希望学生加以改正。这样的玩中学、学中玩环境中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积极性。
总结:
本文通过研究高中英语课外读物的重要性与现状,总结部分指导方法,以期作用于英语课外读物阅读、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读书 报告会 思考
普希金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教育部也早在2003年4月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就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的全新阅读教学理念。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在高中三年将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是必须努力寻求的。为此,我做过很多尝试,比较成功的是今年5月份开的一堂读书报告会。
学期初,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比较好的课外读物,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后,组织学生进行了读书报告会。会前,我对本学期同学们读的书做了一个统计:全班共读了26本书,有《美的历程》、《周国平散文》、《谈人生——鲁迅》、《巴黎圣母院》、《麦田里的守望者》、《觅渡、觅渡、渡何处》、《长恨歌》、《病隙笔记》、《文化苦旅》、《呼兰河传》、《傲慢与偏见》、《浮生十记》、《千年一叹》、《骆驼祥子》、《名人传》、《围城》、《百年孤独》、《双城记》、《复活》、《贾平凹散文集》、《刘墉作品集》、《林清玄散文集》、《盗墓笔记》、《三重门》、《帝国的惆怅》。这些书籍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有美文、哲理散文、文化散文、经典小说、流行文学等。相对集中是《周国平散文》、《文化苦旅》、《三重门》、《围城》。
老实说,因为大家读的书比较杂,对这次读书报告会我期望值不是太高,也只定位于学生能向大家推荐自己读的并认为可以值得一读的书。但同学们的表现还是让我大吃一惊,他们很积极地用各种形式纷纷表达自己阅读后的体会:有学生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好书编写成对联介绍给大家;有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贾平凹散文集》的精彩章节;有学生用话剧的形式来表演《骆驼祥子》中经典情节;有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有学生用图画来描绘《盗墓笔记》中的情景;还有学生整理了自己的读书心得,自己制作了一些PPT,比如殷嘉曼同学把《文化苦旅》中余秋雨走过的一处处令人流忘返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古迹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激起了同学们极高的兴致。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鞠亚星、王彬、马骥、姚奕、季节、赵鹏飞等同学对《周国平散文》中孤独这一境界的热议。至今这些智慧的语言还时常在我脑海浮现: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他完成了一种内在的本身的超越性的突破。凭着他思考者的身份,他可以随意逡巡于任何国度的思想界,穿梭古今,吞吐千年,与尼采,与苏格拉底、斯宾诺莎,与柏拉图、帕斯卡尔完成心与心的对晤。
最后,把整节课推上的是80后作家韩寒呼喊出他们心声的《三重门》同学们讨论中国当代的教育制度,品读了韩寒幽默的经典的语录,甚至将《围城》中的经典语录做了比较,还就韩寒和钱钟书进行了辩论。这节课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很多同学下课后恨不得立即把这几本书找来,当时听课的老师也用了叹为观止来给以高度评价。
惊叹之余,面对一群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也引发了更多思考。
一.要不要读
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比课内听讲更重要。事实上,活跃在读书报告会上的同学都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课外读物,总是如饥似渴地读我们介绍的书籍,还喜欢刨根问底地探究文章内容,并有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的乐趣。我们也常常发现有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条件的学生,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正如吕叔湘先生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个人以为,课外阅读不仅要读,还要做到像所说的“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那样。
二.什么时候读
多年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引下,语文学习也带上了功利色彩,甚至有些学校打上语文教学理科化的旗号,特别是到了高三,语文教学就陷入了学生做题,老师批改、评讲,学生再做,老师再改、讲,学生越考不好越要考得怪圈。从而校内课外阅读化为乌有。有些学生在家进行阅读,而家长又认为那是“不务正业”,影响教学成绩,一票否决。长此以往,学生能阅读时间几乎为零。渐渐地,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完成作业就完成了学业,课本以外的书都是“闲书”。
所以我认为,什么时候读根本不是问题。不是我们真的每天就拿不出一点阅读时间,只不过是完全为了高考服务的一种托词或者是功利语文的理念而已。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转变我们的固有思维,教师、家长要联手保证定时给学生一段开放、自由、宽松的阅读时间。正如郭沫若所言:“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我想,剩下的顶多也就是坚持的问题了。
三.读什么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狄慈根在他的《辩证法的逻辑》中也有这样的言论: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我以为学生读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时正确把握要领、体会内涵、理解意图,进而提高阅读效果,也就是下面要说的怎么读的问题了。
四.怎么读
阅读不同于科学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情感的体验。因此,阅读成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读而有获,他们才能有兴趣读,主动读,课外阅读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呢?
朱熹在《训学斋规》一文中提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甚至在《朱子语类大全》中有这样精彩的描述: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老先生的精辟言论无不强调着学生阅读时动口与动笔的重要性。动口,就是要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而动手我把它理解为做好读书笔记,要像赵树理“沙里淘金”般在书中圈圈点点,要响应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去对文章内容做一点点评、反思或怀疑,要牢记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古训分门别类地做知识卡片,还要用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感悟写一点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