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31 19:5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from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mixing, transportation, asphalt mixture paving, Mixture Compaction and the joint treatment of some aspects of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scheme
Keyword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5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修建单向3车道、4车道高等级沥青路面已较为普遍,其宽度一般为l2.5 m 以上,施工质量较难控制。采用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厂拌法拌合,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采用14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碾压施工。采用合理的工序和科学的工艺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场施工是十分重要的,
(一)施工准备工作 1、沥青混凝土所用粗细集料、填料以及沥青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并至少在工程开始前一个月将推荐混合料配合比包括:矿料级配、沥青含量、稳定度(包括残留稳定度)、饱和度、流值、马歇尔试件的密度与空隙率等的详细说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2、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运输设备以及摊铺设备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3、路缘石、路沟、检查井和其他结构物的接触面上应均匀地涂上一薄层沥青。 4、要检查两侧路缘石完好情况,位置高程不符要求应纠正,如有扰动或损坏须及时更换,尤其要注意背面夯实情况,保证在摊铺碾压时,不被挤压、移动。 5、施工测量放样: 恢复中线:在直线每10m设一钢筋桩,平曲线每5m设一桩,桩的位置在中央隔离带所摊铺结构层的宽度外20cm处。 水平测量:对设立好的钢筋桩进行水平测量,并标出摊铺层的设计标高,挂好钢筋,作为摊铺机的自动找平基线。 6、沥青材料的准备,沥青材料应先加热,避免局部热过头,并保证按均匀温度把沥青材料源源不断地从贮料罐送到拌合设备内,不应使用正在起泡或加热超过160o的沥青胶结料。 7、集料准备,集料应加热到不超过170o,集料在送进拌合设备时的含水量不应超过1%,烘干用的火焰应调节适当,以免烤坏和熏黑集料,干燥滚筒拌合设备出料时混合料含水量不应超过0.5%。
(二)沥青混凝土的拌合及其运输 1、拌合 采用德国进口型号为LINT型沥青拌合设备集中拌合。集料和沥青材料按工地配合比公式规定的用量测定和送进拌合,送入拌合设备里的集料温度应符合规范规定,在拌合设备内及出厂的混合料的温度,应不超过160o。 把规定数量的集料和沥青材料送入拌合设备后,须把这两种材料充分拌合直至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沥青材料也完全分布到整个混合料中。拌合厂拌合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 拌好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入保温的成品储料仓储存,存储时间不得超过72h,贮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储料时间应以符合摊铺温度要求为准。 拌合生产出沥青混合料,应符合批准的工地配合比的要求,并应在目标值的容许偏差范围内,集料目标值的偏差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2、沥青混合料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自卸车运输,从拌合设备向自卸车放料时,为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运料时,自卸车用篷布覆盖。
篇2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不足之处
(1)缺乏先进的施工技术。一些施工单位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缺乏先进技术,这不仅影响工程施工的效率,还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例如,在浇筑时没有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导致透油层不均匀,就会造成路面不平整。这样的路面,在投入使用之后容易出现裂痕,严重影响公路的耐久性与正常使用。(2)施工设计存在问题。有的施工单位,为了推进工程进度,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勘察就进行施工设计,导致设计方案在实际环境中没有可行性。一边施工一边改进施工方案,不仅浪费了施工材料,还严重影响路面施工的质量。(3)施工水平不高。有的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采用合理、有效地施工工艺,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的强度严重降低。这样的施工过程,容易导致路面发生各种破坏现象,给路面的施工质量带来影响。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可以让施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施工之前要对现场的实际环境进行彻底勘察,设计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施工方案,防治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的情况。要按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控制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路面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保证路面水准点的精度,还要维护各种施工设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2)沥青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控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路面施工的因素。要严格遵守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标准,保证施工材料的及时输送。要求使用合适的拌料机械,确保机械设备的各种性能,协调使用沥青加热设备和搅拌设备,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拌制和施工材料的输送效率。对于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将配料单作为进料与拌制的依据,严控矿料及沥青的实际用量。严控所有材料与沥青的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要比沥青材料的实际温度高5~10℃,拌和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140~160℃。完成搅拌后的混合料质地要均匀,不能出现花白、分离等现象。要对混合料性能、矿料级配组成以及沥青用量进行抽样试验,不满足要求的混合料严禁出厂。(3)优化摊铺过程。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摊铺工作。在进行摊铺时,要根据具体的公路等级,选择合适的摊铺设备和摊铺方式。要保证在摊铺之后,沥青混凝土有一定的紧密度。要综合考虑运输车辆的压实能力和搅拌机械的生产能力,保证摊铺工作的有序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随时观察摊铺的厚度,保证在路面均匀的铺设,确保路面的施工质量。(4)完善碾压过程。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碾压工作是路面质量的直接原因,碾压工作的好坏决定了路面的效果和使用情况。在碾压时首先要进行初压,让沥青混凝土路面没有大的褶皱。然后进行复压,这是为了让路面更加的紧密,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最后一步终压,可以让路面更加的平整,彻底消除路面的车轮痕迹。在完成碾压工作之后,要对路面的紧密性和平整性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路面的缺陷,并开展维护工作,让路面施工达到设计的要求和标准。(5)处理好接缝。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要有效地处理接缝。路面在半幅施工时,不能进行接缝处理。铺设时,需要将缝边清理干净,摊铺完成后要及时将前半幅的混合料清理掉,保证路面的整体平整性。(6)做好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让专业的技术人员起到指挥作用,将岗位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保证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工程顺利的进行。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促进施工人员树立质量为上的意识,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公路建设中,路面的的铺设材料一般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要想增加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就要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在实际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缺乏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设计存在问题和施工水平不高等问题较为普遍,要想让路面施工建设得到有效地发展,就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施工之前要根据现场的实际环境进行有效勘察,设计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施工方案,防治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的情况;在施工的准备阶段要准确计算施工设备的运行能力,配备专门的指挥人员,保证施工设备正常的运转;在进行摊铺时,要根据公路等级,选择合适的摊铺设备和摊铺方式,保证在摊铺之后,沥青混凝土有一定的紧密度;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保证施工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程顺利的进行。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施工人员树立质量为上的意识,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吕荣海.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3,(07):333-334.
[2]滕腾.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探析[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4.
篇3
关键词:市政公路工程;施工养护;思考
一、市政道路施工养护的技术质量控制
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通车后.随着交通量及路龄的增长,受到大自然温度、水分的自然因素和行车因素的双重影响.路基路面的病害会不断产生。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很多,对产生的各种病害应仔细分析原因,制定合理可行的养护维修技术方案.以期达到经济、耐久。在施工养护准备阶段,要搞好施工养护组织设计。认真选择施工养护方案;细致、准确、全面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做好机具的检测进场工作。编好质量计划,做好技术交底。此外.在材料的准备上也要把好质量关.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组织采购和运输。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材料验收入场后。严格按要求堆放、储存、保管和加工,并按计划组织配套供应到现场。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市政道路的养护技术。
1.灌浆处理
(1)布设灌浆孔,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指定钻孔位置并做一记号。
(2)灌注机械可用压力灌浆机或压力泵.灌注压力为1.5MPa。灌浆作业应先从沉陷量大的地方的灌浆孔开始,逐步由大到小。当相邻孔或接缝中目浆,可停止泵送水泥浆。每灌完一孔应用木楔堵孔。
(3)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和基层之间由于出现空隙而导致路面沉陷的,采用水泥浆、水泥粉煤灰浆和水泥砂浆灌浆等方法进行板下封堵。
(4)用钻孔机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指定位置钻孔,孔的大小应和灌注嘴的大小一致,一般为50mm左右。灌浆孔与面板边的距离不应小于0.5m。在一块板上。灌浆孔的数量一般为5个。也可根据情况确定。灌浆孔钻好后。应采用压缩空气将孔中的混凝士碎屑、杂物清除干净,并保持干燥。
2.错台处理
(1)一般性问题。错台的处治方法有磨平法和填补法两种。可按错台的轻重程度选定。高差小于等于l0mm的错台。可采用磨平机磨平,或人工凿平。应从错台最高点开始向四周扩展磨平.边磨边用三米直尺找平,直至相邻两块板齐平为止。磨平后。接缝内应将杂物清除干净,并吹净灰尘,及时将嵌缝料填入。
(2)突出问题处理。高差大于10mm的严重错台,可采取沥青砂或水泥混凝土进行处治。
(3)沥青砂填补。在沥青砂填补前应清除路面杂物和灰尘。并喷洒一层热沥青或乳化沥青。沥青砂填补后,宜用轮胎压路机碾压。初期应控制车辆慢速通过。
3.接缝养护维修.定期养护
定期进行预防性接缝养护维修.防止地面水下渗使路基湿软(强度与稳定性大幅下降),同时防止地面水下渗产生板底冲刷脱空。接缝填缝料损坏维修。接缝中的旧填缝料和杂物。应予清除,并将缝内灰尘吹净。在胀缝修理时,应先将热沥青涂刷缝壁,再将接缝板压人缝内。
对接缝板接头及接缝板与传力杆之间的问隙,必须用沥青或其他填缝料填实抹平。上部用嵌缝条的应及时嵌入嵌缝条。
二、施工养护阶段的造价控制
1.选择经济适用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编制各阶段工程造价时,套用的指标、定额、费用标准等都应与选定的旌工方案相适应。所以在选择施工方案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施工方案与工程规模相适应。
(2)方案实现的可能性与技术的先进性。
(3)施工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2.采用恰当的工艺.降低养护造价
一般情况下。施工养护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将有助于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于某些新技术、新工艺,如直螺纹钢筋对接代替传统旋工工艺焊接等.虽加快施工进度.却又提高了工程造价。而在大型土石方工程和高速路面工程中.与陈旧的机械施工或人工施工来相比,采用先进的机械化施工.将大大提高旌工养护效率。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从而降低工程总成本。总之,在施工养护方案中采用何种工艺、何种方法还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工程的其他因素来决定。
3.严格按市政图纸施工养护
一个完善合理的施工图及其施工养护组织设计.对材料、劳动力安排、设备设置、工程的人工、施工养护程序、现场布置、施工养护工艺等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研究,反复比较。它既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文件。更是项目经济管理的有效保证。然而在实际施工养护中,设计意图、施工养护组织设计理念得不到贯彻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使使施工养护方案完美无缺,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达不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严格按图在麓工养护中实施,既能保工程质量、工期,又能达到降低成本、控制造价的目的。
4.加强质量检查.控制养护成本
分部或分项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及相关质量负责人应加强工程质量检查.检查是否按施工养护图和施工养护方案要求完成。施工养护组织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旅工养护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
查,在施工养护中应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拟定多套施工养护方案.分析比较确定最优旋工养护方案.从而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有效地降工程成本,才能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良好的结果。
三、市政施工养护应该注意的安全措施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
(1)督促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对施工养护单位自查情况进行抽查。
(2)依照经审查批准的方案定期不定期对旌工养护现场施工养护起重机械、接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设施和安全设施进行专项检查。核查验收手续。
(3)监理人员现场巡查中应检查实际上岗人员相应的上岗资格。
(4)抓好安全生产基本措旅(安全帽措施,安全带措施,安全网措施,安全棚措施)的落实以及规范管理机械设备和施工养护现场的文明施工养护。
(5)淀期巡视检查施工养护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作业情况,对重要工序、关键部位进行旁站监理,并做好旁站记录,如高支模、塔吊的安装、拆除、顶升等。
四、结语
总之,施工养护准备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养护过程中,不但各阶段要做好准备工作。而且还要做好对各工序、各工种的质量控制准备工作。另外,必须考虑到养护中的安全处理及造价控制。因此,只有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全程中各环节的技术,安全及造价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我国市政公用工程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桑国繁.浅析市政路桥养护要点.《科技创业家》.2012,10.
[2]李君.如何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3]欧阳旭.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高等级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四川建材》.2009,1.
[4]马强席,慧彩.浅析公路工程与市政工程设计水文计算之异同.《科技信息》.2012,6.
篇4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断裂;路基;路面
当前,道路的断裂现象越来越多,所以如何实现道路的快速的维修和抢修,已成为道路工程值得一个研究的问题。造成混凝土路面破损的原因很多,本文结合多年工程实践经验,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破损路面的防治方法。
1、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原因
1.1路基施工方面的原因及措施
路基是道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结构的基础。许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都是由于路基病害引起的,路基的内在质量应具备三个要求: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具有足够的水稳性。所以应首先采取提高路基整体性和稳定性的措施:根据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合理设计道路纵横坡,正确进行路基横断面和排水设计;选择透水性好的路基填料填筑路基,必要时对路基上层填料作稳定处理;保证路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控制设计弯沉值,适当提高路基,防止水分进入路基工作区范围,保持路基干燥;采取边坡加固、修筑挡土结构物等措施,采用新的基层材料。
(1)路基填筑使用了不适宜的材料。公路路基施工规范规定,在通常下,不能被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和不能形成稳定填方的材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
(2)软基处理不当,在软土地段路基填筑前,应该首先探明地基承载力,然后采用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和施工工艺。软基处理方案一般有:抛石挤淤,回填土方、石方、土石混合料或换填砂砾,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法,粉喷桩,土工布,土工格栅或以上两种方案的组合等,但是施工时往往是由于采取的软基处理方案或施工工艺不合理或施工时未认真按要求处理或处理不完善等;这样给路基的稳定造成了隐患,使成形的路基沉降、塌陷或滑移等,最终路面混凝土板断裂。
(3)路基土石方填筑方面的问题。①施工单位未严格按规范要求的每层填料松铺厚度控制,规范要求填料的厚度一般不能超过30cm,有时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填料厚度达到50cm,这样路基填方的密实度很难达到规范要求的低限值;②路基填筑的有效宽度和超宽填筑不够,有的部分在路基填筑完成时,才发现填筑宽度不够,为达到路基的有效宽度,施工单位往往没有按规范要求挖台阶分层填筑压实至路基要求的宽度,而是将一些松散的土倾倒在边坡上,用人工摊铺拍实;这样补上来的路基部分远未达到密实度的要求,势必造成路基滑坡、雨水冲涮;使路面下出现悬空现象。③路基填筑每层的填料未用平地机或其它平整机械进行整平或整平效果不好,使低凹的地方达不到密实度要求且雨季大量积水;④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做成一定的横坡度;路基施工临时排水系统未做或不畅通,从而使大量的积水渗入下层路基,严重影响路基质量。⑤路基养生时间不够,不能保证路基填料在最佳含水率情况下压实,使路基填料不够密实。路基慢慢自然下沉引起路面沉降,水泥混凝土板断裂。
1.2路面施工方面的原因
1.2.1路面基层施工质量不合要求
路面基层一般有底基层和面基层。底基层为水泥石灰土或级配砂砾集料,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类集料。路面开始施工前要求路槽应清理干净,标高应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基层的设计厚度(厚度增加提高成本,厚度减小影响路面基层的稳定);底基层集料细长及扁平的颗粒不得超过20%,且不得含有垃圾、腐殖土等有害物质;集料必须有良好的级配。0.5mm以下的集料其塑性指数应小于4%,液限指数应小于25%松铺好的集料在压实时,其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稍高。水泥稳定类集料面基层,在铺筑前应将底基层面上的所有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严格地整形和压实,将底基层上的车辙或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表面都重新翻松、清除或用同类材料进行整形,并压实到符合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的密实度。
1.2.2路面水泥板施工方面的问题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往往施工的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主要是基层施工标高控制不严所引起;粗集料不具有良好的级配,细长及扁平的颗粒含量太高;细集料和粗集料中含泥量及硫化物含量过高,降低了混合料的粘结度;搅拌混凝土用水不合格,PH值偏大或偏小。所用水泥质量不稳定或已过期;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未完全振捣密实,蜂窝麻面较严重,这样势必影响混凝土板本身的质量而造成损坏。
1.2.3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防水或排水未进行有效的处理
往往路面板遭到破坏,人们想到的总是路基、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或台背回填质量或水泥混凝土板本身的浇筑质量等,而未足够重视结构表面渗入到路基中的水对路基侵害。目前,虽说对混凝土板的缩缝、胀缝、施工缝(纵向和横向)采取了特制的材料对水进行封锁,使水从路面排走,但效果仍然不佳,仍然有很多雨水渗入路基。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路基被水浸冬季冻胀,路面水泥混凝土板出现断裂。
2、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防治
2.1路基施工方面
路基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由于路面板遭到破坏后,要对路基有质量问题的地段返工是不可能的,且水泥混凝土板难修补。故在路基施工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清表要彻底。不适宜的材料应全部清除且按规范要求搞好基底压实。
(2)软基处理要慎重。并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3)路基填筑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要求选好填料,控制松铺厚度和粒径,控制压实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差在规定范围内,每层填筑要用平地机等机械整平后压实,形成横向路拱,做好临时排水使路基干燥等。
(4)在路堤下部设置隔断层,以隔断毛细水上升,防止路基冻胀。隔断层应采用渗水性良好的粗粒料填筑,其位置宜在路基的中部或底部,厚度一般是40~50cm,其底面宜设反滤层,也可用清砂,防渗型土工织物等不透水材料修筑。
2.2路面施工方面
(1)路面基层施工要严格按规范要求选好合格材料,保证路面基层设计厚度及顶高面标高,保证压实度,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2)路面混凝土板施工要严格按规范要求选好材料及材料的级配,保证混凝土质量并充分地密实,搞好施工缝、缩缝、胀缝的处治,防止路表水渗入路基。
篇5
关键词:道桥工程;现状;质量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市政道路易受行政干扰和地质情况及人气等因素影响,施工场地狭窄、战线长,地下管线交错复杂,而工期要求紧,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城市供热、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等因索影响,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控制。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所以,要在施工生产全过程中下功夫,把功夫用在平时,用在日常质量管理中。
二、浅析当前城市道路现状的问题点
2.1塌陷裂缝的问题点。塌陷裂缝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不论路面基层是柔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都会出现塌陷裂缝现象。常见的裂缝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状裂缝几种:纵向裂缝是沿道路的纵向开裂,一般与行车方向基本持平,长宽不同;沿道路的横向开裂的是横向裂缝,与道路中心线基本垂直,长度有的贯穿整个路段有的贯穿部分路段。网状裂缝是由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网状开裂,裂缝纵横交错,它的初始形状的单条、单条的平行纵缝,之后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缝网。
还有路面辅助设施多,有很多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因此,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就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道路发横变形,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造成年年返修。
2.2车辙的问题点。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计永久性的带状凹槽。在正常情况下,车辙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而产生的结构性车辙;二是沥青混凝土侧向变形造成的流动性车辙;三是由施工中沥青面层本身的压密问题所造成的车辙。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破坏的比较严重。
2.3路面不平,水破坏。路面经过碾压,但凹凸不平部分的峰谷长度小于碾轮接触面,即出现疙瘩坑表面,由于,密实度不好,突起部分密实度高,低洼部分密实度差,从而造成路面结构层的密实度和强度也不均匀。再就经过雨季雨水的渗透以及冬春季节的雪水水分积聚,使软土基中会渗入大量水份,大大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支撑不住路面结构,导致路面变形破坏。还有早期施工时破坏现象表现为:唧浆,沉陷,沥青从集料表面脱附等。唧浆是由于沥青面层透水和路面结构内部排水不畅,降水或路表积水通过面层中的空隙渗入路面并长期滞留,浸泡和冲刷基层材料中的结合料而形成灰浆,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灰浆透过沥青面层空隙被挤压到路表,形成大面积泛白的现象。沉陷是因为唧浆达到一定程度出现的路面沉陷现象,路面此时会显得凹凸不平,从而给通行的车辆带来不便。
三、提出市政道路施工常见质量异常及有效防治措施
3.1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和选用合适的工艺。1)施工方案。市政道路的施工现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选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对于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至关重要。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反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实施过程中,现场人员要进行监控,并做好实施记录。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新情况,施工单位要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制定程序化的制度文件,使施工方案的实施始终处于受控状态。2)施工工艺。a.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填方路基在开工前必须进行填方试验,得出技术参数作为该种填料施工的依据。施工方在填方路基前需先将地面上的杂物清除干净,用平地机整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填前压实,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质量的重点,每层填实的松铺厚度都必须严格按国家规范实施,每层碾压完成后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挖方路基应按设计的横断面及边坡坡度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
边坡开挖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冲刷边坡.b.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为保证水泥混凝土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水灰比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按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级配和掺用外加剂等试验,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严格掌握混凝土路面的切割时间,一般在抗压强度达到10MPa左右方可切割,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后,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浇水养护。
3.2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1) 常见的路基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可能出现局部沉陷、路堤失稳、路基弹簧、路床积水;挖方工程中出现土方坍塌、侧移、超挖、扰动;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不密实、不均匀下沉等现场。为防范以上的质量缺陷现象,路基及沟槽的中线、边线经复测合格,方准予施工开挖;挖土过程中,严禁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支撑上行走,挖出的土及时装车运走;填筑前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并对软基进行处理;横坡排入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积水井内;采用设置排水层的方法将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防止渗入路基。2)常见的路面面层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能会减少水泥等的用量,从而导致结构强度低,回弹模量小,承载能力低;另外,施工时压实控制不好,水稳压实不及时,在水泥终凝后还进行压实,破坏已形成的结构强度,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和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为避免以上的质量缺陷现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施工方案和合适的施工工艺控制路面和路基结构质量。对于沥青面层,必须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完成后,需按规范要求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并填写各项检测记录。
四、道路工程施工需注意的问题及结论
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而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日后城市道路的维护成本和使用寿命。因此,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参与者应明确质量责任,规范质量行为,科学决策、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障施工效果。市政道路的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查,合格后填写工序质量报验表,经验收认可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每道工序检查验收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该量尺寸的要量尺寸,该检测试验数据的要检测试验数据,要按所要求的检查频率见证取样。同时,在把好施工工序工质量关时要排除外界一切干扰,特别是在工期紧迫的时候,工序质量的检验更不能放松,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
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牵涉到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工程项目质量好,就会使国家增强经济实力,也会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利益;质量不好,就会带来大量资源的损失。所以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质量的把控,保证道路的通畅安全,为道路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裴永胜.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4.
[2]温金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与管理,2005.
篇6
关键词:城镇道路;施工;质量管理
Abstract: The quality is always the topic, topic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eternal, is the core of al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and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of common quality defects and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urban roads;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施工进度管理
1.1 进度的管理目标
在确定施工进度管理目标时,必须全面细致的分析与工程进度有关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进度管理目标。
在确定工程进度目标时,还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1.1 对于大型道路工程项目,应根据尽早提供可动用单元的原则,集中力量分期分批建设,以便尽早投入使用,发挥经济效益。同时,要处理好后期建设的关系,每期工程中主体工程与辅助及附属工程之间的关系。
1.1.2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参考同类工程的经验确定施工进度目标,避免只按主观愿望盲目确定进度目标,从而在施工过程中造成进度失控。
1.1.3 合理安排土建与设备的综合施工,要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合理安排土建施工与设备基础、设备安装的先后顺序及搭接、交叉或平行作业,明确设备工程队土建工程的要求和土建工程设备工程提供施工条件的内容及时间。
做好资金供应能力、施工力量设备、物资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能力与施工进度的平衡工作,确保工程进度目标的要求,从而比避免其落空。
1.1.4 考虑外部协作条件的配合情况,包括施工过程及项目竣工动用所需的水、电、气、通信、道路及其他社会服务项目的满足程度和满足时间,他们必须与项目的进度目标相协调。
1.2 单项进度控制
在工程开工前,建立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进行分析,建立工程项目的月、旬进度控制图表,以便对分项施工的月、旬进度进行控制。其图表宜采用能直观的反应工程实际进度的形式,可随时掌握各专业分项施工的实际进度与计划间的差距,然后做及时的调整。
二、当前城市道路现状
2.1城市路面塌陷裂缝。塌陷裂缝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不论路面基层是柔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都会出现塌陷裂缝现象。常见的裂缝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状裂缝几种:纵向裂缝是沿道路的纵向开裂,一般与行车方向基本持平,长宽不同;沿道路的横向开裂的是横向裂缝,与道路中心线基本垂直,长度有的贯穿整个路段有的贯穿部分路段。网状裂缝是由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网状开裂,裂缝纵横交错,它的初始形状的单条、单条的平行纵缝,之后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缝网。
还有路面辅助设施多,有很多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因此,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就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道路发横变形,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造成年年返修。
2.2车辙。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计永久性的带状凹槽。在正常情况下,车辙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而产生的结构性车辙;二是沥青混凝土侧向变形造成的流动性车辙;三是由施工中沥青面层本身的压密问题所造成的车辙。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破坏的比较严重。
2.3路面不平,水破坏。路面经过碾压,但凹凸不平部分的峰谷长度小于碾轮接触面,即出现疙瘩坑表面,由于,密实度不好,突起部分密实度高,低洼部分密实度差,从而造成路面结构层的密实度和强度也不均匀。再就经过雨季雨水的渗透以及冬春季节的雪水水分积聚,使软土基中会渗入大量水份,大大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支撑不住路面结构,导致路面变形破坏。还有早期施工时破坏现象表现为:唧浆,沉陷,沥青从集料表面脱附等。唧浆是由于沥青面层透水和路面结构内部排水不畅,降水或路表积水通过面层中的空隙渗入路面并长期滞留,浸泡和冲刷基层材料中的结合料而形成灰浆,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灰浆透过沥青面层空隙被挤压到路表,形成大面积泛白的现象。沉陷是因为唧浆达到一定程度出现的路面沉陷现象,路面此时会显得凹凸不平,从而给通行的车辆带来不便。
三、市政道路施工常见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
3.1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选用合适的工艺。
施工方案。市政道路的施工现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选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对于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至关重要。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反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实施过程中,现场人员要进行监控,并做好实施记录。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新情况,施工单位要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制定程序化的制度文件,使施工方案的实施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施工工艺。a.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填方路基在开工前必须进行填方试验,得出技术参数作为该种填料施工的依据。施工方在填方路基前需先将地面上的杂物清除干净,用平地机整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填前压实,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质量的重点,每层填实的松铺厚度都必须严格按国家规范实施,每层碾压完成后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挖方路基应按设计的横断面及边坡坡度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
边坡开挖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冲刷边坡.b.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为保证水泥混凝土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水灰比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按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级配和掺用外加剂等试验,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严格掌握混凝土路面的切割时间,一般在抗压强度达到10MPa左右方可切割,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后,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浇水养护。
3.2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常见的路基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可能出现局部沉陷、路堤失稳、路基弹簧、路床积水;挖方工程中出现土方坍塌、侧移、超挖、扰动;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不密实、不均匀下沉等现场。为防范以上的质量缺陷现象,路基及沟槽的中线、边线经复测合格,方准予施工开挖;挖土过程中,严禁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支撑上行走,挖出的土及时装车运走;填筑前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并对软基进行处理;横坡排入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积水井内;采用设置排水层的方法将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防止渗入路基。
2)常见的路面面层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能会减少水泥等的用量从而导致结构强度低回弹模量小承载能力低另外施工时压实控制不好水稳压实不及时在水泥终凝后还进行压实破坏已形成的结构强度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和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为避免以上的质量缺陷现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施工方案和合适的施工工艺控制路面和路基结构质量。对于沥青面层,必须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完成后,需按规范要求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并填写各项检测记录。
篇7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越来越大,建设单位对道路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同时,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城市道路既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需要,又能美化市容环境,给市民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
1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1 工程设计对工程质量的制约。工程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前提,没有高质量的设计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工程。一个项目由一个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主持负责,能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设计理念,从而做出优质的设计方案。另外,设计中使用的测量数据不准确、结构方案不合理,存在明显缺陷,必然留下无法弥补的质量隐患。
1.2 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工艺影响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编制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交监理单位进行审核,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另外,市政道路经常受到征地、拆迁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还要根据施工实际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多变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动态计划。
1.3 工程参与人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现场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最终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作为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工程情况、设计意图和要求、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向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反映情况,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顺畅进行。
1.4 确定合理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目前,工程招投标已经在建设工程领域广泛推广,市政道路工程通常也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施工企业,但是由于评标方法和建设单位对低报价的热衷,造成中标价偏低,有的甚至低于合理造价。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盈利,往往会降低质量标准、偷工减料。所以建设单位应该制定合理的工程限价,选用合理的评标办法,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1.5 工程材料的选择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材料选择、组成是否合理,质量是否检验合格,运输、保管是否恰当等,都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 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多为政府财政筹集资金,在确定质量、进度、投资目标时有可能产生较大的随意性。另外,市政道路设计时要结合本城市的近期规划和长远期规划,综合考虑与给排水、电力、燃气及通信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交叉,避免发生大幅调整路线和管线布置冲突等现象。因此,建设单位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与设计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和联系,协调好各个管线单位间的关系,尽可能让设计单位交出高水平的设计方案。
2.2 提高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管理人员是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更是质量的创造者。因此,要提高施工质量就要提高施工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以人为本,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另外,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岗位职责且责任到人,制定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工程质量考核办法。对交付监理签认的工程,施工单位要建立质量责任和大型结构物施工档案以明确质量责任。
2.3 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寿命,所以材料的使用应遵循严格的审批程序。项目质量监管部门对工程材料的监管,应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单位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体系,质检员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监管工程师也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供应来源,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查、抽样测试和复试,以保证用于施工的材料的质量。
2.4 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作用
在市政建设项目中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对规范施工行为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设单位应在合同中明确监理工程师的职权和责任,使监理工程师能科学、公正、独立的开展工作,按图监理。除此以外,现场监理工程师要做好质量监控,准确确定质量控制点,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做好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理,若发现施工单位有不规范施工行为时,必须及时制止并发出整改通知书。
2.5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选用合适的工艺
2.5.1 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的施工现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选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对于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至关重要。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反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实施过程中,现场人员要进行监控,并做好实施记录。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新情况,施工单位要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制定程序化的制度文件,使施工方案的实施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5.2 施工工艺
(1)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填方路基在开工前必须进行填方试验,得出技术参数作为该种填料施工的依据。施工方在填方路基前需先将地面上的杂物清除干净,用平地机整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填前压实,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质量的重点,每层填实的松铺厚度都必须严格按国家规范实施,每层碾压完成后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挖方路基应按设计的横断面及边坡坡度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
边坡开挖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2)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为保证水泥混凝土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水灰比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按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级配和掺用外加剂等试验,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严格掌握混凝土路面的切割时间,一般在抗压强度达到10MPa左右方可切割,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后,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浇水养护。
3 市政道路施工常见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
3.1 常见的路基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可能出现局部沉陷、路堤失稳、路基弹簧、路床积水;挖方工程中出现土方坍塌、侧移、超挖、扰动;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不密实、不均匀下沉等现场。为防范以上的质量缺陷现象,路基及沟槽的中线、边线经复测合格,方准予施工开挖;挖土过程中,严禁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支撑上行走,挖出的土及时装车运走;填筑前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并对软基进行处理;横坡排入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积水井内;采用设置排水层的方法将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防止渗入路基。
3.2 常见的路面面层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篇8
Abstract: From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aspects of expressway, the type and damage mechanism of the cracks damage in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are analyzed, and the maintenance technology for cracks are explored.
关键词: 沥青路面;破损机理;裂缝维修技术;探析
Key words: asphalt pavement;damage mechanism;crack repair technology;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086-02
0引言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我国95%以上高速公路均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我国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病害不断出现。其中路面裂缝的存在,使水不断从裂缝处渗入路面基层甚至路床,进而导致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力下降,产生唧浆、翻浆等病害,加速路面破坏,影响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而在当前人们对高速公路行车舒适性、快捷性、安全性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研究沥青路面裂缝原因及维修技术的应用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工作重点。
1裂缝破损类型
1.1 龟裂龟裂是由于路面受交通荷载作用,变形和挠度过大,在沥青路面的柔性不够及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由于路面材料疲劳而形成的一种裂缝,是疲劳裂缝的一种类型。龟裂可以是全面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大部分发生在行车道上。在龟裂形成的初期,由于裂缝轻微,对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影响不大,但若由于不断的路表水渗入,造成中下面层及路面基层强度的减弱,会加速龟裂面积的扩大及裂缝的扩宽,导致形成坑槽等次生病害。
1.2 块状裂缝在排出基层损坏的情况下,一般其是由于铺设沥青路面的混合料采用了大量的低针入度和亲水性集料,或沥青发生老化失去弹性,在严重交通荷载作用下导致脆裂:或由于低温作用使沥青混凝土产生缩裂。这种病害类型经常会导致路表水渗入路基和路床,降低路面的结构强度而产生次生损坏。
1.3 纵向裂缝一般成熟的纵向裂缝都较长,达到l0m-50m。在路表水渗入路堤的情况下,可能仅在中央分隔带两侧车道上,或硬路肩的一侧产生纵向裂缝。同时由于地基和填土横向的不均匀性,以及山体滑坡等原因,也可能在路面产生纵向裂缝。
1.4 横向裂缝由于地基或填土路堤纵向的不均匀沉降,或由于沥青混合料摊铺时横向接缝处理不当,以及路堤或路面基层横向裂缝反射至路面面层,会导致产生横向裂缝。同时,在温度变化大的地区,夏季完好的路面到了冬季由于路面温度过低或温度变化过大,也会产生纵向等间距的横向裂缝。
2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破损机理分析
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最早出现,最易发生和最常见的病害,它几乎伴随着沥青路面的整个使用期,并随着路龄的增长而加重。裂缝的形式各种各样,其产生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针对不同属性、不同形式的裂缝,应清楚其原因,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日常对裂缝的维修和方案研究。
2.1 车辆动载产生裂缝机理分析沥青路面使用期间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长期处于应力应变交迭变化状态,致使路面结构强度逐渐下降。当荷载反复作用超过一定次数后,在荷载作用的路面内产生的应力就会超过强度下降后的结构抗力,使路面产生裂纹,产生疲劳断裂破坏,即龟裂破损。
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标明,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处于不同的应力应变状态。每一次车辆荷载通过,上下表面各点都经历一次“压应力―全拉应力―剪应力”的应力循环作用过程。整个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长期处于应力(应变)重复循环变化的状态。同时,沥青混合料中有95%的材料是各种不同粒径和品种的粗、细集料、矿粉颗粒,其具有明显的颗粒性特征。而颗粒性材料属于非均质材料,其抗压强度一般要远大于其抗拉强度。故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否破坏主要是判断其抗拉强度是否足够。另外,沥青混合料具有应力运动强化的特点,其在若干次加、卸载后,在某一个方向上的强度(如抗压)增大,总是以相反方向的强度(如抗拉)来补偿的。据此,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面层材料的抗压强度大大提高,但其容许拉应力则会降低,使得面层材料逐渐逼近断裂破坏条件。特别是交通量日益增大、重载和超载车辆逐渐增多,即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急剧增大,造成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变大,而容许拉应力变小,则更易产生开裂现象。
2.2 沥青老化产生裂缝机理分析沥青在运输、储存、加热过程中都宜产生老化,并且沥青在拌合过程中老化最严重。沥青在路面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和荷载因素,特别是水分、紫外线、氧气的长期作用下,其各种指标性能都继续变小。由于沥青老化,沥青针入度下降、延度减小、沥青混合料硬化变脆、失去粘聚性,更易产生脆断开裂,形成裂缝。
2.3 路基问题产生纵向裂缝机理分析在公路建设中,因为碾压,致使路基没有压实亦或两侧压实度不均衡,造成路基在横向出现不均衡的沉陷。路基沉陷导致路面的承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同时致使面层承担车辆的荷载,此时,车轮下方面层底部受到的拉应力快速地变大,在车辆荷载的不断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容许的拉应力就不能承受其拉应力,致使出现纵向裂缝。同时由于路基的沉陷,造成沥青混合料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承受骤增的拉应力和骤增的剪应力的双重作用下,使路基沉陷处开裂。此种裂缝通常为下宽上窄。
2.4 半刚性基层路面产生反射裂缝机理分析反射裂缝是一种常见的沥青路面裂缝破损形式,特别是在板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上出现最多。因为下铺层的裂缝往上传递,进而造成上层的沥青面层形成同下铺层类似的反射裂缝。在新建的半刚性基层上,因为湿度以及温度的变化分别形成的干缩裂缝与温缩裂缝,也会往上面层发展产生反射裂缝。
不论下铺层或基层为何种裂缝形式,在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其开裂处的沥青面层底部都会产生应力集中(即骤增的拉应力和骤增的剪应力),从而导致面层底部在大致对应的位置开裂,裂缝逐渐向上延伸,直到穿透面层,反映为表面的裂缝。
3目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维修常采用的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在日常养护维修工程中,根据病害类型及成因确定相应有效的施工方案是尤为重要的。总结我省高速公路常用的几种方法,主要概括为:
3.1 以封水为目的的施工方案
3.1.1 开槽灌缝主要是针对2mm以上的裂缝,05年以来应用较广,该方案工艺成熟,施工简单快捷。主要缺点是路面开槽后裂缝加大,对原路面损伤加剧,开槽线形与裂缝不能一致,封水效果一般,而且视觉明显,影响美观。
3.1.2 表面涂刷①热熔性灌缝胶直接封缝:该方法是公路裂缝处理最传统的方法之一,目前已基本不采用这种方法。主要原因是其封水性能差,现场控制难,影响美观。②沥青路面修补剂涂刷:目前市场上的主要产品有魁道CAP、KL2000等。其缺点主要是凝固时间长,封水效果一般,成本高,不适于处理5mm以上的裂缝。
3.1.3 热处理对于轻度裂缝,我们正采取路面局部加热复拌成型修复工艺试验,但基层反射裂缝估计只能维持一年左右。
3.1.4 硅酮玻璃胶封缝目前裂缝处理采用的硅酮玻璃胶主要是单组分中性耐候胶。其施工工艺也主要是参照建筑上采用的压胶工艺进行施工。目前,该工艺已在我省高速公路多各养护路段进行了试用。从试运用的过程及效果来看,该方法也存在无规范性指标,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无法质量评价以及固化时间长,影响通行等问题。
3.1.5 防渗膜贴缝传统的防渗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具有很好的韧性和粘度。其施工操作简便:根据裂缝宽度剪取相应防渗膜,贴在清扫挣的裂缝处粘牢即可。主要缺点是色差较大,影响视觉效果。目前,已开发了一种基于明胶沥青生产的防渗膜,其颜色可以进行调整,有望与各类沥青路面颜色相近。该防渗膜可适用于中度以下裂缝处理。
3.2 以导水为目的的施工方案
3.2.1 盲沟盲沟主要处理的病害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唧泥、翻浆病害,用于排出从路表渗入路面、路面基层、路基的自由水,避免因水损坏而引发次生路面及路面基层病害。目前在京港澳高速公路安新段、连霍高速公路郑洛段等路段均有应用。该方案初期排水效果较好,但后期因碎石空隙淤塞,造成使用功能逐步下降。
3.2.2 渗井俗称“碎石桩”,在连霍高速公路洛阳段、开封段养护工程都有应用。该方案主要是采用钻取超过路基填土高度的钻孔,并在钻孔内填筑级配碎石和水泥粉。其主要目的是将渗入路面以下的自由水引入钻孔,并于级配碎石和水泥粉发生反应,形成水泥碎石桩。生成的水泥碎石桩既可以有效排水,又可以增强路基承载力。但该方案的同样具有短期效果好、长期使用功能下降的问题,无法根本解决渗入路基自由水的排出问题。
3.3 以基层面层补强和填补基层脱空防止裂缝进一步发展为目的施工方案
3.3.1 面层补强个别严重翻浆裂缝,采取宽逢处理时应用该方法,但因目前不具备一次压实十几公分深,五六十公分宽的特种压实设备,一次性施工完成后,路面平整度将不能保证,应当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对上层进行二次精补,这样费用较高。
3.3.2 基层补强、填补脱空①化学注浆高分子聚合物压浆是治理沥青路面翻浆病害的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其所用材料是两种多组分有机大分子物质,密度大于水,有较好的流动性。两种浆液在以一定压力同时压入沥青砼路面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质填充各种裂缝,达到封缝的效果。该施工方案已在京港澳高速安新段、连霍高速郑开段、郑洛段得到实际应用,效果较好,但由于其技术的垄断性,成本较高。目前仅用于严重翻浆裂缝处治。②水泥压力注浆水泥注浆,主要是在水泥浆中加入早强剂、膨胀剂,而后依靠压力灌入沥青路面基层之间或路面基层和路基之间脱空位置。
4裂缝处理材料的发展方向及创新理念
纵观前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发展里程以及路面小修养护工作的特性,每一次养护平均生产力的提高和水平的提升基本上都依赖于养护材料的变革。如何开拓视野,创新思维,引进、研发新的路面养护材料,是裂缝处理方式、方法、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
总结以往的经验,新型的路面裂缝处理材料应该具备如下特性:①材料颜色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颜色相近或相同。②具有高温抗软化能力和低温抗裂能力,也就是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③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够与沥青路面形成统一的整体。④具有一定的遇水微膨胀性,可有效堵绝路面水经过裂缝深入基层和路基。⑤具有较好的施工可操作性,可有效提高养护生产率,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⑥具有较低的渗水系数,能有效隔离路表水渗入路面基层和路基。
根据近期对社会各科研单位及养护施工单位新材料的研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各研发单位基本均沿着“减少色差、少开挖或不开挖,微膨胀”的思路进行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如:浅色沥青产品。
另外,我省鹤濮路曾采用的硅酮玻璃胶封缝方案对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提示我们可以跳出传统的仅采用沥青质材料处理路面的思路,积极引进和发现其他非沥青质并且适用于路面裂缝处理的材料。
5裂缝处理方案设计的发展方向探索
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处理并不单纯是路面表面层的维修,还涉及到路面中、下面层、路面基层以及路基部分。我们应该跳出传统的单纯的路面表面裂缝处理的框框,研究一套涉及路面各结构综合治理的有效方案,从原因诉求方案,从病理诉求设计理念,对路面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精细化养护,这样才能阻止路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做到预防性养护、科学性养护,降低养护投资。
目前,在连霍高速公路郑洛路面改善工程和京港澳高速公路安新段路面改善工程实施期间,所贯彻的基本设计理念就是:“基于路基、路面的裂缝综合治理”,基本方法就是:“路基补强―路面基层脱空填补―基层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分散―路面封水作业”。从治理效果上来看,经过综合治理后的郑洛路、安新路的裂缝数量大大减少,目前该路段反映出来的主要是部分基础薄弱路段的路基和路面基层翻浆。
路面裂缝处理和坑槽处理应该从传统的单纯路面裂缝处理向全结构层的综合治理转变,从传统的单一性沥青质材料向多元化、多元性的处理材料转化,从见缝修缝向预防裂缝出现转变。
6结语
路面裂缝破损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危害之一,高度公路管理、养护部门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坑槽维修处治工作,将一直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养护工程技术人员应致力于该类处治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坚持“科学化养护、规范化养护”的原则,秉承“技术创新、思想开放、务实发展”的养护理念,使我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更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参考文献:
[1]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字】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升级改造;利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刚度大、强度表较高、水稳性能好、耐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深受欢迎,但是由于施工条件、技术、工艺等原因,加上投入运行的年份有些较长,致使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破损,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因此,如何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升级改造与利用是需要我们探寻的问题。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添加剂等部分组成,在一定的湿度情况和温度下,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内部材料变形不一致,会产生初始的应力,促使骨料与水泥面层之间产生微细裂缝。这些裂缝在长期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就可能发展成宏观的裂缝,从而影响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而设计、施工、养护等过程,都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因此,有效的控制裂缝的发生是确保公路路面质量的关键,才能有效的确保路面的质量。
二、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现状存在的问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推动了沿线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国内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现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早期修建的公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影响到了车辆的行驶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一些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施工质量和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缺陷,加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多,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过早出现损坏;
2、由于外界雨雪的长期影响和车辆荷载的作用,容易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错台、断板、脱空等病害;
3、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的难度比较大,并且修补的效果不够明显,而且农村公路的经济投入有限,因此,如何对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一直是困扰各个部门的一个难题;
4、对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结构,对于材料的选择和设计理念缺乏深入研究,加铺层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不够成熟,一些地方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的材料选择,加铺的厚度仅是凭以前的一些经验,盲目性较大,因此使得改造后的效果不明显,而且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路面升级改造应该考虑的问题
对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升级改造,应该考虑施工方案的成本和难度,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1、道路改造对周边生活环境和交通环境的影响较大,道路周边的居民是否较多,车辆和行人的交通流量是否较大,对居民的出行是否有影响,施工期间是否要封闭施工现场。
2、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噪音和灰尘等对周围的环境是否有影响,施工期间,材料的输运输,施工车辆的疏导工作是否考虑。
3、所采用的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人员素质,机械设备等问题是否能确保,组织设计的内容是否能完整及规范。
4、施工难度是否较大,周边的施工环境,土石方的开挖,旧路面的破除、修补、盖板的更换等等施工内容,工程的大小。工期是否紧张,在所要求的工期内是否能完成施工任务。
四、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措施
根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程度,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措施主要有如下三种: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翻修;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一)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
加铺新的水泥混凝土面层,是指直接再原有的路面上重新铺筑一层混凝土,而且对于新铺的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应该低于20cm,因此,工程造价比较高,而且因为混凝土需要养护的原因,使得工期比较长,不低于28天的养护期,对交通的影响很大,难以在交通繁忙的时候施工。
(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翻修
对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翻修,其旧板需要破碎,将运输到制定的地方,对交通和环境影响较大,而且施工的成本很高。而且翻修等于路面重新修筑,工期也比较长,对交通影响较大。一般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相当严重的情况,无法在上面加铺水泥混凝土或者沥青混凝土结。
(三)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由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施工方便、对交通的影响小,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性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改造具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特性:
1、由于下层是强度高的水泥混凝土板,提高了沥青路面结构的刚度,可以承受重交通的作用而减少车辙;
2、显著改善水泥混凝土特别是碾压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尤其是接缝处的平整度,有利于提高行车速度、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在表面破损较严重但仍具有足够强度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一层高质量面层的复合式路面不仅可恢复其使用功能并可显著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4、可以大大降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噪声和扬尘,改善道路的环境状况。
五、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的应用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结构的研究一直是各个道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有效补强的措施之一,对于路面承载力的提高,路面平整度和抗滑能力提高,路面使用性能的改善、路面使用寿命的提高都有着有利的作用,而且对于农村公路来说既经济又实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主要施工工序:①处理破碎板。将原来的路面损坏比较严重的地方进行挖除,用早强钢筋混凝土或者早强混凝土进行修补至与原路面齐平;②稳定原路面板。对唧泥、脱空的混凝土面板及轻微、中等裂缝的面板进行板底压浆处理,使混凝土面板处于稳定状态。对所有纵缝、缩缝、裂缝清缝后,用填缝料灌缝。加铺防水性能较好的密级配细粒式或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4cm沥青层。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坡较小时,通过沥青面层调整路面横坡不小于 1.5%。③碾压及养生。选择压实机具吨位应考虑沥青层的厚度,防止过振引起沥青混合料二次细粒化。为防止沥青层渗水导致混凝土路面加铺后再次唧泥问题,可在旧板与沥青层间铺筑玻璃纤维布隔离层。施工完后要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养生,确保路面的质量。
篇10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即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粘结矿料修筑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用料一般是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沥青混凝土路面受季节和温度的影响,其原因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会随温度变化。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来讲,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气候、地形环境、设计文件等影响因素,来选择施工工艺。一般在冬季要考虑到沥青混凝土的凝结程度、路面翻浆、开裂及施工质量等问题,对路面的施工难度较大。因此,要多方面考虑冬季路面施工,采用有效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沥青混凝土冬季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的技术规范一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8中规定地区路面不得在气温低于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正常情况下,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不低于145℃,摊铺温度不低于135,压实终了温度不低于70℃。而在冬季,气温往往低于5℃,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带来影响。沥青混凝土冬季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沥青混合料报废率高。在我国冬季气温一般较低,所以刚搅拌完的沥青混合料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很大,由于热传递的作用导致沥青混合料温度下降很快,很容易因为温度的原因满足不了施工要求而造成浪费。其次,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需要在干燥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开始,而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四季气候特征变化明显,沥青混合料的粘度增大。同时易性变差,那么即增加了压实难度和成本,很难达到预定的路面压实度。而有的道路施工单位为了赶计划、抢进度,会在冬季低温气候下开展施工作业,经常造成路面出现翻浆、开裂等危害,影响施工质量。
由于沥青混合料粘结力和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在低温的环境下施工难度很大,很容易出现路面压实度不够、空隙过大、沥青混合料遇雨水浸泡后松散、待夏季时容易出现车辙等问题。更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完全不考虑施工条件的限制,在冬季加紧施工,导致路面出现翻浆、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路面的质量和使用。为了确保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需要遵循快卸料混合、快铺填路面、快压平路面等要求。
三、冬季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分析
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质量控制重要包括沥青混凝土的选料及配比技术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以及沥青混凝土摊铺及碾压控制,这也是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的重要环节。
1.沥青混凝土的选料及配比
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冬季施工,要严格遵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具体地区气候条件,在低温情况下一般选用阴离子乳化沥青作为原材料,而且选用的沥青稠度要低,其技术要求是在拌和的过程中要适当控制沥青的用量,在减薄沥青膜的厚度的同时,保证矿料表面被沥青充分包裹,以此来提高结构沥青所占的比例。不同气候温度对施工要求影响不同,沥青稠度较低的阴离子乳化沥青材料一般使用在较低温的条件下,并且要求控制其制备过程中的材料的配比和矿料混合搅拌的技术,在保证沥青完全包裹矿料表面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沥青用量及沥青膜层的厚度。其基本思路是,利用一定量的沥青将具有较大表面积的矿料混合凝结在一起,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较大的强度。
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要求
在施工前要对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路线进行周密的计划,尽可能减少运输时间。在出发前检查运输车辆安全性能,防止中途出现问题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车辆宜选用大于18吨的大型货车,并采取良好的保温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沥青混合料在运输途中的温度损失。
3.控制及分析沥青混凝土温度
沥青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关键物料,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要考虑路面等级、交通状况、气候条件、路面种类及施工方法等综合因素选择沥青标号。在冬季施工一般采用的沥青标号是AH-70,其特点是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符合冬季施工沥青混凝土的选料的技术要求。在沥青的存储时要保证储存罐的温度条件是在130~1500℃之间。根据施工要求确定混合料沥青用量一般都采用沥青用量上限,其作用是有利于提高沥青的饱和度,减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空隙率,也有利于路面的摊铺压实。矿料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辅助材料,在选料时要选用中、下限的等级配比,其作用是有利于沥青混凝土压实,减少粗骨料的聚集。沥青以及矿物料配比之后,其混合操作一般是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一般为38~45S,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但必须保证混合料不会出现花白料、结块成团的现象,以保障混合料的质量。
4.沥青混凝土铺填和碾压技术分析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之前做好准工作备。首先安排施工人员检测施工场地的地基路面是否符合地面平整、强度达标等标准的施工条件,并及时对局部不平的路面进行修整保证路面基底平整,以确保沥青混凝土材料与地基的有效粘结。施工中技术分析一般是依据施工路面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路面进度和材料用量进行合理的计算分析。在对道路进行摊铺施工过程中,碾压是确保沥青混凝土地面固定和达到密实度的主要步骤。对路面进行碾压一般需要经过初步压实、密度压实和养生压实三个阶段。初步压实指用压路机将路面轻压两遍,保证路面符合压实的技术;密度压实即复压,是指采用重型压路机将初步压实的路面进行再次碾压,达到标准的压实度;养生压实就是指对路面进行最后阶段的压实,利用双钢轮压路机对路面碾压两遍,使路面质量达到《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5.沥青混合料的养护要求
在冬季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路面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养护。沥青路面必须在冬季施工时,应采取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并应采取“三快二及时”等措施,以保证沥青面层有足够的碾压温度和密实度。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强制性条文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四、结束语
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对道路交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循《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冬季施工,更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的组织管理,采用相关的施工技术,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保障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切实提高冬季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也能保障公路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