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5 07:4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加快医药卫生改革步伐,逐步缩短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有效提高医院整体队伍素质,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按照省卫计委安排,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对口支援单位,2016年我院与省省二院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在县卫计局的直接领导下,双方密切协作。以大局为重,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现将总结如下:
一、在医疗队伍建设上,通过请省二院专家来院帮扶、到省二院进修等多种方式提高业务水平,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效
省二院自2016年至今共派驻 60余名专家派驻我院开展帮扶工作,每一轮派驻我院的专家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卫计局领导也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到医院看望专家,恳切要求我们要安排好专家的食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各位专家在我院开展的工作对我院的医疗水平提高及行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工作取得实效,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开展医疗工作,包括坐诊、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手术、讲座等。
二是开展传、帮、带工作,为充分发挥每名专家教授的专业所长,我院有计划的对全院业务骨干进行轮训,让他们把自己的临床经验、专业技能面对面的传授给我们,把带教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是开展教学活动,专家们定期安排培训讲课时间,科学设置讲课内容,每年开展1—2次全院培训大课,共计参加科内20余次疑难病例讨论,提高了我院医疗水平的诊断能力。
四是开展临时性医疗支援,专家们不仅对帮扶科室进行全面帮扶,还开展了临时性医疗支援活动,暖冬行动下乡义诊10余次,使广大的农村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省级医疗专家的优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是为我院免费培训进修医师 13人,进修期均为半年至一年, 13位进修人员反映挺好,学到了专业知识及管理经验。
三是帮扶工作给我院带来的效益情况
经过技术帮扶与合作,省二院切实结合我院和我县情况,为我院带来了长期发展。
(一)推动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2017年我院就诊人数明显增加,门诊人数至今为止达614839人(次),住院人数33720余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均有进一步增长。我院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情况。在省二院专家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专业领域的指导下,我院先后开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如:4.5小时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心包穿刺术+置管术、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成形术、MTT技术在肌骨痛中应用、后激素注射;耳内镜手术、乳腺穿刺活检、心包穿刺术、骨髓活检、腹腔穿刺置管术等一系列技术项目,提高了我院技术水平,做为维护一方百姓健康的有力保障,是我院影响力提升,降低了患者到上级医院就诊费用,增进了医患关系融洽。
(三)方便群众就医,省二院派驻高年资专家定期来我院坐诊、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迎来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对在我院不宜诊治的疑难病例及时转诊,为方便患者就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增加了群众对我院的认可程度。
(四)推动了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各位专家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多次拒收红包和吃请,对我院卫生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五)协作医院工作情况,为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知识留在临城,我院县有条件不易诊治的,进行了转诊。
篇2
为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方案》、《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方案(2016-2020年)》等文件精神,在2017年的工作基础上,2018年我院本着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态度,努力加强了与XXX中医院这种长期、稳固的帮扶关系,促使中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诊疗范围、服务水平等方面得到了发展。现将我院2018年对口帮扶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中医诊疗技术及现代医疗技术水平提升
我院先后派驻7位在脑病科、心血管科、骨伤科、放射科等方面高年资主治医师对其进行专科指导,通过白班、二线班、门诊、会诊、讲座等多种形式带领我院医师在脑病、心血管、骨伤的中医诊疗及现代诊疗技术方面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心肌梗死的中西医诊疗,脑卒中的溶栓及康复调理,腕踝针治疗骨病疼痛,冲击波治疗骨病筋伤等方面。
2.门急诊人次及年出院人数增加
在与我院形成帮扶对子后,三家中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诊疗范围、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得到了发展,受援单位门急诊人次及年出院人数相比于2017年同期均有所增加,医院辖区内老百姓心中知道不出远门就可以享受到省级三甲医院优质医疗技术服务,达到了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技术、增加医疗收入、优质医疗服务百姓的目的。
二、主要措施
根据受援医院需求,先后选派医德医风好、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三年以上、具备一定指导带教能力的医务人员,分别至XXX中医医院进行支援。
篇3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大举措,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实践,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院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院领导亲自参与帮扶,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我院1-11月,共计对贫困人口住院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及“一站式”结算人次1605人次,完成困难群众大病专项救治阶段性治疗的贫困患者人数269人次,累计免收住院押金金额1947万元。接收困难群众门诊重大疾病357人次,医疗费用579538.87元,垫付政府救助31189.98元。门诊慢性疾病253人次,医疗费用122532.37元,垫付政府救助19445.34元。现将其他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亲自带队参与帮扶
2018年医院12位帮扶责任人继续深入35户贫困户家中宣传扶贫政策,完善扶贫档卡资料,针对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帮助他们落实各项行业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五月份增派两名职工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协助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活动。
我院经过多次协调**村完成项目立项的文化广场已经投入使用;协调争取到修路项目资金,修建入村道路2.6公里已建成通车;协调解决资金3万元用于党群活动中心建设;为大西营村捐书近500册,捐桌椅柜41套,送食品和日常用品计205件;第一书记资金10万元用于村内太阳能路灯安装,共计35盏;为实现村民早日用上自来水,多次与区水利局沟通,现村内自来水改造项目已审批,等待开工建设。六一儿童节期间医院安排专家,对全村100多名小学生进行健康筛查和体检。2018年经过村两委核实全村拟脱贫29户49人。在帮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荣获“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区直单位”称号,院领导**同志被评为“2017年度区直单位优秀帮扶责任人”。
二、精准对接,继续做好对口支援
2018年度,医务科继续做好支援**医院及**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元月份我院对口支援医院支援人员进行了轮换,5名医护人员到**人民医院、5名医护人员到**人民医院。我院支援人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他(她)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基层医护人员举办了多场健康教育、医学专题讲座,讲解疑难问题,传授前沿知识。
2018年1-9月份,参与科室门诊、病房、会诊、手术等临床工作,帮助受援科室带教,共参与会诊29人次,住院诊疗162人次,手术11人次,教学示查房52次。不定期开展科室业务培训,工作期间组织进行了“医疗法律法规”“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腰椎穿刺护理规范”等专业讲课32次,参加培训360余人次。2018年5月28日,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带领科室医务人员赴淅川县人民医院,在专家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活动后,对淅川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了《从临床需求出发 合理选择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培训,参加培训50余人次。2018年5月31日,医疗适宜技术推广巡讲活动”赴**医院,本次巡讲活动包含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演示、专家授课等环节。巡讲团专家深入各临床科室,进行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活动,并为淅川县近20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等多个领域的医疗技术授课,授课活动间隙,还由骨科专业技术骨干**医师为大家进行了一例骨科手术示教。
三、积极开展义诊活动,为百姓带去健康
医院经常组织年资高、业务精的专家团队开展义诊,院内义诊和院外义诊。如为稳步推及精准帮扶“无遗漏”,由医务科组织,医保办主任8带队到88镇开展医保宣讲、扶贫义诊活动,邀请**为群众讲解医保政策和知识。2018年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再次组织医院专家,到西营村开展义诊活动。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900余份,免费义诊患者300余人次,义诊手术2台,疑难病例会诊2人,健康讲座2次。
为切实做好双向转诊工作,医务科2018年2月9日组织心内四科、神经内三科医务人员庄镇卫生院义诊;4月23日组织心内二科、内分泌科、呼吸内二科、神经内一科医务人员赴英庄义诊;10月16日,组织内分泌科、心内一科、神经内一科、神经外一科、呼吸一科、骨一科医务人员赴潦河镇义诊;先后组织心内二科、神经内四科、骨科、中医科专家分别赴潦河坡、车站街道办事处、光武社区等乡镇及社区进行健康巡讲活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好评,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这些科室的科主任及骨干医师到基层卫生单位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演示、专家授课等,形成有效的上下联动,力求实效,促进了双向转诊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4
通过领导及同事给予支持,我认真履行医务处职责。也非常感谢院领导给我锻炼机会,现将个人情况汇报如下:
一、 思想道德素质提升
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服从医院管理、积极参加医院活动,坚持学习医院建院理念、院长重要讲话及工作计划,认真学习医院奖惩规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依据医院规定办事,不徇私情。在工作压力面前,我的思想有过波动。通过与领导谈心,我放下心结。人常说人一生最大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现在我每天反省自己,从思想上完善自己,为实现“三年大病不出县”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二、 主要工作情况
2017年我自己时常给自己加担子,也做了一些工作,如:(1)按照医院工作计划,参加量化检查,对部分考核有问题的科室提出整改措施并扣分。(2)通过领导安排、协调各科室,完成2380余名高考人员体检任务、协助领导做好征兵体检工作 (3)协助主任解决34次来电(来访)者接待以及突发医疗纠纷调查了解工作,详细记录并及时汇报。并协助高律师解决医疗纠纷法律诉讼及医疗事故鉴定、调查工作。(4)完成医疗系统品管圈细化管理工作及各科室品管圈日常检查工作。(5) 做好医院科研和新技术统计工作,帮助临床科室申报科研课题立项8项,课题验收、鉴定5项,及1项课题荣获卫生系统科技一等奖奖。(6)按照医院工作安排完成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新入院人员阶梯培训及科室业务考核工作。具体培训考核安排由贾春磊同志负责。(7)协助主任完成医疗安全活动月工作。(8)做好临床路径模板制定及统计上报工作。(9)通过协助院领导完成对口支援开展工作。(10)组织并完成解剖中心日常培训接待工作。(10)完成司法鉴定中心统计上报工作。(11)完成全院医师定期考核任务。(12)服从医院安排,积极参加医院各项活动,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日常工作,如:医师节系列活动等。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督导科室努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做准备。
2、完成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定期做好出科考核,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培养。
3、完成现有未处理医疗纠纷诉讼工作。保障医疗安全。
4、安排新入院人员进修实习工作。做好新的培训人员。
篇5
一、 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医务科把严抓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首要任务,经过本年度的严格管理、狠抓落实,我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基础医疗质量
ǜ据本院工作实际,健全了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每月对各科室进行一次医疗质量检查,督促各科室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工作落实。加强对各科室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对基础医疗质量和环节医疗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使我院的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医疗文书质量
ㄑ细癜凑招掳妗恫±书写规范》的要求,对住院病历的书写提出进一步规范化的要求,并督促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终末病案要经过各科室质控医师审查,归档后由医务科再次抽查。今年我院甲级病历合格率虽然较去年有提高,但其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在医务科对临床各科室终末病历抽查年度总结中,发现个别问题反复存在,外科病历书写较内科病历差,甚至有乙级病历出现。
3、处方质量
医院严格执行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按照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认真总结和提出改进。医生每天开出的处方,由药师首先掌握医生的用药动态,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点评。对无指征用药、指征改善后应停药而未停药的、违反联合用药原则的、针对性不强的“大包围”用药、无指征超剂量用药、不合理使用药、违反药物配伍禁忌等进行点评,并上报医务科。使得医生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规范意识都有明显提高,门诊医生能够遵守首诊负责制,认真地进行门诊登记和门诊处方书写,保证了处方合格率的达标。
二、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医务科对医疗安全工作长抓不懈,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切实做好医疗安全工作。
1、继续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规范行医,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及技术准入,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适时在院内举办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讲座、培训。
2、加强医疗安全防范,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严格执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对于给医院带来重大影响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不良事件要进行责任追究,着
重吸取经验教训。
3、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强化疑难、医源性损伤、特殊、危重、严重并发症、纠纷病人等的随时报告制度。
4、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会议,通报医疗安全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总结经验。
三、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1、 2012年举办各种业务讲座12场次。主要涉及急诊急救相关知识培训、心肺复苏培训、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讲座、内外科常见病的治疗常识及新进展、培训抗菌药物规范应用等内容。
2、 本年度我院继续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活动,依据医院工作任务和各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努力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今年我院组织全体医疗技术人员进行理论考试一次、技能操作比武1次,较圆满的完成了活动的各项要求,得到承德市卫生局年终考核组的肯定。
3、 完成对医疗医技CME对象 112人的学分登记,圆满完成了市继续教育办公室的验证审验。全院二级学科CME覆盖率为100%;2012年度学分达标比例为100%。
四、科教工作方面
1、今年我院医疗技术人员、经济紧张,未派出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术活动多次,为医院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全年医院35篇,科研立项4项。
2、规范实习、转科、进修人员的登记和管理,安排好实习及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及转科时程,及时检查带教效果。各科室转科结束时,由科室主任对实习、见习医生在本科室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到医务科报到,按照转科安排时间进行下一科室的实习、见习。
五、临床路径方面
开展7个单病种的临床路径工作,每月由临床各科室统计完成路径的人数,上报医务科,再由医务科汇总上报卫生局。临床路径的开展,切实有效的规范了医疗行为,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乱用药、乱收费等现象。
六、药品管理方面
对麻醉地药品实行每月监督检查制度,按国家法律法规对购进、销售、保管、销毁进行监管,办理癌症病人麻醉的药品专用卡35人次,每月按时随诊、更换,保证了患者的正常使用,杜绝了非法外流。医务科兼职药品不良反应站的工作,对本院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了严密的监测,及时完成完成药品器械不良反应的收集、上报工作。本年度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受到市药监局的表扬
七、对口支援、下乡义诊与营子镇卫生院、马圈镇卫生院、兴隆县北营房乡卫生院、兴隆县李家营乡卫生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认真落实,对基层卫生院进行了技术指导和义诊,受到基层医院的欢迎。
篇6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
1、做好企业会计信息统计资料的收集上报工作。一是召开决算报表布置会,及时收集、审核、整理、汇总、上报数据,认真做好年度部门决算报表、企业决算报表、金融企业决算报表等工作;二是及时报送企业快报、财园信贷通企业报表及世行项目配套资金报表等;三是积极做好2016年度企业经建口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
2、加强了工交商贸口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的监管。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定期对各单位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各单位基本上做到了收支平衡,达到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的目的。同时做好了企业经建口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审核和征求意见的答复工作。按照政策法规对相关单位的报告进行审核,提出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当好领导的参谋。截止目前,共答复部门请示件225件、征求意见稿74件。
(二)坚持监管与服务结合,努力提高专项资金科学化管理水平。
1、抓好了成品油调价财政补贴工作。及时召集交通、农业、林业等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进行专题布置,严格按上级文件要求操作,及时足额发放,确保专款专用。补贴资金全部通过在市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补贴专户拨付,单位享受的补贴拨付到单位帐户,个人享受的补贴,经调查、核实、公示无误后,根据相关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批的成品油调价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明细表,直接拨付到补贴对象的个人账户。已拨付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清算资金发放工作391.23万元。
2、加强对粮食收储企业的财务监督与管理。主要是对地方储备粮1000万公斤粮食政策性补贴资金的管理,2015年已拨付地方储备粮利费补贴和轮换价差补贴480.29 万元,我们定期或不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要求企业专款专用;此外,还专门对全市地方储备粮库存进行了逐仓逐廒实地验收,摸清实有库存,全面掌握粮食企业库存、销售、调拨、轮换等情况。
(三)坚持把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农民得实惠。
1、继续抓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工作和直补信息网建设工作。2015年粮食直补标准为11.8元/亩,农资综合补贴标准为56元/亩,按照省农业厅、省财政厅联合审核确认的早中晚稻实际种植面积,实拨付直补资金3694.3万元,(其中粮食直补642.9万元、农资综合补贴3051.4万元)受益农户11.13万户。为了加强对直补资金的监督管理,我们专门组织人员深入乡镇进行检查,对姓名账号不相符,现已通知各村村干部更正,并要求各村尽快更正失败清单,将准确的农户姓名及账号上报乡镇财政所,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国家惠农政策。
2、加强对库区移民资金监管。一是会同市扶贫办积极开展对水库移民补贴对象的清查工作。通过查对资料、下到农户处实地核实等方法,对不符合补贴条件的对象逐一排查。共核减不符合直补条件对象61人。认真做好移民对象补贴发放的相关衔接工作,确保库区移民直补资金发放准确无误。2015年已拨付159.32万元,受益人数5311人。补贴标准150元/人/季,全部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二是对项目资金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确保资金充分发挥使用效益。
(四)、坚持推进创业服务,积极做好争资争项工作。
1、积极做好争资争项目工作。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深入实地调查了解,结合我市实际,组织推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并按要求上报。会同市城建局、文广局、文物局向上申报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资金;会同市商务局帮助外贸企业向上申报外经贸发展扶持资金;会同市环保局向上申报2015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会同工信局向上申报新型墙体材料补助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技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上级专项资金,促进我市产业发展。
2、为解决目前实体经济运行仍不稳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根据省财政厅和XX市财政局的要求,我市自2014年3月底开始全面启动了“财园信贷通”和“小微信贷通”工作,2015年已通过“财园信贷通”方式为对园48 家企业发放贷款18105 万元,通过“小微信贷通”方式为16家企业发放贷款1110万元。为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实体企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争取至12月30日,完成“财园信贷通”放款资金2.3亿元,“小微信贷通”5000万元的目标任务。
3、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先后参与制定出台了《XX市2015年工业发展工作意见责任分工方案》、《XX市扶持企业上市暂行办法》、《XX市小微企业转贷周转资金管理办法(试行)》、《XX市成长型企业培育资金管理办法》、《XX市主导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文件,全力助推小微企业健康平稳发展。二是以财政出资、入股或风险补偿的方式发展和壮大担保业,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担保,防范和分散金融风险,沟通银企关系,实现银企互赢。三是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小微企业经营环境,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五)全力做好财政部对口支援工作。
财政部确定对口支援XX后,根据市里统一安排,认真编制对接财政部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实施计划和项目库,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财政部加大了对XX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2014年财政部专门安排下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6027万元用于支持我市体育中心和中心光荣敬老院建设;安排下拨专项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4145万元用于我市土坯房改造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下拨中央政法转移支付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我市“天网”三期高清改扩建工程建设;安排下拨中央教育附加资金500万元用于支持我市叶坪乡洋溪小学改扩建项目;安排下拨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840万元用于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通过协调交通部,将我市16.9公里的环城国道列入普通国省道改造建设计划,将我市叶坪乡田坞片区19.22公里主干道路列入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协调住建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将我市九堡镇密溪村和叶坪乡洋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补助名录,并安排下拨650万元专项资金对两村落进行整修保护。加快推进了我市城乡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项目实施。
(六)、坚持严谨的管理理念,加强国际金融贷款资金管理。
坚持严谨的管理理念,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资金管理。一是催缴历年来世行贷款本息。梳理应收、已收及上缴利息情况,通过电话、发缴款通知等方式,逐户督促贷款户及其担保人按时缴纳。二是做好亚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贷款管理工作,尤其是提款报账、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工作。三是积极争取世行贷款—XX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流域城镇发展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1200万美元。并做好该项目预识别、正式识别等项目实施的前期基础性工作。目前正积极参与该项目的中期调整工作。
(七)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科室工作涉及预算部门多,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任务重、要求高,打造一支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做好当前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和熟悉政策精神,成为做好财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我们一直把业务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当作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和政治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廉洁高效、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全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经过认真分析,在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拘泥于日常财务信息统计及相关日常事务,开拓性的工作做得较少,就事论事多,对引申到整个财政方面考虑较少,调查研究不够。
2、对如何解决调查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供的决策意见少;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如: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如何帮助企业发展及制订相关配套政策;如何培植财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如何实现企业增收、财政增长等诸多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3、资金监管环节不连贯。乡镇财政所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较小,难以对项目实施的真实性、实施的质量等进行监督核查,县级财政部门有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对众多的项目进行跟踪,容易造成资金监管环节上的脱节,存在安全隐患。
4、向世界银行贷款户催收欠缴利息方面有待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三、下步工作重点
1、继续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困难。要利用各种渠道和途经争取上级支持,主要是帮助企业争取企业技术改造补助资金、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企业简建费、物流园区建设的补助资金。要重点沟通联系省厅经建、企业、外经等处室的工作,争取上级对口处室的支持。
2、下大力气培植财源,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财政发展后劲。着重对税利大户,经济效益好,守信誉,讲诚信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进行资金倾斜,帮助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3、完善涉农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机制。要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涉农资金监管机制,使资金监管贯穿于项目申报、实施、资金分配和项目绩效评价全过程。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门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资金监管的长效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末端环节不出问题。
4、继续做好企业财务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特别是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重点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税收收入增减变化。
5、重点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市本级预算安排的工业发展资金、招商引资经费、旅游发展资金和省级财政“民生工程”等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使之充分发挥效益,避免资金流失浪费。
篇7
1.1编制目的
旱灾,是我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做好干旱灾害防抗工作,促进抗旱减灾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省抗旱预案》、《省防抗干旱灾害应急预案》、《市防抗干旱灾害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行政区域内所发生干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本预案所称干旱灾害,是指由于天然降水减少,河流及其它水资源短缺,不能满足城乡人民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对水的正常需要而造成的直接与间接损失的灾害。防抗干旱灾害是指组织社会力量,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手段,预防和减少干旱灾害损失的活动。
1.4工作原则
1.4.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抗旱工作现代化水平。
1.4.2防抗干旱灾害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协作责任制。
1.4.3防抗干旱灾害以城乡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以防为主、防抗结合、防重于抗、抗重于救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4.4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1.4.5坚持依法抗旱,实行公众参与,专群结合。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区人民政府设立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区防指),负责指挥领导全区抗旱工作。
2.1.1区防指组织机构
总指挥:区人民政府区长
副总指挥:区人民政府主管副区长
区人武部部长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区水利局局长
区建设局局长
成员:区发展计划局、区财政局、区水利局、公安分局、区建设局、区民政局、区交通局、区农林局、区卫生局、国土分局、区气象局等部门负责同志。
2.1.2区防指抗旱职责
区防指负责领导、组织全区抗旱工作,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市防指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抗旱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等,组织制订抗旱预案及跨地区抗旱应急调水方案,及时掌握全区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旱减灾措施,做好灾后救助有关协调工作。
2.1.3区防指成员单位抗旱职责
区发展计划局:指导抗旱规划和建设工作,负责抗旱工程建设计划的协调安排和监督管理。
区财政局:负责抗旱经费筹措下拨并监督使用。
区水利局:负责抗旱工作的管理和水利工程抗旱运行与水源调度,组织、指导抗旱工程和抗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公安分局:负责受旱区社会治安,打击窃抢抗旱物料、破坏抗旱设施、干扰抗旱工作的违法行为。
区建设局:及时收集和反映城区缺水信息,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应急抗旱措施。
区民政局:组织协调干旱灾害的核查和救灾工作,指导受旱灾区实施灾民生活救助与救灾捐赠工作,负责对救灾款物进行管理监督。
区农林局:及时收集和反映农业干旱灾情信息,组织指导农业抗旱措施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区卫生局:负责受旱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工作。
区气象局:负责对影响旱情的天气形势进行监测和预报,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和雨情、墒情实况信息,组织实施人工增雨抗旱措施。
区交通局:负责协调组织本系统运力资源,及时运送抗旱救灾人员、物资及设备。
国土分局:负责做好行业自身的抗旱工作,承担区政府和区防指布置的临时紧急抗旱任务。
区人武部:负责组织当地驻军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重大抗旱救灾行动,协调组织驻咸武警部队实施重大抗旱救灾任务及协助当地公安部门维护抗旱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
2.1.4区防指办公室抗旱职责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承担区防指的日常抗旱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区政府十楼防汛抗旱办公室。
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组织全区抗旱减灾工作;贯彻执行省防总、市防指、区委、区政府有关抗旱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指令;组织拟订有关抗旱工作的法规、制度,规划并贯彻实施;指导、推动、督促、制订和实施抗旱预案;负责收集、分析和报告干旱灾情信息;协调区防指各成员单位工作,组织干旱会商,对各镇办报告的干旱灾害损失和影响进行评估;负责特大抗旱经费、物资的计划、储备、调配和管理;组织、指导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全区旱情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等。
2.2镇办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各镇办设立防抗干旱灾害指挥机构,在区防指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和指挥本辖区的抗旱工作。
3干旱灾害等级划分及预防预警机制
3.1干旱灾害等级划分
3.1.1农业干旱灾害:
3.1.1.1判定指标:连续无雨日数、降雨量距平值、受旱面积及土壤相对湿度、农田水分盈缺、人饮困难、河道经流量距平、成灾面积、减产成数。
3.1.1.2等级划分: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四个等级
3.1.2城区干旱灾害:
3.1.2.1判定指标:缺水率及水源工程需水量距平值、地下水埋深下降值。
3.1.2.2等级划分: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四个等级。
3.2预防预警信息
3.2.1气象水文农业等信息
区气象、水利、农林、建设等部门应加强天气形势的监测和预报,做好河道流量、降水、气温、土壤墒情、农作物受旱程度、城区缺水等信息的监测,及时会商预报,并将结果及时报区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3.2.2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3.2.3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本辖区旱灾信息监测,设立旱情监测网点,加强旱情监测,及时监测掌握报告雨水情变化、蓄水情况、土壤墒情、受旱面积和城乡缺水情况等信息。按照《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向区防指报告旱灾信息,时限为:轻度干旱每10日一次,中度干旱每5日一次,严重干旱每3日一次,特大干旱1日一次。
3.2.4区防汛抗旱办公室对各类旱情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干旱灾害等级。当出现三个镇办范围以上轻度、中度等级干旱时,由区防指书面向市防指报告。达到严重、特大等级干旱时,由区防指书面向市防指报告的同时,由区政府专题向市政府报告。
3.3预防预警行动
3.3.1抗旱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抗旱宣传工作,增强全民防抗干旱灾害的意识,做好防大旱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各镇办要及时召开抗旱工作会议,明确抗旱责任,落实抗旱措施,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完善抗旱保障机制。
(3)预案准备:各镇办要编制本辖区抗旱预案,并做好预案的启动准备,要编制抗旱应急水量调度方案。切实抓好预案各环节应对措施落实。
(4)队伍及物资准备:抗旱管理单位要做好用水计划和抗旱水量调配。抗旱服务组织要做好设备检修和人员安排。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各镇办要储备必需的抗旱物资和器材,合理进行调配使用。
(5)预警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抗旱信息系统完好和畅通。健全各级旱情测报站网,确保旱情、灾情信息和抗旱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
(6)资金筹措:财政局要根据旱情发展情况,适时安排抗旱资金,支持抗旱工作。
(7)抗旱检查:实行以查旱情、查组织、查预案、查物资、查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提早发现薄弱环节,明确整改责任,限期进行整改补救。
3.3.2干旱灾害预警
(1)各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应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受旱对象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进行预警防范。
(2)各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建立健全旱情监测和干旱灾害统计网络,随时掌握实时旱情灾情,及早预测干旱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干旱等级,提出科学的抗旱减灾对策。
(3)各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当加强抗旱服务队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建立各种形式的抗旱服务组织体系,广泛提高防抗干旱灾害的机动能力。
3.3.3供水危机预警
当因供水水源短缺或被破坏、供水线路中断、供水水质被侵害污染等原因而出现供水危机时,由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会同供水部门向社会公布预警,居民、企事业单位做好应急用水的储备,有关部门做好启动应急供水预案的准备。
3.4预警支持系统
抗旱预案
(1)各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应编制镇办抗旱预案或应急调水方案,积极主动防抗不同等级的干旱灾害。
(2)各类抗旱预案或应急调水方案由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审批,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案。凡经审批的各类抗旱预案和应急调水方案,均具有权威性和法规效力,各有关单位应贯彻执行。
3.5预警信息
受旱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统一旱灾预警信息,决定抗旱预案的启动与解除。当发生全区严重等级干旱或出现三个镇办范围以上特大等级干旱灾害时,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旱灾预警信息,决定抗旱预案的启动与解除。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总体要求
4.1.1按照干旱灾害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将防抗旱灾应急响应行动分为Ⅳ、Ⅲ、Ⅱ、Ⅰ四个等级。
4.1.2进入干旱期,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和旱情、灾情,负责组织气象、水利、农林、建设等部门及时分析会商旱情,根据实时旱情等级启动相关抗旱应急响应程序。
4.1.3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开展抗旱工作,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4.2Ⅳ级应急响应行动措施
4.2.1当区内大面积连续15天以上无有效降雨,轻度干旱受旱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5%~15%,旱情对农作物正常生长造成影响的情况时,为Ⅳ级抗旱应急响应。
4.2.2由区防指组织会商,发出以启动水利设施为主的抗旱工作通知。
4.2.3受旱地区的镇办和有关部门、单位应采取如下应急行动措施:(1)加强旱情灾情监测预报和对抗旱工作的领导;(2)适时上报和旱情信息;(3)及时按照预案组织实施抗旱措施;(4)下达落实城镇供水及农田灌溉计划;(5)组织动员水利设施完成灌溉和供水任务。
4.3Ⅲ级应急响应行动措施
4.3.1当区内大面积连续25天以上无有效降雨,中度干旱受旱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15%~20%,旱情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时,为Ⅲ级抗旱应急响应。
4.3.2由区防指组织会商,发出以启动综合调度措施为主的抗旱工作通知,派工作组到受旱地区指导抗旱工作,区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对口支援抗旱工作。
4.3.3受旱镇办和有关部门、单位应采取如下应急行动措施:(1)加强旱情灾情监测和趋势预报;(2)及时通报和公布旱情信息;(3)及时按照抗旱预案组织实施抗旱措施;(4)派出工作组到一线检查督促抗旱工作;(5)加强抗旱水源的管理和统一调度;(6)开动所有水利设施灌溉供水;(7)组织抗旱服务队和社会化抗旱组织开展无水利设施区域流动抗旱服务。
4.4Ⅱ级应急响应行动措施
4.4.1当区内大面积连续4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严重干旱受旱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30%~45%,旱情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较大影响、城镇缺水率达20%~30%、农村人畜饮用水发生困难的情况时,为Ⅱ级应急响应。
4.4.2由区防指组织会商,区政府发出以启动全面防抗措施为主的抗旱工作通知,派出由区防指成员单位组成的工作组到重旱区指导抗旱工作,区防指恢复抗旱值班,区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对口支援抗旱工作。
4.4.3受旱镇办和有关部门、单位应采取如下应急行动措施:(1)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2)加密旱情灾情监测和趋势预报;(3)及时按照抗旱预案组织实施抗旱措施;(4)实施受旱地区抗旱水源的管理和调度;(5)开动一切水利设施和抗旱服务队、社会化抗旱组织投入灌溉供水;(6)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和监督;(7)抢修抗旱应急工程或增建临时抗旱设施;(8)组织社会车辆为城乡居民生活饮水困难灾区送水;(9)适时安排下拨抗旱应急资金。
4.5Ⅰ级应急响应行动措施
4.5.1当区内大面积连续6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特大干旱受旱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45%以上,旱情使农作物大面积枯死或毁种、城镇缺水率在30%以上、农村人畜饮水面临严重困难,社会经济发展遭受重大影响时,为Ⅰ级抗旱应急响应。
4.5.2由区防指组织会商,区委、区政府联合发出以启动防救结合措施为主的抗旱工作通知,派出区委、区政府工作组到重灾区检查指导和慰问受灾群众,区防指加强抗旱值班和水源、物资调度,区财政局紧急提供抗旱救灾资金帮助,区民政局及时救助受灾群众,区防指其它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加强对口支援抗旱工作力度。
4.5.3受旱镇办和有关部门、单位应采取如下应急行动措施:(1)加强行政首长对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2)加密监测旱情灾情和抗旱救灾情况动态反映;(3)开动一切水利设施和抗旱服务队、社会化抗旱组织投入灌溉供水;(4)实施受旱地区抗旱水源的科学调度和用水管理;(5)及时按照抗旱预案组织实施抗旱措施;(6)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为城乡居民生活饮水困难灾区送水;(7)全面做好灾区生产自救和救灾安置工作;(8)强化节约用水管理和监督;(9)紧急安排下拨抗旱应急和救灾安置资金。
4.6信息报送
4.6.1各镇办要加强旱情、灾情、抗旱动态等信息的收集,实行分级汇总上报,统一归口处理,各级共享使用。
4.6.2抗旱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先报告基本情况后及时了解补报。
4.6.3凡经本级或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采用和的旱情、灾情、抗旱动态信息,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应认真进行调查复核,对反映不真实和存在缺失遗漏的信息,要及时完善纠正并补报复核结果。
4.7指挥调度
4.7.1出现干旱灾害后,受旱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应立即启动抗旱应急预案,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应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情况。
4.7.2受旱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应迅速上岗到位,分析预测旱情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按规定的处置程序,组织指挥有关单位或部门,迅速采取防抗措施,控制旱情发展蔓延。
4.8社会力量参与
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抗旱救灾,可依法征调运输车辆、物资设备、工作人员投入抗旱救灾。
4.9信息
4.9.1旱情、灾情、抗旱动态等信息的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4.9.2旱情、灾情、抗旱动态等信息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审核和,涉及民政方面的有关灾情,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会同民政部门审核和。
4.9.3信息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等。
4.10应急结束
4.10.1当干旱灾害解除或极度缺水得到有效控制时,受旱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可根据旱情变化,宣布结束抗旱应急响应。
4.10.2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归还征调的物资设备、运输车辆等,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
4.10.3应急响应结束后,受旱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协助镇办进一步恢复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尽可能减少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5保障措施
5.1信息监测保障
5.1.1干旱灾害发生后,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立即恢复抗旱值班制度。发生严重等级、特大等级干旱灾害时,实行昼夜值班。
5.1.2开通防汛抗旱通讯和旱情监测网络,实现纵、横向联络畅通,及时、准确监测报告旱情信息。
5.1.3区水利、气象、农林、建设等部门加强对雨、水、墒、苗、供水等旱情信息的监测,并由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和上报。
5.2应急支援保障
5.2.1应急队伍。各镇办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做好抗旱应急队伍的组织工作,动员社会公众力量投入抗旱工作,统一调配抗旱服务队和民间抗旱组织的人员和设备,本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队、武警及公民都有义务承担抗旱救灾支援任务。
5.2.2交通运输。区交通局优先保证抗旱物资运输,各有关单位的运输车辆应服从和完成所分配的应急送水任务。
5.2.3医疗卫生。区卫生局做好受旱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医疗服务队到灾区防病治病,开展饮水卫生的检查消毒。
5.2.4治安管理。公安分局做好受旱灾区治安管理工作,依法打击破坏抗旱救灾行动和抗旱设施安全的行为,维护受旱灾区治安秩序。
5.2.5物资供应。各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当储备一定数量的抗旱物资、器材,设立固定储备仓库,加强储备管理和更新补充,保证供应足额可靠。各相关部门或单位分别做好抗旱所需化肥、农药、种子、防疫药物等物资、器材的储备与供应。
5.2.6经费筹措。按照国家补助与群众自筹相结合原则,区上每年应筹措和安排必要的抗旱资金。遇到严重等级、特大等级干旱灾害时,区财政局要及时下达和拨付抗旱资金,区发展计划局和水利局及时下达抗旱设施建设计划。各项抗旱经费必须按用途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抗旱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5.3技术服务保障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建立抗旱技术专家库,定期研究本辖区的旱情及防抗灾害措施,组织开展抗旱技术讲座和培训,搞好旱灾应急防抗过程中的现场技术指导和参谋服务。要建立旱情监测和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旱情信息采集系统,为抗旱决策提供支持。
5.4依法抗旱保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省水工程管理条例》、《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区行政执法部门实施对抗旱工作的依法管理,强化执法权威和执法能力,确保抗旱工作依法顺利开展。
6善后工作
6.1灾后评估
旱灾预警解除后,受旱镇办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组成由抗旱工作责任人、有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灾害评估组,及时对干旱灾害损失和灾区急需抗旱救援支持事项进行认真核实和评估,同时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对抗旱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综合提出灾害评估报告,在7日内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6.2对口帮救
当发生严重等级、特大等级旱灾,区人民政府在接到灾害评估报告后,应尽快研究制定驻地各部门、各单位对口帮扶抗旱救灾方案,认真组织和落实有关抗旱救灾帮扶的措施。
6.3社会募捐
当发生严重等级、特大等级旱灾,区人民政府可根据干旱灾害损失程度,在大力抗旱自救的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募捐活动,吸纳社会资金抗旱救灾。
6.4工程修复
对抗旱期间发生的水利设施破坏和设备故障要及时予以修复更换,对临时改建的供水系统予以加固恢复。
篇8
关键词:测力、硬度计量工作 生产服务 产品质量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测力、硬度计量工作在企业生产中体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只有做好测力、硬度计量工作,才能确保产品质量;才能做好各种测力机和硬度计的检修工作,才能避免因试验机失准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才能真正体现测力、硬度计量工作全心全意为生产服务的宗旨。但依据总的形势和我国目前测力硬度计量工作情况来看,测力硬度计量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提高,全面开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服务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1、测力、硬度计量工作概述
1.1测力、硬度计量工作的重要性
测力、硬度计量工作是确定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主要手段,从某种程度来说甚至起着决定作用。如果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不经过精确的性能试验,企业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就无法满足标准,严重时生产资料的错误投放会造成大量报废,增加了企业成本,因此计量工作在审核企业生产工艺性能,确保产品质量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测试如:各种金属、水泥、木材等,测试的精准度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工程事故发生的概率。这些情况均反映了测力、硬度计量及其它方面计量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和工业生产间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只有加强这一工作,才能更好的、全面的为生产服务。
1.2测力、硬度计量工作中的问题
(1)从总体来说,我国测力、硬度计量工作发展不均衡,各地技术、经验水平不一,因此需要各地互相学习、互相推动,改变不平衡状况。
(2)由于实际生产中存在着硬度计不准确,机械普检普修不合格较多,最大误差可达50%,全力解决这些大量存在并且迫切解决的问题使符合社会的要求的,但需要寻找的是完成检修任务后,工作的前进方向。
1.3测力、硬度计量工作的新局面
(1)我国大多省、市都已充分调动本地人力和设备,独立开展工作,省市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大多省市的材料试验机、硬度计都已检定修理如:陕西、上海、辽宁等,硬度块的生产尽管快慢不一,但硬度计量工作都已开展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3)计量部门已积累了不少的工作经验如:如何在设备短缺、技术力量薄弱条件下开展工作;如何协同作业;如何解决检定和修理上的技术问题等。
2、开展计量工作的基本方法
(1)立足群众,全面开展计量工作
我国计量工作大致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采取了培训部分人,结业后通过在设备较好企业建立测力、硬度计量室和定度站,根据以大代小,以师傅带徒弟和业余培训班等方法,深入到基层群众大量培养计量工作人员。如:早期的天钢一厂、建筑科学研究所、105厂等均通过业余学习和专业学习组织培养了大量专业人员,构建了计量网和协作网,保证了量值的统一,发挥了计量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作用。各计量部门深入生产实际,调查研究,提高了对计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开展了对口检查交流和普检普修工作,揭示了计量器具失准失修给生产带来的损,,进一步促进了计量网建设的发展。
(2)联系群众,开展普检
大范围内的测力、硬度普检普修工作往往由于标准设备和人员问题难以实现,因此必要时刻应当发动群众,发挥协作组织作用如:建设局、设计院等。依照“分散保管、集中使用”的原则,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目前我国的计量技术在沿袭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技术如:精密测试技术、激光、光 栅、万能量具检修技术革新等,增加交流活动次数和交流人数,极大的普及和提高了计量技术,各地和企业也纷纷成立了计量技术交流队。
(3)互帮互助
协作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互相支援、以强帮弱,把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作为大家共同的任务是发展协作组织的基本职责。计量由于其重要的主体地位,应经常组织这类活动,促进单位间的交流,为深入生产,服务生产奠定基础。如:我国某冶金局实验室在协作过程中抽出一个人,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帮助一些小厂――105厂、拔丝制钉厂、铁丝厂等,进行校对调整工作。又如某建筑公司400t试验机损坏时,机械厂和设计院分别派出代表做突击试验;设计院100t试验机损坏时建筑研究所承包下进行试验;内燃机厂试验机损坏由机械局试验室代为试验等。通过相互支援,相互协作在深入贯彻为生产服务方针的同时也增加了各厂之间团结。
(4)大力完善计量网和计量检定规程
各单位根据各自计量共组基础的不同,深入到实际生产中,研究计量和质量的密切关系。并做好群众性的计量技术培训工作和计量技术交流活动,普及和提高计量技术,促进计量网的开展,壮大计量队伍。可采用:举办专业的计量讲座和学习班;充分发挥计量测试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坚持为生产服务,促进生产等。在计量检定规程中,通过国家对校准规程的审定,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力值硬度计量检定和校准技术水平,并进一步推动力值硬度仪器设备制造、检定与校准市场的规范化建设,促进力值硬度计量专业的发展。
(5)依靠群众
在计量工作刚起步的阶段,不少研究所甚至对测力、硬度都不了解,通过与其他单位的携手合作,开展了材料试验协作,不仅解决了技术和设备问题,而且促进了生产质量的提高。部分单位通过深入基层,依靠工人群众开展了整体的材料试验机检定维修工作,并取得了可惜的成绩。因此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要走依靠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互相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计量工作轰轰烈烈、生机勃勃的发展。
(6)勇于竞争、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技术革新也同样如此。计量技术的革新能有效的解决生产的关键问题和补充仪器的不足,使计量技术更具体的为生产服务。企业技术革新要和群众技术革新相结合,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相结合,这样才能在指导生产中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结语
通过对以上工作的分析,对于做好计量工作总结如下:
(1)计量工作不是简单的工作,但也不是深奥难懂的工作。掌握该技术一方面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系统知识,进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2)事实上,企业只要生产,就离不开计量工作,因此计量工作要坚定不移的贯彻为生产服务的宗旨,实现企业和群众的利益。总的来说也就是测力、硬度计量工作应密切结合生产,指导生产,解决生产中关键问题。
(3)应采取“面中选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将培训干部和组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组织群众,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投入实际工作实践,形成“相互支援”,让企业领导切实体会到协同合作的优势,从而使工作顺利开展。
(4)立足于我国生产力的实际情况,贯彻群众路线是实现多快好省的开展计量工作的根本保障。同时计量工作的开展要密切结合我国的经济任务。
参考文献:
【1】叶明,激光干涉技术在硬度计量中的应用[J].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10(11):18-19.
【2】马林,全国测力、硬度计量工作经验总结[J].国家计量局力学处.2010(8):1-10.
篇9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顺利。经省政府批准,我市盘县为20*年启动的新农合试点县,20*年新增加六枝、水城为试点县。三个县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为216.86万人,实际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为160.50万人,参合率为73%。全市合作医疗资金总计7222.28万元,其中:参合农民个人缴纳资金为1604.97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5元,共补助经费为2407.33万元,已全部到位;中央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0元,补助经费为3209.94万元,还未下拨。1-5月,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支出总计820.51万元,其中住院补偿人次数为16326人,补偿费用710.57万元;门诊补偿人次数61518人,补偿费用109.94万元。目前,“新农合”三试点县各项程序运转正常,受益参合农民普遍满意。
2、各项农村卫生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根据市政府的安排,市卫生局组织对我市县、乡、村卫生资源进行调研,并完成《*市农村卫生资源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修改完成《*市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二是与市计生局共同完成《我市村卫生室、计生室整合方案》;三是完成14名乡村医生评优上报省卫生厅。
(二)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一是完成全市2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评审换证审查工作;二是完成*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三是拟定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持续发展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一是加强防控禽流感工作,召开了全市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会议,对全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二是组织学习地氟病防治经验,表彰20*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单位11个、地氟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3个、先进个人51个。三是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召开的全市狂犬病防治工作会议。四是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召开计划免疫工作会议,以交叉检查方式开展全市计免综合审评,完成计免帮扶工作中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四是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组织市疾控中心等多家单位与市红十字会一起到六枝新窑乡联合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召开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五是做好防治地氟病工作,召开全市地氟病防治项目工作会议,对水城县、*区、六枝特区防治地氟病项目进行督促检查,组织今年新增县区(水城县、*区)相关人员到六枝特区项目点现场参观学习。六是开展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控项目中期评估工作,召开全市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PPM-DOTS会议。七是加强疫情管理,召开疫情分析例会,提出了下一步防控对策;1-5月,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种,报告发病3184例,报告发病率104.92/10万,与去年同期(2337例)相比,发病数上升了36.24%;死亡总数为41人,死亡率1.35/10万,病死率1.29%。全市前五位报告传染病病种依次为:肺结核(1694例,占总发病数的53.20%)、肝炎(792例,占总发病数的24.87%)、痢疾(371例,占总发病数的11.65%)、淋病(100例,占总发病数的3.14%)、伤寒副伤寒(75例,占总发病数的2.36%),共占总发病数的95.23%。
(四)医政管理与科技教育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开展卫生“三下乡”活动和组建“三农”服务团等,发放药品价值4000元,宣传资料2000余份,义诊665人次,咨询服务500余人次,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二是开展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医院及市级营利性医院的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等共41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各单位也按要求组织了培训,全市4668人参加了省卫生厅组织的考试。三是召开全市医政管理及科技教育工作会议,对医院管理年、对口帮扶、采供血机构管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县医院救治能力建设、继续医学教育、人员培训、传染病防治、急救能力建设、医学会等相关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四是开展医院管理年培训及交叉检查,于4月份对我市8家二级医院进行考核评分。五是组织安排20*年征兵、高考招生体检工作。六是拟定市采供血机构设置方案。七是对“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二级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和支医等工作进行安排。八是开展执业医师考试报名,今年,我市1600余人报名参考,经我市初审及省医学考试中心复审,共1595名考生将参加7月1日开始的实践技能考试;完成执业医师注册66人,变更注册44人;完成护士注册及再次注册619人。九是接待处理医疗纠纷8起。十是组织安排全市250名乡村医生到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三年的中专学历教育,春季招生150名已入学就读。十一是完成6家市级营利性医院校验及办证工作。十二是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液,抓好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加强采供血机构管理,强化血液质量和血液制品管理,1-5月份,共完成全血采集2873人次679800ml;供应临床全血8200ml,冰冻血浆291380ml,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成份输血占用血总量98.62%。
(五)认真做好妇幼卫生工作
一是完成对20*年“三网”及年报监测质控检查工作。二是完成20*年产科质量评估未合格单位的复评估工作,对4家市区内私立医院、2家县级医院和1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产科质量复评估,检查结果水城县医院房屋未改造好,未评分,盘县中医院不合格,其余医院已达合格标准。三是完成儿童、妇女两个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拟定20*年降消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全市20*年降消项目终期评估工作,我市三个项目县通过降消项目的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47.69%,孕产妇死亡率75/十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7.13‰,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0.*‰。四是开展“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全市参加人员共90余人,健康咨询500余人,义诊450人,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
(六)大力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一是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和“五一”黄金周期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二是认真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下发《打击非法行医整顿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打非办共组织检查医疗机构448户次,其中:警告109户,责令限期整改157户,查处其它违法行为94户,按照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给予卫生行政处罚6.1万元;查处医疗机构违法案件总数116件,罚款3.46万元,没收医疗器械34件,药品64箱;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于20*年4月25日至28日,组织市、县(特区、区)卫生监督所组成4个组对各县(区)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进行督查,共检查4个卫生行政部门,抽查医疗机构资料28户,现场检查医疗机构61户,取缔无证诊所3户,处罚20户,罚款金额1.56万元,卫生立案处罚3户(已责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处理)。三是完成卫生行政许可的梳理工作。四是认真开展政务服务中心工作。
(七)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
一是组织对市中心区各街道办、社区落实创卫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二是配合市城管办开展“城市加强管理月”活动,对部署的各项工作坚持为期一个月的督促检查。三是组织开展20*年爱国卫生月活动,全市共开展5次大型卫生宣传活动,5次大型义务劳动突击环境卫生活动,参加人数达5000余人。四是举办了由各项目县(乡、村)负责人为主参加的项目技术与管理培训班。五是组织完成5个农村改水工程的设计和论证工作,报省爱卫办进行审批。六是拟定全市卫生系统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八)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卫生局与市财政局、市监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成立*市公共卫生能力建设项目二五年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市卫发〔20*〕87号)文件,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和资金的监管。二是对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项目专项资金1304.56万元进行了分配,制定了《*市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经费项目管理方案》。三是加强卫生基本建设项目管理,2004年安排盘县33个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19200平方米,总投资1*2万元,目前30个已动工,还有3个点土地未落实,通过初步验收的有11个工程点,已完成主体工程进入装饰工程的有5个工程点,总完成投资700万元;20*年度安排六枝15所乡镇卫生院、水城2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12600平方米,总投资765万元,目前正在抓紧初步设计方案;争取到水城县29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21300平方米,总投资1263万元,目前正在抓紧项目前期工作;市医疗集团新建十九层住院大楼可研已批复,规模28120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水城县门诊大楼国债批复240万元,目前正进行前期工作;国债建设项目市传染病院、紧急救援中心于元月23日挂牌正式成立。
(九)启动干部保健工作
制定《*市地级领导干部医疗保健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保健对象办理《保健证》,组织医务人员为保健对象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
(十)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
一是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下发了实施意见,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进行了一次督查,全市卫生系统各级医疗机构已先后召开了动员会议。二是于20*年5月11日至12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卫生系统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研讨会。三是根据市政府纠风办安排,于4月8日组织相关单位参加市政府纠风办第十九期政风行风热线,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举报投诉事项。四是继加强药品招标采购工作,医院用药总金额4904.1万元,中标药品周期内实际采购金额为4308.44万元,集中招标采购药品总金额占医院用药总金额比例为91.94%,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品种5086种。五是认真查处开单提成、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半年来,退还、上交红包金额0.72万元,受党纪政纪处分4人,行政处罚1人。六是积极推行“就医清单”制,“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和创建“放心药房”活动,接受患者和社会对医院的监督;七是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制度建设,规范医务人员行医用药行为。八是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行业作风整顿工作。九是认真开展学习活动。
二、存在问题
(一)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事业面临较大困难,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专业人才短缺,人员素质偏低,医疗设备技术落后,服务不够规范,整体服务能力达不到广大农民的健康需求。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尚不健全,应急救治队伍技术及装备亟待提高,疾控体系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经费严重不足,部分传染病呈高发态势。
(三)有的工作落实不力、进展缓慢。
篇10
一、柏林
这是一个暖冬。已经是初冬时节,柏林给人的感觉却宛如春天,湿润而温暖。
12月2日下午,在驻德国使馆教育处,与在德留学人员的座谈会在融洽气氛中热烈进行。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刘京辉介绍了德国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她说,目前在德国正式注册的留学生有26000多人,中国留学生已成为在德国的外国留学生中最大的群体,其中有很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现在,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素质比较好,学习相当刻苦认真,给德国教授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已经恢复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时对中国学生的良好评价。目前中德关系很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中国和德国高校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这种趋势正在不断扩展。
柏林自由大学、洪堡大学樊华教授,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留德学人。她带来一本她珍藏的1987年创刊后的第二期《神州学人》杂志。封面上,有一幅中国女留学生获得博士学位的新闻照片。“这就是我”,樊华教授淡淡地说。一本旧杂志把我们带回到了她二十多年前的留学时光。如今,她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她已经为国内培养了十几个博士生,她说,“为国内培养年轻人,这是我能够做的。”岁月更迭,这本杂志始终伴随、激励她在德国的不懈奋斗。
分子医学中心博士刘红宇说,她每次回国探亲返回德国后。情绪要好些日子才能恢复平静。国内的发展,家乡的亲情让她难以释怀。她最感兴趣的是学成回国、海归创业的甜酸苦辣。她希望招聘信息更多些,更详细些。
参加座谈的还有留学生社团负责人,他们带来的更多的是在读留学生关注的问题。
柏林工业大学学生会主席博士生陈海涛说,近些年,在德自费生的群体越来越大。现在德国的打工环境不太好,自费生的贫富差距也很大,因此,也要关注“金字塔底层的留学生”。
柏林自由大学学生会主席博士生张志坤说,杂志应该加强人文学科方面的信息,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二、莱比锡
莱比锡,德国东部的第二大城市,古老而富有艺术气质。大诗人歌德十分喜爱这座城市,称它为“小巴黎”。莱比锡还有音乐城的雅号,伟大的音乐家巴赫曾在市内的托马斯教堂担任乐长20多年。1843年,又一位杰出的音乐家门德尔松在这里创办了一所音乐学院。据了解,在莱比锡,在大学注册的中国学生约有500多人,其中约有400人是在莱比锡大学。
12月4日,在教育处李宏伟老师的陪同下,乘火车前往莱比锡。学生会干部颜巍在莱比锡火车站迎接我们。从火车站出来,乘电车穿行在菩提树下的大街,不一会就来到了莱大的学生住宿区。
在学生宿舍楼里的一间不大的活动室里,莱比锡大学中国学生会的十位同学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们是王春雨、颜巍、郁隽、斯琴、殷倩、李雯隽、陈骥、徐庆宇,曹丙强、程鸣。他们多数人是将要毕业的研究生,并且全都是自费留学生,专业领域涉及计算机、宗教学、经济学、语言学、音乐、法律、半导体等学科。
“我叫殷倩,殷纣王的殷……”美国文学专业的殷倩首先自我介绍,“我姓郁,郁闷的郁……”宗教学专业的郁隽一本正经地解释,引来了大家的一片开心的欢笑。我们的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
作为在校学生,他们目前最关心的还是他们的学业,上课、做论文,同时考虑毕业后的走向。他们希望更多了解到国内真实的信息。
经济学专业的王春雨是中国学生会干部,平时工作中热心帮助同学。她说:“我个人倾向于毕业后回国工作,但是回国找工作也不一定理想。对工作经验的要求限制了很多人毕业回国工作,所以很多人毕业后选择先留下来工作。”
他们大都表示最后还是要回国工作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亲情特别是父母的牵挂。
颜巍说:“想毕业后就工作。读博士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三年太长了,学出来可能就已经被淘汰了。我们最后肯定是要回国的,因为我们的父母只有一个孩子。我和我的妻子要照顾四个老人。现在看来没有问题,5年也没有问题,但是10年20年以后怎么办?我们不得不回去,我们必须回去。由于受的教育的原因,我们更多的还是留在中国文化这一边。”
他们的年龄大多数不到30岁,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独生子女。他们在尚未完成学业、即将步入社会的门槛的时候,就已经在真实面对国内同龄人可能还没有考虑的略显沉重的问题。从他们话语中,可以感受到的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真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或许,真的应该感谢养育他们的家庭和亲人,感谢他们曾经接受过的良好教育。
三、巴黎
早就听说驻法国教育处像留学生之家,果然名不虚传。
12月9日下午,在驻法国使馆教育处小礼堂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全法学联组织的“中法金融论坛”吸引了近200名金融专业留学生,以及在银行工作的华人。
教育处公使衔参赞白章德首先致词。他说,金融在国内是一个大力发展的行业,也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个行业。从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同学来看,就可以知道大家的关心程度。
不管大家有什么期待,共同点都是希望在金融论坛上能够学到点什么。可能有的同学将来是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那么今天的论坛就是对他们很好的岗前培训。对于将来不一定在这个行业工作的同学,也是一次很好的学科交叉学习的过程,扩展知识的过程。
中国有一句话,叫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对于学生来说,勤就是学习,特别是年轻时候的学习。学习是将来事业发展成功的源泉,也是将来应对世界挑战的动力。
这一天,同时举行的还有“全法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会”会议。据介绍,此次理事会重点讨论2006年度工作总结、悼念学习副理事长范波涛博士、兰州大学基地建设、“前沿学科的融合与交叉”论文集出版等议题。
会议间隙,巴黎七大的尤冬和巴黎九大的陈华接受了本刊的采访,他们两人都是2005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
程华2001毕业于武汉大学商学院,同年在法国第九大学读硕士。2002年10月起攻读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的多篇论文多次被国际专业协会的国际会议接受和认可。他认为,他的成功有三点很重要,一是在硕士和博士一年级阶段,打好牢固的专业基础:二是多参
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多交流;三是调整好心态,面对挫折。他说,获得优秀自费生奖学金,不仅是精神上的,经济上也是很重要。
尤冬即将完成她的博士学业。她说,自费留学开始的时候非常难,一切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知道自己获奖了,开始还不敢相信。打电话回国给父母,他们非常高兴。到实验室告诉了大小老板,他们也很高兴。“我出国5年了,4年在实验室里工作,他们觉得我被自己的国家承认,也是他们的骄傲。”尤冬获得过法国高血压学会的奖学金,约3万欧元,每个月1000多欧元。她说,这是她第一次得到祖国发的奖学金,比别的任何奖项都要让她高兴。“不单纯的是钱的问题,这是祖国给我的荣誉。”
四、伦敦
在一个很“英国”的天气,我们来到了伦敦。大西洋飘过来的浓积云裹挟着丰富的水分,淅淅沥沥没完没了地洒下来,感觉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草地显得格外青葱。
12月12日下午,与留英学生学者的座谈在驻英国使馆教育处举行。教育处一秘张总明主持座谈会。他首先介绍了与会的学生学者。与会的有伦敦玛丽女王学院文东升、孟德建,布里斯托大学曾飚,伦敦大学学院赵强、叶海涛,牛津大学马骁骐、剑桥大学盛湘渝,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董明珠、刘皓。
剑桥环境研究公司的主任工程师、中国留英专业团体联合会副主席盛湘渝博士,多次参与“春晖计划”支援重庆和云南。她说,为国服务要避免搞形式化,要落在实处。必须有实际合作项目,能解决实际问题,做实实在在的事。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讲师文东升,是英国华人化学化工学会主席,两次参加“留英学者支持贵州大学建设服务团”。他介绍了他们在教育部“春晖计划”的支持下,通过对口支援,协助贵州大学发展清洁能源学科,联合培养高水平的清洁能源教学和科研队伍的进展情况。他建议建立制度,加强项目监控机制,推动春晖计划稳健有成效地向前发展。
座谈会结束后,驻英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王永达会见了调研团成员和与会的留学人员。
五、牛津
抵达向往已久的牛津大学,已经是13日的晚上。
在历史悠久的牛津大学化学系古老的实验室,我们如约采访到“留英学者支持贵州大学建设服务团”的主要组织者牛津大学沃夫森催化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肖天存,牛津大学工程系化工专业首席教授崔占峰,牛津大学免疫医学系博士后姜磊。
2005年12月,在驻英使馆教育处的支持下,由全英华人化学化工学会会员组团深入贵州考察交流,与贵州大学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受聘为贵州大学客座教授,挂牌成立“贵州大学黔英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目标是以贵州最需要的清洁能源学科为重点,为当地培养能源化工方面的高级人才。按照他们共同拟订的计划,现阶段的任务是对师资集中培训,开展实验室建设。2007年,将在英国接受贵州大学的人员培训,联合招收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