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13:1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tt145”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朱集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相关办事程序,为构建和谐康乐,促进我镇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朱集镇在便民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始终秉承权为民所用、事为民所办、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原则服务群众。我镇将继续加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现将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制,落实责任

朱集镇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黄国伟担任,副组长由副书记高天峰担任,便民服务中心设主任1名,另设窗口工作人员,整合计生、司法、综合受理、国土、劳动保障等部门,构建统一行政审批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

二、创新思路,突出重点

我镇实行便民服务中心与镇政务公开一体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现线下一次办好,线上“零跑腿”。线上线下互相补充、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在便民服务推进过程中,根据镇情,我镇将“突出重点、创新形式、规范程序”作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来抓,提高了全镇便民服务水平。

三、工作规范,措施完善

篇2

一、基本情况

万兴乡便民服务中心位于万兴场中街乡政府院内(新便民服务中心正在加紧装修中),窗口分设在机关各部门,含林业、计生、民政、劳保等10余个窗口,工作人员均落实专人负责。全乡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共有10个(其中大兰村、鲤鱼村的服务室设在龙泉移民集中居住区),工作人员均由村干部兼任。

二、整改措施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我乡以规范行政行为为重点,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强力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是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为加强对便民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乡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的便民利民服务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有章可循,切实增强了服务的规范性。

二是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新便民中心共设置了10个窗口,落实了20名素质高、业务熟、服务好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分设AB角轮流负责窗口工作。

三是不断加强日常督查。采取上下班督查、工作时间不定期暗查等方式,对工作不在状态、履职不尽责、落实不力等行为一律严肃处理、严格问责、严惩不贷。

四是切实做好“三个结合”。一是把便民服务工作与个人考核相结合;二是把便民服务工作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走基层”活动相结合;三是把便民服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这“三个结合”,有力地推进了便民服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便民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篇3

农村财务委托工作涉及农村“三资管理”、土地承包、民主管理、集体资产管理、公章等内容,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农村各项利益关系的调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农村财务委托中心圆满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各村“三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监管的长效机制。

1、农村财务监管方面。参加全省农村“三资管理”信息化培训班,系统培训网络化三资台帐的操作程序及流程,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工作,并组织各村开展债权债务、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的摸底登记工作,对固定资产逐一进行核实、登记、拍照,做到账实相符,录入“三资管理”网络平台存档备案以及上报,对账实不符的固定资产,债权债务、长期投资,严格按照民主程序进行核销处理。并认真查找核对因20__年村财镇代管前账目不平及__*等村断帐、__片各村设置账目不全没有总账等遗留问题,中心各工作人员积极认真仔细的一一核对各类明细账与凭证,16个村全部建立健全了总账,做到了账账相符。与区农业局经管站联系、沟通,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账目处理。

2、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监管力度。加大村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力度,采取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督导村务公开于每季度后10日前进行公开,财务收支进行逐笔逐项公开,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随时公开。

3、积极开展做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今年共办培训班四期,分别是果树种植、农村沼气工、蔬菜栽培、草莓种植等,共培训200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7月份组织人员参加全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

4、年初搞好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农经统计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村级,来源于实际,积极创造便利条件,实现网络化报表。

二、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三、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引导、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搞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1、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积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专门设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员,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及时上报的工作力度,20__年我镇实际共流转土地800余亩,流转山林3000余亩,同时对人口增减情况要按照政策处理,不准随意调整或收回承包地。

2、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着力抓好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探索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调解工作,切实把土地承包纠纷解决在基层。

四、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积极与我镇一事一议项目村及时结合,对一事一议的账务及时处理。

五、加强指导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切实履行职责,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推进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我镇现有市级示范社5家,今年帮助五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市级示范社,已经到了市审批环节。对已经确定的市区合作社,建立长久联系,保持经常联络,帮助争取有关项目支持,积极提供指导服务。

六、积极开展做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今年共办培训班四期,分别是果树种植、农村沼气工、蔬菜栽培、草莓种植等,共培训200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7月份组织人员参加全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

七、积极做好全镇中心工作以及包村指导员的工作。

2013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对农村财务的五及村务公开工作。

1、进一步对会计委托服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利用“三资”管理平台,年底前大部分村全部实现三资一体化管理,账目核算、重点工程项目招投标、村务公开全部实现网络化;

2、加大村务公开管理工作。针对村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村务公开宣传力度,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使我镇村务公开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争创市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先进单位。

二、认真做好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公益项目的申请财政奖补资金等工作。

认真学习惠农政策,组织我镇范围内的市区示范合作社成立联合社,更好的发挥合作社的作用。积极帮助协调对上争取项目,年底力争我镇有一家省级示范社。

三、努力提高便民服务意识。

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切实提高为民服务质量,促进服务内容公开化,需要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强化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在有机会,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参加行政服务业务学习培训,促进办事能力专业,服务质量一流。有效地树立机关工作作风的新形象。

1、依法公开,确保程序合法。加强便民服务中心顺利运转,便民服务中心每周一次组织工作人员集中学习,确保依法公开,程序合法。

2、公开办事权限,确保责任到位。研究制定了工作职责牌,挂在服务中心显要位置,对办事事项等做了明确规定,确保公开事项责任到位。

3、公开工作流程,确保服务过程简洁直接,避免村民重复跑腿。中心大厅内设置工作流程图,让村民一目了然,中心要求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对不明白的村民进行耐心解说,简化办事程序,避免多次跑腿,一事多办现象。

篇4

**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政务中心)自**年**日正式挂牌成立对外办公以来,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务求实效、争创一流”为工作目标,以“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强化便民服务”为宗旨,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政务中心和进驻的37个窗口单位狠抓政务服务工作,积极落实政务服务职责,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尽职尽责地为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服务,经过政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筹建工作逐步到位,实现如期对外办公;二是工作机制逐步创新,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三是服务质量逐步提升,政府职能得到进一步体现;四是思想觉悟逐步加强,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根据上级要求以及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自接受区委、区政府任务以来,政务中心筹建办同志为此付出了大量艰辛努力。[本文作者申明:仅提供给文秘写作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政务中心筹建办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政务中心自**正式挂牌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争创省、市级文明单位、争创**地区一流政务超市、实现年创收过千万的奋斗目标,坚持以民为本、务实创新,为创建一流政务中心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高度赞誉和认可。在短短的十余天,政务中心接受了市、区相关领导检查以及新闻媒体的暗访,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对政务中心整体建设、窗口工作人员素质、热情优质的服务态度、规范有序的工作秩序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一)科学组织,精心策划,圆满完成政务中心筹建任务

从**下旬政务中心正式筹备伊始,经过筹建办全体同志**天艰苦奋战、周密部署、积极筹建,以“激情干事业,实干兴**”的主人翁意识,使政务中心筹建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于今年**日正式对外办公。

1、如期完成了办公场地的工程建设任务。筹建办同志克服**月份炎热天气对政务中心场地建设的影响,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一边与区财政局衔接,争取资金早日到位,一边与工程施工队加强联系,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他们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确保了政务中心按照预期目标正式投入使用。

2、建立健全了政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章办事,制度管人,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为此,政务中心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和制度上,狠下功夫,制订了《工作人员守则》、《考勤管理办法》、《投诉登记和处理制度》、《办事制度》、《督查制度》、《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督促检查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窗口负责人有关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运行有机制、考核有标准、活动有监督,形成了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了政务中心工作的规范运行。

3、科学配置政务中心电子信息化办公管理系统。选择一套完善的信息化办公管理系统是政务中心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政务中心筹建办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参观、考察了市政务服务中心、**县政务服务中心、**县政务服务中心等,对其信息化办公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使用的可靠性、功能的完整性、以及购买成本均进行了科学、详实地对比,最后确定使用与市政务中心同类产品。这套系统因操作简便、实用,费用较低,而且具有与市政务服务中心资源共享的便利。政务中心已安装了电子指纹考勤机、电子触摸屏、LED显示屏,还拟建内外门户网站,并在各窗口安装了统一的行政许可(审批)应用软件等多种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加强了对行政许可(审批)工作的网上监督管理。这种集中式、开放式的审批模式,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和投资者,有力地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4、落实进驻政务中心的部门和项目。在办公场所确定之后,围绕着优化投资环境、强化政务环境这一指导思想,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最终确定了市国土资源局**区分局、区交通局、市公安局**区分局、区发改委、区安监局等37个与招商引资和便民服务密切相关的部门首批进驻,其中区档案局、区民宗局、区司法局、区招商局、区统计局、区旅游局、区粮食局、区计生委等8个局(委)因业务量较少,被列为综合窗口。进驻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共295项,设31个对外窗口、常驻工作人员39人。同时,为方便群众投诉,区监察局投诉窗口也同期进驻。

5、做好了各种学习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学习新出台的政务服务相关规章制度、领导讲话,传阅有关政策、业务文件;组织工作人员参加《行政许可法》、《**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了政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

(二)创新工作机制,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建立区政务服务中心是区委、区政府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政务中心自挂牌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公开透明、运作规范、便民高效、监督有力的科学系统的运行机制。首先,实行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进驻政务中心大厅的31个窗口单位295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及其它服务事项在政务中心办理。按照集中办公的要求,进驻政务中心的单位不得在原单位办理一切行政许可(审批)业务。这种集中办理、承诺服务、限时办结、统一收费的“一站式”服务,有效地克服了过去群众办一件事情要跑多个部门、多次往返的现象。其次,实行限时办结,缩短办理时限。按照政府工作全面提速的总体要求,政务中心和区级各部门对全部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按照即办件、承诺件、答复件、联办件、上报件进行管理,并逐一确定承诺时限,大大缩短了项目办理时限。同时,根据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的要求,通过触摸屏、电话、告知单等多种形式,把窗口工作职责及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相关依据、条件、程序、时限、承诺、收费和结果等都公之于众,方便群众查询和办事,真正体现了政务公开、阳光操作,行政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坚持优质服务,树立政府执政为民良好形象

一是为民服务意识逐步增强。政务中心的根本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全体工作人员始终牢记“规范、高效、勤政、务实”的服务宗旨,并确立两种意识。首先是责任意识。政务中心各窗口单位均以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大局为重,认真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以服务于招商引资、服务于富民强区大业为己任,热忱为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提供优质、高效地服务,在办理各项行政许可(审批)上主动开设“绿色快速通道”,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广泛吸纳外来投资者,逐渐为我区经济发展培植新的增长点发挥积极作用。第二是便民意识。政务服务的核心是便民,各窗口都能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方便不方便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不少同志宁可推迟中午用餐及下班时间也要帮助服务对象办结申报事项,区工商局、区国土分局、区交通局、区公安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水利局、区卫生局等窗口入驻政务中心以来,以其严谨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自成立以来,政务中心投诉处未接到一件群众投诉。二是审批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入驻政务中心的各部门窗口都能按照加快行政效能建设的需要,积极加强自身窗口建设,落实项目。如区公安分局原局长**、区地税局局长**数次到政务中心了解该单位窗口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办理情况。三是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逐步提高。政务中心成立前期,特别邀请了市内某知名酒店公关部经理、市内知名心理咨询师、市消防支队干部等专业人士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礼仪礼节、心理认知、消防知识等培训和沟通。同时,区法制局局长**专门就相关法律知识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各项培训、教育活动,全体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工作质量明显增强,受到了上级领导及广大办事群众的高度评价,各窗口都能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动力,严格执行政务中心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从严要求,从点滴做起,自觉树立良好的机关工作人员形象,得体的仪表、礼貌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在政务中心上下受到高度重视。现在走进政务中心大厅,物品摆放整齐,处处窗明几净;工作秩序井然有序,窗口与窗口之间、工作人员之间和睦相处;同事之间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做到有事情共同商量,有问题协商解决,有矛盾自觉化解;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照,充分体现了政务中心干部职工一心谋发展、激情干事业的决心。

(四)创新内部管理,推进规范服务

篇5

一、加强领导,明确思路

为强化组织领导,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我局完善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审议小组、评议小组,及时制定计划、方案、制度,认真组织实施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责任科室和各直属单位牢固树立公开是诚信、公开是纽带、公开是监督、公开是效率、公开是形象的观念,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我局坚持从加强政务公开管理和强化约束机制入手,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从深入监督检查着手,努力提高行政工作运行和行政权力使用的透明度;从便民利民入手,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范围。通过市政府公开栏和局本部、各直属单位内部政务公开栏、广播电视报、广电网站等向社会公开政务内容,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做到公开内容“全面化”,公开事项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从开始的“热点”问题逐步扩大到事关“钱、权、人”等重大问题、重大决策;公开形式“多样化”,在原有政务公开栏公开的基础上,增加了广电网公开、广播电视、报纸媒体公开等方式;公开时间“及时化”,凡属政务公开事项,都及时公开,提前告知,给干部职工足够的时间了解公开事项;公开程序“规范化”,严格审查监督程序,公开内容由纪检组长审核、签字,明确公开时间,加盖公开印章,确保公开公正。

二、严格程序,强化监督

紧紧围绕广电中心工作,把社会普遍关心、涉及公众利益、社会公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其他需要特别予以监督的有关事项,作为公开的主要内容,共对外公开19项、对内公开4大项。

1、对内公开。坚持议事公开,凡属于本局重大问题、重大决策由局党组集体研究予以公示。坚持组织人事公开,干部任免、人事调配和职称评定等工作的每个环节都予以公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坚持财务公开,加强对大宗物质分配和大额资金使用的监督,重大开支都经党组集体研究决定,每笔开支都经局主管领导和财务人员签字方可报销,每月财务开支情况都在会议上、公示栏中向全局干部职工公布,做到来龙去脉清楚。坚持建设项目公开,每项基建项目和设备招投标等,从立项、报建、报审等都按规定程序进行,所有开支都经领导小组审批、审计部门审计,每个环节都做到程序规范、依法依规办事。年在局本部“公示专栏”共公开了6期政务信息。

2、对外公开。对广电事业建设的重大事项、年度工作目标等,都事先做好调查,并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区别不同内容分别在“政府网站”、“党风政风之窗”、“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公开政务信息内容。依照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和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坚持做到服务项目、收费项目、缴费程序和广播电视违法违章处罚标准向社会及时公开。

3、监督到位。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责任的落实,我局加大了内部的自我监督、相互监督和外部社会、群众监督的力度。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监督检查工作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选项抽查、民主评议等方式,监督政务公开工作按规定的内容、形式、程序进行。检查中对实施政务公开不力的、造成不良社会反响的单位及有关责任人提出批评并限期整改。把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列入局党组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通过民主生活会,对责任范围内的公开工作情况进行对照检查。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绩效和干部年度业绩综合考评内容,并指定局监察室为接受投诉科室,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自觉接受群众和广大用户的监督。

三、搭建平台,整体推进

重视发挥网络电子政务在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办事上网查,有意见网上提,政务公开网上看,通过搭建政务公开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办事。

一是加强固定“窗口”和流动“窗口”建设。为更好地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提高政务工作的透明度,及时倾听和了解民情、民意,在《广电网》设立了“诚信伴我行,行风百姓评”意见留言薄,使群众对我局政务工作意见建议和要求可以通过留言反映,我局对有的留言立即给出反馈意见和承诺,一时无法办理的也给予耐心解释和说明。督促各“窗口”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限、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质量上讲信誉、重实效,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主动热情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让群众满意。每月对市纠风网站满意率、市政务中心网站满意率和我局用户申告、投诉率进行“三率”数据分析,找出规律,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形成工作制度。今年来,市广播电视网络中心共收到用户故障申告数4394多条,处理率100%;在市纠风网站“满意率”点击人数为2497人,在30个单位中“满意率”点击人数排位为第4名;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站“满意度民主测评”统计中,我局满意率点击人数为1234人次,在43个单位中排名第2名;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被市行政服务中心多次评为“文明窗口”。通过“三率”的比较,既肯定了我局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也发现了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促使广大干部职工自我改进,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理念,提高行政效能。

二是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在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过程中,我局遵照公开透明、方便当事人的原则,不断完善各项行政许可受理公示、一次性告知、行政许可实施期限及实施行政许可责任等配套制度。印制办事流程手册,分发给办事人,并在广电稽查和广电网站上公布了由我局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共92项,其中行政许可2项、行政处罚65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监督检查4项、其他行政执法行为20项。为使广播电视行政执法人员和广大群众了解广播电视政策法规,知法、守法,还将全市近几年查处广播电视典型案例进行整理,编印成《广播电视案例选编》共1600余册,发放给群众,使广播电视行政执法成果得到广泛宣传,真正做到方便群众、文明执法。

三是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将行政许可事项中的境内卫星电视节目审批权限下放给各县(市)局,由各县(市)局审批发证,并上报市局备案。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有1725个接收境内电视的单位和个人,12家安装单位和11家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持有接收境外卫星电视单位许可证已完成了年审工作,对符合条件申请办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和外商宣传政策,主动上门服务,为他们提供便利,帮他们联系省里,安装专用解码器,接收国家广电总局卫星专用平台。这样既打击了非法接收境外卫星电视的违法行为,也规范了我市境外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工作。

四是搭建网络平台。通过市政府《党风政风之窗》网站,将广电行业的动态信息和政策法规及各级物委审批的有关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告知于广大市民。同时,将《广电网》与市政府门户网及市政务公开网站相链接,利用广电网站、广播电视和报纸加大广电有关政策和用户享受的权益的宣传力度,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运用法律、政策和规章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建立广电网至今已刊登各类动态文章3456篇、信息2800篇(条),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了全市广电系统在舆论宣传、事业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成就、经验等。访问广电网站的人数达28万多人次。还按市里要求,不定期将公开的项目在市政务公开栏公开,将各级物委审批的有关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向广大市民公示。

一、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提高信息播报功能

市广播电视局把《条例》的施行作为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年3月在《广电网》中建立了《广电信息公开专栏》(...),实现网上政务信息公开,成立了市广播电视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政务信息网络更新维护和向市政务公开网提供信息工作,制定了《开展<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务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市广播电视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主要职责》和《市广播电视局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为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1、信息公开及时,符合要求。对照上级查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在专栏的醒目位置上设置了《信息公开指南与目录》、《依申请公开》、《信息公开规定》、《信息公开意见箱》等栏目,年2月29日前完成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编制,并将指南和目录以电子文档和纸质形式报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备案。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3月1日前已完成近五年以来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内容清理、界定工作,凡属于应当主动公开的均已按要求进行了公开。

2、公开内容丰富,布局合理。实现对机构职能类、法律依据类、发展规划类、行政执法类、便民服务类、工作动态类、重大事件处理类、其他信息类等方面的公开,逐项对《广电信息公开专栏》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公众参与方面,公布了网上服务、查询、举报等方面面的联系方式,实现了为民服务、举报、反映问题和咨询的功能,在专栏设计方面,首页的栏目、内容和布局更趋于完善合理,用户访问内容便捷。

篇6

【关 键 词】政府职能 转变 政府效能 提升

宁夏政府效能建设开展三年多以来,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就,有效促进了行政体制改革、有效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政府职能从主导经济建设转向注重社会,转变政府职能成为推动宁夏政府效能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

随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探求新的治国方略和管理方式,改革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成为新时代政府发展的趋向。我国的政府职能也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而变化。2004年2月12日,总理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发表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新时期我国政府发展理论对经济社会变化的回应。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由中国学者在21世纪之初提出的,但作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是由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构成的。

二、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效能建设的内在关系

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效能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效能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政府职能转变决定着效能建设的行动方向,政府新的职能构成是效能建设内涵的基本要素,效能建设离不开政府职能转变,否则会在不确定性中开展工作,不能根本彻底的提升政府效能。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政府效能建设反过来又对政府职能转变具有能动作用,政府效能是检验政府职能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尺度,政府效能建设有助于实现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有助于理顺政府内部的职能关系,实现政府职能的科学配置与分解,政府效能建设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制度保障,可以有力促进政府职能的积极发挥,提升职能转变的力度和效度。从我区行政管理的实践来看,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已成为影响政府效能的最主要因素。

三、宁夏转变政府职能的实践经验

宁夏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适应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对行政体改革的要求,自治区政府从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开始了新的行政体制变革与创新,确立了以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效能为革新目标的政府发展导向。2007年9月28日,宁夏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政府效能建设大会,时任自治区政府代主席、现任自治区政府主席的王正伟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以提高执行力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的重要讲话,《讲话》开启了宁夏政府职能转型的序幕。四年以来,宁夏各地各级政府部门,把握《讲话》精神,立足本部门工作实际,创造性的开展了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其实践经验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政府效能创造了思想条件

政府由管制向服务的角色转变,是提高政府效能的必要前提,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政府效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契机。我们党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从人民出发,一切为了人民是我党的根本宗旨,这也是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落脚点。自2007年,自治区政府开展效能建设以来,其根本出发点就始终坚持着“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治政理念,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的陈建国在自治区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强调:“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政府机构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这些重要指示体现了自治区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体现了政府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对人民各种利益诉求的重视和关切,是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全面协调的发展,这为提高政府效能创造了坚实的思想条件。

(二)建立服务型政府的体制改革为提高政府效能提供了制度条件[1]

自治区政府为全面落实政府效能建设的战略部署,自2007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政府效能建设的文件和办法,逐步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政府相继频布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的决定》(宁政发[2007]146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政府机关人员行政效能诫勉教育和效能告诫试行办法》(宁政发[2007]173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草案廉政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宁政发[2007]154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政府效能建设投诉中心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2007]253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和完善效能建设十项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07]258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组建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08]40号)《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七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监察厅〈关于在全区各级行政机关开展效能建设和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宁政发[2006]53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8年效能建设工作的意见》(宁政发[2008]13号)。《自治区政府直属机关单位效能目标管理考核试行办法》(宁政发〔2008〕21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政府效能建设的意见》(宁政发〔2009〕53号)。

这些文件和规定的出台,保证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为政府转型效能建设的提升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政府绩效是综合的指标结构,这些不断推进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成为政府转变职能、提升效能的基本体制的一部分。

(三)坚持服务经济和服务社会的统一为政府效能建设确立了方向

自效能建设以来,政府不仅是要通过效能改革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最大程度地进行招商引资,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政府的价值导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更多的是着眼于社会,着眼于民生,强调效能建设的民本特色。王正伟主席2010年1月26日在自治区2009年度效能目标管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把民生计划作为第一任务来落实,作为民心工程来完成,作为检验效能建设成效的最高标准来对待,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承诺,让群众更多地享受成果、得到实惠”。2007年政府启动实施了“民生计划”,自治区政府在今年年初还审定了新的十项民生计划,为民办的30件实事,这30件实事在往年的基础上新增了解决20万养老保障“边缘人群”的历史遗留问题、农民工周转房、山区农村学生营养早餐等任务,切实提高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宁夏还建立了全国范围内首家以省为单位名称规范、覆盖城乡、按月发放的高龄老人津贴制度。2009年自治区民政厅召开了慈善总会换届大会,设立了3000万元的宁夏慈善基金。组织实施了“扶老助残”、“爱心助学”、“生命抢救”、“重生行动”四个重点慈善项目,共救助各类困难群众4884人,发放救助资金达1101万元[2]。2009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意见》,并经过努力使我区被列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示范地区,在全国率先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建立了在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中配建廉租住房的制度[3]。自治区交通厅从2009年开始,计划用4年时间,投资50亿元,新建、改建8000公里农村公路,基本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还依托公路建设安排2.4万名农民工就近务工,发放农民工工资6445万元[4]。

(四)坚持有为和无为的有机结合为政府效能发挥确定了工作领域

为了提高政府效能,政府做到“有为”和“无为”的有机结合。政府对职责范围内的事主动承担,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做“有为”政府和责任政府。在经济调节方面政府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调控经济运行,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加快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改变政府对市场资源配置权控制过多的局面。在认真履行以上职能,做“有为政府”的同时,自治区政府认识到政府力量的局限性,改革行政方式,调动企业、市场、社会和公民个人的积极性,妥善协调政府与这些力量的关系,依靠“外力”解决了许多难题,提升了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效能。例如政府运用市场机制恢复我区沙漠地区生态植被,就是打破长期以来单一的政府投资、造管脱节的旧体制,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鼓励多方投资治理荒山、荒漠,一批批农民如打开闸门的潮水涌上荒山、沙海,焕发出农民对开发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绿色产业”的极大热情。[5]

(五)行政体制的转换为政府效能建设准备了组织机制

宁夏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和其他管理权限,不断理顺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扩权强县。宁夏作为全国首批5个“省直管县”试点省区之一,在2009年12月通过了《在吴忠市开展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开始了扩权强县改革的试点,探索“省直管县”模式。事实上宁夏根据中央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上世纪90年未就开始了行政体制改革,在行政区划上撤地设市,从2002年10月起进行了市辖区区划改革。2009年1月开始对自治区政府机构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政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瘦身”。并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城市街道和县城、社区的的管理体制也作出了相应调整。

不断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机制,财政省管县是“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核心,对行政体制改革起着关键作用。2007年基本完成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任务,所有市县均实行了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宁夏现在的财政收入分配格局是,市、县级收入占到75%,自治区本级收入只占到25%,创建了财力保障的“直通车”,这一格局在全国并不多见。同时,在全区全面推行了“乡财县管”,所有乡镇经费纳入了县级部门预算。化解乡镇债务,截至2008年6月,完成了全区188个乡镇债务化解,在全国以省为单位率先甩掉了乡镇债务包袱。[6]

(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

行政审批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综合体现。宁夏自2001年7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已分别进行了7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的内容和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清理行政许可事项、全面清理和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创新行政审批方式、着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行政机关内部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和集中改革、建立行政许可监督制约机制和配套制度。到2010年底,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001项,调整项目149项,另有一些行政审批事项改变了管理方式。建立了“统一受理,网络办公、限时办结,在线反馈,网络监督”的网上审批机制,在网络建设的基础上整合自治区各行政审批部门数据资源,实行数据信息共享,实现审批材料报送电子化和共享化。全区27个市、县(区)全部完成了政务服务中心组建任务,有80%以上的乡镇设立了便民服务站,不少行政村建立了便民服务点,实现区、市、县(区)、乡(镇)上下联办审批和自治区各厅局并联审批。2008年5月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信息网络和严格的管理体系。到2010年底,各窗口累计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05.2万件,办结105.1万件,日均受理2000余件,即日办结率达80%以上,办结事项所用时间与规定审批时限相比,平均每件减少了9.5个工作日,窗口行政审批工作一直保持零投诉。服务中心自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自治区政府转变职能和机关作风的重要标志和展示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7]2009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2010年10月自治区政府又出台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为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运行、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明确了具体方向。

(七)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为政府效能建设夯实基础

公共财政体制就是指政府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以公共预算的方式,集中一部分资源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弥补市场失灵或市场无法解决的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公共财政是服务型政府职能实现、效能提高的经济基础和财力保证。为实现财政结构的公共性转型,成功构建公共财政体制,自治区政府于2009年5月频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工作的决定》,财政厅也为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制定了《自治区本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自治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保证了财政改革的有效实施。2010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3.6亿元,加上中央级收入,全区一般预算总收入286.8亿元,争取中央各类补助资金358亿元,全区一般预算支出555.8亿元,全年财政收支创历史新高,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8]近三年以来政府加大社会保障、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投入。其中尤其重点关注对“三农”的投入,加大了对农村公共设施、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文化生活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生产环境,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区“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还通过努力率先在全国完成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在卫生投入方面加大了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在生态、环保方面也加大了财政投入。

(八)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变革为提高政府效能垫定了能力条件

政府职能的转变必然要依靠一定的资源,这些资源有组织方面的,有人力方面的,这些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政府效能实现的能力条件。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努力的方向和要具备的能力主要是经济建设,政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但经过三十年的改革,我们在当下已进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充分显现,要求政府的能力体系必须从主导经济发展,转向公共服务。自治区政府为提升政府效能,对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了有效的执行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官员问责机制,同时逐步完善了监察机制,这些机制激发了公务员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了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具备了自我规范的能力,具备了高效行动的能力,为政府效能建设的提升准备了条件。

四、问题及建议

经过近四年的效能建设,宁夏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效能建设的体系已具备了良好的框架基础,各种运行机制也逐渐完善,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政府转变职能推进效能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其中尚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省略/specials/xibu/wxzl/wxzl32.html

[6]宁夏财政厅资料

篇7

一、依法行政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行政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客观需要,是构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维护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建立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是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需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

(一)调查研究。针对我市农业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积极开展了调查研究,如农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农业行政复议、农业行政处罚程序、农业行政赔偿程序、执法队伍内部监督管理和奖惩机制、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探索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机制。

(二)打假护农,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全国农资打假护农的有关精神,以及省农资打假护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拟定下发了《**市2010年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顿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疫苗、肥料和九种农资的违法违规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健全责任制;明确专项整治目标、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有效开展农资打假护农的各项工作。上半年组织了一次联合工商、技监、公安、供销社等部门在全市辖区内开展农资打假护农的专项整治活动,以及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宣传和教育相结合、教育和服务相结合、教育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等行政执法活动。全市1月至6月共印发各种宣传资料7.6万份,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多渠道,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共出动农行政执法人员3496人/次,立案查处3件(饲料2起、兽药1起),已结案3件;检查企业2032个,整顿市场及企业577个(其中:种子96个、肥料72个、农药86个、饲料151个、兽药165个、农机7个);

查缴:种子1662公斤、农药210公斤、饲料746公斤、兽药213.8公斤;查处案件:饲料2起、兽药1起;挽回经济损失金额0.58万元。通过了一系列的专项整顿和宣传活动,确保了全市农产品的源头质量安全,遏制和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危害农业生产的违法行为,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净化和保障了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正常程序。

(三)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省农业厅关于收缴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对剧毒鼠药的清查收缴力度和宣传力度,以及合法鼠药经营网点的布局。并联合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的积极开展清理收缴、宣传等活动。通过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目前我市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得到有效地遏制,有效地打击和预防利用杀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早日根除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对社会的危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四)加强农业法制工作,针对农资经营户和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较弱等特点,同时为了有效防止坑农害农的违法事件的发生,对全市农药经营户、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经营户进行了组织学习,1月至6月共组织农资经营人员培训(含上岗证)学习约600人次。通过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和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及整顿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等活动,提高了经营户依法经营意识,提高了他们自觉抵制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意识,维护了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护了合法经营。

(五)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做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结合**市农业局职能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成立了**市农业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制定了《**市农业局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农业局关于进一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责任部门、工作安排和时间要求、组织保障等内容,为有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品种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加大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力度,建立标本兼治、上下联动、信息共享、部门配合专项整治的长效机制,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工作总结和10日一报的报表各项工作,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社会的稳定。

(六)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和行政审批改办领导小组关于《行政处罚依据清理的通知》、《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的通知》及对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设置行政处罚和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设置依据清理、规范细化的精神及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对行政审批项目再次进行清理,加强和“三个区”有关行政审批项目移交和行政执法对接及指导,同时做好省农业厅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对接,使我局行政审批项目下放、移交和衔接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阳光政务的相关要求,拟定了“**市农业局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加强对县(市)区农业部门“阳光政务四项制度”的建立的指导及逐步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三是对涉农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所设置的农业行政处罚条款、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进行梳理,共有231款。在农业行政执法制度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农业行政执处罚自由裁量权,准备提交省农业厅和县(市)区讨论。共4页,当前第1页1

(六)、根据市政府2008年立法计划的工作安排,我局承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已通过市政府常委会,并于2010年2月1日施行。我处积极参与了相关宣传资料的拟定和培训等工作;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积极组织和参与在

东风广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

自两会结束后,我局共收到58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议5件、市人大代表建议15件、市政协委员提案38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局党委的安排布置,我处积极开展撰写、协调、组织面商、修改面商答复稿等相关办理工作。

现已完成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3件、市人大代表建议15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8件,目前已办理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36件,面商率100%,满意率100%。

三、完善、健全便民服务中心农业局窗口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程序及加强便民窗口管理的有关要求,按照局党委的工作安排,我局行政审批项目都已按规定拟定了行政审批程序,实施行政审批“两集中”开展审批工作。同时加强便民窗口工作人员的学习宣传。经过有关处(室)、站所和窗口工作人员的努力,没有出现违规或者举报、投诉案件,按时、按质完成行政审批的各项工作任务,树立了农业局窗口的良好形象。

四、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根据市委、政府开展政府信息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开展收集和整理本局应当公开的相关的政务信息,并在市政府网站和农业信息网进行公开。同时和市场处共同完成了96128专线接听电话的基础材料整理、上传和回复工作。

五、其他工作方面

积极做好市委、市政府批转的督办件;积极参加招商引资和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六、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大对涉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宣传力度,并针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社会、农业依法行政、行政审批项目审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积极开展了调查研究,探索执法队伍内部监督管理和奖惩机制、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机。

(二)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继续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重点整顿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疫苗、肥料和九种农资的违法违规的行为,依法维护农业投入品市场正常经济秩序;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切实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全面推行“阳光政务”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政审批项目审批监督管理办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政处罚依据的细化等工作。

(四)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年底组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证件审验及部分证件到期换证培训等工作。

(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规定和要求,继续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工作,特别是3件政协重点提案面商的组织工作,按质、按时完成办理的各项工作任务。

(六)做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相关工作;及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

(七)在7月-8月组织一次法律法规专题讲座,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及《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在局党委和分管领导陈副局长的正确领导及其他处室、站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处室同志共同努力,完成了2010年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全处同志在上半年工作中,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局中心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遵守各项工作纪律,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依法行政,公正执法,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行政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行政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客观需要,是构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维护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建立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是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需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

(一)调查研究。针对我市农业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积极开展了调查研究,如农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农业行政复议、农业行政处罚程序、农业行政赔偿程序、执法队伍内部监督管理和奖惩机制、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探索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机制。

(二)打假护农,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全国农资打假护农的有关精神,以及省农资打假护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拟定下发了《**市2010年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顿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疫苗、肥料和九种农资的违法违规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健全责任制;明确专项整治目标、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有效开展农资打假护农的各项工作。上半年组织了一次联合工商、技监、公安、供销社等部门在全市辖区内开展农资打假护农的专项整治活动,以及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宣传和教育相结合、教育和服务相结合、教育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等行政执法活动。全市1月至6月共印发各种宣传资料7.6万份,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多渠道,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共出动农行政执法人员3496人/次,立案查处3件(饲料2起、兽药1起),已结案3件;检查企业2032个,整顿市场及企业577个(其中:种子96个、肥料72个、农药86个、饲料151个、兽药165个、农机7个);共4页,当前第2页2

查缴:种子1662公斤、农药210公斤、饲料746公斤、兽药213.8公斤;查处案件:饲料2起、兽药1起;挽回经济损失金额0.58万元。通过了一系列的专项整顿和宣传活动,确保了全市农产品的源头质量安全,遏制和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危害农业生产的违法行为,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净化和保障了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正常程序。

(三)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省农业厅关于收缴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对剧毒鼠药的清查收缴力度和宣传力度,以及合法鼠药经营网点的布局。并联合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的积极开展

清理收缴、宣传等活动。通过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目前我市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得到有效地遏制,有效地打击和预防利用杀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早日根除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对社会的危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四)加强农业法制工作,针对农资经营户和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较弱等特点,同时为了有效防止坑农害农的违法事件的发生,对全市农药经营户、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经营户进行了组织学习,1月至6月共组织农资经营人员培训(含上岗证)学习约600人次。通过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和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及整顿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等活动,提高了经营户依法经营意识,提高了他们自觉抵制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意识,维护了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护了合法经营。

(五)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做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结合**市农业局职能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成立了**市农业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制定了《**市农业局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农业局关于进一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明确提出了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责任部门、工作安排和时间要求、组织保障等内容,为有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品种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加大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力度,建立标本兼治、上下联动、信息共享、部门配合专项整治的长效机制,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工作总结和10日一报的报表各项工作,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社会的稳定。

(六)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和行政审批改办领导小组关于《行政处罚依据清理的通知》、《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的通知》及对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设置行政处罚和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设置依据清理、规范细化的精神及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对行政审批项目再次进行清理,加强和“三个区”有关行政审批项目移交和行政执法对接及指导,同时做好省农业厅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对接,使我局行政审批项目下放、移交和衔接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阳光政务的相关要求,拟定了“**市农业局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加强对县(市)区农业部门“阳光政务四项制度”的建立的指导及逐步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三是对涉农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所设置的农业行政处罚条款、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进行梳理,共有231款。在农业行政执法制度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农业行政执处罚自由裁量权,准备提交省农业厅和县(市)区讨论。

(六)、根据市政府2008年立法计划的工作安排,我局承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已通过市政府常委会,并于2010年2月1日施行。我处积极参与了相关宣传资料的拟定和培训等工作;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积极组织和参与在东风广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

自两会结束后,我局共收到58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议5件、市人大代表建议15件、市政协委员提案38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局党委的安排布置,我处积极开展撰写、协调、组织面商、修改面商答复稿等相关办理工作。现已完成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3件、市人大代表建议15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8件,目前已办理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36件,面商率100%,满意率100%。

三、完善、健全便民服务中心农业局窗口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程序及加强便民窗口管理的有关要求,按照局党委的工作安排,我局行政审批项目都已按规定拟定了行政审批程序,实施行政审批“两集中”开展审批工作。同时加强便民窗口工作人员的学习宣传。经过有关处(室)、站所和窗口工作人员的努力,没有出现违规或者举报、投诉案件,按时、按质完成行政审批的各项工作任务,树立了农业局窗口的良好形象。共4页,当前第3页3

四、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根据市委、政府开展政府信息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开展收集和整理本局应当公开的相关的政务信息,并在市政府网站和农业信息网进行公开。同时和市场处共同完成了96128专线接听电话的基础材料整理、上传和回复工作。

五、其他工作方面

积极做好市委、市政府批转的督办件;积极参加招商引资和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六、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大对涉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宣传力度,并针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社会、农业依法行政、行政审批项目审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积极开展了调查研究,探索执法队伍内部监督管理和奖惩机制、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机。

(二)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继续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重点整顿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疫苗、肥料和九种农资的违法违规的行为,依法维护农业投入品市场正常经济秩序;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切实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全面推行“阳光政务”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政审批项目审批监督管理办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政处罚依据的细化等工作。

(四)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年底组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证件审验及部分证件到期换证培训等工作。

(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规定和要求,继续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工作,特别是3件政协重点提案面商的组织工作,按质、按时完成办理的各项工作任务。

(六)做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相关工作;及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