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公益广告范文

时间:2023-04-01 09:1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公益广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保公益广告

篇1

关键词:环保公益广告;概述;特征;建议

公益广告是一种社会教育手段,它产生的社会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公益广告对人类心灵的熏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因此,应当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于公益广告中,力求充分调动社会广大群体的环保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作用,优化公益广告的各项组成部分,使公益广告展示自己的魅力。面临形势严峻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对公益广告进行相关的考察、研究和探索,根据其具有的特点,打造一套时代性的改革发展之路尤为迫切。这是本着认真态度环节环境危机的主动行为,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1 环保公益广告的概述

1.1 环保公益广告的本质

公益广告是社会公益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非商业性的广告形式,在众多广告类型当中,属于最为特殊的一类。从本质角度讲,公益广告也具有一般广告的性质,因为它本身脱胎于一般广告,其基本表现形式也与一般广告相近或相似。同时,公益广告还具有社会性,因为一方面,公益广告是社会发展诞生出来的新产物,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含了美术、心理、文学、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将社会文化不断地向未来推进;另一方面,公益广告是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旨在最终对社会群体的精神和行为进行善意的引导。与此同时,环保公益广告因为添加了一定的时尚视觉、色彩和音效元素,显得更为潮流化,是对当前社会潮流的一种诠释。

1.2 环保公益广告的起源和发展

公益广告最早是在外国起源的,其中最为发达的当属欧美电视公益广告。电视公益广告最先在美国、法国等全国性的网络电视上出现,此后许多欧美跨国公司和企业也参与到公益广告的制作和当中。直至现在,公益广告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类的文化、信息传播方式。近年来我国公益广告事业发展相当迅猛,随着“电视广告大赛”等一系列活动的推动,造就了许多优秀而且内容丰富的公益广告。例如:由姚明等人出镜拍摄的以保护鲨鱼为内容的公益广告,其中一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受到广大观众推崇。由此可见,当代的环保公益广告正不断被人们熟知和接受。

2 环保公益广告的特征

2.1 基本特征

1)社会职责特征。与商业广告相比,环保公益广告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广告将社会、自然、经济、文化等的和谐发展、互惠共存纳为宗旨,目的直接指向大众利益和人类素质的提高。从事环保公益广告事业的单位和个人,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公众利益、社会效益,断绝了直接的金钱属性。虽然,环保公益广告也具备一定的收入效果,但是在收入分配上,不会将盈余部分分配给工作人员或是管理者,而是运用到提高广告本身质量和效果方面。由此可见,环保公益广告的产生和运作基点以及其目的都是在履行一种社会职责,具有鲜明的社会责任性。2)教育性。环保公益广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环保素质,引导人们如何进行环保行为。它在阐述一定的环保原理和环境现实的同时,又科学地纳入了社会道德观念,社会行为准则等内容。因此,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观念传播形式,从产生到发展,都在对观众进行着教育,不断规范着各种社会现象,具有强烈的教育性特征。3)普遍性与广泛性。普遍性主要是指:环保公益广告伴随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及次生问题而产生,由于工业全球化的发展,环保公益广告也呈全球化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性的难题,需要人类共同参与决定的。广泛性是指:在广告指向和受众群体的广泛性,环保公益广告是面对全人类发出的一切与环境有关的内容的宣传和教育工具。4)信息化。最初的公益广告也是在卫星电视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产生而来的,其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过程和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环保公益广告在传播途径上和方式上又实现了时代性的突破,例如:互联网传媒、网络电视传媒、广播传媒等,使它本身染上了一层浓厚的信息化色彩。

2.2 时代性特征

所谓的时代性特征,就是环保公益广告在当前时代所具备的特殊性与唯一性,包括:1)综合性。随着长久以来广告事业和广告文化的发展当代广告已经升级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其内容上,融合了许多元素,包括:民族文化(文字、语言、风格等)、造型艺术(服饰、化妆)、美术(色彩、布景)、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地理人文、经济学等,众多元素的加入,使环保公益广告更为充实有内涵。2)统一性。一方面是地域性差异的减小,环保公益广告已经成为一种当前的世界潮流,并且热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在内容上,都是强调对环境的保护,以规范人们行为思想,引导社会良性可持续发展为己任。3)高度概括性。广告受时间限制,在内容编排和取舍上难度较大,但是许多环保公益广告却能够通过设计者的精密计划,以寥寥几句台词或是几幅画面就能做到中心思想的阐明,触及观众的心灵。4)个性化。21世纪是一个宣扬个性,解放个性的时代,随着新一届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和努力,环保公益广告在其形式、内涵、效果等方面都实现了个性化的转型,特别是广告风格和格局上的变化尤为引人注目。

3 当代环保公益广告设计的创新建议

在环保公益广告分析上,要广泛运用公益广告设计语言:感性与理性设计语言的转换、求新思维的设计模式、突破不同设计理念、空间静动态、色彩功能的特性、形式与内涵的多元化、具象意象的变换等深入研究公益广告设计风格。其次,保护环境公益广告设计亦存在问题,需要举办形式多样公益广告创意大赛来发觉公益广告设计人才。在相关社会培养机制当中,应加大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确保与之相关的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最后,要通过政府部门的宏观能力,出了要对广告进行严格把关之外,还应当推行一定的宣传政策,辅助环保公益广告工作的进行。

4 总结

随着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亟需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重视。而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又产生了一系列新式的宣传途径与手段,例如广告、海报、视频等。将环保理念宣传与广告进行结合,造就了当前特殊而具有时代意义的环保公益广告。在当代相对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环保公益广告不仅具备一般广告的特征,还具备强烈的时代性。我国公益广告本身发展较晚,起点较低,发展速度快,会伴生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人们共同进行探究和改进,在结合创意、文化的基础上,确保其本意的表达。

参考文献:

[1]郝冬琴.中西方环保公益广告中价值观的对比[D].南京农业大学,2011.

[2]金海鑫,崔延杰.中国公益广告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2007.

[3]陈刚,等.机制之变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

[4]左明霞.我国公益广告运作模式初探[J].南京财经大学,2008.

[5]李芳芳.环保公益广告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篇2

红花绿草满园栽,风送花香碟时来

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

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

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

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绿色──生命之源

绿色是地球的本色

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

森林是氧气的制造工厂

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我是一只小小小鸟,总是飞呀飞不高。

我为你美丽的心灵绽放

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欲揽春*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篇3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环保、节能”的口号在全球传播开来,公益招贴广告作为一种有效地宣传手段,对于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有重要作用。情感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求,它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引起共鸣。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情感诉求来增强公益招贴广告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其益公的效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关键词:节能环保;公益招贴;情感诉求

一、公益招贴广告及其效能

一般来说,公益招贴广告是以公众的实际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寓于广告语言和形象中的情感来向公众传达道德观念、责任意识和行为准则,从而影响人们的观念、态度,进而强化正确行为,改变不良行为的信息活动。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和劝说方式,公益招贴广告的主要目的是触动公众内心、唤醒公众的良知,向公众发起号召,实施一些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普遍教育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情感诉求是公益广告的本质特征,也是进行公益广告创作的主要依据。

在全球气候异常,环境极度恶化的形势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拯救地球是我们每一个地球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节能环保类公益招贴广告在突显环境恶化,唤起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号召公众改变行为习惯,自觉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公益招贴广告的目的和价值,在创作过程中各要素的情感诉求是最根本的要求。

二、情感诉求在环保公益招贴广告中的作用

情感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求,它能触动、感化人们的心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人,是优秀的公益广告实现其自身价值和宣传目标的根本途径。

(一)震撼心灵、引起注意

1、正面榜样诉求

主要是运用一些积极的正面主题和正面影响,引起受众精神上的愉悦,并接受公益招贴广告所传达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感化、说服受众,并产生榜样效应,促进受众去效仿的策略。这是公益招贴广告中常用的一种策略类型。

2、反面恐惧诉求

反面恐惧诉求是指运用一些反面题材,主要强调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使受众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并产生恐惧心理,以此为受众敲响警钟,从而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并作出调整和改变。可见,恐惧诉求是一种极为有效地公益广告宣传策略。

(二)观念反思、产生共鸣

意识对行为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的行为受观念意识的支配。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层次的认识,往往对行为具有更科学的指导作用。观念反思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环节,也是由最初认识到行为转变的过渡阶段。公众通过公益招贴广告获得的信息,从中受到启示和感染,从而重新审视自身的态度和行为,并进行深刻的反思,最终达到与创作者达成共识,产生共鸣的效果。

(三)引起行为改变

公众通过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并作出客观分析与判断,从而以公益招贴广告传达的道德理念、行为准则为依据,对自己的行为做适时的改变,以此对个体及社会群体产生有利的影响。

三、节能环保公益招贴广告案例中的情感诉求分析

(一)广告语言

广告语言尤其是广告主题,是公益招贴广告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广告主题的语言要富有感情,富有感召力。使用生动,富有人情味的广告语言,能给受众带来情感愉悦和心灵滋养,让受众倍感亲切,使受众能及时、有效地领会创作者的意图,引起心理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将招贴广告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传达给受众,以达到公益招贴广告宣传和劝说的目的。通常广告语的运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借用诗歌中的抒情语言和意境氛围,含蓄地表达情感,以情打动受众并说服受众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能有效地达到宣传目的。

你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动一动手,不留下任何垃圾。这是某大学楼道处所张贴的一则公益广告,此广告语运用了著名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用抒情的语调营造轻松惬意的氛围,让受众在此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化,从而自觉监督自己的行为。

应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某食堂的招贴广告,此广告语化用《悯农诗》的诗句,意味深长地道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告知人们爱惜粮食,浪费可耻的价值观念。看了此广告语你还对自己的浪费行为无动于衷吗?

运用富有讽刺意味的反问形式,间接委婉地向受众传达主流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这样会引起受众的反思,达到说服目的。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某大学宿舍内的招贴广告,此广告语运用反问句式,从侧面强调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意义,对受众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引发受众的反思,从而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及时改变自身的行为。

现在,人类渴了有水喝;将来,地球渴了会怎样?此广告语将引发人们深深地思考,没有了水,我们的地球会怎样,后果不敢想象。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延续我们要节约用水,从现在做起。运用反问的句式,能让人产生更深刻的反醒,达到更明显的效果。

运用字的谐音,一语双关,恰当巧妙地将语句的本意与引申义传达给受众,表达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这样的广告语比较耐人寻味,经得起推敲,且便于强化记忆。

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此处谐音运用巧妙,更深刻的表达了珍爱生命,爱惜绿色的主题思想,如此动人的话语,相信受众看后都会生恻隐之心的。

爱惜生命之源,“关”注滴滴点点,一语双关,表明要关注水资源,杜绝浪费水的现象,让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起到警示的作用。

“痰”吐得体,从我做起,运用谐音字,文明优雅地将卫生行为习惯与举止行为习惯等同起来,意在提醒受众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环保从自身做起。

(二)广告形象

形象在公益招贴广告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广告宣传内容与意念的载体,是震撼人们心灵的主体。研究表明,人们注意一副招贴广告时,影像会首先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情感诉求在招贴广告形象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作用。广告中所使用的形象要能激发人们内在的真挚情感,以强烈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唤起人们的社会公德心和责任心。

有一则招贴广告,画面是一只嘴巴很长的乌鸦,在吸吮一个空的玻璃瓶,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一目了然。此广告的创意来源于“乌鸦喝水“的典故,而广告中的乌鸦即便有再长的嘴巴也喝不到水,因为瓶子里根本没有一滴水!此广告所运用的形象,诙谐生动地向人们揭示了水资源日渐短缺和贫乏的现状,使受众在无限遐想中受到启迪和感悟,从思想上认识到形式的严峻从而激发起社会责任心。

一则名为《被迫的演变》的招贴广告,画面下方是漆黑的污水,上方为轻松随意的手绘线条勾勒的鱼儿,它们由最初在水里游的形态到最后被迫演变为长有脚的陆地动物,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此广告运用幽默讽刺的视觉形象,给人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产生有效地警示作用。

关于气候变暖的一则招贴广告,画面中仅有三个黑点,让人隐约能辨认是北极熊的形象,画面给受众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受众在联想中意识到全球变暖会危及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它们正濒临灭绝。画面形象极富亲切感,拉近了广告与受众的距离,所传递的信息很容易被受众接纳和认可,从而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行为习惯。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作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和号召者,公益招贴广告的作用日渐突出,环保公益招贴广告要想说服受众,引起共鸣,并产生号召力,就必须迎合受众的心理。借助强烈的情感诉求,深入人心,从情感和精神上与受众沟通、交流,让受众由衷地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并调动受众的积极性,改变思想态度和行为习惯,使节能环保贯穿人们生活的点滴中。这是节能环保公益招贴广告的使命,也是检验公益广告能效的客观标准。

参考文献:

[1]张 莉,《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 青年记者,2006.24.

[2]李方杰,《浅谈公益广告创作中的情感表现》, 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0.13.

[3]贺建平,《恐惧诉求在公益广告中的传播效果》,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2.

篇4

关键词:幼儿环境教育;创编公益广告;互动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328-01

公益广告是幼儿走向社会,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良好平台。我们引导幼儿走向社会去到生活中去看看哪些影响环境的行为,然后学习公益广告的创作方法,自己为环保制作广告。幼儿通过公益广告认识社会,然后又通过创作广告,提高环保认识。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公益广告是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好途径,他无疑给我们的环保教育提供了新的良好平台,因此,更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从情感入手唤起孩子创编公益广告欲望

“绿色课堂”是向幼儿传授环保知识,使其初步形成环保意识行为的有效场所。首先,教师有感情地讲述环保故事,从情感入手引导幼儿在对周围环境的自主感知、体验、欣赏、探究中,懂得人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道理,发展他们初步的探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初步的参与合作、理解尊重、关心负责的情感和态度,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将环保知识渗透到家庭中,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问卷内容,以提升家长的环保理念和意识行为。家长积极的参与、决策、监督和检查,对于激发幼儿创新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参与和合作意识、促进环境教育、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是很有作用的,为创编公益广告作储备;再结合故事,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围绕不同的环保知识,创编出各自不同的广告来。每天,孩子们会在“童星播报”节目里,高兴地表演着环保公益广告。由此,幼儿表演欲望及语言表达能力与日俱增,同时学会学习他人行为,从而规范自身行为并用自己的方式影响他人。还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根据不同主题和幼儿一起布置“环保日记”课题版面,使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

二、坚持“在环教育中”的教育激发孩子创编热情

幼儿进入社会环境,会接触到形形的社会现象,对于不良现象,我们引导幼儿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帮助幼儿学习、积累辨别是非的经验,使幼儿能够初步做出积极的应答。如:发现社区的草坪被人们随意践踏时,发现有的游客乱扔垃圾时,我们随时启发小朋友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引导孩子去想去做,给孩子机会、给孩子支持,让孩子们能够初步将自己爱社会的情感,转化为爱社会的行为,并从中感受到参与社会活动被认可、被肯定、被赞扬的快乐,促进了幼儿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三、互动式教育理念与公益广告多元化的呈现

在课题实施中,我们积极体现互动式教育理念,倡导以幼儿为本,强调教师、家长、幼儿与环境等教学元素之间的互动,如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水是生命的乳汁”中,首先,鼓励幼儿和家长围绕“水资源”内容收集资料图片,再结合平时的节水经验,然后创编广告词,配上动作等,由此家长的环保意识相应增强了,同时增进了亲密的亲子感情。我们还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还积极倡导个性化、开放性、动态化、灵活性,将公益广告种类进行迁移演变多种形式,如:绿色童星播报、环保故事大比拼、环保宣传画展、绿色总动员、环保剧场、绿色小话筒等,这些广告形式从幼儿年龄特点从发,根据不同孩子的才艺特长,围绕环境教育主题,由幼儿和家长一起创编而成的,丰富的公益广告使幼儿、家长学到了绿色知识,形成了绿色理念。

四、公益广告宣传为社区实践活动一道靓丽的“绿景线”

社会是幼儿密切接触的一个生动有趣的大课堂,有效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在各大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健康快乐地发展,以家庭为单位和孩子一起自编绿色广告(说、唱、跳、演多种形式)定期带领幼儿来到社区进行实践宣传活动,成为当地社区群众皆口称颂的绿色风景线。“绿精灵” 是幼儿最爱的卡通形象,也是小朋友心中的“绿色天使”,每周五社区广场或附近小花园里到处飞扬着“绿精灵”的身影。看!一则则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公益广告吸引着围观的群众,“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空气是生命的动力”“可爱的小鸟”等广告宣传,既丰富了社区群众的环保意识行为又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一幅幅意喻深刻的环保画,孩子们拿着画声情并茂地作广告宣传,更让周围群众赞不绝口。幼儿通过公益广告认识社会,然后又通过创作广告,提高环保认识,承担起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使命,这一过程也将推动家庭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成教育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社区、推动整个社会环境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一、让学生有环保的欲望

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心血,要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我们都知道,用强迫的方法让学生关注环保比不上让学生自己产生环保意识的效果好。我努力使学生有环保的欲望,我上网搜索,把有关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下载下来,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议一议电视上播放环保公益广告的目的和作用,谈谈自己观看了这些公益广告后的感想,又组织学生观看环保教育主题片,观看科幻片《2012世界末日》。让学生知道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保证,适时开展环保教育系列的作文比赛,组织学生到家乡有矿石的自然村去走访,目睹村民不注重环境保护,无计划地进行矿石开采,从而使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引发自然灾害的场景。大片农田被毁,村民住宿环境受到破坏。学生看了感叹不止,觉得心痛,呼吁要保护好环境。又组织学生到本乡的小康村和落后的自然村去走访,看到小康村的环境整洁,学生走在环保村中的小道上,心情愉快,赞不绝口。看到落后村庄,垃圾到处有,污水到处流,学生感到可怕。通过带学生走访,让学生写出自己走访的体会,说出心中最想说的话。

二、让学生有环保意识和行动

学生有了环保欲望后,教师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只要学生对环保意识有情感,就会把环保工作做得更好。可先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环保的广告,把每个广告下载下来,再把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广告,并把这个广告的主题画成一幅图画。然后组织学生评选最佳的小组,让每个小组的代表都说出自己图画的主题,根据每个小组画的图画和对主题的述说,评选出最佳小组,并给予鼓励。又组织学生到过去走访的小康村和环保差的村庄去,寻找所在区域的垃圾堆,统计好垃圾堆及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析它们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向周边的居民发出倡议。引导学生设计环保告示语,评选出有创意的环保告示语。带学生把这些环保告示语送到相关的地方去。注意收集村民对这些告示语的评价。

三、让学生成为环保的小主人

常言道:“少年富,中国富。少年强,中国强。”我常想,少年环保,中国就环保,教师应认真引导学生做好环保工作。

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学校周边环境。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学校垃圾堆场设在教学楼后的江边,很久没有用车运走,长年累月堆在那里,垃圾臭气常常飘到教室。下雨时垃圾中臭水流到了江里,污染了江水。让学生就这问题向校长写一份建议书,为学校垃圾堆场提出一个科学的建议,有学生提到在校园偏角建个垃圾池,并且定期用车把垃圾运走。学生没想到校长觉得他们的建议好,就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很快行动了,学生很高兴。

2008年春,有学生提出,应在校园里种环保树,绿化校园。校长知道后,十分支持学生的行动,同意让学生种上绿化树。在学生精心呵护下,小树苗慢慢长大。后来不断有学生自觉种树种花绿化校园。

四、引导学生认真做好校园卫生工作

校园卫生工作主要有学生宿舍卫生、教室卫生、保洁区卫生等工作。

有时,学生喜欢挤在一个地方搞清洁,而其他地方少有,甚至没有学生去,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做好卫生工作。这时,有学生想到分组分地方去搞卫生。我觉得这是个好建议,就让学生分组分地方去搞卫生,因为是学生自己选择的组和地方,学生很乐意地去做。每天两次,都能在课前按时完成。

篇6

11月18日,有着同一个梦想的“环保人”――中国农民陈法庆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通了视频电话。帕乔里已经收到陈法庆给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用于气候变化研究的27万元人民币捐款,并邀请陈法庆去印度与他交流气候问题,陈法庆迫切希望将自己“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公益广告放到墨西哥的气候大会。

11月29日,陈法庆如愿以偿。在坎昆气候村,他有一个9平方米的展位,这是唯一的中国展位。“恳请全世界各国政府都能顾全大局让一步,签署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减排公约。”陈法庆的“草根外交”发出了响亮的呐喊。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10月26日的美国《华尔街日报》全球版,11月6日的英国《经济学人》全球版,10月28日的中国《南方周末》,刊登了内容为“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为了全人类的生存环境,恳请全世界各国政府都能顾全大局,让一步,在2010年12月的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上,签署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环境保护公约,切实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全世界人民都会感谢你们!中国残疾农民:陈法庆”的中英双语广告。陈法庆为此花费了近50万人民币的积蓄。

陈法庆其人奇事

陈法庆之所以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农民身份,以及他投放广告时不断强化的“农民陈法庆”的宣传方式。他的种种司法和公关活动与“中国农民”的传统形象似乎格格不入。

在气候村展位的宣传资料上,陈法庆这样介绍自己:1967年3月出生在中国浙江省浦江县杭坪真程家村,因生父无钱治病而亡,八个月时被他人领养,6岁时养父又无钱医治而亡,14岁时因家境贫困辍学。现住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奉口村,全家四口人,养母70余岁,妻子患Ι型糖尿病,常年配戴胰岛素泵,需每天24小时注入胰岛素维持生命,女儿19岁,陈法庆本人是听力残疾人。陈法庆20多年的收入,全部用在10多年的环保事业中,陈家四口人的住房是全村庄最破旧的。

陈法庆的“奇人”之举数不胜数:因环保问题屡次与当地政府对簿公堂;首次以一个农民的名义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环保公益诉讼立法建议书》,还因此荣获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奖――阿拉善SEE生态奖特别奖;2005年10月8日,他又成为我国政府首次设立的环保大奖“200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名候选人之一;是2005年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2006年出任意大利都灵冬季奥运会的火炬手;《中国环境年鉴》收录了他的名字;关于他的纪录片《农民陈法庆》获得2005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中国十大纪录片第一名。

最“惊艳”的一次,他曾将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告上法庭。2008年,他因美国政府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将美国政府与布什告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请求“依法裁决由被告作出决议,并由总统签署《京都议定书》,履行保障原告及全人类66亿多人口的安全生存权益的义务”。 当然,美国联邦高院至今未对此“案件”开庭或作出答复。

自费的公益宣传

2004年5月23日,陈法庆只身来到北京,敲开了人民日报社的大门,他决定自费在《人民日报》上以“农民陈法庆”的名义刊登环保公益广告。5月2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第11版上刊登了“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农民陈法庆”的公益广告。此前,陈法庆已经在杭州电视台自费做了第一个环保公益广告。广告的画面非常形象:鸟语花香的青山绿水在一场大火中灰飞烟灭,最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画面定格为一行大字:“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落款是“农民陈法庆公益传播”。

此后他又出资13万元,分别于2005年1月11日、2005年6月5日在《人民日报》刊登了“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和“积极为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灾区提供援助,伸援助之手,献关爱之心”的公益广告,并向海啸灾区捐献5000元。

200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农民陈法庆环保网”正式开通,接受中国各地环境污染的投诉,并对环境违法行为在网上曝光,宣传环保理念,这是陈法庆为保护环境迈出的又一步。网站的宗旨是“宣传环境理念、接受环保投诉”。

陈法庆成了热点新闻人物,全国包括海外众多媒体向他发出采访请求。2005年10月1日,陈法庆再次出资4万元在《人民日报》刊登了主题为“热烈庆祝――56周年、中国人民胜利6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善待环境、倡导节约――农民陈法庆”的公益广告。与此同时,陈法庆委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从当年6月起,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设置内容为“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农民陈法庆”的环保公益灯箱广告。

做这些广告,陈法庆已花了近百万元人民币。陈法庆说,我不是什么大老板,一直做点小生意,做广告的钱都是20多年打拼积攒的血汗钱。陈法庆也承认:“亲朋对我不大支持,因为这种费神费力费钱又得罪人的事情,在有些人看来只有脑子有问题的人才会去做。”

草根受争议

陈法庆并没有到坎昆去,中国青年团的志愿者替他轮流看展位。陈法庆资助了他们往返坎昆会议的费用,但他们对来访者的提问几乎无法回答。陈法庆呼吁的“签署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环境保护公约”,在坎昆几乎不可能实现,能否在2011年的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签署也是个未知数,因此有人说他是在“炒作”。

篇7

关键词:公益广告;环境保护;创意方法;视觉冲击;主题诉求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153-02

一、公益广告概念及作用

公益广告也称公共广告,是一种非营利性的广告类型。对于它的定义存在多种版本。而其核心意义是指通过某种观念的传达,呼吁大众关注社会性问题,以合乎社会公益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和社会风尚。公益广告具有引导人们树立人文精神和文明观念,推动科学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消费的特点。它以其大众的传播方式,以社会公德,社会服务、伦理道德、行为引导等内容为诉求点,以非营利性的广告传播模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劝说和影响,并以图形和文字为载体进行传播,力求跨越民族、文化、语言的障碍,在世界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取得最大限度的沟通。

一直以来,我们会从不同媒介和生活实践中发现各种社会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如何才能有效减少甚至根除这些问题呢?这就需要全民的支持与参与。而公益广告正是敦促公众以正确的观念和行为配合社会变革运动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公益广告不仅是广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执政方略。公益广告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改变了严肃说教的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

二、公益广告的分类

(一)社会性公益广告

社会性公益广告是指传达社会福利、保险、招生招聘、医疗救助、环境保护、个人事务等信息的广告,它的特点是加强公共服务,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运作。它对于文明观念的树立,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政府性公益广告

政府性公益广告是指传达公共法令、政令、交通安全、会议消息、财政税务等信息的广告,特点是加强公共管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他会引导人们关心社会事业,关心国家发展。

(三)文化性公益广告

文化性公益广告是指传达文化艺术、教育科技、体育活动等信息的广告,特点是加强思想文化的交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充满了文化色彩的公益广告,不仅可以渲染文化气氛,还能影响公共的文化心理

三、公益广告的创意方法

(一)比喻法

比喻法在公益广告的设计中经常用到,它是一种传统的语言手法,是指将一种事物形象比喻和代表另一种事物的形象和意义。它强调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有情理上的和谐性。公益广告设计中运用的比喻手法要贴切,恰到好处,不能给人以造作之感。例如广告中用花来比喻美丽,比喻女性。如图1,作者用排列的香烟比喻成一条铁路,并配以“一条不归路”的广告标语,情节设计十分合理,能催人联想,达到积极的诉求效果。

(二)夸张表现法

公益广告中的夸张表现指的是通过对图形的大胆夸张变形达到强化广告主题、吸引视线的作用。夸张和变形应把握公益广告的基本诉求,将表现主题信息的图形进行整体或者局部的放大、扩张、拉伸、压扁等,使图形形式更加特别、更有趣,使图形内容和意义更强化,更突出。夸张在视觉上可以是比例的夸张,形态的夸张和色彩的夸张,在内容上可以是意义内涵的夸张,目的是使公益广告更吸引人。如图2所示,作者把人与乌龟的形态结合,画面十分夸张,并在作品下方表明:NATURE DOESN'T PROVIDE EVERYONE WITH A HOME(自然不是给每个人一个家),这种夸张的目的是给与大众一种视觉的调剂和调侃,在心理上营造出轻松幽默的感受,从而使大众对广告内容更为感兴趣。

(三)图形同构法

同构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的形象和含义以相应的逻辑构造在一起,表达和暗示一定得意义和信息。图形同构再组合结构上要符合一定得空间规律,形象的结合和过渡要合理,不是简单的拼凑和罗列,要重视相互之间再视觉上的和谐统一关系,使同构图形具有形式和内容的感染力。如图3所示,作者利用“文明”二字,形象的刻画出一个人手拉行李的情景。把“文明”和“出游”两大关键词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广告的视觉冲击力,折射了广告的主题。

(四)虚构表现法

虚构表现法是通过虚构的情境与场景,达到吸引视觉、沟通信息的目的。虚构可以将不同时间,地点,不同事物的形象按照创意需求组合表现出来,也可以将不存在的、不客观的,甚至梦幻般的场景和形象展现出来。虚构性的公益广告会将客观和非和非客观,理性与非理性的影响串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幻觉般的画面,有令人心旷神怡或者触目惊心的感受。如图4,广告中虚构了一个医院的场景,而当中的病人则是一根根受伤的香烟,以此来警醒大众吸烟的危害。它不仅给人超乎现实时空的视觉感受,也满足了人们求新猎奇的心理需求。

四、设计案例分析

(一)创意表现

本作品的主题为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作品中的地球虽披着绿色的外衣,却无法阻止因环境污染而脱落的表层,露出暗灰色的本质。作品右上角一只流泪的眼睛中残存着曾经清澈干净的地球,表现出人类对曾经绿意盎然的地球的怀念以及对无节制污染大自然的悔恨。作品利用人们对危险的惧怕心理,采用恐惧表达法对大众进行规劝,并向良性方向引导大众。

(二)文字表现

本作品的主题文字为“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标语十分口语化,语言朴实优美且贴合本次环保主题的诉求,易记易流传,给大众以亲切而庄重的印象。为了加强广告的记忆点,“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八个字字体放大,同时也增强了标语的感染力。“人类最后一滴水就是自己的眼泪”,“剥开光鲜的外壳Pushing green shell”两句宣传标语以理性的线式排列方法,使视觉秩序工整,同时明确了视觉传达的重点与节奏。十分具有说服力。

(三)色彩表现

色彩的传达能力非常强,在视觉的第一瞬间,人首先感知的就是色彩。本作品以暗灰暗黄色为背景色,营造了整体画面严肃并略显压抑的色彩氛围。这是为了体现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给人以警示,从而引起大众的重视和心理共鸣。广告中地球的本色,眼睛以及字体的颜色为绿色。作品巧妙地利用色彩对比,影响大众心理,并加强广告的联想作用,揭示自然资源的宝贵。虽然色彩的传达是感性的,但作品利用色块之间的对比,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和象征力,使环保主题的传达的更为生动,并富有艺术性。

五、结语

在生活中,公益广告不仅仅要扮演信息的传播者,更要注重社会,环境和人的和谐相溶。

因此,公益广告应该借鉴商业广告的创意、表现策略,真正以受众为导向,以说服受众为目标,用独树一帜、灵活多样的手法将广告信息传播开去,并能有效消除受众接收心理的杂音,从而提高广告信息的传播力。经历了百年历程后,针对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环境空间、新的技术条件、新的人文思想,公益广告将迎接着时代的挑战,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刘林清.广告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8

想必每一个人都知道八荣八耻怎么背吧!“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这八荣八耻瞟一眼其实就几行字,可是仔细看一看,八荣八耻就不那么简单。不论大事小事,许许多多的人还是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的。

许多人的童年时代都是愉悦而又美好的,天空是蔚蓝色的,白云像一团团棉花糖,有时像大马,有时像轮船,形式各样。水清澈见底,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自然界中的万物生灵都是快乐的。可是到了现在,浑浊的河面上常常漂着油污、垃圾、塑料等杂物。从此,就出现投入第一个自费做环保公益广告的农民——陈法庆。他并不是什么大老板,却在一年中拿出43万投入环保公益广告。陈法庆屡次找上《人民日报》,终于“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公益广告在《人民日报》刊出。是呀,现在我们的天己经不是那么蓝,水也不是那么得清,不要让世界的环境在污染中沉没。陈法庆这一普普通通的农民却有如此强烈的环保意识,让人刮目相看。我们应该从一个人的心底里挖出他们的环保意识,让每一个人知道环境已如此恶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当你看见手中的垃圾时,你还会扔向河里吗?当你看见郁郁葱葱的森林时,你还会乱砍乱伐吗?当你感觉小草正在睡觉时,你还会翻草皮吗?我们应该向陈法庆所说的“说百姓想说的话,做百姓想做的事,全心全意保护环境,青山绿水留子孙。”

“工作只有分工不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别人看不起不要紧,重要的是自己把它当成一项光荣的事业。”这是浙江省荣军医院的护理员殷顺民在日记上写的一段话。他做的工作只是为伤残军人穿衣脱鞋、洗脸、刷牙、喂饭送水,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推辞过,即使屋内臭气熏天,他也一本正经地做着。他像一颗最牢靠的螺丝钉,没有了它,机械就会倒塌。在生活中,校园里,许许多多的同学担任着各式各样的工作,在这时,就应该像殷顺民那样任劳任怨地为班级服务。不管你的工作是否重是否轻,你就是班级一颗必不可少的螺丝钉,只要你有工作,有责任,就要到认认真真对待,无怨无悔地工作!

八荣八耻要牢记,国家法则不能忘!让我们学习《找准北斗星》这本书中的好人好事,做一个好公民。

篇9

关键词:新媒体运营环境;公益广告;人文关怀的意义

一、前言

在当下的中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我国的公益广告一直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与公益广告进行了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等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引起重视。

二、新媒体运营环境

(一)新媒体的时代环境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生的,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受众群体多样化等特点。新媒体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是新媒体同时也具有一定左右时展的能力。新媒体可以做到传统媒体达不到的速度和效率将消息快速而准确地发送到受众的阅读端上。如果新媒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情况,极易造成恶劣的影响。所以,新媒体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在运用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

(二)新媒体的受众环境

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以及少年,他们的接受能力有明显优势。[1]虽然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分辨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热衷于热点却不注重内容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很多的青年极易受到新媒体上不良信息的诱导,导致其被一些消息所左右。因此,引导新媒体舆论,帮助青年增强自我辨识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三、公益广告中渗透人文关怀的意义

(一)公益广告及其内容

公益广告,是指传播公益观念、倡导道德风尚、关注社会问题、规范公众行为等为社会大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广告。公益广告所涉及的领域也从环保、政治观点、社会道德等“大”层次转向“小”的层面。近几年,针对普通人或一些特定的“小人物”的公益广告层出不穷,由关注国家、民族或社会大环境的内容转向最普通的群体,公益的眼光也从大的范围转向了小的个体。[2]虽然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自出现至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但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在关心“人”的方面,讲究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的程度还不够。

(二)公益广告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公益广告本身是为了引导全社会关注公益,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方法论。而除了这些比较大的方面外,对于普通人的关注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公益广告在近几年也会关注普通人,但是总体来说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关注不够、对人尊严的关注不够、没能很好地肯定符合人性的生存条件。主要原因在于公益广告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度不够高。有些公益广告只看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却不能更好地体现公益广告中对其的人文关怀,甚至有些公益广告不知所云,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而这恰恰是关注“人”的公益广告最应该做的,即公益广告要多关注普通人,多关注其内心。[3]

四、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人文关怀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内容

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它与公益广告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而公益广告则具有内容严谨、宣传方向正确、容易引起共鸣的特点。新媒体虽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但是对其传播却不能严格审核,而公益广告的内容虽然严谨,但曝光率低、受众范围小,只能在特定的场合观看。这两者可以取长补短,公益广告搭上新媒体传播快、受众多、阅读方便的快车,而新媒体则融合公益广告认真严谨的优点,二者相互推动,既促进了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又宣传了更多的有益的内容。在这样的局面下,新媒体环境中的公益广告对于人文关怀仍旧不够,个别新媒体依然为了吸引粉丝而打着公益广告的旗号哗众取宠。

(二)对新媒体环境中公益广告的人文关怀内容的分析

公益和广告这两者的结合,会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温暖和希望。好的公益广告深入人心,而一个优秀的公益广告一定具有人文关怀的因素。一则公益广告若要引起共鸣,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在现阶段,公益广告的人文关怀内容并不多,很多在新媒体上传播的公益广告认为只要关心人就是人文关怀,这其实是对人文关怀的曲解。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应该是用感性的叙述方式、生活化的故事情节来表达对人性的赞扬、人生价值的肯定。新媒体是直接对个人进行传播,所以新媒体环境中的公益广告要注重对于个人的关注,要让每个受众都体会到公益广告带来的人文关怀。充满人文关怀的公益广告关注的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而是人们所存在的这个社会的整体环境以及人们所接受的信息,它不是说教,而是一种艺术化的创作。它让受众不再抗拒,从心里去接受它、理解它,进而享受它带来的人文关怀的温暖。

五、结语

结合全文对于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传播与推广要更多的结合人文关怀;第二,公益广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中,要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对人的关怀;第三,新媒体环境下对人的关注应该被放在公益广告的内容的重要位置上;第四,公益广告要帮助新媒体传播正确的内容,避免新媒体被错误利用,新媒体应帮助公益广告吸引受众,以达到传播人文关怀精神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荣清,王禹明.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研究[J].大舞台,2015(11):76-78.

[2]曹梦雯.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人文关怀的探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5.

篇1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现代化的加速,给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如自然生态的失衡,伦理道德的缺失等等.为了唤起人们的道德意识,改善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更加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某种方法来解决,而这种解决方法就是公益广告。公益广告作为传承伦理道德的最佳传播方式,运用其自身的特点担负起宣传公益行为、伦理道德的这个重任。

关键词:公益广告 伦理道德 社会作用

一、公益广告的发展变化

现如今,我们身边的广告形式愈加令人眼花缭乱,商业广告几乎占据了广告领域的全部地位,而且伴随商家的大量投放、媒体的频繁刊载,商业广告聚焦了社会群众的大多数目光。在大力宣扬物质消费就是价值体现的时代,宣扬伦理道德的公益广告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1]

在全球讲环保的大环境下,公益广告运用其自身的特点担负起宣传公益行为,使人们在反思中呼唤道德与人性的回归,呼唤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二、公益广告中伦理道德观念的表现

为了唤起人们的道德意识,改善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更加有效解决这些由于经济现代化带来的问题,我们需要某种方法来解决,而这种解决方法就是公益广告。在公益广告中伦理道德观念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呼唤诚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诚实守信,在社会经济发展下,商家为了追求利益却缺失了诚信,假药、假酒,说的永远比做的好,在广告大赛上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主题“诚信攻略”,画面一:一个小女孩在玩躲避球,字幕“第一关躲避‘诈’弹”,画面二:小女孩在小心翼翼穿过绳网,字幕“第二关小心落‘网’”,画面三:小女孩拿着弹弓在对面墙上的盗版、作弊、欺诈、食言、假钞,字幕一“第三关坚决打击”,字幕二“攻击还在进行中……”。这则公益广告针对的就是现今社会的诚信问题,唤醒商家的道德伦理的诚信和告诉人们面对虚假不能放纵。

二是弘扬尊老爱幼、保护弱势群体的社会风尚。央视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画面是一家人在照全家福,旁白“一,二,三好了下一张”,这时儿女们纷纷接到电话说有事要离开,老人说“我知道了,等你们忙完了也来得及”接着儿女们一个一个的离开了,只剩下老人孤独一人在拍照,老人的画面灰度处理,旁白“我们在父母眼里是心头肉,父母在我们眼里呢?”独自拍照的老人笑着面对镜头,看上去是那么的凄凉,结尾“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则公益广告体现了伦理道德中的孝道,告诉年轻人多给父母留点时间,他们处处为你们着想,而你们回报父母的却是孤独。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行全部影响着你的孩子,你对父母好,孩子也会对你好,这也是一种传承。

三是呼唤公共道德。公共道德是现今人们缺乏最为多的道德准则,记得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则广告报道,文案是中英文对照的。标题“礼仪之邦的尴尬”文案“一则广告背景图案是一个港湾,中央的旗杆飘着美国国旗,确切地点是美国珍珠港,广告的主标题是‘垃圾桶在此’,副标题是‘在美国珍珠港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看完这则广告我不禁自嘲的一笑,曾经的礼仪之邦现在却成了别人的笑话,在外国人眼里我们竟是如此的不讲究卫生和公共秩序的,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古文明是在谁的手里丢失了,爱护公共设施,唤起公共道德是中国公益广告的社会责任。

三、公益广告道德诉求的困境

公益广告的主要内容都是以抽象的、概念性的、影响人们意识为主。正是因为如此,公益广告所传播的这种抽象性意识形态与其他类型广告相比难度更大,要想让受众更好的来记忆理解广告内容并形成实在的社会效应,对公益广告来说,面临的困难还是不少的。我国公益广告从总体上说,与社会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一是公益广告创意总体上还不尽如人意。虽然在一些广告节和广告评比中的获奖作品中也不乏有优秀的公益广告,但大多数情况下也只能在广告大赛上看到具有创意的公益广告。这些作品除了一部分在广告专业刊物上发表外,大部分并没有通过大众媒体与公众见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资源浪费。

二是制作水平低,传播平台少。公益广告虽然画面优美,语言感染力强,但制作水平较低,传播平台少,并不像商业广告大成本的投入,传播平台也不愿传播这种没有广告收入的公益广告,因此,我们也只能从有限的几个台看到有限的几则公益广告。也许,所谓墙里开花墙外香,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这正是公益广告传播效果没有商业广告效果来得好的主要原因。

三是运作机制需要不断完善。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影响公益广告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的部分公益广告都是由企业赞助的,广告一般都有企业署名,多多少少带有些赢利性质,让人容易产生厌烦和对其公益性的质疑心理。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全捐赠的不带任何赢利目的的公共广告运作机制,我认为这是今后公益广告发展应该着力解决的。

四、公益广告未来的发展

公益广告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追求对每一个公民的心灵的净化。谈到公益广告未来的发展,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要提高公益广告整体质量,发展公益广告事业,应该全面地从广告经营者、企业广告主的经营观念上,即从根源上,按照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广告界各项工作中更加突出的地位。不仅想在脑里、说在嘴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上,用强化公益广告活动来深化社会群众的公益意识,使公益广告事业发展壮大。

(二)公益广告要出精品,必须把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刊播各环节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加以运作。多发展新观念、新风格、新艺术,来打造公益广告的独特主体风格,使公益广告更能受到社会群众的欢迎。改变模式化、标语化、单一化、雷同化的弊病,多增加些趣味性和审美性。通过贴近社会、贴近公众的现实,仔细研究公众心态,把公益广告要倡导的正确观念与广告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以精品重塑公益广告的崭新形象,来保证公益广告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东.公益广告基本特征简析[J].公关世界,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