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疫范文

时间:2023-04-08 04:3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卫生防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卫生防疫

篇1

(一)站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

在确定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时,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对档案进行划分。即要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的总体水平的材料以及在基础监督监测上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性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且保管期限长的材料确定为站级档案,以确保站存业务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总体来看,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包括有关证书、研究报告、编制说明及验证报告等。

2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及总结、疫情流行病学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

3年度或跨年度的卫生监督、监测的总结分析。

4重大事故、疫情暴发、中毒调查处理的有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记录及有关的行政行政处罚材料等或年度综合性分析总结。

5专题调查。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或总结,统计汇总等材料。

6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

7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二)科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我国各级防疫站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更大量地、更直接地是形成服务对象档案,即在对其所辖区内或对被划定为本站管理的单位所提供的经常性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服务中所形成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需随所服务的企业的存亡而定,而且不少材料还因工作需要逐年加以补充,因此存科保管更为便利。此外,卫生防疫工作成果的取得周期长,其疾病流行及防治规律得自于长期的大量的日常性监督监测材料的积累。这些常规性监督监测材料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在若干年以后,能从中发现和分析出疫情流行规律。因此,这些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材料不能因为有了综合性或总结性报告,就可以随意处置,而应做为科级业务档案存科保管。科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卫生监督材料

(1)预防性卫生监督材料:包括所辖区内或直管单位许可证审批、复验材料;新、改、扩建项目审查材料。

(2)常规性卫生监督监测材料:包括对所辖地区或监测点或直管单位公共卫生监测材料,包括监测记录、记事,监测小结,控制结果,监测报告以及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抽查材料。

2一般性违法案例、疫情、污染事故、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材料,包括个案调查表,现场调查记录(笔录),人员寻访记录,检验结果及处理报告等。

3行政处罚材料,包括监督笔录、检验报告、合议记录、听证记录、处罚决定书、结案单及送达回执等。

4各类所辖产品鉴定及出具证明材料;广告登记管理材料。

5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材料,包括体检表、检验单、统计表;培训计划、教材及小结等。

6咨询工作材料,包括咨询登记、记录及小结等。

7各种毒理检验、化验材料。

三、实行两级管理的意义

1两级管理有利于解决档案储藏空间与业务档案数量间的矛盾

我国各级防疫机构中,档案室档案库房大多狭小,根本无法容纳全部的业务档案,因此,只能将那些保存价值更大、保存期更长的档案集中到站档案室中,而一般性的,基础性的材料只能分散在科室保存。但这种分散管理也是纳入全站档案工作统一布署和指导下进行的。

2站级管理有利于防疫业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首先,站级业务档案管理可使站档案能够反映业务工作全貌和工作水平,对于站领导及时把握全局,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其次,由于站级业务归档范围明确将具有总结分析性、学术性的材料交站归档,从而要求各科业务人员不能再仅停留在做一般性工作小结,而是要在大量的监督监测材料上做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析性报告,从而促进了业务工作的提高。第三,站档案室人员针对业务档案开展信息加工,通过各种编研材料为全站科研防病工作服务,有利于防疫机构科研工作的开展。第四,站级档案管理便于开展站际防疫信息的交流,为全市甚至全国的防疫工作提供利用。

3科级管理是有利于满足防疫业务工作日常的需要

防疫业务有延续性,在对监测点、直管单位的监督监测中,要经常使用其前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监督监测档案;特别是随着生产经营单位的变化,有些档案还要不断进行补充或注销。如直管单位许可证档案、建设项目档案等就属这种情况。因此科级管理就可以及时满足卫生防疫的日常需要。

四、两级管理的实施

1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

两级管理是通过档案工作网络层层的管理而实现有序的实施。因此,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是这产行卫生防疫档案两级管理的组织保障。

建立档案工作网络即在站一级设立由主管站长牵头、各科主任参加的全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全站包括业务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的领导、规划,提出业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协调解决在实行两级管理中的各种困难。站综合档案室则依据站档案管理委员对业务档案的总体要求,具体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除管理站级业务档案外,还要对科级业务档案管理进行督促指导。各科设兼职档案员,在站档案室的指导下进行站级业务档案的归档及科级业务档案的管理。这样的档案工作网络使业务档案由无序变为有序的管理。

2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对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业务档案,要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在制定业务档案归档范围和归档制度时,站档案室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各科主要业务活动,再结合卫生部“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关于业务活动形成材料范围的规定,经与各科密切协商,具体确定符合业务实际的各科站级和科级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其次,对于各科的科级业务档案也要同站级业务档案一样,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以确保科级档案立卷的规范,但可使用不同的卷皮,以示区分;第三,严格科级秋档案的保管及利用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将档案据为已有。

3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培训和指导

各科兼职档案员大多熟悉本科室的业务,档案知识相对贫乏。因此,要做好业务档案的立卷归档,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档案室可定期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并将档案业务学习列入兼职档案员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进行学分评定,以提高他们学习档案业务的积极性。同时,档案室人员也要主动指导科室立卷和编目。

4推行责任制,加强考核

篇2

一、管理方面:加强对防疫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卫生院院长兼任防保组成员,督促防疫专干按时按量完成各项防疫工作任务,并参与各项工作。年终召开村医会议,布置防疫工作任务及年终召开村医防疫工作总结会议。

三、传染病管理方面:提高疫情报告意识,完美疫情报告制度,按时上报,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争取为零。按时收集村级卫生所疫情情况。一但发现严重疫情,立即采取对疫点进行隔离和消毒措施,配合院领导督促本院各科室做好消毒工作,杜绝医源性传染病的发生;积极做好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工作。

四、食品卫生方面:重点抓好今年食品经营,加工单位的办证和体检工作,争取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率达100%,办证率达85%以上,食品从业人员“五病”调离率达100%,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率为100%,每月进行食品卫生管理监督工作,做好食品样品送检工作,建立食品经营单位分户归档。

五、皮肤病防治方面:加强皮肤病的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多出墙报,做好发放和收集各村线索调查工作,对村医进行麻风病知识培训,完成对历年治愈存活的病人进行检查,同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体检。协助市站做好公卫、食卫等从业人员及特殊人群的性病检查工作,同时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六、寄防方面:按时完成xx年年血检任务,发热病人血检村屯覆盖达85%以上,按时上报各种统计表,积极开展“5.5”碘缺乏病的完全工作。

七、学校卫生工作:做好学校卫生监测和经常性卫生宣传工作,掌握全镇学生数,校医健教数、教师名单,做好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开展中小学健康教育和体检及驱虫工作。

八、劳动卫生方面:做好职业病报告工作及生产性农药中毒报告、发现病例在24小时内向上级部门报告。

九、公卫方面: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争取体检率达100%,要求年审换证率达100%,每季度做好一次监督检查工作。

篇3

学校工作无小事,安全卫生大于天。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工作,对保障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区卫生、教育等部门,各学校、托幼机构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前一阶段的手足口病疫情和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又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为切实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谈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工作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们一定要树立“健康第一、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切实做好学校食堂流行病、传染病防控工作。近年来,在区卫生、教育部门和各学校共同努力下,我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学校卫生安全意识显著增强,学校卫生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学校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卫生法制意识有所增强,等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学校未能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摆上位置,错误地认为抓教学是硬任务,而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则是软任务,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表现为相关制度流于形式,管理松驰。有些学校甚至把学校食堂当成“摇钱树”、“聚宝盆”,把后勤社会化作为创收的手段,存在“以包代管”现象。事实一再告诉我们,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马虎不得,麻痹不得。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一定要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对广大师生高度负责、对教育事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杜绝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管理,保证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要认真落实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制度,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必须持卫生许可证方可营业,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培训合格证上岗;

要加强学校食堂环境管理,彻底整治食堂内外环境,灭鼠、灭蝇并消除其孳生条件要;

严把食品及原料的采购关,严禁购买无厂名、无产地、无检疫证,价格明显偏低的产品,从源头上保证学校食品卫生安全;

要加强学生生活饮用水设施及水源管理,各学校购买的纯净水,其生产厂家必须是经卫生监督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的企业,否则不能购买给学生饮用,防止水污染造成疫病传播。各学校要明确校长负总责,加强食品卫生安全过程管理,切实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二要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教育部门要与卫生局密切配合,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研究制订并不断完善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应急预案要具有可操作性,预案的内容和工作要求要宣传到每一个责任人,并组织进行必要的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立即启动,有效实施。

三要强化监督,着力消除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各学校要明确专人负责食品卫生安全的日常检查与管理。卫生及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巡查,要把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明查与暗访结合起来,以便及时发现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由卫生监督部门提出整改要求和意见,明确整改时间,并跟踪督改,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对以各种借口拒不整改的学校,要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三、加强预防监督,严格学校管理

卫生、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找到辖区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卫生部门要加强学校内的安全、卫生宣传,将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教育贯穿于日常的健康教育中;

要结合季节性、突发性的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由学校安排必要课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区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紧密配合,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和教职工定期健康体检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救护措施,切断传染病在校内的传播途径。一旦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必须立即向卫生疾病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区卫生监督部门要将学校集体食堂、学校课间加工企业作为监管重点,积极推行先进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建立食品准入和生产经营过程的溯源制度,推行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要经常性的同教育部门一起对学校食堂操作间、生活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篇4

那么,如何有效进行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有长期工作积累中,我们认为有几点可供参考。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网络机制

建立档案工作网络机制,即在站一级设立由主管站长牵头,各科室主任参加的全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全站包括业务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领导、规划,提出业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协调解决卫生防疫业务档案管理中的各种困难。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直接分管各站综合档案室,各站综合档案室则依据档案管理委员会对业务档案的总体要求,具体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这样的档案工作网络使业务档案管理由无序变为有序。

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目前,卫生防疫档案信息化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应用软件太乱,没有建立统一平台,甚至只是简单运用了一些计算机文档处理工具,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卫生防疫系统的主要矛盾并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档案信息化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然后才是基础数据的录入和校对。实际上,基础数据的录入和校对工作并不复杂,只要找几个专业打字员就可以了。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对业务档案进行信息加工,推进卫生防疫档案信息化进程

业务档案包括:一是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及总结、疫情流行病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二是年度或跨年度的卫生监督、监测的总结分析;三是重大事故、疫情暴发、中素调查处理的有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记录及有关的行政处罚材料或年度综合性分析总结等;四是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五是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所谓信息加工,首先就是严格按照档案分类,对档案信息进行整理,然后根据系统要求录入到计算机。以上这些,信息化得到普及推广,监督执法人员如果在进行执法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疾病控制方面,疾病流行及防治规律来自于长期的大量的日常性监督监测材料的积累,这些常规性监督、监测材料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在若干年以后也能从中发现和分析出疫情流行规律,并且,通过标准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图表、线条分析,使结果更形象具体。

有重点地做好数据库建设

目前档案信息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建立数据库必须做到: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坚持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档案业务人员协同配合,面向应用,建立“活库”,以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考核数据库的“活性”,突出重点,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等,切忌“各自为政”,将来形成“信息孤岛”反而事倍功半。当前若能把综合数据库的完善提高和各单位档案目录库建立起来,通过网络联接形成开放的分步式数据库群,将使自动化系统效率提高一大步。

加强专业人才培训

目前的卫生防疫站档案人员多为半路出家,要掌握卫生防疫档案信息化,在熟悉掌握卫生防病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加强与业务科室的联系。

篇5

一、卫生防疫一务档案两级管理的原则

防疫业务档案两级管理是指在卫生防疫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将防疫业务形成的技术档案实行分别站级、科级两级管理。其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将卫生防疫业务档案纳入站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同其他门类的档案一样,业务档案的管理也应在接受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由站档案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将业务档案分为站科两级: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大量疾病防治、卫生监督监测档案分别为站级业务档案和科级业务档案两个层次。

3站级业务档案管理:凡划归的站级管理的业务档案,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庥、整理、立卷,定期向站档案室归档,交由站档案室统一保管和提供利用。

4科级业务档案管理:凡划归为科级管理的业务档案,交科保存,由各科兼积档案员负责收庥、整理、立卷,并负责保管和提供利用。二、站科两级档案范围的确定

(一)站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

在确定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时,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对档案进行划分。即要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的总体水平的材料以及在基础监督监测上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性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且保管期限长的材料确定为站级档案,以确保站存业务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总体来看,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包括有关证书、研究报告、编制说明及验证报告等。

2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及总结、疫情流行病学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

3年度或跨年度的卫生监督、监测的总结分析。

4重大事故、疫情暴发、中毒调查处理的有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记录及有关的行政行政处罚材料等或年度综合性分析总结。

5专题调查。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或总结,统计汇总等材料。

6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

7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二)科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我国各级防疫站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更大量地、更直接地是形成服务对象档案,即在对其所辖区内或对被划定为本站管理的单位所提供的经常性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服务中所形成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需随所服务的企业的存亡而定,而且不少材料还因工作需要逐年加以补充,因此存科保管更为便利。此外,卫生防疫工作成果的取得周期长,其疾病流行及防治规律得自于长期的大量的日常性监督监测材料的积累。这些常规性监督监测材料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在若干年以后,能从中发现和分析出疫情流行规律。因此,这些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材料不能因为有了综合性或总结性报告,就可以随意处置,而应做为科级业务档案存科保管。科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卫生监督材料

(1)预防性卫生监督材料:包括所辖区内或直管单位许可证审批、复验材料;新、改、扩建项目审查材料。

(2)常规性卫生监督监测材料:包括对所辖地区或监测点或直管单位公共卫生监测材料,包括监测记录、记事,监测小结,控制结果,监测报告以及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抽查材料。

2一般性违法案例、疫情、污染事故、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材料,包括个案调查表,现场调查记录(笔录),人员寻访记录,检验结果及处理报告等。

3行政处罚材料,包括监督笔录、检验报告、合议记录、听证记录、处罚决定书、结案单及送达回执等。

4各类所辖产品鉴定及出具证明材料;广告登记管理材料。

5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材料,包括体检表、检验单、统计表;培训计划、教材及小结等。

6咨询工作材料,包括咨询登记、记录及小结等。

7各种毒理检验、化验材料。

三、实行两级管理的意义

1两级管理有利于解决档案储藏空间与业务档案数量间的矛盾

我国各级防疫机构中,档案室档案库房大多狭小,根本无法容纳全部的业务档案,因此,只能将那些保存价值更大、保存期更长的档案集中到站档案室中,而一般性的,基础性的材料只能分散在科室保存。但这种分散管理也是纳入全站档案工作统一布署和指导下进行的。

2站级管理有利于防疫业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首先,站级业务档案管理可使站档案能够反映业务工作全貌和工作水平,对于站领导及时把握全局,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其次,由于站级业务归档范围明确将具有总结分析性、学术性的材料交站归档,从而要求各科业务人员不能再仅停留在做一般性工作小结,而是要在大量的监督监测材料上做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析性报告,从而促进了业务工作的提高。第三,站档案室人员针对业务档案开展信息加工,通过各种编研材料为全站科研防病工作服务,有利于防疫机构科研工作的开展。第四,站级档案管理便于开展站际防疫信息的交流,为全市甚至全国的防疫工作提供利用。

3科级管理是有利于满足防疫业务工作日常的需要

防疫业务有延续性,在对监测点、直管单位的监督监测中,要经常使用其前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监督监测档案;特别是随着生产经营单位的变化,有些档案还要不断进行补充或注销。如直管单位许可证档案、建设项目档案等就属这种情况。因此科级管理就可以及时满足卫生防疫的日常需要。

四、两级管理的实施

1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

两级管理是通过档案工作网络层层的管理而实现有序的实施。因此,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是这产行卫生防疫档案两级管理的组织保障。

建立档案工作网络即在站一级设立由主管站长牵头、各科主任参加的全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全站包括业务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的领导、规划,提出业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协调解决在实行两级管理中的各种困难。站综合档案室则依据站档案管理委员对业务档案的总体要求,具体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除管理站级业务档案外,还要对科级业务档案管理进行督促指导。各

科设兼职档案员,在站档案室的指导下进行站级业务档案的归档及科级业务档案的管理。这样的档案工作网络使业务档案由无序变为有序的管理。

2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对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业务档案,要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在制定业务档案归档范围和归档制度时,站档案室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各科主要业务活动,再结合卫生部“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关于业务活动形成材料范围的规定,经与各科密切协商,具体确定符合业务实际的各科站级和科级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其次,对于各科的科级业务档案也要同站级业务档案一样,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以确保科级档案立卷的规范,但可使用不同的卷皮,以示区分;第三,严格科级秋档案的保管及利用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将档案据为已有。

篇6

1、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卫生防疫问题某些疾病是与住区环境和住宅内部构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不良建筑综合症和建筑相关疾病等已经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住区规划应着眼于全局,一切从科学出发,在确保规划合理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住宅建筑与卫生防疫的相关关系,注重优化住区周边环境和卫生防疫条件,创建健康的人居环境。

⑴ 住区规划时首先要切实做好选址,基地和周围环境不应存在污染源,关注主导风向,住宅建设用地必须远离垃圾堆场、废气排放附近及城市污染源的下风口。

⑵ 从规划设计上注重保护好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对原有的绿林、水体、山石等的保护利用,使人与自然更加密切亲和。

⑶ 住宅与住宅间的规划间距要保证楼层、居室有效的日照时间与通风效果。阳光普照和空气流通可以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的自然卫生防疫手段。

⑷ 注重绿地建设,优化树种的选择和水体的流动,防止花絮飞扬或污水滞留造成的病菌传播或繁殖。

⑸ 适当控制住区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过分追求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加大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从而形成人口过分密集、空间拥堵、环境恶化,容易造成疾病的感染和传播。

⑹ 合理规划住区水体环境,污水、废水和垃圾处理要达到无害化,甚至资源化。

2、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卫生防疫问题住宅的单体设计也对居住的健康产生影响,主要应从优化平面设计、改善室内自然净化条件,提高卫生防疫性能等方面入手。

2.1优化平面布局,提高卫生防疫性能功能的合理分区是保证居民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因而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优化平面布局,提升健康要素,增强其对疾病的自身“免疫力”。

⑴ 在塔式住宅设计中不宜采用内天井式平面。因面向内天井开窗的房间多为厨房和卫生间,是污染源的易发区,当天井内无法形成正压的情况下,污浊空气携带病菌悬浮在天井中,容易形成烟囱效应的“拔风”现象,造成气流污染和“串味”,倒灌室内,对住户室内卫生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⑵ 塔式住宅平面设计应明确各户型的空气对流通道,单朝向户型的设计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⑶ 塔式住宅凹口深度和宽度比应不大于2:1,最小开口宽度不应小于3米。凹口过深过窄,都不利通风效果。

⑷ 板式住宅不宜采用长内廊和外廊式平面。因长内廊通风效果差,外廊一般连通各户的厨房和次卧室、容易串烟串味,产生视觉干扰,同时也易传染病毒。

⑸ 板式住宅宜设计成南北通透型,即南客厅、北餐厅的布置方式。厨房宜设计在餐厅侧面,以免遮挡厅的通风采光。厨房靠北墙设置时,宜留出宽度不小于1.2米的采光口(或北向阳台),以满足餐厅的采光通风要求。

2.2改善室内通风、采光环境,提高自然净化能力直接采光与自然通风,是改善和提高住宅自然净化能力、防控疾病传播的最佳手段。日照及其紫外线杀菌作用对提高住宅的卫生防疫效果是不可或缺的。而住宅室内通风换气是十分简便而且行之有效的净化方法。据统计,室内空气污染要比室外高2-5倍,严重的高达百倍以上,定时开窗通风可大幅度降低室内微生物密度,据医学上统计,开窗75分钟可减少室内96.4%-99.5%的细菌。

⑴ 卧室、起居室(厅)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风。严寒地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风。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⑵ 卧室、起居室(厅)吊顶后,其净高最好不应低于2.6米,以增强通风流量。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应不应低于2.4米。

⑶ 住宅电梯厅必须有直接对外的采光通风窗,禁止设计暗电梯厅,尤其是高层住宅。

⑷ 住宅外窗的开启扇面积不得小于整窗面积的25%,并加设纱窗,防止蚊虫的飞入。

⑸ 塔式住宅楼开向外墙深凹口的厨房间,通风采光窗宽度不得小于1.2米,以保证基本的采光通风要求。⑹ 南向封闭阳台悬挑长度不宜超过1.5米,以保证下层住户阳光直射室内的时间,达到日光紫外线消毒的目的。

3、住宅设计中要考虑切断流行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住宅设计中,应从设计的源头,精心考虑,合理设计,避免通过公共空间、设施及污染的空气、水源及接触等途径而发生传染病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

⑴ 住宅不宜设置垃圾道。高层住宅宜在每层设封闭垃圾收集空间。集合式多层住宅应在楼外设置密闭式可移动分类存放垃圾箱,或设置垃圾生化处理设备。

⑵ 住宅建筑内不宜布置餐饮店,实在不可避免时,应将烟囱、通风道直接通出住宅顶层屋面,防止倒灌和有害气体侵入住房,影响健康和安全。同时,其出入口应与住宅严格分开布置。

⑶ 建筑防火单元、房间布局隔断与防疫分区应结合起来,公用部位设计为负压空间,尽可能分开使用楼电梯。

⑷ 各功能区域、各单元、各房间之间应防止横向和竖向的串气而引起交叉感染,如管道、线槽穿越隔墙处应密封处理,管道井宜每层隔断。

⑸ 住宅户内功能布置要强调洁污分离、干湿分离的设计原则,首先要保证交通流线的简捷和功能分布的合理,对不同的户型和楼型,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并进行优化调整。综合分析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公共空间的交叉感染问题。

转贴于

⑹ 杜绝因供水水质污染而感染传播疾病。因水质受到污染而造成的疾病的交叉感染和传播事件,国内外均有过报导,因此,应对供水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均应重视,避免二次污染和回流污染,确保水质卫生安全。

⑺ 避免通过接触而交叉感染。公共交通走道照明控制开关应采用光控和声控方式,不应采用触摸控制方式,以减少住户触摸而交叉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4、住宅各专业设计紧密配合,防止因室内环境污染而造成疾病感染和传播室内空气受到污染,就有可能引起人体的各种疾病。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应相互协调,通力合作,从各专业角度,认真考虑卫生防疫的需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控室内环境污染,避免疾病的感染和传播。

4.1建筑、室内装修专业

⑴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

⑵ 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有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道,并预留安装排气机械的位置和条件。

⑶ 室内氡气有80%-90%来自地基土壤,因此降低室内氡浓度的有效办法是经常开窗通风和建造防氡地基,密封室内的细小裂缝,堵住地下氡气进入室内的通道。

⑷ 对装修设计和材料、部品选择进行严格的把关,使室内装修十分重视环保和防污染问题,选用无毒、无害、无污染环境、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环保型材料和部品,使用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先进技术及设备,防止成品家具对室内造成的污染。

4.2.设备专业

⑴ 地漏水封存水弯应经常有水补充,防止干涸。如可采用无水封地漏加P型存水弯,并由洗脸盆的排水给P型存水弯补水,或采用多通道地漏等。厨房不宜设计地漏,以利于减少虫害的滋生和废气的污染。

⑵ 住宅室内不得以设置吸气阀替代通气管,而应设置伸顶通气管,因吸气阀只能靠吸入空气,防止负压破坏水封,且其阀瓣一旦老化,将造成室内污染的严重后果。

⑶ 通气管应直达屋顶,不得与风道和烟道连接,且其管口应避开门窗,也不宜设在建筑物挑出部分的下面,以防止臭气污染室内环境。

⑷ 排水管道渗漏、凝结水对物品等的污染和损害应得到充分重视,要从选材及安装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排水管道的渗漏、结露而污染室内环境,传播病菌。

⑸ 建筑设备管线应相对集中设计。高层和多层住宅必须设置垂直管道井。排污立管宜单独设置。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

⑹ 空调系统的过滤器以及风道、风口会成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污染源。同时家用空调系统的过滤网、风管、吹风机也是病菌和病毒生存繁殖的栖息地。应注意消毒灭菌和室内的通风换气。

⑺ 在厨房灶具或吸烟处要设局部排气设备,厨房排油烟机的排气管通过外墙直接排至室外时,应在室外排气口设置避风和防止污染环境的构件。

⑻ 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期间,应有室内新鲜空气交换和补充设备。特别是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的住宅,要有防止诸如军团菌等细菌感染的措施。

篇7

关键词:中小型 养猪场 卫生防疫 措施

一、提供较好的防疫条件

1、猪场的合理选址和布局

(1)选址。场址的选择,要求符合卫生防疫措施,应远离交通要道、屠宰场、饲养场、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医院、学校、托儿所、幼儿园、食品厂、药厂及仓库等,应选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便于排水的地方,不要靠河流两旁,又要有地下水源以便于打水井。交通方便,电源稳定,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而且环境卫生条件良好,无其他污染源。

(2)布局。必须将猪场的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在猪场大门需要建消毒池,饲料库、药房应建在场内的主导风向上风处。对于引进种猪和病猪要建隔离舍、兽医室、粪便处理场。还要在生产区入口设立更衣室、消毒室。粪便处理场应建于场内主导风向的下风处。

2、猪场需要设置相应的工作人员

要设置健康情况良好的专职兽医和饲养人员及消毒员。负责猪场出入人员与车辆的消毒工作,同时阻止闲杂人等入场。在消毒池内,配制2%的烧碱溶液或,对出入车辆的轮胎和人的鞋底进行消毒;同时还要设喷雾消毒装置,对车身和车底盘进行消毒

二、工作人员的职责

1、兽医人员

兽医人员要有整体的防疫计划,并具备组织实施的能力。对猪只健康状况要随时深入猪舍。观察,参与病猪的诊疗工作,并做好记录。检查饮水、饲料、用具、猪舍和粪便清理情况,并随时提出改进意见。对引进的种猪及时检疫观察。定期总结防疫工作。不准为场外任何单位或个人诊疗动物疾病。

2、饲养人员

猪舍饲养人员不准随便串舍、串用工具。要注意观察猪群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兽医报告。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应常清扫和冲刷猪舍内的粪便。经常开展灭鼠、灭蝇工作,不准其他动物进入场内,不准在场内饲养其他动物。

三、防疫规程

1、消毒制度

(1)春秋季节,在消毒池放入3%~4%的烧碱水进行消毒;冬季,在消毒池内撒入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每周更换1~2次。

(2)猪舍带猪消毒。每周进行1次,可用0.3%~0.5%过氧乙酸或百毒杀等喷雾对猪体及猪舍进行消毒,每平方米300mL左右,在清扫后进行。

(3)猪出栏后的猪舍消毒。清扫后用清水冲洗,然后用菌毒敌或灭菌灵等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量为500mL左右,间隔一天再消毒1次,空圈1周后进猪。

(4)分娩室、分娩栏及分娩母猪的消毒。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再用喷灯火焰消毒。待干燥后再让母猪进入。母猪临产时,用百毒杀等将和消毒,产子完毕后,再用百毒杀等对母猪后躯、和消毒,并将地面清扫干净,同时控制好分娩室温度。在分娩后用百毒杀等喷雾消毒,每天1次,直到离乳。

(5)环境大消毒。对周围的环境,每年春秋两季分别进行大消毒。可用0.5%的过氧乙酸或3%~4%的火碱液喷洒地面。

(6)车辆消毒。对于运输猪和饲料的车辆,在装运前后一定要用灭菌灵或菌毒敌等喷雾消毒。

(7)剖检室的消毒。在使用后,不但要将尸体送往无害化处理场处理,还要立即用高浓度的消毒液对剖检室进行彻底消毒。

(8)猪场职工及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时要更换衣鞋,并要经过消毒室紫外线灯照射或采取其他方法消毒后方可进入。离岗时要留下工作服和鞋,不准带出场外。

2、实行自繁自养

建立健康种猪群,实行自繁自养。要到无特定疫病的种猪场购买引种。并在引进种猪前,对出售种猪的猪场进行疫情调查。了解其在以前发生过哪些疫病、发生的时间、流行情况、诊疗情况及防治效果等。就地检疫时,首先观察猪只健康状况,精神外貌,然后根据需要采血清检查特定疫病。进场隔离观察时,种猪引进后需要一个月以上时间进行观察,在观察期间需要补注各种疫苗。将体内外寄生虫驱除,确定健康无病后方可进入本场生产区。

3、预防接种

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疫(菌)苗使用效果及本地实际,制定实用的免疫接种计划和程序,按时进行预防接种;为防止某种疫病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等的防疫措施,也必须列入规章制度。

4、发生疫情应采取的措施

(1)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尽快隔离确诊。发生或疑似发生口蹄疫、猪水疱病等一类传染病时,要立即采取措施,首先封锁疫区,禁止猪调出或调入,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待有处理后对猪场进行彻底消毒,并查出发病原因。

(2)发生其他疫病时,应将病猪隔离治疗。随时发现随时治疗,同时每天对猪舍进行带猪消毒一次。隔离舍除每天消毒外,还应在污染后立即消毒。同时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要对未发病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3)死猪及分娩的死胎、胎衣应送到无害化处理场处理或在指定地点焚烧后深埋。此外,出售生猪必须在场外交易,出场猪不准回流。

篇8

一、传染病监测与控制

(一)报告人

各级医疗机构、灾民安置点收集信息的卫生人员和乡村医生。

(二)报告方式

填写报表和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进行直报,如网络不通,需电话报告。

(三)报告内容

发现霍乱、甲肝、痢疾、感染性腹泻、流感、疑似传染病相关死亡及疑似传染病聚集性病例时,应立即进行报告。其它传染病按正常程序进行报告。

(四)监测信息收集方式

尚在正常运转的医疗机构以及定点收治灾区伤员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如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按照传染病相关报告规范进行网络报告。

灾民安置症状监测表(详见附表)由医务人员负责填写,交由现场搜索或收集信息的卫生人员进行汇总上报。在未设固定医疗点的安置点,应指定人员每天在安置点询问了解疾病症状和发生人数等,向收集信息卫生人员报告。

(五)症状监测

在灾民安置点开展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发热伴出疹、腹泻水样便、腹泻血便、急性黄疸、脑炎或脑膜炎、其他发热性疾病、食物中毒、咳嗽伴咳血、淋巴结肿大(颈下、腋下、腹股沟)等监测。

(六)疑似传染病相关死亡、疑似传染病聚集性病例报告

医疗卫生人员发现疑似传染病相关死亡、传染病聚集性病例后,应立即进行上报。如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则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规范进行网络直报或以其它适宜方式上报。

(七)监测数据汇总分析

对收集的信息应综合分析,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分病种和症状监测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罹患率和死亡率,分年龄组的发病数、死亡数、罹患率和死亡率,发生地点、变化趋势等。

二、生活饮用水监测

(一)内容

包括饮用水水源选择与卫生防护、临时性供水点监测、饮用水消毒和饮用水水质检测等。

(二)区域

所有受灾地区集中式供水点、受灾现场及生活区域、居民分散式饮水点等关键区域和场所。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采样地域和场所。

(三)水源选择与卫生防护

1.水源选择原则:选择地表水为水源时应当尽量选用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防护的地表水。应当优先选用防护设施完善的水源。

2.水源卫生防护:水源地应当设置隔离墙(栏)、警示牌等并有专人看管。取水容器、贮水池、贮水罐以及输水管道等,用前必须进行全面冲洗和消毒。取水应采用专用水桶。

(四)临时性供水

1.瓶装水运输方便,水质安全,可用来解决应急饮水问题。

2.建立临时水处理设施。根据水源水质情况选择适宜的水处理设备。

(五)饮水消毒

根据消毒剂的用量要求对生活饮用水进行规范消毒,加入消毒剂后,放置30分钟,检验水中余氯应大于等于0.5mg/L。另外,煮沸消毒是十分有效的灭菌方法,一般将饮水煮沸时间保持5分钟以上。

(六)水质检测

使用现场快速检验设备检测余氯等消毒剂余量。不能进行现场快检的水质指标,应及时送实验室检测。

灾区的临时供水应当进行日常监测,主要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消毒剂余量(一般为游离余氯)、色度、臭和味、浑浊度、pH值、氨氮、硝酸盐,根据水质污染情况,应当及时调整监测指标。

三、预防性消毒

(一)环境消毒

1.环境: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的环境清污,在改善环境卫生基础上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处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

2.灾民安置点:喷洒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剂(1升水加1片或5%的84消毒液按1:100配制),主要喷洒物体表面、墙面和地面,作用30分钟,每天消毒1~2次。

3.垃圾:喷洒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剂(1升水加2片或5%的84消毒液按1:50配制),每天消毒1~2次。

4.厕所:喷洒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剂(1升水加2片或5%的84消毒液按1:50配制),主要喷洒门把手、门框、地面、蹲坑等处。粪便可直接布撒漂白粉,每天3次。

(二)餐、饮具消毒

餐、饮具清洗后首选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也可使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用250~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洁水冲洗干净。

(三)手和皮肤的消毒

参与灾后环境清污、动物尸体处理等工作后,均应进行手卫生消毒。

(四)垃圾和污水的收集与处理

1.根据灾民聚集点的实际情况,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点并加强管理,生活污水应定点倾倒。

2.及时对垃圾点和污水倾倒处进行消毒杀虫,控制蚊蝇孳生。

四、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

(一)病媒生物监测

1.范围

本监测方法适用于灾区,重点是安置点及其周围环境。

2.种类

结合灾区当地实际情况,当前只监测蚊类、蝇类和鼠类。

3.频次

蚊类、蝇类每周监测2次;鼠类每周监测1次。一旦达到杀虫灭鼠的参考指标,则建议实施杀虫灭鼠。每次杀灭后,要进行控制效果评价。

4.方法

(1)成蚊监测用诱蚊灯法;

(2)幼虫监测用勺捕法、路径法;

(3)蝇类监测用目测法;

(4)鼠类监测用夹夜法、鼠迹法。

(二)病媒生物防制

1.蚊幼虫防制

疏通沟渠,清除积水,填平水坑。或在水坑内,使用1%的安备或菊酯类杀虫剂。

2.成蚊防制

灾民安置点室内外墙面采用菊脂类杀虫剂滞留喷洒,提醒人群减少与蚊虫接触。

3.成蝇防制

采用扑打、粘捕等各种方法消灭苍蝇。灾民安置点室内外墙面、厕所及垃圾点采用菊脂类杀虫剂滞留喷洒。

个人防护:在居所内装置纱门、纱窗等防蚊蝇设施,穿长袖衣服、长裤,可使用蚊香、驱避剂防蚊,尽量使用蚊帐。

4.鼠类防制

防止鼠类取食,垃圾日产日清,减少鼠类孳生的可能;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杀鼠剂;灭鼠前做好宣传告知。

五、尸体处理

(一)尸体暂时存放地的要求

存放地点应远离水源、避开人员活动区,避开低洼地。

1.存放在平均气温低于20℃的情况下,自然存放不宜超过3天。放入存尸袋的可适当延长存放时间,但应在尸体上下洒盖漂白粉,降低尸体腐败的速度,减少异味,尸体出现高度腐烂时应及时进行火化或掩埋处理。

2.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择适当集中存放。

(二)尸体包裹要求

1.首选统一制作的裹尸袋。

2.可因地制宜选用逝者生前使用的被褥等进行包裹。

3.尸体的包裹要尽量严紧结实。

4.在尸体高度腐烂时在裹尸袋内要加棉织物吸收液体,并适当喷洒漂白粉或其它消毒除臭剂。

(三)尸体掩埋要求

1.对甲类传染病死亡者,应做彻底消毒后,以最快速度运出火化或者2米以下深埋。

2.对高度腐烂的尸体应进行消毒除臭处理。尸体清理后需要对其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作用30~60分钟。

3.选用土葬,应尽可能选择2米以下深埋的方式。埋葬人数集中量大时或有特殊原因不能选择深埋方法时,如为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等,经现场卫生专家决定可选用浅埋(1米)的方法。

4.掩埋地应选择土壤结构结实、地下水位低的场所。掩埋场所还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点。埋葬地点必须远离水源地。尽量选择人口密集区的下风向。

六、灾后健康教育

充分动员和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因地制宜宣传灾后防病知识,力争做到家喻户晓。

(一)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以宣传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为主。具体内容为:

1.宣传做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和食用过期变质食物。

2.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居住地、水井附近的垃圾和厕所粪便。

3.开展灭蚊、蝇、鼠活动。

4.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及时就医。

5.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生活规律,必要时向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咨询。

篇9

一、需要重点预防的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用已死亡畜禽肉和未很好冷藏的米饭、蔬菜食品特别容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有时有发热、头痛,潜伏期一般在3~12小时,部分在13~24小时,少数在48~72小时。需要及时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及时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

一般为误食有毒物质(农药、亚硝酸盐等)引起。食入化学有毒物发病快,一般潜伏期在数分钟~1小时内,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及时对症治疗,包括停止食用毒物,及时进行催吐、洗胃、灌肠,使用特效解毒药等。如亚硝酸盐中毒给予美蓝,有机磷中毒采用阿托品和氯磷定、解磷定,砷中毒采用二巯基丙醇,条件允许时应送医院抢救。

(三)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扁豆或食用苦杏仁、发芽土豆、毒蘑菇会引起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误食猪甲状腺、肾上腺和含毒的鱼类会引起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该类中毒一般采取洗胃、急救和对症治疗。

二、发生食物中毒的现场应急处理

(一)对病人紧急处理和报告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对病人及时诊断和急救治疗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内容包括食物中毒发生地点、时间、人数、典型症状和体征、治疗情况、中毒食物。

(二)对中毒食品进行控制处理

1.封存现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通知追回或停止食用其他场所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待调查确认不是中毒食物以后才能食用。

2.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并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固体食品,可用煮沸消毒15~30分钟处理;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消毒,消毒后废弃。餐具等可煮沸15~30分钟,也可采用漂白粉消毒。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可用20%石灰乳或漂白粉消毒(一份排泄物加二份消毒液混合放置2小时),环境可采用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消毒。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应将引起中毒的有毒物进行深埋处理。

三、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一)救援食品最好是直接入口的防污染和卫生质量稳定的定型包装或者袋装密封食品和瓶装饮料。

(二)保证清洁瓜果蔬菜供应,禁止游动摊贩售卖非包装熟食品,尤其是散装熟肉、水产品和切开的水果。

(三)不准销售来源不明的食品及原料。

(四)集体用餐单位应优先配备清洁用水、洗涤消毒设备以及食品加热和冷藏设备。

(五)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做好食品设备、容器、环境的清洁。消毒后,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后开业,并加强对其食品和原料的监督,防止食品污染。

四、开展对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

避免在简易住处集中做大量食物和集体供餐,避免购买和食用摊贩销售的未包装的熟肉和冷荤菜;食品要生熟分开,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所有现场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剩饭菜一定要在食用前单独重新加热,存放时间不明的食物不要直接食用。

(一)不可食用的

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己腐烂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的、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其他已腐败变质的食物和不能辨认是否有毒的蘑菇。

(二)可食用的

1.新鲜的或工厂包装的未被污染的食品;

2.烧熟煮透的现场加工食品;

篇10

一、一年之季在于春,进入元月份我站就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工作,撤销了药供科,监督监测职能分开,成立了监督执法大队、健康体检中心、消毒杀虫中心、信息中心、结核病防治中心等科室,职责进一步明确,功能进一步齐全。在这次抗击“非典”中,体检中心、信息中心、消毒中心、监督执法大队等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整顿了组织纪律,完善了规章制度,为规范一支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素质较高、训练有素的防疫队伍,我们经过了二周纪律整顿,全部职工要求南迁办公,实行每日指纹两签到,在严明纪律的基础上,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各科工作在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的规范下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防“”工作:

四、传染病防治与计划免疫工作:

1、XX年年1--6月份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报告法定传染病十一种(即:肝炎、痢疾、淋病、梅毒、麻疹、百日咳、猩红热、出血热、布病、肺结核、非典)。总报告820例,总报告发病率38.93/十万;病死1例,病死率为0.12%。与去年同期相比总报告发病率上升32.24%,上升的主要病种有:肝炎33.05%、痢疾1.40%、淋病4.94%、麻疹51.85%、布病244.04%、肺结核18.29%。下降的主要病种为猩红热,下降幅度为33.05%。

2、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根据全省腹泻病监测方案,全市县级以上医院均开设了肠道门诊。为了认真做好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我站于近日正在对各医院肠道门诊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5月31日下发了xx市《关于加强夏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6月7日下发了《关于开设肠道门诊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6月18日我站转发了省疾控中心《关于加强霍乱防治工作的通知》。

3、乙脑防治工作

7--9月份是乙脑的高发季节,可今年不少地区提前发病,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本该病的发生和流行,6月18日我站下发了《关于做好乙型脑炎预防工作的通知》。7月2日15时,在xx市广播电台“空中医院”栏目做了“预防乙脑知识讲座”,通过广泛的宣传,从而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

4、甲肝防治工作

为防制甲肝疫情在我市的发生,我站于3月份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甲肝疫苗的普种工作,共接种甲肝疫苗28万人份。在广大儿童青少年及高危人群中全面普种,广泛地提高了人群的免疫水平。

5、儿童基础免疫接种工作是我们今年的重点,虽然受非典疫情的影响,正常的基础免疫接种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我们把工作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前半年共给各县(市、区)发送糖丸178000粒、麻疹疫苗39000支、百白破23150支、卡介苗10490支、乙肝疫苗8000人份。正常的冷链运转保证了基础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使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6、4月14日--15日,我市召开了全市计划免疫暨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计免工作的管理,规范了簿、卡、表证及技术档案管理,督促各县(市、区)尽快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并规定了半年内应达到的工作目标,在抗非典期间从没放松对其它流行病的监测工作。

五、消毒杀虫工作。在做好防非典消毒灭菌工作的同时,对市直医疗单位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上岗培训,举办消毒专业技术培训班三期,培训专业人员120余人,经过技术考核颁发了上岗证件。三月初对市直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四月初因防非典中断。五月初以来,在做好防非典消毒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大面积夏季灭蚊、蝇、鼠、蟑工作,电视发了通知通过广播报刊做了广告,目前工作进展顺利。

六、地方病科在做好非典防治工作的同时,积极落实今年的地方病防治工作。针对近年来布病逐年上升,而且今年上升速度非常之快的现状,提出了防治计划,并报市政府批准通过普种疫苗予以预防的计划,目前工作正在落实中。

七、防痨科积极实施结核病项目计划,落实归口管理,并深入各项目县开展了督促检查。今年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开办了结核病门诊,结核病实行统一管理,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3.24结核病防治宣传周活动,在社会上形成良好局面。

八、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截止5月底全市共报告性病新发病例187例,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3%,hiv/aids累计22例,aids7例,死亡6例。前半年深入阳城、陵川对hiv流调3例,完成感染因子监测60份,对10份可疑血样送省疾控中心检验。举办性病、艾滋病培训班2期260人。

九、体检中心今年刚刚成立,就以出色的工作迎接的严峻挑战。我市的唯一一例病人是他们从返乡人员中筛查发现,很好地完成了防“”体检排查工作,全科同志荣立集体一等功。在做好体检排查工作的同时,完成食品从业人员体检991人,公共场所770人,药品从业人员915人,同时注射甲肝疫苗1860份。

  1  

十、为理顺卫生监督管理体系,抓好监督执法工作,XX年年初我站正式成立了xx市防疫站监督执法大队。首先狠抓了春节市场整顿工作,对市区和各县(区)市场进行了全面食品卫生监督大检查,共查一个市区,6个县区,督导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2家,其中:集贸市场、个体户28家,中小食品加工厂4家,餐饮业12家,保健食品经营者6家,其它2家,没收各类违法食品221.8公斤,强大的威摄力,净化了食品卫生市场,保证了全市人民安全卫生,祥和的过好两节。

十一、广泛开展监督,全面规范行为。鉴于以往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监督大队一成立就严格从头做起,绝不徇私舞弊,他们深入到工厂、学校、煤矿、医院、超市、饭店等全面开展了监督检查,短短一个多月就监督258个单位,制作各种监督文书600余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08份,被立案的单位110个,其中:食品卫生57个,传染病防治与消毒15个,职业病防治28个,公共场所、饮用水10个。已罚款处理50个,正在处罚过程中的60个,下达监督意见700余条,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证3000多个,制作胸卡3000多个。

十二、围绕防“非典”配合工商、公安、城建联合执法13次,取缔无证经营饭店10家,收缴三轮车600余辆,冰箱30余台,摧毁临时非法建筑6处,对宾馆、饭店监督监测92次,对市区288个单位进行了消毒督导检查工作。

十三、食品卫生在做好监督检查、食品抽检工作的同时,狠抓了体检办证工作,体检食品从业人员991人,体检办证率达到了95%以上,查出五病人员25人,100%全部调离。除此狠抓了监督举报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处理突发举报6期,有效地避免了因误食引起的食物中毒。

十四、公共场所卫生体检从业人员770人,查出五病19人,全部调离岗位。在按期完成监测体检发证工作的同时,重点狠抓了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他们水质监测,防治“非典”两不误,按期完成了枯水期水质监测65份,保证了市区人民饮用水安全。

十五、劳动卫生与放射卫生工作,在做好《职业病防治》贯彻宣传工作的同时,狠抓了本底基础资料立卷回档与有毒有害因子监测工作,特别是放射卫生工作,开展了放射卫生监测,发放了个人剂量监测60人,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心中有数。

十六、学校卫生工作,在做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对技校学校704名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工人选。狠抓了学校食品卫生与重点疾病防治工作,学校内外食品状况大为改观,肝炎、痢疾、流感等学生多发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