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13:2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货币金融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金融创新概述
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4,69-70]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生产方式或者技术的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资源的开发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组织形式的推行。熊彼特创新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广义的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对于金融创新的定义,学界尚无统一的说法。这既由于不同学者关注金融创新的侧重点不同,又因为金融创新本身仍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必须动态地对其进行跟进研究。综合已有文献的观点,并结合当代金融创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本文将金融创新界定为:在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和技术条件下,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机构基于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对其机构设置、业务品种、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的持续创造性变革和研发活动。金融创新主要体现为: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机构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
因此,我认为金融制度创新可被定义为: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或对原金融制度进行重构。这包括:(1)金融组织变革或引进;(2)新金融商品被引入;(3)拓展新市场或增加原金融商品的销量或市场结构的变化;(4)金融管理的组织形式创新;(5)金融文化领域的创新。
(二)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金融创新经过了2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125-138]:
(一)组织制度上的创新
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银行体制,形成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多家股份制银行为主体的存款货币银行体系,城市信用社也改成了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了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放宽了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和保险业市场进入的条件,初步建立了外汇市场,加快了开放的步伐。
(二)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中央银行从纯粹的计划金融管理制度转变为金融宏观调控,调控方式由计划性、行政性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向经济和法律手段转变,调控手段上逐步启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业务管制有所放松,各专业银行可以开办城乡人民币、外汇等多种业务,公平竞争;企业和银行可以双向选择。对信贷资金由原来的“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控制”改为“总量控制、比例管理、分类指导、市场融通”。
(三)金融市场创新
建立了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和短期政府债券为主的货币市场,建立了银行与企业间外汇零售市场、银行与银行间外汇批发市场、中央银行与外汇指定银行间公开操作市场相结合的外汇统一市场。在资本市场方面,建立了以承销商为主的一级市场,以深、沪市为核心、以城市证券交易中心为外圈、以各地券商营业部为网络的二级市场。
(四)金融业务与工具的创新
从负债业务上,出现了三、六、九个月的定期存款、住房储蓄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等新品种;从资产业务上,出现了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按揭贷款等品种;在中间业务上出现了多功能的信用卡。从金融工具上看,主要有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资本工具和长期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股票、期货、受益债券、股权证、基金证券等。
三、中西方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1.货币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在通货膨胀下物价水平的上升,都会导致货币需求绝对数量的增加,金融创新却降低了对货币的需求并使货币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金融创新涌现出大量货币性极强的新型信用丁具和存款种类、兼具流动性与收益性的证券,这些新型金融工具模糊了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之间、货币与收益性资产之间的界限,在金融电子及支付清算系统的推动下降低了收益性资产变现为货币、广义货币变现为狭义货币的成本,给投资者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又确保一定的流动性,促使公众在资产组合中降低了通货M1、M1占M2、M2占收益性资产的比率。
2.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降低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人们持有货币有三种动机[6,216]: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是实际收人的函数,投机动机是利率的函数。金融创新创造了许多流动性很强的金融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从而改变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对交易性及预防性货币需求下降投机性货币需求上升。一般的理论认为,实际收人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以实际收人为白变量的交易和预防性货币具有可以预测和相对稳定的特点;投机性货币需求受市场利率、个人预期等因素影响,具有易变且难以预测的特点。金融创新使前两种货币需求的比重下降、投机性货币需求比重上升,因此动摇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3.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
货币供给量最终是以流量的形式作用于总需求。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影响到以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7,236-237]1994年以来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不规则减缓的趋势。1996--1998年M1的流通速度为2.71、2.40、2.29,M2的流通速度为1.0l0.91、0.83,波动很大,导致货币供给量很不稳定,难以达到中央银行的调控目标。1996--1998年M1年增长率分别为18.87%、16.54%、11.85%,M2的年增长率分别为25.17%、17.32%、15.34%。从1994年到2000年7年间,M1实际值与目标值相差不到一个百分点的仅有1996年。
由于金融市场上的投机、套期保值、套利等金融创新业务的出现,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金融市场交易量增加。使金融交易比商品和劳务交易具有更高的收益。其结果就是金融市场的交易能够有效的从GDP市场吸收货币,使货币收人流通速度持续上升并显示出不规则性。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1.金融创新限制了存款准备金机制的作用
①金融创新缩小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范围
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创新工具的使用,如回购协议、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不受存款准备金制约的非存款工具,更充分地利用货币市场。这样做既能确保其负债规模,又能规避存款准备金对其的约束。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负债管理的创新,调整其负债结构,降低寸款比例,增加其他资金来源,减少应交准备金。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创设不受存款准备金管制的新机构(如设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使存款准备金对其鞭长莫及。
②金融创新增大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弹性
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相对固定。这样,才能对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作出反应,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才能起到收缩信用或扩张货币和信用的作用。金融创新却破坏了这一基本前提。由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创新,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创新业务和创新工具,轻而易举地通过货币市场,调整其超额准备,从而使超额准备的弹性增大[8,50-53]。当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在收缩信贷时,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超额准备,以维持其贷款规模至于货币的流动性不足,也可以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其结果是中央银行难以达到紧缩信用的目的。可见,超额准备金的增强,削弱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
2.金融创新弱化了再贴现政策的效用
①金融创新使中央银行实施再贴现政策时的被动性进一步加大。再贴现政策因受到一些诸如商业银行不愿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以及贴现窗口管理过严、贷款期限过短等非市场或非价格因素的影响而具有被动性,金融创新则使这种被动性进一步加大[9,26]。金融市场上兴起的贷款证券化、融资证券化、发行短期存单、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款等筹资渠道的创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避开贴现窗口,获得资金融通的机会。商业银行能通过金融市场,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或以较优惠的条件将剩余资金贷出去,以保持资产的良好流动性。随着愈来愈多的市场筹资方式的创新,能一次解决所有需求的金融超级市场得以产生。这使得商业银行对再贴现窗口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中央银行运用贴现率政策,调控经济的做法渐渐失去了意义。
②金融创新使合格票据贴现的规定逐渐丧失。金融创新使再贴现的有关规定向自由化方向发展[10,94]。目前,大多数中央银行不再对再贴现作出严格的规定,其原因有二:(1)金融创新使“真实票据说”的理论影响逐渐消失,活跃的金融工具创新使新型票据都能符合中央银行的有关规定。(2)金融机构可以以政府债券为抵押,从中央银行借人准备金。这种方式在再贴现业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它并不受再贴现条件的约束。由此可见,创新使合格票据规定的作用逐渐丧失,导致再贴现政策的效用不断下降。
3.金融创新加强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①金融创新为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灵活、有效的手段和场所。
金融创新导致的资产证券化趋势为政府融资的证券化铺平了道路,它不仅满足了政府融资的需要,而且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提供了多样化的买卖工具;同时,它还创造了回购协议等灵活有效的买卖方式,使中央银行能更加主动地按既定的时间和数量注入或减少基础货币[11,223]。
②金融创新使公开市场业务能够更直接地影响金融机构的运作。
在金融创新的证券化趋势中,金融机构调整了其资产负债结构,增加了有价证券在其总资产中的比重,特别是政府债券已成为金融机构举足轻重的二级准备。这使得金融机构在补充流动性资产或资产的重新组合中,对公开市场的依赖性增大,而这有利于中央银行加强其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果。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1.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不断下降
①金融创新使银行间资产的替代弹性大大提高。
例如,当中央银行想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减少准备金供给以压缩货币供应量时,银行可以通过负债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资金,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通过减少贷款满足存款准备金的要求。所以,要达到增减某一货币量的目的,必须使利率经常波动,利率调控对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相对缩小;
②银行把资金转向纯粹信用中介以外的用途。
金融创新以后,银行越来越多地把资金转向纯粹信用中介以外的用途,非利息收入不断增加,利润总额对利差的变化反映灵敏度降低[12,158];另外,金融创新与金融国际化互为因果,跨国银行国外利润的比重不断上升,它对国内利率的变化反映越来越迟钝。
2.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相关性减弱
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上,我们过去一直强调,为控制通货膨胀压力,M1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加物价上涨率之差一般应控制在4%的水平。而从1995年第1季度到1999年第2季度,这一差额呈快速上升趋势。从1995年第1季度到1996年第4季度,这一差额从-2%上升到4.6%,物价上涨率从18.7%下降到4.7%;从1997年第1季度到1999年第2季度,该差额从5.1%上升到10.7%,物价上涨率从4.4%降到-3.4%。另外我国一方面M2/GDP比率自1998年到2000年直线上升,三年分别为1.31、1.46和1.52,在全球为最高;另一方面,尽管近几年货币供应速度不减,尤其是M1增速更快,但经济增长速度却趋于平稳稍降,物价甚至出现了下跌势头。尤其是从1998年起,M1与物价出现了明显背离,物价在M1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持续下跌,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甚至出现了城镇就业人口绝对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指标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已出现了明显问题。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影响
1.金融市场的创新削弱了各国中央银行对国内货币的控制能力
以欧洲货币市场为例,它的出现使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难度加大。例如,[13,71-72]当一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或减少准备金时,另一方面,在中央银行提高利率时,国内银行可以通过欧洲货币市场取得资金而维持其信用规模,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受阻,紧缩效应难以达到。
2.金融机构的创新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控制的基础
随着金融机构的创新,出现了大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是银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分流了银行的存款来源,使银行的存款更多地流向证券投资,使传统的货传导的主要载体一商业银行的作用减弱,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机制的作用范围缩小,中央银行货币控制的基础被削弱。
3.金融业务创新削弱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
金融业务的创新导致金融机构业务的多元化及金融机构本身的同制化,使经营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它们都具有货币派生的作用[14,109]。这样,货币创造的主体不再限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而趋于多元化,传统的以控制商业银行派生乘数为中心设计的倾向控制方法难以奏效。此外,随着金融同质化的发展,属于货币政策控制范围以外的业务和机构增加,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出现了真空,这就降低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的能力。
四、货币政策面对金融创新的改革建议
(一)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创新机制和动态自我调整机制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机制与传统货币政策的影响,只是意味着传统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失效,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本身功能的消失。如果说金融创新是市场本身发展力量的自发显示,而货币政策则是政府运用货币手段对市场发展中表现出的某些方面的失灵和缺陷进行的人为调整和补救。只要这方面的市场缺陷存在,货币政策便有存在的必要,两者的这种冲击与调整的对比较量便会持续下去。从长远的发展需要看。必须在明确目标的条件下,在政策目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货币政策操作体系本身与时俱进的动态化调整。必须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
(二)进一步提升中央银行地位,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金融创新破坏了传统的货币供求机制,不管是货币需求还是供给都因此由确定变得不确定,货币政策的可控性大大降低,提高了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15,68],同时,也加大了政策的操作风险,稍微的政策偏差可能将诱发严重的宏观经济震荡。因此,必须切实保证货币政策制定者性,以保证其对其它各类参与货币创造过程的经济主体的影响力。
(三)锁定单一的最终目标,灵活调整中问目标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增长内生性的加强,货币政策多重目标间的矛盾必将变得相当突出。[16,73-76]作为货币政策,首要而根本的目标应当是保持币值的稳定,为切实实现这一目标,防止其他目标的干扰和冲击,必须实现最终目标的单一化。在锁定这一根本目标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的经济金融环境,根据“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等要求灵活选择中间目标。在传统既有的条件下,我们主要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标。然而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货币供求机制的变化,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在逐渐减弱。为保证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应当及时调整,适当考虑选择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标。
(四)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提高政策操作市场化程度
适应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必须突破传统模式,充分重视对社会公众市场反应的重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增加货币政策操作的市场化色彩。例如,面对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效力的减弱,提高公开市场操作这一政策工具的地位,规范政策操作,提高决策的透明性,更多重视货币政策操作对社会公众的导向性影响,通过调整社会公众的预期,在尽可能取得社会公众行为配合的情况下,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五)循序渐进,有步骤有重点地全面推进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面对市场化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为确保货币政策操作的效率,整个政策环境也必须进行同步甚至前瞻性的改革与调整。一方面,必须适当加快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与速度;另一方面,还应坚持整个改革的有序性、稳妥性和系统性。如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仍应当按已有的改革路径稳步推进,严格控制改革转轨风险,不可急于求成,冒然推进。
篇2
合理的金融结构对于促进资源配置、完善资金结构、平衡社会供求和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20年,金融市场在规模上得到了显著发展,但结构上的许多弊端制约了金融功能的发挥和金融效率的提升,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结构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对金融效率做出评判,最后对金融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
金融结构;金融效率
1 金融结构的定义
金融结构的概念首先是由戈德史密斯(1969)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他指出一个社会的金融体系是由许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组成,而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结合就形成了不同的金融结构。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列文指出,从宏观上讲,金融结构是指社会金融体系及金融政策的结构性方面;从微观上探讨金融结构则主要涉及金融契约、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总体关系。王广谦(2002)认为:“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或总量)各个组成部分的规模、运作、组成与配合的状态,是金融发展过程中由内在机制决定的、自然的、客观的结果或金融发展状况的现实体现,在金融总量或总体发展的同时,金融结构也随之变动。”
本文将沿袭以上分析,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资产三个角度入手对中国金融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分别对上述三个分支的效率进行探讨,进而总结出中国金融结构的运行效率。最后,本文将对未来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和展望。
2 中国金融结构特征
2.1 金融机构特征
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内部市场份额架构。分析金融机构的特征,主要是研究其存在形式及各类金融机构所占的比重。从改革以来,我国由银行业主导型变成了多行业共同主导,由单一银行制逐渐发展成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公司等多元化金融组织并存的发展格局。下图显示了近五年主要金融机构资产总量变化以及各自在主要金融机构中的占比。
通过图1可以看到,银行业在我国金融结构中仍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资产占比总量达到90%以上。而作为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证券行业,其发展并没有真正跟上中国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步伐,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地位相差甚远。保险业机构在金融机构中的份额仅次于银行业。2011年保险业从业人数达到390万,甚至超过了银行业的308万人次,保险业在我国的发展迅猛,前途不可估量。最近几年才逐渐热火起来的信托业发展良好,这与我国相关政策放松和金融从业人员思维理念的成熟有很大关系。
2.2 金融市场特征
我国金融市场可以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其中货币市场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商业票据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等短期市场。资本市场主要包括交易期在一年以上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中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规模、结构的变迁带有显著的发展中国家特色。发展中国家在建国初期都会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吸引外资以启动经济,充分培育本国资本市场,扩大资本市场规模。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开始全力培育货币市场的发展,1999年后,我国货币市场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迅猛增长态势,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0%。货币市场的这种跳跃式发展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货币市场发展滞后的局面。
2001-2011年以来,货币市场交易额飞速增长,在2007年到达极大值,然而金融危机挫败了它的强劲发展势头;资本市场发展则缓慢,2005年末,货币市场规模是资本市场规模的8.01倍。庞大完整的货币市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资金供给的必要条件,美国、日本等资本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货币市场规模都远远大于资本市场。因此我国货币市场规模超过资本市场表明了一定程度的结构优化。
2.3 金融资产特征
金融资产是金融业务中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和债务凭证,也是金融市场中进行流通、交易和具有法律效力的金融契约。全社会的金融总资产大致可分为三类:货币类金融资产、证券类金融资产和保险类金融资产。货币类金融资产主要指现金、本外币银行存款;证券类金融资产主要由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构成;而保险类金融资产则包括商业性保险资产和政策性保险资产。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资产总量大幅增长,由1978年的1512.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16万亿元。改革开放前,我国金融资产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等几种,金融资产结构简单。随着金融改革的演进,资产多样化趋势明显。银行体系开发的信用卡、国债回购、短期融资券、外汇理财、利率互换等多元化金融资产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收益权证、资产证券化、QDII等资产的避险增值功能更加突出。并且,金融资产的构成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总体趋势是:货币类金融资产比重在下降,证券类和保险类金融资产比重稳步上升。目前货币类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占全部金融资产的46.6%,构成了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主体。非货币类金融资产增长迅速,特别是证券类金融资产,占比50.19%。从1980年中国恢复商业保险以来,虽然保险业规模不断增长,但保险类金融资产仅占4%左右。
3 金融效率分析
金融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乎金融效率的发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分析金融结构的运行效率:
3.1 对融资需求的满足能力和便利性
资金短缺和盈余双方的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能否被有效满足,并且渠道是否便利,将直接说明金融体系的效率高低。目前来看,我国依然存在着大量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中小企业得到的新增贷款只占年新增贷款总额的8.5% 左右,而中小企业所创造的GDP占全部GDP的一半以上,70%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由中小企业创造。温州私人借贷和鄂尔多斯地下钱庄的出现表明我国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性。
3.2 金融资产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灵敏程度
在高效的、健全的金融系统中,任何一个经济或者政治信号的都会在金融资产的价格上得到迅速的反映,这种灵敏的反映是金融体系高效率的表现。我国资产价格长期偏离经济基本面定价,内部人操纵资产价格现象时有发生。金融资产之间的联动机制不完善,导致资产价格在我国金融市场并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市场波动和信息传导情况。
3.3 金融体系中金融资产效率及创新能力
我国金融资产中的避险型工具几乎没有,根据西方金融学理论而得出的多样化投资组合在我国也不能有效实现。我国金融创新仍显不足,诸如卖空、期权等对冲型金融产品都未能实现,证券公司、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管制过多,无法为投资者提供适宜的金融服务,导致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基础银行业业务进行过度竞争,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
3.4 金融系统传递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
一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一般都通过金融机构信贷反应、金融市场利率波动、金融资产价格调整等渠道来发挥作用。按照相关学者的实证分析可知,货币政策的发挥一般在滞后第二期发挥,财政政策则滞后五期才起明显作用。这也说明了金融结构所运行的效率不高。
3.5 金融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金融交易活动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价值量。1991年我国印花税曾高达6‰,而2008年降至1‰的水平。众多券商实行的低费揽客规则也导致金融业的交易成本越来越低,报表中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也呈直线下降趋势。2010年沪深市场股票交易1200余亿元的经纪业务收入相比较,2011年全行业经纪业务收入仅为798亿元。然而银行业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等相关费用却持续上涨,相比2010年同期,2011年多数银行佣金净收入的上升幅度超过30%。
4 金融结构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参考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演变的过程,我国金融结构的长期走势如下:
(1)金融机构发展趋势:各分支金融机构的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个性化、专业化的中小金融机构地位日益突出,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租赁业的发展步伐将加速,我国特有的市场结构和政治导向使得银行在长期内仍将占据金融机构主导地位,非国有银行市场份额提升,金融机构各行业均衡发展,提升金融功能。
(2)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心仍在货币市场以及货币市场中银行间同业市场,这由我国正在转型阶段的特殊国情以及银行业的特殊地位决定。债券市场将得到规范和发展,国债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发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得到加强。短期内,货币市场制度基础得到进一步完善;长期中,健全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规范股票市场的运行发挥资产价格渠道的传导作用,顺应经济发展证券化的趋势。
(3)货币类金融资产和证券类金融资产为主体的金融资产结构是中国金融业渐进式改革的结果,这一结构将长期维持。我国将坚持金融资产结构的动态调整,以总量增长带动结构优化,积极开发创新能满足包括流动性、安全性、增值性等需要在内的多元化金融工具。
【参考文献】
[1]王广谦.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分析[J],金融研究,2002(5)
[2]易纲,宋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J], 经济研究,2008(8)
[3]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6(12)
[4]王计乐,基于金融效率的中国金融结构分析,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谢清河,金融结构:路径、效率与改革,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中国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张杨,我国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总量层面和产业层面的实证分析,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金融与证券;教育;应用
一、金融学科的发展与金融人才培养
金融理论是随着经济、金融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金融活动主要围绕货币和货币运动,其目的仅仅是为了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从1952年马可维茨的博士论文《投资组合》发表为标志,现代金融学起源了,从此,现代金融学的研究开始偏向微观层次、资本市场,研究方法也更加技术化。
受国外金融学科发展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学科也基本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一种是“经济学院模式”,即金融学科设在经济学院,这种模式特别关注金融理论和宏观问题,货币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作为最重要的课程来开设;另一种是“商学院模式”,即金融学专业设在商学院中,这种模式特别关注金融领域的实践问题或微观问题,金融学作为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金融与公司管理的相结合,资本市场、投资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期货期权等课程成为最重要的课程。尽管如此,微观金融学仍是目前我国金融学界与国际学界存在差距最大的领域,国内各高校普遍存在微观金融课程开设不足的问题,宏微观课程比例严重失衡,使金融应用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断档。
在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在财经大类、财政金融小类目录中,与金融学相关的专业有13个,包括金融管理与实务、国际金融、金融保险、资产评估与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证券与期货等。
二、当前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对照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培养目标的确定决定着人才培养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努力方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金融与证券专业教育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过多强调理论学习,忽视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至于该专业的毕业生难以符合市场对应用型人才要求。
(二)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
金融与证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集中体现在专业定位方面,这是该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体现着金融与证券专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金融学(本科)被定义为“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经济学,大多设在经济学科门类下。传统的金融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货币银行学,内容包括:货币本质、信用形式、银行职能、利息和货币流通等,其实是以货币和银行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核心是货币问题,这是我国金融学学科领域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也一直是金融学专用的正统名称。第二部分指的是国际金融,内容包括国际收支、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制度等。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经济金融化趋势日益凸现,以金融投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证券投资学,也成为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国家教委对我国金融学科目录进行调整,将原来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以及“保险学”合并,统称为“金融学”。目前,金融学科大的专业方向,比较普遍采用按行业分工的方式,设置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和证券投资学等。这种专业方向的设置方式,既因专业口径偏窄而滞后于目前金融业务范围自由化的趋势,也因方向设置过于专业化而不利于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总体仍倾向于间接融资领域。
受本科教育的影响,金融与证券专业设在经济学科门类下,在课程设置上,偏向理论教学。
(三)师资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近年来,高职高专金融与证券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着梯队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尚不尽合理,难以适应新金融教育和学科发展的要求。许多教师在大学学习期间主要接受的是传统金融教育,知识结构侧重于宏观金融理论和定性分析方法。虽然这些教师也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提高,但面对当前金融与证券专业教育教学微观化和研究方法定量化的趋势难以适应。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能够胜任现代金融实务,尤其是能够胜任微观金融实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明显不足。
三、根据金融与证券行业需求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建设思路
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证券投资领域职业岗位的需求为基础,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的教学体系,特别是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进一步加强校合企作关系,充分发挥学校与银行、证券公司、股份公司紧密联系的优势,使教学与金融与证券投资实务工作紧密结合,建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基本金融知识,证券发行、承销、上市、交易和投资分析知识,相关法律知识,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包括证券投资、期权期货投资实际操作能力、项目投资分析评价及监管能力、企业资本运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取得证券、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证书“双证并举”的要求。培养目标要突出“岗位针对性”;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性”;专业设置要体现“职业性”。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敬业、创新精神,适应证券及相关行业对大量从事于基础性、程序化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建设具体目标
1.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要求,按照“校企联手、双向互动”的基本思路,合理规划和建设符合人才培养标准的实训基地,使学生熟悉证券金融行业的工作环境,掌握证券经纪岗位、投资理财岗位、投资分析岗位、发行承销岗位、证券会计管理岗位的业务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提供零距离就业的真实情境并为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和学生就业提供双向选择机会。同时满足专业教师顶岗实践、教学案例收集、专业技能研发等需要,提高教师投资银行综合业务实践技能水平。
2.建立一支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优化师资队伍的素质、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可采取顶岗实践、国内高水平高校学习培训、证券市场热点探讨与国内交流、证券公司实践和学历提高等模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增强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通过高学术造诣的专业教师理论指导和高业务技能水平的实践教师的指导,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3.建立符合金融与证券专业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按照金融与证券投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培养金融与证券投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加大资本市场案例在教学内容中的教学篇幅,满足投资银行证券发行师、证券交易员、证券基金经理人、期货交易员、客户经理、证券分析师等岗位的人才需要和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迎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研究[C].广东白云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研讨论文汇编》.
[2]李海.金融工程案例教学的难点与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8).
[3]张方.关于金融学案例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09(12).
篇4
科学的设计是建设好资源共享课程的基本保证,而设计的思路和依据极为重要。我们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金融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立体化的综合设计与建设:
(1)基于“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教学理念的设计。为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不同环节,满足学生预习、学习、复习、自习等不同需要,我们对课程的每一模块、每一单元凝练出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要点、教学日历、教学要求等教学设计的方案,除了为教师提供教学示例、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资源外,着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资源,包括课程学习指南、学习要点提示和学习重点难点提示,便于学生把握学习的范围和深度。
(2)基于自主学习与将知识传承融入能力培养的设计。为了将教学理念的转变落到实处,我们在课程建设的设计时紧紧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力图将知识传承融入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之中。具体做法一是通过提供可阅读的大容量扩充性资源提高自学能力;二是通过提供常见问题、热点讨论、课程论文培养质疑、探究、求解能力;三是通过提供数据库、文献目录、媒体素材练习捕捉、甄别、处理信息的能力;四是通过提供难题释疑、案例分析、例题解析训练运用原理和使用方法的能力;五是通过师生讨论、辩论和作业增强独立思考和辨别真伪的能力;六是通过组织和实录学习小组活动培养合作共事、协调、亲和能力;七是通过实录课堂发言和课堂讨论、辩论训练学生反映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可以获得作业分、讨论分、参与分、提问分、质疑分、探索分、学风分等等学习过程的评价分,分值占期末考试的60%左右,尽量使考核面能够覆盖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引导并鼓励学生注重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3)基于课程性质与教学定位的设计。我们教学团队开设的“金融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由于后续的专业课程都会涉及本课程中的若干原理,而本课程的主要部分在后续的教学方案中都设置了更加细化和专业性、技术性更强的专业课,因此,作为专业统帅性课程,其教学定位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支离破碎,需要为学生把握整个金融学科体系提供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框架。为此,本课程建设的设计有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基础性,以系统阐释金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关系为基调,采用宽口径金融的研究范畴,涵盖了货币与汇率、信用与利率、金融资产与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金融总量与均衡、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金融活动的集合,为全面学习和了解金融专业奠定理论基础。二是突出原理性,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凝练古今中外金融理论的合理内核与金融运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兼容并蓄,将国内外学者在金融学方面已经取得的基本共识在抽象成便于学生把握的若干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对金融学基本原理、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文理交融的思维方式。三是突出引领性,注意增强各模块和个单元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在讲解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时,注意说明各部分的相对地位、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联路径。在每一部分的讨论中,都注意将相关部分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为学生自主学习和金融学专业后续课程的教学搭建一个有机的整体性框架,为学生提供一份了解金融学各有机部分间主要联系线索的“导游图”。
(4)基于课程逻辑框架和内在联系的设计。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的编排设计是以纵向的模块单元与横向的资源库排列为组合。纵向的模块切分与单元内容的安排完全遵循课程的逻辑来展开。“金融学”的内在逻辑是:以开放经济为环境,以实体经济运作为基础,从各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中引出金融的供求;以货币、信用及其价格等基本要素为基础,阐明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载体,阐释金融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利率为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纽带,说明其作用机理;以金融总量与结构均衡为目标,讨论宏观金融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为保证,研究金融发展的稳健与效率问题。按照这个逻辑,全课程分为6个模块,共20个单元。第一模块是导论,强调金融必须以实体经济运作为基础,从各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中引出金融的供求,阐释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第二模块是基本范畴,分别以货币、汇率、信用、利率、金融资产及其价格等5个单元来讨论金融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要素,阐明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第三、第四模块是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为载体,分别用8个单元来阐释各类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产生、发展和运作的基本原理。第五模块是以金融总量与结构均衡为目标,用3个单元来阐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供求均衡与失衡纠正等宏观金融原理。第六模块是以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监管为保证,分3个单元研究货币政策的调控、金融监管的实施和金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上述纵向的六大模块20个单元中,每个单元都为学生自主学习相应地匹配了横向的10个资源库。
(5)基于“历史与逻辑线索相结合”学习方法的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式学习方法,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历史和逻辑的线索阐述金融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和运行规律,立足中国现实,探讨中国金融的实践进展和研究成果,为学习者展现一幅波澜壮阔的金融学全景画面。课程教学的每一模块、每一单元都注意采用视频资料、图片、经典文献数据等展示中外金融发展历史演变的素材,在授课视频、教材、课件等课内基本资源中,着力为学生讲解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从中揭示金融的基本原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逻辑思路,体悟金融发展的规律,理解现实生活中金融活动的渊源与轨迹。
(6)基于现代知识传播模式和个性化学习方式要求的设计。为有利于学生导学和助学,我们开发和集成了10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库:教学视频库、教学课件库、名词术语库、公式例题库、难题释疑库、媒体素材库、文献资料库、相关数据库、学生作品库、自测习题库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开拓视野、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提供优质便利的教学资源。
(7)基于“多维—立体—交互”式教学平台的设计。为了突破时空限制,扩充教学容量,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集成和梳理,实现了有形课堂与课堂视频、网络视频、课程网站等无形课堂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即:课堂教学基本资源与课外学习辅导活动纪实(选题、演讲、讨论、论文)相结合;教师主讲视频与学生演讲视频、课堂讨论视频等师生研讨相结合;精读指定主教材与泛读扩充性的经典文献、扩充性读物、参考文献目录库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现实媒体素材、数据库、例题库、教学案例库等实践教学相结合。突破了课内学时和课堂教学的局限,构建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多维—立体—交互”式教学平台,开创了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课全新的教学模式。
二、资源共享课程的使用与完善资源共享
课程的建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金融学”课程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还有许多问题尚需研究解决。例如,如何将课堂教学和课下自主学习能够互动衔接?如何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动态更新机制?能否探索多校协同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路径?怎样处理好全国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各校特色办学的关系?怎样将网络资源共享课程的内容与文字教材相配合?等等,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讨解决。比如目前,我们正在探讨如何将文字教材的修改与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有机联系起来,具体设想是把原来的导读与资源课的单元教学要求、学习目标、学习指南相联结,把延伸阅读与资源课的文献资料库、文献目录库相联结,把专栏看板与媒体素材库、文献资料库相联结,把图表与相关数据库对应链接起来,把重要术语与名词术语库链接起来,把复习思考题与问题释疑库、自测习题库链接起来,同时将重要问题或需用资源课的节点用注释的方式插入二维码进行检索。力图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平稳转换,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有形的教材与课堂和无形的网络与资源之间自由漫游。我们深切感受到,资源共享课建设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有两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篇5
关键词: 教学研究型大学 《金融学》教学方法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适应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启动的一项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工程,它对于全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而《金融学》是学习并掌握金融学知识的入门课程,也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该门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可初步认识金融领域的基本问题,把握整体金融运作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探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金融问题。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何打造《金融学》精品课程,以适应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大问题。我作为广东省精品课程《金融学》建设的参与者,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科发展对《金融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合理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金融学》教材很多,但是适合于教学研究型院校的教材非常缺乏。大多数教材或是为研究型教学所写,理论性过强,数理知识要求高,或是为高职高专所写,理论性要求过低,内容过于简单,操作性过强,因此缺乏针对教学研究型院校状况而编写的教材。就教学内容而言,课程体系设计内容繁杂,层次繁多,包括货币、信用、利息、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货币需求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以及资产定价、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货币体系等内容,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逻辑线索将这些内容连接起来,导致学生难以在一个学期内掌握金融学的主要基本概念和理论原理。此外,教学内容并非结合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和现实情况展开,过多照搬国外西方金融学理论,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例如,在讲授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时,西方金融学理论指出,中央银行是调控银行间市场利率进而控制投资、消费和总需求,但是,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中,中央银行是直接调控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而影响投资、消费和总需求,从而缺失银行间市场利率这一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难以对金融学理论有真正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金融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理论性比实用性很强,因此,如果缺乏适当的教学方法,则学生难以真正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上课放PPT和念讲稿,学生听讲和记笔记,期末圈重点,考前突击背,考后就忘记方式进行教学。而且,有的教师甚至按照教材的章、节、目平铺直叙,大条套小条,讲解中不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不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忽略每章内的各个目与节、节与节之间和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容易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感到厌倦,并且缺乏学习自主性。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无法产生互动,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利于教学相长。
二、改革教学研究型大学《金融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建议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金融学》的教学方法作改进。
(一)准确课程定位,选择适合的教材。
《金融学》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通往金融世界的大门。在教学中着重于阐述基本要领和基本原理而非深层次的理论剖析或操作技巧,避免或减少其与相关金融课程的重复。在教材选择方面要考虑“先进性”和“适用性”,即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和发展规律。同时所选择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分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不宜过于繁复,通俗易懂,理论清晰,具有时代特色即可。
(二)课堂上多用定量分析。
在金融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单一的定性分析常常使具有生动解释力的理论变得枯燥晦涩,使学生难以理解其真谛和实践意义,而定量分析则是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现实、加深对理论理解的有效途径。比如说,在分析费雪方程式时,让学生自己收集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的数据,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未来的产出和价格变动走势,使他们在自己动手基础上形成相互交流,不仅能提升学生自身的操作能力,而且能调动学生间的互教互学。另外,在汇率决定机制中,让学生根据汇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汇率的升值压力,从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三)推广金融学案例教学,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是哈佛大学在上世纪20年代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实用型、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才。《金融学》的理论性较强,而且还有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同时,它的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差异很大,因此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掌握,很难将所学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金融学案例教学是深入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同时它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通过结合经济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将国外成熟、先进的市场经济理论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增强经济学理论的现实感,也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同时如果调动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进行辩论,就可以培养其表达能力、反应力、思维逻辑等诸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例如,在介绍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时,就可以以次级债危机中美国雷曼兄弟倒闭的案例展开,从而增强学生对危机起源的实感。
(四)采用研讨式课堂教学。
研讨式教学即研究讨论式教学方式,是将研究和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方式,通过研讨式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金融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重要的是原理形成的思想方法、思维过程。所以在金融学课程中,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首先,老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态度,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和学生相互沟通的基础上,使学生对教师建立起信任,同时也对课程产生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小组之间比赛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金融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评,加深学生对所研究内容的深刻理解;再次,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负责,在哪个章节,哪个内容,需要学生作讨论,都要充分地准备主导作用。例如,在讨论M1、M2和M2-M1缺口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数据,分组讨论、组间比赛,将研究成果撰写成学术论文和制作成PPT,进行演讲,从而加深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丁宏伟,张莹.高校教学改革中案例教学应用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
篇6
【关键词】科研教学金融学创新能力
一、引言
大学的主要功能主要体现为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一直以来,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突出,如何让科研与教学结合值得探索。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本环节,有着传播并扩展知识的作用,科研则能够有效地拓展知识。高水平的师资从事一线教学是保障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科研训练对于培养高水平师资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甚至还能增强高校服务于社会的能力。科研训练不但能够帮助教师扎实地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够帮教师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拓展专业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把握相关理论研究的前沿及发展趋势。学科交叉是大势所趋,因此也需要对其他学科有所涉猎,甚至精通。此外,通过科研能够找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发现新问题,改进理论、方法或技术,提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有效促进进一步创新。在此,探讨科研对本科金融学教学的影响。
二、主要路径
科研与金融学教学结合有利于金融类本科生拓展、完善其知识体系,尽早知道是否对科研有兴趣,确定职业方向。一般而言,本科教育多定位于通识教育[1],注重基础教育,侧重于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科研的辅助作用往往要求低一些。对有意向进入研究生阶段(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阶段训练)的本科生来说,尽早接触科研有利于其学术发展。对普通本科生,则可以通过基本的科研训练,提高提出問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主要通过拓展、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2],达到深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科研对教学内容的影响。常见的金融学教材虽然在体系上较为全面,但主要偏重于基础知识的介绍,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在系统地提出问题方面的训练要求方面往往考虑不足。因此,要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并灵活运用,训练并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能只局限于某个教材或讲义。不同的教科书往往在教学内容方面有所偏重,差异甚大,还可能存在少量内容陈旧过时,甚至错误的现象。如原有的一些不合时宜或有缺陷理论、方法、技术或观点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较长时间才会被发现,对新理论、新技术的更新较慢。因此,授课时可以适度介绍学科前沿,介绍重要理论的来龙去脉,观点或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某个重要理论有何争议,在何种条件下哪一个理论更具可取性。不过,这是以一定量的文献阅读为前提的,因此可以适当地在金融学教材的基础上附加需要课外阅读的文献供学生选读。
金融学教材中关于市场有效性的检验这部分内容,提到了序列相关性检验、游程检验、过滤法则、公司特征与收益率的相关性检验等方法,适当补充若干文献以及实现的程序供学有余力且有兴趣的同学拓展视野。将文献资料作为教材或讲义的补充,充实教学内容,也涉及到理论是否成熟,是否有错误等问题。科研成果出现错误还是比较常见的,即使是sciENCE或NATURE等杂志,经过实验或实践检验,其中也有一些论文的方法或某些结论也会被发现是错的或有缺陷的。因此,将科研成果写进教材应慎重,尤其是纳入本科生教学内容时应该慎重。金融学里的经典IS-LM理论,常用于货币政策分析,由于其天然的缺陷,被指出并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分析的工具,需予以修正。
向量自回归是最常见的经济、金融应用工具之一,无论是教材还是期刊上,应用非常广泛,但几乎没有人提到这个模型有先天的局限性,建模后很可能会出现模型解释与常识不一致的现象,随着变量的变化,还可能出现完全相反的结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部分内容中的一些理论或观点,有些就用到向量自回归以及由此产生的所谓格兰杰因果这个工具,中外教科书对这部分往往语焉不详,或根本没有表述清楚,许多参考文献作者自己也没有搞明白到底格兰杰因果与逻辑因果有何区别,容易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学生往往容易犯一种把格兰杰因果等同于逻辑上的因果的错误,或者知道格兰杰因果并非逻辑上的因果,但在毕业论文或者发表的论文上前后不一致,前面还在说的是变量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后面却默认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这种错误不止是在教学中容易出现,即使是国内的顶级期刊也经常刊登犯此类错误的文章。因此,通过强化科研完全可以避免上述人云亦云或想当然的错误,以免教授错误的内容给学生。
科研对教学方法也有显著影响。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举足轻重[3],金融学知识点较多,知识点之间虽然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但限于教学目标、课时、软硬件等各方面的限制,难以深入展开探讨,因此需要适当的教学方法配合。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往往不宜过于简单机械,需要根据金融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基础等因素灵活调整。如,交互式动态教学与传统灌输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配合。既不能简单否定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也不应一味地机械地采取这种方法。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章节,理论偏深,知识点偏多的内容,如果展开讲解,容易超过课时等教学要求。适时、适当地采取传统的纯粹讲授的教学方式,辅以适量的文献,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确实较合宜。若选课学生的基础较好,某些章节或知识点部分的教学目标定位不一定一味以让学生在课堂完全弄懂为目的,适当在课堂预留疑难,留出一定的发挥的空间,或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让其课后花时间自行解决,也可在以后授课的时候予以解答。这样既巩固了知识,摆脱了机械地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弊病,又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除采取课后阅读材料的形式辅助教学,金融学的教学还可以多种方式引入课堂,如以案例的形式引入课堂讨论,拓展对教材中的理论,加深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结论
科研中培养的创新思维与科学素养可以融入教学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及科学素养。将基本的科研训练融入金融学教学,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结合,教材与论文文献相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有利于培养本科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基础知识,主动获取所需的知识与工具,弥补不足,养成自主性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实事求是的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在学术上不迷信权威,不唯权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有利于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养成对现实中、科学中、经济中的问题勤思考的习惯,增强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过程中的协作关系还可以增进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融入教学除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外,还有利于营造浓厚且健康的学术氛围,积极向上的学风和校风,形成求真、务实、执着、进取、止于至善的校园文化[4]。因此,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值得持续探究。
参考文献
[1]Kenneth Bartlet.多伦多大学的OTA:历史及一个核心问题的讨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2):9-12.
[2]郑书深,冯晓勇.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07,6(2):128-129.
[3]白华,兰玉.试论金融危机背景下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54-57.
篇7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和创新型人才;教学
[作者简介]黄素心,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教师,经济学博士,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5-0164-04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一般院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下简称国贸)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均把《货币银行学》作为必修课。
众所周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都非常大,毕业生仅有30%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有很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环境所带来的挑战。作为培养和提供国际经贸专门人才的国贸专业,其专业性并不像理工科那样明显,学生未来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对创新应用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如何让国贸专业的《货币银行学》课程适应新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国贸专业学生的金融学素质和金融操作能力,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具体的思考与体会。
一、因材施教,结合专业特点制定课程体系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虽然经济管理类专业。如金融学、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等均开设有《货币银行学》课程,但是由于专业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异,这对授课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本教案、一套课件、一张试卷打天下”的做法难以满足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针对性的选择教材
国内以《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学》命名的教材名目繁多,金融界较有影响的学者大多有其自著的《货币银行学》或《金融学》教程。目前,高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黄达教授编著的《金融学》教程。该书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内容丰富,知识点全面,很适合具有一定金融学基础,以后将从事金融事业的学生使用。但是,该书对于金融学以外的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内容却显得太多太深,针对性不足。
国贸专业强调对外经贸联系,毕业生也以从事国际经贸领域的工作为主。因此,选用教材时可以侧重对国际金融较有研究的学者编著的货币银行学教程,如上海财经大学戴国强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等。选择教材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后续培养计划,并及时与其他课程(如《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等)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确保知识点的连贯性及教材的一致性。
(二)教学内容突出“微观”和“国际”两个侧重点
《货币银行学》内容繁杂,几乎覆盖了金融学的所有方面,所需要的知识涉及《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由于内容丰富而课时又非常有限,单一采用课堂授课的方法势必使学生难以全部消化。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针对国贸专业学生的特点,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和重点。
《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四个部分:(1)基本范畴介绍。主要包括对货币、信用和利率等概念的介绍。(2)微观金融理论与实务。主要包括对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研究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研究。(3)宏观金融分析。主要包括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均衡、通货膨胀及紧缩、货币政策等内容。(4)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主要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市场等。
对国贸专业而言,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部分要求较高。虽然《国际金融》作为《货币银行学》的后续课程会对该部分作详细和深入的介绍,但在《货币银行学》课堂,这部分内容仍然是一个侧重点,特别是关于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等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能轻易略讲或跳过。《货币银行学》是国贸专业学生金融知识的入门课程,只有讲清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特别是信用、货币、金融政策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这条主线得到凸现,国贸专业的学生才能对金融提起兴趣,学后具备初步的金融分析能力。
除了“国际”之外,国贸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还应将“微观”作为另一个侧重点,即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等内容,这是由国贸专业学生今后就业的需要所决定的。国贸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将去往外贸企业工作,对这部分学生的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企业的微观性强调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区别认识各国的货币制度、利率发挥作用的渠道、商业银行运作的过程、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过程、表现等等,都是与企业工作息息相关的内容。教师在给他们讲授《货币银行学》知识的时候应将侧重点往这些方面倾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国贸专业《货币银行学》的教学中,微观知识一直以间接融资的介绍为主,对直接融资的介绍相对不足,这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依赖银行信用的现实情况有很大关系。当前直接融资正在发展成为企业一条非常重要的融资渠道,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为了提高国贸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创新应用能力,有必要加强直接融资内容的分量,特别是对资本市场的运作、资本市场常用金融工具、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企业外汇风险等知识的介绍。
另外,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等宏观内容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很重要,但是由于这些内容在《宏观经济学》等先修课程中已有了一定的介绍。为了避免重复,该部分宏观内容就可适当弱化,不必过多展开。
(三)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注重对时事热点问题的讲解
金融系统是当前经济发展中变化最快的部分。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尽管经过多次修订和再版,许多内容还是难以跟上飞速发展的现实情况,如当前备受关注的全球金融危机就很难出现在教材当中。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补充新知识,特别应注重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
与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是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可通过两方面做法增加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并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一,课前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思考题,内容以受到广泛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为主。这样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定的注意力,避免由于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或难度太大而引发厌学情绪,让国贸学生发现学习金融学的乐趣,并且与实践相结合,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在讲完课之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并适时给予鼓励和启发。在讨论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发现教师
在理论储备方面的不足。例如,在讲授利率传导机制的时候,可以结合最近我国中央银行的调息问题,解释中央银行调整利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机制、可预期到的影响等等,这样在时事热点问题的阐述过程中就将利率、货币政策调控、中央银行职能等深奥的金融学原理体现出来了。
第二,讲课内容注意照顾学生的实际需要。本科国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可能工作,另一部分可能考研。在讲课过程中,针对前一部分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各大外贸企业历年招聘的笔试面试题目进行讲解;针对后一部分学生,可以直接采用历年相关专业考研试题进行分析。这一做法不但将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的眼前任务和未来自身的人生发展相结合,还能让他们看到《货币银行学》可以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惟有现在打好基础,将来才能自由驾驭这些考试,实现自己理想的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法,推进互动式教学
国贸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创新型教学理念的核心是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新型教学秩序,开创互动式教学的新局面,通过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认知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量大,覆盖面广,有相当深度,同时教学资源也相对丰富,这些课程特点结合国贸专业学生的实际,客观上要求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配置教学资源,而教学手段的技术化又为我们实施互动式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一)丰富教学手段。强化案例及定量分析的运用
在金融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单一的基础知识介绍和定性分析常常使具有生动解释力的理论变得枯燥晦涩,使学生难以理解其真谛和它的实践意义,这在非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而案例分析和定量分析能够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现实,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理解的有效途径。
为国贸专业的学生介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时,教师往往觉得困难。一方面,国贸专业学生对衍生工具缺乏感性认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也缺乏概念;另一方面,这部分内容不是课程的重点,课堂课时有限,不可能展现其精彩的内涵,从而使原本丰富多彩的内容变成了单个、陌生和抽象枯燥的概念。为解决这个难题,在讲授该内容时可适当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用贴近实践的办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陌生的金融概念,区分不同衍生工具的特征。学生们通常可以从总体上认识到各种衍生工具的基本功能是化解金融交易活动中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但很难区分他们在风险转移中不同的作用点,或者说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特殊功能。针对这个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可采取单个案例与连续案例相结合的办法,单个案例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衍生工具的特点和功能,而连续案例则帮助学生比较、区分不同衍生工具在防范风险中的特点,如远期交易与期权在规避利率风险中的区别等。在案例教学中,点评、提示和总结非常重要,通常应组织学生参与,这样可有效增加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
在分析货币供给模型中的货币乘数概念以及货币乘数的决定时,课本或者只进行陈述并给出公式,或者只提供简单的假想例子,学生印象不深。为加深理解并帮助记忆,教师可采用定量分析的办法,把我国当前的相关数据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计算,学生在自己动手基础上形成的相互交流,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操作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间的互教互学。
(二)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的运用
顺应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目前高校教师基本都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进行授课。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一是在于它的直观性,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创造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二是在于它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便利,教师可以用更充分的时间组织教学材料,增加课堂信息量,学生消除了记笔记之忙碌则可以专心听讲与思考,提高了教学效率。《货币银行学》是一门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课程,知识点丰富。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在此类课程的教学中信息优势十分明显,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
另外,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国贸专业的学生对时效性很强的经济信息特别青睐,这与其应用型专业的特点非常相符。为提高教学的生动性,教师在课堂上不妨多运用网络信息,包括去有关网站下载数据使自己的知识传授更有说服力,也包括链接相关网站使自己的课堂更接近现实。这些网络平台的运用远比教师在课堂用大量的说辞去阐明知识点更有说服力。例如,在讲述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时,可以进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的网站。在那里可以看到银行的机构设置,查询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等信息,不但增加了真实感与权威性,也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来源。又如,在介绍货币市场时,如果教师仅从概念上进行讲解就显得十分枯燥,但如果从中国货币网链接一个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日评网页,学生就可以对什么是银行间拆借市场、它在我国发展如何等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具体的掌握。
三、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强调实际能力
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衡量。目前,国贸专业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考核普遍存在方式单一、缺乏规范性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以期末笔试作为惟一的考核手段,不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有的学生考前突击几天就可以过关。“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种考核模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低,缺乏创新思维,教学过程只是单向灌输,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也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因此,对国贸专业《货币银行学》考核体系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应努力做到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并实现平时考评方法的多样化和期末考试内容的多样化。
篇8
论文关键词: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改革,对策
一、经管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现状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普通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都把货币银行学作为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教与学,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货币、信用、银行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和方法等。
从普通高校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来看,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按先后顺序大致如下: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率、金融市场简介、金融机构体系简介、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资本流动等。教学中一般把重点发在货币、信用、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与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章节上,教学内容主要限于货币与银行。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专业而言,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货币银行学按上述内容体系来安排教学存在很大的缺陷,特别是在我国银行以外的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已经基本建立的今天,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局限于货币与银行的教学内容更显得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也落后于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
二、经管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专业区分度不够
目前,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的一个缺陷在于,在教学实践中对金融专业学生和经济管理类专业之间的教学内容上区分度不够。对于金融专业学生和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作为基础课程的货币银行学的地位有些共性,但也有不同的意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货币银行学之后,还将进一步学习金融学专业的不同分支学科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货币银行学课程以后,还会学习国际金融课程。而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专业等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货币银行学之后,一般不会再学习金融学中的其他课程。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侧重于掌握与市场、单位和个人分配关系密切相关的金融实践的内容,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策,而对于金融理论的部分可不作太高要求。所以,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应该更全面一些,但深度要求却要比金融专业低一些,即应在教学中全面地了解现代金融体系及其运行的基本原理,使他们对货币银行学有清晰和较为全面的认识,而不应仅陷于货币与银行体系的运行。
究其原因,与我国的传统有关。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期,金融体系还不太健全,很多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没有建立或者是依附于四大国有银行,多种金融市场没有建立或者刚刚建立,社会融资基本依靠银行融资,其他融资渠道基本还处于萌芽状态。在这种状况下,金融问题基本上就是货币、银行和信贷的管理。所以,在我国传统上的货币银行学的教学中,就基本上是以货币、银行和信贷为主要内容了。
(二)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复度高
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有许多重复的地方,特别是在宏观金融部分。例如,目前经济管理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中关于通货膨胀等内容与宏观经济学中的内容基本相同。再例如,均衡利率的决定及作用等内容,也与宏观经济学中的重复较多。
考察其中的原因,可以从传统的货币银行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大纲中找到答案,在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都有相关内容,而且这些相关内容在两门课程中都属于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近年来的教学评估,要求教师严格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自然会有相关内容的重复。
(三)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够
主要体现在:一是传统内容所占比重过大。对于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学习货币银行学主要是了解各种金融市场和各种金融机构的作用、行为,以及金融投资的基本原理。而在目前的货币银行学内容中,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等内容所占篇幅过大,偏重于宏观金融,以及货币政策等,这在当前国外经管类专业的同类课程中,一般也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3~5]二是现代内容相对缺乏。比如利率理论部分忽视了利率的计算和结构;在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中缺乏现代金融中介基本理论分析,也缺乏对一些重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运行的分析;在金融市场部分缺乏资产定价基础和选择行为理论。
(四)教材建设的滞后
新教材建设和推广的滞后也是金融学教学内容调整滞后的原因之一。在对高校教学评估、专业评估中有一项内容就是使用优秀教材,但是各机构以前评出的优秀教材不一定随实践和理论发展进行调整,实际上,很多机构评出的“优秀教材”在内容上是过时的,“优秀”也只代表过去的优秀,并不代表现在和未来的优秀。其次是部分教师自身所接受的货币银行学教育就是传统的货币银行学教育对策,如果调整教学内容,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补足新的知识,而且要更换原有的教案,这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导致了教材建设的滞后。
(五)教学内容改革的动力不足
查阅相关教学改革的文献,大都是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也比较重视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则被或多或少地忽视了。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量化考核中,每年必须完成的科研量化考核是一个硬约束,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职称评审、各级人才项目资助中基本上都是以科研为导向。虽然这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比如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但教学效果评价比较困难,取决于多种难以量化的因素以及难以由教师自己控制的因素因此,教师的选择大多是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以科研为重,而不愿意把太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研究中去,从而造成教学内容滞后于金融实践和理论发展的现状。
三、经管类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对策
(一)教学内容安排上区分不同专业
针对不同是专业,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有所侧重。如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金融市场的理论和应用,特别是国际经济市场的理论与应用,应该是重点内容,但这些知识往往建立在数学模型上。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现代金融理论与教学发展的需要。所以,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从学校来说,应该鼓励教师到知名院校、到国外学习。另一种解决办法就是通过优化教师的配置,对这些新的教学内容确实有困难的教师,应尽量避免安排这样的课程,而相应地安排能够胜任的教师承担本课程,尽量发挥所有教师的专长,扬长避短。
(二)依据学科发展规律和专业特性,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对于经济管理专业而言,在教授金融理论时,重点不是要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在知识点上可以相对全面,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不是很深奥的理论知识对策,而适当扩展金融知识面、增加贴近现实的案例等,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金融意识。同时,在应用性方面,则应要做相应地加强。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是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货币理论部分涉及到货币的职能、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经济均衡。这些都是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知识,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都有所涉猎。在本门课程中,可以采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而不用陷于理论知识点的反复讲解。货币政策部分包括货币政策的功能定位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如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最终目标等,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主要关注现实中的货币政策的运用,如面对通货膨胀,该如何运用货币政策等。其次是删减传统内容,货币的起源、发展和货币制度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来说可以删除,只要在货币理论部分介绍货币职能就可以。
二是金融市场部分。金融市场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结构及各类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和工具,教学内容必须涵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工具。第一,要增加货币市场及其子市场、资本市场及其子市场、黄金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的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对金融市场有更为具体的认识。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而言,外汇市场的介绍还应有所加强。第二,增加信用与风险的内容,特别是金融危机。
三是金融价格部分。针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特点,金融价格行为理论可以作为主要内容加以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是与利率相关的计算和利率结构、各种有价证券的定价、资产选择行为等内容。从国外的教材来看,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特别予以强调。对于现代金融的金融期权和远期协议等内容,可以对其基本内容加以介绍,拓展知识面。而均衡利率的决定及作用等内容与西方经济学中的重复较多,可以适当删减。
四是金融机构部分。金融机构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各类金融机构的功能及基本业务,教学内容必须涵盖存款性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专业)银行、储蓄机构和信用合作机构)、非存款性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机构、养老基金、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以及金融调控与监管机构。第一,增加金融中介的介绍,我国的银行业改革过程不过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目前我国银行中介机构已呈现多元化格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已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有三家已经上市,城市银行中也有几家已经成为上市银行对策,如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这些都是新近出现的,在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中所涉甚少。而对于商业银行部分关于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等内容可以删除,商业银行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集中在其业务和功能定位上。第二,增加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介绍,特别是对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储蓄与合作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基本业务的介绍,这一部分是目前的教学中普遍缺少的。
(三)加强教材建设
在教材建设中,一方面是紧跟理论发展的前沿,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和理论超前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和理论,因此,有必要紧跟发达国家的前沿理论,保持货币银行学教学的前瞻性,随着理论的发展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吸收现代经济理论的新成果。另一方面是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要适当超前于我国的实践。我国正处于转型期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超前的理论作指导。因此,货币银行学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应该随实践和理论发展适时作出调整,适当超前于本国实践的发展。
(四)理顺教学改革的思路,加快教学改革
学校不仅要重视科研,也要从制度上建立推进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一是理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强有力支撑。学校可以设立相应政策,引导教师把科研融入到教学改革当中。二是加大教研教改支持力度。对于教研教改项目的立项及实施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三是依托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加快教学内容改革。
参考文献:
[1]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戴国强.货币银行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斯坦利G.埃金斯.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斯坦利.G.伊肯思.金融学——投资、机构与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篇9
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人才培养方案欠清晰。我国的独立学院一般是在申办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的雷同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金融学专业及其母体学校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见表1),分析独立学院与传统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区别。很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极其相近,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尚不够清晰准确。同时,从表1可以看出,两所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相差不大,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并没有体现出更强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亟待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国内一些综合性院校和财经院校开始将金融学培养重点放在财务管理、公司金融等微观金融领域,开始与国际接轨。笔者所研究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金融学专业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仍然放在传统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领域,而对公司金融、金融营销、金融风险管理等较前沿的课程仅仅安排在选修课程中。很多选修课程往往因为选课人数的限制等等原因,实际无法开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金融技能方面比较缺乏,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强。以笔者所研究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在的大学为例,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政治类、英语、数学等公共基础课学时数930学时,占必修课程1834总学时的51%,所占比重很大;专业基础课836学时,占必修课总学时的46%,但设置过于宽泛,基本为与经济、管理有关的课程,比如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政治经济学等,而实际上针对银行、保险、证券等相关知识开设的基础课程比重不大;专业主干课程只有6门,学时数304学时,占必修课总学时的13.8%,但相对于毕业额定学分而言,所占学分仅为16.6%,比重过低。可见,从目前的独立学院金融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情况看,尽管近几年有一定程度的更新和变化,但真正从理论体系上全面更新,适合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适应金融发展趋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实习实训环节薄弱。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26学分,占总学分的16%,所占的比重较低。并且所开展的实践环节主要是课程论文,教学实习,以及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等,除了教学实习环节,能够利用学院的实验室资源,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银行、证券、保险等相关业务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外,其他的实践环节仍停留在传统的论文形式上。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独立学院教学经费、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诸多限制,金融学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难以建立,与外界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交流沟通也较少,使得独立学院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目标的实现还相距较远。另外,从实施的效果来看,也不尽理想,实践环节往往被忽视。课程论文原本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结合现实热点进行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但学生普遍从网上查找资料组合甚至抄袭文章,缺乏独立思考。由于学院不具备集中安排实地调研的条件,一般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各自分散进行社会调查,而实际上真正开展调研的很少。这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很难发挥检验、整合、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换的效果。
4.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在金融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情况下,独立学院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因此,现阶段独立学院教师队伍成分呈现多元化。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其师资队伍构成主要为:外聘母体高校的教师、一定数量的本学院培养的青年教师。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在文化基础和学习习惯上与母体高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母校的授课教师往往以在独立学院授课以赚取报酬为主要目的,并没有根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而独立学院招聘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缺乏教学经验,更谈不上实践经验,难以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加强独立学院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与对策
1.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独立学院金融学人才培养既要符合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更要塑造独立学院的特色,尤其是随着当前金融对经济的影响不断凸显,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更要求独立学院必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才能在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独立学院培养的金融学应用型人才需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具备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包括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2.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课程设置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可以针对目前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改革。第一,目前公共基础课所占的学时和学分比重均较大,而很多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缺乏兴趣,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应付学习。实际上厚基础应体现在更扎实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因此,建议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减少公共基础课程,可以将减少的公共基础课程放到专业基础课部分,以保证学生专业基础的厚实。第二,独立学院不同于综合性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应用型的特色,建议首先突出专业方向,比如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保险精算等,然后根据方向设计课程,如果是金融理财方向,可以将一些重要的金融学专业选修课进行更改。第三,增强实践课程的学分比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商业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等主干课程的学习,应配合安排一定的实践学时,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业务技能。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绝不能喊口号、走过场,必须要落到实处。第一,加强校内模拟实验室建设。课程设置的优化改革,必须配合校内实验室建设,引进一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金融软件,这些软件模拟环境与现实情况基本相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独立学院通过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产学合作等途径,加强对学生业务技能的培养。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和业务人员作为学院的校外指导教师。
篇10
论文摘要:金融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说明,我国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建立金融资源意识,其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可以基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进行必要转换。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学界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不断关注。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和发展,对比说明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具有的质性发展观。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是金融资源观,其研究基轴是金融功能的不断扩展与提升。
Discuss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consciousness \ financial function and improve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ouDan GuoWanShan liaon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Zhejiang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The paper keywords: financial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financial resources consciousness financial function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bstract: financial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shows that our country financial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needs to establish a financial resources consciousness, its research model and research method can be based on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perspective necessary conversio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roused on the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s are constant attentio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ontrast that the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is the qualitative development.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is the basis of financial resource view, the research basic shaft is financial function unceasing expansion and ascension.
一、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曾康霖(1998)就针对金融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过较全面的论述。世纪之交,教育部设立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这一研究项目,项目(张亦春、蒋峰,2000,2001)比较了我国和西方在金融学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给出了概括性的设想[1]。以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学校的“21 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给出了我国金融专业发展的学科定位,制定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2005),项目更强调了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
在西方,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1952),分离理论(Tobin,195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Sharpe, 1964; Lintner,1965; Mossin,1966),金融工程科学(John Fonnerty, 1988; Hayne Leland,1989),行为金融理论(Debondt and Thaler,1985;Statman,1995;Bernstein,1996;Shiller,2000)的不断提出和扩展,使得我国学者开始更多的关注金融专业教学内容的扩充、转变,更多的考虑教学与实际的衔接,学科发展和国际的接轨。王广谦(2001)[3]、张新(2003)[4]、封思贤(2005)[5]和张文颖(2006)等在各自的文献中都特别强调了这一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另外,李芒环(2007)、佘德容等(2008)和梁玉等(2006)结合各自所处学校的特点,对金融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整体性设计,提供了个案经验。张亦春、蒋峰(2001)[6],何嵬(2009)专门针对金融专业和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改进的思路、方法、经验,为金融教学改革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手段。
我国现有针对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多是寻找差距,模仿和学习西方金融学的研究范式、学科体系和教学方法。然而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这并不完全符合金融发展规律,而且容易受制于人,甚至严重的会造成金融资源流失,金融丧失,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黄达(2000)[7]、白钦先(2007)关于金融学科建设、中国经济学金融学理论与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等进行了思考与论述,他们的论述从思想方面提出了独到观点,这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
1.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两年多时间,其造成的影响严重、持久和深远。这场危机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更是给我国的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挑战和质问:即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金融的结构、金融的功能和金融的发展?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多局限于技术的层面,且争论颇多,莫衷一是。
要正确、准确地认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需要掌握和理解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工程等知识在内的微观金融体系;而要抓住危机爆发的根源和本质,以及日后最大限度的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又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微观金融的观察视角,要有金融资源的意识,大金融的意识和具备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
2.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视角
自20世纪70年代始,以Black-Scholes公式为代表的数理金融理论的创立,西方的金融专业逐步形成了以金融工程为代表的微观金融的理论体系。金融学科逐渐数学化、模型化和微观化,而且往往将金融专业设在管理类学科之下,这与我国传统的以货币、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专业形成了较大反差。
与此同时经济金融学家(以我国学者白钦先(1998、2001)等为代表)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等基本概念,形成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契合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可藉以对金融本质进行更深化的认识。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下,我们能更清楚的知道,对各类金融资源的运用应以金融功能的扩展和提升为基轴,以金融效率、金融安全的实现为归宿,避免简单的金融量性发展观。如果我们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历程及其研究视角来审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市场)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对危机的理解及对金融学科教学改革的推进会更加具有指导和针对性。
三、从金融发展理论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形成
1.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金融发展问题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Goldsmith(1969),其最早给出了金融
发展的定义,即金融发展是指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并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对金融发展进行了量性描述。作为对Goldsmith金融发展观念的深化,Shaw(1973)和Mckinnon(1973)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由于两个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同一问题,故一般可简称为“金融深化论”。Mckinnon和Shaw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的理论背景是: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即政府过分干预金融市场,实行管制的金融政策,同时存在着较高的隐形或显性的通货膨胀,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生扭曲,致使利率、汇率不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严格的利率管制、高额存款准备金、信贷配给、高估本币汇率等。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就应该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包括六个方面:提高或放开利率、放宽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建立与发展国内统一的资本市场、抑制通货膨胀、财政和外贸配套改革。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但其在体系上比较粗糙,分析模型过于简单,包括因素较少,不具有动态特征,很多观点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理论分析尚显不足。更重要的是,根据Mckinnon和Shaw的理论框架,其认为金融部门并不创造财富,金融的发展也只能影响资本的形成,并不影响全要素生产力,这些也都较大地削弱了金融发展理论的解释力度。
2.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一些经济学家汲取了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成果,在其金融发展理论模型中引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外部性等因素,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1)“金融供给论”和“金融需求论”。Patrick(1966)研究了金融深化对国民财富的构成及使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货币供给带动下的金融发展战略。他强调,贫穷国家应当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的货币供给带动政策,在需求产生以前率先发展金融。这种战略要求政府在短期无明显效益的情况下,坚持对金融进行投资和重点发展(陈岱孙、厉以宁,1991)。1996年,帕特里克提出了金融发展中“供给导向法”和“需求导向法”之间的区别。“需求导向”的金融发展是实际经济部门发展的结果,这意味着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增长必须更有效地分散风险以及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因此,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了一个更好地推动作用。此外,“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先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对经济增长有着自主的积极影响,对动员那些阻滞在传统部门的资源,使之转移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并确保投资于最有活力的项目方面可以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后者对早期的经济发展有着支配作用,一旦经济发展成熟,前者便发生作用。
(2)金融约束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在反思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对发展中经济或转轨型经济而言,金融抑制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落后。而推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仅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金融动荡,因此有必要寻找另外一条道路,这便是由Herman, Murdock and Stiglitz等人提出的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论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的假定前提为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这在现实中难以成立。同时,即使现实中存在这些条件,由于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行为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失灵。金融约束论认为,金融市场失灵本质上是信息失灵,它导致了金融市场交易制度难以有效运行,必须由政府供给有正式约束力的权威制度来保证市场制度的充分发挥。政府可通过金融约束政策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并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有效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可预测的低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为金融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如何实施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框架。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抑制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作用。因而它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而是对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3)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理论把金融因素作为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重要变量,研究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用与作用机制。内生金融理论认为,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金融交易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交易成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内生地要求金融
体系形成和发展。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引入了诸如不确定性(流动性冲击、偏好冲击)、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之类的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作了规范性解释。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既放弃了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又坚持了从金融与经济关系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问题的立场,金融学家们试图建立一个一般金融发展理论。它带来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转变,使有关金融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令金融发展理论在沉寂了20多年以后重返主流学术界。但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坚持了金融发展研究的机构观,即从现有的机构出发来研究金融功能,导出其产生、发展和作用于经济的机制,依然具有一定局限性。[8][9]
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态势,金融与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金融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性和主导性要素。这一切要求人们重新认识金融的本质以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有学者认识到金融发展的现实效应与主流理论不符,提出了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面向21世纪新的金融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金融理论的融合与升华,是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扬弃与创新。
国内学者对金融发展作了比较全面、深刻论述的代表人物是白钦先教授。在其《论金融可持续发展》(1998)中,白钦先教授首先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等基本概念,并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发展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金融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体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经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其他文献(白钦先等,2001)中,白钦先教授及其合作者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切入,从金融发展的一般性出发,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更系统的阐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既不是孤立研究金融的发展和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是孤立研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是在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即在两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发展。
在这一领域,白钦先教授一直关注并持续不断地研究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两个方面同时展开,针对西方学者只包含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两大要素的特指金融结构理论,提出“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理论;针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变迁即是金融发展”的量性发展观,提出“金融结构演进(质性与量性发展相统一)即金融发展”及“金融功能演进(扩展与提升)即金融发展”的金融发展理论;并在发展金融学的整体框架内,梳理整合了“发展金融学是以金融功能为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联结点,以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为其研究的基轴,而以金融效率为研究的归宿”。[10]
四、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现代金融已成为包括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理论金融与实务金融、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观念与金融意识等众多因素,并直接涉及经济与社会、财富与资源、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及经济风险与经济危机等众多因素的庞大的复杂巨系统。我们在研究金融,进行金融学科建设的时候需要始终具有这样的大金融意识,始终将金融问题与金融的功能提升紧密联系起来。
第一,强化金融资源意识,树立金融与金融安全意识,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发展中的经济体尤其需要有这样一些意识,并形成相应的对策措施。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对这些问题没有给出直接回答。而金融发展首先也是一国的金融发展,在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发展中经济体往往处于被动和被掠夺的地位,发展金融和金融发展,就必须给与它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第二,对于我们国家这样正处于发展成熟中的金融体系来说,仍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我们要形成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状况的合理的金融结构,在某些市场化改革不利或行不通的行业与部门,我们仍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金融倾斜并非是惟一正确的金融改革方向,其关键是要看改革能否充分的发挥出金融相应的功能性作用,是否实现了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应鼓励创新,鼓励对外开放,但我们要有自己的时间表,要与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完善金融的监管体系同步。
第三,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需要适当转变,凸显人文价值观的认同。包括金融发展理论在内的现代金融学科体系和大多数经济类学科一样,呈现出研究方法数学化、模型化的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在金融这样一个充满风险因素的领域,在金融虚拟化程度不断强化的时代,我们应该,而且也不得不转变我们认识、发
展金融理论及其实践的思路,重新审视金融的本来目的到底是什么?金融的人文价值观又是什么?这对维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防止危机的发生都不无裨益。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讲,在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也应发展起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这不是简单的中国特色,而是金融发展理论的中国化。[11]
当代金融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货币非中性基础上的金融非中性,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引人金融学研究,拓宽了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这一研究范式确立了金融学的最终研究目标,在最高层面上给出了我们进行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金融发展观;在方法论上,这一研究方法注重了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的有机结合,并突出了金融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实现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的真正变革。[12]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 峰. 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0(5):69-73.
[2]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6-18.
[3]王广谦. 正确定位加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2):13-14.
[4]张 新.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 金融研究,2003(8):36-44.
[5]封思贤. 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2):38-41.
[6]张亦春,蒋 峰. 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32-35.
[7]黄 达. 金融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9):1-7.
[8]龚明华. 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及前沿[J]. 国际金融研究,2004(4):4-11.
[9]刘 澄. 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演变简评[J]. 当代财经,2001(1):35-39.
[10]白钦先.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历程[J]. 经济评论,2005(3):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