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0:5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体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体系论文

篇1

论文摘要:韩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代表,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韩国金融制度也在不断的进行变革。从韩国金融制度的演变可以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韩国的金融制度是较为实用性的金融制度,自建国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其金融制度的沿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虽然在每个阶段,韩国的金融制度在理论上都存在着诸多缺陷,但其操作性一直不错,为韩国经济的起飞提供了保障。其发展历程可表示为“自主中立金融——管制金融——自由金融”三个阶段。

一、历史沿革

1自主中立金融阶段。建国初期为了治理混乱的经济金融秩序,消除严重的通货膨胀,消除殖民地金融制度的影响。1950年5月颁布的《韩国银行法》确立了韩国金融业的民主性、自由性与独立性,紧接着其中央银行韩国银行的成立标志了韩国自由中立的金融体制开始运作。在整个50年代,韩国政府都在为巩固其新建立的自由中立的金融制度而努力,颁布了多部关于银行的法律,例如《韩国产业银行法》、《农业银行法》等。到50年代末,韩国自主中立的金融制度已基本成型。

2管制金融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金融业进入管制阶段,也是政府主导型产业金融体制时期,金融体制独立性逐渐丧失,转而成为政府推行其产业政策的工具。1962年韩国修改了《韩国银行法》,政府接管了中央银行的大部分权利,使政府直接干预和控制金融具有了合法的依据。在这一阶段银行业在金融业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很不发达,甚至可以说是无足轻重。进入70年代,政府逐渐意识到金融多样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972年,韩国政府采取措施,整顿民间金融市场,调整和转换银行债务,降低利率等,其目的是改善金融机构状况,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3自由金融阶段。1980年韩国颁布了《一般银行经营的自律化方案》,1982年修正了《普通银行法》,开始了韩国金融业向自由化国际化发展的变革,并通过出售银行股份等方法完成了部分银行的私营化,以此来刺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但一直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金融自由化改革仍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阶段的改革是完成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私有化,而没有完成预期的自由化。

二、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韩国金融制度改革

20世纪90年代起韩国政府开始加大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步伐,但至爆发危机时仍有部分步骤尚未实施,例如原定于1996年实行的取消活期存款外的所有对贷款和存款利率的管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管制金融的惯性,以及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改革在有的地方还不够完善,甚至出现了漏洞和负面的影响,这也是其后的金融危机能在韩国造成激烈动荡的原因之一。这主要体现在:第一是政府的定位不当,在自由化改革中政府提倡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这类机构背后大都有工业集团或财阀的支持,它们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干预能力较强。第二,自金融自由化改革以来,利率管制放松过急,使韩国国内利率上升,刺激了国外游资的大量注入,并刺激了国内企业举借外债的程度,至危机爆发时,韩国企业举借的大量外债加剧了韩国金融状况的恶化。第三,金融监管不够明细化,过于追求理想目标而忽略了可能遇到的风险,同时政府对于金融企业的保护性太强,纵容其盲目扩张而不允许其破产,这些措施加剧了韩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三、韩国金融制度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有助于恢复韩国金融的稳定,同时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定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1金融自由化是大的趋势所在。但是金融管制或者说是由政府控制金融也并不是没有好处,好处之一就是金融业可以明确而直接的为政府的战略目标服务,可以集中金融业的力量为全国的经济发展服务。韩国的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正是在管制金融时期韩国的经济得到了腾飞和发展。

2政府在本国金融业发展中的定位要正确。政府干预虽然有些时候会阻碍金融业的发展,但这却是防止金融动荡最有效的手段,但同时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干预过多就会扭曲金融业,在我国目前可表现为政府对银行的不当干预要减少,但对资本市场的控制要有力。

3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严格控制不良资产率和保证资本充足率,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加大商业银行经营的透明度,加强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

4协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金融倾斜的程度不能太大,强化直接资本市场在国内资本运作中的作用,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要降低,同时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降低准入门槛。

篇2

从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的角度对金融全球化进行反思,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无法逃避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问题.

一、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根源在于金融经济的过度扩张。

金融经济的过度扩张是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自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20多年里,金融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目前,它的规模大约是真实经济的30-50倍。

金融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安排、储备货币国家的货币制度和政策以及发达国家私营机构的金融创新决定的。

第一,1971年美国黄金窗口的关闭造成了储备货币与黄金的脱钩,这使得货币这一传统上真实而具体的财富变成了一种没有基本价值的抽象符号和新兴债务,从而使得金融经济与真实经济的分离成为可能。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美元的价值与黄金脱钩,这不仅重新定义了货币,而且拆散了金融经济与真实经济的最后联系。

第二,货币这种没有基本价值的抽象符号或新兴债务脱离真实经济发展需要的过度创造,使金融经济与真实经济的分离与背道而驰成为现实。

中央银行创造货币非常容易。创造货币的方式有大杠杆和小杠杆之分。大杠杆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小杠杆指中央银行改变银行存款的准备金比例和调节中央银行的贴现率或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来间接增加或者减少进入经济体系的货币。

商业银行也有创造货币的巨大能力。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传统方式是贷出存款。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海还可以通过创造"近似货币"来增加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最典型的"近似货币"是信用卡。花旗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平均信用额度是2000美元,如果发行3000万张,花旗一家银行就可以创造600亿美元的近似货币。还有很多种近似货币,全部由私营金融机构创造出来,而且除了市场力量以外不受任何约束。

从国际方面来看,欧洲美元市场形成后的二十多年中,数以千亿计的欧洲美元在银行和银行间不断流转,反复贷出,随着欧洲美元贷款的增长而不断增长。不过欧洲美元终究不是具体的纸币或金属货币,而是一种电子货币。虽然这些货币的创造过程与国内银行的货币创造遵守同样的规则,但在1987年以前,这种无国界的美元代表一种自治的货币,完全由民间控制,因此与它们的美国表亲相比更少受到限制。例如,欧洲美元没有存款准备金的限制,经营欧洲美元的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就比国内银行要大的多。此外,在近20多年里,美国政府又通过巨大的贸易赤字把成堆的新美元送往国外。

第三,养老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崛起,金融期货与期权等衍生工具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布莱克-肖期权定价理论的完成使金融投机资本通过组织效率的提高、现论的指导以及金融衍生工具高杠杆率的运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

第四,电子网络和电子结算系统的引入极大地增加了货币或资本流动速度的增长潜力。科技的进步已使得每一笔交易的速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作为购买力的货币或资金可以以光的速度在属于全球市场组成部分的各地市场间流动。在金融经济和真实经济的距离不断扩大之时,科技更造成两者间迅速的疏离。

世界经济财富价值体系示意图

金融经济过度发展的直接后果便是造成了世界经济财富价值体系的极度扭曲(如上图所示)。今天,世界经济巨大的财富价值,其形成如一座倒置的金字塔,在底层是实际的物质和知识产品,在其上是商品和真实的商业服务贸易,再往上有复杂的债务、股票和商品期货,最后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衍生期货和其它虚拟资本。金字塔的维持和扩张,有赖于各层的适当比例以及上一层结构有多大能力从下一层汲取收入。在整个财富体系难以维持所需的日益增长的收入时,整个金字塔就会轰然解体。由于连锁反应,庞大的金融体系可能就要顷刻垮掉。

世界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金融体系的可信度和稳定性归根结底还是要以货币资产转化为实物(含知识和信息)。但是,金融经济的过度扩张使得虚拟经济与实质经济严重脱节。目前,全球外汇交易额大于世界市场进出口总价值的60倍,并且还在不断繁衍。目前美国对金融和房地产投资的新信贷是制造业的3倍,美国实物贸易额不到期货贸易额的一半。跨国债券和股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分别高达151.51%、196.8%、690%和120%。其中衍生交易市场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1987年以来,每2年,这个市场的规模就要翻一番。根据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在11个国家67家银行的调查,这些机构手中持有的衍生交易合同总值在1995年以来已高达63.6万亿美元。这是全球GDP的总和的两倍多。1997年初,仅美国的商业银行就持有25.7万亿美元的衍生合同,这是美国GDP的三倍以上。与此同时,世界真实的实物生产,不论人均和地均计算,均比过去20年有实际的缩减,而实物生产中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服务于虚拟经济的运作。美国劳动生产率近20年来仅为1%左右,即使是在经济最为景气的20世纪90年代,整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仅为1.1%,为战后甚至1870年(至1970年为2.3%)以来的最低水平。

我们可以看到,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金融经济过度扩张所带来的大量的纯粹的"虚拟"的金融资产近年来无节制地增长,结合整个世界真正物质生产的停滞和下降,已使金字塔严重变形、失真,为全球性的金融崩溃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美国经济学家乔纳森·特尼鲍姆指出:

篇3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影响因素对策与措施

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我国金融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与此同时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并没有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这就使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日显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使人们认识到全球金融一体化使金融监管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

一、金融全球化的内涵

金融全球化主要是指金融活动超越国界,从局部地区性的传统业务活动发展为全球性的创新性的业务活动。其具体内容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金融资产和收益,以及金融政策与法律制度的全球化等方面。但对金融全球化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不统一。其定义主要是从核心论、趋势论、过程论、一体化论等几种理论来表述。其实质反映了金融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和过程、是世界各国或地区金融活动趋于一体化。它具有广泛的内涵,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具体来说,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业跨国境发展而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日益紧密关联的一个客观历史过程。

二、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我国金融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特点如下:

1.发达国家及跨国金融机构是金融全球化的规则制定者和主要获益者

发达国家及其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金融全球化的规则制定者和主要获益者。这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金融资本雄厚,金融体系成熟;调控手段完备,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以发达国家为基地的跨国金融机构规模庞大,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与之对应,全球金融规则也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些规则总体上有利于其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则经常处于被动的、受制约的地位,面临着“边缘化”的威胁,较少地分享到金融全球化的利益,而较多地受到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2.跨国金融机构的全球扩展和全能化运作

从影响金融全球化的因素看,除跨国生产、贸易、投资和科技进步等实体经济因素对金融全球化的推动外,跨国金融机构的全球扩展和全能化运作也为金融全球化构造了微观组织基础,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和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

3.金融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短期游资与长期资本并存

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参与全球化的金融主体越来越多,全球金融资本不断扩大。在这其中,既有长期投资的资本,也有短期投机的资本。长期资本的投入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而短期游资的逐利和投机,则易引发一国的金融动荡。

4.电子商务的发展,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交易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为全球性金融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随着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的普及,网络银行和网上交易已在全球范围得到应用,全球金融市场将被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同质性。

三、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的影响分析

金融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也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金融全球化在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的正面效应

(1)金融全球化有利于中国吸引外资,加快工业化进程

中国为实现工业化,需要投入巨额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外资的引入为中国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带动了技术的扩散和人力资源的交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拓展,相当多的资金流向了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并带动了技术的扩散和人力资源的交流。

(2)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先进的金融运作经验引入中国,提高金融效率

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较为完善,金融风险控制机制严密。这为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借鉴。同时,金融全球化还提高了国内外金融业间的竞争程度,迫使中国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创新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

2.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的负面效应

(1)金融全球化使中国金融业面临挑战

虽然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能给自身带来长远利益。但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建立较晚,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业赢利能力和金融风险控制机制不强。如果外国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势必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金融体系不可避免的要遭受巨大冲击。

(2)金融全球化为国际游资制造金融风险创造了环境

国际游资形成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有充分的金融自由度和开放度。金融的全球化,一方面扫除和减少了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障碍,使资本可以迅速而自由地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从一个市场流向另一个市场;另一方面,利率、汇率管制放开为各类金融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开辟了道路。加之目前国际上尚未对投机资本提供必要的约束机制,若有风吹草动,国际游资就会从所在国大量撤走,从而引发严重的金融动荡。

(3)金融全球化加剧了银行的脆弱性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国家对信贷机构管理不严,银行内部控制也相对薄弱,缺乏严谨的收益衡量和风险评估制度,致使信贷资金分配不当,流入高风险的部门,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不良资产。利率变动的不确定容易导致银行利息支出的增加高于利息收入的增加,存款利率的上升使银行存贷之间的利差缩小,从而使银行收入下降。

(4)金融全球化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金融全球化意味着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获利。出于获利的需要,国际上许多金融资源被无序、过度开发,金融投机性凸显。加之现代金融交易工具发展迅速,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巨额资金的交易与转移,其去向不确定性很大。这就给中国的金融监管与调控带来严峻的挑战,也削弱了其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

四、中国金融的对策与措施

1.建立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竞争机制,提高中国金融的竞争能力

提高中国金融的竞争能力,国有银行必须建立国家控股的多元化产权制度,进行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

首先,我国国企改革和政府行为是与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造密切相关的外部条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国有银行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两者产权同构,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恶化。为此,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建立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和竞争能力、维持金融秩序、鼓励金融创新、加大监管力度,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对国有银行内部进行治理,建立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不仅有助于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资本金,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而且对国有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造,建立经营权、所有权和监督权分立的制度框架,可以形成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使银行的市场化经营获得制度上的保证。

2.加快国有金融机构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步伐

(1)转变政府金融管理职能,实现金融创新

转变政府金融管理职能,将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转向创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和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消除歧视性政策,放宽市场进入标准,按照统一的市场监管原则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展开充分竞争,通过金融创新提高竞争力。

(2)大力开展金融信息化建设,打造金融创新的微观基础

我国金融机构之所以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金融机构本身产权不明晰、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是重要内因。为此,必须加快国有金融机构产权制度的创新步伐,通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打造金融创新的微观基础。目前,金融机构的创新突破口应主要围绕金融工具、金融业务和金融电子信息化展开。针对金融工具的有限性,可利用股票市场的先发优势,适时发展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针对负债类业务多于资产类业务,积极发展票据和国债回购市场,推进金融资产的证券化进程。针对金融效率对交易和清算手段的依赖性,着力进行金融电子信息化建设,使金融运作基于电子化的平台而获得质的飞跃。

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1)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加强风险防范

首先要转变金融监管政策的基础和方式。金融监管手段必须以法律为基础采取间接手段进行,通过严密的法规约束当局的金融监管行为,在日常监管中基本取消行政命令式的监管办法。

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重合规性、轻风险性的问题。合规性监管偏重于事后化解,这种方式较为被动,纠正成本也很高。风险监管则是根据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以及内部管理的评价,提高监管要求,注重于事前防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为了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营,监管重点要更多地关注银行机构及其资本所将承担的最大风险,要加强对银行的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亏等经营状况的风险性检查,建立风险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是确保金融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在中国,实行金融风险预警,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危机处理机制是化解危机、减小损失的最后防线。金融活动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此,诱发金融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联合监管防范体系是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有力保障。

(2)建立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随着金融机构之间交叉业务的增多,需要监管主体之间加强合作。中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自拥有各自的监管范围。尽管监管机构高层之间有定期会晤制度,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但是,在监管的实施当中仍能存在着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还需三个监管主体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及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监管成本,提高金融监管效率。此外还要及时解决分业监管中的政策协调问题,协调银行、证券、保险对外开放及监管政策以及交流有关监管信息等,最终实现协同监管制度化。

4.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高中国的金融监管水平

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其内容主要包括:参加金融监管的国际性组织,进行金融监管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对跨国银行进行联合监督以及推广应用金融监管国际规范等。要加强与跨国金融机构的母国监管当局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对不符合监管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要坚决予以阻止。对流进与流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资本,建立相关的动态跟踪数据,与相关国家实现数据互换,使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置于国际监视之下,为政府间多边监管合作及救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全球化与中国经济[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6)

[2]马琳: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全球化的冲击[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3]阮翠霞:浅析金融全球化成因[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01)

[4]谭保华王微:浅谈金融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机遇和风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5]樊纲:21世纪的金融全球化和国际金融改革[J].中国外汇管理,2000,(1)

[6]焦继军:金融全球化的风险与中国金融控制[J].安阳大学学报,2003,(04)

[7]黄燕茹: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金融风险防范[J].河南社会科学,2002,(06)

[8]吴珊娜:我国金融业开放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02)

篇4

关键词:现代企业;金融体系;成本会计

一、前言

从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来看,企业开展成本会计管理主要是对产品单位成本、总成本进行计算,并核算全过程费用。在企业金融活动中,成本会计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提。但随着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会计电算化发展,成本会计的内涵已经得到改变和延伸,需要立足于新的企业金融体系,更加全面的开展成本会计管理工作,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现代企业金融体系中的成本会计特点

随着现代企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和成熟,成本会计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电算化发展改变了传统成本会计工作方式,使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响应速度得到明显提升,而且使成本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机械化、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好地发挥成本会计的内部控制和决策支持功能;(2)随着新型会计理论的逐渐成熟,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分工更加明确,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等不同会计种类界定清晰,相辅相成,成本会计作为会计管理的基础工作,其成本控制功能越来越突出,对企业经营效益影响显著;(3)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国企业不断加快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速度,成本会计管理也体现出更多的国际化特点。特别是一些合资公司,需要采用国际规则进行成本核算管理,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在企业成本会计管理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三、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应对现代企业金融体系发展的新趋势,企业成本会计管理都在积极做出改变。但受企业管理水平和成本会计基础的影响,各企业在成本会计转型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包括:(1)成本会计管理思想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成本会计发展速度,受传统管理思想影响,许多企业对成本会计核算缺乏重视,具体表现为缺乏资源消耗意识、缺乏过程监管意识、缺乏管理效率意识,在此影响下,成本会计核算质量和核算速度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2)许多企业在开展成本会计管理过程中,缺乏与现代企业金融体系的联系,成本核算范畴较为狭窄,只关注于产品成本,忽略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间接损耗,特别是缺乏基于企业价值链的成本会计管理,对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能力偏低;(3)成本会计管理过程中主体作用的缺失,现代企业金融体系下的成本会计管理需要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的共同参与,并按照成本会计管理计划和制度,规范成本核算过程。但从企业实践情况来看,不仅人员参与度较低,而且受主观意识影响较大,给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

四、现代企业金融体系中的成本会计应用策略

1.加强成本会计核算管理

针对现代企业金融体系下成本会计管理面临的形势和目前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积极构建新的成本会计体系,从而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首先应加强成本会计核算这一本职工作,树立新的成本核算理念,调整成本会计核算结构,并采取新的核算方式,确保核算结果的可靠性。在此方面,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的核算意识,加强成本会计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操守和专业知识技能,采取全面核算方法,对企业各项成本支出进行详细核算,真实反映企业成本管理过程及成效;(2)立足于新的企业金融体系,减少资金成本,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账款回收速度和回收率,将订单数据合理分解至各个市场链,并落实到具体会计人员身上,采用负运营等方式,降低业所资金数量,提高成本会计核算成效;(3)合理选择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分批法、分步法、品种法、简化分批法等,明确各类方法的适用范围,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协调好成本会计与其他会计管理工作内容,坚持“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确保成本计划落到实处。

2.关注于市场定位和售后服务管理

成本会计体系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扩展企业经营业务的过程中,都需要参考成本会计的各项数据,帮助企业找准市场定位,确保投融资方案的可行性及项目回报率。因此,成本会计管理必须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经济信息,对产品成本、数量、生产情况等信息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并对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特点进行结合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关注于市场定位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成本会计的决策支持功能,使企业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更易于实现。另一方面,在现代企业金融体系下,为提升企业信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成本会计还要关注于售后服务管理。提升企业售后服务水平会在客观上导致短期成本的增加,但可以有效帮助企业争取忠实客户,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在成本会计管理工作中,需要更多的关注于企业的长期效益。通过将市场定位管理与售后服务管理相结合,帮助企业累积竞争优势,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3.引进价值链管理体系

现代价值链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通过对投入总成本进行考虑,关注于企业全部功能,实现对企业价值链的优化处理,最终使企业价值保持在一个最佳水平。在现代企业金融体系下,引进价值链管理体系十分重要。对于成本会计管理而言,只有在价值链基础上开展各项管理活动,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实施处理,才能提高企业内部运行效率。如果信息传递和处理出现阻滞,使企业只关注于局部功能和价值,必将会导致最终成本管理的失效。因此,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应关注于两方面内容,一是价值信息管理对象,二是增值活动管理对象。企业应制定价值信息标准,对实际工作中的相关价值信息进行有效跟踪。并对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化设计,及时开展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增值活动的有效进行。针对目前越来越复杂的企业内外经营环境,为实现上述管理目标,需要积极引进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价值成本分析和挖掘能力,拓展成本会计核算范围,以实现增值目标为主要目的,着眼于企业整体价值利益,进而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

4.加快成本会计现代化发展

为应对成本会计核算国际化发展趋势,全面实现与国际接轨,在现阶段的企业成本会计管理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成本会计管理理念,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管理自动化、核算智能化、分析便捷化。其中,成本会计信息化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成本会计信息化已不再局限于使用信息化软件和系统,而是通过信息化技术与会计业务的深度融合,创新成本会计管理模式。为使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果真正发挥作用,在继续提升成本会计信息化水平的同时,应实现制度配套和人才配套。制定适用于新管理模式的成本会计管理制度,为日常核算和信息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同时加强成本会计复核型人才培养,熟练掌握各类信息化应用技术,在新的管理环境下高效开展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利用实时反馈的成本信息数据,及时发现成本管理问题,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比现代企业金融体系对成本会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存在的现状问题,可以找到企业成本会计转型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此基础上,创新成本会计理念和工作方法,关注于新经营环境下的企业价值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瑶.企业管理中现代成本会计的应用分析[J].中国市场,2018(12):142+144.

篇5

1.互联网信息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安全高效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但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中的密钥管理及加密技术不完善,当某个程序被病毒感染,则整台计算机甚至整个交易网络都会受到该病毒的威胁,给互联网金融交易、支付和结算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虚拟金融服务的业务风险操作风险包含内部操作风险、第三方风险、客户操作风险。市场选择风险。首先是道德风险,客户为了自己的私利很容易牺牲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利益。其次是逆向选择,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被市场挤出,而价格低而且服务质量差的却留在了市场。声誉风险。当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时,就会给交易平台带来不良影响,交易平台的声誉会大打折扣。法律法规滞后的法律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极为迅速,相关立法与政策法规跟不上其发展的速度。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具体建议

1.建设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针对目前互联网金融安全薄弱、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等现实情况亟需构建更加安全、有效的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需要加大投入到计算机物理安全措施,加强计算机系统的防攻击、防病毒能力,使得互联网金融在正常运行依赖的硬件环境中能够安全正常地运转。提高互联网金融第三方平台准入资格为了降低互联网金融相关风险,应提高第三方平台的准入门槛。首先平台的注册资本要符合规定的最低限额,且必须是实缴资本,并有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分类监管按照监管的力度可以将金融监管分为四个层次,即市场自律、注册、监督和审慎监管。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以及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力和风险暴露情况,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确定不同层次的监管方法和力度,动态进行监管。

2.建立健全筹资者的资格审查与信息披露首先将互联网金融接入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建立互联网金融数据库,将筹资者在第三方平台上的注册申请(内容包括财产状况、经营情况、消费习惯、信誉行为)和以前在互联网金融中交易的履约情况等重要信息融合在一起制成加强安全防护后的“二维码名片”(该名片需用专门的安全技术保证其不能转载复制)放在第三方平台网站上供投资者查阅选择。如果将所有第三方平台上的筹资者相关交易信息和信用评级全部汇入互联网金融数据库,就能让投资者得到筹资方信用资质和盈利前景方面的完整信息。其次,在大数据金融库的支持下,投资者可以在第三方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并自行完成信息甄别,与筹资者进行匹配、定价和交易。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削弱信息不对称,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最后,在每一次交易完成后,筹资者和投资者可以对彼此进行互评,若对方有违约现象可及时报告第三方平台,平台核实后将违约信息及时更新到互联网金融数据库中,在云计算的保障下,资金供需双方信息被搜索引擎组织和标准化,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实时更新信息,计算出筹资者的动态违约概率,以供其他投资者参考。

篇6

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在金融资本主导下,对产业资本实施汰选和重组。众多国有企业的破产化已成为这一进程中的引人注目趋势。本文拟试对这一进程的起因及后果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中国近十几年经济改革进程,实质是市场资本生产关系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日益渗透而深化的进程。特别是1992年以来,此进程之迅速,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和保护,是惊人的。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由以实物产量导向的计划体制向以利润导向的市场体制转化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也引出了大量极其深刻的新问题。迫切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回顾一下,中国市场资本经济形态,已走过四个阶段。在70年代末解散公社,解放农民。农民开始为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在80年代初,私人资本首先萌生于商业领域,而在80年代中期扩及于工业领域。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乃是产业新资本形态兴起的典型标志。(尽管许多乡镇工业名义上属于乡镇集体所有,实质却是私有经济。)随着非国有工业的扩展,开始与国有工业体系竞争市场、原料、能源及技术。由于其经营机制的灵活性,特别是由于其能直接从农业过剩劳力中汲取最廉价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多数国营工业难以与之竞争。

到1992年以后,中国资本的主导形态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而由产业领域拓展到金融领域。从而达到了市场资本生产关系的最高级形态,即以金融资本为经济主导形态的金融资本主义形态。(应当说明,本文使用“经济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以之作为一个经济术语而不是意识形态术语。不包涵政治性的批评涵义。)

认为中国现阶段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实际即是所说的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要成分是多种经济混合并存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资本市场经济。但如彻底放弃国营经济,则纯自由市场经济即将变成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

目前,中国国民经济已分化为二元化结构,即分化为(-)国家财政经济(二)民营(私人及集体)经济两大部分。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利润总额中的分成比例不断下降,导致主要偏重依赖国有企业提供收入来源的国家财政经济陷入困境。

这种困境表现在两方面:

1.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跟不上国家及国民经济需求的增长;

2.国家财政的增长速率跟不上通货膨胀的实际增长速率。

另一方面,众多国有企业日益入不敷出,必须日益严重地依赖政府经济支持(设立下岗基金也是一种财政补贴的特殊形式)及其他政策支持而生存。而民营企业则向政府提供日益增多的税收,成为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的日益重要的来源。

1992年后中国的改革,曾尝试沿着两个方向进行:

(一)推进市场主义导向的企业改革,即所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策目标是建立股份制化企业,通过资本股份化方式;将产权转化和分化,也将债务包袱转化和分化,从而将亏损的国企包袱逐步卸掉,进而逐步由能提供经济剩余即税收的民营经济所取代。但是,这一改革方向,一方面由于遭遇严重的意识形态问题(“关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若干理论和政策问题”,当代思潮特约评论员),另一方面由于濒临破产的国企抛出大量失业人员已导致严重的社会不安,因而难以推行。(二)实施税制改革,建立中央与地方税收分流的新税收体制。这一改革有得有失有利有弊。其弊病之一是,由于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即主要直接来自地方税收。这就提供了最强有力的经济杠杆,不仅强化了地方经济闭关自守的保护主义倾向,也使得地方政治与地方民营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因为事实上只有民营经济才能为地方政府提供丰厚的税收(而多数国营经济均濒临亏损或破产)。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官员以权力对私营经济的保护和支持,一部分官员借此获得个人经济收益。在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下,导致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干部阶层因而发生分化:(一)形成了地方官僚与地方财阀相结合的地方主义势力。(二)出现了为民营经济利益集团直接提供政治服务的买办官僚。

与国民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同步发展,中国金融体系也发生了二元化。在中央政府控制的中央金融之外,近年形成了支撑民营经济的第二金融体系。活跃的上海及深圳交易所是这一新金融体系的两大象征。非国家银行的金融中介机构迅速成长。通过买卖及炒作原始证券等金融衍生交易而使借贷资金量显著增长,并创造出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庞大金融资产。这种间接金融过程不但增加了借贷资金的供给,也使国民经济中的流通资产量大大膨胀。可以说,正是深沪两大金融市场,在政府近年严厉的宏观调控形势下,仍能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从而刺激了华东华南及沿海经济保持继续增长势头并维持局部繁荣。

第二金融体系的生成,还提供了国内资金融通的体制外循环渠道。不仅为民营经济提供了金融手段,又融入了国际资金来源。至于所谓“数万亿民间储蓄”中的一部分,与通过国家金融机构转移渗入的国有资金相汇合,成为93-96年间房地产、期货及证券市场炒作的主力。这种第二金融力量的形成,促进及加速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性质转变。

可以认为,中国经济资本市场方向的快步发展,是在1993年以后。自那时以来的五年中,中国的新生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已由商业流通领域及产业领域,迅速扩张到金融信用领域,从而正在演进到市场资本主义的最高形态,即以金融资本作为经济主导形态的经济资本主义。

篇7

关键词:金融稳定;政策工具;制度体系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42―03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12

[作者简介]王继权(1973-),安徽合肥人,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汤斌(1969-),安徽旌德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博士后科研人员。

一、已有的关于金融稳定政策工具和制度架构的讨论

(一)关于金融稳定政策工具的讨论

中央银行成立之初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防止金融不稳定的发生(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目标定位证实了这一点),其手段则是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和向金融市场或特定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有西方学者较早明确地将中央银行流动性支持作为金融稳定政策工具进行讨论。Frydl&Quinty(2000)认为,中央银行在确认银行危机的系统性特征之前,就对处于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这种融资通常蕴涵着高风险。Powell(2001)、John Chant(2003)从政府公共政策的视角将一国金融稳定的政策措施划分为危机预防、危机管理政策,或者更具体的预防性政策、遏制性政策和纠正性政策。

欧洲央行Tommaso Padoa―schioppa(2003)从广泛的视角,将中央银行及相关金融部门的政策工具加以梳理,概括出一套有利于促进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体系(如表一)。

IMF专家Aerdt Houben Jan Kakes&Garry Schinasi(2004)在系统探讨金融稳定框架构建时,主张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类型有三种,分别是预防型、援救型和处置型政策。每种政策类型须采用不同弹性和力度的金融稳定政策工具搭配(如表二):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5》指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部门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稳定政策、工具和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政治保障;利率、汇率、流动性支持、资本账户管理、舆论引导或道义劝告等工具;支付体系支持、法治支持、审慎监管、投资者保护制度、监管协调机制等制度安排。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利用这些政策、工具和制度,共同维护金融稳定。

(二)关于金融稳定制度构架的讨论

国外关于金融稳定制度构架的讨论,主要侧重从宏观层面对金融稳定进行制度分析,或日探讨制度视角的金融稳定框架。在外延上,包括了金融稳定的管理构架、金融体系规则和标准、金融监管框架和效率、金融结构和公司治理等。

Litan(1997)认为,应摒弃“预防―安全网”制度模式,而实行“竞争―遏制型”制度模式。该制度模式更多地关注于鼓励竞争,同时也有赖于及时校正行为、消除支付清算系统的时滞现象,建设性地运用市场力量或近似市场的方法以预防和阻止金融危机发生。Das、Quintyn和Chenard(2004)等选取了有关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体系结构、制度和治理环境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监管治理与金融体系稳定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Llewellyn(2001)认为,要着眼从整体角度考虑金融稳定制度框架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他提出的金融稳定制度框架包括6个方面:制定规则;监测和管理;激励机制;市场约束;政府干预;公司治理。Oosterloo和De Haan(2003)也概括了金融稳定制度框架的组成部分: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金融稳定风险评估;目标和评估不一致时使用的政策工具;金融稳定的决策程序;负责维护金融稳定机构的责任。

二、金融稳定政策工具组合

本文侧重探讨金融稳定政策工具体系(与各种政策类型相对应的工具组合)及其应用。参考有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笔者将金融稳定政策工具分为以下几类:

(一)独立性工具

这种金融稳定政策工具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主要使用的、基本不需借助其他部门协助就可实施的政策工具体系,主要包括:

1.宏观审慎分析。宏观审慎分析是相对于微观审慎监管发展而来的,主要用于监测全局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种宏观层面的分析方法。中央银行肩负宏观调控和管理的职能,具有前瞻性地运用宏观审慎分析手段来度量整体风险及风险冲击影响的能力。利用宏观审慎分析,可以识别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关键风险点、脆弱性和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在具体的工具运用方面,中央银行要引入前瞻性的宏观审慎分析手段如压力测试、事先预防以及全周期风险评估等技术,来提高度量整体风险的能力。

2.金融风险预警。通过设计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和预警方法,对收集的宏观经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预测,获得量化结果及相应的稳定性评估结论,并以适当形式向有关金融机构或社会公众进行风险提示,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性风险的危害。

3.监测支付清算系统。各国中央银行把支付结算系统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放在维护金融稳定的首要位置,力求使中央银行对支付结算系统的监测管理涵盖与大额资金交易有关的各个领域。从金融稳定的角度看,中央银行需要重点监测:主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充足状况;各类创新支付手段及银行卡类业务的资金交易风险监测;加强监测大额、可疑支付交易及其他异常支付交易活动。

4.紧急流动性援助。最后贷款人融资可能是中央银行用于处置金融不稳定的最传统的工具。它包括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整个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和对个别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当显示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存在不足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一定量的基础货币,缓解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压力;

个别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支持主要针对缺乏流动性、具有偿付能力并且其倒闭可能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机构。

5.征信管理。中央银行通过征信管理,及时监测企业和个人的各类违约情况,防范银行信贷集中度和不良信贷过高所隐含的风险,进行风险提示或实行其他风险矫正措施,直接为金融风险监测、防范和化解服务。

(二)辅工具

辅政策工具,是维护金融稳定辅助使用的政策工具。大多属于在实现其他政策目标、主要是货币政策目标的同时,有利于促进金融稳定的、辅的政策工具。大致包括:

1.货币政策。正确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恰当履行货币调节职能,为宏观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而宽松的货币环境,是从宏观、整体角度保障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重要方面。货币政策最核心的是保持币值稳定和物价稳定,而金融稳定又以保持币值稳定为重要前提,因此,金融稳定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具有兼容性。这意味着,当出现重大的外生冲击导致货币环境恶化时,中央银行要及时进行对冲操作;或者当观察到经济和金融体系存在着某种自身无法修正的扭曲时,中央银行可采取先发性(Preemptive Policies)的政策操作,消除风险隐患对经济和金融体系长期运行的影响。

2.短期利率。短期利率反应当期的资金市场价格。它主要受物价水平和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是反应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重要经济变量之一。一定时期内保持利率的相对稳定,对维护金融稳定有重要意义。应以短期利率为市场风向标,综合调整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体系,达到稳定币值的政策目标。

3.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中央银行主要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对整个货币市场资金供求有直接的影响。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是控制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最有效手段。公开市场操作还直接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扩张性或收缩性影响。

4.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补充性政策工具。它本质上是中央银行运用行政手段间接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能力。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看,当金融风险苗头出现时,中央银行通过实行窗口指导、道义劝告、舆论引导等,公开或非公开地与投资者、金融机构及有关各方及时沟通,传达政策意图。

5.汇率。无论在固定汇率制、还是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中央银行为保持汇率相对稳定,或有意识地操纵汇率的变动以服务于某种经济政策目的,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通过制定稳健的、前瞻性的汇率政策,采取适度的直接干预措施,可以确保汇率和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

(三)协调性工具

协调性工具是中央银行需要与其他部门协调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1.信息交流和共享。由于职责定位不同,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在金融信息收集的范围、标准及侧重点有所不同,对金融风险的关注点也不尽一致。因此,应建立中央银行与其他各职能部门(主要是各行业金融监管机构、财政部、存款保险机构等)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通过定期的信息交流和互换,定期举行座谈会和进行工作磋商,以及对金融重大、紧急、突发性风险事件进行通报,来交换对金融稳定状况和政策取向的看法。

2.协调管理。金融稳定政策工具往往归属不同的政策主体,各行政主体关注的政策重点又有所不同,因此各职能机构对金融稳定形势的判断难免存在差异,所推行的政策可能有交叉重叠或相互干扰。金融稳定政策协调管理的目的,在于消除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分歧,从而在使用相关政策工具时,各方既明确自身分工、承担相应的职责,同时兼顾与其他职能部门政策之间的协调一致。

3.风险协同处置。中央银行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应与相关部门建立金融风险协同处置机制。一方面使金融机构在风险加大或资产质量变差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压力尽快得以纠正;另一方面,当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爆发时,中央银行与相关管理部门协同对高风险金融机构采取接(托)管经营,资产、负债或机构重组,对于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进行市场清算退出等处置。

(四)补充性工具

补充性工具是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相关部门使用的、有利于促进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主要有:

1.审慎管制和审慎监管。金融审慎管制和审慎监管(Prudential Regulation&Supervision)是政府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对金融运行不协调和低效率的一种调整。金融审慎管制和审慎监管通过设定市场准入门槛和高管人员任职资格、限定业务范围,设置资本充足性、流动性、偿债能力以及银行信贷集中度等监管标准,或者通过设计风险监测预警模型,对金融机构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进行预警和提示,防范和及时遏制金融机构风险。立足于防范单个金融机构风险的金融管制和监管措施,有利于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防,从而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2.风险补偿机制。国际经验表明,存款保险等风险补偿制度,在形成规范有效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减轻政府救助负担、抑制个别金融机构倒闭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既有利于防止金融挤兑风险的蔓延,在正常金融机构和有问题金融机构间建立一道隔离墙,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约束的力量,防范金融机构的高风险经营行为。

三、健全金融稳定制度体系

本文侧重讨论狭义的金融稳定制度体系。它是指与金融稳定法规政策相对应的、用于规范金融体系运行并具有金融基础设施性质的一系列规章及规则体系,在外延上大致包括金融监管框架、支付结算规则、公司治理准则、会计和审计标准、信息披露体制、社会信用制度等;而法律法规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广义的制度范畴,在此不作具体探讨。

1.金融监管框架。金融监管框架基本涵盖两方面核心内容,一是金融监管体制安排,二是金融监管标准厘定。关于金融监管体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加剧,混业经营所具有的综合竞争能力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金融监管也显示从机构型监管向功能型监管的转变,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和潮流。金融监管标准是决定金融监管成效的重要标杆。IMF等国际组织非常重视对各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评估,按照IMF等国际组织的观点,金融监管标准的核心原则包括:(1)监管治理;(2)监管实践;(3)审慎框架;(4)金融操守和安全网。

2.支付规则。支付规则是确保支付结算体系安全、高效运转的基础性制度设施。十国集团中央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颁布的《重要支付系统核心原则》,提出了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应遵循的原则,包括法律基础、支付系统的制度和规则、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及时最终结算、多边轧差等内容。

3.公司治理准则。经济合作与发展国家(OECD)制定的《公司治理准则》已成为各国评估和改进公司治理的国际标准。该准则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公司治理框架应当保护股东权利;应当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包括小股东和外国股东;应当承认利益相关者的法定权利,鼓励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在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维持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方面进行积极合作;应当确保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所有的重大事项,包括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所有权和治理状况;应当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董事会应当向公司与股东负责。

4.会计和审计标准。国际会计和审计准则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国际会计准则》(IASs)等构成,由36条有效的IAS-IFRS准则、11个解释公告以及解释具体条例的指引组成,为披露财务报表信息提供了完整框架。该框架定义了编制财务报表的目标,突出定性特征使得报表信息更加有用,规范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如资产、负债、收入)以利于确认和计量。

篇8

题目:中国股市的成长性与投资机会研究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

课题来源:经过老师推荐,自己慎重选择后确定的方向与题目

课题类型:本课题属于宏观角度下的研究,通过对中国股市成长性的认识和对投资机会的定性研究,来分析和总结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秩序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也日益完善,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执法力度的强化,使得股票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得以充分体现,中国股市经历了2007年至2012年底长达5年的大熊市。股票价格已大幅度的下跌,相当一部分蓝筹股具有投资价值,股票市场投资机会凸显没产业升级时新兴产业在经济中比重日益提升,政策扶持的行业未来增长的潜力相当大,对这些增长型行业在股票市场进行长期投资必将获取丰厚的回报。但是中国股市仍然是一个相对不承受的新兴市场,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因而研究中国股市的成长性与投资机会对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首先由于我们现在研究的是中国股市的成长性与投资机会,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二十几年,我们还是可以从他的成长性和其对应的投资机会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我们之前也有很多人研究过同样的课题我们可以从中取得一些十分有意义的借鉴。

《中国股市成长与宏观经济》作者周垂日;2000年出版,本文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近十年来,股市规模与国民生产总值及居民储蓄的关系,并与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美国、韩国股市的同类数据比较,中国股市发展速度较快,论述发展股市对中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意义。由于其主要研究的是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所以对投资者的价值并不是很大,而且它的出版时间较早。对现在的意义也不是很大。

《代价最小的股市路径之争——中国股市十八年的回忆与思考》作者刘纪鹏;刘妍;2007年出版,本文主要说的是从1990年深交所试运行和上交所正式运行起步至今,中国股市历经十八个年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十八年来,中国股市的成长史到底是一部不规范的成长史,还是一部国情和西方规范成功结合的发展史?到底是一个充满了投机、泡沫和赌徒的赌场,还是和平崛起的中国不可或缺的主战场?在中国二十九年的改革中,没有一个领域像股市这样,争论如此之多、如此之激烈。"强调国情为主的实事求是派"和"强调海外规范为主的照搬照抄派"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息。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例,"市价减持"变"对价改革"导致天壤之别。因此,敢于正视这十八年发展史,客观科学地总结我们在股市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中国股市发展中争论过的几个焦点问题入手,对过往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以寻求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最优路径。他给我们讲述了中国股市的成长历史,但没有对未来的中国股市走势进行展开分析。

《见证成长》作者周宏波;2011年刊登于《股市动态分析》<正>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20岁生日,《股市动态分析》作为中国最刊创刊的专业性证券类期刊也见证了中国股市的成长历程。而中国机构投资者初具规模也就是三五年内的事,每年的"最佳机构投资者"春节特刊也正在见证中国投资人成长的步伐。自2008年首次推出"最佳机构投资者"特刊以来,每年上榜机构风云变幻,新机构名字层出不穷,今年也不例外。这一方面表明中国投资者队伍的不成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开始有些机构连续两年上榜,比如公募基金界的华商基金、华夏基金,私募机构的尚雅投资。《中国股市成长质量及其对策研究》作者牟长利;龙子泉;2003年出版。本文主要给我们讲述了我国的沪深股市自九十年代初成立以来,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以及对现在中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分析。并给投资者以建议。

《中国股市暴涨暴跌背后的制度建设缺失》作者:王一静,文献来源:[J].现代商业,2008股市18年的成长,也是中国股市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国股市经过了两年的股改,终于解决了积压已久非流通股问题。本文就中国股市最近出现的一涨暴跌的行情,分析了中国股市制度存在的缺陷。说明我们国家的股市发展存在着制度的缺陷,需要更近一步的改进。

《从A股市盈率变化看股市投资机会》作者:金开安,文献来源:[J].投资北京,2011<正>股市的低估,对于长期投资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买入持有的好时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2009年触底反弹,2010年到2011年长期盘整、交易低迷的弱势阶段。本文主要说了我们怎么利用市盈率来把握投资机会。

《危机下的中国投资机会》作者:马晨文献来源:[J].中国金融家,2009文献主要讲了大中华区是如何从一个地理概念转变为一个充满投资机会而且经济结构互通的地域?中国的股市表现领先全球,哪些行业将出现最佳的投资机会?A股市场的短期和中长期走势如何?流动性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中国老龄社会养老产业的投资机会研究》作者:刘红,唐继碧,文献来源:[J].会计师,2012,摘要: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四二一"为主的家庭结构模式导致了养老方式从以家庭养老为主转变为以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重的养老模式过渡,同时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收入也不断增加,政府对养老产业大力支持,但是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养老产业的落后和养老产品、服务的严重缺失,因此,我国养老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中国股市投资组合规模的进一步研究》作者:方少含,文献来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摘要:采用"沪深300"成分股中的280只股票,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建立等权投资组合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股市投资组合规模的非系统风险分散效应,计算了沪深A股系统风险总量,并从马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出发探讨了合适的规避风险的投资组合。

《股市投资机会在哪里?》作者:刘浩,文献来源:[J].卓越理财,2008,摘要:<正>2008年上半年,根据各种理论推算出的"铁底"——5000、4800、4000、3500……,都没能阻止股市大盘的下跌、再下跌,股指在所谓"铁底"中一路畅行。大跌之后,下半年股市能否绝地反击?《中国股市投资策略探讨》作者:刘光彦文献来源:[J].商业研究,2005,摘要:14年来中国股市大幅波动,暴涨暴跌的次数不计其数,许多参与群体损失惨重。然而,中国股市在让投资者面临巨大风险的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机会,认真研究中国股市的运行情况及涨跌机理,探讨其投资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争夺资源:故事远未结束》作者:彭波,文献来源:[J].证券导刊,2006,摘要:一年来,一边是股改轰轰烈烈地进行,一边是牛市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国股市随着最大的制度障碍的消除,被压抑的上升动能开始逐步释放,除了制度的原因,资源与能源、人民币升值、消费升级被视为这轮牛市的开始。

《中国股市投资价值分析:基于行业角度》作者:钱竞,文献来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摘要: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又经历了欧债危机,中国股市持续低迷,大盘指数不断跌破低点,中国股市仿佛在一夜之间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众多股民被套,财富大幅缩水,基金公司普遍亏损。中国股市到底具不具被长线投资机会还有待考验。

《中国股市投资风险结构性失衡分析》作者:李玮,陈卫平,文献来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摘要:从介绍股市投资风险特征着手,通过对中外股市风险结构的实证分析比较,指出了当前中国股市系统性风险比例过高,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结构性失衡,并围绕这一失衡现象对其成因、危害进行了分析。

《运用投资机会集方法研究公司成长性》作者:潘立生,任国宏,赵惠芳,文献来源:[J].财会月刊,2010,摘要:本文使用投资机会集方法并选用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来度量公司的成长性,并对投资机会集方法和传统的托宾Q值方法和市净率方法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投资机会集方法比托宾Q值方法。

《时变性投资机会条件下的战略资产配置决策:理论与中国实证》作者:范利民,陈浩武,文献来源:[J].管理工程学报,2010,摘要:本文分析了投资机会的时变性特征对长期投资者战略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并实证,表明时变性特征降低风险资产长期收益率条件方差的增长速度,降低其在长期投资视角的风险。

从上我们得到:中国股市成长性与其他的一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或者是投资机会与其他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借鉴他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有利于我们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

四、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在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理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股市的成长性与投资机会进行研究。论文通过对中国股市的成长性,投资机会各自分析和实证研究后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最后综合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下为提纲: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和背景、概述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详细说明中国股市的成长性,对中国的成长性展开分析

第三章,详细说明中国股市的投资机会,并研究不同时期的投资机会是怎样变化的

第四章,通过选取样本和萃取数据对中国股市的成长性与投资机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五章,对本出总结,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五、完成论文的条件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首先,通过研读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各类研究成果,并以此为思路来寻找出我所需要进行的宏观方面的研究。

其次,借鉴国内学者的理论成果及实证检验成果找出我的研究所需要的数据与实证方法,并找出各类实证检验结果的相同于不同之处,提出我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理论依据及实证分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根据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找到能够验证我问题的方法。

再次,对我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此部分相对于前面较理论化,但是会更加具体到细节。

六、本课题进度安排、各阶段预期达到的目标:

1.2.28-3.6:确定论文题目,明确论文目的、内容及进度安排,开始查阅资料。

2.3.7-3.20:收集资料,撰写任务书和文献综述。

3.3.21-3.27: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4.3.28-4.3:整理资料,拟定论文大纲。

5.4.4-5.8:整理资料及相关数据,撰写并修改论文初稿,最后完成论文初稿。

篇9

【论文关键词】 经济体系 国际贸易。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40年代, 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等。 一、金融自由化的风险。 金融全球化的本质是金融资本的全球高速流动以寻求最大利润。巨额资本的快速流动增加了金融系统的潜在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健全、具体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产生金融危机的诱因可以说无处不存,无时不在。主要是因为: 1.短期资本的大进大出,国际游资频繁在各国外汇、股票市场流动,具有投资、投机两重性。短期资本的大量涌入造成了经济结构性失衡,形成“泡沫经济”,一旦出现逆差或货币贬值,资金便迅速抽逃,导致国际信用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便是典型例子。据IM F估计,国际短期游资多达7.2 万亿美元,约占世界总额的20%。其投机性、流动性和逐利性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严重威胁。

2.作为资本流动载体的金融衍生工具的最大特点便是其“杠杆效应”,能以较少“定金”买卖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定金合约金额的金融产品,如远期合同、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形成以证券料汇、利率和商品行情的信息预期为客体的金融衍生资本。一家金融机构的少量交易即可牵动整个国家经济甚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链条上的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使整个金融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 3.“对冲基金”规模不大,但借贷能力特别强,能够迅速筹集资金投放市场。一批基金联手再加上众多世界级银行财团的支持及其在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中的强大游说能力,足以将任何一个市场置于危机之中。 [中 华 励 志 网 Www.ZHLzw.Com] 二、 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美元霸权霸权。 虽然从理论上说,国际美元本位像任何关键货币一样,对于提高国际交换效率和降低国际交易成本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中,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毕竟只是由美国政府法令强制使用的一种纯粹的、完全不兑现纸币,它的“生产”完全受到美国国家机器的控制,它所服从的完全是美国政府的政策制订者所愿意奉行的任何国内规则。所以美国不会,也没有义务把别的国家的利益置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之上。 三、 货币一体化理论。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西方学者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一体化进行了划分:(1)汇率同盟。(2)假汇率同盟。(3)货币一体化。(4)货币联盟。

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越不能靠经常的汇率变动来改变相互之间的贸易条件和本国的国际收支地位,这两国(或多国)走向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具体说来又主要是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①相同或相似的通货膨胀率;②要素流动的程度;③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开放程度;④商品多样化的程度;⑤工资、价格的(变动浮度);⑥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程度;⑦财政一体化程度;⑧政治因素。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汇率稳定。汇率经常经常性变动会影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同时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 。当前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就是运用理性预期的形成,时间不一致性,信誉问题以及汇率决定等宏观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分析方法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在货币中立问题方面:弗里德曼和卢卡认为因为有理性预期的存在,长期来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应该存在着与通货膨胀率毫不相关的自然失业率。在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方面,在对“货币中立建议”西方学者进一步运用时间不一致性观点来考察货币一体化的成本。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中,国与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作为全球化的核心,跨国公司总体上毕竟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反映了当今世界资本和技术流动快而劳动力相对不流动趋势下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笔者认为,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影响,与其说取决于跨国公司,还不如说取决于本国的政策。对跨国公司既要加以利用,又必须予以限制。而且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商业行销、科研开发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巨大复合体,是一种时代潮流。发展中国家只有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参与全球经济,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有利地位,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利益。

篇10

关键词: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

第一,我国文化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无法与文化产业强国进行竞争。从各国文化产业实际情况来看,各个文化产业强国都有着独有的文化特点,这些独有的文化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缺乏独有的文化产业优势,往往盲目地去跟随、模仿一些国外的文化产业形式,这样一来更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失去方向,无法形成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我国文化产业没有形成规模,普遍以中小企业的形式存在,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综合实力较弱,无法与文化产业强国的一些大型企业进行竞争。据统计,全球电影产业市场90%的份额已经被美国排名前五家的电影企业所垄断。德国出版业的龙头企业贝塔斯的年利润已经达到了20亿欧元,这是我国出版企业目前根本无法的目标。

第三,我国文化产业中配套企业实力薄弱,在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等方面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很多时候过于依赖国外,致使我国文化产业只能跟随其他国家的步伐前进,不能在一定基础上进行突破,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号召力,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2.金融行业在支持文化产业方面缺乏动力和经验

我国金融行业在支持文化产业方面缺乏动力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我国金融行业在支持文化产业方面缺乏必要的条件。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社会效益的实现,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以及相关单位资金的投入。而金融行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两者的发展目标大相径庭,其作为经营货币的市场主体,对于难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文化机构缺乏支持的动力。

第二,我国文化产业的经营规模不能对金融机构的经营需求进行满足。同样的运营成本,有规模、效益高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更能吸引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服务,而我国文化企业在规模和效益上都不具有竞争优势,不能吸引金融机构为其进行投资。

第三,我国文化业与金融业合作较少,这样就难以引起金融业对其支持的积极性。目前,我国一些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转制,衍生出了一些文化骨干企业,其日常经营管理离不开财政支持,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与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方式有一定差别,从而在日常运营思想方面忽略了与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使得金融机构缺乏对文化产业支持的积极性。

3.文化产业具有一定风险

第一,文化产业的核心资产是无形资产,而不是企业实际拥有的具有实际形态的资产。文化产业主要是通过创意创新来影响、吸引、号召受众,从而产生利润,而受众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对于文化产业无形资产在实际价值评估上有一定难度。由于文化产业无法在产品投入市场之前进行准确评估,只能在投入市场之后根据市场效果的反馈进行无形资产的评估确认。因此,文化企业在创立初期无法评判其价值。

第三,资金投入的多少无法决定文化创意能力的高低。虽然增加资金投入会改善文化产业环境,但提高创意质量的根本并不在此。很多项目的资金投入并不大但效果理想,得到了一致的好评,而一些投资金额大的项目却不被市场所认可。2012年6月由浙江河姆渡动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制作发行的动画片《戚继光英雄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部动画片虽然投资巨大,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市场所认可。

二、对于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一些建议

1.推动高风险金融工具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金融工具种类繁多,其中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当属高风险金融工具。我国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比较适合引入高风险偏好资金来推动其发展,这样也比较符合高风险好资金追求高效益的根本目标。所以,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应在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规模上进行扩大加强,在原有的金融工具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准许基金份额上市的基础上,加强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在市场整体指数中将交易额与价格波动刨除在外。不仅要对高风险资金投资文化产业的需求进行满足,还要使资本市场稳步运转。

2.通过财政资金资产转变为金融手段的方式加强文化产业融资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产业也在不断发展,政府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以承担公共服务义务为前提,将一部分文化资产通过租赁等方式转变为经营性资产,减少财政压力,通过企业经营方式使这部分文化产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使财政投入成为提高文化产业融资能力的有利工具。

3.完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应当重视文化无形资产处置问题,金融业应对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估交易体系进行完善,通过深入调查和市场反馈,对文化产业无形资产价值进行合理评估,对于无形资产抵押在融资中所遇到的困难要积极研究措施解决,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针对我国文化无形资产的需要,已经成立了无形资产交易所,虽然其对文化产业起了主导作用,而无法对金融行业起主导作用,因此,金融业与文化产业在文化无形资产评估交易上达成共识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建琪,曾昭晖.关于歌华率先发展文化金融服务业的问题初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