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22:2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旅游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旅游论文

篇1

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具体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等。

工业遗产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是在传统工业区域产业衰退的过程中,基于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目的,在工业遗留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温或了解工业历史和文明,融合相关旅游功能的新的旅游形式。我国学者李蕾蕾认为,工业遗产旅游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等,改造成为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旅游新形式。简言之,工业遗产旅游就是以工业遗产为核心吸引物的主题旅游活动。

二、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

借鉴国外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辽宁省在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理性开发,科学规划项目

工业遗产旅游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统筹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展工业遗产旅游不能一哄而上,应保持头脑清醒,根据自身的条件审时度势地进行开发。首先要综合分析辽宁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制定整体规划,对众多工业景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开发,充分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安排.把工业遗产旅游纳入地方旅游的整体规划中去,从组织机构建设、工业遗产普查和认定、规划编制、项目开发、宣传推介等方面提出操作方案,推动工业遗产旅游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二)突出主题特色,展示遗产文化

工业遗产旅游不同于文化遗产,关键在于突出其鲜明主题。工业遗产开发不论是采用博物院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还是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特色是旅游经济的生命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就不会产生旅游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只有充分认识和挖掘辽宁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其内涵,才能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有“煤都”之称的抚顺,不能因为开发工业旅游就选择建山水景观和宾馆别墅,而恰恰相反,只能选择将“傻大黑粗”的煤炭生产设施作为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依托。比如,稍加改造的煤窑小火车、煤雕等都可变成旅游市场上叫座又叫好的产品。

(三)导入体验理念,展现工业魅力

旅游的实质是体验,工业遗产旅游的实质是游客在工业场景中的一次体验活动,一次独特的经历。旅游产品的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可参与性是体验旅游的关键所在;新鲜感、亲切感、满足感是旅游体验的最终目标;求补偿、求解脱、求刺激是旅游活动的核心驱动力。“三性”、“三感”、“三求”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工业遗产体验旅游的灵魂。因此,在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应该树立体验旅游观念,注重游客的体验过程,通过“三性”。达到“三感”,满足“三求”,为游客营造一次独特而有趣的工业旅游经历,使其在整个游览过程中获得感官和精神上的满足。例如,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可以开展井下挖煤、井下探路、体验矿工生活等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可增设时尚的休闲娱乐项目,充分展现煤矿生产的独特魅力,满足游客的求新、求异、求乐心理,增强旅游吸引力。

(四)保持原汁原味,增强现场感受

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应当遵循“修旧如旧”的开发原则,对可恢复的标志性遗址、遗迹,要恢复其原貌。保持其原真状态,要收集和记录历史文物、故事、事件等无形工业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增强工业发展历史的真实感和完整感。辽宁省要开发一批保留原址、原貌特征的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包括保留具有原貌特征的厂房,开辟能够展示工业文明、工业时代的一些博物馆、纪念馆等。为了让游客参与互动,可以开发一些情景交融的体验式的旅游项目,在尊重工业历史的前提下,工业遗产旅游产品既注重原汁原昧.又注重趣味性、参与性,并将现代科技融入其中,提高工业遗产旅游的品味,使游客在观赏产品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工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强大魅力。例如,青岛啤酒企业在专为游客建造的青岛啤酒专业博物馆内,车间设备的设置与工作场景的安排完全再现了历史原貌,形象逼真,让游客赞叹不已。我们可以借鉴青岛啤酒企业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成功经验,利用工业厂房建立酒吧一条街、商业一条街、购物一条街,还可以把规模比较大的工业基地厂房改建成酒店。

(五)注入文化元素,提升旅游品质

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元素的成功注入是解决辽宁工业遗产旅游现存问题大门的智慧钥匙。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中可突出企业文化,通过渗人“软性”的企业文化使工业遗产旅游贴近普通百姓。在企业内增设相关文化娱乐设施,深刻挖掘企业传统文化内涵,将本土企业的文化和科技含量融人到产品的设计当中,能够使游客增加知识,丰富经验,加深体验,提升娱乐,延长游客逗留和消费时间,企业在创造文化价值的同时,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发展自己的煤文化、钢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工业发展历程中的工人阶级艰苦创业行为和精神的收集、挖掘、弘扬,充分展示工业文明,发展历史与现代、怀旧与时尚完美结合的工业遗产旅游。

(六)传授科普知识,发挥教育功能

较强的知识性和教育性是工业遗产旅游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这是其他许多旅游产品难以替代的,结合科教兴国的浓厚氛围和人们特别是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求,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为教育性旅游产品,使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寓教于乐,在传播知识、技能的同时避免枯燥的说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项目设计上,可将现场演示、模型展示、动感体验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亨利钢铁厂原是一个保留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文化景观的著名历史古城,目前已改造成为一个露天博物馆.其中设计了许多儿童可以参与并在废弃的工业设施中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故事,通过故事了解建筑文化和工业生产知识,接受科普教育和品德教育。

(七)开发旅游商品,塑造企业形象

发展工业遗产旅游需要平衡企业和旅游者双方的利益,通过开展工业遗产旅游实现企业预期目标,同时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实现双赢的局面。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应重视旅游购物市场的开拓。一方面。企业可把生产的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另外还可将纪念品转化为企业的宣传品,在纪念品上标记企业的标识、图案、文字。例如,沈阳老龙口酒博物馆可以将酿酒工艺和品牌形象结合起来,寓传授知识与娱乐购物于一体,既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又提高了老龙口酒的知名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八)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辽宁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应该按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工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标准,在项目设计中注入更多的人性化元素,具备一定的亲和力。第一,要建立和完善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处处为游客着想,提供人性化、亲情化、细微化服务。第二,要配备专职导游队伍,抓好导游员培训工作,精心准备解说词和宣传品,为不同国家游客提供多语种导游服务。并且在景区建立路标和景点介绍,方便游客的游览。第三,要切实抓好安全工作,在景区适宜的地方树立安全警示牌,导游员要对游客多做提醒工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让客人高兴愉快而来,尽兴安全而归。例如,阜新海州煤矿存在地下积水、二氧化硫气体等危险因素,在开展工业遗产旅游时,必须对游客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测,消除安全隐患,构建安全的旅游环境。

篇2

关键词:旅游业公共安全对策

旅游业是一个敏感型产业,易受经济、政治、自然以及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使旅游业应如何面临公共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超过了汽车、电子、钢铁和农业等传统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许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为它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同时,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交通、建筑、通讯等相关产业及配套环境的建设也得到了发展。

我国的旅游业属于一个新兴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形成一定的规模。2002年,全国的旅行社总数已经达到11552个。据国家旅游局的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0年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451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9%。200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为5530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5.4%。各类旅游人数及国际、国内旅游收入逐年上升,我国的旅游业处于平稳的发展阶段。然而,我国旅游业的收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的5%,还远远小于世界其它国家的旅游业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但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2010年的远景目标纲要:2010年我国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8%。

公共安全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公共安全事件的爆发,使我国旅游业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主要通过“非典”(SARS)和禽流感疫情,这两个典型的公共安全事件来分析公共安全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中国入境旅游人数下降

2003年初,肆虐的非典疫情使我国的旅游业受到了极大冲击。自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的多个省市属于重度非典型肺炎(SARS)的疫区后,相继有100多个国家与中国取消了彼此间的出入境旅游业务。2003年下半年开始,旅游业才慢慢开始恢复,并在恢复中谋求发展,外国人旅华市场也渐渐出现快速恢复的态势。8月以后的各月,中国的入境人数以及外汇收入波动减小并趋于稳定。12月份,入境总人数和外国人入境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14%,旅游业结束了4月份以来持续8个月负增长的局面。

2004年初始,受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等5个亚洲国家的禽流感影响,我国2004年初期的入境旅游人数开始出现大幅度下滑,2月,我国的入境人数已明显减少至753.3万人,达到自上年旅游业恢复发展后的最低点。

旅游消费及外汇收入的减少

两次疫情相继来袭,不仅导致旅游人数的下降,还使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恐惧心理,人均花费有所降低。根据近几年的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国内游客和入境旅游者在餐饮、购物、娱乐及住宿方面的支出比重分别为45%和50%左右,而非典疫情导致人均支出下降了30%。全国旅游外汇收入比上年下降了14.61%,仅为174.06亿元。旅游总收入同比减少了2768亿元,使我国旅游业面临1989年以来第一次负增长的严峻形势。接踵而来的禽流感疫情,在短短一个月内席卷亚洲,造成我国2004年1月至2月的累计入境旅游人数为1562.0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82%,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累计测算数为30.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1%。

旅行社收入减少,旅游团队取消比例增大

面临突发的公共安全问题,由于旅游人数的减少,旅行社的营业收入也相应下降,一些旅游的团队甚至被迫取消。2003年肆虐的非典疫情,造成上百个国家对中国公民入境旅游提出限制,使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受到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外的旅行团也纷纷取消了来华的旅游计划,据报道,上海的国际旅行社营业收入比2002年同期下降了78.62%,北京的海外市场也迅速滑坡,4月份接待海外来京游客11.6万人次,同比下降59.9%。

相关行业的连带影响

旅游业的连带性特点使得它在面对公共安全问题受到冲击的同时,其它的相关产业也受到了影响。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所确定的行业,与旅游业相关程度较大的有运输业、零售业、餐饮业、娱乐服务业。2003年“非典”疫情使旅游业、餐饮业、水产品加工业、娱乐服务业、运输业等9个产业部门的GDP下降幅度超过10%,特别是旅游、餐饮业和娱乐服务业,其产出下降超过40%。其中,旅游业所受的直接影响为-62.17%,综合影响则达到了-78.45%。

2004年初,禽流感疫情的扩散使大部分游客“谈鸡色变”,餐饮业遭受重创。许多餐厅纷纷把鸡肉菜肴撤下菜单,或从未暴发禽流感的国家和地区进口鸡肉。以经营炸鸡和鸡肉汉堡为主的肯德基连锁店生意受到了较大影响,由于越南的严重疫情,肯德基于2004年1月27日被迫宣布暂时关闭越南境内所有9家分店。航空业作为运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2003年遭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极大冲击,SARS使民航客运自3月开始下降,直到5月份仍在下滑,累计班次同比下降61.1%,客运量同比下降81.2%。除此之外,类似旅游专卖店的零售业也由于旅客人数的减少受到波及。

中国旅游业面临公共安全问题的相应对策

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管理制度

加强危机意识2003年上半年,SARS的暴发给我们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敲响了警钟。综观中国针对历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采取的措施,不乏是促进旅游客源的多元化、调整旅游市场结构、调整旅游产品的产业结构等,基本上为事件爆发后的应对措施。虽然这些措施能使旅游业在危机事件爆发后得到恢复及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仅仅在危机爆发后采取措施是不够的,不足以抵挡下一次可能到来的危机。我们应当强化企业和个人的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危机事件对旅游业的冲击。

建立危机管理体系2003年5月,世界旅游组织了《旅游业危机管理指南》(CrisisGuidelinesfortheTourismIndustry),指导成员的危机应对和管理工作。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起危机管理体系,通过“9.11”事件,人们认识到,即便是富足、安全的美国也无法免受危机的伤害,加上蔓延全球的非典疫情,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危机带来的冲击。目前,危机问题成了当代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旅游业要尽快的引入危机管理概念,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危机与危机管理的研究成果,建立旅游业的危机管理体系。

及时更多的公共安全信息我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区由于自然地理因素,是地质灾害的频发区,每年5-9月的旅游旺季更是呈现高发的特点,对旅游交通和安全都造成很大的影响。自2003年6月起,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了一项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公共安全信息——在每天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随着预报区域划分、等级划分、标准的完善,这项工作的精确度将逐步提高到可对具体地点的居住者、旅游者、生产者等提出安全警示。诸如此类的公共安全信息的,不仅可以减少因地质灾害给旅游交通和安全带来的不便,同时还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了参考,及时的公共安全信息将促进旅游者的旅游愿望和信心,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根据旅游者旅游理念改变积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各国旅游群体中,以消遣娱乐、健身休闲为目的旅游者所占比例最大。在欧洲和北美,旅游客源输出的70%以上是休闲度假。据美国专家预测,到2030年,旅游业将成为全世界80%以上人员的必需,而健康休闲则更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据国内旅行社的盘点情况来看,我国的休闲游也逐渐成为旅游热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游将成为旅游者选择出游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五一”和“十一”的黄金周,已形成观光和度假的两个市场。由于自然资源丰富,并且距离市区近,近郊地区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旅游业应积极开发相应的旅游资源来满足消费的需求。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目前已开发景区26个(其中国家级“4A”级景区3个),宾馆饭店10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53家,直接从业人员9860人。2002年旅游接待705万人次,旅游收入5.08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15.9%。

增强服务意识和质量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尽管国内旅游企业已经看到了市场的前景,然而,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自身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同行,旅游企业专业化水平还亟待提高,这就需要旅游业提高综合竞争力求得发展。

面对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旅游业应当更新营销观念,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让游客看到为防止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所做的措施和应急预案,强化消费者的认同感。推动旅游企业重组,提升旅游企业素质。但重要的是,不能够一味的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服务的质量,只有提高了服务的意识和水平才能够更沉稳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来临。其中,酒店、宾馆是旅游者出行的重要部分,好的住宿、餐饮条件可使旅游者的出行更加愉悦。提高酒店、宾馆以及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是势在必行的。旅游者更新的消费观念,向旅游行业及相关产业,特别是在公共健康、饮食卫生、交通运输卫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改革旅游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全面落实星级饭店、宾馆的经常性防疫措施,执行公共卫生和健康的行业规范标准,建立旅游企业健康运行的市场秩序。除此之外,旅行社应当向规模化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积极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时,要注重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都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之一。

随着人们对旅游活动与自然界生态环境之间依存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明白了旅游活动的开展是以生态环境为依托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增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虽然在经历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之后,根据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变化,旅游业应当积极的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但是必须在保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否则无计划、无控制的开发旅游资源最终会使人类的生活质量遭到损害。

参考文献:

1.朱迎波,葛全胜等.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影响的研究.地理研究[J],2003(5)

2.魏小安,付磊.旅游业受“非典”影响情况分析及对几个相关问题的辨析.旅游学刊[J],2003(4)

3.李九全,李开宇,张艳芳.旅游危机事件与旅游业危机管理.人文地理[J],2003

4.依绍华.浅析非典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3(6)

5.南开大学SARS对经济影响研究课题组.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3(4)

6.崔淑新.SARS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经济工作导刊[J],2003(13)

7.刘群红.发展我国休闲旅游产业问题的若干思考.求实[J],2000(8)

篇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1]。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等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2]。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本科扩招,这标志着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就要求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必须有新的思维和认识。诸多学者已经开始了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如欧阳玉[3]认为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关键是监控体系的确立和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设计。刘高永[4]提出建立多元开放的高职技能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张恩忠等[5]对地方工科院校内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何春林等[6]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武剑[7]对研究生教育中的培养质量监控进行了探讨。于海英等[8]对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质量监控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张慧敏[9]从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建构进行了思考。这些研究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在实践探索的关注进程中不约而同地忽视了理论体系的细节缺陷。本研究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食品质量管理中的HACCP体系为借鉴,对旅游管理本科生培养质量监控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1 HACCP体系的启示及其移植

1.1 HACCP体系的概念及原理

HACCP是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英文缩写,一般中文译为“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国家标准《食品工业基本术语》GB/T15091-1994对HACCP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10]。可见,HACCP体系是一种通过分析、确认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采取充分的预防性措施,对可能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进行重点控制,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系统方法[11]。该体系强调的是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涵三大内容:一是危害分析(Hazard Analysis),二是确定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三是建立关键点监控体系。

1.2 HACCP体系的启示

HACCP体系带给人们诸多的启示:一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HACCP是一种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预防性体系而不是最终结果的反应性体系,中间过程出了问题可以迅速监控并调整,该体系改变了依赖最终成品检验的传统管理模式,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可改变目前本科生质量培养过程中事后检验的不足,同时也对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具有借鉴意义;二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HACCP作为行业标准并没有列出每一种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因此其危害控制也没有统一的借鉴模式,这就要求生产企业结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合自己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特点进行质量管理。这有两点启示:首先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环节要根据学校定位、学科专业等特点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其次质量监控的各层次教育管理主体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加强教育管理,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预期目的;三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裉节上”。HACCP体系与当前其它的质量管理体系相比,主要将精力放在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上,而不是在每一个步骤中花很多精力。这样既可以缓解本科生扩招后资源相对紧缺的现状,把质量监控集中用于主要问题和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上,减少学校或上级监控部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同时又可以使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及主要影响因素时时处于监控之中。

1.3 HACCP体系的移植

部分学者尝试性地将HACCP运用于教育质量监控领域,如孙健[12]、李姚矿[13]、刘冠卉[14]等分别运用HACCP体系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监控进行了思考,但除此之外并没有搜索到更多的文献。这一方面说明该体系在教育质量监控中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该领域的研究还需深化,如影响培养质量的潜在危害因素、危害的预防措施、关键环节的达标评价等。根据HACCP体系的原理和启示,笔者将其移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研究中,这里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建立HACCP体系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中的分析框架(图1)。

在该分析框架中,首先需明确培养流程和质量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潜在危害和识别关键控制点,然后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最后对质量目标进行达标评价。

2 HACCP体系的应用

这里主要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HACCP体系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中的具体应用。

2.1 培养流程分析

从培养过程来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一般要经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导游资格证考试、毕业实习、学位论文、其他职业资格证考试、毕业答辩等环节,其培养流程如图2所示。

2.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包括3大培养环节和5大关键控制点,其中3大培养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含毕业实习)和学位论文。5大关键控制点包括课堂教学的考查、实践教学的考核、导游资格证的考试、行业资格证的考试、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3大培养环节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对34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半结构化访谈,让他(她)们对所列举的20多项可能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多项选择,结果发现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材质量、教学风气、教师素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7项因素被认为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而课程设置被认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见图3。

2)实践教学环节。与其它专业相比较,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15]:一是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具有内容综合性、实习企业多样化的特点,如实习企业除涉及旅行社、景区、酒店三大行业外还有其它与旅游相关的企业;二是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旅 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般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并且集中实习主要安排在酒店;三是教学体验的创新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与个人素质和隐性知识有一定联系。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安排上,一般有课程实训、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认知见习、中期专业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在这些环节中,毕业(顶岗)实习被认为是最为关键的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因素。笔者在对湖南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的一个调查研究中发现,约有71.4%的学生认为实习过程对专业技能提高较大,实习后有较多的收获,约有50%的学生论文选题来源于毕业实习,约有40%的学生就业单位即为实习单位[16]。

3)学位论文环节。本科学位论文是通过课程学习、毕业实习后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集中展现,是培养结果的一种表现。以笔者所在单位本科毕业论文评分要求为例,本科学位论文质量主要从以下方面衡量:(1)选题质量。如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注重反映解决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2)文献综述与外文翻译水平。如文献综述撰写规范,外文翻译符合规定要求,文献数量符合相关要求;(3)研究水平与实际能力。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4)论文撰写质量。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图表完备,编号齐全等;(5)学术水平与创新。对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有新的见解,有一定的创新。从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看,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其关键控制点应是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环节的控制。

2.3 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1)培养质量监控组织的建立。建立培养质量评价与督导专家组,组员主要由旅游管理专任教师和长期工作在一线、行业经验丰富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组成,专家组负责对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实施质量评价和监督检查,定期提出工作报告和工作建议。

2)培养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HACCP是一个持续质量改进的模型,需要建立起监控机制。如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需要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或据此制定执行导则,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过失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请下一个循环解决,其监控机制如图4。

2.4 质量达标评价的多元化

当前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主要是教育管理部门或任课教师,评价内容多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评价方式为课程考试或专业能力考查,缺乏用人单位、行业组织、学生及家长的参与和监督,教育质量评价结果往往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造成市场需求与人才供给一定程度的错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首先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用人单位、行业组织、学生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

(下转第103页)

价,并将这种结果及时反馈到HACCP体系中;其次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将职业能力、社会声誉、就业质量、教学管理、企业满意度、个人发展空间等要素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3 结束语

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与评价须着眼于整个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应该具有及时性,就“监”和“控”的关系来说,监是前提,是为教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控是手段,调节控制对教学质量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及时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监控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投入使用情况,对于不合理的分配,管理者能够及时做出调整,可以使教育资源最大程度的得到利用。本文借鉴HACCP体系,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本科生培养过程及培养质量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层面上有利于高校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但对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潜在危害、危害的预防性措施等方面的考察与思考不足,这也将是本研究在未来可以拓展与深化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EB/OL].(2011-07-01)[2014-02-26].http://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109/xxgk_125202.html.

[2]陈湘涛.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1-3.

[3]欧阳玉.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实施[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2):12-15.

[4]刘高永.多元开放的高职技能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7):79-81.

[5]张恩忠,方兴.地方工科院校内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3(2):8-10.

[6]何春林,吕建军,刘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3):57-61.

[7]武剑.浅析研究生教育中的培养质量监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1):237.

[8]于海英,杜琳娜,李树平.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质量监控问题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3,(3):136-139.

[9]张慧敏.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建构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2,(20):18-20.

[10]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篇4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视觉营销在服装卖场中的作用

姓名:

学号:XX03030331

指导教师:

班级:服设

所在院系:设计与艺术学院

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内容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视觉营销的根本目的在于争取目标顾客、扩大市场影响和突出品牌形象,因此,绝不能只满足于热热闹闹的促销宣传和心血来潮的煽情手段。同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一样,视觉营销也必须坚持既定的理念和一贯的策略,并且在设计上予以充分体现。

意义:

视觉营销并不是新的“武器”,而是一门被我们遗忘了的“武器”。作为一种直观的营销手段,它其实一直默默“呆”在每个终端的幕后台角,人们对它的作用了解甚少,如同一个被“雪藏”的歌手。近几年当我们重新审视和了解它的作用后,“视觉营销”就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而其更大的意义是:商家们已经开始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掘它的潜在威力,同时在终端中进行系统的运用。

课题的主要任务;研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主要任务:

1.论述服装视觉营销的含义和范畴。

2.针对一个服装店而言,在色彩、造型、声音这些相关的影响视觉注意力方面进行分析

3.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4.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可能遇到的问题:

1.现有资料和信息不足;

2.对现在服装卖场中的视觉营销的应用与服装本身认识不足。

3.视觉营销的应用于卖场销售是否成功。

解决方法及措施:

积极到阅览室,图书馆等有价值的位置查阅;学习研究,向指导老师请教;从自己实习单位的情况为起点,然后再到各大中小型服装卖场中更好的了解服装视觉营销对服装服装卖场的影响状态,从实际出发,慢慢学习服装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作用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完善课题。

论文

大纲

摘要

众所周知,人们所感受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传达到人们心智的。也就是说,视觉使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通道。现代营销知识告诉我们,视觉营销是作好营销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从服装卖场角度来阐述服装视觉营销的作用和影响。

abstract

asweallknow,peoplefeelthe83%ofexternalinformationthroughvisualcommunicationtothepeople'smind.inotherwords,sothatvisualaccesstoinformationoutsideofthemostimportantandthemostimportantchannel.modernmarketingknowledgetellsusthatthevisualmarketingisessentialtopreparemarketingofoneofthemeansofmarketing.

thepurposeofthispaperfromtheclothingstoreclothingvisualperspectiveontheroleandimpactofmarketing.

关键词视觉营销;视觉冲击创造价值;无声的销售员

keywordsvisualmerchandising;visualimpactcreatevalue;silentsalesman

正文:

1引言服装视觉营销概论

1.1服装视觉营销的概念

1.2服装视觉营销的范畴

2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具体应用

2.1服装店铺的整体色彩应用技巧

2.2服装卖场的陈列设计

2.3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3视觉营销的一些实例分析

3.1zara店铺的空间设计与陈列形态

3.2森马

3.3jackjones

4视觉营销迎来了春天

4.1视觉陈列专家韩阳与《卖场陈列设计》

5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6结束语

7致谢

前期的文献资料收集、调研、实习及设计条件准备情况

搜集关于服装视觉营销和陈列设计等的相关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马赛.工业设计与展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毛春义.服装展示.湖北美术出版社,XX

[3]杜异,傅祎.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XX

[4]王春杰.世界展览新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XX

[5]赖涛.服装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韩阳.卖场陈列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XX

[7]许亮.展示设计.湖南美术出版社,XX

[8]陆华祥等.最新展馆展台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XX

毕业计主要工作的进度安排

1-4周搜集,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毕业实习.

5-6周毕业作品服装效果图的设计、毕业作品结构图

7-8周毕业作品服装制作

9-10周服装效果图、结构图及文字说明

11-14周论文大纲及论文资料的收集,论文的撰写

15周论文的目录、缩写稿、中英文摘要、致谢

16周服装动态展示设计

17周完成毕业设计的全部内容

毕业设计每周指导时间、地点安排及毕业设计纪律要求

每周指导时间:

每周一、周四下午在逸夫楼四楼,不早退;不迟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考核

一、导师对开题报告的评语:

指导教师200年月日

成绩

篇5

文献标题:基于CNKI的中医养生保健文献计量学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敏.北京市公务员和科技人员亚健康及生活状况调查[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

[2]于琦,李敬华,高宏杰,等.中医养生数据库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8):73-75.

[3]薄智云.亟须系统构建“治未病”学科[N].中国中医药报,2015-05-29(3).

[4]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养生保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策略研究[J].中医研究,2014,27(9):4-7.

[5]朱吉,贾杨,陆超娣,等.上海市长宁区医疗机构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下的“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5):13-15.

[6]袁尚华.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8-10.

(收稿日期:2015-11-10)

(修回日期:2015-12-10;编辑:向宇雁)

附1: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喻文迪.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世界中医药.2009(2).

[2]黄建银.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国际服务需求曲线模型.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

[3]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中医研究.2013,26(7).

[4]刘薇.WTO对法律服务贸易的规制及中国应对.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

[5]木泉.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石静霞.WTO服务贸易法专论(第1版).法律出版社.2006.

[7]吴益民主编.国际服务贸易法学(第1版).上海交通出版社.2013.

附2:芍药谷景区发展中医养生旅游产业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1]苑庆磊.中国芍药花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2]宋焕芝,于晓南.中西方芍药花语及其景观应用_宋焕芝[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02-1003.

附3:中医养生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邸朝华.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J].教育科技资讯,2010,(23):210.

[2]伍婷.简论文化中的情绪养生[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01):5255.

附4:中医养生儒家思想探讨

参考文献:

[1]毛淳.论儒家思想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03).

[2]徐正德.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3]彭昊.与道家思想[D].湖南大学,2010.

[4]张时.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5]魏胜敏.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的发展能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示范区,在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安徽省各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分析。科技论文,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和薄弱环节,力求给出有效的调整对策。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0年658.0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874.17亿元,增长了13.5倍。其中:第一产业从1990年的246.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418.08亿元,增长了5.8倍;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251.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37.35亿元,增长了16.5倍;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160.4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318.74亿元,增长了20.7倍。按照年均增长率来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0.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3%。从各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各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次由1990年的37.4:38.2:24.4演变为2008年的16.0:46.6:37.4。自1990年到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为25:40:35。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这18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的“一、二、三”结构演变为现在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第一、二、三产业大约相同的贡献率,逐渐演变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居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小的态势。

就安徽省与同期全国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1990年以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18667.8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增加了16倍。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由1990年的5062.00亿元、7717.40亿元、5888.4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4000.00亿元、146183.40亿元、120486.60亿元,各自增加了约6.7倍、18.9倍、20.5倍。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27.1:41.3:31.6演变为2008年的11.3:48.6:40.1。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产业组成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还是较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略低。科技论文,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关于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其中,表示总产出;,表示第产业的产出量。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产业之间可能出现共线性现象,或有的产业本身对总产出不显著,但是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上述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1)

上式两端同时除以得:

(2)

其中表示第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则(2)式可表示为:

(3)

其中,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和技术水平对经济的贡献。根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1990~200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历年统计数据。各项研究指标为: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3.0经济计量软件可得到以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

(17.22)(9.55) (13.84)(7.08)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0.9996,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5,这说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统计量为1.366822,说明回归方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置信的。

根据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和经济计量模型可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产量增长0.2250%、0.4115%、0.2366%。从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25%,40%,35%(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2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250%;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40%,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41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3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366%。这说明安徽省在1990~2008年之间,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上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进一步从产业的内部来看,农业的发展速度慢和工业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论文,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还只是农业资源大省,却不是农业加工强省。科技论文,产业结构。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丰富,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增加,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安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不断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偏低,工业发展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安徽省的经济增长。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演化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笔者认为: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向加速增长阶段递进时期,仍然要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第一产业总值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低,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将还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示范区,安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不能只是随便地将相关产业直接转移过来,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那些前向、后向和旁侧连锁效应明显的支柱产业。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只有发展支柱产业,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像江淮和奇瑞这样的制造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国产化,逐渐形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第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仍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徽省未来的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安徽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安徽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同时要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3]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11―11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69―72.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6―229.

篇7

关键词:旅游业;研究与发展;区域分布

一、旅游业研究:从产品到技术

世界旅游与旅行组织的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8大评价指标(人文旅游、价格、基础设施、环境、技术、人力资源、开放度、社会),为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提供了国际化的尺度,Gooroochurn & Sugiyarto、史春云等的实际测量发现,制度、人力资源和技术等对旅游竞争力具有很高的贡献率,而设施、环境、价格等指标的贡献率很低,说明制度、人力资源和技术具有更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又往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主要差距;我国在54个国家中排名41位,其中,价格竞争力指标的分数最高,环境、技术、人力资源、开放度和社会指标处于平均值。此外,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2007年旅游竞争力报告,中国排名71位,得分较低的也是技术、人力资源等现代产业要素。从国外研究趋势看,技术、产品、文化、人力资本、信息化等现代生产要素已成为旅游业研究新领域。这表明,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现代产业阶段,旅游企业、教研机构等必须具备技术、设备、方法等生产工具和人力资本,否则必然要落在时代的后面和产业的末端。

技术是产品生产与创新的手段,其研发是一个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整个产业生产经营活动链条的源泉,技术不像产品那样可以自由购买来获得,因此如果旅游业研究只探讨产品层面的开发与营销,就很难促进旅游业研发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发是研究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的简称,是为了增加知识和应用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活动,包括所有科研与技术工作。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调查、试验与分析过程,开发则是创造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一些新开发的旅游产品事实上是其它行业生产的产品,如旅游纪念品、购物品,并不需要旅游企业生产,也不需要技术、设备和人才,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旅游行业利益,统计数据显示,尽管我国各省近年来旅游收入增长很快,但旅游业亏损的省份每年都在20个以上。我们认为,旅游业研究有必要从产品层面的探讨上升到技术层面。而对一个产业的科技和人才的总体探讨,可以通过评价其研发水平来进行,本文即是从研发的角度对我国旅游业科技水平进行探讨。

二、我国旅游业研发的总体水平

1、我国旅游业研发现状

政府方面:在Internet查到的26条旅游业研发信息中,政府部门研发20条,高校研发1条,企业研发3条,论文2条。可见旅游R&D已被政府部门重视,通过设立旅游产品研发基地、投人研发资金、制定相关规则等措施支持研发,但旅游统计还没有关于旅游研发的详细统计数据及资料。

企业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业的案例开始出现,如虚拟旅游系统及三维全景图。虚拟旅游系统是一个支持用户通过网络进行漫游的系统,用户可以在计算机网络虚拟的环境中游览旅游景区,并能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虚拟明孝陵网站使用德国Bitmanagerment公司的虚拟现实技术,以blaxxum Platform multi-user community和Bitmanagerment B/S Contact VRML/X3D为基础,推出一个完整的多用户网上旅游交互平台,再现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西北工业大学也利用类似技术实现用户端虚拟三维景点交互游览,应用Jsp/Servlets技术构架的网络应用程序及运行环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网上虚拟景点漫游的解决方案。正在开发的数字敦煌,通过运用数字图像虚拟技术开发出敦煌虚拟漫游系统,使游客不入洞窟也能享受璀璨的敦煌文化,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目前还有一款创造全景图的工具Autopano Pro,它有图片处理、颜色校正、图片分割等功能。

高校及学术界方面:高等旅游院校的研发尚处萌芽状态,目前中山大学、中国纺织大学已有旅游研究与发展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刚成立乡村旅游研发中心。学术界尚未对旅游研发做出回应,理论研究、评价体系等尚待研究。在中文期刊网上以旅游研发为检索词,以关键词为检索项,可检索到9条信息,但没有专门研究旅游研发的论文;以摘要为检索项,检索到的55条信息中也没有研究旅游研发的学术论文;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库中以旅游研发为检索词,以关键词为检索项没有检索到信息,以摘要为检索项可检索到45条信息,其中路遥的《虚拟旅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与此相关,其它与旅游产品开发有关。在这两个数据库中,以“旅游技术”为检索词,以摘要为检索项,可检索到62条信息,大多是理论探讨,如将GIS、GPS、虚拟现实技术、遥感技术、全景图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旅游业的探索性的论文,理论价值很高,但很少谈及这些技术性强的成果的转化路径。

2、衡量旅游业研发的指标及我国的具体数据

研发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常用的评价指标有论文著作、研发经费、产品和专利等。本文对我国旅游业研发现状的了解,是从地区研发实力、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企业实力等4方面进行,其中,地区研发实力指标包括旅游收入、R&D经费支出及增长率、地方财政中的科技拨款;基础研究指标包括正式研究机构、论文、高等院校、高校教师、科技成果、国家课题;应用开发指标包括发明专利、A级人工景区、新产品;企业实力指标包括人均利润、上市公司、商标、企业集团。上述指标可以反映旅游业研发的基本情况,统计数据如下(见表1)。

3、旅游业研发存在的基本问题

(1)研发水平低下

从上述直接反映研发水平的各项数据来看,旅游业研发水平还是非常低的,例如基础研究中的正式研究机构全国31个省市区只有51个,正式研究机构少,旅游学术期刊少,成果质量不高、方法落后而且地区差距大,近30年累积的相关科技成果仅有106项,8年来国家级课题数量也不多;应用开发方面,31个省市区专利数量只有217项,其中发明创造专利很少,20多年来与旅游业直接相关且有质量的发明专利大约有20项;绝大部分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技术含量很低,而且集中在饮食、日常生活材料等消费性产品领域,真正的生产技术很少;反映企业实力的指标中,全国人均利润几乎为零,很难吸引和留住资本和人才,而整个旅游行业只有25个直接相关的上市公司。

从研发过程看,旅游业将现有产品简单的搬到旅游市场,生产工具是一些相关行业简单技术、设备的整合,旅游业严重依赖一成不变的自然资源、 变化不定的气候条件和来往无常的客流,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多年来,我国旅游业的产品种类和质量在原地踏步,旅游购物品市场普遍存在着无地方特色、雷同化、技术含量低、缺乏创新、产品附加值低等特点。而且生产技术研发的专利数量匮乏,层次低下,研发资金投入很少,重视程度不够,研发技术和设备落后。

(2)研发对于旅游业来说还是一种新生事物

尽管研发在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医药及软件业等行业已比较成熟,但对于旅游业来说还是一种新生事物。一些旅游企业开始意识到研发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已陆续加入研发行列,例如春秋国际旅行社依照F1赛事的主题设计旅游产品。各级旅游部门不同力度地加大对旅游研发的投入,鼓励旅游企业自主研发,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例如北京在2007年建立旅游纪念品研发中心,以丰富北京景区纪念品种类;辽宁省2006年投资60万用于旅游产业的研发,并培养省内的旅游界专家;2004年山东省在全省设立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并制定了《山东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实施细则》。

(3)旅游业“重市场、轻生产”的观念根深蒂固

首先,旅游政府部门将目光聚焦在旅游者身上,旅游统计也侧重于旅游者信息,对旅游企业的统计多为经济效益,没有旅游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才、研发等基本的产业统计指标。其次,旅游企业对旅游者过分地青睐,只看重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忽视产品差异性与创新性,无视旅游产品的科学生产与技术性提高。由于技术和设备的水平落后,旅游业的生产能力很弱,这也是旅游业向来被认为是消费性行业的原因。然而生产性才是一个企业和产业生存的根本。

(4)没有正式的研发制度与机构,与旅游教育脱节

旅游业没有把提升研发能力纳入长期战略规划。例如现在的旅游企业组织结构过于简单,只有管理层和操作层,暂且不说这与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相差甚远,起码应该存在一个必需的技术层,这样的企业才可能成为依靠除了资本,之外的技术、人才等智力进行生产的现代企业,才可能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

政府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几乎没有正式研发机构,旅游行业研发的常态化、产业化运做机制没有形成,没有承接专业人才的载体,因此旅游业尚未建立自己的研发管理体系,缺乏专业的研发队伍。这导致与规模日益庞大的旅游教育与研究严重脱节,旅游行业生产管理的简单操作用不上专业教育的知识,教育者和研究者找不到与旅游业合作的领域,旅游专业高层次毕业生在旅游业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而纷纷转行,旅游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有名无实。

(5)存在严重误区

在研究中,旅游产品开发、创新、旅游研究与研发混为一谈,在旅游研发名义下,重复过去的“产品开发”研究。在生产经营中,有些旅游企业在营销宣传时用到“旅游研发”,但仅仅是指旅游线路的更新设计,或者是其它领域产品的引人。在我国普遍存在这样的误区,许多地区把旅游购物品种类的扩大等同于旅游产品的研发。

三、我国旅游业研发的区域分布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旅游业研发的区域分布情况,本文在原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总体分析,步骤如下:

1、数据处理。标准化公式为:(变量值―均值)/标准差。

2、因子分析。使用主成份分析法,KMO检验值为0.723,Bartlett检验显著性0.000,符合因子分析要求。提取6个因子,总特征值占方差累计百分数的86.56%。解释旋转方法为Quartimax,其中,因子1解释变量1、2、4、5、6、9、10、1l、15、16、17,反映了研发直接投入条件和产出情况;因子2解释变量7、8,即教育情况;因子3解释变量14,即收益情况;因子4解释变量12,即现有人工景区;因子5解释变量13,即计划产品情况;因子6解释变量3,即研发投入增长率。最后计算结果如下(见表2)。

对原始数据和运算结果分析如下:

(1)地区差距大。因子分析总得分平均值为0.0000242,但平均差为0.175。不仅表现在因子分析的最终结果上,还反映在研究机构、论文、科技成果、国家课题、上市公司等研发能力核心指标上。从原始数据可以直接看出,本文选取的17项研发指标在区域空间上极不平衡,用平均差比均值,偏离达50%以上的指标有多达10个,而且最小偏离指标也在33%以上。

(2)无论从原始各项数据还是分析结果看,研发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山东、辽宁等地区。各研发指标数据前3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而2006年研发水平前10名: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川、山东、湖南、辽宁、湖北。

(3)研发水平与旅游业利润相关。旅游业人均利润水平与研究水平比较的结果显示,人均利润水平较高且稳定的地区如上海、广东、北京、浙江、四川、山东、湖南等,研发水平也较高(见图1)。直接代表研发水平的上市公司、人工景区、专利、国家课题、科技成果、论文、研究机构等也基本集中在上述地区。由于其它地区基本没有研发成果,因此研发水平与人均利润的关系不明确,例如研究水平后10名地区(基本是旅游业规模小,有旅游资源的西部省份)人均利润大多处于中等水平。如果提高研发水平,那么其人均利润将可能提高。

四、建议

本文分析表明研发明显促进旅游业发展,但我国旅游业研发能力比较低,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旅游业研发观念,加强对研发知识的学习。旅游业管理部门以及旅游学界要以强调先进技术为导向,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全面普及研发知识,使人们认识到,旅游业只有进行产品和生产技术研发,从劳动密集性向技术密集性发展,才会获得高额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

2、政府旅游部门出台促进旅游研发的政策与法规。除了制定相应政策和法规之外,可以通过设立旅游业年度研究项目、建立研发风险基金、引进高技术的景区项目、在企业评价中加大研发评价项目的权重、奖励获得专利的旅游业技术、鼓励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研发项目全国招标等措施来促进旅游业研发。

3、在旅游业建立专门的研发部门。除了当前的中国旅游研究院、各地区的旅游研究机构之外,有条件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应该建立一个介于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的技术层,也即由专业人员构成的研发部门,承担起企业技术、设备改造,产品开发,接纳高层次旅游专业毕业生,开展产学研合作,完成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等任务。

篇8

论文关键词:新疆兵团,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贡献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支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组织,其经济在新疆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业结构的状况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增长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因而,要促进兵团经济增长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对兵团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理论基础

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威廉配第 (1652年)。马克思在其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再生产理论”(1857年):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即同时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基本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该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克拉克(clark,1940)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中指出就业结构的转变顺序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继而到第三产业。

库兹涅茨(Kuznets,1949)在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而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经济增长是一个总量的过程,在总量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中,首要的是总量增长,总量增长是需求变动的主要原因,进而引起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动。

钱纳里(Chenery,1960)利用51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新疆兵团,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索洛(Solow,2000)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由广义技术进步(含经济制度的变迁)贡献的,而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所贡献的。然而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在一定产业结构中组织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对于给定的资本、劳动和技术,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产出。

本文主要基于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的理论,对兵团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开分析。

二、兵团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兵团自成立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大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发生变化。兵团三大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见图1。根据图1,可将兵团经济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75年):50年代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措施,兵团第二产业得到了优先发展,1954年第二产业比重达63.3%,但之后比重急剧下降,1975年降到最低点22.5%,主要因为1975 年撤销兵团体制,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总局,一批工业企业移交地方,三次产业结构发生逆转。第一产业比重除了在1954年出现最低点14.6%,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小论文。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第二阶段(1975—1995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兵团由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演变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水平。第一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除了1992年和1993年略为下降,发展态势较为稳定;第二产业由1975年的22.5%上升到1983年40.2%之后,发展也趋于稳定,但比重始终小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呈现出缓慢上升的发展趋势。

第三阶段(1995—2008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兵团产业呈现“一三二”的结构。第三产业比重自1995年起超过了第二产业比重,直到2008年保持着稳步上升的发展;第二产业处于波动发展中,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比重下降明显,到2008年升至31.7%;第一产业除了2001年低于第三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截止2008年,三大产业比重基本持平。

数据来源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9》

三、实证分析

(一) 指标选取与数据整理

本文选取兵团生产总值(GDP)y代表兵团的经济增长,兵团的第一产业产值x1、第二产业产值x2和第三产业产值x3代表兵团的产业结构。根据图1兵团生产总值构成的情况,本文选取从1978—2008年的各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考虑到历年数据会受到各年价格因素的影响,所以新疆兵团,根据各年份的生产总值当年价和生产总值可比价指数,计算出以1978年为基期的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9》。

(二)单位根检验

为了确定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协整分析,本文运用统计软件Eviews6.0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为了消除异方差,先对各个指标消除价格影响因素后的数据取对数,然后进行单位根检验。所得结果经过整理后如表1。

表1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ADF统计量

1%临界值

5%临界值

10%临界值

检验结果

logy

-1.56256

-4.30982

-3.5742

-3.22173

非平稳

logx1

-1.67527

-4.29673

-3.5684

-3.21838

非平稳

logx2

-1.42716

-4.30982

-3.5742

-3.22173

非平稳

logx3

-1.31006

-4.30982

-3.5742

-3.22173

非平稳

Dlogy

-6.67417

-4.32398

-3.5806

-3.22533

平稳

Dlogx1

-8.0379

-4.32398

-3.5806

-3.22533

平稳

Dlogx2

-6.22147

-4.33933

-3.5875

-3.22923

平稳

Dlogx3

-8.40123

-5.32398

-3.5806

-3.22533

平稳

2.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要继续抓好棉花和粮食生产。在坚持棉花战略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按高产区进,中产区调,低产区退的原则,努力提高品质和单产。粮食生产应在坚持自给有余的前提下,调整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大粮食转化力度小论文。

3.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把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摆在突出位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奠定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综合化配套服务基础。

(二)增强二产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分析,第二产业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它对兵团GDP增长的贡献率都排在最后。要加速兵团GDP的增长,必须加大二产的比重;而加快第二产业的结构升级,将对兵团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快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1.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新疆兵团,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全面推进重化工工业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兵团特色的新型重化工工业之路。

2.加强对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群的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番茄酱﹑棉花加工﹑畜产品加工和蔬菜水果保鲜等龙头企业。

3. 以科技为依托,坚持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轻工、石油、化工、纺织、电力、农产品加工、钢铁、建材煤炭、机械、医疗等产业的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振兴传统工业。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基于上述分析,第三产业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说明三产的发展可以更快的带动兵团经济的增长;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排在第二位,发展第三产业对兵团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优化作用,会带动整个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市场发展。

1.在提升传统服务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前提下,探索教育、科技、现代物流配送和信息软件开发等现代服务业。做强金融业和保险业,优化新兴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比例关系。

2.开拓特色旅游业。充分利用兵团的各种地貌形态、湖光山色、草原风光、沙漠戈壁景观以及众多的历史古迹,独特的民风民俗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大众旅游、考察旅游、观光旅游、购物旅游等。要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景区功能和设施,让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尹希果.计量经济学原理与操作.[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刘建平,王克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6

[4]王永静,程广斌.兵团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测算.[J]乡镇经济.2007.6

篇9

以“三建”发挥班子核心引领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以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以提高科技含量做强以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全方位再造昭平茶叶产业的思考

企业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方法思考

科技服务业新分类及发展形势分析

基于ArcGIS的车辆监控调度系统

掺烧高煤锅炉布袋除尘器喷吹实验改进探讨

500kV变电站改扩建常见问题探讨

昆江水电站二级电站引水系统设计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研究

以人性管理精细化促进班组管理——从人文视角探究电力生产企业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论铁路多元经营企业的工资激励机制

联合单位法在本量利分析中的应用

南宁市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现状的思考

工业企业选址评价研究

基于信息感知模式的人力资源效能管理模式研究

全面薪酬管理体系在某公司实施的现状分析

提高山区养路工人技能素质的探索和思考

对公路职工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公路职工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

《企业科技与发展》杂志征集论文启事

《企业科技与发展》理事会

企业质量振兴的差距与对策

借鉴德国先进会展经验打造南宁城市会展经济软实力

泰国芭提雅发展度假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对发展北海海滨度假旅游业的启示

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措施的研究

广西专利实施转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

广西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实施新专利法在推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论农业科技园发展的集群效应

数字化的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广西发明专利实施状况及对策研究

广西生物质产业科技需求分析及战略研究

苏州R&D资源清查工作的收获、不足及建议

苏州与温州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比较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监管研究综述

定位精度的一种测试补偿方法

ESD对电子产品的危害及防静电设计

VOC与涂料配方

企业靠增长逆势前行

《企业科技与发展》理事会

科技动态

政策

行业

法规

数据

国内首个商贸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平台启动

产权

一种机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汽车制动器快速黏接设备

分体式振弦动态车辆称重系统

光盘母盘玻璃基片

炉内燃烧三维温度场实时监测及机组优化控制新技术

技术研发

东盟零关税机遇与挑战

庞富英:敲开国际市场之门的红旗手

金夫人婚纱摄影的“左右互搏”

篇10

关键词:搜索引擎;旅游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27

1引言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是指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对网民的搜索指令进行系统挖掘,并对信息进行相关性处理后最终为网民展示的系统。截至2015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5.36亿,使用率为803%。随着当今网民数量的日益增长,搜索引擎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越发广泛,旅游政府通过主题网站、社交媒体网站等搜索引擎相关旅游信息,提高自身知名度,促进游客数量的增长;旅游企业通过自身网站的营销推广来提升其在游客搜索关键词排名中的地位;游客通过利用搜索引擎进行相关资讯的搜索,确定其旅游路线。本文在此网络背景下,通过整合国内外学者在旅游方面对搜索引擎的研究,丰富旅游网络营销方面的认知,并期望能够在实践层面上为我国各大旅游地提供营销参考。

2搜索引擎研究内容分类

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游客使用搜索引擎的相关研究,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从网站质量、检索效率、游客搜索与体验、网络口碑、营销对策五个方面对相关论文进行整理,将那些零散、杂乱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化。

2.1搜索引擎网站质量

1973年兰开斯特(Lancaster)提出评价搜索引擎性能的6个标准:涵盖范围、查全率、查准率、响应时间、用户方便和输出格式。雷雪冰(2006)对e龙旅行网早期在搜索引擎上的投资进行分析,指出其网站不集中、关键词太局限的缺陷,最终从网络品牌搜索、搜索引擎优化、关键词的选择、目标用户行为分析等监督提出建议;莫云峰(2009)从目前的搜索引擎优化规则出发,利用分析搜索引擎的定量算法,从网站功能、内容、结构、布局等关键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为网站开发提供策略;徐蓉艳(2013)以杭州某度假酒店网站为例,从网站结构、页面、内容等要素提出搜索引擎优化营销建议。

2.2搜索引擎检索效率

Harter(2011)等指出:信息检索系统和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是有不同层次的,因此评估也要分不同层次进行。由于目前搜索引擎大都提供免费服务,因而对用户而言,时间和质量是衡量搜索引擎检索效率的主要指标,此外,费用一收益评价往往只能由搜索引擎开发商完成,研究人员很难进行这方面。Allan Cheng Chieh Lu,Dogan Gursoy(2015)通过开发一个概念模型,论证消费者的在线旅游信息混乱的前因后果,得出消费者由于所获取的信息太多/太相似并且太模棱两可时,导致了消费者体验过量/相似性和模糊性的混乱。闫兵(2007)通过探讨国内目前搜索引擎盈利模式体系,从搜索引擎主要盈利模式角度出发,从第三代搜索引擎、介入其他服务平台、企业本土化运营三大角度提出其看法建议;徐晓乐(2009)通过构建营销效果评价体系,对“中国点击”网站营销效果进行测量,从用户、网站、效果跟踪、付费营销四方面提出营销优化策略。

2.3游客搜索与体验

Nassab Reza,Hamnett Nathan(2010)调查了公众对接受整形外科手术的公众意见,并指出网站的在线搜索页面上存在明显的对潜在患者信息的缺乏问题,提出有必要提高公众意识和教育关于医疗旅游中的固有思考;何小丽(2007)肯定了用户体验在搜索引擎营销中的核心地位,并指出损害用户体验会给企业营销带来不良后果,然后提出用数据分析和监控优化来提升企业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搜索引擎营销方式;郑春香(2009)以旅游供需角度出发,探究搜索引擎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何种影响;柴海燕(2011)以网络口碑传播为出发点,通过测量旅游者在搜索引擎上的搜索行为,得出社会网络媒体被游客浏览点击占比最大;赵媛(2012)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旅游者在网站搜索中的决策行为,从降低游客感知风险、增强游客体验、多渠道网络营销方式角度提出自身建议;陈怡(2014)通过对搜索引擎营销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用户网上搜索行为,最终构建搜索引擎营决策模型;刘雪婷(2014)以浙江省赴台旅游游客为研究对象,用百度指数、调查问卷利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研究互联网信息对省内国内游客网络行为影响、时空引导作用。

2.4网络口碑检索

Ying-Chuan Wang(2015)通过研究网络口碑对旅游者旅游意图的影响,指出美食旅游网络口碑形象对游客的意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游客认为社交网络要比网络口碑更具有可靠性。Cheng-Hao Chen, Bang Nguyen等(2015)探讨网络口碑对游客决策过程的影响作用,从人种学角度,在决策阶段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和探讨影响网络口碑变化的因素。柴海燕(2011)以网络口碑传播为出发点,得出社会网络媒体被游客浏览点击占比最大的结论。郭莎莎(2008)指出web2.0营销模式与旅游业融合应用下其主要口碑营销模式为博客营销与RSS营销,并指出博客营销是WEB2.0营销最典型的口碑代表,以此提出基于门户网站、企业自建、第三方、个人的四类企业网络营销博客平台。

2.5搜索引擎营销建议

Greg Kerr,Clifford Lewis,Lois Burgess(2012)定义了吹牛的权利,讨论了其相关的旅游业,并提出了一个概念模型,通过模型提出目的地营销人员如何利用吹牛权利去提高自身知名度从而增加访问量;刘明达(2006)从电子商务与人才、口碑营销、软营销角度提出搜索引擎营销的建议;崔师远(2009)以垂直搜索引擎营销为研究重点,以搜驴垂直搜索引擎为代表,探讨“搜驴模式”的旅行社网络营销对策;刘聪(2013)从旅行社网络广告投放、搜索引擎体系、E-mail营销三大角度分析旅行社营销策略研究;崔丽敏(2013)通过构建世园会客流量预测与预警模型,为景区工作人员预防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持;向俊松(2013)通过测量四川省世界遗产景区网络营销效果得分,从信息的角度提出策略。孙伟宇(2014)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统计各省市网络关注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演变,为工业旅游提出建议;王芳(2015)我国5A级景区为关键词,利用中心度、密度、扩散指数、结构洞四项指标对我国5A景区网络关注度进行空间分析,从省份、地带、主题、相关配套设施四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3搜索引擎营销面临的机遇与未来

目前国外的搜索引擎营销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国内的研究也主要是围绕企业搜索引擎营销策略进行研究。从现有的学术期刊中真正对搜索引擎营销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或是在某些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内容非常少见。而且将搜索引擎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研究方向也主要是集中于旅游流、游客量及行为研究、旅游网站三大方面。而未来的营销主体是游客,如何系统的从游客角度对搜索引擎的网站质量、搜索效率、内容完整性以及更新性等影响游客信息搜寻评判的种种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也是未来搜索引擎营销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Allan Cheng Chieh Lu, Dogan Gursoy.A conceptual model of consumers’ online tourism confu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5,27(6):132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