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美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8:2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美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美学论文

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美工专业的教学改革应联系相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新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注重实用技术,培养具有实用性、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而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能力。美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联系。

首先从培养目标上入手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环节以点、线、面、体的方式贯穿理论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实践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之间应保持相对的结构平衡,增加实践教学所占的课时比重,协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结构相互衔接,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整合统一,形成一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材内容的修订

美工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一直以来没有较完善的系统教材,部分教材虽然是新版本,但内容上却是“换汤不换药”,这就要求我们专业技能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捕捉、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应市场的变化、人才的需求适时编制行之有效的、结构合理的专业实践教材,使其具有新的实践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新的专业实践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新专业教师教学思维

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老师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方法都是跟大学老师传授的方法基本相同,没有考虑到所面对的学生水平的差别,培养的目标不一样,教学的方法也应有所改变。如果我们的老师没有思维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那就不可能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可能有适应职业学校工艺美术教学的新模式。同时,设计教育既是职业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在我国设计教育界极不深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学科专业的“双师型”人才的学术带头人。只有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才能加速和促进工艺美术教育知识结构人才的良性循环,为保证专业课教学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四、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改变实践教学中采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实践教学方法。

1.理论性与示范性的互补式教学方法。是指将枯燥的专业理论与具体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相结合,互为补充,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多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开拓学生思维的发展,把已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然后进行示范性实践操作的讲授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层次地具体实践指导。这种理论性与示范性相结合的互补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把传统实践教学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能加深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幻灯、图片、投影、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适当缩短实践教学时间,扩大信息量,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践练习。

3.开辟第二课堂,注重能力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积极开展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安排学生亲身体验岗位环境,聘请用人单位、技术人员亲临讲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提高。

4.开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是从外部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技能,而是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把所学知识技能综合、融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方法是在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改选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

5.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分层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指导法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和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个学生的深层了解,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实践、分层作业;教师进行分层指导,分层检测和评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实践内容、不同的实践教学手段,在原有基础上达到不同的收获和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五、企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主要体现之一。通常可分为预实习、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预实习和基础实习是企业实习的第一个阶段,以了解企业工作环境,相关企业基本技能为主。第二阶段是专业实习,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最终由企业方、学校共同组成的工作组对学生实习结果做出具体评价并提出建议。

六、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

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在操作考核的基础上总结理论知识,这个过程也是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概述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比理论课的闭卷或开卷考试工作量大,组织难度更大。美工专业实践教学课考核应将期末一次性“全权式”考核改为“分层式”即多次考核。实施考核多次打分制,分层考核的方法,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使学生由过去的横向评比转为纵向评比,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考核方法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考核进程中还要注意考核的选题要依据教学大纲的选题要求,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从而让学生切实提高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设计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二者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比较分析入手,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总览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从而解决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设计的关系。

人体感知是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当代设计的主要内容仍是视觉艺术,相对而言,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理论思想首当其冲是美学思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史博大精深,其中当然也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思想。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特点是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思想杂蹂一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美学思想。所谓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只是后人的总结和发展。而对于西方设计思想而言,自产业革命后便逐步产生了相对独立的设计体系和完备的设计理论。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并使之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一直是中国设计界关注的问题。正确把握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发展脉络等问题,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总结出适合中国的设计形式和前进方向的重要内容。而借鉴西方设计思想与完备的设计理论,并比较其特征的关联性,是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手段。

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发展脉络

中国的美学思想主要基于先秦时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其后又受儒、道两家的影响产生了楚骚美学和禅学的美学思想。究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只做以简要阐述。

中国的传统美学主要基于先秦的美学思想。而先秦的美学又尤指儒、道。此时的思想领域百家争鸣的局面己经形成。但是,如前所述,这些思想主要倾向于社会学领域,对于美学的研究没有专门系统的著作。但也正是从这些思想体系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完备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体系。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美学观。孔子的美学主张建立在他的“仁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所谓“仁学”的核心思想是“爱人”。在此基础上,又要求人的审美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准则,即所谓“道”和“德”。“说之不以道,不说也”;“我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八情》),都体现了这种观点。在儒家美学思想中,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形式与内涵的关系问题,即“质”和“文”的关系问题。孔子认为有文无质当然是不正确的,但同样的有质无文也是不正确的,而应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这在子贡批驳棘子城“君子质而己矣,何以文为”的思想中可见一斑。

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这也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其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道”的重要概念。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老、庄,在其著作中把自然与自由的境界视为审美的最高层次。《庄子。缮性》中就提到:“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这正体现了道家的基本美学观。体现在具体的审美标准中,就是把所谓朴素、无为、澹然无极作为审美的至高境界。

其后的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各自在综合、继承和发展了儒、道两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自身的美学思想。简言之,楚骚美学以浪漫主义的美学思想成为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一支奇葩。其中以屈原为代表的文学上的美学观对后世的影响深远。禅宗的美学思想兴起于中唐时期。在继承儒、道及楚骚美学思想的同时,其最大贡献即是将美的产生归为“物与心”的统一之中。这在世界美学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

二、西方现代设计思想形成过程

所谓西方现代设计思想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生产力空前提高,其巨大生产力使得设计产品的数量和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享用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受众数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以往精致美观的手工艺品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成为相对粗糙、简陋的机器产品。根本矛盾是艺术与技术的不同步产生的矛盾。受众的审美发生混乱和与现实的不协调。以威廉·莫里(William Morris)斯等人为首的进步艺术家领导了新艺术运动,提出了从纯艺术到物质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但这仅仅是现代设计运动的第一步。工艺美术运动并没有真正解决工业化大生产同大众审美之间的矛盾。其后又经历了弗兰克赖特、泽姆佩尔等人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德意志制造联盟直至包豪斯设计学校等一系列设计理论与实践活动,但这些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也只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代设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形成现代设计。直至国际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等设计思潮的发展和完善,使现代设计理论逐步完善,加之设计师的设计实践活动,才逐渐形成了今天意义上的现代设计。

三、二者比较分析

首先,二者的产生和发展在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同之处,但主要可归纳为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中国传统美学是基于社会形态的变革而产生发展的;西方设计思想的基于科技水平的提升而应运而生。中国的美学思想产生之时正值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儒家思想虽产生于春秋时期,但其仍根基于周代的思想理论)。这时,新的社会形态已经产生,但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生活仍然存在。这也是产生影响中国几千年的“礼”文化的基础。这使得人们在肯定了阶级、等级等社会现实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出发点。而源自西方的现代设计的产生则是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的产物。其根基为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从而导致的受众审美倾向的混乱和偏差。其根本目的是使受众的审美与大工业的背景相符合。这是二者产生条件的本质不同。

篇3

【关键词】高校学报;旗舰;建筑学学科

一、引言

高校学报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内向性,其办刊目的主要是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为本校师生开辟一个园地;二是综合性,即学校有什么专业,就刊登什么方面的文章[1]。造成所有高校期刊内容雷同,是同一水平的重复,看不出优势,体现不出特色,可以说高校学报的内向性和综合性,是制约其发展的软肋。

二、高校学报的现状及特点

高校学报要改变这种处境,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办出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色彩、风格,就是与众不同。学报有特色才能吸引读者,才能赢得市场。我国著名的出版家邹韬奋先生说:“没有个性或特色的期刊,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因此说,特色是学报的生命,是学报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是变软肋为硬肋的不二法门[2]。

然而学报特色是需要以一定客观条件为基础为前提,加以发展强化而形成。高校学报是反映学校科研水平,展示学科建设成果的窗口,要办出特色,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发挥本校学科优势,在众多栏目中精心培植特色栏目,打造学报旗舰,使其成为亮点,凝聚点[3-4]。

发挥学科优势,建立特色栏目。优势就是能够压倒对方的有利形势。优势体现了学校的实力,评估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是看它有多少个国家重点学科,多少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工程,目的是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实力,所以学科建设在很大意义上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息息相关。是高校科学研究和教学成果传播的重要平台,是学术传承的渠道和工具。学科建设和期刊的互动作用迫使我们办刊人去思考,如何将最美、最亮的景象展示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认为就是要以高校重点学科为依托,打造学报特色,而学报特色主要是靠内容和栏目来体现。栏目胜人一筹,期刊高出一档。

三、特色栏目发展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学科是辽宁省及国家住建部的重点学科,被命名为“辽宁省建筑学领域唯一的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流重点学科。这个学科与国内外四所科研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地市各级科研课题180余项。承担的工程项目获得了“中国建筑创作大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等20多个奖项。在国家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9位。在我校这个学科的科研教学水平领先其他学科,是我校的强势学科。为此,编辑部决定以建筑学学科为重点培植对象,确立了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建筑学专业为特色,服务经济建设的目标,开辟了《建筑与美学》专栏。

我们的体会是对待特色的挖掘要像淘沙取金那样去寻找,去富集。学科和学术带头人,重点科研课题项目负责人等是作者力量的中坚,是学报的核心作者,对他们的状况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跟踪建筑遗产保护与当代城市建设研究课题,主动与课题组联系,一出成果,立即组稿,并且严格遴选,优中选优。加强对这个学科的组稿力度和发稿量。每期建筑学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30%左右。刊登了《建筑遗产历史和艺术价值》、《建筑遗产再利用》、《当代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论文。到目前为止,共发表跟踪课题文章400余篇。为政府城市建设,提供了专家咨询决策依据,充分发挥本校学科的优势和专业领域特长,用本校优势打造学报品牌。在综合性中体现学报特色。

有了梧桐树,招引凤凰来。我们的建筑与美学特色栏目在建筑学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纷纷来稿(莫斯科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学者不断投稿)。这不但体现了我们办刊的开放性,更使得校内作者处于竞争之中,学报质量不断提高,极大地提高学报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我们还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发表了《关于山地村庄新农村建设与规划思考》、《新农村社区空间布局模式研究》、《城镇化对我国耕地资源变化影响分析》、《城市开发区新城规划与建设》、《城市新区规划设计探析》等研究成果的论文。这些成果从规划角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小城镇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以来提出的城市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具体的规划设计。在生态城市生态建设和节能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如发表了《辽宁省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探析》、《北方地区生态保护规划策略研究》、《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城市用地生态布局研究》、《沈铁工业走廊的生态化网络构建》等文章,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筑与美学》栏目发表的研究成果,还为2004年沈阳故宫,清东陵,清福陵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重要依据,所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园艺研究与设计论证和讨论的文章,为2006年国家举办的园艺博览会中“辽宁园”和“沈阳园”成功设计做出贡献。

学报从1999年创刊以来,特别是确立了特色栏目以后,获得了许多荣誉,曾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奖,全国理工院校社会科学版优秀学报,“建筑与美学”获特色栏目奖并多次获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奖”、学报被许多权威数据库收录。现为“中国学术核心期刊”来源期刊。

特色栏目是综合版期刊走向专业化、精品化的重要突破。学报特色栏目的形成是编辑长期辛勤工作的结果,依托学科打造学报旗舰,必须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追求,百折不饶,持之以恒,使学报特色越来越鲜明,创出与众不同的具有特色的综合版社会科学期刊。

参考文献:

[1] 陈浩元, 郑进保, 李兴昌, 等.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J].编辑学报, 2006, 18(5):323-327.

[2] 刘海涛, 张晓云.论高校学报管理模式改革的必然性[J].编辑学报, 2002, 14, (4):280-282 .

篇4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文论的重要流派之一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文本形式中心论不同,法兰克福学派文论承袭了作为感性生存论的德意志审美精神,将 艺术 和审美看成摆脱 现代 社会生存困境的最佳途径,其直接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1844年 经济 学 哲学 手稿》和卢卡奇《 历史 与阶级意识》中异化与人的解放间题,并改造了弗洛伊德主义和存在主义等现代西方哲学,从而 发展 了一种和经典文论不同的文艺社会学。可以说,法兰克福学派的艺术与审美理论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即艺术和审美如何成为解放意识、否定异化的革命性力量。在此意义上,可以把法兰克福学派文论看成一种广义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主要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对苏联美学的批判性考察,二是对发达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这两个方面都对

   马尔库塞用形式主义美学理论批判美学,批判 艺术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观点,这是不足取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尔库塞所强调的艺术的主体性、艺术自律及审美形式等问题,确实是长时期内美学所忽视的。在

    童庆炳在写于1983年的《文学与审美》一文中提出了一个今天看来习以为常而在当时起到开风气之先作用的见解:“只有在文学理论的各个问题上深深引进‘审美’的观念,我们的文学理论才可能打开新的局面”。1984年,童庆炳在自编教材《文学概论》(红旗出版杜)中明确提出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及“审美是文学的特质”的新见解。童庆炳在1992年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则吸收了 现代 西方语言美学的新成就,提出了一个沿用至今的观点—“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由于“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在对苏联及欧美文论的借鉴基础上,特别是 总结 了我国现当代文论的教训后提出来的;在后来的阐释中,又吸收了西方形式主义文论的理论要素,因而就体现出一种综合视野:既避免了将文学作简单的意识形态图解的文学工具论的缺点,又防止文学研究陷入形式主义学派见木不见林的狭窄范围。在今天看来,它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面对学界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怀疑和指责(比如把“审美意识形态论”理解为“审美主义”).童庆炳仍然认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文艺学的第一原理。

篇5

论文关键词:工业设计 知识结构 市场经济

目前,要使工业设计教育的知识结构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必须对学生就业后的工作性质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调整教学方式,充实相关内容。首先本专业培养的工业设计师既不是单纯的艺术家,也不是单纯的工程师,工业设计师是融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为人类创造新的、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因此他既要研究人的行为、人的需求,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又要掌握现代科技,还要了解产品的生产工序,探讨市场的发展前景,再者工业设计的最终效果是以产品的形式展现给人们的,它必然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得到市场的认可,才具有生命力。在教学中除了常规的知识体系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市场价值观念,是当前调整工业设计学科知识结构的关键。

l学科要素

工业设计的产品以机械化、大批量的形式出现,但又必须体现出产品所具有的物质和文化的双重性质,达到适用、美观、经济的三大要素。因此要求教学中知识结构也必须是双重的、多元的。

1.1适用性是第一要素

设计首先是满足人对物质的需求,它是第一性的。精神需求是建立在物质需求基础上的更上一个层次的需求,也就是感官的需求,它是第二性的。但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迅猛提高,人们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其注意力向形式感方面倾斜。人们习惯以自己的行为、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需求去衡量一件设计作品的优劣,从而加重了艺术设计的含量。因此客观上要求工业设计师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学科常识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并能把握一定的民族特点、经济、地域文化和社会意识,去更好的统一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从中获取创作灵感。

基础学科的系统教育,可使学生掌握解决设计适用性的基本方法,基础学科有以下几个方面,制图学,掌握设计施工语言,材料学,掌握材料的性能、加工形式与方法,设计力学,熟悉力的作用和传递,加工工艺学,各种机械的使用方法、加工工艺的程序和特点,人机工程学,研究人的生理特征,诸如人体尺度、动作分析、视听觉分析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帮助分析、研究设计。除了要熟知上述的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

1.2文化性是第二要素

任何设计在满足了物质功能基础上,还必须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才具有生命力。单纯追求物质功能的产品,只能是工作原理的物化而谈不上美,在市场经济的变革中是没有竞争力的,因而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正确掌握和灵活运用艺术造型法则。另一方面,由于工业设计受到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制约,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宗教文化信仰不同,还需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了解各民族的传统和人文常识,从中找出其结合点,才能设计出符合特定环境要求的优秀作品。因此教学中相关的美学知识体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相关学科有以下几个方面,绘画造型基础、素描、速写、默写能力,色彩的设计、色彩的构成和色彩的运用能力,艺术设计基础、形态设计、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能力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审美心理能力也在不断的变化提高。必须培养学生主动把握时代的脉搏,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紧跟时展的步伐,接受新生事物,站在时展的前沿。

1.3经济性是第三要素

工业设计最终以工业产品的形式出现,它的价值通过市场和经济规律来反映。因而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设计前期针对社会需求、产品现状、风格特点、材质工艺等方面进行的市场调研,并利用价值工程学知识和科学管理的方法以及工艺流程的基本常识,来研究产品价值和成本的关系,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结构和施工形式等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因此教学中还必须让学生具备市场营销学、价值工程学和包装、广告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另外,我国逐渐走入法制的轨道,依法制定合同、依法设计、依法销售等是保障社会经济利益的关键,因而要求学生必须懂一些合同法、销售法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知识。

2发展方向

高等学校面临新的形势,要承担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建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因而工业设计教学知识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它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2.1表达能力的培养

设计表达能力,构思草图、色彩效果图、模型等,它们都是表达设计构思的工具和手段。设计者掌握的表达技巧越多、技术越精,就越能展示自己的设计思想。另外条理清晰的文字和逻辑性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十分重要,它可以详细地、全面地、深入地说明和表达设计构思,以及具体的细节部分,促进设计构思成为现实。

2.2创新能力的培养

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创造性是设计的生命。设计师的创造性是建立在扎实的系统理论和广泛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也可以说创造力是一种超凡的理解力、洞察力和想象力,它是人类先天所赋予,通过后天的培养而发展的。因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工业设计教学知识结构体系的发展重点。

2.3综合能力的培养

篇6

当代大多数文化理论研究者是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了解“文化工业”这个概念的。论文百事通阿多诺在《再论文化工业》…文中说到:“‘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这个术语可能是在《启蒙辩证法》这本书中首先使用的。霍克海默和我于1947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了该书。”随着当代全球性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大众文化研究广泛深入地展开,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遭受了越来越多的理论挑战。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同时也往往是理论分歧之源。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文化工业”自然首当其冲受到挑战。这些理论认为,文化工业统治下所产生的被同一化的大众文化(massculture)在实践中并未出现,而应用内涵更为丰富多样的中性概念“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取代大众文化(masscu[ture),对“大众文化”采取多样分析的态度,而是一味地进行否定性的批判对此,我们应了解到,阿多诺曾详细论述了“文化工业”概念的来源:

“在我们的草稿中,我们使用的是‘大众文化’(mculture)。大众文化的倡导者认为,它是这样一种文化,仿佛同时从大众本身产生出来似的,是流行艺术的当代形式。我们为了从一开始就避免与此一致的解释,就采用‘文化工业’代替了它。”

阿多诺进而指出:“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把它(指大众文化,作者注)与文化工业区别开来。”由此可见,阿多诺的批判从一开始就是严谨和明确的,是对准“文化上业”而不是针对“大众文化”(massculture),更无论“大众文化”(oppularculture)因此,试图用“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取代“文化工业”,以瓦解阿多诺的批判立场显然难以立足。然而,人们的疑问也许不会到此为止,“文化工业”既不是大众文化,也不是“从大众本身产生出米”,那么,它难道是从天上来,凭空而降的?

比阿多诺稍晚些的美国左翼文化理论家丹尼尔?贝尔将“文化”界定为“意义的领域”,他认为,“它(文化)通过艺术与仪式,以想象的表现方法诠释世界的意义,尤其是展示那些从生存困境中产生的、人人都无法回避的所谓‘不可理喻性问题’,诸如悲剧与死亡。”因此,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文化工业主要是指文化艺术的现代化、工业化加工生产及其产品借助现代传媒的流通行为,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等。阿多诺关于文化工业的论述虽然也是以这些领域的文化生产现象为主,但却不是简单的现象描述,而是就其深层的哲学意义而言的。阿多诺认为可以合法地被称为文化的东西,是作为苦难和矛盾的一种表达,试图紧紧抓住关于美好生活的理想,“‘工业’这个词不要太注重字面的理解。它是指事物本身的标准化——例如西方的、电影院常客了如指掌的那些东西的标准化,是指扩散技术的理性化,而不是严格地指那种生产过程。”.‘更多地是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在结合工业的多种组织形式的意义上,而不是在技术理性实际生产的东西的意义上,它是工业的。”仅就这论述,往往使人们以为,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概念指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有组织、标准化、批量化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而实际上,阿多诺文化工业的重点在于,“文化既不可能代表那些只是存在的东西,也不可能代表那习以为常的、不再有束缚力的秩序范畴,文化工业利用这些遮蔽了关于美好生活的理想,仿佛既存的现实就是美好的生活,仿佛这些范畴就是美好生活的真实的衡量标准。”与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作为《启蒙辩证法》中哲学片段的组成部分相一致的是,这里的标准化、理性化,指的是启蒙精神对理性与秩序的崇尚,而文化工业作为对那些体现习以为常的不再有束缚力的秩序范畴的有组织、标准化、批量化的生产,正是以理性和秩序为标准,并将这一标准在全社会有计划扩散的启蒙精神的贯彻过程。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所谓的“启蒙”并不是专指18世纪西欧的启蒙运动,而是泛指把人类从恐惧、迷信中解放出来和确立其的最一般意义上的进步思想。然而这种旨在征服自然和把理性从神话镣铐下解放出来的启蒙运动,由于其自身内在的逻辑而转到了它的反面,本身却变成了一种新式神话。结合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文化工业的概念应在其是作为已I贬值的、欺骗群众的启蒙精神的载体的意义上来理解,才是其作为哲学批判目标的本意。虽然,文化工业实践成其为可能,“既是由于当代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是由于经济的和行政的集中化。”但其内在的深层的原因在于启蒙理性的绝对化。在当代大众文化的语境中,文化工业理论只有在其被理解为是埘启蒙理性精神膨胀的批判时,才仍然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并且也是不可取代的。

再回到本文开始的疑问,文化工业来自何处?我们就会明白,文化工业不是循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不是商业化以后的产物,它的出现应溯源于启蒙理性的出现及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投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正是凭空而降的,从主观唯心主义抽象的“理性王国”空降而来。

二、启蒙精神与唯美主义

启蒙精神在20世纪遭到了否定性的哲学批判,然而在此之前漫长的西方文明发展史中,启蒙精神作为照耀人们冲破神话蒙昧的理性之光,曾经谱写了西方哲学与艺术的辉煌篇章。在恢宏人性战胜神性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一次次文化解放运动中,理性精神逐步渗透到人类世俗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赋予其意义、秩序和前进的力量。这种理性精神应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指哲学认识论中与感性认识相对应的那种理性认识,以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为特征,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对象和内容;二是指那种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的思维理性,在它建构起的“理性王国”中,一切都要接受理性的裁判。正是在理性精神的照耀下,人文学者构筑起了古典美学的高峰,美的艺术的观念得以最后形成,黑格尔更是将美学看作艺术学,并将艺术定义为“理性的感性显现”。正是以理性的名义和根据,康德明确界定了美学的研究领域,美与艺术开始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哲学地位和存在价值。

在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变的19世纪,作为引导人类的“进步思想”——启蒙理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贫困、黑暗、丑陋的社会现实面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启蒙精神由于其自身的理性逻辑而走到了它的反面。哲学和美学经历了由理性向非理性,由意识转向无意识,由实住论转向价值论,由内容美学转向形式美学的历史嬗变。而正是在此时,与反映现实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对立的一股美学思潮,崇尚审美自治、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则逆流而卜,构筑了主观理性统治下独证的审美王国,理性与审美历史地结合在了一起,成为启蒙理性的最后避难所沃尔特?佩特在《文艺复兴:艺术和诗的研究》中以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为例作了说明:“在这里,艺术家、哲学家以及那些受世事熏陶变得敏锐的人不是在寂静中生活,而是息息相关,并从西向的交流中相互汲取光与热。那时有一股总体提高与启蒙的精神,所有人都彼此想象地相互交流。是这种精神的一统使文艺复兴的所有不成果得以和谐一致;l5世纪意人利艺术的许多庄重典雅与影响止是要归功于这种同精神的密切联盟,归功于对这个时代的最好思想所做的参与。”

崇尚审美自治的唯美主义激烈地反对现实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只有贪婪、丑恶和苦难,只有在远离现实生活的艺术中才有美。沃尔特?佩特在其代表作《文艺复兴:艺术和诗的研究》中阐述的理论观点成为唯美主义的宣言。他把美看成是一种脱离社会的现象,但又认为美尤其是艺术美应当紧紧地与真实相联系,“一切美毕竟都仅仅是真实所具有的精美”。他所说的“真实”并不是客观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而只是主观世界中感觉的真实。佩特还认为,美与智力的明晰性有关,“思想的纯粹的明晰性所拥有的充满诗意的美,心灵的冷漠性和严峻性在实际上所拥有的美的魔力,它们同肉眼的明晰性之间有着亲缘关系,这不仅仅是一种形象说法。”佩特的主观美论完全否定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美,这固然与他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现实持一种尖锐的批判态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他心中“真实”的审美王国只是由抽象的理性精神建构起的审美乌托邦而已。

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王尔德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艺术除了表现自己之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和思想有独立的生命一样,而且完全按照艺术自己的种种路线向前发展”。在王尔德看来,艺术应当脱离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应当以艺术家的自我意识为表现对象,而且他心目中的艺术家的自我意识仿佛完全与特定的时代、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没有联系。手尔德对于美的看法同样是否定美与客观现实的内在联系,他指出,艺术以追求美为目标,而美是超越一切现实而存在的。王尔德认为,艺术是“谎言”,因为艺术的目的是讲述“美而不真”的事物。他还认为艺术作品都是个人创造的产物,包括神话和传说也是如此。在唯美主义的理论中,审美和艺术领域处处体现着启蒙思想的理性逻辑。

阿多诺引用柏拉图的话来阐明,“客观地、内在地不真实的东西也不可能在主观上对人类是好的和真实的。”唯美主义者所倡导的审美独立和艺术自治,不仅没有审美感性的自由和解放,反而成为对感性最彻底的理性操控。正像启蒙辩证法所阐释的那样,“那个旨在征服自然和把理性从神话镣铐下解放出来的启蒙运动,由于其自身内在的逻辑而转到了它的反面。”阿多诺在评论欧洲唯美主义者时同样指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正是它所倡导的反面。”因为它们根本遵循着同样的理性逻辑,只能带来同样的自我摧毁的结果。

三、工业技术与形式主义

技术的发展无疑是实现文化工业扩张的重要前提条件。在阿多诺的理解中,文化生产过程中包含着两种不同的技术:一是文化工业生产的复制和扩散技术;二是艺术作品中的内在技术。“文化工业的技术概念只是在字面上与艺术作品中的技术是相同的。在后者中,技术与对象本身的内在组织有关,与它的内在逻辑有关。与此相反,文化工业的技术从一开始就是扩散的技术,机械复制的技术,所以总是外在于它的对象”。

从阿多诺的论述来看,所谓文化工业的技术足指当代的机械复制、大众传媒等现代工业技术,而所谓艺术作品中的技术应当是指艺术作品中形式主义的艺术技巧。“形式主义”是审美和艺术自治观中的本体论,它与唯美主义同时建构了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美学观,不过前者更注重审美主观性和纯洁性的维护,后者更专注于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归纳。现代主义艺术在形式上的革命和对古典美学的批判最初主要局限于艺术学的范畴之内,与重新寻找艺术的本质有关。贝尔创立的“有意味的形式”的视觉形式理论和俄国文学研究者主张文学自治的方法论改革,即是对现代艺术探索的理论总结,又成为现代主义艺术的阐释依据。阿多诺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形式主义革命倍加推崇,并把形式主义美学原则引入社会学,从精英主义的立场出发,以现代主义艺术作为进行社会批削的武器,使之具有了与文化工业相对立的社会批判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认为,现代主义艺术,不以写实的艺术方式莺视题材的重要意义,是因为自由主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已被技术、传媒、大众文化、消费主义全面控制而失去了自由思考的能力,在一个人性异化的社会里,当现代主义艺术强调艺术形式自身的自律性、自主性、艺术创造的原创性和艺术家的主体性时,在根本上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包括对它的文化工业的超越、批判和否定。

虽然同样主张审美自治,形式主义者的美学目的与唯美主义者根本不同。阿多诺认为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形式主义艺术技巧使它成为了启蒙理性统治下“同一性”社会的对立面和反抗力量。而工业技术则借助意识形态的支持阻碍着艺术技术的实现,“只是就文化工业小心翼翼地使它自己避免包含在它的产品中的技术的充分潜力的影响而论,它依靠意识形态的支撑。它寄生在外在于艺术的、对物品进行物资生产的技术上,无关乎包含在它的功能性中的对内在的艺术整体的职责,电无关乎对审美自治所要求的形式法则的考虑”。

文化工业的代表莫过于好莱坞的电影和无所不在的广告,它们集现代社会的技术、文化、艺术、商业、传媒、产品制造为一体。在好莱坞的影片中,富丽堂皇的场景布置,宏大、热闹的场面,精心制造的光线、色彩和空间,无不具有西方古典主义艺术的审美趣味。古典文化中为少数人拥有和欣赏的艺术典范,在现代社会,则通过机械复制和文化工业批量生产而转换成为流行的、大众的通俗文化。阿多诺指出“文化工业把古老的和熟悉的熔铸成一种新的品质”,正是指占典文化中的高级艺术典范在现代社会经过文化工业的技术、市场、商业体系、现代传媒的改造,在以“启蒙代替神话”的同时,以知识代替想象:“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电影、收音机、书报杂志等是一个系统。”“在垄断下的所有的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经过这种“技术”的改造和重新组装,文化工业最终成为启蒙精神的制造者和代言人。

四、审美泛化与感性操控

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正体现为审美的泛化与口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许多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与美学家都一致认为: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西方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过程,以至于当代社会的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社会学家维尔什认为,“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他甚至于认为,如果说经典的社会学家把理性化(韦伯)、社会分层(杜克海姆)等看作是现代性的动力并以此为研究中心,那么今天的社会学研究则应该把审美化作为研究中心,凼为审美化无疑与理性化等一样成为社会组织的核心因素之。

詹姆逊在论述后现代主义时指出,晚期资本主义的扩张主要体现在文化方面。在资本主义的第三阶段,资本征服了世界之后,进入了人类最后未被殖民的领域——审美与无意识。他1985年在北京大学的系列演讲中指出,“德国的古典美学家康德、席勒、黑格尔都认为心灵中美学者一部分以及审美经验是拒绝商品化的……对康德以及以后很多美学家甚至象征主义诗人来说,美、艺术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其不属于任何商业(实际的)和科学(认识论的)领域……美是一个纯粹的、没有任何商品形式的领域。而这一切在后现代主义中都结束了。在后现代主义中,由于广告,由于形象文化,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审美自治的乌托邦经过资本领导一卜的文化工业的冲击、整合与重组,变成了后现代时期社会化的然而支零破碎的审美泛化。正如费塞斯通的《后现代主义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中指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正在?肖灭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针对后现代社会的审美泛化,鲍德里亚提出了“超美学”的概念,所谓“超美学”,指的是“美学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因而丧失了其自主性与特殊性。艺术形式已经扩散渗透到了一切商品和客体之中,以至于从现在起所有的东西都成了一种美学符号。所有的美学符号共存于一个互不相干的情境中,审美判断已不再可能。”新晨

篇7

论文摘要高层建筑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从古典复兴式、现代主义的国际式直至当代强调个性、高技术中环境的多元化趋势,高层建筑的美学问题始终是建筑界关注的焦点。高层建筑作为构筑方式概念性突破的同时,也泛速地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并发展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与美学形式相结合的建筑领域的尖端产品。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人类在建筑艺术中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建筑艺术语言,统一多变,主次分明,有和谐韵律的结构布局,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意境和风格。近年来,随着建筑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内容还在进一步扩大。当代建筑美学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对建筑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它反映了当今建筑美学发展的新趋向。本文主要阐述了不同时期的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1早期的离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美国的芝加哥。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芝加哥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人口的猛增,特别是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区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高层建筑便首先在芝加哥出现了。目前较普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幢有现代意义的高层建筑便是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代

这个时期的高层建筑造型特征是:体形较规整,在竖向划分为三段体顶部、墙身和基座;顶部往往设计成象征高直式教堂的尖顶或退台;顶部及外墙上采用大量的附加装饰,包括古典的线脚和浮雕;在墙身部分多为厚墙小窗和竖向体量划分的处理;而在基座部分,还往往保留了古典的壁柱及柱式。

2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大量兴建,并向超高层发展,继而在欧洲、亚洲、澳州及第三世界国家都相继出现许多高层建筑。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的兴盛时期:h。从二战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发展的繁荣时期。1974年建于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至今仍是世界最高的高层建筑之一,他的造型不仅反映了现代建筑的美学原则,也反映了其先进的结构特征,并力求创造独特的建筑上部造型和轮廓线,成为业主和企业在城市中易于识别的广告性标志。然而,由于现代建筑忽略了历史文脉,排斥装饰,过分强调工业化作用,到处出现的是工业化的高层建筑造型,而忽视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新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新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它在继承和发扬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的同时对现代主义的局限进行了改良、发展和完善。其坚持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化,追求功能、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但却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重新诊释。这种设计思想表现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之中,功能、结构、设备、材料等因素的重要性比其他建筑类型更为突出。新现代主义在高层建筑立面造型上有很多创造性的发展和提升,高层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四方体,而往往是以抽象的儿何体或组合几何体,以富有形态、材料质感和色彩变化及结构美感的新视觉形象出现。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它们是近邻环境的一部分,并发展出多种对城市、对环境的认识理论。不同的理论也导致了现代主义对环境的不同处理手法。今天的文脉要求我们城市结构、文化、尺度、材料等广泛问题进行调查,以追求建筑在时空上的特定位置感和多种文脉关系,使工程与建设地点融为一体,创造特定的环境气氛。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现代主义对体形的关注正是对城市文脉的一种解释和认可。

4目前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每个时代的审美观都受到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深刻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认识科学美和艺术美的问题,又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提出来。随着亚洲特别是环太平洋西岸地区在近二十几年来经济的飞跃和持续发展,高层建筑建造的重心已从美国转移到了这一地区,大量的高层建筑和摩天大楼在这里应运而生,可以说这里成为了新一代高层建筑的试验基地,在这些地域中,我国的上海浦东新区无疑是最新最辉煌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在我国的香港、广州等地,经济的腾飞也带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比如在香港建造的中环广场大厦、中国银行大厦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汇丰银行大厦等。日本也突破了地震的限制,建造了横滨里程碑大厦和东京都厅舍等高质量的建筑,韩国和新加坡也都掀起了高层建造的热潮。

20世纪90年代,建筑的生态设计意识与城市生态学已成为建筑师广泛关注的重点。绿色建筑的创作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设计技术陆续推开。将具有现代感的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将使用功能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提倡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对话,建造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和生态城市已成为新一代建筑师追求的建筑美学目标。在21世纪,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亲切、舒适、方便、美丽的个性化现代城市,是建筑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篇8

论文摘要:我们今天所说的“精约”,不仅仅是风格范畴,它更是一种设计观念,是设计的时代精神,是设计师应加以倡导的文化意识,是我们设计师应对21世纪的文化背景变革下的理性思考.

从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关于简约风格的提倡、讨论、争鸣已经很多了.近几年来,在各地业内的专家中,有很多人认为,“极简主义已退出设计界”、“简约风格已经过时”. “ 在‘初级阶段’所形成的‘简约风格’,由于过分强调形式,忽略生活的本质与内涵,因此反简约风尚势在必行.”

而在社会上,在设计界,却还有更多的人们仍在提倡简约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设计手法.简约主义似乎还没过时.

面对如此莫衷一是的讨论,那么,究竟要怎么去理解“简约”的内涵、本质和发展呢?

如果“简约”只不过是风格问题、单纯形式问题,那么可能会存在时尚款式和流行风格的较快的更迭, 而且单纯从形式上提到“简约”,也确实会让人将它与简单、单调、言之无物等感觉混为一谈.难怪,在多元文化时代的今天,有人批之为“伪简约”,是一点儿也不奇怪的. “过时”之说可能成立.

但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分析,不能那么简单化地下结论.

上个世纪,现代主义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化理念. 现代主义设计所提倡的简洁明快的技术审美观,后现代主义设计所提倡的文脉,符号学等等设计理论,思潮迭起,流派纷呈,各种文化之间冲突、渗透、交融形成了二十世纪的多元共生,多相共存的文化格局,但到了新的世纪,这些设计文化是不是“过时”了呢?认真审视一下就知道,它们并未过时.它们既然产生于工业革命和信息时代,那么,在二十一世纪,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并存发展的环境中,这些设计文化有可能因新的内涵而变化,但是,是不会过时的.

二十一世纪,将更是生态文明的世纪,是生态文化成为文化价值取向而起主导作用的世纪.因此,所有的“设计”都将被重新设计. “简约主义”也是如此.

况且,“简约”的概念恐怕不像一般认为的那么简单, 简约不能混同于那些更迭频繁的流行文化, 简约不能仅仅定义为一种风格.简约的设计思潮的兴起,绝非偶然. ---现在的社会,那种暴发户式的奢华风和慈禧式的欧化风,虽已渐渐收敛.可它毕竟像一场台风一样,势头虽稍减其锐,但其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却依然十分严重:即城市特色的危机、自然的退隐、中国质朴诗性的消亡.人们在经历了各种经历之后,选择了“简约”. 简约的设计已深得人心. 这标志着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审美品味有所提高.

正如同事物发展的规律那样,一种倾向会掩盖另一种倾向.简约的设计,有时会给平庸的设计造成口实,设计语汇的贫乏,设计文化的肤浅,设计水平的低下,特别是设计师责任感的欠缺,有时,这些都会假借“简约”之名.这些“伪简约”当然不能满足多元文化格局下的社会需求. 这些“伪简约”遭到社会和设计师的唾弃,是必然的.而从另一方面看,当下,许许多多设计师,由习惯成自然,总在追风,习惯于寻求更为时髦的风格语言.也是常见的通病,曾经有很多人都把“简约”当作又一个时髦的表现手法而去运用.当作又一个标新立异的风格形式用来表达设计个性.

究其根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现代设计始自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师们对风格倾向,对形式语言有着本能的敏感性.至今社会上还有很多人误以为设计就是实用艺术;设计就是视觉表达.很多设计师总在设计的形式属性里兜圈子.其实,虽说形式是事物与生俱来的属性,但对形式的研究,把握不好就会出现形式主义.因此,简约,就简单地被作为:简化的形式,“作减法”,“用最少的笔墨去表达”,是“少就是多”的理念的再现,等等.

二是后现代设计思潮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符号学的兴趣, 符号学给予设计师以极大的启迪和非常实用的工具,但符号学在设计界的推广,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进一步推进了形式主义的泛滥,设计师们孜孜以求的,津津乐道的都是各种符号如何选取,如何组合.长时间里,在“设计”到底是属于艺术还是技术的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在此背景下, “简约主义”的出现,无疑,给吃腻了荤腥的人们一种清新之感,人们欣喜若狂,在巴洛克,罗克克式的欧风之后,在汉唐明清之后,在乡土派,高技派之后,在人们看腻了玩腻了各式各样造型,语汇,形式之后,总算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什么都没有的“符号”.也因此, 按照流行文化的规律,在流行了几年之后,有人判断说“简约主义已经过时”.

其实不然,简约的设计发生的背景,使它与以前发生的许多设计现象大不相同,它不仅是一种风格, 不仅是一种手法, 不仅是一种时髦的提法.而更可理解为是一种人类对工业文明下的现代设计和后现代设计反思的必然结果.是廿一世纪俭朴型社会的设计趋势.甚至于可说是,人类在资源和能源极度匮乏下的无奈.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空间理性认识下的必然规律.是人类对文化价值观重新定位的明智的选择----简约,是生态设计观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高科技生态审美观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提倡真正的“简约”,如同《亚洲地区室内设计师2002’西安宣言》中所说的“我们提倡质朴型的生活方式,设计中注重简约,应作为一种文化意识,作为一种生活观念而溶入我们的环境视野.”所以,作为一种文化良知, “简约”的设计文化,是不会过时的.

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新的文化背景下, “简约设计”却也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如更进一步地认识,若以“精约”的提法似乎比“简约”的提法更好.精于心而约于形,这是每个设计师更应该努力实践的一个方向.

“精约”之说。见于刘勰《文心雕龙》. 第二十七.在《文心雕龙》的风格理论体系中,共包括十个范畴,作为基本风骨类型的范畴有《体性》八体,精约为八体之一.(王小盾2005年第5期《清华大学学报》)《文心雕龙》的原文进一步解释说: “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可见,“精约”的原意确是作为风格之一而提出的,而且历来的文论也多有论述.

如今,我们借用“精约”这个词,但拓展其意,把它诠释为“精于心而约于形”.这样一来,它比之简约的提法应该更有深意,更为准确.既然“简而约”的概念,常使人会被引到单纯形式感的判断方面,那末,与之相近的概念,不如“精而约”.精于心而约于形.它既包涵风格的意蕴,又有言外之意,有着形式之外的更多的约束.

“精约”这个词,无疑蕴涵着风格的意义.可它却不能简单地同义为“简单”.在李心峰的中,对艺术风格的特征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风格的基本含义是主观的情感倾向和价值观,简而言之,风格是人的精神特质的凝结,人用自身生命力所焕发的情感与思考去创造作品,使作品充满着流溢着人的本质特点,所以风格在于人的精神性,在于人的精神的独特性,一如布封所说“风格即人本身”; 风格的另一种基本含义是,作品从客观上表现出来的显现方式、结构和凝成的形式特征,是以人的精神气质为基础的“再现方式”.因此,“精约”作为一种风格概念,它既反映了人的生态文化的价值观,流溢着人类追求生存发展的本质特点;同时又显现出那种“惜墨如金”崇尚质朴的形式特征.因此,它当然可以和多元文化格局下的多样性风格并存,它不但不会“过时”,而且,从文化诉求上,则更符合二十一世纪的时代特征、更符合二十一世纪的人的情感倾向和精神追求.

更何况,我们今天所说的“精约”,却又不仅仅属于风格范畴,我们不会仅仅将它作为风格概念去认识: “精约”更是一种设计观念, 是设计的时代精神,是设计师应加以倡导的文化意识,是我们设计师应对着二十一世纪的文化背景变革下的理性思考.

我们提倡的“精约”,是设计师对人类文化价值观重新定位后的一种设计观念,即由“以人类为中心”,调整到:“以人和自然的共融共生为本”作指导的,一种自觉的设计理念.这是设计师的设计意识得到转变和升华后的设计观.

我们提倡的“精约”,是在对工业文明背景下,在对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对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反思后形成的一种设计观念.即由设计是为“高能耗的浪费型社会”推波助澜;调整到:设计要为“低能耗的节俭型社会”鸣锣开道.这是设计师重建设计理性后的一种自觉.

我们提倡的“精约”,是在信息化社会和高科技时代的条件下的生态美学的体现.

工业革命时代的技术美学,崇尚简洁明快;生态文化时代的生态美学,则崇尚质朴自然,这二者显然都和“简约主义”所推崇的审美观密切相关.看似相同,但却大相庭径:作为设计美学,这二者的动机和出发点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基于技术合理性,技术可操作性,以及技术经济的综合分析.这是工具理性、计算理性指导下的设计美学;而后者则是基于更深刻的对能源、资源匮乏的忧患意识,对人--地关系从根本上改善的深切关心. 这是在生存理性指导下的设计美学.这两种根本不同的设计美学观,尽管在现阶段,并且可能会在很长的阶段里,将会并存和互补.这是由人类文化背景将假以漫长时日进行更迭的规律来决定的.

我们正是要有这样的自觉性,设计理性的重建,其着眼点,正是要从眼下做起,逐渐从“计算理性”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而让位于“生存理性”.即使对城市化的推进,对各类工业技术的改造,包括对旧建筑,旧城的的利用和开发,都首先要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大力发展生态技术,以对我们的城市进行现代化、人文化和生态化改造和建设.

我们提倡的“精约”,是精心于对多元文化的深层思考和提炼.用“人和自然和谐”的整体观念去构思和策划项目、进行设计,应成为基本原则.设计将由更多门类的人文和科学汇流,在意识、概念、方法和观点等更深的层次上相互借鉴和渗透,启迪创意,激发创造力,去创造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和环境.同时,又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各地区地域文化,结合设计形态和造型艺术特点,探索现代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审美特征、形态构成和创作手法,以加强理性提炼、克服实践中的盲目性.

我们提倡的“精约”,是提倡文质并重;即尚用,审美并重. 物质技术是实现生活方式,实现人的文化活动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不管是偷工减料,言之无物的“伪简约”,还是盲目追求奢华,盲目堆砌材料,这两者表面上看似对立,但其实却都是文化缺失的表现. “精约”正是要求我们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正是要求我们:十分注重技术、注重构造细部工艺、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环境质量,十分注重符合生态要求的物质技术手段的运用;而且与此同时,也同样地,十分注重实效、实用、节能、节约资源, 十分注重利用高科技的支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挥有限的物质条件,合理开发宇宙自然资源,去创造远为无穷的文化价值。

精于心,约于形.西安规划界的著名学者韩骥先生说过:这是精心策划下的随意;是精心设计下的自然.

我们认为,在多元文化格局影响下的社会里,各种设计风格竞相展示,各领,是必然的,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更应该着意于设计理性的重建. “简约主义”不会过时, 而提倡“精约”的设计观,更会是设计师的一个长期目标.

参考书目:

[中] 冯晓哲等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马克.第亚尼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 刘先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 王受之 新世纪出版社

[法]弗朗索瓦.夏特莱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9

论文当中引用的学术文献资料,是体现了科学的继承性和论文作者对前人研究结果的尊重,也为读者提供了检验论文是否有价值水平的重要意义。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萍.莆仙宫庙壁画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郑芳芳.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3]骈岑.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4]林颖.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2

[5]黄菁.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2

[6]王雅欣.探寻学龄前校外儿童水粉画教学的新思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4

[7]王艳梅.清代杨柳青人物题材吉祥画的艺术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12

[8]王盼美惠.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9]陈艺红.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10

[10]刘德宾.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5

[11]张玲.从林风眠的调和论看近现代中国画的中西融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4

[12]毛蓉蓉.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传承与时代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3]黄霖清.论形成(影响)现当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的若干因素[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4]柳健.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4

[15]秦芳.以绘画视知觉视角下研究4-5岁幼儿绘画语言表达特点[D].新疆师范大学2014

[16]王蓉蓉.三大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7]郑艳.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架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8]倪婷婷.德化现代陶瓷艺术性弱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19]张永海.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D].福建师范大学2008

[20]洪文峰.花枝春满天心月圆[D].福建师范大学2010

[21]吴晨阳.一脉相承-浅析两宋至现代闽籍中国画人物画家绘画风格中“线”的继承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1

[22]曾春丽.初探福建工艺美术对福建本土中国画画家画风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1

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孟艳双.北宋山水画审美思想在现代城市山水画中的运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4

[2]陈跃.数学多媒体教学初探[J].职业.2010(23)

[3]伍健.多媒体数学教学软件的创新与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1(02)

[4]葛晋,张文敏.多媒体数学教学探析[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5]金昊.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6]田毅.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3)

[7]李芹.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5(04)

[8]吴华,宋西红,盛晓明.网络多媒体课件系统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数学教育学报.2004(01)

[9]周建明,薛有奎.多媒体数学教学尝试[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0(03)

[10]孙济生,刘向群.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4(10)

[11]彭慧.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成功(教育).2011(03)

[12]周杨静,刘志峰.设计类课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06)

[13]马晨.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14]蔡静.多媒体背景下的展示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15]乔韦.当代中国山水画形式美表现分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4

[16]姚佳.浅谈写意人物画之“意”与漫画之“漫”的联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4

[17]刘莉.色彩运用在冯远写意人物画中的情感体现[D].西北民族大学2014

[18]孔瑞娜.藏族题材写意人物画初探[D].西北民族大学2014

[19]高燕.中学语文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效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0]沈霞.多媒体技术在新职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21]孙文蕴.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概率教学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2]籍明文,武女则.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与实践--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上升为主要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01)

[23]黄国松.多媒体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J].才智.2008(17)

[24]赵玲丽,赵海涛.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3(01)

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裴书鸿.窥识国画的意境[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郑小艳.时代的映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2

[3]陈大楚.儿童画教学创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陈梵娅.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适宜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米学军.“童心说”美学新解[J].安顺学院学报.2007(01)

[6]吴丽芳.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基本问题的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7]闫慧.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06)

[8](美)罗恩菲德(Lowenfeld,Viktor)着,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9]单媛媛.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0]孙玲.对话式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7

[11]曹英.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内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2]朱晓霞.浅议威海艺术挂毯与绘画语言的交融[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3]陈敏敏.剪刀下的艺术-高密剪纸[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4]葛辉.五彩斑斓的空中画卷[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5]刘娟.民间艺术的明珠-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6]吴跃华.明清(更迭)背景下德化青花瓷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篇10

摘 要:中原是中华木雕艺术的发源地,远在在龙山时期(距今4500年),已掌握了拼板、榫卯、装等技术,出现了鼓、斗、觚、匣、案、俎、盘、勺等后世常用木器的基本器形和装饰纹样。夏商周三代中原木作业飞跃发展,门类更多样,分工更专业,造车业和漆木器已成为中原地区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门类,并已开始对木作技艺进行理论化总结,产生了《考工记》这一伟大著作。及至战国、秦汉,中原地区把古代漆木器的制作、装饰推向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漆木器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唐宋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更是建筑理论的巅峰时期,产生于中原的《营造法式》,集中反映了是中原木作技术与理论对世界建筑界、木作工艺界作出的伟大贡献。明清时期中原木雕上承唐宋,在雕刻技艺手法还是创作题材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中原地区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冠绝一时。

关键词:中原;木作;木雕

“木作”一词最早见于北宋的《营造法式》,是中华传统制木工艺的习称。木作又有大小之分,大木作指构造房屋之木架,小木作则概指木构家具及各类木器和精细的建筑装修。小木作后来进一步分为细木作、圆木作、雕花作、巧木作等。木作涵盖了所有以榫卯结构和雕刻为基本工艺的中华木作艺术品,木作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高超技艺水平和独特价值内涵,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瑰宝。①

由于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革新,“大木作”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现今“木作”一词多指“木雕”。木雕涵盖范围极广,大至古建筑的雕梁画栋、飞罩、挂络、门窗格扇;小至联匾、陈设工艺品,中及台、几、案、架、床、橱、箱、桌、椅等家具。根据其应用及装饰的范围,可分为建筑雕刻、家具雕刻、陈设工艺品雕刻三大类。

如今谈起木雕,社会上有所谓“中国四大木雕”之说,即东阳木雕、黄杨木雕、潮州木雕、龙眼木雕。“四大木雕”,地域上都集中在南方地区,木雕工艺各有所长。追源溯流,远者可至唐宋,直接源头多数只能上溯至明清。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明史,手工业技艺源远流长,难道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木雕,其历史竟如此短暂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现今的四大木雕之说,忽略了中国木雕的鼻祖和源头――中原木雕。可以说,中华木雕的基本技法、核心美学指导思想、基本创作题材都肇始、奠定、成熟于中原地区,目前南方的木雕技艺只能说是继承、发扬了中原木雕的传统,只能算得上是中原木雕的余韵与支流。中原地区早期木雕实物因为保存条件的限制,留存下来的并不多,宋元以降,因经济中心的南移,中原木雕工艺南传,也不再处于领先地位,以致如今人们提起木雕工艺,往往会将其遗忘。中原木雕源远流长,对中国木雕工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

一、史前至西周――中原木雕的奠基时期

木作同石器制作、骨器制作业一样,是最早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手工业门类。根据常理推断,木材分布广泛且易于加工,应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材质,旧石器时代已经制作木器并较广泛地使用,是确定无疑的。中原地区史前时期的木作技术已经应用于建筑、生产和生活领域。

根据考古成果,中原地区史前建筑多属土木结构,用木柱支撑屋顶,有的墙体为木骨泥墙,屋顶上有椽、梁等木构件,木柱、墙体木骨、椽和梁已经是中国传统木结构的雏形。在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墓地出土了的一批彩绘木器。器形包括家具和炊厨用具、盛器、食器、乐器等。从其榫卯结构、彩绘图案以及拼板、装工艺水平来看,中原地区至少在龙山文化时期,已出现大量彩绘木器,为中原地区商、周漆器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夏商周三代――中原木雕发展的第一座高峰

据《考工记》记载:“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②这说明:夏商周三代,木作业是当时手工业的主导部门,且木作业已有精细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夏商木作成就突出表现在造车和建筑营造技术上。

造车是一种工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的手工业门类,《考古记》曰:“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③商代车子主要由两轮、一轴、一舆、一辕和一衡构成,除少数构件为青铜制品外,其它均为木质。洛阳东周王城发现的"天子驾六"车马坑、三门峡虢国墓地西周车马坑、新郑郑韩故城东周车马坑发现的木车,虽经过数千年的埋藏之后已经完全朽蚀成灰,但发掘清理出来的完整木车轮廓以及色彩鲜艳的彩绘漆饰依然能够显现出漆木车曾经的奢华。(插图1)

夏商周三代,中原地区出现了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洛邑等中国最早的一批都城,在这些规模宏大的都城遗址内,有庞大的建筑基址。至夏代晚期木架构已成为主要的结构形式。商代宫室、民居的出檐,大多已采用擎檐柱支撑的方式,已经出现了斗拱结构,由此可想见三代宫殿的恢弘气势,以及中原地区三代时期木作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

中原地区不仅在木雕工艺上处于领先地位,更为重要的是理论成果――《周礼・考工记》。《考工记》虽为齐国官书,反映的当是中原地区的手工业发展水平,《考工记》崇尚“中”“和”的设计思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制造指导理论。以及“天人合一”讲求“天工”与“人工”的结合的生态美学观,无不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考工记》中的生产经验和美学设计思想奠定了后世木作设计世代遵守的核心理念。④

三、战国至两汉――中原漆木器发展的黄金时期

战国至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漆器最为发达的时代。中原地区发现的漆木器尤其以战国时期数量最为庞大,木胎漆器占总数的95% 以上,其中主要有乐器――排箫、瑟、琴,食器――案、盘、俎、碗、豆、、簋、笥,酒器――壶、方壶、耳杯、勺、斗等。

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的技艺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生产门类, 漆器礼器、兵器、交通工具和建筑构件等,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大部分领域。漆器装饰已有雕刻、彩绘、镶嵌、贴金等多种技法。秦汉时期的漆器在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的基础上漆器制造业内部的分工更为明确,同时漆器的工艺也更为考究,外观更为华丽。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原地区在秉承夏商西周时期木作技艺基础上,把古代漆木器的制作、装饰、品鉴、流通推向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其技艺成就和理论成果都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漆木器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

四、魏晋至唐宋――中原木构建筑发展的成熟与建筑理论的高峰

秦汉以后,随着瓷器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器具的主流,漆木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相对有所降低。木雕技艺则主要表现在了木构建筑上。随着佛教的传入,木建筑进入了新一轮的高峰期。早在东汉时期,从班固《两都赋》及张衡《二京赋》的华丽文字中可以想象中原地区洛阳和南阳城市建设繁华景象。从河南所见大量东汉陶楼名器中,可知当时正以高层木结构取代高台建筑,斗拱的形式也在逐渐完善,屋顶形式几乎包含了后世所能见到的基本形式。东汉时期是我国木结构建筑体系基本形成的时期,而体系的形成的中心在中原。⑤

北魏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匠师们将印度的佛教建筑与中国木构楼阁建筑相融合,创造了"上累金盘、下为重屋"的中国式高塔建筑。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的时期,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奠基阶段。唐朝的建筑技术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已运用较为成熟的模数制。中唐以后,营建住宅园林时不仅已运用了空间节奏划分、比例、对比、掩映、借景、对景、喻意等明清江南园林中所有的造园手法,且出现了以动物强化意境、以声激情甚至以温差营造小气候的高超手法。并为后世留下了《池上篇》这一园林建造理论名著。

宋代建筑理论成就值得大书特书。新郑人李诫奉敕于元符三年(1100)编成、崇宁二年(1103)刊行的《营造法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科学的建筑总结。在木结构材料力学、构造技术方面规定,梁、枋、斗拱等重要矩形结构构件,不仅为当时建筑活动提供了规范,而且为今人研究宋代以前的建筑典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营造法式》也可看出,传统的木雕技法早在北宋时期已经基本完备,其书卷十二记载有混作(圆雕)、雕插写生华(浮雕)、起突卷叶华(落地雕)、剔地洼叶华(落地平雕)等四种技法,这基本上已涵盖了后世木雕的主要技法。

不论是《营造法式》的编修者,还是其编修的地点与背景,都可以说这是一部产生于中原地区的建筑学著作,是中原地区对世界建筑史作出的巨大贡献。《营造法式》同时也是中原木作技术理论化、系统化,高度发达的绝好注脚。

五、元至明清――中原木雕的最后高峰

明清时期中原建筑与木雕的活力主要体现在商业会馆和各地特色民居上。因中原处于中国陆路与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运通道相交接的枢纽位置,几大交通枢纽的商业城镇被南北行商大贾尤其是晋陕商人掌控,其所建的会馆建筑,成为中原乃至全国明清建筑中最绚丽、最具文化特色的作品,其中尤以南阳的赊旗镇、渐川荆紫关镇中的会馆群和洛阳的潞泽会馆、山陕会馆以及开封山陕甘会馆、周口关帝庙为典型代表。清代赊旗镇山陕会馆和开封山陕甘会馆上的术雕、石雕,均出自中原本地匠师之手,技艺之精冠盖海内。

图5 社旗山陕会馆全景(《中原文化大典》) 图6 麒麟送子及竹报平安木雕(《河南民居》)

社旗山陕会馆的木雕装饰艺术与石刻装饰艺术两相媲美,并称“双绝”。 “无木不雕、无石不刻”是会馆独特的建筑风格。木雕分布范围广,绝大多数的额枋、垂花门楼、雀替、内檐装修之格扇、槛板、甚至穿插梁板及斗拱等处都装饰有木雕作品,且雕镂工艺复杂,综合运用浅浮雕、深浮雕、阴刻、透雕等众多表现手法。

中原民居建筑类型多样,有村落、庄园、名宦豪宅,普通民宅等。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总的来书以简单实用为主,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康百万庄园的室内装饰雕刻题材和造型等方面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园内的家具木料大多来自当地榆树、槐树、柏树、谏树、杨树、泡桐树,伴有少量紫檀与金丝楠木等外来的贵重木材。家具的表面处理也采用天然的大漆髹饰,颜色以棕褐色和黑色为主。同时在家具的图案纹样与形体造型上,大都是以花卉植物图案为主的自然纹样,如竹节纹、葫芦纹、牡丹纹、莲纹、瓜楞纹、荷花纹、石榴纹、、寿桃、松树、太阳花、西番莲等。简洁实用,并与整体造型统一。

总的来说,中原明清木雕以古建筑构件雕刻为大宗,主要分布在额枋、雀替花罩、垂柱、梁头斗拱和拱眼、隔扇门窗等建筑结构构件上。这些结构构件的雕刻在不影响构件使用功能的情况下,经过美学加工而后成为具有装饰性的构件,寄托了古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审美情趣。木雕的另一主要媒介就是家具,家具为日常用品,要求材质优良,结构坚固,雕刻精细。大户的家具如桌、条案、座椅、床榻、台架等,无不使用雕刻。最突出的当属顶子床的床架、太师椅靠背、桌案腿与面框的连接部位。中原木雕技法在圆雕、浮雕、落地雕、落地平雕四种技法的基础上,出现了透雕以及多层透雕的玲珑雕以及贴雕和嵌雕等新技法。木雕题材主要有吉祥寓意类和人文轶事类两大类。⑥

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木雕艺术在继承唐宋的基础上,不论在雕刻技艺手法还是创作题材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特别是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可谓一时之冠。但是清中晚期以来,随着国力的衰弱,中原的商业已不复当年的盛况。不论是会馆建筑和是民居建筑已不像之前历史时期那般绚丽夺目。随着技艺人才流失,技艺传承出现断代,及至清末民初中原木雕相对南方木雕的发展而言,已较之逊色。

结语:亟待振兴的中原木雕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璀璨之花的木雕,在距今四千五百年之前,已在中原地区诞生。夏商周三代制车业和漆木器已成为中原地区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门类。战国、秦汉是中国漆木器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唐宋时期是中国建筑理论的巅峰时期,产生于中原地区的《营造法式》,集中反映了是中原木作技术与理论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是对世界建筑界、木作工艺界作出的伟大贡献。明清时期中原木雕上承唐宋,在雕刻技艺手法还是创作题材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冠绝一时。

通观中原地区绚烂夺目的木雕发展历史,我们不禁感叹,中国木雕的鼻祖和源头是中原木雕。中国木雕的基本技法、核心美学指导思想、基本创作题材都肇始、奠定、成熟于中原地区。中原木雕的成就不仅仅在技艺水平上,更是在美学思想、设计理念上,这些包含了中原地区无数能工巧匠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理念、这些融入渗透进中华木雕的骨髓的核心理念,才是中原木雕对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工艺美术界的最大、最深远的贡献。

中国的传统木雕装饰圆润、柔和,对称、均衡的美学特征,吉祥纳福的深刻内涵,生态、环保“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念,是我们今天木雕行业学习不尽的财富,值得认真专研探索。如今,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等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原木雕一定能重新振兴。

注解

① 韩维生、张书宝、王宏斌、赵明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木作及其保护》,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年4月。

② 《周礼・考工记》,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2008年。

③ 同上

④ 李艳:《〈考工记〉工艺美学思想研究》,郑州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