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03:0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元素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在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头脑去解决一些简单的新问题,探索一些新的知识。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化学实验中的疑点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指导老师在实验中提出的疑问和一些“奇怪”的化学现象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在不断思考的创新状态。在学生自己探索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理解现象与本质的区别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想象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大幅度的提高了每位同学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做一些化学实验的时候,必须有着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很多化学实验中,一些化学物品是要在特定的用量下才能成功。例如,不同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中,要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几种不同的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从而得出结论。在此实验前,最关键的除了要保持四种金属的外形、质量一致外,还要保持稀硫酸的浓度相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实验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以身作则,从平时上课做起,从实验的小细节做起。学生在老师严谨的科学态度下,也必将会改善自身缺点,做一个严谨的求学者。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个学生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基础,观察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完整的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在学习中可以积累很多他人没有发现的细节。观察能力弱的学生通常反应迟钝,对一些细节不够重视,表现在学习上来,就会造成学习成绩较差。在化学实验中,有些化学实验涉及的试剂和仪器众多,一个化学实验可能产生多种化学现象,所以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所以学生在实验时应该懂得根据实验目的,抓住重点观察的现象。实验指导老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要求学生总结观察经验,寻找客观规律。
一般来说,对于某些物质性质改变的实验中,重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对物质性质改变的观察,而这种改变往往是颜色、气味的变化、生成沉淀物等等。在实验的关键之处,实验老师应提前通知学生注意观察,因为一些实验现象稍纵即逝,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不可能发现一些潜在的化学现象。
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 大学生 人格塑造
一、当代我国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般认为校园文化应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学习、管理、交往中,逐步形成并获认可和遵循的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等的高度概括。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社会子文化的校园文化在当今呈现出了诸多鲜明的特点,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特大群体性:现代大学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大学在校师生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这一特大群体所共同营造的校园文化也就具有了相当的群体性。由于参与营建校园文化的人数多,成员之间交往的频率高,他们在不同活动中体现的精神倾向也往往容易相互感染或批判,校园内的一种思潮、一种价值观、一种时尚,往往是成千上万人心理碰撞、反应乃至相交、融合的结果。
(2)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众多,人才济济,思维活跃,活动多样,文化载体也多样,在经过彼此的融合之后这里的文化具有必然的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学科的多样性;因师生地域的广泛性而带来的观念、行为等的多元性;学术观点的差异性;教学行为的多样性;学生活动的丰富性等体现出来。虽然如此众多的元素彼此各异,互不相同,然而各个元素在校园这一载体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融便会形成一个有多种元素融合而成的文化综合体。而这一个文化综合体有着较好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适应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元素在这一综合体中存在,较之于社会这一大文化载体有更强的包容性。
(3)双重性: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文化,其形成受到社会和学校自身的双重影响。首先,社会环境下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在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直接、明显地影响到校园文化,使得校园文化在越来越活跃、开放的情形下泥沙俱下,部分具有腐蚀性的思想正慢慢得渗透到这种纯洁的文化系统中;其次,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自身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历史传统、教育设施、师生行为观念等直接的影响。
(4)高雅性:大学师生群体的文化认知与道德审美的水平较高,因而,由他们创造的大学校园文化在整体上具有品位较高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层次较高的大学科研活动、教学活动等方面,还有一系列人文知识讲座、各种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举办各种学术沙龙、诗书画展览、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文化活动和表现形式上。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校园文化的高雅性也广泛体现在独具特色的校园景物环境上,校园建筑设计别具一格,景观设置各具特色,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
(5)定向性:校园文化较之于社会文化的另一大区别是受影响人群的定向性。校园文化因有其特定的载体---校园,因此其影响的人群就是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有着极其特定的人群,而对于校园之外的人群影响有限,所以校园文化便显示出极强的定向性。
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校园文化较其它文化有着自身的特色,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特征等的形成都发挥着直接的作用。校园文化对于人格的塑造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
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功能,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首先,大学教师是高校德育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体系的直接作用点。正因为如此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教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与校园中总体的价值观导向、学术文化氛围也有密切的关联,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特别是身处其中的校园环境的影响,很易接受外界的新鲜知识和事物,但是与此同时也缺乏辨别的能力,往往不考虑后果。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校园典范,通过榜样进行示范教育,引导广大多的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教育工作以榜样带动整体即以点带面的优良传统,在今后的教育过程应坚持并予以创新。
2、思维方式的塑造:
校园文化会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由于理论构架的不同往往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方面各有差异,理工科类院校的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较突出,而文科类院校的学生以发散思维见长。
3、行为习惯、方式的塑造:
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属于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方式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制度文化反映了校园的文化准则,它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导向、调控和纪律训导。大学生一方面要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会做一个社会化的人,按照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学校的制度建设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制度文化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塑造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人际交往、课余活动等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
4、心理特征的塑造: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左右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校园主体的集群需要和归属需要,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地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能量的高能区,如不能及时平稳地释放能量,就会引发心理疾患,如焦虑症、孤独症、偏执症等心理疾病。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所处人际环境,在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调节其心理状况方面,校园文化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品行陶冶、行为规范、人格塑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往往伴随着个体一生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在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忽视传统教育,校园文化良莠不齐,以及校园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文化发展大繁荣”、“文化生活方式”以及鲜明的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问题,高校作为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应当自觉地扛起文化发展的大旗,重视校园文化,发展和优化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0页.
[2]李春玲 [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新西部》2007年第16期.
篇3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但由于其仍处在成长阶段,思想上难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因此,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塑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品牌活动——“创建优良班风,构建和谐校园”这种特色模式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激发广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陶冶学生情操,对于构筑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有天之骄子的美誉,他们伴随着祖国的腾飞而-成长,承载了社会未来的责任和父母的希望。然而,他们在思想上,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使其优点得以展现和发扬,同时也将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培养祖国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1 拥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关心国家大事,但存在消极倾向
当代大学生不拘泥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他们还关注外部世界,特别是自己国家的大事,具有较高的政治认同感。在涉及国家荣誉、民族根本利益和前途命运的重大事件上,他们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比如事件、维护奥运圣火传递、汶川地震等事件引起了当代大学生的高度关注。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的志愿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大学生,他们用自己的积极行动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在祖国遭受危难之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受到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侵染。比如现在一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引起社会关注,考试弄虚作假、学术抄袭、简历注水、投机取巧等。受市场经济趋利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越来越看重实效和利益,表现出明显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过分追求个人利益,严重忽视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利己”思想明显。
2 拥有较快的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但缺乏行为和认知的有效统一
当今高科技信息知识更替速度快,传播渠道多,大学生通过听课、培训、自学、网络查阅资料等多种渠道开阔视野,接受新生事物,这使得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在处理具体问题上,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追求理想的完满化。理想与现实的脱节,造成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容易导致颓废思想。有些大学生在设计理想时虽然也是追求完美,但当理想与现实脱节时,他们会放弃较高的理想,选择更加切合实际的目标,追求实在的利益。
3 拥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缺乏较强的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不断强化,但面对激烈竞争和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突出,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亟待提高。家庭和自身期望值过高、感情问题、人际关系、家庭状况、就业压力增大等各种原因使学生背上了种种心理包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少数学生出现了抑郁、孤独、敏感、神经衰弱等心理症状。特别是有些贫困大学生,直面竞争和经济贫困的心理压力,更易使他们成为心理病变的“高发群体”。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给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学校教育带来困难,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
1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
集体并不是若干人简单的组合,而是根据某种共同利益组织起来的社会集团。每个人有权力从中获得个人利益,也有义务维护整体利益。个人没有获得个人利益的权力,集体就没有凝聚力,个人就会选择另一个集体;同样,若没有个人维护集体利益的义务,集体也无法存在,因为共同的利益正是集体联系每个成员的纽带。所以,应使每一个大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个人能力和才能的施展是需要借助一个集体的大背景,大学生活不是“一个人的精彩”孤芳自赏,而是多种思想之间的交流融合。个人与集体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利益关系,无论我们处于怎样的集体关系中,必然要依据利益原则行事。当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应顾全大局,这正是理解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我们只有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中才能真正把握集体主义的原则。集体主义是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一种认识和抉择。在观念上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的前提。
作为一种道德原则,集体主义最初的系统论述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这样写道:“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应使大学生正确的理解集体主义,它并不是割舍了个人的利益和个人的发展空间,而是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个人利益又必须在集体中才能全面获得,离开了集体,个人永远无法实现自己。
2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师生营造一种氛围,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以学院品牌活动为载体,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校园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校上下齐心不懈奋斗的目标。“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而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校园文化建设。为了推进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分析总结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院积极开展了“创建优良班风,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
1 “创建优良班风,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的特点
①将“创建优良班风,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作为学院的品牌活动推出,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全体辅导员的共同参与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我们在学期初规定了活动的具体内容,并将其作为学院的品牌活动推出。各年级学生参加“创建优良班风,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他们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通过参与该项活动,他们不仅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具备了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在今后的择业与就业过程中也将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②将“创建优良班风,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的成绩进行班级评比并表彰,增加集体荣誉感
活动不仅表彰表现突出的个人,而且将每名学生参与活动所获得的成绩计入班级成绩,作为班级评比的依据。每学期结束后,张榜公布班级成绩,评选出表现突出的班级,在年终学院学风表彰大会上进行班级展示并给予物质奖励(做为班级建设经费)。活动有效地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不仅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③制定“创建优良班风,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参与办法,有效调动每一名学生参与其中
班级在开学初根据活动列表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学期必须保证每一小组至少参与一项活动,最终班级成绩才能生效。这不仅要求班委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并像田忌赛马一样制定好班级参与活动的具体方案,而且要求班级每名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充分发挥个人特长。这种活动形式将全班学生凝聚在一起,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
④“创建优良班风,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设计内容丰富,以科技创新推动学生就业
活动不仅包含以往普遍受欢迎的文体活动,而且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避免枯燥,鼓励各班在辅导员的指导下自创班级主题活动,诸如信息学院学习身边“道德楷模”争做道德模范活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感恩教育活动,2008北京奥运会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院开展了相关科技创新大赛,并鼓励学生形成学生科研小组。在老师的参与指导下,智能车大赛、网络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了就业技能。此外,学院积极开展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创建优良班风,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活动成效
活动开展以来,学生参与热情高、参与面广,在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提高方面都受益匪浅;对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有较大促进。
我院在班级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学风建设等方面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①以优良班风带动学院学风建设
班级同学积极申优、创优,团结一心,积极进取,努力为班级争光、为集体争光。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班级体,这其中不乏“全国先进班级”、“辽宁省先进班级”、“沈阳市优秀团支部”等。
②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
在班级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多名学生先后获得校“五四奖章”——沈阳工业大学授予学生的最高荣誉、“省优秀毕业生党员”、“省三好学生”、“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③学院社团蓬勃发展,优化了学院的整体文化氛围
近几年,学院陆续成立了英语协会、体育协会、大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各协会积极开展特色活动,丰富了“创建优良班风,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的内容。其中,大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与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相互合作与配合,现已成为培养学生科研兴趣爱好的有效载体。我院学生参与科技赛事的人数明显提升,成绩显著提高。
④活动覆盖面广,有效带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
由于活动采取个人参与,班级积分的政策,班干部有效组织,班级同学积极参与,能够带动班级全体同学参与其中。实践证明:“创建优良班风,构建和谐校园”优胜班级的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强,担任学院、校级的学生干部人数多,班级同学多才多艺,在各种竞赛中频频获奖,班风积极向上,凝聚力强。
通过实践的证明,以“创建优良班风,构建和谐校园”这一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培养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塑造了大学生的思想,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有序、和谐的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与时俱进,时时以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穗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
[2]杨曦,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3]苏婕,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主要因素及其应对办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4).
[4]王牛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篇4
【论文摘要】健康的人格,不仅是大学生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大学生充分发展所能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完善需要依靠文化的沉淀和环境的熏陶,而大学校园文化是青年的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因而,从校园文化的建设出发,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文化环境正是题中之意。
大学校园文化是青年的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在时代精神感召下,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显著校园特色的、以培养学生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外在与内在、有形与无形、物质与精神、环境与氛围、传统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健康人格是人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也是我们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它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趋向等诸方面,对积极、健康的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一、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格完善中的作用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完善依靠文化的沉淀和环境的熏陶,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由于大学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引导作用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被人们喻为“天之骄子”的社会精英,是未来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在一般人眼里,大学生有着相对稳定和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的人格健康与否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其心理和人格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他们可能由于受到及时、良好的教育感染,而逐渐形成健康和较为完善的人格,也有可能由于某些不良影响或某些心理渠道得不到及时的疏通而形成有障碍的人格,甚至是变态的人格,对以后的人生道路埋下危机。而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为理论基础,以求知型、伦理型为其价值特质,它的主流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最新精神境界,即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它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完善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2、同化作用
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处于其中的社会成员都会感觉到其带来的紧迫压力,大学生也不例外。比如,他们很可能由于学习的紧张、竞争的激烈、就业的压力、经济的拮据等原因而过度紧张、焦虑,由于缺乏积极的认识动机和活动意向,而显得感情冷淡、情绪低落,甚至误入歧途,一撅不振;他们也可能由于缺乏经验和帮助而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能因为恋爱等原因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并导致人格扭曲。在这种情况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由于它是整个群体在共同的社会环境和共同的活动中形成的群体成员所共认的文化,所以它势必对群体成员产生影响。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大学生们的心理和信念都会受到同化,并产生与之对等的行为回应。所以,可以说,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的校园也有不同的校园文化,它们作为一种文化氛围,就像一个大染缸,染出不同的颜色,好的校园文化当然利于熏陶同化出完善的大学生人格。
3、调适作用
在大学生人格完善过程中,校园文化就像一把尺,调适着大学生的行事分寸,恰到好处。它使得大学生们在说话做事提要求时都会考虑到一个“度”字,并自觉地对自己或他人可能发生的一些不适当行为加以规范。它以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或有意识的方式向大学生灌输,从而促成他们的人格完善。校园文化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故高校师生员工应当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并力争使大学生形成崇高的人生理想、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贵在奉献的人生价值、坚韧健康的人生精神,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二、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模式的构建
健康的人格,不仅是大学生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大学生充分发展所能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具有健康人格模式的大学生是心理健康者,他们有着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相对稳定的人格品质。具体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善与恶,并且能正视自己,面对现实,注重未来,渴望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追求。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个性独立发展的原则
人格的发展,重要的是体现在每个个体身上,具有独特性。大学生自我的人格塑造,要与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相适应,反映出真实的自我形象,而不是虚假人格形象。
2、坚持现实性的原则
立足现实性的人格模式是大学生追求的理想人格目标,从健康人格模式的角度而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够充分地理解并坚定地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情境。而那些仍然生活在过去的人,或者在今天而生活在未来的人,都有着不平衡的人格。
3、坚持科学性的原则
古今中外,关于人格模式的研究,有许许多多的理论学派,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皮尔斯的“立足现实者”模式、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弗洛姆的“创新者”模式以及罗杰斯“冒尖者”模式。面对丰富多彩的人格模式,大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应采取冷静的、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构建一种健康的人格模式进行科学和理性的思考。
4、坚持社会文化历史性的原则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现代的人格模式是历史性人格模式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人格模式构建的文化历史环境。
三、校园文化构建与塑造健康人格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依靠文化的沉淀和环境的熏陶,需要一定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和精神环境共同作用。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系统,是生长发展在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形成的独特办学理念、道德规范、组织制度、体现全校师生价值取向的学风、教风、校风、师生的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所具有的独特校容校貌等所共同整合而成的人文生态环境。它的职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对人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校园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要素构成。物质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总称,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是使每一种制度、每一条规范都经过某种意义的阐释,使教师、学生自觉接受,并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它不但体现出一所学校师生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等,更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种独特的传统精神理念,体现了一所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为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物质上、制度上、行为上、精神上的保障。
1、校园物质文化为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提供优良的物质环境保障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为校园文化服务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物质对象。它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设施、建筑群落、绿化美化、场馆建设、卫生环境等。它们在设计上、结构上、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文化风格,往往能给人一种很深的文化印象,置身其中发自心底的那种自豪感、自信心与上进心便会油然而生。这既培养了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又陶冶了情操。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特别是校园环境建设上,学校应注意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经济实用,因地、因时制宜,寓思想和文化教育于环境建设中,使艺术性与时代感结合,并且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物的建立来体现出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审美观等精神文化。
2、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政策导向
校园文化制度主要是指为了维护和保证正常的校园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有效的校园制度能够规范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发展和价值取向。校园制度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制约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3、校园行为文化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重要载体
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生自主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体育锻炼活动等。如果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主要是从校方着手狠抓落实、学生协同营造,那么在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中,学校只是倡导者,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则完全成了主体,只有把三者协调起来,把主体与主导者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尤其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才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大学精神。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多元化要求,而且那种潜伏、弥漫于整个活动并体现学校风范的精神氛围,具有启迪、感染学生的作用。置身其中,使学生感到心情舒畅、精力旺盛,机体生理和心理得到和谐的发展。同时又丰富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有助于激发其创新人格、创新意识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4、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无穷动力
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优良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校风学风、治学理念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一种内在的、潜存的文化。它具有示范、导向、凝聚、激励、熏陶等功能。它最终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内化行为完成健康人格的塑造。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自身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改变,可以弥补大学人文学科课堂教育的不足,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
总之,校园文化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校园环境的优化到文化制度的制定,再到精神文化的创造及宣传教育等,必须有一个系统规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高校是思想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精神殿堂,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作为一种具有与社会政治、经济鼎足而立功能独特的社会组织,高校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学校精神、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而校园文化则是学校精神形象和生命力的象征。它的发展将全面体现学校的整体精神和价值取向,从而完善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的强弱,文明程度的高低,从根本上说要取决于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人才素质的现代化。创新和竞争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崇高的理想,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修养,还要适应时展的要求,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这也是新时期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是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与载体,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实现人格现代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郑雪. 人格心理学[M]. 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刘玉华,刘美涓.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10.
[3]林澍峻.大学生健康人格模式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8.
篇5
关键词: 中国文化元素 现代英语教学 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1.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些年我国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频频出现。与此同时,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一理念,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外语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且要传授书本之外的文化知识。既要加强英美文化的导入,又要逐步增加中国文化的渗透。教育工作者在努力使学生在了解两方文化的同时,应更加深刻地领悟绚丽多彩的、优秀的中国文化,从而使当今学生在跨文化的交际中,自然担当起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角色,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相适应,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元素的应用,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文化意识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缺失的现实,必须调整英语教学的内容,增加母语文化知识;对比中西方两种文化异同,组织好英语教学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而加强中国元素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英语教学的本质
在我国,英语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受国家语言政策与教育体系的影响。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英语教学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语人才的需求在质与量及种类方面急剧上涨。这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各界对英语的重视及投入,一步一步改进英语教学。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电讯与高科技的全球化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对人们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局面同样将极大地加强和加快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面对新的挑战与要求,我们要重新调整,全面统筹规划英语教学,加强中国元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辅助中国文化通过英语在国际上的传播。
3.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元素的缺失
首先,语言表述、承载、象征着文化现实,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学者和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应加入目的语文化教学。我国英语教学界也认同了这种观点,在英语教材和课堂上大量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并且开设了以英美文化为背景和核心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这种语言与目的语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了解了英美国家的文化,提高了使用英语的能力。然而纵观我国英语教学,在加强对英语世界各层面文化内容介绍的同时,却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元素,基本上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长期以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而忽略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结果造成大量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表达中国语言的能力很低,不能有效地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给世界,进而不能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4.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活动,加强中国元素的植入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多渠道、多途径地获取信息。为了更多地进行英语学习中的中国文化渗透,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可以开设一些专题讲座,聘请一些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课程教育。在授课过程中更需要循序渐进、英汉相辅,以扩大学生视野,获得更多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知识。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作品。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电影,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中国文化英语演讲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知识。
5.调整英语教学大纲,增加母语文化
我国的英语教学大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授中国文化和教给学生如何用英语去释义中国文化。因为教材中没有有关内容,结果造成了很多学生既欠缺中国文化知识,又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目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既无大纲,亦无教材,全凭师生们进行自我传播,随意性较大,因此很难达到完全准确。我国的跨文化研究也多停留在理论探讨方面,没有系统地可供一线教师参考的教材和资料,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不到这方面的训练。因此,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在各类英语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教材编写者应根据英语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参照英美文化教材编写体例,将上述内容编写在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中国文化读本和教材中。这些读本和教材可以是中英对照,也可以是全英语。要注重听、说、读、写、译等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并配备相应的音像、电子读物,以增加教材和读本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为中国文化的教学实践提供客观基础和参照依据。
6.结语
本文从英语教学的性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英语教学中的中国元素缺失问题。本文强调,在引进与发展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时候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即走“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的道路,从我国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我国传统的课堂文化,对这些理论、模式与方法作相应地调整。要解决我国英语教学现存的中国元素缺失问题,需要从语言的本质认识出发,从语言教学理论与原则出发,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出发,结合中国元素,合理分工与衔接各阶段的英语教学。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元素的植入,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辩证的文化意识的需要。正视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元素植入严重缺失的现实,必须调整英语教材内容,增加母语文化;对比中西方两种文化,组织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师素质,担负中国文化传播重任。
参考文献:
[1]丁往道.中国文化掠影[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李娅琳.试论跨文化交际中平等交流意识的缺失及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3).
篇6
1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技术路线
1.1采样点布置方案
目前,国外的城市环境调查一般在两个区域进行,即郊区和城区。在郊区的调查一是为了确定城区的背景值,写作论文二是获得城-郊地理变化区域内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变化梯度。如Lind等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调查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时,以城市最繁华地带为中心,分带布置样点,带距为0~3km,3~9km和>9km[5];Birke等在德国柏林市的调查中就包括大范围的郊区区域[3]。通过对比城-郊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来揭示人类活动对城区地球化学环境状况的影响程度。
为了调查城市不同区域内的环境地球化学状况,研究不同的用地类型对元素分布的影响,分别在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分类取样,即:郊区土壤、工业区土壤、居民区土壤、商业区土壤和农业土壤[3-5]。主要采集表层土壤(0~5cm)。在不同类型区域内选择代表性点位取垂向土壤剖面样品。城区的土壤难以实现均匀的网格化取样,一般按公园和绿地的分布随机布置取样点。
1.2采样介质
环境地球化学的采样介质包括土壤、大气、水、水系沉积物、生物样等。但目前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主要集中在土壤、大气颗粒物(或气溶胶)、大气降尘等三种。其中较常用的是采集和分析城市浅层土壤样和降尘样。
在街道两边或高层建筑物顶部收集降尘并结合地面土壤是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主要方法。如Rasmussen等在渥太华市内取居室内灰尘、附近的街道降尘和公园土壤进行比较来研究该市的环境质量[6]。降尘和土壤对比调查,即可查明元素在不同介质中的污染水平,还有助于分析污染物的来源。
2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解释与评价
2.1城市环境的地球化学解释
城市环境调查结果的地球化学解释是指对城市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成因及其来源进行解释,写作毕业论文研究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迁移转化规律和机理,建立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成果解释体系。
2.1.1元素来源判别
对城市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及成因进行分析判断是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重要内容。多元统计方法在研究城市环境的物源判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以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为主[7-9]。不同来源的元素在因子分析中常常进入不同的主因子或表现为聚类分析中的不同元素组合,根据元素的组合特征来区分元素的来源。如Manta等在意大利的城市土壤中发现了Cu、Pb、Zn人为源的因子组合,而V,Ni,Mn,Co等元素作为自然源进入另一因子,并在聚类分析中组合在一起[8]。
城市环境物源判断的另一重要方法是富集因子(EF)法,它是一种能反映不同地质环境的化学元素比率方法,用代表陆地来源的元素(如Al、Ti、Zr和稀土元素等)和代表海洋源的元素(Na)作为参考元素对样品中的元素含量进行标准化,以平抑自然差异对元素含量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出现的较高的富集因子值即意味着人为源的存在,这种方法在环境地球化学判断
元素来源及富集程度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10-11],特别是在大气颗粒物或气溶胶介质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其计算公式为[11]:
EF海(X)=(X/Na)气/(X/Na)海(1)
EF壳(X)=(X/Na)气/(X/Na)壳(2)
其中,公式(1)为判断海洋源的计算公式,以Na为参考元素;公式(2)为陆地源的计算公式,以Al为参考元素。(X/Na)气、(X/Na)海、(X/Na)壳分别代表元素X在大气颗粒物、海水及地壳中的含量。
通常将EF>10作为大气颗粒物的人为源标志。但在粒径为2.5μm的大气颗粒物中,EF>5即为人为源的标志[12]。
2.1.2元素分布类型及成因
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普遍偏高,但在不同的城市中变化很大,这依赖于城市的历史年代、经济发达程度、写作硕士论文不同的用地类型、汽油的添加济成分、车辆元件的组成等,在城市环境元素分布及成因的解释中应综合分析以上各种因素。城市交通是产生重金属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如Cu通常是汽车剂的组分,而Pb曾一度是汽油的防爆剂,Sb可以作为闸垫材料。因此,交通是城市中Cu、Pb、Zn、Sb等元素的主要来源。Romic等发现,燃烧和道路交通,尤其是轮胎的磨损和消耗是城市区域内Cd的主要污染源[7];Moller等在大马士革调查时认为交通是表层土壤中Cu、Pb、Zn等重金属元素富集的主要原因[9]。与历史久远的工业化城市相比,相对年轻的城市具有较低的重金属含量,如非洲的哈博罗内市[4]比悠久的重工业城市伦敦[2]、柏林[3]的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偏低[9],Li等发现,城市公园土壤中Cu,Pb和Zn的含量与公园的年龄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1],即城市历史越长,重金属含量越高。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分布明显依赖于城市用地及工业类型,如Birke等[3]在柏林市调查中发现,Al,K,Si,Na,Sc和Ti主要是自然源,即与母质的组成有关;工业区域倾向于被Cu,Cd,Zn,Pb,Hg污染;农业区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污泥,富集Cd,F,Cr,Hg,Ni,Zn和P元素。尽管非洲的哈博罗内市比较年轻,但它的不同区域仍然受Cr,Co,Ni,Cu,Zn和Pb等元素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城市中心和工业区的Co,Cu,Pb,Zn等元素污染,农业土壤中的Cr,Ni污染,居民区及工业区的Zn污染[4]。
2.2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评价
2.2.1污染程度评价
将郊区土壤背景值与城市各功能区含量进行比较是了解城市环境污染水平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如瑞典斯德哥你摩市Hg在市中心土壤中的含量是郊区背景值的20倍,Pb和Zn在市区中的含量也远远高于背景值[5];在柏林老工业区,Cu的最大值是背景值的2050倍,Cd是1638倍,Hg是1780倍[3]。通过同一城市不同功能区内元素含量的对比以及不同城市之间的对比,也常用来评价城市环境的污染水平。
农业土壤与城区内土壤不同,除了农用化学品外,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垃圾填埋场等都会对农田中的重金属积累产生重要影响。对这部分的污染评价,比较有效的评价方法是地质积累指标法(Igeo)和富集因子法(EF)。对大气污染物的评价,富集因子法尤为有效。
2.2.2生态效应评价
(1)气溶胶的生态效应评价。大气固体悬浮物的粒径大小具有来源特征,粗粒源于陆地尘埃,而细粒源于燃料的燃烧[13]。颗粒越细,危害越大,极细的颗粒物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粒径小于10μm(PM10),尤其是小于<2.5μm(PM2.5)的粒子,会导致哮喘,甚至死亡[14]。因此,生物圈气溶胶中的重金属含量具有高度的生态风险性。
(2)元素生物有效性评价。研究元素生态效应的常规方法是连续偏提取法,在城市环境调查中,也有相关的研究实例,如Zhai等调查发现,写作医学论文由交通引起的人为源的Pb主要以有机质吸附和铁-锰氧化物态存在[4];香港和伦敦的路尘中,Pb,Zn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相存在,Cu主要以有机质吸附态存在[15]。影响降尘中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降雨的pH值。一般情况下,在较低pH条件下元素易于溶解,Alloway等报道其可溶性Cd平均为总量(降尘量)的60%[16];这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输入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使雨水酸化。因此,在易出现酸雨的城市区域具有较大的生态风险性。
3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3.1开展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调查
目前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主要集中在土壤和大气,缺乏系统的地下水及地表水资料。在城市环境的地球化学元素循环过程中,起源于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元素在土壤-大气-水-生物系统内迁移转化,借风力作用进入大气中的元素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和水体。世界各国所进行的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了大量土壤和大气颗粒物等方面的资料,但结合水体和生物样的调查不多。如果采样介质涵盖环境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境因子,将有助于综合分析重金属元素在城市环境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建立元素在城市环境系统中的循环演化模型。
3.2确定城市环境调查的污染指示物
城市区域内浅层土壤样及农业土壤深、浅层样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城市环境调查指示物,但是,以何种粒度的样品作为指示物尚没有统一。Birke等在柏林市的土壤调查中分析了<2mm粒度样品[3],写作职称论文而有的作者用沉积物中<2μm的粘土组分进行污染评价,而用<63μm的泥粒作相态分析[17]。细粒组分含有更多的粘土矿物和有机质,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力强,使重金属元素倾向于在细粒组分中富集[1],所以表层土壤的细粒组分,如<63μm适于作为污染评价的指示物。
其次是大气颗粒物或是气溶胶。由工业排污、燃料燃烧、机动车交通等引起的污染物,多以气态、颗粒物或气溶胶等形式存在[5]。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含量依赖于粒径大小,颗粒越细,越具有毒性效应[16],因此Fairley等认为,PM2.5适于作为颗粒物质引起的风险评估[17]。
另外,重金属通过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进入大气圈,它们主要以分子或颗粒物形式通过大气圈进行大规模的迁移[18]。在英国城市区域内Cd的大气沉降速率为3.9~29.6g/hm2·a,郊区为2.6~19g/hm2·a[7]。所以,城市区域内的表层土壤和路边尘土是大气沉降污染的有效指示物。
篇7
小论文摘要怎么写范文一:
题目: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进展
摘要:
信息物理系统旨在通过物理与信息系统的互通与深度融合,实现超越传统应用系统的运行效果与性能水平。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是其在电网领域的拓展和应用,该文阐述了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概念及研究现状,提出了由4个关键技术组成的研究体系,包括:电网信息物理融合建模技术、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分析方法、基于融合模型的电网控制技术、基于融合模型的形式化验证。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在能源互联网、主动配电网以及传统电网中的应用。
小论文摘要怎么写范文二:
题目:构造地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
较早的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思想是“经受着变形的岩石可以发生化学变化”(Sorby,1863)。经过长期、广泛和深入研究,相继提出了应力矿物、构造变质、构造动力成岩成矿、改造成矿、构造相和构造地球化学等概念和认识,揭示了构造作用在控制岩石形成和变形过程中还影响其中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分异和成矿等,推动了大地构造、区域地质、岩石学、矿床学、显微构造、地球化学和实验地质学等学科的发展。
构造地球化学的动力学机理尚存在理论难题。构造可以影响岩石的变形,但是构造差应力不能直接影响流体,一般也不能单一地制约化学平衡过程。近年,研究者提出分解构造应力场的思路,区别岩石的形状变形和体积变形,把引起体积改变的各向等压正应力部分称为构造附加静压力,或构造附加压力构造附加压力可以影响化学反应过程,其研究深入于构造物理化学这一新领域,能够推动构造地球化学的理论发展。基于构造地球化学的进展和文献分析认为,构造结合岩相、改造结合建造的研究是构造地球化学发展的前提,构造定量化和流变学研究是发展构造地球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是构造地球化学深化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超微观纳米结构等研究是构造地球化学的新层次,构造物理化学分析是构造地球化学的发展趋势。
小论文摘要怎么写范文三:
题目:房地产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篇8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地球化学调查; 生态评价; 污染指示物
自上世纪60 年代系列公害事件发生后, 环境问题已成为倍受各国关注的国际性的重大问题。作为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区域, 其环境状况早已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一些地球化学研究相继集中在城市区域。目前,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已在世界各地展开, 如亚洲的香港[1]; 欧洲的伦敦[2]、柏林市[3], 非洲的哈博罗内市[4]。调查的目的在于查明市区的污染水平及郊区的“背景值”, 区分鉴定不同的污染源, 评价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 研究城市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技术路线
1.1 采样点布置方案
目前, 国外的城市环境调查一般在两个区域进行, 即郊区和城区。在郊区的调查一是为了确定城区的背景值, 二是获得城- 郊地理变化区域内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变化梯度。如Lind等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调查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时, 以城市最繁华地带为中心, 分带布置样点, 带距为0~3km, 3~9km 和>9km[5];Birke 等在德国柏林市的调查中就包括大范围的郊区区域[3]。通过对比城- 郊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来揭示人类活动对城区地球化学环境状况的影响程度。
为了调查城市不同区域内的环境地球化学状况,研究不同的用地类型对元素分布的影响, 分别在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分类取样, 即: 郊区土壤、工业区土壤、居民区土壤、商业区土壤和农业土壤[3- 5]。主要采集表层土壤(0~5cm)。在不同类型区域内选择代表性点位取垂向土壤剖面样品。城区的土壤难以实现均匀的网格化取样, 一般按公园和绿地的分布随机布置取样点。
1.2 采样介质
环境地球化学的采样介质包括土壤、大气、水、水系沉积物、生物样等。但目前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主要集中在土壤、大气颗粒物(或气溶胶)、大气降尘等三种。其中较常用的是采集和分析城市浅层土壤样和降尘样。
在街道两边或高层建筑物顶部收集降尘并结合地面土壤是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主要方法。如Rasmussen等在渥太华市内取居室内灰尘、附近的街道降尘和公园土壤进行比较来研究该市的环境质量[6]。降尘和土壤对比调查, 即可查明元素在不同介质中的污染水平, 还有助于分析污染物的来源。
2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解释与评价
2.1 城市环境的地球化学解释
城市环境调查结果的地球化学解释是指对城市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成因及其来源进行解释,毕业论文 研究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迁移转化规律和机理, 建立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成果解释体系。
2.1.1元素来源判别
对城市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及成因进行分析判断是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重要内容。多元统计方法在研究城市环境的物源判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并以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为主[7- 9]。不同来源的元素在因子分析中常常进入不同的主因子或表现为聚类分析中的不同元素组合, 根据元素的组合特征来区分元素的来源。如Manta 等在意大利的城市土壤中发现了Cu、Pb、Zn人为源的因子组合, 而V, Ni, Mn, Co等元素作为自然源进入另一因子, 并在聚类分析中组合在一起[8]。
城市环境物源判断的另一重要方法是富集因子(EF)法, 它是一种能反映不同地质环境的化学元素比率方法, 用代表陆地来源的元素(如Al、Ti、Zr 和稀土元素等)和代表海洋源的元素(Na)作为参考元素对样品中的元素含量进行标准化, 以平抑自然差异对元素含量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出现的较高的富集因子值即意味着人为源的存在, 这种方法在环境地球化学判断
元素来源及富集程度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10- 11], 特别是在大气颗粒物或气溶胶介质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其计算公式为[11]:
EF 海(X)=( X/Na) 气/( X/Na) 海(1)
EF 壳(X)=( X/Na) 气/( X/Na) 壳(2)
其中, 公式(1)为判断海洋源的计算公式, 以Na为参考元素; 公式(2)为陆地源的计算公式, 以Al 为参考元素。(X/Na)气、(X/Na)海、(X/Na)壳分别代表元素X在大气颗粒物、海水及地壳中的含量。
通常将EF>10 作为大气颗粒物的人为源标志。但在粒径为2.5μm 的大气颗粒物中, EF>5 即为人为源的标志[12]。
2.1.2元素分布类型及成因
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普遍偏高, 但在不同的城市中变化很大, 这依赖于城市的历史年代、经济发达程度、硕士论文 不同的用地类型、汽油的添加济成分、车辆元件的组成等, 在城市环境元素分布及成因的解释中应综合分析以上各种因素。城市交通是产生重金属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Cu 通常是汽车剂的组分, 而Pb 曾一度是汽油的防爆剂, Sb 可以作为闸垫材料。因此, 交通是城市中Cu、Pb、Zn、Sb 等元素的主要来源。Romic 等发现, 燃烧和道路交通, 尤其是轮胎的磨损和消耗是城市区域内Cd 的主要污染源[7];Moller 等在大马士革调查时认为交通是表层土壤中Cu、Pb、Zn 等重金属元素富集的主要原因[9]。与历史久远的工业化城市相比, 相对年轻的城市具有较低的重金属含量, 如非洲的哈博罗内市[4]比悠久的重工业城市伦敦[2]、柏林[3]的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偏低[9], Li 等发现, 城市公园土壤中Cu, Pb和Zn 的含量与公园的年龄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1],即城市历史越长, 重金属含量越高。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分布明显依赖于城市用地及工业类型, 如Birke 等[3]在柏林市调查中发现, Al,K, Si, Na, Sc 和Ti 主要是自然源, 即与母质的组成有关; 工业区域倾向于被Cu, Cd, Zn, Pb, Hg 污染; 农业区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污泥, 富集Cd, F, Cr, Hg, Ni,Zn 和P 元素。尽管非洲的哈博罗内市比较年轻, 但它的不同区域仍然受Cr, Co, Ni, Cu, Zn 和Pb 等元素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城市中心和工业区的Co, Cu, Pb,Zn 等元素污染, 农业土壤中的Cr,Ni 污染, 居民区及工业区的Zn 污染[4]。
2.2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评价
2.2.1污染程度评价
将郊区土壤背景值与城市各功能区含量进行比较是了解城市环境污染水平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如瑞典斯德哥你摩市Hg 在市中心土壤中的含量是郊区背景值的20 倍, Pb 和Zn 在市区中的含量也远远高于背景值[5]; 在柏林老工业区, Cu 的最大值是背景值的2050 倍, Cd 是1638 倍, Hg 是1780 倍[3]。通过同一城市不同功能区内元素含量的对比以及不同城市之间的对比, 也常用来评价城市环境的污染水平。
农业土壤与城区内土壤不同, 除了农用化学品外,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垃圾填埋场等都会对农田中的重金属积累产生重要影响。对这部分的污染评价, 比较有效的评价方法是地质积累指标法(Igeo)和富集因子法(EF)。对大气污染物的评价, 富集因子法尤为有效。
2.2.2生态效应评价
( 1) 气溶胶的生态效应评价。大气固体悬浮物的粒径大小具有来源特征, 粗粒源于陆地尘埃, 而细粒源于燃料的燃烧[13]。颗粒越细, 危害越大, 极细的颗粒物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 粒径小于10μm (PM10), 尤其是小于
( 2) 元素生物有效性评价。研究元素生态效应的常规方法是连续偏提取法, 在城市环境调查中, 也有相关的研究实例, 如Zhai等调查发现, 医学论文 由交通引起的人为源的Pb主要以有机质吸附和铁- 锰氧化物态存在[4]; 香港和伦敦的路尘中, Pb, Zn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相存在, Cu主要以有机质吸附态存在[15]。影响降尘中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降雨的pH值。一般情况下,在较低pH条件下元素易于溶解, Alloway等报道其可溶性Cd平均为总量( 降尘量) 的60%[16]; 这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输入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使雨水酸化。因此,在易出现酸雨的城市区域具有较大的生态风险性。
3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3.1 开展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调查
目前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主要集中在土壤和大气, 缺乏系统的地下水及地表水资料。在城市环境的地球化学元素循环过程中, 起源于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元素在土壤- 大气- 水- 生物系统内迁移转化, 借风力作用进入大气中的元素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和水体。世界各国所进行的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 获得了大量土壤和大气颗粒物等方面的资料, 但结合水体和生物样的调查不多。如果采样介质涵盖环境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境因子, 将有助于综合分析重金属元素在城市环境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建立元素在城市环境系统中的循环演化模型。
3.2 确定城市环境调查的污染指示物
城市区域内浅层土壤样及农业土壤深、浅层样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城市环境调查指示物, 但是,以何种粒度的样品作为指示物尚没有统一。Birke等在柏林市的土壤调查中分析了
其次是大气颗粒物或是气溶胶。由工业排污、燃料燃烧、机动车交通等引起的污染物, 多以气态、颗粒物或气溶胶等形式存在[5]。一般情况下, 污染物含量依赖于粒径大小, 颗粒越细, 越具有毒性效应[16], 因此Fairley等认为, PM2.5适于作为颗粒物质引起的风险评估[17]。
另外, 重金属通过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进入大气圈, 它们主要以分子或颗粒物形式通过大气圈进行大规模的迁移[18]。在英国城市区域内Cd 的大气沉降速率为3.9~29.6g/hm2·a, 郊区为2.6~19g/hm2·a[7]。所以,城市区域内的表层土壤和路边尘土是大气沉降污染的有效指示物。
3.3 城市环境质量标准的建立
城市环境质量标准是城市环境污染评价、城市环境监测、保证大众身心健康的重要依据, 环境质量标准的建立, 依赖于大量的调查资料、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实验结果。上已述及,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指示物包括表土、降尘、大气颗粒物等, 不同的指示物应有各自的限度值。2000年,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大气质量标准, 如Pb, Cd的大气质量标准分别为500, 5ng/m3(WHO, 2000)。作为城市环境污染重要指示物的尘埃及表土等介质中的污染限度值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Xiangdong Li, Chi - sun Poon, Pui Sum Liu.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of urban soils and street dusts in Hong Kong [J]. Applied Geochemistry, 2001,16 : 1361- 1368.
[2] ThorntonI. Soils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M]. Blackwell, Bullock P., Gregory P.J. (Eds.), 1991.
[3] Birke M, Rauch U. Urban geochemistry: Investigations in the Berlin Metropolitan area[J].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2000,22: 233- 248.
[4] Zhai M, Kampunzu H A B, Modisi M P, et al.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Gaborone urban soils (Botswan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oil pollution and bedrock composition [J]. Environmental Geology,2003,45:171- 180.
[5] Lind M, Bengtsson H. Concentrations and pools of heavy metals in urban soils in Stockholm, Sweden[J].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01,1: 83- 101.
[6] Rasmussen P E, Subramanian K S, Jessiman B J. A multielement profile of housedust in relation to exterior dust and soils in the city of Ottawa, Canada[J].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1, 267: 125- 140.
[7] Romic M, Romic D. Heavy metals distribution in agricultural topsoils in urban area[J]. Environmental Geology,2003,43:795- 805.
[8] Manta D S, Angelone M, Bellanca A, et al. Heavy metals in urban soils: a case study from the city of Palermo(Sicily),Italy [ J ] .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2 :229- 243.
[9] Moller A, Müller H W, Abdullah A, et al. Urban soil pollution in Damascus, Syria: concentrations and pattern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s of the Damascus Ghouta[J]. Geoderma,
2005,124: 63- 71.
[10] Mustafa Y, Semra T, Namik K, et al. Atmospheric trace elements in Ankara, Turkey:1. factors affect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ine particle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0, 34: 1305- 1318.
[11] Chabas A, Lefevre R A. Chemistry and microscopy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at Delo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0, 34: 225- 238.
[12] Gao Y, Nelson E D, Field M P,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tmospheric trace elements on PM2.5 particulate matter over the New York- New Jersey Harbor estuary[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2,36:1077- 1086.
[13] Günter J K, Komarnicki. Lead and cadmium in indoor air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5, 136:47- 61.
[14] Dockery D W, Pope C A. Acute respiratory effects of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nual Reviews of Public Health[J].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4,35:2045- 2051.
[15] Wang W H, Wong M H, Leharne S, et al. Fractionation and Bio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in Urban Dusts Collected from Hong Kong and Londonp[J].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1998, 20:185- 198.
[16] Alloway B J. Atmospheric deposition of heavy metals onto agricultural land in England and Wales[J]. Biogeochemistry of Trace Metals, 1999, 1: 414- 415.
篇9
女性得主在诺贝尔科学奖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已属凤毛麟角,而两次获奖者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
清苦的求学生涯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1876年11月7日生于波兰华沙一个中学教师家庭。她有三姐一兄,父母收入低微,全家生活相当贫困。
玛丽从小酷爱学习,深受父母和老师的喜爱。中学毕业后,由于大姐和母亲相继去世,家境更加困难,玛丽只能辍学在家,操持家务。
为了从经济上支持二姐去法国学医,玛丽到一些偏僻的边远地区当了五六年的家庭教师。待二姐毕业当了医生后,她才于1891年辞别了父亲,去法国求学,时年24岁。
玛丽考取了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她很贫穷,生活十分清苦。到了冬天,在冷得无法入睡时,就干脆把所有的衣服全穿上。但她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坐在第一排,如饥似渴地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两年后,她就通过了物理学学士的学位考试。又过了一年,她再次通过了数学学士学位考试。27岁的玛丽于1894年到皮埃尔・居里的物理实验室工作。
志同道合的科学伴侣
皮埃尔・居里于1859年5月15日生于巴黎一个医生的家庭。玛丽来到实验室时他35岁,任巴黎市立理化学校物理实验室主任,在电磁学的实验研究方向成就卓著。他同玛丽有着献身科学的共同志愿,结下了亲密的友谊,并萌发了纯真的爱情。
1895年,36岁的皮埃尔以《在各种温度下物质的磁性》为题通过了博士学位的考试,并升任理化学校教授。同年与28岁的玛丽结婚。他们便是日后科学史上著名的居里夫妇。
放射性元素钋的发现
19世纪末,有实验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铀,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居里夫人决定把铀盐和铀射线的研究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选题。她在巴黎理化学校的储藏室里利用简陋的仪器认真地逐一检验有关化学元素的放射性。
1898年初,居里夫人发现了钍和它的化合物也能像铀一样发出射线。4月,她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论文《铀和钍的化合物之放射性》。
同时,居里夫人还发现沥青铀矿和铜铀云母这两种矿物的放射强度要比铀和钍的放射强度大得多。她大胆猜测其中一定含有新的不为人们所知的放射性元素。
她的这一发现太重要了。皮埃尔决定暂时中止他在晶体方面的研究,直接参与玛丽的工作。就这样居里夫妇开始了他们在科学研究方面幸福的合作,去共同寻找那些新的具有更大放射性的元素。这种合作一直持续了8年之久,直至皮埃尔于1906年不幸逝世为止。
他们的科研进展很快,3个月后,物理测量已经证明了这种新元素的存在,虽然还没有从化学上把它分离出来。1898年7月,居里夫妇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论沥青铀矿中的一种放射性新物质》的报告,说明发现了比铀强400倍的放射性新元素,居里夫人建议以她祖国波兰的名字命名为钋(Polonium)。这一报告也用波兰文在华沙的杂志上发表。
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
居里夫妇再按再厉,乘胜前进。仅过了半年,1898年12月,他们又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报告《论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新物质》,发现了比铀的放射性强200万倍的新元素镭(Radium――“放射”的意思)。
镭的发现再次轰动了科学界,但还是有人表示怀疑:没有原子量,就没有镭!镭在哪里?拿镭出来给我们看看!
为了把镭分离出来,测出它的原子量,居里夫妇开始了艰巨的实验工作。没有钱购买含镭的沥青铀矿,他们只能改用沥青铀矿矿渣,矿渣中的含量只有百万分之一!没有实验室,他们向学校申请借了一个木棚,它先前是医学系的一个尸体解剖室,下面是泥土,上面是千疮百孔的玻璃顶盖,夏天炎热难耐,冬天冷得出奇。他们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一锅一锅地、一天一天地坚持不懈地工作了4年之久,硬是从成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盐――纯氯化镭RaCl2,并初步测出镭的原子量为225(精确值为226)。由此,人们也就消除了怀疑,确信了镭的存在。但是,居里夫人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她的体重减轻了10公斤。然而,她却幸福地回忆道:“正是在这陈旧不堪的棚子里,度过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岁月。”
1903年,居里夫人以其《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论文获得索尔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居里夫妇同贝克勒尔一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妇把所获得的7万法郎奖金捐赠给了几个科学团体、公益事业和波兰来求学的贫苦青年,留给他们自己家庭开支的只有两小笔,房间的破旧帐幔换了新的,住宅中安装了洗浴设备。至于居里夫人本人,则连帽子都没有换一顶新的。
居里夫人的科学课
1906年4月19日,巴黎飘着细雨,皮埃尔在上街途中专心致志地思考着科学问题,不幸被一辆马车撞倒,车轮碾碎了他的头颅,夺去了这位年仅47岁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生命。当时居里夫人只有39岁,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她极度悲痛。
居里夫人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她很快抑制了悲痛,谢绝了教育部门提出以居里遗孀身份领取国家抚恤金的办法,而是接替了丈夫在大学的职务,用加倍的工作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除了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外,她还要抚育年仅9岁和2岁的两个女儿,以及照料年近80岁的公公。每天清晨,她要先安排好家中的事情,然后匆匆去赶火车上班。为了省钱,她一直乘坐设备简陋、气味难闻的二等车。中午,他不能回家吃饭,在实验室吃点面包之类的干粮。晚上,他回家后不顾一天工作的疲劳,还要给火炉添煤,做晚饭,一直到伺候一家老小睡觉后,她又开始了阅读、研究和写作工作,有时要到翌晨两三点钟。
居里夫人依照居里生前的嘱托,要教育好他们的两个女儿。她通过观察大女儿伊琳娜的小学教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读写训练耗时太多,二是科学课程缺少实践。于是她向朋友们倡议,咱们亲自给孩子们上课吧!
这是一场伟大的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实践!居里夫人和著名科学家朗之万、让・佩兰等人亲自对他们的孩子上小学数理化的课程。居里夫人的物理课,据当时学生的课堂笔记,一是强调实践,教孩子们做了一系列有关基本物理量及其因果关系的实验,其智慧在于使用简易常用的古典仪器探究前沿科学,如使用带有阀门的玻璃球测
量空气与水的比重;二是启发学生主动学习,不是从背诵枯燥的定义出发,而是处处体现了科学的逻辑推理、定量研究,如使用水中加糖加油、置换实心空心物体,再现阿基米德浮力原理等等。
居里夫人在1907年和1908年这两年问的科学课有了结果,她那当时才10岁的女儿伊琳娜在20多年后,也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1935年,38岁的伊琳娜和她35岁的丈夫约里奥因人工放射性方面的研究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再次荣获诺贝尔奖
居里夫妇曾经用了4年的时间提炼出了0.1克纯氯化镭,测定了镭的原子量。皮埃尔逝世4年后,1910年,居里夫人则提炼出了纯镭元素,并测定了镭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她还受命制备了0.2克纯氯化镭,封存于小试管内,存放于巴黎国际度量衡标准局,成为镭的第一个标准国际计量单位。1910年,居里夫人还出版了他的杰作《论放射性》上下两卷,长达近千页。
1911年,居里夫人申请竞选巴黎科学院院士。皮埃乐在生前于1905年当选过巴黎科学院院士。结果,居里夫人仅以1票之差落选,这是院方歧视妇女和某些人的嫉妒所造成的不公正的结果。而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却只授予了居里夫人一人。其时从来还没有别的获奖者,无论男女,得到过两次诺贝尔科学奖的崇高荣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在一切可赞美的事物中,唯有居里夫人的名声,是永不毁灭的。”
巴黎医学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
1914年,巴黎镭学研究所成立。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居里夫人把价值高昂的实验用镭1克(时值100万法郎、15万美元)封入50磅重铅罐,秘存于保险库,以免战乱失落。战争时期,她受法国红十字会委派,奔波于国内外各地,指导战地医疗队应用x射线诊疗工作。她在给郎之万的信中说:“我决定把自己的一切力量贡献出来,为我的第二祖国服务。”
1918年战争结束后,居里夫人立即恢复了她在镭学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她的《放射学和战争》一书成了她在战争时期应用和发展x射线技术和镭辐射疗法的经验总结。
1922年,居里夫当选为法国巴黎医学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
为科学事业奉献终生
长期同放射性物质接触严重损害了居里夫人的健康。她于1934年7月4日因恶性贫血症等病逝于法国的阿尔卑斯山疗养院,享年67岁。从战后到她去世的15年问,巴黎镭学研究所的实验室总共提出报告483份、论文34篇,居里夫人亲自参加了其中31项研究课题。她在临终前才完成的第二部分论述放射性的专著《放射性》(两卷)卷帙浩大,于1935年作为她遗著的一部分出版。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的悼词中这样写到:“她性格坚强,她思想纯正,她严于律己,她处事客观和廉洁――所有这些品质很少在一个人身上兼而有之。她每时每刻都感到自己是在为社会服务,而她伟大的谦虚不曾给她留下自我欣赏的余地。”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
居里夫人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她热爱波兰,热爱法国,也热爱中国。居里夫人在1921年3月接见过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1929年9月接受过当时清华大学物理系第一届毕业生施正元到实验室研究锕系元素钋的放射化学性质,并于1932年12月主持了施正元的论文答辩,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的郑大章也接受过居里夫人的指导。
今天,我们纪念居里夫人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应该记住她放弃申请制镭专利权时所说过的掷地有声的话:
篇10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实践,探索,反思。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了落实新课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者对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
1、课前准备
教学实践中作者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课前准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考虑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确定探究内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
为使探究教学在课堂中进展顺利,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落实。一是从学生实际能力水平,遵循引导、质疑、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二是从知识扩展的角度,由浅入深,实验性知识、递进性知识采用逐步深入的探究。三是从探究方式的角度,采取“问题”引领式探究,小组互动式探究,实验观察性探究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为此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问题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建立在学法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矿质元素”教学中,实施“情景——问题”驱动式自主探究过程。(1)回忆旧知: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哪些?(2)情景铺设:这些化学元素为什么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3)展开思考:讨论的最终答案是:运用溶液培养法,确定具体的矿质元素。
2、生动引入新课
探究性教学的引入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原有的知识水平。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可以这样设问导课:(1)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分?(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都包括哪些成分?(3)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哪些生物是生产者?(4)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生态系统的结构探究性实验设计,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
课前实验也是引入的技巧之一。如在“酶与代谢”新课教学之前,让学生完成两个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
3+
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酶的催化效力高于无机催化剂;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学生具有了这些感性认识后,再来学习“酶的特性”理论知识,就有了兴趣,避免了老师把酶的特性的知识强加给学生和学生苦苦记忆的尴尬局面,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的深刻内涵。
3、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激发生学的问题意识,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是支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源泉,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切入点。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过于简单的,甚至只要求学生回答是与否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不宜当作探究性教学的问题。如在讲授“植物激素”的知识时,作者设计的问题是:许多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在自然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上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请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此现象。科技论文。
学生容易答出脱落酸含量减少,种子发芽的外部条件适宜,或者答出脱落酸含量减少致使果实推迟推落,但不容易答出脱落酸含量减少解除了对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科技论文。这类问题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强化学习效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结果。
4、形成探究环境
进行课内“自主探究”的活动,使活动完全按照预定轨道运行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否则就称不上“自主探究”。课堂上,只要“主道”能正常运作就行。只有在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有实现“自主探究”的可能。科技论文。
但自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及时调控,做到收放自如。鼓励学生自由准确表达,帮助学生流畅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已的思路,均应给予鼓励;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偏离教育目标甚远时,也不要给予绝对地否定,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
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启发,适当“拉一把”,降低问题的台阶,设置低一个层次的探究点或子目标,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调控的宗旨是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5、及时小结、归纳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小结都应努力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者的“角色”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生物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探究的结果,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对结论的解释,不要讲得太绝对,要留有探究的空间。要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所谓“收”,将讨论、实验的结果要归纳整理;所谓“放”,课后布置的思考题具有开放性,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问题,解决后续知识,完成从实践——认识——具体的实践,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使小结做到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并举。
6、反思教学
探究与反思是所有生物的生存方式,没有探究与反思就没有生存。对于学生而言,反思不仅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而且通过反思也能提高学习的质量,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所以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反思是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总之,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自主探究教学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书目]
1、《中学教育学》,叶上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行动研究:意义、制度与方法》,江利兵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