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教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3:3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高教师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表现为职业倦怠。普遍认为,职业倦怠属于心理综合症的表现之一,通常表现在那些就职于要求连续性紧张并且与他人进行互动的职业中。倦怠情况的产生是从事该类型工作的个体,在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反应。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强度较大,工作过程相对单一,加之授课对象知识层次结构较低,教学模式受限性较大,获得物质报酬不高等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从很大程度上挫伤了高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容易让人产生得过且过,虚晃度日的情绪,使得一部分教师只满足于简单完成学院规定的教学任务,对于很多前沿性的行业知识、信息的关注度削弱,知识体系不能及时更新、完善,进而大大影响了教师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热情,同时也阻碍了我国整体职业教育事业的推进。(二)高职院校的教师中显现的一个更为严重的倾向,就是关于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提升问题。目前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不乏资历深厚的教师,他们有着相对较为丰富教学经验,但是由于当今专业知识更新较快,而他们获得知识的时间相对较为久远,从而使得教师跟不上步伐,导致这部分教师出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落后的现象。而高职院校的广大新晋教师,虽然掌握了最新知识结构,但是缺乏实际动手的能力,致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陷入“说一套,做一套”的怪圈。由此可见,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定期接受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才能更好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去教授给学生们最新鲜的知识。面对当下90后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再加之缺乏时效性、毫无新鲜度可言的教学知识,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新时代思维接轨能力。只有授课教师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能够跟得上时展节奏,同时又紧密结合行业职业特色,才能够培养出时展要求的新型的高级职业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以及技能
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水平代表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发展水平。(一)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指一个教师所具备的的的专业素养,它与能力无关,代表的是一个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态度和修为。(二)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学科的知识内容;2.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般教学方法和教学知识;3.课程知识,即要掌握作为教师应该掌握的材料和程序等方面的知识;4.掌握学科课程知识与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5.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及特性,为下一步更好的给学生进行授课奠定好基础。(三)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指导下,在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仔细掌握一个教师从事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从而更好的形成从事学科教学这个工作的技能,即为教师的专业技能。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一般来说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技能。1.教学设计方面的技能,包括:课程环节的设计,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技巧;能适当的对学生的正确学习行为给予一定奖励等方面的技巧;能变换教学途径、变换与学生交流模式等方面的技巧;能训练和改善学生的反应能力,增强学生参与到学习和讨论等方面的技巧;2.能够熟练应用教学媒体的技能,例如一些行业实践场景的使用以及其他相关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掌握;3.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的技能,包含有应用书面语言的使用,口头语言的表达以及一些肢体语言的使用等;4.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关于教学研究方面的技能,主要体现在对于行业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的了解、分析,以及对于行业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的展望,对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对于高职教育建设的思考和创新等。
三、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鉴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出现的不良现象,基于行业的要求,教师参与职业教育就显得异常重要。当代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学会接受新事物,必须要创新和发展。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如果他停止不前,就必定会被他人超越,就必定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教师这个职业也是一样,知识的更新替换变化之快,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接受新事物,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途径主要有:(一)充分鼓励高校教师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广泛参与职业教育理论建设。当今各种发达的教育手段不断的被运用于高职教育中,例如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等。这些先进实用的学习途径,便捷高效,使得教师们在办公室里就可以进行职业教育,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通过网络的途径来参与职业教育改革,是最佳的参与途径。(二)高职院校内定期进行的教师集体培训,对于参与职业教育改革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在高职院校内部定期进行的教师集体培训,所有的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培训,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在知识问题上进行相互的交流与沟通,每个教师的理解不同,收获也不同,所有教师都能交流分享自己的培训心得,这样的效果也很显著。如果是单个教师独自进行职业教育,他对培训内容的理解有限,有些地方甚至会不明了,不能彻底领悟所培训的职业教育,这样,培训的目的就没有充分达到,如果是有很多教师在一起交流,教师们可以就同一件新事物进行探讨,所有的结论汇集在一起,这个新事物就会被分析的很透彻。(三)鼓励高职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培训辅导、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等实践参与手段,可以给广大高职教师提供更加贴近专业的实践机会。高职教师普遍具有较为全面完善的专业理论背景,知识体系结构较为完整,但是由于平时工作性质的制约,缺乏将个人理论、经验付诸实践的机会和途径。广泛的参与相关行业培训,既不会使得教师脱离其自身角色定位,又必然使得高职教师在培训时,针对授课对象的变化主动转变知识讲授方法,从而能够更多的联系行业实际。合理安排高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对教师个人和行业企业部门都是大有裨益的。高职教师到企业中,能够带来最新最为全面的行业动向信息,从而更加坚实了行业企业今后科学稳健发展的理论基石;同时,行业企业提供的各个挂职岗位都与企业生产管理息息相关,把高职教师放到此类岗位上,让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为直观形象的专业训练,更加合理的将自身已经具备的抽象性知识建构与具体化的专业实践相结合,对于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乃至各个新型高职院校学术专业建设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四)通过关注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动态研究和政策方针来帮助教师参与其中。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及时将国家与之行业相关的政策方针以及各类有效信息进行积极的消化吸收。同时,高度关注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中的一切优秀、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以此来完善自身的教育方式。这些信息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让教师在第一时间确立自身发展的方向,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此同时,这些新信息中也包含了大量详细生动的解释和例证,几方面的结合作用也能够最大程度的丰富高职教师的内在素养。
四、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动力机制
篇2
一般来说,人的文化因素与其所受的教育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文化因素也就越高。高职教师的文化因素不仅应该具备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即应当具有基础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创造性知识。所谓基础性知识是指包括一般性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反映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保证工作获得成功的教育理论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以及学习方法、技能形成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不仅仅从书本或其它渠道上获得的,更主要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学的反思而获得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际工作情境中形成的各种经验的整合。创造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记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的知识,是教师如何运用基础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创造性地去处理和解决好教学这个特定情境中的具体问题的知识。高职教师应当具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尤其是应该具有创造性的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的最高层次,是高职教师文化产生的不竭之源。
2.良好的专业技能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要越来越高,这对我们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能教理论,更要掌握技术;不仅是“教育家”,更应该是“技术专家”;不仅需要一般化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因此,“双师型”教师已经越来越受到高职生的欢迎。所以,我们高职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外,还要学会具有现代信息技术和实践技能,不仅要有专业操作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更应该成为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形成“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的三型统一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高职生。这是现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显明的趋势。
3.健康的心理因素
教师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助于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使人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对工作、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热情,还会有助于克服职业倦怠和个人疾病的康复。高职教师面对繁重工作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对困难时若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就容易产生激动、不稳定的情绪,或者产生焦虑不安、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长期以往就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因此,高职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因素是现代高职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
4.诚信的道德因素
一个人的道德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也是一个人文化和精神的内在品质。一个人的道德表现在能够自觉履行道德义务、能按照社会规范标准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良好道德与习惯给他人带来快乐或幸福。教师的道德是教师职业的第一要素,是教师品格的展现,更是教师自身影响力的巨大能源。诚信是教师道德的基石,也是做人的原则。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化知识,但不能没有道德和诚信。诚实可信的人才会受到人的尊重。尤其作为一个高等教育者,高职教师首先应该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才会真正作一个为人师表者,才会得到学生们的热爱,才能胜任教师的职业。
5.健全的审美因素
审美因素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随着自身的知识、思想、心理、道德的教育与积累、升华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能力和对美的追求。它包括了审美态度、审美情趣、审美经验、审美爱好、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人格等。它是教师心理情感的需要,更是自我修养空间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提升。高职教师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是自己对事业的热爱与专业发展的价值提升的体现,更是高职教师自我发展的一种高级阶段。
6.崇高的精神因素
篇3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另外加之经费投入不足等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校实践教学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阻碍了高职教学的发展。基于目前高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普遍的问题是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对应所配置的指导教师也不足;实践对象与方式也比较落后,实践环境与工作的真实环境存在太大的差异;整个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坚持实践联系理论的原则,实践教学过程中管理质量也不达标;很多专业在虽然具备了实践的条件,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规划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走马观花的形式频频出现等等,这些因素必然导致实践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升,更加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还相对缺乏,而是由教务处下的实训科或实验中心、设备资产管理处等之类的机构兼管实践教学。而这些机构由于不是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或,一是工作重心未能完全放在实践教学的管理上;二是与校内各院系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很容易出现交叉或缺位,这就造成了设备利用效率不高以及对实践教学未能做到很好地监督。无法完成教学总任务50%以上的实践教学。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而且逐步在这方面落实,积极增设相关的实践设备与实践场地。虽然具备了相关的意识,但是一定时期以内仍然存在实践资源短缺的情况,这也是实践教学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个情况,要坚持科学管理,才能将有限的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一、基于“工学结合”,努力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基于“工学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一定夜色的课程教学体系,要坚持以实践应用能力为基础,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对课程进行创新、改善以及倾向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设计等等。让学生进入实地环境进行学习与实习,逐步去发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自己能解决问题。学校与企业配合,深入研究,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通常我们划分为:针对基本训练的阶段,加强专项技能的训练,进入岗位实习阶段,最终才是毕业实习的阶段。这类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不急不躁、层层递进,逐渐提高实践能力。实践是为了对理论知识进行补充与应用,这样能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另外,一套较为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也必不可少,对实践教学进行管理与监控,才能政治的掌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最大限度的保障教学质量,对评价结果进有效分析,融入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中,逐步改善教学细节,提升教学质量。
二、努力完善高职院校实践环节
1.努力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逐步构建较为完整并且高效实用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这样有助于推动人才培养,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整个建立过程应该坚持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从而全方位进行开展。教学管理制度要重视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划分的健全,将部分权利落实到基层教学单位,要让每一个单位在教学管理上明确责任、义务与权利,将学校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的导向性、服务性与智囊性逐步加强,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实力,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高等院校教学工作更加稳定、更加高效、更加灵活地开展。只有让学校教务处、实验场地与设备管理部门、基层教学单位等多个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学生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组织联系的管理能力,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等,从而才能合理地、正确地、有效地、规范地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在实施管理与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信息的收集、反馈、整理、分析等等。加强实践教学的日常检查,编制定期检查的制度与合理有效的信息反馈只对,将检查结果及时地汇报给相关教学单位,促进实践教学进行改善。
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善。最近几年,高等院校实施了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不高,针对研究型高端人才进行培养的效果没有太大的优势,而且社会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实践技能。基于这些情况,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善,培养符合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也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点方向。
三、增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高等院校利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佳途径。校企合作最大的特点是让学习与实践交替进行,最终要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实践能力。目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而与之相比较,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高就业率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校企合作的理念是符合新时展的,更是科学、实用的,更是推动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应用。合作办学的模式,不仅能让学生能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而且还能积累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经验。
高职院校与企业具有相同目标与要求,从高职院校来讲,理论联系实际才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巧有效手段,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吸引更多的学生;从企业来将,学生在学校毕业后直接上岗,减少了中间不必须要的环节,缩减了岗位适应实践与培训成本;从学生来讲,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专业技能的施展与进步,才能进一步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行业与工作环境,毕业后才能顺利找到工作。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相关的合作机制,力求达到企业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双方经过沟通后明确共同的培养目标,经过协商后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指导,共同审核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符合新时期的人才,具备了理论与实践、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素质。另外,以此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主动开放,善于借助外在力量来开展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协商后,建立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实践与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构建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标准
高职院校由于硬件设施的限制,针对实践性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相关成绩的评估不太重视,没有深刻认识到考核所涉及的内容、方法以及形势,制约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若要保障质量,需要将试教学管理各个方面的关系切实理顺,努力构建一套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机制,并要根据发展的需要来进行改善,要明确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中的作用与地位,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标准。
1.构建量化考核的标准。实践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特征,它与理论教学评价不一样,它需要关注每一个实践细节,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跟踪考核。高职院校对于实践教学发展方面起步算是比较晚的,因此,在考核方面缺乏的客观标准,评定成绩容易受到教师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这样下来成绩就会呈现出一种主观的正态分布,或者是过于关注比较“爬尖”的学生等等。评价缺乏客观依据就意味着评价失去应有的意义,不仅会打击学生的信息,更有阻于实践教学的发展。因此,量化考核标准的建立是实践教学发展的必然确实,将考核标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量化的考核标准能够较好地度量实践教学效果实现的程度,而且容易获得操作性比较高的考核内容。另外,量化考核标准需要注重全面、综合,从而更加详细的反映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将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出来。对于构建实践教学量化考核标准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善于分析、总结,集所有教师的力量来制定适合各个学科的量化考核标准,并不断的进行完善。
2.重视过程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关注的只是结果,这样的评价不具备科学性,表面看似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其实重视的一个学习阶段的终结性审核,这种评价缺乏细节的信息反馈,不能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这种评价没有重视学生的态度、能力与情感等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评价,发展空间不够大。因此,要更加关注实践教学的环节。既然是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的,那么教学中涉及到的环节都应该进行评价,如:实践参与度、实践态度、实践收获、实践换件等等评价情况,评价方式也需要灵活应用。这种评价方式渗透到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评价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助于及时的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与教师,通过评价来控制实践过程,从而监督与鼓励的结合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案。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两者结合起来,不仅要重视结果,也要抓住细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实践过程,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创新一个重大目标。
实践教学考核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积极采取企业考核、自我考核、教师考核等相互结合的评价方式;然后严格根据课程的性质进行阶段与步骤的划分,从来对考核标准进行制定,要最大限度的保障评价和考核是全面的、客观的、科学的,并逐步提高学生实践成效在该门课程的成绩所占比例,将其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指标,并且建立的专门奖励制度,增强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与积极性。
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人才培养的质量不仅取决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学校非常重视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选配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管理队伍中去。教务处和教学单位的领导均长期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具有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的特点。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借助技术进行教学的比例越来越大,技术知识(TechnologyKnowledge)在教师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数字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引领教师运用技术进行教学,2005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Mishra和Koehler提出TPACK,作为将技术有效整合到课堂中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如图1所示。教学问题是劣构问题,教师知识也不是独立单一的,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三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知识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
2高职教师特点
高职院校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教师既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师,也不同于企业专职员工,是一种有具有一定的教育、学术背景并接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特征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双师型”,最根本的要求是既要有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紧密结合生产实践进行教学活动。由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内容必然受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各个方面都不断地充实自己。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制高点,作为高职教师应该将教育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3高职教师TPACK构成
信息社会中,高职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TPACK的构成。本研究以Mishra和Koehler提出的TPACK框架为基础,结合高职教师的特点,对TPACK框架中的每个元素描述如下表。
4高职教师TPACK发展策略
篇5
1.1营造创新气氛。
文科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课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是有点枯燥的,因此,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是非常必要的。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可以让文科学生从枯燥的科目中找到兴趣点。信息技术在人们生产工作中被广泛应用,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具体的阐述一下计算机的重要性,以便让学生足够的重视这门科目。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利用音像、文献资料、掺杂学生喜欢的文学等向学生讲授计算机的软件理论知识。
1.2使用创新方法。
使用创新方法,增加文科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理论课的兴趣。传统的计算机软件理论课上,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知识的了解均来自教师或课本。而学生在理解这些内容时,往往是随便应付的,并且很多时候并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解,也缺乏软件的意识,进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学生也对这门课程无感。为了让文科学生加强对计算机的认识,在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课上,教师一定要适当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3创新实训。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消化掉理论知识课程,教师在进行计算机软件教学时,应当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便让学生懂得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计算机软件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者。其中办公软件有WPS、Word等,信息管理软件则主要有AutoCAD等软件。不过在生活中,教育和娱乐类的软件比较受学生喜欢,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不管怎么说,教师在实践课上,要充分为学生讲述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操作过程,并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操作和训练,给学生布置一些软件学习和创新应用的作业等等,以便能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的知识。
1.4开展计算机软件比赛。
为了让学生有点竞争感,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更加重视,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开展一系列计算机软件类比赛。教师不一定要拉动全院的人参加,在班上举行即可。比赛的内容可以是图像编辑大赛、影视海报制作大赛、明信片设计大赛、影像剪辑大赛等等。让学生在适当的压力下,将自己所学的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发挥出来,并从中得到更多的经验。
二、结论
篇6
人的心智修炼是个人内心的原动力。一个拥有爱事业、爱学生、爱工作、爱学习、爱创新的个人价值观的高职任课教师,必然具备完善的心智、良好的心态、高尚的师德、多面的能力结构和动态的教学储备等优秀职业品质,这样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高质量的教科书,可让学生受益终生。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源于系统的思维方式,要完全打破一般线性思维(按常规思考),善用发散性思维去面对固化的教材、固化的知识点、固化的“满堂灌”教法。要舍得花时间动脑筋,着眼心智的运用和发挥,根据学生情况精心设计和遴选教学形式,让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内课外的效果倍增。这种教学成果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堂课、某一门课,其收获往往在学生走出校门毕业多年之后,仍然给予母校教师以稳步成长的回报。如果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都能在自我心智修炼中得到提高,将带来整个院校的深刻变化。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把心智修炼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与观念,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便有了根本的保障。
二、高职教师心智修炼对艺术教育创新实践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的概念本意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的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社会学界延展解释为:一个坏的微小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引导与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一个好的微小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在高职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某一个知识点、某一次练习、某一堂课、某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甚至教师对学生所开导的某一段话语,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引发一生的改变,这是高职教师心智修炼的正能量效应。多年来,笔者结合自己在艺术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探索过程中对心智的发挥与收获,愈加坚信教师心智修炼的终身必要性。
1.“愤”“悱”与“启”“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意思是只有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时,才可以帮助学生开其意;只有当学生口欲言而不能时,才可以引导学生达其辞。“愤”与“悱”是学生认识的状态,涉及学习效率的问题,只有在“愤”“悱”的矛盾中反复磨砺,在教师的“启”“发”之下,学生才能取得学习效率的最大化。教师点拨的语言表达应是在不束缚学生观点的前提下,既是启迪性的,也应该是与他们多角度、多层面和不断反思基础上的共同探讨,使学生豁然开朗。书籍设计是视觉传达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在完成基本的书籍知识教学任务之后,笔者带领学生进入以概念书籍为课题设计的探索。课题本身极富创新的挑战,要求学生彻底颠覆传统的书籍形态,不限制主题、材料、工艺和阅读形式,独立设计出全新的概念书籍形态。学生们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想出了很多出人意料的创意点子,如磁带书《我的少年》、名片书《朋友、邻居和狗》、螺旋塔书《色谱》、迷宫书《城与诚》、投影书《脑》、镜像桌书《书籍的历史》……但也发现个别学生苦于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切入点而停滞搁浅,比如他想设计一部表现民间传统纹样内容的书,却始终在建筑、服饰等有限的载体中游离,难以跳出思维的藩篱,处于“愤”与“悱”的双重矛盾之中。笔者适时地鼓励并欣赏他的思路方向,有意识地同他聊生活谈经历,试图从对话中捕捉某些可能成为新载体的事和物。果然,这种“启”与“发”在思维沟通的碰撞中起到作用了:该学生家在农村,每逢节庆都要放鞭炮。小小的炮仗红红火火,中国味甚浓,何不放大炮仗的体积来做文章?于是,该学生的爆竹书《中国民间传统纹样集萃》应运而生。由于概念书籍设计的创新要求,成果展示时所有作品没有重复与抄袭,尽管还略显稚嫩或粗糙,但毕竟是师生们在“愤”“悱”与“启”“发”中孕育出的“新生儿”,愈加百倍珍惜,而成果以外的收获,更是大家始料不及的。正可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而发灵光”。
2.“胶片”与“感光”
有教育家这样比喻师生关系: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卷长长的胶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上面感光,留下永远的印记。常规的教学尚且如此,更何况新形势下的艺术教育创新教学。部分高职学生入学基础较差,从文化水平到其他基本素养,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困窘。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教学值得我们思考。课程设置、教材辅助、课堂教学形式设计、学分分配以及成绩考核标准等,都是高职院校从管理到教务都要顾及的问题,具体到教师——直接在“胶片”上“感光”之人,则应当把最合适的“光源”投射到学生的心灵胶卷上并留存永恒,这才是教师自我心智认识的最高境界。笔者任教的选修课程应用美学,是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的普及型美学教育。这门课实用性很强,对高职学生不啻雪中送炭。应用美学内容涵盖很广,但是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学起来十分晦涩,学时安排也远远不够。为此,笔者注重“应用”二字,针对性地选择人的美学、环境美学、实用艺术美学、造型艺术美学等板块,并对各板块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增删。在课堂活动中,精心设计的教学形式让每一位学生踊跃参与,学习气氛高涨,其效果超乎想象。如在人的美学范畴中,笔者把人体美、气质美、风度美作了整合性串学,以“我是新时代大学生”的T台形式,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风度展示发挥到极致;而服饰美的设计作品则将当代学生个人审美和美的形式感,与特别增设的民间美术采风(包括民俗民风、民族服饰)糅合成一幅幅手绘、布艺粘贴、编织等多材质、多表现的时尚服饰画,俨然专业的设计效果图。一些学生为了实现作品的完美,不惜剪下自己心爱的衣物作材料,积极性与重视程度难能可贵。又如在造型艺术美学中的摄影艺术美内容里,笔者集结环境美学中的生态、旅游、城市、乡村、居住等环境美知识点,兼顾来自不同生存环境的学生经历,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与形式美规律指导学生通过镜头体现爱祖国、爱家乡、爱校爱家的崇高情操。终结作品展《我的镜头我做主》在时间安排上有意识地覆盖一个例行长假,给学生以足够的采集空间,使得每一次学生的摄影艺术展无论从内容的辐射面还是表现艺术语言的角度,在校内都有不凡的反响和评价。由于每堂课都有新的举措新的惊喜,学生学习兴致盎然,学有所得,成果显而易见,经常有其他班学生前来“蹭课”,使创新课堂教学的好口碑不胫而走。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学生毕业之后走向社会投身市场,在校学过的知识给初出茅庐的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工作平台和更广阔的提升空间,经常有学生充满感激地反馈:因为学了人的美学,自信与表达帮助他们更容易出类拔萃;因为学了摄影艺术,借助特长帮助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大显身手。许多从大山走出的青年学生,不再自卑自贱,其中不少还在一线城市开展业务,落地生根,展现才华……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高职语文;素质教育;实施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对素质教育开展了相应的研究。语文作为高职学生学习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审美,为新时代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素质的高低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实施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当今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世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学生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当前的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他们都处于应试教育的层面,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他们在思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沿袭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他们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合格的教师,要想提高高职学生的语文素质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学校就要大力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素质,让教师充分的理解到现代教育的深刻内涵,培养语文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尽可能的为教师创造培训的条件,制定好相应的培训计划,并适时的开展相关培训。同时,语文教师也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和机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水平,提高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树立高尚的情操,树立高尚的人格。对于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教师要深刻地理解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深刻地理解到语文的内在美,利用好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教学,学会运用语文的思维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善于建立语文和各个学科之间关系,实施综合性教学。只有高职语文教师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明确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以人才培养为总原则和总方向的,要明确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就要做好以下三点:首先要加强对教学计划的管理。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中心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学校每一年都要制定自己的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学校的工作计划要为达标创造条件,做好服务的工作;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要为达标做好有序的安排,起到主导的作用。学校的各种计划明确以后,就要求各个部门和班级结合实际,按照计划的内容一步步地实施,一个一个的实现目标,为最终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其次,学校要完善教学制度管理。学校要想各个计划有序的开展,制定和完善制度管理是相当必要的。因此,学校就要针对制定的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制度管理,规范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行为,让教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起对工作的责任意识。最后是要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评教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在对教学常规和教学目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最终的综合评价,可以提高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对教师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并且还可以发挥激励的作用。
因此,学校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就要建立起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估以及教学认证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为了激励教师和学生,每一年或者每一学期设立教学创新优秀奖、优秀课程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充分的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要运用教学评价、教案评价、单元教学评价等,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进行综合性的考评。评价工作的开展,是对学校计划和教学计划的最终考核,在检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各个教职工是否有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有没有按照计划进行,这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激励全体教职工全面竞争具有促进作用。总的来说,高职学校要建立起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就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其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结合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在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文言文理解能力。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记忆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计划的制定,有利于这些目标的逐步实施。
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可以阅读到大量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语文作为文学的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了解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高职语文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以阅读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对语文课文的阅读,结合自己的感受,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自身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对文学语言的运用能力。高职语文中的教材,都是经过教育部门精挑细选出来的,里边的文章内容,透露出来的都是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也会受到文章中作者健康向上思想的影响,树立起健康的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树立崇高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注重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实施自主、开放、探究式的教学。因此,高职语文教师也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合作式教学,把学生分为几个组,让学生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而言之,高职语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提高高职教师的综合素质,明确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开放式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高职学生的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蓉.试论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和提升[J].科技信息,2013,14:30.
[2]刘赤符.高师中文专业教育与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对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98-101.
[3]邹戈奔.论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与提升[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篇8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这些为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和前提,同时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具备积极关注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愿意尝试并主动接受新事物等优点,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自身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个性和心理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一)生源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生源呈现出新特点。尤其2008年,随着第一批“90后”走进了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校园,给高校校园增添了活力,但同时,由于全国高校的扩招及适龄学生数的不断下降,使得高职院校生源素质更加不容乐观。一是成绩基础薄弱。这也导致不少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上课听不懂,大部分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二是依赖性较大。大部分高职学生长期生活在父母身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独立自理能力较弱,甚至部分高职学生进校后十几天不洗澡、不洗衣服等情况并不鲜见。三是生源成分的复杂化。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为确保生源数量,既招收普通高中高考生,又招收中专校、职业中学和技校生源,再加上大量成人教育和退役士兵学历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良好学风、校风和校园治安环境,给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加大了难度。
(二)个性特点
正值青春年少的高职学生个性鲜明。其积极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学生普遍热情奔放,活泼开朗,性格直率;二是高职学生基本上积极关注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新闻,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是敢于尝试,勇于创新,追求时尚,乐于接受新事物。同时,高职学生又具有有待进一步修身改善的特点:一是为数不少的高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上网、聊天、打游戏,甚至打牌、赌博、酗酒、抽烟等。二是以自我为中心,公众意识淡薄,社会公德缺乏。不少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尤其打游戏等过程中,只考虑自己,很少考虑别人感受,公众意识淡薄。三是不少高职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上进心。
(三)心理特点
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复杂多变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特征,其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够自信。由成绩落后带来的心理自卑、自信心不足,为数不少的学生长期带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阴影。二是畏难情绪。相对于“70后”、“80后”而言,“90后”心理成熟度不够,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退避三舍,甚或干脆不干了。三是谋求快速成功。“90后”高职生网络依赖性强,对“马云式”成功充满崇拜,想尝试、想成功、想快速富有,但无从下手,没有头绪,又怕吃苦,结果永远是漂浮在空中的空想。四是心理问题突出。据有关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初心理测试显示,心理或多或少有问题的高职学生正在逐年增加。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也带来了冲击。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当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给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首先,市场经济自身的自主性强化了高职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激烈,自我成长的迫切性;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重视个体的价值存在,敢于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我的情感与追求,有明确的目标感,并为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市场经济让高职学生公平意识显著增强,认识到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努力提升自己,为将来走上社会参与竞争打好基础。再次,社会的商业化也让高职学生有了效益的概念,这对于高职学生将来的就业以及为人处世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
矛盾统一是事物的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冲击。比如,市场经济过分地强调个体意识,使部分学生只顾追求个人利益,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而膨胀的私欲支配了主导意识,便会产生极端的个人主义,过度自信、自负,导致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公众意识便会被忽视。又比如,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容易让高职学生片面注重个体主动性,从而淡化了团体协作意识,没有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缺失,这对其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是不利的;再比如,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很容易误导高职学生盲目追求物质享受,为自己制定高规格的人生规划,享受高标准的物质生活,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提高和探寻,精神价值无法实现。从微观上来看,现代网络科技的发达促进了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也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高职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阅历不足,无法分辨出网络信息的真伪善恶,从而很容易误入歧途,沉溺其中,荒废了学业,自毁前程。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要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对策。
(一)创新和改革教育体制科教兴国
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重要战略,为保证此战略的落实,必须有高素质的专业知识队伍,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在内的当代大学生既是后备军,又是主力军,对于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强调其自觉性。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创新,以应对新形势的变化,传统观念里的载体主要包括文化载体、网络载体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应当探索新载体、新途径、新方法,全方位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教论坛/2014.29教学方法要改革,要避免生搬硬套和本本主义,引导学生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出课堂,从身边的细节和大小事件里发掘隐藏的大道理,能够感同身受,将晦涩的思想政治理论具体到身边的一草一木,这样学生学习便随时随地无处不在了,学生也能安心坐在课堂里,耐心听完老师的一堂课,并且能够理解并记住所学知识。老师也可以旁征博引,用真实的事例来论述思想教育方针,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用实际行动来参与并亲身感受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改变教育观念
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是以利益为核心的,不管在何种类型的矛盾和斗争中,利益始终是其围绕的核心,而在各种形式的利益斗争中,经济利益总是首当其冲,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都和利益冲突有着紧密联系。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他们的物质利益为立足点,因为这是矛盾的所在,也是解决方法的关键所在,切勿一贯以“假大空”的方式来单纯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种空洞的说教形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也无法领会其中的要领,即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也不能把理论和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更加不能按图索骥,要依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原则,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经济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关系。除了健康的信念支持,先进的教育方法、优秀的逻辑思维和强大的心理素质等都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备条件。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和社会问题,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一旦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对未来和社会失去信心,对国家的制度和指导方针产生疑惑,这样的负面情绪不仅危害高职学生本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对周围人群甚至整个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担负起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虽然无法以专业的心理辅导方法对其进行教育引导,但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中的有关方法,诸如团体式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人相处,树立起集体责任感。
(三)提升教育主体的素质
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要及时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实效性的重点是教师生动而高质量地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思政课教师要重视科研和推陈出新,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体实际讲授课程,不能只看书本,照本宣科。“要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于教学始终,渗透到政治理论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打牢学生的政治理论根基。”[2]结合高职学生上课实际及有关数据显示,接近半数的高职学生都比较喜欢知识面广的老师,思想政治教育课本身比较枯燥难懂,理论性强,教师仅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其他领域的知识有所涉猎,尽量熟知古今中外,精通天文地理,这样才能在讲课的过程中引经据典,博采众长,把抽象的政治理论放置于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研读文献资料,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不唯书,使学生明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四)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
主体性教育理念作为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时代要求的新理念,在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其实现的途径主要包括制度的建设和养成教育的强化。在制度建设上,高职院校教师要本着民主的原则,尊重学生,使其能够完全行使已有权利,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只有建立在学生真实意愿基础上的制度落实,才能真正为学生带来利益。学风的建设也不能忽视,我国古代著名的故事“孟母三迁”就说明了成长环境的重要性。高职学生虽然仍身在校园,但大学的生活环境已渐趋社会化,学生主体也受到了社会风气的影响,价值观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如没有正确的引导和规范约束,很容易迷失自我。学校可以举办一些赛事、活动,通过交流和竞争来严肃校纪校规,督促并培养优良学风,让学生在优良的风气中完善自我。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上的体现,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事事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师的引领度,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任何思想政治工作都应当依托于高质量的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明白学生真正的需要。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注重对本校学生身心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关怀,包括心理上的辅导和生活中的帮助等等,才能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要让学生有主体意识,认识到“我很重要”,其作用显而易见。首先,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大多教师和学生没有平等、民主可言,教师一直处于严肃而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学生则处在较低的地位,这样明显的心理位置的差异会导致学生有恐惧学习、恐惧老师的想法,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当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经常举办师生交流活动,弘扬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师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师生彼此了解,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学习观;其次,过去的授课方式一般比较枯燥单调,误导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便等同于冗长的报告和严肃的专题会议,新的教育方式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位置,把会议、报告等方式转变为拓展训练、讨论交流等活泼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提升自我的动力;再次,要不断拓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必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配合与认同,在这一层面上,可以说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认同和参与程度。
(五)优化育人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园文化是高职学生成长环境中的重要部分,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高职学生以阳光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对自身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主动性,以及在思考人生相关问题时的创造性,这对于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对于促进高职学生将来尽快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都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校园环境的建设不仅包括学风建设、师生关系的和谐,也包括学生之间的良好的人际交往。高职学生是来自不同地域的群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不同地域之间、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民俗文化等等都会给学生之间的交往带来屏障,正确引导高职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杜绝民族歧视、贫富攀比、优差生分化,只有良好的交际环境,才能促进校园整体环境的优良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媒体的新渠道。一方面要注重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的培养,倡导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具有说服力。
(六)参加社会实践,理论结合实际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在学校内部的学多是以课堂教授的理论为主,两者相脱节;另一方面又由于高职教育虽然强调加强技能训练和动手操作,但总体来讲学生接触的还是理论型的学术知识较多,理论和实际相脱节。以至于学生虽然真正接触过的实际操作较少,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已经绝对能够胜任,对于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会将出错缘由归结于客观对象本身,而非自身。要从根源上缓解这一弊病,就要鼓励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检验所学知识是否实用,并进一步加深平时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更加的丰富化、生动化,最终实现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教育的目的。
(七)加强法律法规教育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语文可以说是学习其他学科或者科学的必备的基础能力。在高考中,每年语文作文考题也是广受关注。正因为语文这一门科目如此重要,所以我们要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将对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出四个可行建议。
一、教材内容改革
《家》、《红楼梦》、《三国演义》、《呐喊》、《哈姆雷特》、《雷雨》……多少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本一直充斥着这些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名著。它们的学术价值当然毋庸置疑,但是是否每个学生都懂得欣赏其作者遣词造句的流畅优美呢?是否每个学生都可以清楚了解作者字里行间所隐藏的种种含义呢?相对于摘录名著,有些作品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后入选语文课本更是让人觉得难以理解。
对此,有关方面实在应该就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在选材的时候不单单要看重该文章的学术价值,更应该从高中生的角度来分析这篇文章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高中生的理解水平。语文教材就像是高中生们走进语文殿堂的钥匙,如果连这钥匙都是粗制滥造的制品,那就不能怪学生们一直是“门外汉”了。
二、提高教师水平
拿到正确的钥匙,也需要有优秀的领路人,在高中语文教学方面这位领路人自然就是学生们的老师。要当一名合格的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备好课。督促学生备课是一回事,老师自己有没有认真备课是另一回事。如果老师本身对整本教材没有足够充分和完整的理解,试问如何能教好学生呢?第二,语文老师除了要精读、细读课文之外,还要对教育大纲和各个考点了如指掌。只有这样,老师才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留意考点,或者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告诉学生可以少下点功夫,把精力留在重点上。这样一方面给学生们信心,让他们知道这位老师为他们尽心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成绩。第三,语文老师还要懂得因材施教。学生们总是水平各异,有天才学生也有差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多发言、多提问,对于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老师要耐心解答,不要怕浪费时间。这样一来为学习进度稍慢的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舒缓心理上的压力,二来也等于为进度比较快的学生复习一遍。同时这也是体谅学生的方式之一。
三、学生自觉学习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论老师多有耐心,能做的毕竟只是一部分,所管的也只有学生在校的时间,更多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要靠自觉。高中生年龄正值青春期,正是心智开始成熟、但极容易受外界干扰和影响的阶段。因此,学校、老师、家长等方面都应该提高对高中生的关注程度,加强对高中生的教育和监管。但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高中生本身应该用坚强的意志来约束自己。高中生应该通过多读、多写、多练习,来体会语文作品的各种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例如优美华丽的词藻、天马行空的想象等等,都可以吸引学生们的目光。高中生在物质生活中获得了满足之后,更应该在精神生活方面有更高的追求,投身于语文学习就是其中一种方法。
四、改善教育方法
刻板的教学方式一直是中国教育中的一大弊病。文学作品,尤其是晦涩难懂的古文文章,更是极其容易让高中生产生很强烈的厌倦和抗拒情绪。在教材内容无法更改的情况下,要提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教育方法上下功夫。
首先,老师们应该放弃死板的教育方式。照本宣科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启发性教学才是大潮流。语文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关于课本内容和课外有关知识的小竞赛,激起学生们学习语文的愿望。也可以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们的求知欲引领他们去探索未知的知识。
其次,利用其他资源或高新科技来辅助语文学习也是可行的途径,例如电影和电视剧。学生们大都喜欢看电影和电视剧,而很多的影视作品都是以文学作品或者历史事件作为题材。语文老师们可以使用现在很多学校都配备的电脑或电视,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电影或电视剧的片段,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介绍课文中作者或事件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全面和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留意生活中与语文有关的方面来加深对语文的认识。例如提倡坚持每天写日记,或者老师布置周记的作业,锻炼文笔;让学生多读书、读报,在了解新闻时事的同时加大词汇积累量;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投稿活动,从班内黑板报,到校报新闻稿或校园电台通信稿,甚至各类大小报章杂志,在练习写作水平的同时也可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必须长期努力。上至教育局、教材组,下至每一间学校、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个阶层都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这一计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量变也需要时间,更何况质变。各方面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坚持履行各自的职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中语文教学将会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才方面作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菊玲.教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J]
[2] 徐卓.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系统论策略. [J]
篇10
一、一般性的教学方法
一般性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掌握“与教学相关的一般性知识、信念与技能体系;关于学习和学习者的知识与信念;关于教学一般性原则方面的知识,如学科内容的学习时间、等候时间或小组教学、与课堂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关于教育目的和目标方面的知识与信念等”[3]6。首先,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要密切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展开。在教学中,我们希望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但是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是能实现教学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是不是最好的?在《专业化的教师是怎样炼成的》中,杰克的教学方法只是实现了知识目标,学生理解了主题,但是没有完全体会到该剧语言的美丽,而斯蒂文让学生感同身受,帮助学生认识到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与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有某种联系,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也实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其次,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思考怎样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欲望,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知道学生的需要是什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还要掌握学生的兴趣是什么,有哪些兴趣?学生对什么问题很感兴趣,挑选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解决学生的困惑,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些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大关系。再次,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要考虑问题设计的方法。设计问题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非常重要一环,它往往会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设计的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是学生经过深入思考能够解答的,但又不是轻易就能回答的,这样设计的问题就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含量和现实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解答的,又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例如:新课导入也很重要,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中,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法和情境想象法,引导学生去思考,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情感上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视频教学,运用录像片段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还可以采用知识迁移法,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相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且“要有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这体现了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二、专业的学科教学方法
专业的学科教学方法需要掌握学科教学法知识,也就是依据对学生先前知识和兴趣的了解来解释特定的教学内容,要最有用的展现主题方式,最有力的阐释、举例、类比、解释和演示,也就是更易于被学生理解的方式。首先,情境教学法与“分层”法相结合。教学内容必须“加以改变以适应特定学生及特定地区的需要”[3]10。要了解学生的背景、家庭、优缺点及兴趣爱好以及学校、地区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及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划分,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情况来实施差异教学。还可以借鉴英国牛津大学的“成绩记录”教学法,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的进度,学习的培养计划,学习的目标对照检查表,来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学习记录,制定或者调整下一步的计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教师进行个别教学。其次,“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是小组之内互相合作,小组之间互相竞争,使每个学生各尽其能,使小组每个成员加倍努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合作学习一般用来解决一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的小组就是构建的一个集体或者是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成为共同体中一员,增强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共同体中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共同体中学会,理解包容的心态和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认知和组织能力,学会语言表达,学会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和谐相处。再次,小组讨论方法。讨论法的运用要提前提出讨论的主题、内容和需要学生阅读的文献资料,把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组或者让学生自由组合,在学生准备好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或者辩论。小组讨论中,每组要选出代表,由代表总结本小组成员的主要观点和看法,形成全员讨论,产生思想的火花。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第四,“自主和交互式学习”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来自主设计学习方案。设计自主和交互式学习内容包括:课程的作业、案例选择、考查内容、评价标准等,设计自主和交互式学习形式可以是网络视频学习、面面讨论交流、阅读文献、调查报告、实验操作等,经过小组讨论决定方案。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真正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第五,操作性教学方法。操作性教学方法是只能运用到某一专业的特殊教学方法,具有与某一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基本固定的程序和方式,教师一旦掌握便可立即操作应用。针对高职校的教学方法卢红学还提出了高职教学方法要切实结合高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特点,向注重学生的行为发展,采用模拟公司、案例教学、三明治教学法、项目教学等行为导向①教学方法[4]。最后,教学方法的实施还需要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在高职校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每个老师的专业发展程度在不同方面是不同的,掌握得教学方法也比较丰富和多样化。有的教师非常善于调动课堂氛围,教学充满激情,与学生互动较多,方式灵活多样,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的教师理论功底非常深厚,能把理论与现实充分结合,深入浅出,分析的有理有力,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教学内容。因此,应该形成一个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将不同的、好的教学方法汇聚,提炼,取长补短,这样形成的教学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当然,好的教学法还需要教师对学科的结构的掌握,否则可能就会导致歪曲学科本身的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对学科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现阶段,更需要深入对高职校专业教学法的研究力度,构建出适应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比较完整、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体系。
作者:薛伟 单位: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