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教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20:0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课教师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课教师论文

篇1

    论文摘要:时网络教育的研究,现在还相当薄弱。只有理论研究上去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网络教育学院建立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探讨了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就网络教育学院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网络教育学院建立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体育论文发表

    1为了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网络教育的生命线。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举办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中,有的高校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能根据网络学院学生的特点,把握网络教育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服务,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一些高校在举办网络教育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多数教师都是兼职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网络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究网络教育的规律,出现了从事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缺乏、教师网络教学经验不足、网络教学技术欠缺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

    2. 为了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促进网络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网络教育文凭的含金量,使网络大学能得到社会较高的认可,网络教育学院就必须尽快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中,除了有完善的网络资源、标准化的管理服务流程外,关键是要有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因为网络教育的学生主要是成人,他们具有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理解能力强、记忆能力弱、学习内容与职业或工作密切相关等特点。因此,如何针对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帮助他们有效克服学习时间不足、学习效率低等困难,并根据成人学习者的需求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策略,探讨并建立适合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些都依赖于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依赖于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能受到规范有效的约束,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3 为了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试点高校中,绝大多数都是名牌高校或有实力举办网络教育的学校,但在这些高校中,部分高校思想观念不适应,管理制度不健全,办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优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发挥“名校名师”的优势,没有把“名师”放到网络教学的第一线,这不但不能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同时也会影响名校的声誉和形象。只有真正建立了针时网络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鼓励和吸收大批的“名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中,从而为网络教育添光加彩。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国的高校也大举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与中国的高校形成激烈竞争,中国的网络教育要在与外国的名校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过硬的教学质量来树立自己的品牌,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广东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调查,笔者认为网络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上课酬金偏低。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上课酬金偏低,导致一些优秀教师做完课件后就不上课了,把上课的任务转给其他教学经验较缺乏、职称较低的青年教师,或者干脆叫自己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去上课,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为名师上课的效果与其他教师上课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学生就是冲着名校名师才来报读该校网络学院的,如果名师不上网络学院的课了,生源肯定会少很多,名校的声誉也会大受影响:个别高校的网络学院招生人数在逐渐减少,而本省其他高校网络学院的招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

    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每门课都应有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主讲老师负责值机答疑,责任老师负责BBS回答问题及批改作业,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的酬金要分开计算,如果是主讲老师兼责任老师,那么主讲老师还应拿责任老师的酬金。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这样区分,所以酬金也没有分开计算,这样主讲教师没拿到这份酬金,也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BBS中辅导和回答问题。此外,在各教学点辅导的酬金偏低,如有的网络学院不管到各教学点的距离是多少,到一个点上一次课2个半小时只给300元,如果是近距离的给300元还勉强过得去,但远距离的教学点,单程坐车就要6-7个小时,来回要十多个甚至20个小时,可课酬还是300元,这样低的酬金,导致不少主讲教师叫其他年轻老师去代课,而不管他是否做课件,也不管他是否是上这门课的教师。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影响了教学质量,更影响了网络学院的声誉。体育论文发表

    2.教师教学行为缺乏激励。有的名教师或主讲教师自己做课件,自己上课,上课前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且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学生的欢迎,上课也不随意调课和旷课,但网络学院却没有给这些上课认真负责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以恰当的奖励;而有的教师随意谕其他老师或研究生代课,随意调课或旷课,或教学效果差,但两者计算课酬的标准都一样这种既不奖优也不罚劣的做法,既挂伤了一些认真负责的教师的积极性,也使一些不负责或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不去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还是随意旷课或调课,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3.缺乏心理激励。每个教师本身都有繁重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要激励上网络课程的每位教师都能认真负责地像上本科和研究生的课一样,上好网络教育的每一节课,认真布里和批改作业,并认真负责地进行网上答提,从而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但有的网络学院不但缺乏行为激励,酬金偏低,而且还缺乏心理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的需要,因此,领导者要设法满足被领导者的被尊敬的需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一些网络学院由于实行公司化操作,把利益看得太重,不少教师评价这样的公司化操作缺乏人情味,这样又怎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呢?

    (二)在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有的网络学院的教师上课经常迟到,有的迟到半小时势至一小时以上,有的学生到了课堂却不见老师来上课,让学生白跑一趟,这种现象不止出现在一个老师身上,可却让学生无可奈何。还有的老师要调课没有提前通知学生,只是到了上课前几小时甚至学生到了教室才说要调课,又让学生空跑了一越:这种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损害了网络学院的形象。

2.教学过程缺乏约束网络教育完全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它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网络教育的学生都是在职的成年学生,他们相对于脱产的正规大专、本科生来说,年龄偏大,不容易死记硬背,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因此,对于网络学院的学员来说,不但要注重对学员的考核结果,更要注重学员们的学习过程,包括学员平时参与网上互动回答问题次数的记录,平时参加BBS讨论的记录,网上作业的提交,专题的讨论,网上实验以及校本部的学生上课的记录等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把叶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没有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的规范和约束,导致一些教师极少参加BBS网上讨论和值机答疑,使学生提的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影响了学生平时的学习进程,有的布五作业也不规范。还有的教师对校本部的学生上课,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效果不好,而网络学院只有时课件的评价机制,却没有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也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3.毕业论文指导缺乏约束。毕业论文是检验网络学院学员几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不但与学员的写作水平和实验经验有关,而且与指导教师的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严把毕业论文质童关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有的网络学院在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时,指导小组组长一人指导全组30人的论文,其他两位教师只是挂名而已,或只是参加论文答辩。而指导论文的全过程只是一人在指导,一人拿指导论文的酬金。这样既不能发挥集体智慧去提高论文指导质量,也没有体现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体育论文发表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适当提高教师上课和辅导的报酬。

    (1)在原来报酬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每门课的课酬。根据职称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系数,拉开一定的距离;同时根据教学效果的好坏确定不同的计算报酬的系数。这样既鼓励职称高的教授、副教授投身于网络教育事业,同时也鼓励每位教师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效果的系数不是根据职称而是根据教学质量,职称较低的人教学效果好,同样可以拿较高的系数。因此,把教学效果与职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好坏,也能较客观地计算报酬。(2) 科学确定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报酬计算标准。可以根据值机答疑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报酬标准,规定只有按规定时间完成了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教师才能拿这份报酬没有进行网上值机答提的必须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才能随时跟踪和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和过程,从而指导和监督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3)科学合理地确定到各教学点考前辅导的报酬,可以鼓励做了课件并且职称较高的优秀教师亲自到各教学中心去授课,从而确保教学质量,同时也调动了各教学中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各教学中心反馈的信息来看,各教学中心的学员欢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到教学中心去辅导,不欢迎不上这门课而只是去代课的教师像蜻蜓点水一样地讲一下就了事,也反叶学生只是自学而从不与任课教师见面的做法-

    2.强化行为激励网络学院可以成立教学督导组,由教授等专家组成,随机抽查教师上课的情况,并对教师上课的情况进行评分,专家评分占40 %,学生评分占60 % ,综合起来就是对教师上课质量的评价学生评分还应包括网上学生对课件质童、值机答疑的评分网络学院根据对每个教师的综合评分,每学期评选优秀教学奖一、二、三等奖,这样持续的激励,既可以激励获奖的教师把教学搞得更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鞭策教学质量较差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心理激励一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来说,很看重从心理上受到别人的尊重:因为不少老师评价公司化操作的网络学院太缺乏人情味,上了几年的课还未见全体上课教师一起集中聚餐或交流。如果网络学院不是把利益看得特别重,拿出一点钱让全体任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交流或搞些活动,并在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对每个任课教师表示一点礼物,这样会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事业中来,更认真地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规范有效的约束机制体育论文发表

    1.制定严格的上课纪律。规定每位教师必须按规定时间上课,不能随意调课、缺课。对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的,至少要提前三天在网上通知学生,并安排好补课时间。对随意缺课又不安排补课的,要扣除要奖金。设立学生投诉电话,加强学生对教师上课出勤的监督。

篇2

为实现文学精品课网站建设目标,网站的整体设计要凸显其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点,为文学课程的教与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文学精品课网站的设计主要包括“首页”、“前台显示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三部分的内容。

(一)首页设计

在整体上,网站的首页设计要做到界面直观,条理清楚,个性突出,导航设计清晰,操作简易,图像、文字、背景颜色、标题、注脚等风格统一,整体效果舒适顺畅。具体来说,文学精品课网站首页的主要色彩为绿色,绿白相间,网页看起来雅致而有生气,同时,通过调整其透明度,增加层次感。网站的整体布局呈“国”字形。首先,欢迎界面位于首页上部,包括题目和导航栏,其英美文学代表人物莎士比亚和福克纳的照片和课程题目与导航栏目主题一致,和谐美观;导航按钮“首页、课程介绍、课程建设、学习指南、网络课堂、实践教学、师生互动、教学资源、教学研究、政策支持、下载专区”依次排列,导向清晰,节时省力。其次,网站的中间部分由“课程简介”、“课程负责人简介”、“学术动态”、“通知公告”和“教学•研讨•交流”(教学、科研与参加学术交流的展示图片)、“友情链接”六个栏目组成;各模块的内容突出“新”字,语言简洁易读;移动式图片通过点击图片本身可阅读该图片的具体信息。网站首页的下方显示“版权所有”、“技术支持”和“访问统计”等信息。总之,首页的设计要突出个性,保持形式与内容的一致与和谐。

(二)前台显示系统设计

前台显示系统包括“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两个栏目。点击导航按钮,便显示“拐角型”的子首页。本部分侧重论述“课程网站”的前台显示系统的结构设计。1.申报网站“申报网站”由“课程负责人情况”、“主讲教师情况”、“教学队伍情况”、“课程描述”、“自我评价”、“课程建设规划”、“申报书”等栏目组成。主要通过文件链接的形式,为专家评审提供材料。2.课程网站“课程网站”包括“课程介绍”、“课程建设”、“学习指南”、“网络课堂”、“实践教学”、“交流互动”、“教学资源”、“教学研究”、“政策支持”和“下载专区”十个栏目。“课程介绍”栏目首页的左侧显示“课程简介”和“课程描述”两个子栏目。“课程简介”简要介绍了《英美文学及选读》课程在英语专业学习中的地位、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内容。“课程描述”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本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安排、教材的选用与参考书目。“课程建设”栏目下设“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四个子栏目。“教学团队”栏目内含“师资队伍”和“学术水平”两个下一级栏目。“师资结构”由主讲教师、师资结构、教师培养、梯队建设构成,“学术水平”由教学评估、高职授课、科研统计、获奖情况、荣誉称号、年终考核、突出成绩构成。“教学内容”栏目涵盖《英美文学及选读》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学实施计划、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实践教学内容一览表、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和教改成果统计一览表。“教学条件”栏目包括《英美文学及选读》教学文件、教材建设规划、使用教材一览表、辅助教材一览表、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网络教学资源一览表、网络教学资源使用情况介绍、教学音像资料一览表、多媒体教学课件一览表。“教学效果”栏目包含《英美文学及选读》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讲课质量”和“综合评价”。“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内有辅导计划、辅导记录、批改作业、考试命题、阅卷规章制度、题库建设(链接习题库)、教考分离情况总结、试卷档案、相关讲座及其课件、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月活动获奖话剧剧本、演讲稿等。“讲课质量”包括学生信息员反馈、各学期访谈、座谈会情况、督导组听课反馈意见、主讲教师录像(链接“教学资源”)。“综合评价”内含同行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和校内专家及同行评价)、学评教情况(学生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学生评教结果)、学生能力测试(试卷分析等)。“学习指南”下设培养目标、学习方法、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四个子栏目。四个导航按钮会链接各自的内容,其中“学习方法”导航按钮会链接若干关于学习策略的文章和讲座。“网络课堂”栏目的首页设有“学习资料”、“学习公告”、“在线自测”、“学习工具”和“考研信息”五个导航按钮。“学习资料”包括英美文学简史、文学术语、文学常用词汇和教学课件。在“学习公告”栏目中,教师会依照教学计划各章节的知识要点、预习任务、课堂讨论题目、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解析、论坛时间安排、学期论文题目、作业反馈信息、辅导安排、测试时间等信息。“在线自测”提供各章节的练习题、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学习工具”包括学习笔记、学习记录、作业管理、词典等常用工具。在“考研信息”主要一些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信息、推荐书目以及一些公共课和专业课学习指导。“实践教学”栏目下设六个导航按钮,“教学目标”、“学期论文”、“话剧改编”、“表演录像”、“学生创作”和“毕业论文”。各按钮分别链接《英美文学及选读》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学生的优秀学期论文、改编的话剧剧本、表演录像、图片、学生的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等自创作品、各届毕业论文题目、优秀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的内容。“交流互动”栏目首页包括“网络答疑”和“讨论交流”两个按钮。“网络答疑”含有E-mail邮箱和留言板式,“讨论交流”采用在线论坛方式。“教学资源”栏目的首页设有“教学课件”、“习题库”、“教学录像”、“图书馆”和“电影院”五个导航按钮,分别链接《英美文学及选读》教学课件、习题库、教学录像以及英美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图书馆、英美文学名著电影院。“教学研究”栏目首页的导航,“学术论文”、“课题研究”、“专著简介”和“研究现状”,分别链接教学与研究学术论文、课题研究申报书、结题书和课题研究报告、英美文学专著简介、英美文学研究现状、教研计划和活动总结、教学团队教研获奖情况。“政策支持”栏目通过“教育部”、“河北省教育厅”、“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导航按钮链接各级别的关于精品课申报、建设、评审、验收、政策、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文件。“下载专区”栏目为师生提供可以下载的一些辅导材料、讲座、课件、学期和毕业论文写作格式、学习评价标准、教研成果、科研信息等文件。

(三)后台管理系统设计

文学精品课网站后台管理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关系到整个网站的正常运行。精品课网站后台维护系统必须具备快速维护与更新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内容的功能。网站后台管理系统的设计要依照前台显示系统的内容,其每一个项目则与前台显示系统中的每一个项目相互对应。后台管理系统(见图1)是管理员和任课教师对整个网站进行维护的平台,它包括首页管理、栏目管理、内容管理和用户管理。文学精品课网站后台管理系统的软件技术平台受执行效率较高的技术的支撑,同时支持SQLServer数据库。是Microsoft推出的新一代ActiveServerPages,具有理想的存储和读取数据的速度和效率,保持较强的可操作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系统设计,“网站后台管理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的分布式信息制作、、维护和管理平台,从而使网站的信息管理效率提高,网站更新速度加快,数据质量提高。”[4]258

二、功能设计

文学精品课网站信息系统以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后台数据库,采用ASP网站架构技术,实现文学精品课建设所需要的互动交流、在线阅读、学习记录、在线测试、音视播放、快速搜索、图文移动、栏目链接、修改更新、资料下载十大功能。

(一)互动交流功能

“互动交流功能”通过E-mail、留言板、在线论坛等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校内与校外学习者的沟通与交流。留言板和邮件能够满足师生之间的答疑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所有留言通过后台老师的审核后读者方可看到。在线论坛则以教师给出关于英美作家写作特点、作品分析等相关的题目、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在线交流。

(二)在线阅读功能

“在线阅读功能”通过点击导航按钮实现直接阅读所有教学资源,诸如教学文件、习题库、英美文学作品、论文、学术动态、通知公告等文件,还可浏览教师和学生的在教学、科研、文学知识比赛、名著表演、诗歌散文朗诵等活动的图片。

(三)学习记录功能

“学习记录功能”是在“网络课堂”里设置的有益于学生自学的一个学习工具。学生既可以通过点击“作业管理”按钮,完成并提交作业,也可以点击“词典”按钮,查阅、学习英美文学术语和文学教材里出现的生词。此外,学生可通过记录功能记录学习笔记。

(四)在线测试功能

“在线测试功能”设置于“网络课堂”栏目,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拼题来实现在线测试、试卷提交和成绩查询的功能。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各个章节教学重点的掌握程度,学生亦可自测学习情况。

(五)音视播放功能

“音频播放功能”能够实现网站所有资源中的音频和视频在线播放,如“教学课件”里的名著电影片段视频、诗歌朗诵录音、“教学录像”里的教师录像以及“电影院”中的英美名著电影和“实践教学”栏目里学生的话剧表演录像等音视频资源。

(六)快速搜索功能

各子栏目首页左侧均设有“导航栏目”、“站内搜索”和“热门文章”三个快捷搜索导航按钮。通过点击导航按钮,或者输入文件的关键词,或者通过移动的热门文章题目,实现快速搜索到相关内容的功能。

(七)图文移动功能

“图文移动功能”包括“图片移动”、“文件名称移动”和“重要通知移动”的功能。“图片移动”便于生动展示教学、科研、活动成果,并通过点击图片可阅读该图片翔实的文字说明;“文件名称移动”用于“学术动态”、“通知公告”、“热门文章”栏目中的内容。“重要通知移动”是在导航按钮下方设置的滚动式简短、醒目的红色文字,用于重要的通知。各栏目中依次出现的图片、文章题目和通知,便于师生查阅。

(八)栏目链接功能

链接功能包括“站内链接”和“站外链接”两项功能。“站内链接”指前台显示系统的一级导航按钮通过点击各按钮链接二级、依次三级按钮的内容。“站外链接”指通过“友情链接”链接列表式或滚动式的各重点大学网站,如耶鲁大学公开课网站以及北京、上海、广东、天津、西安、南京、大连、洛阳、成都等地各大学的英语专业精品课网站,以扩展师生视野,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平台。

(九)修改更新功能

“修改更新功能”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支持多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共同补充文学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支持任课教师按照教学需要增删二级栏目的导航按钮,上传新的文字、图片、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确保网站教学资源的正常维护,保持网站资源的新颖和前沿。

(十)资料下载功能

文学网站资源丰富,在“下载专区”有很多诸如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习题、课件、音频、录像、论文格式与要求、科研成果等教学和科研资源可在线下载并显示资料基本信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

三、结束语

篇3

关键词:完善路径;网络第二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 网络第二课堂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加强网络第二课堂建设,是网络化背景下,巩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每个学生每天不论是使用手机或是电脑,至少要花费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上网。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从国外来看,网络视频公开课、Moocs等基于网络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不出国门也能上世界名校的公开课程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求学路径。国外的网络课程在给青年人带来新知识、新信息的同时,也冲击着国内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主动适应这种变化,迎接挑战,才能在网络化的背景下,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其次,加强网络第二课堂建设,是网络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需要。学校利用网络第二课堂,能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使教师与学生互动,同时能使教师在教学和网络技术应用方面得到能力的提升。在建立网络第二课堂的过程中,教师浏览和搜索大量有关课程教学资源并重新整合,通过网络了解现在大学生的喜好,这一过程使教师开阔了视野,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拉近师生距离。有网络第二课堂的参与,能使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学生学习更积极。

再次,加强网络第二课堂建设,是网络背景下调动学生在第一课堂之余更多地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方式。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课堂,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网络载体引导学生关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如教学视频、教学论文、时政热点等,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能够走出教室,走进寝室,走进生活。

最后,加强网络第二课堂建设是网络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网络第二课堂能够丰富大学生的阅读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依靠教材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学习教材之余还要阅读原著、文献和时事热点。建立网络第二课堂可以使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习惯与教材学习结合起来,或精读,或泛读。另一方面,通过提前订立课堂讨论主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课后,各学习小组的学生能通过读、辨、思、写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写作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逐渐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第二教学课堂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了一个主动的学习氛围。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互动性不足。网络与课堂脱节现象比较突出,网页内容大多成为第一课堂结束后历史资料的堆积,成为应付检查、申请课题的手段。而网页是否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作用,并没有引起教师的太多关注。为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进,在完成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许多高校在申报了国家级或省级网络精品课程的同时,建立了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其中一些课程了教学视频、参考文献、课后习题、章节重点等教学资源,但是这些网络精品课程只是单一地将资料公布出来,并没有形成互动的模式。精品课程中如答题、论坛、作业、网上考试等互动栏目中都没相关内容,互动式的网络教学资源被闲置。此外,大部分学生对于该课程在学校主页上可以查看并下载相关网络学习资源并不知情。高校建立思想政治课程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的教学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但一方面教师不重视平台的资源共享和建设,另一方面学校没做好宣传工作,导致知道该平台的学生少之又少。虽然教师及时公布课程的参考书目和文献,但由于学生专业课任务繁重或其他原因,在对相关理论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仍不主动翻阅相关参考书目,形成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受学的尴尬局面。

二是第一课堂之外师生的互动性不够。在一些高校纷纷建设新校区的背景下,普遍存在着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住所距离随着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拉远,所以存在第一课堂之外师生之间的交流淡化的情况。网络第二课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网络第二课堂的建设中,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掌握应用技术方面的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够等原因,师生之间在第一课堂之外的交流依然不足。

三、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第二课堂的途径

首先,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的师生互动平台,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加强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库建设。例如,课前向学生提供参考书目、课外推荐书目,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后及时上传录制的课程视频、相关资料视频、课程PPT、章节的重点和知识脉络,让学生做好复习的工作。加强资源共享平台的试题库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检验平时学习和期末考复习的平台。加强资源共享平台的时政热点资源建设,让共享平台成为与教学内容、时政发展同步的平台。

其次,进一步完善信息交流的师生互动平台。QQ、飞信、微博、博客等网络社交工具正在成为人际交流的重要载体,也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第二课堂交流的重要平台。这里以QQ群为例,QQ群可以成为师生交流的即时通信工具。我们可以以每个教学班级为单位,建立独立的QQ群(据调查统计,每位学生至少拥有一个QQ号,而且每天在闲暇之余都会登陆,因此采用建立QQ群的方法能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得知教学信息)。利用QQ群,老师或助教可以将有关教学的通知和事项及时告知学生,如遇问题,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寻求助教解决问题,或由助教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处理,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助教、学生三方的互动。例如,教师提前将下次课程的讨论主题交于助教,由助教在QQ群里公布并做好参与讨论小组的统计工作,再反馈给教师。此外,还可以在QQ群内公布教务信息,如上交作业的情况,若出现漏交、迟交作业现象能通过QQ群及时得到处理。也可通过QQ群公布时事热点,学生以各自组建的小组为单位,通过线下的资料查找和小组讨论,整理成几百字的评论文章,再通过线上,由助教整理并交于教师,评选出班级内的优秀时事热点评论文章,再上传至QQ群作为共享文章,与大家共享具有独特视角的属于当代大学生的观点。

最后,进一步增强教师对网络第二课堂建设和运用的积极性、主动性。目前,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利用网络第二课堂组织教学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网络第二课堂的开展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手段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通过对教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业绩进行更为客观的考评机制,建立起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制度框架,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网络第二课堂建设方面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网络交互平台;研究共同体;多维交流;智慧共享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41-02

教研活动是一种集智的活动方式,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实际的教研中,却经常出现组织者费尽心思筹划,而参与活动者寥寥无几,研讨发言时客套话连篇、敷衍了事等现象,使教研活动失去了应有的互动研讨、集智发展的效能。笔者尝试在网络平台上利用博客、播客、聊天室等形式,构建基于课程、基于班级、基于全体教师的研究共同体,拓展了教研时空,提高了教师互动、合作的有效性,让每个教师真正成为参与者,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在共同研究、交往互动中求得发展。

一、通过博客和播客,共享教学资源

在学校网站建设学校教育博客,并依托网站建立学员个人的博客,如此形成一个博客群。每个教师可以在博客群里阅读他人博文、阅读同学科教师上传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发表评论、留言,发表自己的博文,实现师师间的交往互动。

有些教师在个人博客上建有“播客”。通过播客,把自己搜集到的课程资源、专家讲座、精彩教学片断、拓展资料等通过视频上传,供备课组其他成员观看。教师观看后,可以通过回帖、发表评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及引发的思考等。如此以来,不仅每个教师提供的拓展资料是教学资源,教师的回帖、评论等也是可贵的教学资源。每个人在阅读帖子、评论的同时,既达成了教师思考的多次碰撞,也是在共享资源,分享智慧,让教学研究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

二、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协同备课

集体备课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集聚教师团体智慧、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教研方式。但在实际集备中,组员之间往往因为碍于情面或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难以真正在集备时发表有价值的观点或思考,难以实现高效备课。而借助网络平台,备课教师提前将自己的讲稿、教案在博客上出来,供教师研讨打磨,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集智的备课目标,真正打磨出精彩课堂。备课教师公布第一次教案之后,组内教师精心阅读,提交自己的对教学设计的建议和意见,以利备课人修改。参与教师有了课前的预习,备课人有了对教学的再次设计,课堂教学就能够围绕重点、难点展开。

课后,主备人通过聊天室,与同组教师进行交流,获取老师们的反馈信息,再次进行二次、三次备课。这样的适时聊天,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更有利于教师之间坦诚地进行思维碰撞,打磨出精彩的教学设计。

三、借助网络评课,实现交往互动

传统的面对面评课,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听课人还没有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去深入思考,大多只能对课的整个过程谈些肤浅的看法,只能局限于表面,所发表的意见感性多而理性少。且每次的评课,只有少数人发言,点到即止,交互面小、意见难以充分表达。我们借助网络聊天室,组织教师在相应的时限和研究课题中进行网络评课。这样听课人在课后自己合适的一个时间去发表评论,已经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过了深入思考,所发表的评论更中肯,也更有深度,更有价值。

网络评课的内容留存在网上,信息的存储性提高了,讲课人或者主题研究主持人,可以在活动后自主安排时间对各家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还可以把进一步学习的心得继续与别人交流。即使没有参加听课的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已发表的评论,了解各家观点,参与评论。如此对于上课者和听课者而言,每一次阅读网上的评课意见,都是全方位反思自身思想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过程。这样通过反复对话,发表的评论理性思考增多了,研讨的影响时间延伸了,指导的辐射面也更宽广了,使一种基于小教研组的相对封闭的传统行为变为一种大学科的全面开放的行为,从而以教师多向、多人、多角度的参与实现了群体的交往互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平台。

四、依托专业聊天室,实现多维交流

教学中引导全体教师加入聊天室团队,通过文本、视频等方式开展教学观摩、主题研讨、协同备课等活动。比如,我们尝试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学科教学团队,分管学科教学的领导担任管理员,并吸纳同学科教师参与本学科聊天室的管理。要求每个教师加入相应学科的聊天室,参加聊天室活动。当学科教研活动时,聊天室管理人员制定活动计划,统筹安排活动,确定主题、主持人、时间等。而后根据活动安排,通过聊天室播放讲座、课例、优质课视频等,供群组教师观看,然后就活动视频、课例等在观后进行聊天(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管理人员通过博客布置作业,引导教师撰写教学设计片段、教学小论文、活动反思等。

通过活动主持人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的合作研讨,实现多维的、多方式的交流互动,既培养了教师间的合作习惯,也让教师在合作中碰撞智慧、交流思想、总结反思,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

五、运用网络论坛,达成智慧共享

篇5

【关键词】翻转课堂 学习支持 Moodl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46-03

一 引言

在2007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了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其利用电脑制作出数千个教学视频供学习者在线学习。美国部分学校让学生回家观看可汗学院制作的视频来代替上课,上学则是做练习,由老师或已学会的同学去教其他同学不懂的地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开始被人们关注,并把这种课堂叫作翻转课堂。近几年这种被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研究热点,尤其在高校,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被高校教师运用在各种学科教学中。

真正的翻转课堂需要基于学习资源有组织、有平台、有指导地开展有意义的交互学习和知识建构,并且包含以某种学习目标为标准的知识建构和学习评价。在此过程中,学习支持服务是不可或缺的。

云南曲靖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于2012年开始学习支持系统建设。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教师的教学科研、学院管理、教研活动、学生活动、班级文化建设、论文指导管理,以及我院教师和曲靖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帮学对子活动区都构建在一个网络平台里,通过这个学习支持系统使所有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帮学对子能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虚拟的学习生态圈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教师提供进行翻转课堂研究的技术支撑。

二 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

1.开源教学平台的选择

Moodle在交流工具、学习对象、用户数据管理、可用性、适应性、技术面、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Moodle整体性能较好,并且具有模块化、面向对象的特点,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差异性,进行Moodle模块的二次开发。

2.Moodle的整体功能特性

Moodle 的整体功能特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总体设计功能特性。Moodle比较容易安装,可以安装在任何支持 PHP 的平台上,安装过程简单,一般根据提示点击下一步就可以完成Moodle的安装,并且只需要一个可以共享的数据库。Moodle是建立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它的整体设计功能包含了协作、活动、互相批评讨论等社会主义教育学的理念。Moodle适合于在线课程,同时也可以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能够在Moodle平台开发多种网络课程。它只需要简单的浏览技能就能够使用浏览器进行浏览,并且界面简单,导航明确,容易理解,绝大部分的文本(资源、论坛帖子等)可以用HTML编辑器编辑。

第二,网站管理功能特性。网站管理是通过安装Moodle时的提示定义管理者的权限来进行管理的。管理者具有设定网站颜色、字体大小、版面等权限,个人风格设计的自由度比较大。

Moodle可支持任何一种语言,具有进行语言本地化的功能,它有语言包插件可以基于网络的内嵌编辑器进行编辑。目前Moodle已经有超过70种语言本地化的语言包可供使用者选择。Moodle 站点的代码是采用 PHP脚本语言编写的,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修改或者设计开发出满足自己需要的Moodle模块。

第三,用户管理功能特性。Moodle在保持高度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管理流程,以便减少管理员的工作量。每人只需要一个账号就可以访问整台服务器,管理员账号控制整个课程的建立和课程教师用户的任命,管理员权限可以任命课程中的普通用户作为课程的老师,并决定是否允许教师建立课程。管理员可以限制教师(比如:兼职的教师)的编辑权限,没有修改课程权限的教师就不能随意修改课程。对于学生用户管理,采用标准E-mail认证法,学生可以通过E-mail自己建立登录账号,如果E-mail地址通过确认便可以得到验证。

第四,课程管理功能特性。Moodle在课程安全方面设置成任课老师可以给课程增加一个“选课密钥”以阻止不属于该课程的学生进入,只有拥有“选课密钥”的学生才能进入,以便于任课教师的课程管理。课程分为星期、主题和社区讨论三种显示格式,课程教师可以任意地选择课程的显示格式。课程活动配置有供学生进行协作讨论的论坛、聊天和专题讨论的区域,课程教师可以利用上传教学资源的资源区域,学生可以利用上传作业的提交作业配置,还包括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测验、投票、问卷、调查等功能区域。课程主页上会显示课程动态变化的提示,学习者可以根据这种变化了解课程的动态。Moodle具有自定义评分等级,教师可以查看测验和作业评定分数。课程教师能够备份在Moodle里的课程栏目中,课程教师可以把课程打包为一个zip文件存放在备份盘里,备份的课程能够在其他Moodle服务器中恢复。

3.系统设计的理念

由于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学制不同,因此在管理支持方面,学习支持系统并不承担财务管理、就业管理和职业促进管理等方面的服务项目,这些项目都由高校专门的财务管理、招生毕业办公室这些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对全日制在校学生的学术支持更多关注学习过程服务方面的管理,如成绩管理、评价管理等,非学术支持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辅导和激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等。

全日制在校学生的学习支持主要通过面对面和在线两种交流方式来完成,学生既能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指导,进行师生、生生交流,又能在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上进行交流。因此,在学习支持系统中可以把学生与教师之间面对面才能完成的学习指导、辅导和激励,让网络系统来辅助完成。同时,学习支持系统又是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和成长的一个平台,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个学习生态圈。生态圈里的成员形成一个共同体,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的学院。基于此理念我们设计了学习支持系统。

4.系统设计及主要功能介绍

学习支持系统前台分13个主要模块,系统结构如图

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主要是物电学院的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学院的会议纪要、公告通知、重大讨论议题和下一级管理部门的管理平台也在这个系统里,基本能够辅助学院的整个教学管理。

教研室是根据学院的三个专业方向来分成三个教研室,教研室分成相应的几个教研组。这个系统里主要有教研室的重要公告信息、学术会议信息、教研室活动记录、常规教学检查、课程建设、专项项目管理、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申报、期刊推荐和教研室教师的个人主页与个人博客等栏目。每个教研组的教师都可以在相应的栏目里添加内容。团总支学生会管理平台主要是学院的团总支和学生会的活动平台,里面包含了公告信息和每个学期的团队活动、学术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兴趣小组和专业学习共同体以及工作纪要等。学习型班级建设平台是学院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网络平台,里面包含了班规班约、教学质量反馈、手拉手学生创新学习与协作发展共同体、班级硕果、学生个人综合评估、班级工作备忘录、班会纪要和学生个人主页和博客链接。其中班主任为课程设置教师,由班主任添加课程栏目。

手拉手学生创新学习与协作发展平台主要是学生之间的一个协作发展平台,展示的是学院每个学生在这个平台里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生科技创新论坛、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创新学习与协作发展研究和各个班级的学生科技创新方向、成果等。教育技术类网络课程包含了教育技术专业的所有网络课程,物理学类网络课程包含了物理专业的所有网络课程,电子技术类网络课程包含了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所有网络课程,这些网络课程都分为专业课程、实训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大的课程设置平台。课程管理员设置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为课程教师,由任课教师建设网络课程。

选修类网络课程包含了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所有选修课网络课程,这些网络课程又分为学院内选修课、其他学院选修课平台。主要是学院内选修课网络课程建设,课程管理员设置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为课程教师,由任课教师建设网络课程。

学生兴趣小组平台目前只有影视节目制作、摄影兴趣小组和考研学习共同体三个平台,还可以根据学院新成立的兴趣小组增加新的平台。

科技创新与创业大赛项目指导平台是根据物电学院三个专业而设置的平台,分为教育技术学生大赛项目、物理学学生科技大赛项目和电子技术学生科技大赛项目,包含了学生的各类比赛项目,这个项目里有科技创新的通知、时间安排、创新作品申报书、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和学生按班级划分的科技创新项目等。

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是把学院的每位教师根据名单设置成一个平台,如某某教师论文指导平台。在某某教师论文指导平台里有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定,每一个学生的论文题目、论文讨论、修改的论文和最终定稿的论文表格。

项目管理与课题研究平台划分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项目规划、教学团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和新兴产业专业申报四个模块。每个模块里包含文件通知、参考资料、项目组任务安排、申报材料交流共享、会议记录和项目里各个教师的汇总材料。

三 为翻转教学模式提供学习支持系统

学习支持系统完全可以提供校内师生进行翻转式教学的技术平台。学生可以课前通过系统学习,教师可以随时利用网络上传教学视频,利用学习支持系统为教学部门提供各类教学行为分析,实现教学模式的新探索。系统分别在曲靖西城中学、曲靖罗平旧屋基民族中学和曲靖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进行测试与运用,许多老师和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系统的培训和使用中。在一年的试用过程中,系统运行正常,各合作单位的教师普遍反映本系统能够满足翻转课堂的学习支持需要。

未来几年,学习支持系统将进一步利用全媒体技术整合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各类教学资源,提供网络、电视、广播的全媒体应用服务。

四 小结

基于Moodle的学习支持系统的运用可以看出,学习支持系统使学习资源和网络技术得到了充分利用,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精神得到了充分发挥。而学习的成本、技术的发展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也决定了学习支持系统并不是平台功能的简单实现,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篇6

一、网络平台,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

网络平台,是新时期教师发展的智力源泉,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无穷无尽的空间。如何在网络条件下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管理中的新课题。

1、教育论坛,是教育信息汇聚台

这是个论坛盛行的时代。论坛又名BBS,它提供了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可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因为它的强交互性,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在论坛上轻易浏览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反思与问题,感受教师们的主动参与与对同行出现问题的积极帮助,看到同行们在论坛上展开的激烈讨论、智慧火花的碰撞,也可以欣喜地看到在论坛的互动交流中教师们迅速的成长。论坛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人们的沟通更加便捷、有效,教师可以通过论坛发布信息,与专家、学者探讨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

2、教育博客,是教师思想的展示台

博客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博客与论坛一样,方便人们跨越时空进行交流,博客更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关于教育、教学的理念可以通过博客进行快捷的展示。博客是一个学习的好处所,能帮助教师开拓思维、开阔视野,在网络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疑惑、困惑,促进教师反思、探索。一些教育网站推出了“分类博客名录”、“名博推荐”,方便教师学习教育名家对教育的理解与感悟。

3、教育网站,是教育理念的检阅台

网络技术为我们建立教学资源库、教育网站提供了便利。教师是教学资源库、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各种各样的图片、文字、动画、课件等现成的素材和已开发好的资源、课件、试题、案例、论文、文献,都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网站、教师个人网站的素材。学校教育网站、教师个人网站是先进教育理念激进的场所,一些时尚教育理念、教学措施在网站上公布,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

二、网络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网络教学是指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老师与学生联系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向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这种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人机(网)互动的教学系统或教学模式,是把教室扩展到校园网上、互联网上,使资源在全校甚至全国、全球范围共享的教学形式,它具有强大的共享功能、交互功能、虚拟功能。

1、加强集体合作,构建网络备课模式

“细节决定成败”,备课是教学的初始环节、基础环节。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更显重要。为此,我们立足网络环境,积极构建了“个人备课、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网络集体备课新模式。

2、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网络上课模式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为此,我们积极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多媒体系统,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大大扩展了单机多媒体系统的功能,形成了一种理想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积极性,我们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纳入了对教师的课堂评价。我们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摆脱了鼠标的束缚,所有操作都在白板上可以实现,实现了真正的互动。

3、通过课例展示,追求网络评课活动

篇7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近几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搞得轰轰烈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但因它只是教师讲课内容的一种演示,未能融入教学整体,无法收到与学生即时互动的效果。后来,有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上网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建立专题网站,拓宽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但由于学生的参与有很大的随意性,网上可供使用资源的不确定性,专题网站难以涵盖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等诸多原因,还是满足不了大家对教改的要求。因此,在现阶段,急需探索一条更适合语文 教育 现状的路子。北京四中特级教师顾德希老师的语文课程信息化的基本模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既不是单纯的网络教学,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而是中间的结合点——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的有机结合。在这个模式里,虚拟环境里无法实现的面对面的情感教育在45分钟的现实课堂里依然存在,而在现实课堂里很难做到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等,则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实现,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所谓现实课堂是指在学校特定时空内进行的师生间的教学活动。所谓虚拟课堂,是在网络上开辟的一个虚拟教室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其主要表现方式是教师教学平台、 论坛 和聊天室的结合。虚拟课堂是现实课堂的无限延伸,现实课堂是虚拟课堂的有机展现。

第一,虚拟课堂的建立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多级跨越。如北京沙河中学王海霞、实验中学罗丹、昌平一中张斌等教师都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呈现了异班、异校、异地的学生共同学习一个专题的可喜场面。

第二,虚拟课堂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北京昌平三中王爱红老师组织的《我读苏轼》专题学习中,学生的主题帖有1054个,回帖有3245个,学生参与度很高。

第三,虚拟课堂可以将阅读内容和阅读范围延伸和扩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和决定阅读的方向和内容。前锋学校赵红梅老师在《走进李白》的专题学习中,与学生一起解读了近百首李白的诗。这在传统的、现实的课堂中是无法想像的。

第四,利用虚拟课堂,教师可以把课文内容和其它相关内容组成一种非线性的、多维的信息网络,学生能够十分便捷地把新知识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

第五,虚拟课堂为学生阅读、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应用舞台。学生能够针对阅读文段、习作,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阅读心得,或把自己的文章放在网站上,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北京昌平实验中学罗丹老师的《新月派诗人诗歌鉴赏》专题,学生欣赏完了仍意犹未尽,纷纷提笔创作。

第六,虚拟课堂可以逐渐转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全新的、高效的、超文本的、多媒体的阅读和检索方法,促成信息时代阅读方式的变革。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1.课题研究的目标:以网络为平台,通过学生在虚拟课堂上自主性地学习,提高现实课堂的学习效率,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2.课题研究的内容:(1)阅读教学的研究。 现代 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包括拓展阅读空间的研究、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阅读专题训练的研究等。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包括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与文言文诵读教学整合的研究、文言文网络阅读和现实课堂教学交互性模式的研究、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相结合鉴赏文言作品的研究。(2)写作教学的研究。包括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虚拟课堂中互动评改的研究、赏析交流平台的研究等。

3.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文献 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 总结 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实施的基本过程

课题实验在教学中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以张斌老师在《走近〈论语〉》专题学习中的教学过程为例。

第一阶段:预热。(1)教师完成《走近<论语>》专题教学设计,并提交语文教研组研讨。(2)初步确定选修班级的学生,并让学生完成加入选修班级 网络 平台的注册申请,建立本选修班级的虚拟教室。(3)利用寒假时间,让学生在虚拟教室进行学习交流,熟悉虚拟教室。

第二阶段:启动。(1)落实选修班级的学生。(2)落实学校的相关资源配置,如为住宿生提供机房等。(3)教师在“语文选修 论坛 ”中建立《走近<论语>》专题的相关论题,学生开始在虚拟教室进行专题的初步学习。本阶段学生主要在虚拟教室的“走近《论语》之一(积累整合)”论题中进行学习交流。

第三阶段:推进。(1)现实课堂教学:《走近<论语>》之《走近孔子》。(2)本阶段学生主要在虚拟教室的“走近《论语》之二(选择《论语》中的一则或几则,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谈谈感受)”论题中进行学习交流。

第四阶段:交流。(1)现实课堂教学:《走近<论语>》之《百家争鸣》。(2)本阶段学生主要在虚拟教室的以下论题中进行学习交流:“走近《论语》之四(整理《论语》中的成语、格言,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写成小短文,与同学交流)”、“走近《论语》之五(针对《论语》里的道德规范进行讨论,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五阶段:再推进。(1)现实课堂教学:《走近<论语>》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本阶段学生主要在虚拟教室的“走近《论语》之三(试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体味《论语》中不同人物的个性,并写成小短文)”论题中进行学习交流。

第六阶段:深化、小结。(1)现实课堂教学:《走近<论语>》之《名家读<论语>》。(2)本阶段学生主要在虚拟教室的“走近《论语》之六(不同时期对《论语》的解读数不胜数,请选择其中的一种学习,并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其他同学交流)”论题中进行学习交流。(3)进行本专题学习的小结。

这个过程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篇8

【关键词】远程网络 财经类 网络课程

《财务案例研究》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将财务理论与管理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本课程是对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属全程案例教学,体现了财务理论、企业实务与政府政策的有机统一。本文以某省级开放大学《财务案例研究》课程为例,主要阐述了《财务案例研究》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课程教学的策略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点。

一、《财务案例研究》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通过分享教学经验,解决了课程辅导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财务案例研究属应用型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会有更多新的案例出现。很多辅导老师是现学现教,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在某省级开放大学系统内,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或面授教研活动,精通这门课的教师与其他辅导老师分享其教学方法、电子教案和相关文档,使得辅导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性。

(二)通过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在线讨论功能,消除了学生在远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孤独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其优势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但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也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需要很大毅力才能使学习坚持下去。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通过网络课程的在线讨论功能,学生和辅导教师互相协作、互相帮助来建立对课程相关主题的理解。通过网络课程在线讨论建立的学习群也可以考察社交场感、认知存在和教学存在的效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和关心学生,形成温暖的网络社会环境,从而形成对现实世界的有效扩展。

(三)通过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解决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单一、协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与交互环境,特别是结合案例教学的一些特点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并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来鼓励、保障交互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和讨论的乐趣,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质。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生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小组讨论、课堂(在线)交流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信息、加工信息,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写作、沟通、协调、演讲等多方面能力。小组学习是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通过学习小组的组建并开展活动,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在线的讨论和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可以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小组学习活动中还能获得人际交往技能、创造性思维技能等。

二、《财务案例研究》课程教学策略设计

(一)建设了《财务案例研究》网络课程。如果没有好的教学资源,再完备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服务都是徒劳的。本课程教学中建设了《财务案例研究》网络课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优势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学习。但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也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所以我们将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人网与由资源构成的互连网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教与学”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主动地或被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由责任教师、分校辅导教师和学生组成了一个网状结构,这样任何班级的任何学生都可以向与这门课相关的课程组成员沟通,也可以与别的工作站的学生交流,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多对多的联系,达成师资的分享。

图1.课程人网和资源网―“立体网络”教学资源示意图

(二)构建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机制

本课程教学中运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运用“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建立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在《财务案例研究》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教学环境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借助网络课程中提供的各种文本、图片、视音频、学习内容、案例库、在线测试,进行结构化展示,并且通过协作学习、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等功能,促使学生同步参与、建构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三、《财务案例研究》课程教学的创新点

(一)建设“立体网络”教学资源。网络课程是立体网络教学资源的主要形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表现形式包括文本、多媒体、视频、在线题库等。内容安排包括教材中的案例内容和相关知识点,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方便的熟悉教材内容。另外,网上课程针对教材中的14个案例均有相应的视频授课,利用网上课程使学生享受到与责任教师面对面上课的感觉。在学习家园板块,根据每个案例均设有政策链接和财务热点,都是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当前经济热点来丰富学习资源,使网络教材一直处于动态更新中。纸质教材与网络课程并行。可以适应当前经济法律不断更新和财务热点不断涌现的环境,使学生不至于因教材更新缓慢而与社会热点案例和当前经济法律法规脱节,同时符合当前学习者的阅读习惯。

(二)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网上讨论的主题根据学生的职业和阅历设计,通过网上互动讨论,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明确任务,最后依靠财务管理理论和国家经济政策去解决任务。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远程自主学习技能,帮助学生适应远程和网络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成为了远程学习者的虚拟学习社区,这里处处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师生也在融洽的交流中增进了友谊和信任。目前该门课程的网络论坛不仅成为学生们学习的驿站,更成为他们求助的驿站。 同时通过网络化的师生互动,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现代网络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合作性、共享性和辐射性。

参考文献:

[1]陈洁、张春明,“三级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商业会计,2011(18)

[2]赖丹.面向本科层次的财务会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 会计之友,2013(1)

[3]王李,案例式互动教学在《内部控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会计之友,2012(16)

[4]梁飞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财会月刊,2011(5)

[5]刘玉廷.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人才战略.会计研究,2010;3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两课”教学;网络环境

随着网络在大学校园的普及,其新颖的手段、快捷的速度、多彩的形式和广阔的空间深深吸引了莘莘学子。对于崇尚自我、标新立异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没有国家疆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长者权威的网络世界,无疑成了他们吸取知识和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个人的生活、学习中熟练地运用网络,在当今大学生中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也成了校园生活的一种时尚。中国互联网中心的统计报告表明,目前在我国890万因特网用户中,有157万是大专以上的在校学生。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量,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然而,互联网引发的负面效应也正日益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发展对高校“两课”教学既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已成为高校“两课”教学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网络对“两课”教学的影响

(一)网络对“两课”教学的正面效应

第一,网络使“两课”教学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过去,“两课”教学往往局限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占主导作用。现在,网络的出现,破除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学生带人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

第二,网络使“两课”教师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提高了“两课”教学的针对性。针对一些大家普遍关注的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会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这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两课”教师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这些网贴,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

第三,网络超大容量的信息可以丰富“两课”教学的素材;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文字、画面、声音)特性可以使“两课”教学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可以使“两课”教学更具有时效性。

(二)网络对“两课”教学的负面影响

第一,对“两课”的地位产生一定的冲击。在高等学校,“两课”是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可是如今其主导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网络信息以其广泛性、多样性、生动性等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网络浏览。这导致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将本来就很少的“两课”信息“淹没”了。

第二,在某种程度上污染了教育环境。在传统的教育中,大学生主要通过听课和日常活动以及广播、报纸等渠道来接触和了解各种信息。由于这些信息都是可以控制的,所以比较容易达到教育目的。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打破了这一可控局面。在网络信息环境中,对信息源的限制以及对信息的过滤变得非常困难,各种各样的信息都能够在网络上传播。这使信息的质量大幅度下降,泥沙俱下,正面教育的空间被污染。

因此,高校只有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提高其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独立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才能使其抵御网络的不良影响。

二、网络环境下“两课”教学观念的变革

网络环境下“两课”教学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利用网络或把网络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的问题。其首先是一场教育观念的变革。因此,“两课”教师要转换角色,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讲课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学生只要记住这些知识并在练习和考试中很好地体现就可以了。这种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很容易使学生对教师头头是道的分析产生依赖,从而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虽然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然而教师始终无法代替学生去感知和领悟。

其实,真正有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为学生设立一个起点,或引导学生为自己设立一个起点,然后告诉学生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并提供一些能帮助学生达到目标的资源。对学生来说,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正是他们自己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也许会精疲力竭,也许会头破血流,但回想这一路风尘,却会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而教师只是学生的同行者,其作用就是陪学生前行,在每个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倾听他们的心声、支持他们的选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样,当学生到达终点时,获得的不仅是教学内容,还有一路走来摸索到的学习方法和形成的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组织“两课”教学的基本设想

“两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网上进行“两课”教学,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制高点的占领。开展网上“两课”教学,将课堂延伸到网络,打造教育教学的网上平台,是积极探索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如果想使学生发生兴趣,我们就应用心使方法合口味,务使一切事物,无论如何正经,都可以亲切地、诱人地放到他们跟前。”他还指出:“假如一个教师想用知识去照耀一个置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就必须首先激起他的注意,使他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网上教学能使“两课”的教学活动有趣、有效,能使学生接受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的信息,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运用网络组织课堂教学

“两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内容是富有说理性的,难免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再沿袭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方式,还是系统讲授多、专题分析少,生硬的灌输多、生动的启发少,那么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因此,“两课”教师应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集于一体。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量大、画面构图新颖活泼、内容切换灵活自如、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可视性等特点。多媒体教学可以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概念和原理之前,在十分有限的时空里提供生动、鲜明的感性材料作为背景。这为学生展开思维想象力、深入理解和讨论有关问题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此外,进行多媒体教学,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 动学生的思维去获取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把多媒体运用于教学,通过网络组织“两课”教学,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功能。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早日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课件制作的本领。例如,利用CAI把文字、画面、声音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课”教学中抽象的理论变成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教学信息,从而加强学生多感官的刺激;还可以利用CAI模拟或重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现实场景或历史事件,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开阔视野,克服在“两课”学习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脱节的局限性。

当然,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是投入太大,包括时间、精力和资金的投入。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势必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下一番功夫。而多媒体的引人入胜是没有止境的。这就容易导致教师把对教材教法的钻研放到一个次于技术的位置上。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不是教师的主观认识问题,而是客观存在的时间量和资金量问题。

二是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存在认识偏差。在课堂上,教师与大屏幕处于同一位置,究竟哪一个应该起主导作用呢?正确的认识当然应该是教师。因为课件是教师设计的,所体现的是教师的授课思路和想法;而文字画面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图也应通过教师的讲授传达给学生。所以即使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大屏幕上的内容只是教师授课的辅助工具。

(二)运用网络进行课外教学

课外教学包括答疑和讨论、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理论热点追踪等内容。

1.答疑和讨论

教学中的课堂讨论,常常由于教室的狭小和学生的众多而无法展开。同时,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课堂讨论的时间里,有的学生没有进入状态,而到夜深人静时思想的火花却频频闪烁。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针对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在网上开展“两课”的答疑和讨论。

互联网电子公告板BBS功能的最大优势就是不受时间限制,教师只要把讨论的主题挂在校园网上,学生便可以自由地参与讨论。因此,“两课”教师应该向学生公布自已的E-mail地址,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也可以通过发E-mail的方式把作业交给教师,实现作业的无纸化。由于E-mail具有定向性、保密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学生在邮件中可以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所以教师通过E-mail邮件可以对学生真实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例如,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恋爱问题和心理问题,不可能在大庭广众面前谈论,有的学生又抽不出时间或不愿意去心理咨询门诊咨询,那么通过E-mail与教师谈心是再合适不过的方式了。

2.社会调查

网络最让人心仪的是它几乎可以无视时空的距离,它能够把一个人接触世界的广度成倍地扩大。因此,作为接触社会的一个窗口,一些社会调查完全可以省时省力地在网络上展开。例如,学生学习“两课”时,要想以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作为研究对象,就可以在中国统计信息网、中国科学数据库、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华社数据库等网站上查到相关的面上数据,也可以从报刊杂志的网站上检索到典型事件来进行分析。与以往通过到具体的单位进行实地调查所得到的材料相比,从官方或专业网站上获取的数据更全面,也更具有权威性。

在网络上还可以进行问卷调查。目前国内一些大的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学生可以通过工业局的政府网站查找到这些企业网站,并通过企业网站的E-mail地址发放问卷进行社会调查。例如,对非公经济企业的调查可以尝试从中国乡镇企业信息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网站上寻找线索,然后采用网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社会调查。

3.课题研究

“两课”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鼓励学生结合“两课”的学习开展课题研究,变被动接受理论灌输为主动学习和研究。而网络在通过课题研究开展“两课”教学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目前,许多网站都有强大的搜索功能,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省却了到图书馆、资料室一本本翻阅杂志、复印抄录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研究课题完成以后,还可以把研究成果发表在有影响力的网站上,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同时,借助网站的开放性,研究者可以跟踪观察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被认同性,进而吸收他人对研究成果的批评意见,修正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研究的深入。

4.追踪理论热点

“两课”教学可以依托网络的便捷优势,追踪理论热点。例如,在讲授“两课”时,可以要求学生定期访问一些著名网站,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术活动、理论热点、书籍与期刊等,接触高水平的学者及其理论文章,从而使“两课”课堂得以延伸,以培养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和学术素养。

四、运用网络进行“两课”教学评估的方法探索

教学评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两课”的教学评估是高校教学评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评估包括对学生学习的检测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在改革中,笔者尝试了在网上进行“两课”教学评估。

(一)对学生学习的检测

考试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检测。考试不应该只是通过一张考卷,不应该只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而应该是一个过程,应该考核学生学习、运用理论的能力。对考试方式的改革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两课”的考试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考试形式。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运用网络追踪理论热点、收集资料、开展社会调查以及参加答疑、讨论和课题研究的情况,可以对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给予评价。因此,对“两课”的教学评估,可以设计一种网上考试的形式。

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课程考核,首先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确定选题,如“什么是经济全球化”、“邓小平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思想”、“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等;然后学生在网上检索资料,围绕选题进行综述,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把初步的观点用电子邮件发给教师和同学征求意见,或者把观点发表在网络上,直接听取来自网友的尖锐的意见;最后学生对综述进行修改,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教师,或者用一组幻灯片(网页)简明扼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成果演示和现场讨论、答辩。

(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网上反馈

目前,不少学校还在依靠传统的教学评估方法,如请学生填表、打分,或者召开部分学生参加的座谈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然而,由于“两课”教学的主题通常会涉及意识形态或政治态度,所以学生一般不太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尤其是通过召开座谈会这种形式进行教学评价,学生在自己身份完全显露的情况下,发表意见时难免藏藏掖掖,所以最后得到的教学反馈意见必然含有一定的水分。甚至评估的结果与实际的教学质量相背离,常常是对学生要求较严格的教师得到的反馈意见反而不如对学生要求比较松散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评价方面,虽然学生可以做到畅所欲言,也不乏有一些真知灼见,但是在时效性上明显滞后。而将网络技术引入“两课”教学的评估,将具有传统教学评估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篇10

关键词:网络交互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72-01

网络交互教学是指在信息技术提供的强大教学环境与技术支持的条件下,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理论,从而衍生出一种实现教学活动各要素无障碍“交互、交流、沟通”的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网络交互教学,一方面可以规避对课本的依赖,实现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拓展,进而为教学“质”的提升和“量”的增加“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师生之间主客体“错位”的一种“矫正”,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育理念,实现师生之间教学过程地位的根本性变革。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网络交互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的理论基础,并提出应用的具体模式,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提供参考。

1 网络交互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的理论基础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网络交互教学,并非是对网络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有着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为混合式学习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引领和支撑。

1.1 混合式学习理论

混合式学习理论即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与现代数字化教学方式的优点相结合,优势互补的一种学习理论。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蒙、教诲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凸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内在本质其实就是实现教师主导作用的“教”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学”的融会贯通,最大限度地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因此,这一理论的提出无疑是学习理念的创新,并有效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内在性变化,对学生而言,也更加意识到关注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此外,混合式学习要求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这一内容的提出为在网络教学交互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网络交互教学本身就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产物,并最终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1.2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必须重视现代科技的运用”,要“加大力气实现现代科技与课程的整合,并研究创新系列课程学习资源,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有力工具,是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探索式学习。”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应运而生,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明朗化,包括了“教学辅助”和“资源整合”两大功能,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网络教学交互模式的产生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科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最优化的选择,众所周知,它具备了传统黑板的所有功能,同时也融合了多媒体技术,支持计算机操作平台,是两者的完美结合。特别是信息技术强大功能的展现,使教学课堂变得智能化。此外,通过与相关教学软件的交互,使学科资源变得海量化,这样的资源整合,将突破传统教学媒体的缺陷,为课堂教学带来一个良性的互动教学环境,并最终实现教师落后教学观念的推陈出新,对现存的教学模式提出革命性变革要求。

2 网络交互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的具体模式

以媒体为中介的教学交互是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中教与学有效整合的关键过程。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网络交互教学的模式得到扩展,主要延伸出“学生与课程资源的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三种典型模式。

2.1 学生与课程资源之间的交互

学生与课程资源的交互实际上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外化,究其缘由,在于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教师创造性、主导性的注入,在网络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课堂不再囿于传统意义的教室,只要教师将课程资源进行科学化设计并放置于特定的教学网络平台当中,学生便可以分享其中的资源,并实现与课程资源的交互,进而获得新知识。教师开发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的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课程论坛、电子邮件信息、信息技术课程的电子课件等等,课件资源应当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在此过程中,要强化课件资源的智能化、交互性的优势,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帮助。当然,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

2.2 师生之间的交互

毋庸置疑,师生交互是网络交互模式的关键环节。在学生与教师交互的过程中通过对学习内容、方法和态度等方面的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师生交互过程中,改变了传统师生关系的“不对等性”,实现了师生“平等性”,为学生观点表达、思维激发奠定了根基。基于网络交互平台下,师生交互的形式可以表现为:BBS课程论坛形式、E-mail形式、QQ语音通讯聊天模式、博客微博形式等等。师生之间交互模式的多元化,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打牢了基础,并为实现师生之间和谐课堂关系的建构提供了平台。

2.3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

学习团体理论认为,假使一个人长期置于学习的孤独环境中,失去同伴间的相互讨论、鼓励,必然导致学习动力的弱化。对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交互中,必须开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平台”,为营造一种团体学习的氛围做努力。众所周知,思想的创新是在思想的不断碰撞之中产生的,高中生正处于思想极为活跃的年龄,必须让学习个体的思想实现接触、交流、交互,唯有如此,才是高中生思想创新的动力所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形式除了BBS课程论坛形式、E-mail形式、QQ语音通讯聊天模式、博客微博形式之外,还可以创设学习兴趣小组、语言聊天室等等形式,以实现学生认知互和社会互的有效结合,进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 结论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展网络交互教学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于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必须不断创新网络交互的模式,以真正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跨越式、跃升”。

参考文献

[1] 刘欧.传统课堂交互和网络交互对比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