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工作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4 10:1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审工作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内审工作报告

篇1

区审计局:

根据《***》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自查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情况

(一)加强学习宣传。主要负责人主管我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汇报,对内部审计工作计划、问题整改和内审人员队伍建设等工作高度重视。积极组建法制办内部审计人员,将内部审计工作经费列入预算予以保障。通过办公会、学习会,加强财务人员对《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学习宣传,掌握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要求,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基础性、源头性、预防性作用。

(二)开展财务审计。今年上半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单位今年的单位预算执行和决算,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制度、国家财经法规和部门单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相关的经济活动及截止2018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审计。在预算编制方面、经费支出方面、资产、负债核算方面、财务日常核算和费用报销及内控执行方面查找问题6条。

(三)按计划实施审计项目。年初,制定内部审计项目计划为区政*工作项目。该项目工作经费*万元,**同。每所每年**服务费用为*万元,合计*万元,已按合同要求付款。今年以来,签订专项法律服务合同*次,服务费用为*万元。余*万元用于*日常办公经费。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整改计划

在内部审计自查中,在财务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预算编制有待加强,项目经费支出缺少相关的管理制度或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核算、报销及支付审核有待完善。下一步,我办将着力抓好审计整改。

(一)加强预算的编制工作。继续细化预算内容,更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强化预算约束,同时对年初的预算资料要存档保管,以便年末决算和了解预算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

(二)严格费用报销审核。严格费用的支付审核,明确报账流程和审批权限,杜绝超范围的费用报销和不规范、不合理的费用单据入账。制定科学、合理、精细的“三公”经费预算,实行三公经费支出的计划管理。

篇2

一、分析审计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引发的审计风险;涉计范围日趋扩展引发的审计风险;法制不健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依据仅有一部1995年7月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缺乏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内部审计方法的影响。

二、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1)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规范,依法审计,单位要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并在审计实践中严格执行,这样才能有效控制风险。

(2)制定审计方案。内部审计在审计实施前,必须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以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优化组合审计资源,注重重点分析评估审计风险,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3)规范审计程序。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程序是圆满完成各项审计任务、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从审计任务的下达、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制到实施审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工作报告,整个工作流程必须有一套规范程序,审计人员应该一环套一环,并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降低审计风险。

三、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加强行业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首先应选派那些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内审队伍,应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审查和考核制度,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熟悉会计、经济管理、经济法规、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提高内审人员的审计能力、审计协调能力及审计表达能力,使内部审计队伍的构成从单纯的财务人员向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结构转化。其次,应该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人员聘用机制,并对新聘用者进行适当的培训和监督指导,培养其风险管理意识和职业谨慎态度,从进人关上为防范审计风险打好基础。

四、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现有的审计风险,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贯穿于整个过程中,审计结果必然有一定的风险。风险导向审计是将审计风险概念全面应用于审计过程的一种审计模式,它通过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来确定审计风险是否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它主要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不仅对客户的控制风险进行评价,同时更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因素(主观的和客观的)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这样就使审计风险与整个审计过程密切联系起来,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五、加强内部审计报告的规范。

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所出具的书面文件,是内部审计风险的最终载体,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报告真实性、合法性负有审计责任。审计报告应当以分级复核后的审计工作底稿为基础,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审计报告在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时,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

篇3

现汇报半年来的标准化工作和下步打算。

一、上半年的主要工作

一是在人才对接上,做好全员培训和标准化体系人才队伍优化与培养。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对外来文件的评审转换和企业内部文件的评审及制修订过程对体系文件相关人员进行意识和能力的培训,文件正式后,转发组织对全员的学习与培训。在年度和阶段性工作中,依照企业年度培训大纲、大培训方案,标准化体系年度工作实施计划和内部审核方案开展全员培训和标准化体系人才队伍优化与培养锻炼,促进全员对公司方针目标和企业标准化体系文件的理解与运用。今年6月,选派了2名取得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资格的员工参加了对外审核。围绕对接新厂企业标准管理体系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需要,邀请到必维集团中国区培训部技术经理、全国质量奖评审员张xx老师开展了一期由全厂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70余人参加的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标qeo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采用分组讨论和交互方法进行了课程内容宣讲。通过标准知识培训和现场模拟内审演练,增强了全体内审员对iso9001&14001 新版标准体系和ohsas18001:XX标准知识的理解,改善了内审员内审技巧,提升学员的内审工作能力。增强了企业qeo 体系三标合一的实践能力,促进企业今后进一步对qeo体系简化和合理应用。

篇4

摘 要 新形势下的企业内审工作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企业自身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企业内审对企业其他各个不同系统起着评价和监督的作用。因此,强化企业内审,就是强化企业自身的素质。文章主要讨论了当前我国企业内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如何加强企业内审工作给书了建议。

关键词 新形势 企业内审 监督 管理

引言: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当代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国内、国际和自身三大变化,企业的经营风险也逐渐增强,内部管理更为困难。通过加强企业内审,改善经营管理环境,降低风险几率,促进企业内部自查和评价,实现企业的壮大和长久发展。内审工作是管理的扩大和延伸,是内部的积极管理活动,是保证企业处于有效控制范围之内的必然要求。

一、当代中国企业内审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挑战和机遇并存。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世界,中国的经济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国将要经历融入世界经济所带来的更为严峻的考验。与之相联系的,中国的企业也将经历经营和结构的变化。不论是货币、金融还是运营方法,都将经历变革。企业的传统运作模式、系统和生产流程可能导致企业的失败,唯有在内审工作上下功夫,加强对自身的积极评估和监督,使自身处于有效控制范围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内审工作要求企业内部控制人员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技能。一个企业,在预料到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时,是否有明确的应对方法?领导层是否有明确的决策意见?是否有可信的管理层执行决策?是否有专业人员用更为长远的眼光专注于长久的发展而不是短暂的成功?这些问题都是当代中国企业将要面临的挑战。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挑战和机遇往往是并存的。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专注于业务风险的评价,通过全面分析业务风险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洞察和管理。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的内审工作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自我审视和积极变革,重新定义企业内审的内容,是当前中国企业领导者所面对的机遇。

(二)安于现状和超越自我的斗争。新形势下的中国,很多企业的内审工作部门和人员已经发现,企业的内审工作已经不单单是对财务的内审、对销售报表的内审、提供简单的审计工作报告,而是一种对企业架构和整体运营的宏观审视,它关系到企业究竟是走现有的道路,还是推倒现有的制度,大刀阔斧地改革,以融入大竞争的潮流。企业的发展无法完全避开风险,只能尽可能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保持审计的地位和满足相关利益人群的要求,内审工作要么继续实施当下的“节约型工作准则”,即在为企业提供可能增值的服务时,不再作为。要么就是积极朝着内审行业的高标准去实现长远的工作目标,而不是专注于当下。在面临优秀企业内审人力资源紧缺的现实情况下,改进技能,提升自我是当代中国企业内审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企业内审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认识层面要升华。内审已经不单单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它已经能够在企业的竞争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股份制公司的建立、企业部门的增加和扩容、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还是企业规避风险、加强行业监督,企业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规范和指导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行为。当代的企业内部审计不同于其他部门,其工作性质和成果决定了了企业内部是否公正客观,其评价是发现企业自身缺陷、面临风险、改进其他部门工作质量的权威依据。所以,首先要提升对企业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审计工作的地位,巩固审计工作的权威和地位。

(二)内审工作部门机构和人员要充分发挥自我特点和职能优势。要积极服务于领导层,更要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改进机制和制度的有效方法。通过争取领导对企业内审工作的重视,加强自身的业务技能,以提升内审部门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当今世界许多优秀企业通过聘请普华永道、安永、德勤、毕马威等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杰出会计师进行内部审计,提高内审工作成果的贡献力。同样的道理,众多的中国企业内审工作人员也应该在企业转型、扩大规模等过程中,积极有效地提供领导决策层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

(三)要加强专项审计。企业要及时、集中对销售运营等部门的经营效益、内部控制实施专项审计,对其运作、流程、制度等作权威和全面的审计,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要加强对优秀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的借鉴,吸取成果经验和失败教训,促进制度的落实、流程的优化、管理的革新。

(四)要加强内审人员和队伍的建设。人力资源部门要严格控制内审工作人员的进出。一定要聘请高素质的内审工作人员。通过提高内审工作准入门槛、改善企业内审工作人员的结构层次、定期组织内审工作人员学习提升和培训考核等措施提升内审工作人员素质。要为企业的内审工作人员创造多元化的发展条件,更要提升其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内审要求。

(五)要加强内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联动合作,确保审计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监督也是服务,监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加强企业的审计,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监管和约束,增强各个部门服从审计、配合审计的自觉性。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与审计部门沟通,及时分析审计数据,找出症结点,及时整改,克服困难。

小结:内部审计是一种专业,更是一种策略。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和行业竞争,要求企业的内审部门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和定位自己,不断进行内部改革和持续创新,取长补短,更新知识,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潮中未雨绸缪,为企业迎接挑战担当领头羊的重任。

参考文献:

篇5

自2002年向省物产集团公司等14家省属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和监事会专职监事(以下简称专职监管人员)以来,专职监管人员和各派驻企业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专职监管工作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信息不对称、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更好地履行出资人职责,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发挥专职监管人员在新一轮省属企业改革中的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专职监管工作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专职监管人员是省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向省属企业派出的监督代表,其监督工作依据《公司法》、《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制度进行。监督工作的对象和范围主要是所派驻的省属企业及其以出资人身份行使职权的领域内的资本运营和财务会计活动。

二、专职监管人员在履行监督职责时,坚持知情、建议、纠正和报告原则,通过参加会议、阅读文件、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形式,对派驻企业的经营活动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主要包括日常监督、重点监督和内控制度监督。

(一)日常监督。主要是掌握财务变动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了解并检大投资项目、国有资产安全运作、保值增值等方面的情况,并就资产运作状况、会计信息真实性情况作出评价。

(二)重点监督。主要是通过参加会议、阅知有关材料和审议财务会计报表等方式,对董事会决策、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监督。

1、决策活动监督。重点是监督企业决策程序是否规范,决策要件是否完备,决策事项是否合规。

2、财务会计活动监督。重点是监督企业会计政策的执行,并通过审议财务会计报表,对可能存在、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

对会计政策执行的监督。主要是检查企业是否存在随意选用会计政策的现象,是否采用统一的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对财务会计报表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利润表,监督企业收入、利润有否虚增或虚减;通过资产负债表,监督企业有无侵犯国有资产权益等行为;通过现金流量表,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动态监督;通过利润分配表,监督企业在利润分配中是否同股同利,有无损害国有股权益。

(三)内控制度监督。主要是结合企业整体资产的运营情况,着重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情况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1、内控制度建立情况的监督。着重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了内控制度。对尚未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体系的企业,应督促其尽快建立和健全内控制度,并加强管理。

2、内控制度的合法、合规性监督。着重检查企业内控制度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是否符合出资者对企业进行监控的需要;是否符合经营者对企业运营安全性、有效性、效益性控制的需要。

3、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着重检查企业内控制度是否得到遵循,控制程序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特别是财务管理、资金管理、长期投资管理、国有资产处置等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着重检查有无随意调节企业收入、费用、利润;有无未经批准就核销资产、资本金;有无账外资金和账外经营等行为。

对资金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着重检查有无擅自拆借资金;有无委贷资金不能按期收回;有无关联企业关联交易违规占用资金等行为。

对长期投资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着重检查有无长期投资项目无合同、无协议、无可行性分析、无集体会审意见;有无对境外投资失去控制;有无账外投资行为;有无巨额捐赠性支出;有无资产无偿转移;有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作价投资不进行评估和备案(核准)等行为。

对其他内控制度执行的监督,着重检查有无因巨额担保引起连带责任,从而造成或有负债;因经营股票、债券、期货引起巨额亏损;违规进行股票、债券、期货投资等行为。

三、对于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专职监管人员有权要求企业、责任部门和有关人员作出解释,也可以建议省国资委对派驻企业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进行专项审计,并参与选择确定委托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四、专职监管人员应及时掌握企业的资本运营和财务会计活动情况,对其作出客观分析、评价,提出相关建议,并按照《专职监管人员工作报告制度(试行)》的要求向省国资委提交专项报告、定期报告。工作报告涉及的相关内容可以要求企业予以核实。省国资委定期召开专职监管工作例会听取专职监管人员的工作汇报,同时完善监管信息沟通渠道,并及时按规定程序办理专职监管人员提交的专项报告、定期报告。

五、企业应自觉支持、配合专职监管人员开展工作,向其提供相当于企业董事会成员工作所需的办公条件等后勤保障和各种文件资料,并确保所提供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及时。

企业召开董事会、经营班子会议及其他涉及财务、内审、项目投资、经济担保、企业改制、产权转让和资产重组等经济活动的专业会议,必须通知专职监管人员参加或列席,并提前提供相关材料。

六、为了确保专职监管人员及时掌握企业的资本运营和财务活动的情况,发生下列事项时,企业必须将相关材料送专职监管人员阅知:

(一)产权(资产、股权)转让、增资减资、对外投资(包括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发行债券;

(二)贷款、抵押、担保;

(三)大额资金流动(具体金额由监管企业与专职监管人员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另行商定);

(四)重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等各种改制方案;

(五)董事会决议,董事会、经理层作出的有关经营活动的报告、计划、会议纪要、可行性报告、对内对外文件、财务报告等;

(六)董事会、经理层、财务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下属子公司的重大人动;

(七)审计、中介机构、内审等部门出具的各种报告;

(八)经济诉讼案件。

七、专职监管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忠实履行监管职责,规范监管行为,认真完成省国资委交办的各项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以切实维护出资人的权益。

专职监管人员不得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不得接受企业的任何报酬、馈赠,不得在企业报销与公务无关的费用。对专职监管人员违反工作纪律或因、监管不力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查实后,将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篇6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受限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主要形式:一是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二是在财务部门下设审计机构,三是未设机构只配备相关的审计人员或者由财务人员兼任。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内部审计,要么是由主管财务的负责人进行管理,要么就是由财务机构直接管理。如此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使得内部审计仍然参与了企业的行政或者经营管理活动,要向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汇报工作并对其负责,受组织或者个人的控制与干预,不易保持其独立的监督、评价和鉴证者的地位,无法实现相对的独立。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限

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与审计单位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但是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其福利待遇、职务晋升、业绩考核等等,都要依赖并受限于企业,并且大多情况下审计人员也无法实施有效回避,无法做到精神上的独立,无法真正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和保密。

(三)内部审计法规制度落实不到位,致使独立性受限

虽然我国的宪法、审计法、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等法律法规对审计独立性做了规定,且要求内部审计依法独立、公正执行业务。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现象比比皆是,重制定轻执行、重表象轻实质、重形式轻结果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确保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有效路径

(一)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其属性之一就是审计机构的独立,而实践中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受限的原因是其设置缺陷与隶属关系不明。要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就需要弥补其设置的缺陷,厘清其隶属关系。首先,企业应当依法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具有相应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不得置于财会机构的领导之下或者与财会机构合署办公,更不允许不设机构只配备相关人员甚至是由财会人员兼任的情况存在。其次,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制衡关系,不妨采用国际上成功的做法,将内部审计机构直接隶属于企业董事会,没有董事会的可以直接隶属于企业总经理,定期向董事会或总经理递交工作报告。因为董事会是企业的最高经营决策机构,总经理是企业决策执行的最高领导,他们在企业经营决策、经营管理中属于最高权威。在董事会或总经理领导下设立内部审计的专职机构,使其有别于其他职能部门且高于其他职能部门,不仅有利于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相对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权威性,而且有利于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保障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

审计独立性的另一属性就是审计人员精神上的独立,而实践中审计人员精神上的独立性受制于自身利益和素质的羁绊,所以,保障内部审计人员精神上的独立,首先,必须突破现有的利益链,使内审人员的自身利益不再依附于企业或领导,将内审人员的福利待遇、职务晋升与其工作绩效直接挂钩。因为工作绩效是完成工作的效率与效能,包括工作数量、质量以及社会效益等,所以只有将内审人员的自身利益与其审计事项的数量、质量以及社会效益相连,才能有效激励他们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实现审计目标。其次,要全面提升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因为审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内审人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保持精神上的独立,既不使自己的判断从属于他人,也不以个人的偏见来左右职业判断,能够以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工作态度保障审计结果的真实。

(三)优化内部审计队伍结构

随着知识竞争和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环境和利益相关各方期望也在不断变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所以,就审计环境和审计资源有效运用而言,优化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优化内部审计人员培训机制,注重后续教育,使其从事内部审计业务活动时,具备审计、财务会计、税务金融、统计分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法律和信息技术等知识,保持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熟悉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风险,确保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增强工作成果的可信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二是优化内部审计人才的引进与退出机制,打通人才交流与晋升通道,确保队伍结构合理,打造一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三是建立审计队伍的职业行为规则,规范监督行为,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原则,保持诚信正直的职业操守,以应有的职业态度执行审计业务,不偏不倚地做出审计职业判断,树立良好的审计队伍形象,提升自身公信力。

(四)完善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

篇7

【关键词】 内部审计资源; 分配模型; 经济学

一、引言

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都已经组建内部审计部门,但是目前内部审计所能发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造成这一现象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深,内部审计的绩效难以衡量以及内部审计资源稀缺等。对于如何提高我国内部审计作用,学界和实务界都从内审部门的设立动机,设立模式以及绩效进行研究,而对于内部审计资源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认为可以将内部审计视为一个微型市场,对其进行供需分析,按照经济规律有效合理地利用审计资源,构建属于公司自身的分配模型,使得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有关内部审计资源的研究并不多见,研究的方法,视角也不相同,主要是由实务界专业人士就具体工作上的操作进行论述,而有关内部资源理论层面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接下来将首先回顾已有的文献,然后对内部审计市场进行分析,接着提出公司应该建立内部审计资源分配模型。

二、文献回顾

李波等(2011)认为现存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可利用资源不足,存在着整体规模偏小,只是为了应付监管等问题。斯伟(2011)认为审计资源是公司进行内部审计外包模式选择的基础,并以公司选择内审外包的决策和形式为视角,认为需要考虑公司内部审计资源的特征,结合公司自身情况,选择适合公司的内部审计模式。乔翠云(2012)认为内部审计资源配置最大的特点是效益性原则,并且指出内部审计资源流动性强,拨付方式灵活,如果利用不好,效益不高,很容易导致资源流入其他部门或改作他用。李敏(2012)通过引入项目组合的方法,优化内部审计资源配置,从实务上合理安排审计工作,务求达到效用最大化。从上述的文献中可以发现,目前关于内部审计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部观察,缺乏对公司内部审计情况的具体研究,也缺乏一般的理论阐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一是内部审计资料并不公开,所能利用的数据只能被内部人员获得;二是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尚在机构设置模式探讨的阶段,并没有与国际的发展相一致,达到预想的工作效果,因此研究进展较缓慢。本文将从经济学中效益最大化为角度,从内部审计市场最基本的分析出发,建立公司内部审计资源分配模型。

三、公司内部审计市场分析

内部审计可以看成是一个微型的市场,适用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供给曲线的一方,提供确认、咨询服务;各利益相关者作为需求曲线的一方,向内部审计部门寻求各自所需要的服务。该市场有一明显的特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是不一致的:需要咨询服务的,如生产单位等,希望得到流程改进,业务程序化、合规化的审计报告;需要确认服务的,如管理层等,希望得到有关决策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等机制流程上的审计报告。由于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司经营的不断壮大,公司自身对内部审计的需求日益增加,具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需求对象多样化,需求层次多样化和需求数量巨大。

随着内部审计部门设置模式的不断变化和内部审计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内部审计服务:由原来的设置在财务部门下,服务于财务经理,逐渐为公司内部其他对象所服务,如向管理层提供经理层舞弊审计,向信息部门提供计算机系统审计等。内部审计也逐渐为公司外部人员服务,如银行向公司索要内部控制自查的内部鉴证,向股东、政府监督部门提供公司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报告等。需求层次也呈现出多样化,主要是因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其技能、经验,所接触的业务复杂程度等专业化能力不断提高,使得其公信力和权威程度越来越得到公司内外的认可,因而使得内部审计承接的业务也多样化。管理层不但要求内部审计监控内部控制,而且希望内部审计为公司各种机制的运行效果进行检验和改进;业务部门不但要求某一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审计,而且希望内部审计能为其管理上的一般业务职能提供流程改进的咨询建议。目前,内部审计也被认为是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并且根据IIA的多次修订内部审计的定义可以看到内部审计承担的责任在不断扩大,也从侧面呈现了对于内部审计的需求呈现快速的增长。

虽然内部审计的需求异常旺盛,但是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供给却不能与需求相匹配,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供给主体单一性和结构性难题。内部审计外包在近几年受到公司的青睐,但是对于大部分公司而言,由于内部审计深入到公司的方方面面,极有可能涉及到公司的核心业务,因此大部分公司依然是选择依据自身资源组建内部审计部门。因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供给只能以内部审计部门为单位,提供程度有限的审计报告,所以导致“供需”关系紧张,“剪刀差”问题严重。内部审计存在着供给结构难题是由于内部审计业务需求增长,需求层次多样变化已经超越了现有人员、能力和知识等结构所能承受的。虽然内部审计人员在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下,通过经常性操作,能够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但是对于内部审计时下的快速发展,就显得捉襟见肘。如果不能合理地预见未来自身内部审计战略性需要,及时地进行战略调整,必然导致内部审计作为供给的一方出现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何合理分配内部审计资源,使得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是公司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四、构建公司内部审计资源分配模型

(一)明确构建分配模型的目的

鉴于以上对内部审计市场的整体分析,可见内部审计供需关系异常紧张,资源的分配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而内部审计资源属于一种稀缺资源,无论是公司内部分配的物质因素,还是内部审计机构人员所具有的素质因素,都使得公司不得不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原则。虽然每一家公司对内部审计的资源投入是不一致的,但是可以根据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进行简单的划分,主要是由咨询与确认两大职能所组成。因为咨询与确认是遵循不一样的审计准则进行工作,两者在实际工作中侧重点不同,因此两者存在着本质上的相互排斥,两者的投入呈现此消彼长:咨询类内部审计项目其实质是对实际工作的改进,为了公司能够更加有效率地运行;确认类则偏重对实际工作的认可,为了使得公司的经济结果得到制度和程序上的保障。如图1所示,对于确认职能的工作投入增多,咨询所能得到分配的资源必然减少;同理,投入在咨询职能的资源增多,确认职能的工作必然受到影响。这一条曲线就是内部审计资源的约束线。在一定的内部审计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只能在这一约束条件下完成确认与咨询工作。因此,如何有效分配内部审计资源,使得确认和咨询都能得到满足,寻求最大化价值,是公司构建内部审计资源分配模型的目的。

(二)建立内部审计数据库

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4号——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的规定,将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分为部门管理和项目管理两大类,其目的是通过行政和业务两方面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分开管理。部门管理偏向于公司对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一般的制度建设管理,业务管理偏向于部门在执行内部审计工作中的一般性指导和规范性指引。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管理职能一般由公司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执行,而业务管理只是执行工作的一般性原则,并且只是通过工作底稿的形式进行保留。人员与业务的分开管理虽然可以提高公司部门的职能专业化,但是随着内审需求的不断加强,如果不能意识到内审资源的重要性,仍然隔断人员与业务,那么内审部门不被重视和内审工作不被认同等问题就会相继出现。因此,本文认为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建立内审数据库。内审数据库应该包含内部审计资源的每个方面,并且根据公司自身业务特征和内审部门工作具体情况建立而成,这不但可以将原有的以纸质底稿的数据资料进行信息化加以运用,而且还能更好地为内审部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业务质量改进和公司构建内审资源分配模型打下基础。

(三)构建内审资源投入因素指标体系

在建立内审数据库后,应该构建内审资源投入因素指标体系,为构建内部审计资源分配模型设立提供前提条件。根据周红梅(2012)提出内部审计资源的定义,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内部审计资源即是指该部门用来完成被指定工作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务支出以及一些常用方法途径等前提条件,这一资源体系也包括内部审计体系本身。简而言之,内部审计资源就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人财物以及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型等各因素构成的综合。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的情况,认为除了上述四种因素还可以引入业务因素,具体可以建立如表1所示的三级指标体系。

以上评价体系可以进行更细致地量化,并且各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业务特点和未来战略发展重点等方面,更深入地改进这一量表,使得其符合内审部门的实际情况。

(四)建立符合公司自身特征的分配模型

根据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属于公司自身的内部审计资源模型,如F=?撞n i=0aixi,xi表示不同的资源投入,ai代表其所具有的权重。而由于内部审计职能的区别,可以再将这一模型进行细分,划分为咨询与确认职能的资源投入模型F1=?撞n i=0aixi,F2=?撞n i=0bixi。每家公司的具体情况并不一样,因此权重的比例也不相同。而确认和咨询职能的本质存在着区别,两者遵循不一样的审计准则,工作要求,两者对投入要素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1)确认职能主要强调对机构设置的规章制度,组织的整体运行情况等宏观层次进行评价工作,侧重点是流程设置,制度建立和决策监督机制健全与否,其可能划分的标准只有优良中差之分;咨询职能则是主要要求内部审计工作查处公司内部实际运营出现的不符合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有违常理、原则运行的具体问题,侧重点是流程改进,提高效益等微观层次的工作;(2)确认职能可能更加要求人员具有风险观,大局观,具备评价工作的素质能力,更类似于“通才”的人员;咨询则要求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经验,能从现有的工作观察中,找出存在的隐性问题,具备“专才”的性质。因此,将确认与咨询分开,分别建立F1和F2是必须的。

在一级指标中,主要是根据周红梅对于内部审计资源的定义,再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概括而成的,而在五大指标中,机构设置因素虽然二级并指标不多,但是其权重却应占较大的比例。因为内审部门的设立目的和报告层级体系都是内审能否发挥实际作用的基础:(1)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目的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企业是为了提高效益,而有些企业也许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流于形式的机构设置必然使内部审计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内部审计资源的投入也必然较少,内部审计资源模型的构建极有可能出现不起任何作用的情况;(2)当前,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主要由三种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下,内审作用的发挥差异明显:经理人模式下,内审部门受命于总经理,其作用的发挥只能局限于对其他运营部门的监督;董事会/监事会模式下,内审部门由董事会/监事会掌管,其作用的发挥虽然比经理人模式好,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两职合一”和监事会形同虚设情况严重,因此其也只能发挥相对有限的作用;双头模式是将行政与报告分开,使得内审部门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作用的发挥可能是当前各限制条件下最理想的。鉴于以上分析,可见机构设置因素是内审真正发生价值的核心,其权重比例也应该较高,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对不同模式设置下探索更有效的资源分配模式。

在根据公司自身情况构建了上述模型后,可以利用经济学上有关边际递减规律的一般假设,构 建价值模型V1=C0+C1F12+C2F1,V2=C0+C1F22+C2F2。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人员知识经验水平以及公司自身对内部审计的不断重视等因素,F的价值肯定不断得到增大,效益也因此增大。(如图2)但是当达到峰值时,继续增加其投入必然导致其资源的浪费,导致价值下滑,因此其价值模型应该是开口向下的曲线。如果内审总体价值未能达到峰值,出于非峰值位置将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资源投入不够,内审工作开展不足或者是超强度开展,内审人员有可能承担过多的任务超过其所能承受的,这将危害到内审工作的开展,使得员工士气低落,工作压力过大,审计质量必然下降,审计价值更加难以谈及;另外一种是资源投入过多,造成单位资源产出不经济,资源浪费,有可能是内审部门机构臃肿,程序复杂重复,这样有可能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和“大锅饭”心态存在。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将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内审价值得不到最大化,最后有可能导致内审工作难以开展,从而一系列并发问题出现:审计工作遭质疑,审计质量不被认同和资源被重新分配等。因此,公司应该确保内部审计的总体价值尽可能地出现在峰值位置。而根据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每一单位的资源投入增加,本应带来的效益也相应地增加,但是增加幅度达到饱和的时候,将会出现每一单位的投入产生损害总体经济效益产出的情况。如在实际工作中,内审工作在十人的部门规模情况下能达到最佳状态,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部门再增加一人,虽使得人均工作量下降,但是却导致其他资源投入因素发生变化:人均后续教育投入减少,人均学历水平降低,员工培训成本增加等连锁问题,使得总经济价值降低。无论是从总体经济价值还是单位经济价值,务必使得内审所能使用的资源达到最经济,从而使得内审工作发挥实际的作用。

公式中,各参数可以根据公司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确定。同样,根据上述的分析,该价值模型也应该分为咨询与确认两个公式。而后,根据公司年度的工作计划安排,对不同的工作量进行划分,对确认与咨询工作的资源投入进行计算,得出应该投放在不同职能范围的要素量。最后可以按照数学上的处理,求出该公式中的最优解,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修正,利用内审数据库动态地检验公式。在回顾公司以往的工作情况中,可以通过公式估算,在内审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是否与公式计算存在差距,该差距主要是由哪一方面的因素主导,该因素下应该着重关注哪一指标等,这些都对深入分析内审工作开展以来存在的不足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公司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合理规划公司的未来内部审计业务发展方向,审计工作侧重点,然后估算出应该投入的要素量和要素分配的权重,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例如处在制造业的公司,可能更加注重咨询业务未来的发展,从而对“专才”的需求以及财力的划拨可能与其他行业的公司不一致;处在服务业的公司可能更关注舞弊检查,对内部审计的确认服务可能更加青睐,因此对内审人员的“通才”和机构上下设置模式可能更加注重。根据模型的计算可以得出,为了满足未来工作的安排,应该构建何种专业、经验和年龄比例的人员结构,应该划拨多大比例的经费支出,是否应该配备更先进的审计、会计软件和是否应该对业务单元、组织结构进行重新划分等。根据得出的结论,及时进行现有状况的对比以及修正,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五、意义

内部审计资源具有稀缺性,其研究的内容还有待学界更进一步的挖掘。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尚处在模式探讨,作用发挥有限的阶段,并且各上市公司关于披露的内部审计资料相对较少,因此还没有能够对资本市场上的经验数据进行大量检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所以各公司可以从自身的经济效益出发,从经验和实践上率先构建属于自身内部审计资源分配的模型,从实务上率先突破研究局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再从整体进行考虑,构建更具一般意义上的审计资源分配模型。而有关内部审计资源方面的规章指引,我国还没有颁布相关规定,但是IIA已经有成文的章节,我国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参照国际上对于内部审计资源管理与分配的规定,结合我国具体的情况,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内部审计资源相关规定,为更多的公司分配内部审计资源提供更多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波,翟云萱,霍小姣.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治理优化研究[J].财会研究,2011(24).

[2] 周红梅.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的构想[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66.

[3] 李敏.项目组合管理在审计资源配置中的运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2(7).

[4] 乔翠云.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资源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2(28).

篇8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现状;发展趋势

一、内部审计在我国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与业务能力不高,难以采用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由于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绝大对数并没有接受专业的教育,企业现有审计人员多是从财会岗位转过来的,对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比较熟悉,而对现代管理等知识相对欠缺,其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尚待提高。此外,没有跟进的后续培训,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陈旧,对于新的审计理论或审计技术了解不多,也同时影响审计质量。我国企业不够重视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在单位不具有一定地位,这样就不会吸引良好的人才加入审计行列,整体素质难以跨越和提高,审计的科学的先进的程序和方法难以实现,最终使得审计失败。审计人员在数量上还不能满足企业进行管理审计。有些企业审计人员本来就不多,有的还到其他单位住勤,有的离职学习,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因此,在数量上就明显不足。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的独立性不足

内部审计缺少必要的独立性,降低了内部审计决策的准确性。所谓独立性指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不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性的利益冲突的状态。企业内部审计这一操作的结果,是由审计的独立性引导的。如果审计人独立性不足,其发挥管理审计作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审计人员在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开展审计业务时,或多或少地受到管理者的暗示,或者审计人员迫于某种压力,不能充分揭示管理者的失误而带来的后果,这必将使审计的效果和评价大打折扣。在中国,内部审计在原则上是对董事会和企业负责人负责,表面上独立性很高,但事实上来自企业上司及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干预不断,例如,由财务主管兼任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所谓的监督体系形同虚设。又因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利益与企业密切相关,这导致在涉及到企业与人员,企业与社会,以及企业与国家的利益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根本无法实现。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和他们的所审计的项目保持足够的独立,做到公正无偏,内部审计才有存在的意义,否则无所谓审计。

(三)内审重视不够,组织机构不科学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所有制形式趋于多样化,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审计更高更新的内容,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与之相匹配的审计监督制度却没有提高到日程上来。许多企业的管理层、领导者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仍然比较片面,他们认为,内部审计限制了自己的经营权,对自身权威有负面影响,又或者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对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帮助不大。这些错误的观点导致某些企业凭借机构改革,运用减员增效的手段,将企业独立的内审并入财务部门,企业内部审计这一项工作无法实效,更无所谓发挥作用;尽管有的企业配备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其人员业务不熟练不专业知识,这种充数行为屡见不鲜;更甚者将企业中年龄较大,无法胜任实质性工作的老员工,划归到内审部门,已解决人事人员问题,这些都使我国企业内审形同虚设更加明显。这种情况下,在日常实际经营中,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限制,无法得到全面体现,内部审计的责任监督功能和风险控制功能便也难以完全发挥出来。

(四)涉及面较窄的内部审计职能

目前,中国企业内部审计概念不明确,并未真正领悟内部审计的实质意义。内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核查财务数据,是否可靠真实,以及监督生产经营方面。内部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主要的工作领域还是局限在财务上而非经营管理上。例如在审查销售合约时,往往只是对相关票据是否齐全,项目是否齐全,金额是否正确等做出检查,而对销售价格的合理性,销售成本的合理性,赊销政策的合理性,销售数量的合理性往往不做检查,把这些排除在内部审计项目之外。从时间顺序上来看,事后审计在中国企业内部审计中占主流,事前审计几乎不存在。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范围狭窄的现状。

(五)企业内部审计目标不明确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着重于审计以及对企业内控制度的评价上,其根本目的为改良经营以及管理体制,增加经济效益。进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心相应地放在经济管理和经济效益上,从而更有利于客观的评价和对待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以及提出更加科学的建议,为提高企业的的经济效益取得长足进步出谋划策。但是,这就产生生产者和经营者目标不匹配的后果。会计信息利用上的不一致体现了目标的不一致。所有者为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水平经过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收集实现,获知经营者实现受托责任的成效情况,整体把握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实际情况以及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因素,从而对经营者本身进行必要的影射。经营者的的目的都离不开在短期内获取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益,以及给自己本身带来的最大收益,这种形式的利益引导在会计上表现为片面的夸大经营业绩,避免决策的失误和带来的损失,由于任意改变会计政策或者提前确认收入或者消费过度这些角度着手,致使准确的会计信息偏离实际,直接的对企业内部审计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六)定位模糊的内部审计职能

内部审计人员对内审职能认识不到位。内部审计不但要控制企业管理方面,协调外部审计人员工作,还要服务于企业管理。因此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明确因内审人员双重身份而导致。资源消耗、工作质量降低。目前,相当比例的企业因管理理念尚未更新,始终停留在过度重视生产经营而忽略企业内部协调管理,这从根本上致使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缺乏合理的定位及端正的态度。很多内部审计人员缺少为企业做贡献的觉悟,只凭借仅有的法律财经方面的片面知识或常识依照自己的利益和感觉行事,高估内审人员所能承担的责任,过分抬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夸大权威性。而有的人则从概念上这样认为,上层用来掩饰群众,应付上级检查的有效工具当属内部审计工作,内审部门因此形同虚设,无法发挥本应承担的作用。

二、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1.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亟待提高

严格规范企业制度,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一切职能部门,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指导审计部及审计人员并接受其报告。上下级从属关系上,审计部及审计人员对总经理负责,总经理阅检审计部及审计人员工作报告。而对于小规模企业,无需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及其审计人员则应对董事会负责,其业务由监事会指导。在组织形式上来看双方监督,内审人员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得到了提高,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发挥。

2.内部审计的内容需要进行调整

自现代企业制度出现,辅之深层次扩大外部制约机制,以及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更加广泛的普及了会计电算化,并且大大减少了财务表面的错误与弊病,对于内审的职能,需要由传统的方式向内部管理服务转变,内审的重点也有必要加以转变,也就是由内部监督与检查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化。此外还有,其内容不应该只锁定在财务范围,应该延伸到更多领域,例如企业经营和管理。从之前财务审计为主要方向,转为以效益、管理、经营审计等为主体。

3.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人员采用的都是以查错防弊为主的传统审计,通常对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合法性的审查以及对生产经营的监管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纠错防弊是审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报表和账本、凭证等相关信息材料是审计的主要对象,审计的基本工作就是要致力于作用在财务范围内,以及还未进入的管理和经营范围。不过这些都已经不再是审计的最主要内容了,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评价,对决策的科学性的评价,对资源利用的效率与效果的评价,对过去经济活动的效益优劣的评价,对项目和投资的可行性等的评价。主要职能则为向内部管理服务。

4.内部审计风险的将逐渐加大

篇9

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一些国有企业,甚至一些上市公司中的财会人员还会把财务与会计混为一谈,他们认为财会部门只不过是单纯的核算中心,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工作是分是合的态度模棱两可,混淆不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财务管理的陷阱。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陷阱:财务与会计关系混淆

尽管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一些国有企业,甚至一些上市公司中的财会人员还会把财务与会计混为一谈,他们认为财会部门只不过是单纯的核算中心,提供财务信息而已,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工作是分是合的态度模棱两可,混淆不清。

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也有不一致的看法,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大会计观、大财务观、财务与会计并列观,三种观点的相同之处是都承认财务管理与会计不是一回事,至于两者是包含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陷阱:利润至上主义

从财务管理的教科书上看,这不是一个是否可以选择其一的问题,而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企业的目标是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的满足全体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阶段和水平不同,在体现上述根本目标的同时,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我们已经经历了以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等四个过程。现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都把利润理解为企业财富,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是定位在企业价值最大化上,而是定位为企业利润最大化上,以为利润越多,企业的财富增加就越多。

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也同样存在这样的观念性误区,比如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利润而赶潮流、追热点,为追求企业长期利润最大化而做出错误决策,从而忽视了企业的社会利益、员工利益、债权人利益、债务人利益、消费者利益和投资者利益,偏离了企业的总目标要求。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企业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也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是我们坚定不移的追求和目标。

陷阱:财务与企业战略脱节

在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原来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现在已经变成了集团公司,其财务关系也是五花八门,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有独立法人的、有统一核算的、有承包制的等等,这样企业财务战略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之间就非常容易产生不一致的现象。其结果是:

企业中相关部门无所适从,无法协调好各种财务关系,无法让人知道是否实现了财务目标,无法对员工产生激励与约束作用,无法开展有效的业绩评价;极易导致企业投资决策失误,难以防范诸如收支性财务风险、现金流量财务风险、筹资性财务风险,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投资报酬率和资产利用率;会使企业各部门从各自的单位出发,忽视企业的整体战略,造成企业力量的分散,降低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抗风险的整体能力。

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战略的选择和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所在,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要根据企业总目标的要求,配合企业战略的实施,提出切合实际的企业财务战略目标,使企业财务管理在外部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变化时,不要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尽量避免因企业财务战略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不统一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下降。

陷阱:融资乱局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股票(普通股和优先股)、债券、银行借款和留存收益等比例关系,因其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所以不同性质的企业就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比如,现在一些上市公司就比较偏好股权融资,发行债券和银行借款有一个还本付息的压力,而发行股票,就算亏的一塌糊涂也无所谓,这种企业的普遍心态是:反正你是小股东,能奈我何?

与之相反的是,一些中小企业则喜欢债权融资。他们在不具有偿债能力的前提下,采取了风险较大的负债经营战略,企图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从而使一个有赢利的企业变成了把利润填补了还本付息的亏损企业。

从理论上来看,企业利用债务进行负债经营,可以降低企业综合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减少财务风险。但如果在没有掌握好负债的规模、利率和期限的情况下,就根据个人的偏好来估计投资项目的赢利性,对这种很少考虑投资项目的难度和风险,考虑全部资金的利润率是否高于借款利率,同时又在进行融资时不善于注意合理的组合,不注意收益与成本的配比,不注意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不注意负债时间结构的决策,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一般而言,负债经营的前提条件是企业产品的销路非常好,产品供不应求,这样才可能获取财务杠杆利益。

总之,融资问题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即目前还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来生搬硬套地去运用,现在一般的非上市公司还不允许发行股票和债券,一般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还有许多障碍,上市公司的确尚需进一步的规范。

陷阱:预算管理职能缺失

1、从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看,对涉及企业内外各种经济现象的财务预算管理方法,在许多企业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普遍存在着对预算管理不甚了解,或财务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或只注重预算本身的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功能,不注重发挥预算管理在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致使不能通过财务预算管理,正确处理与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绩效评价、企业资源分配、企业风险控制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把握好财务管理的正确目标和方向。

2、从财务成本管理方面看,许多企业不能以从产品为重心转向以作业为重心,致使财务成本控制的视角还没有从传统的降低成本的初级形态转移到成本计划、成本预算、优化配置资源、合理的成本、事前预防重于事后调整,以及重组生产流程方面上来。

3、从企业绩效评价方面看,目前仍停留在使用基于利润的业绩评价方法上,评价企业业绩仍采用那些不能反映成本或资本费用,不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盈利或价值的指标,诸如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等,在现有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缺少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尤其是目前已被世界一流公司用于业绩考核与评价的附加经济价值,更是很少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制约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陷阱:多元化理财陷阱

不少企业当财务势力和规模扩大之后,财务管理人员就热衷于多元化理财,忘记了这其中存在的巨大风险。在他们已经发热的头脑里只记得"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是另一个篮子是什么样子?你熟悉吗?放得进去吗?放进去会是什么结果呢?

他们往往在不掌握新扩张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和基本技巧、没有处理好新建立的各种关系,不具有进入新领域的财务管理骨干,不具备足够的资金、时间和人力资源等等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多元化扩张。这种不根据企业的特点结合社会发展,守好企业根据地的盲目扩大行为,常常会落入多元化扩张的陷阱,并由此造成企业扩大规模后,由于组织机构的变化和膨胀、职能部门的增加和复杂化而患上"大企业病",造成扯皮、排挤、内耗等因素相应增加,以及出现各部门争预算指标、争投资以及各自为政等现象,往往是人为的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下降。

陷阱:内部审计徒有其表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小型企业没有建立起内部审计机构,已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内审也只是对厂长经理负责,即按照厂长或经理的授权,对于有问题的或者是不太信任的下属进行审计,对于同级和上一级的监督显然没有作用和意义。

审计的地位无法超然独立,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同时内部审计又代表企业高层经理人监督其下属,因而形成了双重身份(即内部审计既代表国家监督企业,又代表企业高层监督其下属),这种定位上的重叠和偏差,必然会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即这种内审组织体制往往因为存在着利益关系制约其权威性的问题,而使内审机构及其人员的工作独立性比较弱,他们不能客观、真实、公正、深入地开展工作,即使做出了审计处理决定也会因管理体制上的制约而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西方国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运作情况是,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内的一个分会,是一个独立于企业经营者的专门机构,其职能主要是负责聘请外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通过对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章程、预算、人事、工作计划和审计结果等进行复核,以此提高内审部门的独立性,进而提高内审效率.。西方国家的企业审计委员会是提高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我们的企业也应设立审计委员会来领导内审工作,增强企业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目前我国尚未颁布统一的内审执行标准,这样内审人员只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来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导致了审计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增大了审计风险。所以必须制定内审准则,减少企业内审的随意性。内审部门的负责人必须能和董事会、国资委建立起直接交流信息的机制,并直接向董事会和国资委提交书面工作报告,形成对企业经理人的制衡机制。内审负责人的任免权应属于董事会或国资委。内审人员不得承担经营责任,不能参与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执行。内审人员应定期轮换,长期负责某一管理职能或部门的审计工作也会使审计者与被审计者的关系产生微妙变化,所以定期轮换可以从组织上保障内审人员的独立性。

篇10

关键词:科研经费;风险管理;会议费

一、科研经费存在的风险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科学研究事业发展,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也随之飞速发展。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分为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纵向经费是指由国家基金委及有关部委、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主管部门以项目拨款方式资助的科研项目经费。横向经费是指接受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科技成果转让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获得的经费。由于单位制度建设、内控执行、课题负责人及科研经费审核人责任意识等种种原因,科研经费安全受到威胁,存在被违规使用、挪用、套取等风险,问题也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

比如会议费,可能存在以下风险: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会议费:超预算报销会议费:虚报会议人数、天数,违规超标准报销会议费:超范围报销会议费:夹带报销与会议无关费用。

二、科研经费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单位制度建设不健全

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如《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对科研经费管理做出规范。但单位层面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修订、更新比较滞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无法满足新的管理需求。其次,部分单位的管理制度可行性差,流程过于复杂,不可操作,形同虚设。再者,部分单位的管理制度针对性不强,未充分考虑单位具体情况,无法发挥管理作用。

例如单位未完善《会议费管理办法》,未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针对可行的具体管理规定,事前无法通过会议申请发现问题,防止风险的发生:事中经办人组织会议时无据可从,存在随意支出的风险,或利用制度不完善的漏洞,存在虚报会议费的风险:事后课题负责人、管理部门人员审核无据可依,造成无法发现或判断会议费支出问题的风险。

(二)单位自控执行不到位

部分单位虽然已建立起内控制度,但由于有些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不清楚应审核的问题,签字应负的责任,抱着“其他人签字则跟着签字”的态度,即使科研经费使用存在真实性、合法性等问题都无法被发现,使内控管理形同虚设。有些管理人员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宽对待科研经费使用,避免与科研人员产生冲突,影响内控执行效果。更有甚者,一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为了私心或私利,协助违法违规经费使用,使内控管理失效。

譬如单位未落实会议费内控执行,部分相关人员对各自的职责不清晰,如:课题负责人不清楚应审核会议费的真实性,科技处应审核会议费的合理性、相关性,财务处应审核会议费的合法合规性等,责任相互混淆,造成一些问题重复审核,一些问题则无人把关的现象。部分相关人员明确职责但缺乏审核方法,缺少审核经验,如:通过会议日程、签到表、预决算等材料,无法发现会议业务中隐藏的逻辑错误,以推断出相关真实性、合法性问题。部分相关人员则抱着“其他人都已审核过,应该不会有问题”的侥幸心理,使经过审核、审批的会议费支出仍可能存在不真实、不合法风险。

(三)课题负责人意识薄弱

课题负责人大多是学术型人才,风险意识薄弱,对科研经费管理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课题科研经费支出审核随意,未建立起“课题负责人作为第一负责人”的意识。事实上,课题负责人需对课题科研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严格把关,科研经费一旦被查出违法违规的问题,课题负责人将首当其冲。此外,一些课题负责人还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努力争取的成果,对其使用及管理拥有绝对的权力,不愿意受到单位管理部门的监管,仍未意识到管理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保护科研经费,保护课题负责人,常常阻碍监管工作的开展。

比如,课题负责人一般都将会议的举办与组织事宜交由项目成员或研究室秘书负责,对会议实际需要发生的费用并不太关心,审核签字时也较少会进行应有的询问与了解,使不真实、不合法的会议费用支出很容易成为漏网之鱼,顺利通过课题负责人的审批。

三、加强科研经费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组织内审工作,发现科研经费风险

单位应制定《内部审计工作条例》及相关审计工作流程,对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工作程序、内容、要求等进行规范。同时,建立起独立的审计部门或从属于最高领导层的审计小组,审计小组应由知识结构多面、具有一定经验、相对固定的审计人员组成。每年将科研经费内审列入年度常规工作计划,抽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室并根据其特点抽查经费使用情况,或者抽取1~2种科研经费对所有研究室进行专项审计,做到及时发现风险,发挥内审预警作用,防范于未然。另外,内审工作在审查经费使用真实性、合法性的同时,还需检查内控的有效性,发现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风险点,为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为改进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正如会议费,通过内审工作发现存在如下风险:1.通过税务局网站查询发票,发现存在“无此发票信息”的虚假会议费发票,或通过询问发现旅行社虚开的会议费发票,配套伪造虚假会议议程、会议通知、会议签到表,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会议费:2.通过航空公司官网查询机票,电子行程单无法查询或机票票价等信息与电子行程单不符,发现存在使用虚假电子行程单报销会议差旅费的现象:3.通过比对会议签到表笔迹、查询会议室租用、会议用餐情况等,发现假冒签字虚增会议人数、虚构会议天数以掩饰超标准报销会议费的问题:4.通过细查会议费报销票据,发现会议纪念品、与会议无关的参观活动、专家评审费等超范围报销支出,同一时段重复报销餐费、会议期间外交通费等与会议无关费用:5通过对比项目任务书、会议预算申请表等材料,发现存在超预算报销会议费的现象。

(二)开展风险防控工作,防范内审发现的风险

单位应对科研经费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优化,结合内审工作报告、整改意见等,查找出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风险点,制定一一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具体职责,将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以会议费为例,根据会议费管理流程(见图1)以及上述内审工作发现的风险,分析梳理会议费的责任人、工作职责、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

首先,明确责任人职责,如:课题负责人审核真实性、必要性,科技处审核合理性、相关性,财务处审核合法合规性,主管所领导整体把握审批真实性、合法性等。各层责任人审核会议申请时,需要在《会议申请及预算表》签名确认,审核会议报销时,需要在《会议决算审批表》及报销单签字确认。其次,分析关键风险点,建立风险防控措施,如:课题负责人面对的主要风险为会议申请信息、材料不真实、会议未申报年度计划、预算项目脱节、编制粗糙、随意性大等,因此应要求经办人事前申请,通过确认会议人员名单、会议通知内容是否准确、完整以判断会议申请是否真实,通过确认会议是否在课题年度工作计划之中、是否符合课题会议费预算以判断会议是否必要:科技处需要管理的风险主要为会议事项与课题研究不相关、会议费超课题会议预算、会议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项目超范围、预算金额超标准等,应根据课题组提供的项目任务书、会议通知、会议日程、邀请函等材料判断会议业务是否与课题研究相关、是否合理,课题会议预算是否充足、预算明细是否超范围、超标准:财务处防范会议报销合法合规性风险时,应审核发票是否为正规发票:检查会议报销材料是否完整,如:是否附上《会议申请及预算表》、会议通知、参会人员签到表、《会议费决算审批表》等:检查会议手续是否齐全,如:《预算表》、《决算表》、报销单是否已经签字审批:核对支出范围、金额与预算及决算、管理办法是否相符,如:报销内容是否与《预算表》、《决算表》内容相符,会议标准、报销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最后,通过经费申请与报销的审核监管,层层落实责任,同时加强责任人之间的沟通,最终建立起环环相扣、相互配合的监督体系。

(三)建立单位规章制度,形成常态管理

科研经费的风险管理最终需要靠科学的制度加以规范,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保护科研经费,确保科研经费真正用到研究之中。因此,单位应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内审工作和风险防控工作的成果,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建立或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如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单位会议费专项内审发现的风险以及会议费风险防控工作的成果,制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为提升会议管理工作、保证会议费使用安全奠定夯实的制度基础。此外,单位还应定期检查评估制度使用、执行情况,根据单位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