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3 00:0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珍珠鸟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设计,我主要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丰富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语言。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及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领悟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
1. 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2.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3.搜集保护动物和残杀动物的相关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大家的记忆中一定有许多有关鸟的诗词,谁来说说?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同学们记得的还真不少,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记忆去享受作家冯骥才和鸟和谐相处的乐章。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全班同学在自由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按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下面两项活动中的一项完成。
1.话剧表演:《珍珠鸟的一家》根据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表现珍珠鸟一家的生活。
2.讲故事:《我与珍珠鸟》《我和我的主人》根据文章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分别以“我”和小珍珠鸟(雏儿)的身份来讲述人与鸟从陌生到熟悉最后互相信任的过程。
三、成果交流,体会情味
按照话剧表演、讲故事的先后顺序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学情预测:
1.话剧表演。人物:鸟爸爸、鸟妈妈、雏鸟。地点:窗前,法国吊兰里。鸟爸爸:我们又被送到了一位新主人家,不知这位主人怎么样啊?鸟妈妈:看他把我们的家侍弄得还挺舒适、温暖的,应该还是个不错的人吧。鸟爸爸:是的啊,还有一大盆茂盛的吊兰让我们很有安全感。鸟妈妈:我们还是该吃吃,该唱唱吧。(婉转悠扬的笛儿般的鸟声响起)三个月后,鸟妈妈:主人一直对我们不错,也很少打搅我们。可是现在孩子出世了,他对孩子会是怎样的呢?鸟爸爸:还是小心点好,把宝儿看好点,别让他乱跑。雏鸟:爸爸妈妈你们看,这笼子关不住我,我可以从这缝里钻出去。真好玩!鸟妈妈:哎呀!宝儿,你不能出去的!外面太危险了!快点进来!鸟爸爸:别淘气了!雏鸟:没事的,我都出去过两次了。我还飞到他书房里,在柜子上看他工作,或者在他的书架上,啄那些书玩。他看我了,并没有伤害我,还对我笑呢。再继续做他自己的事。我看主人挺好的。不用担心啦。鸟妈妈:还是小心为妙。……
2.讲故事。《我和我的主人》我一睁开眼睛,就看见自己躺在一个掩藏在吊兰丛中的笼子里,笼里有干草,又舒适又暖和。在爸爸妈妈的精心照顾下,我很快就有力气了,我忍不住放声歌唱。有时伸出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一天,我趁爸爸妈妈不注意,溜出笼子飞进了房子,落到柜顶上,看到主人在写东西。我正准备飞回笼子,不料主人抬头看见了我,我很紧张,生怕他来抓我,想赶紧飞出去,可是一时不知出口在哪儿,急得我团团转。没想到主人对我微微一笑,又低下头继续他的工作……我会用我的歌声装饰你的每一天,如果有来生,我要与你再续前缘!
四、竞写标语,升华感情
1.播放歌曲《丹顶鹤的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搜集的人类保护动物和残害动物的故事。
3.写宣传标语。
同学们,物种的灭绝本来是自然的,但是人为的迫害加速了它的灭亡,从地球上最初的25亿个物种,到如今的2亿个物种,兽类每两年消失一个物种,鸟类每一年消失一个物种,据科学家统计,下个世纪,地球上的植物将会以每两小时灭绝一个物种的速度进行着……当最后一只雄鹰惨叫着坠向大地时,当森林的最后一只老虎哀鸣着寻求它的配偶时,当SARS开始时,那是大自然在向人类疯狂的报复,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请拿起你的笔,为保护动物写下一句标语,来表达你的心声吧!
示例: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人类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
篇2
片段一:以问题引发思维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冯骥才的著名散文《珍珠鸟》。上节课,我们在小组内学习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与组内同学交流了自己在预习时产生的疑问。全班交流并解决了课文第一部分的问题,二、三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下面请各组组长汇报一下你们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
生:我们组的问题是课文题目是《珍珠鸟》,为什么只写小珍珠鸟?
(师板书:只写小珍珠鸟?)
生:我们组的问题是最后一段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提?
生:我们组的问题是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珍珠鸟,为什么联系到了信赖?
师:你们觉得与信赖没有关系吗?
生:嗯。
师:你们的问题是不是珍珠鸟与信赖有什么关系呢?
生:是的。第二个问题是珍珠鸟为什么会落在冯骥才的肩上睡着了?
(师板书:睡着?)
生:文中第六自然段第三行的“趴”字用得准确吗?
师:“趴”字用得准确吗?你为什么这样问?
生:因为图片上不是这样的。
师:那图片上是怎样的?
生:图片上是小鸟站在作者肩上。不是趴在作者肩上。
师:你能将图和文结合起来理解课文。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我要表扬你。(师板书:趴?)
生:我们组的第一个问题是:珍珠鸟为什么渐渐胆子大了?第二个问题是“信赖。不就能创造出l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什么意思?
(师板书:胆子大?)
生:我们组有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小珍珠鸟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
(师板书:神气十足?)
生:第二个问题是小珍珠鸟喝作者杯中的水。作者嫌它脏吗?
(师板书:喝水――嫌脏?)
生: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说小珍珠鸟很淘气?
(师板书:淘气?)
生:最后一个问题是小珍珠鸟起先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这个过程中小珍珠鸟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师板书:笼子四周――屋里。)
师:哎呀,你真不简单,读出了小珍珠鸟活动地点的变化,还在揣摩小珍珠鸟心理的变化,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师板书:心理变化?)
反思:当你低下头来倾听学生的声音,就能感受到童心中的智慧。在本堂课的环节中,不难看出,教师不仅把学生提问作为课堂的引子。而且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的问题真正成为课堂的问题。教师通过追问,让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更加明朗,如教师问:你们觉得有没有关系呢?使学生推敲自己的问题。当学生的问题出乎教师的预料时,教师没有急于评判,而是问清提问的缘由。如学生对“趴”的质疑。就是通过师生对话,摸清学生思考的着力点。思考问题的独特视角和闪光之处被老师及时捕捉。并予以肯定。此外,教师对学生扣住课文内容提问。由问题想开去提问等都予以点评,使学生的问题不是走过场地泛泛问问而已。
片段二:以对话展开思维
生:我能解决第三自然段的第二个问题:小珍珠鸟已经把头伸出来了。作者为什么还要拨开绿蔓看?我觉得是因为他想看看小珍珠鸟的全身是什么样子。
生:我补充一下。就是因为小珍珠鸟只有一个脑袋露出来。所以作者就怀疑这是不是珍珠鸟啊,他想确定一下,所以要拨开绿蔓看一看。
生:而且他也许是想看一看是不是他原来养的两只珍珠鸟中的一只。
师:想证实一下!
生:而且还想看一看小珍珠鸟和大珍珠鸟有什么区别。
生:说不定小珍珠鸟把小脑袋探出来又缩回去了呢?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文中说“忽然有个小脑袋从叶问探出来”,这里有个“忽然”。说明时间非常短。
生:文中有个“探”字,我认为这只是个试探行为,如果看到什么陌生东西可能就把头缩回去。
师:你真会读书,从一个“探”字看出它有可能只是把头伸出来看一下又把头缩回去了,那么,这只小珍珠鸟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读一读,读完之后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反思:从上述片段看,与一般的课堂不一样,本节课教师的语言显得特别少。教师是参与学生讨论的一员,或组织学生就同一个话题,以文本为依托展开深度对话。或引导学生把意思陈述清楚,或把握火候进行问题总结和迁移。实践证明,这样放手让学生尽情探索,课堂上常常闪现出人意料的思考和争辩,课堂真正变活了。学生的讨论过程中产生的价值远远大于问题本身,对作者内心的揣摩、对“忽然”、“探”等核心词汇的推敲把握,无不是在学语文、用语文。
片段三:以点拨深化思维
生:我能解决第六自然段的第十个问题(文中第六自然段第三行的“趴”字用得准确吗?)我认为图上画的小鸟还没有睡着,只是落到了作者的肩上。
生:我觉得不能完全依赖图片,因为现在很多恐龙‘的图片就是人们根据恐龙的骨骼化石画出来的。那些色彩也是人们加上去的,再说了,这个又不是照片,这个是人画的。
生:第三自然段说:“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而这幅图上的小珍珠鸟不是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所以我觉得不能相信图片。
生:我想也许是图片画错了。
生:这张图片上的珍珠鸟眼睛还是睁着的,它还没睡着呢。
生:我觉得这是给我们小朋友看的,因为我们人睡觉都是躺着睡的。
生:我也觉得这幅图不怎么准确,因为我们上学期学的课文《荷花》的作者明明是个男生,而图上画的却是一个女生。
生:我也觉得这幅图不准确,我爷爷养过好多芙蓉鸟。我看到过鸟睡觉的,它们睡觉时都把头藏到翅膀下面。
师:你也觉得图和文字不配。
生:我不同意管安然的观点,她说珍珠鸟的眼睛是睁着的,那她也是相信图片的,而且,“趴”就是用肘部趴在某个地方,鸟又没有手,怎么趴呀?
师:这个“趴”到底用得准确不准确呢?原文是这样写的: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竞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这幅图确实与文字有出入,同学们可以建议编辑叔叔重新配图。作者这么写其实在把珍珠鸟当孩子来写。
师:(深情地)小鸟伏眠于作者的肩头,神态安详地睡着了,此时,小鸟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你感受到了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配乐)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人鸟相依的美好境界。
生:齐读。
篇3
一、“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区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教学要突出语言的应用、基本技能的训练、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这样的课堂才能凸显出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指出:语文课要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本体性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独有的,反映课程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不是语文课程本质独有,而是由各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教育、多元文化等。吴忠豪教授认为,本体性、非本体性教学内容都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征,其最本质的内涵是让学生学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长期无法摆脱教学效率不高的怪圈,原因就在于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错位。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可知,很多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设置是围绕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而定,一般分为初读、精读、总结,所教的知识、技能、方法是碎片化的,不是依据这些知识进行规律化教学,教学内容零散、无序、经验化。而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根据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学习为主,重视学生识记、认知、实践、迁移等能力的训练,而将价值观、情感、审美等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渗透于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
二、从“非本体”转变为“本体”、从“教课文”转变为“教语文”的具体策略
(一)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
“教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从设计全面、具体、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做起。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表述要得当,可操作、可检测强,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的本体性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区分什么是本体性教学目标,什么是非本体性教学目标。以下是南宁市五象小学莫莎莎校长教学《北京》一课的片段。
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
(2)会写“坛、城、国、团”等生字。能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说话。
(3)在朗读中感受北京的美丽,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教学目标(1)(2)体现了本体性教学目标,目标(3)既体现了本体性目标,又体现了非本体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依据本体性教学目标来确定。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突出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摆正了课堂教学的方向,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要体现本体性
明白了什么是本体性目标,教师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把握就更加清晰,即“教什么”“怎么去教”“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掌握到什么程度”就会心中有数。2013年,笔者在苏州参加国培时有幸聆听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珍珠B》一课。课堂上,于永正老师紧紧围绕这篇课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高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以下是课堂教学片段。
1.谈话导入。教师抓住“骥”(一匹好马)字引出文章作者,然后让学生读一读作者冯骥才的相关材料,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喜爱之情。
2.整体感知,预习展示。
(1)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重点指导‘雏儿”的读音及“雏”字的书写)
(2)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随机纠正、示范,指导朗读。
(3)学生概括说说珍珠鸟好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写法,学习语言,学习表达。
(1)学生自主默读课文,思考:珍珠鸟究竟好在哪里?
(2)珍珠鸟究竟好在哪里?(生学习、交流展示如下)
①外形好。(于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片段,生读一示范读一生读,学生通过朗读记住小动物外形描写方法,记住文中精彩的语言。师指导学生默读,渗透打比方的写法指导)
②淘气、可爱。(师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生读,示范读,指导:要读出变化,一会儿……一会儿……―会儿,要有细、粗、高、低音,生练读)
③通人性。(有感情地朗读:生读,示范读:抓住动词简单渗透写法,师生比较读,师点评)
④珍珠鸟还好在哪里呢?通过和珍珠鸟相处,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没有多余的分析、提问或感悟,于永正老师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和珍珠鸟相处,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就足够了)
(3)练习表达。
①如果你是那只珍珠鸟,你觉得主人对你怎么样?
②现在你们就是小珍珠鸟,你们来写一写冯骥才,你们知道他的什么事情,会对你怎么样,要有具体事例。如想象让你喝了什么、吃了什么等。
于永正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先读,教师渗透指导让学生再读,在读中学习语言和表达方法;学生从珍珠鸟的角度写冯骥才,这样的练习是方法的迁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真正落实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一理念。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对于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的部分,则渗透在文本内容的教学中。
(三)教学方式要突出本体性
吴忠豪教授指出:“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指的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这些知识、方法和技能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而教材内容是不稳定的,是可以替代的。”关注语文教学的本体性,就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转变教学的方式,教师要勇于打破一遍遍讲解课文、一段一段分析课文内容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要由“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要由“内容分析”转向品味、运用语言,要用“课文”来教“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典型的语言材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在训练中思考、辨析,领悟其中的规律,从而学到一些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学会迁移运用,这是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发展”。同时,教师可以打破常规教学,对整篇课文进行整合构建,提炼更有价值的、具有辐射作用的训练点进行教学。如我县教育局教研室卢小奎老师在指导教师进行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左公柳》第二课的教学时,通过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提炼了三个有代表性的训练点。
1.朗读第5至第7自然段。
(1)品读左宗棠出力排众议的句子,体会左宗棠铮铮铁骨、一身正獾挠⑿燮概。
(2)概括左宗棠的三点理由。
2.品读左宗棠建设新疆的句子。
3.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如运用了生动的修辞手法、关联词等,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好在哪里?
这样提炼训练点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既突出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又关注了学习方法、技能的拾得及能力的培养,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简单、扎实、高效。
篇4
一、舞动追问,见缝插针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也就是说,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追问不但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激发其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由紧张到轻松,又由轻松到紧张地一张一弛的学习。特别是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认识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时候,就应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生: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我觉得这一句写得很好,因为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样子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作者写得好,你也读得不错!还有觉得这句好的吗?
生:这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就写出荷叶多,长得很茂盛,而且还把它当成人来写了。(师板书:挨挨挤挤)
师:你能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中体会到荷叶长得多,长得茂盛,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生1:在公共汽车上,人特别多,挨挨挤挤的。
生2:在火车上。
生3:春节期间的超市里。
生4:我们在食堂打饭的时候也是挨挨挤挤的。
生5:夏天到了,奶奶家门前的一棵大树,树叶密密层层、挨挨挤挤把蓝天都遮住了。
师:“挨挨挤挤”说明了人或东西很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1:告诉我们荷叶很多,长得非常茂盛。
生2:说明荷叶长得很有生机。
生3:还可以想象出荷花肯定也长得很美。
生4:我觉得大自然很伟大,能使荷叶长得这么多,这么美,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
在此追问下,学生再回到课文中多读几遍句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理解,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自己找出答案,学生就基本理解这几话的含义了。一个有灵气的老师,应该有强烈的信息反馈意识,因势利导,适时点拔,并会想方设法及时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及时有效的追问,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二、舞动追问,有的放矢
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有利于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追问也是这个道理,否则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追问的最好时机,这样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使追问的效率大大提高。
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 当教师问及“母亲竟然这么轻,我为什么很难过?”一位学生回答时,只是反复强调:“我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9斤的身体去挑100多斤重的担子,还要背着妹妹,拉着我。等我们长大后,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母亲这样关心我,我却连她的体重都不知道,很愧疚。”显然该学生的思维停滞在“89斤”“100多斤”上了,对“重担”的理解只能表达到这一步。这时教师借助追问来帮其开启新的思维方向:“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这100多斤的东西吗?联系你对自己母亲的了解想想、说说。”如此追问后,学生对“重担”的理解以及对母爱的认识自然全面深刻了。这儿教师凸显出过程与方法的指导、点拨,把学生的感悟引向了深入,真正达到了情理交融的境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思维结论,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他们为什么这么读?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说?如此种种,在追问中使结论和过程、过程与方法相互连通,学生的思路宽广,思维活跃,认识深刻。
三、舞动追问,关注人文
有教育家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应该学知识,更应该学做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在对言语生命的关怀,追问使言语生命得到养护。在有效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都以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并互相影响着,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出于知识、经验等多种原因,有时学生在阅读中,缺乏对文本内容或语句内涵的深入理解,学生很容易停留在字词的表面,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此时,教师进行巧妙、有效的“追问”,就能提升学生对主题、情感的理解体验。
如《珍珠鸟》教学中,在学生感悟了珍珠鸟对“我”充满了信赖以及“我”对鸟的爱之后,教师出示了一段文字(选自《智慧鸟》一文)
(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又是怎样的一幅画?)
生:我仿佛看到了人类捕捉鸟类的场面。
师:请把这一场面描述得具体一些。
(学生发言非常积极)
生:我仿佛看到了鸟在网中拼命挣扎的场景,它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惊慌。
……
师:如果它的妻儿老小看到这一幕,会向捕猎者发出怎样的呐喊?道出怎样的呼唤?
生:猎人们,请放下手中的枪,收起你们的网吧。
生:没有我们,地球妈妈将变得不再美好。
师:当这群生命得不到保障的小鸟看到这样的画面(出示《珍珠鸟》人鸟和谐的画面),又可能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
生:这只珍珠鸟多幸福呀,主人对它多好啊!
生:猎人们,你可以不爱我们,但也不至于捕杀我们呀!
师:同学们,当我们再次面对这幅文中的插图时,你又想说些什么?
生:我很感动。
师:你能把“感动”二字说具体些、清楚些吗?
生:有了爱,就有信赖。
教师通过“当这群生命得不到保障的小鸟看到这样的画面,又可能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同学们,当我们再次面对这幅文中的插图,又想说些什么?”等巧妙的追问,引领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的内涵,使孩子们的心灵一次次地受到撞击,人与自然的爱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们心中扎了根。“请把这一场面描述得具体一些”,“能把‘感动’二字说具体些、清楚些吗?”这些话题的适时追问,学生的言语动机得到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达言说的欲望和机会,言语生命在此过程中得到养护。
篇5
一、勤学弘毅,理论引领
学习造就思想,学习使人睿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首先应是学习新教育思想的先驱者。勤于学习,善于吸收,长于舍取;学然后三思,思然后改进;敢于创新,勇于突破,这是我学习的三步曲。我每年都给自己制定一份读书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书刊,《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做最好的老师》、《为生命奠基》等等,读一本本好书,就像与一位位伟大的教育者对话,让我在理念上有了脱胎换骨的转变,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使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我还充分利用利用浙江省骨干教师培训班、舟山市骨干教师培训班、教科室主任培训班以及各级专家讲座等各种机会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看书、上网浏览各地的教育信息,记笔记,下载资料,成了我最重要的业余生活。近几年来共摘读书笔记十几万字,以此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开阔视野,扎实理论基础,以前瞻的思想投身于新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除了教育理论知识,我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广泛猎及各类文学、社会等书籍,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近年来,无论在教育科研、教学实践还是文学创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典诵读促进学生道德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生作文训练有效性的研究》两项课题被立为浙江省规划课题,《“灵动协作作业”为载体,提高语文作业实践性的研究》等两项课题被立为市规划课题,主持的课题几乎每年都获普陀区优秀教研课题一等奖。
二、实践探索,优化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教学实践始终是一个教师重要的人生舞台。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我也在不断地成熟。我一直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统领着我的课堂实践,结合学生实际,整合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教学中都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力求体现学生的自我感悟,同时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力图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设计灵动、教学思路清晰、文化内涵丰富、语文之味酣醇、学生兴趣盎然等。并成为了普陀区的教学骨干。
近年来,承担省、市、区以上公开课达10余次。《珍珠鸟》在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百人千场”教学活动中展示,在浙江省欠发达地区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期间作为骨干学员送教到长兴县。《伯牙绝弦》在市“金秋课堂”古诗文教学研讨会上展示,并获好评。每年在普陀区“潮涌普陀”教研活动中进行观摩课展示,每学期几乎都在校级和片级上公开课,尤其在我校“三表学习灵动课堂”新课题实施过程中率先上先导课,给各位老师以引领,让专家以鉴别。
三、教海无涯,笔耕不辍
学习为了提升,反思与总结更能促进自己新课程的实施水平。近年来,本人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总结。早在XX年就建立了自己的个人教育博客,教育随笔、论文课题、案例设计等等,笔耕不辍,与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所撰写的论文、教学案例、活动设计等近三年就有四十几篇在全国和省市区获奖和发展。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导控艺术》收录于《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一书。课外阅读设计《追溯魅力——走进一千零一夜》发表于《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珍珠鸟》、《伯牙绝弦》等6篇教案获浙江省优秀教案。《“铁”的温度》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XX年第6期。《醋醇语文味——语文课的追求》、《学生博客——架起作文与网络的桥梁》等多篇论文获舟山市一等奖。
篇6
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存在问题:有的教师忽视学段目标或单元教学目标,忽视略读课文在单元整体中的地位与联系,中段和高段教学模式一样;有的教师教学目标意识不明确,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粗浅理解就课教课。随意性很强。导致课时任务无法完成;有的教师没找准略读课文教学的起点,低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频繁提问学生已经知道(或理解)的问题,挤占了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有的变略读为泛读,放任学生自读,最终了无实效;有的“精”“略”不分,对略读课文过度精雕细琢,教师的强势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细碎频繁的问答,制约了学生活泼的个性、生命独特感知、体验和解悟。
那么,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如何设计,采用什么策略呢?
一、领会内涵 把握尺度
人教版教参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略读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要求。一般是“不求甚解”,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说明精读课文给学生以“知”。而略读课文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由“知”向“行”转化的训练基地。教师教学略读课文时,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相关的目标和要求、学段特点;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接受水平;编者意图一;文本、单元训练重点、单元导语,略读课文导语等,制定教学目标,强化目标意识。
二、注重预习 历练自学
教师的预习引导应体现梯度:三年级起可设计安排课内预习,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顺课文,然后参照“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初步体会文章内容;四年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质疑问难、领会表达方法,初期教师宜多方启发,注重示范,还可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预习;五六年级让学生课外自主预习,可用“审题、读文、画生词(关键旬)、质疑解难(自能发现和自能索解)、查阅相关知识、摘抄”等方法长期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培养自学能力,缩减课堂读文时间,赢得“精讲品读、适度拓展、积累运用”的良机,形成良性循环。
三、板块推进 因文而异
“略读课更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一读,读对读通,口诵心惟;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的教育启发、好词佳句、文章写法、读书方法),积累语言。”(崔峦语)此语在阐明略读课文教学基本步骤的同时说明:一是略读课堂教学结构要“简”:二是课文只是作为教学“语料”,要明晰不是课文的精读和略读,而是课型上呈现的方式为精读和略读,不同的课文,其教学目标、方式、形态方面也不一样;三是略的是教师的教,改“圈养”为“放养”。教师在精读课文教学中授之以“法”,学生在略读课文中循法学习;四是要“略”中求“精”,选准着力点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其倾吐、吸收。因此,依据文本的题材、体裁、类型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1、简化结构,板块推进。与流线式教学相比,以板块推进方式进行教学,开放学生学习的空间,更能遵循“以学论教。顺学而导”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将会更加关注“生成资源”。采用诸如“整体感知一自读自悟一交流点拨一积累拓展”板块设计方式,给学生留足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辨析、历练,培养学生潜心会文、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形成或调整教学思路,再引导学生质疑解难、交流点拨,落实语文能力训练。
2、因文而异,选择教法。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关注文本的题材、体裁特点,精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第三学段叙事性文章、诗歌、说明文三种文体教学的共性要求是:(1)推敲重点词句,体会其感彩和表达效果;(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3)以读书为主线,加大思维力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4)注重语言积累和运用。落实到说明文教学的要求是:(1)引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中得到乐趣;(2)揣摩说明文的知识理趣,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新鲜而富有新意;(3)注意课堂教学的生发,要开拓与课文有联系的知识;(4)注意读写迁移,学以致用。其教法也不一而足。
(1)比较读。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比较。如人教版四上第四组中《猫》和《母鸡》同为老舍写的,其写法和情感表达有什么不同?《白鹅》和《自公鹅》同写鹅,各写了鹅的哪些特点,写法有哪些异同?略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比较。如教学人教版六上《跑进家来的松鼠》时,可以让学生从五上《松鼠》人手,温敬知新,再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弹性设置深入(多角度)对比阅读环节,完善认知结构。
(2)迁移读。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往往含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教师如果找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共生点,依据阅读提示(含单元导读、课文导学提示语、插图、泡泡提示语等)设计教学目标,选好切入口,给学生指明自主学习课文的途径,将能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重点突破法。如人教版五上有《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两文,《慈母情深》是让学生学会感恩母亲无私的爱,同时告诉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方式。这篇文章文学性较强,如果采用一般记叙文的教学方法,分析时间、人物、地点、事件,会割裂文章的整体气韵。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勾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辛劳、深情和对“我”的支持的;体会短句成段快节奏的写作形式。《学会看病》是另一种母爱的表现方式(母亲鼓励“我”独立),侧重揣摩描写母亲矛盾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带着“母亲到底是不是冷漠、狠心”这个问题去感受母亲的矛盾、担心、焦急。而后对比两篇文章:同是写母亲、写母爱,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3、“略”中求“精”,选准训练着力点。教学内容宜少而精,教师应选准训练的者力点(结构、语言、情感、方法),精讲品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如王春燕老师执教《猴王出世》时从“形式”入手,引导学生将着力点放在研究语言形式、感悟经典名著的语言魅力上,取得了成功。
4、研读交流,多元解读。阅读的过程就是鉴赏评价的过程,“从阅读中的心智活动来看,吸收和倾吐是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教师可设计讨论、争辩、交流等对话形式让学生畅所
欲言,唤起他们阅读的心理体验,同时要善于捕捉真切的个性体验,对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加以鼓励性的评价。
四、适度拓展 积累运用
一是拓展阅读。大量阅读有助于阅读能力、阅读水平的快速提升。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时也指出:“应当在读好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一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人教版四上)涉及许多深奥的地理知识,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了解七大洲、四大洋。查找大陆漂移说的相关资料;在课中,教师可补充魏格纳去实地考察的一些情况、医生的劝阻及他为地质事业献身的资料;课后让学生阅读魏格纳或其他科学家关于科学研究的故事并交流。此外,选读课文也可以按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在学完略读课文后拓展阅读。
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升文化品位。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接触名著,领略经典的魅力,享受“名著之旅”:人教版四上《昆虫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五下《水浒传》、《西游记》;六下《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可采用定时、随机指导两种方式,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效率,落实“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课标要求。
二是拓展实践。略读课文教学还应该考虑给学生自我拓展的空间,留下举一反三的天地。如教学《学会看病》,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阅读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让学生到医院去一趟,搞清楚看病的程序,再让学生以儿子的口吻描述到医院后的经过,也学着文章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变化;描写一件发生在医院的事情,注意叙述和心理活动描述,促进读与写的有效迁移。教师还可考虑为学生搭设实践的平台,让其展示才能、张扬个性。如教学《索溪峪的“野”》,可让学生介绍索溪峪,评选“优秀小导游”;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后欣赏(或学唱)带藏族民歌风味的《天路》;教学《小木偶的故事》后,让学生改为剧本,小组合作表演;学完《大瀑布的葬礼》,让学生参照资料将课文改写成演说稿,进行演讲;模仿《蒙娜丽莎之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一幅名画……教师要尽可能使略读课文教学有声有色,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三是积累语言。纵观人教版教材,许多略读课文出自名家之手:《母鸡》(老舍)、《祖父的园子》(萧红)、《我的“长生果”》(叶文玲)、《桂花雨》(绮君)、《松鼠》(布封)、《珍珠鸟》(冯骥才)、《慈母情深》(梁晓声)、《学会看病》(毕淑敏)……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规范的优美语言、精彩句段。做好读书笔记,便于自己习作时“厚积薄发”。如,《珍珠鸟》的开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冰心曾经评点:“这个‘真好!’开头起得很带劲,这劲中有着无限的喜悦。”这是绝佳的语言训练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后,也尝试在习作中将表达情感的简短词语放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四是积累方法。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不仅授学生以渔,更应“授学生以渔场”(肖川)。课堂教学设计要有侧重于阅读知识和方法技巧的指导环节,一课一得,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方法又在阅读实践中运用。如《秦兵马俑》可以“保存世界遗产基本资料”为名,引领学生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渗透整理信息的方法,再通过制作“秦兵马俑基本资料卡”,让学生运用跳读、扫读、选读等略读方法读懂全文(计时训练),让学生明白,对于有效的信息,可以用资料卡的形式及时保存,初步懂得资料卡的内容及制作方法,也培养学生及时积累资料的习惯。
五、及时评价 激励巩固
课标指出“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内容、过程及效果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价,激励、巩固阅读兴趣。香港教师非常重视设计课堂阅读练习和及时评价反馈,他们的相关阅读练习有填空、选择、简答三种类型的题目。填空题,往往要求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文中的词语;选择题,大多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语段检查学生的理解、概括、分析能力;简答题,要求学生对某一个现象作出判断和阐释。另外,教师也应对教与学目标有效达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反思采取何种补救措施来继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篇7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是伴随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2、 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与他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算法,还能根据算式的特点选择最恰当的算法进行计算。
3、 在应用知识的同时,活化知识,形成技能,提高素质。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实验小学二年二班的学生,很巧的是:老师在长春岭镇中心小学也教二年二班。所以我有个想法,我们两个班一起去动物园参观好吗?刚才我和你们班主任研究了一下,把所有同学分成4个组:(1)43人(2)39人(3)46人(4)41人,这么多人怎么去呢?
(从多种方式选择最实际的一种,即坐客车方便而且便宜。)
师:老师也同意坐客车去,而且把大客车都雇来了。(教师边贴客车模型边说明) 每辆车有85个座位,我雇来两辆车,怎样乘车比较合理?(学生说出两个组乘一辆车后教师马上追问)你想让哪两个组合乘一辆车?(讨论后设计以下三种方案)
(一) 43+39 (二)43+46 (三)43+41
41+46 39+41 46+39
要想知道哪种方案最合理,就必须算出每种情况下的乘车总人数,如果总人数接近或等于85人,才能既舒服又省钱地到达目的地。
二 探索并优化算法
43+39怎样计算?
(1) 独立思考2分钟,你想出几种方法?
(2) 和小组成员交流并统计你们组共有几种方法?
(3) 依次选择最好的方法汇报。
(4) 自由评价、补充、改善任意一种算法。
(5) 按照思考过程把多种算法分类。
可能出现的结论:
1、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
4 3 +3 9=8 2 (其中有的学生先算个位;有的学生先算十位)
(40+30=70
3+9=12
70+12=82)
2、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方法。(既把一个数拆为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和另一个数分别相加。由于计算顺序不同,所以有以下4种算法。)
4 3+3 9=8 2 4 3 + 3 9=8 2 4 3+3 9=8 2 4 3+3 9=8 2
(43+30=73 (43+9=52 (39+40=79 (39+3=42
73+9=82) 52+30=82) 79+3=82) 42+40=82)
3、凑整十数的方法。
43 + 39=82 43+39=82 43+39=82 43+39=82
(43+7=50 (39+1=40 (43+40=83 (39+50=89
50+32=82) 40+42=82) 83-1=82) 89-7=82)
4、“十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的方法。
4 3 + 3 9 =?
(40+9=49
30+3=33
49+33=?)
最后选择三个典型的计算方法:
43 +39=8 2 43 +39=8 2 43 + 39=82
(40+30=70 (39+1=40 (43+30=73
3+9=12 40+42=82) 73+9=82)
70+12=82)
哪种方法好,得看你做什么样的题,下面根据每个算式的特点选择最好的方法计算41+46、 43+46、 41+39、 43+41、 46+39。
经过交流总结出计算不进位加法用第一种方法比较好,计算的算式中有一个数接近整十数时用第三种方法;第二种方法适用于其他情况。
(计算后判断老师的答案对吗?)
哪两个组合乘一辆车 总人数 可以吗
一、43+39 82 红灯
41+46 87
二、43+46 89 红灯
41+39 80
三、43+41 84 绿灯
46+39 75
(43+39这样的题学生经常算错,我算错的目的就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乘车方案可不可行,之所以用红绿灯表示,是想让学生了解交通常识,也很生动有趣。)
三、应用与拓展
1、乘车问题解决了,快让我们排队上车。客车开起来了!
从出发到第一站17公里,第一站到第二站18公里,共( )公里;第二站到第三站29公里,现在行驶( )公里;第三站到终点36公里,一共行驶( )公里。
2、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来到远近闻名的动物园。小动物们正列队欢迎我们呢!快和他们问好吧!接着大家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最近的情况。
小猫说:“我身体长39厘米,比小狗短36厘米。小狗身体长( )厘米。”
斑马说:“我们经常与羚羊群居,在我的大家庭中,有羊17只,斑马的只数比羚羊多47只。羚羊( )只。”
狮子说:“我追赶猎物时先跑63公里,又跑37公里。一共跑( )公里。”
他们由于太高兴了,还没准备好,就开始说,结果说了不完整的话。你能补充完整并学着他们的模样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再介绍一次吗?
3、一转眼,回家的时间到了。我们真舍不得离开,他们更想挽留我们。还拿出自己珍贵的照片要送给大家。鱼的照片18张,熊猫的照片56张,犀鸟的照片66张,猴的照片29张。哪两种照片正好85张?这两种照片送到坐85人的车上;哪两种照片正好84张,就送到坐84人的车上。
4、老师发现18+66=84 、 43+41=84 还有哪两个两位数相加也等于84呢?(教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不会重复,更不会漏掉。)
5、回家的铃声已经敲响,我们不得不说再见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参观的同学,请把所有两位数相加等于85的算式写出来。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
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个过程的最佳途径。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在一个盛产牛奶的小村庄,有两种鸟:一种是山雀,一种是珍珠鸟。它们经常偷喝农夫的牛奶。后来农夫发现了,就用锡箔纸把装牛奶的瓶口封好。从此珍珠鸟再也喝不到牛奶,但是山雀依然能够啄开锡箔纸继续喝牛奶。这是为什么呢?研究者发现原来珍珠鸟都把同伴视为天敌,山雀则不然,山雀往往十几只鸟生活在一起,大约过半个月的时间,还要一部分鸟到其他群体中去。第一次发现锡箔纸能啄开也许是一次偶然,但这个消息马上传给组内山雀,又过了些日子又通过成员交换传给其他组的山雀。在消息传播中,他们在交流,互相启发,它们不仅仅又分享了牛奶的香甜,而且啄锡箔纸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这让我们不难想到,学生不也经常在交流中出现思维的碰撞,在相互启发时闪现创新的火花吗?因此在探索43+39的计算方法时,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后,鼓励学生充分交流。那么是不是只有学生间的交流就可以了?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事实证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必不可少。
篇8
一、明确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汉语教材的整体布局是由阅读(讲读课、自读课)、口语交际、习作、诵读积累、汉语知识和专题五个板块组成,按专题组成6个单元,然后每个单元的开始,都根据汉语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在感受丰富语料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体验阅读的乐趣和,使学生从被动的阅读学习转向主动的阅读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同学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探究的习惯能力。因此,在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时,首先我会将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设计综合教学目标,进而再设计各版块的教学目标。并要让学生读一读单元导语,明确这一单元开展的主题、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做到“我的学习,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我最清楚;”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有效开展。
在我们现在的一些汉语课堂教学中,因教学目标不明确而造成的教学随意性、盲目性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有的教师对讲授的课文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讲到哪里算哪里,随意性很大;有的教师的教学目标大而无当,多而繁杂,导致目标紊乱,重点不突出。教学环节设计不够精当,课堂结构松散。
听过一位老师教学《渡和少年》(人教版朝鲜族中学七年级上册),这篇课文充满了童趣,说是以字词课为主的课堂吧,整节课没见识一个字理解一个词,教师只是让学生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说是一节以阅读为主的课堂吧,整节课又不知教者到底让学生明白什么?可是学生根本就没体会到。让学生表演读吧,可学生根本记不住词,下面的学生也是乱哄哄的,你演你的,我玩我的;……看似热热闹闹的教学活动,究竟想干什么?让人摸不着头脑,一节课下来,我不明白老师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教师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所组织的教学教学活动必定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汉语教学目标只有体现学科的特点,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实施有效教学。
无论什么科目的教学都离不开“情”,只有学生的情感真正融入到情景当中,才能悟情、入情、动情,生情。如讲授《凡卡》一课,以写信的内容为主,插叙回忆的内容,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凡卡的悲惨命运。在教学中,我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在学生通读信的内容后,让学生连起来读一读,并思考凡卡给爷爷写信最主要的目的和原因,围绕“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句话,引导学生想象凡卡来作学徒,曾经有什么指望?然后采用自读和讨论的方式,弄清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再对比文中回忆的内容与信的相关内容,切实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内心世界。在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并联系社会背景对文章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凡卡睡醒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进行课后小练笔,进一步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继续关注凡卡的命运。
2、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多下命令,少提问题,有时整堂课只需围绕一个问题来展开,然后层层深入,理解文本。在教学《一面》一课时,可以就“作者第一次见到鲁迅时的印象怎样?――为什么几次提到他的‘瘦’?”,围绕“瘦”这一个问题组织开展教学。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边读边勾画相应的句子,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最后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悟出“鲁迅是同我们在一起的”这一鼓舞人心的话语。再如,讲授《你是你的船长》时,指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船长’的含义都有哪些?你是怎样理解本课标题的含义?”,这样围绕“船长”这一话题展开分析课文,学生就会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其中的中心思想。
3、在阅读教学中,反复朗读是提高理解的关键。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通过不同方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尤其是进入初中以后,更需要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篇幅长短及文体特点,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使学生爱上阅读。比如在讲授《珍珠鸟》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按初读―细读―精读的建构过程进行阅读。首先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质疑出有价值的问题;接着让学生通过细读重点段落来理解珍珠鸟逐步信赖作者的过程;最后通过精读课文,真正感悟到“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个道理。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了阅读印象,而且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再如还可以发挥教师示范、引领的作用,适当地传授一些朗读的技巧,还可以引入情境,启发想象。
三、经常性地鼓励学生诵读、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特别是汉语,若想使自己的汉语课堂神采飞扬,学生课内、课后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别重视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如诵读课文、积累优秀作文、积累成语、名言、警句、古诗、佳句等,不同学段提出不同要求,也可以根据单元主题确定积累内容,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如在我已交过的毕业班中就曾经做过诵读课文的尝试,结果经过三年的坚持,在中考
篇9
执教十多年,从初入教坛时的只重语文的工具性到十年前课改初期的人文性矫枉过正,在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的漫漫探索之路上,我一直在摸索。近几年来,我结合自身教学,潜心研究:到底如何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巧妙地融合?让语文课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浓郁语文风味的本色课堂呢?
我认为一节语文课应该从语言文字出发,最终回归语言文字。语言应该是语文最终的也是最本色的道路。因而,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潜入词语中去。可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又是广阔而深刻的。每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是多元的。在反复的探索中,我在语文课堂上用朗读搭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熏陶感染”巧妙地连接起来,以读促学,以读促悟,以读促用。让每一位学生潜入词语中去,读出多元情怀。
郑振铎先生的《猫》叙述作者三次养猫的故事,情趣不同,情感也在不断变化。文章由物及人,含蓄而又深刻地传达出作者细致的人生思考,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学会运用,读懂文章,感知故事内容及作者写作思路。2.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课文,咀嚼词语,品味作者情怀,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3.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深入理解照片内涵,进一步思考社会人生,培养学生同情弱小,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充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潜入词语,读出情怀。
为了引导学生切实潜入词语中,我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谈话激趣,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说说自己养小动物的经历以及自己最想同小动物说的话。由此引入听听作者讲述他与猫之间的故事。
第二环节:自主质疑,初读知事。
第一步,以不同的方式(指名朗读、齐读等)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引导学生思考:你读出了什么?你曾说过“永不”之类的话吗?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点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及素养。
第二步,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说“永不养猫呢”?
第三步,让学生带着疑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学会运用,并概括课文大意。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赏读课文。本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咬文嚼字,按识猫、知人、悟情三步,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情怀。
第一步,识猫。1.速读课文,圈点勾画,自主完成表格:本文写了几只猫?每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如何?2.小组讨论,自主表达:引导学生按“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只猫,因为从文中(词或句中),我感受到了(?摇)”的句式说说自己感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每一位学生对于文本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特的个人感受。这是特别珍贵的。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自主的阅读,而不应以教师的理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不应以标准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思考。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3.指导朗读,引发思考:课程标准在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要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而,紧扣学生找到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出活泼,读出有趣,读出忧郁……进而思考:猫吃鸟事件,如果发生在养前两只猫时,作者会不会有相同的反应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依据,并读出文句蕴涵的深刻思考。
第二步,知人。形形的人才引发了或喜或悲的事,引导小组讨论“文中我最喜欢或讨厌的人是(?摇),因为从文中(词或句中),我感受到了他的(?摇)”,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不同性情。如:周家丫头的冷漠,抱猫人的自私等。
第三步:悟情。引导学生按“从文中(词或句中),我感受到作者对第(?摇)只猫(?摇)的情感”这一句式,反复品读文中语句,咀嚼词语,以读促学,以读促悟,感悟作者的不同情感。通过文字,读出作者的情怀。
这一环节,学生思维活跃,如第二节中的“一缕酸辛”、“可怜”、“小侣”,第三节中的“提心吊胆”,第十节中的“一线希望”,第十一节的“怅然”、“愤恨”,第十四节的“好久”,第二十二、二十七节的三个“一定是”,第二十五节的“畏罪潜逃”,第二十八节的“愤愤”,第三十节的“难过”、“刺我良心的针”,第三十四节的“永不”等等。引导学生真正回归文字,在字里行间品味作者三次养猫的不同情感,并指导学生读出酸辛,读出愤恨,读出痛心,读出愧疚来。在此基础上,简介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从而引导学生明确作者之所以说“永不养猫”的深层情感。因为那是作者内心无法弥补的过失,是作者永远无法完成的灵魂救赎,是作者弘扬公道、民主、博爱思想的体现。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读出自我。
第一步,品味内涵,读出自我。生活中还有许多同猫一样的弱小者,引导学生谈谈学习了这篇课文,自己有什么感悟呢?从而引导学生由猫及人,思考社会人生。
第二步,联系生活,抒写感悟。引导学生仿照作者写法,写一写自己养小动物的经历和感受。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美文推荐。
第一步,课堂小结。作者说:“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因为这是永刺他良心的针,是他永远无法完成的灵魂救赎。本文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和人生的启迪,漫漫人生路,希望同学们且行且思,不断成长。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思考广泛阅读。
第二步,美文推荐。郑振铎《海燕》,冯骥才《珍珠鸟》。
总之,在《猫》这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咬文嚼字,以读促学,感悟内涵,真正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最终回归语言文字。也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思考、带着阅读的渴望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思,并在情感的熏陶中获得永远的财富。
篇10
看上去很美――家庭教育:用爱的名义埋没孩子的个性和思维
小雨今年上五年级,在一次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为主题的班队会中,小雨这样告诉大家:我最烦恼的事就是父母喜欢用爱的名义阻挡我去做各种事情,很多的孩子说起自己的家长,都是同一的说辞――家长用自己的意愿代替了他们的想法,而且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他们好,是爱他们。
家长的意愿代替孩子的想法,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心理特征归属到孩子身上,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头上的心理,在心理学中,叫做“投射心理”。这与园艺工人创作盆景十分相似,园艺工人通过直干式、蟠曲式、横枝式、悬崖式、垂枝式、丛林式和连根式的盆景塑造方式,投射自己的文化、审美观,而家长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命令、干涉孩子的思想、行为和意识,植物成了园艺工人的附属品,而孩子也成了家长的附属品,唯一不同的是,植物没有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而痛苦的是,孩子却有自己的独立的意识和思考。
不把孩子当盆景,首先要尊重孩子。从思想上说,是要把孩子放在平等的高度。尊重孩子,也要从行动和细节中贯彻和体现:当孩子想要向你表达他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地倾听;当孩子主动和你谈起他对某件事情的意愿和想法,不要不耐烦地敷衍了事,而应该认真地对孩子说:“和父母们一起聊聊。”当孩子在你和客人谈话时突然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打击和压制他们。你应该说:“好吧孩子,你也来说说你的观点!”在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时,给孩子一个自主决定的机会;在父母做决定前,先听听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别强迫孩子学习没有兴趣的东西,破坏了他以后学习的信心和欲望。
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成为变异了的盆景,而是能成长为抗击风雨的参天大树。
课堂里寻找儿童――课堂教学:用教育的名义剥夺孩子的学习权利
2013年8月,《小学语文教学》展开了一次很有意思的专题讨论,讨论的主题是――我们为谁而教。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在这一期讨论中撰文《在课堂里寻找儿童》,他这样说道:教师在课堂的过度强势,只能使“人”(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被边缘化、被概念化、被模式化和被抽象化。他们的身子在,思想不在,肉体在,精神不在。这就难怪我们在课堂里要去苦苦寻找“儿童”了。这样的说法,很容易让人想起盆景制作,在强势的园艺师的手下,那些自然天成的植物,同样被边缘化、概念化、模式化、抽象化,它们的枝叶尚在,但是天然不在,它们的树干健硕,但是自由不存。
本来是为儿童而上的课,却把儿童丢失了。这听起来有些像笑话,但仔细去寻找教育中的课堂,却发现这是裸的现实。君不见,一节节展示课公开课华丽而艺术,教师把展示自己的才情、赢得听课教师的掌声当做了核心价值,而学生,只是配合其展示才情的工具;君不见,一节节的家常课上,教师的教学设计别出心裁、匠心独具,学生却如被系了绳的羔羊,被老师牵引,而不见心灵自由的驰骋、思维的自由飞翔;君不见,一些教师文本解读深邃精到,资源开发宽阔灵动,而课堂中孩子如片帆入海,飘渺迷茫,不知所出,也不知所终;君不见,课堂中的标准答案和精心的预设,一次次磨灭孩子的创造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热情。
一节语文课,老师讲授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授课即将结束之时,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收获。问题提出,几个学生顺利地按照教师的预设,没有悬念地完成了回答。这时,却有一个不识时务的学生这样回答道:我认为作者(冯骥才)并不是真正的爱鸟,他与鸟之间也不是真正的信赖,因为,真正的爱一只鸟,信任一只鸟,是给它飞翔的自由,而不是把它囚禁在笼子里。这显然不在老师的预设范围之内,这下,老师惊慌了,支吾了一下,没有说对,也没有说错,只是把手一挥,让孩子坐下去了,继续着下一上课的流程。
这只挥下去的手,的确可以挥走这位老师的尴尬。可殊不知,也挥走了课堂可能生成的精彩,同样,也挥走了一位儿童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体验。对于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来说,什么是最可贵的?我想,除了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之外,不应该忽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也不应该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的培养,更应该创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发展需求。可能,我们的老师也知道孩子的答案是对的,只是因为这一小小的插曲,会打破自己课堂的预设,会导致上课时间的不足,就这样轻松地把课堂的主角――儿童给放弃了。
本该是儿童的课堂,我们却把儿童丢了。究其缘由,是我们把教育的真正目的遗忘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教师的劳动中,最核心的是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学生不是我们养在课堂中的盆景, 他们是独立、鲜活的生命,他们是具有独立思维的个体。我们的课堂,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去包容他们思维中的旁逸斜出,去理解学习方式的枝桠繁杂,去聆听他们心灵的自然和童趣,去发现他们优点的绿叶点点――一句话,好的课堂,是顺其儿童自然发展和包容儿童天性的课堂,虽然这样的课堂,永远充满着教学的遗憾,但是却收获着孩子的快乐和成长。
有儿童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课堂:是“只拣儿童多处行”的课堂――教师要明白我们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学法指导要符合学生。是教师“俏也不争春”的课堂――教师要懂得藏起自己的锋芒,让孩子闪光发亮,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允许“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课堂――教师要知道“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读者”的道理,鼓励学生对相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有不同的思维。是“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课堂――教师要鼓励“一枝独放不是春”,只有面向全体,照顾差与优,课堂才能丰厚充盈。是“欲辨已忘言”的课堂――教师要创造“留白”之美,懂得静默也能开出思考之花,将话语之权利让给学生。
无可厚非,教学需要预设,课堂需要布局和谋篇,甚至,儿童也需要适当地引导、点燃、启发,才能在课堂中智慧生成、灵感触发、思维开放、学习主动、生命点燃。但是,我们要记住,引导不是干涉,启发不是修剪,点燃更不是打压和扼杀,课堂教学,应该做到眼中有儿童,心中有儿童。在教学设计上,眼中有儿童,我们才会去走进儿童、了解儿童、亲近儿童,设计与儿童心智和乐趣相当的教学案和教学流程;在教学实施上,心中有儿童,我们才会把儿童作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去激活他们的求知欲望,去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去帮助、引导他们去到知识的殿堂中寻找智慧的种子;在学法指导上,眼中有儿童,我们才会顺学而导,设计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让儿童在合作中学习;在课堂生成上,心中有儿童,我们才会欣赏孩子脑海中稀奇古怪的想法,珍视他们嘴巴中说出的幼稚而又不乏想象的看法、理由、答案,珍视他们的每一次思维的开放、创新。
唐代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其意思是:种树就要顺着树木的生长规律,让它按照本性成长,概而言之,就是顺其自然。其实,教育好比种树,教育的过程实质也是种树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顺其自然既是树木之道,也是树人之道。
我们把孩子丢了――德育教育:漠视孩子的生命和灵魂
“各班同学请注意,明天上午教育局到校检查工作,请同学们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遵守纪律,保持课间纪律和课堂纪律的安静;注意礼貌,行走时要右行礼让,主动向客人问好;保持卫生,认真打扫教室,不乱丢果皮纸屑。……”
这一段话,是某间中学通过广播的话语摘录。这一段话,也绝不是某一间中学的话语摘录。
期末考试结束,学校教务处对考试成绩做了统计和计算,然后,红榜大张,将年级的成绩排名表张贴在了校门口,以此表扬优秀的学生,激励后进的学子。
这一现象,是某间中学激励学生评价学生的一种做法。这一现象,也绝不是某一间中学的做法。
一节品德课,老师讲述一位本需要别人照顾的残疾儿童,照顾卧病在床的亲人的感人故事。老师说:“你们看,这位孩子多么孝顺他的父母啊。那说说看,我们应该怎样孝顺父母呢?”一个小女孩站起来极认真地回答:“我长大了也要照顾生病的父母!”
这样的课程,是某一节品德课的教法。但这一教法,也绝不是品德课的教法。
这只是中国德育教育的一个缩影,形式尽管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德育教育中,我们也把孩子弄丢了!我们把孩子同样当成了盆景,张开德育的剪刀,以自己的主观方式,修剪着花盆中的学生。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意味深长地评价过现行的德育教育中的学生:“在我们的教室里,看上去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却恰恰是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隐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这一句虽然尖刻,但也形象地道明这把剪刀的实质――漠视学生的生命和灵魂。
德育中漠视学生的生命和灵魂,在德育上,叫做德育主体性缺失,其具体的表现为: 其一,德育施教权势化。德育教育中,学校、教师缺乏对儿童应有的尊重和人道关怀,不尊重学生人格,不体谅学生感受,把德育片面地理解为对学生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与防范。其二,德育过程空洞化。理论脱离实践,说教多于体验,制止多于引导。德育与生活、社会脱节。甚至有意无意为学生创造或提供虚假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说“高尚的谎言”。其三,德育目的主观化。德育目标设定得空泛,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却无视义务和权利的对等性;没有意识到德育目标的达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里感受。其四,德育功能功利化。忽视德育教育是人的道德生活和需要,是学生自我对人格尊严、生命的意义体认的过程。其五,德育评价霸权化。宣传栏、橱窗、黑板报上屡见评比表、成绩栏、排行榜,评价单一,缺乏趣味,缺少成长性评价。其六,德育教育边缘化。学校重智轻德,德育教育在学校成为例行公事,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细致化的规划、设计。
德育教育中,把孩子弄丢了,究其缘由,实际上是我们没有认清“人”本质――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每个个体都有自我教育、自我批判、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同样是我们没有将教育中的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弄清楚――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德育教育的进行,不能把学生当成无条件接受的“录音机”,老师怎样说,学生就要怎样听,不能一味地“管、卡、压”,而是真正的把儿童还原为儿童,平等地对待儿童,而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从实践和体验出发,对学生进行启发、展现、引导,以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
有“孩子”的德育教育是怎样的?专家认为,要做到“三化”。首先,德育目标应当实施人性化。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不同,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不一样的人”,就必须根据不同孩子的实际,设计适合于“此人而非彼人”的教育目标或进步指标。其次,德育实施要生活化。学校的德育应把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确实感到德育有用,德育就在身边,就在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之中。 再次,德育要注重公民化。把“孩子”当做公民,孩子会在成长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坚持”和“妥协”,教师也会在教育中不会漠视孩子的权利和自由,培养未来的社会的公民,也必将推动一个社会的民主和法制社会的进程,同样也会推动历史的发展。
德育很难,因为它事关形而上的“精神”“道德”,有引导,有约束,有科学,也有人性,是工程,也是艺术,非一言一语能道尽,也非一朝一夕而能成。其实,德育也很容易,只要把孩子当“孩子”,很多看起来很难的事情,也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