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3 06:1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实表征
“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离开家乡外出工作,而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或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儿童时期是从父母那里学习社会中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社会群体共同认可的行为模式。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无疑不能经历这个过程,这些行为模式的学习场所从家庭教育转向学校教育,从向父母学习演化为向老师学习,这样的转变对于父母与老师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却是情感和环境方面的重大变化。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1.1性格方面。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不能感受到本应拥有的疼爱和呵护,使得儿童变得内向孤僻;其二,情绪情感方面。成长环境的变化使得留守儿童无法融入新的环境,他们试图避免与他人交流,变得孤独、冷漠,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看待自己与他人,不能体谅他人的情感,容易产生消极的态度与思想;其三,人际交往方面。父母的远离给留守儿童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打击,他们开始对其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对他人抱有排斥的心理,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探析
2.1隔代监护,儿童的教养问题令人堪忧:隔代父母是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人,父母由于外出打工,隔代教养代替了亲子教养。其一,从教养的环境来看,儿童的教养环境发生了骤然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儿童成长环境的变化。如有些儿童总是与父母说一些学校中发生的事情,在他们心里,这些话只能说给父母听。由此,很多儿童渐渐的变得沉默寡言;其二,从教养的方式来看,隔代父母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水平较低,在面对儿童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时,往往采用置之不理的态度,或者是棍棒相加的行为,导致儿童在放任与专制的两极之间徘徊;其三,从教养的关系来看,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一种依存关系,儿童可以在跟父母接触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但儿童与隔代父母只是种依附关系,儿童不会完全的信任隔代父母,甚至会产生排斥、厌烦的心理。
2.2寄养教育,儿童的抗压能力越来越差:留守儿童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父母外出在外,儿童的监护人因父母的外出发生变更,原有的双亲教育模式演化为单亲教育模式或者寄养教育模式[2]。在单亲教育中,由于儿童只能获得一方父母的疼爱与教育,容易造成儿童的性格偏差,有些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爱,变的男性化或女性化,心理上存在着自卑的倾向,感觉自己不如其他的儿童;在寄养教育中,儿童由于进入新的家庭环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有些儿童长时间无法适应寄养的家庭环境,变得不爱说话,行为孤僻。由于教养环境的骤变,儿童变得越来越孤独。在孤独初期,儿童表现为言语较少,喜欢单独行动,但随着这种孤独的逐步加深,儿童逐渐表现出情绪不稳定、遇事退缩、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加深儿童的孤独感,导致儿童自暴自弃,形成自杀倾向。
3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引导策略
3.1加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干预:目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不能再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泰然处之,要从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首先,政府方面。政府要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保证留守儿童获得基本的生活需求;其次,学校方面。学校的工作人员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及时的解决各种问题;最后,家庭方面。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港湾,父母要定期回家陪伴儿童,了解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倾听儿童的心里话,为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提出一些建议。综上所述,政府、学校与家庭要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干预模式,促进留守儿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2促进留守儿童不良情绪排解: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会使留守儿童产生消极的情绪,这些情绪的不断积压会让留守儿童变得暴躁、焦虑,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社会与学校要积极的为留守儿童提供方法与途径,帮助留守儿童排解不良情绪。其一,社会方面。社会的关怀能够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当我们用亲人的身份去关心、呵护留守儿童时,会让留守儿童从心理上转变原有的消极情绪,这种用爱心感化留守儿童的方法已经成为众多社会人士关心留守儿童的基本方式;其二,学校方面。当留守儿童持有不良情绪时,他们在学校中会表现出异常行为,可能会出现不合群的现象,也可能出现其他的问题行为,如课堂中大吵大闹。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异常行为要采取温和的教育态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主动地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了解儿童的内在想法和内心世界,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3.3构架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机制:父母的缺失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都是由于缺少父母的长期陪伴造成的。由此可见,父母是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的突破口。因此,搭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桥梁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机制的构架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只有大家携起手来,一起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他们才能在蓝天下健康的成长。
4结论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62-01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日渐增多,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照顾和关爱,有的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有的留守儿童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据相关资料显示,有54.83%的留守儿童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同学和朋友,有8.30%的留守儿童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有12.10%的留守儿童根本不愿意对任何人讲心里话。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和心理疏导,通过多种途径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教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每一位留守儿童的情况,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档案。留守儿童个人档案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家长的姓名、家庭的详细住址、家长的联系电话、监护人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等。此外,教师要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学生家长,以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
二、用爱感化和温暖留守儿童
爱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减轻心理负担,感受老师的关爱和集体的温暖,以及同伴之间的友谊。学生梁淑静(化名)的父母长年在广东打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家人的照顾和监督,上课经常迟到,课后也不做作业,更不愿意与同学一起玩。有一次,梁淑静穿了一套几天没洗的衣服来学校,班上的同学看见她都远远地躲开了。放学后,笔者找到梁淑静,把新买的一件衣服和一个书包送给她,叮嘱她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要学会照顾自己,勤换衣服,勤洗袜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父母放心。第二天,梁淑静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来到教室,还把头发扎了起来,同学们看见了都说她变漂亮了。笔者还悄悄地对她说:“你今天可漂亮了,要继续保持哟。”梁淑静听完笔者的话,脸上露出了笑容。随后,笔者还组织班里的学生与梁淑静结成帮扶小组,在学习上帮助她,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慢慢地,不愿与人交往的梁淑静变开朗了,还严格要求自己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在周记里,梁淑静写道:“老师,谢谢您对我的关心,我会努力学习的。”看着梁淑静的转变,笔者感到很欣慰。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从小事入手,给予学生温暖和关爱。
三、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留守儿童存在品行偏差和心理障碍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方式,引导留守儿童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开展情感教育、生活教育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消除不良情绪,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笔者所带的班里有个学生名叫尹晓倩(化名),该生8岁时父母就离婚了,妈妈长年在外打工,姐姐也在外读书,她跟亲戚生活在一起。在班里,同学们都嘲笑她没有爸爸,也不愿意和她一起玩,这让她感到很孤独、很自卑,她还多次表示不想上学了。笔者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决定到她家进行家访。通过家访,帮助她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笔者还逐步引导她走出心理“阴影”,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此外,笔者还开展了“坚强的他们”主题班会,通过案例的形式说明人在生活中要学会坚强、学会乐观。在笔者的帮助和引导下,尹晓倩变得乐观开朗,不仅放弃了退学的念头,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可见,教师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和生活状况,采用多种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四、对留守儿童进行感恩教育
我国教育专家郭健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平时,笔者注重向留守儿童讲述与感恩有关的故事,如“羊羔尚有跪乳之恩,乌鸦也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知恩图报”的美德故事,还收集了感谢老师的故事,通过典型的事例来教育留守儿童。此外,笔者还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做好表率。例如,有的学生为笔者搬椅子或倒水,笔者会对他们说“谢谢你”“辛苦你了”。对于学生的帮助,教师要及时表示感谢,这样做能够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篇3
论文摘要: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发育起重要的作用。除了家庭外,幼儿最早进入的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对其心理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结合幼儿心里发展的特点,有规律地进行正面教育。本文在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幼儿成长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注意的几方内容,以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有所助益。
论文关键词: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我国曾经有过一个城市做过调查,发现孩子患有各种身体疾病的约占65%,而有心理障碍的却占受检人数的69.9%,超过了身体疾病的患者。这一结果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多年来对心理健康的漠视。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自己、他人行动的认知,对心理状态彼此间相互联系的认知均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有关。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是达到对于“错误信念”的认知。大量研究表明,3-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标志是获得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5岁左右的儿童逐渐能够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此时儿童逐渐开始谈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愿望、感受和认知,开始能够与他人分享信息;他们开始具有同情心,知道什么可能使人感到伤心,什么可以用来安慰人。所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到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儿童出生以后遇到一个具体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之后随着年龄的成长将面临学校教育。本文试就儿童心理教育问题从家庭以及学校两个方面的提出建议,希望对儿童心理的成长有所帮助。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张家口的某幼儿园做了一个以40名3-4岁的幼儿以及家长为调查对象的调查中,显示以下问题:
(一)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幼儿家庭教育的环境
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二)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同
即采用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经常运用威胁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发展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三)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和家长适度的精神交流
以上的调查对于我们提出家庭对于幼儿的教育的建议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家长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要以民主和开发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但是,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不打不成材”。所以一旦孩子的成绩不好或者犯错误,就动辄棍棒相向。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长期处于家长高压政策下的孩子们容易出现幼稚、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性、神经质等问题。一部分的孩子可能出现极端的情况,变的更加反抗和暴力。另外的一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式是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发展采取“放任”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们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认为很多道理孩子们长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于是他们对孩子们漠不关心。在这样形态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因为得不到适度的关心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是放荡等不良的品质。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文化程度家长都应该注重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家长对待儿童教育方面的认知和观念,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和行为。所以家长们形成一套正确的教育儿童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们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儿童教育和心理素质,多一些育儿知识。以上本文提到了诸多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包括“严厉教管”、“自然成熟”等,都是值得改进的。以下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家庭气氛
这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对4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家庭气氛活跃、常有笑声陪伴的家庭,孩子们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高。研究人员发现在气氛愉悦的家庭中学习、生活、能使知识面拓宽。反之。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形成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有潜在的巨大作用。在大量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绝大数的少年罪犯来自于单亲家庭。父母对抗、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容易出现不安全感、内疚感、自卑、猜忌的心理。所以家长们要注重对于家庭气氛的培养。 "
(二)采用积极教育方法
通过上文的比较看出,采取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和采取威胁打骂的教育的方式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建设的影响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且会极大地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所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三)亲子间采取正确的沟通态度和行为方式
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资料、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的确立、道德判断的形成、学业成绩、和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应该在平时的时间有意识的分配专门与孩子玩耍、交谈的时间。从中了解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需求、困惑。
(四)一些细节上,家长还是要注意
包括:对孩子们要有适度的期望值。福禄倍尔曾说过:“假如儿童有两条腿而要求他马上站起来走路,那么你一定是会是他变得软弱的弯脚人。”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不要在陌生人面前批判孩子。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曾说过:“自尊心是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及其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上的露珠”,这的确是一个真理。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们保护自尊心并找到正确的情绪宣泄的方式,从而逐步控制孩子的发脾气程度。上述提到了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毋庸置疑,家庭因素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三、学校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成长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阶段,在认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还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影响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主要有:教材内容的影响、教师的影响、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下面我就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做些具体的探讨。
(一)在教材的选择上来说,教材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结果
对于儿童的价值观形成,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灌输。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教材也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对于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内容要与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结合。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教师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提问——回答的模式。在教学中若采取有效的课堂模式提问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书本知识的同时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例如语文课堂上对于诗歌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人文思维,都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引导、疏通;激励和启迪等作用。老师要对儿童的导读发挥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教师要指导他们的阅读方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习,通过良好书籍的作用,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进行引导。
(三)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篇4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B82-0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尽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在过去几年就已经存在,但一直未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生活缺乏安全感
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常常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到生活缺少依靠,没有安全感。他们喜欢把心事闷在心里,不愿与其他人说。他们时常会感到孤独、苦闷、焦虑、茫然,性格变得内向、抑郁、多愁善感。
2、敏感、早熟
在监护人监护下的留守儿童常常会被忽视而得不到悉心的照料,他们幼小的心灵就产生一种寄人篱下之感,想的事情增多,心理负担加重,变得比同龄人敏感、早熟。一些留守儿童甚至会产生嫉妒甚至仇视别人、社会的畸形心理,导致近几年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不断的上升。
3、逆反心理严重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很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严重影响了孩子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甚至感觉自己遭到社会和他人的遗弃,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仇视态度。他们对家人和老师的管教都置若罔闻,甚至在公开场合与老师和家长顶撞,以显示他们的反抗和玩世不恭。不少留守儿童在校表现较差、人品较低、经常违纪、目中无人、不太合群、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有的还养成了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往往许多留守儿童表面上来看都比其他孩子要更独立、更坚强,然而他们的心灵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更不堪一击。他们心态极不平衡,情绪波动很大,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很容易受伤,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仇恨心理,导致染上不良的习气,有的甚至误人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学习信心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缺乏自信心、上进心、自暴自弃、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爱糊思乱想,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怕学、厌学情绪严重,甚至经常逃学,对老师的批评教育置之不理。第五,人际交往障碍。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性格比较孤僻,内心有自卑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合群,交流沟通能力弱,难以融入集体,在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中态度不积极,缺乏集体荣誉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突出教育重点,做到教育全覆盖
要根据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和动态变化,有针对性抓好教育管理工作,做到留守儿童教育全覆盖。一是建档案。建立动态的电子管理档案,并分别为每个留守儿童设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并及时予以更新,确保不漏登、不错登、不重登。二是上硬件。一方面进一步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和托管中心建设,从根本上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有效托管、统一管理和精心服务;另一方面各级学校要继续配置相关教学设施、活动设施和生活设施,尽力满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所需,尽可能为留守儿童与远方父母的“视频亲情会”创造条件。三是抓协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突出部门联动,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教育、卫生防疫知识讲座和免费体检、法制教育等,并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少年进行重点帮教。通过联动,拓宽教育领域,丰富教育内容,为实现教育的全覆盖夯实基础。
2、突出学习中心,做到学习全程跟踪
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做好分析引导工作,做到留守儿童学习全程跟踪。首先,要建立完整的留守儿童学习档案,根据他们学习情况变化,做好鼓励和引导工作。对于学习成绩有进步的,要多给予他们鼓励,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对于学习成绩有退步的,要共同分析原因,找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其次,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对于留守儿童中部分“双差生”、“问题儿”,要为他们找好学习的伙伴,通过结队伙伴的辅导和相互学习,消除这些儿童学习上的焦虑和不安,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学习上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3、充分利用各宣传教育载体,实现全员关注、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1)要通过订阅相关的专业期刊,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其次要通过完善校园教育网络,制作儿童心理教育光盘,制作多媒体动画实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动化。
(2)要多渠道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向适龄儿童学校、班级及家长发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并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如通过黑板报、宣传栏、自编刊物、召开家长座谈会、专题讲座、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使学校和家长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更深入的认识。
4、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制订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达标的量化标准,如心理健康课教师和班主任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培训和心理测查。其次学校要积极开展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同辈团体的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开展同辈心理咨询,让留守儿童了解他们在社交方面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加以发扬和矫正,达到熟练掌握社交技巧的目的。第三学校应开展适当的人身安全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识自己,从小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性平等、互相尊重的人类美德。
5、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亲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对孩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日本学者诧摩武俊曾指出:“不管你立足什么理论,在从婴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人格形成(其别是社会化) 过程中,父母子女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除了面对面,家长还可通过电话、书信等通讯方式实施有效的亲情教育,并在交流过程中渗透教育因素。此外,由于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接触的时间长、影响大,他们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长要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选择好合适的监护人。同时要时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和交流,以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和变化。总之,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总之,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地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的落后地区。当前要重点关注这些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大力推行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和学校,尤其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道德法纪、前途理想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在老师关爱、同学关心、同伴互助的温馨环境中健康成长,让他们在社会支持、学校重视、家长放心的和谐环境中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同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03)
[2] 徐伟,孔令玲.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 科技信息. 2010(07)
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对于其价值观、人格、交际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的家庭环境将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心理状态、日常行为以及智力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够亲密,留守儿童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家长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问题
(一)消极情绪明显
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明显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留守儿童常常处于消极状态,由于长时间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在遇到问题或事情的时候十分容易形成孤单、焦虑、沮丧的情绪,从而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与生活。据相关数据研究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抑郁、负面、消极、偏执、焦虑的情绪数据均相对较高[1]。
(二)性格孤僻内向
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会普遍存在一种被父母遗弃的心理,十分容易失落。往往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也不愿意与他人正常交往,性格较为孤僻内向。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即使有隔代长辈监护,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怀,习惯一个人,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告知他人,长此以往十分容易形成人格障碍和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旁,他们十分缺乏关爱,性格内向孤僻,独来独往,“情感饥饿”的现象十分严重。
(三)焦虑自卑情绪严重
在生活学习中儿童的心理行为与父母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也将会起到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更加愿意依赖父母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旁,会导致儿童严重缺乏安全感,失去依赖的对象。虽然可能有长辈照顾,但是长辈却无法给予心灵上的慰藉[2]。这种长期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十分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焦虑自卑的兴趣,敏感、无助、紧张,常常突然变得恐惧。尤其在遇到考试、比赛、提问等情况时,心理更加容易出现异常的情况。同时,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旁往往严重缺乏自我认同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更加容易胆小怕事,自认为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严重,自卑感严重,尤其是对于自身的智力、外貌等方面都十分自卑。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家庭方面
家长要正视自己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时时刻刻做好耗子的榜样,不要过度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定期与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学校进行沟通,掌握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状态,熟悉掌握其成长情况,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加引导。例如,可以选择寄卡片、对话视频、语音通话等方式进行孩子进行直接的沟通。沟通内容方面除了要谈谈学习外,还要更多的涉及到孩子的生活,走入孩子的内心,多加关怀。同时,家长要及时联系老师观察孩子的成长状态。
(二)学校方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工作是由学校承担的,学校应该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学习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以便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全方位的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档案要详细包括留守儿童父母务工情况、父母联络方式、监护人情况、监护人联络方式等,定期更新信息,以便在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联系家长。其次,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监管制度。在班级中建立信息反馈平台,从班级同学口中获取更多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信息,将同学作为留守儿童与教师家长之间沟通的纽带,协助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留守儿童[3]。最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心理健康教育不单单是通过课堂的教授进行的,更多的是通过丰富的活动开展的。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型教育活动。例如,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留守儿童的意志,培养其坚韧不拔的品格,提升其面对困难的能力。又例如,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外出游玩,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历史,了解社会环境,从生活中习得做人的道理。
三、结束语
留守儿童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群体,其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明显,性格孤僻内向,焦虑自卑情绪严重等问题。作为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参与者的家长与学校应该重视这一情况,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怀,根据留守儿童的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采用心理教育策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重视,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开展各种垒许的活动,建立关爱留守和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会芹,张波,郭雪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12):18-22.
篇6
留守儿童的德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现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里也是一个空白。为了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的教育、学习的辅导,让他们快乐地成长,我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的课题研究,并制订以下方案,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工作。
1.学习上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学校把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分成优秀、中等、偏差三种等级,把留守儿童各科学习的知识缺陷也归类分好组,把辅导留守儿童任务分到各个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要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根据等级成绩和学科知识缺陷,拟定好留守儿童的学习帮扶计划,安排帮扶时间,设计好帮扶内容,分配好帮扶互助小组,并确定各阶段帮扶目标。在W习帮扶上,每个老师至少帮扶一个留守生,领导也要检查老师结对帮扶的效果,留守儿童每个阶段的进步档案要建立健全,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2.活动上优先安排留守儿童。在校园内,要多开展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组织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学校要求每个学期班主任或者是少先辅导员要开展一到两次的诗歌朗诵比赛、绘画比赛、劳动技能比赛、文艺活动比赛。在活动中老师要多关注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不觉得孤单、受冷落,体会到集体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使他们往后更踊跃参与。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独立生活,学会与人融洽相处,学会自我保护,养成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品质。
3.在生活上,学校对留守生要优先照顾。老师要多关心爱护他们,对他们生活上的困难要伸出援助之手,平时多对他们问寒问暖,这样留守儿童开心,在外打工的家长也放心。学校开设的免费中餐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安排菜谱,多买一些有益于孩子身体发育的食物。对生病的留守儿童要及时送去救治,用母爱般的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平时注意对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进行指导,教育留守学生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自理、自强、自律,养成健康卫生的个人生活习惯。
4.每学期开学对本校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通过问卷了解他们父母的工作情况以及对子女的关心情况,了解监护人对他们的管教情况,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心里所思所想,建立个人信息档案。针对各个留守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和教育策略。
5.每学期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多次家访,建立家访记录,要求监护人和家长安排好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双休日期间,要求他们不参加不健康的活动,注意个人安全,不到山塘水库去游泳,不玩危险游戏,教育他们不进网吧、不玩游戏,远离,不参与有损于身心健康的事情。
6.各个班主任、各个科任老师要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或者学校的亲情电话公布给学生、家长和监护人,方便他们和老师联系,方便家长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通过电话,或者写信、短信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联系,每学期每个班主任电话来访留守儿童不少于两次。利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教育相结合,对留守生进行心理干预与辅导。
7.在班级里建立帮扶互助小组,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班级成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互助”小组和优秀生与留守儿童互助小组。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相互影响。平时安排班里思想、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班里留守儿童多些关注和帮扶,便于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8.学校设立“爱心电话”和“爱心信箱”,班主任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微信交流群”,便于留守儿童和家长、家长与老师、老师和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沟通。
篇7
关键词:家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71-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 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 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有关网络报道,中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千万留守儿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
二、从家庭生态系统折射出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的基本元素,它既维护着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所需,又与社会发生必然的联系,对于每一位成员的成长、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性,儿童是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无论从生活、受教育、个性品质的形成,还是家庭之爱、社会联系等诸方面,都会受到且具有重大意义的影响。立足家庭生态系统,特别是成员以及家庭的周边关系,合理分析其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对于全面寻求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发展留守儿童的智力、品质,培养其成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家庭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使儿童缺乏温暖
在家庭生态系统中,由于家庭各成员的存在,会使得各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产生浓厚的情感,特别是父母的相伴,近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父母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爱可使儿童产生一种安全感,减少或很少发生内心矛盾,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快速、安全地完善与成熟,直到他们长大成人,由此可见,家庭成员的结构性变化具有多大的教育魅力。但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离开家庭,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家庭成员的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儿童对父母的关爱就缺乏亲身感受,内心会变得孤独而寂寞,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自卑心理,表现出孤僻内向、情感压抑、胆小怯懦、敏感脆弱、多疑敌意等性格特点。
2.家庭生态系统混乱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育心理家认为,家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系统,是主体、子体无界共存的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家庭中的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边界要清晰,具有约束与保护的特有功能。具有关资料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85%左右的孩子由其爷爷和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甚至少数的儿童独自一人生活,这样原有父母、孩子的主体与个体系统就被打乱,与此同时儿童的监护人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这样的家庭难以实施温和、规范的互动家庭模式。由于其他家庭成员的特殊身份和原有家庭生态系统的改变,加上爷爷、奶奶们的过度爱心,使得使留守儿童的自心加重、霸权地位上升、易冲动、处处以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形成,久而久之,再加上儿童的自律性不强等因素,极易偏离健康成长轨道。
3.家庭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缺乏有力的家庭支持环境
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特殊环境中家庭的系统,至关重要。尤其是随着留守儿童的逐年成长,其性格、心理、身体等因素的客观性变化,急需家庭环境的大力支持,如果此时期家庭的主要成员,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这种特殊环境难已得到保障。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情感,特别是儿童的情感,需要亲人这个特殊的角色来培养,离开了父母的亲身说教与共同生活,往往会使儿童的情感发生突变。父母任何一方外出打工,都会使得家庭生态系统发生紊乱,当儿童遇到问题、生活受到挫折、生理发生微弱变化、需要不能满足时,这种紊乱的家庭系统环境就会侵蚀到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使儿童失去对家庭生态系统的依赖,变得难以接受任何教育。
4.家庭生态系统的规则性破坏,过多地增加了留守儿童的压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与其他的儿童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在成人之前基本上是在受教育的环境之中,根本不可能接受到家庭经济的制约或限制,即便是一二次的需求受挫,也不会影响到心理。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其基本的生活、学习经济条件受到限制,不说是生活中的零吃现象,就是学习生活的急需有时受到威胁,使儿童过早地品尝了经济的苦果,在家外出担心其他儿童看不起,上学时难以与其他儿童进行面对面沟通,这样就失去了儿童与外界公平、合理、和谐地交流,天长日久儿童的上进心不强,甚至个别学生从小就学会经济往来,如捡拾破烂等,甚至养成偷盗习惯。
5.家庭生态系统环境的改变,使学生的心理发生畸变
家庭生态系统是一个心理、情感、经济、和谐、成长的复杂系统,任何一方面的影响,都会改变儿童的健康心理,甚至将留守儿童引向企图。外离父母和其他亲人的留守儿童,过度或者短暂失去家庭生态系统的关爱,特别是爷爷、奶奶的过度溺爱、经济的压力,使得他们会远离群体,个性化倾向更加严重,自治力下降,自由活动的空间和范围相对变宽,特别是对于具有好动、向上,易研究、超长发展思维且经济相对宽松的个别儿童,滋生心理畸形发展的意向。如学习目的不明确、逃学现象严重、无节制上网、乱花钱、结识身心不健康的儿童,为进一步教育、培养设置了障碍。
三、家庭生态系统受损后的教育对策
家庭生态系统受损后,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必须打破现行的教育规律,研究其新的对策,也只有面对现实,合理开发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启动学校教育特殊功能,才能有效地维护好留守儿童子系统,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1.构建更加和谐的家庭生态系统
家庭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尽管它受到家庭主要成员的影响,其环境、结构、经济来源、教育气氛有所改变,但主体性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留守儿童滞留在家中,其家庭和温暖仍然存在,家庭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所以作为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特别是社区的干部群众,与家庭相邻的其他家庭成员,应给予爱的关怀,要通过网络、媒体和进户等宣传手段,教育家庭的其他成员,要树立整体思想,要为社会服务,要维护家庭的整体生态系统性。做到关爱、爱护、教育、引导、说服、行为指示于一体,抛弃个体不规范行为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保持家庭生态的相对平衡。社区等部门要加强对留守家庭的管理教育,深入开展优秀留守教育家庭、和谐留守家庭、模范留守家庭的评选工作,将其纳入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教育之列,定期开展家庭成员教育培养、培训工作。建立和健全留守儿童的家庭档案。优化社会环境的同时,转变对留守家庭的看法,赋予更加和谐的家庭环境。
2.挖掘现有社会资源,鼓励开展留守儿童的系统性教育
家庭生态系统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是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的,外界对生态家庭系统的创建具有促进和完善的作用,因此,社会、社区应主动承担起对留守家庭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深入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鼓励富有劳动力家庭成员、高学历人员等举办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教育园地。家庭幼儿园、社区幼儿园、学校学前教育基地等都是进行心理教育、引导的好场所。这样,留守的儿童会通过集体主义教育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通过园区的教育,政府、社区会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需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有关爱的呵护。政府、社区通过园区的集体活动,培养健康儿童心理的同时,塑造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灵。
3.学校教育要科学化,体现关爱与健康理念
在学校教育中,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老师、同学要经常性与他们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结成对子,吸收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中,生活在集体中,享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幸福,通过活动消除内心的俦独感、自卑感,慰藉他们残缺的情感。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方便的服务条件,如优先安排住宿、减免部分费用、周末用节假日定期组织活动等,将温暖送到留守儿童心中,使留守儿童享受到父母般的温暖与关爱,弥补家庭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和混乱带来的伤害。
4.要成立社会和家庭心理教育救助中心
留守儿童多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的儿童。有条件的社区、学校要仿照汶川“5·12”大地震后心理教育的方法,组织志愿者、高年级学生、年长的老者、社会名人、社区干部等进行心理咨询,定期开设针对留守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心理健康课程,对留守儿童、青少年的显性和隐性和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帮助他们健康、和谐成长。特别对于那些具有上网、打架、吸烟等不良现象的儿童,多进行说服、关爱教育,使其走向正确的道路,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人格。
5.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系统
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一般是相对失去平衡,正因为家庭生态系统受到了威胁或面临困难,其家庭成员才外出打工,虽然这是一个个体现象,不具备群体效应,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社会分工体制的改变,用人机制的不断更新,社会更加和谐,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会相对增多。因此,将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纳入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系统,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篇8
音乐教育 心理发展 心理素质
一、音乐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音乐,音乐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据有关的专家研究表明,经常聆听音乐可以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一些音乐还能调动儿童认知新事物的热情,提高他们对探知未知世界的能力。因此,音乐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尤其要注重儿童音乐情操的培养。
音乐艺术本身就具有娱乐性,这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促使其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教育的学习中来。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音乐的娱乐性来教导儿童在娱乐的过程中边学边玩,既可以增进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还可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这种快乐的音乐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儿童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并满足其精神成长的需求,促进他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儿童的教育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发展,以音乐教学为起点,可以提高儿童对各种未知知识的好奇心,促进其不断地追求新的发展。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可以促进他们心智的成熟,练就坚强的心理素质,为成为国家栋梁奠定过硬的心理素质。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音乐教育的关系
由于儿童的心智发展并不成熟,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变得稳定。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好儿童心理的特点,使其充分融入到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因为教师在儿童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传授儿童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技能,而且还要激发出儿童内心对音乐的热情及丰富的想象力,以此培养儿童优良的心理素养和高尚的音乐情操。
1.儿童的想象力思维与音乐题材的关系
想象力就是指人的大脑对现有现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建一种新的形象的能力。这虽然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智力活动,但由于儿童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不多,对于新鲜的事物,他们总会用想象在脑海中去描述这些事物。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选取能够易于被学生理解的音乐题材,使他们能够尽快理解音乐所表达出的意境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儿童聆听的儿歌以及欢快的民族歌曲等,使得儿童的想象力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经过这一过程后,对于其他的音乐作品就能要很快了领悟到音乐的精髓所在。
2.儿童的情感和意志与音乐情景的关系
儿童的情感和意志是儿童心理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好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因素。儿童时期是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时期,这时期儿童较容易接受单纯的音乐学习。因此,教师在教授儿童音乐的过程中,要注重音乐的情景能够被儿童接受,选择一些适和儿童欣赏的音乐,逐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好感。例如,一些会令人的情绪起伏较大或者比较激昂、消沉的音乐都是不适合儿童。教师还应该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理解的音乐氛围和教学环境,这样能够使得儿童较为耐心的接受音乐的学习,增进学习音乐的热情。
三、儿童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
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儿童的心理特点,为了实现这种教学目的,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以适合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要求。
1.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因材施教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他们接受事物的能力也不一样,因此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授儿童音乐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儿童都能获得良好的音乐教育。首先,应对所有的儿童进行快乐的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音乐的学习;其次,针对每一个都具有独一无二个性的学生,老师要懂得体贴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最后,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按时完成音乐教学的学习。
2.创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基础。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进他们对音乐的热情,激励学生对音乐的美好情感。教师在步入教堂时可以带着微笑,把愉悦的心情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尽快进入良好的音乐教学状态。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信息,都会被儿童敏锐地感觉到,使他们能够从老师愉悦的外表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信任和理解。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是孩子们喜欢老师,也喜欢音乐。这有助于儿童学习音乐的心理日渐成熟,使他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愉悦感,进一步增进他们对音乐的喜爱,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无限动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儿童培养良好道德情操。在这一阶段,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儿童的心理特点,制定适合他们心理特点和审美特点的音乐教学方案。这样才既能把握好儿童的心理特点,又能提供他们的音乐素养,对于儿童其他情操的培养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亚楠.浅析音乐教育中如何培育儿童良好的心理素养\[J\].中国社会科学,2010,(2).
\[2\]李杰.关于儿童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5).
篇9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监护类型 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B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的人数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也变得愈来愈普遍。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的身份,可将其监护类型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同辈(自我)监护四种,其中单亲监护又可分为父亲监护和母亲监护。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问题近期才开始得到重视,黄爱玲(2004)对99名留守儿童和117名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人际关系和强迫症状等方面均高于非留守儿童,且男生比女生更严重;李宝峰(2005)对271名留守儿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吴艳(2014)对21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断裂,心理失衡、生活目标模糊、不良行为习惯凸显以及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综合以往研究可发现,大多数研究用SCL-90对留守儿童进行研究,而SCL-90的测量对象包括初中生至成人,且大多用来测量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并不适合于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另外以往研究大多也只是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很少涉及到不同监护类别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因此,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大连市周边地区,用信效度较高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研究。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104名大连市周边地区儿童的监护类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比较。
1.1研究被试
从大连市周边地区(庄河、瓦房店)抽取2所小学,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四、五、六年级小学生共1104人为研究对象,男生649人,女生455人;四年级308人,五年级435人,六年级361人;非留守儿童869人,留守儿童235人,其中父亲监护类型留守儿童36人;母亲监护类型留守儿童140人;祖辈监护类型留守儿童59人,本研究中无上代监护和自我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被试的年龄范围为10岁到16岁(12.3?.01)。
1.2研究工具
1.2.1自编留守儿童一般资料问卷
自编留守儿童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年级班级、性别、监护类型等条目。
1.2.2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于1991年翻译并修订的,量表共100道题,适用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测查。它由一个效度量表与八个内容分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构成。该量表的信度为0.91,效度大于0.516。八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一个效度量表用于测查所答问卷是否有效,若效度量表的得分在7分以上,可考虑将该份答卷作废,效度量表中第84、94、96题为反向计分。
1.3研究过程
主试仔细阅读问卷指导语,然后逐一阅读问卷题目,被试被要求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1188份,根据效度量表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核审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取有效问卷1104份,回收率为92.9%。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与讨论
2.1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
大连市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如图1,图中数字均为该类型儿童人数所占总被试人数的百分比。
由图1可知,大连市周边地区留守儿童的人数占总儿童人数的21.29%,其中母亲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占12.68%;父亲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占3.26%;祖辈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占5.4%。
2.2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差异
对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进行One-Way ANOVA单因素变量分析(将不同类型的儿童作为自变量,各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同时对三种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其中得分越高,表明在该因子上的症状越显著。
由表1可知,四种类型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的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身体症状上四者得分达到边缘显著;三种类型留守儿童在八个量表中的得分均大于父母监护类型的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达到显著性水平,在身体症状上的得分达到边缘显著(p=0.066)。
2.3四种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多重比较
对四种类型儿童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LSD)结果如表2,表2中数据分别为父亲监护留守儿童、父母监护非留守儿童、母亲监护留守儿童、父母监护非留守儿童、祖辈监护留守儿童、父母监护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的得分。
由表2可知,祖辈监护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均显著大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在过敏倾向上的得分达到边缘显著(p=0.051);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在八个量表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在冲动倾向上的得分大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
3建议
儿童的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儿童在童年期就与父母或父母一方长期分离,缺失父母的关爱与支持,缺失与父母正常的感情交流,那么对儿童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祖辈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可能因为祖辈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能力普遍较低,教育方式单一,教育观念陈旧,祖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代沟,且祖辈监护人能为儿童提供的大多局限于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照顾,疏于对儿童心理健康和正常人格的培养。而父亲监护类型和母亲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相对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是特别明显,说明父亲或母亲一方监护要比父母都不在身边的祖辈监护情况好。
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是真实存在的,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
在学校方面,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采用开设讲座、举办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应聘用心理教师并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另外学校也可以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做“临时父母”的活动,动员教师积极扮演缺失的“父母”角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在家庭方面,父母应增加与留守儿童联系的频率,研究表明,每月4次以上的联系频率可以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有利于降低其各种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此外,很多留守儿童监护人由于是隔代抚养过度可怜儿童对留守儿童采用溺爱型教养方式,他们甘愿自己受苦受累也尽量满足儿童的要求,儿童出现问题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予以正确指导,长此以往,儿童便养成骄纵任性、自我中心等(下转第7页)(上接第5页)性格特点;也有很多监护人受父母之托认为应严格管教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要求儿童唯命是从,按照自己固有的观点和期望要求儿童,对于儿童应有的奇思异想给予否定,这样,儿童在监护人的管制下逐渐失去了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性,更不会在探求和思索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很容易形成懦弱自卑、缺乏主动性、不诚实等性格特点。显然,这两种教养方式均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监护人应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处理好限制与自由的关系,充分尊重儿童,给予儿童积极的指导。
在社会方面,各社会工作者应对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托、入园、入学问题不要制定一些歧视性政策或提出苛刻的条件,而要为其提供便利,制定优惠政策,使儿童尽可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结论
祖辈监护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显著大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在过敏倾向上的得分达到边缘显著(p=0.051);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在八个量表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在冲动倾向上的得分大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 刘晓慧,王晓娟,杨玉岩,哈丽娜,李秋丽,戴秀英.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
[2]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4-301.
[3]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
[4] 李宝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
[5] 吴燕.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6).
[6] 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1.
[7] 方丽娟.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大观周刊,2012(5).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与飞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行为、个体自杀等相关案例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健康教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是个体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此阶段对幼儿实施良好的健康教育能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
(一).好动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几个方面。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注意力不集中具体来说是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自控能力差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怒或冲动,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二)焦虑
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显得过分焦燥。
(三)攻击
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爱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癖,表现出攻击性。
(四)不良的人际关系
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幼儿的心理健康状态。比如在不良的同伴关系中,幼儿总是与别的幼儿相互攻击、猜疑、排斥、攀比或独处,这样容易产生任性霸道、粗暴妄为或怯懦孤独、不合群等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渗透
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因此,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应充分利用一日常规生活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是贯穿始终的.幼儿园教育倡导玩中学:“活动游戏是独立性培养和合群性养成的极好手段.”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维护心理健康.并从中学习到如何与同伴和谐相处.通过这种具体且形象的活动方式,幼儿的心理不断地得到成长与发展.作为教师也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活动当中,并要预防幼儿抵触情绪的产生.教师也应该多表扬幼儿,幼儿往往渴望获得老师的赞扬和喜爱.并从中获得信心.“在有些具有较强规则的游戏里,孩子们还能够学会如何对待挫折,面对挑战,这些游戏都有助于孩子们品质和意志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门独立的教育活动,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每天都在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教师要牢牢把握住不同年g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渗透性教育.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从原始的在书本上的教育,延伸至其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利用幼儿园的进餐、午睡等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区域角,开展角色游戏.通过做游戏,唱儿歌,讲故事等多种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通过与同伴在游戏中协助、分工、合作、谦让等,锻炼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对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很大促进作用.让每个幼儿养成健康的心理,不放弃任何一个幼儿.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
(二)良好心理环境的建构
生态学指出,要把幼儿的心理发展放在多个心理系统中并加以整合.而幼儿发展的环境并不是在一个家庭中,一个幼儿园中.而是特指那些以人际文化为主要元素的人文环境.除了必须保障幼儿人身安全的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对幼儿心理环境安全的保护.教师、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过多的厉声责备幼儿.尽管他们的心理年龄尚且还小,但是他们对这种安全的心理氛围的要求也就尤其重要.我们作为幼儿最依赖的人,更应该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考虑问题.不能仅凭主观臆断,觉得幼儿年龄尚且比较小,不懂事.就可以不顾他们的心理想法,做一些伤害他们的事情.而是应该多鼓励、表扬幼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对于问题突出的孩子还要和家长联系,咨询专家,进行心理治疗。
(三)通过趣味性教学推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的思维方式和与成人不同,因此不应当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应当用儿童的眼光和喜好去设计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例如游戏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将心理健康教学融入到游戏中,幼儿不仅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欢乐,也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可谓一举两得。通过游戏活动提升儿童心理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游戏策划时注重游戏的角色性和趣味性,设计游戏时必须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只有孩子们对游戏活动有足够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其次,在游戏活动中融入语言教学应当将游戏内容与孩子们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进行《四个好朋友》的故事教学时,让幼儿分别扮演成小白兔、小公鸡、小黄狗、小花猫分别演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貌用语,如果扮演者回答不正确则游戏出局,余下的继续游戏。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进行礼貌用语交流,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现实教育意义较强。通过游戏与故事的有机结合,不仅借鉴了游戏的趣味性,还通过故事对语言的锻炼,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言交流、沟通能力,更重要地是促进了幼儿之间的沟通教育,对一些思想比较自闭的幼儿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家园同步,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家园共育,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目前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投资,而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的家长甚至教孩子“别人打你一下,你就还他两下”。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在幼儿园表现很好的孩子,到了家里却对父母、长辈发脾气,蛮不讲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受到的教育在家庭中得不到巩固,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出现“两面性”的倾向,这不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通过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从小开始学习做人,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