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7 08:2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移风易俗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移风易俗工作计划

篇1

2021年以来,XX镇高度重视火化及移风易俗工作,以新一届村两委干部任职为契机,村级调整了火化及移风易俗工作小组,重新明晰职责,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保障工作成效。

一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镇村两级干部对火化工作及移风易俗工作的思想认识程度,明晰工作职责,确定工作目标。特别是对于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加大对火化及移风易俗工作的培训力度,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成立村级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红白理事会,由村支部书记担任组长兼理事会会长,村支部成员和红白事总理担任成员,镇党委政府和村主要负责人签订了殡葬改革管理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明确殡葬改革信息联络员,确保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制定工作台账,对60周岁以上老人建立台账,实施跟踪管理。及时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与此同时,成立专项督导工作组,对全镇的火化工作及时进行督导检查,并结合镇派出所对土葬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弘扬社会文明新风。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党的***精神为指针,以落实《乌鲁木齐市殡葬管理条例》为内容,以宣传推行“火葬”和“穆斯林公墓安葬”,节约殡葬用地,保护环境,破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目标,规范每一个单位、家庭、社会成员的殡葬行为,推动殡葬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二、宣传内容及重点

宣传的主要内容:《乌鲁木齐市殡葬管理条例》和市政府《关于加强殡葬用地管理通告》。

宣传重点:一是贯彻殡葬法规,加强殡葬管理,实行遗体火葬和穆斯林公墓安葬对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二是坚持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健康丧葬新风尚。

三、宣传方式

各社区居委会及仓房沟村委会,充分利用宣传车、闭路电视、简报、板报、墙报、报刊、大幅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殡葬法规和殡葬改革,强化殡葬管理,加大殡葬执法力度,使殡葬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四、活动安排

1、春节前,办事处组织各社区居委会及仓房沟村委会、向过往居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对群众大力倡导丧事新办、简办、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同时,组织人员对殡葬用品市场进行检查,并督促整改,做好记录。

2、四月份,进一步做好殡葬法规宣传月活动(另行安排)。

各社区居委会及仓房沟村委会在板报宣传的同时,在人流量较集中的主要街道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并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违法经营殡葬用品的厂(店)定期作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农历七月十五前,通过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及仓房沟村委会对殡葬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倡导文明丧葬之风。并对辖区殡葬用品市场进行一次检查。

4、农历十月初一前,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及仓房沟村委会,通过宣传车、报刊、宣传单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形式,破除地区丧葬陋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同时,集中组织对辖区丧葬用品市场进行一次检查。

五、工作要求

1、各社区居委会及仓房沟村委会要根据办事处殡葬管理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及辖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宣传工作计划。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动员社会力量,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切实做好各传统节假日期间的殡葬宣传工作。工作结束后,要将开展宣传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办事处街政科。

篇3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法用法

一是落实普法责任。根据县普法办精神,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了《县财政局2020年普法工作计划》。局党组把普法工作与财政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开展财政业务同时开展普法宣传。根据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的情况,及时调整分管领导,明确专人负责,落实普法责任。

二是规范决策程序。积极发挥局党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三重一大、末位表态等集体议事决策制度,通过党组会议研究局机关重要事项、年度财政计划、党风廉政建设等,自觉接受监督。

三是开展学法用法。按照县普法办通知要求,及时上报名单,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学习,除组织单位职工参加集中学习外,鼓励干部职工开展自学,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干部网络课程、法宣在线等开展法律法规和法治建设方面的学习,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财政法、经济责任财政规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等,及时开展法宣在线学习和考试。

二、开展业务培训、规范财政执法

一是坚持持证上岗。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确保财政法规正确实施,加强财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现有一线财政干部能够实现持证执法。上半年,因全县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积极组织新进人员参加全县行政执法资格统一考试,及时上报和更改参加考试人员名单,考试通过1人。

二是开展业务培训。通过组织参加财政大讲堂、财政业务培训、财政法规政策学习、财政内网学习等方式,组织开展业务学习,以案说法、以案促审,安排业务人员参加上级财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财政人员业务素质和财政能力。

三是同步开展普法。根据年度财政项目计划分步实施财政项目,坚持边财政边普法,实施财政监督同时开展普法宣传,宣传财政法规、财经法规、法规政策等,财政发现问题依法依规处置,规范财政程序和财政行为。

三、强化普法宣传、推进政务公开

一是设置普法专栏。在局机关醒目位置制作摆放展板,树立“科学财政促发展、依法财政惠民生”的理念,积极提高法制观念,促进依法财政。

二是推进政务公开。学习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政务公开阵地建设,严格政务公开信息审核,确保政务公开规范有序。

篇4

1、切实加强组织领>:请记住我站域名/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委常委、农工部长为副组长,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县委村建办主任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帮建单位和文明村镇示范点均成立了帮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帮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按照创建活动的总体要求、工作内容和目标任务,深入调研,结合实际,制定了帮建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搞好宣传发动。为了让村民了解文明村的创建和帮建工作,我们印发了《文明新村是我家建设要靠你我他》宣传提要,分发到每家每户,制定下发了村规民约、文明公约、村民十做到,并张贴宣传标语,出宣传栏,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3、重视示范村的规划工作。干净整洁的村容镇貌,是农村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此各帮建单位深入到各帮建示范点,与城建、规划等部门多方联系,制定了帮建村建设规划图,悬挂于村口显要位置,现在,示范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村民建房都严格按规划进行。

4、做好文明村示范点村民的培训工作。为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懂经营、会管理、讲诚信、觉悟高的新型农民,我们制定了《浮梁县帮建文明村示范点村民培训实施方案》。各帮建单位利用农民技术学校、农民夜校、农民培训中心等在帮建村共举办多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和专题讲座40余次,文明办还派员参加了讲课。并经常开展送书报、送科技、送法律、送卫生、送文明道德知识等活动,并形成了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培训,引导农民群众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和学科技、学法律、学经营,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先进、风尚文明的新型农村。

5、抓好环境整治工作。在帮建点开展“三清六改四普及”(清路障、清垃圾、清污泥污水杂草,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环境,普及有线电话、有线电视、太阳能、沼气池)活动,整治农村环境,改变脏乱差的状况,推广使用沼气,营造干净整齐的村容村貌。督促村委大会小会严申卫生问题,并与村委召开专门会议商计卫生整治方案,组织村民落实门前卫生三包,清运垃圾和治理乱堆乱放,加强生畜的管理。村委会建立了相应的公共卫生设施,设立了垃圾箱,建立了垃圾池。并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帮助成立了街道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街道的清理,较好的改善了垃圾满天飞的脏、乱、差现象。

6、提高示范点村民的生活水平。各帮建单位为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多方筹资,帮助村里修建水泥路、洗衣码头,清洗河道,修水坝,安装路灯、自来水、有线电视,建沼气池等。

7、建好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室)。为解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各帮建单位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帮建点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室),帮助配备图书(按每户村民两册:一册文化娱乐书、一册科学种养书)、科技光盘,每年订送农业科技信息报刊。以及文化娱乐活动器材,如电视、VCD、乒乓球桌、台球桌、电脑等,村里没有房子做活动室的,帮建单位还筹集资金帮助建房,并为活动室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县文明办也向县政府争取了11万元资金用于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

篇5

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要狠抓四项制度的健全落实。一是思想状况分析制度。定期分析农民的思想状况,特别是在形势变化或某项重大农村政策出台后更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加以分析以制定相应的措施。二是思想教育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工作计划,正面灌输,一点一点化解群众心中的思想疙瘩。三是谈心制度。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最基层、最朴实、最淳厚的农民群众,对他们要少讲大话、套话、官话,要面对面地进行“和风细雨”式的交谈,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去,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发展经济、提高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四是建立考核制度。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年度双文明考核内容,严格实行考核,绷紧思想政治工作这根弦,切忌“做一阵,歇一阵”、“紧一时,松一时”的工作态度。

二、讲究趣味性,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求乐、求知是当代农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农民的这种精神需求,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融入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讲求实效,增强趣味性,寓教于乐。首先,强化教育阵地,开展学习活动。在抓好乡党校、党员活动室和村级党员活动室等硬件建设的同时,经常地组织党员、干部等定期学习政策、法律、科技等知识,及时组织召开有关座谈会、讨论会,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巩固宣传阵地,开展创建活动。发挥好广播、有线电视、宣传栏、阅报栏等宣传载体的作用,间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再次,完善文化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农村是一块广阔的天地,农村文化阵地是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场所,当前农村要进一步完善好农村文化书舍、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等配套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建立革命传统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爱国主义思想,用革命先烈先进事迹鼓舞和教育人民群众。同时要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活力。

三、把握针对性,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实际,区分对象,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使思想政治工作入耳入脑,取得较好的效果。要在农村大力实施“四送”工程。一送政策理论。把党的方针政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送进千家万户,使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村党员成为执行政策的带头人,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永葆艰苦创业的本色。二送法律法规。把村民组织法、土地管理法、计划生育条例等与群众联系紧密的法律法规送到家家户户,使他们懂法、守法、用法。三送科技文化。把代表农村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地送到农户家,教育引导农民学文化、学技术、掌握科学知识,增强致富本领,尽快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四送文明新风。大力提倡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针对目前农村有些地方仍存在脏、乱、差等现象以及宗族派性、封建迷信、赌博等陋习泛起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讲和创评等活动,教育群众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增强示范性,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做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切合实际,用农民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农民群众,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这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的秘诀。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办法选出农村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如种植能手、养殖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十星”家庭、英雄烈士等模范人物,利用广播、宣传栏、报刊等工具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组织开展“学典型、追典型”活动,带出更多的先进典型。在选择树立典型时,还应注意三点:一是真实性,不能人为地拔高夸大,要用实实在在的事实去感染人、引导人;二是科学性。不能什么事都用典型去套,这样滥用、滥套典型不仅削弱了典型的先进性,而且往往适得其反;三是先进性。要特别注重发现和培养农村党员中的先进典型。

篇6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区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主目标,以实施“五大文明行动”为主抓手,以镇村为主阵地,精心组织“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内涵,加快构建乡风文明体系,努力使秀美、文明、和谐成为杨寿的形象名片,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活动内容

1、实施农民素质教育行动。一是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题,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道德、文明礼仪等教育活动,宣传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不断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二是广泛开展政策法规教育。组织政策理论、形势任务、法律法规等学习教育活动,着力解决部分农民群众政策水平偏低、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努力让农民群众学好用好党在农村的政策、法规和农村改革发展政策。三是扎实开展农民致富技能培训。举办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科技兴农知识培训以及开展科普咨询、送科技下乡、赠科普资料等活动,让农民群众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着力提高农民的创业致富能力,动态消除农村“零就业”家庭。

2、实施文明乡风共建行动。一是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根据各行政村的实际,修订有针对性的村规民约,着力解决涉及村风民俗、社会公德、公共秩序、治安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村规民约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提高农民群众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水平,促进形成现代文明的乡风民风。二是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依托村民代表会议,开展文明道德评议活动,着力解决农村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大操大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农民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组织各类志愿者参加文明道德宣传、维护公共秩序、改善城乡环境等志愿服务,加快乡风文明建设步伐。三是开展城乡文明结对活动。通过采取“多帮一”的形式,以“五帮四扶”为主要内容,协调区级以上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与行政村进行结对,促进城镇优良资源向农村流动,推进城镇优良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共育文明乡风,促进农村和谐。

3、实施文卫下乡服务行动。一是推进文化惠民低保工程。通过推动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敬老贺寿送电影)、开展国民体质流动监测、组织“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健康”四下乡活动,确保实现“为每村农家书屋新配图书200册以上,村(社区)每季度开展1次群众文体活动,每村平均每月放映1场电影,每镇(街道)每年组织1次国民体质监测活动”的惠民低保目标,让农民群众享受基本文化保障。二是大力发展繁荣农村文化。推动实施镇(街道)、行政村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即:镇(街道)有一个综合文体活动中心、一个文化健身广场、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一项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文体活动、一支有活动阵地管理规范的特色团队;村有一个文体活动室、一个农家书屋、一个阅报栏(书报亭)、一个户外健身场所、一支文艺队伍。加强村级健身广场(点)建设和农家书屋管理,开展农民读书和健身活动,引导和指导民间文艺团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三是组织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和现代生育观的宣传教育,实施健康行为干预措施,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等菜单式健教处方;为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新婚夫妇免费提供婚前医学检查;年新(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400座,完成部分村组的改水工作任务,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

4、实施环境整治美化行动。按照农村环境建设和整治1000万元投入计划,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一是开展“洁在农家,美在庭院”活动。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农村家庭增强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开展农村家庭环境整治,达到家前屋后、室内室外整洁美观。大力引导农户开展植树护林活动,绿化美化家居庭园。二是开展“三洁一绿”活动。大力开展村庄整洁、河塘清洁、道路保洁、绿化造林活动,推进农村村庄和道路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达到水清、路硬、岸绿、田美的要求。三是突出抓好垃圾集中处理和长效管护。积极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充实垃圾清运队伍,建立环境保洁管护员队伍,垃圾收集覆盖率达100%,逐步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努力为农民群众创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5、实施文明创建示范行动。一是深入开展“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先进村、单位评比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发挥农民群众在“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文明新风”先进镇;着力创建村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良好、文化活动丰富、村容村貌整洁的“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先进村;着力创建职工素质高、单位服务优、企业文化好、单位形象佳的“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先进单位。二是广泛开展“五好和谐家庭”创建评选活动。针对当前农村社会矛盾、封建迷信、环境污染、农民致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以“遵纪守法好、勤劳致富好、环境卫生好、家庭美德好、科学文明好”为内容的“五好和谐家庭”创建评选活动,营造和谐互爱的家庭关系与和睦互助的邻里关系。三是认真开展“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年度十佳新人新事”等评选活动。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表现突出,社会形象好、群众认可度高、社会影响面广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组织开展“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年度十佳新人新事”等评选活动,弘扬社会新风正气,形成浓厚的文明道德建设氛围。

三、实施步骤

区“文明新风镇村行”(我镇活动命名为“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将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2013年为“文明新风镇村行启动年”,2014年为“文明新风镇村行推进年”,2011年为“文明新风镇村行提升年”。今年“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是组织筹备阶段(2013年2月至5月中旬)。广泛征求建议和意见,编制活动方案,编印宣传资料,召开动员大会。

二是实施推进阶段(2013年5月中旬至10月)。全面启动“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各村、各单位、各责任部门建立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靠实工作举措,强化宣传发动,做好服务指导。在抓好典型示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观摩,推进面上工作。

三是总结评估阶段(2013年11月至12月)。引导各行政村、各单位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乡风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收集整理各类材料,做好总结表彰工作。

四、具体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文明新风杨寿行”是贯穿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龙头性活动,各党政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宣传科牵头组织实施,农民素质教育行动由宣传科、镇工会、司法科具体牵头负责;文明乡风共建行动由宣传科、民政科具体牵头负责;文卫下乡服务行动由教文卫体科具体牵头负责;环境整治美化行动由环境整治办公室、统计农经站、村建科、水利农机站、农技站具体牵头负责;文明创建示范行动由宣传科、妇联、团委具体牵头负责。各村、各部门单位要成立相应的活动领导小组,把此项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借鉴和运用决胜全面小康宣传工作的经验做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的宣传,使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在全镇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突出农村不同对象、不同群体的宣传教育,激发干部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扩大活动的知晓率,拓展群众的参与面。加大社会宣传的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身“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形成工作合力,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的良好舆论环境。广泛发动镇村党员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青年志愿者、中小学生等社会群体带头参与“文明新风杨寿行”活动宣传,激发全镇上下共建共享文明杨寿的热情。

篇7

一、重要意义

对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全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组织实施。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实施《纲要》紧密结合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和统筹城乡发展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科普工作。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总体要求及目标

革除陈规陋习,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识别和抵御的能力。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要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农村的特点,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有效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以搭建农村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为主要工作方式。动员、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科普工作,集成并共享科普资源,通过社会化的农村科普工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逐步形成为农民和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以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突破口。丰富农村科普资源,发展基层科普设施,使农村科普工作总体薄弱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使农民参与科普教育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

农村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形式,科普宣传活动是增强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科技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科普的重要平台。要以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体。要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相结合,采用他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内容和方式。要注重活动的策划和对活动效果的评估,把公众参与和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作为评价科普活动的主要指标。

形成动员科技工作者常下乡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要着力抓好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传播等重点科普活动。要把面向农民和青少年的科普宣传作为活动的重点。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户、农村科普带头人建设。创建集技术示范、科普宣传和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支持它健康发展,发挥好它示范带头作用。

五、加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围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实现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积极开展农村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村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珍爱生命、远离”预防艾滋病知识”等内容的巡回展览。针对经济困难、进城务工等家庭中农村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他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科普宣传画廊(栏)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技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动设施,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六、切实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推进“一站、一校、一基地、一台、一网、一栏、一户、一员”建设。逐步形成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

加强对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宣传普及力度,切实加强“一站、一校、一基地、一台、一网、一栏、一户、一员”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辖区科普资源在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中的作用。

建设科普活动站、科普学校、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文化广播电视台(站)农业科技经济信息网、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整合各镇街农村、水利、科技、科普、文化广播电视、卫生、环保、城建等各种资源。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和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要坚持整合新建、完善和结合利用相结合,依托农村中小学、乡镇党校、农村化技术学校、劳动转移培训基地、文化站、图书室、会议室等设施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技协等各类基地,通过充实健全其科普功能,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硬件支持。

科普资料、设备、经费等方面,各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加强领导和工作指导。对“一站、一校、一基地、一台、一网、一栏、一户、一员”予以统筹考虑和大力支持。区科协要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进行业务指导,并为他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之成为农村基层科普活动的主要依托。要积极争取中国科协、市科协的大力支持。

支持基层提高科普服务能力,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组织网络建设。

发展镇(街)村(社区)级科协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户、科普带头人等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基层科协组织是科协面向农村开展科普工作的关键环节。各镇、街道党(工)委、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基层科协的队伍建设。区科协要指导基层科协按照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加强业务指导、项目引导,优化工作环境,推动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发展。

七、农民技术人才,加强包括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保、传媒工作者。科协及所属学会、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农村科普和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中的突出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文化、卫生、环保下乡,与乡村、农技协等开展结对服务,支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项目。加强基层科协农村科普专兼职干部的培训,提高他工作能力。加强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教育、传媒工作者、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科技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参加农村科普工作,全面促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开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

篇8

一、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具有城郊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区“奋力崛起、率先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全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科教兴区战略落实到基层,对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区上下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组织实施。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科普工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围绕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根本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密结合*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三、农村科普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目标

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的能力。

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农村的特点,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搭建农村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为主要工作方式,有效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科普工作,集成并共享科普资源,通过社会化的农村科普工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以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为农民和农村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丰富农村科普资源,发展基层科普设施,使农村科普工作总体薄弱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使农民参与科普教育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四、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

科普宣传活动是增强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科技意识,在农村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形式,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科普的重要平台。要以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体。要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相结合,采用他们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内容和方式。要注重活动的策划和对活动效果的评估,把公众参与和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作为评价科普活动的主要指标。

要着力抓好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传播等重点科普活动。要把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普宣传作为活动的重点。科技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形成动员科技工作者常下乡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

加强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户建设,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建集技术示范、科普宣传和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支持它们健康发展,发挥好它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充分利用各类农村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科技培训是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科学生产和科学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技培训,注重培训工作方式的创新。积极与组织、宣传、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完成各级政府实施的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现代传播方式,积极参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学会、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以下简称农函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等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农技协是农村基层重要的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平台,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要坚持农技协“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扶持农技协做大做强,指导农技协发挥好科普示范作用。*期间,中国科协、全国性学会和地方科协将重点扶持1万个农技协。各级科协组织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为农技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农技协得到各方面的服务。

六、围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各乡镇和基层科协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地方特点开发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的低成本科学体验活动,增强农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积极开展农村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提高他们实施科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积极开展农村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宣传教育,在农村进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珍爱生命远离”、“预防艾滋病知识”等内容的巡回展览。针对经济困难、进城务工等家庭中农村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省、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动设施,在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农村学校科学课程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期间,中国科协优先支持“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在农村试点,同时支持地方科协开展农村科技辅导员、科普员培训。区科协要积极争取上级科协的支持。

七、围绕推进科普工作、促进区域科技进步,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

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是全面推进我区科普工作的重大举措,是通过推动科普工作发展促进区域科技进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创建工作要以贯彻实施《纲要》、提高区域公众科学素质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党政主抓、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率先实现农村科普工作的有关目标。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区科协要与科技部门加强在区域科技工作中的协调配合,逐步把创建科普示范城区作为实施“科技富民强区”计划的基础条件。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把农村科普工作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社区(街道)、村创建活动,带动农村科普工作发展。

八、推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切实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活动站是在乡村组织农民开展科普活动的阵地,宣传栏是农民身边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员是根植基层、直接面对农民的科普工作者,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期间,力争在全区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栏、一员”,并发挥有效作用。

要坚持新建、完善和利用相结合,主要依托农村中小学、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文化站、科技大院图书室、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等设施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技协等各类基地,通过充实健全其科普功能,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与农业、科技、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卫生、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共建,以争取财政资金和吸纳企业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科普宣传栏;主要在乡村科普组织中的骨干、基层干部、教师、科技人员、回乡知识青年等乡土人才中选拔乡村科普员,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的骨干力量。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在工作指导、科普资料、设备、经费等方面,对“一站一栏一员”予以支持。区科协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对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进行具体指导、日常管理和培训,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之成为农村基层科普活动的主要依托。科普活动站要定期开展活动,科普宣传栏要及时、定期更换内容,科普员要利用“一站一栏”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协对“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支持。

九、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组织网络建设,支持基层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基层科协组织是科协面向农村开展科普工作的关键环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基层科协的队伍建设,区科协要指导基层科协按照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发展乡(镇)、村级科协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加强业务指导、项目引导,优化工作环境,推动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发展。

加强包括农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农民技术人才,科协及所属学会、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农村科普中的突出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下乡,与乡村、农技协等开展结对服务,支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的项目。加强基层科协农村科普专兼职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加强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教育、传媒工作者、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科技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参加农村科普工作。

十、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营造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的良好环境

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技工作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区划调整的实际,制定农村科普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政策;经常调研科普工作情况,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农村科普工作纳入各级部门目标管理和干部业绩考核制度。

各基层科协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搭建社会化的农村科普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篇9

关键词:艺术教育重要性 影响因素 策略 展望

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教育最基本的内涵,而建立和完善综合艺术教育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美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任务是要培养人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人的感知、想象和创造美的能力,在乐中寓教,陶冶情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进入至高的人生境界。正如,艺术的眼睛应该不为美术家所独有,每一个发展全面的人都应具备。

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作为人之心灵最活跃、体验最丰富状态下的创造物,反过来又以其丰富的精神营养滋润着人类的心灵,丰富着人类的经验,它与人类共存,与文明共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孔子听乐后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到《乐记》中的“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1]再到南朝画家画龙点睛后龙竟然活了并破壁飞腾的传说,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艺术与生命和文化血肉相连的关系。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始终表现和反映着人类自身的感觉、情感和经验世界,始终忠实地记录着人类智慧所达到的高度和人性所达到的深度,始终积淀和深化着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激发着人们深刻的哲学思考。比如观赏龙飞凤舞的中国书法和虚实相生的中国绘画艺术,不仅能从中感受到变化莫测的“道”、超拔的气势与飘逸的神韵,还会感悟到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和文化精神。

艺术不仅给人以哲学启示,还给人独特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也就是美学家所说的审美体验。在审美体验中,不仅感情得到激发,还会有一种奇特的发现:组成艺术品的不同元素之间突然有了联系和联通,而又进一步生出一种独特的意义或意味,这一发现不仅使人突然感受到艺术的美,还会使人感到自我的扩大和提升。

此外,艺术更能创造和谐,它是指通过各种异质要素或性质之间的相互对话,不断生出新的要素和性质。其中所传达的意思,就是让人们在和谐中感受生命和生活的本义。经常接触和欣赏艺术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和发展完美的人,而一个发展完美的人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如果一个社会由这样的人组成,整个社会也就成为了和谐的社会。

二、影响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

艺术如此重要,可惜当今社会中,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并不懂得艺术,或者并不重视艺术,或者将艺术看做是一种人自身在社会中地位的标志和虚假包装物。更遗憾的是,很多人过着远离艺术的生活,就好像艺术是一个遥远星球上的事情,与己无关,可有可无。艺术虽然能净化心灵,能使人的精神更加空灵和高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艺术之恩赐。对艺术的创造、接受和欣赏,是一种高级的文化素质。而获取这种素质的重要捷径,就是艺术教育。然而,不是所有的艺术教育都具有这种功能。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有使人文化素质和艺术能力越来越强的艺术教育,也有将人培养成艺术呆子和艺术工匠的艺术教育,而后者又在目前这一时期占据绝对优势。这种艺术教育就是一味向学生灌输艺术技法的教育,而很少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与艺术作品有关的美学的和历史的资料,更不注意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批评能力,学生用不着动脑筋,学不到什么知识,更不能提高智慧。既然学艺术已不能获取知识和开发智慧,也就与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无关了。大体而言影响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1.艺术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2.对艺术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理解狭隘;

3.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倾向;

4.过分强调艺术教育的“辅德,益智”功能;

5.艺术教育的非课程化倾向。

我国艺术教育虽然存在着以上这些差距和不足,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也不能小视,艺术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了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些差距和不足,我国艺术教育就要立足于时代要求的战略高度,从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需要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索。

三、建立和完善综合艺术教育的策略

综合艺术教育具有下列几个最重要的理念:(1)它是一种促进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和其他人类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教育,它所说的综合,不是上述各种艺术的机械相加,而是建立一种使各门艺术互补互生的生态关系。(2)它是一种将艺术学习必须经历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贯通为一体的艺术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的任何创造和表现必须有感知与体验作基础,而感知与体验必须有一个创造和表现的任务作为驱动力。(3)它是一种将艺术与人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认识联通一体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能把艺术学习与产生艺术的大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使艺术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和自然。简言之,学校建立和改善综合艺术教育的策略重点就是要融人文性、普遍性、融合性、愉悦性、创造性为一体。

综合艺术教育既然有丰富的理念作为指导,那么针对性的综合艺术教育就要有种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1.灵活运用生态式教学,建立各门艺术互补互生的生态关系。

当今方兴未艾的综合艺术教育是对以往那种由机械式科学观造就的陈旧教育观的巨大挑战。在它看来,与机械科学观对应的近代教育,仅仅是为了培养一种具有专门知识的专业人和技术人,而不是培养一种综合了高级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智慧人。这种教育在分科过细的情况下,各科之间必然各行其是,相互之间无任何联系,很难建立起学科之间的生态关系。一个在分科教育中的学生也许学习了很多门课程,每门课程都得到了良好的成绩,但由于其各种专业知识之间很少发生“关系”,无法形成一个动态的整体,所以也就无法得到与这个整体对应的真正的智慧。要知道专业知识不能等同于智慧,知识仅仅是获得智慧的一个前提。如果硬是把各种知识塞进学生脑袋,每一种知识在头脑中各占一格、互不联系,那么知识塞得越多,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地就越小。

而生态式教学法则相反,它是将各种知识在人的头脑中建立起一种生态系统,相互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系,具有碰撞、对话和交融的机会,就有可能产生智慧,人就有可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在这种生态式艺术教育中,不仅有各种知识之间的对话和交融,还有构成自我的各种要素:感觉、意象、观念、感情、生活态度、信仰、知识之间的碰撞、对话和交融。这些异质要素之间相互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句话,智慧决不是纯粹的信息,而是信息与自我深层碰撞对话的结晶。通过这种对话和联系,综合性教育培养的是一种“开放型”的人。这种人就是现代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智慧的人”。

2.合理运用生成式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生成式教学法所依据的前提是对学生自然创造能力的无比尊重,教师必须基于学生自己的动作、声音和设计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帮助,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自然喷发。因此,作为一个艺术教师,决不能一上来就把自认为最基本的技能和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创造活动进行时自然地将它们诱导和呈现出来。换句话说,教师必须耐心诱发学生对创造的自然需要,而不是急于激励他们追求所谓的艺术结果。教师必须根据课堂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灵活的掌握。(1)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并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作多方面和多角度的直接知觉,以丰富他们的内在意象。并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其感性记忆,唤起他们的感情,诱导他们的动作和行为。为鼓励他们为知觉到的意象和早期经验赋予形式,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作联想、想象和符号运作活动。(2)教师必须鼓励学生与其他学生合作,一起动手做事,鼓励他们把内心创造出来的或唤出的意象用特定的媒介和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每一艺术领域都以其特殊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现或再现其内在意象的手段,使学生熟悉和实践这些不同手段,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看、倾听或欣赏自己本专业同学或其他专业同学作品的机会。通过鼓励学生对自己体验到的东西的反思或思考,他们就能把握自己的作品或其他人的作品中展示出的情感层次。在很多时候,这种反应或反思又会转变成新的刺激,激发出新一轮创造过程,产生新的作品。

3.做到联通一体,使艺术学习更加轻松和愉悦。

如今综合艺术教育已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画画和唱歌,还要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人类迄今为止所产生的种种经典艺术和其他伟大文明成果,而对这些艺术与科学的知觉、理解、欣赏和评论,又能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和文化素质。这样的艺术教育不仅包括学习艺术创作,还包括学习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等。当然,其他如哲学、人类学、考古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也应当适度地融合进去。更进一步说,这种综合式艺术教育不仅注重各门艺术之间的对话、交叉和贯通,还注重艺术精神向生活以及情感中渗透,更加人性化,让艺术学习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4.统筹兼顾地来建立和完善学校综合艺术教育。

(1)加强综合艺术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设。当前综合艺术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完善,急需进一步规范和管理。要真正把学校综合艺术教育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这应是我国综合艺术教育当前迫切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2)切实加强综合艺术教育的管理和领导。将其纳入高校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校发展规划之中,确立专门的校级领导负责,统筹安排学校各项艺术教育工作。

(3)加强学校综合艺术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各类艺术类选修和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结合地区和民族特点,组织编写各种富有特色的艺术课程教材。其次,高校要合理地安排艺术课程设置,建立和健全正常的艺术教学程序。根据我国高校当前大学生艺术总体水平不高,以及学生的迫切需要等实际情况来自主开课,学生选修,要把艺术课程纳入总的教学计划之中统筹安排。推进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的结合。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经常性地举办各种大学生艺术节、电影节、书法展、美术展、舞蹈比赛等活动,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文艺社团的管理和指导,丰富校园基层文化艺术生活。

(4)加强高校艺术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一支科学合理的专、兼职艺术教师队伍。

(5)不断改善艺术教育的教学条件,确保综合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目前还有一些高校缺乏综合艺术教育必需的场地、设备和经费,综合艺术教学不能正常进行,艺术活动无法开展,综合艺术教育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使艺术教育缺乏实效。学校要根据综合艺术教育教学和活动的基本需要,在学校的年度经费中确立一定比例的艺术教育经费,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设置综合艺术专用教室和活动场地与其配套的设备是必须的。总之,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来改善综合艺术教育各方面的教学条件。

当然,上面所说的还没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它的长足发展,需要学校和社会在观念方面作出彻底转变,真正来认识和开展综合艺术教育。尽管一时之间很难完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但必须向这个方向努力。

四、对综合艺术教育的展望

必须看到,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艺术已成为展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能否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依据。只有把人的文化素质考虑进去,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提高文化素质最迅速的途径,就是实施健康而有效的综合艺术教育,它极具现实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