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范文

时间:2023-04-04 07:3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时间的脚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时间的脚步

篇1

一只小鸟唱着歌飞来。:“咦,这儿怎么多了一条小鱼?”它好奇的落在我的身边,说:“小鱼,你为什么变成石头呢?”“是这样的,我是千万年以前的小鱼,变成了还化石”。“哦,原来是远古的客人!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现在的世界吧!”小鸟热情的招呼我。这样,我们成了朋友。

“现在,地球上有了一种叫‘人类’的生物,他们用后腿直立行走,用前爪抓握东西。”小鸟介绍着。

我听得很有兴致:“小鸟,你说我能见到人类吗?我很好奇哦”。应该可以吧。”小鸟支吾起来起来。我连忙说:“嗨,我只是说着玩儿,别当真了!”可嘴上这么说,心里却还想着人类是什么样子的。

“这样吧,我让我的朋友们,还有我们的后代都来陪你好不好?免得你寂寞。”小鸟想出一个好主意。

于是我不孤,我有着那么多的朋友——小鸟。他们常会给我带来山下世界的新闻,尤其是关于人类的。"化石鱼爷爷,人类学会了织布,他们穿上了麻布衣裳”。“化石鱼爷爷,人类驯养动物了,还学会了骑马。”我刚看见一个骑马的人带着文书跑过去。他要到下一个‘驿站’去换马。”我不厌其烦地听着人类的种种小故事,不知不觉间,两万年的时间悄悄地过去了。

一天,一只小鸟气喘吁吁的飞来,告诉我:“化石鱼爷爷,有一个科教团的人们来登这座山了,您很快就要见不到人类!”

篇2

国庆长假期间,我在家里左思右想:学校里布置的科技小制作,我做什么为好呢?忽然,脑子里闪现出一道灵光——电视里不是播放过怎样做挂钟吗?我也做一个去,准能得奖。

于是,我在家里四处寻找制作挂钟需要的主要零件和工具。制作工具倒是很快就找齐了,可是用什么材料做挂钟的指针却把我难住了。我把家里的东西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能找到。真是气死我了!不过气归气,办法还得想啊。既然理想的零件找不到,是不是可以找些其他材料来代替呢?这样一想,我心里好过一些了。

不久,我就发现小房间里一只台灯上面正好有一个小巧玲珑的时钟。我拿起螺丝刀,起出时钟上的螺丝钉,把时针、分针和秒针拆下来,把把指针后面的衬纸撕下来。然后拿出肯德基的塑料纸,剪成指针后面的底盘一样大小的形状,在上面标上12个数字,贴在指针后面的底盘上。再依次装上时针、分针和秒针。最后,放上了5号电池。这样,一个钟就做好了。

但我左看右看,觉得一点儿也不好看,应该再给它装饰一下。于是,我把钟放到茶叶罐的盖子里。用剪刀把四种颜色的皱纹纸剪成正方形的形状,再折成四把扇子的样子,茶罐盖的空隙。然后用包礼盒的纸包住茶罐盖的边沿。最后把绳子粘在了礼盒纸上。

一个美丽的挂钟就这样诞生了!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就叫它“时间的脚步”吧。朋友,这挂钟和名字是不是都很美呀?

篇3

第一次见到倪颖娟,是2009年7月,那是在新教育海门年会上。当时,她是江苏省海门市海门镇中心小学二(1)班的班主任老师。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小而简陋的普通乡镇小学,条件所限,学校的操场与教学楼之间隔着一条马路,学生想要进入操场,必须排着队由老师看护着穿过马路。

就在这样一所学校的这样一间教室里,倪颖娟一直默默耕耘着。

从2005年9月海门成为新教育实验区,在全市开展“推进每月一事”工作开始,当时担任着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随后兼任德育主任的倪颖娟一边带着一个班,一边投身于这项实验中,像个陀螺一样旋转起来。

紧接着,新教育儿童课程的研发与推动,再一次如雷鸣电闪般重击着她的心灵。在网络上的研讨,在海门团队中的熏陶,大家彼此的关爱与互助,成为她前行的力量。教育在线网站上,《毛毛虫上路了》《小青虫的梦》等主题帖记录着她一路前行的脚印,也记录下她的心声:“我也要让教室里的生命都美好起来,我才不虚此生,以后孩子们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也不虚此生!”

所以,当我第一次见到倪颖娟时,她就已经向世界捧出了一枚甜蜜的果实:她的教室,荣获了“全国新教育十佳教室”的称号。

她那间教室里的孩子,一部分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孩子,另一部分是四处漂泊的打工者的子女。倪颖娟就带着这群孩子,通过阅读经典,与众多崇高的灵魂交流;通过主题探讨,与众多伟大的心灵对话;通过自省思考,让孩子们用不同方式创造。倪颖娟一直记得班上有个非常自卑的学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脱胎换骨,从一个少言寡语、站到人前就脸红的孩子,变成了演讲比赛冠军、校合唱团小歌手……

2010年,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项目在海门实验区全面展开,倪颖娟更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她成为了海门完美教室工作室的第一批核心成员,并且和班级里的其他科任老师迅速组建了团队,不仅班徽、班旗、班诗、班歌、班级公约、班级愿景、班级日历等一一出炉,更合作开发出许多颇具特色的班本课程:数学老师的“玩转魔世界”智力游戏课程、“走进数学王国”思维训练课程,英语老师的英语短剧表演课程、英语美文诵读课程,音乐老师的排笛课程,美术老师的风筝课程、泥塑课程、手工课程,体育老师的易拉罐体操课程,科学老师的气象课程、养蚕课程……当然,她自己也在娴熟驾驭儿童课程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围绕四季开展的“四季歌”诗歌课程、“天真的怪老头”谢尔・希尔弗斯坦诗歌课程、“热爱生命”汪国真诗歌课程。孩子们的生命,在这些丰富而美好的课程中日益舒展、成长、丰盈、茁壮……

这样的一间教室,正符合了海门新教育人在缔造完美教室时所提出的愿景:“教室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

但是,创造并拥有了这样一间教室的倪颖娟,仍然没有就此止步。

放眼,萤火为繁星

2012年3月,儿童文学作家、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所长童喜喜和研究员时朝莉应邀前往海门,5天内为全市所有幼儿园开展了25场亲子阅读讲座。

在此之前,倪颖娟早把推动阅读视为自己的分内之事,也把推动亲子阅读视为缔造完美教室的一部分。所以,尽管学生父母普遍文化程度偏低,但她一直通过家校信、家委会、班级QQ群、便笺、短信、家访等多种方式,力图加强与学生父母的联系,影响、改变学生父母,希望达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良好教育效果,把父母卷入教育共同体中。这些事,倪颖娟做得认认真真,但一直只是面向自己的教室,就像一位勤劳的农民耕耘着自己的土地。

童喜喜等人一周的行动,如同一束强光,猛然把教室里的倪颖娟照亮。她似乎是一夜之间突然发现:在自己的教室外,还有更多父母对阅读一无所知。而这样的父母分布在不同的教室里,他们不仅不会协助孩子读书、教师教书,而且往往还可能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阻力,阻碍着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妨碍着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学习和成长。

很快,倪颖娟就向童喜喜主动请缨,成立了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公益项目海门分站,并且顺理成章地担任了站长。

这个决定,是因为一种巨大的遗憾,还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是源自深沉的爱,还是源自沸腾的一时激情?谁也说不清楚。腼腆的倪颖娟自己的理由是:“发现这件事值得做,虽然我的能力有限还是很想做,就做了。”

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站长”意味着什么:从最初的两名义工到现在60多人的义工团队,力量要一点点汇聚;从线上原创讲座到线下亲子读书会现场,理念在一点点渗透;一年多的时间,举行80多次活动,包括30期线下亲子读书会、30期线上原创公益讲座、18期校园小分站亲子阅读培训讲座、5次作家见面会等,作为一个纯公益团队,在没有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倪颖娟经常自己悄悄掏钱购买筹备活动所需物品,把活动细节一点点打磨;当然,还有萤火虫海门分站QQ群中近千名父母随时可能提出的阅读疑问,需要耐心而愉快地解答……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所有萤火虫义工的努力下,新教育萤火虫海门分站不仅组织了丰富的活动,而且锻造出有力的团队。他们从一个工作站变成海门城乡星罗棋布的许多站点,很多学校相继成立了“萤火虫之家”的“镇小站”“东小站”“临小站”“中南国际站”“和小站”等校园小分站,南通、如东、启东、安徽、深圳、北京等地父母纷纷加盟,影响力在一点点扩大。今天的海门萤火虫义工,已经成为了海门教育的满天星,成为海门教育的一张小巧而精美的名片。

完美,人世为教室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倪颖娟的故事渐渐地从海门传向了全国。在她的教室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新教育十佳教室”称号后,她个人又先后获得教育部评选的全国优秀教师、中国网评选的“中国好教师”、新教育萤火虫全国优秀义工、感动南通人物(群体)提名奖、优秀儿童阅读推广人、海门市书香教师等荣誉。

我曾经在去海门时专程看望了倪颖娟。我非常想知道,她身上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能量,为什么能够把近百位义工、近千名父母凝聚在她的身旁?

性格内向的倪颖娟却只是笑着说,这都是团队的力量。反倒是说到她现在所教的“萤火虫教室”时,她不知不觉就打开了话匣子:利用“萤火虫教室童书漂流书包”,让每个家境普通的孩子用最少的开支,及时读到适龄的最好童书;全新探索的口头作文项目,促进孩子阅读后的思考,让父母们轻松愉悦地卷入……

但她说来说去,最后总会说到自己的不足上。她说:“各种事务太多了,我感觉我身不由己,没有时间真正学习提高,没有时间研发足够长度和深度的课程,甚至会游离在教室之外。我现在最迫切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守在教室里,不因为自己跑东跑西、忙这忙那而疏忽了孩子们。如果我连教室都守不住,连我的孩子们都不能因为我带给他们更多美好的事物而真正强大起来,我又有什么资格做萤火虫义工?”

看着面前这个瘦小羸弱的老师,我想起了旁人说她的一些事:她自己掏钱数千元,不仅为学生们添置大量图画书,还购买了跳棋、拼图等智力玩具;她身为海门新教育讲师团成员,不仅远赴北京、上海、温州等地讲学,还走上了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向国际友人交流经验,更深入到海门乡间学校进行公益讲座推动阅读……我想起了她在文章里写过的一句话:“我用一个教师的良知,守住一间小小的教室;我用新教育理念,雕琢着一间不断长大的教室。”

是的,世间没有完美,自然也没有真正的完美教室。倪颖娟的“萤火虫教室”正在成长中,还需要更多时间沉淀与雕琢。但是,她从自己并不完美的教室出发,以那间教室里践行的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为法宝,与近百位海门萤火虫义工飞舞在海门的大地上,推动着更多的教室和家庭朝向完美。也就在这个“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过程中,倪颖娟已经把自己的教室缔造为人人有口皆碑的完美教室。

篇4

做了将近一年的幼儿教师,对这个角色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最初我想象的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提起幼儿教师,人们就能很自然的联想到比如;能歌善舞、我很佩服那些在幼教行业从事很多年的老教师,她们很不简单,尽管她们很平凡。热情活泼、纯洁无虑、青春永驻等字眼,实在美丽可爱的不得了。其实说的没错,只是太表面了。我想正如事物都用两方面一样,任何职业都有它风光的一面,也自然有它艰辛的一面,作为幼儿教师,来自于她们的职业压力和要求决不是一个简单得人能够从事的。

都说教师做的是良心活,这话一点都不假,尤其是幼儿教师。幼儿园里,没有应试教育的指挥,孩子的知识量上没有硬性的规定,

学多学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老师;另一方面,幼儿园三年是幼儿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着其中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将对幼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不可良化的,即便教师进行了错误的引导,这种影响也不会很快的表现出来,所以教师的师德是首要关键的。这包括尊重保护、关爱教导、平等自由、细心耐心、客观公正等。

教师是面对人的工作,幼儿教师面对的更是不喑世事、纯真质朴的幼小儿童,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更有爱心。爱心是源自于内心深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又是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源泉,所以,奉献自己的爱心是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作为一名拥有爱心的幼儿教师,就表现为热爱工作,尽职尽责,真诚热情的对待每一位幼儿和家长;表现为积极乐观,甘于负重,全心全意的服务每一位幼儿和家长。

篇5

对于师德问题,社会各界一直是高度关注的。烟台市出台这一文件,对于解决当前出现的师德突出问题,引导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不断提升品格修养和专业伦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许多师范院校的校训,也是众多优秀教师的座右铭。在我国,师德要求不仅限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范围,还包含着对教师个人品质的道德要求。如果说“师德高压线”调整的是教师的底线道德,那么,学校层面提出的诸如“爱生如子”“善良正直”等师德考核细则,则是对教师个人的道德要求。然而,一些地区在实践层面未能区分道德与法规的边界,简单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甚至是教师绩效工资考核的重要依据,造成师德本身蕴含的道德诉求与法律规范边界模糊不清,进而导致部分教师降低甚至放弃了对师德基本价值的追求。

师德考核制度作为提升教师道德品质的规范体系,应该明确告知教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制度的普遍有效性来发挥其价值引导功能。然而,师德考核制度背后所蕴含的道德诉求体现着师德建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师行为的道德性质,可以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行为分为三类:一是应该做什么。此类行为明显有益于他人,是少数人或在少数情况下所能达到的道德水平,是值得嘉奖、应该倡导的道德行为。如提倡教师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关键时刻舍身保护学生等。二是必须怎么做。此类行为是底线要求,是任何人都能做到也必须做到的行为,也是一种可普遍化的行为方式。如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不体罚学生等。三是不能做的。此类行为违反法律法规,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是应该明令禁止的。如教育部列举的教师应受处分的十种行为等。

道德和法律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我国,儒法并用一直是我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模式。虽然儒家和法家对以何种方式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存在不同的看法,但这两种方式在实践中是互补的,任何一方也不能取代另一方。而且,道德和法律是在不同层面上的规范,二者以不同的运行方式解决着各自领域的社会问题。由于未对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不道德行为明确区分,现有的师德考核指标仅限于违背师德规范的行为和教师日常管理学生的工作,而对于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心思的有关学生精神层面的工作(包括学生的学习动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鼓励、鞭策和疏导等)在考核指标中没有任何体现。因而,师德建设可能被简化为一套约束教师的考核指标,片面地将制度、规范作为整饬当前师德问题的良方。师德考核导致教师或因避免惩罚或为绩效考核注重师德表象,而忽略师德本身所蕴含的对教育价值的内在追求。

师德建设的目的在于以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树立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已有的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倘若教师尽可能地与学生保持密切的关系,并且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就能得到最好的道德发展与智力发展。因而,在师德建设及师德考核中,要明确告知教师哪些行为是值得嘉奖的,是应该追求的;哪些行为是道德底线,是必须做到的;哪些行为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是必须禁止的。因为,缺乏对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不道德行为的明确区分,不仅使得师德考核工作难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把教师必须做到的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做到的行为加以规定,则会降低教师的行为标准;反之,如果把鼓励教师做到的行为作为教师必须做到的行为加以规定,则会引起道德泛化的问题。

篇6

关键词 建设需求 设施建设 装备仪器 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90

0 引言

部件实验是兵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任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些年新装备不断列装部队,我院承担的作战部队装甲装备技术保障人才培训任务不断增多,为了更好完成培训任务,提高装备教学效果,部队各个层次的培训对象都需要进行从系统到部件的实装检测、拆装、修理以及试验操作。学员不仅应该掌握炮身、炮闩、高低机、方向机和反后坐装置等火炮部件的结构、原理,还应具备对这些装备部件的检测、修理等相关技术的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并且只有在武器部件学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完成火炮总体、武器系统方面知识的学习。

目前我院武器部件构造专修室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装备水平,教学手段也比较落后,与装甲车辆武器系统的迅猛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我们必须以院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所提出的任务为目标,依托新装备技术保障人才培训教学,紧密结合我室实际,紧紧围绕提高新装备教学效果这个中心,以车载武器装备系统的发展为重点,在原有的火炮部件检测与维修教室的基础之上,建立为一个以新装备武器部件为主、加强信息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武器部件构造维修专修室。

1 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需要长期投资建设。目前本院还没有针对包含各型新装备武器系统部件的完整的教学实验场所,为了使实践教学条件发生根本的变化,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的改造。改造过程中本着自主研发为主购置为辅,能自主研发的绝不购买的原则。这样既能节省经费,使其投到更适合的地方,又能锻炼教员队伍,提高教员的业务水平。其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研制反后坐装置综合试验台。反后坐装置综合试验台的研制实现基于型号试验到基于能力试验的转变,由以往单一型号火炮反后座装置试验改进为同时满足多型号的反后座装置的修后试验。该试验台以液压元件作为动力输出,可以完成反后座装置的强度试验、密封试验、拉力磨合试验,并满足其拆装要求。

(2)研制瞄准机综合试验台。通过采用齿轮传动、传感器技术,研制通用的、综合的试验台,能够完成各种型号坦克与装甲车辆的瞄准机的检测与修后试验,包括空回量试验、打滑力矩试验、手轮力试验和加载过载试验。试验台主要由方向机适配装置、高低机适配装置、手轮力测试装置、空回量测试装置、打滑力矩测试装置及测试控制等单元组成。

(3)制作部件拆装、展示台架。实现各部件“检测―拆装―鉴定―维修―试验”流水作业程序化。制作炮尾、瞄准机、反后座装置拆装台架,其余火炮部件的展台台架,主要供实习和部件拆装、维修教学使用。

(4)开发信息化教学手段。为辅助实装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查阅收集各重点型号武器系统零部件图纸,利用相关三维模型软件开发部件数字化库系统,为武器系统部件原理构造多媒体教学和其它仿真试验奠定基础。在数字化库基础上,开发研制主要型号火炮部件构造、原理、使用、维修、检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并链接在校园网上,供学员自主学习和复习教学内容。

(5)制作挂图。为提高装备教学效果,制作主要型号武器系统部件的原理结构挂图以及检测、修理作业流程图。

(6)购置修理通用工具、各种型号武器系统中修工具以及工具柜等。

实验室可完成各型装甲装备火炮系统部件实装教学;通过利用装备实物和教学挂图完成火炮系统部件中炮闩、瞄准机、反后座装置、炮塔座圈、机枪的构造原理及检测、拆装、修理的理论教学;进行火炮与自动武器部件的检测、修理训练;利用相关试验台、仪器完成反后坐装置的检测、故障诊断及修后试验,完成各种火炮瞄准机的检测、故障诊断及修后试验;并为装甲车辆武器系统应用等方向的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教学、科研环境。

2 装备仪器的管理及管理制度的建立

对仪器设备特别是装备的管理,要实行统一登记,专人管理的制度,同时,还实现物卡人一体的制度,做到每台(件)仪器设备的管理落实到人。授课教员以及使用人员要负责该设备使用时的管理,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该设备的日常管理,除此之外所有使用人员包括设备管理人员都要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定期进行维护,以保证设备100%的完好率,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采取措施,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为培养学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全而开放制度。在规定教学时间外的任何时间,学生都可以预约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室开放,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水平。实行对教员的科研全面开发的制度,教员可以利用实验室对科研技术的支持,利用配备的装备和设备进行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院系的效益,而且还有利于学术的研究和论文的发表,提高学术水平。实行对整个学院全面开发的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仪器装备的利用率,对提高实验室的知名度也有很大帮助。在对实装设备进行操作和实验的过程中会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事故,因此要严格按照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进行。必要时要保证每次都有专人陪同。

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需要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作保障,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制定并不断的完善。通过制定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制,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装备使用、原材料购买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制度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到有章可循,实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条理化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3 总结

建成后的专修室将具有完备的教学、实验设施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将是一个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适合装备技术发展和各个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教室。可以进行各种火炮各大部件构造原理的多媒体教学与实验研讨,同时可开展武器系统检测等多种实验。它既能满足每年的保障技术人才培训任务,保障培训学员的实际动手操作的需要,也能满足本科以及研究生等课程的教学需要,可以进行反后坐装置静态参数检测、反后坐装置修复后各种试验、瞄准机参数检测及磨合试验等实验,也能为本科生毕业设计、研究生课题研究以及进行装甲车辆武器应用等方向的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教学、科研环境。并力争把它建设成为火炮部件论证、研究、测试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拓宽坦克武器学科专业口径,改革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教学配套设施,并且为装备改造以及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B12):115-117.

篇7

学法;教学模式;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5—0063—01

2002年,我国全面对中小学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历时近十年,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至今仍然普遍和严重。那么,如何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阅读教材(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参与式三步教学法。它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教给学生开启学习语文的钥匙。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都充分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方式很多,如播放音像、展示图片、生活情景再现等。只要教师加强生活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广泛收集资料,潜心挖掘生活积累,就能寻找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最佳切入点。情景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逐步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书是教不完的……”“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真正涵义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能够自主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看书、思考、探索、顿悟。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知识,形成的理念终生难忘。

那么,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如何体现作用和智慧呢?笔者认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定、促、帮、点”。

1.“定”。定学习目标。有的课堂看似十分热闹,但课后学生如雾中看花,学无所得。因为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没有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师生要共同讨论,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它犹如黑暗中的明灯,引导着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2.“促”。促学生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有意注意是比较短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多种方式方法,鼓励他们、促进他们坚持自学。

3.“帮”。帮助学生学习,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教师要热情地、积极地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这种帮助在形式上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在帮助内容上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也可以是学习内容上的点拨;可以是学习动机上的激励,也可以是思维方式上的启发等。教师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4.点。点化思考。“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把自己的疑惑或感想批注下来,准备质疑。教师可就质疑的方法对学生点化:或不懂的字词质疑,或课文的内容质疑;或课文的结构质疑,或课文的语言质疑。教师要广泛地收集信息,根据学情进行筛选,准备和学生进行对话。

三、质疑探究,合作学习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矣。”这就强调学习要有合作伙伴,通过学生与教材的对话,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情感产生了火花,感到鲠骨在喉,不吐不快。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组合学伴,把自己的所知、所得、所疑在本小组交流讨论。但教师不能被教室内热闹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控:

1.“引”。当学生说不出,说不上,不会说时,教师要参与到小组内耐心启发,换角度、降起点、导其思、疑其虑、引其争。引导学生会看、会听、会想、会辩。

2.“抓”。抓住课堂的闪光点,把教学引向深入。这就要求教师在讨论交流时,要注意聆听,适时追问。把课堂教学逐步拓展迁移到家庭、社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篇8

关键词:物理教学;四步教学

当前,反观我们的日常物理课堂就会发现,众多教师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时间多,学生自主时间少;师生单项交流多,生生合作互动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多,主动探究学习少;重记忆轻思维,重优生轻差生,重卷面轻全面。这“三多三少”和“三重三轻”现象还相当普遍。为此,我在物理教学中尝试“四步教学”法:自学、互学、助学、体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10分钟自学:课堂上我们先拿出10分钟让学生尝试自学,学生个体去尝试、感知、体会、发现问题。如感悟课文,听一首歌,做一个例题等,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自学的方法:教师设疑--学生自读--自悟--自知--自用—教师检查评价。

2、自学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的能力: ① 阅读能力。改变过去学生对照老师给的结论去找教材答案的传统教法,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教材与相关材料,直接地原汁原味地去体验教材或精选的材料。 ②提取信息能力。要求学生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筛选信息。这是当今信息时代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③思考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智慧努力就不应用到记忆上而应用到思考上。”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出疑问、交流讨论和分析新材料中培养思辨能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10分钟互学: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中的先知带后知;学生中的先会教后会。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异质合作、同质合作和异组合作。异质合作就是组织不同发展层的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个性化的体验与成果,引导学生在倾听、分享、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互补、综合、完善和提升。同质合作具有“交流互通、矫正互助”之意,是同一类型的学生之间,通过自主体验、交流互助、练习互查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异组合作主要是指开展不同小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三、10分钟助学:教师的作用是最重要和不容忽视的。教师根据学情进行指导导和点拨和引领,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突出重点和难点。具体有以下几种措施与方法。

1、“定学”: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明确 “学什么” 和 “为什么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

2、“设疑”:教学过程中教师宜经常设疑。设疑的时机及方法,其一,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其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

3、“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

四、10分钟体验:体验是指个体身心与世界与知识交往并生成感受、情感、领悟、反思等认识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再训练、再夯实、再提高的过程。体验的方法和途径:

1、 沉浸法。通过师生互动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从而获得具体化、情感化的体验。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去做,在做中学,做中悟。例如随堂做实验,进行情景表演,做游戏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 内省法。在学习中,让学生随时关注自己的体验,自我反思,例如,每堂课要求学生自己谈学到了什么以及对自己的课堂表现作自我评价等。

4、 移身法。体验虽然有不可传授性,但我们可以通过感染、移情的方式,在调动已有储备的基础上,获得与他人体验类似的体验。(望梅止渴)

篇9

《民间布艺》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14-02

民间美术是组成我国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民间美术与儿童教育的融合在美术教育界早已深入人心,在挖掘与传承本土民间美术元素方面有着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民间美术中还有很多技艺技能,比如让民间布艺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美学思想在学生精神世界实现有效延续,将更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美术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美术学习的客观规律,以探寻民间布艺进课堂的实施路径为契机,创造出鲜活而生动的儿童语言情境下的民间布艺,让民间布艺以“童态化”的姿态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民间布艺从“民情”到“学情”的转移

民间布艺来源于民间,是女红文化、民俗文化的产物,民间布艺素材被移植到小学美术课堂时,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如何让布艺的制作手法及其内涵渗透于美术课堂呢?教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传承与发扬民间布艺中积极向上的优秀艺术精髓,摒弃其糟粕,让民间布艺走进美术课堂。

(一)民间布艺与美术教学的语境差异及联系

离开传统生存语境的民间布艺走进学生的世界,需要以单元欣赏的形式分层推进,让民间布艺的由来、民间布艺的美、民间布艺的意义融入学生的认知,使学生感受不同地域民间布艺的特征和差异,为课程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比如《民间布艺》校本教材共分为九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民间布艺欣赏》合理选取了民间布艺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学习,分别是布贴、堆绣和布老虎,无论是制作方法、造型变化,还是艺术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另外,欣赏单元教学中的《关中布贴风情》《陕西布堆剪影》《揭秘盐城布老虎》三节欣赏课,重点展示了民间布艺的地域风格,让学生体会民间布艺的多样性,使教学内容以鲜明的图像烙入学生的记忆。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挖掘身边的资源,将来自生活社区的民间艺人请到校园中,给社团学生作指导。如张奶奶问学生:“你们想剪什么?”女同学要剪花,男同学要剪动物。只见张奶奶拿着剪刀、红纸随心所欲地舞动起来,不一会儿,美丽的花、耕地的牛跃然纸上,学生们欢心雀跃,拉着张奶奶问东问西,张奶奶带着一口乡音和学生们互动交流,这气氛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截然不同,学生感受到了民间布艺丰富的人文性、鲜明的形象特征、独特的制作工艺,将民间布艺真真切切地带到校园,让学生获得强烈的直观感受,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从生活技术到艺术游戏的蜕变

艺术来源于游戏,是艺术起源说的一种。布艺游戏改变了传统布艺一针一线的制作工艺,用艺术创作的手段改变实用的观念,融游戏于美术教学中,这也是民间布艺走进课堂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民间布艺从生活技术到艺术创作的蜕变。例如,在现代民间布艺欣赏单元中,教师将现代拼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拼布基本的技法和用途。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如分组合作、小组竞赛游戏等,让学生感悟布艺不同的肌理和色彩,运用艺术的创作手法延伸与勾兑,使布成为创作的有效素材。由于拼布的要点在于图形的建构和色彩的运用上,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四季的表情》为创作主题体现拼布的要素。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拼布的现代元素,拓宽了对布艺的认识,认可布艺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本身所具有的诸多可塑性。

(三)关注儿童眼中的布艺世界

布艺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有穿的、用的,装点着生活,美化了环境。儿童眼中的布艺是家中漂亮的窗帘,是自己身上的新衣服,是睡觉时的床单、被子,是沙发上好看的座垫。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现代人生活中的布艺已经找不到传统人文的痕迹,这些远离现代生活的民间布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影响着学生对美的解读和认知,儿童对其熟悉、喜欢,却又感觉神秘。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看到传统民间布艺,感受民间布艺的美,体味传统人文的丰富内涵。在教学展示环节,教师鼓励学生收集自己家中民间布艺的物件与大家分享,就有学生带来了家中的旅游纪念品――布老虎,其艳丽的色彩、夸张的造型,获得了全班学生的交口称赞“好可爱的布老虎”。有的学生非常自豪地说:“我奶奶会做各种各样的虎头鞋,小时候我穿的都是她做的鞋子。”还有留守儿童张××表示想学做一个布艺“长寿枕”送给爷爷,爷孙相依为命的生活积淀了儿童对爷爷的深厚情感,希望爷爷能长命百岁……表达内心世界是儿童绘画的主要特征,是学生绘画的原动力,教师尊重学生的布艺体验,营造民间布艺的教学情境,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体验父母对孩子的热爱与祝福之情。可见,美好的作品不仅是高超的技能,更是传递爱的使者,布艺作品以其强大的实用性、巧妙的构思和精心的设计让学生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反映了童真的告白。

(四)传统文化在童真世界的追溯与再造

民间布艺鲜艳的色彩、夸张而奇特的造型与民间风俗的暗喻,形成独特的图式,以图腾的概念存在于布艺创作中,让学生展开无尽的遐想。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双关、谐音等手法的运用,契合观念的传达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布艺文化。因此,探究观念是解读布艺作品的关键。要准确欣赏民间布艺作品,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民间布艺作品隐藏的观念内涵,正确解读布艺作品,以通过适当的思维抓手,挖掘民间艺术造型的方法,实现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巧妙融合,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比如,教师设问:“布艺作品中抓髻娃娃的头发有哪些不同?”学生有的回答发型不同,有的说像植物,有的说像动物。学生从中了解到抓髻娃娃的发型不仅是装饰,同时又是区分性别特征的符号。又如在讲解“麒麟送子”传统题材时,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不履生虫,不折生草”善良仁兽麒麟的传说,以及人们对儿童的祝福与期盼,教师再引导学生依据麒麟的文字描绘进行造型设计,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民间布艺复杂的工艺往往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及,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布艺学习不是对传统技艺的照搬,而是个性化的创造,首先要汲取传统文化,在了解民间布艺存在的原因和劳动人民深厚的情感寄托这一前提下,才能进行技法的研究和主题的创作。学生只有熟悉民间布艺中隐藏的观念,才能真正对布艺进行活用和再造,形成具有现代儿童特征的民间布艺。

二、民间布艺“童态化”艺术手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基于“童态化”的学习与继承,将民间美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于儿童教学中,是探究民间布艺创作的主要形式。教师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儿童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民间美术创作。

(一)布艺集“碎”的融合

1.补花

“补花”是过去人们给破损的衣物补上图案,起到遮挡、美化的效果,是一种朴素的生活观念的体现。学生通过与长辈交流,了解“补”不仅是布艺的创作方法,更是在艰难岁月中父母辛勤持家的必备技能。在布艺创作中,“补”是装饰美化的手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布老虎的制作中,巧用花布图案补到布老虎身上进行装饰,既简单又漂亮,还可以针对作品的重点部位堆叠,增强作品的层次感。

2.凑整

布料在使用中总会余下一些边角料,这些看似零碎的边边角角,在人们创意的使用下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比如中国古代的百衲衣,还有鱼鳞座垫就是用碎布做成的。拼凑边角料不仅有着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更隐藏着美好的祝福。学生学习利用变废为美的融合,形成了对布艺独特情感相融的美感。

3.拼布

拼布区别于传统的布艺制作手法,是要把一块完整的布料扯碎,再根据创作需要一块块拼起来,这是现代艺术表达的独特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集体创作的方法,将布料剪成几何图形进行拼贴练习,让学生感受色彩与图形的变化,尝试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搭配表达,创新布艺创作的新形式,呈现融合中的现代美。

(二)借“图”达意的再造

劳动人民用智慧表达对现实生活的向往,在自娱自乐的状态下,逐步形成一套吉祥图案和符号。传统民间布艺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劳作与生活,现代布艺的创作也应关注现代生活方式,呈现当下的风土人情,人们透过作品就可以了解社会发展的状况,以及生活的变迁。学生在布艺创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技巧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比如,“马上封侯”――在布料上画马,再在马上画一只猴子,这种再造图形充分体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文化,表达了创作者美好的愿望。又如,儿童布艺作品《公交车上》《过节》分别表现了学生们坐车上学的情景,以及过节时的家庭场景,针对自己生活中的典型事物和特征进行提炼与创作,再现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幸福、和谐之美。可见,民间布艺创作的人物造型夸张生动,没有透视空间的要求,往往会以二维的表达方式试图表达三维的空间,表现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生活的憧憬。二者的创作手法如出一辙,是材料的合成,也是内涵的合成,更是形意的重组,其丰富性和综合性成为布艺画面美感的一道风景。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民间布艺“童态化”折射出学生视野下的当代风土民情,焕发出快乐而纯真、绚烂而热烈的生命力,民族精神和独特审美以文化的形式滋养师生的心灵,其在本源文化中追求生命、憧憬幸福的观念情感,透过民间布艺在儿童心灵深处复苏。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校内外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将民间布艺移植于现代学生生存语境当中,正被有个性、有创造性地传承着。

【参考文献】

[1]唐瑛.从传统布艺到现代软雕塑创作[J].当代艺术,2012(1).

[2]郑丽萍.民间草根艺术的实用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3).

篇10

1.《春秋经》

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飨齐侯于祝丘。

三月,纪伯姬卒。

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

纪侯大去其国。

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

秋七月。

冬,公及齐人狩于禚(郜)。

2.《左传》

四年春,王三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将齐,入告夫人邓曼曰:“余心荡。”邓曼叹曰:“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若师徒无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王遂行,卒于木之下。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营军临随。随人惧,行成。莫敖以王命入盟随侯,且请为会于汉而还。济汉而后发丧。

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

3.《公羊传》

【经】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飨齐侯于祝丘。

三月,纪伯姬卒。

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

纪侯大去其国。【传】大去者何?灭也。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襄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襄公?复仇也。何仇尔?远祖也。哀公亨乎周,纪侯谮之。以襄公之为于此焉者,事祖祢之心尽矣。尽者何?襄公将复仇乎纪,卜之曰:“师丧分焉。寡人死之,不为不吉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家亦可乎?曰:“不可。”国何以可?国君一体也。先君之耻犹今君之耻也,今君之耻犹先君之耻也。国君何以为一体?国君以国为体,诸侯世,故国君为一体也。今纪无罪,此非怒与?曰:“非也。”古者有明天子,则纪侯必诛,必无纪者。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无明天子也。古者诸侯必有会聚之事,相朝聘之道,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然则齐、纪无说焉,不可以并立乎天下。故将去纪侯者,不得不去纪也,有明天子,则襄公得为若行乎?曰:“不得也。”不得则襄公曷为为之,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缘恩疾者可也。

【经】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传】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徒葬于齐尔。此复仇也,曷为葬之?灭其可灭,葬其可葬。此其为可葬奈何?复仇者非将杀之,逐之也。以为虽遇纪侯之殡,亦将葬之也。

【经】秋七月。

冬,公及齐人狩于郜。【传】公曷为与微者狩?齐侯也。齐侯则其称人何?讳与仇狩也,前此者有事矣,后此者有事矣,则曷为独于此焉讥?于仇者将壹讥而已。故择其重者而讥焉,莫重乎其与仇狩也。于仇者则曷为将壹讥而已?仇者无时,焉可与通,通则为大讥,不可胜讥,故将壹讥而已,其余从同。

4.《梁传》

【经】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飨齐侯于祝丘。【传】飨,甚矣!飨齐侯,所以病齐侯也。

【经】三月,纪伯姬卒。【传】外夫人不卒,此其言卒,何也?吾女也。适诸侯则尊同,以吾为之变,卒之也。

【经】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纪侯大去其国。【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言民之从者四年而后毕也。纪侯贤而齐侯灭之,不言灭而曰大去其国者,不使小人加乎君子。

【经】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传】外夫人不书葬,此其书葬何也?吾女也。失国,故隐而葬之。

【经】秋,七月。

冬,公及齐人狩于郜。【传】齐人者,齐侯也。其曰人何也?卑公之敌,所以卑公也。何为卑公也?不复仇而怨不释,刺释怨也。

(二)以“闵公元年春正月”为例

1.《春秋经》

元年春,王正月。

2.《左传》

元年春,不书即位,乱故也。

3.《公羊传》

【经】元年春,王正月。【传】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不言即位。孰继?继子般也。孰弑子般?庆父也。杀公子牙,今将尔,季子不免。庆父弑君,何以不诛?将而不免遏恶也,既而不可及,因狱有所归,不探其情而诛焉,亲亲之道也。恶乎归狱?归狱仆人邓扈乐。曷为归狱仆人邓扈乐?庄公存之时,乐曾于宫中,子般执而鞭之。庄公死。庆父谓乐曰:“般之辱尔,国人莫不知,盍弑之矣?”使弑子般,然后诛邓扈乐而归狱焉,季子至而不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