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格式范文
时间:2023-04-03 02:4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作方案格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消费需求为目的,把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服务民生与充分发挥工商机关合同监管职能作用结合起来,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切实加大力度,继续做好银行业、电信业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规范治理工作,加强对公用事业、垄断行业以及消费者投诉较多的其他行业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的规范监管,依法查处一批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件,促进合同监管履职到位。
二、整顿监管的重点
本次整顿监管工作的重点是: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供电、物业管理、餐饮、旅游等行业中,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在合同格式条款中免除自己的责任、加重消费者的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的违法行为。本着兼顾其他的原则,各单位另可根据管辖区域消费者反映问题较集中的行业中的合同格式条款开展整顿行动。
三、时间安排和工作步骤
(一)有的放矢,完善工作(1-3月上旬)。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工作部署,今年3月前要继续做好银行业、电信业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规范治理工作。各股、所应按照《市工商局办公室关于加强电信业和银行业合同格式条款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开展银行业、电信业合同格式条款工作重点内容进行集中规范和监管,对发现的经营者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其自行清理和纠正,对拒不改正的依法查处。
同时,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各股、所要加大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霸王条款”的识别能力,形成对违法使用合同格式条款的经营者的强大舆论压力。
(二)确定重点,细化方案(4月-5月上旬)。对五个重点整顿监管行业,各股、所要积极开展调研,认真研究该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摸清行业的现状,收集该行业正在使用的格式条款,分析研究群众举报的线索,找出格式条款存在的问题,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工作方案,有目的、有重点的推进工作,并联合行业协会或业务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地督促指导行业所属企业进行自查自纠。
为确保各股、所能够紧扣时间节点,有重点,有步骤地完成今年的合同监管任务,我局将选择部份重点行业统一进行整治,各股所要严格按照《县工商局2014年度重点行业格式合同专项整治行动任务分解表》(附件4)的要求统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及时报送相关材料。
(三)重点抽查,依法查处(5-10月)。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问题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专业性较强,各股、所针对前期调研摸底中发现的问题,加强行政指导,指导行业、企业针对问题全面分析,自觉纠正不合法的格式条款。针对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中易发、多发、侵害消费者权益严重、消费者投诉较多的企业,集中采取行动,企业拒绝自查自纠或者自查自纠后仍然存在问题的,要依法进行查处。通过查办一批有影响案件,在社会上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各股、所在查办合同违法案件时要坚持查处与引导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指导经营者、消费者不断提高合同法律意识。
此外,对于已整治过的行业,可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行业代表共同制定、完善合同示范文本,努力做到合同文本内容详细、条款完备、权利义务平衡,更好地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认真总结,示范推广(11月)。各股、所要对全年本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积极参与全区查办合同违法案件经验交流和2014年度“十大典型合同违法案件”评选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行各业中,尤其是银行业、电信业、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供水、供电、供气以及其他共用事业、垄断行业中存在的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问题既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也是合同监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整顿监管合同格式条款,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工商部门合同监管的一项重要职责,更是工商部门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服务大众、服务民生的体现。各股、所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到开展整顿监管格式合同条款工作是维护合同公平、化解消费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工商机关服务民生、维护公平的有效途径。
(二)分工协作,搞好协调配合。对合同格式条款整顿监管工作涉及工商系统内部多个业务条线,各股、所要协调各方,加强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增强系统上下的良性互动,形成执法合力。外部要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法律专家、新闻媒体的协作,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深入沟通,充分了解该行业的发展现状、行业特征以及特有的合同规则等,以保证对相关格式条款进行正确的监督处理。
(三)加强执法,注重长效监管。各股、所要始终坚持行政执法与行政指导有机结合,以执法为主、指导为辅,两者兼顾、相辅相成。对群众反响强烈的不公平格式合同条款,要加大执法力度,将规范格式条款与打击合同欺诈、加强合同争议行政调解等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合同监管履职到位。同时,在参加市局统一组织开展的重点行业整治的基础上,我局要结合辖区的业态分布情况,对本辖区内较为集中的行业、老百姓反映较多的行业进行整治。各股、所要把整顿规范工作与“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相结合。以企业合同履约状况公示为抓手,将企业消费类格式条款的公平状况作为参与“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的重要条件,积极推进企业合同诚信体系建设。
要把整顿监管工作与加强网络监管交易平台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监督管理,以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与申请进入平台的网店经营者之间的协议和网络交易平台交易规则为重点,依法规范、查处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免除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和网店经营者责任、排除消费者和网店经营者权利等违法行为。
篇2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配套推进企业改革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各项体制改革,从市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消费水平,建立一个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二、改革的任务和原则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用人单位和个人承受能力,建立起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是:基本医险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三、实施范围和对象
市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以及上述各类用人单位中的退休人员。
四、改革的主要内容
实行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的机制,建立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一)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保障职工患病期间的基本医疗需求,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向单位和个人征缴的用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专项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包括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两部分。
1、用人单位缴费率按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6%缴纳。退休人员在参保时由用人单位为每人按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的定额标准一次性缴纳。退休人员本人享受终生医疗保险待遇。缴费渠道为: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人员按原规定的预算管理形式(财政预算、事业经费、社团收入)按比例拨付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其它事业单位,从事业经费和收入中列支;企业在税前列支。
2、职工个人缴费按上年度本人工资总额的2%缴纳,由用人单位从工资中代为扣缴。
3、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缴纳基数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统计口径计算。其征缴比例根据国家政策和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与实际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及物价指数适时调整。
4、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进行征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缴、拖欠或通过瞒报工资总额等手段少缴基本医疗保险费。
(二)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积累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
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职工建立个人帐户。职工个人帐户资金包括:①个人按工资总额的2%缴纳的医疗保险费。②从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中按30%左右的比例,分年龄段以本人工资为基数划入个人帐户。在职职工:40岁以下按1%、41——50岁按2%、51岁以上按2.5%划入,退休人员按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划入。
2、个人帐户主要用于支付个人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也可用于住院医疗费个人承担部分,余额可结转使用,但不得提取现金或挪作它用。职工在本市凋动工作,个人帐户随之转移并继续使用,调出本市时,个人帐户资金余额,可退还给本人或随同转移。
3、个人帐户结余的资金,按本年度城乡居民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可依法继承。
4、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规定划入个人帐户后的其余部分为统筹基金,用于统筹范围内的基本医疗费用。
5、当年筹集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上年结转的基金本息,按规定计息。
(三)职工医疗费的支付办法
1、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的医疗费,可用个人帐户支付,个人帐户不足的用现金支付。
2、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医疗费,个人先按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lO%左右(三级医院850元、二级医院650元、一级或无级别医院450元)的起付标准自付后,再由统筹基金按医院等级(三级65%、二级70%、一级75%)标准支付,其余部分由个人自付,以鼓励职工到普通医院就诊。当年再次住院的依次降低起付标准。起付标准是可以进入统筹基金支付的“门槛”,其作用是增强个人节约医疗费的意识和增强统筹金的保障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起付标准作相应调整。
3、按照保障基本医疗的原则,实行医疗费最高支付限额封顶。封顶线为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可通过大病救助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
4、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应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使用乙类药品,个人先负担10%;国产贵重药品、家庭病床、特殊项目检查治疗、器官移植及转外地医院诊疗,其医疗费,个人先负担20%后,再按规定比例报销。
五、有关人员的医疗待遇
(一)、离休人员、老、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待遇不变,医药费保障办法按办发()27号文件执行。筹资额每人以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标准由原渠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单独立帐管理。
(二)、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可按《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的意见》的规定,享受医疗补助政策,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三)退休人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住院费报销比例在职职工提高5%。
(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包括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均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本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代职工缴纳,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六、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办法
(一)、加强电算化管理,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个人帐户实行IC卡管理制度,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参保职工门诊时所发生的医疗费,符台基本医疗范围之内的用个人帐户(IC卡)支付。
(三)、职工用个人帐户支付的医疗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定期与定点医院、及定点药店据实结算。
(四)、参保职工住院医疗费,符合基本医疗范围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定额、定质、定人数的原则与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定期结算。启动初期,不具备计算机网络管理条件时医疗费先由参保人员或用人单位垫付,然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参保人或用人单位结算。
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一)、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筹集、管理和支付。要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要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预决算审批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其事业经费不得从基金中提取,由财政预算解决。
(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要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要加强管理,强化监督,确保基金安全。
(三)、财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做到基金及时拨付和结算,简化医疗费报销、帐户结算手续,为患者提供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医疗机构、工会等单位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定期听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运营和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服务情况的工作汇报,并向社会公布。审计部门要定期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八、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管理水平
(一)、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凡经县级以上卫生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开业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均可申请承办医疗保险的医疗服务业务,经审查合格,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服务资格证书。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本着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并便于管理,兼顾专科与综合、中医与西医,注重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用的原则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并与之签订服务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二)、职工必须在取得定点资格的医疗机构就医,并持有效处方到定点药店购药。
(三)、取得定点服务资格证书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应当坚持“因病医治,合理检查,科学用药,有效治疗、合理收费”的原则,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要建立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制度。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降低医药成本。
九、建立大病救助医疗保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一)、为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因大病、重病而超过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以上费用,建立大病救助医疗保险基金,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余额结转,不得挪用。大病救助医疗保险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单位和职工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按规定同时参加大病救助医疗保险,享受有关待遇。
(二)、为保持一些行业职工的现有医疗消费水平,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允许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不实行社会统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职工福利费中
列支,福利费不足列支的部分,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列入成本。
十、组织领导
(一)、加强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统一领导。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二)、市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制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会同财政、卫生等有关单位,研究制定基本医疗保险病种目录、费用结算办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等配套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运营,编制医疗保险基金的预决算,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工作。
十一、实施步骤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一)、做好《办法》的宣传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办法。同时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搞好软件的设计开发,做好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个人帐户的建立,各种证册的印制、业务人员的培训、定点医院的确定等各项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篇3
以创新环境监管方式为抓手,以“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监管效能、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以解决环境监管盲区死角为重点,形成“政府组织实施、环保部门统一协调、有关单位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从源头减少环境安全隐患,提升我镇生态环境质量。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以镇(街道)村委责任主体,明确各级环境保护职责,构建“任务明确、责任具体、考核公平、奖惩分明”的环境监管网格,确保全镇环境监管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
以村为单位,责任主体为村委会,各村委会主任为本村环境监管网格的直接责任人,镇政府闫勇镇长为全镇环境监管网格的领导责任人,分管环境工作的副镇长王军为环境监管网格的主要责任人,各包村干部为环境监管网格的第一责任人。
1、镇政府负责:一是包村干部负责排查上报,为第一责任人,二是组织专人对辖区内的排污企业、建设项目、饮用水源地、林地山地、河道沟道、焚烧秸秆(垃圾)等进行巡查监督,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及时制止和处理;三是按要求上报辖区内环境违法信息,并配合上级有关单位做好查处工作。
2、各村委负责:一是向辖区内村民宣传环境保护法律,保障群众环境知情权;二是收集群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三是做好辖区内秸秆(垃圾)焚烧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管理等工作。
篇4
二、落实监管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主动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严肃查处食品违法案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及时通报情况,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三、强化应急管理。妥善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件
充分做好应对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准备,各乡镇(办、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市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有关报告程序,及时、准确报告食品安全事故信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要协调各方力量,迅速做好处置工作,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及时组织救治病人,及时查明事故原因,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篇5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七、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采取先行先试、循序渐进、稳妥推进、全面推广的方法步骤,积极启动我镇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在社会养老方面保基本、兜底线的功能和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使我镇公办养老机构资源效益达到最大化的目的,推动我镇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试点单位概况
(一)试点简介。我镇位于县南部,与新余市分宜县接壤,距县城23.6公里。全镇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1个直属队,116个村民小组,132个自然村,总人口5039户17110人,人均年龄在43.5岁左右,60岁以上老人2705人,人口趋于中老年化,而且孤寡老人较多,全镇五保户152户156人,其中孤寡老人就达152人。目前,我镇公共养老职能由镇养老院承担,其服务范围现已辐射到邻近乡镇。
该敬老院座落于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小坪村境内,离集镇1公里,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4759.5平方米,由生活区、休闲区、种养殖区三个功能区组成。院内亭台楼阁、青砖黛万,雕镂画栋,古色古香;绿树成荫,鱼水嬉戏,人文、自然、绿色浑然于一体。
生活区由住宿楼、餐饮楼和卫生楼构成。住宿楼现有单层宿舍楼三排,房间100余间。目前有床位150余个,入住老人109人。在房间布局中,充分考虑了老人各种情况,配置了单人间、标间、三人间、四人间等,满足不同老人的居住需求。房内配备了电视机、衣柜、单独卫生间等设施设备。餐饮楼分厨房、餐厅、储物室。厨房配备了现代化的餐饮炊具,功能齐全,充分满足老人饮食方面的各类需求。卫生楼有急诊室、公共浴室和理发室等;休闲区由“休闲广场”、“康复室”、“阅览室”、“散步长廊”构成。喷泉、凉亭、健身器材、报刊杂志等完善的休闲娱乐功能在全面满足老人各类娱乐休闲需求的同时,更加深入地关注老人精神生活,为老人营造出自由自在,快乐舒适的生活环境;种养殖区由种殖区和养殖区构成。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提高自身供给能力,极大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自产的蔬菜、肉类等绿色无公害不仅保证了老人的饮食安全,更为老人提供了天然健康的饮食营养。
(二)工作开展情况。结合试点改革的任务要求,一是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完善。以文件要求为指导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完善,重点建立健全了老年人经济情况、身体状况为重点的评估制度,入院甄别标准,社会评议和公示制度。在具体改革措施开始实施前形成制度规范,让制度先行;二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休闲广场、种养殖区建设、宿舍楼修缮等继续加大投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功能;三是挑选业务骨干参加服务技能培训。在现有人员队伍中挑选业务能手、技能骨干等参加学习培训,超前适应公办民营化后养老院的经营和管理,为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三)与试点任务相关工作基础。一是功能化分区已现雏形。公办养老院改革之后原则上实行“一院两制”,对老人的服务和管理将实现差异化,因此功能分区就非常有必要。目前,该院生活区、休闲区等已初步形成区域分隔,为差异化管理和服务奠定了硬性基础;二是初步建成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目前该院主要管理和服务人员都具备多年养老院的工作经验,在如何经营管理养老机构、如何服务好老人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的能力素质,为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奠定了人才基础;三是摸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制度。该院多年的运营管理及与老年人的相处沟通中,探索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制度,不仅充分符合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规律,让老年人乐于接受,更适应该院的日常运营管理。
(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1、有利条件:一是我县老龄化加速,社会养老力量严重不足。我县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14.8%的平均水平,老龄化加速的同时,社会养老力量又严重不足。另外,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多数家庭都缺少足够的人力和精力照顾老人。因此,我镇养老院民营化的市场空间很大;二是该院现有的资源条件为改革试点奠定了一定的软硬基础。尤其是在自然环境方面,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是老年人追求回归自然、颐养天年的好地方;三是性价比优势。与纯商业化养老机构价格昂贵相比,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后不丢公共属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利用现有公共资源来弥补社会养老力量的不足方面具有物美价廉的优势;四是农村老年人的观念在慢慢转变,逐渐接受社会养老这一养老方式。2、不利条件:一是民营化经验欠缺。公办养老院在推入市场后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如何应对市经风险,在实践经验上存在不足;二是硬件条件要在民营化后充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上还严重不足;三是业务队伍人员结构失衡,突出表现在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方面。该院目前业务人员平均年龄40岁左右,男性占比偏高。尤其缺少专业的女性护理师。
三、试点主要目标
一是面对社会养老力量薄弱、费用昂贵而非困难户或五保户等普通群众养老需求层次稍高的现状,通过改革,提高该院服务档次,满足普通大众的养老需要;二是改变以往养老机构只重解决温饱单一化功能,实现服务功能多样化;三是增强该院自身存在能力。通过改革,使部分养老服务民营化,从而增加经济收入,实现“以院养院”的目标,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四是探索出一条社会养老新路子。在家庭养老逐渐缺失,农村社会养老负担不起的现状下,通过该院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养老的新路子。
四、具体任务和时间安排
(一)调查阶段(2014年5月1日至6月30日)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走访等调查方式掌握我镇老年人社会养老需求情况。同时可委托专业社调单位对我县养老市场的需求度、消费能力、服务类型等方面做好市调,为改革决策提供准确真实的参考材料。
(二)筹建阶段(2014年7月1日至9月30日)
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根据调查结果和该院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改革内容,科学制定具体的改革执行方案。另外,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出良好的改革氛围,为顺利推进改革蓄势造能。
(三)启动阶段(2014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
遵循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妥推动、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启动改革程序。在硬件建设方面切忌求大求全,要充分结合实际发展,既要注重眼前也要着眼未来,统筹兼顾、有所侧重,在改革实践中修正完善。
五、风险评估与保障措施
(一)风险评估:一是由于养老院的投资较大,短时间内不会很快回本,市场的变动会增加投资收益的不确定,在前期试点运营中甚至可能出现亏损;二是民营化后可能效益较好,公共属性不断被商业化侵占从而削弱公共服务功能,造成福利养老职能弱化;三是“一院两制”,分区入住,在服务管理差异化中可能产生新的不公平,侵害相互利益;四是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处于起步阶段,可借鉴经验少,人员素质跟不上,问题处理不当产生大量诉讼纠纷。
(二)保障措施: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一是在改革初期,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养老院逐渐步入市场运行轨道;二是适应改革需要及时修改完善制度,巩固改革成果;三是加大队伍培训,尤其要在经济、法律、管理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养老院公共福利属性,及时纠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偏移。
六、试点改革的有关要求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公办养老院改革试点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在试点探索、稳妥推进的过程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因时因势周密部署,先易后难地稳妥实施,务求在改革探索中走出路子,求得实效。
篇6
为进一步规范信鸽饲养行为,按照迎世博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600天行动计划中已明确的工作要求,根据《*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市信鸽饲养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市信鸽饲养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和《*市体育系统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管理责任,实现依法养鸽、文明养鸽、和谐养鸽。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管理原则。各级管理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履行管理职责,信鸽饲养户按照法律、法规规范饲养行为。
(二)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县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信鸽饲养行为规范工作,市级相关部门加强指导督促,组织检查评估。
(三)社团管理原则。各区县信鸽协会按照章程和有关制度对会员进行管理;信鸽会员自觉履行会员义务。
(四)分类管理原则。相对统一、分类指导,确保重点、兼顾全面。内环线内中心城区和世博园区为重点区域,各辖区加强管理;周边城区按照要求落实各项工作。
三、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内环线内中心城区和世博园区内信鸽饲养要求,加强周边城区信鸽饲养管理,实现降低内环线内的中心城区和世博园区信鸽饲养总数、规范养鸽行为、减少扰民现象、建立长效管理与监督机制的目标,营造养鸽户和周边居民和睦相处、市容环境优美整洁的良好氛围。
四、适用范围
本市范围内信鸽饲养户。
五、行为规范
(一)依法养鸽
1.饲养信鸽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市信鸽协会的行业规范,符合迎世博市容环境整治要求。
2.本市内环线内中心城区和世博园区内的高层、小高层建筑物不得饲养信鸽;多层建筑物除一层和顶层外的中间楼层不得饲养信鸽;高架、重点路段、旅游景点、世博园区周边第一排建筑物不得饲养信鸽。
3.虹桥机场、浦东机场跑道两端2.3公里、距离机场跑道中线2公里以内区域不得饲养信鸽;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等重要交通枢纽周边按照第二条规定执行。
4.搭建鸽舍必须符合绿化市容、城市规划、物业管理等法律法规,并征得相邻人的同意。
5.在建筑物内饲养信鸽,鸽舍及其附属设施不得超出建筑物外墙,色彩不得影响建筑物外貌;内置式鸽舍不改变和损坏建筑物结构。
6.饲养信鸽必须符合《*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的有关要求;按照《*市信鸽饲养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中心城区和周边城区人口密集居住区不再受理信鸽协会新会员申请,不得搭建新的鸽舍。
7.信鸽饲养户应当遵守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管理规约》,按照相关规约约束信鸽饲养行为;信鸽饲养行为不得损害所在社区其他居民的合法权益。
8.信鸽放飞须在适当区域进行;虹桥机场、浦东机场跑道两端2.3公里、距离机场跑道中线2公里以内的区域严禁放飞信鸽;中心城区人口高度密集区严禁放飞信鸽。
9.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鸽舍,由信鸽饲养户按要求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由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理。
(二)文明养鸽
1、信鸽饲养户按照《*市信鸽饲养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文明养鸽行为。
2、信鸽饲养户定期做好消毒、防疫工作,预防禽流感等疾病传播;当发生疫情时必须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主动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内环线内的中心城区、世博园区和人口高度密集区内的信鸽饲养户须限制饲养数量和放飞时间。
(三)和谐养鸽
1.信鸽饲养户要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主动做好维护绿化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加强与相邻居民的沟通,处理好邻里关系。
2.因饲养信鸽与邻里发生纠纷,信鸽饲养户要主动协调,化解矛盾;确因信鸽饲养行为对邻里权益造成损害的,信鸽饲养户要主动停止侵权行为,予以赔偿,消除影响。
3.中心城区不具备条件的信鸽饲养户可通过租赁、置换等方式,将鸽棚设置在周边城区房屋内。
4.人口高度密集区内的信鸽饲养户可通过集中饲养的方式,降低信鸽饲养对周边居民生活和市容环境的影响。
六、职责分工
(一)体育行政部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信鸽协会做好信鸽饲养户情况的普查摸底工作,掌握信鸽饲养户情况;控制信鸽饲养户,特别是中心城区信鸽饲养户的数量,严格信鸽饲养户年度审核标准;做好专项工作要求的宣传推广,督促信鸽饲养户主动执行专项工作要求;指导信鸽饲养户按照专项工作要求进行自觉整改。
(二)绿化市容部门。各级绿化市容部门依照《*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进行检查,责令不符合专项工作要求的信鸽饲养户进行整改。
(三)居委会。居民委员会应督促辖区内的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管理规约》的约定,加强对信鸽饲养户日常养鸽行为的管理,督促信鸽饲养户维护好周边环境,处理好与相邻人的关系,化解因信鸽饲养而产生的矛盾。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区县迎世博600天行动领导小组牵头,绿化市容、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体育和信鸽协会等部门人员参加,按照职责和任务,根据“市区联手、以区为主,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工作机制和“统一计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合力推进规范养鸽行为工作。
(二)宣传推广。发挥市区两级宣传网络作用,利用网站、媒体、展板、社区宣传栏等对规范行为进行宣传,使信鸽饲养户明确规范行为要求,积极落实要求内容;倡导建立居民联系卡制度,发挥市民对规范养鸽行为的监督作用。
(三)扎实推进。由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组织先行先试工作,形成规范养鸽的示范;制定切实可行的驯放办法;组织对试点信鸽饲养户的现场观摩,以点带面,深入推进专项工作。
(四)联合整治。根据职责分工,体育行政部门和信鸽协会做好宣传、倡导、推进等各项工作,对不符合规范的信鸽饲养户,依照《*市信鸽饲养活动管理暂行规定》暂缓其年度注册,提出整改要求;绿化市容、物业管理、居委会等部门应协同体育行政部门和信鸽协会对不符合规范的信鸽饲养户进行依法整治,督促其限期整改;对违反规定拒不整改的信鸽饲养户按照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八、考核办法
(一)摸清底数,先行先试。2009年5月底前,对全市信鸽饲养户情况进行梳理,建立信鸽管理档案;在前期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内环线内的中心城区和世博园区内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信鸽饲养户,全面落实规范养鸽行为;制定符合市区和周边城区实际的信鸽驯放办法。
(二)确定重点,全面推进。2009年7月底前,按照标准开展联合整治工作;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和世博园区信鸽饲养整治工作,基本达到规范养鸽要求;对按照要求租赁、置换至周边城区的信鸽饲养户,加强服务指导;逐步落实周边城区信鸽饲养行为规范。
篇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安全稳定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和框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结合我系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强化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和谐发展大局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学生利益无小事,安全稳定大于天的工作意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指示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治的原则,努力推动我系安全稳定、和谐发展。
工作目标:将我系的安全稳定工作按照行政管理划分若干个责任区,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内容,做到定人、定岗、定责,构建“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建立系、班、宿舍三级安全防范体系和舆情长传下达通道。
二、组织领导
1.成立经管系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系办主任、教研室主任、各专业辅导员老师
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稳定工作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系办主任兼任,副主任由辅导员兼任。办公室负责安全稳定工作具体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协调。负责领导学生安全信息员队伍。
三、安全管理网格划分
我系按照行政职级建立了系、教研室和专业班级、课堂和宿舍三级安全监管网格。一级网格为系党政领导、系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的安全监管体系;“二级网格”为系各教研室负责人与各专业班级辅导员组成的网格化监管体系;“三级网格”为课堂任课教师、班级宿舍长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监管网格体系。
四、网格化管理的工作任务和内容
(一)一级网格工作任务和内容
系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经管系安全稳定管理的的第一责任人,对全系安全稳定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按照各自职责以及“一岗双责”的要求,切实承担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1.按职责分工,书记、主任对全校安全生产进行全面领导和部署,为第一网格责任人。
2.副书记为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学生监管网格内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3.副主任为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实验室管理等监管网格内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通过检查、督导、教育、治理等措施,督促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落实主体责任。
4.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各监管网格内重点监管区域和部位,建立重点监管档案,每学期组织开展2次对重点监管区域和部位的安全检查,每学期组织开展1次监管网格内除重点监管部位外其余单位的安全巡查。
(二)二级网格为各教研室和专业班级。责任人为各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辅导员。
1.教研室主任负责办公区域消防、用电安全和办公设施、教学设施安全;负责教研室人员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负责教材选择、讲座(论坛)内容的初审;负责教师外出参会、学习、考察期间违规违纪行为的监督;负责实习单位的选择和确定,负责校外学生实习安全监管责任。
2.专业辅导员负责所带专业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全方面的安全稳定工作。
3.班级团支书和班长负责班级学生自我管理和矛盾风险的监控以及舆情上报责任。
4. 学生安全稳定专员负责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制定学生安全稳定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知识宣传、讲座;开展学生座谈会,联合职能部门举办逃生避灾演练;领导和管理安全信息员工作队伍,做好上级文件精神贯彻下达任务和安全信息收集、隐患排查等工作。
(三)三级网格为课堂和宿舍。责任人为课堂教师和辅导员,宿舍长负有限责任。
1.任课教师负责课堂秩序、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外出交通等安全管理。
2.辅导员负责宿舍安全,包括宿舍用电、违规违纪以及管控内部矛盾,化解潜在风险。宿舍长负责宿舍管理责任和信息上报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全体教师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工作者”的思想,主动把学校安全工作与各自工作实际相结合,增强安全发展意识,防范在先意识,常抓不懈意识,在思想上建立起第一道安全防护线。
(二)充分认识开展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各级网格责任人要善于总结交流执行程中成功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学校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监管网格。
(三)严格落实领导责任。 各网格内要明确分工与责任,加强对安全稳定工作的具体组织领导,将安全稳定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按照要求,分阶段、分步骤全力抓好落实。
篇8
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武政办函〔2020〕18号)文件要求,决定开展整治各类变相审批工作,坚决打破各种“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清理整治范围
(一)市直各单位《权责清单》中所有依相对人申请办理的其他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以目录、备案、计划、规划、登记、注册、年检、年报、监制、认定、认证、审定等形式变相设置、实施审批和许可的。
(二)擅自实施已明令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的。
(三)擅自在权责清单之外实施审批的。
(四)擅自增设行政许可前置条件的。
(五)审批事项依法取消后,变相交由下属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继续实施的。
二、步骤安排
(一)自查摸底阶段(10月23日前)。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单位要认真梳理排查,对照清理整治范围,全面摸清底数,逐项填写自查摸底情况及整改建议表并制定整改方案。相关情况及附表(含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注明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加盖单位公章后,于10月23日前报市审改办。
(二)整改落实阶段(11月20日前)。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进行整改。以目录、备案、计划、规划、登记、注册、年检、年报、监制、认定、认证、审定等形式变相设置审批和许可的,属武汉市级以上层面设定的,提出清理整治建议后报市审改办;属区县级以下(含区县级)设定或设定依据不合法的,予以清理。存在擅自在部门《权责清单》之外实施审批和许可,擅自实施已明令取消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擅自增设行政许可前置条件,将依法取消的审批和许可事项变相交由下属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继续实施等情形的要坚决予以清理。整改落实情况经主要负责同志审定签字后,于11月20日前书面报市审改办。
(三)抽查评估阶段(2020年12月31日前)。市审改办将会同区有关单位对各乡镇(街道)、市直单位清理整治工作进行抽查,必要时采取随机暗访、第三方评估等形式,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市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开展各类变相审批清理整治工作,作为实施流程再造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有序开展。
篇9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各职能作用和自身优势,全面完成党委、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经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创先争优”工作评定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评定范围
各村村两委干部、镇驻村干部、镇驻片领导
二、评定方式与内容
评定方式:
工作评定以片工作评定为主,实行浮动评定机制,对如:党的建设工作、“三送”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综治维稳工作、安全生产等长期性工作进行定时定期评定。对如:一大四小、防汛坑旱、圩镇整治等突击性工作进行及时评定。
评定内容:
党的建设工作指标按:组织建设、思想建设、效能建设等方面进行评定
三送工作指标按三送工作考核进行评定
计划生育工作指标按:四术对象的落实情况、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情况、环孕检的到位情况等方面按季度进行评定
综治维稳工作指标按:半年内发生赴京访、赴省访、赴市访、赴县访等方面按次数进行评定
安全生产工作指标按:全年安全事故发生次数进行评定。
一大四小、防汛坑旱、圩镇整治等突击性工作按照该工作考核方式进行考核。
三、评定原则
工作评定原则上按照村干部按村、镇干部驻村和副职领导划片进行。
(一)全面覆盖的原则。全体村干部、驻村干部、划片领导全部列入评定范围。
(二)分类评定的原则。所有评定对象按照各自涉及内容进行分类评定。
(三)分级评定的原则。评定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类。
篇10
数字化小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小组202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农字函﹝2021﹞229号)要求,切实抓好“数字三农”专班重点任务“肥药两制”改革集成应用,推动“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建设数字赋能,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职责分工
(一)机构人员
组长:皇甫伟国,负责小组全面工作。
副组长(常务):朱秀丽,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小组日常工作,协调对接相关单位。
副组长:宋兆祥,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做好自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网络公司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的协调对接,4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负责数字化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子平台、农产品合格证、农业主体生产记录等工作。
副组长:余晓华,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做好自建农资监管平台网络公司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的协调对接,4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负责数字化系统农资监管与服务子平台、“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肥药批发环节大数据统计等工作。
副组长:吴降星,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化肥定额施用示范区建设,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服务融入数字化系统,配合做好农业主体化肥购买施用环节的生产记录;负责农药定额施用示范区建设,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服务融入数字化系统,配合做好农业主体农药购买施用环节的生产记录。
成员:齐敬甲,“数字三农”专班成员,协助组长、副组长抓好各项工作,负责综合试点县创建、试点主体培育,筹办相关活动和会议;负责落实上级交办各项任务,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起草和信息宣传,联系网络技术开发公司做好数字化系统建设。
成员:章雯雯,负责与区县“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小组的对接联系,做好调度和统计工作,完成各项交办任务。
成员:周宏华,市农业综合执法队联络员,承担农资监管与服务子平台运维管理,组织开展示范农资店的创建验收,做好业务指导和操作培训,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曲龙,质监处联络员,承担农产品质量追溯子平台运维管理,配合开展试点主体培育,抓好农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记录电子台账,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高湖滨,市农技推广总站联络员,承担“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叠加进数字化系统,会同科教处建立试点主体化肥减量跟踪监测调查制度;承担制定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标准和技术导则并导入数字化系统,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吕长淮,负责《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精准管控应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建设方案》和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改革项目实施方案》的拟制,负责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和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对接,负责做好系统平台建设招标、实施等工作。
成员: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人员,负责做好需求对接,提供技术支持,完成与数字化系统开发相关的各项工作任务。
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科教处。
(二)工作任务
坚持从“农民生产绿色生态农产品、政府实现肥药双减量”的双向需求出发,以“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为载体,推动“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落地,加快构建快速响应、高效执行、精准追溯、科学决策的执行链,不断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能和智治水平,打造农业高质高效金名片。
二、指标体系
(一)数字化系统。在系统中设置肥药实名购买活跃度、定额施用活跃度,肥药实名购买活跃指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4个核心指标。前两者用于评价农资店、试点主体“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程度,后两者用于评价区县“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程度。
(二)示范农资店。按照省厅“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评价指标体系(浙农法发〔2020〕5号),体系内包括数字化管理、绿色化服务、规范化经营3个方面共14个二级指标,对符合条件的报省厅认定为“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
(三)试点主体。按照浙江省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绿色生产、绿色环境、绿色资源、绿色管理、绿色形象5个方面,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业大类,差异化设置二级指标的内容及权重,对农业主体进行滚动式评价,在系统平台中以三色图形式展示。
(四)综合试点县。按照“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实施方案,在综合试点县创建评价体系中设置试点创建、制度创新、生产方式、资源循环、生态环境5个方面共25个二级指标,对完成创建的4个区县市报省厅进行分批认定。
三、工作体系
(一)下达计划。印发“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2021年工作计划,明确综合试点县、示范农资店、试点主体等各项目标任务,将数字化系统建设和应用作为强基固本的重点任务。
(二)组织实施。梳理“需求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改革清单”四张清单,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工作联系制度,实行“周报送、月通报、季会议、年考核”工作机制,适期召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协调会、座谈会、现场会。
(三)服务指导。依托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建立面向农业主体的“一对一”联系责任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现场调研和检查,切实抓好以电子台账记录为重点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四)评价验收。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初评、省级验收”的流程开展综合试点创建评价验收。
(五)考核管理。推动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等指标纳入“五水共治”、乡村振兴实绩、平安宁波等考核体系,根据数据调度情况对区县市考核打分,压实各地政府职责。
四、政策体系
系统梳理“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有的放矢出台《关于开展“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试运行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五、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由两张画像组成,一是从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等维度,勾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画像;二是从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等维度,勾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画像,综合评价各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
附件: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附件
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分任务
难点堵点
对策措施
责任单位
“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监管系统建设
在省厅统一建设的“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中,主体评价等模块以及活跃度、活跃指数等指标仍需完善
督促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根据要求于4月下旬完成相关模块和功能建设
科教处、农业综合执法队、质监处
“肥药两制”改革千家试点主体仍有4家未录入系统
督促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于4月下旬之前,根据各区县市提供的试点主体名单完成数据核查入库
种植业处、科教处
省市县一体化的“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建设仍需加快
4月底前,将今年的4个“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县率先接入省“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监管系统
科教处、镇海区、象山县、慈溪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
宁波以及县市区使用自建平台,还未实现无缝对接省“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
负责做好有关区县市农业农村局、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负责开发地方自建平台的网络公司三方协调对接,抓紧落实具体操作方案,4月底之前完成系统转移或者系统接入
质监处、农业综合执法队、区县市农业农村局
在局“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浙政钉、浙里办应用平台上无法直接打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
加强与“数字三农”专班对接,推动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接入“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和市政府数字门户,力争4月底之前系统上线并试运行
科教处、局“数字三农”专班
“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
对“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情况掌握不深
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于6月上旬组织开展复查,重点检查网络连接、系统安装、硬件配套、主体操作等方面,加强对不达标农资店的监管和指导。建立“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退出机制,于年底省厅发文公布农资店验收名单时进行动态调整。
农业综合执法队、种植业处、政策法规与改革处
农资经营主体系统操作水平不高
在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中列入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年度任务,指导各地认真开展农资经营主体系统操作培训
农业综合执法队、科教处
部分农资店硬件设备老旧,无法正常使用
开展示范农资店建设
农业综合执法队
“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培育
各地提供的“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质量不高,相比于改革要求有一定差距
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于6月上旬组织开展复查,要求各地围绕生产台账记录,重点清理“空壳”合作社,结合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性家庭农场、数字化工厂建设,重新梳理选定培育对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性政策
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产业信息处、政策改革处、合作经济处
大部分试点主体还未能准确、完整、及时地开展生产台账电子记录
5月底前,率先在试点主体上推动合格证制度由主体追溯向过程追溯延伸,切实抓好生产记录电子台账
质监处、农业综合执法队、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技推广总站
在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中列入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年度任务,指导各地开展数字化系统操作和生产台账记录培训
科教处、质监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
要求各地于6月底之前落实试点主体“一对一”联系责任制
科教处、质监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
推动试点主体培育情况作为绿色食品标识认定和产销平台推介的重要依据
产业信息处、农业绿色发展中心
线上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服务不够
5月底之前在系统内设置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试行标准,按照配套技术导则和重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产品推荐名录提供用药指导和建议。
农技推广总站
“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未在数字化系统内叠加
6月底之前,对接省厅“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在数字化系统实现有效叠加。
农技推广总站
试点主体培育情况缺少评价依据
7月底之前,按照省厅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管理办法并开展滚动式评价
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业综合执法队
试点主体化肥减量情况缺少监测调查
11月底之前,制定出台试点主体化肥减量跟踪监测调查制度
农技推广总站
“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
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4月底之前,将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纳入“五水共治”、平安宁波年度考核体系,每月通报各地工作进度
科教处
将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纳入“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评价体系
科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