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08 19:4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事业单位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事业单位改革方案

篇1

一、学习动员,提高认识

各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前要建立本单位的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要认真领会文件精神,掌握政策,统一认识,召开全体职工参加的聘用制动员大会,让全体职工认清形势,树立改革意识,积极参与事业人员聘用制工作。

二、分析摸底,制定计划

要做好聘用制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分析本单位人员状况、近三年费用收支状况、岗位设置等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聘用制工作计划,在计划中明确具体的实施步骤,以保证聘用制的工作按计划实施。

三、按需设岗,以岗定责

岗位管理,经局聘用制领导小组分析、研究,对各单位的岗位设置、并岗及岗位责任制以下基本意见:

(一)房管站应设置部门及岗位:

1、房管站设四个部门:综合管理部、财务管理部、经营管理部、修缮管理部。

2、各部门的岗位设置(设岗示意图,见附件)。

3、各岗位的责任制由局统一制定下发(见附件)。参照岗位责任制的内容各单位制定岗位说明书。

4、各单位的三产、实体的岗位设置应根据其经营规模、状况、效益,自行设定岗位及岗位责任制,并于6月10日前报局领导小组备案。

(二)公房、技工学校、劳服公司、器材公司、供热公司、开发公司、修缮工程公司七个单位因其工作内容、业务性质不同于房管站,在部门设置、岗位设置上有其特殊性,这七个单位的部门、岗位设置及岗位责任制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及各自的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自定,于5月31日前报局审核后,再正式设岗,再按聘用制的程序运作。

(三)房地产登记发证交易中心包括的产权科、物业中心、房管科、市场办公室、房委办、执法大队的事业人员的各岗位设置由所在科室拿出设岗意见及岗位责任制,于5月31日前报局审核后正式设岗,再按聘用制的程序运作。房产公司机关的经营科、修缮科、白蚁所、置换中心及综合科室中事业编人员的岗位设置,由各科长负责,按工作内容科学设岗,合理并岗,制定工作职责和岗位责任制,于5月31日前报局审核,正式设岗,再按聘用制的程序运作。

各单位要参照局设岗的原则意见,根据本单位实际,将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以精干、高效为原则,因事设岗(根据站的大小,工作量的大小),合理并岗,科学安排各岗人数。此项工作*年5月25日至*年6月4日完成。

四、公开竟聘,择优上岗

按照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按规定的聘用工作程序进行:

1、公布岗位。公布聘用岗位及其职责、工作标准、聘用条件。*年6月7日以前完成。

2、申请应聘(申请应聘表由局统一格式)。采取个人申请、民主推荐等形式产生拟聘人选。*年6月7日至6月9日完成。

3、资格审查。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年6月10日至6月11日完成。

4、考核对关键岗位通过初叫聘人员进行考试或考核,考试或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由各单位聘用工作组织自定,根据考试或考核结果择优拟聘人员名单。

5、确定人选。由聘用单位工作讨论决定人选。

公布结果将研究确定的聘用结果予叫从而完成竞争择优上岗的全过程。*年6月18日以前完成。

在竞争上岗中没有被聘用的,要按照未聘人员安置意见中内部退养或离岗待退的办法予以安置,不得解除与单位的人事关系。

五、签订合同,岗位管理建噩

各单位要使用统一、规范的聘用合同管理,聘用合同由单噩

位法定代表人与受聘人员以书面形式订立,一式三份,当事人双方各执一份,个人档案存入一份(聘用合同由局统一下发)。聘用合同应在公布聘用结果之日起10日内签订,*年6月28日以前完成。聘用合同一经依法签订即对双方具有约束力。聘用合同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合同o凡在本单位工作已满25年的;或是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10年且年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职工,单位应该与其签订长期合同(即订立聘用至该人员退休的合同)。新参加工作人员签订短期合同,期限三年。其他人员签订中期合同,期限5年。期满视情况续签合同或中止合同。聘用合同条款应包括:聘用合同期限;遇岗位及其职责要求;岗位工作条件;岗位(工作)纪律;工资、福利待遇;聘用合同变更、终止和解除的条件;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发生争议的处理等。单位与新招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要约定试用期。在签订合同前局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有关合同的培训。

六、以岗定薪,按劳取酬。要逐步建立与聘用合同制相适应的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按照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方针,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量,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劳动复杂难易程度等情况,最终确定岗位工资。实行实际工资与档案工资相分离的工资管理办法,遇有政策性调整及时调整档案工资。鉴于分配制度的复杂性,分配办法的出台还不能与聘用制的过程同步,本着先易后难,稳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方针,我局要先集中精力进行人员聘用工作,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岗位工资的实施。

七、健全制度,加强考核加强聘后管理,完善考核制度,保证聘用制度的实际效果。

聘用工作初步完成后,各单位要对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

篇2

今天召开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部门、单位负责人和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动员会的精神,对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根据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动员会的要求,从本月起开始实施市本级事业单位改革,第一批16家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进入正式启动阶段。刚才,叶正义同志就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的程序和政策标准作了说明,郑樟林同志作了具体部署,请各参会单位同志们很好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周密部署

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必须痛下决心,全力推进,对此,前不久召开的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动员会已经作了充分的论述。由于人员复杂,改革成本较高,时间紧迫,从某种程度上看,事业单位改革的难度不亚于企业改革。因此,我们在开展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中,既要下定决心,坚决推进,又要看到问题,正视困难。具体工作中,要切实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要进一步统一第一批改革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要认真开好改革动员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作动员,讲清道理,讲明政策,明确任务,统一思想,确保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推进。

第二,要组织精干力量加强指导。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能否抓好,关系到整个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领导,组织精干的班子,做到人员到位,精力到位。市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应加强面上改革工作的指导。对下属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工作,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集中精力抓好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第三,要精心制订改革方案。改革方案质量高低关系到改革的成败,方案合理,干部职工就容易接受。各改革事业单位必须在主管部门参与、有关部门指导下精心制订高质量的改革方案。

二、把握政策

当前,把握政策的重点是坚持政策的导向,执行政策的标准,突破政策的难点。

坚持政策的导向,是改革能否到位的关键。在政策导向上,要始终坚持事业单位的顺改、早改。顺改,就是最大限度地把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实现政企、事企分开,这是制订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要顺着这个方向改,而不能逆着改。早改,就是促使事业单位尽快、尽早完成改革任务。这就要求做到迟改早改待遇平等,早改不吃亏,迟改不得利,推动改革单位早过关。

执行政策的标准,主要是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事业单位改革干部职工安置的政策标准。安置标准关系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不能任意开口子,也不能随意打折扣,要坚持标准,确保维护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

突破政策的难点,最难的在于资产处置和人员安置资金的筹措。在事业单位改革推开前,市政府对改革成本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测算,最终确定了单位筹措资金、力本文来自文秘站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文秘站网站求自我平衡,系统内平衡确有困难的,再由市政府统一调剂的政策。在资产处置上,改革单位的房产、地产原则上由国资部门收回,动产原则上进行置换,这是一个大政策。制订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是考虑了事业单位资产状况的复杂性。对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本,各部门要认真测算,严格把关,确保如期、足额支付人员安置费。

三、确保质量

衡量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质量高低的标准,很重要的方面要看是否能够做到"三个到位":一是产权置换到位,主要是流动资产;二是身份置换到位;三是体制转换到位,真正做到政事、企事分开。要围绕"三个到位"制订方案,加强指导,确保改革操作到位。为此,改革过程中要把好"两关":

一要严格把好改革方案的审查关。在制订事业单位改革方案过程中,对资产处置、人员安置、资金筹措等方面都要进行周密研究。改革方案必须上报市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并经审查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市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对每个事业单位的改革方案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切实可行,避免在实际操作中产生误差和矛盾。

二要严格把好检查评估关。在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后,市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要组织进行检查评估和考核,检查的重点是改革目标是否到位,安置政策是否兑现。对检查结果好的予以通过,对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补课"。市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平时就要注意加强指导,促使各家改革单位按照"三个到位"要求认真制订改革方案,扎扎实实付诸实施,避免走过场,吃"夹生饭"。改革不能图形式,既要有改革意识,还要有质量意识,宁可进度慢一点,也要追求质量。既然决定要改革,就要改得彻底,改一家,成一家。市委、市政府在安排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时,只确定了16家改革单位,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质量,从少到多,先易后难,把改革的步子走得稳一些。

四、快速推进

篇3

1财政政策对地勘单位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影响分税制改革、国库统一收付制度和中央为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实施的相关财政优惠政策是我国地勘单位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外部政策环境。在地勘单位改革实践中,对地勘单位体制和机制转换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国家给予的各项财政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主要由国务院、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分别或者联合的一系列文件体现尤其是国务院1999年和2001年的两个有关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此外,截至2010年4月份,我国还有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陆续出台了147个地方文件来落实中央的地勘单位改革精神[1]。这里主要探讨国家层面的财政政策对地勘单位改革的影响。

1.1分税制有利于地勘单位转为企业后成为市场竞争主体1994年以来实施的分税制改革基本改变了过去国家各级财政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方法,规定除了企业所得税外,不再按照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按照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地勘单位属地化和企业化改革过程中,相当部分的地勘单位实行了下放到省级政府的属地化管理并进行企业化运行,也有部分工业部门的地勘单位交由中央管理。地勘单位的政府隶属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分税制的实施有利于地勘单位企业实现在税法面前一律平等,有利于消除地方政府由于自身利益冲动对自己分管的企业给予过多的干预或过多关照,使企业化改革后的地勘单位可以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1.2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增加了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紧迫性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推广实施国库统一收付制度。国库统一收付制度是促进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化的重要是手段,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运营效益,降低财政筹资成本,可以加强监督控制,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构筑实施宏观调控的坚实基础。但是,这一制度将不可避免与地勘单位事业企业不分的机制和特有的地勘单位财务制度发生冲突。因为在现有地勘单位事业企业体制不分状态下,财政性资金和地勘单位的经营收入处于同一个单位内部,很容易发生不同类型资金之间的相互转移行为,从而发生逃避国家财政监督的现象。因此,推广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增加了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紧迫性。

1.3地勘单位改革方案中财政优惠政策的积极作用

1.3.1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税收负担为了推进地勘单位转制,国家对地勘单位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化地勘单位的税收负担。地勘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就税收问题指出:“地质勘查单位在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过程中,继续享受事业单位的各项税收政策”[2]。为落实中央地勘单位改革精神,国家税务总局指出:“地质勘查单位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后的3年内(自2000年1月1日起至2002年12月31日止),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地质矿产部所属地勘单位征税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发[1996]656号)的规定,继续享受原属事业单位时的各项税收政策”[3]。此后,国家税务总局又进一步发文指出:“1)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其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由中央财政划拨转为地方财政划拨的,在其改革为企业以前,仍执行事业单位的税收政策;2)地勘单位属地化后,由事业单位改革为企业的,自财政不再划拨其经费起的3年内,报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继续享受原属事业单位的各项税收政策,但最长不超过2004年12月31日”[4]。

1.3.2充实企业化地勘单位国家资本金和实施经费补助由于历史原因,地勘单位普遍资金短缺。为了解决属地化后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单位资金短缺问题,改革方案中制定了资金扶持政策。1999年,国务院在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中规定:“地质勘查单位在属地化、企业化改革的过程中,可以继续将国家划定的地质勘查费基数中10%左右的勘查费转增国家资本金;地质勘查单位转让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时,允许其将部分或全部价款转增国家资本金”[2]。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也做了同样规定。2003年,国务院又发文指出:“维护企业化经营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合法权益,国有地质勘查单位转让国家出资勘查的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符合规定并经批准,其价款的部分或全部转增为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国家资本金”[5]。2010年,国土资源部发文指出:“对已经转制为企业或积极推行企业化改革的国有地勘单位,优先配置部分探矿权”[1]。同时还规定:“国有地勘单位转为企业的,申请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矿业权,经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审批,其价款可部分或全部转增为企业的国家资本金”[1]。这一规定增加了国家资本金对企业化地勘单位投入的新途径。财政部设立了专项基金,实行属地化管理的地质勘查单位进行经费补助,用于地质勘查项目的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探、化探、钻探、岩矿试验等方面的支出。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属地化地勘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初期的资金紧张。

1.3.3帮助企业化地勘单位落实土地使用权为了帮助落实企业化地勘单位的土地使用权,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就地勘单位土地使用权专门做了具体安排。《国务院关于深化地质勘查队伍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76号)中也赋予了企业化经营的国有地勘单位对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权限,可以允许按照有关规定,经评估后可以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或者授权经营等方式处置。2010年,国土资源部发文规定:“支持地勘单位盘活存量土地资产,对已经转制为企业或者积极推行企业化改革的国有地勘单位,其实际占有的国有划拨土地,经土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批准转为商住、工业用地的,依法办理有偿用地手续,土地出让价款纳入地方预算后,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沟通协调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制定将出让收入用于解决国有地勘单位历史遗留问题的相关政策”[1]。这些政策赋予了企业化地勘单位以经营方式来处置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使地勘单位摆脱了原有事业单位体制土地使用制度的约束。

1.3.4支持地勘单位转产分流人员、减人增效为了解决地勘单位人员臃肿,效益不高的状况,必须加大人员分流的力度。地勘单位改革方案要求地质勘查队伍要面向市场,面向区域经济,发挥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非地质勘查业生产门路,安置富余人员和下岗职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职工生活。改革方案要求对地质勘查单位用于组织队伍转产,安排职工再就业等工作的银行贷款,继续给予贴息支持[2]。财政部为此制定了《地勘单位转产项目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地勘单位在收到贴息资金后,应增加本年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同时冲减财务费用[6]。改革方案同时要求各地将属地化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单位下岗职工与当地下岗职工同等对待,领取地方印制发放的下岗证,享受国家和当地有关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这些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勘单位人员臃肿的局面,从而使地勘单位可以轻装上阵,融入市场经济体制。

1.3.5保证地勘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1999年的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对离退休人员经费做了安排,规定原地质矿产部和各工业部门地质勘查队伍的地质勘查费均以1998年预算为基数(不含一次性补贴)保持不变,划转到各省级财政,优先确保地勘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在此预算基数中列支。中央财政安排的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的地质勘查费和离退休费也以2000年预算基数中列支。国务院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要求,要千方百计确保地质勘查单位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对尚未进入地方养老保险统筹体系的地质勘查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标准和有关待遇不变,费用从划转省级财政地质勘查费中列支,待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统筹办法出台后,再按统一办法执行。2001年的《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已参加地方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勘单位,其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发放。尚未参加地方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勘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有关待遇不变,费用按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列支渠道不变。待国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后,再按统一办法执行。保证地勘单位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的政策,降低了地勘单位体制转型造成的冲击和震荡,为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此外,地勘单位的改革方案中还就地勘单位的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大基本建设投入也做了政策性规定。这些财政优惠政策,在实践中推进了地勘单位改革的进程。

2地勘单位改革成效和深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十多年来,地勘单位在“戴事业单位帽子、走企业化路子”的迂回历练中,地勘单位内部事企分开、模拟企业化管理经营的积极实验与辗转守陈的心态并存,主业与兼业并举,各省、区地勘局(中心)改革意识强弱并存,加上省、区国土资源厅与地勘局(中心)之间隶属关系的顺与不顺并存,改革中涌现的若干“模式”的此消彼长,最终以坚持市场化方向为主导,推动着地勘单位改革向纵深发展。总结这一改革历程的成就和问题很有必要。

2.1地勘单位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1999年启动的地勘单位改革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国家分税制改革不断完善并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逐步推广的背景下展开的。地勘单位改革历经十年的探索,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1)地勘单位属地化改革进展顺利,截至2010年底,国有地勘单位属地化改革顺利完成,属地化局级地勘单位74个,所属企事业单位1148个,职工约62.7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5.2万人,占56%),占地勘队伍总人数(72.2万人)的86.8%[7];2)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建立;3)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的机制自上而下的推行;4)国有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逐步深化。与地质队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同步,地勘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披露,以“十一五”末与“九五”末的1999年相比,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增长了10倍以上,商业地质工作的社会投入超过了政府投入;国有地勘单位的人均净资产增长了5倍,职工收入大幅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后发的民营或者股份制企业及地勘单位更具有经济活力。

2.2深化地勘单位改革面临的问题

2.2.1事企分开的改革目标尚未达到目前,国有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改革已经探索了十年有余,但是大多数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改革还没有完成。因此,地勘单位一方面仍然是事业单位的属性,享受着国家的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开展商业地质勘查活动获取经营收入,并且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和商业矿产开发的强劲需求,其经营收入所占地勘单位总收入比例也在逐年加大。因此,地勘单位改革方案中所要求达到的事企分开的目标还没有达到。地勘单位在没有切断事业拨款收入途径的前提下,继续享受事业单位的有关政策。地勘单位实际上既可以获得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又可以获得商业地质勘查的经营收入,因此,这种情形很有可能使地勘单位没有很强的意愿推进彻底的企业化改革。同时,一部分地勘队伍下岗分流人员面对目前地勘单位职工收入增加的情况,也可能对当初的被分流不满,从而进一步抑制了地勘单位内部职工推进地勘单位彻底转制为企业的积极性。

2.2.2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经费不足按照《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1999]37号)和《关于加强地方和行业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土资发[2003]358号)的要求,省级政府要建立一支精干的公益性地质队伍,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但是,目前这一改革目标还没有完全落实。有学者指出,从财政支持的角度来看,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事业费(人员费和其他基本支出)不足,主要表现为:1)隶属关系不稳定造成预算渠道不畅通,尤其是归地勘局管理的地调院、监测站,经常性工作经费和人头费没有直接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难以得到稳定的财政保障;2)事业费预算额度与实际支出相比偏低,需要依靠市场项目及其他资金来源项目弥补经费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精力和质量[7]。

2.2.3地勘单位的预算管理问题国家对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政策是不同的,分别执行不同的收支制度。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助(或上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都有严格的控制,尤其是财政性资金的控制更加严格,而对于其经营收入和支出则管理的相对宽松。但是,在原有的财政制度下,非常容易导致事业单位将财政资金投资于经营部门,从而扩大预算规模。同时,当国家向事业单位所属的部门的经营收入征税时,该经营部门的收入也可以通过上缴其主管事业单位来回避或者降低对国家的缴纳款项。同时,由于事业单位与其经营部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人事、财务、物资使用等方面的联系,也存在着资金相互挪用,私设“小金库”,制造腐败的潜在风险。目前,国有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改革尚未完成,地勘单位在市场上获得越来越多的经营性收入。这些经营性收究竟应该按照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办法处置,还是按照企业单位的处置办法,目前还处于模糊状态。这种情形不但容易诱发腐败,也使锐意改革的地勘单位领导就如何处置日渐增多的经营性收入时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

3促进地勘单位改革的财政政策建议国有地勘单位实行属地化企业化改革,并在企业化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地勘单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地勘经济发展的方向。为此,深化改革地质勘查队伍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需要不断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地勘单位转型。

3.1加快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步伐目前,国有地勘单位的经济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契机,因此应该大力推进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改革进程。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改革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尽快落实各项地勘单位改革的优惠政策,在财政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加大地勘单位企业化推进力度。各省级政府可以因地制宜的为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设定年限,尽快改变地勘单位十多年来“戴事业单位帽子,走企业化路子”的局面,促使地勘单位建立真正企业化地经营机制。

篇4

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三个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一是没有把减轻财政负担与保证制度公平结合起来,现有的方案主要涉及如何减轻财政负担,而对于方案本身的公平性论证不足;二是没有将发达国家的经验与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实际结合起来,很多研究简单地照搬国外的做法,殊不知,他们并无事业单位一词,他们的经验只具有方法论价值而不能简单地移植;三是很多研究建立在事业单位员工不缴费前提下进行养老金财政负担测算。实际上,如果个人缴费,那么财政负担将大为缓解,这意味着现行的测算方法有待完善。因此,本文从公平可持续角度出发,立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提出应当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并就完善后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情况进行测算,以期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可持续建设。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存在问题及优化

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试点方案》参照企业职工“统账结合”模式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朝着更加公平可持续方向迈进。然而,试点省份的改革鲜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财政可持续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以分类改革为基础,财政减负问题难以解决。根据《试点方案》,此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对象仅仅针对分类改革后从事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而行政类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参公执行”,经营类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并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也就是说,此次试点改革,财政不用支付那些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但行政类以及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人员所产生的养老金财政负担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部分群体依然享有不缴费就可以领取养老金的特权。不仅如此,行政类事业单位人员“参公执行”后将获得高于原有标准的退休金,这无疑又增加了财政支出负担。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公务员退休人员每年养老金支出大约700亿元,均由财政全额拨款,加上机关公务员养老金调整任意性强、增长幅度大等因素,他们的养老金负担对财政可持续能力带来了更大困难。

第二,“统账结合”改革模式,以养老金替代率下降为代价换取财政压力的减轻。此次《试点方案》参照企业职工“统账结合”模式,个人缴费及待遇计发办法均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此举意在促进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部分财政负担,但将导致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的下降,在没有改革公务员养老制度情形下进行这样的试点改革,其公平性广遭质疑。实际上,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不断下滑,已经“由1997年的76%下降到2009年的47%”[12]。经过测算,如果按照《试点方案》,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总和替代率一般只有改革前的一半左右,如果没有职业年金作为补充,这样的改革只会降低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这种以降低养老金待遇水平为代价缓解财政支付压力的《试点方案》必然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

第三,缴费基数不清晰导致各地缴费基数不统一,未能有效降低财政负担。按照《试点方案》,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其中,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则按照缴费工资的8%建立个人账户。但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职务工资和津贴两部分组成,而《试点方案》并没有明确缴费基数是按照基本工资、工资总额还是城镇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或者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等执行,这种含混不清的表述导致各地缴费基数自行设定。如果都按照基本工资为缴费基数势必拉低个人养老金待遇水平,反过来,如果以全额工资为缴费基数甚至按照全额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又会徒增财政支付压力。上述情况表明,以减轻财政负担、增进制度公平为导向的《试点方案》并不能实现这些政策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对现行的《试点方案》加以完善,形成一套既能保障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权益又能减轻财政负担、更加合理可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首先,公平理应是《试点方案》的灵魂,也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价值前提与政策目标。这样的公平要求《试点方案》从三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方面,它体现为义务公平,要将改革对象扩大至所有事业单位人员,又要逐步扩展到公务员,要求所有人员进行缴费,只有让所有人员都履行缴费义务,才能够避免养老保险体系是否缴费问题上的碎片化,在增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费义务观念的同时减轻财政支出总额;另一方面,它体现为权力公平,通过设置补充养老保险,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模式保证这类人员的养老金权益基本上不受损害。同时,它体现为群体间公平,通过调整养老金计发办法、延迟退休年龄等保证事业、机关及企业等三类职工之间的退休养老金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形成更加合理的养老金待遇关系结构。其次,财政可持续是《试点方案》的改革核心与真正动因。财政不可持续,再公平的制度也是空中楼阁。合理的《试点方案》应当在保证公平性基础上积极开源节流,减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负担,使财政支出总量以及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我们认为,《试点方案》应该采用“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模式,基本养老保险保障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职业年金使这类人员获得相对体面的生活水准。该制度框架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设计原理一致,便于企业职工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与整合。其中,基本养老金由事业单位以本单位所有在岗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15%缴费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按其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8%缴费形成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基数为事业单位人员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单位再按照本单位所有在岗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8%缴费形成职业年金,员工个人无须缴纳职业年金。另外,在规定所有事业单位人员都缴费的同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计发养老金待遇,已经退休的“老人”不需要缴费直接领取养老金;尚未退休的所有“中人”都需要缴费,他们退休时个人及单位缴费部分不退还,但这类人员仍然按照原来的退休办法计发退休金;设定改革期限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按照当地各类职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均值为基数,缴费满一年发给1%,个人账户计发办法按照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总额除以相应的计发月数,职业年金也参照个人账户办法进行。为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鼓励这类人员适当延长退休年龄至65周岁,以便也能够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

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优化的验证

养老保险长期财务平衡是检验《试点方案》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关键。因此,我们将对完善后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财政可持续进行测算,计算未来一段时期内完善后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财政支出情况。首先,我们将《试点方案》财政可持续进行操作化,采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量这个指标来测量财政可持续情况。通过比较老办法、国务院2008年的《试点方案》以及本文完善后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完善方案”),分析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量变化情况来说明“完善方案”在促进财政可持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次,我们采用了联合国“世界人口发展前景预测”有关2050年前中国人口总量、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根据2000—2008年事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与全国人口总数得到事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稳定在2.05%~2.19%之间,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数占全国总人口比重波动不大。因此,本文假定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数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稳定为2.11%。同时假定事业单位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与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年龄结构比例大致相当。关于每年事业单位新进职工数预测,我们依据2000—2008年间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总数情况测算事业单位每年新进人员比例平均为1.03%。因此,我们设定事业单位每年新进职工总数占在岗职工总数的比例恒定为1%。“完善方案”的“中人”在相应年份的人口总数由基期“中人”总数减去新增离退休人数以及死亡人数而得。最终得到以下相关人口数据。再次,分别计算老办法、2008年《试点方案》以及“完善方案”实施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总量。其中,老办法情况下每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量=当年事业单位离退休人数×基期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每年社平工资平均增长率)(当年年份-基期年份)×事业单位平均养老金替代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比例;“完善方案”中每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由当年“老人”退休金、“新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支出以及“新人”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支出等三部分组成。“老人”退休金财政支出总额计算办法与“老办法”支出方法相同;“新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支出=当年事业单位“新人”总数×基期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每年社平工资平均增长率)(当年年份-基期年份)×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比例;而“新人”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支出=当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新人”总数×基期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每年社平工资平均增长率)(当年年份-基期年份)×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比例。因此,“完善方案”的财政支出总额=“老人”退休金财政支出总额+“新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支出+“新人”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支出-“中人”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总额。为了增强三种方案的可比性,本文假定《试点方案》中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及“中人”与“老人”的界定与我们的“完善方案”相同,即《试点方案》下事业单位财政支出总额=“老人”退休金财政支出总额+“新人”基础养老金单位缴费部分支出。最后,其他相关参数的假设。假定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入职年龄为25岁,考虑到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将事业单位退休年龄统一设定为65岁。在事业单位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以及GDP增长方面,在综合考察现有统计数据、未来工资增长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基础上,假定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率与GDP年增长速度持平为年增速8%。此外,在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方面,囿于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额的可获得性,综合了现有事业单位退休金情况及未来事业单位养老金水平可接受范围后,本文采用2005年事业单位养老金相对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87%作为“老办法”所能达到的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平均替代率。而“完善方案”后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即“新人”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则设定为改革前的85%,相当于事业单位社会平均工资的74%左右较为合理。由于事业单位按照经费来源可划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及自收自支三类,根据有关学者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拨款率的计算结果,假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拨款率恒定为50%左右。按照以上测算,2010—2050年间三种方案下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额在总体上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口数增长以及事业单位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注意到,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方案》在各节点年份的财政支出总额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案的支出,“老办法”下的财政支出总额次之,“完善方案”最低。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差距逐渐扩大,《试点方案》与“老办法”财政支出总额增长速度愈发加快且呈现出继续推高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完善方案”呈现出财政支出总额相对较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态势,特别是2050年后,伴随着“老人”逐步消失、“新人”渐次步入退休行列,加上“新人”养老金替代率合理降低,“完善方案”下的财政支出总额将进一步下降。因此,“完善方案”有利于降低财政支出总额,减轻财政压力,使事业单位养老金财政支出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使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公平性与财政可持续性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总额的测算,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引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个人缴费是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是个人抵抗老年风险的责任所在,加入个人缴费的设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压力大有缓解之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压力巨大”其实为一个“伪命题”。

第二,转制成本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成为改革的“阵痛”。在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财政需要经受“双重支付”压力:既要支付留在老制度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又要做好“新人”基本养老保险以及职业年金部分的缴费工作,这对我国财政支出能力提出了挑战。但是,应当看到,“阵痛”过后财政压力将得到大大改善,只有经历这场阵痛才能够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这个“阵痛”就是人们所说的改革成本,我们应当做好消化这场改革成本的准备。

篇5

1、关于机构:党委机构的设置以2002年9月市委、市政府(吉字[2002]52号)批准的《县党政机构改革方案》为主要依据,即县委工作部门设置6个(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农工部);常设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1个(编委办公室,与人力社保局合署);直属机关工委与组织部合署;老干局、局分别归口组织部和县委办管理。2010年我县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机构设置以2010年6月市委办、市政府办(吉办字[2010]93号)批准的《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为依据,即政府工作部门设置26个(包括监察局),特批机构1个(扶贫和移民办),共27个工作部门。除以上机构外,乡镇政府机构18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14个,其中党委管理单位6个。

2、关于人员编制及实有人数:县乡两级行政编制1508名,其中县直党政群编制488名,政法专项编制469名,乡镇机关编制551名;截至2011年2月,党政群机关实有人数合计1362人,其中县直党政群484人,政法系统454人,乡镇机关424人。14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事业编制114名,实有人数66人。

二、关于事业单位及编制情况

根据2010年12月底机构编制统计,全县各类事业单位486个,总编制7542名(财政预算6845名,经费自理697名),实有总人数7744人(财政预算6421人,经费自理1323人)。

1、关于全县学校及编制情况:全县乡镇中小学单位37个,县城中小学及职业学校单位13个,学校单位共50个;省市编制、教育、财政核定我县教职工总编制3854名,到2010年12月底教职工实有3626人;2010年井冈山经贸学校调整为市县共管,以县为主,划转编制111名,实有教职工66人。

2、关于卫生医疗单位及编制情况:全县乡镇卫生院按一乡一院设置,共18个单位;省市编办核定乡镇卫生院总编制474名,到2010年12月底实有人数509人;县城公立医院4个,总编制455名,实有人数434人。

三、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情况

我县乡镇机构改革是从2005年起步,每年都把乡镇机构改革列为机构编制工作的任务目标,由于种种因素,实际落实情况甚微。2010年12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了《市编委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吉办字[2010]166号),要求在2011年1月底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为落实通知精神,应付市里的督查,经编委领导同意,县编办拟出了《县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实际没有下发,更没有去实施,乡镇机构设置还是维持原状,即乡镇机关按2002年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设置;乡镇事业单位按2003年事业站所改革方案设置,事业站所设置情况是:七个乡镇按7个站所设置,其余11个乡镇按6个站所设置;改革后将农技、农机、农经、水产、水管、兽医单位整合设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将乡企站、劳动保障服务站、统计站单位整合设立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站,保留乡镇文广电站、民政所、计生所和国土所,按7个事业站所设置的乡镇增设林业工作站;目前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站仍属乡镇政府管理,除此外其他站所都陆续明确调整为县相关主管部门管理。

四、关于编办及编委工作情况

县编办在去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维持现状,其定位是列党委序列,为县委工作部门,作为县编委的常设办事机构不变,与人力社保局合署,定行政编3名,现配主任1名、副主任1名、股长1名,除编办工作外,三人都兼有人力社保局的工作或分工,没有专职人员。编办下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股级),配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业务工作,也兼有其他工作。编委会议根据讨论的议题和其他工作情况需要适时召开,编委主任确定召开时间并主持会议,讨论并决定本级权限范围涉及机构编制的事项,提交的议题平时由编办收集整理,开会前归纳整理列出;近2—3年内每年编委开会为1—2次不定;编委会工作由编委会工作规则加以规定。

五、关于今年机构编制的工作要点

按照市编办下发的工作要点,今年有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1、统筹谋划“十二五”时期机构编制工作。把“十二五”规划要求贯彻落实到今后五年的机构编制工作中,明确任务和目标要求,为今后五年工作谋好篇、布好局。

篇6

按照中央和省部署,今年,我市将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改革,市县两级将通力配合,制定好方案,积极稳妥实施;

将研究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修改完善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准入管理办法,落实全省统一的《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目录》;

推动多险合一经办,各县(市)区“养老、工伤、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3月底前将全部上线;

探索将离退休生存认证、失业人员报到延伸到社区管理,开展退休信息提前认定试点;

鼓励探索柜员制管理服务模式;

完成扩面征缴任务,逐步实现用人单位全险种参保、全员额参保;

篇7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青岛市编办:一是抓好全年工作目标的落实。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10月底前编制完成市和区(市)行政审批事项目录,12月底前向社会公布。进一步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由国家、省设定的非许可事项,清理后上报有关部门;我市自行设立的年内一律予以取消。

二是抓好制度建设。坚持边清理边规范,做好制度创新。制定印发《青岛市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规定》和《青岛市行政审批批后监督管理办法》,规范网上办理、门户网站与部门网站统一管理程序,做好对审批事项的全流程规范管理。公布我市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化服务指南,提高审批服务质量。

三是抓好工作创新。建立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制度、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投资领域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企业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制度、政府服务清单制度等“五项清单”制度。精简和规范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8月底前编制我市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淄博市编办:一是优化流程,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按照“应进必进、充分授权”的要求,加强政府督查,督促各区县全面完成“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进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公开、高效、规范、可问责的工作机制和标准体系,做到审批行为、办件质量、档案管理、收费监管的标准化。提高行政审批服务便捷水平。逐项编制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图并向社会公开。清理行政审批申报材料,无法定依据或者非必要的一律剔除。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力争将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压缩30%以上。规范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通过梳理裁量依据、明确裁量标准、强化裁量监督,进一步缩减自由裁量空间。

二是创新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深化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在市、区县实行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区县纵向联动审批机制,重点开展区域化评估评审和“项目主审全程代办”的“柔性管理”模式,开发应用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系统和远程视频联动系统,大幅简化建设项目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加快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实现申报材料电子数据化,尽快实现市、区县、镇办三级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联网,推动政务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

三是放开市场,提高中介机构服务水平。进一步放开中介服务市场。坚持“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原则,允许具备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进入市场,尽快建立起充满活力且有序竞争的中介服务市场。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平台,定期市场招标,将服务优、效率高、收费低的中介服务机构纳入信息平台,统一向社会公布。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评价机制。制定行政审批中介机构服务评价标准,对中介机构服务质量、服务时限和服务收费进行全面评价,并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

四是健全体系,强化行政审批监督检查。探索行政审批事后监管模式。研究制定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监管服务的意见,从注重事前审批为主向事前、事中与事后管理为主转变,加强对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重点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对行政审批效能监督引入第三方评估,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建立行政审批网上举报投诉平台,健全行政审批网上投诉受理、处理和结果反馈制度。强化对审批权力的制约监督。健全部门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加强作风效能建设,着力解决庸懒散、吃拿卡要等问题。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强化对服务窗口、审批事项、审批单位和责任岗位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

日照市编办:一是编制完成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下步将各部门上报的审批事项列出审核清单,清单将部门审批事项分为行政许可、非许可、非审批事项和初审类事项四类,其中对属审批事项的按照保留、取消、整合、下放、暂停、调整管理方式提出相应的处理方式,将审核清单书面通知部门,征求部门的意见后,对保留和整合的审批事项,形成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按程序公示并报请市政府研究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并及时向省编办备案。市级目录公布后,对审批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增加、取消和调整。同时,指导区县完成编制县级审批事项目录工作。

二是承接落实好省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根据咨询委委员提出的意见修改后,将承接和落实目录提交市政府研究后,及时向社会公布。下一步,对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的项目及时承接落实到位。

三是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结合市级审批事项目录编制,在与部门沟通一致的基础上,年内按程序取消和下放一批市级审批事项。加大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力度,从清理上报情况看,我市没有自行设立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市编办将适时会同监察局等部门进行专项检查,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四是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市级目录保留的审批事项,在严格审批的基础上,监督指导部门负责对组织实施的审批事项制定具体的监管措施,并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对取消审批后需加强监管的事项,督促指导部门制定具体措施、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后续监管;对下放到区县的审批事项,督促区县编办制定监管措施。市编办会同监察局等部门加强对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情况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处理。

五是进一步规范优化审批流程。按照市级审批事项目录,逐项编制审批流程图,制定具体的服务标准和办理时限;探索并联审批、联合审批,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巩固企业注册“多证联办”成果,探索建立各类证照联办机制;对各审批环节进行监督,开展行政许可案卷评查;鼓励政务服务创新,组织开展政务服务创新奖评选活动。

菏泽市编办:一是建立行政审批目录动态管理机制。根据上级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及时调整目录。

二是发挥牵头作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积极推行网上审批。督促并会同相关部门完善行政审批电子政务建设,按照“部门全覆盖、事项全覆盖、流程全覆盖”要求,开发联合审批办理平台和网上办事平台,逐步实行审批事项全公开和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取消审批后需加强监管的事项,根据事项的性质、内容和要求,建立健全后续监管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防止监管“缺位”。对保留的审批事项,依法依规实施审批。加强对审批服务的监督管理。建立跟踪投诉处理机制,畅通投诉建议渠道。加强投诉数据整理分析,及时对审批事项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动态调整。强化电子监察,市级审批职能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入网率、系统使用率达到100%,筑牢审批权力“阳光”运行的技术防线。强化立法机关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司法机关监督以及社会力量监督等传统监督方式,也要开辟新的监督途径,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舆论监督,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对行政审批工作人员建立网络电子档案,行政审批相对人可匿名对其进行评价、监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对审批服务履行情况考核监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考核细则。

三是加强指导考核,促工作平衡开展。加强对县区的指导,强化日常调度和平时考核,既交任务又教方法。市编办从自身工作抓起,高标准,严要求,靠示范引领推动县区审改工作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全面开展。将市级改革形成的文件资料汇编成册,供各县区参考使用。建立网络统一公示平台,确保公示效果。

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潍坊市编办:一是严格抓好清单事项的清理审核工作。依据省政府文件要求,调整权力事项分类,扩充工作内容,规范事项格式,坚持做到“三个对照”,即将清理成果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对照,确保权力合法;将清理成果与工作实际对照,力求简单明了、客观真实、信息全面、方便监督;将清理结果与上级主管部门对照,保证职权名称统一。

二是统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研究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方案。做好部门交叉、管理分散行政权力事项、以及事业单位承担行政权力事项的梳理摸底工作,优化职能配置。成立行政审批制度咨询委员会,畅通社会参与渠道,探索建立倒逼机制,推进简政放权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优化行政权力运行。结合工作实际,对需上级政府调整的行政权力事项提出调整建议。对保留的各类权力和服务事项,进一步明确实施部门、实施依据和收费标准,编制工作流程图,落实权力事项全公开制度,固化权力运行流程。全面推行并联审批、联合办理和模拟审批办法,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间,提高行政效率。

四是强化行政权力监督。按照省里部署要求,积极协调推进“一库四平台”建设,加快形成规范、高效、有序的权力运行动态管理体系。建立权力事项动态管理机制,按照法律、法规修订要求,对权力事项进行及时调整,今后,未纳入清单的权力事项,一律不得实施。探索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落实部门主体责任,促进工作重心由事前审批,转变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

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泰安市编办:一是抓好改革工作部署。待省委、省政府批复泰安改革方案后,立即起草制定《泰安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按程序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印发。拟于9月10日前召开全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议,安排各项改革任务。

二是严格时限节点推进。市编办充分发挥改革牵头作用,周密安排,积极推进,同时,加强与纪检、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限节点推进。改革动员部署后,1个月内完成涉及机构整合或职能变动较大的部门“三定”规定制定工作。职能变动小的部门,以编委文件予以明确。

三是推进县市区改革。强化对县市区改革工作的督查指导,确保9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改革方案,经审核后报省编办备案。待市委、市政府审批后,督促各县市区抓紧铺开,确保全市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莱芜市编办:一是积极推进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市级改革方案经省委、省政府批复后,立即制定莱芜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按程序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印发。适时召开全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动员会议,安排部署各项改革任务。改革方案批复后,1个月内完成涉及机构整合或职责变动较大的部门“三定”规定。充分发挥改革牵头作用,周密安排,积极推进,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统筹推进各区机构改革。督促各区尽快制定改革方案,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政策指导和培训,9月底前报市编委审核并报省编办备案同意后,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

三是同步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工作。按照统一标准、分级负责、梯次推进的要求,全市统一部署、分阶段组织实施。9月份启动召开全市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会议,11月底前完成审核确认,2015年一季度市、区政府公布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

聊城市编办:一是一体化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方案经省委、省政府批复后,及时制定市级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召开全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市机构改革工作。各县(市、区)上报改革实施方案后,报市编委审核并经省编办备案同意后,市委、市政府及时批复。

二是完善部门“三定”规定。凡明确职责调整的,必须按上级要求不折不扣调整理顺;凡明确人员编制调整的,必须按“人随职责走、编制随人走”的原则及时划转;凡涉及机构规格、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核定的,必须严格按照核定标准规范操作。对新组建的部门及需要完善职责的部门,认真制定“三定”规定,理顺职责。为彻底杜绝明合暗分现象,将挂牌机构的内设机构整合设置、彻底融合,避免出现新的限额外独立运行的机构。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完善“三定”规定,促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

三是统筹推进权力清单工作。根据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市县同步推进的原则,全市统一部署、分阶段组织实施,明确领导责任、安排专职人员集中办公,10月底前编制完成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12月底前,公布本级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并在政府门户网站、机构编制部门网站、各有关部门网站上公开。

四是完善工商登记制度,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行“宽进严管”、“先照后证”,完善企业注册“四证一章联办”制度,进一步减少前置审批,整合申报材料,继续推进服务业许可联审联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推广网上审批、并联审批、联合审批,继续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管理方式,出台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明确事中事后监管部门,完善制度措施,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

德州市编办:一是加快推进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市级改革方案经省委、省政府批复后,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市级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力争方案批复1个月内,完成发改、国土、卫计、农业、文广新、工商、质监等机构职责变动较大的部门“三定”规定的制定,11月底前全部落实到位。

二是抓好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督导。加强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的督促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培训,跟进政策指导,9月底前完成县级方案审核报批。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加强督导,督促各县市区将改革方案落到实处,特别是规范政府机构设置、整合职责机构、划转人员编制等事项,坚决杜绝改革、运行“两张皮”的问题。

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将全市交通安全管理体制由市以下垂直管理调整为市县政府分级管理,落实政府对地方金融组织金融活动的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职责,9月底前完成调研,提出改革方案,11月底前将方案落实到位。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试点

枣庄市编办:一是持续扩权放权。对试点镇的赋权实质上就是赋予其部分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权,这点要从立法上予以明确。县级政府应按照权责一致、按需下放的原则,持续向试点镇放权,并多下放有实际业务、含金量高的权限,尤其是项目审批、执法监察、社会管理等试点镇迫切需要的权限。同时,可探索规划权限下移,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赋予试点镇一定权限,确保长效发展。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适应试点镇发展需要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相关税费返还比例,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切实增强试点镇的财力。省、市、县有关部门应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适度向试点镇倾斜,并对试点镇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优先列入各级重点项目,在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

三是注重社会管理。乡镇政府是直接面对百姓的“一线”政府,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发挥便民服务的示范效应,拓宽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完善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提供形式,形成养事不养人的公益服务提供机制。

四是优化组织结构。围绕提升试点镇党委、政府“抓人促事”的能力,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管理方面给予更大政策空间,为试点镇配强班子、招才引智等创造条件。目前,我市正在研究推进滨湖镇“大部制”改革,并将抢抓滕州市被确定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酝酿相关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滨湖镇政府架构,完善政府职能。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监管

济南市编办:一是做好事业单位分类的收尾工作。对个别暂未分类的单位,进一步调研沟通,研究确定类别,做到应分尽分。对个别与省里相对应的机构,待省里有明确分类意见后,参照省里作相应调整。将分类意见按程序提请有关会议研究并审议通过后,发文明确事业单位类别。

二是研究制定分类改革配套政策。发挥好牵头部门的作用,认真学习研究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结合济南实际,研究制定我市改革配套文件,作为推进改革的政策依据。

三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已报经省编办备案列入行政类的事业单位,按照“能转职能不转机构”的原则,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机构改革,通盘考虑解决,逐步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收归行政机关。对列入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转企条件成熟的先行推进转企,并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对不具备转企条件的单位,通过整合或锁定管理、人员只出不进等方式,逐步消化。对公益类单位,区分不同类别,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加大清理规范力度,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激发事业单位活力。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公益服务水平。

东营市编办:一是待省备案批复行政类事业单位后,及时按程序研究批复市和县区各部门事业单位分类方案,确保按时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根据上级改革配套政策,与东营实际和原有改革政策相衔接,制定完善我市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政策,为深化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二是结合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和简政放权,全力推进行政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探索推进事业单位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行业协会学会与主办机关分离工作,使事业单位回归社会公益属性。

三是加大事业单位整合力度。在去年整合县区检验检测机构和民生热线资源的基础上,今年将进一步整合市直涉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和部门单位民生热线资源。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细化完善工作流程和措施,进一步扩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四是加强事业单位监管。完善事业单位设立后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通过绩效考核、信用评级、加强法人监管等多种方式,切实履行机构编制部门事业单位监管职责,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快速发展。

济宁市编办:一是全面推行公益类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组织召开全市绩效考核动员大会,部署绩效考核工作。强化考核工作机制,避免重复考核、多头考核,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与全市年度考核统一部署,同步开展,共性指标考核、个性指标考核与年度考核统筹实施。强化市事考委成员单位职责分工,齐抓共管,真正形成合力。确定范围分类实施。市直公益类事业单位共有160多个,今年纳入120个,并按类别划分为综合、教育等6大类进行分类考核,另外40多个单位将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政策进行调整规范。完善细化指标体系。调整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分值比例,更加突出工作绩效份量。充实调整指标内容,细化、完善标准,组建评审专家库。加大对县(市、区)的督导。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督导县(市、区)工作。同时,通过召开工作现场会、举办业务培训班等方式,及时推广先进经验,提升人员素质,确保县(市、区)绩效考核快速推进。

二是探索多种监管方式有机结合。绩效考核与专项检查有机结合。在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中同时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探索专项监督检查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措施,达到考核与监督检查相互促进的目的。绩效考核与年度报告有机结合。将绩效考核共性指标的绝大部分内容通过年度报告书反映出来,使考核工作更具针对性。统筹年度报告与绩效考核时间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是健全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监管机制。拟订我市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管理办法,对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权利、义务、工作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内容列入管理办法,并按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加强对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监管。

威海市编办:一是改进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环境。通过拓宽新闻媒体宣传渠道、编印发放宣传材料、强化法人业务培训等措施,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服务对象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更好发挥服务窗口作用,优化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电子登记监管效率和档案管理标准化水平。强化工作督导检查和年度考核,跟踪抓好各项目标落实。

二是查漏补缺,稳步提升登记水平。坚持依法登记,加大市、县两级登记机关工作力度,自今年四季度起,以基层事业单位为重点,制定有效措施,稳步提高登记率,逐步扫除登记监管“死角”和“盲区”。

三是强化措施,全面推行绩效考核。根据事业单位不同特点,加强对个性指标的研究,提高考核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以公益类单位为重点,建立健全日常监督管理台账,按照自评申报、考核预告、现场检查、社会评价、专业评审、确定等次、公示备案等程序开展考核工作,兑现奖优惩劣办法,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能力。

四是积极探索,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加大探索创新力度,结合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小学、公立医院“去行政化”,适时在图书馆、博物馆、公立医院、中小学等公益单位和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等有条件的单位探索推进试点。

加强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烟台市编办:一是健全机构编制总量调控机制。严控行政机构编制增量。在本轮政府机构改革期间,除中央、省有明确规定的外,一律暂停受理和审批党政群部门新设行政机构、机构升格、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等事项。机构改革结束后,对确需调整的,在现有总量内统筹研究,确保有增有减,增减平衡。从严审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以后,一律不再审批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和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严格控制经费自理事业编制转为财政拨款或财政补贴事业编制。确需设立的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坚持机构撤一建一、人员编制内部调剂。对按照机构编制标准核编后出现增编的,将一律在本地总量内调剂。对于公立医院等确因事业发展需要增编但暂无编制资源调剂的单位,将实行一次性核编,分步到位。

二是健全存量编制优化配置机制。着眼于用好盘活现有编制资源,实行“三个一批”:结合改革收回一批编制。对已被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从严控制,空余编制逐步收回;对职能弱化、工作任务不饱满、人浮于事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行重点管理,原则上只减不增,空余编制予以收回;对撤销和转企改制的事业单位,编制全部收回;对编制实行专项管理,相关部门因接受干部增加的行政编制,要在该干部退休或调出接收单位时,将所用编制予以收回。清理规范一批编制。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提前离岗、“吃空饷”等问题的研究,积极稳妥地改变现行提前离岗做法,彻底清查“吃空饷”人员,对相关人员所占编制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清理。调剂用好一批编制。对精简压缩收回的编制,将统筹掌握、动态管理,重点用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全局性重点工作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行业。精简压缩编制后的超编单位,人员只出不进,超编人员随自然减员逐步消化。

三是健全重点工作提前介入、跟踪服务机制。深入分析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走势,突出优势产业,体现区域特色,超前提出重点区域的体制调整、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配备的意见办法。及时跟踪了解重点领域机构设置、职能履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加强建议。

四是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坚持每年在全市开展一次专题性的机构编制例行检查,对各部门(单位)是否按规定设置机构、按职数配备干部、贯彻执行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等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协作监督。与人力资源、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无论是考录、调整人员,还是核拨经费、办理保险,都要以编制部门批准的相关手续为依据。继续开展纠错监督。完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发现问题,严肃查纠。探索评估监督。定期对部门履职情况和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引入社会监督。

临沂市编办:一是加强实名制建设,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精细化水平。积极做好省市县三级联网的相关准备工作,同时加大对信息平台建设的探索力度,总结目前与组织、财政部门信息共享的经验做法,探索完善多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名制数据库管理办法,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探索完善数据库信息更新与机构编制使用核准等业务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夯实机构编制管理基础。

二是强化刚性约束,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对精简压缩后收回的编制实行专项管理,压缩后超编满编的机关事业单位,不再下达用编进人计划,人员只出不进。扎实开展政府部门和重点行业系统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积极探索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预防机制,从源头上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结合各类改革工作,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活动,提升刚性约束的合力。

三是坚持动态调整,盘活用好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将改革思维贯穿到每个工作领域,统筹考虑各重点行业的发展实际,加强对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职能普遍弱化的行业领域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做好机构编制“减”的文章。探索完善机构编制资源分配办法,综合考虑人口、面积、公共财政收入、现有编制数等各种因素,制定科学的量化指标,作为分配依据。

滨州市编办:一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借助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试点工作的有力支撑,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三项重点工作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探索建立机构编制工作责任审计制度。探索会同纪委、组织部、审计局、监察局联合实施机构编制工作领导干部责任审计制度,把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市直及县区机关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纳入机构编制责任审计范围,明确审计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将机构编制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同步进行,机构编制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表彰奖励、干部教育管理和选拔任用的依据。

三是建立和完善领导职数审核备案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领导职数审核备案管理制度,规范领导职数审核程序和办法,有效防止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等问题的发生,准确掌握市直各部门领导职数的使用动态。

篇8

20*年,我市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2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我委《关于我市体改工作的几点意见》,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攻坚破难,积极稳妥推进,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继续稳步推进。

(一)企业改革继续推进。我市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初步建立,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国有、集体资产从一般竞争性企业中逐步退出。经济成份由单一的国有、集体所有制向多种经济成份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个体私营方向发展,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1、县属企业改革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截止目前,全市县属企业762家。其中,国有、集体资产全部退出企业565家,占74.15%;国有、集体资产部分退出的企业123家,占16.41%;国有、集体资产尚未退出的企业74家,占9.7%。全市县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国有、集体资产已经在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格局已经形成,企业竞争力得到提高。

2、以6家困难工业企业解困为重点的市属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市属74家企业(不含房地产、公益性等企业)中,国有、集体资产全部退出46家,占62.16%;国有、集体资产部分退出8家,占10.81%;国有、集体资产尚未退出的企业20家,占27.03%。市属工业企业(经委系统)23家,通过改革,国有(集体)资产全部退出,基本完成改制任务的14家,占60.9%;尚未改制和改制不到位的企业9家,占39.1%,其中国有独资企业6家(华鲁恒升、德棉集团、石油化工、德森集团、宏力集团、三棉),国有参、控股企业3家(*制药、*锅炉、泰康药业)。市属6家困难工业企业改革在2004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全力推进。轴承公司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经结束,正在解决遗留问题;锅炉公司的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准备实施;宏力集团已经进入企业破产程序,正在进行职工安置的准备工作;三棉正在进行企业改革方案的准备工作。

3、粮食系统企业改革全面推开。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全市粮食企业改革工作总体要求、任务目标和有关政策。市属粮食企业和各县市正在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因地因企制宜积极推进,争取按照确定的时间进度完成任务。

4、公用事业单位改革已在市燃气公司安排试点,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根据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省政府《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起草了《*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已经各部门会签,报市政府法制办审核。

建委、林业、农业、交通、公路系统的企业改革正在逐步推开。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一是按照中央、省的统一部署,我市进行了以“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税费改革后,全市农民负担由71464万元减为52382万元,减少19081万元,全市人均减负44元,减负率为26.7%。2004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特产税,“两工”使用数量由原来的20个降为10个,农业税税率降低了3个百分点。今年农业税税率在去年的基础上,又降低了2个百分点,由原来的3%变为1%,农业税附加同步降低,有条件的地方全部免征了农业税。二是积极探索农村财务管理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两级管帐一级管钱”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我市德城区、陵县、平原、夏津、武城、禹城、临邑、经济开发区8个县市区已全面推行了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实行了微机联网监控,提高了我市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三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目前全市有耕地的8302个村,已有8068个村完成了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占总村数的97.18%,全市已有110.75万户颁发了土地经营权证书到户率达98.41%。四是完善农村林权制度改革。开展了以林地、林木拍卖承包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把属于集体的沟渠路四荒地按20-30年承包期不变的形式一次性拍卖给愿意植树的个人,并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规划植树。五是利用经济杠杆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拉动林业的发展。几年来我市禹城的贺友、陵县的中茂圣源木浆造纸、晨鸣人造板、小枣加工、葡萄酒生产、宁津、乐陵的家具生产等一批大企业的建设,带动了木材价格和果品价格的上扬,促进了林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是调整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从20*年起将乡镇中小学教师工资支出和乡镇离休人员“两费”统一上划到县管理,重新核定乡镇收支范围和基数,合理确定乡镇财政体制。二是全面推行以“村财乡管”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在保证村级资金所有权、支配权不变的前提下,由乡镇代管村级财务,实行专户管理,核算到村,明细到项,严禁截留、挪用或以任何形式改变用途。三是积极推行乡财县管试点改革。20*年进行了“乡财乡用县管”改革试点,努力做到“预算统编、账户统设、资金统缴、支出统核、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六个统管。四是开展国库管理制度试点改革。改革现行的财政性资金拨付方式,20*年成立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制度。五是深化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改革。通过事业单位改革,最终实现财政供给由按单位人员拨付经费的“以人拨款”转向“人事并举”的目标。

(四)事业单位改革正在进行试点和基础工作。省委、省政府2004年5月下发《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后,今年省政府又召开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方法都已经明确。我市的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尽管没有进行部署,但是,已经进行了对改革方案进行了仔细研究,待条件成熟后就可以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五)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进展。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取得重要进展,加强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提高并举,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普通、职业、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根据市政府分管领导的意见,就市中医院改革工作进行了研究,根据市中医院的具体情况,提出在市中医院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

20*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企业改革进入攻坚破难的关键性阶段,一些老大难问题阻碍了企业改革的进展。市属困难工业企业的改革,虽然从上到下尽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多年积累的一些棘手问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继续推进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医疗卫生、公用事业等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医疗卫生、公用事业等单位的改革涉及单位利益调整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改革的政策性强、情况复杂,要加强有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推进医疗卫生、公用事业等单位的改革。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发改委机构改革后,县(市、区)的机构改革工作没有到位,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市直单位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

二、2006年工作初步意见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加强对各项改革的总体指导、统筹协调和综合配套,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做到改革方案周密稳妥、工作推进深入细致、风险防范及时有效,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深化和完善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继续深化和完善企业改革。一是继续推进市属企业改革。做好市属困难工业企业改革和解困工作,尽快研究锅炉公司的改革方案并实施;积极稳妥地进行宏力集团破产工作,保持社会稳定;认真做好三棉的改革准备工作,适时进行改革工作的实施;研究好泰康、德森的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做好德棉集团、石油化工总厂的改革准备工作。理顺已经改制企业的产权关系,对人均持股的改制企业,指导企业依法搞好股权结构调整。二是稳妥推进粮食企业改革。按照市政府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搞好粮食企业改革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维护职工权益,按时完成改革任务。三是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引导市政、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稳妥地搞好改革。要引入竞争机制,放开经营限制,允许外商和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领域参与改革和发展。四是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引导其摆脱家庭式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股权多元化,形成有力于企业发展的股权结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五是搞好建委、林业、农业、交通、公路等系统的企业改革工作。六是大力推动企业战略性重组,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和政府的强力推动作用,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采取多种形式推动社会资本和资源加快向优势企业、优秀企业家聚集,做优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

(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取消农业税,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加强农村财务代管中心建设,加大农村财务审计和财务公开的力度,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全部实现我市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提高我市的农村财务管理水平。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土地延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土地流转制度,引导农民依法进行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要积极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县域经济,进一步深化以林地、林木拍卖承包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加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商品林等林业资源体系建设。

(三)继续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市级以下财政体制。按照公共财政改革方向,合理界定市、县、乡财政关系,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理顺县乡责权关系。二是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在财政重点扶持县全面推广“乡财乡用县管”改革试点,努力做到“预算统编、账户统设、资金统缴、支出统核、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六个统管。三是全面开展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在今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将全部单位都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县(市、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明年全面展开,将县(市、区)的所有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

(四)做好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教育投入,落实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努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教育内部活力。坚持“凡上岗必竞争”、“精简淘汰与新进补充”并举的原则,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改革分配制度,按照绩效挂钩,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原则,落实以“课时补助”为主要形式的绩效工资。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农村卫生改革。中心卫生院基础设施完善后,在人事管理制度、经济分配制度、人才建设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继续推进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在不断扩大省、市、县试点单位和参保农民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家庭帐户设立、基金封闭运行、统一用药目录、强化经办机构建设、推进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建立公示制度等工作。逐步推动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整医疗单位布局,力争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上有所突破。

篇9

谈及中国养老金改革现状,清华大学养老金工作室主任杨燕绥直言,公务员养老金过高成为众矢之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僵局难破,城镇国有企业职工养老金待遇逐年下降。

作为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见证者,她指出,现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一个先天畸形的制度,亟待结构调整,而让事业单位加入到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样一个本身就问题重重的制度中去,只会让整体结构调整更加艰难,事业单位改革也会遭遇搁浅。

作为中国养老保险试点改革清华方案的主要设计者,杨燕绥为沉疴多年的养老保险开出的药方是,建立中央政府统筹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同时市场化运营全民个人账户养老金(含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储蓄)。

对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之路,她指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也应进入到国民基础养老金系统,以职业养老金替代退休金,对接国民基础养老金,带动全国养老金制度结构性调整。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先天畸形

记者: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试点,但是成效不佳,您认为症结何在?如何才能推进改革步伐?

杨燕绥:目前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陷入僵局,是因为没有一个适当的改革方案。

原来的思路是事业单位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但该养老保险本身存在费率过高、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个人账户空账运营和记账利息低,养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等问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率高、待遇低,本身即应当进行结构性调整。

因此,试点地区消极对待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靠拢式改革,只改“进口”,即试点地区也让事业单位职工缴纳工资的2%―5%进入个人账户,但是不改“出口”,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并不是按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标准发放,实际还是照常发。

记者:现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如此多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杨燕绥:这需要追溯历史。1998年开始执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推出的,但这个配套措施并不配套。因为养老保险收缴费率是按照原来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的员工人数、工资基数和退休人员人数的比例来测算的。但当年国企改革引发大量工人下岗,提前退休转化成养老金领取者,当时全国平均退休年龄只有47岁,计划中的缴费人与领取人之间的赡养比和实际赡养比例差异明显。这个改革计划一出生就是个畸形儿,执行初始政府就发现收上来的养老金不够支出,中央必须转移支付。

但当时中央没有公共财政、社保预算的慨念和做法,中央转移支付能力非常有限,于是挪用个人账户,导致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长期混账管理、个人账户空账运营。

记者:你曾说过,目前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28%的费率是全世界最高的费率,为何如此高费率依然不够养老保险金支付?

杨燕绥:这个新制度把过去的养老金负债和新制度负债混在一起,它不仅支付了下岗提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而且还要支付以前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样就使这个制度无论从赡养比还是资金筹集和供给能力,从一开始就不配套,随着时间推移,问题日益严重。

现在28%的高费率不是应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的良药。到2015年以后,预计劳动人口每年约以800万的速度开始下降,继续保持28%的费率使得企业负担太重,也让个人生活水平下降。年轻人在20多岁最需要解决的是养孩子和买房子,而不是储备养老金,现在政府定这么高的费率,年轻人感到养孩子和买房子负担太重,沦为孩奴和房奴。

因此政府一方面需要降低费率、拉动消费,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养老储蓄应对老龄化,陷于“两面楚歌”当中,要解决问题只能通过精细的制度设计

事业单位加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成本高、效果差

记者:如果让事业单位加入到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里,会出现什么局面?

杨燕绥:从财务上说,事业单位马上要承担28%的费率,因为事业单位职工要缴纳个人工资8%,事业单位也要筹集20%,这20%到底是财政出钱还是让事业单位自己筹集资金,目前并不明晰。如果事业单位面临自己筹集资金的压力,其公益性难免受到影响。即使这样,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水平也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现在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只有很少的地方能发到2000元,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1300―1400元。而事业单位按传统,退休金是其个人最后工资的80%以上,拿个三四千元不成问题。这样一来,事业单位退休收入降低千元,他们肯定不愿意。而政府的思路是通过职业年金来弥补,但职业年金的钱从哪来呢,经过我们的测算,要建立职业年金,需要单位再出8%,个人再出8%,总共增加16%的费率,加上基本养老保险28%的费率,总共是44%的费率来推动养老保险改革。

记者:这_改革方案,个人需要承担16%费率,单位要缴纳28%费率,那单位缴纳的这笔钱从哪里来?通过财政拨款吗?

杨燕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毕之后,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属于公益部门,应该由财政拨款,但是财政能拨出来这个钱吗?

而且我们测算,即使由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跟改革之前相比,还是略有下降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达不到现在的80%以上,只有70%左右。如果政府要保证事业单位养老待遇不下降,政府还要拿出一笔钱作为养老基金投入。这是一个成本昂贵效果欠佳的制度。

我认为,现行城镇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本身就应该进行结构性调整,它非但不调整还要让事业单位加入进去,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选择。实际上这不仅使养老保险结构调整推延,而且也降低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的热情。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应引领养老金改革结构调整

记者:在公务员养老保险不同步改革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公平性和彻底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如何进行改革?

杨燕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应该引领中国养老金制度进行结构调整,而不是让他们参加现行制度,更不是让他们自己独立起来。

只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加入个人账户职业养老金,让政府本身和养老金改革利益相关,政府才能真正下功夫去治理养老金市场。

我建议,改革方式是从执行那年开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同时政府为其建立职业年金,每年职业年金增加一个百分点,此消彼长,而个人拿到的金额不变。这样退休金逐渐降下来,降20多年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跟老百姓拿同样的基础养老金。同时职业年金也建立起来,第一年退休的人可能账户里只有一年年金,第二年退休的人有两年年金,以此类推,职业年金的替代能力越来越强。经过20多年最后就形成,退休金从80%降到30%,职业年金从一个百分点增长到最后能承担50%的替代率的局面。这样前台不动,后台动,在不伤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利益的情况下,中国的养老金市场便形成了。

我们测算过,这样改革最初财政负担挺重,但随后财政为公共部门支出的养老金开始曲线下降,到20年后财政负担就彻底下降了口

篇10

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深入贯彻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奋力推动岳池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刻,县委、县政府今天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对全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落实,全面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确保今年月底前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刚才,怀林同志就下一阶段的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这些意见是经县委、县政府集体研究决定的,符合上级的政策规定和要求。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迅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深刻理解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乡镇是国家政权的基石。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最重要的配套改革措施之一,是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减轻财政负担和农民负担的关键所在。由于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涉及面非常广,难度也相当大。我们必须站在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这是加快岳池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是岳池当前最大的政治。在全县经济结构中,农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现富民强县、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是一个重要抓手,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围绕工业抓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将农业生产变成工业经济的“第一车间”,这对以乡镇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乡镇事业单位振兴地方经济、加快农业发展的任务将更重,为农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将更高。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就是要把政府长期以来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的事务分离出去,切实摆正乡镇事业单位的位置,充分发挥乡镇事业单位自主经营服务的职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加快富民强县的步伐。

×其次,这是适应农村工作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乡镇事业单位处在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和载体,在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负有重要责任。但长期以来,由于一些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恶性膨胀,“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导致收费不服务、服务不到位以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屡禁不止,直接加重了农民负担,影响了农村稳定,也损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并且,当前岳池的城市经济已经起步,农业产业化初现端倪,县本级财政逐渐好转,但乡镇自身建设却出现了“拖后腿”现象。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不少乡镇人多事少、人多钱少的问题尤为突出,使本就有限的财力很难集中于发展生产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优化乡镇事业单位结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有利于有效配置资源,强化为农服务功能,有利于减轻财政压力和农民负担,完全符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既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第三,这是乡镇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乡镇事业单位绝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立的,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乡镇事业单位自身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是布局结构不合理,发展与需求相脱节,对不断变化的农村社会需求缺少灵敏的反应,服务内容老化,服务形式简单;二是管理体制不完善,政事、事企职责不清,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计划经济的烙印很深,过分依赖行政机关,缺乏“找米下锅”的创业意识,整体效益低下;三是分配机制不灵活,“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并存,纪律松弛,人浮于事,缺乏生机和活力。面对这些问题,如果还继续按老体制和原有的方式运行,乡镇事业单位最终只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只有运用市场的理念、改革的办法,从根本上进行突破和解决,以改革增加压力,以改革激发活力,以改革促进发展,才能使乡镇事业单位恢复活力,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二、统筹兼顾,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一项政策性、敏感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精心谋划,妥善实施,并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

×⒈要正确处理推进改革与维护稳定的关系。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触及利益深、涉及范围多、政策要求严、工作任务重,事关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基层政权的稳固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各乡镇、部门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工作,又要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把推进改革同维护稳定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扎实推进。要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行动,把政策宣传好,落实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要认真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对可能出现的等苗头性问题,要及早拿出应对措施,一旦发现,及时加以解决,妥善化解矛盾。

×⒉要正确处理加快改革与促进发展的关系。当前,正值冲刺上半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时刻,市委也即将召开区(市、县)工作会议,我们必须在全面推进改革的同时,一丝不苟地抓好经济社会的发展,真正使改革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各乡镇、部门要认真做好改革期间的衔接工作,领导班子成员要发挥带头作用,努力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对新成立的机构,要完善职能职责,迅速开展工作,尽可能缩短“摸索期”;对分流人员留下的工作任务,要及时安排人员接手,尽可能缩短“磨合期”,确保工作不断线,做到日常工作和改革工作两不误,绝不允许在管理上出现真空现象,绝不能因为推进改革而影响日常工作的开展。

×⒊要正确处理无情改革与有情操作的关系。每一项改革都要触及一部人的利益,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也不例外。在前期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已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上级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对分流人员的支持。但改革是严肃的,各乡镇、部门在改革过程中,既不能徇私情,也不能和稀泥,更不能简单地“拿钱走人”、“一分了之”、“一下了之”、“一走了之”,一定要耐心地、有的放矢地说服教育分流人员和其他人员,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覆盖到每一个人,落实到每一件事。要密切注视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思想动态,抓住、抓准改革对象的思想脉搏,大力开展正面的、积极的宣传工作,不讲套话,不许空愿,用政策解释疑惑,用道理消除顾虑,用措施化解矛盾,用工作感召人心,引导大家支持改革、理解改革、投身改革。

×⒋要正确处理各负其责与步调一致的关系。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共同努力。尽管全县的改革政策和方案是统一的,但各地、各部门、各系统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完全整齐划一。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既要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要严把政策关口,服从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步调一致,形成合力。特别是有关改革政策的解释和宣传,一定要统一归口到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办公室,绝不允许任何不负责任的乱答复、乱解释、乱表态,更不允许为了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干扰改革。,

×三、几点要求

×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一场攻坚战,能不能赢得胜利,是对我们领导水平、群众观念和工作作风的实际检验。确保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既是既定的工作目标,也是铁的工作纪律。各乡镇、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⒈要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县“四大班子”领导同志都是改革的督导组成员,一定要带头支持这项工作,带头研究改革政策,深入乡镇督促指导,确保改革有序推进和社会政治稳定。各乡镇主要领导同志要深入调研,靠前指挥,仔仔细细研读文件,吃透用够政策精神,对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难以把握的政策,要多请示、多汇报,对改革方案要能细则细,把问题和困难考虑得尽可能周全一些,把政策的操作方案制定得尽可能详细一些,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县级各主管部门要配合乡镇搞好改革工作,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落实,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大力配合,积极支持,确保人员到位、精力到位,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组织人事、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单位,要把改革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抓在手,把调研组织好、方案设计好、措施制定好、步骤安排好、关系协调好、工作督查好,加强宏观指导,及时沟通信息,认真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确保改革的深入开展。

×⒉要公开透明,规范操作。公开透明是改革顺利推进、减少震荡、取得实效的可靠保证。一是要严格执行改革政策。对这次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省、市都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县上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前不久,县委常委会还专门对改革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落实了解决措施。各乡镇、部门一定要严格按政策办事,把握好政策界限,特别是在资产处置、人员安置、资金筹措等方面必须慎之又慎,切实维护好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不能任意开口子,也不能随意打折扣,以确保改革不变调、不走样。二是要严格执行改革方案。改革方案是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竞聘上岗、人员分流等多个方面,已经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编委审核并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各乡镇、部门必须严格依照方案组织实施,确保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平稳推进。三是要严格执行改革程序。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政策规定的程序办事。要实行阳光操作,严禁暗箱操作,该公示的一定要公示,该宣传的一定要宣传,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接受改革对象的监督,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⒊要依靠群众,注重引导。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减轻政府压力,但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因此,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一是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把改革的各项政策、内容传达到每个改革对象,帮助他们树立改革意识,提高支持改革的自觉性,积极参与改革、投身改革。要扩大干部职工在改革中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选择权,杜绝少数人出点子、划圈子、拍板子。二是要加大形势教育力度。把我们面临的形势、存在的困难、决策的理由,原原本本地向每一个改革对象讲清楚,帮助他们树立大局意识,取得他们对改革的理解和配合。三是要加大帮扶引导力度。要充分理解分流人员离开曾经为之奋斗和作出贡献的单位、步入社会的心情,充分考虑他们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引导他们及时转变择业观念,正确对待角色转变,积极主动地寻求新去向,谋求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