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16 12:5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建工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建工作方案

篇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各部门、单位协作联动机制,实施社会综合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化乡镇平安电力创建,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全面提升电力安全生产和可靠供应的“可控、能控、在控”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创建目标

1、全市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继续下降。

2、不发生一般及以上外力破坏电网事故、设备事故。

3、重要活动期间不发生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电力设施盗窃案件、恶性事件。

4、施工项目许可会审覆盖率达到80%以上。

5、乡镇平安电力创建覆盖率达到100%以上。

三、创建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网格管理。进一步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组织领导,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机构要适时召开协调会,建立日常会商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并落实相关部门、单位参与电力保护工作的职责,研究解决电力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加强部门配合,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平安电力创建工作合力,针对重点问题开展专项协调。各镇区要制定平安电力创建工作方案,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电力保护管理体系。

2、加强电力执法,创新服务思路。规范执法程序,建立预防为主、处罚为辅的电力设施保护行政执法体系。依托供电公司的专业资源和巡防信息,创新工作思路,拓展职能作用,开展用电侧安全检查等工作,避免因用户电气设备原因引发电网安全事故。继续推进电力设施保护区规划、施工许可会审制度。开展对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农村建房施工中的安全审核工作。

3、保持高压态势,威慑违法犯罪。在公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供电企业应继续推进电子警务室的建设,加强对本地区涉电违法犯罪活动规律、特点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打击防范建议,有效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不发生因盗窃、蓄意破坏电力设施造成35KV及以上倒杆塔事故,本地区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违法犯罪案件发案数下降。指导督促电力企业贯彻落实《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护条例》、《电力设施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GA1089-2013)等法规和文件。

4、开展专项活动,排查外破隐患。继续加大专项整治力度,重点开展外力隐患专项排查治理。3月中下旬开展山火、树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月中旬开展风筝挂线、施工外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6月开展塑料大棚等异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10-11月开展施工外破隐患排查治理。各镇区应将重大外力隐患的增长纳入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范围,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反窃电专项增长行动,破获重大窃电案件,打击窃电违法犯罪行为。

5、开展广泛宣传,普及保护知识。根据季节特点,结合省电力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活动安排,开展系列专项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加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参与电力保护的良好氛围。针对吊车、挖掘机操作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与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库,利用短信平台,定期安全知识和电力设施保护法律法规,提醒这类人员做好施工保护措施,以防电网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6、加强防范措施,提高防范能力。电力企业要加强电力设施的巡检和隐患预判,提出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不发生因企业内部管理而造成220KV及以上倒杆塔以及影响电厂正常运行的安全事故。贯彻执行行业标准《电力设施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GA1089-2013),开展电力设施治安风险等级评估,明确风险等级、落实防范措施。电网企业应进一步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入侵报警信号上传率100%,110KV及以上线路杆塔技防率>90%,10KV农村配电变压器技防率>90%,发电企业加强对管道(沟)、灰场、专用码头、公路等公路和检查。电力企业和重要用户因加强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依据《省电力行业反恐怖防范标准》(苏反恐办﹝2012﹞11号)的要求制定、落实重要目标反恐怖防范工作方案,做好应急准备。

四、创建要求

1、高度重视。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为了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保障重大项目如期推进,对我市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单位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平安电力创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篇2

一、指导思想

立足县内粮食生产的实际状况,科学选择合适的示范地点;围绕亩产过吨粮的高产目标,全面落实高产技术路线与技术措施;按照布局统一、平衡增产的工作要求,建立政技结合的工作管理机制。通过县、镇、村、户四级的共同努力,力争把我县的高产示范片办成省内一流的示范片,并通过宣传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全县的粮食产量水平。

二、目标任务

1、创办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4个。其中,部级示范片2个,省级示范片2个。产量目标为双季平均亩产1010公斤,其中早稻490公斤、晚稻520公斤。

2、创办省级千亩旱粮高产示范片4个。其中,玉米高产示范片1个,产量目标为平均亩产580公斤;红薯高产示范片2个,产量目标为鲜薯平均亩产3500公斤;大豆高产示范片1个,产量目标为平均亩产200公斤。

3、创办县级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18个。全县除了四个省部级水稻高产示范片涉及的四个乡镇和四明山乡以外,其余乡镇均要创办1个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产量目标为双季平均亩产1000公斤。

三、工作内容

1、合理规划示范片地址。结合各地的地理位置、生产条件、群众基础和辐射面积,科学合理地选择创建地址。

(1)部级双季水稻高产示范片。第一片为风石堰示范片,地处风石堰镇g322国道沿线,涵盖紫冲村、上坪村、龙湾村、城楼村、杨柳村、风石堰村、庙湾村、曾家村、永和村、莲花村、雄飞村、吕家村等12个村,计划面积11500亩,核心区为永和村、庙湾村、曾家村、风石堰村,面积1100亩;第二片为灵官示范片,地处灵官镇s317省道沿线,涵盖大同村、秋塘村、球树村、文吉村、金竹村、付家村、双玉村、长玉村、福星村、灵官村、关锋村、双发村等12个村,计划面积11100亩,核心区为付家村、双玉村、长玉村,面积1200亩。

(2)省级双季水稻高产示范片。第一片为金桥示范片,地处金桥镇s210省道沿线,涵盖九塘村、付子村、新田村、云峰村、龙溪村、竹叶村、金桥村、新屋村、新桥村、月坪村、柿中村、枧桥村等12个村,计划面积10800亩,核心区为金桥村、新屋村、新桥村,面积1000亩。第二片为过水坪示范片,地处过水坪镇s317省道沿线,涵盖樟树村、百吉村、乙塘村、达冲村、老髻村、向山村、铁坑村、过水坪村、百寿村、望岗村、老福村等11个村,计划面积10500亩,核心区为百吉村、铁坑村、老髻村,面积1000亩。

(3)省级旱粮高产示范片。玉米高产示范片规划建设地点为白地市镇g322国道沿线,涵盖灌渡桥村、流泉町村、元木冲村、毛田湾村、上岸塘村等5个村,计划面积1200亩;红薯高产示范片第一片规划建设地点为马杜桥( )乡枫荷公路沿线,涵盖小山村、桥头村、七星村、两头村、光明村、延甲村、石桥村、老屋村等8个村,计划面积1000亩;第二片为黄土铺镇老白太公路线,涵盖三星村、同心村、泉溪村,面积为1000亩;大豆高产示范片规划建设地点为砖塘镇车元村,面积1000亩。

(4)县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对于各乡镇创办的县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建设地点要是坐落在本乡镇的主要公路沿线。

2、科学制定高产技术路线。按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理念,遵循“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基本思路,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路线,重点应用高产品种和集成高产配套技术。

(1)应用高产良种。早稻选用t优167、金优233,晚稻选用丰源优299、t优272、c两优396;玉米选用东单80、联合3号;红薯选用湘辐优1号、美国9号;大豆选用湘春豆21号、平顶2号。

(2)严格技术规程。对水稻、玉米、红薯、大豆等高产创建作物要分类制定技术措施,在播种期、播种量、种植方式、种植规格、肥料施用(含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含收获适期、收割方式)等方面进行明确规范,做到“八统一”,即统一示范品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栽种规格,统一配方与看苗施肥,统一水浆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并分类制定技术措施落实日程表。

3、精心组织示范片项目实施。对各类示范片的建设,要明确责任主体。省部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由县农业局负责牵头实施,各示范片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负责抓落实。县农业局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技术统筹、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服务、项目管理、项目总结验收,各乡镇负责宣传发动、人员组织、技术措施督促落实和各类矛盾的协调处理。县级双季稻示范片由各乡镇政府制定方案并实施落实。

4、认真总结项目建设成果。总结高产技术、创建经验、好坏典型,县农业局要负责所有创建资料的整理归档,负责所有创建信息的综合、上报与宣传,要录制高产创建专题影像带。对于创建成果,要搞好展示,引导农民到基地参观,组织分管农业领导、农技干部、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开展2次以上集中观摩活动,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前来考察指导,逐步扩大影响。

四、保障措施

1、推行县、镇、村、户四级责任管理。县里成立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专抓班子,明确工作责任,将任务细分到相关部门和办点人员,并安排适当的工作补助。县对乡镇、乡镇对村、村对农户逐级分解工作任务,层层建立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将落实示范片面积、促进生长平衡、保障技术措施到位、实现产量目标等四项内容作为考核指标,量化记分,实行绩效考核。创建部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对镇村两级安排一定工作经费;对核心区示范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免费供应壮籽肥“谷粒饱”,优价提供配方肥料和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创建其它示范片,对乡镇酌情考虑一定的工作费用。为全面掌握情况,要建立信息台帐,分村登记汇总面积落实、种植布局、服务组织、技术到位、作物生长、测产验收等方面的情况。实行全程跟踪督查,落实动态管理,督促工作进展,全面推进工作。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以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市县区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通过抓好源头管理、完善道路设施、广泛宣传、严格执法、落实责任,全面提升全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构建和谐南阳创建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创建相关单位

牵头单位:县交通局。组成单位:县公路局、县公安局交警支队、*火车站、*汽车站。

三、创建标准

1、车站有“三品”检查人员,无“三品”进站上车现象;客运车辆进站经营,无站外经营行为。

2、城区摩的、三轮车、黑车等无证参运车辆经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3、出租汽车实行公司化管理,各种手续齐全。

4、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有经营资质;车辆技术达到一级;从业人员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GPS定位系统和监控平台安装齐全;客运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经营者投保承运人强制保险。

5、驾校按教学大纲施教,有安全知识、实际道路驾驶、紧急救护等知识的培训和考试内容,无私设报名点、异地培训、缩短学时等行为。

6、各运输企业要健全完善安全行车日志制度,各种台帐、档案管理规范。

7、无私改车辆、使用伪劣汽车配件等现象。

8、交通事故多发路段设有明显标志、标牌,无损毁的交通安全设施

9、道路交通运输百万公里责任肇事率、责任死亡率、责任受伤率分别不得超过4.23次、0.5人、3.82人。公路施工、水上运输及消防工作安全无事故。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创建平安交通活动的组织领导,县交通局成立创建平安交通活动领导小组。由县交通局局长付廷富任组长,县交通局副局长梁勋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交通局路政运管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加强客车源头化管理。落实“三关一监督”,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采取打开口子解决运力大于运量的矛盾、严格控制市场准入、推行许可证责任追究制、实施客流量调查等方法;县运管所要深入开展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加强驻站监督管理,严把运输经营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营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关,加强对客运市场场站的安全监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三品”检查力度,坚决把三品堵在站外。所有车辆都要进站经营,严禁客车站外经营。

(三)建立安全行车日志制度。各运输企业要健全完善安全行车日志制度,在坚持周四、周五例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客车例保例检制度、凭合格证派车制度、客运车站封闭管理制度、例会押金制度、安全押金制度、旅游包车制度、安管人员责任工资制度、人车分类排队制度、“三为主”检查制度、“五同时”制度、三类司机培训制度、事故统计报告制度及人、车准入制度、责任考核制度。工程施工单位还要建立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安全巡视员制度、大型机械操作规程,每个项目的各级各部位的行政、技术责任人,必须用红头文件任命,并作为永久性文件存档,杜绝口头官,使之有制度可依,有规章可循。严格执行责任事故行政追究制度,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四)采用先进科技,实现动态监控。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配备移动电话,安装使用行驶记录仪和GPS卫星定位系统,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建立监控平台,对其车辆的运输经营活动实施有效监控;各客运车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经营者要投保承运人强制保险,凡没有投保的车辆,不得从事客运和危险化学品经营。交通主管部门应监督危运企业对其车辆是否进行了有效监控和实行了承运人强制保险,并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的监控记录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篇4

一、指导思想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省粮食生产实际,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普及着力提高水稻单产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06]86)号精神,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突出主要粮食作物和优势产区,兼顾非产区,集约项目,集成技术,依靠科技进步,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通过高产创建,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目标任务

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设一批水稻生产创建示范乡镇(街道)、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以及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户。同时,在马铃薯主产区开展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通过三年(20*-2010年)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示范乡镇(街道)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增产8%左右,辐射带动全市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增3%左右。力争核心示范方早稻单产500公斤/亩,连作晚稻550公斤/亩,单季晚稻700公斤/亩。高产创建水稻单产比非示范户增产10%以上。马铃薯示范片面积达到2500公斤/亩。

三、工作原则

(一)层层发动,县(市)、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创。广泛发动,实行县(市)、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创。市里成立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高产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及检查指导工作,牵头负责高产创建各项具体任务的落实,对所属乡镇(街道)创建活动进行检查指导。各乡镇(街道)都要制定本辖区内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方案,每个乡镇(街道)抓好一个以上的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粮食面积百亩以上的行政村都要有科技示范户。

(二)突出优势,科学选点。市里以建制乡镇(街道)为单位,选择粮食重点乡镇(街道)为创建示范点。各重点乡镇(街道)高产示范区要因地制宜,选择有区域代表性,农田基础条件好,要规模连片在百亩以上。粮食作物以水稻为重点,兼顾旱粮作物,建立百亩核心攻关、千亩高产示范的创建模式,示范带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根据我市粮食生产实际,开展马铃薯高产示范工作。

(三)集约资源,合力推进。集约重大项目资源,与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病虫综防、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政策与科技项目紧密结合,争取配套高产创建专项经费,保证示范区建设的物质基础与资金优势,推进高产创建工作;集约各部门组织领导力量,市里明确由市粮油技术推广站牵头组织粮食高产创建工作,联合种子、植保、土肥、农机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各乡镇(街道)也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

四、实施内容

根据活动要求和我市粮食生产实际,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重点放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粮食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和降本增效上。

1、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展对标准农田特别是新建标准农田的培肥改良,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和地力。通过扩种绿肥、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实行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增加旱涝保收、增加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面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做到灌排自如,农用电网配套齐全。

2、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根据粮食高产创建总体要求,结合各创建点的实际情况,确定高产创建主导品种,将高产创建活动与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确保主导品种在示范区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并通过统一供种方式,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3、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单产和效益。粮食高产创建要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实现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集成、配套、创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进标准化生产。水稻重点推广强化栽培技术、免耕强化栽培技术、单季晚稻“五改”技术、抛秧技术、直播技术、旱育秧技术、免耕直播技术、稻鸭共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技术。马铃薯生产大力推广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4、大力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和千村示范,扩大示范辐射作用

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经科技兴粮为支撑,坚持产量与品质并重,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建设。加强示范方内农户的技术培训,做到每个方都有农技人员蹲点指导,

全面开展水稻优质高产千村示范活动,在水稻面积100亩以上的村,选择1个种田水平高、科技接受能力强的农户作为水稻高产示范户,并采用市推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加强对示范方内农户以及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户的技术培训,做到每个方都有农技人员蹲点指导,推行育秧、机耕、测土配方施肥、水浆管理、配套供应物资等重要农艺措施的统一,努力提高示范方的产量,开展高产竞赛活动,扩大示范辐射作用。

5、加强病虫害防控

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工作,切实减少粮食生产生物灾害损失。要根据病虫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组装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开展统防统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加强农药市场整治与高毒农药削减,对生产经营假冒农药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和曝光,全面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6、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依托,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以高产创建产量目标为指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示范区技术指导人员及农民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农民施肥用肥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

7、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加强农艺与农机部门结合,积极发展以水稻机耕、机播(插)、机收、秸秆还田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鼓励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广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开展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要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机大户的技能培训,创新和完善农机经营机制,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8、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和粮食生产合作化经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规模效益和经营水平。

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使粮田向种粮能手集中,发展规模种粮。鼓励种粮大户拓宽经营范围,向周边农户有偿提供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服务。大力组建粮食生产合作社、粮食生产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统一育供秧、统防统治,提高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保证高产创建活动取得成效,市里将成立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工作,对全市创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技术指导、督促检查。市里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农业、财政部门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分管领导、相关科站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农业局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种植业科站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实施小组。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于5月20日前报市农业局粮油站),协调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组织开展创建工作。每个示范点要有行政负责人,要有技术负责人,要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罚到人,确保工作进度和工作成效。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强化目标管理,确保创建活动期间任务落到实处。

(二)落实惠农政策。广泛宣传国家和省里发展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把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已确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到户,落实到位。重点宣传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增加资金投入。各县都要努力增加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投入,不断增加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扶持资金,努力改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市里将安排高产创建活动经费,支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

(四)搞好技术服务。抓好春耕、夏收夏种、秋收冬种三个关键农时,细化工作措施,分阶段做好技术服务和指导,努力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以落实责任农技员制度为抓手,进一步健全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撑体系。要完善激励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创建活动的典型经验,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要创新服务模式,办好各类示范点、样板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六、工作进度安排

(一)1-2月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做好前期的调研,起草《*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工作方案》。

(二)3-4月份印发《*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工作方案》;部署20*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各项工作;组织乡镇分管领导和农技站长培训、种粮大户参加金华市农业局举办的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全市春耕生产督查,组织开展早稻生产调研与技术指导,检查督促高产创建示范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三)5-7月份继续落实高产创建各项技术措施;开展创建区早稻插种情况检查,提出早稻田间管理技术意见,指导农民抓好早稻生产,做好早籼稻高产创建示范区测产验收;考察单季稻和连作晚稻苗情,提出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意见,指导示范点高产创建活动;总结马铃薯创建示范活动的经验。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把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按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创建文明城县为目标,结合县文广新系统实际,坚持理论学习,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文化为民服务质量和文化惠民服务水平,为全面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履职尽责并开拓创新,全面实现广大市民对政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是大力开展文化活动,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定期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确保“年、月、周、日”活动长期有效开展,以创建文明县城为主题,深入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不断扩大活动辐射面,使各类文化活动朝着网络化、制度化、综合效益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全面落实“2131”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的活动目标。公共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费,对未成年人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制定并实施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发展规划,设有县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坚持公益性原则,无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运转、维护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按政策享受税收优惠。依托中小学校网络教室和社区活动中心建设公益电子阅览室,坚持规范管理。县属电台、电视台开设少儿栏目、动画专栏或专题节目,在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少儿节目的生产制作。

二是繁荣文艺创作,推动群文活动开展。积极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全县文艺工作者围绕我县历史文化,推陈出新,围绕红色文化、银耳文化、历史人物、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地域特色创作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不断加大文化产品生产推介工作。特别是鼓励扶持优秀少儿歌曲、音乐、舞蹈、动漫、网络游戏、影视片、出版物等文艺产品的创作生产。积极宣传推介优秀少儿精神文化产品。促进适合未成年人精神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传播。

三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县城文化功能。对文化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按省、市要求,全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全力建设好群文中心、银博馆等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县文化网络建设,改善县城的文化功能。确保拥有一座以上三个以上数字电影放映厅,可以容纳600以上观众坐席的三星级以上标准的电影院。努力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

四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县域文化市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配有与管理相适应的检测设备。文明执法,程序规范,监督到位,无违法、违纪的行政行为或重大失误。相关场所设置监督举报牌,网吧、歌舞厅、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店能出具有效的进货清单。要有“扫黄打非”的长效机制。成立负责网吧管理的协调机构,建立健全文化市场执法队伍,认真执行网吧管理制度,严厉查处网吧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建立网吧社会监督机制,设立举报电话,聘请专门的网吧监督员,并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加强网吧行为自律。严格控制网吧总量,调整存量,优化结构,推动网吧经营连锁化。网吧建立实名上网制度。建立查处“黑网吧”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严格的节目审查制度和节目播出程序,有高素质的节目审查人员队伍。县属广播电视频率频道没有不宜于未成年人收听收看的影视剧、影视动画片和纪实电视专题节目。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检查,加强校园周边治安和交通管理。

五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健康人文环境。紧密结合群教活动开展,全面推进文明市民、文明干部职工、文明单位评选活动。加强优质规范服务,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积极构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切实运用新闻媒体、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采取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制定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办法,形成长效机制。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设。

三、措施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整体工作盘子、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抓好。建立由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办事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目标责任,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分类指导,狠抓工作落实。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注重工作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和花架子。

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司法部全国司法所工作会议和司法所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大力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人员队伍、业务能力和基础保障建设,完善司法所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司法所工作水平,推动司法所规范化、正规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在全面依法治市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平安、幸福美好做出新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

通过星级创建,力争3年内使全市司法所60%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进一步规范司法所工作,提高司法所服务能力。其中,全市20%达到四星级司法所标准,全市10%达到五星级司法所标准。

三、创建范围

全市十三个乡镇(街)司法所。

四、实施步骤

(一)申报:

1、制定方案:各司法所根据《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星级司法所认定工作的通知》,制定《三星(四星或五星)级司法所创建方案》进行申报,截止2020年2月10日,各司法所将方案报到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

2、审核方案: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将各司法所上报方案进行初步审核后,申请局党组会议讨论通过,将局党组审核通过的司法所建立星级司法所创建名单(2020年2月12日-2月18日)。

3、制定实施细则:参与创建星级司法所的单位按照创建方案自行制定星级司法所创建实施细则,并报请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初审后报局党组讨论、审核(2020年2月17-2月28日)。

4、实施阶段:创建星级司法所的单位按照星级司法所认定标准,在组织机构、队伍建设、业务工作、基础设施、所务管理方面进行星级创建(2020年3月2日—6月30日)。

(二)考核:

由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牵头相关业务科室,对创建星级司法所的单位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司法所填写《省星级司法所申报表》,报送至市司法局进行考核验收、集体研究、社会公示,确定星级。

五、具体要求

1、各司法所要高度重视,切实开展星级司法所创建工作,明确加强司法所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2、坚持司法所长责任制,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关心、重视,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篇7

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主要承担机关大院内20多家单位的水电管理、办公维修、房产管理、后勤服务、清洁绿化、会议服务、安全保卫等工作。常规办公用能人数约528人,公车51辆。局机关及所属单位在岗人员108人,其中:正式编制56人,聘用职工52人。

(二)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至2009年成立市直机关节能办公室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按照省、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总体要求,把公共机构节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成立专班,建章立制,夯实工作基础,广泛宣传,狠抓节约重点,重视节能技改,落实节能绩效,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资源忧患与节能环保意识,较好的控制了公共机构能耗不断上涨的势头。

二、能源资源消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2010年我局总用能面积20887平方米,常规办公用能人数近528人,公车51辆,综合能源消耗量381.95(tce),单位建筑面积能耗4.95(kgce),人均能耗723.39(kgce);用电总量76.1万千瓦时,人均用电1441.3千瓦时;用水总量7.1万吨,人均用水134.5吨;汽油消耗量253622升,单车耗油量4972.9升;与2009年相比,人均用电下降3%、人均用水下降4%、单车耗油量下降3%。

(二)能源资源消耗结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共机构节能意识有待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重要性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专门人员、专门领导上。虽然注意节约的单位和人员比例有明显增加,但部分单位对节能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未有效进行节能宣传,管理措施落实也不够到位,干部职工浪费能源资源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

2、节能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从目前看,节能管理工作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还不适应节能工作的发展需要;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和支出标准,尚未建立有效的能源报告制度和节能考核制度,未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节能管理体系。

3、节能激励和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在节能管理、节能改造、节能应用等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节约没有奖励,超耗没有处罚,难以调动节能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节能检查督办的手段过于单一。节能工作监督检查还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检查、通报阶段,没有强力推进的手段。

三、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引导,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主线,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重点,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突出抓好节电、节水、节油工作,严格控制公务车辆配备,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节俭意识,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机关效能。

(二)总体目标

到2014年底,力争把我局创建成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通过创建活动,带动全市公共机构加强用能管理,健全用能管理制度,推广和使用新能源、新产品、新技术,创新节能管理模式,引导公共机构科学、合理、高效使用能源,完成《市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四、创建内容

(一)创建方案

1、加强能耗计量统计,夯实工作基础。做好能耗统计是开展节能工作的基础。为强化统计工作,我们一是扎实开展能耗统计员培训。分期分批对市直各单位负责节能工作的联络员和统计员进行业务培训,采取以会代训、上门服务等形式,全面提升能耗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二是规范能耗统计工作。根据省直节能办的相关要求,我们学懂吃透能耗统计软件的要求和说明,加强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指导,及时解决答复相关问题,确保源头数据按规定严格采集和填写。同时,对能耗统计工作的职责分工、填报主体、数据采集办法、数据填写、审核,上报周期与统计要求、数据安全管理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三是加强能耗数据的质量督办。在统计过程中,我们严格把关,通过细致的分析评估后,如发现上报的数据有问题就退回该单位的统计数据,并规定时限要求重新上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2、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节能工作氛围。依托节能宣传周、会议、网站、传统媒体等多种形式,使机关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利用一切条件,层层开展宣传工作,切实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公共机构节能的浓厚氛围。

3、加强节能制度建设。制度是保障,只有建章立制才能管根本、管长远。我局结合《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贯彻实施,制定并印发了一系列节能工作制度和文件。一是先后制定了《市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实施方案》、《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核评价暂行办法》,此外完成了我市“十二五”节能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二是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市公共机构节电、节水制度》、《市公共机构公务用车节油管理制度》、《市公共机构节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市公共机构节约用气制度》等多项制度,将公共机构节能有关要求贯穿于制度之中,并加强检查、督促。

4、加强节能管理措施落实力度。以节水、节电、节油、节气、节约办公耗材为突破口,通过定措施、定制度、定目标等,全面加强节能管理措施的落实力度。一是节约用电用水。办公室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统一空调使用时间和温度控制;坚持照明用电、自来水的用量控制,杜绝“长明灯”、“白昼灯”以及“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坚持废水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二是节约办公用品。严格执行申请、购买、领用、登记制度,严格固定资产登记、销毁制度,杜绝资产流失;加强对办公耗材管理,减少一次性用品耗材量;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公务邮箱、信息平台传送文件、通知等,确需打印复印的文件材料,尽量做到双面打印,以信息化建设来推进无纸化办公。三是节约办公经费。严格公款接待用餐标准,实行量化管理,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四是加强车辆管理。严格公车管理使用制度,减少短距离用车和重复用车等消耗,坚持公务车辆用油包干制,对车辆油耗源头控制,加强车辆维护,减少维修消耗,有效降低车辆运行成本。

5、加大技术节能力度,创新管理手段。积极推广运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整体规划,积极实施节能技术更新换代工程,组织调研考察,搭建节能监控平台,实现能源消耗动态控制。

6、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能源资源监督管理体系,完善节能规章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各项监督考核制度,在抓好机关自身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节能监督检查工作,每年分项、分阶段对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市予以通报。充分发挥节能主管机关的职能作用,努力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水平。

7、加大节能资金的落实力度。我局从2009年开始,每年向市财政局申请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经费,每年安排、落实公共机构节能专项资金5万元。

(二)实施进度和计划

第一阶段:申报阶段(2014年4月底以前)。

根据(鄂管发〔2014〕1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确定各项工作目标,编制《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创建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实施方案》,组织申报。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0月)。

根据实施方案的各项计划和要求开展组织实施,确保创建质量和进度。对符合节能减排支持政策的项目,积极向发改、财政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第三阶段:迎接验收阶段(2014年底)

至2014年底,按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和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在自查自纠基础上,接受国家及省验收组的验收。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2015年1月以后)

1、全面总结。根据验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按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标准》进行全面总结。通过各种媒体和信息平台,向全市推广。

2.完善制度。继续完善各项节能管理制度,把创建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提炼、固化为制度,以制度来规范,用制度作保证,形成长效机制。把创建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向全市推广,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市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我局决定成立创建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领导小组。

(二)建立完善创建工作机制

根据创建工作内容,我们组建专班,细化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创建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篇8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农村经济体制,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知识培训农民,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园区化,全面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把平明打造成全县转型升级示范区、高效设施农业样板区。

二、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综合竞争力,在更高水平上加快现代农业步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围绕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围绕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围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层次,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注重农业产出效益、注重科技进步、注重农业产业化经营、注重农业物质装备、注重农业生态环境、注重农业支持保障。突出提质增效、突出科技应用、突出规模经营。

三、总体目标

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根据县会议精神,考虑到平明现有的发展基础以及未来五年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全镇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总体目标:力争到2014年,确保到2015年,对照省农业现代化21项综合指标体系,基本达到“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2012年平明镇农业现代化目标任务:

(1)农林牧渔增加值:34344万元,(责任单位:各村、统计办、农技、农经、水利)。

(2)粮食亩产:501千克(责任单位:统计办、各村、农技、农经、水利)。

(3)新增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2500(200)亩,(责任单位:各村、统计办、农技、水利)。

(4)农民人均纯收入:11074元(责任单位:各村、农经、统计办)。

(5)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人数:1740人,(责任单位:各村、劳动所)。

(6)乡镇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87.8%,(责任单位:农技、财政、国土、建管、水利)。

(7)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86%,(责任单位:农技、农经、统计办、财政)。

(8)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户数:0.95万户,(责任单位:农经)。

(9)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9万亩,(责任单位:农经、农技)。

(10)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1.7倍,(工业办、统计办)。

(11)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75%,(责任单位:各村、农技)。

(12)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80.8%,(责任单位:各村、水利、统计办)。

(13)新增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农业/渔业):1.01万亩。(责任单位:各村、统计办、农技、农经、水利)

(14)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2.8%,(责任单位:各村、农技)。

(15)绿化造林面积:2500亩,(责任单位:各村、农技、水利)。

(16)财政支农增幅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之比:1.1倍,(责任单位:财政所)。

(17)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800亩,(责任单位:各村、农经)。

四、建设重点及推进措施

为加快推进我镇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实施农民增收、粮食高产增效、高效设施农业提档、现代农业产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生态农业培育、农合组织壮大、农业科技创新、新农村建设推进等农业现代化工程。

(一)农民增收工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一是扎实做好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专款专用,确保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二是扎实做好机关人员帮扶增收入户工作,对筛选出的有创业能力的低收入户,采取机关人员结对帮扶,对口帮扶种植、养殖等创业项目。

(二)粮食高产增效工程。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各项政策,稳定种植面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建成国家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片,建设规模4.2万亩;建成农业部水稻万亩高产增效创建示范片4个,建设规模4.1万亩。2012年实现单产650公斤。实施良种工程,到2012年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三)高效设施农业提档工程。

1、全力推进平明镇万亩农场建设,王烈千亩甜瓜基地建设,纪荡盛明西瓜大棚基地建设。2012年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新增2500亩,突出连片建设,实施规模生产,形成地域优势和规模优势。狠抓结构调整,扩大高效农业面积,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种植效益,狠抓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加大高效农业保险工作力度,增加保险覆盖面,到2012年全乡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达800亩。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工程。

加快建设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建设盛明农业、天谷米业加工基地,与企业签订合同农户数力争达到2000户,建成企业订单基地2.4万亩;可安置98名劳动力就业。

(五)生态农业培育工程。

积极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及机械化还田项目。到2012年基本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全覆盖。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和品牌创建。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程。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应免密度应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85%以上;牲畜免疫标识佩戴率达100%,免疫档案建档率、免疫证持证率达100%;及时规范报送免疫信息,准确率100%。

(六)农合组织壮大工程。

2012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0个,入社农户达0.75万户。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土地流转。加强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扶持,加快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明确有关扶持、激励政策。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2012年全镇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28万亩。

(七)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围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信息农业等重点领域,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一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培育引进麦稻新品种2-3个推广配套成熟轻简栽培技术1-2项、高效作物种植新模式1-2个。大力开展科技入户,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加快培育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职业农民,同时,完善持证劳动力统计渠道,到2012年持证农业劳动力达到1740人。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二是强化基层农经综合服务阵地建设,推行农村政策咨询、农民负担监督、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集体财务资产委托等综合一站式“窗口”服务。

三是加强农业网站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展农技“110”为农服务热线。2012年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达到86%。

(八)新农村建设推进工程。

一是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大对镇驻地和沿线重点村的集中整治,小城镇脏乱差的形象初步改观。二是完善村民建房管理机制,建立农民建房审批制度,逐步规范和提高农民建房水平,不断提高小城镇形象;三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建设,2012年全部达省级验收。

五、组织领导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镇上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破解难题,确保农业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镇党委政府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财政所、农技、农经、水利、国土、建管、信用社、统计办负责人及各村支部书记等为成员的农业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农技站,黄生元任办公室主任,牵头负责规划编制、组织协调、督查考核和整体推进等工作。力争在全县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舆论宣传。通过专题会议、举办培训班、印发学习材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及各项指标、节点进度、推进措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镇上下形成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扶持高效农业发展。充分调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生态强省”的战略目标,结合市创建全国生态市和县创建省级生态县的工作部署,努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增强生态竞争力,促进全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的生态。力争2014年,确保2015年实现省级生态县创建目标,再利用2年时间,在2017年实现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目标。

三、工作重点

(一)县城环境治理。

1、加大城区环境卫生管理,提升市政道路、开放式小区及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质量,洒水降尘常态化、日常化。

2、加大城区公共厕所管理,完善各项设施,提高管理水平。

3、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4、加大对渣土、建筑垃圾和露天烧烤的整治和专项管理;加大建城区内的违法建设和乱披乱挂、广告的管理力度。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加强农村清洁工程后续管理工作、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工作模式,落实好农村环卫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工作。

2、以“三线三边”和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对农村市容环境卫生的指导和督查力度。

四、实施步骤

(一)创建准备阶段

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形成合力,确保圆满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各项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制定下发《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生态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创建工作指导思想、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分解创建任务,落实责任单位。

(二)创建实施阶段

要结合“美好乡村”建设、“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等,以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为工作重点,以县城区市容市貌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不断改善市容环境卫生质量。全面落实《县行政执法局生态县创建任务及责任分解表》确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与任务。

(三)自行整改阶段

对照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指标组织自查,及时整改提高,加强生态县创建突出问题整改任务工作。

(四)考核验收阶段

全力做好迎接生态县创建考核验收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责任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县创建工作本局责任范围内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问题整改意识,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行动统一到位,宣传服务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确保责任范围内的创建任务如期完成。

(二)加强领导,凝聚合力。生态县创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各责任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对创建任务的组织领导,落实创建任务措施,将创建任务责任指标进一步细化,逐项逐条分解,按标准落实到位,做到每一项创建突出问题整改任务都有人牵头,有人具体抓。

(三)突出重点,确保达标。加快农村环境、城区市容等各个领域重点工程的实施进度,突破创建任务“瓶颈”,全面推进创建任务,确保创建验收达标。加快完善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突出做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城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禁毒委要求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工作的决定为指导,以当前全县深入开展的“禁毒人民战争”为契机,坚持“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的禁毒工作方针,通过深入开展各项禁毒工作措施,集社会之力,聚万众之心,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彻底根除毒害。

二、创建范围和工作目标

(一)创建范围和分类。在全县范围内要全面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工作(以下简称创建工作),创建工作以乡镇一级为基本单位,按照属地原则逐级进行管理。对本县的涉毒帮教人员人户分离符合有关条件的,由户籍所在地办理委托手续,委托现住地落实管理。

根据我县毒情现状,以2005年底各地实有吸毒人员数为主要依据进行划分档次,分类开展创建活动。

第一类:尚未染毒的乡镇,开展“保无毒”活动;

第二类:本地籍实有吸毒人员数不到200人的乡镇,开展“创无毒”活动。

(二)工作目标。通过三年创建工作要达到下列工作目标:

1、广大群众对及其危害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禁毒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禁毒斗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新增吸毒人员逐年下降,戒断巩固率逐步提高。

2、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新型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遏制,逐步实现本地籍实有吸毒成瘾人员零增长的目标。

3、以缉毒情报建设为依托,加大堵源截流力度,有效解决外来人员“零星”贩毒和非法种植原植物的涉毒问题,坚决遏制易涉毒娱乐场所群体性吸毒问题,基本禁绝制毒和种毒现象。

4、各级禁毒机构更加健全,禁毒保障更加到位,基础工作更加扎实,信息化建设更加规范。

三、组织考核

(一)考核内容

1、领导重视禁毒工作,将其纳入重要的工作议程,禁毒机构和机制健全,人员和经费落实,充分履行禁毒职责。

2、公安派出所对辖区内的涉毒违法犯罪活动要及时、有效的打击,易涉毒场所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破获涉毒案件数、缴获数、查处吸毒人员数均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

3、禁毒工作深入人心,广大群众对及其危害的知晓率不断提高,城镇达到100%,农村(以村居为单位)达到80%,外来务工人员达到80%,娱乐场所业主及从业人员达到100%,各类中小学校达到100%,新增吸毒人员逐年较大幅度下降。

4、禁吸戒毒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复吸人员绝对数逐年下降,总体尿检率80%以上,年度脱毒人数逐年增加。

5、涉毒人员排摸工作深入细致,辖区涉毒人员底数清、情况明,禁毒基础工作更加规范。

(二)考核方法

县禁毒委将参照上述5条考核内容,并结合《不合格单位的标准》(附件)的要求,制定具体的考核评分标准,在各乡镇、部门认真开展自查和查漏补缺的基础上,于每年年底对各乡镇和县禁毒委成员单位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工作进行考核。2006年底乡镇考核总合格率要超过85%,2007年底考核总合格率要超过90%,2008年底考核总合格率要超过95%。届时,市禁毒委也将根据我县的考核情况适时进行抽查。

(三)先进申报

县禁毒委将积极指导、帮助乡镇开展好“无毒社区”创建活动,每年将表彰一批创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对于创建工作成效突出的乡镇,将推荐参加市级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的评选。

四、工作措施

(一)广泛宣传,进一步营造创建氛围。创建工作宣传先行。要在日常禁毒宣传教育中突出创建工作的主题,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目标和实施步骤,让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集社会之力,聚万众之心,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工作的氛围。同时,在宣传对象上要突出对外来务工人员、易涉毒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他们的禁毒意识,远离。

(二)深入排查,进一步掌握毒情底数。各地每年要开展毒情大排查活动,组织、动员乡、村干部,进一步掌握现有吸毒人员的现状,及时增补吸毒人员信息。努力做到涉毒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动态知,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

(三)严厉打击,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公安机关作为禁毒工作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打击涉毒违法犯罪职能的作用,按照“攻坚克难”和全员大收戒的要求,稳准狠地打击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萎缩的消费市场,最大限度地减少的“传染源”。同时,要加强对易涉毒娱乐场所的监管工作,及时查处场所内涉毒违法犯罪案件,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场所责任。通过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为创建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落实措施,进一步巩固戒毒成果。各地在创建工作中要突出社会帮教工作,根据帮教工作的有关规定,落实各项帮教措施,降低复吸率。一是做好接茬帮教工作;乡镇和公安派出所要及时根据戒毒部门的告知信息,做好帮教接茬工作。二是强化帮教谈心尿检工作;各地要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提高帮教谈心尿检的针对性和真实有效性,使帮教工作能够反映出帮教对象的现实表现和戒毒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复吸对象予以打击。三是规范脱毒认定工作;县禁毒办要严格按照有关帮教对象脱毒认定的规定,规范脱毒认定工作,降低脱毒对象的复吸率。四是帮教安置点的建设;根据市禁毒委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帮教安置点的建设,努力提高帮教对象的就业率。

(五)加强督查,进一步完善督导机制。要充分发挥县“双禁”工作督导组的作用,按照分片负责、定期汇报的工作原则,组织各督导组深入各乡镇和县禁毒委成员单位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明察暗访、突击督查等形式的督导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禁毒工作存在的问题。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部门要从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政主要领导是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创建工作的有关工作机制,落实责任,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各地要依据本规划,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落实工作职责,深入实施创建活动。

(三)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县禁毒委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齐抓共管、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我县的创建工作。

(四)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县禁毒委每年制订详细具体的考核标准,组织对乡镇(街道)的创建工作进行考核。同时要明确考核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创建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考核,对创建工作达标且成效显著的单位、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成效特别显著,工作特别突出的单位、集体和个人可推荐到温州市禁毒委,评选市级先进。凡创建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力,人财物不到位,造成毒情发展蔓延的地区,则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

附:不合格单位的标准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确定为不合格:

1领导不重视,禁毒保障不力,影响禁毒工作开展的;

2新增吸毒人员比近3年平均数大幅度增加;或出现在校生吸毒的;或保无毒的地区新滋生吸毒人员的;

3帮教措施不落实,年度总体尿检率不到65%的;或者年度复吸毒人数超过本地籍实有吸毒人数30%的,且复吸毒人数在15人以上的;或者毒情较轻的地区复吸毒人数比上一年度大幅增加的;

4基层公安机关均未完成上级下达的缉毒打击指标的60%的;

5年度铲除原植物累计2000株以上的,或者发生3起以上的非法种毒案件的,或者被上级公安机关督办后查获非法种毒案件的,或保无毒的地区出现500株以上非法种毒案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