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9:1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设计论文

篇1

论文摘要:随着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对精神上满足感的需求也变的愈加紧迫。情感作为人与人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各种艺术和文学形式中都得到了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同时,也引发了对产品设计的再度思考:现代产品设计应当是一种关乎情感的活动,而不是发展初期简单的物质造型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物质情感化的过程。当代的设计师们应当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把握情感定位,关注设计沟通环节。

引言

人所属的社会群体是富有情感的,这样的特性决定了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就必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情感影响。在面对选择产品的问题上,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人们往往对一件物品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有的人可以表明各种理由,有的人却无法具体说出喜爱的原因,不论是哪种状态,却都能说明一个问题:人与物品之间已经产生了情感上的某种共鸣,这才是人们对之一见钟情的根本原因。而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的表层,情感上的深层诉求更显得至关重要。

1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因素

产品设计是一种由多重相关的要素构成的系统过程。从产品的诞生到消亡即从成品到废品的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产品设计活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在实践中,往往是通过调整各个环节要素来达到最终目的的。这其中的要素就包括功能、结构要素、人因要素、形态要素、色彩要素、环境要素等等,而其中人因要素则是我们要加以强调和重视的部分。人因要素的目的就是在于实现产品与人的身心之间的最好的匹配关系。所以,情感因素作为人与产品心灵上的沟通桥梁尤其应该加强重视和研究。

生活中我们所认识的情感指的是人的各种感情及情趣,更多强调的是人的感受,是一种表层的现象。而实际上,就产品设计而言,一件在情感上打动人的成功作品,往往是设计师自觉地将优良的审美情趣及真实感受融入设计的过程,最终追求的是设计师注入的和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在情感上得到的共鸣,即价值观上的认同。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关联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如此复杂多样,但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价值,所以情感的判别其实与价值观的树立紧密相连。也就是说,我们这里谈及到的情感绝不仅仅是感情信息的表达,更重要的则是深层意义上的认知,是遵从设计价值观而进行的活动,这种设计观的认同必须贴近现实社会,应该是一种责任,体现的是为客户负责,为市场经济行为负责。

由此可见,在产品设计中,情感定位的环节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发于根基,伴随整个设计过程,之后体现在成品中,将在与用户的交流中产生某种心灵上的冲击,直到购买行为的发生,最终形成市场的运作。

2产品设计中的情感体现

纵观整个产品设计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不论在哪个阶段,产品的设计中都不缺乏情感的表达,同样不缺乏对各个时期风格喜好的拥戴者。但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知的进步,人们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脚步,却发现,在某些时期,人们对产品的情感需求是缺乏理性约束的,然而,庆幸的是,理性的思考方式及设计态度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设计中的深层情感问题的探究也渐渐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2.1产品设计观念的演进

产品设计中情感因素被愈加关注,首先就可以从观念上的完善得以体现。理论思想是具有结论性及指导性的,因此,每一个微小概念的提出都能反映出一个阶段对事物的理解程度,我们也试着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情感设计融入产品设计的渗透过程。

2.1.1“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对现代的产品设计而言,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指的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协调产品-社会-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目的就是为了给人类自身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然而,这个简单的道理,曾一再被模糊和曲解。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各种行为活动都是尊循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在试图征服自然的同时,往往成为了被自然惩罚的对象。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工业产品就是个极典型的例子,他们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可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失落和生活环境的重创。一再被自然警告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真谛在于对人性的真正关怀,人们开始挖掘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产品设计中对产品情感化的追求以及对产品人性化的强调在以人为本的宗旨下顺理成章。而人-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在产品设计中也可以被理解为人-产品-情感的和谐关系。材料环保,工艺简捷,形态美观,制作精良的产品才是人们真正从心理上接受的。2.1.2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其次,价值观的强调也推动了人们对于情感的认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设计过程被看作是一个艺术过程,艺术家的审美代替了更多人的选择,往往用户只能是被动接受。这样的结果,使得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距离越加疏远,人们甚至感受不到产品带来的任何功能以外的享受。人们内心的感受也因此变得麻木起来。随着市场运作方式的改变,用户的思想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了设计过程,设计者不再是艺术家,专业的设计师应当调和各种设计因素的影响。好的设计追求的是价值观的认同,思想的共鸣,情感的触动。设计有关情感的思考也就孕育在价值观树立的沃土里。

2.1.3地域性民族文化的重视

另外,设计中对地域性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同样体现了人们对于情感的关注。设计不再追求批量化、标准化所带来的单一审美,而是趋于多元化的考虑。设计中的情感需求渐渐被意识到是多向的。地域性差别,名族文化的沉积以及习俗、惯例都在设计中得以讨论和探究。最终,能体现名族特性和个性的产品才是设计的成功范例。这都是对设计中情感注重的佐证。现代的产品设计,让人们意识到产品与人之间的交流关系,设计的重点也放在如何定位用户对象的情感需求以及如何表达这种情感上,设计中对于情感因素各种形式的考虑也变的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周全。

2.2现代产品设计新思想的探究

如果说设计理论的完善意味着人们对于设计的重新思考,那么新的设计类型的诞生则是从实践出发的最实际需求及最直接反应的体现。越来越多有关于情感的问题被提到设计的过程中来,于是人因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无障碍设计等等一系列关乎交流和情感的设计思考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加以重视和研究,并最终应用到设计生产过程中。产品设计与各类心理学、社会学等关乎人性特点研究的学科之间的协作研究也成为了指导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

无论是从纵向的产品设计发展概况来看,还是从横向的现代产品设计的现状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来看,情感设计无疑已经成为了当下设计中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人们渐渐意识到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产品灵魂的赋予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灵魂指的就是产品所表达出的,能与用户产生交流的情感。换句话说,现代产品设计应当是一种关乎情感的规划活动,不再是发展初期简单的物质造型的过程。它的整个设计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个物质情感化的过程。当代的设计师们也应当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把握情感定位,设计出真正能与人沟通的产品。在现代这样一个物欲横流、信息更迭迅速的时代里,由于情感上的严重缺失感,人们对于情感上满足感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急迫。设计师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责任,设计在很好的满足功能,为人服务的基础上,更加被期待的就是情感的回归。

参考文献

[1]DONALDA.NORMAN.情感化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篇2

(一)注重造型空间思维形成

由于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传统的素描和色彩表现上,对于空间造型感理解较差,而恰恰造型的空间感是产品设计专业最为重要的设计表现基础。所以在基础课程的布置上势必迫切需要将空间造型思维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二)着重设计表现思维培养

设计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的基石,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在锻炼手绘表达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设计思维的表现效果。手绘表达的目的是设计思维的表现,故在学习表现效果的同时就应该加强设计思维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调整

(一)递进性教学

按照方法性的指引,采纳教学内容以模块的方式递进性教学,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表现能力。

(二)与实际相结合

摆脱枯燥的理论、死板的作业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变化的、活泼的考试方式,能更好的贴近学生的口味,做到以兴趣点带动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教学内容转变

篇3

“材有美”在《考工记》中认为是艺术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一件好的设计作品,除了有一定的设计目的外(功能性)还应具有一定的美感。它包括:材质美、工艺美和艺术美,三者高度和谐,缺一不可,其中材质美尤为重要。产品的材质美首先是由设计师赋予的,其次它能对应不同的使用人群起到唤醒作用,并使多数人从产品美的表现中得到共鸣。作为设计师,应该从材料的多方面平衡以取得和谐,如:材料的设计角度、创新角度和人性化角度等。这种设计语言与设计师本身的设计能力有关。

1.1利用材质的本身属性展示材质美从设计角度看材质,产品的材质能不能很恰当的体现设计师的设计思想。日本Nendo设计工作室佐藤大设计师利用褶皱纸来设计一把椅子,如图1所示。在褶皱纸中加入了树脂以定型和固化结构实现承重功能,座椅的功能性质并没有改变,褶皱的结构为它带来弹性,坐上去很舒服。另外,这把椅子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意愿,调节高度和造型。褶皱纸在纺织生产褶皱布料时通常当作废物抛弃,设计师利用了废弃材料进行设计,不但节省了资源,还保存了材料本身的特性起到对材料很好的利用效果。

1.2现代科技赋予产品的材质美从创新角度看材质,这种材质区别于同类材质的新颖度。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对传统材料的加工方式也有所影响。有的材料加工甚至突破了原始的加工手法,使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表现精彩纷呈。同样是来自Nendo设计工作室的设计作品,利用了岩石的原子结构作为出发点,设计了一个看似柔软却有着强健承重结构的椅子——diamondchair,如图2所示。这把椅子以聚酰胺为材料利用了快速成型3D打印技术(rp),实现了产品既坚固又柔韧的特性,将新技术在设计上的优势表现的淋漓尽致。Libertiny设计工作室的纸质花瓶(如图3)是将700张纸进行迭片,将每一层纸片进行粘接后进行加压,生产出高密度纸块——沉积纸材料。沉积纸的加工方式类似于对实体木块进行加工,利用车床进行车削加工成型。最终花瓶立体形态上显示了每一张纸上所绘制的图案。

1.3人文情怀产生材质美从人性角度看材质,材质的产品设计是否以人为本,符合人机工程学、环境保护、绿色设计等设计理念。产品材质美展示的是精湛的品质之外,还应具有感性的人文折射。对材质的巧妙设计与利用,使产品拥有典雅的外观和感性色彩的肌理,能给人一种亲和力、亲切感。日本设计师吉冈德仁设计的一个纸质蜂巢椅如图4所示。将玻璃纸粘接在一起后切割椅子侧面形状,当向左右展开纸模的时候,内部就形成了蜂巢结构。不同体格的人坐上去会形成不同的坐面形状,同时能发出玻璃纸质特有的声音。当绿色设计思潮席卷而来的时,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也逐步涌现,环保型健康型的材质产品让人们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设计师对材质合理利用和新材料新加工方式的应用是产品蕴含生命的材质美。图5是蜂蜜制造的蜂巢花瓶,这一作品体现了蜜蜂不断重复工作的价值。正好与工业产品的价值观相反——脆弱、短暂和原始。设计师尝试用不可用的、人们渴望得到的物品来与消费标准的持久性、功能性和技术创新性进行对抗。这个花瓶极具逻辑性又具有讽刺意味,蜂蜜来源与花朵却以花瓶的形式结束它们的旅程,这种独特的符号性价值是不可否认的。这些让用户眼前一亮的设计不但在材质上有所突破而且极具创意,更重要的是它们内含了许多的感彩、时尚气息、艺术品质与人文关怀,这就是设计师们的设计目的,同时也是他们对材质美的表达。

2在设计中实现材质美感必须具备的条件

材料有提升设计价值、加强设计创意、吸引用户关注的能力,探索和发掘材料的应用潜能是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设计师应该保持材料功能的同时又具有材料创新的能力,使用不同的实践处理手法进行材料的设计实践,许多令人兴奋而惊喜的创意就随之产生了。

2.1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设计中经常遇到一些材质效果与设计目的相背离的情况,甚至有的材质效果不能实现从而牺牲了设计思想。这是设计师缺少积累,和对材料的加工方式不够全面的结果。设计师对材料、工艺的领悟与应用,就犹如乐团指挥须领会各类乐器的表现力与局限性,恰当、熟练地调动音乐语言,以期完美表达乐曲意境一样,只有通过对不同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的深刻了解,深入的尝试,并涉及与设计相关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并对设计的领悟和审美能力。把两者相结合这样设计师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合理的设计手段,将设计的独特见解、和自身对设计理念的解读物化于产品设计之中。

2.2选择适合的材料与加工工艺(1)在进行设计加工之前应充分了解材质的特性,并了解材料的内在感性特征,以便在设计中更清楚地表达设计理念。(2)要从产品的客观方面综合考虑产品设计的功能性,结构性、耐久性、安全性等等。例如:曾获IDEA奖作品奶瓶设计如图6所示,它是模拟母乳喂养,从视觉和触觉上让婴儿感到更舒适,更自然的体验。透明的弹性体头部适合儿童的感觉体验,奶瓶一改往常在下方开口,不但卫生易清洁而且灌装方便。瓶底有出气孔,可除气泡,避免给婴儿带来疝气。此款设计就充分考虑到婴儿喂养的两个使用人群的心理和生理需要,让喂养变得更自然。(3)对于产品的时尚性与经济性,设计师应该妥善的处理之间的矛盾,做到平衡设计。当有成本限制时,设计师一般会选用价格较低却缺乏时尚性的材料与工艺。不过,有时选用成本较高而性能较优的材质,可使产品的环境协调性加强、能耗与维修费用降低,从而使产品寿命得以延长,从这个角度考虑,反而是经济的。(4)材料的选择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应协调同一产品上不同的材料与工艺的搭配。突出重点就是要有对比,要使造型关键部位的质感设计可以形成视觉中心,更重要的是产品设计应该以和谐美为首要特征,单方面强调材质美以致忽略了产品的功能性,是不可取的,设计应该从产品的整体进行考虑。

篇4

家居产品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设计水平相对低下、有待提高。相关资金、人才、技术大量缺乏是影响我国现代家居产品设计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如何将情感理念有效融入家居产品设计,使家居产品能与使用者产生共鸣成为目前家居产品设计师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二、情感化理论及设计情感的特性

1、情感化理论。

家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指结合人们的感性理念,立足于家居产品自身的实用价值,赋予家具产品一些崭新的内涵,使得家居产品具有传递情感的功能,从而引起家居产品使用者心灵的促动与共鸣,让他们更加乐意够接受家居产品,进而为其打造出宜居的居家环境。

2、情感化设计的显著特征。

情感化家居产品设计具有以下显著特征:第一,特殊性。居家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因素是一种独特的、综合性强的交互式情感体验。他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动态性和情境性。第二,层次性。居家产品设计情感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感官层面、反思层面和效能层面三个方面。第三,感性。情感化家居产品设计的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家居产品的设计理念的转变,即“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者需求为向导”的设计理念逐步代替了传统“以制造商为中心,以产品销售为向导”的陈旧设计理念。毫无疑问,设计理念的转变显著提升了家居产品设计的人性化水平。

三、情感化创意家居产品的设计

(一)产品情感的挖掘。

如今,消费者购买某件产品更多关注的是该产品给他们带来的感觉。一件好的现代家居产品必须具备“情”这一重要元素。这就要求现代家居产品设计相关工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深度挖掘家居产品的情感内涵。

1、回归大自然。

现代家居产品应当重视质感,其材质必须环保、自然。这就要求产品设计与大自然有机结合,从而最大程度满足现代人渴望回归大自然的期望以及对健康、环保生活的诉求。取自大自然的材质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着更强的适应性,更加能够贴近人们日常生活,并让人们产生强烈的舒适感和亲切感。

2、以人的行为和生活习性作为出发点。

现代情感化创意家居产品的设计还应当充分结合人们的行为和生活习性。符合人们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的家居产品能够增加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让整个使用过程顺利而愉悦,从而有效激励消费者购买该产品。反之,若家居产品违背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性,则会让使用者产生郁闷、不快的心情,甚至有可能导致身心疲惫和愤怒,从而放弃该家居产品的使用。

3、立足于现实生活情境。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场景之中。在不同场景当中,人们有着不同的心情,当然对相关家居产品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现代情感化创意家居产品设计必须充分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场景,分析人们在该场景的心理和需求,从而使设计出来的家居产品能够符合人们当时的心境。比如,为了迎合人们结婚时候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婚庆相关家居用品大多使用热情、喜庆的红色。

(二)产品情感的造型表达。

1、材质的应用。

材质是家居产品设计的重要内容与物质基础。毫不夸张地说,材质是家居产品设计最为基本的前提与保障。材质的质感与属性与家居产品生成技术、美感密不可王玉婷李振戬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分,对家居产品的审美功能与舒适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根据不同的家居产品选择不同的材质,使产品更符合人的情感需求,成为家居产品设计相关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不同材质的选择,能够提高人们使用家居产品的便捷度与舒适度,从而提升对家居产品的认可程度。比如:同样是盆,厨房洗菜用盆和盥洗室洗手盆却采用不同的材质。前者大多采用不锈钢,后者则采用陶瓷。再比如:同样是铺地材料,厨房、客厅、洗手间大多采用地砖,卧室则大多采用木质地板。

2、色彩的应用。

色彩作为第一感官要素,是家居产品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色彩具有各不相同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性。比如:红色、黄色、橘色等鲜明的暖色往往给人热情、活泼、明亮的感觉;绿色、紫色、黄绿色则属于中性色彩;白色大多象征着纯洁、纯净与神圣;蓝色给人优雅、淡薄的感觉。黑色则感觉比较沉默和低调。因此,家居产品设计相关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不同色彩的视觉效果与象征意义,并将色彩与环境充分结合,提高色彩使用和搭配水平。比如:同样是凳子,客厅凳子和卧室凳子却采用不同的色彩。前者大多采用色彩活波、鲜明的亮色系,给人热情、活力、大方的感觉。如:红色、黄色。后者则大多采用相对较暗的绿色、紫色,让人感觉到卧室的静谧与安详。

(三)慢设计与情感。

“慢”是一种生活态度,能够让人们在讲究“速度”与“效率”现代都市生活中找到平衡点,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慢设计是现代人情绪和情趣集中表现,同时也是现代生活真实写照。它能够拨动人们内心深处的弦,获得人们内心深处共鸣。这就要求我国现代家居产品设计师充分理解慢设计的精髓、领略慢设计情趣,将日常生活节奏放慢,认真观察生活中细小元素,仔细品味其中蕴含丰富情感,提高自身慢设计水平,设计出能够满足现代人情感需要现代家居产品。

四、情感化表达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书架设计为例

近年来,情感化表达在我国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为我国家居产品设计水平提高作出了一定贡献,推动了我国现代家居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弧形书架设计为例,阐述情感化表达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弧形家庭书架是一种来源于感性设计理念与手法的创意家居产品,既能有效提升家庭的书香气息,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弧形书架在传统方形书架的基础上对其造型进行了美化与提升。他既具有传统书架存储书本的功能,又能满足现代人对居室的审美要求。与此同时,他还能够激发使用者对藏书的喜爱。因此,弧形书架绝对是现代情感化家居产品中的杰出代表。

五、结束语

篇5

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免费开放的实现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博物馆参观人数大大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文化产品的销售就成了博物馆的一大收益来源,加之本身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博物馆更加需要良好的文化产品来满足需求。但是,我国的大部分博物馆文化产品缺乏设计,纪念品摊位常出现随处可见的小商品,因此常有人调侃:“都是‘义乌’出品,哪里都有,不用买。”部分博物馆的独立文化产品仅仅是对某种文化元素的牵强附会,缺乏认真的设计思考,这种“偷懒”使得产品变得粗糙,缺乏收藏意义。

二、乌兰察布与博物馆——课题的产生

笔者参加了乌兰察布博物馆的驻场设计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乌兰察布博物馆终于开馆。笔者对该地文化产生巨大兴趣,并且希望设计出精致的文化产品来体现自己对我国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的观点。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乌兰察布自战国至汉末都是匈奴的领地;北魏前夕,鲜卑设立北都;隋唐时,突厥又建大利城进行管辖;以后的宋元明清,这里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相继生息之地。乌兰察布博物馆以历史为线索,展厅以“走上乌兰察布”为主题,创造出萧索神秘悠远的游牧风情。博物馆文化产品的设计使笔者在视觉传达和博物馆展陈设计这两个专业中找到了交汇点。乌兰察布博物也使笔者的很多设计想法有了实际意义。明信片便于承载文化,成本偏低,成为笔者设计的选择。

三、设计特殊性——民族融合的大背景

乌兰察布对民族问题尤为重视,街上的店铺无一不要求汉蒙双语,足见国家对于民族平等的重视。民族的共存、融合、发展,是乌兰察布的一大主题。同时,乌兰察布博物馆也体现出了一点,即这不仅仅是汉民族的博物馆,或仅仅是少数民族的博物馆,而是讲述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从古至今交流弥合,最终融为一体、共同促进发展的博物馆。在这个前提下,明信片在人物选择上就有了依据:契丹神秘悠远,拓跋珪与檀石槐恢宏壮阔,这都是乌兰察布历史上少数民族游牧风情的特征体现;冯太后和拓跋宏推行“孝文改革”,在北魏中后期全面推进汉化,体现出我国的民族融合。

四、设计目标——现代的通史类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

乌兰察布博物馆是当地历史的承载,对当地的历史传承影响巨大。对于参与历史类博物馆设计的人员来说,讲述并传承历史是一种责任。乌兰察布的历史厚重深沉。相对于秦皇汉武,檀石槐、拓跋珪显得并不那么如雷贯耳;相对于唐宋元明,鲜卑、北魏在大家心中只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但听到这些名词,我们可能联想到北地的朔风劲草、古老的战马嘶鸣、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豪放、神秘而宏阔,使得这个博物馆有着独特的魅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视觉语言把这些魅力讲述出来,但这种讲述不是枯燥的背书,我们要让观者易于接受这些知识,这就需要用现代的视觉语言来表述这些知识。比如,真正阅读过《三国志》的人并不多,然而明代有《三国演义》,使这段历史家喻户晓;《百家讲坛》里品三国的出现掀起了风潮,即使不同时代、不同语言,却同样引人入胜、同样成功地推广文化。这也是我们在为博物馆设计相关礼品时应注意的。历史是有趣的,但不是所有人都会迅速产生兴趣,陌生也会产生抵触,历史类博物馆礼品设计应该努力把这种历史的趣味性外化,与观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设计形式可以轻松现代,但内容必须严谨。许多文化产品在历史内容上错误百出,而博物馆是以文化传播为目的的,正确性是第一位的。在乌兰察布博物馆明信片设计中,笔者参考了《二十四史》的相关段落,在人物绘制中对服饰等元素进行了考据,避免纰漏。

五、结语

篇6

雪乡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建园,累计投资近千万,主要建设了双峰林场及周边,现有接待能力有限,近几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万多人次,主要是本省游客,也有部分邻省及南方游客。雪乡被外界知晓是由于摄影爱好者的挖掘,加上大量反映雪乡冬季美景的优秀摄影作品陆续刊登、发表,引来了众多来自国内的摄影爱好者来此创作,渐渐地,雪乡的雪景变成了一个旅游品牌。来此旅游的外省游客多集中在冬季,大多以冰雪为旅游目的,游客以散客为主,偶有团队。雪乡的招牌旅游产品多集中在夏季和冬季,以冬季最为丰富多彩,被称作是雪乡旅游的旺季,相比较来说,旅游活动在春、秋两季开展不起来,被称作是雪乡旅游的淡季。公园的经营方将现有客源市场分为三级,一级市场是周边的近程旅游客源,以休闲娱乐、滑雪旅游为主;二级市场是黑龙江省内其他地区及邻省客源,以冰雪旅游为主;三级市场为港澳台及邻近国家的近程国际旅游线路市场,旅游项目主要是观光与冰雪旅游,整体开发思路是完善一级、拓展二级、带动三级。现在开发较为成熟的旅游项目是夏季的海浪河避暑漂流、原始森林观光游和冬季的赏雪、滑雪,由于地域性小气候特点,造成雪乡的雪景他处难寻,单就雪景这一旅游资源,国内其他地方与雪乡国家森林公园都没有可比性。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在黑龙江省每年都在雪乡举办“黑龙江中国雪乡旅游节”及相关冬季旅游活动,推广宣传特色旅游。但夏季雪乡的旅游项目与黑龙江省内的其他避暑旅游胜地及邻省的消夏旅游资源相比没有太多的特色,缺乏市场竞争力,其夏季旅游活动的深度开发受到限制。另一个不利因素是当地传统人文旅游资源较为薄弱,虽然曾出土过从新石器晚期至今各不同时期的文物,但由于不成体系,数量少,很难形成规模进而被开发成旅游产品投放市场。季节性旅游的不连贯性及旅游产品的相对单一性导致雪乡的旅游在开发了几年后开始进入瓶颈期。每年只靠冬季盈利补贴其余时间的消耗,直接导致冬季的接待费非常高,并且有经验的老员工在淡季大量外流,到旺季时补充不到有经验的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也随之下降。

二、雪乡国家森林公园全年型旅游项目研究

1.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现有旅游项目研究

景区的活动中心是双峰林场,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在基础服务设施和接待能力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空间布局分为:风景赏游区、休闲度假区、生态保护区、接待服务区、行政管理区、生产经营区、居民生活区等部分。通过实地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各区域之间的界限较为模糊,后建的休闲度假区与接待服务区已经影响到风景游赏区的视觉纯粹性,每年冬季大量专程前来进行冰雪主题摄影创作的摄影师,已经很难再拍到当年吸引世人眼球的东北山区里质朴的生活状态,太多后建的旅游性人文假景观充斥眼帘,当地圈定的几个收费拍摄基地令摄影师十分苦恼,因为有限的景点数量使创作被迫趋于雷同,很难再挖掘出一流的好作品,这对一个最初靠摄影崛起的旅游景区是致命的。接待服务区的建筑没能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木楞房都是水泥制作,刷上涂料,刻上木纹,已经完全没有东北林场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让人一看就能感觉到强烈的现代商业化旅游开发模式的气息。相比之下,雪乡的开发建设没有准确地把握游客的诉求心态,不知道游客需要的是什么,只是一味地模仿休闲度假村的建设模式,把非常好的珍贵旅游资源毁掉,再去建一些仿原生态人文景点,影响了景区整体文化氛围。对旅游资源自身文化内涵的准确把握和按照文化指向进行的开发活动,决定了该开发项目能否可持续发展。雪乡地区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东北行帮文化”、“多民族杂居”和“东北人儿情节”等方面,对这些节点的挖掘不仅可以吸引东北地区以外游客的注意力,也同样可以吸引东北本地游客,因为本地游客绝大多数对东北的开发史并不了解。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推出对景区的形象建设也有重要作用。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现有的旅游纪念品大都是取材森林的木制品,品种相对单一,做工较为粗糙,小作坊式加工,并没形成自己特有的纪念品品牌,加上旺季价格虚高,直接影响景区的形象,降低了游客返回再次消费的可能性。互联网上有关雪乡旅游攻略的文章中,很多都提到在雪乡消费要谨慎,对一个还不成熟的发展中旅游景区来说口碑是一个大问题。

2.雪乡国家森林公园全年性旅游活动的相关设计

针对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整体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消减季节性旅游的不良影响,另一个是强化文化内涵对旅游开发的指导作用。由此,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总的理念是必须围绕地域性特色文化展开相关设计工作。在一年的不同季节根据区域自然气候植被特征,分别设计出有明确特色的旅游产品。善于利用大众媒体对于黑龙江林区的介绍,结合各火爆综艺娱乐节目所涉及的相关看点、吃点、玩点内容,推出顺应市场的旅游产品,产品可以在基本内容稳定的情况下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更好地迎合游客需求,提供高质量服务。针对当下具体情况,可推出以下几种特色旅游产品,双峰林场四季游、东北行帮文化游、东北人儿风情游和原始森林户外探险游。如果顺利开展可以使雪乡一年四季产生多个客流小高峰,多峰多谷的客流规律就能保证景区运营的平稳常态化,对可持续发展作用很大,景区内居民的收入会有明显提高。上述几种旅游产品形式可以相对自由灵活,覆盖人群较大,可以根据旅游活动具体内容将客源按照年龄结构、文化特点、消费能力进行进一步划分,针对性更强,可以最大限度的优化服务结构,让游客得到最佳的服务,最高的心理满足感,让景区的综合旅游收益最大化。

三、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实施途径

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想要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经营格局,必须要协调好开发商、地方政府、景区居民三方面关系,统一思想,明确开发思路。围绕以挖掘区域性文化内涵为主线,合理设计旅游产品,保护珍贵原生态旅游资源,使其具有持久的可欣赏性。在具体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要加大重视程度,加大挖掘深度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形式,无论什么主题的旅游都有其鲜明的文化指向。雪乡有自己的文化,之所以近一些年被世人所熟悉,也是由于把这里的雪景同文化活动联系起来所导致的。雪乡已经被开发成为国家森林公园,进入了旅游市场竞争体系,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办出特色,从东北区域脱颖而出,否则逐渐就会淡出大众视野。那就必须要在文化上找到“根”,其他的开发与建设就有据可依,形成有内在联系的、稳定的产业链条。同时,在这一统一思路下进行灵活多变的旅游产品设计也会呈现周期缩短,市场竞争力强的特点,改变雪乡现有的旅游产品单一,季节限制过于严重的不良局面。

2.开发商要加强对原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意识保护

在开发过程中,要抓住文化这条根,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开发建设原则,因为游客是被东北林区粗犷好爽的原生态人文景观吸引来的,到了实地发现全是人工的仿原生态景观,会有明显的心理落差,直接影响景区的发展潜力。对景区房屋的修葺,要参考宏村的模式。对具有地域性特点的吃、穿、住、行、风俗习惯要与居民沟通,与利益挂钩的加以保护,可以参考昆明民族村的模式,保持传统人文资源不被破坏和遗忘。

3.强调责任与利益相结合,促进产业规范化

篇7

色彩设计的形象设计策略指色彩设计呈现企业、品牌、和产品形象的色彩规范,考虑产品设计的整体战略,符合企业、品牌以及整体产品形象的系统要求。色彩设计由于其表现力强,成效快,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品牌、和产品形象塑造的有效手段之一,也必然成为整体形象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对于有完善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形象战略的企业,在整体形象战略的规划下执行产品色彩设计以区别于其他普通的产品,并依赖视觉识别系统和品牌形象创造产品,具有审美感知的视觉形象。系统化的产品设计要求系统化的色彩策略及管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形成统一强大的视觉形象和产品体验影响力,从而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沟通,以获得整合营销传播的一致性和认可度。这是色彩设计的形象设计策略的作用和目的。20 世纪企业广泛应用 CI 体系对色彩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应用和管理。色彩对于品牌整合传播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口可乐作为世界著名品牌,在其 10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可口可乐的红色,成功成为使用色彩的典范。苹果手机的经典黑白色,也充分体现了苹果极简主义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

二、色彩设计的功能设计策略

色彩设计的功能设计策略指色彩在产品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即色彩设计体现消费者的视觉和心理需求,色彩信息传达产品的实质内涵。色彩在产品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首先是美观,看上去好看、漂亮、舒服,也包括:流行、时尚、档次等含义。可以通过对色彩的用户调查(问卷、访谈、讨论、测试等),获得消费者对于产品色彩更广泛的认同;其次,色彩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语言,具有某种确切的含义和提供重要的信息功能,从而提示和引导用户与产品的互动。如:消防设施上的红色具有很好的警示、提示作用;驾驶舱内各种不同颜色的指示灯代表不同状况;黑色和白色家电要与周围的家庭环境空间更好地谐调;最后,人们对不同产品有不同的色彩喜好,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的人们对于色彩也都有不同的喜好,而且,每个人都有一两种自己的色彩偏好。另外,各种颜色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如:蓝色,让人容易平静。这些色彩的功能和作用对于产品设计都发挥着重要影响。色彩设计的功能设计策略要依据设计的目的、使用的人群、具体的使用功能、使用的场景和环境来决定,要通过大量的用户调查来确定产品的颜色。

三、色彩设计的差异化设计策略

色彩设计的差异化设计策略指色彩设计不但要符合产品的一般属性,更要反映产品的特殊属性及特征,从而在产品定位上区别于同类竞争产品。色彩设计的差异化设计策略常体现为:(1)设计主题差异。依据产品不同的设计主题来确定和组织产品的色彩,如:“中国风”设计,基本上会选择一些民族传统的色彩;(2)产品属性特色差异。产品的属性主要包括:形态、色彩、材料、质地(质感)、体量、意义(象征性)、结构、界面等。一般属性指所有产品所共有的基本相同的属性,如:手机都可以打电话。而特殊属性指本产品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方面。如:有的手机背壳采用了木质或竹质。(3)文化差异。在不同的文化中,色彩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如:中国白酒包装常用红色和金色,传达喜庆和吉祥。色彩的确切含义离不开具体的产品和使用环境,单纯讨论色彩的象征性是没有意义的。

四、结语

篇8

慢设计是现代设计领域较为新型的理念之一,其主要内涵是针对现代人类文明以及经济高度发展所带来弊端,包括生态问题、人类心理问题、能源问题等。对现行的设计理念进行的反思,逐步使用“慢”的力量,改善现代商业化快的设计模式带来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并能够很好地达到现代潮流、社会形势、文化的流动变化要求。“慢设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扩大,其本质上属于设计原则,并不是实际的设计技巧指导,其能够作为设计的指导方向,包容性极强,内涵极为丰富,也使得设计者能够无限扩大自身的创新思维。其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表现出设计者的特征,包括身份、性格、反思设计过程等,十分个人化,并可以根据上述信息来评价设计工作的成效,反思也能够使得设计者可以对自我的潜能及作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基本原则

(一)感情的表达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中慢慢积累起来,人与物品之间的感情也是在预期接触和各项操作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但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在快速的活动中忽视了基础的接触及情感的交流,无法看到事务的变化。“慢设计”的理念则揭示了这一不良现象,并对现代的生态价值产生了一定的质疑,逐步开始将注意力转移至感性的情感经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在产品上留下了痕迹,属于其与产品一段专属、独特的生活经历。该理念对产品赋予了人性化的思维,其与使用者在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感情。

(二)内涵丰富

一般的设计理念较为重视产品在环境中的感知功能、物理性质以及使用性能等现要素,而“慢设计”理念中重点关注的是产品直观和潜在的表现形式,与现代设计中的形式主义、功能设计、优良设计等理念有一定的差异。曾经有众多的工程师、艺术家提出一项学术倡议,即由设计类及工程专业类的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跟踪调查,掌握各个物品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包括材料的来源、生产加工、使用情况、报废消亡等,分析出的结果使得参与的人员设计思维逻辑发生变化,对于“慢设计”的理念理解更加透彻,并能够对设计的实践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三)参与交流

在设计过程中,“慢设计”注重用户的参与、交流互动,认真体验设计过程,并与设计人员进行思想交流。制造商不断深入研究人性化关怀的产品关系,使得陶瓷产品更加有亲和力。人们在使用各项工具或者产品,发挥其创造力时,才会逐步改变生活结构,其参与设计中,也使得产品更加具有价值,内涵更丰富。

三、“慢设计”中陶瓷作品的设计分析

(一)装饰要素

人们在选择商品的过程中,往往十分注重对于产品的第一印象,这基本决定了人们是否会购买该商品,色彩是人们对于产品印象感受的重要来源,对于人们购买情况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设计日用陶瓷产品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颜色、质感、造型等要素,色釉装饰是陶瓷产品极为重要的方面。一般来说,人们对于色彩语言存在普遍、共通的认知,即如果看到暖色系的颜色,会有温暖的感知想象,而对于冷色系的颜色,则会产生寒冷的感知想象。但其固定性也并没有绝对的统一,不同文化、信仰的人,对于色彩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色彩语言特性可以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过程中形成典型的特点及风格,从而产品的外观和感性的体会高度统一起来,使得日用陶瓷产品色彩与其要素形成丰富的组合关系,包括功能、性能、质量等。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装饰方法十分丰富,除了色彩装饰之外,还可以运用到手绘图案、花纸贴图等。每一个个性化的手绘图案和花面图案,都倾注了设计者的感情,表达出一种心情、体验、人生哲理等,表达出深厚的人情味。

(二)造型要素

“慢设计”理念中,陶瓷产品的造型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比统一。对比是指存在差异的视觉要素相搭配,使人的视觉感受较为冲击而统一的现象,该现象能够使视觉效果更加生动,主题鲜明。统一的主要构成因素包括颜色、形状、排列组合、数量等,其集中体现出了矛盾统一的哲学概念。在设计日用陶瓷产品造型的过程中,其造型的主要形态、附件形态,均需要综合考虑其他部分的变化,并达到整体上的高度统一。各个陶瓷产品的使用方向、艺术表达、处理手法不同,其造型的规格、体积大小也不同,使得许多产品呈现出高度、体量、粗细的区别,但是其核心风格则是一致的,整体造型较为协调,而细节有变化。第二,和谐要素。和谐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是存在差异的线型或者体态,整体和局部表现的有机结合。视觉效果上需要产品造型的形态富于变化、情趣以及深远的韵味,让人们在使用中获得情感共鸣。第三,平衡要素。设计日用陶瓷产品造型时,其平衡要素包含了两项内容,即力学平衡及视觉心理平衡。将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学现象相结合,运用于陶瓷产品的造型方面,包括茶具、咖啡、杯、碟、碗等,形成等量但是不等形的平衡,且群体组合后,重心处于中间位置,平衡效果良好。

(三)工艺要素

工艺是决定陶瓷产品质感、造型效果以及美感的直接因素,工艺的魅力在于对传统的传承,利用特殊的自然资源制作出韵味悠远的陶瓷产品,其也是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核心要素。自然界的力量,对材料的形态、纹路、色彩等要素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天然魅力的积累是人工无法比拟的,工艺之美即为材料之美,如果没有对材料予以高度的重视,也就是忽略了工艺的重要性。“慢设计”理念充分尊重传统技艺,遵循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则,使得作品更加凄然朴实,具有自然的亲和力。现代科技的高度发达,许多图案、造型均可以使用电脑进行设计,但是自然界的力量及鬼斧神工的创造力拥有科技无法企及的高度。在设计日用陶瓷产品时,不同的材质,其表达方式也有较大的区别,且应用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特殊陶泥的视觉感受及制作者的手感,是材料与制作者之间的交流。因此,设计者需要尊重材质的本性而进行设计,这能够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四、“慢设计”理念下的陶瓷产品设计分析

(一)真实需要之“慢”与陶瓷设计

将设计时间延长,能够为“慢设计”争取到更开阔的空间及更长的思考时间,保证在设计产品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包括调查与分析、模拟与体验等,实践慢设计理念。基于“慢设计”的陶瓷产品与基于功能设计的产品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前者更注重于产品的玩味层面、精神层面,而后者则是更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对此,在运用“慢设计”理念时要考虑到人们对于陶瓷产品的真实需求,避免因重功能而忽视其他精神层面的设计,并由此保证陶瓷产品可以在慢设计的层面上得到全面、健康、充分的发展。

1.脱离利益的束缚

急功近利是导致陶瓷设计无法有效融入“慢设计”的重要因素,为了脱离急功近利思想与利益的束缚,应注重考虑产品使用者的真实需求,避免浪费资源。例如,寿司餐盘“堆雪”具有表面洁白、光滑的特点,餐盘轮廓呈裙角状,裙角的变化式设计不但能够美化餐盘轮廓,使餐盘造型独具美感,还无需依靠表面堆积花纹等装饰让产品的价值获得提升,而是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真实需求,同时也使陶瓷餐具拥有了一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在设计时要考虑激发产品使用者的情感共鸣,让陶瓷产品能够承载美好时光的回忆。例如,设计陶瓷捕蜂器时,可以将器物形态与黄蜂外形融合在一起,使器物使用者在看到陶瓷产品时能够马上与日常印象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被产品所吸引,并留下良好的印象。

2.融入生活细节元素

“慢设计”需要设计者将行进的脚步放慢,用心发掘生活中的设计灵感,通过观察、思考等将生活细节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当中。要在深思熟虑中对多种设计方案做出选择,避免在匆忙中做出决定,以便把握好“慢设计”之精髓,使设计灵感取源于生活,并同时为生活需要服务。维持平衡与把握节奏是保证“慢”的力量与生活真实需要可以实现结合的关键点,维持平衡重在维持精神体验与物质体验的平衡,把握节奏则重在以慢生活节奏体现出人文关怀。例如,“tescoma陶瓷手动榨汁器”具有使用方便、形态小巧以及便于清洗等特点,避免了电动榨汁机规格较大、不便存放及清洗麻烦等特点,同时还可以作为餐桌摆设的装饰物。

(二)自然而成之“慢”与陶瓷设计

重视效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生活忙碌、工作节奏加快不免使人们丧失部分“慢下来”的耐心,会导致陶瓷设计过程无法真正找到与他人、世界的连接点。因此,要真正做到“慢设计”,则应注重把握住自然而成之慢,投入充足的精力与时间深入分析人们对于陶瓷产品的真实需求,明确定位产品设计工作,避免将“慢”理解为产品设计速率方面的慢。

1.生态平衡与产品设计

在设计陶瓷产品时不可忽视生态保护与生态平衡理念,要充分考虑如何对本区域可用资源进行优化,避免破坏生态平衡。需要考虑产品原料,如调配色釉、瓷泥及陶泥等开采量是否过度,开采过后是否会影响环境等,以便通过陶瓷设计高效利用产品原材料,避免出现浪费或污染环境等问题。例如,美国EOSD公司为了使生产的陶瓷产品更自然、更具有亲和力,在设计时采用了软瓷工艺,改变泥土原有的排列结构。如此一来,不但增强了产品的弹性,同时也使陶瓷产品变得柔和,不再具有坚硬或冰冷的质感,最重要的是能够为产品造型设计提供更多选择,降低了陶土资源消耗量,并避免了高污染及高耗能的设计形式,这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2.协调、公平与产品设计

协调、公平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因此在设计陶瓷产品时应兼顾协调及公平,坚持环保设计与绿色设计,以实现自然而成的慢设计。例如,在设计时应注重缓解过度消费的状态,以多样性及多元化作为设计的立足点,减缓资源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避免因不必要的更新换代而造成资源被浪费。此外,在设计陶瓷产品时运用“慢设计“理念,还应积极摆脱现代化的快速生产模式,将环保作为吸引客户群的设计要点,迎合现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保”的慢生活理念。

(三)耐久性之“慢”与陶瓷设计

过度消费不利于产品实现持续利用,新产品虽然不断出现,但呵护旧物并保证旧物可以继续发挥功用是慢设计的重要任务。通过慢设计,不但能够重新利用已经被闲置的陶瓷产品,在部分情况下甚至可能让陶瓷产品发挥出原来不具备的功效。

1.保证陶瓷产品具备经久耐用的特点

陶瓷产品的制作工艺标准较高,且所采用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耐久性通常优于钢铁制品或铜制品,耐热性能优于玻璃制品,且比塑料产品更环保。因此,在耐久性设计方面,陶瓷产品更具优势。在运用慢设计理念时,可以利用陶瓷制品的特点,并根据人们对于环保、卫生以及审美的需求,设计出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例如,可以为室内培育鲜花设计专门的陶瓷花盆,花盆宜设计为洁白色泽,以便衬托出花草的娇嫩,同时考虑到花草更换、花盆清洗因素,将花盆外形设计为质地厚实、大方简洁的形态,以便在保证陶瓷花盆耐久性的基础上,注重人们的审美需求。

2.赋予陶瓷产品历久弥新的情感

陶瓷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在快节奏与高负荷状态下的人们更渴望通过身边的器物重新找回原始纯真的生活状态。对此,在设计陶瓷产品中运用“慢”设计理念时,应注重采用独特的设计形式赋予陶瓷产品特殊的情感,让人们能够在陶瓷产品中获得缓解压力的介质,让陶瓷产品可以为人们带来舒适感与亲切感。此外,基于“慢设计”的陶瓷产品应为人们发挥想象力“留白”,让人们可以产生与陶瓷产品相互交流的渴望,并确保陶瓷产品能够传达健康与平衡的信息,启发使用者与自然和谐共处、关心生活与快乐的本质。生活体验与文化熏陶是激发人们对器物产生情感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运用“慢”设计理念时,要注重融合生活体验与文化传统。例如,丹麦皇家陶瓷厂设计了一套唐草蓝花餐具、茶具,在陶瓷餐具与茶具上绘有钴蓝色唐草图案,而器具形态则被设计为西方传统茶具、餐具样式,形体主干压纹与顶盖造型均具有西方传统色彩。此外,由于丹麦人的文化中已经融入了较多的唐草元素,唐草图案不仅象征清闲雅致与和谐柔美,传承了历史的厚重感,因此有助于激起人们的审美体验,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情感寄托功能。

五、结语

篇9

1.学生缺乏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只有经过长期的熏陶才能提高,但许多工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根本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课程训练,大学艺术类课程主要集中在大学一年级,科目少、学时短,这对美术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培养艺术修养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美术基础薄弱、缺乏艺术修养,致使许多工科院校产品设计学生缺乏艺术审美能力,这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从最终的效果图到展板排版设计都缺乏美感。

2.教师缺乏设计实践经验当前,工科院校引进的教师虽然都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他们大多数没有接触过具体的设计项目,对许多设计可行性问题、实际产品的设计经验、产品开发流程等缺乏了解,这使得许多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只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设计的市场性以及设计与市场的关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熟悉产品的生产流程,又无法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无法满足市场对产品设计人才的需求。

3.学科设置缺乏交叉渗透产品设计教学改革在学科设置上主要分为三类:机械专业教师讲授的工程力学、造型材料与加工工艺等工程基础课程;艺术学院教师讲述的素描、色彩和效果图技法等艺术类课程,专业设计教师讲授的产品、包装、字体与板式等设计专业课程。这三类课程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主要采用的是机械专业工程设计教学方法和传统美术教育的教学手段,各课程都由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讲授,各学科之间缺乏交叉和渗透,这不仅造成许多学生在择业时选择了与产品设计无关的工作,也造成企业招不到符合需要的产品设计人才。

二、产品设计教学改革方向

1.调整课程结构产品设计是一门涵盖审美、管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美学因素对于工科产品设计学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产品设计专业必须尊重学科特点,针对学生缺乏美术专业训练和艺术熏陶的实际情况加大素描、色彩等艺术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训练学生准确把握形体、对色彩的敏锐度、设计中色彩的搭配、三维造型能力、对产品形态的把握、增设优秀产品设计赏析课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与市场联系紧密的产品设计课题,促进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凸显产品设计专业特点,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优化师资结构聘请在产品设计领域有重要科研成果或重要影响的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促进学术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选派优秀在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到国外深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定期委派教师到企业和工厂进行学习锻炼,熟悉产品设计流程,了解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标准;聘请国内或国际著名产品设计师作为学院的名誉教授,推动学科发展。

篇10

儿童产品包装附加功能的拓展

当代儿童产品包装的特点在于基本功能和附加功能的完美结合,包装从本质上来讲是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使商品易于认知和使用、便于运输等,这是所有包装的基本功能。

包装的附加功能是指在包装原有功能的基础之上,通过设计和生产过程的有效劳动创造的新功能。对于企业而言,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品的附加值越高,虽然经营成本会有所增加,但往往产品的销量就越好,也伴随着较高的利润,使其能够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商品的增值因素,使得企业的生命力、市场竞争力更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拓展产品的附加功能,可以有效的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甚至使包装的生命周期大于产品本身,做到物尽其用,既节约了资金又节省了能源消耗。

在包装设计创新中,要善于思考和借鉴,创意本身就是把也许根本无关的事物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例如纸和笔的创意,见图1,设计师把经过特殊处理的纸折起来就成了画笔。设计的创意,可以启发孩子的思考和观察能力,使其热爱生活、锻炼大脑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儿童产品的包装设计领域,设计师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使其附加功能得以拓展。

1让包装盒变成提高儿童动手能力的玩具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产品包装在消费者打开包装盒的一瞬间,其利用价值就几乎完成了,特别是儿童产品的包装,很多家长由于顾及包装的环保性、安全性或占用空间等种种原因而当即弃之。其实,常见的纸质包装盒如果加以创意性设计,便可实现包装加玩具的双重功效。例如:可以将包装盒与贴画结合起来,儿童可以将包装盒上的某些可爱的图案或字母揭下来贴到别处。

这既锻炼了幼儿的手指灵活度又免去了家长购买贴画的费用。或者可以将硬质包装盒设计成儿童经过简单的折、撕、粘、拼等手工劳动,而制作成小房子、相框、CD盒、小动物、简单家具等玩具。儿童经过动手制作,不但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很有成就感。国外也有很多公司在儿童产品包装盒的功能拓展上做出尝试,雀巢加拿大公司曾推出3款“Smarties”节日糖果筒,此款新包装可以通过旋转筒身的3个分割部分,组成多样化的、不同的彩色商标图案。

2让包装盒变成锻炼儿童创意思维的工具

儿童的天性就是用于尝试和创造,对儿童最好的开发就是给他足够的空间任其发挥,儿童绘画发展分为4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和写实期。3~4岁儿童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是儿童绘画的最初级阶段。设计师如果在这个年龄所对应的产品包装上结合产品的特点和造型,留恰当的空白,变成儿童的画纸,任由孩子去绘画、填色和创造,可以增加儿童与产品的亲切感,使原本功能单一的产品包装变成儿童可炫耀的作品。比如包装盒经过儿童的涂鸦性绘画可以成为具有个性的笔筒、灯罩或储物盒,可谓一举两得。也可以在包装盒上经过压痕等特殊工艺处理,使其成为七巧板或马赛克益智拼图,这种拼图适合2岁以上儿童使用。“LEE”手袋设计的思维,也是值得儿童包装借鉴的,见图2。

3让包装的创意为生活带来色彩

创意改变生活,创意引领时代,创意产业是无边界产业。从儿童产品的包装设计角度来看,一个好的设计创意的产生不单由设计师的大脑决定,还受到科技的发展、包装材料的研发、经营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种感温材料已经逐渐运用到生活日用品中,例如感温变色杯的原理,是受微胶囊变色材料层的影响而产生的;美国有一款儿童用温控变色安全勺,是用专利传感材料制成,原本彩色的小勺在超过43.3℃的时候会自动变成白色,以提示家长注意防烫伤。如果类似技术运用到儿童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利用温度控制包装的色彩,常温下包装呈现原有的色彩,当用手触摸有热传递发生或当外界温度产生一定变化时,包装表面的色彩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儿童亲身体会到温度可以改变色彩,理解到原本很难用语言解释的科学道理。

还有很多包装创意能为生活带来便利,比如中山牛油曲奇饼干包装上贴有“循环使用包装”、“百威纸巾盒”的提示语,见图3,更为细致的是纸巾抽取口有保护垫圈以防锋利的铁盒划伤手指。宜家家居现在销售的各类(纸制或金属制)储物盒售价基本都在几十元至上百元每个,特别是很多纸制储物盒的设计都可以和商品包装设计结合起来。也可以将糖豆的包装盒设计成名片盒或药盒、将某些塑料包装盒设计成肥皂盒等。

包装的附加功能相对于其基本功能而言虽然是次要的,但这种富有知识性、益智性的设计可以使儿童在使用商品的同时增长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而且最大限度的延长了本来可能随手丢掉的包装的生命周期,岂不两全其美。

儿童包装附加功能研究的社会及经济价值

包装的特性决定了其生命周期较其他产品短,包装大都属于一次性使用,使用后约80%转化为废弃物,往往是精美坚固的包装转瞬就被丢弃。如果通过设计,在包装成本控制的合理范围内,一件包装成品不但可以完成保护商品、促进销售的使命,而且还能继续担当生活中的某些角色,实现一物多用、物尽其用,甚至给生活带来色彩,包装的附加价值就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延长其循环周期,使能源、材料、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得到产出最大化。包装附加价值的作用不可小觑,对商家而言,这样的产品摆在商店的货架上,比起同类商品更具吸引力,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使用商品和利用商品包装的双重需求,激发儿童家长的购买欲望,满足儿童探知新事物的天性。这就是最直接和有效的包装“Recycle”:对包装的合理再利用,延长包装的生命周期,使包装获得新价值,也推进了包装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以包装为载体拓展其附加功能,归根到底依赖的是设计创新。21世纪的包装设计将是以人文本的发展趋势,设计使生活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更和谐。设计师和企业要以更道德、更负责的态度和方式,设计创造适合儿童特点的产品包装,通过包装传达给孩子们绿色、健康、节约的环保理念,在物质、精神、环保、经济效益等多方面为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