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范文
时间:2023-04-08 17:3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言文阅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送东阳马生序》属于《语文课程标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之一,是初中重点文言文之一。在考试中,文言文的考查一般涉及以下几个考点:1.文言文默写。2.文言文阅读。考查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二是比较阅读(涉及课内与课内的文段、课内与课外的文段比较)。综观这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本篇课文常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主要以考查文言文阅读为主。考查主要包括:(1)划分句子的停顿和朗读节奏,给相关的语句加上标点符号。(2)考查常见虚词、关键实词的意义和用法。(3)重点语句的翻译。(4)理解文段意思,归纳文段中心。(5)体会作者感情,分析文章观点。一般答题时要求答出抒感、表达理想或抱负等内容。(6)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联系社会、生活或自身谈感想、说启发、表态度等。
二、真题演练
(一)(2010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1~4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语段选自课文《》。
2.给黑体字注音并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
3.下列黑体字与“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
A.小大之狱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乡为身死而不受D.先帝不以臣卑鄙
4.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A.不敢稍逾约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我选A句,翻译:
我选B句,翻译:
5.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求学精神和态度?
(二)(201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
古文阅读。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倍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者出。”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顾炎武《与友人书》节选)
1.下列词语中黑体的词意相同的一组是()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2.解释下列黑体的词。
(1)或遇其叱咄()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若既不出户()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但在阐述“为学”方法时,两段文字相同之中又有不同,请认真阅读后分析并指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
不同:
篇2
由于语言的古今演变,读文言文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语言的疏通理解问题。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为以后自己能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语言的积累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对课文的“肢解”,而是在对课文进行语言分析的过程中培养文言意识和语境意识,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能够根据语境合理推断词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具备了“读”文言文的基础。
从文化和思想的层面去解读文本,从文言文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这是读文言的关键一环。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读的时候要学会用“泡”的方法去丰富还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心理上的愉悦。如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思想,荀子的“性恶论”与“劝学”的关系,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古代知识分子“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对立统一,魏晋士人的生死观、韩愈“抗颜为师”的开拓性等等,如果在这些方面多少有了自己的一点儿感悟,那就是最大的收益。
文言阅读的目的之三是品味鉴赏古人为文之精妙,学习古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叙述描写、人物刻画等方面的为文之道。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是从几千年的文化宝库中优中选优的精品,含英咀华,学习借鉴,无疑是提高审美与写作能力的一个捷径。如《勾践灭吴》的详略取舍就很耐人咀嚼,详写勾践“十年生聚”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勾践的言行可以说是神情毕肖,但对灭吴的战略部署与作战经过却写的很略,详略的安排并不与“时间”成比例(勾践积蓄力量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灭吴之战断断续续打了近十年)。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要结合作者写作的目的去分析,作者的目的是要突出“谁得到百姓的拥戴说就能成就大业”这一历史经验。
那么,高考文言文考查什么呢?
文言文测试以语言考查为基础,但更加关注对内容的理解、分析。
文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等方面。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很大程度上设置在文言基础知识上。
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着就是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都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对已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30首,《劝学》《滕王阁序》《前赤壁赋》等古文1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不能把背诵课文的目的归结为为了高考试卷中得到4分的成绩。
提高阅读文言文水平仅停留在积累上面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
实词主要掌握古今异义的词、多义词、通假字和词性活用的词。
古今异义的词的难点,是那些古今都有的、但在意义上却有了较大变化的词。初学者往往用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去套。多义词的难点是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多的达十多种义项,怎样选准其含义并不容易。
词性活用是文言语言的一大特点,它主要体现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类词上,且有一定规律。
如2003年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所考查的四个文言实词,在课内都学过。“讽”,见“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传》),都作“规劝”讲。“哂”,见“夫子哂之。”(《论语·侍坐》)作“微笑”(含讥笑义)。“遇”, 见“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列传》)都作“对待”,与“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中的“遇”同义。“遇”在文言中不作“优待”;如果遇“殊”结合,“殊遇”那就是优惠的待遇了。“务”,见“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作“致力”。 由此可见,高考涉及到的常用实词,一般在课内都见过,只要学好课文,掌握这些常用实词,解答高考试题还会有困难吗?
文言虚词,主要掌握虚词的语法功能。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5个虚词,《考试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但仅掌握着18个虚词也是不够的。
如全国题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d.即刑讼女而祭扫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答案为c。 c项上句的“以”为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下句的“以”也是连词,表修饰关系。考查“遂”“因”“以”“而”四个虚词,其中“遂”字虽属常用虚词,但不在《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范围之内。这就说明高考命题是以文本为基础,只要文本中出现适合考查的词,就可能突破考纲的限制。
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加强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试题比例也有所增长;2003年试卷中更有“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设题明显,还有“对作者评价的评价”等,这就说明高考在对考生的素质要求上又上升了一步,进一步开拓了考生的思维空间。这一导向将会影响到今后的命题方向,值得考生重视。
读懂古文,这是高考对文言文的基本要求。用于考查的文本,一般式,一段四五百字的纪传性文字(如2004年全国题《后汉书·孟尝传》片断),写了某人(东汉孟尝)的几件事。再看全国和其他各省市的试卷,文言文的文本最具传统性:与往年(甚至可以推到十年前,1995年古文的测试文本《郑善果》、1994年的《何子平》等一直到前两年的如2003 年的《裴矩传》、2002年的《李将军列传》等)的文言文测试文本没有太大区别,都属于浅易文言文。
考试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读懂文字。把一长段划分解阅读。
2004年《孟尝传》这段文字说了四件事:
第一件在先介绍孟尝是一个怎样的人后,介绍了上虞的一位寡妇在婆母去世后,受小姑子的诬告负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挺身而出,为她洗白冤情,最终天降大雨,五谷丰登。第二件事,孟尝在当合浦太守时,革除前任留下的弊病,移风改正,终于使失去的珠宝又回来了,百姓安居乐业。
第三件事,孟尝深受百姓爱戴,当要离任时,百姓牵着他的车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的船趁着夜色偷偷地离开。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第四件事,写尚书杨乔十分赏识孟尝,并竭力向桓帝推荐他,但没有受到重用,最后老死于家中。
读懂了这段文字,其中两道题会一目了然。
学习文言文还要明确文言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添,不遗漏,不走样;所谓“达”,就是要求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没有语病;所谓“雅”,就是文字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有表现力。一般考试的要求,能达到前两条,即可得分。
一是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添,不遗漏,不走样。如全国卷第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l)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答案为: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答案要点是:实——果实(草木之实,足实也《采草药》); 比——并列,挨靠在一起;比境,两地很靠近; 贸籴——贸易,买进粮食。籴,买进粮食。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答案为: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答案要点是:穷泽——贫困的湖泽,自——亲自, 就——来到
二是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无语病。如乙卷第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这个句子分两句翻译,整段文字分为“乃疑……然也”、“及得……知也”两句。
答案为: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而已。
要点:“特”“壮其说”“得”“诬”“本”“但不尽知”
篇3
何岳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俟工(sǐ):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用|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
问其银数与封识标记皆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不敢与家人言之()遂以还之()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4、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
【参考答案】
1、问|其银数与封识标记|皆合
2、这件事于是(就)曾经听说
3、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篇4
魏收改武学文
魏收①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②郑伯调③之日:“魏郎弄戟(jǐ)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④,坐板床,随树阴讽诵⑤,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选自《北齐书・魏收传》)
注释
①魏收:北齐人。②荥(xí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③调:嘲笑。④夏月:夏季。⑤讽诵:背诵。
赏识
“戟”及其他。上文郑伯嘲笑魏收说:“魏郎弄戟多少?”其中“戟”泛指所有兵器。“戟”本是青铜制成的兵器,它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既有“矛”直刺的功能,又有“戈”横劈的作用。杜牧在《赤壁》诗中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其中说到的“戟”就是这种兵器。除矛、戈、戟外,古代进攻的武器还有刀、斧、箭、炮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及__________;②辍_________
2.翻译:
①颇已属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以武艺自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积年,板床为之锐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文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遂折节读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
①就改变志向努力读书;②因此跟随别人读书;③于是埋头读书;④就斩断兵器致力读书。
译文
魏收十五岁,已经很能写文章。等到随同父亲到边关,爱好练习骑马射箭,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荥阳郑伯和他开玩笑说:“魏郎你用的戟多少重啊?”魏收很惭愧,于是回过头来读书。夏季,坐在木板床上,跟随着被树遮蔽的影子移动背诵书。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精力充沛不懈怠,(后来)他凭借文章华丽而闻名于世。
参考答案
1.①等到;②停,此指懈怠。
2.①很能写文章;②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③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④凭文章华丽而著名。
3.①
申屠敦之鼎
洛阳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②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③,其文烂如④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⑤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⑥不已。众共折辱⑦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
①申屠敦:复姓申屠。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②鼎:古代的炊具,三足两耳。后演变为工艺品。⑧云螭(chī)斜错:云与螭(兽名,外形像龙而无角)互相掩映交错。④其文烂如:它
的花纹斑斓。
⑤淬(cuì):
金属烧热后浸在水中或油中。⑥辨数:多次争辩。辨,通“辩”。⑦折辱:挖苦。
文言知识
说“诚”。“诚”可指“诚实”、“诚心”。如“心诚则灵”,又如“无诚意则去”。上文“是诚非真也”中的“诚”,解为“确实”、“的确”,作副词用,句意为这的确不是真品。又,“吾诚章某之子”,意为“我确实是姓章的儿子”。它又解为“如果”,如“诚能如此,则王业可兴矣”,意为如果能这样,那么大王的功业可兴盛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布衣__________②焉__________③象_________
④穴______⑤略类_______⑥第______⑦孰______
⑧次第__________⑨已_________⑩噤__________
2.翻译:
①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形酷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吾今然后知势足以变易是非也____________;④士之于文亦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题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洛阳有个平民叫申屠敦的有一个汉朝的鼎,是在长安的一个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这个鼎外形)云和螭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西边有个姓鲁的人看见了这个鼎非常喜欢,找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铸的时候浸泡在稀奇的药水中冷却,还在地下挖了个洞埋了三年。泥土和药水都腐蚀着鼎,铜的本质已经产生了变化,和申屠敦的大体相似了。一天,鲁生把鼎献给了一个有权势的贵人,贵人很珍视这个鼎,宴请宾客并赏玩这个鼎。申屠敦恰巧也在宴席上,心里知道这是鲁生的东西,于是就说:“我也有一个鼎,外形跟这个很像,只是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权贵的人请他把鼎拿来让他辨别,(权贵人)看了很久说:“不是真的。”那些宾客一个接一个地都说:“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忿忿不平,争辩个不停。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敦就不敢说话了,回去感慨地说:“我经历这事之后才知道权势竟可以改变是非了。”龙门子听了笑着说:“敦认识的有什么晚的?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
参考答案
1.①平民;②指代汉鼎;③模仿;④打地洞;⑤大体相同;⑥只是;⑦哪个;⑧依次;⑨停;⑩闭口。
2.①那权贵把它当成珍宝,在招待宾客宴饮时欣赏它;②那开头极像这鼎;③我经历这事之后知道权势竟可以改变是非(颠倒是非);④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
3.抨击社会上有权势就可颠倒黑白的现象。
强弱之辩
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①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有力。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刚,金刚不辍③其弱也。(选自唐・罗隐《两同书》)
注释
①奉:尊重。此指陪衬。②御:支配,此指显出。③辍(chuò):停。此指消除。
文言知识
“然则”及其他。“然则”在文言中是个固定词组,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上文“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意为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又,“虽然”,相当于“虽(这么说),然而……”如“虽然,其事有本有原”,意为虽这么说,然而那事情还有本源。又,“于是”,相当于“在这个时候”,如“于是暴雨,人皆避之”,意为在这时候突然下雨,人们都躲雨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夫________________②宗__________________
③金________________④至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
岂怯懦之谓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基本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强的不是自己很强,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所谓弱者,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怯懦的人吗?可见在于有德,不在于有力。金属是天下最刚强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那么水的柔弱能成就它刚强的一面,金属的刚硬不会消除它柔弱的一面。
参考答案
1.①句首发语词,无义;②推崇;
③金属;④极。
2.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柔弱的人吗?
3.强与弱是相对的。
诸葛亮传略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①,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②,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③南征,荆州刘琮④举州委质⑤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⑥。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⑦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章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
①八尺:汉时1尺约合今7寸。②扰乱:动乱。③魏武帝:曹丕称帝后追赠父亲曹操为魏武帝。④刘琮:刘表之子。⑤举州委质:意为把整个荆州送给曹操而自己投降曹操。⑥吴会:吴国。⑦江南: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文化常识
“九州”之说。我国古代历来有“九州”之说,意为中华大地由九州组成。但说法不一。《尚书。禹贡》上指冀(今山西一带)、兖(今河北一带)、青(今山东一带)、徐(今徐州一带)、扬(今长江下游地区)、荆(今湖北、湖南一带)、豫(今河南一带)、粱(今四川一带)、雍(今陕西、甘肃一带)。而《吕氏春秋》上有幽州而无梁州;《尔雅》上有幽州、营州而无青州、梁州。上文所说的荆州与益州(今四川一带)是古代两大行政区划。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少__________②逸__________③殊量__________
④纳__________⑤既__________⑥拜____________
2.翻译:
①时人异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众寡而无立锥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权既宿服仰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与武帝交战”其中“交战”是指__________之战。
译文
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英雄霸王的气概。身长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遇到汉末,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声望显达。这是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做礼物送给了曹操而自己投降曹操,但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而且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非常雅致,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备能够用兵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江南都平定了,后来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参考答案
1.①年轻时;②超出;③特殊的才能;④交;⑤已;⑥任命。
篇5
一、文言文阅读的意义重大不可忽视
首先,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脍炙人口的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具有极为丰赡的精神内涵,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诵读文言文,能够使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潜移默化地扎根,为民族的血脉薪火传递正能量。我国现存的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绝大多数用文言书写,要继承,必先学会文言。正如名师韩军所说的那样:“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其次,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精神财富。文言诗文,更对学生的精神和语感起熏陶感染的作用。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舍生取义”,文天祥的“丹心照汗青”等浩然正气,穿越古今时空,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和匹夫百姓。
再次,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文言文形式典雅,内涵丰富,可品味鉴赏古人为文之精妙,学习古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叙述描写、人物刻画等为文之道。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尤其是选入教科书的文言文,是从几千年的文化宝库中优中选优的精品,学习借鉴它们,无疑是提高审美与写作能力的捷径。
二、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1.诵读法
诵读包括朗诵、背诵两个方面。诵读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通过诵读,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更容易感悟作者的情感态度。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经济时代当然不可能“书读百遍”,但朗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诵读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方法,是整体感知文章的有效途径。文言文的音韵之美唯有诵读方能领悟。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均可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整体感受文言文的情味理趣,通过朗读、背诵,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也就记住了。通过反复诵读,从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哀乐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的共鸣,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范读;学生也可集体朗读、个别朗读;读全篇,读某几段,或读某几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反复诵读,要读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在反复涵泳中受到美的熏陶,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实践证明,背诵相当数量的文言文,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使学生终身受益。
2.品读法一些文言文语言精练,遣词造句颇为讲究,教学时就可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品读。例如《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品味语言的角度来看,则应重点品评“清”的丰富内涵。柳宗元一再遭贬,心情抑郁,看到如此幽深冷寂的环境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吗?这“清”既是环境的特点,也是作者内心的写照。又如,在阅读中抓住《出师表》中的“报先帝”、“忠陛下”,即可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人情世故。文言文言简意赅,意境深邃,字词解释只是层面,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品味、鉴赏方为上乘境界,文章的未尽之意、余音绕梁等妙处都在此。
篇6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语法语境;结构语境;事理语境;关联语境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向来是学生的一个软肋,而文言文阅读的第一步,就是理解文本内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除借助已有文言知识来把握外,另一项方法是借助语境来判断。这里的语境就是语言环境,是指语言本身的字、词、句、段及篇章所构成的环境。文言文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里的“文中”强调的是语境,既体现了高考对文言文系统全面的考查,又符合认知规律,实际上不论是“理解”还是“翻译”,我们都倡导“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即准确翻译一个字句的意义,必须从理解该字该句的上下文语境入手。笔者将文言语境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语法语境
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屈折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包含词的构词、构形的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文言文考察的重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实质都与语法相关。每个句子都存在相应的语法规则,这就构成一个语法语境。因而,可以运用语法语境解决文言翻译的难点。《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速”字根据语法来分析,应做动词,解释为“招致”。2015年高考全国卷1翻译题第一小题“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中的“帝”本来是名词,但是它紧随能愿动词“可”之后,我们根据这个语法语境可以判断,“帝”此处应做动词用,解释为“称帝”。第二小题“金人虽不吾索”中的“不吾索”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应该前置,可以由这个语法语境推出“不吾索”应为“不索吾”。
二、结构语境
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高度浓缩、精炼,字斟句酌,既求质胜,又求辞美。文言句子讲究句式工整、对仗,常用排比、对偶、互文等修辞格,因而句子之间常形成对称结构,这就构成了一个纯粹的结构语境。对称结构的前后句子相对位置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思相对、相同或相反。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结构语境,由一个已知的词的词义、词性和用法来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词义、词性和用法。例如:“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篇第四)中“约”可根据相对位置的“乐”推出“贫困”之意思,“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中“简能”与“择善”意思相同,“简”字应译为“选拔”。2015年高考湖南卷翻译题“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中“堙”虽为生僻字,但是可以依据下句的“缺者补之”来判断,再结合“疏”字推断,“堙”应该与“缺”相对,译为“堵塞”。2014年天津卷翻译题“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中“治”若按常规思维只翻译为“管理”,翻译也不到位,它的位置与下文的“失”对应,再联系前面的“补”字就可以补充翻译为“管理(的不足)”。
三、事理语境
所谓事理,就是事物的道理。《管子》中提到“慎观始终,审察事理”。慎重地观察事物发展的从始至终,可以详察事物发展的道理。反过来,亦可借事理来研究事物发展的动向。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构成,我们可以借助这个逻辑构成推断事物的走向或者事物发展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个逻辑构成,在文本阅读中就是事理语境。文言阅读时,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理语境,有助于我们扫清阅读障碍,方便作答。《鸿门宴》中,樊哙曰:“此迫矣,陈请入,与之同命。”此句中,“与之同命”到底是“与刘邦同生共死”还是“与项羽拼命”呢?联系下文樊哙的言行,我们可知,樊哙并非鲁莽地要与项羽拼命,翻译为“与刘邦同生共死”比较合理。《项羽本纪》中“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中“绐”字为生僻字,然而下文有“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我们就可以借助这个结果推断出“绐”应为“欺骗”之义。
四、关联语境
篇7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略读 细读 重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161-01
略读,就是要粗略了解文章的大意,把握文章的大概结构和文章的情节,弄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了解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人什么事。并不要求弄通弄会全文中细节,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也无需在这时一一研究作解。这一过程就是要快读,就是要跳读,就是梳理文章思路的过程,就是根据文章中提供人物、事件等信息,还原一个故事情节,一个人物形象。如《促织》一文,在粗读的过程中就是要了解本文的故事发展情节。首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祸患起源于宫廷,文章开篇就提到“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接下来讲述故事的开端,写成名因交不上促织而遭受到的痛苦“苦受杖刑”,同时由于成名善良无处觅促织而“转侧床头,惟思自尽”,又饱受精神之苦。接下来讲述故事的发展,写到成名因为占卜而得到一只促织,从而也为成名一家带来解脱困难的希望。接下来讲述故事的部分成名得到促织又因儿子的好奇而失去促织,成名儿子投井自杀,化为促织,为成名解脱苦难。在故事的结局中,成名因祸得福,由于成名献出的促织展现了高超的技能博得皇帝赏赐,成名的儿子复苏,一家人皆大欢喜。最后为作者的评语部分。总之,这类文章无论是记事为主还是以记人为主,都应注意文章中的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和文章的线索。
细读,要求语速稍慢,注意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把握文章中的关键信息。这就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把握细节,在不明白的地方做记号,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问质疑,然后再集中精力解决问题,这种方式适合自己喜欢的课外作品阅读。在考试过程中也可以先阅读考查题目,根据题干中的要点考查信息,在原文中标记出来,再回到原文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每一个选项都要回归原文,仔细推敲。审题的过程也是回归原文的过程,选择题的选项,文章的注释对原材料的解释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通过质疑解答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效率,也可以在关键的考题中,多用一些时间,本着先易后难的顺序,提高做题的正确率。2009年高考全国卷,第8题,D:动之军法从事,动:招致,动在这里是总是、常常的意思。在翻译题中注意找关键词语,注意翻译语句的连贯通畅,意思相对完整。2009高考全国卷中翻译题“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中“相”译为“相互”,“交结”译为“结交”,“未有”译为“没有不”。相、交结、未有各1分,大意1分,共4分。中“庶”译为“老百姓”,“合”译为“全都”,“因”译为“于是”,“数”译为“几”。庶、合、因、数各1分,大意2分,共6分。翻译时要注意文中重点字词句式活用等情况,注意要逐字翻译,与原文保持一致,掌握增、删、留、变等四点,推断出考察点也就是给分点。要做好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积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两者结合,则问题迎刃而解。
篇8
右溪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选自《四部丛刊》本《元次山集》)
1、所选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段之间又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答案: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上一段正面(直接)描写景物,为下铺垫;下一段借景抒情,借写右溪水清石怪境幽,值得赏爱而无人赏爱,而引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惆怅。
本文上半段写景,下半段写清,突出情为景设,情景交融,形神俱备。
两段之间的关系:
上一段写景,下一段写情,突出情为景设,以景寄情,情景交融,形神俱备。
2、结合上下文仔细想想'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篇9
木兰诗文言文阅读
【甲】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乙】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丙】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②。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列子·说符》)
注:①[中]射中箭靶。②[守而勿失] 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
阅读题:
1.(2分)下面句子中“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 )
A.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B.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C. 然足下卜之鬼乎
D.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2分)指出下面括号中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 )
A.皆次当行(行:行军) 会天大雨(会:恰逢)
B.或以为死(或:有的人) 楚人怜之(怜:爱戴)
C.念鬼(念:念叨) 又间令吴广(间:暗地里)
D.卒中往往语(往往:经常) 皆指目陈胜(目:看着)
3.(2分)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 “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4.(2分)下面对《陈涉世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体现了陈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与判断。
B.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写出了陈胜对民心的深刻洞察。
C.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表现了陈胜对天意的准确领悟和把握。
D.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生动表现了陈胜谋略所产生的奇特效果。
5.(2分)下面对《列子学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6.(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
非 独 射 也为 国 与 身 亦 皆 知之。
木兰诗阅读题答案
1、D
2、B
3、C
4、C
篇10
关键词: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 复习策略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都明确要求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纵观7年高考试卷的文言文阅读题,从最初的宁夏海南卷到现在的全国新课标卷,从选材类型看:2007年韦丹、2008年稽绍、2009年朱昭、2010年花云、2011年何灌、2012年萧燧、2013年李揆,考查的全是史传类人物传记;从选取材料的时代看,分别选自《新唐书》、《晋书》、《宋史》、《明史》、《宋史》、《宋史》、《旧唐书》,选文全部来自“二十四史”;从考题看,客观题主要是对实词、人物性格及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等考点的考查,主观题是传统的翻译题。因此,人物传记类文本应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
这些人物传记,传主多为正面形象,多是清官廉吏、忠臣义士,传记主要记载传主的生平事迹。通常开篇先交代人物姓名、字号、籍贯、家室、少时经历,然后将人物的立身行事细致地记录下来,以反映人物的性格品德,最后交代人物结局,身后毁誉荣枯。在做题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传记类文本会以时间为线索,以任职与官衔为行文标志,以品行为中心决定材料取舍,一般记述传主的2~4件事,集中表现传主思想品德、个性特征的一两个侧面。也就是说,人物传记类文本的读点是通过人物事迹读品格,由此在复习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意识到人物传记类文本的解题有三个关键词:人物、事件、品格。这些传主的品格都离不开“忠、孝、仁、义、礼、智、信、勇”这八个字。要么写传主的雄才大略、运筹帷幄、深谋远虑,要么写高风亮节、勤政爱民、执法如山、廉洁奉公、刚直不阿,要么写其赡亲奉母、相夫教子、兄弟和睦等人伦品德,这些品格又都暗合时代特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向上。
二
新课标卷①在试题的设置上,三道选择题,一道翻译题(两个句子)。三道选择题的排列,有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而且每道题各项及各小题的信息排列,大多依照行文的自然顺序,便于学生查对题目中所涉及的信息在文本中的位置。
第4题是词语解释题,考查以一词多义为主,但这几年考题对实词的考查有范围拓宽的趋向。7年的全国课标卷,本题共考了27个文言实词(2012、2013连续两年考查实词“属”),其中只有4个实词是在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范围之内。对这一题的解答就是要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常规的方法是将给出词代入原句,运用推断法做出正确选择。
第5题是信息筛选题,通常采用以下命题方式:题干规定筛选和提取信息的标准,再列出从文中摘取的6个句子编好序号,然后每3句一组编成4组,要求学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本题要求学生筛选的信息主要有:①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②表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和聪明才智的信息;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筛选信息题在这7年分别考查了:07韦丹助民安居、08稽绍敢于直言谏劝、10花云艺高人胆大、11何灌行事有成、12萧燧恪尽职守、13李揆深受朝廷器重运用。对这一题的解答,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中限定筛选范围的词语,把握筛选的标准,再推敲各个选项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规定的标准对应。本题适用排除法进行判断,尤其要多关注人物和事件是否对应,人物品行和事件是否对应。
第6题是分析概括题。题干的表述有两种:①07、08、09年都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②10、11、12年都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两种表述,决定了试题所设选项语言表述的思路。“分析和概括”,通常是先叙述具体的事实,再得出某个观点或者结论。“概括和分析”各选项通常是先亮出观点,再叙述论据,并作简要分析。我们尤其要关注近三年题干的问法,即“概括和分析”。对本题的解答既注重比照原文又注重归纳分析,本题以细节考查为主,尤其要关注人物事件是否张冠李戴,人物性格陈述是否得当。
第7题是主观翻译题。最能体现考生文言文的能力。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联系前后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具有关键词意识),准确理解是正确翻译的前提。在“信、达、雅”的原则下,运用好“留、换、补、删、调”等方法。
文言文阅读可以说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半边天。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文言文备考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文言文复习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三点:①立足教材,夯实基础。这7年的高考题对于文言知识的考查几乎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依据,所以备考必须立足于教材,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命题者有意联系课本知识来命题,有利于促进学生重视课本知识的复习。②由点到面,突出重难点。文言实词、虚词、翻译等重点知识要重点照应,文言实词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方面,虚词可记忆一些具有典型用法的例句,文言翻译需要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有了这些文言基础,再理解整篇文章就会容易很多,解答题目也会从容很多。③适度训练,掌握技巧。文言文不仅要适度训练,还要训练不同时期的文段,同时选文的难度不应高于教材。
总之,文言文备考只有注重课本,注重整理,注重积累,注重训练,注重文体特征,用心探寻规律,学生才能有质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