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21 07:3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篇1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目前,我国已进入H7N9流感高发季节,我省已有病例发生,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而且春季还易发生水痘、腮腺炎、麻疹等传染病。为有效预防春季传染病在中小学(幼儿园)流行,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孝感政办电[20xx]3号)等文件精神,特就进一步做好春季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幼儿园)是流行病的高危区域,各校(幼儿园)要把春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放在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确保不发生大的流行传染病疫情。

二、组织领导

(略)

三、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春季乍暖还寒,较容易感染流感、水痘、腮腺炎、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依据本校(幼儿园)工作实际,制定流行病防控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要以对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传染病防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防控体系。

各学校(幼儿园)要进一步健全包括宣传教育、卫生消毒、晨检与因病缺勤跟踪追查、隔离治疗、疫情报送的传染病疫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校园内家禽家畜禁养制度。明确校长(园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以及相关人员防控工作职责。要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疫情信息,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实行属地管理,各中小学(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送至朋兴学区和区疾控中心。平时实行随时发生随时报告制度,特殊情况视疫情严重性实行周报告或日报告制度。

(三)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开学近期就H7N9流感等春季传染病对全体师生上一堂健康教育课,出一期卫生宣传栏,印制一份宣传单,同时通过升旗仪式、班会、家长会、告家长公开信、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与防控能力。

(四)搞好卫生与消毒。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开学前后开展一次校园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及时清扫校园内飞鸟粪便。定期(每月不少于1次,疫情流行期间加大消毒频率)对教室、图书室、学生寝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要进行消毒,并保持空气流通。学生食堂要严格执行餐具卫生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物品采购索证制度以及食品加工流程(在H7N9流感高发近期人,学校(幼儿园)食堂严禁购买加工家禽及蛋类食品)。

(五)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各学校要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利用早操、大课间、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跑步、跳绳、球类等多种形式的户外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六)实行责任追究。

各学校(幼儿园)要切实履行好学校传染病防控的职责,对失职渎职,迟报、漏报、瞒报信息,造成学校(幼儿园)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小知识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在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孩子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下面介绍一些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小知识。

一、怎样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臭虫等传播疾病或病的动物,对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用。

二、预防传染病具体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抵抗力下降;

6.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7.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并第一时间告知教师,居家观察三天;

8.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9.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篇2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健全了相关传染病疫情防控专家组、医疗救治专家组、应急处理机动队伍等组织。制定并完善了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下发了《关于做好县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流行性出血热宣传方案》、《关于加强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是加强网络直报管理工作,县疾控中心确定了一名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每天对网络直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日审核4次,1次,对每例报告病例都逐项核实,对报告的错误信息及时纠正。卫生健康局对全县网络直报单位传染病网报人员开展2期网络直报知识培训,全县网络直报率达到100%,重卡率为0。

三是召开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组织召开了县2020年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会议,分管局长做了重要讲话,对全县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召开了县秋冬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会上卫生健康局局长就下一步我县如何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讲三点意见.召开了县冬季传染病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会议,分管局长对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四是积极开展业务培训。针对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麻疹、布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技术及国家诊断标准,举办了2期全县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班、1期布病防治培训、1期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培训。

篇3

一、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部门管理督查,卫生部门监督指导,学校具体实施”的分工原则,从维护和促进广大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高度,把学校和学生作为公共卫生监督服务的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切实做好学校饮用水、传染病防治工作,为广大师生创建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

集中检查与日常监督管理相结合,突出重点、综合检查,加强部门配合、共同组织实施本方案。

三、监督检查

(一)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的监督检查

结合当前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防控工作形势,监督学校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督促指导学校按照卫生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控制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防范传染病疫情在校园内的发生,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具体检查内容为:学校是否开展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学校是否确定专人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在本次手足口病防控期间是否对到校学生实行每日晨午检制,对缺课学生是否进行了病因登记记录,教室和校舍等场所定期通风、消毒情况如何,是否开展了对玩具、用具等物品的每日清洗消毒,是否依法进行疫情报告。

(二)加强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

以饮用水卫生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供水设施卫生状况及饮用水水质情况为重点,加强辖区内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检查,防范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卫生监督员要主动深入学校,指导学校做好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具体检查内容为:自备水和二次供水安全管理情况(有无落锁、加盖等);自备水源和二次水源是否进行了水质卫生检测,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源及管道是否进行了定期清洗、消毒工作,有无记录。

(三)督促学校落实各项基本卫生条件

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等法规、标准规定,配合有关部门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学校开展卫生条件及设施的监督检查,切实从源头上加强校舍、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等基本卫生条件的建设管理;加强学校内影响学生健康的教室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以及黑板、课桌椅等教学卫生环境的监督检查。

四、建章立制

篇4

一、总体要求

按照总体部署,做好医疗卫生和预防灾后疫情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疫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抓重建、保民生“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附后),负责协调、指导、督促全区“抓重建、保民生”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八个小组具体落实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一)综合协调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协调机关各职能科室和医疗卫生单位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二)疾病预防控制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协调指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对灾区冬季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可能出现的传染病流行。

(三)卫生监督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灾后卫生监督工作,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保障灾人员的食品饮水卫生安全。

(三)医疗救治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协调指挥各医疗机构对灾区病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继续开展巡回医疗工作。

(四)健康教育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灾后卫生防疫的健康教育工作。

(五)后勤保障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后勤物资的供应工作。

(六)新闻报道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灾后重建的信息整理和上报工作。

(七)作风督查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灾后重建卫生应急工作的作风督导监察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制定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方案,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层层落实责任,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对、不履行工作职责、推诿扯皮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严格执行值班报告制度和疾病监测制度

各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领导带班制,值班人员随时接听值班电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和调查处理。要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的统计、分析工作,同时继续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分析、报告与处置工作,强化呼吸道传染病监测。

(三)严格执行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依照法定程序,规范、及时、准确报告各种传染病疫情报告

实施传染病疫情零报告制度,每日下午4时前报告当天疫情状况,并每日分析疫情动态,随时上报信息,严格执行疫情报告24小时不离值班室的制度。各级疾控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监测和指导,按照管辖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管理情况,指导医疗机构做好“院感”防控工作,确保不迟报、漏报、瞒报,不发生院内感染事件。

(四)扎扎实实地做好卫生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把应急准备工作做得更细致,把应急响应做得更及时,坚决克服麻痹、松懈、畏难情绪,尽可能地化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到应急队伍、应急技术程序、应急检测准备、交通和通讯、防护“五落实”,积极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及时补充应急处置的组织、流调、检验、消杀人员以及各专业专家组,责任到人,各种设备调试运转正常,一旦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提高响应敏感性,各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现场调查处置。

(五)加强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的监督、监测工作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对自来水水厂、学校、企事业单位自抽水和农村乡镇20户以上饮用井水水质消毒及卫生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增加水质监测频率,保障所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确保群众饮水卫生安全,有效防止食物中毒、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暴发。

(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公众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参与。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和救助技能。灾后存在水源污染的可能,要做好“不喝生水”的宣传工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全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努力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尤其要教育群众安全使用燃煤、燃气等取暖设施,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避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篇5

近期,我国安徽省报道了感染肠道病毒EV71引发的手足口病疫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特征。日前,该病已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法定传染病管理范围。为及时掌握本区疫情动态,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现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把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蔓延放在当前卫生工作的首位,区卫生局要成立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组和临床专家组,加强防控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指定定点医院做好手足口病的应急救治;加强组织协调,主动与各街镇、教育、农业、宣传等部门加强沟通,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要组织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专业人员以及托幼机构、学校工作人员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

二、辖区各医疗机构要组建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和诊治小组,加强对具有发热,口腔粘膜、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溃疡等症状病人的筛查,了解流行病学接触史,按要求做好临床诊治。同时,按照《**市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进行网络报告。

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要落实预检分诊制度,重点加强产房和儿科病房的消毒,防止新生儿、婴幼儿院内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

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妇幼保健所要指导托幼机构等做好对环境、玩具、用具等的日常消毒,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减少间接接触传播;加强晨检工作,发现患有疱疹的患儿,立即动员就诊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如发现一周内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应立即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托幼机构、学校和医疗机构等单位的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典型新发病人应及时按要求采集粪便、疱疹液等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明确诊断;按照要求做好现场消毒处理,预防和控制疫情扩散。

四、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传染病报告等工作的监督执法力度,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防病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尤其是日常预防性消毒、饮用水卫生等方面工作的监督检查。

篇6

20__年,全市急性传染病防制、疫情管理以及免疫预防工作以“非典”、人禽流感、霍乱、不明原因肺炎等重大疾病防制为重点,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信息管理,认真实施免疫规划,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加大检查指导、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综合防治能力,更好的发挥疾病控制对人民健康的保障作用。

一、急性传染病防制与疫情管理工作

[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预防和控制,防止重大传染病传播。1~4月、11~12月要严格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认真做好不明原因肺炎主动监测工作。进一步抓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各项防治措施,继续贯彻落实《湖北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和《湖北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做好监测、报告、防控工作,及时发现、控制SARS、人禽流感及其它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疫情。

(二)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疾病等的快速应急和处理能力。根据卫生部及省卫生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要求,制订应急处理方案,成立疫病防制机动队,强化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全面推进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工作。同时,加强组织领导、人员培训、预案制订和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对突发事件、重大传染病和原因不明疾病以及因自然灾害引起的重大疫情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三)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报告与管理。一是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严格按照法定程序、途径、时限报告各类传染病。针对我市传染病的漏报、迟报问题仍然较为严重,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规范,存在缺项漏项情况较多的问题,20__年主要从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入手,以规范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减少迟报、杜绝漏报为重点工作内容,定期对医院的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同时将传染病报告卡综合质量纳入各地各单位年终考核指标,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我市传染病网络报告综合指数,提升我市在全省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中的排名。二是密切关注疫情动态,进一步提高各种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防止瞒报、谎报、缓报现象的发生。三是开展传染病疫情分析预测工作。各地要认真做好每月一次的常规疫情汇总报告,于每月5日前报出疫情简报,有半年和全年疫情分析、特殊时期做好专项疫情分析。

(四)抓好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的监测防制。5~10月份开展对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督导,进一步要求各医疗机构规范肠道门诊,加强腹泻病人的检索,做到“五专”,“逢泻必登、逢疑必检、必报”,检索率达到20以上。各地CDC要按《全国霍乱监测方案(试行)》和《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要求开展外环境和食品监测,在5~10月份每月完成公厕、污水、水产品、可疑食品等外环境样品的检测任务,并于每月5日前报出监测报表。同时,认真做好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病例监测工作,完成菌株上送工作。

(五)保质保量完成省下达的相关疾病监测工作。进一步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按照国家CDC或湖北省CDC下发的各种重点传染病的监测方案,根据我市的具体情况,制定我市各种重点传染病具体的监测方案,并严格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重点控制霍乱等疾病爆发流行,加强对流感、流脑、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百日咳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开展相关疾病病例监测工作,落实以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努力降低发病率。

(六)开展对责任疫情报告单位的传染病漏报率调查,杜绝漏报、迟报、瞒报和谎报疫情现象的发生。严格按《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及《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的有关规定,对辖区内责任疫情报告单位进行法定传染病漏报率调查,11月底完成并上报调查结果。

(七)按照《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逐步做好死亡病例监测工作。

(八)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九)加强督导培训工作。全年市级对各县(市、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2次以上的督导,各地对辖区内乡镇及直管单位应不少于4次。加强疫情信息管理的培训工作,实行定岗定人。

二、免疫预防工作

(一)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1、认真贯彻《条例》精神,加强经费保障,落实免费接种政策。我市温泉城区和咸安区、崇阳县已于20__年全部或部分落实了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但其它地方还没有落实,各地今年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及时足额落实一类疫苗免费接种经费,确保计划免疫工作顺利开展。

2、落实免疫规划基础管理工作,加强接种单位的管理。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湖北省免疫规划基础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免疫规划基础管理各项工作。

一是各接种单位(包括接种门诊、接种点、产科接种点)的设立应按照“区域规划、合理布局、定点接种、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各县(市、区)卫生局应明确辖区内各接种单位具体的责任区域和预防接种工作职责,杜绝管理上的盲区;每年进行1次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格认证或审核。

二是各县(市、区)CDC及各接种单位要认真做好辖区内基础资料(包括总人口数及15岁以下各年龄组人口构成资料、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建卡人数、建证人数、儿童流出流入情况、托幼机构及学校数、 学生人数等)的收集与管理。各接种单位应对责任区域0~6岁儿童开展主动搜索工作,每年至少1次,并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和补种工作,完善基础资料管理,保证建证、建卡率达98以上。

三是以乡(镇)、县(市、区)为单位,每半年进行一次计免资料、账册的整理、核对工作,掌握本辖区内的儿童接种情况,分析未种原因。每季度与计生部门、公安部门、医院产房核对新生儿登记,多渠道掌握适龄儿童数。

四是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实施免疫接种,杜绝接种差错、事故的发生。认真落实预防接种前前告知工作,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避免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引起的纠纷。

3、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湖北省免疫接种管理规定》、《湖北省预防接种示范门诊基本标准》,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启动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按《湖北省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试行)》(鄂卫发[20__]9号),各县市区今年完成三分之一乡镇规范化建设。

4、开展经常性计免督导工作。按照《湖北省免疫预防工作督导考核与评价实施办法(暂行)》要求,对辖区开展经常性计划免疫督导工作。县(市、区)每年至少对所有乡镇的免疫预防工作督导4次,对直接管辖的免疫接种门诊至少督导6次;乡镇卫生院每年对所辖的每个免疫接种门诊(点)至少督导6次。

5、进一步完善流动儿童管理制度,提高流动儿童的建卡率和接种率

一是加强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完善流动儿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流动儿童接种登记簿和流动儿童迁入、迁出登记簿,认真落实流动儿童接种,力争寄居三个月以上流动儿童建卡率≥95,五苗接种率≥90;

二是每季度应对辖区内流动儿童变更情况进行一次核查。

三是全年至少组织一次流动儿童接种率专题调查,有调查总结。

6、加强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管理,防范预防接种反应和纠纷

一是各接种单位一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率100。使用后及时毁型、消毒处理,并有记录;一次性注射器毁形器(安全盒)使用率达85以上;

二是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试行)》、《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试点工作指南》要求,认真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明确专人负责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上报,积极调查处理并做好处理记录;

三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实施零病例报告,每月5日前上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和常规月报表。

7、认真实施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按照鄂卫发[20__]96号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转发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托幼机构、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按统一表式进行登记,对接种史不全者,均要实施补种,10月底前将工作总结报至市疾控中心。

(二)继续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成果

1、强化AFP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敏感性和报告质量。以市为单位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以上,要求各县(市、区)不少于1例;AFP病例监测报告(包括“零”病例报告)及时率、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14天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粪便标本7天内送达及时率、未采集合格粪便标本及分离到脊灰病毒的AFP病例麻痹75天内随访及时率达到80以上。

2、加强AFP病例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和《湖北省AFP病例监测工作规范》要求,县级以上疾控机构每旬应安排专人到县(市、区)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院、综合性中医医院等AFP监测医院进行访视,主动搜索AFP病例,并做好记录;对去年无AFP病例报告的综合性医院应作为主动监测的重点医院,分析无病例报告的主要原因,消除AFP监测工作盲区;AFP病例主动监测登记表县(市、区)级以旬为单位汇总按月报市疾控中心,及时报告率与完整率在95以上。市疾控中心每季度通报一次监测结果,并分析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全年对各县(市、区)AFP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3、及时、认真地对AFP病例进行调查和随访并及时上报相关调查表格。重点抓好高危AFP病例和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的综合防制。发生高危和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的地区,应按卫生部下发《高危AFP病例和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调查指南》进行调查,做到:患儿居住环境的调查及相关病史资料的收集;采集5名五岁以下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调查患儿所在村30名五岁以下儿童的脊灰疫苗接种率;病例所在村及县级以上医院的AFP病例的搜索;必要时,在当地开展应急免疫或查漏补种工作。

4、实行AFP病例报告奖励制度,按省卫生厅有关文件执行;按照上级统一要求,有组织地开展脊灰强化免疫活动。

5、开展AFP报告、监测的业务培训。各疾控机构今年至少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有关人员进行一次AFP的定义、报告、标本采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要求有培训通知、人员签到、培训讲稿、试卷和培训小结。

(三)加强乙肝防制,做好乙肝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1、按照《20__~20__年湖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要求,以乡为单位12月龄内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以县为单位首针及时率达90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产科接种点要达到95以上)。

2、开展15岁以下儿童新发乙肝病例的个案调查上报工作,提高报告质量。

3、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和管理,切实做好社会宣传动员、人员培训、疫苗和注射器材管理、资料收集与报告,进一步完善疫苗使用手续,杜绝疫苗挪用现象发生,经常性地开展督导、检查与评价。

4、严格按照“谁接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确保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四)加强其它计免相关疾病的监测工作

1、开 展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的监测,落实免疫策略,控制麻疹暴发

一是结合AFP监测工作,按《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修订)》、《湖北省麻疹监测方案(试行)》、《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定期到监测医院了解麻疹、新生儿破伤风就诊情况,发现病例及时报告,每月5日前将监测报表报市疾控中心,报表上报及时率和完整率95以上。

二是所有新破病例和疑似麻疹病例均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流调表要求填写完整,尤其是免疫史的核实,调查表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报至市疾控中心。

三是疑似麻疹病例采集血清标本送市疾控中心检测率100。

四是对于以县为单位,麻疹发病在1个月内增加5例以上,或发病率超过1/10万的地区,要组织专门调查,分析流行因素,预测流行趋势,及时采取应急接种等相关控制措施。各县(市、区)应对所有疑似麻疹暴发疫情开展调查、及时采集病人的血样并及时送市疾控中心检测,麻疹暴发疫情的及时上报率应达100。

2、加强流脑和乙脑疫情监测工作

一是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推广使用精制乙脑疫苗、流脑A C疫苗,努力提高接种率;

二是注意疫情动态:以乡为单位,月发生3例以上病例;或以县(市、区)为单位,发病数比同期发病数高20以上,要及时报告市疾控中心;

三是发现流脑、乙脑疫情时,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个案调查表报市CDC,同时报省CDC。采集乙脑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采集流脑脑脊液、血清等标本,送省CDC检测。

3、主动开展免疫监测工作

按省、市有关监测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免疫监测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省疾控中心下的监测任务。各疾控机构也应根据当地情况,主动开展相应的免疫监测工作。

(五)加强冷链和疫苗的管理

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湖北省免疫规划基础管理工作方案》以及《湖北省计划免疫疫苗冷藏、冷运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预防用生物制品管理,保证冷链正常运转,严格各种疫苗的供销渠道,确保疫苗冷藏,并节约用苗。

2、一类疫苗冷链运转原则上由省到市、市到县、县到乡、乡到村逐级运转。全市一类疫苗冷藏冷运管理工作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统一渠道、加强监督、规范储运的原则,市及各县(市、区)对本级管理的疫苗冷藏冷运实施监督管理,并对下级的疫苗冷藏、冷运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同时负责申报辖区内疫苗使用计划,对疫苗使用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辖区内的疫苗冷藏、冷运情况进行查验,做好冷链运行设备的维护等工作。

3、市、县、乡级应建立健全冷链设备帐册,并有专人管理,建立疫苗进出库和贮运温度记录。冷链设备维修时应做好记录,备查。

4、每逢单月5日前上报上次冷链运转生物制品使用数、库存数等。健全生物制品的领发手续,生物制品进出账目清楚,帐物相符,领发手续保存三年以上,索证资料要存档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六)认真开展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接种率稳定在较高水平

1、维持农村每两月一次、城镇市区每月一次以上的冷链常规运转,以接种点为单位每年冷链运转不得低于6次。重点抓好0~6岁儿童“五苗”常规免疫和百白破、麻苗、脊灰苗、白破二联的适时加强;以乡为单位0~6岁儿童“五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及加强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全程合格接种率达到90以上。各县(市、区)CDC每年应组织开展一次儿童计划免疫疫苗(包括乙肝疫苗)接种率的调查。应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有关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告的要求,定期逐级上报流脑、乙脑疫苗的接种情况。

2、及时统计、分析辖区内各接种门诊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开展情况,注重接种数据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每逢单月10日前将上次常规免疫接种情况报至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15日前报至省疾控中心。

3、市疾控中心每半年对接种情况进行一次分析,以简报的形式反馈至各有关单位。

篇7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防控夏季传染病为主要任务,坚持全区动员、全民参与、条块联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宣传疾病预防知识,全面清理环境卫生,大力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努力做到“喝卫生水、上卫生厕所、居住卫生环境”,确保今年夏季不发生传染病暴发和流行。

二、目标任务

(一)大力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和卫生防病知识,在全社会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由宣传、卫生、教育、农林、劳动保障、妇联、团委、机关事务管理处等部门和单位承担)

1、组织健康教育巡讲团,深入社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开展有关卫生和健康知识巡讲、咨询活动,每月宣讲不少于2次。(由各级健康教育所承担)

2、推动《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读本》进城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街道、居委会健康教育室,并组织居民开展“文明卫生户”、“健康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夏季卫生防病和健康知识入户率不低于95%。(由各级爱卫办承担)

3、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和街道、居委会以及大型室外公共场所均设有标准的健康教育专栏,并定期更换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大、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率100%。(由各级爱卫办、健康教育所承担)

(二)集中整治城市环境,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加强人畜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由城管、卫生、工商、建设、水利、环保、农林、教育、机关事务管理处等部门和单位承担)

1、实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卫生城、卫生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创建及长效管理为抓手,重点清理暴露垃圾、污水沟塘,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铁路公路沿线、车站、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重点部位的环境卫生,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和环卫长效管理机制,使城乡环境卫生基本达到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卫生死角的要求。(由城管、环保、建设、卫生、爱卫办承担)

2、加大公厕和粪便管理工作力度。公厕要有专人管理,坚持每日清洗和消杀,化粪池无外溢,下水道畅通。城乡结合部要全面取缔露天粪坑,严禁粪便露天晾晒,粪便要无害化处理。(由城管、爱卫办承担)

3、组织开展单位卫生大清理。搞好家庭、居民区及大、中、小学、托幼机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等场所的卫生,各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并进行检查评比,使内外环境整洁有序,无卫生死角,厕所、垃圾收集容器等各类卫生基础设施完善。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由各级爱卫办组织、各单位具体实施)

4、加强供水水质安全监管。强化供水设施卫生管理,督促自来水厂完善消毒措施,对城市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一次集中消毒,组织一次供水水质监测监督,确保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组织对涉农社区居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一次抽查,落实相应措施,切实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由各级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

5、治理农业和涉农社区生态环境。加强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宣传,采取“防、检、消、杀”等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大力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和农村“一池三改”工程,加强人畜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加大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的无害化综合利用力度。对污水坑塘进行工程化改造,控制性种养水生植物,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物(氮、磷、残留农药)流失生态拦截。推进农药化肥减施工程,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和生物农药。实施农产品质量工程,确保农产品放心消费。积极开展“三清工程”(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由农工办承担)

(三)强化食品卫生监管,开展灭蚊蝇、灭鼠活动,加强手足口病等夏季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工作,提高防控应急救治处理能力。(由卫生、文化、工商、建设等部门承担)

1、严格对餐饮单位、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重点对小饮食店、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厅、小歌舞厅、小旅店、网吧进行卫生监管,对餐饮单位、公共场所进行一次集中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防蝇、防鼠、防尘、餐具消毒、垃圾密闭收集等措施的落实,监督覆盖率达90%以上。(由卫生局、文化部门承担)

2、加大对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合格率达100%。(由卫生监督部门承担)

3、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杀灭为辅的标本兼治方法,在清除蚊蝇孳生地的同时,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消杀活动,使鼠、蚊、蝇、蟑螂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减少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对春季灭鼠工作不到位的单位,立即进行补投药,有效控制鼠密度。(由各级爱卫办承担)

4、切实做好疫情监测预警工作。严格实行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夏季传染病网络直报率达100%。对非法定传染病疫情提高警惕,强化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完善防控救治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夏季传染病防控救治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由卫生疾控、应急部门承担)

三、进度安排

根据工作需要,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阶段(7月21日至7月31日)。各单位、各部门根据本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完善工作机制。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8月1日至9月25日)。各部门、各单位全面实施夏季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方案,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并将落实情况报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第三阶段:督导检查阶段(9月26日至9月30日)。省、市、区爱卫会将组织对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夏季爱国卫生运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四、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夏季爱国卫生运动是预防和控制夏季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举措。各单位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加强传染病防治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加强监督、明确任务,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篇8

一、2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卫生防病工作。

2、全力以赴,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闻讯而动,卫生局及时启动禽流感防控工作。结合区位特点,制定完善了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坚持早布控、广宣传、持续动态监察执法,向居民开展宣传和教育,强化候鸟聚集地区的监测。把禽流感纳入今年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重点,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禽流感防控知识的全员培训和考核。

3、传染病综合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措施得到落实,各项工作按计划完成。

继续保持计划免疫工作高质量高接种率水平。截止20*年10月,全区学龄前儿童免疫接种接种率99.86%,开展了外来儿童查漏、补种工作。推进免疫预防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严格执行群体性疫苗接种工作有关规定,确保免疫预防各项工作管理规范化。

严格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降低漏报率,主动搜索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预防和控制季节性传染病爆发流行,夏季肠道门诊、冬季呼吸道门诊按时开诊。加强建筑工地、集贸市场等流动人口集中地区的防病管理。有效处置了新街口地区短期内集中发生的流行性出血热疫情。

加强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对艾滋病疫情实行网络专报;加大重点人群监测力度,落实国务院“四免一关怀”政策,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落实市政府关于完善突发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折子工程,在*区确定18家医疗机构分别建设标准传染病诊室、传染病门诊和传染病隔离留观病房及4家急救分站。通过协调和督导,在规定时间完成建设,及时开诊。

妇幼工作落实“一法两纲”,指标继续保持全市较好水平。20*年1-10月,全区孕产妇死亡率0/十万,婴儿死亡率1.68‰。加大婚检宣传力度,在全市率先实现居民免费自愿婚检。自愿婚检人数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加强,启动控制精神抑郁障碍项目。开展了智力残疾人员的需求调查。截至10月,为无职业、无报销渠道、无收入的贫困精神病人免费门诊1748人次,共投入费用15万元余。试行精神病紧急救助工作前移的措施,区内精神病人救助绿色通道不断完善,重大节日期间未发生精神疾患者肇事肇祸事件。

坚持落实《*区慢性病防治规范》,以重点疾病为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与辖区大医院合作,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

4、做好个人工作总结报告,不断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保证人民群众健康。

(二)优化医疗资源,强化医院管理。

配合*区城市改造,根据区属医疗机构发展专科特色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目标,本着做精专科、做强社区的发展思路,优化区属卫生资源。原护国寺中医医院和原厂桥医院整合形成了*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和什刹海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二龙路医院和原德外医院整合形成了*市肛肠医院和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在短期内即呈现了可喜的发展趋势。资源整合、互补优势的举措初见成效。

在医疗机构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和“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在医疗质量、服务特色、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绩效管理等方面找差距,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

区卫生局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管与指导。对医疗文书质量和检验科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开展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培训,防范医源性感染;巩固医疗机构评审成果,强化医疗机构持续改进意识。

(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

本着“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原则,在区发改委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规划,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已改造了部分基础条件较差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善了服务环境,社区卫生服务量明显上升。

二、20*年工作基本思路

2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区卫生局重点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公共卫生资源的整合,实现公共卫生大厦良性运转,发挥在保障公共卫生中的中坚作用

在新的一年要继续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打下基础。要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定整合区域公共卫生资源,提高对中央机关的保障水平,提高公共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全区居民公共卫生的享受程度和公平性。使公共卫生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基础工程之一。建立公共卫生大厦是*区委区政府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全市尚属首例,意义重大。20*年要做好各机构的搬迁工作,按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要求和未来工作的开展设置各个机构的科室及职能,优化内部运行机制,使整合后各机构尽快实现良性运转。

(二)进一步强化疾病防治特别是对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力度

进一步巩固疾病防控的工作基础,完善传染病门诊、计划免疫规范门诊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传染病防控措施;增强和完善全区防病网络组织建设;加强防病队伍培训,提高防病队伍素质;加大对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流行病调查和传染病管理支持力度。切实落实全区疾病预防的各项措施。

(三)做好2011年卫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调整规划

(四)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派驻卫生监督执法站,实现综合执法下移的工作模式。

推进卫生监督机制改革,为保障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即使到位,继续积极前移工作,在总结20*年卫生监督执法派驻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卫生监督站下移工作。并试行综合执法下移。

(五)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做好社区卫生工作总结

巩固“医院管理年”和“创建人民满意的医院”工作成绩,进一步加强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管理。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

篇9

为加强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各项措施的监督检查,市卫生局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督查组,督查组组长由市卫生局局长助理金志强担任,副组长由市卫生局预防保健科副科长吴荣霖、市卫生监督所所长金建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孙国祥担任。市卫生监督所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开展相关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工作任务

(一)监督检查本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情况。

(二)监督检查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情况。

三、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和环节

(一)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职能科室

1、是否制定了本地区的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工作预案并建立健全了应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组织机构,将具体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人。

2、是否按照不同培训对象的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了全市禽流感防治应急培训工作。

3、是否根据工作预案组织落实了演练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做好了人员、技术、药品和物资准备工作。

4、是否组织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及有关公共场所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是否制定了本单位应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工作方案、建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流程,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2、接到发生动物疫情的报告和通报后,是否与当地农牧业部门沟通联系,第一时间派出专业人员到达疫区现场,做到同时开展调查,同时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3、发生动物疫情后,是否直接开展对动物疫情密切接触者为期7天的医学观察,在疫情发生地及周边区域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流感样病例和肺炎病例的监测。

4、发现动物疫情密切接触者出现流感样症状或患肺炎时,是否立即按有关技术指南采集标本,并按规定送上级实验室检测。

5、对于进入动物疫区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从事解剖、病料采集和运输的工作人员是否采取了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

6、对医疗机构上报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死亡病例,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提请组织苏州市级专家组筛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是否按预警病例立即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7、是否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不明原因肺炎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筛查和报告的通知》的要求,对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检查(主要包括传染病预检、分诊,筛查、疫情报告及管理,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的现场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并制定了定期检查制度。

8、接到疫情报告后,是否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初步调查核实,是否及时向上级疾控机构和本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医疗机构

1、医务人员在接诊流感样病例和肺炎病例等发热呼吸道病人(体温超过38℃伴有呼吸道症状)时,是否认真询问有无与病死家禽接触情况、所从事的职业、同类病例接触史等流行病学情况,并进行了相应的临床检验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等。

2、对有病禽接触史的发热呼吸道病人,是否及时转市属医疗机构检诊,是否立即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是否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规定,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可能涉及传染病的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立即通过网络直报,同时报我市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是否按照要求采集了患者血清及咽拭子标本,对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是否按照要求采留了肺组织标本(针穿),以备进一步确诊。

5、重点检查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建立健全了应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组织机构,是否成立了医疗专家救治小组,是否充分准备了必须的医疗器械、药品及防护用具,是否落实了医院感染控制及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工作措施。

(四)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1、是否购入和销售死鸡、死鸭以及无检疫检验证明的禽类及其产品。

2、在禽肉加工和餐饮环节,是否严格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禽肉是否彻底加热、烧熟煮透后才供应。

四、监督检查要求

(一)重点监督检查有禽类死亡报告和禽类养殖业较发达的镇、村,其他地区也要进行监督检查。

(二)要狠抓落实,要加强对疾病控制机构的督查。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对象和重点环节从严检查,特别要检查有关工作预案、工作职责的落实情况。

篇10

一、工作目标

按照筹委会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中运会举行期间食品卫生、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保障和医疗救护工作,为参加中运会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优质的卫生安全保障。

二、工作职责和要求

(一)卫生监督工作

由负责日常监管的卫生监督机构对接待供餐单位的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提供驻点卫生监督服务,严防食物中毒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卫生抽检及传染病防控工作

由负责日常管理的疾控机构做好接待供餐单位的食具、用具、食品、饮用水等的卫生抽检工作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三)医疗救护

中运会举行期间,在比赛场馆和运动员下榻的酒店设置临时医疗点,负责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成立佛山市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负责中运会期间的卫生保障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协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二)区卫生监督所派出卫生监督员负责中运会举行期间接待供餐单位的食品、饮用水等卫生的驻点卫生监督工作。对各接待酒店和主要供餐场所实施派驻监督员,落实各项食品供餐安全和公共场所管理措施,完成菜谱审查,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对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加工、供餐、贮存、留样和食具及公用品消毒等环节实施监管,并做好卫生监督检查工作记录。

(三)区疾控中心负责加强对接待酒店和主要供餐场所的食具、用具、食品、饮用水等的卫生抽检工作,尤其做好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检验检测和其他食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检测工作,以及做好相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四)各有关医疗单位负责在比赛场馆和接待酒店设置临时医疗点,落实驻点工作人员,配备相关药品、器械,承担在比赛场馆和在酒店下榻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