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标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8 09:5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评标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创新公安情报信息工作,强力推进“大情报”平台建设
公安情报信息的及时、可靠、准确、全面,对于推进“情报主导警务”战略的实施,有效提高公安机关预警预测、精确打击和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至关重要。
(一)情报信息源头建设是信息警务的启动点,在信息警务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位置。公安情报信息主要来源于基层派出所和一线实战单位,与基层基础工作密不可分,其实质是基层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充分发挥情报信息平台工作规章制度优势,有利于解决基层民警情报信息意识不强,情报信息源头不畅等问题。规范情报信息源头建设,拓宽情报信息来源,必须把基层基础工作与情报信息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完整的基层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机制,通过做深、做细、做实基层基础工作,来扩大情报信息的来源。
(二)情报信息研判平台是信息警务的重要环节。要高效发挥信息警务的作用,就必须坚持信息警务与科技强警有机结合,不断加大应用软件平台开发利用,加快专业数据库数据共享,建立中心数据库、综合应用软件和网络环境相配套的情报信息综合系统,健全和完善情报信息数字化加工机制,实现情报信息规范化录入、无障碍传输、即时共享和应用。
(三)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是信息警务的核心。没有科学的研判,就没有科学的应用。在情报信息分析研判过程中,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要克服重数据、轻本质的倾向;要克服重宏观、轻微观的倾向,既要从宏观上分析问题,摸索规律,指导决策,又要从微观上加强个案的分析比对,及时提供破案线索,服务实战。
(四)情报信息转化应用是信息警务的目的和归宿。只有及时将研判结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发挥引导决策、指导防范、引领实战的作用,情报信息才有存在的价值。要把情报信息转化应用作为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重要环节来抓,将情报信息工作与勤务方式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收集情报信息、处理情报信息、反馈情报信息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全过程,始终做到围绕情报信息开展工作,运作情报信息推动工作,从而确立情报信息报导警务工作的主导地位,推动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开展。
二、创新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力推进“大网监”格局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通过传统人工浏览方式进行信息监控巡查,效率极为低下。研制计算机软件帮助网警提高有害信息发现处置能力,势在必行。
(一)研发有害信息自动报送系统,向科技要警力。积极研发有害信息自动报送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将有害信息导入本地数据库,然后由程序分门别类自动往公安部系统报送,提高有害信息报送效率,切实增强向科技要警力的“科技强警”意识。
(二)研发视频监控系统,实施阵地控制。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发网吧视频监控系统,依靠网吧现有的线路资源,对网吧实施隐蔽式远程图像监控管理,限时保存有关影像资料,方便办案查询;并利用该系统与网吧实名上网登记数据实现共享,掌握网吧上网人员的身份信息。
(三)构建“大网监”工作格局,加强舆情导控工作。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建立健全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工作制度,收集的舆情信息分类汇总、定期研判,及时、准确把握舆情发展方向,及时化解网上不稳定因素。同时,各有关警种密切配合,建立网上联合工作站,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着力提升运营商的自律水平,维护良好网络秩序,构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有机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
三、创新打击犯罪举措,强力推进网上作战
(一)查询旅馆住宿信息追踪法。针对犯罪嫌疑人作案前后可能会到旅馆酒店登记住宿的情况,坚持每天对旅馆住宿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力争主动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和落脚点,由此突破案件。
(二)网上缉控实时报警破案法。利用市局刑警支队和“旅馆业治安管理查询系统”缉控功能,通过及时将需要布控对象的身份信息录入市局缉控网,跟踪掌握布控对象的活动轨迹,据此找到缉控对象,由此突破案件。
(三)内外网信息碰撞追逃法。主动与房产业、电信业、知识产权等涉及人员身份信息登记的部门建立信息联络机制,收集人员身份信息数据库,将人员身份信息输入市局警务综合系统、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网”等系统进行比对,从信息碰撞中发现网上逃犯等涉案犯罪嫌疑人。
(四)关联信息检索确定身份破案法。利用市局警务综合系统人员涉案、涉警等关联信息有助于发现破案线索,确定嫌疑人身份的功能,民警在盘查可疑人员或抓获嫌疑人后,坚持网上检索查询嫌疑人的关联信息,对无法查明身份的嫌疑人采取特征信息模糊查询的方法进行检索,由此确定嫌疑人身份,破获案件。
(五)网上查询可疑物品属性破案法。为及时查证控制赃物,民警在查获嫌疑人驾驶的车辆或随身物品后,注意及时将相关信息输入“全国被盗抢汽车系统”进行查询比对,迅速查明车辆、物品的属性,通过由物到案来突破案件。
(六)网上串并破案法。分局刑警大队和各派出所明确专人,通过市局警务综合系统对每天的刑事发案进行分类整理,及时梳理出发案时间、部位、侵害对象和作案特点相同或相似的案件,据此开展网上串并侦查,寻找突破口破案。
四、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强力推进“一证通”制度
实行外来人口暂住证省内“一证通”制度,要坚决杜绝不换证就可以放松登记管理等错误认识,进一步加强外来人口登记、暂住证办理和检查核验等基础工作,及时准确采集、录入外来人口信息,全面掌握外来人口基本情况。
(一)加强重点人口动态管控。对重点人口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落实流动人口信息与重点人员、高危人员和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比对制度,建立重点人员信息与旅店住宿、网吧上网等实名制信息布控、比对制度,全程掌控重点人员动态轨迹,跟上管控措施。
(二)建立公安机关与监管场所、家庭、单位、社区的衔接管理机制。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切实加强集教育、培训、救助为一体的县(区)安置帮教过渡基地建设,规范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衔接管理,刑释解教人员施行必接必送。
(三)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开展人员、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活动,加强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挽救,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五、创新队伍管理载体,强力推进“工作执法一网考
推动“五个一网”的实现,“一网考”是关键,而派出所民警“一网考”是整个“一网考”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深化认识,坚定信心。“一网考”是现代化警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五个一网”建设的推进,民警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基本上都在系统里面有记录,都易于抽取和量化。
(二)明确责任,合力推进。“一网考”工作要由治安(户政)部门牵头并进行业务指导,政工部门参与并提供政策、组织保障,信通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吃透上级有关要求和工作规范,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力求“一网考”的结果不断接近实际,逐步达到公平公正。
(三)提高自动抽取率和人均日数据量,提升“一网考”的使用水平。研究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社区警务、关注对象和线索线报、执法质量考评等系统与“一网考”系统的对接工作。同时要及早考虑本地开发的各类业务系统、OA系统等与“一网考”系统对接问题,最大限度提高数据自动抽取率。
(四)树立标杆,推进考核结果使用。对考核结果相对客观、考核结果与民警切身利益挂钩的派出所,不定期跟踪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及时总结其先进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树立培育已实现考核结果“三挂钩”的标杆派出所,用标杆所的经验,推动其它派出所的工作。
(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检查、考核和指导。要组织专门人员开展网上督查并到本地派出所进行巡回检查指导,现场研究解决问题。以自动抽取率和每名民警日均数据增量为主要项目,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和考核通报。同时协助上级对考核方案模板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使其适应面更广、适应性更强,指导作用更明显。
六、创新和谐警民关系,强力推进“服务措施一网办”
(一)户政管理业务实现“一站式”办理。坚持科技强警思想,围绕新时期户政业务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深化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创新户籍业务办理模式。
(二)出入境管理业务推出“办证易”系统。市民可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和羊城通或银联卡,自助完成往港澳再次签注的申请、缴费、递证全过程,实现24小时受理服务。同时,开办网上、电话申请等无纸化、全天候申请模式,实现轻松缴费,解决群众反映的“缴费难”问题。
(三)治安管理业务使用“电子化”管理。坚持二手旧货市场购销登记制度,推行电子信息化登记办法,实现在网管理。对于旅业管理也使用电子网络,要求全市旅馆及时把住宿信息上传,对于掌控住宿人员的信息作用很大,极大地方便管理。
篇2
医院一级甲等标准评审自查报告
根据《**市一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要求,我院进行了自查,初步认为具备一级甲等标准。现将我院等级评审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医院占地面积宽敞,有住院、门诊和综合功能三栋大楼,现设置床位150张,下属麻醉、普外、泌外、骨科、肿瘤、血透、内科、妇产、检验、影像、超声、药剂以及手术供应和门急诊十四个科室,医院行政职能科室健全,辅助科室到位,拥有大量万元以上设备,配有设备齐全的全新急救车二辆。系一家功能配备相对完善的综合医院。
本院现有在岗人员二百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7人,其中高级职称 11人,中级职称39人,初级46人,普通士员61;承担本市及周边县市群众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为全市十一个县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二、重点工作
近年来,我院院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不断强化服务水平,提升业务技能,探索医院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努力促进我院标准化建设,使业务水平全面提升,服务功能迅速提高。
(一)公共卫生服务
我院历来将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全院工作的重点,放在突出位置,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创出了特色,提升了服务质量,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办事规程,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基本医疗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基础。我院历来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和谐建院的根本。大力推广适宜技术的应用,全面规范医疗行为,突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德医风建设。
1、巩固我院品牌科室优势,全面发展其它科目医疗诊治。我院系一家有着近50年历史的老牌医院,微创治疗和心内科等科室在广大群众心目中一直有着较好的口碑,但是,我们没有满足于现状,在不断巩固本院的几大科室优势基础下,我们积极发展其它医疗学科,纳精英、请贤才,添设施,不断提高常见病诊疗技术,力求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
2、规范检验、影像及超声诊断程序,提升检验、诊断水平。在保证各类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严格按程序流程操作,规范书写报告单,坚决杜绝不按程序操作的现象发生。目前,能开展各项临床检验、诊断服务,为临床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大大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4、严格控制指标,优化卫生服务。以规范指标为前提,提升优质服务为目的,各种登记表,处方、病例书写合格率达95 %以上,出入院诊断符合率达95%以上,影像诊断、放射诊断、B超检查诊断、心电图检查诊断符合率95%以上。(三)保障措施
1、以人为本,完善管理制度。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完善了行政管理制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妇幼保健规章制度、药品使用管理制度等,并严格执行。人员工资全额拨付,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符合会计制度。新农合、公共卫生经费专户、专账管理。未发生护理、医疗、财务等事故。各类资料齐全,数据完整,归档整齐,管理完善。
2、完善综合评价机制,促进医德医风建设。将医德医风建设作为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的根本,建立医德医风综合评价机制,认真落实医德医风考核制度,严肃处理违纪人员,杜绝了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现象的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
1、中医适宜技术开展项目较少,中医药文化氛围不足。
2、人才结构相对较欠合理,人才梯队尚未完全形成。
3、职工自学氛围欠浓。
四、下一步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以这次评审为契机,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医院水平:
1、进一步抓好继续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探索建立跟师带教制度,积极选送人员到高等医院进修、学习;加大对中医药设备的投入;加大中医药文化在群众中的宣传。
3、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医院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篇3
一、项目建设工作
(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继2011年筹资1250多万元对全县七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后,2014年我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5万元的东张孟乡卫生院病房楼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297万元的南韩村乡卫生院病房楼建设主体一层已完工,投资95万元的镇卫生院和投资60万元的十里铺乡卫生院污水处理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和环评工作,将进入招投标。
(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层建设年18个重点村投资217万元的卫生室建设项目高标准完成并投入使用,县、乡、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变化天翻地覆。截至目前,我县169个行政村累计建成标准化卫生室55所,按一村一个标准化卫生室计算,标准化率为32.5%。帮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受到市、县领导肯定和赞扬,在全市卫生系统名列前茅,经验在全市推广,被县委授予第三季度“十件实事”落实先锋旗,镇单庄村卫生室被市局评为村卫生室建设十大样板工程之一。投资100多万元,联系点东张孟村“十件实事”全部高标准完成,驻村工作组作为全县六个代表之一在全县基层建设年活动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并被评为市先进工作组。
二、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实施。我县总人口数为282289人,2014年度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立纸质档案数为196990人,建档率69.78%;规范化电子建档数为196678人,电子建档率69.67%。其中:农村居民人口数为266596人,建档人数186635人,建档率70%,电子建档率69.89%;城镇居民人口数为15693人,建档人数10355人,建档率65.99%,电子建档率65.99%。
三、行政审批工作
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人性高效。紧紧围绕“人员素质大提高、服务水平大提高”目标,坚持“公开、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建立党员示范岗,8小时坚守工作岗位,简化审批环节,实行合并审批,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等效能制度,缩短审批时限,增加人性化服务,全面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创新了大量惠弱便民措施,全面提升了卫生行政服务审批整体效能,受到县有关领导、县行政服务中心以及各界群众的一致肯定,达到了违规收费、效能投诉0事件。被市卫生局评为全市卫生系统群众满意服务窗口。截至2014年底,共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31个,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校验和变更517个,办理执业医师注册和变更111人,护士首次执业注册与变更注册初审92人,受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216人,特殊病门诊审批272人次,新农合转诊转院手续3286人次,接待参合农民报销2030人次。
四、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转变作风,大力开展党风党纪方面的警示教育,做到了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年度目标,履行岗位职责,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正确决策。三是加强理论学习,抓好了十精神的贯彻落实,积极创建学习性机关、学习型医院,打造学习型干部、学习型员工,同时,加强《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以及各项法规、规定的学习,通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政策研讨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四是认真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行政开支,严格执行两条禁令,党政纪处、行政问责均为零统计。
五、稳定工作情况
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稳妥解决了系统内部存在的苗头问题,快速、高效地化解了7起医患纠纷,全年没有出现重大事件,群众满意度100%,尤其在十期间,研究制定了维稳方案,通过专项会议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高标准、高站位处理好了稳定工作,被县评为十维稳工作先进单位。
六、卫生应急工作
确定卫生应急办事机构和人员,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作为卫生应急办公室的领导机构,每年召开2次卫生应急工作的办公会议。制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卫生应急单项预案,每季度开展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演练,以机动队处置包装备、物质准备、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内容作为演练考核范畴,及时发现了机动队存在的不足及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召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培训工作培训,提高卫生应急人员的预防、处置能力,无发生一件突发事件处置不力情况。
七、政务协同工作
县委、县政府总结、报告材料、督查会签文件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等政务工作做到了严格把关,逐级审批,按时递交,及时办理,短限报送,无发现一例迟办、未办事件,受到领导好评。高标准完成了12个政协提案,4个人大建议案的办理工作,受到了县法制办肯定。
存在问题:
一是医改任务还很重,少数村存在电子档案填写不规范、不完善、不真实现象,仍需继续努力;二是医疗技术人才断层、缺乏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三是医疗机构管理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四是在改善民生方面还需作更大努力;五是民营及部分全民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六标准化规范化村卫生室没有达到全覆盖,部分村存在村卫生室不规范。
篇4
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公室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范行政处罚行为,提高办理行政处罚案件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市建设局《关于开展行政处罚案卷检查评比工作的通知》(景建法26号)的要求,按照《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积极主动在本办开展自查工作。现将我办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政处罚案卷办理基本情况
我办涉及建设招标执法的种类较少,主要负责建筑市场、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的执法管理。
二、处罚案件基础评查情况
我办的招投标行政处罚案卷案由、事实不复杂,大多采用简易程序实施现场行政处罚,经自查所办理的主体适当,事实清楚(当事人均签字认可,主要证据完备,适用法律准确,有法律依据,引用条款准确,程序合法,均为两人以上执法人员调查取证,经集体讨论做出处罚决定。所办理的行政处罚是合法的,未有违法的行政处罚案卷。
三、处罚文书规范情况
由于采用国家规定的行政处罚程序,且多为现场处罚,行政处罚文书多为现场按简易程序的文书进行制定,调查取证真实,填写规范,均被处罚当事人签字认可,现场的时间、地点、执法人员、被处罚人员、印章、日期等事项填写齐全,引用处罚的条款清楚,案件主要材料齐全,处罚决定书按规定填写规范,各种手续齐全,当场递交被处罚的当事人或送达的手续齐全,收件人签名。经自查文书规范得分100分。
四、存在问题
1、执法机构不健全,体系不完善,无专职执法人员,招标执法处于被动局面,难以有效开展执法工作。
2、执法人员身份问题,目前招标执法人员还是事业人员,没有将执法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与国家相关规定不符,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急需培训提高。
3、执法经费严重不足。我办建设招标执法经费严重不足,目前财政未拨专门执法经费,面对全市建设招标执法任务,难以开展正常的招标执法工作。
4、法律意识淡薄,违法案件发生普遍,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但一些建筑企业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的现象比较突出。
五、建议
篇5
【关键词】教材;课程改革;充电;新课改理念;学生;关爱;难易程度;综合评价
2001年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开展,我校于2003年秋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
一、教材实施概况
1.该教材的使用过程
2003 年我校全体教师都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 “新课程改革培训”,当时我们试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新教材.2005年秋我又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苏教版生物新教材培训”,同年新课程苏教版生物教材在我校七年级约260多学生中试用,2006年秋该教材在我校七、八年级约500多学生中试用。
2.教学中遇到的团难
(1)新教材适当的降低了知识难度,但是知识面加宽了,教师要快速的“充电”。新教材重视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满了时代和科技的信息,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就得时时关注科学的发展。
(2)关于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①有活动无实质。新教材的每一小节都安排有学生活动,使学生思维与动手、动口.认真观察等有机的结合。但教学中往往存在流于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其过程没有认真设计。②把 “对话”变成“回答”。在教学中经常易出这样的错误,把新课程中的交流变成了回答问题。③为夸奖而夸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不伤他们的自尊心,老师会找任何可表扬他们的机会表扬他们的,这样的夸奖如果用下去,受夸奖会不会“成瘾”呢?且表现比这好的学生没有受到表扬会不会不舒服?但夸奖过多又会使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这该如何呢?④教材中编排的有些实验无法实施。例如“酿制酒酿”应该在气温较高时,而教材刚好安排在3月份,气温太低无法试验。⑤教材内容的跳跃性较强。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教材其内容标准框架都分为10个主题,即分为10个单元。这10个单元的排序上应该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度。苏教版教材对于10个单元内容的编排上,学生普遍反映七年级教材的部分章节偏难,这我在教学中也是有体会的。建议把生命的起源、生物与环境这些内容安排在七年级的教材中。而把遗传、变异、生物圈中的人的部分内容安排在八年级学习。就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普遍认为人教版教材编写的内容和难易程度上更适合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地方教学。
二、对该教材的综合评价
1.新教材的特点
(1)全新的教材理念。新教材以“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难目标为支撑点和出发点,并使三者有效的整合.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增强学生在独立性、自主性.独创性等方面的锻炼,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重视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完全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
(2)完全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新教材适当降低了难度。增强了学习过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教材在编写上富裕于“童心”、“童趣”,内客呈现方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捷明快。
(3)新教材把教师引向了新的教学活动中。教材中那活跃的版式,新颖的设计.让老师找到了新课程的感觉,强化了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内容选择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多层次的需要,具有时代感。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教材中的一个亮点,克服了以往重“知识中心”,着重加强对探究性学习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各种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
2.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欠缺
新教材有些章节安排的活动与知识联系不够密切为活功而安排,为达到每节的五个系统而安排,教学活动中感到有点突然衔接上有点困难。如:无背椎动物的类群那节中, “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背椎动物。”出现土壤动物。教材编排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如:第六章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燃烧的小棒伸入放入新鲜的植物的锥形瓶中,小棒火苗立即熄灭,这是因为“新鲜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实际上确切说是因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灭火作用,这也是一个化学问题。其次与新教材配发的同步练习和实验报告册大部分偏难,且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认为人教版配套的《整合集训》是相当好的。符合新课改评价制度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其次应该改变考试制度,取消仅凭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单一做法。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少点,课堂更开放、自由点,达到更好的课程改革目的,使课程改革提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总之,新教材推动了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教师对教育理念的认识,我在教学中提出以上认识与大家探讨,共同解决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搞好课改。
参考文献:
[1]《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篇6
2016年10月18日
省人大常委会:
今年,我院共收到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建议6件,主要涉及服务保障经济发展、人民陪审员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林区基层法院管理体制、林区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法律执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等方面内容,已在规定期限内全部办理完毕。其中,有5件已落实或正在积极推进;有1件关于组建法律执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基地的建议(省司法厅主办,我院协办),经我院多方研究论证,认为目前还不具备落实条件,已向主办单位书面反馈了协办意见。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组高度重视。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结束后,我院立即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世英同志在代表建议交办会上的讲话精神,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要求各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站在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的高度,站在改进和推动全省法院各项工作的高度,切实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按照第三方专家评估标准,认真分析好、研究好、办理好每一份代表建议,给代表一个满意的答复,增进代表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二、分级落实责任。针对代表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和审议法院工作报告时提出的建议,我院制发了《省人大交办的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工作任务分解意见》和《2016年全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所提建议意见办理工作任务分解意见》,及时分解任务,明确办理责任。确定5位院领导分别作为代表建议办理的责任领导,6个承办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代表建议办理的直接责任人,督查联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协调和督促建议办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承办部门分别确定专人负责具体办理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三、规范办理流程。我院继续推行办前分析、集中交办、限时办结、分级负责、跟踪督办等在内的一整套建议办理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把交办关、办理关、督办关,由督查联络部门分别向承办部门发出《人大代表建议交办通知》,对办理程序、办理方法、办理质量、办理时限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定期通过电话沟通、情况通报等方式进行跟踪督办,确保办理工作有效落实。
四、严格绩效考评。进一步完善了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考评,将是否按期完成、是否与代表沟通、代表是否满意列为对承办部门的年度考评内容,促进了办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五、具体办理情况
1.马海涛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的建议》。这一建议与我院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内容高度契合。在办理此建议过程中,为让代表更深入、更全面、更直观地了解我省人民陪审工作和改革试点情况,我院专门制定了调研方案,明确调研时间、调研方式和调研内容,并在第一时间与代表电话取得联系,简要介绍了我省人民陪审员工作开展情况和改革试点工作一年来的情况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今年5月,我院邀请关注人民陪审员工作的3位代表,观摩了大庆市让胡路区法院大合议庭陪审模式的庭审,参加了大庆市中级法院召开的人民陪审工作新闻会,以及部分人民陪审员和法官参加的座谈会,并将此次调研活动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文件,分送相关代表。马海涛代表对此表示满意。
2.李景华代表提出的《关于完善工作机制的建议》。我院责成齐齐哈尔市中级法院相关领导带队,专程到代表所在地当面介绍全省及齐齐哈尔市法院系统工作情况,使代表对法院工作有了更深了解。代表在收到书面答复后,亲笔致函我院党组,对我院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3.曹丽代表提出的《充分运用破产重整等法律手段依法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建议》。我院将依法有序处置“僵尸企业”,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作为全省商事审判的调研重点,于3月中旬组织部分中级法院相关部门干警赴浙江、江苏等地法院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做好审理相关案件的司法应对工作,并于5月制发了《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我省法院破产案件受理审理工作的通知》(黑高法〔2016〕151号),明确规定对当事人申请企业破产的案件,严格执行立案登记制度,由受理法院直接依法审查立案,不再履行报请上级法院审批备案手续。目前,我院正在加快推进全省各中级法院审理公司清算和破产案件审判组织的设立,积极依法审理涉及公司强制清算、破产清算、重整案件,做好执行转破产的衔接工作,引导和督促市场主体有序退出。曹丽代表对我院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开展审判工作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4.于兴桃代表提出的《关于林区基层法检两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应因地而异的建议》。我院承办部门将“人来人往”与“文来文往”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代表共同调研,面对面沟通,共商解决办法。为使代表全面了解林区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情况,我院邀请于兴桃代表到铁力市法院进行现场调研,视察铁力市法院信息化建设情况,听取双丰、桃山、朗乡、铁力4个林区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就代表关心的因地而异确定林区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标准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共同分析林区基层法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现状和所面R的困难,研究改进措施。于兴桃代表对此表示满意。
5.于兴桃代表提出的《关于理顺林区基层法检两院管理体制的建议》。于兴桃代表的建议与我院正在积极推进的司法体制改革是一致的。为进一步理顺我省林区法院的管理体制,优化整合审判资源,科学确定案件管辖,更加充分地发挥司法效能,我院成立了林区法院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办公室,上半年就全省林区法院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深入调研,初步形成了改革方案。总的想法是: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办理跨地区案件”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的部署要求,对我省林区法院进行整合,从体制上解决布局不合理、配置不科学的问题,促进全省法院审判能力和审判体系现代化,保障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具体改革措施正在向最高法院、省委汇报和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之中。于兴桃代表对此表示满意。
篇7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业评价标准;调查报告
2012年7月广州纺织服装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业评价标准的应用性研究”课题获得市级立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希望借此次课题的研究之际认真学习关于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确立与时俱进的评价观,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学业评价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已明确规定了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目前,学生学业评价的具w研究以普通教育为主,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业评价研究也可一定程度地借鉴其做法。如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等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被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广州纺织服装职业学校抽取一年级学生 426名进行了开设课程时的前期调查和课程结束的后期调查。前期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9份,无效问卷27份;后期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402份,无效问卷24份。
2.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所用问卷采用课题组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情况前期与后期问题。
3.施测
采取以班级为单位方式施测。量表前附有指导语,发放问卷前向被试明确提出回答问卷的要求,问卷当场收回,数据使用人工进行统计。
三、结果分析
1.学生对未来的规划调查
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前的调查中发现:36%的学生已为自己设计好未来的职业发展;49%的学生基本为自己设计好未来的职业发展;15%的学生没有为自己设计好未来的职业发展。
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后期调查中发现,58%的学生已为自己设计好未来的职业发展;29%的学生基本为自己设计好未来的职业发展;13%的学生没有为自己设计好未来的职业发展。
2.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前和学习完成后的认识与感想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前的调查中发现:85%的学生对这门课程不了解, 他们希望在该课程中能学到对日后有用的知识,也希望教师在课堂中多开展轻松愉快的职业实践活动。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借助纸笔考试来实现。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是最不喜欢这种评价方式,不希望这门课程开设得像中学政治课一样。
对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满意度:37%的学生选择满意,48%的学生选择基本满意,7%的学生选择不满意,8%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学生选择不满意的原因是因为多元化评价方式太复杂,要自评又要小组评,并且每一个模块完成一次都要进行自我评价。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后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的该课程考核的方法有如下几种:①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占27%;②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课程布置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并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占48%;③开卷理论考试与日常行为考察相结合占11%;④闭卷理论考试与日常行为考察相结合占5%;⑤说不清占11%。
3.学生设想未来10~30年可能会从事的工作及具体规划
80%的学生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 ,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会在未来10~30年得到很大的帮助,自己的社会地位会提高;13%的学生会依靠父母所创立的企业进行事业发展,并会得到父母的经济与技术支持自己创业做老板;剩下的学生对未来表示茫然,无任何具体规划。
在上述80%的学生中:34%的学生设想毕业后将从事服装事业,首先是做服装设计助理,然后逐步升为高级设计师或首席设计师,月薪约10000元,累积几年经验并积攒资金,最后创立自己的品牌。49%的学生希望未来10~30年能当上一名知名服装设计师 ,收入5000~8000元,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即可。17%的学生希望能成为一名高级打板师,收入6000~10000元。
本次调查收获颇多,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学生都喜欢我们研究的教学评价方式,笔者更坚定了本课题组进行改革的信心。在本次调查也收集了许多学生所提及的有关教学评价方式的意见和建议,能更好地促进本课题组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篇8
一、联合概念框架下的财务报告目标
在概念框架中,目标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而其他有关问题的研究,例如报告主体概念,信息质量特征及其约束条件,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等都将以目标为基础,形成内在逻辑一致的概念体系。在新公告中,对于通用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义是: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借款人和其他的信贷人提供有关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以帮助其做出(是否)向报告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
(一)财务报告还是财务报表尽管FASB在第1号概念公告中,使用的是财务报告这一术语,但在随后的几份公告中,仍然关注的是财务报表。IASB也仅是关注财务报表。虽然报告和报表仅一字之差,但细细研究,不难发现。财务报告是以财务报表为核心,同时还包括了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所研究和探讨的范围显然要比财务报表宽阔。所以委员会认为应当建立基于财务报告的联合概念框架而非财务报表的。在新公告中,不但明确了关注的是财务报告目标,而且还指出这种财务报告应当具有通用目的。可供不同的使用者所使用。因为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报告,又或者报告主体提供所有的信息由使用者自己生成一个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报告,都是不现实的。当然,委员会也承认通用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不可能满足每一位信息需求者的需求,只能是在成本效益原则下,尽可能的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最大程度上地满足众多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二)财务信息的使用者FASB之前根据股权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将股东和债权人作为目标的使用者,其后果是据此建立起来的概念框架、会计准则最终导致了大规模财务舞弊事件的爆发;而IASB认为应当不加“歧视”地将利益相关者作为使用团体,但由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过于模糊和宽泛,并且当报告主题服务于众多的信息需求者时,可能会导致信息量庞大、复杂和难以理解,最终导致财务信息无法满足任何人的需求。所以,在讨论稿和征求意见草案中,委员会针对信息的需求主体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最终,新公告选择以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其他信贷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参与者作为主要的使用群体。委员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选择资本市场参与者作为主要使用者,在满足股权导向下公司治理模式的信息需求的同时,也能兼顾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需求;第二,能消除存在于1989年版框架和FASB第1号概念公告间的逻辑不一致;第三,由于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需要决定是否向某一企业提供经济资源,但往往许多参与者又无法要求报告主体直接向其传递信息,而只能依赖于通用财务报告提供的财务信息做决策,使得其对财务报告信息有着最为重要和急切的需求。此外,委员会也注意到,一些其他的使用群体,例如,散户、员工、经理和管理当局的信息需求可能会与资本市场参与者的信息需求存在某些差异,但更多时候这些人员之间的信息需求是重叠的。也就是说,只要满足了主要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也就能满足其他使用群体的需求。
(三)财务报告目标定位FASB之前的概念框架将目标定位为“决策有用性”,而IASB的定位是“决策有用性”和“受托责任观”。联合框架显然受美国的影响,继承了“决策有用观”,为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此外,FASB也注意到,使用者做出资源分配决策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管理当局履行经营管理责任的信息,例如,管理层是否很好的保护了经济资源免遭不良经济因索产生的影响,是否有效的执行了有关法律法规,履行了有关合同,据以判断管理层是否能够尽职地保护并有效利用经济资源。这就使得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利于资源分配决策的信息同样也有助于评价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因此,委员会认为决策有用性包含受托责任观,反映受托责任的信息和评估企业未来现金流的信息对于资源提供者来说同等重要,两者间并不存等级关系。委员会同时还解释到,由于“stewardship”一词,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存在困
难,最终没有将受托责任作为财务报告目标。
二、决策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
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是联系报告目标和实现目标手段之间的“桥梁”,也是使财务信息有用的特征,是确定构成信息有用的成分。新公告的第三章对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了规范,将质量特征区分为基本的质量特征和增强的质量特征,并且认为成本对于报告主体而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约束条件。基本的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relevant)和如实呈报(faithfully represents),而增强的质量特征包括可比性(comparable)、可验证性(verifiable)、及时性(dmelv)和可理解性。具体如图1所示。将信息质量区分为基本和增强两类,从而界定了质量特征之间的逻辑顺序。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首先应具备基本的质量特征,如果信息不相关或者不能如实呈报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即便是具备了其他增强的质量特征,信息也是决策无用的。但如果同时具备了基本的质量特征,即便不具很好的可理解性、及时性等增强的质量特征,信息也仍具决策有用性。所以,增强的质量特征的逻辑顺序低于基本的质量特征,能够使信息的有用性得到增强和放大。
(一)基本的质量特征具体包括:(1)相关性。FASB和IASB认为,相关性是“在决策中产生差异的能力”,如果财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确认价值或两者兼而有之,就具有了产生差异的能力。预测价值是指因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所以财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预测企业以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情况。而确认价值是使用者在获得财务信息之后,能够据以确认或是修订此前的一些预测。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有关文件都将重要性视为质量特征的一项约束条件,但遭到了许多反馈者的质疑,认为尽管重要性是普遍存在的,但对报告主体提供信息的能力没有约束。于是新公告将重要性(materiality)视为是相关性中与特定主体有关的一个方面。重要性是指如果遗漏或者是错误陈述会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而对重要性的判断取决于和报告信息相关的经济事项的性质或金额(或二者兼有)。(2)如实呈报。与之前的概念框架相比,新公告对如实呈报的讨论存在两个显著的差异:第一,由于“可靠性”的含义存在多种理解,于是用“如实呈报”取代了之前框架中的“可靠性”,以避免产生误解;第二,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和可验证性不再作为如实呈报的组成部分,取而代之的是完整性、中立性和无差错。所谓完整性,是指反映了所有的、对于使用者理解所描述的现象而言是必备的信息,包括必要的描述和解释。例如,对某一集团的资产做完整的描述,至少应从资产的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以文字和数字的形式加以反映。所谓的中立性,是要无偏见地选择或者报告财务信息,既没有倾向性,也不故意强调或忽视,更不能人为操纵使使用者方便的或不便的获得信息。无差错并不意味着对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都作出了精确的描述。比如说对未来现金流或价格的估计就无法确定是否精确。但如果产生财务信息的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没有错误,对现象的描述是没有差错或者遗漏的,那么就可以视为是无差错的。换句话说,委员会认为只要在信息生成的过程中实现了无差错,就实现了如实呈报的无差错。
(二)增强的质量特征增强的质量特征能够提高和放大具有基本质量特征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包括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1)可比性。新公告认为可比性是指不同企业间的相似信息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相似信息可以相互比较,以帮助使用者辨识和理解存在于报告项目间的异同,以更好的做出决策。委员会认为当信息如实呈报了相关现象,那么对相似现象的反映是相同的,对不同的现象的反映是不同的,从而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可比性。但信息如果不具备基本质量特征,不论如何对信息进行比较,都是决策无用的。所以,可比性被视为是增强的质量特征而非基本质量特征。此外,委员会认为可比性与一贯性(consistency)也是有差异的。一贯性是指对同样的经济事项采用了相同的处理方法和程序。可比性作为一贯性的目标,而一贯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2)可验证性。在第二号概念公告中,将可验证性作为可靠性的组成部分,而新公告中,不再把可验证性作为如实呈报的一个方面,而是独立成为一个增强的质量特征。可验证l生意味着不同知识水平和独立的观测者对如实呈报的经济现象的看法能达成共识。可验证的信息能让使用者放心使用,通常要比那些不能被独立验证的信息要更具决策有用性。一些不可验证的信息虽然也具有决策有用性,但信息不能如实呈报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的风险增加了,所以使用这类信息应更为谨慎。验证信息的方法可以是直接的,如盘点现金;也可是间接的,如通过核查模型、公式或其他方法输入变量并使用相同的计算方法重新计算。(3)及时性。及时性意味着使用者能及时获得能影响决策的信息。使用者们都渴望获得及时的信息,但是,如果信息本身是不相关或不是如实呈报,那么,即便具备了及时性,也不能决策有用。所以,及时性也只是增强的质量特征,而非基本质量特征。(4)可理解性。清晰、简洁地分类、描述和列报信息,会使得信息具有可理解性。这一质量特征可以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有关信息,从而决策有用。但有些经济现象本身就是复杂难懂的,可理解性并不意味着对于这些现象不加以反映,相反,需要尽可能地在报告中对此做出列示和解释。
(三)财务报告的成本约束成本对财务报告所能提供的信息构成普遍约束。信息的提供者在收集、处理、验证和信息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关费用,信息的使用者获得和分析信息也要花费成本。所以,需要将信息产生的效益和为之花费的成本进行比较,以判断成本花费是否合理。
随着FASB/1ASB联合概念框架最新概念公告的正式出台,标志着有关财务报告目标和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告一段落,也为今后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提供了指导性文件。和之前有关概念公告相比较,新公告有以下方面的改进。第一,信息的使用主体,既不是资本提供者(capital provider),也不是资源提供者(resources provider),而是关注于资本市场的参与者(participantsin capital markers);第二,新公告明确了要为配置经济资源决策(making decision about providing resources)提供有用信息,而之前的讨论稿和征求稿中只是笼统而模糊的定义为经济决策(economicdecisions)提供有用信息;第三,用如实反映替代了可靠性,可靠性的三个方面(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可验证性)被完整性、中立性和无差错取代;第四,降低了可比性、可理解性的层次等级,由基本的质量特征变为了增强的质量特征;第五,重要性不再被视为是普遍存在的约束条件,而被视为相关性中与特定主体有关的的一个
方面。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型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全球化背景下做出的理性选择,这也意味着第八号概念公告对我国的会计准则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也要注意到,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只能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和需求的情况下开展的趋同,而非欧盟、澳大利亚等国的直接照搬照抄。这就需要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学者及时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进展,深入研究其对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影响。通过对新公告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思考:(1)决策有用目标定位是否符合我国经济环境。美国FASB的第1号概念公告在讨论财务报告目标时,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讨论经济环境特征,其潜在的思路是会计系统是建立在具体的经济环境之上的,经济环境的特征会必然影响甚至决定会计系统的特征,包括对外报告的目标。FASB/IASB制定的概念框架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上的,市场是经济分配中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源一般是私人所有,而非政府,这些资源的分配是通过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进行的。而目前我国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要小于政府,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较低,国有企业(包括国有上市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极为严重,公司治理结构混乱,政府主导的发行上市与监管制度不严格、严重缺位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机制,还达不到联合概念框架所倡导的“决策有用目标”的运行环境。所以。我国目前应当大力推动市场经济建设,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在经济运行制度和法律建设上加大对中小投资人的保护,才能最终为决策有用目标提供合适的经济环境。在现阶段,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定位还应当是决策有用性和受托责任二者的结合,甚至要更多的考虑受托责任,对企业高级管理阶层的受托的资源进行必要的监督,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2)我国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是不是资本市场参与者。新公告把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界定为: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本市场参与者。这类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多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这些使用者“相当熟悉商业与经济活动,并愿意而且是勤勉地研究财务报告信息。”而我国资本市场中,个体投资者所占的比重较大,既不熟悉商业与经济活动,也不具备专业知识,导致了这些投资人对财务报告信息的理解程度低。再有就是上市公司,可流通股平均只占总股本的30%,而不能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平均占总股数的65%,这些都说明我国现阶段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还不能界定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而我国财务报告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到底是谁,还需要像特鲁伯鲁德委员会那样,进行广泛的调查。(3)我国目前会计信息质量应更关注相关性还是可靠性。在信息质量特征中,虽然相关性和如实呈报均被视为基本质量特征,但从排序上来看,FASB和IASB均认为相关性是第一基本质量特征。其根源是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得到了有效保证后,使用者对报告信息充分信赖的基础上,对信息提出的更高要求。在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信息的可靠性丧失,以至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于是爆发了第一次的旨在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革命。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问题才得到了基本解决,七八十年代,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其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更关注未来信息,于是,会计界开始了第二次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革命。国际会计发展的历程告诉人们,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在可靠性不断得到加强的前提下,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和扩展。而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发展现状来看,如果在信息的可靠性没有有效保障的前提下,盲从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将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恶果,例如本轮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正如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认为“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当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应更关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篇9
一、项目名称:南海中学2020—2021校园宣传制作项目
二、资料领取地点:南海中学总务处;联系电话:18929922685;联系人:蒋老师
三、报名时必须交以下资料复印件,并加盖投标申请人公章
1、 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2、 法定代表人证明书;
3、 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4、 投标人的身份证;
四、开标评审时间:方案公示5天后,于2019年9月2日上午10:00开标
五、 地点:行政楼会议一室
六、 评标细则:
1、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在开标前依法组建。
2、评标委员会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诚信、科学、择优”的原则,根据评标办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认真评审,完成评标报告,向招标人报告评审意见。
3、评审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可在必要时要求投标人对有关细节加以说明或澄清,但这种说明或澄清不应使其它投标人处于不公平的地位。
4、评标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的规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经评定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名时,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组织招标。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递交的评标报告,最终依法审定中标人。但在签订合同前的任何时候,评委、招标人以及其他人员发现投标人在投标过程有任何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查实,招标人将立即取消其中标人资格。
七、招标要求:
1、本次招标采用综合评分法,满分100分。其中:投标价格(满分40分);投标人基本情况(满分20分);实施该项目方案及优势(满分30分);后期服务及承诺(满分10分)。学校组织评分小组,评分高者中标。在评分相同的情况下,价低者中标。
2、中标者必须在中标通知书下达后一周内跟甲方签约,并按照约定履行合约。
篇10
第一条 为了规范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称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是指通信工程以及与通信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其中,通信工程包括通信设施或者通信网络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等施工;与通信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是指构成通信工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为实现通信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等;与通信工程建设有关的服务,是指为完成通信工程所需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统称为“通信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
第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按照《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进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投标。
第五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实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信息化管理。
第二章 招标和投标
第六条 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公开招标;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邀请招标:
(一)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
(二)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过大。
有前款第一项所列情形,招标人邀请招标的,应当向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全部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书。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超过1.5%,且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费用明显低于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的,方可被认定为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所列情形。
第七条 除《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和《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可以不进行招标的情形外,潜在投标人少于3个的,可以不进行招标。
招标人为适用前款规定弄虚作假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四条规定的规避招标。
第八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自招标公告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之日起2日内通过“管理平台”向通信行政监督部门提交《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备案表》(见附录一)。
第九条 招标机构招标业务,适用《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本办法关于招标人的规定。
第十条 公开招标的项目,招标人采用资格预审办法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招标人资格预审公告后,可不再招标公告。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和招标公告,除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法指定的媒介外,还应当在“管理平台”。在不同媒介的同一招标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的内容应当一致。
第十一条 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
(二)招标项目的性质、内容、规模、技术要求和资金来源;
(三)招标项目的实施或者交货时间和地点要求;
(四)获取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五)对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收取的费用;
(六)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或者投标文件的地点和截止时间。
招标人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应当在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载明。
第十二条 资格预审文件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资格预审公告;
(二)申请人须知;
(三)资格要求;
(四)业绩要求;
(五)资格审查标准和方法;
(六)资格预审结果的通知方式;
(七)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格式。
资格预审应当按照资格预审文件载明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资格预审文件没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资格预审的依据。
(一)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
(二)投标人须知;
(三)投标文件格式;
(四)项目的技术要求;
(五)投标报价要求;
(六)评标标准、方法和条件;
(七)网络与信息安全有关要求;
(八)合同主要条款。
招标文件应当载明所有评标标准、方法和条件,并能够指导评标工作,在评标过程中不得作任何改变。
第十四条 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以显著的方式标明实质性要求、条件以及不满足实质性要求和条件的投标将被否决的提示;对于非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应当规定允许偏差的最大范围、最高项数和调整偏差的方法。
第十五条 编制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应当使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制定的标准文本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范本。
第十六条 勘察设计招标项目的评标标准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标人的资质、业绩、财务状况和履约表现;
(二)项目负责人的资格和业绩;
(三)勘察设计团队人员;
(四)技术方案和技术创新;
(五)质量标准及质量管理措施;
(六)技术支持与保障;
(七)投标价格;
(八)组织实施方案及进度安排。
第十七条 监理招标项目的评标标准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标人的资质、业绩、财务状况和履约表现;
(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资格和业绩;
(三)主要监理人员及安全监理人员;
(四)监理大纲;
(五)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
(六)投标价格。
第十八条 施工招标项目的评标标准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标人的资质、业绩、财务状况和履约表现;
(二)项目负责人的资格和业绩;
(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主要施工设备及施工安全防护设施;
(五)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
(六)投标价格;
(七)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第十九条 与通信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招标项目的评标标准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标人的资质、业绩、财务状况和履约表现;
(二)投标价格;
(三)技术标准及质量标准;
(四)组织供货计划;
(五)售后服务。
第二十条 评标方法包括综合评估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
鼓励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使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
第二十一条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划分标段的,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允许投标人中标的最多标段数。
第二十二条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已确定投资计划并落实资金来源的,
招标人可以将多个同类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集中进行招标。
招标人进行集中招标的,应当遵守《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本办法有关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招标人进行集中招标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工程或者有关货物、服务的类型、预估招标规模、中标人数量及每个中标人对应的中标份额等;对与工程或者有关服务进行集中招标的,还应当载明每个中标人对应的实施地域。
第二十四条 招标人可以对多个同类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潜在投标人进行集中资格预审。招标人进行集中资格预审的,应当资格预审公告,明确集中资格预审的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并且应当预估项目规模,合理设定资格、技术和商务条件,不得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
招标人进行集中资格预审,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资质管理的规定。
集中资格预审后,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人应当继续完成招标程序,不得直接发包工程;直接发包工程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四条规定的规避招标。
第二十五条 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在发售招标文件截止之日后,组织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和召开投标预备会。
招标人组织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或者召开投标预备会的,应当向全部潜在投标人发出邀请。
第二十六条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划分标段的,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文件上标明相应的标段。
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以及逾期送达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
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不得开启,并应当如实记载投标文件的送达时间和密封情况,存档备查。
第三章 开标、评标和中标
第二十七条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人少于3个的,不得开标,招标人在分析招标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应当依法重新招标。划分标段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某一标段的投标人少于3个的,该标段不得开标,招标人在分析招标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应当依法对该标段重新招标。
投标人认为存在低于成本价投标情形的,可以在开标现场提出异议,并在评标完成前向招标人提交书面材料。招标人应当及时将书面材料转交评标委员会。
第二十八条 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投标法》和《实施条例》的规定开标,记录开标过程并存档备查。招标人应当记录下列内容:
(一)开标时间和地点;
(二)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等唱标内容;
(三)开标过程是否经过公证;
(四)投标人提出的异议。
开标记录应当由投标人代表、唱标人、记录人和监督人签字。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开标地点的,招标人应提前通知所有潜在投标人,确保其有足够的时间能够到达开标地点。
第二十九条 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评标委员会的专家成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从事通信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同等专业水平。掌握通信新技术的特殊人才经工作单位推荐,可以视为具备本项规定的条件;
(二)熟悉国家和通信行业有关招标投标以及通信建设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并具有与招标项目有关的实践经验;
(三)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
(四)未因违法、违纪被取消评标资格或者未因在招标、评标以及其他与招标投标有关活动中从事违法行为而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
(五)身体健康,能够承担评标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组建和管理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评标专家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十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评标委员会的专家应当从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个别技术复杂、专业性强或者国家有特殊要求,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的专家难以保证胜任评标工作的招标项目,可以由招标人从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直接确定。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人应当通过“管理平台”抽取评标委员会的专家成员,通信行政监督部门可以对抽取过程进行远程监督或者现场监督。
第三十一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复杂、评审工作量大,其评标委员会需要分组评审的,每组成员人数应为5人以上,且每组每个成员应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评审。评标委员会的分组方案应当经全体成员同意。
评标委员会设负责人的,其负责人由评标委员会成员推举产生或者由招标人确定。评标委员会其他成员与负责人享有同等的表决权。
第三十二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对投标文件提出评审意见,并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负责。
招标文件没有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依据。
第三十三条 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收到低于成本价投标的书面质疑材料、发现投标人的综合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报价或者设有标底时明显低于标底,认为投标报价可能低于成本的,应当书面要求该投标人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招标人要求以某一单项报价核定是否低于成本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
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
第三十四条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投标人经资格审查不合格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
部分投标人在开标后撤销投标文件或者部分投标人被否决投标后,有效投标不足3个且明显缺乏竞争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全部投标。有效投标不足3个,评标委员会未否决全部投标的,应当在评标报告中说明理由。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评标委员会否决全部投标的,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第三十五条 评标完成后,评标委员会应当根据《招标投标法》和《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向招标人提交评标报告和中标候选人名单。
招标人进行集中招标的,评标委员会应当推荐不少于招标文件载明的中标人数量的中标候选人,并标明排序。
评标委员会分组的,应当形成统一、完整的评标报告。
第三十六条 评标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本情况;
(二)开标记录和投标一览表;
(三)评标方法、评标标准或者评标因素一览表;
(四)评标专家评分原始记录表和否决投标的情况说明;
(五)经评审的价格或者评分比较一览表和投标人排序;
(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名单及其排序;
(七)签订合同前要处理的事宜;
(八)澄清、说明、补正事项纪要;
(九)其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及本人签字、拒绝在评标报告上签字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及其陈述的不同意见和理由。
第三十七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人应当自收到评标报告之日起3日内通过“管理平台”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
第三十八条 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投标法》和《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确定中标人。
招标人进行集中招标的,应当依次确定排名靠前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且中标人数量及每个中标人对应的中标份额等应当与招标文件载明的内容一致。招标人与中标人订立的合同中应当明确中标价格、预估合同份额等主要条款。
中标人不能履行合同的,招标人可以按照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中标候选人名单排序依次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也可以对中标人的中标份额进行调整,但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调整规则。
第三十九条 在确定中标人之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招标人不得向中标人提出压低报价、增加工作量、增加配件、增加售后服务量、缩短工期或其他违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实质性内容的要求。
第四十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人应当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通过“管理平台”向通信行政监督部门提交《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情况报告表》(见附录二)。
第四十一条 招标人应建立完整的招标档案,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保存。招标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招标文件;
(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
(三)评标报告;
(四)中标通知书;
(五)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的书面合同;
(六)向通信行政监督部门提交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备案表》、《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情况报告表》;
(七)其他需要存档的内容。
第四十二条 招标人进行集中招标的,应当在所有项目实施完成之日起30日内通过“管理平台”向通信行政监督部门报告项目实施情况。
第四十三条 通信行政监督部门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可以查阅、复制招标投标活动中有关文件、资料,调查有关情况,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配合。必要时,通信行政监督部门可以责令暂停招标投标活动。
通信行政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监督检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招标人在招标公告、发出投标邀请书或者售出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后无正当理由终止招标的,由通信行政监督部门处以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人或者招标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通信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招标人自行招标,未按规定向通信行政监督部门备案;
(二)未通过“管理平台”确定评标委员会的专家;
(三)招标人未通过“管理平台”公示中标候选人;
(四)确定中标人后,未按规定向通信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报告。
第四十六条 招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通信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对中标结果造成实质性影响,且不能采取补救措施予以纠正的,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或者评标:
(一)编制的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中未载明所有资格审查或者评标的标准和方法;
(二)招标文件中含有要求投标人多轮次报价、投标人保证报价不高于历史价格等违法条款;
(三)不按规定组建资格审查委员会;
(四)投标人数量不符合法定要求时未重新招标而直接发包;
(五)开标过程、开标记录不符合《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
(六)违反《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限制、排斥投标人;
(七)以任何方式要求评标委员会成员以其指定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人、以招标文件未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作为评标依据,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干涉评标活动,影响评标结果。
第四十七条 招标人进行集中招标或者集中资格预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三十五条或者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由通信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章 附 则
精品范文
1评标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