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04 01:1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工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工作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为民、务实、清廉”为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及省局、市局下达的各项任务,坚持促进发展和人民满意双优结果导向,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作风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干部作风大改进、党和政府公信力大提升、人民满意度大提高,为实现“全面领先苏中,加快融入苏南,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扎实推进粮食工作,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

二、主要内容

(一)切实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

1、从严执行改进作风各项规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到下基层轻车简从、简化接待,严禁用公款互相宴请、赠送节礼、高档消费;严禁出入私人会所、变相公款旅游;严禁违规收受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严格执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及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规定;严禁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严禁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以及其他特定关系人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保持高尚精神追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2、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促进党员干部找准“”突出问题,并切实抓好督查整改。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定期接访下访、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制度,深化“三解三促”,构建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二)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3、持续推进行政机关服务改革。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岗位工作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办事制度等服务行为。

4、继续深化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网上运行。进一步优化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网上运行管理机制,按照新一轮改革要求,及时调整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项目,完善项目数据库信息;加强网上运行电子监察和法制监督,在对网上运行办件规范性、及时性进行监督的同时,实行“网上网下”双监督,确保所有事项上网运行、督办问题认真办理、咨询投诉及时回复;进一步强化网上运行工作责任,适时对网上运行情况进行测评和考核,并公开通报,全面提高网上运行质态。

5、全面推行绩效管理。按照“目标管理、过程控制、结果导向、持续改进、公众满意”的要求,实施绩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将考评结果作为评优、提拔、晋级的重要依据。以目标推进、廉洁效能、社会稳定、民主评议、争先创优为主要内容,继续开展“三服务”、“五进五送”、“公述民评”和机关作风评析日活动,比在平时、考在平时,促进机关行政提速增效。

6、认真落实提升执行力十项制度。认真落实否决事项报告制、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任务销号制、首问负责制、牵头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等制度,强化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提升机关执行力。结合政务公开、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行政效能举报投诉受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规范管理、强化责任,杜绝慢作为、不作为、推诿扯皮等现象,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三)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优化改进作风工作机制

7、积极营造拒腐防变的自律氛围。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加强党风党纪和廉政从政道德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作风。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坚持读书思廉、党课宣讲、警示教育等办法,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8、加强对行使权力的监督。严格落实述职述廉、谈话和诫勉、询问和质询等党内监督制度,坚持民主决策和定期工作报告的做法,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制约和监督。强化日常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工作,落实重大事项上会议决定和党务公开,扩大监督面,加大问责力度,追究失职渎职行为。深化风险防控工作,针对“钱、权、物”集中的重点为对象、关键环节,逐步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

三、实施步骤

(一)制订方案,动员部署(3月中旬前)。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订、实施“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工作方案

(二)推进实施,自查整改(3月下旬—11月)。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于开展民主评议的有关要求,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把问题整改贯穿始终,切实改进作风、提高效能。

(三)总结考评,表彰激励(12月)。考评结果纳入年度作风效能情况总结评议内容。对先进科室进行表彰,对落后科室帮助排查原因,落实整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科室负责同志为组员的局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健全工作责任和工作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篇2

带动宜居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__x市实施清洁乡村活动的部署,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管理水平,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带动宜居农村建设,切实解决我区农村环境“脏、乱、差”,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现就我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示范村带动宜居农村建设,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构建和谐、宜居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保护村庄环境为目标,以提高广大村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内容,按照“全民参与、示范带动、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我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示范村带动宜居农村建设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按照适度超前、适度集聚、节约土地、生态环保、注重实用的要求编制示范村村庄综合整治规划。选择基础较好的自然村开展试点,以示范带动整体,有序推进,成熟一个,认定一个,逐步扩大村示范村比例。二是坚持分类指导。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村创建与自然村整治相结合,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三是保持风貌。坚持实事求是,从村庄实际出发,从解决最迫切、最基本的环境问题入手,立足各村现有基础进行改造。要尊重农民意愿,培育农民主体精神,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示范村创建和村庄整治建设,共建美好清洁家园。

二、建设目标及要求

(一)环境卫生示范村建设目标要求。以街道(行政村)为主体,选择条件和基础较好的自然村,利用一年时间进行重点发展建设。按照建设宜居农村要求,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规划合理、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标准。经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景观改造和绿化美化建设,达到卫生村基本标准,村容整洁、环境宜人、设施配套、生活便利,适宜生存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的宜居村庄。

1.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布局。按照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实行一村一方案编制示范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科学规划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文体活动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卫设施的整体布局,村庄无乱搭乱建现象。(区住建局、财政局、交通局、文体广电局、拆违办、高德办)

2.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村庄的绿化率、美化情况良好,房前屋后无乱堆杂物,有较好的感官和视觉效果。

⑴村庄道路改造:村内道路硬底化,路面平整、干净,与外界交通畅通,出行方便。道路两边进行植树绿化,安装路灯,村道卫生状况良好,主要村道有卫生设施,垃圾箱(果皮箱)箱体整洁。(区住建局、交通局、城管局)

⑵村庄污水治理:一是生活污水治理。村中建有集中式(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施正常运行投入使用,达标排放,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00%,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区环保分局、住建局、农林水利局)

二是养殖污水治理。实现家畜、家禽全部圈养,畜禽粪污能收集进入沼气池处理,村内无牲畜、家禽乱跑、粪便乱排乱堆、污水横流等现象。(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农林水利局、高德办)

三是池塘、沟渠治理。村庄范围内的池塘、沟渠等堆积和水面漂浮的生活垃圾得到彻底清理,河塘无杂草漂浮物,收集的垃圾能及时清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池塘、沟渠的沉积污泥得到清淤治理,排水无堵塞现象,水体无黑臭且透明度提高。无直接向江河水库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的现象。(区环保分局、农林水利局、__x办事处)

⑶生活垃圾处理:每户设置有垃圾分类收集箱,村庄建有固定垃圾收集池(屋),有专职保洁员对道路、公共场地进行清扫保洁、定时收集用户垃圾投入固定垃圾收集池(屋),垃圾日产日清,办事处每天对村庄固定垃圾收集点垃圾清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无积存。田间地头建设专门农资废物回收点,定时清运处理;村庄周围无暴露垃圾。(区城管局、农林水利局、__x办事处)

3.完善的基础设施。统筹整合资源,配套完善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室、图书馆、文体广场及体育健身公共设施。(区文体广电局、__x办事处)

4.经济惠民的绿化美化。结合“绿满八桂”活动,加大村庄道路、河涌堤岸的绿化、美化力度,鼓励农民种植果树、经济林木等绿化美化自家庭院。(区农林水利局、__x办事处)

5.健全的环卫保洁机制。

⑴建立环卫管理村规民约和保洁作业规范和监督考核制度。(区美丽办、城管局、__x办事处)

⑵配备专职的保洁员。合理配备专职保洁员,每天早晚进行各一次的清扫保洁,加强管理考评。(区城管局、__x办事处)

⑶完善的环卫设施。有定点垃圾收集池(屋),垃圾收集清运车、垃圾桶(箱)。(__x办事处、区城管局)

(二)自然村环境卫生整治目标要求

1.整治农村生活垃圾脏乱现象。根据本村实际,按人口密度,在一定范围内设置垃圾桶或垃圾池等设施,方便村民投放生活垃圾,由专人负责收集运送,防止卫生脏乱、环境污染。(城管局、各街道办事处)

2.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横流状况。各地要因村制宜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建设污水排放沟渠或排污管网等方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区环保分局、住建局、农林水利局、卫生局、各街道办事处)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村庄内畜禽养殖实行畜禽饲养的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区水道畜牧兽医局、农林水利局、各街道办事处)。

4.做好农村厕所卫生设施整治。推动村庄无害化公厕建设,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区卫生局、各街道办事处)

5.全面提高农村绿化美化水平。加大村庄道路、河涌堤岸和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力度,鼓励农民种植果树、经济林木等绿化美化自家庭院。(区农林水利局、各街道办事处)

(四)城中村环境卫生整治目标要求

1.实行有偿垃圾收集。落实保洁员,定时挨户收集垃圾,定时清扫保洁村中道路,将垃圾运送到垃圾收集池。(各街道办事处、城管局)

2.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每天早上7-8点,下午4-5点为收集垃圾时间,住户定时把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在自家门前垃圾垃圾收集点,非垃圾收集时间不得将垃圾放堆在门外。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

3.定时定期清运垃圾。办事处每天上午9点前对村中垃圾收集池中垃圾进行清运,不积存垃圾。(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

4. 在试点实行122环境卫生管理监督体制。即明确1名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员,相对固定2名城管执法队员,聘用2名社区环境卫生监督员,组建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卫生管理监督工作机构,履行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监督职责,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劝阻不文明行为,教育引导村民和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大力整顿废旧收购点经营秩序,整治好村容村貌。(区清洁办、区城管执法大队、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

环境卫生管理员由社区负责环境卫生的副主任担任,环境卫生监督员从区聘用“4050”公益岗位人员中聘用。

区城管执法大队各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安排相对固定2名城管执法人员,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执法保障。

街道办事处分管环境卫生工作的副主任负责管理制度建设和日常工作巡查,保障具体业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责任落实。

区清洁办负责负责工作协调和督查,确保工作到位。

三、实施步骤

整治管理活动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集中整治阶段(5月至6月)。集中力量对各村(城中村)原积存的垃圾、杂草、杂物进行全面清理,通过集中整治带动常态管理。

第二阶段:长效管理阶段(7月至2014年底)。通过1年时间的示范村创建活动,以示范带动整体来巩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四、职责分工

(一)保洁作业人员的招聘和管理。区人社局指导,街道办事处负责,各村(居)委会组织落实。

(二)环卫设施建设、环卫作业车辆和环卫设施设备购置和管理。区财政局组织落实资金,区城管局核准,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各村(居)委会组织落实。大型设备按政府采购程度购置。

(三)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的市容秩序整治管理。各街道办事处牵头,区城管大队、村(居)委会配合。

(四)宣传教育活动。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体局配合,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具体组织落实。

(五)督查考核。由区纪委督查指导和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生产环境为目标,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建立领导、干部分片包干责任机制,按照科学分工,明确职责,统一领导,加强协作的要求,整合力量、资金、资源,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中来,形成合力。同时将任务分解到村,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广泛宣传,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整治活动,受益是农民。要利用有效宣传工作,发动群众,教育农民,让农民群众认识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示范工作意义重大,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根本性转变,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拓宽农民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空间。要培育农民的自强自立精神,充分发挥农民作为组织主体、投资主体、建设主体、管理主体的作用,,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得到实惠,自觉投工投劳,建设美好幸福家园。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的要求,全面实施《省药品和餐饮安全“十二五”规划》,大力推进监督机制和方式创新,努力构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新体制和新机制,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分步实施,全面建立餐饮服务单位在线监管网络,掌握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原料采购信息,实时监督食品加工操作流程,减少监督员上门监督频次,提高监管效能。

三、工作内容

(一)工作原则

按照先大后小,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分步实施。

(二)实施对象

全市所有提供餐饮服务的经营单位,包括各类学校(幼儿园)、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等。

(三)监管内容

1.食品原料采购台帐。餐饮服务单位按照《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采购食品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相关内容的电子档案,通过网络上传到监控中心,从而动态监管食品原料的安全情况。

2.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在餐饮服务单位的粗加工间、切配间、烹饪间、餐饮具清洗消毒间、面点间、备餐间、冷菜间(刺生间、水果拼盘间、裱花间)、食品仓库等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安装视频录像探头,通过固定网络传输,实现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生产加工的全程实时在线监管。同时也可通过存储录像查阅过往食品生产加工情况,实现错时监管。

3.冷菜间(刺生间、水果拼盘间、裱花间)温控监管。在冷菜间(刺生间、水果拼盘间、裱花间)内设置温控报警装置,当上述场所温度超标时,通过网络传输在监控中心显示报警信号并记录,从而实现温控监管。

(四)设备投入

餐饮服务单位在线监管工作所需设备主要由餐饮服务单位前端网络摄像探头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控中心网络平台组成。前端网络摄像探头和使用软件由餐饮服务单位投入。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在线监管的通知》,信息化设备的采购与安装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分公司负责,具体方案见《数字药监商务方案》。

(五)实施步骤

1、动员阶段(2012年12月)

召集城区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全市所有学校(幼儿园)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的负责人,邀请市领导、市食安委领导,召开餐饮服务单位在线监管工作动员会,部署具体工作。

2、试点阶段(2013年1月-2013年4月)

在城区大型餐馆、公办学校食堂、机关单位食堂各选择一家,率先安装终端视频探头等设备,确定餐饮单位内部探头安装的位置和数量。2013年4月底前完成城区所有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全市公办学校(幼儿园)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的终端网络探头设备安装。同时,完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控中心网络平台建设,启动餐饮服务单位在线监管工作。

3、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2月)

由各分片责任监督员负责督促辖区内所有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店安装相关设备,纳入在线监管,并把此项工作作为餐饮服务许可的一项基本要求,使餐饮服务单位在线监管工作进入常态化。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餐饮服务单位量多面广,经营规模大小不一,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目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人手不足,在把好食品原料关,提高监督效率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高屋建瓴提出利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开展餐饮服务单位在线监管,给监管人员装上了千里眼,使监管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全面掌控餐饮服务单位的经营情况。各监管人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做好餐饮服务单位的宣传与引导,顺利完成餐饮服务单位的设备安装,早日开通餐饮服务单位在线监管。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正常开展,成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单位在线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篇4

一、目标要求

在我镇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和抓好“三绿二处理”工作,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农村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实步骤,目的是通过实施造林绿化和解决乡村垃圾、污水处理问题,建设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聂桥、生态聂桥、富裕聂桥、活力聂桥、和谐聂桥的目标。各村和各有关单位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三绿二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把这项工作作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农村现代化的一件大事来抓,并贯彻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全镇今年新农村建设点“三绿二处理”工作从2月份开始,“三绿”工作必须在4月15日前结束,“二处理”工作必须在5月15日前结束。“三绿”绿化率达到35%以上,“二处理”完成规划任务的100%。

二、新农村建设点“三绿二处理”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镇在做好省、市提出的“三绿一处理”的工组基础上,积极做好新村办增加的“污水处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打造一批房前屋后花果园、村内道路林荫化、村庄周围风景林的生态文明村,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村庄沟渠相通、排污流畅,使新农村建设点的人居和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观。

(一)农户庭院绿化。全镇新农村建设省级点、市共建点的农户庭院内外和房前屋后都必须进行绿化,并把绿化、美化庭院环境与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以栽种果树、常绿阔叶林等经济景观林为主,同时引导农民拆墙透绿。

(二)村内道路绿化。新农村建设点村内主次干道两侧都必须栽树,以种植吸尘效果好或有经济价值的常绿树种为主。各村点在规划编制和开展村庄整治时,道路两边必须预留好绿化用地。

(三)村庄四旁绿化。各新农村建设点村内空地都必须种树,以栽种果树、速生林、常绿混交林、毛竹为主,村旁现有的果园、竹木林,要抚育、补植、整治好。

(四)无害化处理

1、垃圾减量化。所有的生活垃圾都必须分捡和分类处理,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塑料橡胶、废铜烂铁、玻璃杯瓶等垃圾,要专门存放、进行回收;对于可转化利用的烂果菜根等易腐食物、农业废弃物等有机垃圾,要进行转化利用;对于不可回收、难以转化利用、无害无残留的生活垃圾,要采取就近焚烧方式进行处理。

2、垃圾资源化。在对生活垃圾分捡和分类处理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大农村垃圾的转化利用。农村人畜粪便、腐烂果蔬、剩饭剩菜的处理要与沼气建设相结合;建筑垃圾中的碎砖碎瓦与道路硬化相结合;稻草、杂草、树叶和塑料袋等要通过回田回林肥化、加工饲料化和使用用户气化炉等方式加以利用。

3、垃圾无害化。对难以在当地回收利用和有害残留的废弃物,如农药瓶、废旧电池等垃圾,应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集中的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村庄污水处理。各新农村建设点都必须建设通畅的雨污排水系统,要在村旁村前开辟排水主沟,农民房前屋后要修建排水沟,有条件的自然村和规模较大的村庄(社区)应雨污分流,建设污水排放暗沟。

三、全镇农村面上“三绿二处理”工作基本要求

(一)边抓点边推广。各村在抓好新农村建设点“三绿二处理”建设的同时,要统筹做好面上的“三绿二处理”工作。要组织村、组干部到“三绿二处理”建设搞得好的新农村建设点学习参观,推动面上工作,并建立指导、督查、统计和考评工作机制。

(二)建设垃圾处理中心。我镇今年建设的集镇垃圾处理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处理中心配备了专业设施,安排专业人员,实现区域内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自然村要严格实行垃圾分类五个去向,按有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

(三)建立“三绿二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各村要做好“三绿二处理”的规划安排,镇新村办会同新村办组织林业、农业、城建、卫生等部门分管和专业人员到各新农村建设点现场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工作方案和完成任务的时间,力争用三至五年的努力,全镇农村基本实现“三绿二处理”的各项目标。要充分发挥农民理事会在“三绿二处理”工作中的作用,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推进“三绿二处理”的经常化。村庄绿化要与“一大四小”绿化工程结合起来,按照谁种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村民自行栽植和监护,并允许继承和转让,以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要与改变农民卫生习惯结合起来,要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使“三绿二处理”工作长期坚持。新农村建设点此项工作要起带头示范作用,每个建设点要配保洁员、护绿员、并配备专门工具,农户或建设点集体出资解决他们的工资待遇,并长期坚持,要在实践中总结好的经验,加以推广。

四、具体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对“三绿二处理”工作的领导,镇成立“三绿二处理”工作领导小组,镇长高利明任组长,副镇长刘俊鑫任副组长,成员有代和勇、张锦鹏等同志。镇新村办将安排专人负责“三绿二处理”,尤其做好统计、调度、督查和宣传推动等工作。各村要抽调得力干部抓好“三绿二处理”工作。

(二)多方筹措,解决“三绿二处理”建设资金。一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在搞好“三绿二处理”建设规划预算的基础上,做好筹资筹劳,社会赞助工作;二是新农村建设点在专项资金中平均拿出1.5万元用于“三绿二处理”建设,试点帮扶单位按照新村办的要求拿出0.5万元用于“三绿二处理”建设;三是衔接统筹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资金,必须用于新农村建设点的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和村旁绿化;四是利用本村现有的资源(石料、苗木)等,节约建设资金。

(三)鼓励先进、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三绿二处理”作为今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将纳入新农村建设统计、督查和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并实行各项激励、奖罚措施,推进此项工作。

1、镇新村办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三绿二处理”工作的督查,督查结果将在党政联席会议上通报,并对各村进行排名。

2、新村办将联合有关部门在今年6月初对我镇2009年以来新农村建设点“三绿二处理”建设进行验收检查,对两年中各乡“三绿二处理”工作分别进行排名,对排在前三名的试点村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届时,镇新村办也将拿出方案对两年中各村新村点“三绿二处理”工作进行排名奖励。

3、“三绿二处理”建设将列入各新村点建设考核重要内容,提高此项工作在新农村建设考评中的分值。

篇5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为主题,将推动全民创业作为促进就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向城乡创业者广泛开展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创业者的开业能力和经营能力,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和创业后续服务体系。坚持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加快形成以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二)工作目标。按照创城涉及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指数、创业环境满意度”五项指标要求,结合我区就业的实际,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努力,将我区打造成创业体系健全、创业服务完善、创业环境优良、创业人才聚集、创新企业众多、创业投资活跃的创业型城市,全面达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标准。到年底,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20%;年均新增150—300名的开业小老板、小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农村致富带头人或农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带动500—1000人就业,创业后稳定经营在一年以上的企业达到75%以上;创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创业环境满意度、创业效率等指标位居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实现创城目标。

二、具体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优化创建机制。开展创城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又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必经之路,也是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举措。为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局、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经贸局、工商局、区科技局、区教育局、区建设局、国税局、地税局、区民政局、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区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区工商联、农村信用联社及各镇(街)、场分管领导组成。区创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我区创城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等日常事务工作,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述各单位指定一名联络员与办公室保持协调联系。各镇(街)、场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创城工作的领导。

区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创城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创业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事迹,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舆论氛围;普及创业知识,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树立创业光荣、致富光荣的全新理念,培养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竞相发展、团结奋进的创业文化。

区发改局负责提供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将扶持创业、创城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把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创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和减少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指导并监督规划全区重大创业相关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创城有关政策。

区财政局负责根据创城工作实际需要,落实促进创业的财政扶持政策,在年度预算中合理安排创业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及创业后续服务扶持等有关支出;加强信用担保、投融资体系建设,做好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出险资金清偿工作;参与提出支持创业的地方性税收政策建议;加强创业扶持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区农业局负责宣传和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推动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带动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民种养殖、农产品经销和加工专业户,实现自主创业,树立创业典型。

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宣传国家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指导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活动,树立和宣传高校毕业生创业典型事迹;协调工商、税务、财政、银行等相关部门完善和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创业补贴等各项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研究制定创城工作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的量化指标体系,开展创城工作任务动态管理;牵头组建创业指导服务组织和创业与培训协会,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会各相关部门筹建创业实训及孵化基地、制定管理创业实训及孵化基地制度和实训及孵化基地对创业主体的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体系,积极引进先进创业培训理念,大力开展“1+1群”创业培训,形成以创业培训、小额贷款、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跟踪服务为主的“一条龙”服务机制并将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区经贸局负责协调创业实训及孵化基地的服务与发展工作,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结合我区实际,从创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培育面向创业者的新型综合平台,树立创业实训及孵化基地典型,为推动创业、鼓励创业、成功创业打造基础;指导民营及各类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建立、健全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的体制、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家扶持商贸流通领域创业的优惠政策,制订并实施我区扶持商贸业发展的促进政策;积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科技兴贸”和“走出去”战略,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大研发设计,创建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推动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家政服务、生鲜食品供应等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换代;协调解决中小企业创业中出现的问题。

工商局负责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创业领域,落实优惠政策;改善行政管理,重点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发展;开展创业指导,提供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的咨询服务;负责检测统计全区创业登记数,做好企业新开户和净增户数统计工作;负责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促进创业;设立专业窗口,为创业人员办理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登记注册提供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的咨询服务。

区科技局负责鼓励和引导科技创业,落实科技创业扶持政策;有计划地引导和扶持科技创业园、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项科技创业创新扶持资金效益,大力支持科技创业项目发展;做好科技下乡工作,为农村劳动者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科技创业项目库,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为科技型企业和科技人员创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区教育局负责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与有关部门共完善并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政策,推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负责指导所属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指导和创业意识教育;指导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全面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训实践活动。

区建设局负责会发展改革、劳动保障部门安排筹建创业实训及孵化基地所需的经营场地,引导劳动者投身物业管理行业创业活动;负责简化项目审批,支持创业主体进入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领域;支持创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提供创业平台。

国税局、地税局负责宣传国家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及时了解鼓励创业税收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项税收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负责优化税收服务,提供创业税收扶持支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创业企业运营成本;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和专项检查;推行政务公开,加大对国家税法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税收服务水平。

区民政局负责指导社区建设,推动社区创业环境改善;扶持发展社区中有利于促进居民创业、就业和社区和谐的民间组织(即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引导军队退役人员根据自身条件参加创业培训,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实现创业和就业;负责对各行业协会宣传创城的相关内容,组织各行业协会开展行业特色创业培训,树立行业协会中的创业典型,建立创业实训及孵化基地。

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负责利用空置的通用厂房,发挥“一区多园”的综合服务功能作用,为创业者开办中小企业提供场所等服务,开设创业培训基地、科技创业中心,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树立创业典型。

区工会负责组织开展创业帮扶活动,督促各项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落实创业优惠政策检查监督工作,积极维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团区委负责发挥共青团的桥梁纽带作用,督促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促进创业效率提高;成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推动青年创业贷款,组织青年技能培训、创业辅导,引导扶持青年创业,努力拓宽青年创业渠道;树立青年创业典型、建立青年创业实训及孵化基地。

区妇联负责宣传国家扶持妇女创业特别是农村妇女创业的优惠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鼓励和引导妇女自主创业;开拓适合妇女创业的市场领域,树立妇女创业典型;建立妇女创业实训及孵化基地;负责开展“巾帼创业”等多种形式的妇女创业服务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妇女转变就业观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努力提升妇女创业能力。

区残联负责引导城乡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挖掘残疾人创业典型,大力宣传励志创业事迹;建立残疾人创业实训及孵化基地。

区工商联负责协调落实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外资企业公平待遇问题,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内行业商会的管理和指导,扶持一批科技型、规模型、效益型、外向型中小企业;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生产经营,依法维护、保障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农村信用联社负责配合宣传国家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劳动者自主创业,发挥创业促就业中融资指导作用,提升小额贷款服务质量并负责创业者借贷创业资金数量统计;负责推动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对符合条件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人员及时提供灵活便捷的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和其他形式的信贷扶持,负责做好相关信贷数据的统计工作;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创业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

各镇(街)、场,村(居)委会要充分利用空闲场所为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环东海域失海渔民、大中专毕业生、复退人员提供创业平台;发挥劳动保障所(站)作用,做好创业登记、统计、上报工作和创业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居民(农民)走创业致富之路,让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总结推广农村“一村一品”的农民创业致富经验;配合区政府开设创业培训基地,建立创业实训及孵化基地;树立创业典型并加以宣传推广。

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建立协调、互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和资源整合效率,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改善创业环境

全面贯彻落实我区鼓励创业促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以落实政策为抓手推动创建工作。

1、放宽市场准入。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在组织形式、经营范围及经营方式等方面,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外,允许创业者自主选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按照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各类创业主体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

2、改善行政管理。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禁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和乱培训等行为。

3、落实小额贷款担保政策。按照《市小额贷款担保管理办法(试行)》,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及复退军人和部分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申请小额贷款用于补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有资金不足的,由市财政部门设立担保基金担保,并予以贷款贴息。其中个人发放贷款最高额度为5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企业优惠贷款额度不超过100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建立小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长效机制,为创业者持续提供资金扶持,稳定创业成果。

4、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对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士兵、残疾人及毕业2年内的大中专和技工院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的,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给予免收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前置审批的各项收费。

5、加强创业政策扶持。对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且符合条件的,适当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创业者本人及其符合条件的聘用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对失业人员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实现自主创业的,将其按规定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对享受城镇居民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自主创业的,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其低保家庭可继续享受1年低保待遇。

(三)健全创业培训体系,以培训促创业

1、扩大培训范围,服务特殊对象。在做好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等各类群体创业培训工作的时,结合我区就业工作的需要,开展对大中专毕业生、退养渔民的创业培训工作,并探索开拓特殊群体如在监服刑人员、残疾人、军嫂、有技能的家庭妇女等的创业培训工作。

2、强化师资力量,保证培训质量。组织召开教学讨论会,召集教师共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选择理论水平高、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比武,研究如何更好地提高培训质量和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评选优秀教师予以奖励。

3、创新培训模式,增添特色培训内容。在参照SIYB培训内容及标准的基础上,结合“1+1群”创业培训特色,创新不培训对象的培训模式,如组织培训创业成功学员现身说法、企业高层管理现身说法、增设必备知识课、模拟创业评估课、创业技能课(依据学员要求增设技能项目)、针对不对象进行不教材教法等。

4、加强培训机构指导和规范管理。对“1+1群”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的日常管理和指导逐步制度化,注重我区典型案例收集,开设“1+1群”创业网站、免费专家咨询、现场开业辅导及创业实践指导,定期开展学员回访、专家现场咨询指导、学员交流讲坛、学员特训营、建立《学员创就业统计表》《专家咨询指导登记表》《学员回访记录表》《学员意见反馈卡》等,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1、建立创业实训及孵化基地和就业见习基地。由政府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城乡各类园区、金包银工程、规模较大的厂房和场地形成创业一条街、一座城,建立创业实训及孵化基地、创业园等,帮助创业者模拟演练创业过程。联合职业技术学校、各类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一定时期的就业见习,提供社会实践经验,为其创业奠定基础。

2、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提供创业项目选择。通过向社会广泛征集、选择适合不层次创业者的创业项目,开展项目推介会(包括青年推介会、复退军人和随军家属推介会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环东海域退养渔民、失业人员推介会等),启发劳动者的创业理念,现场推介创业项目并提供创业指导服务。

3、举办毕业优秀学员创业论坛,激发创业热情。根据不学员的特点,结合优秀培训学员经历,开展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创业者提供多元化的创业模式。开办“1+1群”创业优秀学员论坛,通过感受成功创业学员的创业经历,新老学员交流创业经验,分享创业信息,激发学员的创业热情,增强新学员创业信心。

4、开展农村创业学员回访,将创业引向农村。加强农村“一村一品”项目指导,定期进行农村创业学员回访,适时给予农村创业学员经营管理指导,破解创业“瓶颈”,有效扶持农村创业者,提高创业者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

(五)建立目标考核体系,创建协调推进

由区人劳社保部门牵头,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配合,制定我区创城涉及的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创业政策、健全创业服务及创业主体发展、创业带动就业等量化考核指标,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体系,实行责任制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并作为各级各部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确保创建工作协调推进。

三、工作步骤

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召开全民创业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面启动国家级创城工作。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重点,通过沼气能源生态模式建设,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沼气绿色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

2009年,我县仍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重点,计划在全县完成3000户的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县农村沼气服务中心和15个农村户用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为户用沼气能源生态模式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同时,进一步解决规模性养殖场因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广大中型能源环境工程,实现规模性养殖场达标排放,全年至少要完成2个200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沼气池建设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村户用沼气“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和“四位一体”(日光温室、沼气池、圈舍、厕所)沼气能源生态模式,不仅有效节约农民的生活用能、降低生产成本,带动种植业和养殖业快速发展,还能够有效对禽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减轻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态富民工程。

县政府已将沼气建设列入对各乡(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抓好沼气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沼气建设作为一项为农民办实事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抓实抓好。

(二)积极宣传,落实任务

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大力宣传沼气建设的重要意义,利用政策引导和效益拉动作用调动广大农民建池积极性,把农村沼气建设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在全县形成发展沼气的良好氛围。各乡(镇)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建设村的选择,要按照沼气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抓好任务落实工作。

(三)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在全面完成沼气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各乡(镇)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择条件适宜的村,有针对性地抓好沼气示范村建设。要按照示范村农户规模科学规划、合理布置,有计划、有步骤地在示范村普及沼气。示范村沼气建设要严格按照模式要求的标准完成圈舍、厕所、厨房的改造,充分发挥沼气能源生态模式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功能,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示范村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推动本乡(镇)的沼气建设工作。

(四)强化管理,保证质量

沼气建设质量是保证沼气能源生态模式健康发展的前提,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严格按照沼气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对沼气建设的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实行合同管理,规范操作、考核和验收。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制定项目资金使用制度,做到专款专用。要严格按照项目要求,组织有沼气建设资质的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确保建设一户,成功一家。

篇7

一)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分步推进。

坚持改善生态与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

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与争取国家支持相结合。

坚持依法防治,切实保护治理者的合法权益。

坚持科技兴林。

二)目标任务

1全年新增人工造林5万亩,其中防风固沙林4万亩,农田防护林1万亩(含红枣0.3万亩)

2完成退耕还林荒沙滩地配套造林2万亩,抓好历年退耕还林补植补造;

3通道绿化50公里

4义务压沙3.5万亩;

5封沙育林(草)新封13万亩,管护国家重点公益林102.4万亩;

6抓好林业示范园区建设,实现林草植被资源增加,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目标。

二、重点建设项目

一)常规压沙造林

1义务压沙:就近组织安排、确保压沙质量的前提下,以青土湖、重兴东沙窝、龙王庙、老虎口、泉山西线等风沙口治理为主,以各乡镇辖区干线公路沿线及农区边缘流沙治理为辅,采取群众性义务压沙和各乡镇分散组织群众义务压沙相结合的形式,压设双眉式网格状麦草沙障机械固沙,压沙面积3.5万亩。

2防风固沙林营造:依托三北工程防沙治沙项目和省列县防风治沙专项治理项目,集中连片,突出规模,营造防风固沙林3.5万亩。

①重点风沙口治理:以青土湖、重兴东沙窝、龙王庙等已实施压沙区域为主,由国营林业单位组织实施,营造防风固沙林3万亩,其中:青土湖1.7万亩,重兴东沙窝0.7万亩、龙王庙0.6万亩。

②干线公路沿线及农区边缘流沙治理:以干线公路沿线及农区边缘流沙治理为主,由各乡镇组织实施,每个乡镇至少确定一处连片面积202亩以上的防风固沙林示范点,以点带面,完成防风固沙林营造0.5万亩。

3封沙育林(草)以青土湖等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为重点,划定禁牧封育区,采取机械围栏、人工管护等措施封沙育林(草)13万亩,借助植物自然繁生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促进天然林草植被的自然恢复。

4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按照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和县公益林管理制度规定,配备专职护林人员,通过建章立制、深入宣传发动、设置铁丝围栏及人工巡护等措施,落实各项管护责任;同时对重点区域采取人工补植、补播措施进行强化抚育,全面完成已纳入国家补偿范围的重点公益林管护任务,管护面积102.4万亩。

5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坚持渠、路、林、田、宅、棚“六配套”原则,以田间道路、干支斗渠为主建设农田林网主林带,以农毛渠系及地埂为主建设农田林网副林带,以新建林网为主,以配套完善和更新现有的农田林网为补充,由各乡镇组织实施,完成农田防护林营造0.7万亩,其中红枣林网0.3万亩。

①干线公路沿线林网配置:对干线公路沿线502米范围内耕地,主林带栽植乔木,树种以新疆杨、二白杨为主;副林带栽植红枣,树种以河南灰枣、小枣、圆枣等为主;选择适宜区域发展枣粮间作。

②内部农田林网配套:各乡镇根据实际,至少确定一处控制面积1020亩以上、折合面积102亩以上的农田防护林示范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环河片、坝区片、泉山片等水土条件较好的乡镇,重点完成现有林网补植更新,主林带以新疆杨、二白杨为主,副林带全部栽植红枣,并选择适宜区域进行枣粮间作;湖区片重点加强新建,主林带以榆树、沙枣为主,副林带以红柳、毛条、花棒等灌木为主。

6通道绿化:以新铺油的乡村道路和红沙岗镇区、矿区等道路绿化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推广榆树、红柳等乡土树种,降低杨树等高耗水乔木树种比例,完成通道绿化新建50公里;以民武、民湖、民西、民东、裕东等基干公路通道绿化补植为重点,及时进行补植补造,落实灌水、抚育、管护等营林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7退耕还林荒沙滩地配套造林及补植补造:结合关井压田规划实施,以压减退出的耕地为主,由林业局负责按退耕还林相关政策无偿提供种苗,由各乡镇统一组织农户自愿进行造林,完成退耕还林荒沙滩地配套造林2万亩。对历年退耕还林成活、保存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凡检查验收基本合格和不合格面积的地块,查问题、找原因,全面完成补植补造。

二)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高效益的原则,集中人、财、物力合力攻坚,对生态区位重要、示范效应明显的区域重点进行治理,因地制宜建设不同类型的防沙治沙示范区,总结经验、试点引路、探索模式。

1治沙技术示范区

①建设规模:1020亩。

青土湖治沙技术示范点:以青土湖治沙纪念塔为中心,以民左公路为轴线,以沿线202302米范围内流沙治理为重点,开展治沙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面积602亩。

重兴东沙窝治沙技术示范点:以民武公路4648公里沿线,重兴东沙窝西缘向东延伸202302米范围内流沙治理为重点,开展治沙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面积402亩。

②技术措施

分段划分不同类型的治沙技术展示小区,开展粘土沙障、尼龙网沙障、麦草双眉式网格状沙障、麦草双眉式行列式沙障、棉花秆、串草把低立式沙障等机械治沙试验示范和秋季造林、保水剂造林、土壤激活剂造林、抗旱保苗移栽袋造林等生物治沙试验示范。

③组织方式:由林业局牵头负责,各有关林业单位具体实施。

2生态型林业示范区

①建设规模及技术措施:总规模18528亩,其中人工造林7028亩,封育11502亩。

民左公路沿线生态治理示范点:至青土湖段两侧150米范围内丘地滩地、沙地面积302亩,穴状整地,栽植梭梭、红柳等沙生灌木;

移民搬迁区耕地综合治理示范点:移民搬迁后退出的耕地面积3202亩,带状开沟、穴状整地,栽植红柳;

移民搬迁区滩地封育示范点:移民搬迁区滩地面积11502亩,设置机械围栏,严格封禁保护,适当进行补植补播,增加林草盖度。

裕东公路沿线生态治理示范点:裕东公路两侧102米范围内滩地面积1202亩(其中县属450亩,石羊河林场750亩)穴状整地,栽植红柳、毛条、梭梭等沙生灌木。

民湖公路沿线生态治理示范点:民湖公路西渠至东镇段两侧2050米范围内滩地面积480亩,穴状整地,栽植红柳、毛条等沙生灌木;红沙梁化音滩段两侧150米范围内滩地面积302亩,穴状整地,栽植红柳、梭梭等沙生灌木;

三角城林场耕地综合治理示范点:压减退出的耕地面积1548亩,带状开沟、穴状整地,栽植梭梭、红柳等沙生灌木。

②组织方式

县属区段民左公路沿线、移民搬迁区、裕东公路沿线、民湖公路沿线造林工作由林业局负责统一规划,划分任务区段,搞好苗木调供、技术指导等工作;由各牵头机关单位负责,认领任务区域,组织干部职工采取义务植树形式完成整地、栽植、灌水及抚育管理等工作,并在各自认领建设区域内树立单位)林亩”为内容的永久性匾牌,包栽植成活、包营林管护,当年全面完成治理任务;

三角城林场造林工作由三角城林场组织实施;

移民搬迁区滩地封育工作由有关国营林业单位组织实施;

石羊河林场区段由石羊河林场组织实施。

3生态经济复合型林业示范区

①建设规模:6028亩,其中压减退出的耕地4361亩,荒沙滩地1667亩。其中:

原农机局农场:压减退出的耕地1578亩,荒沙滩地667亩;

原湖管处农场:压减退出的耕地共2782亩(共压减3782亩)荒沙滩地1020亩;

②技术措施

压减退出的耕地:根据规划和实际需要开启生态用井,配套智能化取水设施,按最低生态需水量实行限额配水;健全完善现有以杨树为主的农田林网的同时,适当配置观赏价值较高的绿化树种,构建生态防护屏障体系;引进河南沙地灰枣等68个生态经济兼用型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原农机局农场新建枣园面积不少于202亩,原湖管处农场新建枣园面积不少于1020亩;开展甘草、枸杞、肉苁蓉等沙生药材种植示范,采取林草间作形式种植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适度发展畜牧养殖业,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荒沙滩地:穴状整地,栽植梭梭、红柳、毛条等沙生灌木。

③组织方式:由林业局牵头负责,进行统一监管;原农机局农场由林业局在沙咀墩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原湖管处农场由公安局负责组织实施。

4经济型林业示范区

①建设规模:1568亩。

原湖管处农场:压减退出的耕地1020亩(共压减3782亩)

原草原站农场:压减退出的耕地568亩。

②技术措施

根据规划和实际需要开启生态用井,配套智能化取水设施,按最低生态需水量实行限额配水;对输水渠道全部进行衬砌,田间安装滴灌、渗灌和微喷灌节水设备,进行节水示范;

对园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园区内部和农田防护体系;

采取枣园、枣林网、枣粮间作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品种以河南新郑灰枣为主,积极开展中宁长枣、鸡心枣、鸣山大枣、梨枣、冬枣、雪枣等优良枣树品种引种及无性繁殖苗、组培苗栽植试验。

③组织方式:由林业局牵头负责,进行统一监管,通过与甘肃省西部红枣研究中心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进行红枣试验示范和培育。

5勤锋滩沙产业试验示范生态园

完成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示范面积502亩,配套相应滴灌设施;配套完善园区红枣园、杂果园、枸杞园、沙生植物园660亩滴灌工程;以压减退出的耕地为主,新植红枣880亩,并对沿路区域行间套种甘草302亩;继续完善区园道路及民族风情园等区域绿化。

三、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年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共需投资4861.85万元,其中:

一)县属区段需投资4843.2万元。

按投资来源:需依托项目资金和政府投资2802.8万元,需由乡镇、部门自筹和义务投工投劳折资1538.4万元,需由公安系统依托项目投资188.1万元,需通过招商引资313.8万元。

按工程项目:

1义务压沙亩成本440元,需投资1320万元。群众义务投工劳投劳完成。

2防风固沙林营造亩成本205元,需投资717.5万元。依托项目资金完成。

3封沙育林(草)亩成本70元,需投资810万元。依托项目资金完成。

4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亩成本4.75元,需投资477万元。依托项目资金完成。

5农田防护林营造亩成本102元,需投资70万元。由乡镇自筹完成。

6通道绿化每公里成本1万元,需投资50万元。由政府投资和乡镇自筹完成。

7退耕还林荒沙滩地配套造林种苗补助每亩50元,需投资102万元。依托项目资金完成。

8治沙技术示范区亩成本2020元,需投资202万元。依托项目资金完成。

8生态型林业示范区县属区段共需投资237.5万元,其中:造林亩成本250元,需投资157万元;封育亩成本70元,需投资80.5万元。

机关单位义务投工投劳(民左公路沿线、移民搬迁区、裕东公路沿线、民湖公路沿线造林管护)完成88.4万元;政府投资(民左公路沿线、移民搬迁区、裕东公路沿线、民湖公路沿线苗木)完成18.8万元;依托项目资金(移民搬迁区封育、三角城林场造林)完成118.2万元。

10生态经济复合型林业示范区亩成本502元,需投资301.4万元。依托项目资金完成112.3万元,公安系统依托项目投资188.1万元。

11经济型林业示范区亩成本2020元,需投资313.8万元。招商引资完成。

12勤锋滩沙产业试验示范生态园需投资246万元。政府投资完成。

二)石羊河林场段需投资18.75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林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将各项林业重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各级领导目标责任制,层层签定责任书,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并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各乡镇政府要对本辖区林业工作全面负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林业建设的直接责任人,要根据各自实际制定本乡镇林业建设规划,明确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确保任务落实。

二)深入宣传发动,营造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氛围

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勤朴、坚韧、尚学、求真”精神,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为核心的专题宣传活动,把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主线上来,统一到十七大和温总理视察讲话精神上来,充分认识生态建设面临的困难,牢固树立生存忧患意识、生态危机感和长期奋斗的思想,艰苦奋斗,负重拼搏,形成全县上下同唱一首歌,决不能让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浓厚氛围。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强林业建设工作的活力

一是要以总理来民视察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协调,力争使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得以立项实施,同时抓好三北工程、防风固沙、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防沙治沙示范区等项目的立项和建设。二是要建立开放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继续推行以国家投资为主,民办公助的生态治理投入机制,坚持国家投资、招商引资、银行融资、社会援助、启动民资“多轮驱动”通过项目承包经营、租赁、让利、免税等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社会融资力度,吸引民间资金,支持我县防沙治沙及林业建设工作。

四)坚持科技兴林,完善林业科技支撑体系

一是要注重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培训、储备防沙治沙方面的专业人才,稳定和壮大林业科技队伍,面向农村,加大农村林业科技的培训力度,以适应生态建设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二是要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技管理、科技服务、科技推广、科技示范、科技培训”等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林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科学技术在防沙治沙、生态建设中的转化率和贡献率;三是要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吸收、消化国内外多种先进科学技术,聘请专家进行科学定向、技术指导,避免盲目开发;四是要尽快成立防沙治沙专门机构,抽调人员专门从事防沙治沙科研工作,负责组织实施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关井压田区退出耕地的监管、开展治沙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等。

篇8

一、加大宣传示范

我们根据8个村的不同特点,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宣传推广新农机具和农机化新技术,帮助农机户维修农业机械,在不同季节结合农时,组织新机具和新技术现场示范,大力宣传国家购机补贴惠农政策,调动老百姓的购机积极性,大力讲解农机化节本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规模化生产的好处,若离开农业机械化,要想将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不可能的,就是要以现代的农业装备来装备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使老百姓坚信锄头是挖不出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更是检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推广、示范、普及适合山区特点的中小型、先进型、智能型、人性化设计的新农机具和新技术。:

二、力求认识明确,责任到人

局党组行政领导和股、室、站、校要包村包片,结合实际定期不定期到所包村帮助指导,力求在农机操作上手把手的教,在维修上一点一滴的讲,逐步发展机耕专业队,机割专业队,机防植保专业队,培育机械加工专业大户和农机运输专业大户,将农机化“四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力求看得见摸得着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使农机化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和“四区”建设工作中大显身手,使农机作业在万源各村各社随处可见,将农机事业的发展再跃上新的台阶,充分发挥农机的应有作用。

三、突出重点、排难争先

今年在“四区”建设工作中,按照市委政府的安排,我局重点是对金鸡坪村示范片建设,无论是资金在紧,各种困难在大,都要围饶金鸡坪村的提灌站改建工程力求改建成功。具现场踏勘,该村地型平坦,粮田面积较大,人口居住较集中,无一溪沟河流,严重缺乏生产生活用水,无水困绕了该村的发展,是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在勘测走访中发现,在该村居住的地方,有一大深洞,下去60米深的地带发现有水量充足的地下水,(俗称阴河),初步测算,将原来的的提灌站实施改修,需用资金10万元左右,就能解决金鸡坪村的生产生活用水,局党组行政决定,要想为老百姓所想,急为老百姓所急,难为老百姓所排,积极实施提灌站改建工程,为金鸡坪村的老百姓办好事和实事,充分发挥农机的职能作用和技术专长,努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篇9

区委、区政府以“创中国旅游名城,建经济强区”为目标,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意见》,确定了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发展模式、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明确了从统筹城乡布局、资源配置、产业配置、社会管理、发展措施等五个方面入手,立足于抓规划、抓机制、抓亮点、抓项目,全面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机制体制等一体化进程,努力把建设成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完善机制整合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城乡发展格局

为了加强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领导,区上成立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各街乡和部门也都成立了专门机构,明确了任务,落实了人员。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定期视察,形成了各级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区统筹办坚持把宣传教育、培训引导、营造氛围作为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广泛宣传,在主要路段设立宣传牌,刷写墙体标语,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和致富能力,形成了全体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规划为纲科学发展,搭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新体系

坚持规划为纲、科学发展的原则,积极对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着眼于“十二五”发展规划,立足实际,编制了《市区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各重点村编制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生产发展规划》等建设规划,初步形成了以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统筹城乡发展专项规划为支撑,以新农村重点村规划为补充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新体系,全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

强化措施探索完善,农村环境卫生实现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我区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作为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切入点,在全区确定了50个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示范村,并以重点路段、重点区域为突破,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区、街乡、村组都成立了管理机构,确定专职人员,“三级联动”共同推进;每年投入资金600余万元,落实环卫基础设施、落实保洁队伍、落实管理经费,“三个落实”奠定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良好基础;宣传引导和检查通报相结合,补助资金与目标考评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三个结合”助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加快重点区域示范向全面覆盖延伸、政府主抓向群众参与延伸、管理常规化向规范化延伸,“三个延伸”提升标准,逐步形成了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互结合、保洁员和专业队相互补充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和模式。

示范带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期间,我区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坚持“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实施了88个新农村示范村、重点村的建设项目,其中年至年度的63个重点村已通过市上验收。斜口街道芷阳村、秦陵街道秦俑新村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新农村建设旗帜村”。五年来共投资5.5亿元,修建道路完成村内道路硬化2575490平方米,新修排水渠道389532米,新建农民健身场所188986平方米,安装路灯8195盏,修建垃圾台1816个,改厕19990户,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社会事业、精神文明、民主管理等各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

篇10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建立安全生产“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手段,达到企业的本质安全;以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快速、准确、高效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以安全生产社会化监管为保障、不断提升全民的安全意识,实现全社会的安全稳定。进一步完善属地监管、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管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三、组织领导

镇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副书记、副镇长、武装部长副组长,镇各站所长为成员的镇“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实施统一领导。下设办公室在镇安监站,主任由镇安监站、站长兼任,负责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的协调调度。

四、工作任务

(一)全面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

各村、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全覆盖、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四全”要求,科学划分网格,落实政府负责人、行业监管人、综合监管人和专家咨询人,明确“四个责任”,统一制作成规范的公示板,在监管单位醒目位置公示,确保网格化监管实现l00%覆盖。建立各级网格监管队伍,充实专业人员,实施专家查隐患制度。要齐抓共管,形成属地监管、行业监管、综合监管互补、互动、互促和互相监督、相互制约的一体化责任制度体系。

(二)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各村、各企事业单位依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和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制定本地、本部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网格化建设相融合,作为实施网格化监管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简化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流程,提高评审质量,确保所有企业全部达标,并实施动态管理。

(三)全面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化控制

各村、各部门要将所有企(事)业单位纳入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对企(事)业单位基本信息、部门监管网格化责任从业人员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隐患管理、应急演练管理和隐患查报管理等内容实施动态监控。积极应用云计算、物联网、视频监控、卫星导航定位等信息技术,对重点企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安全监控与事故预警,实现生产作业实时监控,联动预警。探索建立安全监管远程监控系统,对企业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进行实时监控。

(四)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社会化监督

各村、各部门要利用举报电话,探索网络举报、集中指挥、全程监控、限期结案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巡视、暗查暗访、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社会化监督工作制度,形成立体化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五)深化“三位一体”安全监管责任落实

按照总书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切实推动落实省、市、县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安全发展领导体制”。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全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责任。按照省政府《落实专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吉政发〔2010〕2号)要求,进一步落实各类安全监管职责。一是明确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各行业部门和各乡镇政府的综合监管职责。二是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要求,全面落实行业安全监管职责。三是突出安监、乡建、国土、公安、等部门依法进行专业监管和及时处理属地和其他行业管理部门移送的安全隐患的监管职责。四是明确镇各部门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巡查报告等职责。

五、步骤时限

(一)统一思想,制定方案

各村、各企事业单位要把“四化融合”“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一思想、成立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全面启动,组织实施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已建立起网格式安全管理的,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录入,统一制作公示版,在企(事)业单位醒目位置公示,责任人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管。未明确责任建立网格的部门要抓紧时间建立。完成时限:2014年6月底前。2、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实施网格化监管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制定全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实现标准化与网格化的有机融合。已经安全评定标准的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达标,规模以下企业标准化创建1OO%启动。完成时限:2014年11月底前。3、按照省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吉安委〔2014〕1号)任务、目标和时限要求,全面完成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建设。4、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社会化监督机制建设,充分利用好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台账。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的全方位落实各类安全监管责任,全面推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各村、各企事业单位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抓紧制定本地和本部门“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各村、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省、市、县、镇的统一部属,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按照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总体设计方案,集中力量开展工作。要在已广泛开展、初步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已经形成的有效经验做法,全面深化成果。对正在探索创新的措施办法加快研究论证,重点推进实施。要将符合实际、切合实用、务求实效与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紧密结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时间、进度、质量和效果同步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