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01 23:5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面试工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面试工作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按照农业部的2013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计划,开展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全面完成春季动物疫病免疫计划,力争继续保持重大动物疫情平稳,确保我镇实现“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总目标。

二、任务与指标

1、所有存栏生猪强制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存栏牛、羊强制免疫口蹄疫疫苗,存笼家禽强制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强制免疫病种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达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目标,应免畜禽免疫率达到100%。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

2、在搞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同时,要统筹兼顾,搞好鸡新城疫和狂犬病等常见多发疫病的免疫,鸡新城疫免疫率达到95%以上,狂犬病免疫率达到70%以上,力争做到全面免疫。

3、所有能繁母猪进行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细小病毒的免疫,免疫率达到95%以上。

4、畜禽免疫后,必须详细做好免疫登记,建立免疫档案和免疫台账。已免的猪、牛、羊要佩戴新型二维码耳标,免疫挂标率达到100%。

三、时间与步骤

1、时间安排

3月6日-3月9日为准备阶段。主要进行宣传发动,技术培训和疫苗、药品、工具用具等防疫物资的采购、调配和储备、发放。

3月10日-3月20日完成牲畜口蹄疫的免疫。

3月21日-3月31日完成高致病性蓝耳病和家禽禽流感的免疫。

4月1日-4月10日完成猪瘟的免疫。并同时开展鸡新城疫、狂犬病和其他计划免疫病种的免疫。

4月11日-4月20日进行查遗补漏、自查自纠和补免补注,4月30日前进行检查验收和总结汇报。

2、免疫顺序。一是要按照先规模养殖场(户)后散养户,先活畜禽交易市场周围、老疫点、屠宰加工场所周围和野禽栖息地及交通要道沿线等疫病高风险区域,后低风险区域的原则,开展集中免疫;二是所有调出镇境的种用畜禽和非屠宰用畜禽,调运前二周要加强免疫一次。

3、实行分级管理。规模养殖场(户)的畜禽免疫由镇动物防疫站具体负责,农村散养农户畜禽由村级动物防疫员具体负责。

四、措施与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村(社区)要成立春季动物防疫的领导机构,制订一个合乎当地实际的工作方案。由各村支书、社区主任亲自挂帅,具体负责,统筹安排本辖区内的春季动物防疫工作。

2、宣传发动,落实任务。各村(社区)要严密组织好村组干部会、动物防疫人员会议及规模养殖场(户)的会议,层层宣传,层层发动。落实好对村组、对动物防疫部门和动物防疫员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乡镇领导包村、村委领导包组的行政责任制和乡镇动物防疫站包村(场)、村级动物防疫员包片(包户)的免疫技术责任制。

3、整顿队伍,培训技术。我镇根据工作实际在春防开始前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一次清理整顿,对工作不负责,业务不熟或春防免疫密度不达标的要予以淘汰。在春防全面启动前,要对参与免疫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和规模养殖场(户)的防疫员进行一次技术培训,重新划定责任区,明确任务。对免疫程序、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主要事项实行岗前指导。

4、落实经费,保障投入。县财政下拨给我镇的5000元防疫经费将全额用于动物防疫工作,并按目标管理责任状的要求,分春、秋两季落实好免疫所必需的工作经费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免疫注射劳务补助配套经费。同时落实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按照正规的疫苗供应渠道,做好各种强制免疫疫苗计划与供应的衔接。二是要采购和储备足够的防疫物资器材,如免疫台账、消毒药物、注射器、针头、酒精、药棉等。三是要做好新型二维码耳标和免疫证明的申领、申购工作。

5、签订协议,明确责任。规模养殖场(户)、种畜禽场和水禽养殖户、孵化场或中转站一律要与我镇政府签订动物防疫协议,有自免资格的场(户)在签订动物防疫协议,实行风险责任自担的基础上,在镇动检站的监督下,可以由场内防疫员实行自免。对多次反复做工作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强制免疫的场(户)也要签订动物防疫协议,告知其除不能享受国家的相关政策性优惠和救助外,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由其负责,并请村组干部签字签证。

6、操作规范,标识到位。所有参加免疫人员要按照农业部公布的2013年春防免疫方案和程序要求,严格规范操作。一是按照规定要求保存、运输、使用疫苗;二是按操作流程进行,搞好器具消毒和免前消毒,针头一注一换,免疫剂量要保证,稀释疫苗不过夜等,严禁两种疫苗混注或同时注射;三是严格实行“三不打”,除国家免疫方案另有规定外,孕畜、病畜禽和未达免疫日龄的幼畜禽不免,以后再实行补免,尽量减少免疫副反应。同时,免疫后要进行免疫登记,在免疫档案上详细登记免疫的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免疫日期、剂量、防疫员等记录,佩挂二维码免疫标识,坚决杜绝将免疫标识作为检疫标识使用的情况发生,做到一畜一标,一户一卡,一村一帐,春防免疫验收,一律以是否佩挂免疫标识为准,未挂的视为未免疫。

7、实行“七统一”,加强免疫信息报告。全镇统一免疫进程,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标识档案,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圈舍消毒,统一抗体检测,统一进度报告。在集中免疫期间,对免疫进度和密度实行周报告制度,由镇防指办公室每周星期五下午三点前将情况报县指挥部办公室。

篇2

一、免费婚检的意义

婚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婚前保健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生活水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我县出生人口素质,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预防先天性和传染性疾病,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免费婚检的原则

免费婚检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一)坚持倡导与自愿原则。积极倡导科学婚检理念,引导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自愿参加婚检。

(二)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原则。用科学快捷简便的工作方法为准备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提供服务。

(三)坚持婚检结果保密原则。强化法律意识,婚姻登记部门和免费婚检机构要维护婚检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个人隐私以及知情权。婚检结果要严格按照保护隐私的原则,“一对一”的反馈给本人,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婚检当事人的检查结果。

三、婚检对象及时间

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且男女双方或一方户籍在我县的准婚人员,可在结婚登记时享受一次免费婚检。

四、婚检程序和项目

(一)服务流程

准备婚检的男女双方,持身份证、户口簿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芷江侗族自治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填写后持《申请表》、一寸免冠彩色照片各2张、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县各婚检机构进行免费婚检。婚检机构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婚检对象持《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服务项目

1、男性婚检项目。主要包括个人及家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胸透、血尿常规、乙肝表面抗原测定、血转氨酶检测、梅毒筛查、hiv抗体筛查。

2、女性婚检项目。主要包括个人及家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胸透、血尿常规、乙肝表面抗原测定、血转氨酶检测、梅毒筛查、hiv抗体筛查、阴道分泌物滴虫、霉菌检查。

五、婚检经费标准和管理

1、婚检经费标准。根据全省统一标准,婚检经费确定为100元/对,婚检所需经费由县财政据实安排。

2、婚检经费管理。免费婚检经费实行按年度结算制度。免费婚检机构凭《免费婚检检查表》及相关材料办理费用结算。县卫生局、民政局、妇联对指定的免费婚检机构上报的《检查表》进行汇总审核,经费由县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婚检机构。

六、具体措施及要求

1、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免费婚检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建中任组长,县卫生局、财政局、民政局、广电局、县妇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免费婚检工作的协调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县卫生局,由县卫生局局长彭峰兼任办公室主任。:

篇3

为加强对清理整顿工作的领导,特成立*市卫星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市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

安启范市公安局政委

王世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成员:*市政法委副书记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长

*市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副主任

*吉林广电网络集团*分公司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广电服务中心,负责清理整顿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协调。

办公室主任:*(兼)

副主任:*(兼)

二、工作安排

此次清理整顿行动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8月1日—8月20日)

成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确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工作。

(二)摸底阶段(8月20日—8月26日)

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辖区内地面卫星接收设施非法销售点、非法安装地面卫星接收设施情况,认真进行梳理,确立工作重点,制定整治计划(方案)。

(三)整治阶段(8月28日—11月30日)

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扎实开展整治行动。重点查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非法销售点,拆除有线电视网内的卫星接收设施,防范和打击安装和接收境外信号的行为。务求实效,严防走过场。

(四)总结验收(12月1日—12月31日)

各工作组要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总结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经验总结;市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对全市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经清理整顿后,仍存在问题的乡镇、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三、工作任务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告,通过上街宣传、走家串户等形式发放宣传单,广泛深入宣传国家对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非法接收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行为,在全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齐抓共管,协调配合

各级职能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认真开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清理整顿工作。

广播电视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审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设置,组织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装和使用情况的检查,依法取缔广电网络覆盖内私自安装的卫星接收设施。

公安部门主要负责查处抗拒、阻碍管理部门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协助管理部门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检查;对非法生产、销售、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工商部门主要负责查处非法生产、销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行为,坚决堵住非法销售源头。

行政执法部门要协助清理非法生产、销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行为。

“610”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和指导全社会各单位和个人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网络公司要及时出台切实可行的数字电视入户优惠政策,在清理期间对已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单位、个人进行有效置换,特事特办,确保用户在能够承受的条件下正常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

(三)加强监管,依法行政

按照“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各司其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各职能部门要加大清理整顿力度,正确运用法律法规,把握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执法方式和方法,避免简单粗暴的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

四、工作要求

(一)各职能部门要根据本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好清理整顿工作,广播电视管理部门要做好牵头工作。要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主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清理整顿工作。

(二)各乡(镇)、街和各职能部门要编报本辖区、本部门开展清理整顿的情况,原则上每3天向市卫星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一次情况,经市卫星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报市清理整顿领导小组。

篇4

承诺制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2020〕4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及《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20〕2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各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办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依申请的行政事项(以下简称行政事项)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时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以行政机关清楚告知、企业和群众诚信守诺为重点,推动形成标准公开、规则公平、预期明确、各负其责、信用监管的治理模式,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根据《指导意见》《实施方案》要求,认真总结前期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扩大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范围。按照最大限度利民便民原则,有针对性地选取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次较高或者获取难度较大的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特别是在户籍管理、市场主体准营、资格考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健康体检、法律服务等方面,要抓紧推行、尽快落实。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公共安全、金融业审慎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重要涉外等风险较大、纠错成本较高、损害难以挽回的证明事项不适用告知承诺制。

(二)确定告知承诺制的适用对象。对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申请人可自主选择是否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申请人不愿承诺或者无法承诺的,应当提交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要求的证明。申请人有较严重的不良信用记录或者存在曾作出虚假承诺等情形的,在信用修复前不适用告知承诺制。

(三)规范告知承诺要求。书面告知的内容应当包括事项名称,设定依据,证明内容或者许可条件和材料要求,承诺方式,不实承诺可能承担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行政机关核查权力,承诺书是否公开及公开范围、时限等。坚持实事求是,相关要求要可量化、易操作,不含模糊表述或兜底条款。书面承诺的内容应当包括申请人已知晓告知事项、已符合相关条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以及承诺的意思表示真实等。

(四)加强事中事后核查。要针对事项特点等分类确定核查办法,将承诺人的信用状况作为确定核查办法的重要因素,明确核查时间、标准、方式以及是否免予核查。1.各县(市)、区政府要扎实推进本辖区政务信息共享工作,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告知承诺制在线核查支撑体系。行政机关要利用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政务服务移动客户端、区块链技术等收集、比对相关数据,实施在线核查。2.可以通过检查、勘验等方式开展现场核查。确需进行现场核查的,要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和应用程序等,将承诺情况及时准确推送给有关监管人员,为一线监管执法提供信息支撑,同时要优化工作程序、加强业务协同,避免烦企扰民。3.相关数据尚未实现网络共享、难以通过上述方式核查的,可以请求其他行政机关协助核查,被请求协助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履行协助义务,不得推诿或者拒绝;确有原因不能提供协助的,应当书面告知请求协助的行政机关并说明理由。

对免予核查的事项,行政机关要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互联网+监管”、智慧监管等方式实施日常监管,不得对通过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的企业和群众采取歧视性监管措施。对在核查或者日常监管中发现承诺不实的,行政机关要依法终止办理、责令限期整改、撤销行政决定或者予以行政处罚,并纳入信用记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五)加强信用监管。要加强告知承诺信用管理制度建设,依法科学界定告知承诺失信行为。建立告知承诺信用信息记录、归集、推送工作机制,将承诺人履行承诺情况全面纳入信用记录,依托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加强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按照信用状况,实施分类精准监管。探索建立信用修复、异议处理机制。依法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对虚假承诺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失信程度分级,区分不同失信情形实施相应惩戒措施。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做好有关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保护。

(六)强化风险防范措施。要梳理工作环节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切实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要加强行政指导,强化告知和指导义务。建立承诺退出机制,在行政事项办结前,申请人有合理理由的,可以撤回承诺申请,撤回后应当按原程序办理。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第三人利益或者核查难度较大的证明事项,行政机关要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等规定,通过相关服务场所、网站和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向社会公开告知承诺书,接受社会监督。具备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可以探索建立事前信用预警系统,对申请人进行信用评估,加强事前风险防控。对涉及经济利益价值较高、事中事后核查难度较大的事项,可以探索引入责任保险制度,降低实行告知承诺制可能引发的行政赔偿风险。

三、工作步骤

(一)制定工作方案。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结合2020年以来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际,依据《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和本工作方案要求,制定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合理安排进度,精心组织实施。(完成时限:2021年2月中旬)

(二)公布目录清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修改、废止情况,结合本系统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最新进展,市有关部门要在各自门户网站公布最新版本的本系统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目录,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目录及相应网页地址请报市司法局备案(目录模板详见附件)。各县(市)、区政府请汇总辖区内各部门制定的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目录并统一公布。(完成时限:2021年2月底)

(三)制发文本材料。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根据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目录,按照全面准确、权责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科学编制工作规程,修改完善办事指南,制作发放告知承诺书文本。告知承诺制办事指南、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要通过相关服务场所、网站和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公布,方便申请人查阅、索取或者下载。(完成时限:2021年4月底)

(四)加强督促检查。建立督察情况通报制度,把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工作推进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体系和年底效能目标考评体系,列为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内容。通过各级政府政务服务网、各有关部门网站,实地查看政务服务大厅,调阅行政许可案卷和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有关资料,接受企业和群众投诉举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对有关告知承诺制的投诉举报要及时处理,对工作中违纪违法的单位及人员要依纪依法问责。(完成时限:2021年6月底)

(五)营造良好氛围。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告知承诺制学习培训,加强业务交流,善于发现、总结、宣传推介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平台,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加强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宣传、解读,提高公众知晓度和社会影响力,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相关材料随时报送至市司法局。

四、其他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辖区、本部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的领导,抓好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本辖区、本部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及时了解掌握有关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工作有方案、部署有进度、推进有举措、结果有考核。各县级政府要建立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部门工作协调机制,明确牵头单位,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工作推进情况。市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到率先推行、以上带下,加强对本系统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本部门、本系统推行告知承诺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本系统内适时复制推广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的典型经验做法。

(二)倡导适度容错。要按照“权责一致、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原则,建立健全改革容错机制,属于合理容错情形的,对相关单位及人员依纪依法免除相关责任或者减轻、从轻处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

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阶段性工作成效要及时报市司法局。市司法局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协调,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评估,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市政府。

    

附件:1.芜湖市2021年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

时间表、路线图

2.XX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目录(模板)

 

附件1

 

芜湖市2021年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时间表、路线图

工作步骤

主要工作举措

责任主体

完成时限

制定工作

方案

制定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完成时限,合理安排进度

各县(市)区、

市有关部门

2月中旬

公布目录

清单

在各自门户网站公布最新版本的本系统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目录,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

市有关部门

2月底

汇总辖区内各部门制定的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目录并统一公布

各县(市)区

制发文本

材料

1、科学编制工作规程,修改完善办事指南,制作发放告知承诺书文本;

2、告知承诺制办事指南、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通过相关服务场所、网站和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公布,方便申请人查阅、索取或者下载。

各县(市)区、

市有关部门

4月底

加强督促

检查

1、建立督察情况通报制度,把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工作推进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体系和年底效能目标考评体系,列为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内容;

2、通过访问各级政府政务服务网、各有关部门网站,实地查看政务服务大厅,调阅行政许可案卷和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有关资料,接受企业和群众投诉举报等多种方式,对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3、及时处理有关告知承诺制的投诉举报,对工作中违纪违法的单位及人员依纪依法问责。

各县(市)区、

市有关部门

6月底

营造良好氛围

1、组织开展告知承诺制学习培训,加强业务交流,善于发现、总结、宣传推介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2、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平台,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加强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宣传、解读,提高公众知晓度和社会影响力,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

典型案例

随时报送

附件2

 

XX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目录(模板)

序号

行政事项名称

涉及证明材料

法律依据

开具单位

备注

1

兼职律师执业审核

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经历证明

《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134号)第十二条:申请兼职律师执业,除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提交有关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经历及证明材料;(二)所在单位同意申请人兼职律师执业的证明。

申请人所在单位

 

2

兼职律师执业审核

所在单位同意申请人兼职律师执业的证明

申请人所在单位

 

 

 

 

 

 

 

 

 

 

篇5

【关键词】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引言

在煤矿生产作业中,作业面的初采、初放和结尾作业都比较容易发生事故。而对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又是煤矿生产中的重点工作,尤其是当工作面首次来压的时候,顶板的下沉量比较大,存在的危险性比较高。为了做好煤矿回采作业面初次放顶工作,让回采安全得到保障,避免回采面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本文在此专门对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技术措施做了探讨。

一、人员组织情况

1、煤矿回采作业面在初次放顶时要由以下一些人员组成一个专业工作小组:煤矿的生产矿长、总工程设计师、安全管理部门经理、技术科室工作人员、安全科工作人员、调度室工作人员以及采煤专业队的队干组成,同时每班要求都要有个小组成员来指挥作业现场,检查了解放顶措施的实施情况,如有发现问题要马上采取方法解决,避免发生重大的冒顶事故,给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2、作业面初次放顶工作小组的职务安排情况:一般组长是由煤矿的生产队长来担任,由安全生产矿长和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由每个科室的管理人员而组成。

二、回采工作面初次房顶的工作步骤

1、回采作业面在回采之前都要由煤矿的技术总负责人和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编制回采作业面初次放顶的技术措施,得到煤矿的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并进行贯彻后才能执行。

2、因为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时,顶板的压力比较大,来压时的步距离通常在四十至五十米之间,在实施放顶的时候,一定要由煤矿的技术负责人亲自到现场指挥。在放顶之前,在遵守采煤作业规章制度进行支护的基础上,对支护还要进行加密,支护间的距离不能超过半米,而木柱的直径要在十八米以上,同时草鞋板也要加厚、加长,支护和煤壁之间的距离要小于半米。

3、因为作业面初次来压步距的精确度不好把握,要对它进行认真的分析、论证,才能决定是否要实施放顶,专业技术人员要亲自到现场指挥操作,确定之后才能放顶。在放顶之前,作业面上下的安全出口要加强支护,保证安全出口的道路通畅。

4、放顶作业要由经过专业培训,对技术熟练掌握的回柱工来操作。

5、回柱放顶过程中,如果有发现问题要马上采取措施解决,避免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6、最后,由专业技术负责人员确认回采作业面的顶板放下了,采区恢复正常回采作业时,专业技术人员和值班队长才能离开。

三、坚硬顶板在初放时间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坚硬顶板在作业面进行回采时不能随着作业面的推进及时产生冒落,有些会在采空区形成大范围的悬顶,如果让它达到一定程度会由于受到直接顶的压力产生断裂而冒落,会造成以下一些危害:会导致作业面片帮或者掉顶;上下的顺槽顶,底部和片帮大量靠近,无法让通风断面产生效果;支架的立柱下的缩量会快速增大,更严重的还会被压死。另外,顶板突然发生大范围冒落也会造成作业面的一些设备受到损坏;因为顶板悬空的范围比较大,突然出现冒落所产生的冲击气流会直接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回采作业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1、全部支柱都要见顶见底,不能掺杂打在浮煤和浮矸上面。

2、要加强作业面的支护质量管理,尤其是要保证刚掺打上去的支柱和密柱质量,值班队干以及安瓦员都要对作业现场进行严格管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每班都要加强支护质量管理,要对作业进行严格和规范的监督和检查,避免发生顶板台阶下沉或者出现缓慢下沉情况。在初次放顶时候,如果压碎了作业面顶板,压力比较大,可以在采面实施“见五回一”,也就是四五排的控顶,让放顶作业顺利完成。

3、如果顶板出现猛烈晃动,采面的作业要马上停止,要马上撤离采面到达安全的地方,等顶板稳定之后,值班队干人员和安瓦人员要先进去采面对顶板和支护进行全面了解,要保证没有危险了,才能让作业人员进去采面继续作业。

4、在回柱之前,安全退路要清理干净,让退路保持通畅,回柱工的上下两旁要采取回柱专用长柄单头回柱和钩取支柱作为护身支柱。

5、要按照先掺后回的顺序,新密集支柱和老密集支柱的间距要保持在五米以下。

6、回柱要由下向上进行作业,而且每个人进行回柱时,旁边都必须要有一个人来专门观察顶板。

7、在初次放顶时如果碰到坚硬顶板的作业面,操作起来有难度时,要先人为强迫放顶,让有些顶板先冒落下来,再慢慢让整个顶板都冒落下来。如果采空区采取人为强迫放顶整个垮落法进行处理,要另外编制详细的安全技术方法。

8、对“死柱”需要注意的问题:采用长柄一头用力敲打“死柱”柱筒,要注意不能对三用阀进行敲打,如果支柱不能拿出来,首先要打好临时支柱,接着用卧底或者挑顶的办法进行回撤;回柱作业人员要密切观察作业区的环境情况,要严格遵循敲帮问顶制度。

另外,初次放顶作业要等到确定回采作业面采空区顶板冒落的高度达到一点五倍,采高区域大于百分之八十以上,通过煤矿进行验收合格后才算完成。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煤矿回采作业面的初次放顶的技术措施和质量管理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只有对顶板加强管理,才能让顶板事故减少,保证作业安全进行。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素质,在保证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工作管理,才能保证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回采作业面初次放顶时,要到现场跟班,了解作业进程,以及顶底板和支护的安全情况,要严格监督和检查作业情况,及时解决初放时碰到的各种问题。还要组织全矿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他们的技能,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明确责任,保证初次放顶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庆武,路银生,宋进中.采面初次回采期间顶板事故的原因及防治[J].河北煤炭,2010,(04).

篇6

关键词 煤矿薄煤层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护;应用;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TD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114-01

1 煤矿薄煤层开采中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护的操作要点

结合大量的工程实践,笔者总结认为在进行煤矿薄煤层开采中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护的操作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1)支柱必须竖直存放,工作面必须配备10%左右的备用支柱,存放地点在工作面附近、安全、干燥、清洁地点。

2)加强工作液管理,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液为2%-3%,乳化油97%-98%的中性水配制而成的乳化液的乳化油和水应符合MT76规定,井下运送乳化油时,必须使用干净的专用容器,不同牌号的油不准混用,乳化液配置应使用自动配比装置,乳化液浓度每班检查一次,配置乳化液的水每半年检查一次硬度,PH值和杂质,超过规定的要经过处理,合格后才能使用,如果乳化油质量不好,检验不严,含有杂质就会损坏封件,支柱的性能就得不到保证。

3)不允许在井下,特别是在工作面拆卸单体液压支柱,如果支柱有问题必须运出井外检修。

2 在工作面上应用单体液压支护的注意事项

在工作面上应用单体液压支护的注意事项如下。

1)在同一工作面中不准混合使用不同性质的支柱,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支柱,也要在操作中保证工作特性的一致,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注意以下几点,采用柱帽和柱鞋时,要保证规格一致,且鞋帽完好,避免造成对顶板和底板的不同比压,从而造成工作面对顶板实际支撑力的差异,不允许在顶梁上乱打木楔板条,必须加护顶板时,木板规格和架设规格必须一致,支柱前必须清除底板的浮煤浮矸,以免影响支柱迅速增阻,迅速控制顶板的优点,因为浮煤浮矸降低了支柱围岩的刚度。

2)使用的支柱每根都应保持完好状态,任何损坏的支柱不允许支设。工作面上的支柱均匀编号,防止丢失,我国的一些主产工作面实践证明,对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生产中支柱架设和管理,采用分段承包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3)新下井的支柱或长期未使用的支柱,第一次使用时应先升降1-2次,排净腔内空气后,方可支设,因为单体内腔含有气体时,会使支柱在初撑以后产生缓慢的下沉,导致支柱初撑力的降低以至倾倒。

4)支柱支设前要进行检验,这包括新支柱、返修支柱下井前的检验,泵站及管路系统,其中包括:乳化液泵是否正常运转,油箱中乳化液的存储量乳化溢的浓度,乳化液的清洁度,最后要试验乳化液泵正常供液的压力。其中管路系统的检查主要包括:管路敷设是否符合要求,防止高压软管在输液过程中的硬弯、死角的现象,检查各部件接头的密封性能,不溢漏液,检查注液枪是否存在闭塞、失灵等情况,检查完毕后开启泵站,泵站压力必须达到泵站额定工作压力后再向工作面供液。

5)支柱支设前必须用注溢枪冲洗注油阀体,防止煤粉直入支柱内腔,用注液枪把阀和注液嘴洗净,无粉尘杂物后,再把注液枪插入三用阀,联结完毕,开始供液,联接时注意注液枪的锁紧套一定要与三用阀联接好。

6)支柱接顶后,继续供液4到5秒,再切断液源,以保证初撑力,这是保证支柱有足够支撑能力,工作面支柱承载均匀的关键,初撑力不同,支护过程中同一排支柱的支撑力就不同,尽管是同一型号支柱,也达不到均匀承载。

7)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规程中规定的支柱支护设计,不合规定的支柱要及时改正,对初次放顶和老顶来压时,必须在规定中采取明确措施。

8)要求支柱排距、柱距迎山等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支柱顶盖与顶梁接合要严密,不准单抓承载。顶盖掉抓的支柱,不允许继续使用,支柱作点柱使用时,应在顶盖上垫木板,防止顶盖柱抓直接与顶板接触。

9)采高突然变化超过支柱最大高度时,应及时更换相应规格支柱,不得采取在支柱底部垫木板,矸石等临时措施支设。另外,中厚煤层和急倾斜煤层工作面人行道两侧应采取安全措施,如采用联结器或栓绳等,防止失效支柱倒柱伤人。

10)根据顶板状况,可采取近距或远距回柱,回柱时架柱工应站在安全地点并选好退路,先降柱后回柱,严禁用镐或其它工具回柱,这主要是保护三用阀的完好性,有悬顶、冒落矸石块较大或破碎顶板工作面回柱时应悬挂牢靠的档矸帘,防止矸石砸坏支柱可窜入工作面,支压死柱时,要先打好临时支柱,然后用挑顶或卧底的方法回辙,不准用炮崩机械设备强行架收。

3 煤矿薄煤层开采中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护应用的安全性问题

为保证煤矿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以下简称支柱)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确保煤矿生产工作安全。需对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日常维修、大修、技术要求和检验等工作。

3.1 日常维修

1)升井支柱首先应进行操作试验和高、低压密封试验,检查支柱是否损坏、故障部位及原因。

2)日常损坏或有故障的支柱应及时维修。

3)日常维修主要是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清洗、更换橡胶密封件等。

4)对于升井的内注式支柱无论是否损坏,均需清洗通气装置,补充液压油。

3.2 支柱大修

1)大修主要是修理油缸、活柱体,改制支柱,全面检查零部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

2)大修时应更换所有橡胶密封件、塑料件,内注式支柱还需更换工作液。

3)油缸、活柱应选用经正式鉴定、技术成熟的工艺修理。无论研制还是检修中心首次采用何种工艺修复的油缸、活柱都应经国家煤矿支护设备检测中心按MT 112中的相关规定检测合格后,方可组织生产。

3.3 技术要求

1)标准件、密封件、外购件由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

使用。

2)自制零件(包括外协件)或改制零件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3)支柱焊缝开裂或渗漏需要补焊时,焊缝应符合MT 112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4)内注式支柱非承压焊缝修复后,不允许出现常压下渗漏。

3.4 检验

1)检验项目分全检(每根支柱都应检验)和抽检。压力—时间特性和清洁度每月抽查五根,其余抽检数量按月维修量的2%

检验。

2)检验方法应符合MT 112标准中有关试验方法的规定。密封试验时,待压力稳定1分钟以后开始考核。

3)检验项目及性能要求见检验项目及性能表。

4 结论

煤矿薄煤层开采中工作面以单体液压支护方式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确保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具有足够支撑力,保障回采工作面支护工作安全,根据单体液压支柱使用和维护规定,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的安全操作使用,有效的控制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庆才.单体液压支柱在薄煤层工作面中的使用[J].煤炭技术,2000,2.

篇7

根据省公务员局《关于报送XX年度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总结的函》(x公局x〔XX〕7号)的要求,现将我市二一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二一年,我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省委政法委、省委组织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XX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招录公告》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XX年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川人社办发〔XX〕452号)和《关于印发〈XX年从优秀村干部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川组通〔XX〕107号)精神,先后3次组织完成了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的招考和公考录用公务员公告、笔试报名与笔试组织及加分等以及从“村官”和“五项目”人员中公招乡镇公务员的笔试组织等,整个工作进展顺利。

(一)XX年公务员(森林警察、司法助理员)招录情况。省人事厅批准XX年我市公开考录乡镇公务员(森林警察、司法助理员)80名,森林警察考录7个职位8名、乡镇公务员考录4个职位50名、司法助理员考录4个职位22名。根据实际报名未达到开考比例的情况,拟招录69名。此次共有2500余人报名参考,综合比例约为40:1。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考录程序,共有69名考生通过体检、考察、政审合格,于XX年4月底前予以录用,并及时向省局报送了考录工作专题报告。

(二)政法干警试点班招考情况。省上下达我市XX年政法试点班招录干警计划50名,涉及24个职位。在报名参考阶段,共有617人报名,通过资格审查和网上缴费参考人数为339人。24个报考职位中,有10个职位没有达到5:1的开考比例,综合考录比例为6.78:1。此次参加面试人数为106人,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考录程序,共有39名考生通过体检、考察与政审合格,并及时向省局报送了考录工作专题报告,目前合格考生已全部按xx警察学院的通知入学。

(三)公务员(森林警察、乡镇司法助理员)(参照管理人员)招录情况。省人社厅批准XX年我市公开考录公务员(森林警察、乡镇司法助理员)(参照管理人员)184名,根据实际报名未达到开考比例的情况,调减了22个名额,拟招录162名,涉及112个职位。此次共有3710人报名参考,综合比例为22.9:1。目前已完成笔试考试和按政策加分,拟于近日通过省人事考试网公布笔试折合后成绩,进入面试人数约为490人。待省厅和省公务员局作出统一安排后组织面试。

(四)从优秀村干部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情况。省上文件和公告规定,此项工作主要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协助工作。本次计划公招乡镇机关公务员67名,其中从优秀村干部公招8名、服务基层项目人员59名。根据报名情况,从优秀村干部中公招计划减少到2名,从五项目基层服务人员中仍公招59名。参加此次的报名参考人数为510人,平均参考比例为参考比例为8.4:1。目前已完成笔试组织工作,进入面试人员为187名。拟按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统一安排于明年初进行面试。

上述四项共计已(拟)招录331名,报名且参考7000余人次,综合考录比为21.3:1。今年四次招录工作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即一是政法院校试点班招考报名人数为历年招考本次最冷,平均为6.78:1,出现了低学历竞争大的现象,50名招录计划中,尚因报考条件、体检等环节而空缺11个职位名额。二是与之相比公务员招考呈现过热,250个计划名额,平均为24.8:1,为近年公考比例最热,而报考人数大多偏重于综合类职位。三是考录对象大幅转向,除定点招考村官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外,在计划公招公务员中侧重于录用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其比重占整个公考人数的20%以上。如今年我市通江县公招乡镇公务员60名,其中面向五项目人员15名,占招录计划的25%。从招考的人员结构看,人员整体素质逐年提高,尤以社会经历成熟、适应环境快、工作得心应手而备受用人单位欢迎。由于我们在考录工作中坚持了公开考录,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了招录机关满意、广大考生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的“三满意”目标,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做法

整个考录工作,我们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的规定实施,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每一次省公务员统一公考工作方案下发后,我们都及时召开会议,对考务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布置。同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市委、市府领导汇报,并与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市纪委以及招录部门沟通衔接,取得他们支持、配合。针对考录工作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吃透上级精神,细化工作方案,力求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政策不走样、严格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今年四次招考都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员公考,对象有所不同,要求也有差异,我们都切实加强领导、配强工作力量,成立专门的考试工作领导机构、考务工作机构和巡视监督机构,为考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逐步规范考试考务工作,健全考录工作的运行机制。全年公务员录用考试,我们坚持实行了全市统一申报、统一考试、统一时间、统一按职位录取的制度;在考务工作中严格按照省厅批准的考试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依照规定,建立完善了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公示、录用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在资格条件设置上打破了身份、地域限制,平等对待学历,平等对待社会在职人员和应届毕业生,有效地拓展了选人用人视野。另一方面,严把招考环节。从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到笔试面试、考核体检,我们都制定了严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层层把关,环环相扣。面试入闱人员、体检人员名单及拟录用人员名单及时向考生公布,资格复审、体检考察、录用空缺递补等严格按程序操作,公开透明,规范运行,确保了招录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积极探索创新,强化全程监督。在XX年度公务员考录工作中,我们重点对考官执考管理进行了创新。一是着力推进制度建设。我们在严格执行省级主管机关专门转发面试规范性文件的前提下,大力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创新管理制度,制定了专项的“面试工作实施方案”、“面试工作人员守则”、“面试应试人员守则”、“面试评委组组建和考生面试顺序产生及引领办法”、“面试评委组工作人员操作规程”、“面试实施形象进度表”等七项制度规定,全面系统地对原有面试组织工作进行了大幅改进,为科学评价考生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二是差额决定面试分组。根据面试考生职位和应考人数,按每组评委7人(含主考)和计分、计时、监督员各1人,采取在经组织人事部门培训合格的面试考务工作人员中实现差额20%随机预选确定顺序和面试当日差额随机确定正式人选并随机抽签决定分组的办法组建评委组。全部抽签使用抽签软件,并通过大屏幕投影仪将操作过程与结果全部公开,接受全体考务工作人员的广泛监督。三是全程专门监督有力。市纪委派出了由领导带队的监督小组实施外围监督,同时向各评委组派出了专职考场监督,市委政法委、市人社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和单位派出领导全程巡视重点监控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并坚决制止不规范的倾向与苗头。

(四)坚持透明操作,成绩当场确认。针对外界群众和个别考生对公务员面试中公正性的疑虑,我们始终坚持采用电脑计分和面试成绩考生签字确认制度。面试最终得分汇总出来后,由主考官当场宣布成绩,考生当场签字确认,既保证考官能够公平公正地打分,也确保考生的最大知情权,消除了考生对面试结果公正性的疑虑,真正使公务员面试工作成为了置于“玻璃房子”里的竞争。

(五)创新了服务手段,提高了考录服务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依托互联网,利用省人事考试专业网站、xx市人社局互联网站及相关新闻媒体,搭建服务平台,实现了考试信息的快速传递。全面实行了网上公告、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网上公布成绩、网上录取公告等,方便了考生,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通过电话、短信等手段,传递考试信息,做到了考试信息传递准确、及时、无误。

(六)坚持考务公开,加强对考务工作的有效监督。我们坚持把公务员笔试、面试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努力打造“阳光考录”,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和我局网站等公开招考政策、招考计划、报考条件、招考程序及录用结果,公开了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箱,增加了公务员考录工作的透明度,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还在本局互联网站设立了互动平台,认真负责地回答考生的政策咨询,考试信息查询,及时传递公务员考试监督信息,本局互联网站开通三年多来,点击数达到了500多万人次。

三、面临的困难

一是公务员考录工作缺乏灵活性,基层机关补充公务员,除调任外,唯一途径只能通过考录,而考录工作全省一个步调,个别地方或部门因特殊需要不能有特别计划,只能等待。二是现行的考录方式成本较高。考试结果只能在一次考录中适用,而报名、考试由省、市分级组织,这不仅加大了工作量,无形中增加了考录成本,而且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相同职位、相同科目的考试结果,因试卷命题、考试标准不同,难以有效利用。三是就业矛盾突出,如我市今年拟招录公务员162名,实际报名应考达3710人。乡镇机关和司法助理员职位相当热门,有的职位参考比例达52:1,竞争异常激烈。四是职位要求设置偏高,如我市今年政法试点班的招考职位中,二学位应用心理学、二学位刑事技术等10个职位的报考人数未达到开考比例,17个录用名额未达到5:1的参考比例。导致此次公招成为我市历年来招考中最“冷”的一次,综合报考比例仅为6.78:1。五是乡镇机关人员普遍老化,人员结构不合理,但按编制招考,已有的人员又不便消化,且财力有限,以致招录公务员面临许多压力。

四、建议意见

一是规范笔试内容、形式,以便更能较全面反映考生的知识水平;二是借鉴普通高考的组织形式,建立定期、连续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每年确定具体固定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面试时间,做到有章可循;三是采取一次考试,多个专业结果适用的途径,对公共知识以划定合格分数线,不计入考试总分,测试结果各个职位有效,全省适用,这样既可减少考生负担,又可降低考录工作成本。

篇8

关键词: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干部分类任用;考核测评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3-0084-07

随着我国公共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竞争上岗已成为各级政府干部任免的重要方式之一,对选拔和任用优秀适岗的人上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崭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竞争上岗在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也有诸多经验值得总结推广。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的对象为:A卷(由H市市级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各区县委组织部、各区县部分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填写)204份,B卷(由H市市级单位领导班子和各区县部分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填写)770份,c卷(由H市部分市级单位正处及以下干部、区级单位正科及以下干部填写)2031份。其中,参加过竞争上岗,并被任用的有680人;参加过竞争上岗,但未被任用的432人;没有参加过竞争上岗的897人;缺失22人。

一、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概况

1.竞争上岗工作稳步推进。2006年以来,H市市直机关各部门、各区县、乡镇街道办都开展了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从组织人事部门韵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局级、处级、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频次分别为O.05、2.14、4.04,依次递增。这表明科级领导干部通过竞争上岗形式任用已经较为普遍,竞争上岗工作在稳步地推进。

从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查统计结果可知,44.6%的班子成员参加过竞争上岗,其中参加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并被任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2.9%,参加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但未被任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1%。对一般干部的调查结果为:33.8%的一般干部参加过竞争上岗,并被任用;21.5%的一般干部参加过竞争上岗工作,但没有被任用。两项合计,55.3%的一般干部参加过竞争上岗的工作。可见,竞争上岗工作在H市开展得已较为普遍。

2.竞争上岗任用数量较大。从对组织人事部门的调查结果来看,科级、处级、局级通过竞争上岗任用的领导干部数量分别为53.90、11.73、0.08。可以看出,科级干部通过竞争上岗的绝对数量较大,竞争上岗工作在科级领导干部任用中已经较为普遍。

3.竞争上岗人员胜任重任。从对组织人事部门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63.7%的人认为通过竞争上岗的所有人均能胜任岗位工作,30.4%的人认为通过竞争上岗的绝大多数人都能胜任岗位工作。这说明,通过竞争上岗选拔的干部基本能够胜任工作重任。

就“竞争上岗上来的干部在多大程度上能胜任工作?”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组织人事部门63%的人认为,通过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95%以上能胜任工作,19.9%的人认为通过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90%胜任工作,11.O%的人认为通过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80%胜任工作;领导班子成员中31.8%的人认为通过竞争上岗上来的干部95%以上能胜任工作,比例为最高,其次为90%以上胜任(占24%),80%以上胜任(占21.5%)。综上,可以认为,通过竞争上岗的人基本上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履行岗位职责。

4.参与竞争上岗意愿强烈。竞争上岗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只有大家积极参与到竞争上岗的工作中来,才能促进竞争上岗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从对一般干部的调查统计结果来看,52.6%的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参与意愿较为强烈。

5.能够较好促进干部工作学习。就“通过参加或参与竞争上岗,对您的工作学习是否有促进?”对一般干部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有45.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竞争上岗对他们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7.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竞争上岗对他们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项占比83.5%。可见,竞争上岗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促进了参与者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竞争上岗受到较高关注。就“您经常关注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吗?”对一般干部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为:52.1%的人比较关注竞争上岗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25.4%的人非常关注竞争上岗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两项数据合计,77.5%的一般干部都关注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

7.可以测试干部真实水平。竞争上岗是通过各种测试,依据测试结果来选拔领导干部,能否测试出被测试人员的真实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您认为竞争上岗一般来说能测试出干部的真实水平吗?”对一般干部进行了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45.1%的一般干部认为,竞争上岗“基本能”测试出干部的真实水平,31.3%的一般干部认为竞争上岗测试“大部分能”测出干部的真实水平。两项合计76.7%。因此,可以认为竞争上岗可以测试和检验干部的真实水平。

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成绩

1.总体满意度较高。竞争上岗是组织人事改革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的开展在领导干部任用上开创了新的渠道。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组织人事部门对竞争上岗工作的总体评价满意度非常高,满意度为90分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4%,而满意度80分以上的人数则达到被调查总人数的90.1%。从这个结果来看,H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是非常成功的,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查结果也可得出同样的结论。

2.多方位积极影响。竞争上岗工作涉及面广,对本单位、参与竞争上岗的干部、外部单位以及社会风气各个方面都将产生影响。就“竞争上岗工作对于本单位、本地区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对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竞争上岗工作的开展对H市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是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其次是激活了干部队伍、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再次是形成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良好氛围。在组织人事部门中,有73.1%的干部认为,竞争上岗工作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有61.3%的干部认为,竞争上岗工作激活了干部队伍、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有45.6%的干部认为,竞争上岗工作形成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良好氛围。同一问题,对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的调查结论也与之一致。

3.凸现了干部优点。通过竞争上岗任用的领导干部有其自身的优点与优势。就“通过竞争上岗上来的领导干部的优点是?”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年富力强、知识层次高、进取心强为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任用的领导干部的主要优势。这与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查结论一致。

4.强化了竞争意识。竞争上岗重在“竞”,通过竞争上岗工作的开展,在党政机关和公务人员中渗透竞争意识,使公务人员具有危机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就“总体来看,竞争上岗工作主要有哪些成效?”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4.7%的调查对象认为,竞争上岗工作有利于强化竞争意识,打破论资排辈,形成有利于能者上的局面。

5.突破了选人范围。扩大和突破选人范围,有利于选到更加合适的人。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一直在探索如何突破选人范围,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泥于个人的身份、民族、党派等,很多地方政府都在鼓励从“三新”组织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到党政机关任职。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组织人事部门46.9%的调查对象认为,竞争上岗工作在选人范围上有突破,避免了少数领导在少数人中选人。

6.彰显了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公开是选拔和任用干部最基本的原则,只有真正切实贯彻“三公”原则,我国的人事制度改革才能真正推向深入。竞争上岗工作一般都有严格的程序和步骤,有利于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组织人事部门44.1%的调查对象认为,竞争上岗工作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做到程序公开透明。

7.组织与群众认可。任何一项工作是否成功,应得到组织认可,也应获得群众的认同。竞争上岗工作,作为一项组织人事工作,更应重视和强调群众的认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组织人事部门44.1%的调查对象认为,竞争上岗工作体现了组织认可和群众满意的有机结合。

8.综合多手段选人。竞争上岗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了多种评价手段进行测评,使选人更具科学性。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6.8%的领导班子成员认为,竞争上岗工作的主要成效是综合使用多种测评手段,在选人的方法上有突破。组织人事部门和一般干部也得出了类似评价。

三、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问题

1.任职条件不合理。任职条件涉及选什么人、用什么人的问题,是影响干部选拔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就“目前竞争上岗工作中较普遍的问题是?”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28.3%的人认为任职条件和资格设置不合理,与职位需求不符。这说明任职条件设置不合理是当前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领导班子成员与一般干部的评价也与之相似。

2.民主测评走过场。民主测评是确保领导干部具有群众基础和选好干部的重要环节。当前干部选拔过程中,民主测评形式化的问题较为严重。就此问题进行的调查显示,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各有20%以上的人认为民主测评、组织考察走过场,未能全面听取群众意见。

3.工作方案不完善。科学的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方案是确保竞争上岗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从统计结果可以知道,有9.8%的组织人事部门调查对象认为工作方案不够完善、科学。此项评价,在一般干部和领导班子成员那里,占比都超过了16%。

4.笔试面试不科学。笔试面试难以做到科学合理,是目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统计结果来看,领导班子成员认为竞争上岗工作中最普遍的问题是笔试面试不够科学,不能体现实际能力和水平,占比65.7%,组织人事部门的此项评价占比73.4%,一般干部的此项评价占比53.9%。

5.工作阅历不丰富。就“竞争上岗上来的领导干部的主要的问题是?”对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把握全局能力偏弱、缺乏必要的层级锻炼、缺乏基层工作经历三个问题比较突出。从三类调查对象对此问题回答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上述三项占比最高,都超过了20%。我们认为部分竞争上岗任用的领导干部,由于缺乏基层的工作经历和缺少层级的锻炼,总体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显得不足。

6.负面影响较明显。因为竞争上岗涉及面广,程序复杂,难免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就“竞争上岗工作给本单位、本地区干部队伍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竞争上岗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不占优势,存在不满情绪;默默无闻的“老实人”不占优势,埋没人才;使少数人不安心工作,成为考试专业户。这三项占比分别为55.1%、54%、40.9%。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干部的评价与之一致。

7.难考察德的表现。从调查统计可以了解到,46.51%的一般干部认为当前竞争上岗工作最难考察参与者的素质是德。这也是访谈对象反映最多的问题。

四、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对策与建议

为推进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认为应从以下策略人手:

1.完善竞争上岗的组织领导系统

竞争上岗是一种重要的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也是未来干部选拔任用的发展方向。竞争上岗工作涉及广大干部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重、影响大。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竞争上岗工作的组织领导系统,统一领导和指挥竞争上岗工作,改变各部门、各级政府自行开展竞争上岗工作的较为混乱的局面,以形成分工合理、运转协调、程序透明、纪律严明、管理到位的竞争上岗工作运行机制,这是有效实施竞争上岗工作必不可少的组织保障。竞争上岗工作的组织领导系统如图1所示:

在上述组织领导系统中,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为非实体机构,可在省、直辖市设立;竞争上岗工作办公室为临时机构,在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负责单位竞争上岗的具体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组织部领导下主要负责政策的制定、解释、咨询,相关工作的布置、指导、协调,供需信息的,跨部门、单位的竞聘的审批等。一般来说,各单位开展竞争上岗工作,应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竞争上岗的监督工作由纪检监察部门实行全过程监督。

2.形成科学的分类选人用人机制

当前我国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有的适用于选任方式,有的适用于考任方式,有的适用于委任方式,因此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上,既不能简单笼统地采用一种方式,也不能错误地使用选拔任用方式。否则,既不民主也不科学,更谈不上公信度。

竞争上岗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和平等性原则,是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向和应长期坚持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也不能取代其他任用干部的方式。依据调研与访谈,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单位部门领导干部和正职领导等适合选任方式;初任人员、专业技术干部和监督类干部等适合考任方式;机关内部中基层干部、副职领导和执行类干部等适合竞争性任用方式,这类干部传统上主要是以委任的方式任命的(具体的干部分类任用方式如表l所示)。

3.规范竞争上岗工作程序与要求

严格的程序可以确保竞争上岗工作公正透明。从工作实践来看,竞争上岗工作一般包括以下程序和步骤:制订方案、公布职位、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命题笔试、面试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决定任命。竞争上岗工作各个程序和步骤的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应统一规范、明确规定并向全社会公开。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竞争上岗工作的程序步骤和各步骤的具体要求一般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从实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竞争上岗工作的关键步骤及其工作要求,从而确保竞争上岗工作公平公正地开展,以选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如图2所示,我们认为,从工作程序来说,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科学设定岗位条件,明确规定竞岗比例,合理确定分数权重,严格把控面试环节,扩大民主测评范围,灵活设置考察比例,加强任用干部的后续培训工作,而在整个竞争上岗工作中都应重视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其中关于干部的考核测评是竞争上岗极为关键的工作。我们下面来对这些工作进行逐一论述。

4.做实竞争上岗的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方案制定、撰写职位说明书、确定竞争上岗的职位、明确参加竞岗人数的比例等。

①确定竞争上岗职位。从工作实践来看,竞争上岗有全额竞争上岗和缺额竞争上岗两种。根据访谈和调研,我们认为一个部门或单位尽可能不要实行全额竞争上岗,而应该实行部分职位竞争上岗。这部分职位,既可以是目前人员空缺的职位,也可以是虽然不缺位但根据制度规定或实际情况必须实施竞争上岗的职位,特别是那些重要部门、重要岗位或上级或群众有要求必须实行定期竞争上岗的职位。每次竞争职位一般应控制在单位全部中层职位数的1/3左右,最多不宜超过1/2。否则处理不好会影响工作,也可能导致每个职位参与竞争的人数减少。同时,单位或有关领导要敢于并舍得拿出一个部门或单位好的或相对比较好的职位让大家竞争。

关于竞争上岗的范围,目前,一般局限于单位内部行政编制的国家公务员。对于一些难觅优秀人才或者特别专业的岗位,经过相应的报批程序后,可以实行开放性竞争,打破内部壁垒,欢迎其他机关干部或基层单位乃至企事业单位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员参与竞岗。

②科学设定岗位条件。竞争上岗的目标岗位条件设定是竞争上岗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决定竞争上岗工作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应全面调查研究岗位的条件,包括对人员学历、专业、工作经历、性格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制定科学的职位说明书。

就“您认为竞争上岗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对组织人事部门和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认为条件设定是竞争上岗中最关键的环节的人最多,超过32%,其他依次为面试、组织考察、笔试、民主测评、报名、资格审查、任职,因而完善竞争上岗工作理应从最关键的环节人手。竞争上岗的岗位条件设置必须恰当,要保证每一个岗位都拥有足够多的参与者。条件要求过高,会在客观上造成对更多参与竞争者权利的“剥夺”,有的甚至给人以“量体裁衣”之感;而条件要求稍低,则会为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创造条件,有利于形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局面。依据实践和访谈结果,我们认为在确定竞争上岗报名资格条件时,应坚持条件要求宜粗不宜细、宜低不宜高的原则,尽量不要人为地设置一些资格条件方面的“障碍”,以免将竞争上岗变成“资格竞争”,导致苛刻的条件把一些优秀干部拒之于竞争上岗的门外。

③明确规定竞岗比例。参加竞争的人数与岗位数的比例是确保选到合适人选的重要条件,也是竞争上岗工作的基本要求,否则不能体现竞争之“竞”。就此问题对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进行了调查,从对组织人事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只有6.6%的人认为参加竞争的人数与岗位数的比例应低于3:1,有49.2%的人认为此比例应为3:1,有29%的人认为此比例应为5:1,有15.3%的人认为此比例应高于5:1。据此,我们认为,参加竞争的人数与岗位数的合适比例不宜低于3:1。此问题,对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干部的调查结果与上述结论是基本一致的。这一比例在制订方案和公布职位的时候应明确标明,如果低于这一比例的岗位应取消竞争上岗。

5.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测评机制

竞争上岗作为一项不断探索和改革的选人用人制度,还有诸多制度安排和机制需要完善。从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如何科学地考核评价一个人是否适合某岗位,是竞争上岗工作的一个关键点。就“竞争上岗工作最需要完善哪些制度或机制?”对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三类调查对象均一致认为完善考评机制,保证客观评价是最需要完善的制度。

我们认为考核测评工作主要通过考试、面试、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等程序来完成,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测评机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精心组织笔试工作。考试是竞争上岗工作的关键、核心环节,持续时间长,操作难度大,它的科学化水平直接关系着竞争上岗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考试工作主要涉及命题与阅卷工作,而考试一般采取闭卷形式,在此不论述考试的具体组织工作。我们强调整个考试工作应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首先,要严把命题关,紧紧围绕选拔岗位的基本任职要求,从领导干部基本素质和领导干部工作水平、实际工作能力、专业管理知识诸方面,根据岗位和笔试特点,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命题的科学性。我们倾向于考试命题工作交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为了降低成本,我们认为可以建立局级、处级、科级等不同等级的竞争上岗试题库,试题库可不断更新,以供一个省市竞争上岗之用。在各单位开展竞争上岗工作时,再增加符合实际的试题。

其次,要抓牢阅卷关。尤其是阅卷人员,要充分考虑各类人员在全部阅卷人员中的比重,既要保证阅卷人员有水平,更要保证阅卷人员有代表性,从而增强评判的公正性。关于阅卷工作,我们倾向于采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阅卷方式,两人对同一份试卷独立评阅,然后加权平均确定最后分数。

②严格把关面试环节。面试被组织人事部门和领导班子成员认为是竞争上岗工作第二关键的环节。就“您认为在竞争上岗中哪个环节最能体现个人的素质能力?”对一般干部进行调查,51.6%的调查对象认为在竞争上岗中面试环节最能体现个人的素质能力。因此,在最能体现个人素质能力的面试环节,必须严格把关,严密组织,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此项工作,对做好竞争上岗工作的意义非同寻常。

面试工作主要包括面试方式、面试试题、考官组成及评分等工作。从调研和访谈来看,我们认为面试采用以下方式较为科学,即当天参加面试的所有人抽签确定面试顺序,多名考官面试,综合评价。几套面试题抽签回答,在一道政治题、一道业务题之外,可增加一题,即面试者先介绍自己的简历、竞争优势以及竞争上岗后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关于面试试题,从实践来看,一般包括政治题、业务题和辨证思考题,关于具体的命题工作,我们认为和笔试试题一样,可以考虑建立面试题库,交由第三方机构来做。

根据调研和访谈,我们认为面试考官设置7名比较合适,本部门不超过两名,其他考官由部门外的领导和专家构成,可逐步试行考官资格制。评分可采用公开亮分和去掉最高、最低分,最后计算平均分的办法。

③合理确定分数权重。合理地确定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自所应占的分数权重不仅是确定考察人选的关键因素,也是确保选对人的先决条件。就“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自所应占的分数比重应谚是多少?”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自所应占的分数比重(均值)分别为33.69%、35.28%、30.80%。同一问题,对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的调查结果与之基本一致。据此,我们认为,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自比仞应为30%、40%、30%。

④扩大民主测评范围。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扩大民主测评范围,可以考察干部的群众基础,可以考察干部德的方面的素质,确保选到正确的人。就“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多少比较合适?”对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三类答卷都认为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占单位总人数的百分比应该增大,说明大家普遍认为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宜多不宜少,甚至认为应让单位的所有成员参与。从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查结果来看,47.4%领导班子成员认为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应为单位总人数的80%,比例最高。我们认为,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为单位总人数的80%左右比较适宜。出于强化监督工作的需要,甚至可以再适当扩大民主测评的范围。

⑤灵活设置考察比例。考察人选是进入选拔视野,比较适合岗位的人员。这一比例的确定应慎重,大了增加工作量,小了可能漏选优秀人才或者选不到合适的人。就“考察人数与岗位数的合适比例是多少?”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从结果统计来看,9.9%的调查对象认为考察人数与岗位数比例应为1:1,47.8%的调查对象认为此比例应为2:1,38.5%的调查对象认为此比例应为3:1,只有3.8%的调查对象认为此比例应高于3:1。据此,可以说考察人数与岗位数的合适比例不宜低于2:1,也不应高于3:1,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定为2:1或者3:1。就该问题对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的调查结果与上述结论是一致的。

组织人员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察。在考察中要把重点放在工作实绩上,因为实绩是一个人德才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具有客观性、可比性。所以要注意把实绩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量化计人综合评价的结果中,使考察有更可靠的客观基础。通过上述各个环节的综合考核,最后对优秀的人选,有关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任职手续。

6.推行考试成绩与资格有效期制

竞争上岗工作的运行时间和成本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访谈中干部们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实行考试成绩有效期制,即某一位考生参加某一类某一级别职位竞争上岗考试取得的成绩,在某一段时间区间内有效。为了避免因考试难易度不一而引起的不公平,也可以将考试成绩有效期改为进入最终考察者作为符合任职资格有效,即任职资格有效期,只要列入考察对象,也就具备任职资格,在一定时间区间内有效,即可以在下一次同类同级别职位选人用人中直接进入考察阶段,不需要再次参加笔试、面试,可以降低选人用人成本。

7.试行面试考官资格等级认证制

竞争上岗面试的考官除需要具有政治道德素质与业务素质外,其综合素质、测评技术以及评判水平同样非常重要。因此,可试行竞争上岗面试考官资格等级认证制度,从领导干部、组织人事干部和专家学者中挑选一定数量的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与考试,发放考官资格证书,逐步建立一支掌握面试原理与技术的专、兼职面试考官队伍,面试考官须持证上岗,这一考官队伍可以和公开选拔的考官队伍共用。

8.健全竞争上岗的监督制约机制

竞争上岗工作,有较多的程序和步骤,只有在每一个环节施以有效的监督,才能确保竞争上岗工作公平公正、健康有序地开展。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均一致认为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公正透明是除完善考评机制外第二重要的制度。由于竞争上岗工作,涉及人员多,程序和环节多,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加大选拔工作不公正的因素,甚至会使整个选拔工作毁于一旦。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使竞争上岗工作自始至终都处于监督之下。

在强化社会、部门内部与纪检部门监督的同时,可以尝试引进公证监督。为了增强面试或答辩的公正性,使面试或答辩结果得到社会认可,可以尝试引进社会公证机构参与,或者尝试“面试直播”。

在竞争上岗中应重视群众参与监督,一是预选对象可以由群众推荐产生,二是民主测评吸收群众参与,三是考察预选对象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制约作用,可克服长官意志、主观印象、个人好恶对竞争上岗的影响,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同时,也有效地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竞争上岗中的人事争议,当事人可向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申诉或控告。上级主管部门应予以重视,查实情况,作出恰当处理。群众也有权向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竞争上岗规则的人和事,有关部门应坚决保护检举揭发者。

9.加强竞争上岗干部的培训工作

竞争上岗工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任用了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加强竞争上岗任用干部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一步,这也是干部适应岗位和发展的需要。就“通过竞争上岗上来的领导干部,应加强以下哪些方面的学习或能力培养?”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了调查,62.9%的调查对象认为,通过竞争上岗上来的领导干部应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其他依次为创新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现场指挥能力、专业知识。因此,对竞争上岗来的领导干部应加强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篇9

今年新疆计划招收13968名双语特岗教师,目前,面试工作已经结束,新招聘教师9月1日前将赴学校任教。自治区表示,对特岗教师和公办教师实行“同城同待遇”,即特岗教师与处于同一县域内的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据介绍,自治区将特岗计划与自治区人才储备编制计划合并执行,在县以上人员编制基础上核定5%的“人才储备编制”,专门用于下派到乡镇基层单位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招聘。为给异地任教的特岗教师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将特岗教师住房也一并纳入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范畴。新疆在拨付特岗教师工资和绩效工资时均为一次性拨付一学年,在工资接续尚未到位时,自治区均要求各地州、县市先行垫支。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蒋夫尔)

江苏建数字化学习平台

日前,江苏省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以下简称为“e学习”)试点学校申报答辩会在南京举行。江苏148所小学、初中、高中及幼儿园的负责人轮番上场,论证“e学习”试点工作方案。

此前,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了“e学习”试点工作,旨在通过对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5个领域的改革,建成较为完备的“e学习”平台和丰富的“e学习”资源,提出“电子书包”的解决方案。

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马斌表示,答辩学校须在优化课程形态、更新教材呈现方式、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创新评价体系、实现数字化管理等五个方面陈述清楚自己的探索,其中重点在课程结构与组织实施方式的变更。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潘玉娇?吕玉婷?缪志聪)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与教材原文作者互动交流在庐山举行

8月18日,来自全国各地近500名中学语文教师与20余名中学语文教材原文作者齐集庐山,开展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观摩研讨会。据介绍,中学语文教师与教材原文作者面对面互动交流,在全国尚属首次,此举旨在为全国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推进语文教育改革健康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罗先友告诉记者,此次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作家、教科书编者、广大一线教师以及学生齐聚一堂,现场观摩特级教师解读经典作品,构成完整的文学对话、阅读对话、教学对话。

(信息来源:新华网?作者:高皓亮)

教育部主办的第三届“感念师恩”活动启动

为热烈庆祝第28个教师节,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由教育部主办的第三届“感念师恩”活动启动,今年的主题是“我的老师”。

第三届“感念师恩”活动采取网络、电视、报纸、手机报等媒体相配合,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与者可以在9月11日前,登录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教育部门户网站、果实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活动专题网页,以及教育部新闻办在新浪网开通的专项活动官方微博“微言大义话教育”、在腾讯网开通的教师节活动官方微博“感念师恩”页面,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小故事或感悟心得,表达对老师的祝福,也可以上传与老师的合影、撰写微小说、拍摄微电影。活动结束后,活动组委会将对参与网站推荐的优秀微博、图片、视频进行抽奖,确定50名获奖者,给予奖励。

此外,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将开设专题节目和专栏,集中刊播社会各界人士的祝福短语,并深入挖掘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疆评职称向县以下一线倾斜

记者日前获悉,新疆新一轮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把学术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业绩贡献作为职称评审的核心要素,按照“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要求,改变职称评价过于强调学历、资历、论文、外语的倾向,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据悉,此次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区教育系统受益颇多。

对正高和副高职称的评定,新疆规定不受学历、资历等条件的限制,实行特事特办、一事一办、随时受理,直接申报认定。

篇10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培训工作

1、积极主动与局机关各处室、事业单位(含协会)和州市旅游培训机构沟通联系,于1月10日完成了《2009年××省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及计划》的拟定工作;根据年初制定的培训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认真落实既定培训班的相关筹备工作并组织具体实施。不断强化培训的各项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培训、考务工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培养优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2、根据《2009年××省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在行管处的配合指导下,认真完成了《2008年度××省国际旅行社导游人员及中级导游员年检培训工作通知》文件的拟定及下发工作(云旅人教[2009]12号)。同时认真组织落实了培训班的各项前期筹备工作(课程设置、教师选聘、场地落实、教材选购及材料准备、费用收交等工作)。此次年检培训全省共分6期举办,于2月23日-4月3日开展;其中,昆明点2期,版纳、大理、丽江、迪庆点各一期,共有1702名国际社导游人员参加了年检培训。

3、根据各类培训班的需要,认真做好培训班培训教材的选购、入库、销售工作,并将书籍的销售收入及时交局财务。上半年,共购进各类书籍5000多套(其中2009年导游考试系列教材3000套),到6月5日止,共售出2500多套,目前还在继续与各州、市旅游局办理导游资格考试用书的相关销售工作;

4、认真做好2009年导游考试报名的各项准备工作(信息宣传,表格制作,教材、大纲订购),确保全省报名工作顺畅。为此,中心于4月29日和5月4日在《春城晚报》刊登了导游考试的相关信息,从6月1日起,正式组织开展了全省2009年导游资格考试报名工作。8月上旬-9月组织开展培训;

5、为加大全省旅游教育培训的宣传和交流力度,拓展旅游教育培训信息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完成了第一季度《××省旅游教育培训简讯》的编撰、发放工作;二季度简讯正在办理中;

(二)考务工作

6、在国家旅游局导考办和省导考委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2008年度××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生成绩的上报审定、成绩公布和考生分数查询等具体工作。并根据国家旅游局导考办的相关要求,于3月底认真完成了全省合格考生导游资格证书的制作发放工作(全省共有8380名考生参加考试,合格人员达1794人,合格率为21.4%);

7、根据《2008年××省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安排,于3月份组织完成了2008年××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及习题集的再版和订购工作,并组织有关专家、教授认真修编了《2009年导游考试大纲》及《考务相关规则》;

8、根据国家旅游局通知精神和要求,在局导考办的指导下,于4月30日完成了《2009年××省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2009年××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工作实施意见》的拟定和下发工作。导游资格考试报名时间:为6月1日-7月31日;考试时间:为11月7日,口试为11月9日-25日;

(四)其他工作

9、根据局党组的安排,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科学发展观是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思想准绳和工作准则。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结合业务实际,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撰写个人总结,相互交流学习。通过本次活动,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定了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

10、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导游考试考务工作管理水平和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在袁副局长的委派下,由局人教处、省旅游培训中心、昆明市旅游培训中心等4位同志于3月25日至27日赴四川省旅游局就导游考试相关考务工作等事宜进行了考察学习。

(五)日常工作

11、处理日常电话咨询5500多个,接待现场咨询2800多人次;

12、圆满完成了培训中心的2009年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劳动保障执法年检、社会保险、《机构代码证》等四项年检工作;

13、完成了局、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2009年下半年工作要点

培训中心将在局党组和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围绕省旅游局2009年的中心工作,加大推进我省旅游“二次创业”的旅游人才培训相关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人才兴旅战略,以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目标,以推进旅游教育培训改革发展、创新教育培训的机制体制为突破口,以导游考试考前培训、国际旅行社导游年检、领队年检培训,旅行社、旅游饭店经理等各种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培训质量,创新培训手段,加大对旅游重点人才、短缺人才的培训力度。同时,继续全面提升我省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科学管理水平,为我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人力和人才保障。在局相关处室和局属相关事业单位的支持配合下,认真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培训、考务工作

1、在局导考委的指导下,切实抓好2009年我省导游资格考试的报名、培训和笔试、面试等各项具体考务工作。具体安排是:6月1日-7月31日开展报名工作;8月中旬-9月底举办新考人员培训班;11月7日笔试;11月9日-25日举行面试;

2、在局导考办的指导下,认真做好2009年××省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的报名、培训、考试等具体工作;导游等级考试为8月3日-8月28日。导游等级考试为12月5日;

3、认真做好各类培训班教材、资料的征订和选购工作。重点做好全省2009年××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和习题集、考试大纲销售工作。

4、在有关处室的配合下,组织开展好已定培训班的各项工作,如7-10月份拟举办的“导游资格考试考前授课教师及面试考官培训班”、“新考导游人员考前培训班”、“加试语种导游考前培训”、“中级导游等级考试前培训”、“出境旅游领队年检培训、新考领队资格考前培训”等等培训班;

5、认真做好二、三、四季度的《旅游教育培训简讯》工作,扩大我省旅游教育培训宣传和交流工作;

6、配合人教处完成2009年全省28家非学历旅游培训单位资质复核工作;

(二)其他工作

7、根据《××省旅游局关于实施行政问责制办法等四项制度有关工作的意见》要求,中心将继续全面贯彻实施四项制度,结合自身的职能职责,对制定实施四项制度的方案进行科学分解职能,在明确中心各自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把四项制度的内容具体化,切实履行好中心的各项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树立中心良好形象。

8、加强与省外的交流学习,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拓宽教育培训工作思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织全省旅游教育培训相关人员到省外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做得较好的省市、地区考察学习其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我省整体教育培训的质量。同时,促进全省各州市旅游培训中心的交流与合作。

9、加强与机关各处室,各州、市旅游培训中心的沟通和协调,及早制定2010年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