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02 17:1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检工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体检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等工作,经研究决定组成立季宅乡农民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下设办公室,由志负责具体工作。
二、工作管理模式
鉴于本乡目前实际,农民体检将分为下乡巡回体检和在季宅乡卫生院定点体检,农民体检分为三部分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一)动员准备工作:由乡政府具体负责,要求各村由驻村干部确定一名联系人和村两委在季宅乡卫生院巡回体检队入村前两天安排好以下工作:
1、安排好场地、简易体检床、办公用桌凳以及生活安排。
2、组织一次村干部、村民代表、小组长会议、分工负责用户通知以下内容:
(1)参检农民检查前空腹4—6小时:上午检查禁早餐,下午检查禁午餐。
(2)参检农民体检时应带合作医疗卡和体检券(统一交的不用带)。
(3)通知好体检项目(内外科、B超、心电图、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已婚育龈妇女病普查等项目)、体检时间和地点。
(二)体检具体实施:由季宅乡卫生院负责。
1、健康体检:按省政府规定项目进行体检。
2、工作任务:2012年完成全乡参保农民60岁以上老人80%的体检率。
3、体检结果反馈:由专人向每位参检农民反馈体检结果,并根据不同的体检结果具体指导卫生保健知识。
4、档案管理:负责将体检结果按家庭归档,进行老年病、慢性病等异常体检结果统计汇总及资料监管。
5、体检时间、地点安排:
潘山:2012年8月26日(设点:潘山村)
皇山:2012年8月27日—28日(设点:皇山村)
下庄:2012年8月29日(设点:下庄村)
引坑:2012年月30—31日(设点:引坑小学)
三房:2012年9月1日(设点:二房祠堂)
季宅:2012年9月2日(设点:季宅村)
黄放口村及周围各行政村补漏工作:2012年9月3日—7日(定点:季宅乡卫生院)
(三)体检后续工作:由季宅乡卫生院负责。
1、对已统计在册的老年病、慢性病由各驻村医生根据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确定上门随访时间,定时上门随访,平时可以电话随访、来院检查、上门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
篇2
一、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强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保障
(一)层层动员,全面部署。为了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区上和政法各部门及时成立领导机构,专门负责此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分层次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动员,全面部署,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全区政法干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政法委这一决策部署上来,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区情实际,及时制定下发《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意见》,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提升‘两率一度’,强化信念教育、促进队伍建设”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以解决政法干警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公正廉洁执法中存在问题为重点,坚持人人参与活动和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全力组织开展六项规定活动,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进,确保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联点包抓,加强督导。为了督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内容不打折扣的落实到位,建立区委政法委领导和内设部门联系包抓区级政法部门制度,区政法部门也推行了领导联点工作。联点领导和联络干部定期进行督导检查,了解掌握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及时指导总结经验,促进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开展
(一)加强教育培训。按照“人人要参与、人人受教育、人人有提高”要求,我区把教育培训作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头戏,多措并举,抓好落实。一是举行革命传统教育。在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心得体会交流、开展一次重温入党誓词、举办一场庆祝建党周年演唱会、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观看一次红色经典影片、瞻仰一次历史纪念馆活动”,全区政法干警撰写体会文章630余篇,观看红色经典电影12场次,举办专题辅导讲座9次,举行文艺演出5场次,受教育2524人次。通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回顾党的历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政法干警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强化群众观念教育。采取创建“文明窗口”、实施“阳光执法”等措施,教育引导政法干警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自觉将执法为民的根本要求,贯彻落实到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区委政法委组织开展主题为“感受发展好局面、树立执政为民新理念”的亲民活动,干(部)警深入村、社区、企业,亲身感受基层干部和企业的工作热情、工作状态,强化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了工作创新能力。三是开展先进典型教育。组织政法干警观看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光碟和《第一书记》、《潘作良》、《梁雨润》等电影,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树标杆、立榜样,激发广大干(部)警的工作热情和斗志。四是全面实施岗位培训。政法部门立足系统职能,结合岗位特点,采取办案讲评、出庭跟踪考评、庭审观摩、演讲比赛、专题辅导、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练兵,强化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了政法干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区委政法委组织综治维稳中心主任和综治、维稳、反专干专题培训,实施防范处置非法聚集活动实兵实案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全区政法系统开展岗位业务练兵13次,岗位培训1368人次。
(二)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在政法部门深入开展“三承诺”活动,围绕执法办案、便民利民和纪律作风三个方面,针对不同工作职能,提出具体承诺事项,全方位向社会公开承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广大党员干警立足岗位特点,做出具体承诺,设立党员承诺公开栏,印制《党员干部承诺手册》,岗位和承诺相结合、职责同践诺相统一,普遍做到了有承诺、有践诺、有监督。《政法》以“区检察院开门定诺公开承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为题,介绍了区检察院推行公开承诺制度的经验。
(三)强化为民服务措施。在开展“法官下基层、访民意、听民声”、“法律服务基层行,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开门评警”、“百名律师下乡村,促进矛盾大化解”等活动的基础上,区委政法委组织开展了“三进一保”(即:法官进村组、检察官进社区、律师进企业,公安干警保平安)活动,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现场提供法律服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活动中,共化解各类矛盾103件,征求各类意见建议200余条,制定便民利民措施5类18条。区法院从细微处入手,提供诉讼宣传手册、法律文书样本,设置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公示法庭干警去向,开展流动法庭进农户等,为群众打官司提供便利;公安分局出台一系列便民救助措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篇3
遵循班主任专业人才成长规律,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全面提高共同体成员的师德水平、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全市范围内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班主任团队,引领全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升。
二、建设目标
1.以共同体建设为载体,引导成员重视自身的班主任生涯规划,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探索成员凝练学生管理和班集体建设特色、锻造名师风范的路径;
2.以共同体建设为契机,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确定一至两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课题,以此为研究方向,探索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研究成果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3.培养2名以上太仓市级名班主任,1名以上市级名班主任。
三、工作内容
1.专家引领。聘请省内外专家对共同体成员进行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教科研方法指导等方面的引领。
2.导师带教。深入开展“导师带教”活动,完善导师带教制度。聘请市内外德育名校长担任共同体的导师。
3.任务驱动。对共同体成员提出明确的研修要求,通过活动展示、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等形式,引领班主任的成长和发展;建立《共同体成员个人发展档案》。
4.培训学习。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组织培训和研讨活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班主任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分析班主任工作实践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并在实践中予以验证。
四、成员条件
共同体成员必须为在职在任班主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对班主任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具有较高的学生管理水平,在班集体建设方面有一定特色或风格。
3.有一定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能力,有市级以上德育教科研成果。
4.近三年来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参加过太仓市级德育展示活动或在太仓市级及以上各类德育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德育论文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者优先考虑。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由局领导及有关科室、市教师发展中心和教育专家组成的班主任共同体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实施共同体建设计划。
2.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定期考核、科学评估和动态竞争的跟踪管理机制,每学年对共同体成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建立业绩档案。在一个建设周期内,每年对经考核达不到培养要求的实行淘汰制,对有志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优秀班主任实行准入制。建立成员与导师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做好工作。
篇4
一、体检对象
年度参加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象。
二、体检项目
体检项目为物理体检(内、外科)、三大常规(血、尿、粪便)、B超(肝、胆)、胸透和心电图等五项(其中胸透可由各体检单位根据体检对象的实际情况酌情确定,或可采取其他项目代替,如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由参合农民选择)。
对7岁以下儿童的体检,按照儿童系统管理的要求给予生长发育监测;对中小学校在校学生的体检,按照学生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要求执行。
三、体检时间
农民健康体检从年月份开始,以发放健康体检券的形式通知参合对象接受二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
四、组织实施
各乡镇政府负责本乡镇体检工作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要科学制订体检工作方案。县合医办负责全县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方案的制订和体检定点单位的确定及监督检查工作,各中心卫生院负责辖区内乡镇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方案的制订和组织开展健康体检工作,体检定点单位负责具体体检工作。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各乡镇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工作的领导,要成立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做好全面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宣传健康体检的目的,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努力使所有参合农民主动参加二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
2、精心组织,确保质量。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这次体检工作,做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乡镇政府领到的“健康体检券”由专人负责,并积极组织村两委(社区或居民区)人员落实发放工作,明确责任,确保健康体检券发放落实到每位参合农民手中,严禁擅自截留或挪用。农民在约定期限内凭“健康体检券”到本乡镇体检单位参加健康体检,一人一券。各中心卫生院和体检单位要主动与乡镇政府联系,科学组织参合农民进行体检,对辖区内的体检单位进行统筹安排,落实好体检人员、体检场所、体检设备,制定好便于操作的体检流程,或者采取固定体检与流动体检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展体检工作。各体检定点单位既要保证体检工作的正常开展,又要维持好正常的医疗秩序。要选派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参加体检(B超、胸透和心电图的体检医生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确保体检质量。
3、及时统计、按时上报。体检结果和数据的统计是整个体检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体检成效的具体反映。各体检定点医院要做好体检台账登记工作,如实记录健康体检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详细地址等,要做到收回的体检券与登记人数、健康档案相符合,要认真做好体检结果的筛查工作和体检回执单发放工作,如发现有异常的,体检单位须在体检后一个月内,将由主检医师审核的体检结果反馈给已检对象,对重点患病人群要实施动态管理和追踪服务,定期开展疾病监测、用药指导等后续服务,并要及时做好体检结果的统计上报工作,将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报表于每季度结束前七天以电子邮件或传真形式上报县合医办。
4、统一行动,严肃纪律。各中心卫生院要将农民健康体检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结合起来,一并落实,在体检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农民健康档案。各体检单位不得擅自变更体检项目或增加体检项目,实行搭车收费。
篇5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提升企业安全管理为目标,建立健全“规范一批、约束一批、提档一批、淘汰一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管理机制,在全区交通行业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度,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二)目标任务
坚持全面覆盖、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推进交通领域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推进工作机制,推动相关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开展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其建立自主管理、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交通领域企业的安全基础管理水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有效减少一般事故发生,保障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持续好转。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教育培训,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1.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针对交通领域的企业从业人员严格落实班前安全培训制度,有针对性讲述岗位风险辨识、救援知识和注意事项,使班前安全培训成为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大力推广“手指口述”等安全确认法,帮助员工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确保按规程作业。严格安全考核考评和问责倒逼,提升安全培训效果。
2.广泛宣传,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主流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积极作用,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强化对交通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安全防护的宣传力度,通过命名表彰、会议推动、媒体宣传、典型引路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企业安全体系创建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更多的企业积极开展安全体系建设。
(二)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安全体系建设
3.强化风险管控标准化建设。各站所、股室要督促行业重点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对照本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标准,合理划分风险排查区域,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运输工具、运输场站、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辨识,梳理汇总各类安全风险。对排查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级,确定风险类别,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红、橙、黄、蓝级(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研究防范安全风险的各项措施办法。设置专人监管行管企业,制定制度,编制预案,开展演练,采购应急物资等。逐步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突发事件风险网格化管理。
4.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和监察监管能力建设。各站所、局属监管部门及交通运输企业逐层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行管部门每月至少巡查一次各监管企业,对发现的隐患问题限期整改、验收,推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完备化。各层级监管部门要建立微信群,对所监管的企业及时应急信息,企业及时通过微信群上报信息,推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信息化。
5.强化基础设置抗损毁和快速恢复保障能力建设。对全区在建在用公路桥梁防撞护栏设置情况的摸底排查,全区部分农村公路桥梁存在的护栏缺失、墩柱空洞、钢筋锈蚀情况,要制定危桥改造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全部维修加固完毕。
6.强化公路抵御暴雨(雪)、雷电、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及冰冻等气象灾害能力建设。同区气象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络体系,及时接收各级预警信息,同时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向社会、企业和道路养护部门预警信息,提高民众抵御灾害的意识,公路养护部门加强养护职责分工和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在发生灾害时能够及时做好清除积雪、恢复基础设施等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全面贯彻落实好交通领域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工作,推动我区交通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规范、有序开展,各站所、股室和企业要把安全标准化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建立安全监管部门牵头,督促企业成立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建设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确保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二)强化监管,分步实施。各站所、股室、企业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和全局意识,紧紧扭住企业主体这个“牛鼻子”,持续拓展和深化“企业主体责任攻坚年活动”,把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责任考核,适时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对本质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充分调动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对工作懈怠、被动应付的严肃问责,确保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三)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各站所、股室要加强对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活动的指导,先行培育一批安全管理特色鲜明、安全文化氛围浓厚、主体责任落实较好、本质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总结提炼具有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篇6
一、活动时间、地点
(一)活动时间:2017年8月8日,全天。
(二)活动地点:xx体育中心、市委会议厅(暂定)、各区县分会场。
二、活动组织
(一)主办单位:省体育局、xx市政府。
(二)承办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体育总会。
(三)协办单位: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机关工委、市体育中心、市级各体育协会。
三、活动内容
(一)活动仪式。
1.时间:2017年8月8日8:00—9:00。
2.地点:市xx体育中心北区广场。
3.参加人员:省体育局领导,市委或市政府相关领导,市教育体育局、各区县体育局、市级各体育协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健身爱好者。
4.议程:
(1)开场节目;
(2)市领导致欢迎辞;
(3)省体育局领导宣布活动开始;
(4)健身展演。
(二)现场健身指导。
1.时间:2017年8月8日8:00—11:00。
2.地点:xx体育中心北区市民广场(东面、西面)、xx体育中心(西区、东区、北区)廊桥、xx体育中心内场、xx体育中心西区瑜伽房。
3.参加单位:市太极拳协会、市武术协会、市瑜伽协会、自流井区文体广新局、市总工会职工排舞队、市体育舞蹈协会、市青少年体育联合会、市航模协会。
4.健身指导项目:开展排舞、太极拳、健身瑜伽、第七套健身秧歌、健身气功、航模、体育舞蹈、跆拳道等现场培训指导。
(三)免费国民体质监测及运动健身科学指导。
1.时间:2017年8月8日8:00—17:00。
2.地点:xx体育中心北区广场、北区廊桥。
3.参加单位: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xx市心之莲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4.活动项目:
(1)对市民开展体能测试、运动能力评估、骨密度测评、体成分测评、血压测评等活动;
(2)专家坐诊开设运动处方;
(3)开展科学健身宣传。
(四)健身知识科普走廊。
1.时间:2017年8月8日8:00—11:30。
2.地点:xx体育中心4号门至xx健身房走廊。
3.活动内容:
(1)开展健康、营养等健身知识科普宣传;
(2)健身专家现场咨询;
(3)现场免费发放“科学健身知识问答”“科学健身锻炼常识”手册。
(五)运动健身大讲堂。
1.时间:2017年8月8日15:00—16:30。
2.地点:市委会议厅(暂定)。
3.参加人员:市级机关相关工作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街道文体专干,媒体招募听众等。
4.活动内容:邀请省内健身专家授课并开展交流互动。
(六)现场健身体验。
1.时间:2017年8月8日8:30—18:00。
2.地点:xx体育中心。
3.参加单位:xx体育中心各进驻健身单位、协会。
4.体验内容:
(1)xx保龄球馆免费健身体验;
(2)零度乒乓球俱乐部免费健身体验;
(3)xx健身房免费健身体验;
(4)七色瑜伽馆免费健身体验;
(5)xx棋文教育免费健身体验。
(6)青鸟足球场免费健身体验;
(7)真人CS雷战竞技运动免费健身体验;
(8)其他健身体验。
(七)运动977直播间。
1.时间:2017年8月8日8:00-11:30。
2.地点:xx广播电台977频道。
3.参加人员:运动977节目主持人、健身专家、运动爱好者。
4.内容:电台直播8月8日当天主题活动,开展听众互动。
(八)各区县分会场活动。
各区县自行开展本区域全民健身活动。
五、组织领导
成立2017年xx省暨xx市“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组织委员会,成员名单如下:
xx
六、责任分工
(一)市直机关工委。
负责运动健身大讲堂活动的组织协调、听众招募工作。
(二)市教育体育局。
负责整个主题活动的组织筹备、宣传策划、协调联络、日常工作和场地保障等工作。
(三)市公安局。
负责主题活动期间的交通和安保工作。
(四)市卫生计生委。
负责做好主题活动现场卫生救护工作。
(五)市政府新闻办。
负责组织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做好宣传报道、拍摄宣传资料等工作。
(六)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负责组织本区县节目参加主会场展演;负责各区县分会场活动。
(七)xx理工学院。
负责落实活动当天电台节目嘉宾。
(八)xx市广播电视台。
负责直播当天主题活动。
篇7
学校文化是由精神文化、管理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它引领着学校的各项建设,对于提高学校建设的层次、品位,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各学校、幼儿园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根据学校在办学中拥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在学校特色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立足实际,吸纳经验,构建具有人本精神饱满、个性魅力独具、和谐状态呈现的学校文化体系,打造市南优质教育品牌,为师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创设和谐优良的发展环境。
二、具体措施
各学校、幼儿园要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依据《青
岛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附件)遵循教育规律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切实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加大学校文化建设的投入,整合和利用教育资源,加强学校精神文化、管理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以正确舆论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为目标,因校制宜,整体推进,使学校借助文化构建,实现新的发展。
(一)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各学校、幼儿园要在传承和发展中构建人本和谐的学校精神文化。
1、注重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传承:各学校(园)要充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现代教育的精华,关注学校的历史发展轨迹,紧密结合本校优良传统和特色发展状态,依据教育形势、现状规模、办学特点等要素,把精神文化建设集中体现在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治学方针的集成优化上,集中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的建设落实上,营造具有传承性的学校文化。
2、促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各学校(园)要紧密结合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弘扬时代主旋律,在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不断重建、生成、发展学校精神文化。大力加强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建设,营造优良的教风,培养良好的学风,将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
(二)加强学校管理文化建设。
学校管理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机制。各学校、幼儿园要把加强学校管理文化努力体现落实在本土化、人本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建设的过程中。
1、优化本土化的学校管理文化:各学校(园)要强化本土意识,深入了解学校文化的现实基础,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特点和优势,在特色发展中汇总、凝练、形成自己的具有独到内涵的主流文化,并将其他的文化支点融合到学校的主流文化中,体现一个思想来指导、一个主体来引领、一个目标去追求、一个核心来围绕、一个特色来弘扬,一条主线来贯穿,在现实中优化学校本土管理文化。
2、优化人本化的学校管理文化:各学校(园)要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教师的价值需求为依据,突出以人为本,依据民主、平等、公正的原则,反思完善人本化学校管理文化的建设,切实完善并充分发挥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基层教育工会、学生会、共青团和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推行校务公开,提高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文化管理的程度,创设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管理文化,形成学校管理文化的新亮点。
3、优化制度化的学校管理文化:各学校(园)要在共建学校管理文化的平台上,以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为目标,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目标,不断修改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进行包括教务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班主任工作、评优创先等方面的学校现行管理制度的修整改革,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精神。
4、建设规范化的学校管理文化
各学校(园)要始终把规范化管理作为落实学校管理文化的重要内容,依据规范化建设标准和要求,扎实做好(园)学校日常规范管理工作及“省规”(省示范)、“市规”(市示范)的创建、复检工作,严格自我要求,实施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规范管理模式,让规范化管理成为学校常态下的工作面貌,切实提升管理效能。
5、建设精细化的学校管理文化
各学校(园)要以“精”和“细”为核心,以高效能管理和人的发展为目标,实施精细化的学校文化管理,“精”于规划,加强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建设价值导向健康鲜明的文化风貌,;“细”致投入,实施切入细节、切实高效的精细管理,加强动态管理,强化岗位责任意识,提升学校文化管理者和实施者的责任落实能力,和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效能,量化细分管理目标,强化细节处理能力,确保管理时时事事到位。
(三)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重要支撑。各学校(园)要以“特色、常效、怡情、励志”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原则,做好三项工作:
1、各学校(园)要全面自查、自审学校目前物质文化存在状况,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突出主题,提升内涵,合理布局,分步优化,创建和谐人文的物质文化。
2、各学校(园)要注重发挥学校物质文化的“外显”作用,继续加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日常管理,保证学生安全健康使用;继续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营造良好环境,陶冶学生情操;继续挖掘学校的宣传栏、板报、广播、电视台、网站、功能教室等各种物质资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加强道德教育、特色教育的宣传与普及:
3、各学校(园)要挖掘突显学校物质文化“内隐”作用,体现继承传统,把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和学校优良传统教育结合起来,重视整理、挖掘校史中的教育资源,总结校友中的优秀人物的事迹,逐步形成本校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体现和谐发展,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注重历史传承与时代特征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重校园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育人功能和艺术价值有机融合,在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的观照中引领学生健康发展。
(四)加强学校行为文化建设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管理文化的落脚点。加强学校行为文化
建设,各学校(园)要把握三个重点:
1、以师生养成教育为重点:各学校(园)要继续落实好《市*教体局关于开展“魅力两惯,润泽校园”工作的意见》,立足学生成长生活,从细节点入手,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要重视干部、教师良好“教育习惯”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重视学校人际关系的形成,做好教师心理疏导,整体互动,提升师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2、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各学校(园)要积极从民族优秀文化中吸取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养料,通过传统经典名著、历史故事和人物的了解学习、组织中华民族文化及青岛地域传统民族文化研究性学习、设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弘扬民族文化精髓,传承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3、以形成学校传统模式为重点:各学校(园)要立足三点形成学校传统模式:第一点是传统的行为模式:要关注教育教学过程和师生行为细节,在师生礼仪、校园秩序、尊重关爱、节约环保等意识的内化上形成切合实际的行为风貌;第二点是传统的活动模式:要依据每学年的教育教学时间安排,把握节日、纪念日、各种仪式等教育契机,开展切合时机和实际的学校传统文化活动;第三点是传统的成果模式:传承学校继有的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传统优秀成果,挖掘内含其中的文化底蕴,结合当前形势,创新传统优秀成果的表现形式和内涵特质,以行为文化典型,带动提升师生、家长的行为文化修养。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时间:20*年12月――20*年12月
积极倡导学校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的风气,积极聘请教育院校、专家教授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专题培训,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及时引领和指导各学校(园)自查反思,概括提升精神文化建设主题,提升学校(园)管理者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高度,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在内涵和方式上的全面提升,确保学校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各学校(园)要对学校文化的精神系统、管理系统、物质系统和行为系统进行自鉴自查,并从这四个方面入手研究规划学校文化的整体系统建设,优化学校文化建设规划者的设计理念,增强学校师生、家长对学校文化精神系统、管理系统、物质系统和行为系统的识别、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校文化的精神系统中,各学校(园)要通过研读校史资料、学校章程、学校发展规划、校报校刊、年度总结报告等方法开展自我反思式的实态调研,对已有的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重新审视,发现学校的主要问题点和发展点,总结与提炼办学的核心理念,科学定位确立本土化的精神文化建设目标。
在学校文化的管理、物质和行为系统中,各学校(园)要以学校精神为基本出发点,全面统筹、有序推进,做好五项工作:一是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完善规章制度;二是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外显文化,营造独特的学校新形象;三是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同度和参与度;四是对学校走廊、教室、办公室、校园环境等功能区进行规划、营造;五是着眼细节、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绩效。
第二阶段:
时间:20*年12月――20*年12月
建立区域学校文化建设的互动交流平台,举办小型、灵活的文化建设工作现场会,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科学度和深广度,以优质、和谐为总体目标,形成区域型的学校文化共建氛围,提高区域内学校文化建设层次。
各学校(园)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措施,基本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科学系统,在精神文化、管理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各方面初步显现鲜明特色,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运作水平,形成具有浓郁校本特色和独特品牌内涵的学校形象。
第三阶段:时间:20*年12月――20*年12月
篇8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展以“清理确权,服务,动态管理,全程监督,盘活增效,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示范点创建工作,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为促进科学发展、跨越赶超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分级办点、以点带面的原则,通过认真遴选,确定乡(镇)、村两级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示范点,在办好示范点的同时,指导面上全面开展创建活动;二是坚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重点地开展创建活动,突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创新实践、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示范点创建工作中,要突出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两大主题,力求创建工作出经验、创特色、求实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创建内容和标准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示范点创建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机构设施、管理制度、委托、运行管理、档案资料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创建标准为:
1、组织领导落实。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示范点创建活动,完善领导管理体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工作机制,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示范点创建工作。
2、机构设施健全。示范点创建活动机构健全,具体业务人员充实,岗位职责明确;相关业务场所建设到位,办公设施设备配置齐全。
3、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规范,服务工作制度、工作职责、操作流程健全完善;集体产权交易组织机构、范围、方式、程序、规则、监督机制、评审办法、信息公开等操作流程规定具体实用。
4、监管规范。委托协议签订规范,会计业务运行流畅,业务处理准确及时,审核衔接合理,运行程序合法有效,“三资”监管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全面准确、更新及时,及时开展相关业务的指导、检查、督促。
5、日常管理有效。村级预决算管理执行到位;财务收支管理严格,审签准确;经济合同、财产物资、往来结算管理严密;产权交易方案合理,实施程序规范;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村办实体财务监管措施落实。
6、档案资料齐全。账薄凭证、文书资料、财务报表、经济合同、财务公开等档案资料严格按照“一村一柜”要求收集整理、存放有序、安全完整。
三、方法步骤
(一)准备部署阶段(5月下旬至6月上旬)。各乡镇、村按照本《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创建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落实相关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6月中旬至9月中旬)。各乡镇要按照本《工作方案》要求和各自制定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县直相关部门及时开展检查指导和督办。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公开栏等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宣传,为创建活动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总结提高阶段(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乡村两级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示范点创建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及时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以书面材料于10月10日前上报县纪委监察局和县财政局(经管局)。
(四)检查验收阶段(10月下旬)。10月下旬,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会同县财政局(经管局)等单位组织专班,对全县示范点创建项目开展检查考核,准备迎接省市考核验收准备。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有主要领导挂帅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示范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财政局(经管局),下设督导检查组和业务指导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办检查等项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示范点创建工作,必须明确一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工作专班,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篇9
一、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科学抓质量”的思想,以现代化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师专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校园乐起来”的良好氛围,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积极探索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具体举措
(一)严守底线,认真落实“六个严格”
规范的办学行为是落实“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和底线,省厅“减负”文件明确提出了“六个严格”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各校要制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施细则,确保课程开设、控制学生作业量、控制补课、规范考试管理、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规范招生秩序等相关指标要求的落实执行到位。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点是将无效的在校时间、无效的机械作业、无效的补课辅导、无效的课堂讲授等减下来。
(二)强化管理,切实健全“五项制度”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校必须建立健全“教学活动安排公示、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学生健康通报、家校合作联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从制度上切实保证“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实现。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各校必须将学校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上报区教育局义务教育科,并将学校教学活动安排(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表、作业量、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及教职工任课任职表等)在学校宣传窗或网站予以公示。每学期举行一次由各个层面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会议,并建立备查记录。每学年向社区、家长通报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着力推进家长会、家长学校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家访、教育开放等活动,分批分层对家长进行专题培训,转变家长的观念,进一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争取与家长就“轻负担高质量”工作达成共识,建立常态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区教育局每学年与各校校长签署规范办学责任书,校长与教师签署“减负”责任书,并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重要内容,严格进行检查考核,实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一票否决制。
(三)深化改革,全力实施“四大行动”
在建立“轻负担高质量”省级联系区、市级联系街道(学校)、区级联系校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教学常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特色学校建设、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等四大行动,全力推进区域“轻负担高质量”工作。
1.实施教学常规提升行动。制定出台《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优化教学管理、优化教研组建设、优化备课过程、优化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与批改、优化质量测评等为基本内容,突出有效课堂和高效作业两大重点环节,探索开展作业效能研究,着力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推进分层、走班制等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实践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校长、教师、研训员三支队伍是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校长学科教学的领导力、教师学科教学的执行力、研训员学科教学的指导力,督促建立学科教研基地,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学校关注和研究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科发展现状。
2.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启智,切实增强德育实效性,尤其是要加强学生的行规养成教育和感恩教育;深入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和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办好一年一度“四节”,广泛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长知识、增智慧、促养成、树理想,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使之成为做强我区特色教育和抓好“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有效载体;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校要根据区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业评价等方面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尤其要加强校本综合实践教材开发,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建设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相结合,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实施特色学校建设行动。各校要根据《区义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精神,本着“每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的理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传统积淀,挖掘各方资源,重点在体育、艺术、科技、信息、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培植一批特色项目,按照“建设特色项目——形成办学特色——成为特色品牌学校”的发展轨迹,制定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上的保障机制,使特色项目成为学校常规课程和活动,使特色项目的课程教材和特色刊物成为体现学校特色发展的显性标志,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到特色项目中,潜能得到开发,并培育出教有特长、热心学校特色教育的教师群体,实现“特色发展,文化育人”。区级层面要从学校办学思想、特色规划、过程实施、特色成效等方面对学校特色建设进行具体指导,实行项目师资、项目经费、配套政策等“三跟进”支持政策,引导学校实施特色品牌发展计划,并采取特色学校建设研究行动、特色学校建设推进行动、特色学校建设评估行动等多种方式,推进区域特色学校建设,逐步打造“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4.实施多元评价体系构建行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偏重知识传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评价制度单一,分数成了评判学校、教师和学生好坏的主要依据。各校要致力于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从导向上引领“轻负担高质量”,积极为广大师生松绑,让教育回归本原。
(1)完善学业质量监控办法。积极推广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项目”;完善以发展性评价为原则、动态评价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初中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和小学毕业班学业质量抽测制度;深化基于中考的学业质量评价研究,有效监控和科学指导教育教学;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坚决破除将学业成绩、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推行文化成绩、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项指标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
(2)完善办学绩效考核办法。重新修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绩效考核办法》,破除不同起点、相同指标的同一性评价,实行区别对待、分层评估、鼓励进步的差异性动态评价;破除学业质量权重过大的评价,实行注重全面的整体性评价。各校要对教师绩效考核办法进行重新修订,破除以考试成绩定优劣的奖惩性评价,实行以综合考量促提高的发展性评价;破除单一定量或定性的终结性评价,实行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全程性评价。
(3)加大高中招生考试改革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调整初中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及要求的意见》;进一步改革重点中学保送生推荐办法,保送生实行等额推荐,坚决杜绝“两次中考”现象的发生;扩大高长生招生范围,增加招收比例等。
三、保障机制
(一)学习宣传机制
各校要以《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省减负视频会议领导的讲话》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减负”文件和视频会议精神的通知》三个文件为指南,进一步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明确减负工作的各项要求和意义;进一步提高对“减负提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高“减负提质”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充分营造“减负提质”的有利氛围;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墙报、橱窗、网站、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把“减负提质”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告知学生和家长,向学生、家长宣传“减负提质”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坚持一手抓减负,一手抓提质,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充分认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二)健全联动机制
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局各职能科室要明确任务,各司其职。政工科主要负责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在校外办学机构参与管理、教学等违规行为的监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交流、退出机制和骨干教师队伍选拔管理机制,为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提供师资保证;义务教育科要加强对课程开设和控制在校时间等工作的监管,建立“轻负担高质量”学校试点机制,切实推进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学生科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社团建设、文体2+1等工作的指导和评价;监察室要加强“减负”投诉的查办与责任追究,确保“减负”措施落到实处;督导室主要负责对学校落实“减负”规定情况的督查,建立经常性的督查机制;区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对课程改革、教辅资料使用和教学常规落实等情况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精心开展“轻负担高质量”教学试点,积极培育挖掘“轻负担高质量”教学典型。各校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并制定相应的刚性规定和考核机制。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学校校长要对平衡学生课业负担负总责,分管校长要具体抓好“减负”工作的落实,把“轻负担高质量”的具体工作要求分解落实到各处室和全体教师当中去,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三)责任奖惩机制
对贯彻落实“轻负担高质量”的相关情况和成效列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办学绩效考核的基础性指标和校长个人考核中,对“轻负担高质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学校和个人在评优评先中予以倾斜。各校执行“减负”规定的情况要同学校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教师落实“减负”工作要求的情况要同其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挂钩,凡违背“六个严格”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区教育局和各中心学校凡接到实名投诉必须及时受理并进行核实,凡查实确有违背省教育厅“六个严格”规定的,一方面要责成行为方立即纠正,另一方面要根据行为性质和造成的后果影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属学校整体行为的,追究学校校长和分管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属个人行为的,追究个人责任。
(四)督查通报机制
切实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减负”各项要求和相关制度的落实。区教育局将根据省厅“减负”通知要求,严格管理,全程监督。建立健全督学责任区制度,责任区督学每月对学校“减负”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活动,督导室不定期对学校课业负担向学生及家长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每学期形成全区减负专项报告并进行通报。学生科每年向社会通报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督导室、义务教育科、教师发展中心等科室要密切配合,加大对“减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督查整改力度。区教育局设立减负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各校要进一步加强自查整改,切实落实减负各项要求。
(五)示范引领机制
义务教育科、区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全区“减负提质”工作的指导和推进,要大力总结在“落实六项严格、健全五项制度、推进四大行动”等工作中的经验和典型,并在全区推广;各校要不断反思、改进和总结“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推进情况,发现问题,推出举措,提炼经验,并及时上报义务教育科。全区上下要一手“减负”,一手抓“提质”,确实做到“减负”与“提质”并举,努力形成我区“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模式。区教育局确定17所学校作为市、区级层面“轻负担高质量”重点联系学校(具体名单见附件1),上述学校要根据“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好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寻求工作的切入点与突破口,着手开展实践,努力探索“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基本规律与有效途径。重点联系学校要结合本校的“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申报一项区级及以上的教育科研课题,进行切实有效地研究。区教师发展中心将对重点联系学校的“轻负担高质量”课题进行统一论证,并加强指导。区教育局将在重点联系校经验提炼的基础上,培育和推广“轻负担高质量”典型经验,通过专题培训、研讨、检查、评比等方式引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扎实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实施阶段(2011年2月—3月)
制订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各校做好实施准备。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4月—2012年6月)
1.开展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专题培训;
2.召开“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研讨会;
3.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开展检查、评比;
4.开展“轻负担高质量”工作调研、检查、指导和评估。
篇10
一、总体目标
通过今年的努力,使我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评价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相关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一)2020年底,全市婚检率稳定在90%,保证婚检工作质量,全市婚检疾病检出率达到8%以上。
(二)实施婚前医学检查门诊规范化建设。50%以上的县(区)级妇幼健康机构婚检门诊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三)2020年底,全市农村以乡镇、城市以街道为单位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达到90%以上,建卡率达到95%以上;完成年度相关疾病监测任务,有效控制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主要内容
(一)免费婚前健康检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婚姻登记条例》,充分尊重公民知情权、选择权,注重保护个人隐私。通过实行免费婚前健康检查,逐步提高婚前健康检查率,普及婚育保健知识,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防止与婚姻和生殖有关的传染病、遗传病的发生与传播。开展婚检规范化门诊建设,提高婚检质量。
(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补助。按属地管理原则,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程序规定的每名新生儿免疫规划疫苗给予接种单位补助,用于建证、建卡、信息管理、冷链管理、宣传告知、实施接种等工作,不断完善接种门诊的条件和管理,强化边远、贫困地区和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进一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覆盖范围,努力提高接种率和建卡率。
三、经费筹集与管理要求
(一)经费筹集与补助
中央、省级、地方三级配套。
1.婚前健康检查经费:婚检费用每对230元。省财政承担90元/对。余下经费由省市与县(区)财政按1:1配套。
2.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补助经费:按照适龄儿童人均接种22剂次,每剂次不低于5元安排补助经费。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共同承担。
(二)经费使用原则
1.婚前健康检查补助用于妇幼健康支出。
2.婚前健康检查由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垫付,同级卫生健康、财政部门审核后按月(或季度)核拨。
2、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费用发生时由疫苗接种机构垫付,同级卫生健康、财政部门按月(或季度)核拨。
(三)经费管理要求
1.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按照中央和省有关公共卫生、专项经费管理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用途和程序使用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2.专账管理,严格财务制度。各县、区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婚前健康检查补助经费的管理。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日志,留存可以证明其工作真实性的相关材料,同时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充分发挥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实现年度目标。
3.建立统计制度,组织年度考核。按照省民生工程的要求,定期上报项目执行情况。统计数据和考核结果将予以公示,并作为分配有关经费的重要依据之一。工作不力或有违规行为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适当扣减其下一年度补助经费。
四、保障措施与工作要求
(一)政府负责,目标管理。各县、区政府应高度重视,将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实行年度考核,目标管理,并加大投入,加快妇幼健康工作发展。
(二)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卫生健康、财政、民政、妇联、宣传等部门,应加强协调,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共同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健全网络,强化服务。以实施民生工程为中心,规划今后几年的妇幼健康和免疫规划工作,制订或修订各地妇幼健康发展规划和扩大免疫规划,健全妇幼健康服务和预防接种网络,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项目,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