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9 11:3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背影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用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作者真挚的情感。指导学生感悟作品中蕴含的父子深情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能体悟到这种情感不是靠老师的讲解可以达到的,本设计以“情”为主线,通过设置情境——感知亲情——感悟亲情——表达亲情等教学环节尽可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体验、合作交流中感受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真挚至诚的亲子之爱和作者的念父之情。
【设计步骤】
一、初读课文,感知亲情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着力表现的是什么,从文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读了课文之后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又是什么。
前两个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引导学生大致达成以下共识:本文主要写了在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惨淡的情况下,朱自清父子浦口送别的事,着力表现的是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父子亲情。
初读感受可让学生畅所欲言,不必多加评论。
二、再读课文,感悟亲情
(一)感受亲子之爱
1.速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课文是通过着力描写什么来表现主题的?题目“背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后明确:文章通过着力描写父亲的背影来表现父子情深这一主题。题目“背影”在文中起到了线索的作用。
2.跳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写背影的文字,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文中出现几次“背影”?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明确:总共四次:最感人的是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3.细读课文第六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背影的语句。小组讨论:这段文字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来达到感人目的的?
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结合学生发言作适时的点拨,引导他们谈自己的阅读体验。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阅读体验:
本段文字之所以感人至深,主要是因为作者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写父亲,突出父亲对儿子的疼爱。
在写到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之前,有对父亲的肖像描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父亲当时的穿着是非常简单朴素的,这和当时家中光景惨淡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如此惨淡光景下,我却有一件“紫毛大衣”。爱子之情可见一斑。“父亲是一个大胖子”暗示其攀爬月台的艰难。
背影的特写镜头运用了细腻的动作描写,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处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形成形象的定格。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除此之外,这段文字中还有父亲的几句简短的话,朴实却很感人:“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但父亲觉得自己还应为孩子做点什么,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叫孩子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可见父亲对孩子的关怀是多么的无微不至。“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可见父亲担儿子路途安全,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进去吧,里边没人。”——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一位“慈父”的形象跃然纸上。
4.再次深情朗读这一段。
5.作者除了在第六段中提到了背影外,文中还有三处提到背影,请说说它们的作用。
6.刚才同学们已感受到了文中父亲的语言虽简洁朴素但很感人,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吗?找出来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二)领悟念父深情
1.父亲对儿子的爱,我们已经感受得比较深切,父亲的背影也已镌刻在作者的心田上,可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否是作者在与父亲分手之后就写下的呢?时隔多少年?(七八年)
2.什么事情是朱自清记忆的触发点,让他情不能已地写下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呢?(一封信)
3.齐读信件内容,点拨关键语句。(恐大去之日不远矣)
4.静心体会作者当时读这封信时,内心对父亲的情感应是怎样的。(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感动、怀念,又有对当时因年轻不大理解父亲—片深情的自责。)
5.作者自责的心情可以从文章的哪些语言中感受到?
最后教师小结:同学们,当我们年轻时,个性张扬的我们也许会不懂得父母那蕴含在细微言行中的深沉的爱,当我们长大成人,自己为人父母时,甚至是经历了坎坷的人生后,我们才开始真正懂得感恩,但这时我们的父母已垂垂老矣。所以让我们现在就去发现和理解他们,并尽自己所能回报他们给予我们的无私的爱吧!
三、回首课文,深入探究
《背影》写的是父亲送别远行儿子时的一番情景,写的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语也朴实简洁,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深受感动,此文也成为抒写父爱的经典名篇。原因何在?请同学们再次深入地品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可从文章语言、思想感情、材料选择、谋篇布局等方面进行探究。
四、深情回眸,表达真情
篇2
【关键词】慕课 高校英语 教学设计
慕课是指大规模的开放式在线课程,其目的是要增强知识的传播进而将居于奉献和分享精神的个人或是单位组织在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将慕课引入高校英语教学内具备一定的优势,实现了对高校英语教学资源的扩展,并且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并且还可以针对国家高校英语弱点为学生开展英语教学,慕课授课是不受时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学生可以多次进行学习,并且和其他的同学进行线上交流,提升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一、慕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因素慕课存在极大的优势。一是突破了高校英语课程设置的局限性;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讲,英语是公共基础课,有的专业需要学习一年,有的则学两年,缺少了专业教师带领及督促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业的荒废,但是高校英语教学中运用慕课,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需求,寻找适合自己英语专业能力发展的网上教学视频,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而是慕课可以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对高校而言,并不是任何学校都处于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及环境内,慕课运用在高校英语教学内,学生可以和来自很多地方的,热爱英语的学生提供交流、学习。三是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很难保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学习,而慕课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二、慕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慕课在高校教学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高校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就必须引入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并且还要更新教学理念。当前高校院校已经成为了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相对于高等院校而言,高校学生具有更高的技能性,并且也更具有实干精神,是社会严重缺乏的人才;但是高校院校由于长时间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社会发展中,衍生出了多样化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法和先进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如何让广大师生喜爱,充分发挥慕课的重要作用并且保证这一形式课程的学习效率都是其中遇到的问题。
重点打造一批高素质英语教师人才队伍。慕课教学内,怎样利用慕课教学法,提升高校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慕课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慕课教学由于有很多学生参与,因此课堂质量必须很高,对普通院校而言,若是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很一般,必然会影响慕课教学质量,对此高校必须注重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慕课还要是民主、自由和平等的。促使更多的英语教师成为慕课带领人。
三、慕课背景下的高校英语创新教学对策
1.使用创新课堂来导入。高校英语教学的主体是已经具有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创新能力的成年人,其接受知识的途径追求新颖化的,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的课堂尽量要标新立异。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高校英语教学内最为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可以十分直接的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并且刺激学生的感官细胞,如教师在英语教学内涉及了宗教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关于宗教的影像资料来引入,将课堂定义成阅读课堂。如可以利用《圣经》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活跃课堂氛围。高校英语教学阅读是很关键的环节,英语阅读教学内,教师可以创建出全方位的导图模式结合慕课教学,对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实行充分发挥,结合英语教学的重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将会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实际阅读教学过程内,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堂,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促使学生突破各种困难和保卫,获得多个方面的英语技能,并且英语阅读尽量咬合学生的专业相关。
3.利用感官来教学。高校英语教学内,阅读训练能够帮助提升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帮助积累知识,这也是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相互结合的重要体现。在慕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或是口语能力进行提升,就必须要借助感官训练来实行,如采用录音或是图片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行刺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或是目的来阅读文章,并且最终获得正确法案,对文章的核心进行了解,把握住文章结构及语言风格。
四、小结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教育公平化内的不足,慕课教学模式下,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公平的享受教育资源,同时还为高校英语的创新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且支撑了高校英语教学的高质及高校。就当前的情况,慕课并未被广泛使用,但是不能否认慕课教学是很重要的,高校英语教W内慕课的大量使用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在慕课内所遭遇的各种问题,终将会被解决。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 有效性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同时它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那么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呢?我在教学中实践和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从学生出发,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设计,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基础。所以有效的教学目标制定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要从学生出发的,否则,教师必然是更加关注自身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教学目标既有语言知识的训练,又有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制定教学目标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的经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习过程;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教师关注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
为了使教学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教师确定目标应以学生在本节课能够发展什么能力为出发点,同时要再考虑语言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和品格教育方面的发展目标。在表述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目标时要尽量选用行为动词。
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二、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的是否合理和连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教学设计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必须要有充足的分层次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在英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教学环节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可理解的输入,有助于提高学生习得语言的效率。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进行的,学生除了课堂里学习英语外,在其他场合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并不多。因此课堂就成了接受语言输入的主要场所。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内容,开展听说、读、写、唱、游活动。这是向学生提供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有教师的语言输入与学生的语言输出不相符,教师的语言信息输入过少,给学生看,听和读的时间不够,经常是刚引出新知识,还没有进行充足的操练,或者是学生整体听一遍或读一边学习材料就期待学生能够理解,并要求学生能够回答问题或者完成合作学习。事实上学生还没有理解所学的知识,语言技能没得到训练怎么能够有高质量的输出。这样的教学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人之规律。教师要给学生整体和分层接触语言材料的机会,并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逐步将输入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在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之间为学生搭建台阶和桥梁
英语学习过程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师生之间的大量互动,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加工和整理,使新旧知识内化并整合成新的能力,学生才能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和话题进行有效的表达。
一般来说,语言的输出需要三个过程:机械操练,熟练运用直至语言的实践。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每个阶段的过渡都需要一个强化过程。机械操练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语言交际形式。教师应该遵循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水平,按照语言习得规律,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对所学信息和语言进行重组,加工和内化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设法在话题语境中激活学生的以后知识和经验,呈现新的语言知识,帮助学生在完成整体理解和细节信息提取的同时体验和理解新知识,通过思维导图或者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组,加工,和整理,有效整合新旧知识,再通过分层输出,扩展性输出和新知识进行内化。只有每个环节都真正落实了,学生才能形成新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语言输入是系统的,有规律性的,输入信息不能太难或太多。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准备教学内容时,必须十分清楚学生的实际能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才能达到输出这一目标。
(三)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有效的教学参与
开展丰富的合作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开展采访、表演、辩论、演讲、编故事及研讨等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有更多时空表现自我的合作活动,激发学生观察、想象、探究、实践及合作互助等的欲望,培养积极的情感。
(四)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保证有效的知识掌握,提高学生有效的能力发展
篇4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设计元素;设计思维;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9-0097-02
最近十几年才得到重视和发展,理论水平有待提高。而我们从奥运会设计元素中得到启示的过程,实际上便是设计教学从经验层面上升至理论层面的过程。具体而言,我们能从奥运会设计元素中得到哪些有利于设计教学的启示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元素为主要表现形式
本届奥运会的视觉设计宗旨较大程度以传统元素为介质的向世界宣扬了中国本土文化,将本土文化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特别是对古代“四大发明”的逐次表现,除了取得了极其震撼的视听效果外,更使得人们感受到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内经济的腾飞,中国也涌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元素也越来越成为设计界思考和实践的核心内容。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从传统元素里汲取设计灵感,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融合,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传统文化。
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思想认识上的欠缺、外来文化的冲击和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我们很难做到将博大精深的元素文化合理的运用于现代设计。以上问题的存在则要求我们,授课前首先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在设计过程中,思维不该框束于惯性,而应该是新颖的、开放的,真正具有民族性的设计并不是单纯的对某种元素的引用。在课程展开前,必需做思想上的提升,要具有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作出高度概括,并从中提炼出最有代表性元素的能力。只有对传统元素有了细致的观察和充分的了解,才能激活设计教学中的灵感之源。
二、现代科技为重要的辅助手段
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反映在设计领域尤为如此。反观历次奥运会,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将科技的辅助功能运用得最为到位。在观众的注视下,多媒体投影画卷衬托着舞台上的演员,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中国文化和奥运文化的风韵,成为了开幕式上的一大亮点。
近几十年来,随着设计教育的不断深入和设计在国际上的反复交流,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认识到科技作为设计辅助手段的重要性。与传统表现技法相比较,现代科技表现技法在文本、图象、音效的处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更加准确、详实的表达出设计人员的切实想法,也能被更多的受众所感悟。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科技带来的巨大效益,使得人们在某些方面对它产生了依赖。特别是文化基础薄弱,又处于思维动荡年龄段的青年学生更是如此。不少老师反映,多数学生的手工绘画,艺术造型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思维的灵活性也大不如前,与此同时却弃本逐末的追求计算机表现技法,导致设计作品有“色型艳丽、味如嚼蜡”之感,失去了创作本身的意义。
面对现代科技在设计中的“双韧剑”效果,我们要抱有“批判继承”的教学态度。一方面,要让同学们认识到科技对设计的辅助作用,看到现代设计人员了解并掌握CG(电子计算机绘图)、网络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要使他们意识到文化才是设计的根基,思维才是设计的本源,现代科技对设计的影响再大,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对于从教人员而言,文艺表演中现代科技的成功运用,则是我们明确和改进这一教学思维的重要参照依据。
三、以人为本的思维观念
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演员用优美的形体语言绘制了一幅精美的中国画卷,之后又以颇具创意的方式演示了多种“和”字的写法,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对人自身的探索与追求和对人类社会“和平”、“和谐”、“和睦”的渴望,将“以人为本”的思维观念展露至极。
对设计教学而言,更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维观念,并要明确其中的双层涵义:
首先,从教学内容角度看,要让学生明确“人”才是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合理的生活方式”,而检验生活方式合理与否完全是由人自身来完成。一件绘画类艺术品若是得不到大众的认可,还能待入深闺孤芳自赏,即使不被当代所接受,也许在将来流芳百世的可能,倘若设计作品无法紧贴时代的脉搏,其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设计与其它艺术的最大不同,就是设计完全为“人”服务,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对人的心理和习性有更深的研究和掌握。所以,我们在知识传授时,不能将课程内容完全学术化、理论化,而要将其充分融入到人文大环境中,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环境,用设计语言表达人文思想,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处处体现人文精神,以便培养出的设计者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
其次,从教学方式角度看,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设计教育的重点,而任何人在潜意识里都有创造的冲动,我们要为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呼唤出青年人这种最为原始的本性。在教学方式上不拘于多媒体授课,也应采用言语互动,换位点评和心灵交流等方式去鼓舞学生,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且由于设计教学的特殊性,尤其要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学生间的差异,鼓励个性的发挥,以培养出多层次、多规格、多元化的设计人才。
四、“绿色思想”深入人心
本届奥运会文艺表演中,传统的和平鸽放飞仪式被巨大的手影效果所取代,这个效果应值得注意。这表明简约的仪式正在逐渐被接受和认可,也从侧面反映出人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思想已深入人心。早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多年,北京奥组委就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并对“绿化率”、“蓝天率”等环境数据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和控制,足见国家对“绿色”的重视程度,而在这种环境也大大刺激和推动了“绿色设计”的发展。
“绿色设计”观点的提出,是由于人类已经逐渐意识到工业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地球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为鼓励人们奢侈消费的介质,招致多方猜疑。
作为设计从教人员,无论从传道授业还是从责任、义务而言,都应将“绿色”思想引入课堂,提倡“绿色设计”。在授课过程中,要补充资源利用率、产品生命周期优化等内容,要使学生拥有“绿色”思想和“绿色设计”观念,除了考虑产品性能、质量和成本外,还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讲解设计案例中,多推荐使用天然材料,鼓励使用简洁的风格和实用节能的产品,以便在初学阶段就形成“绿色设计”意识。另外,还要加强对设计道德的传授,要让我们的学生在从业前就拥有强烈的“绿色”使命感,将来成为真正的“绿色”设计师。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概论[M]石家庄: 河北美术出版社, 1997
篇5
关键词 项目教学 课程应用 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in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Piping Installation Course
CHEN Feng
(Fuzhou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School, Fuzhou, Fujian 350009)
Abstract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piping installation" is a core curriculum of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 and its related professional groups, with a strong practical project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application from the project feasibility analysis, proj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application analysis, project teaching application analysis, project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mplicated analytical aspects are discussed, trying to find their mode of teaching in courses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ombined with the discovery issues and make matters should be noted tha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 project teaching; course application; project
1 项目教学应用可行性分析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得博士推创的一种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在教学中实践“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训练为主线,任务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建筑设备及管道安装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群的一门核心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对建筑常用管道系统及其相关设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能够熟练绘制、识读管道系统施工图的技能,能够规范地安装各类管道系统,并进行相应的水压试验,为学习专业课程和相应建筑工程专业的施工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管道及设备安装技能的水平。
2 项目教学应用有效性分析
2.1 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区别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了全部教学过程,从信息制定到成果评价都亲身经历,体会到了工作艰辛和快乐,而且培养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教学法的区别如表1所示:
2.2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问卷调查
针对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优缺点,笔者在任教的三个班级共159名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对此进行评价,评价分喜欢、一般、不喜欢3种,发出问卷159份,有效率100%。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说明,项目教学的实践环节大大加大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笔者教学实践效果上看,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大大加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相比传统教学提高一倍以上,这些成绩表明,融汇工程实际的项目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以项目为导向,以实际工程生产为中心重组教材
在建筑设备及管道安装课程教学中,按照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分解,教学过程按照实际工程施工流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实现与施工现场实际工作过程的深度融合,所以项目教学法则以项目为导向,以实际工程生产为中心进行编写。建筑设备及管道安装的“项目”是指设计一个具体的,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基本构件或基本结构为目的的任务。“项目”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突出体现职业核心能力和实际应用价值;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的素质要求,通过企业调研,进一步确立具体课程的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目标,进而确定项目名称及项目具体的工作任务。根据以上指导原则,本课程设计了两大项目、十个课程项目(含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和综合能力训练项目),如表3所示:
表3 项目教学课程项目、学习任务设计
学生在学习单项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技能训练,以上包含了建筑类管道设备安装的主要内容,即有一般项目,也有拓展、深入的探究性项目,难度和广度逐渐加大,每个项目的工作任务相对独立,每个学生完成相应的项目均能实现阶段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价和考验。
3 项目教学应用程序性分析
3.1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1)项目任务的确定。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适合各阶段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项目方案和任务,与学生共同研究,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项目的分解(计划制定、实施计划)。在任务确定的基础下,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团队中,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在各自团队合作的情况下,对项目进行实施。
(3)项目的评价(检查评估、归档推广)。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以计划为主要原则,灵活应变,引导学生顺利完成项目,在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成果应进行自我评估,小组团队评估及教师评估。对于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可以共同讨论,进而找出造成成果差异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兴趣,转向新的项目活动。项目工作成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实践中,对于今后的项目教学的不断改进有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表4
表5 学生学习任务评价反馈表
项目名称______ 姓名____ 座号____ 班级____
3.2 项目教学实施效果
(1)实施的项目能够将某一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相结合。(2)项目与企业生产过程活动有直接的关系,能够将项目直接用于生产实际。(3)学生有独立制订计划和实施计划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自行组织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4)学生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困难及问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施过程 中遇到的实际问题。(5)项目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6)项目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成果及相应的工作方法。
4 建筑设备及管道安装课程项目教学案例
(1)项目任务:消防给水系统镀锌管道螺纹施工。(2)项目教学目标:①能够看懂系统工艺流程图;②掌握建筑消防镀锌管道螺纹施工及施工验收规范;③掌握建筑消防镀锌管道螺纹施工的方法与质量评定要求;④引导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及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3)教学准备:①知识准备:建筑防火相关规定,消防系统流程图及施工图的基本知识;②技能准备:施工工艺要求,操作技能,质量评定;③方案准备:学生查找资料,确立方案;④设备和材料准备:镀锌钢管,管子台虎钳,管钳等。(4)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5)教学过程设计,见表4。(6)学生项目任务评价反馈表,见表5。
学生根据自身完成情况,填写反馈表。
5 项目教学应用疑难性分析
(1)项目设计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关键。项目的设计在整个课程中应循序渐进,要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项目应针对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项目中,项目教学应设法营造一个真实情境,让学生能够了解、熟悉、掌握建筑设备及管道安装的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积累经验,形成能力。
(2)校内实践基地是项目教学的保障。由于项目教学结合生产实际情况,这就要求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有实践场所及实践工具、器具,这就必须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以此作为提高学生技能的物质保障。为此学校应加大学生实训设备投入,并且争取社会行业、企业、协会的沟通和支持,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接触到建筑行业的专业发展和需求,进而帮助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具备“双师型”教师是项目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鼓励动员专业教师参加各种技能训练和比赛,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确保能够实施项目教学。因此要有一批即懂“技术”又懂“理论”的“双型师”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双型师”素质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教学任务,除加强学校“双型师”队伍建设外,还应加强从企业引进技术人员,为项目教学提供人才保障。
6 结束语
建筑设备及管道安装项目化教学,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融合“教、学、做”于一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未来岗位,从而让学生有业、乐业并成就自己的事业。在项目教学实践过程中,还要不断适应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学生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教学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完善项目教学试验。
参考文献
[1] 李方.课程与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东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23-26.
篇6
关键词:微型摄像设备;实验实训;多媒体课件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型摄像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在日常生活中,微型摄像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师和学生手上,就有相当多的各种微型摄像设备,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iPad、微型录音录像笔、车载微型摄像机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微型摄像设备来配合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仿真教学展示仪等设备向学生即时、形象、清晰地展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细微环节,能提高教师备课效率、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快教学进度,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在《微机装配与维修》教学过程中,各种电脑部件数量众多,体积偏小,各部件组成元件复杂众多,实验实训数量众多,尤其各种微机故障复杂,解决过程繁琐。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很难在众多学生面前完美展示各种部件,学生会因为看不见各种实物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往往上课会无精打采,实训无从下手,课堂效果欠佳。在以实物教学为主的《微机装配与维修》课中,较好的方法是面对面教学,学生围在教师身边,就着实物近距离地听教师讲解、近距离地看教师动手做实验。在学生实训时,教师站在边上现场指导,但这种方法只适合于小组化教学,对于一个有50多人的班级来说,费时费力,不切实际,教学效果明显下降。
把各种微型摄像设备接入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很好地丰富多媒体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各种微型摄像设备在《微机装配与维修》课的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如下探讨:
一、教材内容、图片、图像等信息过程的简洁化
《微机装配与维修》中有大量的关于各种微机配件、维修故障的文本和图片图像。微机发展迅速,除了目前正在使用的各种微机配件资料外,教师又要准备海量已淘汰和新面世的各种设备的文字、图片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这些海量信息需要整合到PPT中,在讲课过程中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听得到,看得到,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在实际过程中,制作这样的PPT时间比较繁琐,教师缺少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即使花了很大的精力制作完成了PPT,到第二年讲授时,由于电子产品3个月更新换代,PPT内容又不适用了,还是需要重新制作。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数码相机将教师收集到的教材、电脑类杂志、电脑配件实物等拍成照片保存到电脑上,采用图片浏览的方式用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也可以采用视频摄像头拍摄的方式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教师可以直接在投影出来的相关内容上进行各种讲解。
例如,在讲解主板时,教师可以收集已经淘汰、目前流行、即将流行的各种主板实物,通过摄像头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各部件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即时看到主板的发展、主板各部件的实物样子,也可以让学生辨认新展示的一块主板上的各部件构成。这样的讲解,教师不需要为这些主板的展示制作PPT,节省了备课时间,也减少了板书时间,使教师将精力集中在组织课堂教学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实物局部展示的细节化
众所周知,电脑设备越来越向微型化发展,电脑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但是单位面积上集成的部件却越来越多。教师在讲解各种电脑配件时,拿着小小的一块主板、显卡、CPU、内存站在讲台上讲授,下面的学生很难看清楚。即便把下面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发一件实物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解找到相应的部件进行学习,教师讲授时间会增加,课堂组织难度会加大,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会下降。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摄像头,实时地将设备展现在大屏幕上,将设备放大,让学生看得清清楚楚,这样教师讲解轻松了,学生也掌握得更好了。如在讲解内存时,教师将视频摄像头对准准备好的各种内存条,实时地在大屏幕上投影出来,并进行同步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学习辨认内存条标志、类型、内存颗粒、内存金手指。
三、教学实验过程现场展示与录制的视频化
教学视频是一种很好的展示实验过程的方法,学生眼见为实,清楚明白。网上有很多视频资料可供下载,但找视频通常很费时间,找到的也与教学内容有些偏差,不能完全符合教师的需要。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相应的视频拍摄,在课堂上播放,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摄像头直接进行教师实验过程的现场大屏幕进行展示。
《微机装配与维修》是一门操作为主,锻炼动手能力为主的课程,还包括了一定时间的实践课程。教师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动手演示,要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点评,如主板拆解安装、电脑整机的拆解安装、鼠标拆解维修、电源风扇拆解维修、CPU针脚拨正、显示器拆解维修、各种电脑软硬件故障解决等内容,都需要教师先演示,学生再进行操作。由于电脑设备很小,教师演示时一次只能少量学生进行观看,因而不能教师需要演示很多次,费时费力。借助于视频摄像头,将教师演示过程实时展现在大屏幕上,教师只需演示一次就可以了。同时,在教师演示过程中,利用相关的软件,进行同步录像,演示完后,可以保存下来,供以后多次观看,也可以将演示录像保存在云上,供学生随时随地下载观看。
职校学生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一般是电脑店、企业等,维修是很重要的内容。各种电脑故障的排除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能力,以前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无法收集到很多的电脑故障案例,最多只是网上找一些案例,让学生听一听,文字内容看一看。相同的电脑故障往往会有很多原因造成的,问题解决过程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看过就忘,学过就丢,印象不深。进入工作岗位后,对电脑维修基本不会,需要在工作岗位重新再学一次。有良好教学效果的电脑故障案例收集成了教师工作的难点。电脑店里每天都有各种故障电脑在维修,这些电脑店又有很多是以前的学生或是认识的人在开着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人脉关系进行电脑故障案例的收集,利用车载微型摄像机对电脑修理过程进行录像拍摄,然后进行简单的剪切,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视频播放,把电脑故障的现象、故障排除过程、最后完全修复的全过程让学生观看,这种方法简单明了,方便快捷,这样学生就会学得很好。同时,教师可以将这些视频进行整理归类,并保存在云上,供学生随时从网上下载观看。
四、学生实训过程录制,实现课堂讲解纠偏的情景化
目前的学生实训过程中,学生会分成很多组同时进行,教师一般采用一个个组轮流观看、走到哪组指导哪组的方式来完成实训过程的现场指导。实训结束后,没有观看到的组,教师就没有进行现场指导了。这种方式老师不能做到对所有组所有学生的完整实训过程指导,实训效果就不能完美,很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问题教师没有发现,也就没有机会对学生进行错误纠正。
如果在实训的过程中,每个小组安排一个学生利用车载微型摄像机或智能手机对实训过程进行录像,实训结束后,教师在大屏幕一个组一个组的将实训过程播放出来,让全班同学观看各组的实训过程,教师和全班同学共同对每组的实训过程进行讲评,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利用微型摄像设备配合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更加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作用不可估量,很多常规多媒体教学无法完成的任务得到了完美解决。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让学生学到了更多知识和技能,教师教得更轻松、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冀叶亮.数字摄像头在教学工作中应用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
篇7
我认为在实际方程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在强化题型体现具体算法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渗透模型教学的思路,在归纳题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提升不同题型的共同思路模型,进而达成方程模型教学的目标。
方程模型要根据方程不同类别的具体特征,思路的着重点显然也应有所不同,因而不同类别方程的模型也应有所不同的侧重,某类方程模型教学目标的达成,正是要靠几个典型题型教学的基础上予以抽象概括。因此,我认为题型教学正是由具体而微的千资百态的具体数学应用题到方程模型教学目标的中间过渡的教学形态。
仅仅依靠模型教学在每一个具体数学应用题的应用而达成方程模型教学目标,我认为不是高效的教学,学生往往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抽象的跨度偏大。当我们一提到分式方程模型的时候,学生如果有列分式方程解工程问题的题型教学的具体过渡形态浮现在脑海中,我想比直接浮现抽象的方程模型流程更容易些吧。
我国古代数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算法化数学思想”。算法不只是单纯的计算,而是指为了解决一整类实际问题而设计或概括出来的、带有一般性的、更广泛的一类操作方法。算法又有特殊算法和通用算法之分。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而设计的算法称为特殊算法,针对一类问题而设计的算法称为通用算法。通常我们说算法能解决一类问题,并能重复使用,是对通用算法而言。我国数学教师所普遍采用的数学应用题题型教学某种程度上正是对“算法化数学思想”的实际应用,实践证明也是高效的,是我国扎实的“双基教学”的一部分,不能、也不应该给予彻底否定!
但是,题型过多过滥,缺乏典型性、代表性等问题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确实大量存在,造成了过度的课业负担。
解决这个难题,我认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依靠数学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我国一线数学教师的代表、数学课程专家和应用数学领域的数学家等应借鉴“要素主义”教育哲学观点和德国“范例教学”的思路,针对中学数学方程模型教学的具体内容和目标,精选代表题型,在教科书中通过典型范例和习题体现通用算法。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在单元复习中归纳抽象方程模型。同时,还要用好考试指挥棒,引导广大一线数学教师重视基础性、代表性和典型性,抓住几个典型题型的教学形成几种通用算法,首先体现数学的应用,其次再进一步提升抽象出方程模型思路能够解决更多的相关问题。
以下教学设计是我在数学应用题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尝试,重点在分式方程模型教学中的审题环节采用了列表分析法,使这类问题的审题找等量关系列分式方程有了可操作的模式。但在教学实践中,总感觉对有些分式方程应用题并不总是能适用,对有些题型还是应该有不同的或特殊的分析模式,以此作为方程题型教学是达成方程模型教学目标的不可或缺的过程的一个例证。
教学目标:
1.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能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恰当选设未知数、确定主要等量关系、用含未知数的分式或整式表示数量关系等;
2.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列表分析问题的方法,恰当选设未知数,确定主要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并进行解答,解释解的合理性,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是教学重点;
寻找等量关系、恰当选设未知数、确定主要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准备、学案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做一做(出示课件)
某单位将沿街的一部分房屋出租.每间房屋的租金第二年比第一年多500元,所有房屋的租金第一年为9.6万元,第二年为10. 2万元.
分析:
⑴你能找出这一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吗?
⑵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根据上述列表让学生提出求解的问题)
①第一年每间房屋租金是多少?
②第二年每间房屋租金是多少?
③每年的租房数是多少?
(恰当选设未知数,根据与未知数直接相关的等量关系写“设… ,则… ”,另一个等量关系确定为主要等量关系列方程。出示课件,完整展示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改变未知数设法,列出分式方程,对比解法1、解法2和解法3三种选设未知数的方法解题的优劣,选择最优化解法,体会恰当选设未知数的作用)
小结:(先让学生总结思路过程,再出示课件予以规范)
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一般思路过程:
分析过程:
(一)审
(1)读题找基本关系
(2)划分几个不同事件过程
(3)分别在每一事件中明确已知和未知
(4)联系关系量和题意理解找等量关系
(二)设 1.直接设法;2.间接设法
一般根据与求解未知数直接相关的等量关系写“设… ,则… ”;
(三)列 根据另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答过程:
(四)解解方程过程要注意解答正确
(五)验1.检验计算是否正确
2. 分式方程要检验是否是增根
3.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题意
(六)答 怎么问就怎么答,答案要写完整。
反思过程:
1.问题解决的关键在哪里?要注意哪些细节?
2.问题解决还有其他方法吗?哪种方法更简洁?
3.可划归为哪一类问题?能进一步联系拓展吗?…
三、课堂练习:
小明和同学一起去书店买书,他们先用15元买了一种科普书,又用15元买了一种文学书。科普书的价格比文学书高出一半,因此他们所买的科普书比所买的文学书少一本。这种科普书和这种文学书的价格各是多少?
(学生在练习题纸上完成,一生板书,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课件纠错)
(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关键步骤;简便解法;题型归类等)
四、当堂检测:
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新修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在甲、乙两地间行驶的长途客运车平均车速提高了50%,而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缩短了2小时.试确定原来的平均车速.
分析:(学生在练习题纸上完成,一生板书,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课件,回顾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思路过程和一般解题步骤)
五、课堂总结:
分式方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分析过程:
(一)审:1.已知;2.求解;3.等量关系
(二)设:(1)直接设法(2)间接设法
(三)列:根据主要等量关系列分式方程
解答过程:
(四)解:规范、正确、熟练
(五)验:计算正确;排除增根;符合实际题意
(六)答:回答完整
反思过程:关键步骤;简便解法;题型归类等
六、作业:
A层:课本:
P94习题3.8问题解决1、2、3
新课堂:P641、2
B层:新课堂:P66走进生活
板书设计:
(1)“做一做”的解法1教师一边分析讲解一边完整板书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格式步骤
篇8
关键词:设备质量;新闻教学;相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9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传媒业竞争态势的凸显,新闻类仪器设备的作用越发表现出来,这要求高等学府的新闻专业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认识上统一起来,行动上推进下去,在设备采购与管理、教学与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去研究对策,为提升高校新闻专业综合教学质量,提高新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一、新闻专业的特殊性及抓好新闻仪器设备管理和新闻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的新闻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有很强的专业性、针对性、新闻性和现实性,特别是新闻专业有摄影、摄像等内容课程,有关于新闻采访和编辑的内容,具有一定特殊性,特别是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相当重要,因此,认识到新闻专业的特殊性,抓好新闻类仪器设备采购和管理就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比如新闻摄影,作为形象宣传报道的重要手段,在报纸上和新闻媒体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近几年来,从全国各地报纸运用新闻照片的情况来看,新闻摄影报道在报纸上的“主角地位”越来越突出,这是“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思想的具体体现,比如很多媒体设立了新闻视觉中心,为的就是专题搞好新闻摄影。而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报纸的摄影报道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摄影图片一般用来配文字稿,用来装饰版面,有时只能占邮票大小的一块版面。上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新闻摄影理论家、新闻工作者和领导者先后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等办报新理念,一些报社的新闻工作者也呼吁要求“让新闻图片在版面上唱主角”“多让读者面对形象读新闻”“像抓文字报道那样抓新闻摄影”……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新闻摄影作品开始上头条,新闻摄影作品向整版拓展,摄影报道实现系列化,新闻摄影专版也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新闻照片在版面使用上实现了篇幅大、数量多、位置显赫的格局。新闻摄影的主角地位开始得到了确认。这为新闻专业开设相关的摄影课程,并为新上各种相关的仪器设备提供了现实背景。一般来说,高校是开展新闻教学、新闻科研的基地,也是新闻类尖端设备和高水平人才集中的地方,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新闻类大型仪器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新闻类大型仪器设备的高技术含量也不断增强。使用好现有的新闻类大型仪器设备,有利于促进高等学府新闻教育提上一个更高层次。
然而,在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传统实验教学内容上,往往以验证性和演示性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不足,学科前沿的实验就更少,更不用说使用大型仪器设备来进行新闻教学了,导致新闻类仪器设备上得少、质量差,在教学上也没有形成一套规范。同时,传统的相关实验枯燥无味,培养的新闻专业学生很难具有创新思维,很难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当前的新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对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课程结构予以优化,改变以往验证性、演示性实验为主的状况,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以此,从根本上和制度上解决对新闻类仪器重视不够的问题。
二、新闻设备操作存在的问题及对新闻教学的影响
新闻专业的所需要的教学设备实际上很多的,比如单反相机,摄像机,演播室灯光及演播厅灯光系统,各种演播室、演播厅灯光配套器材,播音员提词器,摄像机电池及摄像机电池充电器,摄录一体化新闻摄灯(又名新闻采访灯、新闻灯、电瓶灯),嵌入式冷光灯,视频会议室灯具,等等。这些仪器设备的优劣,以及在新闻教学中的运用,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摄影灯,对于新手和刚进入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新闻类摄像机配件。这也是由于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摄影灯太少,而且加上传统摄影灯使用较繁琐,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其实,摄影灯在拍摄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电视拍摄设备所能接受的对比度和最低照度是有限的,因此在白天被摄体光线不足或光比大时需要补光,而在夜间户外场景下,有了摄影灯,可以扩展数码摄像机的使用范围,而不受光线的局限。
总结起来,当前,新闻专业学生在新闻学习和媒体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比如,新闻类仪器设备质量不高、种类不多,学生的操作技术不过硬,新闻敏感性低,对摄影摄像作品捕捉不够,镜头感不强等,这都影响着新闻专业学生新闻操作能力特别是摄影摄像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着新闻表现能力的提高。
而在新闻教学方面受到的影响则更为普遍。有的连基本的仪器设备都没有,有的几个人共用一台,有的则是劣质的或者功能很少的设备。在一些高等学校新闻专业,有些大型仪器设备只有部分老师会使用,这些老师没有使用大型仪器设备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仪器设备就会被闲置,不但不能达到高等教育发展科学的职能,还会使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得不到保证。
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制约了新闻类仪器设备的普及,约束了新闻类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新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如何以提升仪器设备为基点抓好新闻专业教学
在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数量和资产量迅猛增长的今天,如何使大型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挥教学、科研及服务的整体职能,是一个重大问题。
一是新闻类仪器设备采购与管理需要与时俱进。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重视仪器设备在新闻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的重要作用,在政策、投资、人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要搞好相关市场调查摸底,把市场最实用、学生最急用、教学最需要的仪器设备如单反相机采购回来,满足新闻教学的需要。
二是要多渠道解决新闻类仪器设备维护费用的问题。由于新闻类大型仪器设备(如先进的摄影系统)的价值高,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需要一定的经费。但由于高校经费紧张,安排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经费较少,使得教学、科研无力使用贵重仪器设备。然而,在我国一些高校,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对社会的有偿服务,开辟了新的经费渠道,有力推动了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进而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投资效率。有关高校可以解放思想,开拓大型仪器设备的社会服务功能,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出租、合作等形式,以保障相关经费来源。
三是要在教学上高度重视,从制度上保障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新闻仪器设备方面学到真知识,能真正学会操作,学会演练,学会用现代化的新闻仪器设备投入到实战中,以各种形式表现所见所闻,为我国的新闻学事业贡献力量。
篇9
作为基础科目的大学英语,无论是在普通高校还是独立学院,都是学生们必须去学习的课程。在独立学院的特殊定位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也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实用型英语教学,即要能够用英语实现交流,需要学生能听会说。要达到这一目标,必先针对两大主体进行分析,然后再制定具体的方针。
作为独立学院的最大的主体――学生,他们进入学校的英语成绩大部分都是不太理想的,但也有非常优秀和突出的。对于这样一群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进行教学,首先要抓住他们的兴趣,并且让他们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然后才能使得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逐渐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以及燃起对英语学习的激情。作为独立学院的另一主体――教师,这是一群非常年轻的教师队伍,他们虽有激情,但缺乏经验,不过经验是从不断的摸索中积累的。这一群年轻的英语教师在摸索中为英语教学注入了很多新的想法、新的理念,因为他们与时俱进,敢于把新生事物融入到课堂中、教学中。
对于英语教学两大主体的特殊性,学院的英语教学方针也在不断的摸索和完善中。2005年,由于教学设备等相关条件的限制,我院英语教师都是采取的传统英语教学。在传统英语教学体制下,一根粉笔,一张黑板,一本教科书,很难做到实用性英语教学。学生面对着枯燥无味的黑板,教师面对着写不完的板书,独立学院听说英语教学前进的步伐被搁浅了。
经过校方的努力,在2006年,学院建成了先进设备齐全的外语教学楼,包括40多个多媒体教室,4个语音室,一个调频台,以及一个可以容纳300个学生的多媒体学习自主中心。在先进的教学环境下,年轻的教师们又燃起了探寻新的教学方法的激情。经教师们激烈的商讨,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开设了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这在独立院校中开创了先河。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个基本要求,但针对我们学生中的“哑巴英语”现象,要想提高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就必须从听说技能入手,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热情,改进学生的实用能力。
从2006年起,学院开设英语听说课程,成立听说教研室,教师们不断地在教学工作中去创新方法并总结失误。每周的教学例会成为教师们集思广益的地方,对于这门新的课程,教师们提出自己的教学思路,并各自提出有创意的课堂活动,让语言课程实现了其真正的价值――交流。在丰富了教学环节的同时运用了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使我们的教学融合了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趣味性等特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上第一次自我介绍课时,很多学生都非常害羞,不敢开口用英语去主动自我介绍。我就用了一段小视频,这个小视频正好是一个外国学生第一次课的自我介绍,通过视听,再结合我根据视频提出的问题,如:What’s the name of this boy?Where does he come from?What is he interested in?学生们马上发现了该如何作自我介绍,同时我还跟他们补充了除视频中出现过的表达、短语和词汇,如自我介绍的开场白和结束语:It is my honor to introduce myself/As to my hobbies/Regarding my personality...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并且非常主动地到台前给同学们作自我介绍。除了课堂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外,我们的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学习中心的每台电脑都装有高教社的自主学习软件,每个年级的学生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听说能力去选择相应的难度测试通关训练,此外还配有像国家地理、VOA、原声电影等方面的视听说材料。在这里,学生们各取所需,由于其强大的交互性、信息和数据表达的多样性和资源共享等优势,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系统知识教学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把外语教学内容扩大到外交、外事、外经、旅游、商务、金融、法律、新闻、管理、广告、科技和信息等诸多领域, 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本专业需求去自主学习该领域的英语知识,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每周的调频台英语听力训练也给学生增加了更多练习听力的机会。通过训练,学生再把训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馈给听说英语教师。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地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来改进学生的问题。经过一年的探索和试验,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展现出了新的生机,学生的英语成绩也有了不小的变化。试分析比较一下06级电子商务专科班两名学生的英语成绩:
1.多媒体计算机设备辅助英语听说教学的效果
通过上面的数据对比分析不难看出,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在英语教学中的逐步实施,一年后学生对英语的听说实际能力加强了。与此同时,听说实际能力的加强也反作用于传统的精读教学,全面地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一年多的多媒体计算机设备辅助英语听说教学实践说明,它的作用是明显的。
1)视听结合,符合学生的感知规律。多媒体教学可以用形象、生动、丰富的图像及声音,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符合学生的感知规律,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多媒体课件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理解更加透彻。
3)扩展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设备教学可以生动、直观、准确地传递大量信息,增加课堂容量。同时也节省了课堂板书时间,使得教学更加紧凑、有条理,提高了教学效率。
4)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自主中心的设置,让更多的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那就是教师为学生设置的听说通关训练,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习自主中心的丰富资源,也使得他们各取所需,满足了他们的学习要求,增强了积极性。
5)增强了师生沟通,及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英语调频台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听力的平台,查漏补缺。同时也使得教师掌握了学生的需求,及时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案。
当然,在这一年多的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有时甚至影响到教学环节的开展:
2.存在的问题
1)设备自身的问题。在使用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出现故障,致使教学中断,不仅影响了教学,更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出现的问题。注重形式,忽视目的。教师中不乏有将教材内容过分地通过图、文、声、像的形式去呈现,一味地将多种信息无原则地组合在一起,追求界面上的漂亮,而忽视了课件是为了辅助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而制作的。有时,学生仅被屏幕上的画面和声音所吸引,而忽视了对内容的学习。
3)频台听力学习对学生的监督效力不大。这一辅助教学,在监控力度上,只能对部分学生起到效力,但对于全体学生的提高,还有欠缺。
3.结论
通过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实践,得到以下结论: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设备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有利于突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由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归纳,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意识。其次,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名副其实地实施个别化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培养了特长生。最为重要的是多媒体网络的交互性和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挖掘了他们的潜力,实现了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下,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重要的变化。
但是与此同时,这也要求了教师要不断地自我提高,不单是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一个引导者、管理者,去指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而且还需要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反思,在教学中做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去粗取精,让课堂不仅生动,更是知识的集合体现。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英语上取得实际性的突破,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萍.以学习为中心的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1):127-130.
[2]张芝花.多媒体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冷思考[J].文教资料,2006,(24):152-158.
篇10
本次调查涉及的对象仅限于北京市八个城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不包含其他形式或地区的成人教育机构。调查的主要方式为问卷调查与电话访谈。课题组面向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分别设计了问卷,内容涉及教育教学资源质量、实践过程质量及其结果质量三个维度的诸多问题。其中教师问卷共发放222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学生问卷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2份;此外采用电话访谈方式,对东城职大往届毕业生所在的29个单位进行了有效的访谈调查。
一、教育教学主体因素:教师队伍现状
在调查中,教师和学生们普遍认为,师资水平是制约成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显示,教师们将师资水平列为仅次于生源质量的第二位因素,学生则将它看成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因素。
1、队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但仍存在严重缺陷
这次我们的调查包括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职称结构以及“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
由上表可见,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大致趋于合理,学历结构也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同时具备教师系列职称和其他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了35%,这说明为适应成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而进行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整,已引起了相关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重视。然而,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教师的总体学历层次依然偏低,职称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高级职称者严重匮乏。
2、工作负荷与职业压力较重,培训提升缺少途径
在我们给出的目前影响成人高校师资培养的五个相关因素中(限选二项),“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师负担过重”两项分别被54%和40%的老师选中,依次成为首选的两项因素。
由于成人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师资数量的不足,加上长期以来专业及课程设置的不断更新变化,迫使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们不断开设新课程,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备课与教学中,造成教师们大都处于负担过重的状态。
我们同时还调查了目前教师专业提高的主要途径。选择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提高的老师有54.2%,另外有50.9%和48.2%的老师选择参加进修班和阅读专业书刊,而选择外出交流、参加实践和教学研讨的教师人数则均低于40%。由此可见,成人高校师资培养尚缺少途径,特别是缺少与同行交流切磋的教学研讨机会。
3、教学水平受到普遍认可,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在回答问卷中“您对所学专业的教师总体教学水平评价”一题时,学生们的答案见表1。
教师的总体教学水平得到了学生普遍的认可,反映较差和极差的是极少数。用人单位的访谈反馈也说明了这一点,51.7%的单位对成人高校毕业生质量的总体评价较好,另外48.3%的单位认为一般。应该说成人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肯定。但同时,成人高校的现有教学水平缺失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及社会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4、对教科研认识明显不足,沟通能力亟待加强
本次调查中,在教师影响教学水平的6个因素选项中(限选3项),教师组的选择依次是: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知识和教学态度。222位教师中只有7人选择了科研能力,仅占总人数的3.5%。学生们在回答同样的问题时,也只有14%的人认可科研能力与教师教学水平之间的正比关系。对教科研的认识偏差与教科研水平偏低互为因果,严重阻碍了成人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影响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在6个备选项中,学生们将教师的表达沟通能力排在了第一位,有51.3%的人认为很重要,居二、三位的分别是专业知识和教学态度。而在教师们的选择结果中,表达沟通能力这一项排在第五位,仅有28.7%的人认为很重要。较之教学对象的需求,成人高校教师的沟通意识明显欠缺,沟通能力亟待加强。
二、教育教学主体因素:学生素质现状
对学生这一主体性因素的现状、特点及需求的了解和认知,是提高成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1、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生素质普遍偏低
由表2可见,成人高校生源质量普遍偏低,这是影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直接因素之-针对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成人高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目的,以及学习风气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会给成人高校的发展带来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
2、工学矛盾愈显突出,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有68.2%的学生和57.4%的教师认为“工学矛盾造成的缺课和精力不足”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文化基础薄弱”,有40.2%的老师和30.2%学生选择。
今天的学生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的工学矛盾和更加激烈的心理冲突。迫于现实的压力,在处理这对矛盾时,学生们会更多地向工作一方倾斜,成人高校普遍存在的出勤率下降、迟到严重,甚至“混学”现象等正是这一问题的表征。
文化基础薄弱是学生们面临的另一主要学习障碍。成人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在职人员,他们脱离学校系统教育时间已久,知识基础很不牢固。另一些所谓“三校生(中专、职业高中和技校生)”,其学业基础也相当薄弱。文化基础知识的薄弱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本次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只有24%的被调查者认为能够完全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
3、社会实践优势独具,内在学习动机尚需激励
本次调查中,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63.8%的学生认为,较之普通高校学生,成人高校学生的最大优势是他们具有的社会实践背景,其次则是他们对社会需求的了解,以及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为成熟的身心发展。
我们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总体看来,是多种学习动机并存,内在动机强度不够。在被调查的242人中,有69.4%人选择为了提高个人素质,34.3%出于工作需要,同时也有56.6%的人是为了获取文凭,还有4.1%的人表示为了家人来学习,甚至有2.5%的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而学习。可见,虽然积极的学习动机占有一定比例,但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出于外界压力,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就难以支持有效的长期学习。
三、教育教学核心因素:教学过程现状
成人高校近年来在教学方式的改革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其教学过程的现状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培养模式传统单一
从表3来看,关于成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和学生都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共识,即培养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际应用型人才。
从表4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虽然成人高校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有一些进展,如“双证书”型模式的出现,但传统单一的培养模式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并由此带来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2、实践教学严重缺乏,成教特色难以体现
本次调查显示,目前成人高校在教学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其办学缺少鲜明的特色。在调查中,有50.5%的教师和50%的学生一致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上缺少实践操作性内容;40.3%的教师和41.3%的学生认为教材过于理论化、缺少实践性内容。此外,从用人单位收集到的信息也显示,成人高校的毕业生与学习之前比较,变化最小的是实践与创新的能力,这也印证了目前成人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实践性内容与环节的弊病。
3、网络教学开展普遍,思想教育凸显不足
此次调查显示,有72.7%老师和59%学生所在学校或专业开展了网上辅助教学,有59.7%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这些数据表明,在成人教育领域,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已经被愈加广泛地采用,这已进一步引起了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的改变,对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在开展网络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在学生参与意愿和实际教学的效果上,调查的结果显示:参与意愿强烈而且收到较好效果的学生只占调查总人数的21.7%,而不愿、不能或偶尔参与并且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却占到调查总人数的39.4%,另有33%的学生表示出有限的兴趣和一定的收效,其余极少数人尚处在茫然或观望中。
本次面向教师的调查显示,在学生培养中最不被重视的便是思想道德教育,仅有16.4%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侧重这方面的培养。与此相呼应的是,被调查的学生中,也只有18.2%的人肯定,通过在校学习本人思想文化方面有所提高。
四、教育教学保障因素:学校管理现状
学校管理工作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课题组对此也作了专项调查。
1、管理制度还需完善,质量监控不够到位
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八区的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均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适合自己特点的管理制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其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可见,管理制度的不够科学合理与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缺乏,是教师们认为学校管理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在开放问题的回答中,不少教师和学生都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比较集中的是:第一,现有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必要的弹性,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以修讯第二,教学质量及其环节缺少必要的监控,应尽快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第三,对教师及教学工作的评价体系尚需调整,以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第四,执行制度不够严格,导致一些制度形同虚设,应加大奖励和惩罚力度。
2、班主任工作用显著,管理者素质有待提升
在237个被访学生中,有119人认为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占总数的50%;85人认为所起作用一般,占总人数的36%;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班主任工作是认可或高度认可的。但是也仍有占总人数6.8%的学生,认为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没有发挥作用,认为作用很小的也占到了7.2%。这些数据说明,班主任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其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目前成人高校的管理人员素质虽得到了基本的认可和正面的评价,但还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在表5中,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成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三位因素,这充分说明,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从问卷调查中得知,管理人员素质中最为重要的是敬业精神,其次是沟通和协调的能力,然后是组织管理能力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
3、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亟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