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10 06:5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工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工作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通过健全单位化、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建立区、街道、社区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单位化管理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平台,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二、基本原则

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在社区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格,构建“纵横交错、分片包干、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的长效管理体系,建立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的监管网络,以及权职明确,任务清晰,流程规范,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

三、划分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

按照“地理布局、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依据社区实际情况,将社区划分为两种类型7个单位体,

两种类型为自管型和单位型,其中自管型为(原六道湾村一队、五队自建房片区)由社区单元组长,社区民警负责网格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单位型为(龙润锦城、卧龙a、b区、丽云小区、君悦大厦),由单位组长和社区民警牵头,联络各小区物业及单位负责人,通过由物业提供服务,社区辅助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

四、总体目标

通过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和实践,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

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扁平化、精神化、信息化、全覆盖化和全天候零距离的服务。

五、人员力量配备

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社区书记张宏国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为成员的社区单位化、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网格管理的总体协调和系统管理工作,总体实施及各网格综合事务的调处。构建了“书记(主任)——片区组长——包户干部——、楼栋巷道长”四级管理机制。在科学合理的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辖区的稳定,x六道湾建立健全了网格化模式管理制度并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根据辖区特点,社区对划分的七个单元分管组长和片区民警共同负责片区的工作开展。每个小组分配多名工作人员,统一归组长调度,由组长安排每日的工作,即“小组组员向组长负责、组长向社区书记负责”从而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六、各级职责任务

根据网格化管理工作人员配备及划分,明确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及任务。

(一) 书记职责

社区书记负责各职能职责,制定维稳工作网格化实施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向社区分管组长及包户干部传达街道相关文件,向分管组长安排相关具体实施方法,召开研判分析会,听取各包户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

(二)网格组长职责

网格组长为网格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社区书记工作安排,协助书记开展各项工作,依据维稳工作网格化实施管理方案,科学合理安排。分别对各包户片区进行管理,对包户干部反馈的问题及辖区情况及时解决,解决不了,及时上报社区书记研究解决。

篇2

第23号

《**市河道管理办法》已于**年6月12日经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自**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陈树隆

****年八月九日

**市河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河道堤防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堤防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沟渠、撇洪沟、塘坝等)。

第三条 我市对河道的管理按水系实行分级管理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市区建成区内的河道仍按现有管理体制进行管理。

第四条 本市堤防中的涵闸、通道闸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使用者或受益者负责闸门和启闭机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包括汛前封闭、汛中看护、汛后开启等),河道管理部门负责检查、监督和技术指导。

第五条 开发利用河道水、土资源和整治河道、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服从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的总体安排。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河道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处理防汛和河道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七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河道主管机关,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的河道主管机关。

第八条 市河道主管机关管理河道的主要职责:

(一)根据上级河道主管机关的规定确定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防洪标准;

(二)审查和转报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所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并监督实施;

(三)编制、执行本行政区域内河道堤防的岁修计划;

(四)制定、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洪调度方案;

(五)拟定本行政区域内河道清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督促实施;

(六)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综合开发利用、防治水害规划;

(七)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河道水政监察巡查制度;

(八)负责处理一、二级堤防和跨县(区)河道管理方面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 县(区)河道主管机关管理河道的主要职责:

(一)审查转报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管理范围内所建工程的规划设计;

(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执行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综合开发利用规划、防治水害规划、防洪调度方案和清障计划;

(三)管理、维修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保持工程安全完整;

(四)筹集并统筹安排河道工程维护、除险加固、更新改造和管理运用等专项经费;

(五)建立本行政区域内河道水政监察巡查制度;

(六)处理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管理方面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 市、县(区)河道管理机构行使同级河道主管机关授予的职权,具体实施管辖区域内的河道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繁昌县、三山区设立的长江河道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长江河道的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市河道管理机构的指导。各县设立的内河河道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内河河道的管理工作。五万亩以上圩口按管辖区域设立的河道管理机构,行使县河道主管机关授予的职权,负责管辖区域内河道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 河道整治与建设

第十二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河道整治、修建工程,建设单位和个人在按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前,必须按下列程序将工程建设方案报河道主管机关审查:

(一)在市长江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工程的,由工程所在地河道管理机构提出意见经同级河道主管机关初审,逐级上报省河道主管机关审查;

(二)在城南、城北防洪圈堤管理范围内整治河道、修建工程的,由工程所在地河道管理机构提出意见,报市河道主管机关审查;

(三)在其他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工程,由工程所在地河道主管机关审查。跨县(区)的河道报市河道主管机关审查。

涉及岸线的,应依法取得岸线使用许可;涉及航道的,应事先征求交通、海事、港航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 经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工程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必须按审查意见和审查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施工中应当接受河道主管机关及河道管理机构的监督、指导,竣工后应有河道主管机关及河道管理机构参加验收,确认符合防洪安全标准的,方可启用。

第十四条 河道的设计洪水位,必须以河道主管机关确定的数据为准。

跨越河道的桥梁和栈桥等建筑物,其梁底必须高于设计洪水位,并符合防洪和航运的要求。

跨越河道的管道、线路的净空高度必须符合防洪和航运的要求。

在河道两岸及滩地修建码头、泵房、船台、道路等建筑物及设施,一般不得伸出岸滩或超出滩地的高程。确需伸出岸滩或高出滩地的,应尽可能减少阻水面积,并经河道主管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的工程所涉及堤段的维修、管理和防汛任务,在建设期间由建设单位负责,工程交付使用后由使用单位负责,河道主管机关及河道管理机构应当检查、监督和指导。

第十六条 确需利用堤防或护堤地兼做公路的,必须按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履行报批手续,并按规定要求施工。

未铺路面的堤防,在泥泞期间,除防汛抢险车辆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已铺路面的堤防,除防汛抢险车辆外,河道管理机构应根据路面铺设标准对其他车辆限制通行。

第十七条 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沿河城镇在编制和审查规划时,应当事先征求河道主管机关的意见。

第四章 河道保护

第十八条 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以内的区域;长江干堤及其成圈堤防的以山代堤段,其管理范围不小于相邻堤防的管理范围。

第十九条 堤防两侧必须有护堤地,凡已预留、征用、划拨、历史形成或公认的护堤地,包括堆土区、加固堤防填塘区、外滩地、压渗平台、防渗铺盖和减压井等,属于国家所有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登记造册,确权发证,埋设界桩,由河道管理机构负责管理使用;属于集体所有的,其使用接受河道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新建堤防或尚无护堤地的堤段,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按批准的堤防设计标准划定护堤地:

(一)长江江堤,临水侧不得少于50米,背水侧不得少于30米;

(二)市区的钢筋砼防洪墙,临水侧所有的坡地、滩地,背水侧从原土堤脚起不得少于10米,从防洪墙起不得少于15米;土堤临水侧不得少于30米,背水侧不得少于20米;

(三)5万亩以上圩口堤防,临水侧不得少于30米,背水侧不得少于20米;

(四)其他河道的堤防,临水侧和背水侧均不得少于10米。

第二十条 堤防两侧营造防护林、条,必须符合防洪安全要求。

河道堤防的防护林、条,由河道管理机构负责组织营造和管理,间伐、更新必须经县以上河道主管机关批准;进行抚育、更新性采伐和用于防汛抢险的采伐,按国家规定免交育林基金。

第二十一条 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在河道内修建围墙、围滩、房屋等阻水、挑流工程,设置拦河渔具,弃置矿渣、煤灰、泥土、垃圾、沉船、排筏;

(二)擅自在堤防、护堤地范围内建房、放牧、开渠、打井、挖窖、立窑、埋葬、挖塘、取土、采砂石、爆破、开展集市贸易;

(三)在堤防安全保护区进行打井、钻探、爆破、挖筑池塘、采石、取土等危及堤防安全活动;

(四)在堤身铲草皮,挖堤筑路,傍堤蓄水;

(五)在堤身防渗铺盖、压渗平台上植树;

(六)在堤身、岸坡及临河十米宽的滩地上耕种;

(七)在河道防护林以外的河滩地、行洪通道内栽植高杆作物;

(八)在水闸管理范围的水域内捕鱼、停船(闸管单位因工作需要除外)。

第二十二条 禁止在城市防洪墙顶平台及通道行驶各类车辆,损坏防洪墙设施、翻越栏杆、穿越和跨越防洪墙进行黄砂运输等活动。

第二十三条 进行下列活动,必须报经河道主管机关批准;涉及其他部门的,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一)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石、取土、淘金等;

(二)在河滩地存放物料,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和修建工程设施;

(三)填高河滩地面、向河道内抛石、沉梢以及进行其他影响河道泄洪和堤防安全的活动;

在内河河道内采砂,必须领取河道主管机关颁发的批准证书,方可开采;在长江河道内采砂依据国务院《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长江堤防、城市圈堤、5万亩以上圩口堤防等重要堤防应当划定安全保护区(一般堤段管理范围外100米内,砂基堤段管理范围外200米内)。在安全保护区内一般不得钻探、爆破、挖矿、打井、挖塘等,特殊情况确需进行的,应征得河道主管机关同意。

第二十五条 在河道、涵闸管理范围内禁止堆放、傾倒、掩埋、排放污染水体的物体。禁止在河道内清洗装贮过油类或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容器。

因排污危害水工程安全的,河道主管机关有权责令排污单位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排污单位负责修复或赔偿。

第二十六条 开发利用河道管理范围的水、土资源,应符合江河综合利用规划,不得影响防洪安全,不得损坏堤防和水工程。

河道滩地不得占用,确需临时占用的,应当经当地河道管理单位同意,严格控制占用时间,并按规定向河道管理部门缴纳占用补偿费。

第五章 河道清障

第二十七条 下列阻水障碍,必须限期改建或者予以清除:

(一)严重束水危及安全泄洪的桥梁,未经批准在河道内修建影响安全泄洪的码头、栈桥、泵房、船台、渡口等;

(二)河滩地上的围堤、围墙、房屋、高杆植物(防浪林除外)及其他阻水建筑物;

(三)河滩地及行洪区内修建的影响行洪安全的道路、渠堤;

(四)河道内弃置的矿渣、砂石、煤灰、垃圾、泥土等;

(五)河道内堆放的影响行洪的物料,设置的拦河渔具,沉置的船、排筏;

(六)按规定需要铲除、铲低的生产圩堤;

(七)其他影响河道安全泄洪的阻水障碍物。

第二十八条 长江干堤、5万亩以上圩口堤防堤身及护堤地内已有的各类危及防洪安全的建筑物必须限期拆除。

第二十九条 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阻水及危及防洪安全的障碍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河道主管机关提出清障计划和实施方案,由市、县(区)防汛指挥部责令设障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市、县(区)防汛指挥部组织强行清除,并由设障者负担全部清障费用。

第六章 经 费

第三十条 河道堤防的运行管理费用,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由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分别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三十一条 受益范围明确的防洪工程,河道主管机关依据规定向受益区的工商企业、农场、城镇居民和个体经营者,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办法及标准由市河道主管机关会同市财政、物价部门另行制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 建设项目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设施或损坏河道工程的,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第三十三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取土等,必须向河道主管机关或河道管理机构缴纳河道管理费。

第三十四条 河道主管机关收取的费用,纳入同级财政统一管理,专项用于堤防工程的维护、管理和设施的更新改造,结余资金可连年结转使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和挪作他用。

第七章 罚 则

第三十五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恢复原状;逾期不拆除、不恢复原状的,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单位或者个人负担,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修建水工程,或者建设桥梁、码头和其他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缆,且防洪法未作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补办或者补办未被批准的,责令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逾期不拆除的,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单位或者个人负担,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虽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但未按照要求修建前款所列工程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按照情节轻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障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江河、湖泊、水库、运河、渠道内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杆作物的;

(二)围湖造地或者未经批准围垦河道的。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侵占、毁坏堤防、护坡、护岸、闸坝等水工程及其设施,毁坏防汛、水文监测、水文地质监测设施的;

(二)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从事影响水工程运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动的。

第三十八条 在长江河道内非法采砂的,按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及《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九条 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对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起诉,又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条 妨碍河道监理、河道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河道主管机关、河道管理机构和闸管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河道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篇3

一、指导思想

职工食堂是职工在就业过程中的生活保障,在饮食安全卫生的前提下,以低利润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在公司方的领导和监督下,服务好职工生活,服务好整体工作。

二、总体经营目标

1、切实保障所有职工的生活,按日平均人就餐水平配置经营规模,并能满足极端就餐量人的需求。

2、满足高,中,低三个不同等次家庭收入的职工就餐需求,员工一天三餐,中、晚各有三、四、五菜一汤……,管理人员另议,丰俭由己。基本配餐标准:元—元,平均日就餐标准元。为保证最低需求,配有元的生活标准,以满足所有职工的生活之需求。

3、保证完成公司对食堂投资年收回万元资金的目标,为了最大限度适应公司对食堂经营的管理,我方愿上交校方食堂管理费万元。

4、年餐费收入万元,经营毛利水平%;经营费用万元;经营费用率%;经营者年利润万元;利润率为%。

三、建立健全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一)由我方委派专业厨房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到贵公司进行专业厨房管理、经营,为贵公司员工提供膳食服务。贵公司只需为我们提供厨房现有厨具、水电、燃料、住宿即可,其他费用由我公司负责承包,规范经营。

(二)公司自始至终参与食堂管理,指导食堂经营管理工作,服务我方的经营管理工作,以保证我们的经营行为合法有效。

(三)公司管理监督职责:1,监督审批经营者的服务品种与价格;2,检查监督食堂的卫生安全工作,对违规行为予以处罚;3,抽查评价服务品种的质量,对违规行为予以处罚;4,管理售饭卡系统,向经营者结付餐费;5,协调职工就餐秩序。

(四)经营者实行电脑化成本管理,并按日向公司提供全部材料成本的明细消耗和日累计情况,以提供明细监督依据。

(五)建立利益调控机制,保证公司和经营者的合作关系长期有效。

四、经营管理措施

(一)强化食品安全措施,确保职工饮食安全。一是要建立安全责任制,食堂与公司签定安全责任状,按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和公司的要求条款组织生产经营,提供安全食品,确保饮食安全。二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配备专一的食品卫生质量监督员,所有员工要与公司签定卫生安全责任状,把卫生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所有进入食堂员工都要经过卫生监督部门体检并核发健康证明,所有管理人员(包括企业内外部)到食堂检查工作,均要通过本食堂食品卫生监督员同意并发专门防护衣服和证卡,方能进入。三是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制度,所有制度张贴上墙,出现问题应及时向公司报告和有关部门报告,及时做出急救措施,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增加花色品种,完善保温措施,改善职工就餐质量。一是添置必要的设备,从提高花色上减少就餐人数的流失,如增加油饼,馅饼,千层饼,热干面,清汤,胡辣汤等品种或产量,满足职工之需求,增加经营者的收入;二是选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夹层保温设备作为盛售饭器具,保证职工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三是设立饭菜质量投诉意见箱和聘请由职工出任的流动食品质量与价格监督员,定期对饭菜的质量如温度,品种数量等进行抽查,并向公司反馈。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全面清理规范村级财务和完善会计委托工作,发现并解决全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核清“三资”底数,建立和规范“三资”账簿,进一步加强对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各村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二、工作对象

此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工作的范围是全镇18个行政村。

三、工作内容

(一)全面开展清产核资。资金主要清查集体所有的现金、存款、有价证券及应收、应付款;资产、资源主要清查集体所有的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械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办公设备、农用水利设备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设施、低值易耗品等),自然资源(包括耕地、荒地、林地、果园、水面等)情况及发包、承包等情况,固定资产的变卖、租赁等资产、资源运营情况,依法属于集体所有的无形资产及其它资源。对各村资金项目进行清理清查,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查清各村资金、资产、资源底子,全面清理各村帐户、债权债务、财政性收费票据、固定资产及集体财产,并进行分类造册登记。各行政村要规范账务账目,建立一套“三资”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固定资产登记薄和资源登记薄。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村务公开程序在村务公开栏公开。

(二)规范各村民主理财程序。各村账目清楚,设置合理齐全,审批权限明确,收入入账及时,支出发生有据。各项开支一律做到有合法的原始凭证、有合规的支出用途、有具体经办人、有单位负责人和审核人签字,不得以领代报、以拨代支。村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交村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核并签署意见,再经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人审批联签后,由报账人员向镇会计委托中心报账。现金、银行存款必须做到账款相符;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必须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定期核对账目,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全面清理核实债权债务。

(三)建立健全村财务监管的长效机制。要以《实施方案》为指导,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基层财务监管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制度;规范财务工作流程,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公开、民主管理、资金审批、债务管理等制度。

四、实施步骤

(一)自查自纠(8月10日—9月5日)。自查自纠以村为主。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宣传“三资”管理规范工作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等,制定具体的工作标准,进行一次彻底清理。

各村要通过现场调查、实地走访、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组织人员如实对本村的“三资”进行摸底、登记、审核,认真填写“三资”自查情况表,逐一登记造册,达到不漏项、不漏块,账目清楚,手续齐全,整理归档,以备核查。重点工作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数量统计。

自查结束后,各行政村要将清理自查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监督、核实。公示后,根据村民代表会议审定的实有“三资”,将“三资”自查情况表报镇“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各类资产资源承包、租赁等合同一并移交给会计中心归档保存。

各村要认真统计自查自纠情况按时上报到镇“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村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得虚报瞒报,对自查出的问题,进行自我纠正,自我规范。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杜绝搞形式、走过场。

(二)重点核查(9月6日—9月15日)。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镇“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各村的“三资”管理规范工作进行督查和全面核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工作走过场的村要查明原因,督促整改;对不符合工作要求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在“三资”管理规范工作中设置障碍的人员,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针对核查中暴露和发现的问题,各村要认真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建立健全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验收总结(9月16日—9月30日)。全面清理规范工作结束后,按照市三资管理办公室统一部署和要求,对“三资”管理规范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完成全镇村级财务逐笔进行公开,并对“三资”管理规范工作进行认真总结,管理规范工作成效纳入年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要建立坞根镇“三资”服务中心。

五、工作要求

开展“三资”管理规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村要结合自身实际,端正态度,扎实工作,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成立全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综合指导(名单附后)。各村要高度重视“三资”管理规范工作,村主要干部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经发办、会计中心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共同落实好“三资”管理工作。要加强对“三资”管理规范工作人员的指导,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有关政策和规定,对发现的问题依据有关规定及时予以解决。

篇5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城规划区内渣土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渣土是指建筑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以及居民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第四条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县城区渣土主管部门,其所属的渣土管理办公室负责渣土管理的具体工作。

公安、工商、交通、规划、建设、环保、安监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县城区渣土主管部门做好渣土管理工作。

第五条渣土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生产、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第六条渣土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物价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产生渣土的各类工程,其建设方或施工方应向县渣土主管部门申办《县县城区渣土处置证》。

禁止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县县城区渣土处置证》。

第八条渣土倾倒地点由县渣土主管部门指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将渣土倾倒在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内,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渣土。

第九条渣土运输业务必须由有相关资质的渣土运输企业承担,未经县城区渣土主管部门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渣土运输业务。

第十条渣土运输车辆在渣土运输过程中,应随车携带《县县城区渣土处置证》,并按《县县城区渣土处置证》规定的时间、路线行驶,指定的地点倾倒渣土,不得超载、沿途撒漏。

流体灰浆须经沉淀固化后运输。

第十一条建设工地(含旧房拆迁施工)在开工前,周边应采用实体材料围挡,实行封闭作业。工地进出口道路应先行硬化或采取其它防止车轮带泥的有效措施并进行清扫保洁,确保净车上路。围挡墙外不得堆放渣土,不得摆放施工机具,不准当街冲洗石料和搅拌混凝土。施工中产生的泥浆水须经沉淀后排放。施工完毕,须及时清除剩余渣土,恢复道路原貌。

因故停工的施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作必要的封闭。

第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城区渣土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一、未取得《县县城区渣土处置证》或未按《县县城区渣土处置证》的规定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渣土的。

二、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县县城区渣土处置证》的。

三、施工单位未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造成环境污染的。

四、处置渣土的单位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渣土的。

五、将渣土混入生活垃圾的;将危险废物混入渣土的;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渣土的。

六、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渣土的。

七、施工单位将渣土交由未经县城区渣土主管部门核准的渣土运输企业处置的。

第十三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期满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且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篇6

第一条为了适应新的财政经济形势。切实加强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根据省、市财政改革有关精神,充分调动各级当家理财的积极性。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乡镇财政体制

第二条根据省、市关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乡镇财政实行“乡财县管”即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取消乡镇总预算会计业务,收入上划,支出下拨,由县财政直接管理乡镇财政收支。

第三条乡镇财政管理坚持“三个不变”和“一个确保”原则。三个不变”即:乡镇政府管理财政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变。乡镇政府享有的债权和承担的债务不变;一个确保”即:乡镇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由县财政全额负担,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乡镇财政超收全留,并按收入完成数的20%返还乡镇,确保乡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财力需求。

第四条乡镇收入基数确定。按照“任务归乡镇。即:各乡镇实现的收入,各乡镇收入基数以当年县政府下达的收入计划数为准。收入归县级”原则进行管理。统计时全部记入乡镇,缴库时全额直接缴入县级金库,由县财政代为核算。

第五条乡镇支出基数确定。乡镇财政供给范围包括:乡镇党委、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计生站、农技站、农机站、文化站、财政所8个单位。

三、县级财政体制

第六条县直部门经费标准的确定:

职中、高中公用经费按教师每人每年160元和学生每生每年6元安排;初中公用经费按学生每生每年32元安排。所需公用经费从其学杂费或保育费收入中安排。各类学校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标准:人员经费按编制内教职工的ll项工资及第13个月奖励工资财政全额包干。每个辅导区年业务费定额补助5000元。小学公用经费按学生每生每年24元安排。教师进修学校、县城幼儿园、西关幼儿园财政不安排公用经费。医院经费的确定:县一院、中医院按11项工资和第13个月奖励工资的50%实行定比补助;乡镇卫生院工资调整为按全额单位工资标准由财政全额供给。种子公司按11项工资的80%实行定比补助。县剧团定额补助22万元。统一安排到县畜牧中心。乡镇畜牧站16人按人均3000元补助4.8万元。其中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检察院、法院公用经费按年人均1000元包干;公安局非民警编制48人。民警编制116人,除上述单位之外的其他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含第13个月奖励工资)和公用经费由财政全额包干。公用经费按人均1000元包干。公用经费按人均6000元包干,年终从其罚没收入返还中统筹安排;其他单位按年人均600元包干。车辆燃修费:县委、政府按每车每年2万元核定。其他科级单位按每车每年0.5万元核定。其他县级单位按每车每年1.5万元核定;乡镇政府按每车每年1万元核定。

第七条总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按总支出的l%至3%安排。

四、其他

第八条奖励机制。超收的按超收额(不含上划中央和省级部分)10%提取奖金。其中30%用于奖励乡镇书记、乡镇长,乡镇完成收入预算的县财政奖励5000元。用于奖励对财政工作做出贡献的干部职工。奖励资金从乡镇财政超收部分中列支。国税、地税完成县上下达任务的以实际完成数剔除中央级、省级收入后按县上实得财力的1%给予奖励;同时实行增长分成奖,按县上实得财力,县级实得增收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下的部分,按县级实得财力的10%给予增长分成奖励,县级实得增收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部分,加提10%的奖金;财政部门视全县财政收支总体执行情况设财政工作奖,由县政府确定。

第九条坚持实行罚缴分离制度。必须实行收缴分离。缴款单位或个人直接上缴财政金库。公安机关(含交警队)按其收入的90%安排补助经费,各执罚部门应上缴的罚没收入及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收入。由执收单位开据缴款书。检察院、法院、运管所按其收入的80%安排补助经费,其他部门按其收入的50%安排补助经费;国土资源管理局征收的土地出让金按其收入的10%安排补助经费,月清月结,当月未入库的按违反财经纪律论处,不安排补助经费。

第十条坚持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收入全部缴入财政专户。其他有预算外收入的单位,各单位的预算外收支必须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除各类学校外。按其收入的50%抵顶包干经费,其余50%先由单位按规定申报项目,按现行管理体制分别由县、乡财政部门审批使用。未批先支或直接坐支的按违反财经纪律处理。

第十一条从严控制人员经费。严格定员定额。坚决按照编制卡核定经费,继续实行人事、编办、财政三家联审的工资统发制度。从严控制编制。无卡及超编人员一律不拨经费。按编办核编制、人事审工资、财政直接拨付到个人账户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工资统发制度。

第十二条大力压缩公务费。实行“一会一审制”各类大型会议需经县委、县政府研究批准后方可召开。集中支付会议费,会议费年初预算不再列到单位。并由政府采购中心统一管理。部门会议,财政一律不安排经费。各类外出考察学习经费,未按县上规定程序报批的财政不予安排,部门不得报销。

第十三条严格预算管理。凡未列入本年预算的支出。确需追加预算的经法定程序报批后方可追加。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无预算不能支出的原则。一律不予拨付。

第十四条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认真按照《县县级政府采购工作运行规程及执行时限》正财采〔〕1号)要求。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要严格执行庆阳市政府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进一步严格政府采购程序。扩大采购范围,加强办公设备购置管理,落实公务用车定点维修,严格车辆购置审批程序,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查处私自采购等违纪行为,彻底杜绝采购过程中违纪行为的发生。

篇7

一、迎评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市开展的“四提四促”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市政协此次评议为契机,发扬成绩,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整改提高;做到未评先改,边评边改,以评促改,推动全市工商系统工作依法有序协调健康发展,更好地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幸福”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迎评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迎评工作的领导,成立市工商局迎评工作领导小组。

县局、市局直属单位、各分局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本单位的迎评工作。

三、迎评工作的主要内容

1、服务大局方面:围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市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落实“执法为民”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抬高工作标杆,致力工作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的情况。

2、履行职能方面:一是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的过程中,是否坚持依法行政;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及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建设法治型机关。二是服务行为是否规范,是否做到了对社会和群众的承诺,是否正确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是否维护了群众和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是否做到了忠于职守、礼貌待人、文明服务;是否切实有效推动落实了重点工作,建设服务型机关。

3、队伍建设方面:一是领导班子是否勤政团结、坚强有力;是否重视学习,制定完善学习制度,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及队伍和现状。二是落实党风责任制、廉洁从政相关要求等情况。

4、制度建设方面:是否严格规范权力运行、实行政务公开;是否重视工作制度的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否建立起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和自律机制,以及上述机制的执行情况等,建设高效机关。

5、接受社会监督方面:是否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重视政协提案办理、《社情民意》建议吸纳和委员意见落实情况。

四、迎评工作的方法与步骤

整个迎评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1、动员准备阶段,从6月下旬开始。

一是制订迎接市政协民主评议工作实施方案,二是成立迎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办公室,明确职责。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宣传政协评议的意义和作用、评议内容和要求,营造良好的迎评氛围。四是召开迎评工作先期动员会,明确市政协民主评议的目的、安排和要求。五是全面总结2010年来全市工商系统在履行职责、队伍建设、服务质量、廉政建设、制度建设、接受社会监督及组织开展“四提四促”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情况。

2、自查自评阶段(7月初—7月底)

一是认真检查近年以来的行政执法、服务发展、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作风方面的情况,开展自查自纠,边查边纠,未评先改。二是局迎评办组织有关人员加强对全市工商系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的监督检查。三是配合市政协做好问卷调查、召开行业、异地商会或部分消费者、经营者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四是配合市政协做好满意度测评等工作。

3、落实整改阶段(7月底—12月底)

一是制订整改方案。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二是抓好整改落实。各单位主要领导挂帅,组织力量,按照整改方案,逐个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对能及时解决或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一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列出整改计划。局迎评办将对各单位、各部门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一些突出问题将邀请政协委员和有关人士视察,听取整改情况汇报。三是接受市政协对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四是总结提高。评议工作结束后,各单位要写出书面总结,上报局迎评办。局迎评办汇总后,写出书面总结,报市政协。五是整章建制。针对评议反映出来的问题和前阶段整改情况,依照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使各项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形成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政协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民主评议,是新时期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有效形式,是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内在要求,对于政府职能部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行政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次评议活动范围广、内容多、时间长,既是对我们各项工作的检验,也是推动工商转型升级的动力。各级工商部门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评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迎接评议作为今年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篇8

一、总体目标和要求

(一)总体目标。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乡实际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村道公路养护管理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全面提高公路养护质量

和服务水平,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1、建立健全村道公路养护管理机构。

2、建立村民投入和社会捐助为主的公路养护资金筹集渠道。

3、有路必养、养必到位,村道公路好路率不低于90%。

(二)总体要求。路面平整完好无坑凼、清洁无杂物,路肩平顺整齐无垮塌,路基和边坡稳定、横坡适度,边沟排水畅通无堵塞;沿线安全设施和交通标识、构造物和桥涵完好无损坏,道路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确保公路保持安全畅通。宜林路段要因地制宜进行绿化养护,确保绿化植物生长良好、无病害。

二、公路养护管理的职责和范围

(一)明确责任主体。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筹集公路养护资金,落实村道公路养护管理责任,本着谁受益,谁养护的原则。

1.乡交通管理办公室是村道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交通管理办公室是全乡村道公路养护管理的实施主体,并负责全乡村道公路养护管理的行业管理。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公路养护管理的行业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审核汇总和编制上报公路养护建议计划;编制和下达公路年度养护、大中修工程实施计划,组织协调各村做好公路沿线设施的保护工作;负责公路路产路权的保护。

2村民委员会是辖区内村道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主要职责是:执行乡政府及上级有关农村公路养护的行业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组织实施村道道公路的日常养护、小修工作;拟订、上报村道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和大中修工程项目并按照批准的内容组织实施;筹集公路养护资金,定期向乡交通管理办公室上报养护情况,并建立村道公路养护台账;指导、检查、督促村道养护管理工作,与养护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养护责任区域,对村道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确保村道公路的养护质量;做好村道路产路权保护工作。

(二)明确管养责任范围。确定辖区所有村道公路养护责任人。

三、加强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筹措和使用管理

(一)村道公路养护资金筹集与管理应遵循“政府投入为辅、村民投入为主”的原则。村民委员会要努力拓宽农村公路养护筹资渠道,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争取社会各方捐助。鼓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集村道养护资金,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建设农村公路。按照“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原则。

(二)加强监管,管好用好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按照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制定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完善公路养护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保证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并接受乡纪检监察、财政、审计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等单位的监督检查。

四、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篇9

一、绩效管理对象

绩效管理对象分两个层面:一是局机关各处室、市地震监测站,二是科级以下在职在编工作人员(含科级)。

二、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绩效管理的目标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职能工作目标、管理工作目标、创新创优目标和工作满意度目标。

三、方法步骤

(一)处室绩效管理

1.设立指标体系

各处室(站)设立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时,要注意与局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相衔接。设立职能工作、管理工作、创新创优工作和工作满意度4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见附件1)其中:

职能工作目标:为个性指标,一般由重点工作目标、常规工作目标和其他工作目标3个二级指标构成。重点工作目标,主要考评处室承担本局年度重点工作、重点任务,以及党组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常规工作目标,主要考评处室“三定”规定明确的主要职能(监测站为法人登记中明确的主要职责)以及应当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责任。其他工作目标,主要考评处室承担的本局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管理工作目标:为共性指标,一般由依法履职、高效履职、廉洁履职及其他工作等4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依法履职、高效履职、廉洁履职目标,主要考评处室依法履行职责、作风建设、办事效率、遵纪守法等内容。

创新创优目标:为共性指标,由创新创优成果体现、工作适时改进2个二级指标构成。主要考评各处室创新创优成果及推广、未完成工作项目的整改落实等情况。

工作满意度目标:为共性指标,由内部评议和外部评议2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内部评议,由领导班子评价和处室(站)相互评价两个层次;外部评议,由省地震局职能处室和市(区)地震局评价两个层次。

处室绩效管理各项指标的权重由各处室(站)确立。

2.确定目标计划

3月29日前,制定目标计划书,作为绩效评估的依据。其中:职能工作目标计划,由各处室根据局2013年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任务书和2013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要点和各处室(站)确定的重点工作、处室职能、社会责任、工作任务,梳理本处室(站)承担的重点工作目标和常规工作目标,并按季进行细化分解,确定相应权重,报分管局长审定后确定。4月3日前经分管局长审定,4月10日前公布;管理工作目标计划,由局统一制定。创新创优目标计划,由处室自主申报。工作满意度评价由绩效管理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

3.绩效评估

(1)职能工作目标、管理工作目标、创新创优目标评估

职能工作目标实行每季度评估,管理工作目标和创新创优目标实行年底一次性评估。

(2)工作满意度测评

工作满意度测评可采取发放测评表的方式,征集省局职能处室、局机关人员以及市(区)地震局等对被评估处室效能建设的评价,测评由绩效管理工作办公室统一进行。

4.总分计算及等次确定

(1)总分计算

处室绩效总得分=职能工作总得分×相应权重+管理工作得分×相应权重+创新创优得分×相应权重+工作满意度得分×相应权重

职能工作总得分=一季度职能工作得分×25%+二季度职能工作得分×25%+三季度职能工作得分×25%+四季度职能工作得分×25%

(2)等次确定

评估结果分优秀、良好、达标和诫勉4个等次,相应分值段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达标:70分以上;诫勉:70分以下。其中:优秀处室(站)设定为1-2个。凡发生处室人员违纪违法受到查处等情况的,当年度处室绩效评估结果降低一个等次。

(二)个人绩效管理

1.设立指标体系

个人绩效管理,设立工作考核目标、内部管理目标、工作满意度目标3个一级指标。其中:工作考核目标,为个性指标,主要考评个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内部管理目标,为共性指标,主要考评个人遵守学习制度、工作纪律以及遵纪守法等情况;工作满意度目标为共性指标,主要为局内部对被评估人的评价。(见附件2)

2.确定目标计划

3月29日前,制定目标计划书,作为绩效评估的依据。其中:工作考核目标计划,由个人根据处室分工,将任务按季分解后申报,4月4日前经分管局长审定,4月10日前公布;内部管理目标计划,由办公室结合内部管理制度制定。

3.绩效评估

工作考核目标按季评估。内部管理目标由办公室负责日常考核,做好相关记录,年底一次性考评打分。工作满意度目标,分为领导班子评价、中层干部评价和一般工作人员评价3个层面,年底组织测评。

4.总分计算及等次确定

个人绩效总分=工作考核目标总得分×相应权重+内部管理目标得分×相应权重+工作满意度得分×相应权重

工作考核目标总得分=一季度工作考核得分×25%+二季度工作考核得分×25%+三季度工作考核得分×25%+四季度工作考核得分×25%

工作满意度得分=领导班子评价平均分×40%+中层干部评价平均分×30%+一般工作人员评价平均分×30%

个人绩效评估结果分优秀、良好、达标和诫勉4个等次,相应分值段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达标:70分以上;诫勉:70分以下。其中:优秀个人设定为1-2个。凡个人因违纪违法受到查处或2次以上(含2次)不服从组织安排等情况的,当年度个人绩效评估结果降为诫勉等次。(附件3)

四、结果运用

局加强对处室和个人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把评估结果作为职务晋升、后备干部培养和事业人员绩效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评估确定为“优秀”的处室(站),年度考核优先考虑安排优秀等次名额。同时被确定为“诫勉”的处室和个人,应向党组提交书面情况报告,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五、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局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处室(站)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内部绩效管理办公室,由同志兼任组长。各处室(站)负责人负责本处室(站)绩效管理的日常工作。局办公室、支部配合做好内部绩效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考核、测评、评选等相关工作。

篇10

一、总体思路

以全面实现市委、市政府赋予我局的各项目标任务,充分履行规划管理工作职能,提升机关工作效能为目的,不断完善机关工作管理,在已实施机关目标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对组织目标的过程控制和个人工作的业绩评价,进一步增强机关人员的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化效能建设。具体思路是:通过将局机关总体目标任务按照组织体系细化分解到处室、年度目标分解成阶段性工作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措施、工作事项和工作任务,并逐一分解到年度各个阶段,以建立绩效目标体系,即为组织建立月度工作计划和个人工作事项库;通过每月对处室的阶段性工作项目和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评价,强化绩效目标执行的过程管理,结合年度总目标完成情况,实现对处室的绩效评价;通过每周对处室人员完成个人工作事项绩效情况的考核评价,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机关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方法步骤

绩效管理主要围绕绩效目标、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和绩效改进四个环节,构建科学、规范、可行的绩效管理机制。

1.绩效目标

机关各处室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各项目标任务、省住建厅的对口工作要求、局党组的重点工作以及本处室职能,制定年度个性工作目标,经办公室汇总并经审定形成处室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

年初各处室围绕下发的年度个性工作目标,制定月度绩效计划,年度主要工作安排要突出重点,月度绩效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和月度绩效计划报局绩效办复核,报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定后,录入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处室负责人要围绕本处室月绩效计划,分解并制定每周绩效任务。

2.绩效实施

每月5日前(遇到节假日顺延)召开一次绩效分析会,各处室汇报上月绩效计划完成情况,提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拟对绩效目标调整的打算和下月绩效目标。分管领导对各处室月绩效进行评价,对各处室的实际工作任务与预期阶段性目标存在的差距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得到有效实现,并明确下月绩效目标。各处室需在会后第2个工作日下午下班前,将上月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分析会上认可的目标未完成情况要予以说明)、确定的下月绩效目标(对分析会上认可的目标调整要予以说明)等报处室分管领导审定后,及时录入管理系统。

处室工作人员每天从处室事项库中勾选事项,并填写事项说明,自动生成每天工作日志;每周初个人申报周绩效任务,处室负责人汇总、审核,通过召开工作例会,下达本处室周绩效任务,评析上周绩效任务完成情况。每周二下午下班前,局分管领导完成审核评定处室负责人上周绩效事项,处室负责人负责所属处室人员上周绩效事项的审核评定。

3.绩效考核

各处室绩效考核,以月绩效分析会认定的完成情况,按照每个处室每月组织绩效100分的标准分,进行月度考核,对于未经局长审核认可的未完成事项,按照50%比例扣分;年终考核时,局绩效办牵头组织有关处室按照年初制定的标准,对目标未完成、交办事项逾期、软环境通报、工作重大失职、有理投诉、行政诉讼败诉、收到党政纪处理的的,提出扣分建议,并与各处室申报的本处室年内在排名进位、上级表彰、创新创优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加分项进行汇总。最终根据月度考核情况汇总、群众评议情况和加扣分情况,汇总获得年度考核排名情况,并参考处室个人平均绩效时间进行评优,最后报请局党组审定。对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不到造成市里考核较多扣分的一票否决,取消处室和处室负责人评先评优资格。

个人绩效考核,以处室为单位考核,主要考察月度、年度总工作时间情况,对于个人完成办实事、宣传信息调研等指标性事项,由个人凭每月下发的《督查通报》,按照特定标准,申报加时,仅在本年度内申报有效。处室负责人的绩效等于80%所在组织绩效加上20%的个人绩效;处室副职的绩效等于20%所在组织绩效加上80%的个人绩效;处室负责人的绩效由处室分管领导审核;处室其他人员的绩效审核由处室负责人审核。原则上法定工作时间的70%为个人的达标绩效,超出部分为竞争绩效。年终考核时,根据月度绩效时间汇总、民主评议情况,汇总获得年度本处室考核排名情况,进行绩效兑现,按照所在处室不同档次不同评优比例,进行优秀评选。

4.绩效改进

(1)结果运用。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机关工作月度及年终考核兑现奖发放、评先评优、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关于月度考核兑现,对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和副职,按照级别和标准,预发月度组织绩效考核兑现奖,完成组织月度绩效计划100分的,给予全额发放,有未完成的,按比例扣减兑现奖;对处室负责人、副职及其他工作人员,按照级别和标准,预发月度个人绩效考核兑现奖,对完成达标绩效的,发放达标绩效考核兑现奖部分,对超出部分按照竞争绩效兑现,处室负责人不参加竞争绩效考核兑现。关于年度评先评优,根据各处室年度绩效排名,按照A档30%、B档50%、C档20%比例进行强制区分,A档处室为先进处室;个人评优以处室为单位,按照比例确定名额,按照排名确认人员,其中A档处室的评优比例为70%,B档处室的评优比例为50%,C档处室的评优比例为20%。关于年度考核兑现,按照特定基数和发放系数相乘办法发放,具体基数和经费渠道按市里规定执行;发放系数为所在处室系数与个人系数乘积,A档处室系数为1.2,B档为1.0,C档为0.8,分管领导分管多个处室的按平均系数计算,分管领导年度考核兑现系数优秀等次的为1.2,称职(合格)为1.0,基本称职(基本合格)和不称职(不合格)不发放年度考核兑现奖。关于选人用人,将在严格执行选拔任用干部规定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拔重用绩效结果突出的干部。

(2)持续改进。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组织目标的完成和个人能力的持续提高,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负责人要对绩效差的处室进行指导,分析原因,研究整改措施;处室负责人要加强与绩效低的工作人员沟通,帮助查找不足,解决困难。若被考核处室和个人对考核结果存在分歧意见,可向上级进行沟通,沟通后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可向局绩效办提出申诉,由绩效办给予答复。

三、层次对象

绩效管理对象分为对处室的组织绩效和对处室工作人员(含处室负责人)的个人绩效两个层次。

组织绩效管理对象为机关各处室,共8个,分为局业务处室和综合处室,业务处室5个:规划管理处、用地规划处、工程规划处、市政规划处、村镇规划处。综合处室3个:办公室、政策法规处、监察室。

个人绩效管理对象为机关各处室所有工作人员(含各类借用人员),其中经组织批准病事假、脱产培训或到外单位挂职超3个月的,不参加个人绩效管理。其他工作人员确不适合参加个人绩效管理的,由个人申请、处室负责人初审、分管领导复核,局长审批同意后方可不参加个人绩效管理。

四、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调研学习(2013年2月-4月)。去市软建办、市审计局、市商务局等相关单位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准确把握市有关要求,学习了解绩效管理成功经验。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2013年5月)。通过前期调研、学习,并根据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局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报送市软建办审核。

第三阶段:动员布置(2013年5月底)。根据认可的实施方案,召开机关动员大会,正式成立领导小组,部署绩效管理考核推进工作,要求以处室为单位细化分解年度工作目标和建立事项库。

第四阶段:软件开发及试运行(2013年6月)。根据实施方案,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局绩效管理办法,并在市总体框架下,开发适合我局的绩效管理软件,并在机关处室中试运行。

第五阶段:正式运行(2013年9、10月)。通过试运行,及时修改完善绩效管理办法和软件,力争在10月1日前正式运行市规划局绩效管理系统。

五、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