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09 08:1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长制工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职工基本状况及安置原则
我场现有在册职工446人(不含退休职工),其中副科级以上干部3人,管理人员44人,自动离职23人,上述人员,符合改革条件需置换身份的420人,我场对上述人员的安置原则是:符合改革条件的,全部置换身份。改革后的林场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聘用上岗44人,其余的376人进行分流。
二、工龄计算
工龄计算以在本场工作的年限为主要计算依据,即自在我场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至2011年12月31日的年限,即为该职工的工龄。经劳动人事部门调入我场的,其调入我场之前未参加原单位改制,未领取安置费的工龄可合并计算。
工龄不足8年的按8年计算,超过30年的按30年计算
三、职工安置办法
(一)在册职工的基本安置办法:
1、聘用上岗:林场改革后,根据工作需要,返聘现有管理岗位人员44人,签定《职工身份置换及安置补偿协议》,实行全员合同制管理,返聘人员不发安置补偿金。如因岗位需要,需增、减管理岗位须经林场场务会研究决定调整岗位和人员。
2、林场分流安置:①为妥善分流安置,林场以现有职工承包的农田,油茶林安置部分农工和林工。直至退休之日起调出其所承包的农田或油茶林,林场不另行发放安置补偿金。②林场在杨前岗分场划出部分油茶林,建立油茶股份制公司。股份制公司所经营的利润,用于支付股份制公司股东的单位应缴部分养老保险。符合置换身份的干部职工可采取个人自愿,以安置补偿金入股,直至退休之日自行退股,不再另行补发安置补偿金,退股后不再享受股份制公司的任何待遇。
3、由职工自行安置:鼓励有能力,市场经济意识强的干部职工,特别是那些已停薪留职、自谋职业的干部职工自行安置,签定《职工身份置换及安置补偿协议》。
4、货币补偿安置:对自愿放弃由林场安置,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与林场完全脱钩的置换身份的干部职工,林场按500元/工龄年发给置换身份补偿金。
(二)距退休不足5年人员安置
原林场内退人员,仍按林场原来方式执行。不在岗距退休不足5年的其它人员,林场不另给以安置补偿金,退休前的个人养老保险部分由本人缴纳,其余部分单位负担。
(三)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安置
林场鼓励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并积极与政府、社保部门擀旋,争取降低参保门槛,鼓励广大未参保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对补缴了社会养老保险置换身份的职工可参照本实施方案在册职工的基本安置办法第2条执行,对无力参保置换身份的职工,按工龄年发放安置补偿金,对拒不参保又不领取安置补偿金的置换身份职工,将其个人档案移交人才交流中心,与林场完全脱钩。
(四)自动离职职工安置
自动离职职工原则上林场不给予安置,不另行发放安置补偿金,如上级政策到位,可参照上级政策精神执行。
(五)退休人员安置
1、退休职工养老金仍由社保部门发放。
2、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移交给城镇医疗保险部门管理
3、退休职工的其他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移交给退休职工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街办)或村(居)民委员会管理。
(六)职工遗属安置
根据改革相关要求,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对职工遗属(指林场现有实发遗属费人员)进行一次性安置补助。如无上级政策资金,则按林场《经营管理方案》执行。
四、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接续
(一)返聘上岗职工的接续
个人应缴部分由个人缴纳,单位应缴部分由林场缴纳。
(二)未返聘上岗职工的接续
改革后,未返聘到管理岗位的干部职工,但属于股份公司股东的,其20%的养老保险费由油茶股份制公司在经营收入中承担,8%的个人应缴部分由个人缴纳;领取安置补偿金置换身份的干部职工,与林场完全脱勾,从二一二年元月一日起,其社会养老保险费全部由干部职工本人负担。以农田、油茶林置换身份的干部职工,其20%的养老保险费由林场负担,8%的个人应缴部分由个人缴纳。
篇2
【关键词】东鱼河;水源置换;水环境;水生态
1东鱼河济宁段现状
东鱼河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为了解决南四湖湖西地区洪涝灾害而开挖的一条大型防洪排涝河道。干流起源于菏泽市东明县刘楼村,向东流经牡丹区、曹县、定陶区、成武县、单县、济宁市金乡县、鱼台县等8个县(区),于济宁市鱼台县西姚村北入昭阳湖,全长174km。针对东鱼河济宁渔业用水区水质不达标、岸线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且存在违法建筑和违法活动、排污(水)口众多且排污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低、城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河道生态防护体系不完善、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按照《山东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鲁厅字〔2017〕14号)要求,济宁市立足东鱼河区域、流域的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自2018年全面落实水资源保护、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东鱼河水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水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水生态系统实现了良性循环。
2综合整治重点任务与对策措施
根据《东鱼河综合整治方案》(2018.05),东鱼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周期为2018—2020年。到2020年,使东鱼河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2.1水资源保护
1)规范取水口监督管理。针对金乡县2处5万亩以上中型灌区、小型灌区、8处分散小泵站灌区及鱼台县20处分散小泵站灌区未取得取水审批的问题,依据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取水许可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水资字〔2016〕29号),完成石佛灌区、曹庄灌区及8处分散小泵站灌区取水许可审批,规范管理取水许可,强化农业用水监管,不新增非法取水口。2)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针对鱼台县3处已审批或登记的排污口未设置标志牌等问题,依据《山东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关于切实做好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鲁水资字〔2017〕23号),按照入河排污口标志牌样式和统一要求,设立入河排污口标志牌,实行入河排污口标志管理和动态监管。3)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山东省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将限制纳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入河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制定分年度的水功能区纳污总量削减方案,并纳入年度考核。
2.2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依据山东省水利厅等10部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意见》(鲁水管字〔2017〕15号)完成河道及其上所建的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埋设界碑界桩,政府公告形成电子化和数据化成果,与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同步协调。结合岸线利用管理规划,严格实施岸线用途管制。
2.3水污染防治
1)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积极推进沿河乡镇驻地及周边社区污水管网铺设,基本实现沿河形成径流的生活污水全收集,消除生活污水直排现象;集中连片村庄、城镇周边村庄以及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污水、垃圾处置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型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加强生活污水较集中排放点附近的沟、渠、塘等改造,推进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建设与管理维护,充分发挥其水质净化能力,持续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针对农业农药化肥有效利用率低、农业废弃物未得到妥善处理等问题,依据《济宁市水污染防治控制单元达标方案》(济政办字〔2016〕230号),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2.4水环境治理
依据《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济政字〔2017〕99号),将城镇周围的村庄和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垃圾处置体系,远离城镇的社区、集中连片村庄因地制宜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鼓励就地资源化,实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规范化、常态化管理。
2.5水生态修复
针对滩地受人为干扰严重以及生态功能基本丧失等问题,加快实施退耕还滩、退养还滩工程;积极推进滩地种植结构、方式改革。针对河道防护林、缓冲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有条件的河段建设河岸防护林带,退耕还滩区域建设植被缓冲带。
2.6执法监管
1)完善水环境动态监管体系。依据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鲁厅字〔2017〕14号),落实河道管护责任人,建立河管员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结合信息平台建设,搭建“一河一档”动态监管框架体系。将河管员现场巡查与信息平台动态监控系统有机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双重监管,基本实现动态监管全覆盖和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监测的全覆盖。2)形成多部门协调共同监管机制。建立河道执法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实现河道联合执法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相关门共同参与的定式,建立完善、快速、高效的联合执法机制。
3整治成效
济宁市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坚持水岸同治、源头截污、综合防治,全力推进东鱼河济宁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东鱼河济宁渔业用水区水质年度达标率为75%,较2016年提升66.7%。通过深入实施水污染综合防治,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控害,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3%,种植业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农药使用总量较2016年下降1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6%以上。积极推进水生态治理修复,建成鱼台县王庙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净化工程,年净化污水20.5万t。依法取缔沿河小型污染企业,工业废污水预处理后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并加大中水回用力度,达标中水回用于农田灌溉,东鱼河济宁段主要控制断面西姚断面水质逐步改善,2020年总体达到III类水水质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鲁厅字〔2017〕14号).
[2]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Z].2016.
[3]山东省河长制办公室.东鱼河综合整治方案[Z].2018.
篇3
一、基本业务:
1、2020年度防汛抗旱和防山洪地质灾害工作。组织编制2020年度防汛抗旱和防山洪地质灾害工作预案,成立组织领导、协调指导防汛抗旱和防山洪地质灾害工作,通过汛前检查等方式,落实防汛抗旱和防山洪地质灾害工作的危险区人员摸排登记、抢险物资准备、抢险队伍组织、危险区域安全警示等工作,做到灾前有准备、救灾有秩序、灾后能恢复。2、小型水库工作落实。根据上级要求,编制小(二)型水库度汛工作方案,严格落实汛前检查工作,落实水库安全责任人、抢险物资准备、抢险队伍组织、区域安全警示等准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根据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要求,督促林业、李堰、白果等3村做好物业化养护工作。3、河长制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相关工作制度,按照县河长办要求,组织、提醒镇级河长按时巡河,督促村级河长落实巡河职责,结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河长制相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严格落实河长工作任务,截止5月底,已完成镇级河长巡河29人次、村级河长巡河252人次,配合水环境治理工作4起,落实安全警示标识1起。
二、饮水安全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逐户逐项排查,了解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情况,判断其饮水是否安全。规模水厂建立了化验室,水质检测设备逐步更新,水厂自检日检和小型集中供水点旬检已实现。小型集中供水点的供水户数、人数已摸排清楚,并安装了自动消毒设备,标示标牌和围栏已安装。选聘了责任心较强的小型集中供水管护员并签订管护协议,负责对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日常管护维修和水质旬检送检。
三、重点工程建设:
1、2020年度水利扶贫项目--冒峰村、合心村水利扶贫项目(杭淠分干渠除险加固项目),截止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正在组织验收;2、县2020年度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镇项目、县2020年度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镇凤凰河(庙冲村响垱、山咀段)清淤整治项目已完成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待招标注册系统建成后将组织招标工作;3、2020年第二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镇白果村猕猴桃基地U型渠建设工程、镇长冲村长冲排水渠项目、镇李堰村王庄提水站项目已完成招标程序,目前工程正在建设中。
篇4
关键词 水环境;污染原因;治理对策;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42-02
天津市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河流水系众多,流经该市的行洪河道19条,总长约1 100 km;排水河道109条,总长1 890 km。多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尤其通过3年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清水工程的实施,全市河道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天津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河道防洪、供水、排涝和保障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天津市部分河道水质仍然较差,主要原因是污染治理滞后以及入境水量减少,主要河道中其劣V类水体长度所占比例达76%。此外,河道、堤岸环境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现象,倾倒垃圾、围垦放养、违法占用等问题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管理缺失、沿河村镇密集等,严重影响了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亟需强化管理。现对天津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1 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1 环境保护意识差,投入不足
许多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忽视环境效益,未意识到保护河道水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注重可持续发展。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较少,污染治理资金不足,影响污水处理进程,尤其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方面,经费难以到位。在法律、法规方面,虽然有一定执法依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执法力度一定程度上仍然不够。
1.2 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严重
污染排放总量增长速度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水环境自净能力。沿河周边工厂每年排入河道废水量加上一些企业废水偷排、漏排、排污量更大。不少企业无力治理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随着城镇化发展,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而城镇污水排放量增加,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要求,沿河乡镇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中。河床成为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场所,白色污染严重,造成堵塞。
1.3 生态破坏和农业污染加剧
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由于历史原因,至今恢复缓慢,河床增高,河道堵塞,流域水量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河道水环境的污染。河流自净能力降低,环境容量不足。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水环境污染[1-3];流域周边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日渐发展,废水产生量大且浓度高,仅进行初级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中,引起污染。
2 治理对策
2.1 组织协调机制
一是成立市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监督实施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和管理计划,审定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标准、制度、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协调解决河道水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二是各区县也要成立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分工,确定水生态环境管理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编制《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方案》,制定《水生态环境管理规划》,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各区县组建指挥部和相应工作机构,专题研究确定水生态环境管理具体措施,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保证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动上游水源保护工作,加大上游水源保护推动力度。
2.2 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
一是完善“河长制”管理办法,治理一条、纳管一条,确保治理成效。二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督查通报制度和问责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取得实际效果。三是配备专业设备,培育社会化养护队伍,“河长制”考核实现精细化、常态化和长效化,要建立台账、完善措施,制定河道水环境巡视检查和管理养护制度,加强河道日常保洁管理,实现河道全方位“网格化”管理。四是创新思维,创新形式,加强培训,提升监督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就加强监督、规范流程、履行职责等内容展开培训,及时总结水环境治理和河长制社会监督工作情况。五是强化入河排污口门的治理。加强截污、治污和水资源保护,实施入河排污口截污治理,确保无污水直排;加强排水口门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做好入河排污口门治理工程的核验工作,确保质量和治理成效。
2.3 加大宣传力度,严格依法行政
加强水资源宣传,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水资源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的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听证、召开征求意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意见,营造全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遵循环保法,结合地方实际,分门别类制定环保具体措施。在河道与道路交口处设置各类警示牌,制定具体措施,规范人们的行为。强化日常巡查管理,建立水政、公安、工程管理人员“三位一体”联合执法机制,并在沿线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加快推进精细化管理,使水域违章违法现象明显减少。
2.4 积极治理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要进行综合治理,对河道产生污染源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改、治、迁等相应措施,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达标排放的污水要接入污水厂,实施深度治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偷排“黑水”的企业,对实现废水“零排放”的企业,减征污水处理费。采取封堵、切改和强化监管等措施,强化入河排污口门治理,建设污水处理厂网,做到厂网同步投运,确保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进出厂水质达标。对工业企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中小企业废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对企业环保设施的监督管理,提高设施运行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对于新建的建设项目,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做到节水、降耗、节能、减污。
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治理生活污染。一是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实现垃圾无害化。二是对于城区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三是在城镇新建小区实行雨污分流,为污水集中处理做好前期准备,结合城镇道路、工业区改造,建设排污管网。四是促进各医疗单位完成医源性废水治理。五是各部门密切协作,做好禁磷和禁止“白色污染”工作。六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抓好城镇屠宰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村镇污水处理、坑塘整治、面源污染控制。
2.5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污染管理
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加强河道绿化和景观建设,中心城区和区县建成区河道两岸,逐步建设沿河生态景观带,其他河道堤防建设林木绿化带;加大河道护岸林、堤岸林管护力度,对已有林木实施专业化管护。二是严格对新建水利工程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经水保部门审批。三是提升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做到既增加经济效益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四是建立河道生态补水长效机制,鼓励使用再生水、雨洪水向河湖、湿地补水。五是制定长远的治理措施,推进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抓好规模化养殖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达标排放,畜禽粪便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划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饲养区、禁养区,发展生态农业,改变养殖业与种植业脱节现状,以有机肥代替化肥,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减少畜禽粪便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六是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打造绿色品牌,降低农业污染[4-6]。
2.6 加强水质预警监测,完善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提高在线监测预警能力
一是建立水质自动监测超级站,定期监测水库和来水水质。科学布局监测网点,采用先进的自动水质监测技术和仪器采用信息遥控和网络传递方法,改善整体环境监测系统,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掌握水情变化,严防水污染事故发生。二是建立水库视频监控及巡检数字化系统建设,在水库关键口门、坝区及河道入口处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对水库重点地区24 h监控,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
2.7 充分发挥区县指挥部的作用,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快速反应机制
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区县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完善装备、设施和人员配备,提高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抓好经验总结、问题分析、情况通报、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确保水环境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加强河道日常巡视检查,创新形式,畅通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深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反应机制和管理机制,增强快速反应和监督处置能力,不断加大检查力度,对涉水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反馈、妥善处置[7-8]。
3 参考文献
[1] 刘善江,李国学.高碑店污泥农用肥效及重金属污染防治[J].华北农学报,1999,14(1):118-122.
[2] 孙志洁.棉田残膜污染调查及其危害[J].河南农业科学,2006(4):61-62.
[3] 吴文卫,杨逢乐.赵祥华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理论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9):138-140.
[4] 王景和.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79.
[5] 曾祥斌.农用残膜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27,229.
[6] 周静,崔键,梁家妮.冶炼厂综合堆渣场周边水质和稻米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S2):349-352.
篇5
下午好!
时间过得真快,我来咱们XX中学工作已经三年了,在一千多个日子里,让我感同身受的是来自在座的每一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我的信任、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也在XX中学这个优秀的大家庭中成长成熟,古语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先借此机会向同仁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下面我就根据教育局领导的指示精神,从德能勤绩廉方面述职,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认真学习,提高素质
我能认真学习马列毛邓及三个代表理论,由于自己平时爱读西方哲学心理学着作,对中国儒家、道家、兵家学说略知一二,结合学校和自身发展的经历,结合工作实践,我对党的创新理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理论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并深受启发,能自觉地应用到工作中。平时我还能阅读教育管理、教育政策法规、文学、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书籍报刊,并做笔记心得,这些也开拓了我的视野,认识事物达到了以木见林的效果。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由于我平时态度谦虚,见贤思齐,所以能师从天下,日进有功,我能认真读老师们的学习笔记和总结反思,认真看课,认真记录,认真点评,与在座的每一位都有多次的思想和见解的交流,研究交流让我与老师们思想智慧碰撞出火花,我也了解了老师们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体的背景差异,并能尊重差异,尊重个体,中肯的进行表扬和批评,积极地引导老师向学重教。所以一方面是职业需求,更是老师们的德知言行敦促我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由于我能真诚待人,老师做事,为人仁义厚道,正直不虚,平时乐于助人,博爱乐群,所以跟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
二、尽职尽责,做好校长的助手
三年来,我能不断地强化角色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主人奉献意识,能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出以公心,服从大局,积极配合校长工作,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各项任务。遵照校长制定的"团结务实,把XX中学建成普通高中强校"的办学目标,我能认真组织协调-教务处等各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改革,配合校长结合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我校校情,稳步推进课改,校长室组织协同教导处等部门通过校本培训、教导例会,教研组长例会,教研组活动等校本研训形式,以新课程标准的研讨实施为载体,毒性课程改革,全面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水平。
2、通过校本研训,提高施教水平。平时我能很好的与教务处等各部门进行沟通,有效指导各部门工作计划的制定,督促、检查计划落实和及时总结反馈情况,进行整改。并能协同教务处抓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抓专题研讨、组内研究课、校级公开课、课改汇报课、引路课等校本研训活动,通过研究探索,树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本人管理的特点是善于实施扁平化管理,善于深入一线,深入课堂,办事u讲究效率,能与老师们共同研究课例,用事实说话,共同探讨教学新思路,所以每个学期听课都超额完成任务。为了促进进一步的交流提高,学校组织教师讲坛、青年教师沙龙等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3、全校教师共同努力,严把入口出口质量关。根据校长确立的质量目标,及时确立分层教学,重点包保策略,坚持深入一线,加强跟踪听课力度,及时监控学情,监控诊断复习课堂,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提高复习课的含金量,提高效率。我还注重加强对师生士气管理,协同教导处、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通过教师会、誓师会、质量分析会、分层次家长会、重点谈话等多种途径,激励师生积极备考,始终保持旺势的斗志。
4、抓好常规,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控。我协同教导处认真检查、评价常规工作,严格质量监控,通过教学例会,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教学策略,非常有针对性的分层管理,尽量做到不忽视积攒问题,不滞后不被动,动脑筋想办法,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最直接、最便捷的方法开展工作,处理问题。
三、完成任务及取得实效
三年来,在校长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在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的正确指引下,在各部门积极配合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成效。
1、三年的中考招生入学成绩在普高中位于上游,截至2009年,每年平均拉下2、5所学校。高考成绩逐年提高,仅本科录取率一项今年达85%,平均每年递增10个百分点。根据这两项指标我们正朝强校目标迈进,现已在社会上享有较好声誉。其实这是全体同仁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干苦干加巧干,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尽了微薄之力。
篇6
2014年,对于东莞环境保护来说也是锐意进取的一年,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契机,东莞不断创新环境管理,强化环保调控,深化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各项环保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
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在万众期待关注中,东莞朝着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新目标一路前行……
加快转型升级
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顺应新常态,探索绿色发展道路,从源头上防治污染,为创建生态市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创建生态市的重要内容;反过来亦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
以出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东莞,是广东转型升级的探路先锋,是打赢转型升级这场硬仗的主力军。 2009年以来,东莞经济增速连续4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2012年第一季度,东莞经济增速在全省垫底,着实让这个经济总量全省排名第四的城市“吃惊”不小。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外界的质疑,东莞市委、市政府咬定青山不动摇,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努力推动高水平的崛起,并将生态市建设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以“三重”建设为引领,大力培育发展低碳、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全市三分之二的来料加工企业实现形态转变,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增至7家,超50亿元企业增至33家。环保部门通过细化重点项目信息库管理,积极推行“立项-建设-运营”模式,全过程提供环保咨询和指导服务,全力保障这些省、市重大项目的建设。2014年全市164项省市重大项目、68项投改试点项目,分别完成环评审批144项和40项。
另一方面,发挥环保倒逼机制、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淘汰污染产能、建设环保产业基地、构建高产高效与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体系。严格落实“三个不批”,即采用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的项目不批;位于东江流域等敏感区域的重污染项目不批;已超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不批。2009年以来,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较大冲击,但东莞坚持不为追求速度而随意上马项目,共拒批不符合环保要求、产业政策的项目3802项,累计淘汰电镀、漂染、洗水、印花、造纸、制革等污染企业646家。加快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引导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入园,大力推行集中供热、供气等集约资源利用方式,推动园区和产业聚集区的生态化建设和生态化改造。全市7个环保专业基地累计完成投资约24.0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7.63%。其中,麻涌、沙田、长安、虎门、常平、大朗基地已基本建成,具备接纳企业搬迁入园条件,基地内企业总数达142家。
以水乡特色经济发展区为示范,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2014年10月3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东莞水乡特色经济发展区位于该市西北部,是东江北干流和南支流流经区域,包括10个镇街和虎门港,总面积510平方公里,占全市的20%。这里原是鱼米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在维护全市生态系统平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不但经济滞后于其它地区,民生较为薄弱,而且污染严重,废水、废气的排放量占全市的60%。针对水乡地区的特点和现状,东莞决定把整个片区作为示范和试点,积极探索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着力把水乡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市新的重要增长极,使水乡地区不仅成为东莞的水乡,而且成为珠三角的水乡、广东的水乡乃至全国的水乡。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实施重大招商项目统筹布局,严控土地无序开发利用。2014年环保部门一方面以监管执法为主、财政奖励为辅的手段,在区域内开展“两高一低”企业整治和退出的攻坚战;另一方面对175项水乡地区统筹建设项目提供环保咨询服务,提前介入,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凸显山水特色
建设宜居宜业家园
大自然良好的馈赠,为东莞生态市创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保护这里的青山绿水,建设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正是东莞生态市创建的最大目标和最大亮点。
走进东莞,那令人心旷神怡的翠绿总是随处可见,一改不少外地人对这座“世界工厂”的印象。一个个绿化广场宛如绿宝石镶嵌在城镇中央,一个个森林公园犹如绿色屏障保护着城市,再加上延绵东江边的绿道串联起城市的绿色纽带,蓝天白云下,“东莞绿”正成为这座城市最靓丽的色彩。
谈及自己的城市,除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本地人更津津乐道东莞的环境,这里有山有水有湖有海。便利的交通位置、良好的生态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建设美好家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以工业闻名的东莞,却在广东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先后获得2005年、2010、2011年度冠军。东莞能蝉联冠军且三次夺冠,森林公园是张“王牌”: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60195.1公顷,有林地面积58367.3公顷,森林覆盖率37.1%。
在广东民间,东莞森林公园远近闻名,且森林公园全部免费开放。据各森林公园管理处统计,每逢节假日,森林公园除了迎来本地游客,还会迎来深圳、惠州、广州、中山、佛山等地的游客。在东莞,选择在周末一家人去森林公园登山健身、户外休闲更是成为一种低碳的生活时尚。
东莞市提出了“2015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申请,并喊出了“建设生态之城、品质之城、幸福之城”的口号,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根据《东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20年,东莞全市将建成20个森林公园、20个湿地公园和200个森林家园,实现多数市民出行500米见休闲绿地的愿望。
不仅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地处岭南水乡、境内水网纵横的东莞还要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2014年1月2日,东莞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动员会议召开,东莞市长袁宝成在会上指出,东莞水道水系发达,水文章大有可做,东莞将为水资源注入水文化,努力让东莞“显山露水”,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要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东莞的乡愁。
会议特别强调,要让市民感受到水的变化。首先要严格控制污染增量,最起码不要产生新的污染,同时污染存量逐渐整治消化,东莞的水文章才有得可做。建立“河长制”,由污染河流区域内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加强对河涌整治的绩效考核。“要加速治理水污染,关键要让市民感受到水的改善,每年都有一点新变化。”
构建六大体系
统筹推进创建工作
2016年,东莞力争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创建成为广东省生态市;2017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要求,向环境保护部申报验收。
2013年9月18日,东莞市委、市政府召开“东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动员会议”,印发实施《东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实施方案》,吹响创建国家生态市号角。
按照路线图,至2016年,东莞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创建成为广东省生态市;至2017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要求,向环境保护部申报验收;至2020年,全面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安全格局,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培育具有东莞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奠定基础。为实现创建生态市目标,东莞将着手构建六大体系,不断巩固已有成果,持续优化相应指标。
号角已经吹响,目标已经明确,2014年东莞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目标,推动全市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阶段。
――全市统筹,部门联合,共同推进创建工作。2014年2月,市创建国家生态市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的通知》,确定2014年要重点推进119项工作任务并分解到各镇区、各相关部门。这些工作任务同时被确定为东莞市委常委会2014年工作重点,作为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
――改革创新,建章立制,不断提高创建水平。环保局牵头联合发改、经信等14个部门,制定实施了《东莞市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4-2017)》,部署推进27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全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要求。其中,《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全面深化环保领域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提出8个方面共49项改革和强化管理措施,明确未来4年全市环保领域改革创新的方向和要求。2014年重点推进了25项改革事项,包括推动设立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开展服务型环保监管、开展社会化监测试点等多项工作,环保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
篇7
一、工作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之年,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对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我县“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各乡镇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化问题排查,狠抓问题整改,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落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和建县40周年。
二、工作任务
本次排查整治重点围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风险、生态修复治理、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整改6个方面,聚焦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涵养、水土保持、河湖“清四乱”、产业布局、节约水资源及各类督察、巡视、审计反馈整改等问题开展排查整治。
(一)生态破坏方面
1.重点排查整治各类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建设、非法开采、矿业权退出不彻底,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各类采砂、采石、采矿企业项目审批及验收手续,矿业权日常监管,超时限、超规模、超范围开采、以采代探和非法侵占河湖岸线及林地草地问题;河道、耕地非法采砂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改局、县水务局、县林草中心、州生态环境局分局
(二)环境污染方面
2.重点排查整治全县各领域各行业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3.重点排查整治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度缓慢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规范,污染物超标超总量排放、乱排乱放、暗管排放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州生态环境局分局
4.重点排查整治辖区内河流沿岸违法设置的排污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内环境违法行为等突出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分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水务局
5.重点排查整治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等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及运行不规范等问题。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州生态环境局分局
6.重点排查整治建筑工地6个百分百抑尘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7.重点排查整治公路扬尘污染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交通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8.重点排查整治烧荒、烧秸秆、烧垃圾、烧落叶杂草等违法行为和违规使用塑料薄膜、废弃农膜回收不到位等白色污染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9.重点排查整治危险废物处置和风险防控措施落实不力,危险废物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不规范堆放、随意倾倒、非法处置医疗废物、废弃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分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商务局、县卫健局、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
10.重点排查整治畜禽养殖厂废弃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不到位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1.重点排查整治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不规范,渗滤液渗漏污染环境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城管局
(三)环境风险方面
12.重点排查整治沿河、沿库生产企业环境风险隐患以及环境风险应急管理不到位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3.临大高速、旅游大通道等生态敏感区域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等可能带来的次生环境风险以及环境风险应急管理不力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分局、县交通局、县工信局、县住建局
(四)生态修复治理方面
14.重点排查整治砂厂、砖厂采矿区及历史遗留无主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不到位的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5.重点排查整治生态敏感区域生态功能退化、草场林木退化等问题、草畜平衡措施落实不力、草原减畜任务未完成、禁牧措施不落地等问题,生态治理修复措施落实不到位,自然保护地违规人为活动等情况。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林草中心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
16.重点排查整治各类水土保持工程、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区域植树造林工程落实不力问题,以及日常水土保持预防、监测、监督等方面的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水保站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林草中心
17.重点排查整治河湖长制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河湖“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不到位,非法围河围湖、以及在行洪区非法堆放固体废物、违法建设房屋、违法种植养殖等情况。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
(五)高质量发展方面
18.重点排查整治违反产业政策项目环境上马的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等工程项目和“散乱污”企业等问题,以及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1公里范围内化工等行业企业环境安全管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9.围绕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基本要求,排查整治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合理用水,以及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重点排查整治违规取水、超采地下水、中水回用目标不落地,以及大水漫灌、违规占地挖湖等侵占耕地和浪费水资源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
(六)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方面
20.逐一排查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两轮中央巡视和国家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对已办结销号的问题,要排查是否整改到位、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出现问题反弹、是否存在群众反复投诉等问题,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治到位;对正在组织整改的问题,要强化部署、加大力度、压实责任,确保整改工作的进度、质量和效果。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分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单位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2月28日至3月3日)
按照省州全面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谋划召开专题会议,启动排查整治工作。
(二)排查整治阶段(2021年3月4日至2021年4月20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责任单位要根据实际,围绕排点,举一反三开展自查,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帐。坚持从实际出发,能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需要分阶段推进的,把握时间节点,在规定时限内取得阶段性成效;需长期整治的,持续推进,确保整改到位。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1年4月21日至5月30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责任单位要在确保全面排查到位、查处整治到位的基础上,对排查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县直有关部门要结合排查发现的问题,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对共性问题加强政策指导,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组织凝练一批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为持续推进我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落实责任。县政府各副县长要切实担起分管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和本行业排查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区域及本行业排查整治工作负总责;县直部门按照《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企业要严格落实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对排查整治工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力,导致明显后果或不良反应的,要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篇8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视察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卫生清洁、秩序规范、村容美观、环境优美为目标,全民动员,乡村联动,深入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切实解决脏、乱、差现象,改善全乡环境面貌,展现新时期发展形象。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改善人居;坚持党委领导,各级负责;坚持全民参与,村民主体;坚持整体统筹,全域推进;坚持标本兼治,长效管理。
(三)行动目标
1.村庄:村内无散放垃圾、无粪便、无残垣断壁;房前屋后无草(柴)堆、无玉米秸秆、无土堆、无粪堆、无散养畜禽;村容村貌整洁,墙体无乱写乱画、无乱设广告;农宅外墙、屋面整洁;庭院无流淌污水,畜禽圈养。
户有分类垃圾收集容器、组有垃圾收集箱,村有垃圾收集车辆,有柴草堆放场所,有村规民约,有村庄清洁制度和稳定的保洁人员。
2.农田:无废旧农膜、无秸秆、无垃圾;有机肥料堆放有序、覆盖整齐。设施农牧业生产区域无乱堆乱放;有垃圾、肥料、生产资料专门堆放场所,遮挡、覆盖整齐;生产区卫生整洁、棚面干净。
3.主干道路:路面整洁、无破损,周边无垃圾,林带无枯树;路边广告牌内容合规合法,路标牌设置安全美观;强弱电各类杆线设置整齐;道路有养护、保洁有制度、有人员。
4.乡属各单位:环境整洁优美,路面硬化平整,墙面屋面干净,排水设施通畅,物品堆放整齐,各种标志醒目规范,无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现象;卫生设施清洁完好,垃圾定点密闭管理,定时拉运,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和杂物,无蝇蛆和异味;室内窗明几净,楼梯、走廊及屋顶墙壁洁净,无墙皮破损脱落,无积尘吊灰、蛛网,灯具清洁,地面无痰迹、烟蒂和废弃物;楼道内整洁,无乱堆、乱贴、乱画现象,门窗无破损;厕所有专人管理,干净无异味且通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有禁烟标志;食堂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规定要求。
5.集镇:全面清理白色垃圾及各种生活垃圾,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车辆乱停、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设摊点、乱涂乱画、乱设广告牌的行为,确保商铺周边干净整洁。
6.其他区域:水源地周边、沟渠河道、河滩荒地等无非正规垃圾堆积点、无垃圾,严格落实河长制相关规定,坚决禁止在河道两侧倾倒垃圾,禁止在河道两侧500米区域内修建厕所、养殖场。
二、重点任务
(一)长期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1.集镇环境卫生。严格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清理白色垃圾及各种生活垃圾,确保商铺周边干净整洁,全面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车辆乱停、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设摊点、乱涂乱画、乱设广告牌的行为。辖区各单位要坚持每周星期五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与每日清洁相结合,彻底清理单位内部及周围环境卫生,努力创造整洁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村组环境卫生。(1)清理陈年垃圾。以G30、312线、韩古公路沿线、通村主干道路沿线、河渠沟道和村庄周边、房前屋后、集镇、田间地头为重点,全面开展垃圾清理活动,集中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017年底前彻底清理陈年垃圾。(2)以村组为单元,以清理居民巷道、农户院落环境卫生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清理“四堆”(土堆、粪堆、草堆、垃圾堆),消除房前屋后乱搭亭棚、乱堆柴草、木料的现象,消除白色垃圾,消除卫生死角,拆除残垣断壁,严厉制止乱倒垃圾、乱扔脏物的不卫生行为。(3)采取聘请卫生保洁员、农户轮流保洁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稳定的村庄保洁管理队伍。落实村庄日常保洁制度,动员全体村民参与,制定落实村规民约,划分环境卫生责任网格,签订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三包”责任书,推行垃圾日清日运,切实做到主体上全参与、空间上全覆盖、时间上全天候,以全民、全天、全村推动实现全村、全乡、全域无垃圾目标。(4)建立每周星期五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与日常保洁相结合的环境卫生维护机制和动员全体村民参与的环境卫生运行机制,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道路沿线环境卫生。(1)以G30、312线、韩古路、通村主干道路为重点,清理公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四堆”、白色垃圾、杂草杂物等,铲除地表以上的杂草,确保道路沿线环境干净整洁,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现象。拆除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残垣断壁、破旧房屋和违法违章建筑,净化周边环境。彻底清理沿线玉米秸秆、麦草乱堆乱放现象,严禁焚烧秸秆、麦草,采取青(黄)贮、粉碎袋装、打捆压块等措施,合理解决柴草秸秆堆放问题,制止牲畜乱栓散养。(2)加强对乡村道路的养护和清洁,严禁在水泥路面上摊场晒谷,保证路面整洁、无破损。(3)全面整治道路标识牌、广告牌,有破损的维修,内容不合规、不合法的要及时移除,有安全隐患和过期不用的必须拆除,要保证标识牌、广告牌设置规范、内容合法、整洁美观。
4.河道沟渠卫生。整治清理河道、河塘及沟渠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河道、沟渠两侧乱堆乱放及飘散的杂物、白色垃圾等,坚决制止河塘内乱倒垃圾现象。
5.田园环境卫生。(1)主要清理滞留在农田的秸秆、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物和其它杂物,各村及早规划好玉米秸秆堆放点,大力推广秸秆青贮、黄贮、氨化、粉碎、压捆等技术,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部回收和饲料化加工利用。到2010年农膜回收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2)切实落实好“五禁”决定。严禁在农田焚烧秸秆、杂草和其它杂物。(3)整治日光温室周边环境卫生,杜绝秧苗、残枝败叶乱堆乱放、占道堆放等脏乱差现象。(4)加大养殖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消除乱堆粪土、乱倒污物、污水横流等现象。
(二)加快基础设施能力建设
1.加快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村镇垃圾中转站、村密闭式垃圾收集点、自然村垃圾收集屋,配置转运、收集车辆、清扫工具等设施,建立“农户分类、村组收集、乡镇转运(处理)、区级集中处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垃圾及时清运处理。2018年村庄垃圾收集点、收集车辆覆盖率达到100%,90%的村庄垃圾得到全面治理。2019年实现全乡全域无垃圾目标,并达到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等农村垃圾治理标准。到2020年,100%的村庄垃圾得到全面治理。
2.大力推行“厕所革命”。加快乡机关、学校、村委会新建改建“生态厕所”工程,2017年内全面完成乡机关、学校、村委会水厕改造。加快农村改厕及厕所污水治理,推广厕所污水堆肥无害化处理,推动改厕及厕所污水治理专业化,改造农村旱厕。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宣传阶段(2017年8月底前)。广泛宣传发动、梳理问题、制定工作方案和整治任务清单。各党支部、村委会、各单位要结合整治任务,扎实开展摸底排查,列出整治问题清单,报乡政府备案,召开专题会议,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定责任人员,迅速开展整治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各村、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根据各自实际和职能职责,紧盯重点区域和卫生死角,大力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农村卫生和村容村貌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底全面清理陈年垃圾。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查漏补缺、巩固提高。各村、各单位要对照《实施方案》整治内容,逐项自查自验。乡上对各村、各单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检查存在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限期整改,防止反弹,对整改不力的村组、单位在全乡会议上进行通报。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
对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进行总结,形成长效机制。
(五)长效保障阶段(2019年12月至2020年)。
各项整治工作步入常态化,管理网格化,落实程序化,常抓不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乡上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党支部、村委会、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的重要性,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总体安排部署上来,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扎实开展整治活动,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环境。
(二)明确职责,靠实责任。乡政府对全乡的环境卫生进行巡查,建立红黑板制度,每周星期一通报上一周对各村及驻乡单位、商业网点环境卫生的巡查情况,建立整改台账,跟踪督促落实。各村、驻乡单位及各商业网点对照存在的问题及时领取任务进行销号办结,同时积极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动员一切动员的力量,突破难点、彻底改善自身环境卫生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乡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要保障好2017年全面清理陈年垃圾的经费和村组环卫设施购置、禅树村垃圾转运站及保洁人员工资等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