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准则范文
时间:2023-03-19 17: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的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准则是一把标尺他丈量着每一个人的一生它是法律之外的另一种规范行为的标尺。
真诚即真心诚心诚意它是做人的准则之一在生活中我们要待人真诚因为真诚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搭起一座友谊之桥任何对立与冲突都能在真诚的言行中化解任何怨恨不满都能在真诚的关怀中消融任何困顿厌倦都能在真诚的互爱中消逝。
对他人有礼貌见到他人时打一声招呼这样会让人感受到你的友好否则人家就会感受到你很冷漠自傲不平易近人他们不愿意接近你使你的人际关系不好接着要对他人的错误予以劝告别人犯错误时要用和善的语言去劝告并使他改正这样别人感受到你是一个诤友待人很真诚然后他人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助的双手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别人会认为你很真挚而喜欢和你交朋友从而增进你们之间的友谊关系。
篇2
准则是一把标尺他丈量着每一个人的一生它是法律之外的另一种规范行为的标尺。
真诚即真心诚心诚意它是做人的准则之一在生活中我们要待人真诚因为真诚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搭起一座友谊之桥任何对立与冲突都能在真诚的言行中化解任何怨恨不满都能在真诚的关怀中消融任何困顿厌倦都能在真诚的互爱中消逝。
对他人有礼貌见到他人时打一声招呼这样会让人感受到你的友好否则人家就会感受到你很冷漠自傲不平易近人他们不愿意接近你使你的人际关系不好接着要对他人的错误予以劝告别人犯错误时要用和善的语言去劝告并使他改正这样别人感受到你是一个诤友待人很真诚然后他人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助的双手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别人会认为你很真挚而喜欢和你交朋友从而增进你们之间的友谊关系。
篇3
——挑战极限,奇迹出现
步入初中神圣的殿堂,迎面而来的不是喜悦和甜蜜,而是最严酷的考验——军训。在这短暂的三天军训生活里有许许多多的场面都令我刻骨铭心,永生难忘,尤其令我难忘的是,在烈日的暴晒下站军姿。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下午,毒辣辣的太阳在头顶上肆意地暴晒着,我们这一代从小就娇生惯养,哪能经得住风吹日晒,操场上除了不断重复的“一——二——”之外,连风儿吹动树叶的声音都听不到,38度的高温下,我们站着“军姿”!
“挺胸、抬头、收腹、提臀、收腹,别放松,这是在锻炼你们的耐力与意志……”教官浇灌的教诲一遍遍地响在耳边大家一丝儿也不敢放松。汗,梳着脸颊滑下来,滴到地上成了盐,深色的校服渗出了点点白斑,那是汗,是盐,更是意志的体现,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汗水由起初的滴变成了股,在这严峻的考验下,我不止一次地想过放弃,但教官的话却一次次地回响于耳畔——“‘军训’是很苦的但苦是相对而言的,要记住,最苦的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的父母,老师和2008,汶川地震中的那些莘莘学子,他们与你们同岁,却遭受了多么大的不幸啊!比起他们,你们这一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要总认为自己挺不住了,没有什么是人力不可以达到的。于是我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终于超越了自己,挣脱了束缚,达到了极限。
曾几何时,我被挫折的灰尘蒙蔽了明媚的双眼。曾几何时,我被失败的污泥沾染了美好志向。又是曾几何时我被困难的铁强,堵住了前进的道路,款步迈入2008诸多考验,灾难出奇的密集而连续,考验着我们这一代对人生的极限。然而,面对灾难,无数团结而坚毅的心在凝聚无数爱国者的热血在沸腾。雪灾突降,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临,我们冷静应对,拨乱反正;地震突发,我们捐资捐物,火速救援;灾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遭受灾难后的一蹶不振。中国人民是强大的。地震,震碎了祖国的河山,确震不断祖国的意志和情怀,在地震中,伟大祖国所涌现出的公仆情,人民情,亲情,友情,师生情……汇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祖国勇敢地站起,继续向前。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将我怎么能不为她自豪!
哪怕在灾难的土壤中,我们不屈的花朵依然怒放!你听,汶川的孩子们正用朗朗书声诠释这样一份奇迹:“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南。”此时的我,忽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泪水中没有抱怨,没有委屈,而是激动。中国有我,中华民族有我,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汶川大地震像是一场噩梦。它像一把尖刀刺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同时也刺醒了我们这些养尊处优的孩子们。高尔基在诗中写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灾难在一个充满斗志的民族面前显得那么渺小,那么脆弱,那么可笑。
人生如杯,能容纳多少挫折、失败。灾难无人能知,但,只要我们在面对时多一份勇敢,少一份胆怯,多一份坚强,少一份脆弱,多一份爱心,少一份私心,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人生无极限,奇迹会出现。
篇4
患了溃疡病,首先要进行常规治疗,坚持合理用药,以使溃疡尽早愈合,并减少复发。采取以下自我保健措施,以巩固疗效。
食有律 在衣食住行中,与溃疡病最有关的是饮食习惯。患者首先需按时用餐,避免食物粗糙、过冷、过热,切忌暴饮暴食。食物宜软,烂饭、稀粥最相宜,提倡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切莫贪恋烟酒、咖啡,并禁食辛辣调味品。同时患有骨关节炎的老年人,若服用一些非甾体消炎止痛药,例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更易导致胃出血,故应避免服用,或同时服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或喝些牛奶,因为牛奶是乳剂,可以覆在胃粘膜上,像屏风一样挡住刺激性药品的损害。
居宜静 安静也是治疗的原则之一。居住环境要宽畅、安静,以使大脑皮质支配的迷走神经得到休息。因为迷走神经兴奋,会促进胃酸分泌,导致溃疡病发作。睡觉时,枕头可略抬高些,以防胃酸反流,还可减轻泛酸、嗳气等症状。居室内可布置一些清新的山水字画,以使精神彻底放松,减少胃肠痉挛的发作性疼痛。
行必缓 社会环境与家庭结构的变化对溃疡病也有影响,例如离退休后心境不舒畅,常有失落和孤独感等,这些心理障碍也会导致发病。家庭生活中,丧偶或子女分户居住、搬迁等,也同样可使患者情绪不宁而促使发病,有些人因此会一夜之间突然胃出血。另外,工作节奏过快,工作安排紊乱,劳累过度,精神高度紧张的人也会胃出血,如参加高考的学生临考前夕胃出血是常有的事。为此,对待任何变迁,情绪都不能太激动。
动有度 溃疡病患者如有胃出血时,一般需要禁食和卧床休息。当急性期过去后,仍需进行适当的活动,包括步行、慢跑、体操、骑车等耐力运动。因为运动康复有益于体液内分泌调节,包括胃酸的分泌。当然,运动还需循序渐进,切忌过度。
篇5
生活的准则是什么?有人说,就是吃饱、穿暖。又有人说,生活的准则是,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那么,生活的准则究竟是什么呢?
有这样一句话:人各心中一把尺。这尺是用来作什么的呢?这尺是用来量度的。那么这度又是什么呢?这度就是准则,人们心中处世的准则,对于人生需要的准则。我想,生活无所谓准则,生活的准则就是生活,而生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贫穷可以是高尚的,富有可以是鄙俗的。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是如何去看待生活,又如何去生活的。善者可以无愧于心,恶人亦可以无愧于心。
其实,吃饱穿暖也好,无愧于心也好,应该是同时存在;而生活的准则又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可能昨天你很富裕,今天你一贫如洗,明天便背信弃义;也可能,昨天你一贫如洗,今天你富可敌国,明天还是背信弃义;可能昨天你背信弃义;今天你良心发现;明天便财德兼备;也可能昨天你助人为乐,今天你助人为乐,明天就舍己为人。可能……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可能。生活的准则就像是一条完美的曲线,随着人生的起伏而起伏。它与我们的人生曲线可以完全吻合,当我们的人生处于低谷时,我们的生活准则可以同样在低处徘徊;同样,当我们的人生处于低谷时,我们的生活准则可以处于高峰,这两条曲线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轴对称图形。另外,生活的准则也可以是一条比什么都直的直线,可以是一条向上的射线,更可以是一条向下的射线。
生活就是这样的,生活的准则就是生活!也可以说,生活的准则就是人,就是我们自己!
篇6
关键词:公共精神;含义;特征
1 公共精神的内涵剖析
公共精神是一个模糊的、需要进行界定但又难以明确界定的概念,尽管不少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相关得了阐述,但却各不相同。谭莉莉曾指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民社会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岳珂、姜峰则认为,公共精神就是存在于公民社会当中的一种关心公共事务,并愿意致力于公共生活的改善和公共秩序的建构,以营造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伦理道德规范、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的思想和行为品格。这些论述概况了公共精神的基本内涵,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笔者认为,公共精神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产物,是世界公共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成员对公共领域利益关系的理性认识,对共同生活准则的主观认可,由此形成以社会和他人利益为归依的价值取向,从而在维护公共利益和关爱社会、关心他人的公共行为中表现出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公共精神是一种高尚的伦理精神,是公共生活对公民提出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美德要求。它要求公民在公共理性指引下,主动认可和遵守公共生活准则,正确理解公共领域的利益关系,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管理,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关心社会和他人,不断追求公共善。公共精神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1 公共意识是公共精神的重要内容
公共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自觉认识,对公共领域内利益关系的理性认识,对公共生活中的准则、公共价值的主观认可。现代社会的公共意识大多表现为一种整体意识或整体观念,公民具有公共意识意味着他们没有把自己孤立和封闭起来,而是把自己与社会共同体联系起来,共同寻找和发现彼此间的共同联系、带有普遍性的共识和共同的价值,以及由此确定的共同的准则――公共准则(主要包括利益准则、价值准则、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等),并共同遵守这些公共准则,维护共同的信念和价值。公民具有公共意识,同时还意味着公民个体追求一种对私人狭隘性和短暂性的超越,从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和整体中理解自身,从更广阔的社群利益来理解自我利益,从而把自身与整体联系起来,把个人事务与公共事务联系起来,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联系起来,把个人发展、价值实现与国家繁荣、社会进步联系起来,在与他人的交往、协商中践行公共准则,从而使公共利益和个人的正当利益都得到维护。
1.2 公共理性是公共精神的内在支撑
公共理性是公众的理性,是个人对公共生活的理性,是人们在理性精神指引下对自身个体存在和社会公共性的把握和实现。这种理性之所以是公共的,是因为它是“有关公共的”、“通过公共的”和“为了公共的”。公共理性是公民的一种理性能力与道德能力,它要求社会成员在涉及到整个社会共同体或整个政治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的、关乎所有公民的公共论题时,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在实质性法的正义的基础上,依据公认的推理原则和证据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共同的因素,通过公共的协商与对话,经过舆论的批判与观点的碰撞,从而达成积极的共识,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普遍的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民具有公共理性,意味着公民不盲从、不盲信、不唯书、不唯上,能够勇敢运用自己的理性,正确把握自己同社会、自然和他人的共生关系,正确理解公民角色的公共性本质和自己担负的公共责任。公民在这种公共理性驱动和引导下参与公共生活,总结公共生活经验,就会产生稳定的公共情怀,形成公共理念,确立公共信念,最终形成以公共价值为归依的公共生活态度和行为取向,从而形成崇高的公共精神。
1.3 公共关怀是公共精神的外在表现
公民的公共精神表现为一种公共关怀。它是公民对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公共生活、公共价值等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的关心和关注。公共关怀不仅仅只限于人际之间,更广泛地存在于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这种关怀不是某个人的主观好恶,而是主体承担的一种公共责任;这种关怀不仅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情操,更重要的是现实行动,是基于世界的共生性、公共性而客观要求的人的实践活动。公民的公共关怀体现在:遵守国家法律,积极与政府合作;对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表现出积极的认同和欣赏,习惯于站在公共利益和价值的立场上审视和评价事物,自觉关怀与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环源等公共利益;自觉遵守公共准则,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管理,在公共生活中理解、尊重、包容他人并与他人平等相处、合作共事。
1.4 公共善是公共精神的价值归依
公共善是优良公共生活的基本条件,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行动的价值吁求。公民作为公共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必然要以公共善作为价值归依。公共善是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善,是一种体现集体意志的公共伦理观。它是连接公民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之间关系的伦理纽带。它一方面使公民的共同体生活保持公正性,同时,它又使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能和谐地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它要求承认所有公民的公共权利,公民都能平等参与和共同决定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善不仅仅是抽象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它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可以物化的公共利益,包括公共设施、公共资源、公共环境、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另一种是非物化的各种美德,比如宽容、感恩、公正、诚信、善良、勇敢等。公民的公共精神既然是公共善的组成部分,自然要以公共善为价值归依。
2 公共精神的特征
2.1 公共性
公共性是公共精神的根本属性。一方面,公共精神是世界公共性的体现,是公共生活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共生关系,它以公共价值为归依,引导人们追求公共善;另一方面,公共精神要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在人们的普遍共识之上,需要公共物品作为物质基础,需要公共财政提供财政支持,需要公共权力给予权力保障,需要公共舆论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公共精神又体现在社会成员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对公共环境的保护、对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公共行为中。
2.2 向善性
公共精神从善的美好愿望出发,引导社会成员在追求个体善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的整体善、公共善,并且要求把追求公共善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公共善的认同和追求来实现自我利益。公共精神并不排斥个人利益,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公共精神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但公共精神要求每个公民走出只关注自身利益的樊篱,从更广阔的社群利益来正确理解自我利益,把道德关怀的目光投向社会公众、投向他人,从而转变成一种公共关怀;同时它又以其特有的示范性、感召力辐射更广大的人群,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共生活、关爱他人,共同建设健康、文明、和谐的公共生活。
2.3 益智性
公共领域是个人展示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场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由私人生活走向公共生活。而要融入公共生活就要具备公共生活的基本精神――公共精神,它要求社会成员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自觉遵守公共生活准则,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因此,社会成员就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和守则、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积累相关的经验,可以说,一个人公共精神的养成过程实际上也正是一个人智力成长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又深化了社会成员对公共生活准则的科学认识,深化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加深了他们对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丰富了他们的成长经历,启发了他们的智慧。
2.4 适用性
公共精神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产物,适用于公共生活的所有参与者,主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政府的公共精神体现在以公共福祉的最大化为最终归依,从社会公众的需求出发,制订公共政策必须认真回应公共利益需要和民众的愿望,不断提高公共行政的效率和能力,不断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公务员的公共精神则体现在明确自身的公职要求,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自觉抵制社会上的各种诱惑,自觉克服、作风漂浮、贪图安逸、奢侈浪费等不良现象,全心全意为公众谋福利,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普通公民的公共精神则体现在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等。
[参考文献]
[1]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纬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陈娟娟,祝建兵.公共精神的价值与培育[J].党政干部论坛,2005(11).
[3]谭莉莉.公共精神:塑造公共行政的基本理念[J].探索,2002(4).
篇7
有人说过:“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宽容。”我十分赞同这句话,因为宽容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宽容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我们和朋友闹矛盾时,当宽容走入我们的心田,我相信朋友和我的关系会更好。宽容相互的,是彼此的。只有我们去宽容别人,在我们自己犯错的时候,别人才会和我们一样,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宽恕我们。生活需要宽容。
“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很好的阐明了互助精神的巨大力量。记得在汶川大地震中,人们不正是靠着团结的力量才勇敢的走下去的吗?人们不正是用互助的精神才获得胜利的吗?由此可见,互助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准则。人生,需要互助,也许它会在你最困难的时刻,给予你最需要的帮助!
《世说新语》里记载着这样一个小故事:陈太丘约他的朋友见面,朋友逾时很久还不到,陈太丘只好走了。那位朋友来了以后,理直气壮的骂起了人,不料被他的儿子驳得哑口无言‘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真正的诚信源自于每个人内心的镜子,源自于自身独特的内涵只要我们守住了诚信这一生活准则,无论时光飞逝,。我们将永远是最棒的!
哥伦布曾经说过:“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勇敢不所谓大小,只要是追求进步,追求正义的行为均是勇敢的行为。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最大的勇敢莫过于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和勇敢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是啊,一株植物要想开花都要经历风吹雨打,更何况人呢?一生中,困难、挫折与考验无处不在,只有我们坚持自己生活的准则,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在人生的大海中乘风破浪!
生活的准则,不应该只是幸福美好,而是应该多多帮助那些不幸的人,即使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不能帮助所有的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多多留意身边的人,把心中的爱洒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篇8
在菲利普对生活真谛的追寻过程中,暴露出传统的信仰、道德与近代流行的“为所欲为”准则的深刻冲突,并进而揭示出上帝已死诸神不再之后人们所面临的虚无处境及其可能的解决。而此中缠绕衷曲,亦直指今日中国之人心。
信仰
菲利普天生跛脚,自小父母双亡,寄养在牧师大伯家中。受大伯的职业和家庭影响,菲利普自幼便将信仰上帝看作理所当然之事。在因跛脚遭到其他孩子嘲笑、受尽时,菲利普一度将救赎的希望寄托于上帝。他相信凭借虔诚的祈祷,上帝将会眷顾他,按照他的愿望,在新学期开始的那天早晨还他一双与其他孩子没什么不同的正常的脚。
菲利普之所以会坚信这一点,是因为他看到《圣经》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马太福音》第21章22节)
菲利普尽了一个孩子所能尽的最大努力向上帝显示他的心诚。他日日夜夜祷告,“内心一片至诚”。他甚至采用了一些苦行主义的手段来讨上帝的欢心,在天寒地冻的夜里身子跪在地板上祷告。在上帝应该为他实现愿望的那个清晨到来之前,他激动得无法入睡。
结果他当然失望了,这令他备受打击。他向大伯提出疑问:如果向上帝祈求,心又够诚,但结果所愿望的事情却没有实现,这说明什么?大伯说,“那正说明你心不诚哪”。
菲利普暂时接受了这种解释。在后面的日子里,他又几番尝试向上帝许愿,并增加了许多其他办法来显示自己的心诚。但他又隐隐约约觉出自己的信念不够强,觉出自己可能面临的失败。他最终得出结论: “依我看,谁也没法心诚到那种地步。”他认为这颇像他的保姆告诉他的盐的妙用。她说,“不管是什么鸟,只要你往它尾巴上撒点盐,就能轻而易举地将它逮住”。这听上去简单有效,但问题在于,把盐撒到鸟尾巴上本身就是难事。
在年幼的菲利普心里,对上帝祈祷的失败是个重大打击。但此时他毕竟还没有开始怀疑信仰本身。他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都向他清楚明白地显示出,信仰宗教,且必须是信仰英国国教,是理所当然之事。“不从国教者,尽是些邪恶、凶险之徒。”
但在菲利普独自一人在德国求学时,他日益增长的见识让他觉察到,异教徒信奉自己宗教的虔诚程度,并不亚于英国国教徒。研完神学的大学生维克斯向他揭示出,“一代人有着一代人的信仰”,“人们总是按照自身的形象来塑造神祗的”。
信仰的地域、时间之别,意味着信仰并非真理。这让菲利普心中油然生出疑问:“我不明白一个人干吗非得信奉上帝。”这个问题一被提出,菲利普顿时惊恐地发现自己竟“已不再信奉上帝了”。
失去信仰的理由,可能并不是维克斯的几句话,因为真正的信徒不会为任何理性思考说服。如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利斯多夫一样,菲利普在一瞬间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笃信宗教的气质:“事实是,他已不再相信上帝了,这并非出于这层或那层理由,而在于他天生没有笃信宗教的气质。信仰是外界强加给他的。这完全是环境和榜样在起作用。”菲利普原先的信仰仅仅是因为他还不知道有别的路,一旦发现信仰并非唯一选择,他便毅然决然与信仰分了手。抛弃上帝,意味着从此接受他的跛足为现实,意味着从此不再有信仰作为斗篷为生活遮风挡雨,但是菲利普恰恰因此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失去信仰,生活成为一种冒险。
关于一个人如何突然由信转为不信,又如何由不信转为信,向来有太多神秘莫测的说法,个中情由始终无人可以道明。信仰和理性之间横着一奈永恒的沟坎。在没有更好答案的前提下,个人气质不失为一种解释。再加上童年时期见证过太多沉闷而冗长的宗教仪式,死记硬背过太多枯燥难懂的祈祷文和使徒书的经历,以及上帝对他虔诚呼唤的始终不作答,总之菲利普不再相信上帝了。他迫不及待地奔向自由。他为摆脱了这一思想重负而感到从所未有的轻松,虽然同时也并非没有遗憾:“每当他想起这一来将永远见不着那位美丽的母亲了,总忍不住热泪盈眶。”
道德
那么,没有信仰的菲利普果真成了一个自由人吗?菲利普注意到,失去信仰并没有在实际上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信仰的丧失,并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明显地影响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尽管他把基督教的信条扔到了一边,但他从未想到要去批评基督教的伦理观;他接受了基督教倡导的各种美德,并且进而认为,要是能因其本身的价值而身体力行,并不顾及报偿或惩罚。”
菲利普虽然不再相信上帝,却仍然奉行“抽象的道德准则”。菲利普否认这种道德观和基督教伦理有什么关系,他只是按照它行事。此时,道德构成了菲利普无神的世界里的核心价值。当生活不再是对上帝的服侍之后,菲利普把按照道德准则行事看作生活的真碲:“(生活的真谛)是为了聊尽自己的责任,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还要避免去伤害他人。”“简而言之,就是人以德待吾,吾亦以德待人。”
菲利普愿意善待他人,回报社会,并将这种良善视作自己生活的真谛。这种道德准则是传统道德观的体现。对于出生于中产阶层,受过良好教育的菲利普来说,这套道德准则是自然而然的。他可以不信上帝,但是这套道德准则却早已渗透于他的日常生活之中,几乎不可能摆脱。而他更几乎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些道德准则的可靠性。在他而言,它们无疑具有康德“绝对命令”的分量,但实践它们并不需要上帝来作保证,也不需要地狱的烈火来约束。
“为所欲为”
奉行抽象道德准则的菲利普,在巴黎学画期间遇到了非道德主义者克朗肖。克朗肖不相信菲利普所奉行的“抽象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上帝的隐退,意味着道德基础的瓦解。而要一个不信神的人,还以信仰的形式去遵循一套道德准则,绝对是荒谬的。所以克朗肖嘲笑菲利普,认为他骨子里仍旧是个基督教徒。在克朗肖看来,菲利普若真的不信上帝,那么必定会觉出道德的无足轻重。
相比年轻的菲利普,克朗肖显然更为成熟。他更加彻底地贯彻了时代精神,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哲学。这套哲学的基本原则是:“为所欲为,只是要小心警察”。他不相信善恶之分,而仅仅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他还并不迷信于名誉、良知与体面,认为那不过是些虚伪的面具。在他看来,世人做事无不出于利己动机,而社会亦不过是个
人自我保存的工具。在此意义上,个人对于社会和他人并不负有神圣责任,而只是单纯的利益交换关系。“只要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尽可以为所欲为。”
人无不最大限度地追求着自己的利益,这便是近代对人性所作出的全新判断。社会根据这个原则始才形成,帮助他人的行为也只是根据这个原则方才成立。这种为所欲为的真理一方面为国家、社会和法律提供了根据,另一方面却在个人层面不可避免地导向了命定论。这似乎是矛盾的:这群为所欲为的人,恰恰是最有自知之明,最懂得要顺应天命的人。如果把力的逻辑贯彻到底,如果承认自然界万物(连同人在内)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不过是力的相互作用图景,那么人就再不是宇宙的精华和万物的灵长,而不过是按照自然规律与万物同呼吸共命运的一群生物,人就像动物那样生和死,像动物那样以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并像动物一样接受宇宙为自己定下的规矩。“人,并不比其他有生命的东西更有意义;人的出现,并非是造物的顶点,而不过是自然对环境做出的反应罢了。”人引以为傲的自由意志被证明不过是一种虚构,其实质终究不过是各种力作用的结果,均为命中注定。由此,人也最大程度地推卸了自己的责任,只管去行动而不需要考虑行动的后果,“对任何行为,我既不称许道好,也不非难指责,而是一古脑儿兜受下来”。
菲利普无法反驳克朗肖。他本来预期在抛弃信仰之后实现的自由,似乎只有按照克朗肖的哲学才能实现。既然不信上帝,还怎么去相信以上帝为前提和保证的道德?在菲利普放弃学画返回伦敦,在大伯家短暂停留期间,菲利普按照克朗肖的哲学给自己规定了一条“临时性的准则”:“尽可随心所欲,只是得适当留神街角处的警察”。
菲利普把这条准则看作他“在旅居巴黎期间最宝贵的收获”,他认为这意味着精神上“彻底的解脱”和“绝对自由”。此刻他不光不再有信仰,也不再受道德的约束。“是啊,强权即公理嘛。在这种斗争中,社会自成一方――社会是个有机体,有其自身的生长及自我保存的规律――而个人则为另一方。凡是对社会有利的行为,皆被誉为善举;凡是于社会有害的行为,则被唤作恶行。所谓善与恶,无非就是这个意思。而所谓‘罪孽’,实在是自由人应加以摆脱的一种偏见……”
此时菲利普心中有了新的善恶概念,正如斯宾诺莎曾说过的,“所谓善是指我们确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而言”,而恶则“是指我们确知那阻碍我们占有任何善的东西而言”。新的善恶观意味着,道德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标准,而只是有利于我们生存的东西。从此刻起,菲利普摆脱一切束缚,成了“自由人”。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自由人的身份反倒使他面临着更大的危机。
虚无
在伦敦学医期间,菲利普见证了克朗肖的死亡。克朗肖死时孤家寡人,一无所有,潦倒至极――他死得毫无价值。这时菲利普才意识到,克朗肖按照为所欲为的人生准则来进行的生活,其实十分失败。
克朗肖的哲学的确具有力量,但是问题在于,这种哲学只具有解构意义,却没有任何建构。在他那里,旧的世界观噼里啪啦全部崩解,成为一堆瓦砾,而他却不想给出或许也无力给出一套新的世界观。为所欲为的准则反倒令他失去了行动的目标和意义。他就这样在碎砖烂瓦中活着,活得混乱又窝囊。他蔑视俗世的奋斗和努力,所以放荡不羁,终日酗酒,在醉乡里成为国王;他藐视俗人平庸的幸福和安宁的快乐,所以拒绝婚姻,和一个同样“为所欲为”的女人胡乱生活在一起。他远离常人的生活,远离家庭和秩序,终日在自由中放纵自己。他的哲学充满力量,令人肃然起敬;但他却在现实中遭到可耻的失败,在死后未对世界产生任何影响。在别人眼里,他只是无力改变自己潦倒境遇的可怜虫,在泥潭中自暴自弃越陷越深。从一方面来看,克朗肖解构了人生;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也让人生把自己给解构了。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所暴露的,同样是这个问题。一旦人接受了为所欲为的真理,一旦人的善恶观、人的责任和意志均被消解,那么就等于说,人有理由像动物一样活着。这当然不是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莎想得出的答案。为此,继彻底解构传统世界观之后,斯宾诺莎致力于重建新的纯理性的世界观,在其中人要有秩序有理性的“为所欲为”,然而这几乎等于说,人不应为所欲为。斯宾诺莎所陷入的矛盾似乎告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来说,为所欲为的准则是十足毁灭性的,在其上建筑不起任何稳固而安宁的生活模式。克朗肖的混乱生活就是一个例证。
然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对于自由人来说,“为所欲为”的真理和命定论相伴相生,它们使他拥有最大勇气去行动,又不需要自己去承担行动的后果。然而这种无所承担却恰恰暴露出近代以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即虚无。克朗肖有一套完整的人生哲学,但竟然因此不再知道生活的意义。如果人最终要像动物那样生死,以动物的逻辑活着,像菲利普所质疑的,“去掉了天职,去掉了善与美”,那么生活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克朗肖曾给菲利普出了一个谜。谜面是一卷波斯地毯,他要菲利普从中猜出人生的真谛。波斯地毯美丽而繁复,有着神秘莫测的图案和错综复杂的编织格局。它巧夺天工,但就是让人猜不出它的真正含义。它美得毫无意义,毫无目的。
而克朗肖的谜底正是:生活毫无意义。在菲利普穷困潦倒尝尽世间百般滋味终于悟到这个谜底之时,他想起了东罗马帝国国王在临终前听到的一句真理:“人降生世上,便受苦受难,最后双目一闭,离世而去。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菲利普知道克朗肖的生活,知道那终日酗酒、穷困失意的生活微不足道;他也见证了克朗肖的死亡,知道他死得无足轻重,只供一个无聊文人写了篇漂亮文章。而这都不是关键。“问题倒不在克朗肖是死还是依旧活着,哪怕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克朗肖这么个人,情况还是如此。”在这里,生活的意义受到了最大的质疑。
虚无感笼罩了这群不再有信仰,也不再相信传统道德的自由人。“人生像是一片无法摆脱的混沌。人们在这种无形的力量的驱使下四处奔波,但是对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他们却一个也回答不出,似乎只是为了奔波而奔波。”面对这样的虚无,克朗肖的沉沦似乎是有理由的,因为他知道,即使认真对待生活,努力追求,不懈付出,但终究也无法获得生活的意义。
重生
生活毫无意义。菲利普在最为潦倒、过着平生最无聊的生活时悟到了这一点,此时他的心头竟“掠过一阵狂喜”。生活毫无意义――这句话中并不仅仅包含深沉的悲怆意味,它还暗示他并不需要太过于在意他的潦倒。
克朗肖在虚无面前走向了死,而菲利普则在虚无面前获得了重生。这其间关键在于,克朗肖不能接受毫无意义的生活,所以面对虚无他感到致命的绝望;而菲利普则并
不认为毫无意义的生活不值得过。菲利普意识到,波斯地毯本身没有任何明确的意味,但它那神秘的美,那繁复的花纹必定曾经给予编织人以及观赏者乐趣。如果生活是这样一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地毯,我们是否可以满足于它那美丽而复杂的格局呢?失败、潦倒、不得志、失意都将作为特别的设计被编织进去,令整块地毯的格局愈加复杂,充满神秘之美。当菲利普意识到这一点,他不禁释然了,他不再为自己的失败耿耿于怀了。
重要的不再是地毯本身的意义,而在于编织地毯时的乐趣,在于最终完成这块地毯,在于这块地毯最终必将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格局。然而,最最重要的是,要爱这块地毯,要尊重自己的努力,不去随随便便编织它。至于人力之外的事情,则顺其自然。
因此,正如尼采所说的“爱命运”,首要的原则是爱生活。而克朗肖缺乏的,恰恰是对生活的爱。他自己未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菲利普决定放弃学画来辞别克朗肖之时,克朗肖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气说:“干吗不干了呢?”在他看来,显然做别的事也不会更好。
菲利普回答:“我想是因为我爱生活吧。”
听到这个回答,“克朗肖那张平和的圆脸上形容大变。嘴角骤然垂挂下来,眼窝深陷,双目黯然无光。说来也奇怪,他竞突然腰也弯、背也驼了,显出一副龙钟老态。
“‘是因为这个?’他嚷了一声,朝周围四座扫了一眼。真的,他连说话的声音也有些颤抖了。”克朗肖意识到,菲利普还爱生活,而他已经不爱了。这是他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此时菲利普还悟到,虽然每个人的地毯都必然在细节上有着千差万别,但大部分人的地毯有着一种相似的格局:“有一种格局,最明显,最完美无缺,同时也最漂亮动人。这种格局是:一个人呱呱坠地来到人问,渐渐长大成人,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为挣片面包而含辛茹苦,最终蹬腿弃世而去。”菲利普最终为自己的地毯选择的,也是这样一种格局。他向贤淑善良的莎莉求婚,预备了结婚,干活,生儿育女,最后悄然去世。“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然而却是最完美的人生格局。”
然而菲利普也并没有全盘否定克朗肖的地毯格局。“生活还有别的样式的格局,这些格局虽杂乱无章,却是妙不可言,幸福从未涉足其间,人们也不追逐功名,但从中可以感觉到一种更加乱人心思的雅趣。”菲利普也曾向往着别样的生活格局,他很早就计划着去西班矛做一次旅行,并希望去神秘的东方游历一番。他悟到人生苦短,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尽量博闻强识,领略大千世界的生活之美。而这需要过漂泊不定的生活,意味着与大部分人不同的生活格局。他要像格里菲思那样轻易抛弃掉爱他的姑娘,做个不负责任的浪荡子。
篇9
【关键词】理性精神 德育 启蒙
在当今的多元文化社会中,日益彰显出主体性的个人拥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和私人空间,人类在迈向科技时代的同时也将世界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事实世界,一个可以彻底被认知、被掌握的世界,曾经依附于自然的我们已将自然看作是服务于自己的工具,日趋功利化、物欲化,陷入了深不见底的泥潭。毫无疑问,我们陷入了理性的危机,学校现行的道德教育缺失理性精神的教育,应引起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
一、理性精神
理性,顾名思义,就是个体所具有的本性,即理智的精神。每一个人都有理性,不论贫富贵贱还是男女老少。理性起源于人的历史性存在,不是先验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而是一个逐渐生成的过程。理性是在人的历史性的存在中生成的一种人的基本精神。[1]苏格拉底认为,理性是驾驭灵魂的马车,使人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使其达到良善。而理性生活是人类最高的生活,也是完全自我实现、回归自身的生活。理性关涉到个体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正当行为的态度和精神,体现了对美好生活和价值的崇高追求。追寻美好生活是人类精神的终极目标和宿命,而理性则是帮助我们实现理想的有效工具,是指导我们参与实践活动的智慧。只有依靠理性,才能改善生活、改善社会。
理性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方面,通过给个体提供普遍性的准则作为生活实践的指导,在支配自我的同时帮助个体形成正确和良善的行为,使个人成为“善”的人;另一方面,理性也在寻求着公共生活秩序的和谐安稳,避免出现暴力或冲突,使社会成为“善”的社会。理性不等于“善”,却是通向“善”的最佳途径,也体现了精神对“善”的追求与向往。虽然每个人的理性各有不同,更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然而,理性作为一种普世的价值准则和生存智慧,却无时无刻不在指引着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过程,掌控着生命前行的航标。
理性虽然是每个人的本质所在,但却不是天生的、先验的,而是需要“唤醒”的,从内部激发的,而有能力承担这个重要任务的,只有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正是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文化传播,整齐而有效的制度保障,再加上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广阔的社交空间,为理性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道德教育旨在培养个体的德性品质,即对真、善、美的良善生活的永恒追求,这一目标与理性精神的内涵完全契合,同时也为理性的培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最佳场所。
二、理性的本质――道德导向
理性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人在价值选择和决定中的自主性,使人成为真正的道德主体。没有理性的指引,生命无法追寻美德和追求优秀与卓越。根据上述理解,理性的本质在于道德导向,以终极道德目标和价值准则为指向,以期实现个人的道德内化,成为自觉的道德存在,从而实现个人卓越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理性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教育才能使理性有得以产生的可能性。
道德教育无疑是要培养有德性的人,这是针对人的精神本质而言的。而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已经简化成了人人可以学会的技能,成为空洞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道德教育关注的仅仅是一个人是否遵守规范、符合要求,却不关心一个人是否真的是具备德性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人即便是严格遵守道德规范,也只不过是一个失去道德自我和内在道德品质的“空壳”。实际上,道德教育必须回溯到道德自我中去,我们的道德自我是“一种道德记忆和道德向往、道德情感和道德经验交织成的核心,它使得我们每个人具有自己的道德理想,具有自己的德性特征,可以形成道德上的自我辨认、自我认同、自我形象”。[2]而理性可以给予道德理想以合理性的支撑与协助,为自我的道德建构提供智慧与方向的指引。理性不断地让个体询问自己: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道德的?如何辨别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个人应当如何面对和解决生活和实践中的道德问题?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不仅着眼于实践层面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更需要关注道德的内化,道德个体的生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理性的热情与鼓励,理性的生成无疑构成了道德生活的基础。
理性不仅是实现个人卓越生活方式的必需条件,也是实现公共生活的正当秩序的必要前提,是治理社会生活使其走向更好的基础。理性的目标包含着公共善,因为理性也是公共生活的引导,理性具有公共性。[3]人本应是公共性的人,正是公共领域这一纽带联结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然而,现代社会中对“个性”“自由”的过分宣扬导致了“道德冷漠”,因而进一步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疏远与信任感的缺乏,也造成了个体对公共生活的排斥,造成了“个体性必然与公共性相对立”的观念。实则不然。每个人都隶属于公共生活,都是“共性”的存在,都有参与公共生活的需求和义务。理性的萌发引导着个人从自利性走向公共性。理性的人意味着能获取公共价值的支撑和他者的关怀,更好地参与公共生活的治理和公共生活智慧的获取。理性实现了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和谐,导向德性的培养和良善生活。
三、理性工具化的道德后果
自古希腊时代以来,古今学者都亘古不变地专注于理性问题。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种理性: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而康德则将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康德将理性问题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是他使理性日益狭隘,演变成了作为工具和方法的工具理性,理性成为人类用来主宰世界的工具。理性的对象化与工具化无疑带来了科学与技术的繁荣,但同时也暴露了人类企图掌控、驾驭自然世界的野心。在理性把世界当做对象的时候,世界仅仅作为一个物性的集合体,是可以设计、可以操纵的物体。人变成了单纯的物质实在,成为科学与技术的对象,人像物一样被生产、被制造,人的尊严和精神的独立性不复存在。[4]理性工具化不仅导致了对自然的控制,同时也导致了对人的控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科技的应用与发展,人逐渐沦为技术的奴隶。伴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人也越来越功能化、工具化。人们不再关注价值理性的意义所在,不再关注道德的本真特质,在工具理性的驱动下,对金钱、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生活的唯一目标。教育作为传播优秀文化、提高个人品质、追求道德生活的“圣地”,在面对理性工具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之下,也面临着教育效果急剧衰减的危险,濒临人性危机,造成了道德教育的异化。
1.道德教育边缘化与低效性
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教育一直处于被动的适应性地位,注重社会本位功能的发挥。在工具理性的霸权与主宰之下,道德教育也不得不附和这一工具化的步调,偏离了道德教育的本真――关注个性发展、提升个人品质、崇尚德性追求。本应彰显文化价值与生命价值的道德教育受到了侵蚀与打压,道德教育演变成了空洞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机械灌输,培养出的只是“道德冷漠”的孤立个体,无法深入培植个体的内心世界,放弃了对生命与价值的追寻与思考,这样的道德教育根本无力承载“德性人”的培育。
2.道德教育工具化与功利化
理性的工具化倾向影响了道德教育,使得道德教育偏离了正当的价值与德性追求的轨道,过于强调道德的灌输与限制,远离了个体的内在道德需求,陷入巨大的困境。一方面,道德教育将生命个体当成工具,忽视其人之为“人”的存在。要想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就必然会被塑造成模式化和标准化的“产品”,教育成了技术训练的场所。既缺乏人道德情感、道德理想、道德价值的熏染,也不注重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彰显与体现,道德教育沦为教条主义的强制灌输。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将物化、利益化的德性品质奉为高尚品质,吹捧“获利”及“享乐”等欲望的满足。人固然有发自本能的物质需要,然而当代社会的人患上了“物欲症”,对物质和享乐的需求不可遏制。
3.人的主体性丧失与人性虚无
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而非行为控制或规则训练。工具化的道德教育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只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支配与被支配的强制过程,无视人的情感、蒙昧人的心智、抑制了人性的发展,造就的只能是工具化的人。[5]这种“去人性化”的道德教育彻底否定了个人的理性精神,旨在生产驯服的身体与心灵。
四、理性精神的教化――启蒙
在工具理性肆虐的现时代,理性已经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终极价值追求的向往,“成为实际利益的一种工具性的、合理性的算计……败坏着生活的品质和精神的品质,败坏着社会风尚,而且将窒息人们追求优秀和高尚的精神,导致精神的死寂”。[6]理性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人的本质需要。而理性作为一种精神品质的获取与发展,是一个教育性的过程。理性的生成必然依靠教育的启蒙,依赖教育为理性提供的实践机会与空间。只有启蒙,能够激发人们渴望探索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
启蒙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启蒙指兴盛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广义的启蒙最一般的特征是精神的延伸性。[7]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使人类从自身所遭受的幼稚状态中解放出来。”[8]他强调独立思考的勇气。启蒙并不是直接告知个体应该如何思考,而是“开启蒙昧,使其明白事理”,启蒙暗含着每个人都有理性,理性是个人的本质特征,但不是生来就有,而需在共同生活、交往、实践过程中自我生成,只有理性对自我的治理才能实现个人的内在和谐与公共正义。简而言之,启蒙就是激发人的思考,实现精神的延伸与超越,从而萌发理性。启蒙是一个由内而外激发理性的过程,不是从外部强加于人的灌输,也不是直接告知或罗列各种关于理性的知识。而将启蒙的重任交由教育来完成,可谓是事半功倍。教育启蒙在于以“有作为的生活”所需的价值理想引导被教育者焕发出追求美善生活和真理的精神动力。以这种启蒙为使命的教育是教化得以存在的形式。[9]教育启蒙就是以教育中的丰富资源,比如说传播文化的教师、纪律严明的集体、平等交往的公共生活,以及普世性的价值理念和思想体系,为个体提供激发理性的土壤和空间。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只有个体自觉地将来自外部的各种“力量”转变成自身的“智慧”,理性之门才会开启。
教育启蒙包含了个性、自由、平等、民主等多种价值观念,要求教育提供平等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运用理性的机会和空间。启蒙的对象是个人,因为个人是生成理性的终极单位。自由也是理性精神的必要条件,理性精神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发展。每个人作为理性的主体,无疑是平等的,每个人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都是平等的。教育必须保证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追求实质平等。启蒙同样也体现了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每个人的理性成长都有足够的空间。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参考文献:
[1] [2] [3] [4] [6] [9]金生.规训与教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冯建军.工具性教育及其反思[J] .江苏高教,1999(2).
篇10
关键词:微信;人际交往;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一、引言
我们给于人际关系的一个简单定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时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这种人际交往反映了人的社会性。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交流手段―网络交际,随之有了许多的网络交流平台,人与人的交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而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微信。本文将分析探讨在微信中的虚拟语境下的人际交流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语境交流的互动关系。
二、理论基础:合作原则与Y貌原则
语言学家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他认为双方是抱着合作的态度,并且共同遵守着一些基本原则以便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然而,人们在交际中并不总是能够遵守合作原则,有时也会有意无意的违反合作原则。针对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许多现象,学者利奇等提出了礼貌原则,其被称为是对合作原则的拯救。礼貌原则也划分为六类: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赞誉准则。
三、分析研究与探讨
(一)虚拟语境人际交流与真实语境人际交流的互动关系
微信聊天主要是以键盘输入的文字为载体进行的,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口头交流,也不同于传统的书面语言,是一种特珠的会话交流方式。我们说微信聊天它不同我们日常交际生活的口头交流,是因为微信聊天者是通过键盘输入文字进行交流。所有聊天的记录都可以被保存下来,只要你不主动删除,参与聊天者可以返回查看自己与别人之前的聊天记录。在现实生活的日常交际中我们常常会用到的比如眼神、手势等非语言手段,在如今微信聊天过程中也能借用相应的符号以及非常丰富、形象生动的表情符号来替代这些非语言手段。我们说微信聊天它又不同于书面交际,由于受时间、网速、手机性质等客观方面的影响以及聊天者的文化水平、打字速度等主观方面条件的影响,聊天用语充满了口语化。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非正规化、非完整性。语用学中的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在微信网聊过程中仍然存在,但是被遵守的程度与现实生活中不太一样。要添加一人为微信好友必须要先申请身份验证,这是坚持合作原则的第一步。而且在聊天过程中大多数网友都会自觉遵守合作原则,不会有意去违背合作原则。但由于网聊大多是以键盘输入的文字为载体进行的,会因为着急或节约时间,又不方便发送语音,那么聊天者会有意把一个完整的长句写得很简单,或由于输入法的问题,打出同音但不同意的词语也是常有的,诸如把“上课”打成“尚可”,这样违反了质量准则中的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语的次准则,影响合作原则的执行。但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会话方式不会让人感到不礼貌。
六度分隔理论,即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五层以内的熟人链和任何其他人联系起来。我们知道现如今微信中的社交网络也是如此,只要知道对方的微信号、QQ号或手机号,我们就可以加对方为好友。这种形成的微信社交网在扩展我们的人际关系网和加快陌生人熟悉程度上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在与陌生人面对面交流沟通时,我们或许会感到尴尬,词穷,无所适从。然而,当通过微信与不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交流时,就不会出现上述的尴尬。并且通过朋友圈的信息分享、评论回复、互相点赞等过程增加双方的熟悉程度,从而彼此之间的陌生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再者,微信还有群聊功能。我们任何一个人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然后邀请自己的微信好友加入群聊,微信群组成人员人数上限为500人,然后通过分享群二维码邀请微信好友加入群聊。在群聊过程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还可以互加好友。这样一来,你在原本只认识熟人的基础上,又认识了更多的你的朋友的朋友,扩大了自己的交友圈。这种社交网络在六度分割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虚拟语境人际交流与真实语境人际交流的相互交叉与融合。
在微信这种熟悉的交际关系网中,微信并不只是相熟家人朋友间的聊天,更是成为工作、洽谈、网上购买的主要沟通方式,它支持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支持语音聊天、视屏聊天等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微信交往中常常会出现真实人际交往中想要表达却无法通过微信来表达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通过语气、语调、眼神或表情等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在微信交往中,我们表达感情的符号则由微表情、图片、文字等代替,双方处于不同的地点空间,彼此不能面对面交流,因此无法对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做出清晰的判断,甚至会出现误解误判。再者,如今人们过度沉迷于微信,导致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进而影响到正常的休息、上班及学习。人们长时间的置身于虚拟世界,满足于虚拟语境下的人际交流而回避真实语境人际交流,与人交往只停留在图像和表情符号的层面,不能进行深入了解和交往,缺乏亲身与人及自然的接触,造成真实语境人际交流退化,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有这样一句网络戏语,即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而是我就在你旁边,你却在刷微信“朋友圈”。曾在电视刚刚普及进入中国的时候,就有人批判电视机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疏远,人们将大量时间用来观看电视节目,而无暇顾及与坐在身旁家人的情感交流。在当时电视机对于普通大众仅仅是单方面的输出,而如今的微信则是具备了各种五花八门吸引人注意力的功能,能满足与人们输出与输入双向的需求,因此需要个体投入相应的精力与时间于这种虚拟空间的人际交流而没有精力经营现实社交网络。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在虚拟语境下营造的的人际交流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产生了割裂。
(二)从微信常用语 “嗯”与“嗯嗯”研究人际交往
在每一个人的微信聊天中,“嗯”与“嗯嗯”这两种表达非常的常见,然而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又是千差万别的。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甲:张三,我们下午去爬山,比比谁能最快爬上山顶吧!
乙:嗯。
丙:张三,我们下午去爬山,比比谁能最快爬上山顶吧!
丁:嗯嗯。
以上(1)(2)两个例子中面对甲和丙的同样的提问,乙和丁却不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它所表达的意思以及反馈给对方的信息和感受却也是千差万别的。在(1)中,甲说的“张三,我们下午去爬山,比比谁能最快爬上山顶吧!”这句话既是一个邀请也是一种提问。那么根据格莱斯的会话原则中的量准则:所提供的信息应是交际所需的,且不多也不少。我们应该给甲肯定的答复,明确的答应他的邀请或者明确的拒绝甲的邀请。而(1)中乙给出的答复是“嗯”,很明显它违背了量准则中的次准则:所提供的话语应包括交际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一个简单的“嗯”,我们可以理解为答应了这次邀请,也可以理解为是对甲提出的这个邀请的冷漠态度,同样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乙很忙,这是对甲的敷衍。这样的回答同样违背了利奇的礼貌原则中的次准则―一致原则: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增加双方的同情。可想而知,得到这样的回复的甲的心里感受是如何的,好心邀请别人却得到了这样的一种回答,说不定甲乙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在(2)中,丙同样的提问“张三,我们下午去爬山,比比谁能最快爬上山顶吧!”,丁的回答“嗯嗯”却是更加的适宜。多一个字我们就知道丁给了明确的肯定的回复。而且“嗯嗯”是叠音字,简单说就是音节的重复,这会给人一种活泼可爱、温暖亲昵的感觉。因为经常使用这种叠音字的受众就是儿童、婴幼儿,我们对婴幼儿的独特感受就是婴幼儿的可爱、天真、没有任何不愉快以及温暖。所以当我们在微信聊天中,使用“嗯嗯”这样的叠音词时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因此,我们可以看出(2)中丁的回复不仅遵守了合作原则,提供给了对方交际所需的信息。而且遵守了利奇礼貌原则中的次准则―一致准则: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由此看出,丁的回复是很得体的。
四、结论
目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类手机应用软件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之处。而微信,更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而凡事有利就有弊,在微信带给我们如此多的好处与方便的同时还应区别微信中人际交往给真实人际交往的不同之处,并且警惕这种虚拟虚拟语境人际交流带给真实语境人际交流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武,魏华,微信聊天中“嗯”和“嗯嗯”的区别[J],《意林》:28-29.
[2]何自然,冉永平,2010,《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勋,2006,[3]QQ聊天的会话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28):174-175.
[4]郭禹汐,2015,微信“朋友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