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10:0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积累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提到语文,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作文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学生一写作,嘴里就念着: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烦心。难道作文就真的那么难吗?事实并非如此。学习要靠积累,作文也要靠积累。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谈的就是积累,字、词、句要积累,写作材料更要积累。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才能写出佳作来。由此可见,写出佳作就需要积累,积累是写出好文章的必要条件。
首先,生活的积累。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深入生活中,投身大自然的怀抱,让学生在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取之不尽的素材。比如妈妈经常提醒你:“热了就把外套脱了!”“做作业要专心!”“把头抬高!”其中包含了多少关心和爱护啊!再比如开个家庭联欢会或者来做个小游戏,家人的表现一定各不相同;最近,家里面谁最开心?谁做的家务事最多?你仔细观察了吗?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那么,家里的乐事、趣事、烦心事,事事可入文。只要学生用心去观察,那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神情的祝福,雨中送伞的情景,深夜相伴的灯光,都会成为令人感动可写的内容。关注生活,还可以积累生活中许多鲜活的语言。如谚语、俗语、歇后语、寓言、民间故事。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作文心田,就一定会让自己的文章增添色彩。
其次,课本的积累。学生语文课本的文章是经过许多知名专家深思熟虑,反复筛选检验的名家精品。那些文质兼美的名篇将我们带进了神奇的世界,向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作品中所表现的丰富内涵,巧妙构思,精美语言为学生积累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在课本里有抒写认识感情的精彩篇章,有文情并茂的写景名篇,有引人深思的哲理文章,有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文体,引人入胜的情节。在课本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体会到人间的亲情伟大,了解到不平凡的探险之旅,走进广袤的人文世界,从而得到语文的滋养和审美的陶冶。课文中丰富的词汇,优美的文句,特别是古典诗词中的名言警句以及说理抒情写景名段名篇,要求学生去背诵,能做到烂熟于心,出口成章。中考高考的佳作很多材料就是来自课本。比如:2000年广东一考生作文《答案》这样写:“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样的?'。有人会说'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像这样运用课本材料的例子举不胜举,也更好地说明;丰富的课本积累能让学生作文锦上添花。
再次,阅读的积累。这里提到的阅读是指课外书籍的阅读,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内容有限,学生就有必要阅读课外书籍,来获取更多更好的积累。尤其是阅览名著,可博采众人之长,让学生得到丰富的积累,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语文素养。同时,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以及当代美文,应采取正确的方法,既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又不至于在书海中迷失方向。学生在书海中遨游,可以去探索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去欣赏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去享受知识,享受语文的乐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读书,读好书,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为写作夯实了基础,学生在写作中就会文思如泉涌,大放光彩。
最后,传媒的积累。当前学生接触最多的传媒应该就是电视。由于看电视,学生的独立性、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进一步加强,电视中有很多节目令学生大开眼界。他们通过电视的广阔视野,从电视荧屏上学到的底细不亚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电视是孩子们的第二家庭,第二课堂,为他们打开了一个精彩的世界,也给他们汲取营养,积累材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电视中一些优秀的电视栏目,如“探索发现”、“焦点访谈”、“百家讲坛”、“艺术人生”等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关注周边的五味生活,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在观看电视过程中,可以积累和品位自己喜欢的节目导语、歌词、流行广告等。把他们运用到写作中去,就别有一番滋味,又多了一道美味佳肴。学生生活的范围较狭窄,教师就要鼓励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亲身感受体验生活,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发现、理解、感悟积累下了,把观察所得变为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所读的,所看的化为自己的东西,写作就会左右逢源,言之有物,文章就更能光彩照人。
篇2
关键词 素材;意蕴;积累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
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是积累素材的最佳途径。留心观察,用心想象,细心体会。对可喜可悲,可憎可爱的人和事要“情动于衷”,才会“不吐不快”,有如活水源头,泉涌不止。就如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感情世界的波折,只要留心观察,用心品味,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可成为写作的素材。品读生活这部无字书,永远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意蕴。同窗情,班级里的趣闻乐事,家庭的烦恼与抗争,社会的时常与留俗,世界的和平与冲突,这一切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点滴,产生共鸣。
二、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
我国古代文人曾有“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之说,并这样来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读书如销铜,聚铜火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只有“劳于读书”,方能“逸于作文”。 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中国人也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讲的就是阅读对于提高学生作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要扩充作文素材,是必须要进行广泛阅读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见微知着,才能源头有活水。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只有阅读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
三、指导学生学会素材积累方法
1.指导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写作者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就是自己的见闻和感悟。如: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感情世界的一喜一悲;班级里的趣闻乐事;家庭的烦恼与抗争;社会的流行与凡俗等。只要是能够触动心灵,无论是大事小事,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间接经验就是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如:课内课外阅读的书报杂志;看到的电影电视节目;还要听别人讲许多故事等。
2.指导学生归纳梳理素材的方法
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以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归纳梳理,以便于在写作时运用自如。对素材进行归纳梳理的基本方法是进行分类。对素材进行分类的标准很多,如:写景的、写人的、写事的等。可以让学生根据他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教师只需加以简单的指导就可以,比如,外貌、心理、神态、肖像、动作等可以归纳为写人类;班级里的趣闻乐事;家庭的烦恼与抗争等归为写事类等。
3.指导学生加工整合素材的方法
归纳梳理好的素材,还需要进行加工整合。同一个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就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主旨,比如,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既可以用来论证开拓创业,又可以用来论证敢于实践,还可以用来论证不断求索。只要勤于动脑,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些典型素材进行分析和加工整合,就会发现,许多的素材都是多功能的,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主旨。
4.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素材
篇3
没有积累,不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没有积累,必然是井底之蛙,见浅识窄;没有积累就不可能万贯余财,左右逢源。人生的成功也离不开一步步的积累 …… 所以,人人要学会积累,积累知识、积累经验 、积累人生……
所以,人人要学会积累。例如,积累知识,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知识,那么这个人说话会语无伦次,别人听不懂他说的话。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会变得越来越笨拙。别人提出的问题,就一问三不知。这样,你就体会到积累知识的重要性。
积累经验,如果XX干什么事失败了请不要灰心,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然后在总结总结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积累人生,人生是人生中的主题。在这条道路上有悲 、欢、离、合。如果我们积累人生的经验这样就不会走入歧途。
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积累是不可缺少的!
篇4
关键词:读 记 积累 作文 素材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作文是学生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是语文教学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初中生的写作内容虚假、空洞、乏味,作文中常常出现“假”、“大”、“空”、“抄”的现象。当务之急就是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作文素材,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一.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作文素材来源于实际,来源于生活。而初中生的经历少,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简单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与感悟。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1.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做什么事情就有了内驱力。观察兴趣是慢慢培养的。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观察,写观察日记,把一些观察日记拿出来与我的学生分享,让他们在分享到一些趣闻趣事时激发起观察的兴趣,希望自己也能把看到的一些新奇事物记下来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学生邀请我和同学们分享他们的观察日记时,我总是很高兴地听,及时表扬他们无私奉献——愿意把自己仔细观察得到的原始写作素材拿来与大家共享。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他们带我和大家一起去共观察同分享,然后我针对学生观察得到的记录提出一些观察及记录的修改建议。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及时捕捉新鲜的有意义的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某一具体事物时,首先明确观察的目的,使学生观察能有的放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的方法和顺序,进行有条理地观察。同时注意有重点地观察,观察要细致。观察过后要写下观察记录。
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学生对观察产生一定的兴趣,掌握一些观察的方法之后,我们要经常督促学生细心观察,写观察记录,并且在书写观察记录时最好结合自己的思考,努力在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时,能看透事物的本质。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了。
二.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报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大量读书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教学中,要让学生大量读书,增加阅读面,提高阅读水平。精心选择好的文章向学生推荐,可以是新闻、科普、故事,可以是小说、散文、杂文,只要有益于学生成长都可以读。
读书时,要求学生进行摘录和写读书笔记。摘录下书中的精华,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以及对书上内容的思考。只有动了笔,做了摘录,写下读书笔记,才能把学生的思维融入进去,也只有真正地思考,读书才能消化。
摘录片段,书写读书笔记是积累作文素材的一个极好的方法。
三.加强背诵,培养语感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这样写道:“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袭,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把别人文章里的好处变成自己的……”由此可见写作文需要积累的大量素材,除了观察与阅读,还需要背诵。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多背。
四.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极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日记可以记下我们看到的东西,天长日久可以培养我们对周围生活的敏锐观察力;日记可以记下我们读书读到的东西,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日记可以记下我们读书想到的东西,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写日记本身,就锻炼了我们写作的能力。
篇5
关键词:作品写作 写作素材 积累研究
一.写作素材的含义
写作素材,是指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未经过加工的原始材料。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其无疑是进行写作的基础,倘若了没有了素材,写作也就无从谈起。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中,恰恰是这个最基础的环节,却成为了学生写作的最大瓶颈。多数学生都感叹无从可写,为了达到文章的字数要求,只能东拼西凑,使写作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说,写作素材的积累问题,理应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解决好了这个问题,整个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二.小学生作文写作的素材的积累途径
1.加强生活体验
家庭是学生成长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且家庭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家庭成员、朋友之间的交往,也有家人的共同经历等。而且家庭生活总是饱含着浓浓亲情的,通过对家庭生活的记录和表现,还能让学生获得一种感恩教育。再次是从学校生活中获得素材。学校和家庭一样,也是学生生活和成长重要场所,学校中的同学、老师、学习、活动等,都可以写进作文中。特别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已然十分丰富多彩,只要学生稍加观察,便能够有巨大的收获。最后是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素材。小学生也是整个社会的一份子,不能因为学生的年纪小,便阻碍他们与社会的联系。相反,应该多制造一些机会,鼓励学生和社会接触,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成为写作的又一素材来源。
2.掌握观察方法
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语道出了观察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当素材摆在面前的时候,要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观察方法,发现素材的特点和价值。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是要全面仔细的观察。受到年纪的限制,小学生观察具有笼统、不精细的特点,往往都是一种草草了事的观察。所以教师要予以有针对性的引导。比如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自己的全身的器官,用眼睛看、用鼻子嗅、用双手触摸、用大脑思考等,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运用,尽可能获得对对象的全面了解。要针对观察对象的特点,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观察一个苹果,就从要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来进行,力求一种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观察效果。其次是学会观察次序,观察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才能保证观察的全面和深入。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观察顺序。一种是时间顺序,如日夜交替、四季轮回等;一种是空间顺序,如物体所发生的空间上的移动等。一种则是逻辑顺序,如一件事情从起因――发展――结束的全过程等。可以说,学会了观察,就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素材的眼睛。
3.提升阅读兴趣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往今来的文学创作,无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通过阅读,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陶冶了情操,更为写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具体来说,首先是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针对小学生的年纪特点,教师可以多用活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举办故事会、辩论会、课前演讲等,以课堂演讲为例,每节课前的几分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演讲,或是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是讲述一件自己难忘的事情等,或是针对某一个热点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等,而为了获得良好的表现效果,学生自然就会积极主动的阅读。其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需要,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所以应该充分重视这种习惯的养成。具体来说,要尽量多给学生阅读时间,让他们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同时教师也要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爱上阅读,善于阅读。
篇6
一.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素材
自古以来的读书人都非常重视在阅读中积蓄力量,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对于中学生言,阅读也是他们吸取养分,茁壮成长的沃土。阅读是一种内化的吸收,写作是一种外化的表达,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那么通过阅读拓展积累的途径有哪些呢?
首先,初中阶段的6册语文教材共计约200篇课文,这些课文大多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是学生阅读首选和必选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分类积累,如按亲情、成长、爱国、自然山水、科学探索、社会现实等题材分类积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而建立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库。
其次,阅读大部头名著是学生积累人生体验的必要途径。经典名著都有极强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魅力无穷。正如余秋雨说的:“一个人的人生应该找一些名著来垫底。”除了课本推荐的作品,还有着广阔的名著天地,《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老人与海》、《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飘》、《傲慢与偏见》、《鲁宾逊漂流记》、《茶花女》等等,甚至于金庸的武侠小说。都是应该向学生推荐,并加以阅读指导的。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圈点批注法、抄录精彩片段法、写读书笔记法等进行阅读积累。让学生在阅读中沐浴快乐,收获知识与体验。当然这部分阅读需要时间长,我们提倡最好利用寒暑假期来进行。
再次,阅读一些短小而又充满哲理启示、人生教诲的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萌芽》、《启迪》、《时文选粹》,还有一些语文专业杂志如《散文》、《散文百家》、《杂文》等,这些材料阅读时间随意而又充满实效,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大量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素材积累。那么,利用什么时间来读这类书呢?古人读书有“三闲”。学生们也可以创造并利用“三闲”:早到校的空闲,中午吃完饭的空闲,还有自习课写完作业的空闲。当然,这需要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大力支持。
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如果说读书是学习写作的法宝,那么生活就更是学习写作的法宝。如果说“阅读积累材料”是间接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则更为直接和鲜活。对于生活范围相对狭小的中学生而言,更应该认真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留意家庭、校园、社会中的人和事,观察大自然的草长莺飞,斗转星移,山川之美……只有真正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能在有限的日常生活中最大限度地汲取写作素材的营养,让自己的作文开出美丽之花。
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和实践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比如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篮球比赛等活动,在高兴之余,引导大家写作。要求同学们具体详细地把比赛过程叙述出来,他们写出的同学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等十分逼真,收效很好。各校还组织庆元旦长跑运动、春季秋季运动会等活动。这都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为同学们的写作积累了鲜活的素材。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每年我们都要举行春游、秋游等活动,还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参加清除街头小广告、到养老院去关爱孤寡老人等爱心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事、物,鼓励他们及时地把震撼自己心灵的地方表达出来,把令人难忘的瞬间描绘出来。
篇7
一、加强阅读,增强语言文字的积累。
1.落实好阅读的量
语言的积累总是与一定的读书量相统一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据资料统计,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整个小学阶段可读的文章,总量不足 50万字,这样的阅读量何以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因此要“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多读书”,不断拓宽学生读书的渠道,循序渐进、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学生课外阅读的量。让学生真正在大量阅读中丰富知识,增强语言积累,便于对学生的读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2.把握准阅读的质
语言的积累离不开文质兼备的书籍。好的书是一种精神食粮,可以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如何引导孩子们读好书,尤为关键。那些艺术品位高、故事性强的书籍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
①适合儿童读的中外文学名著以及诗歌散文等等,借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②鼓励学生多接触优秀的作文选以及与语文课本相配套的《阅读文选》、《自读课本》,从阅读中培养兴趣。③指导学生勤翻阅科普类的工具书,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指导阅读的方法
语言文字的积累得益于科学的读书方法,好的读书方法学生会受益终生。
(1)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学中积极引导将课内学到的积累语言的方法及时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如阅读课中对语言的感悟理解、品评体味;对词语的比较推敲、玩味斟酌;对情感的体验解悟。
(2)精读与浏览相结合。精读的作品多数是与语文教材有关的文章。如《名家作品精选》、《小学生阅读文选》、《自读课本》中所选的文章,也包括篇幅不长的素有定评的作品。浏览是对一般读物较快地阅读,以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此,这些读物内容应该广泛些,不管是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历史、科普,还是报纸、杂志,也不管是国内、国外的都可以让学生阅读浏览。
(3)强化背诵。背诵是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手段。纵观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哪一位不在儿时就积累大量的诗文,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语言根基。多年来,语文教学采用的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理解得透彻,教师不厌其烦地讲,殊不知越讲教学效率越低,其主要症结在于违反了“背诵”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为了强化这一手段可以采取以下 3个措施:
1)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训练。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工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工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工夫。一本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教师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2)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
3)每学期补充
8篇左右的诗文和现代中外名篇,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背下来。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篇目,让学生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4)建“源”为“库”,学会搜集整理资料。①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如主要内容的概括,人物个性的总结。或提炼深刻的道理,或摘录警言格句、精彩片断。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心得体会,为写作做好储蓄。②学做文摘卡片。课外阅读时,根据内容,择需摘录,并分门别类整理成卡片:如语文知识、人物小传、成语出处、科普常识等等。作为资料储备起来,以便写作时选用。③学会剪贴。学生平时浏览报刊杂志,能汲取大量的语文知识,其中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教会学生按目标剪辑,归类整理,剪贴成册,形成系列。这样既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又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资料。
二、联系生活实际,丰富语言的积累。
小学生作文常常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其原因是缺少生活的体验,缺乏生活语言的积累。生活处处皆学问,实践活动中老师应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因地制宜地开展多样化的课余生活,也包括充实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学生看得多,听得多,就会想得多,记得多。这样就会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材料。
1.访中厚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讲出了多读书、多体验生活的道理。其中“行”就是要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学习语言。实践活动中,老师有目的、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游览,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语言。
2.仿中学积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语言总是在积累中模仿,在模仿中借鉴创新。生活中孩子处处在模仿,如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人物,模仿老师,模仿父母。因此,多开展一些模仿性的表演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
(1)仿秀表演。让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明星、笑星其幽默的对话、诙谐的语言。学生在仿中练习了表达,在仿中积累了语言。
(2)仿家庭生活表演。家庭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最好场所。因此,经常组织学生演家庭生活剧:如何招待客人、怎样做客访友、怎样处理邻里关系等等。在“对话”中练习说话得体,在“对话”中丰富自己的语言。另外,活动课中积极组织学生举行辩论会、智力竞赛、即兴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辩中学机智,赛中长知识,讲中练口才,为积累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3.观察善积
观察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方式,不会观察,就不会积累,也就不能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呢?
(1)学会定向观察。语文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对熟悉的人、物进行多方位、较全面、有系统地观察,如观察学校的花草树木,四季变化;观察家庭中小动物生活习性、植物生长规律。并及时把观察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口述出来或记录下来,为写作积聚丰厚的素材。
(2)坚持随机观察。积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生活空间,要求学生凡遇到新奇的、有趣的、感触深的事物及时记录下来,并且长期不断地坚持,这样学生发现和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大大加强,头脑中积累的语言也会更加丰富。
三、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文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地积累语言。要使大脑的语文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勤练笔,使其像教学练习一样,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作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动机。着眼点有三方面:
1.练在知能转换处
如教《月光曲》,为了让学生理解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发下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又如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都是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2.练在思维的发散点
如教《凡卡》最后一段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题目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3.练在情节的空白处
篇8
投资的话,就是一开始需要投资300块钱,但是自己总觉着这样的点赞,好像有点不靠谱,所以自己也就没有投资,第一次提现50元之后,虽然第二次提现受限了,但是自己还是有每天都在坚持着!
然后自己想的就是,每天完成任务也只需要不到三分钟的时间,自己也可以在前期进行投资金的积累,就是自己前期,做最基础的点赞任务,然后等自己攒够投资的300块钱的时候,自己也可以想办法再去投资!
如果到时候这个软件还可以,正常使用,兼职规则还是这样的话,那么自己第一天投资进去,第二天也就可以把投资进去的本钱给返回来,这样的话,即使后期出现什么问题,自己也并没有损失多少!
最近一段时间,然后就是每天都告诉自己说,不要忘了,还有点赞任务,这一项工作,虽然一天占用的时间不多,可是也可能是因为它占用的时间太少了,所以很多时候基本上就是被忽略了~
刚刚自己看软件的时候,里面已经攒了64块钱,然后自己就在想,希望自己能够攒到300块钱的时候,这个软件的游戏规则还是这样的,自己也没必要,损失太多!
有的时候就感觉兼职里面的,陷阱特别多,如果自己一不小心的话,投资进去很可能就是等待自己的血本无归,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变得比较谨慎,有的时候宁愿不去挣钱,也不想亏钱!
篇9
超越一个多么富有生气与朝气的字眼,它是当今社会的热词之一。流连于各类新闻媒体以及综艺之中,无疑为社会提供热血激励的大氛围。相比,回归这一词语的出现频率则是内敛多了。然,当我们疲与奔命之时,回归无疑是上佳之选。因此失去了回归的沉淀生息,超越也便显得无力盲从。如果说超越是流水载舟行,那么回归则是让我们这一些叶叶小舟的心与灵亦随之。
超越本无终点也无止境。它是人生的一场远途。回归使之阶段性,并为每一阶段沉淀,带以全新的自己踏上下一征途,正如古诗苏子所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超越为薄,发而其基础正是回归赋予的厚积。回归不是停止,而是加速器。在人生的起伏变化之中,回归,让我们保持水一般的深沉稳重的思考,从而避免在湍急中深陷漩涡。
如果没有回归为超越打下基础,行路中即使看遍风华,识尽喧嚣红尘也不过从全世界路过而终无法超越,回归过后的一次次升华将超越的每一阶段过程化,而非片段化。不仅如此,回归不仅是过程中的暂缓,更应回归本心初衷,我们不断在超越中索取,便愈发无法减速,在疲于奔命中遗失方向,然后再脱离初衷的轨道上,即使再快也中是倒退,而非超越,同样超越也是回归的前提,在超越中收获,或者遇到障碍,都为回归赋予的内容,回归不是停滞不前,没有进取之火的点燃,回归也不过是进途的暂停键,漫漫长路,何必急于流星飞火,也不必兢兢于路前。超越与回归相辅相成,才叫汇成前进的道路。
回归,赋予大步流星以闲敲棋子的雅致,赋予人生以轻重缓急的百态,回忆更为超越指明方向,他是月光浮起的灯,是深涧带来的每一阵清凉,给疲惫浑浊的双目以清明,给喧嚣浮躁的心以誓与浮云散的清朗。在超越的累积中回归,在回归的升华与沉淀后继而超越,自是第一流有人物。
篇10
汇文中学语文老师丰来迎说,有的考生打算临考前再集中积累作文素材,这是错误的想法。从现在开始,考生就要注意积累。将近100天的时间,如果每天能积累一个素材对写好中考作文很有益处。
平时生活中,考生要注意仔细观察,注意生活中一些简单细小的事情,这些都能成为写作时的素材。对自己平时写得不错的文章,考生也要加以关注。分析自己写得好的地方,找出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修改润色。积累作文素材,还需要考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如奥运会火炬传递、奥运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等,学会把这些社会热点事件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丰老师说,有的家长盲目给孩子买各种参考书,这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其实,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搜集作文素材。面临中考,孩子学习时间紧张,没有太多时间看课外读物。家长平时读书看报时,可以把自己觉得感动的文章推荐给孩子,但要注意推荐简短的文章。考生自己也可以搜集一些精彩段落、名言警句,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北京考试报记者: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