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
时间:2023-04-10 17:2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道教认为,天地与人皆合于自然之道,万物都是按照“道”赋予它的秉性,有自然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也没有任何理由去干扰它,更不应该随意对它进行伤害。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应该与天地合其德,对万物“利而不害”,辅助万物自然生长。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呢?老子认为,人要效法天、效法地、效法道,遵循道的自然法则,进而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葛洪《抱朴子内篇》称:“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这里所说的“任物自然”,就是要人们遵循客观规律,顺乎无为之天道,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
然而,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处。《黄帝阴符经》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者既安。”可见,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是天道自然的法则,自然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万物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生共长,这是不变的自然规律。道教还认为,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最有智慧的物类。因此,把人放在“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另外,道教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确保天地平安。《太平经》说:“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就是告诉人们,人安身立命于天地间,要想得到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然后人类才能长久安宁。
当然,人们在发展中不断因各种原因放弃了自然规律,在新时期也令人们有了新思考。
很长的一段时期,人们的自然观念建立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抗的基础上,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人类物质生活要提高,就得不断向自然索取;索取的越多,物质财富就越丰富,物质文明的程度也就越高。这种观念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无止境的掠夺,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应当尊重和保护自然,对自然的索取也必须保持一种理性的节制,必须实现自然观念的转变。
篇2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漓江总是给人美的享受。山清水秀,江水清澈见底, 在阳光的照耀下, 显得波光粼粼的, 江里的鱼儿随处可见,它们自由自在地嬉戏着;两岸青山耸立,美丽的凤尾竹随风摇曳;一群群鸬鹚在江面悠闲地游着,渔民在渔船上收着鱼网,夕阳洒照着岸边垂钓的渔翁……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最美丽的。
但我听爸爸说,漓江的生态环境也曾被破坏过。上世纪80年代,江里却出现了大量的塑料袋、白色泡沫盒之类的浮物,有些工厂还直接把污水排入漓江,使一些河段出现了半边黑半边清的状况。漓江也太变化无常了。当她涨水时像一条发怒的巨龙,横冲直撞地奔向大海,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而枯水时她则是一条涓涓细流,游船根本无法正常运行,根本不像“漓江”,更像是一条“漓河”,甚至是一条“漓沟”了。现在,经过多年努力,桂林漓江的生态环境又开始渐渐变好了。
漓江生态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最美丽的。当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自然是美丽的,美得像画,美得如诗;自然又是可爱的,像温驯的小猫,像在撒娇的小狗。当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时,不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自然是愤怒的,自然是有报复性的,她变得可怕,变得不可驾驭,人类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篇3
关键词:城市水土保持;流失
中图分类号:TV1 文献标识码:A
本文对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作了分析,阐述了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城市水土流失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制定科学的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建立城市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完善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和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对策和建议。
1 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
城市水土流失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城市化是农村变城市,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我国在未来的30年,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的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这样便引发了城市水土流失问题,也给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可以想象,城市化的过程就是新城不断涌现,城区不断扩大和各类基础设施加速建设的过程。
在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城市水土流失。一是城市建设损毁已有水土保持设施。城市多建在水土资源丰富,水土保持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在城区不断扩大的同时,伴随着城市周围生态屏障的减小和原有水土保持设施的消失。二是弃土弃渣,加剧土壤侵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回填,大量弃土弃渣,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土壤的强烈侵蚀,加剧水土流失。三是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盲目无序开发,监督不力,加剧了城市水土流失。
2 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
一般水土流失是在自然力(水力、重力、风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城市水土流失是由人为活动造成的,具有其突出的特点:
2.1 流失原因特殊,土壤侵蚀剧烈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人为活动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大量弃土弃渣造成的水土流失强度大、历时短、具有突发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2.2 危害严重,损失巨大
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财富集中,基础设施较好,环境比价高。因此,一旦发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也就更为严重。
2.3 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
城市建设涉及各行各业各类项目,水土流失策源地点多面广,水土流失防治投入多,难度大,责任难以落实。
3 城市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因水丰土沃而兴,城随水枯土脊而灭。水土资源的流失和破坏给城市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3.1 破坏生态环境
在各类开发建设过程中,硬化地表,破坏地形、地貌、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使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地表的硬化或覆盖,使降雨不能下渗,土壤渗流系数减小,地表径流系数增大,使得地下水源的涵养和补给受到阻碍,地表径流汇流时间缩短,强度增大。在产生强地表径流的同时,加剧对地表土壤的侵蚀。其结果是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3.2 淤塞河床、沟道,影响城市防洪,破坏基础设施
开发建设活动产生大量的松散堆积物,极易形成水土流失,淤积城市蓄排水利工程,降低城市水利工程效益和城市防洪能力,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深圳市在90年代初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忽视了水土保持,曾一度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
3.3 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影响城市气候变化
城市开发建设和人类活动,使城市原有地貌被不透水的硬化地面取代,增加了地表径流和地面的热辐射;城市中的工厂、机动车辆、家电等不仅造成大气污染,而且释放出废热气,使得城市气温明显增高。
4 城市水土保持的措施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可分为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根据解决的对象和内容不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布设层面不同。根据近年来的城市水土保持治理经验,归纳出如下的治理措施。
4.1 制定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加强管理和监督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及现状,以指导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逐步实施,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恢复的老路。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中,要充分考虑规划范围内的水、土资源的承载能力,以不影响和破坏区域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平衡为限。城市水土保持规划要注意搞好几方面的结合:一是同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相结合;二是同城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三是同建设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旅游、观光、休闲相结合;四是同发展城市、城郊经济相结合。
4.2 建立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预报系统
水土流失监测预报模型是定量化开展监测、评价水土流失环境危害和水土保持设施防治效益的核心。近年来随着地球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监测工具和监测手段得到进一步改善。在监测领域,最为急迫的需要之一就是发展我国自己的侵蚀监测预报模型(包括区域监测模型、城市水土流失监测模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成为近年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发展的框架。监测信息管理技术、观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将与该项建设密切结合,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业务的开展,更好地支持国家和地方的水土保持规划、治理与监督工作,服务于各种公益性需求。
4.3 完善排水系统,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在开发区内按照城市建设排水标准,兴建排水管网,使洪水能畅通排至外部河道,排水口汇人外部河道前还需设置沉沙池,减轻泥沙对外部河网的淤积,雨污管网分开。对于缺水城市,可以通过下水道将大部分降水收集起来再利用。工业与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次利用,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真正实现水循环利用,使生态系统水分基本达到平衡状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土保持问题。
4.4 妥善处理、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和废弃物
首先,通过合理规划和环保宣传等手段,减少生产建设及市民生活过程中废弃物和垃圾的排放量;其次是废弃物的再利用,通过对废弃物的转化,以达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目的。最后,将城市废弃物的处理与近郊水土保持工作结合起来。例如在近郊选择适宜的洼地和沟道,经过处理后填充废弃物,既妥善处理了废弃物的堆放问题,又解决了破碎地表易受侵蚀的问题。
4.5 加大植树种草工作,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对城市弃渣堆积区、贫瘠废弃地,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为主要目的。栽植适应能力较强、能固氮、根系发达、易成活的树种或草种;对于短期内无法上马工程建设备用地,应采取临时性绿化措施;对城市空闲地、地、工程开发恢复地要及时植树种草,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确保城市足够的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同时对城市住宅、庭院、墙面、屋顶及建筑物进行绿化美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结语
建设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必须要用全新的理念、思路价值取向来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城市生态环境和整体形象,从行业管理的角度,提高个行业的水土保持职责,提高水土保持执法机构的地位,为做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4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和谐的发展便便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观.
因为首先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牛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
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人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在治水中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路子
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人类取水、用水、排水,水进入了人类社会需要遵循社会规律。只有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统筹考虑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流域是水资源的载体,任何河流、湖泊等水体都与其所在的流域休戚相关。健康的河流、湖泊必须有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作为基础和支撑。治水实践
不能就水论水,要从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考虑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既包括湖泊、河流、湿地等水生态系统,也包括森林、草地、农田等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主要是指对流域内的水、土地、湿地、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限制或消除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流域内植被、湿地等保护和修复,对于缓解洪涝、干旱灾害,减轻土壤流失和水污染问题将发挥一定作用。从水文学的角度看,森林植被及其下面的土壤,就像海绵一样,当降雨发生时,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雨水(洪水),然后逐渐释放出来,流人河流或渗入地下含水层。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雨水汇人河流的速度加快,对于我国降雨在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的现实而言,这无疑加重了汛期洪水和非汛期干旱缺水的程度。另外,植被的退化,也将使土壤受到雨水侵蚀的程度加重,增加了江河湖库的淤积,加重了洪灾,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不利影响。湿地具有类似的作用,在雨季涵养洪水,在旱季可以逐步利用。有研究表明,流域每增加1%的湿地面积,河流的洪峰就会减少近4%。同时,植被、沼泽和其他形式的湿地,可以自然地过滤水流中的污染物和过量养料,阻滞沉淀物,提高水体的抗污染能力。
近几年,在植被恢复中,强调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结合局部的人工措施,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践表明,一些退化土地封育三五年后,植被的覆盖度可大于0.6。对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虽然可以从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其经济效益问题,但是必须从长计议,解决好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问题,建立良性发展机制。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坡改梯、小水窖、集雨水柜等措施,建设一定数量的高标准农田,解决农民吃粮和发展问题;通过发展人工草地灌溉的“牧
区水利”,解决休牧、禁牧后的牧业发展问题;通过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太阳能、沼气、薪炭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使大面积植被恢复可以持续进行下去。
’98水以后,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退田还水(江、湖),保护湿地和水域,使入水争地问题的解决有了良好开端。但是,我国毕竟是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宝贵,需要做好水体、湿地利用的文章,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利用好水体、湿地,需要统筹考虑水土资源利用,核心是利用好水,如种植水生经济作物、水产养殖、发展旅游农、业和湿地牛态旅游等,形成洪水经济和湿地产业,使人与水找到新的平衡。
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涵养水源工程建设,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回灌、补给利保护,对生态脆弱区的牛态系统调水进行修复,对干旱湿地进行补水等,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洪涝灾害不可避免,洪灾损失可以减轻,建立人水共存的洪水管理模式
我国江河下游约有100万km2的冲积平原,是江河洪水泛滥、泥沙淤积的产物,也是我国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由于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许多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我国业已形成的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不可能、也没有办法作大的调整和变化。洪水泛滥、河流改道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当今社会所无法承受和容忍的。因此,那种让河流不加约束、任意流淌、回归自然状态的思路是不现实的,也绝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表现。
洪水足不可能根治的,即使防御洪水的标准达到了规划设定的标准,仍有发生超标准洪水的可能性,况且我国江河的防洪标准还很低。因此,必须抓紧水土保持、水库、堤防、蓄滞洪区、调度体系等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将防洪安全标准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易被洪水侵害的地区,要建立有利于减轻洪灾损失的生活模式、经济模式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在与洪水的抗争中,学会人与水共享空间,减轻洪灾损失。此外,研究洪水规律和特性,利用洪水的冲刷和造床功能来减少淤积,治理河流,如黄河的调水调沙试验;加强水库汛限水位的研究,提高雨洪资源化利用程度等,都是利用洪水、变害为利的探索。
3.干旱问题不可根治,缺水问题可以缓解,建立合理协调的用水模式
干旱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由于可更新利用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丰枯变化,十旱问题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等生态系统卜分脆弱的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充分考虑流域内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牛态和环境的用水需求,维系基本的生态系统平衡。
要缓解干旱导致的缺水问题,必须采取综合对策,需要从人、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来构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系,从开源、节流、保护的齐抓共管来构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体系,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来构建降低旱灾损失的保障体系。我国年用水量已经占到全国年可更新水资源量的20%左右,但是流域间很不平衡,许多地方还存在开发利用的潜力。适当建设雨水集蓄工程、调水工程,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压力和水资源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扩大对非传统水源,如洪水、污水、劣质水、海水等的开发利用规模和范围,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建立适应当地水资源条件的用水模式,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举措。此外,必须进行一系列必要的防旱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制订和实施防旱规划、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旱情监控、信息研究与旱情预报、旱灾救助、公众教育等措施,提高整个社会抵御干旱的能力。
4.水污染问题是人类发展过程中
对水体的侵害,应该也能够得到解决如果说洪水、干旱还有部分天灾的因素,水污染则纯粹是人祸。水体的严重污染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也影响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我国在低发展阶段和较短的时期内遭遇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着手进行污染防治时,人均gdp要高出我国现在水平的10多倍,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和
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
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恢复业已受到污染的水体,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做出长期、艰苦努力。首先,要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明确责任,严格执法,改变目前“以交纳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来换取“合法”排污权的做法,杜绝行政管理机关的不作为和排污企业的不作为。二是增加水体的环境承载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河湖疏浚,减轻内源污染;加强水库、闸坝的科学调度,保持水体的适当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探索大面积修复污染水体的技术可行性。三是加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把化肥催绿一片庄稼,一瓶农药保证粮棉丰收。但是,过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土壤酸化、板结,地力下降,有益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要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积极推行绿色农业,推行绿色的耕种方式。
5.辩证地看待人类治水活动的利与弊,树立全面、长远、辩证的观念
治水活动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人类造福,但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时间,对人类治水活动利弊得失的评判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随着认识水平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目标的变化,对治水活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目前,对水利工程的要求已经提高到不仅要对人类有利,而且要对生态有利,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近几年,我国在堤防建设中,进行了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的实践,如避免使用不透水材料对河道护砌、重视河流与岸上的联系、尊重河流的多样性等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国外,一些激进的环保主义者,要求拆除大坝、让河流回归自然的做法,又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然是不可取的。
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慎重处理人与整个流域的关系。对于水资源问题,从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层
面上,从陆地、水系、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和谐发展上,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应该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应该也必
须得到必要的保护和满足,但是,从长远看,保护了整个自然界、保护了生态系统,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人对生产力的共识——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我们应从人类和各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命题,应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历史告诉我们,现实与我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因为坚持以人为本的一元论是人类以主人自居的主人论,其结果就是把自然当作奴役的对象,把自然看作无生命状态的客观实体。以人为本一元论的先进性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提出的的命题,但是,并不是说以人为本的一元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好证明。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说人类就是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因为客观规律是改变不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提倡并遵从以为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实践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一直到毁灭人类自身为止。
篇5
关 键 词:自然 和谐共生 产品设计 环境
所谓“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产生于现代的先进设计思想,它的设计理念能赋予产品更加深刻的意义,使人们在体验现代设计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享受的同时,达到与自然心灵上的沟通,回归自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以机器为本”与“以人为本”
提到“以自然为本”,就不得不先提到“以机器为本”与“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所谓“以机器为本”,是指在人机关系和人机界面设计中以机器为价值标准,把人的行为类比为机器行为,把人看成是机器系统的一部分。它的设计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器功能和效率。
“以人为本”,就是指从人操作行为出发,通过人机界面设计来指导机器功能设计,并通过人机界面给人提供满意的操作条件。它批评并摒弃了以往以机器为本的设计思想,提出“人中心设计”,使机器为人服务,以此来减少失业、减少机器对人的压抑。
二.“以自然为本”
而“以自然为本”,也叫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或绿色设计。它在逻辑体系上能够更好、更全面地表达设计必须充分适应人类的自然属性,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观念,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比起“以机器为本”与“以人为本”,笔者认为“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是建立在两者之上、更有远见、更为先进的设计思想。
三.道家文化与“以自然为本”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文化,就很好体现了“以自然为本”这一理念。道家思想中的崇尚自然,清静无为,“人天合一”,都无不透露着人们自古对自然怀有的热爱与敬畏。
道家思想秉持“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认为人类产生于自然,在自然中成长,就应该崇拜与适应自然。这样的思想被广泛运用于当时以自然万物为元素所设计的各式日常用品、工艺品之上——整齐的形式,对称的设计手法被大量使用,无不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无比崇敬。
不难发现,自古以来,人们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并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而后来的“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很大一部分就是根据古人的这些经验总结得出的。
而自然万物中许多动植物都是具有对称美的,人们正是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发现美的事物,从而创作出更多美的东西。
自古以来,人类从自然中源源不断地获取灵感,而随着人类不断的进化发展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终是应适应于大自然的,逆自然规律而行的愚蠢行为,已经有人为其买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崇拜与恐惧,也不是愚昧的统治,而是和谐共生。所以,我们人类在取材于自然的同时,更要回报自然。
四.现代设计中的“以自然为本”
现在,我们为保护环境,提出以自然为本;而在设计中,“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也是现代设计所不可缺少的。
“以自然为本而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也可以说“以自然为本”是“以人为本”的进一步思考与升华。
“以人为本”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享乐主义,更不是索取主义。“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比“以人为本”考虑的层面更加进步、更加深入、更加长远;而对于“设计”的定义也恰恰是开拓创新与规划未来,这些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从这一角度讲,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是现阶段更值得我们推崇的设计思想。
五.美与自然存在着必然的关系
凡是自然的都是美的。
或许因为我们本身生于大自然,所以我们痴迷于自然的一切。就像懵懂的孩童依偎于母亲怀中、幸福地感觉美丽的母亲便是整个世界;就像海豚依赖着蔚蓝的海洋,每天在海浪中吸吐每一口泡沫、在海面上自由跃动,便是最自然的事;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片树叶都拥有大自然所赋予的独特脉络……人生于大自然,自然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美丽。
许多人喜欢穆夏,喜欢穆夏笔下的非自然而成的自然,一部分原因或许是出于人们本性中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安静又不失低调的华丽,那是来自自然的颜色,是他蘸着自然的色彩画出;只有热爱自然,才能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对自然真正的感受,才能用色彩把自然万物的天然的美诠释得如此深刻到位。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设计师们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有了前辈优秀的设计,就需要后辈们在继承的同时继续创新,做出更好的作品,因此任重道远。
六.“以自然为本”的设计,要求设计师用心去感受所做每一项设计的本质,总结归纳出用户最根本、原始的需求
也许因为芬兰的国土面积的69%是森林,芬兰的设计总会给人一种心回归了自然的感觉。
这个运用自然元素手工制作而成的灯具,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芬兰设计。它由多根竹条弯曲并整齐围绕而成,自然又不失优雅。这样的设计总会让人内心变得平静,仿佛自己真的正置身自然,心无旁骛。从这些灯具中流露出的是对自然的崇尚与热爱,不需要附上多余的文字,人们也能感受作者内心的平静。
七.“以自然为本”的设计,要求设计师在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不破坏自然的基础之上,从长远打算,为人类资源的可持续化而设计
无印良品的成功,在这一理念之下,似乎是一种必然。纯朴、简洁、以人为本的同时不忘环保,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是它的鲜明特色。如今,无印良品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推崇。
每一件无印良品都不仅是一件普通的日用品或工艺品,更是一件件充满生活哲学的艺术品。而这些灵感来源便是以自然为本的以人为本。
八.“以自然为本”的设计,还要求设计师在用视觉触觉等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用心灵与自然接触
唯有真正的热爱,才能做出真正美且实用的产品。
这是一个极具创意的花瓶。用布袋的形式作为花瓶的外部材料,而任意一个废弃不用的矿泉水瓶都可以成为它的瓶身。这样一来,有了它,不仅得到了一个艺术的花瓶,而且也使一个废弃矿泉水瓶得以重生。
“以自然为本”,同时又兼顾人性化,既做到了人们追求实用与美观兼存的设计要求,也没有与自然的和谐背道而驰,因此称得上是成功的设计。
九.“以自然为本”不是单纯的形式主义
它既顺应了当今的时展要求、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又把设计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以自然为本就是比以人为本多考虑了一步,给以人为本加上了一个合理且必要的限定条件,最终目的还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这个瓶子上限量环的设计告诉我们,节约资源、以自然为本并不是遥远的文字,它就在我们身边。
在使用沐浴液、洗发水或是洗手液的时候,有时会因为劲儿使大了,压得太深,液体流出过多,造成浪费。而在瓶子上加上这个小环,就可以轻松防止这种浪费了。这才是现代设计,为现在和未来的设计。
任何事情都讲求双赢,设计也不例外。我们希望设计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舒适,同时也希望这样的设计不会给生态造成破坏,影响人类以后的生活品质。
十.“以自然为本”的设计前景
现在,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已经成为工业设计的主流,是未来工业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工业设计中积极倡导产品与人类与自然的协调,才能顺应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所以,在充分考虑了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再来谈设计,才能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好产品;在真正理解了“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后,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人们越来越发现,随着对设计认识的不断深入,设计的方向方法越来越趋于简单,从不断地做加法到现在的开始做减法,我们发现,好的设计往往是简单而实用的,反思设计越来越进入我们的视线。当人类步入工业时代的那一刻起,一切都成了历史的必然。人类的智慧使我们的进化与发展变成自然而然的事,但以自然为本却始终是一切的前提,毕竟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正像没有人愿意为了不必要的功能买单,若设计师不以实际行动做目标长远的设计,百年之后,面对自然的报复,谁会为人类买单?
以自然为本而设计,才能让人更接近于最原始的美丽,才能更加顺应时代的进步,才能让绿色的未来不再只能仰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型园林,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节约往往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减少开支,这种观点虽然有其正确之处,但不能够全面的显示节约型园林中节约的要义。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并不是要节省建设园林的投入和支出,减少园林建设中各种资源要素的投入。正确理解节约型园林建设需要与我国现阶段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密切联系起来,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起来,在发展中理解节约,在节约中促进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紧迫性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紧迫性主要表现在我国过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三十多年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些破坏集中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严重的沙漠化和荒化,由于经济和城市建设对木材和土地的强大需求,过去人们大肆的伐木和开荒,造成大片植被消失,造成沙漠化和荒化不断的加剧。其次,大气污染严重,工业废气大量的排放严重的影响空气质量。再次,是严重的水土流失,特别是黄土高原一带,每年都因水土流失造成大片良田消失。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节约型园林建设要实现的目标
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的提出,主要是着眼于三个目标的实现,即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节能目标
节能目标是指节约型园林要建设管理以及运营需要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这种能源的节约具体应当体现在城市园林的设计、规划、建设和养护管理环节上,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优化各种资源的组合,使投入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以此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消耗,实现节能的目标。
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要求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应当以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探索改善城市绿化环境的模式。发挥城市园林在平衡城市碳氧中的作用,净化城市各种尘埃和废气,以及降噪音、调温度,防风沙的作用,把城市园林发展成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要求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的要求,以需求最大限度为人类展现大自然魅力为目标探索园林建设管理模式。通过大力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传输正确的自然价值导向,促进人们对大自然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降能耗促节约型园林建设
节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不可缺少的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工业、农业、生活用水量较大,大部分城市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要求我们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改善和治理受污染的地下水资源,提高大自然雨水的利用效率和可再生水资源的储存与回收,提高水资源的保有量。二、园林建设中选择固水效果好,水份需求少的的植被,并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技术,改善各个环节水资源的节约成效。
节能
能源危机是几年来世界范围内经常提到的一个热门话题,加强能源节约建设成为延缓能源枯竭的有效方法。建设节约型能源就成了我应对能源危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建设节能园林建设需要重点关注一下工作:首先,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利用这些能源发电供应园林的照明等电力需求。其次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充分发挥没一点能源的最大潜能。
节材
节材是指合理的利用每一份材料,减少园林建设过程中废料的数量以及其对园林自然环境的影响。应当鼓励使用那些对园林环境影响较小的环境友好型材料,另外还需要做好各种废弃材料的回收和加工再利用工作。
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节约型园林建设
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往往过度的强调园林景观的艺术感和欣赏感,往往对环境的生态改善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量的园林建设资金被投入到了园林建筑上去。建设节约型园林需要花大力气去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现有完好的生态环境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于个人享受的欲望极度的膨胀,城市建设也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加中不断的扩展,为数不多的完好生态环境逐渐的被侵蚀着,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是建设节约型园林刻不容缓的责任。
城市生态环境因为地处人类群居之地,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易受到人类的破坏,而且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十分的困难。因此,节约型园林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免于破坏。
改善已经退化的生态环境
由于过去人类对自然的浅薄认识和经济发展形势所迫,许多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现在我国较多的环境问题。其直接和间接带来的损失不可计数。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力度对已经退化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恢复是现阶段必须要做的工作。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需要合理的把建设和治理相结合起来,把促进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去抓,用科学的方法和理念指导环境恢复工作中的实际做法,在营造美好环境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研究自然演变的规律,顺应规律,利用规律,以便更好的提高环境恢复治理的成效。
以人与自然和谐促节约型园林建设
探索人类合理利用自然的方式
自然是具有自我演替能力的生命有机体,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演变规律。造园是人们利用土地、水体、植物、天空等自然元素营造优美的游憩境域的艺术,园林也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文化景观,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认知程度以及对自然的利用方式。
建设“节约型园林”,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资源营造园林绿地、乃至城市和乡村等文化景观;就是要合理利用河流、山川、土地、空气、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同时保持城市中各种自然资源的属性和演变能力,避免因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导致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大自然能够在不自觉之中让人类感受到轻松和恬静的感觉,这对于生活在高度压力状态下的城市人群来说十分的有用。我们在建造节约型园林,为人类创造精神享受乐园的同时,更应当提高对自然的意识,学会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用高度的环保意识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圣;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04).
[2]刘惠民;园林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06).
[3]罗哲文;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的重大措施[J];城市规划;1982年03期
[4]杨爱娟;;浅议以生态优先原则打造节约型园林[J];青海环境;2010年03期
篇7
所谓相克,即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相生,即人类在一定的空间中,其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不可能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无限制地破坏环境。人类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来从事生产和活动,否则不利于人类生存的问题就会随之出现。当人类的行为遭到自然报复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也就是人类在不断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现代工业使大量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三废”排放出来,对人体及生物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乌克兰、日本核泄漏事件,让人心有余悸,雨林锐减、臭氧空洞、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相克的具体体现。
当然,有相克,必有相生。从古人类的被动适应,到现代人有意识地改造环境,使之能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无不体现出人与环境在不断寻求和谐相处的切合点。随着现代环境问题的连续出现,人类开始深刻反省自己,并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应,诸如控制人口增长、退耕还林还草、治理土地的荒漠化、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节能减排等,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适应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
篇8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节约型园林 意义 对策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我国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改善我国城市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节约型园林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城市实际的环境发展情况,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将节约型园林建设与节约型社会建设紧密联系,及时发现园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意义
节约型园林作为我国绿化事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绿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改善我国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推进我国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在进行节约型园林建设过程中,对相关环境进行了有效提升,提高了我国环境建设的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人们的节约意识,对节约型社会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了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对策
1.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与使用。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看,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多,我国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在建设节约型园林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和使用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发土地资源,能够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要对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依据我国土地资源不同的条件与性质,种植不同的植物,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的建设。
2.保护相关绿化成果。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过程中,要重视保护相关绿化成果,避免对已有的绿化设施造成破坏。要切实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环境生态发展,坚持我国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基本原则,充分认识到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性,保证在建设节约型园林过程中绿化成果不被破坏,从真正意义上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建设。
3.合理分配相关植物。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过程中,园林植物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合理分配,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地理环境,科学合理地分配,对土壤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植物正常生长,避免造成植物资源浪费。要减少同园林植物无关的设施建设,根据植物生长规律,进行合理分配,防止浪费土地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重视节约用水。节约用水作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要始终贯穿在园林建设过程当中。要积极推广园林耐旱植物的种植,加大节约用水投入力度,加强节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防止园林建设过程中造成水资源浪费,利用节水技术进行植物灌溉。同时,园林建设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节水意识,从根本上促进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5.加强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提高园林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过程中,要选用节能环保材料进行园林建设,减少木材使用量,节约森林资源。在园林建设各个环节中,要严格审查各种使用材料,在实际工作当中加强使用材料节能环保的技术开发,减少建设材料开支。另一方面,节约型园林的建设需要各方面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园林建设,提高园林建设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节约意识对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水平与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提高,园林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是园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次研究从促进节约型园林的意义出发,对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究,不足之处还望指正,希望可以为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朱建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10,02,(03),178-182。
[2]朱建宁 节约型园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建设科技,2011,19,(05),137-139。
[3]张慧荣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吉林农业,2013,03,(12),218-217。
篇9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结论
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一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深化。古代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智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认识,而芸芸众生面对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和崇拜。近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使征服支配自然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前不久,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而得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
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们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1/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
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自然灾害频繁加剧。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人民群众健康也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害。不少专家已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投资增长过快等等,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实际上是两大和谐,即人与人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由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即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Reduce)、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Reuse)、资源再循环(Recycle),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使我们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使我们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与自然和谐相处。
发展循环经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联动,但国家意志至关重要。要通过制度创新(包括法律、体制、政策等)和加大投入,推进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淘汰和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降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建设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治理,是防治自然环境退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核心内涵。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地“三化”,同时,强化城乡污染治理,特别是重点流域、区域和海域的水污染、农田污染治理。
篇10
关键词:人;自然;和谐发展;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包括政治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人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还要继续延伸下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从有了人的同时便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关系既影响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自然界自身的演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有四种情况。第一,二者和谐相处;第二,二者关系紧张;第三,自然适应人,但人不适应自然;第四,人适应自然,但自然不适应人。理想的,也是我们所期待的应该是第一种情况,它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第二种情况显然是我们所要避免的。第三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自然占主导地位,人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自然界给人提供的生存条件极其有限甚至恶劣,人类无法从自然界中汲取太多。如果说这种被动的适应自然的情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天人合一”,那么这也是一种低层次的“和谐”,一种低水平的“天人合一”。第四种情况表现在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越来越适应自然,能够驾驭自然,但某些自然物却随着人的活动而逐渐变质、退化甚至消失。如果人的活动只是对某一个体的伤害而尚未伤害到物种的生存,尚未违反生态平衡规律,那么人与自然还是处于和谐的状态,但如果自然界被人的活动大幅度大面积破坏与自然资源被大量地不可再生地消耗,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背离了生态平衡规律,最终会由自然不适应人导致人也不适应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历了早期社会的自然适应人,但人不适应自然,到工业社会以后,人越来越适应自然,但自然越来越不适应人,直至今天人与自然越来越互相不适应的发展过程。所以,当今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既不是回归早期社会的自然适应人,人不适应自然的情况,也不是恢复工业社会的片面强调人适应自然,而自然不适应人的活动的场面,而应该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
一、改变旧发展观,树立生态道德观
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们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今天,我们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环境发号施令,而必须自觉成为维护自然界稳定、和谐发展的调节者,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更需要我们的科学知识、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目前,虽然我们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对如何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尚缺乏很好的对策。因此,我们要有正确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是与非、善与恶的素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严格控制人口骤增,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地球上的荒漠化正以每分钟11 公顷的速度蔓延,在中国荒漠化土地已经占国土面积的1/3,而且每年还在以3436 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因此,要制定与自然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确保提高人口质量。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
三、加强生态建设,统筹资源的开发和整治
必须承认,13 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要支付一定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关键是这个代价不能过大。我们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生态建设,把生态建设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内容。国土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对资源的开发统筹规划,统一整治。必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采取有效措施打击乱占耕地、非法采矿、滥伐森林、污染水源等各种破坏和浪费资源的现象;行政主管部门要对资源开发利用依法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司法部门要加强司法工作,提高执法效果;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的价格体系,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建立可再生资源的经济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 [英]齐格蒙特•鲍曼. 邵迎生译《现代性与矛盾性》[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 上一篇:关于春节的作文
- 下一篇: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