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生活范文
时间:2023-04-04 08:3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的生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生活 上网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高校校园网的广泛建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网络中来。网络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校园生活,那么他们的网络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笔者曾在部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过调查与讨论,虽然不能全面反映当代大学生的上网情况,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下面仅就所了解的情况,对大学生的网络生活进行解析。
当被问及“你在每周什么时间上网,每周平均上网多长时间”时,学生们的回答各不相同。除了极少数学生不上网外,同学们的上网情况如下:有的同学反映自己多在心情郁闷和无聊的时候上网;有的则正相反,高兴的时候才上网;有的则只要有空就上网,更有甚者想上网就上网,不论什么时候;而大多数同学则是在周末的时间上网;至于喜欢玩游戏的同学许多则是周末通宵上网玩游戏。大家每周的平均上网时间大体在10小时之内。至于玩游戏的同学则另当别论,有些人可以36小时不下线,自己戏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与疲劳抗争挑战人的生理极限的精神。”
大学生究竟在网上做什么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收发E―mail、看校友录、聊天、看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当然对于喜爱游戏的同学来说,上网的主要活动就是打游戏。同学们普遍认为,网络给他们提供了信息和通讯的方便。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对于许多男生来说是他们了解体坛动态的便捷方式,他们从中可以获得最新战报。另外,网络也是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窗口,他们从中获得了许多非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最新动态,以便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网络更是他们对外交流的工具。进入大学,昔日高中的同窗好友散落在祖国各地,网络为他们提供了相聚的场所。他们在网上畅谈各自境况,互致问候,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这也是许多大学生钟爱聊天工具QQ的原因。他们把QQ戏称为文字电话,当然如果有视频就不仅是文字电话了。当然他们也会在网上结交许多陌生的朋友,也可能成就一段浪漫恋情。大学生中网恋者不乏其人。对此,许多同学不仅深为理解,而且颇为羡慕。当然网络恋情未必都能成功,这和现实中的恋爱未必都有个美满结局一样。网络只不过给人们的相识相知提供了一种可能。
网络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呢?有同学坦言,大学的生活单调、空虚、乏味,由于很闲所以想到上网。许多同学都谈到,因为郁闷所以上网,又因上网学会了郁闷。可以说郁闷是当代大学生中的流行语,是他们的口头禅。这也部分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精神状态。面对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的学业负担、生活中的不如意,他们也有许多迷茫,有时候觉得看不见未来,所以常苦笑着说:“郁闷!”上网也就成了他们缓解压力、排解郁闷心情的一种方式。可以说,面对生活中的诸种困惑与迷茫,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都希望能有人理解,或者能给自己以指导。但是现实生活中,找到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并非易事。所以有人才说,真正的孤独并不是周围没有人,而是周围的人都不懂你。有时候自己也明白,别人帮不了自己,但是人们总希望有人倾听自己的心曲。但是现代社会节奏很快,大学校园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能够静下心来听别人诉说的时间很少。而网络给人们提供了结识更多朋友的机会。网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你可以在网上结识五湖四海的朋友,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是天下皆兄弟。所以有同学才会觉得烦的时候去上网会高兴。当然,也可能出现上网消愁愁更愁,高兴的时候上网反而增添了烦恼的情况。但是不上网,忧愁、烦恼更没有其他化解的方式,所以有时候上网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对于喜爱游戏的同学来说,他们也知道适当地打游戏可以调节生活,但过度沉溺于游戏世界,不仅精神萎靡,而且虚度时光,更可能荒废学业,只不过他们一旦陷入游戏的世界常常无法自拔,更有甚者整日打游戏,最终多门功课不及格,只好留级甚至退学。不可否认,网络确实给一些同学带来了欢乐,有它大学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但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网络并非必不可少,没有它生活未必不精彩。只有少数人对网络十分迷恋。快乐时上网,希望快乐被他人分享;悲伤时上网,希望悲伤有人倾听;空虚郁闷时上网,借此消磨时光。
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到底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他们并不是十分迷恋网络,网络对他们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影响,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没有任何影响,他们只偶尔上网。而有些同学则认为有影响,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他们对网络已经很在意,一周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上网。至于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同学,网络影响他们的学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通宵打游戏,让他们上课的时候毫无精神,更提不上对课堂讲授的内容感兴趣了。有些人甚至为此丢了学位。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当然不都是消极的。网络也使他们了解到了许多最新的信息,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潮流。
那么大学生究竟希望网络为他们提供什么呢?除了对上网速度提高的期望外,同学们希望在聊天时能从屏幕上看见对方,因为有时候,你感觉自己好像在和上帝聊天。同学们也希望网络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也希望网络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帮助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情趣。可见,大学生们普遍看重的是网络的娱乐功能。
怎样看待网络的虚拟与现实?同学们的回答颇具哲学意味,有时又透着几分调侃的心态,可谓五花八门。有人说,半虚半实:有人说,既虚又实;更有人说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实结合;有人说虚拟的网络演绎真实的故事:“聊天室是虚拟的,但我们打出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可以说,他们对网络与现实的关系的认识还很模糊。
由此可见,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主要扮演着通讯和娱乐的功能。上网已经成为他们课余生活的一项内容。网络调节了同学们的生活,缓解了学习的压力,也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宣泄情感的方式。但是,网络只是网络,虚拟的现实永远代替不了现实。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只能在现实中获得解决,网络不应该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港湾。所以,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不可以过分依赖网络。网络中的交流代替不了现实中的交往。人不仅需要网络中的默契,更需要现实中的合作。同时,应该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网络上的交流虽然具有匿名性,但是不意味着网络上的交流可以任意欺骗他人。即使在网上,人们也一样需要真诚地交流,这和现实社会的交往规则一样。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我们也需要以和学生的平等的角色进入网络,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关注他们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走好大学这段人生之路。网络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了解学生的方式,我们也可以好好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在网上开辟和学生互动的空间是一个新的选择。
篇2
国商132 陈思
在步入嘉华前,我一次又一次的憧憬着我的大学生涯,我始终认为大学就是步入人生梦想成功的第一步,也有着惊天动地的爱情,也拥有着轻松的课程。当然我也听过大学就是大概的学。我自己也曾幻想过,我会成为这样的女大学生:穿着成熟的衣服,褪去高中的稚气,手里拿着书,满腹经纶的样子…
当我进入嘉华后,才算是真正的走入了大学生活。在最初的印象便是军训,虽然被折磨的苦不堪言,但终究也是过去了。军训的结束,也意味着大学生活真正的开始,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是个大学生,和我幻想的也并不相同,因为与过去没有过多的不同,只是每天奔波于“宿舍—食堂—教室”间。但是与高中不同的是没有老师的束缚。事实上现在课程的强度与高三没什么区别,这更与我眼中的大学有了分歧,不过这样的生活也是蛮充实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却有人不停地赶路。面对当今社会就业的压力,我们并没有理由选择挥霍青春。难道悠闲的大学生活才是我眼中的大学,我想不是的,我已由向往轻松大学生活的感知转化为希望在有限的大学生活中吸收更多知识。
所以现在我眼中的大学生活应该分为四个阶段:生活、学习、恋爱、展望。
大学生活是独立的,不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空间,有时难免会无聊、寂寞。这时应当展望未来,为将来的生活作打算,便不会忙忙碌碌一天一无所获。也应当珍惜宿舍生活,人生中难得有机会与同龄人生活在一起。这不仅是缘分,也是我们彼此锻炼人际交往的机会。
大学的学习,是中学所不曾拥有的,没有老师的督促,全凭自觉、自主、自立、自律、自省。在大学里分数不完全代表着一个人,它只是考评学生的因素之一,有更多的机会,将自己的能力展现给别人。
有人说没有谈过恋爱的大学,不算完整的大学生活,但如果由于无聊才去,这样的爱情也注定是失败的。又或者为了拥有完整的大学生活而去恋爱,那么也会来的快去得也快。所以我觉得遇到了真正的爱情,才去开始一场爱情,可能才是明智的选择。
篇3
关键词 形势 大学生 体育生活
一、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内涵
(一)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
所谓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客观条件制约下,大学生为满足多层次需要所进行的全部体育生活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
(二)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内涵。
1.大学生多层次需要的必然性。
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其它职业群体以及同龄青年的生活方式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的“校园”特征,它是一定的大学校园文化的产物。发学生们认识到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占有的重要位置、并且与他们的学习效果、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体育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属性不但能够满足他们在校期间的自尊、自强和自我实现以及成功的喜悦需要,而且能够提高抗挫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当代大学普遍关注体育,并期望通过体育满足他们多层次需要是必然结果。
2.大学生体育生活行为特征的主体性。
大学生的主体性在于他们更加注重身体价值需求,更加追求美、更加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关心自我。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人生目标的追求产生巨大的冲击,影响和引导着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态度和行为,在大学生体育活动行为形成过程中,他们主观因素起直接的决定性作用,是否选择体育或体育锻炼成为他们闲暇时间有意识的主要活动内容,毕竟是大学生个人主观直接决定的。
二、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的意义
(一)大学校园里一流的体育场馆、齐全的体育硬件设施、健全的管理制度、严谨的体育教学,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安全保障,为大学生的业余体育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能增强人的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持久性、自制力、独立性和果断勇敢等个性特征;可以调节情绪、陶冶情操,使人性格开朗、乐观、精神振奋、充满生气。
(二)大学有集体住宿、较多的体育活动时间、更多的体育项目可供选择和更集中的体育爱好,让大学生们产生共鸣。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会得到美妙的和心理上的满足感,还可以融洽与同学的关系,形成一种与他人亲和、合作的习惯,从而丰富社会交往,提高生活质量。
三、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的途径
(一)大学生应将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纳入日常生活计划。在体育教师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制定休闲项目、锻炼原则和方法、每日运动负荷、脉搏监测、自我感觉、运动微调和疲劳程度的判断等,经过较长时间的体育生活方式培养,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较科学、实用且能持之以恒的健身方案,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同时避免体育锻炼的盲目性。
(二)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有兴趣,才能使人有坚持的自觉性。学校应将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纳入体育教学工作之中。这样既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又要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思想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保障组织安全和经费开支,加强校外体育运动的开展(如夏令营、远足、登山)等,以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的培养,加强体育场馆器材的有效合理利用,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健身锻炼的平台。
四、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过程中的教育对策
(一)调整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总目标、阶段任务和具体内容。
大学生毕业后一般都步入工作岗位,直接面临复杂的社会生活,培养和形成有极大实用性和积极适应性的现代体育生活方式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学生个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还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学校体育教育关于“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强调学生学习和进行身体练习的同时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坚持和强调教师对学生主体的引导作用,决不能弱化或否定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否则体育教育教学将背离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原则。
(二)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人才的继续培。
养和持续开发,加强课余体育文化生活辅导队伍建设,推行教师队伍骨干年轻化高校体育教育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处在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位置上,这是一个基本的教育教学原则,所以教师的能力与作用就必须根据教育的发展水平而得到强化。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文化教育过程,高校体育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就必须适应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其中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文化素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高校体育教师应始终站在体育教育知识发展的前沿。
现有生活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是适应高校发展符合个人与社会需要的产物,推行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将为解决大学生身心健康这个社会问题提供依据,并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4
关键词:意义;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意义
对大学教育来说,既要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也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和生活,懂得生命的价值,一句话,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正视生命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
而从当前在校大学生思想、行为和能力方面的表现来看,总体是好的,令人欣慰的,但在生存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价值观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否定生命,漠视生命,虚度生命,各种自杀、他杀、虐待动物的新闻不断见之于各种媒体中,如马加爵杀人事件,刘海洋泼熊事件。第二是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不佳。作息时间无规律,上网通宵、开夜车;日常饮食不科学,吃垃圾食品、快餐食品、吸烟喝酒、“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缺乏运动或者运动不当,导致体质下降。第三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不会自己理财,不会料理床铺,收拾房间,洗衣服,缝补衣服,照料自己,缺乏连起码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三是四是生存自主、自救能力、自我防范能力弱化,动辄向父母伸手要钱,啃老,常常被骗、被盗。相当一部分学生生存自主、自控、自救、自我防范能力弱化等方面问题,导致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比如近几年一些学生轻易被骗入各种传销组织、组织。
以上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让其心智成熟,人格健全,技能得到提高,树立起科学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通过生命教育,让他们能正确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正确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正确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能力,强化生存意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生的价值,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二、加强大学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途径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师生的重视度、知晓率和参与率
学校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宣传工作,让全体师生对大学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有清晰、科学的认识,从而调动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一是领导、管理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策划,确保宣传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学校各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确保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责任到位,对工作不到位的部门及工作人员要进行问责。三是要多种形式做好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要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流动车载广播、摆放展板、手机短信、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等方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四是广泛动员师生员工做宣传。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宣讲员,人人有责任和义务。
(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其实效的显现需要一个过程,学生的生命、生存、生活领域表现出的问题在不断变化,就问题解决,新问题又出现。因此,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短期工作,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从管理体制上做文章,要根据时展需要和学生问题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实现规范化、高效化、长期化。避免那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避免那种“检查时狠抓,检查过后放任不管”的现象,避免那种随大流的“一窝蜂”、“一阵风”短期行为。
第一,要建立健全长效服务机制。要坚持教育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大学生生存、生活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服务和专门指导,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第一目标,尽可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使他们各自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示自我个性,体现各自优势,挖掘各自潜能,完成自我塑造。要关注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一是完善资助形式和渠道。学校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建立和完善“奖、贷、助、补、免”的资助体系,不断拓展资助形式和渠道。二是完善生活服务机制。学校要尽最大努力设立更多的“学生服务中心”,为学生中出现的学习问题,人际关系紧张问题、恋爱问题、升学就业问题、勤工俭学问题等提供引导和服务。
第二,要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只有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进行长期检查、督促,才能保证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学校要专门设立专门监督检查小组,由各职能部门代表、任课教师代表、学生干部组成,授予相应的职权,专司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之责。对各部门、各工作环节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早化解和处理,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问责的问责,该批评的批评,问责批评后要限期改正。监督检查部门要定期公开各个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开展情况。
第三,要建立健全长效评价机制。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建立反馈系统,收集有关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信息,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与调控,同时通过建立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解决“干和不干一样个,干好干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
首先,主要要加强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加强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才能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动力和压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是要从学分、课时入手,作出明确强制性规定,把学习的软指标变成“硬杠杆”,加强学生对课程的重视。二是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的统一考核方能取得学分。对学生的考核既要注重结果,也要重视过程体验,要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防止“一卷定成绩”的方式;既要考核学生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要考核学生的实际体验、感悟,及对生活、生存的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的方式应该综合多样的,不仅有卷面成绩,还有操作技能成绩。卷面考试采用写体会、谈感想、写操作实验等开卷的方式。对学生的考核不能仅仅由某一任课老师,而应由任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代表共同来完成。考核的成绩最后以“评语+成绩”的模式进行。
其次,也要加强对教师的评价。为了能把教育内容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也需要对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对教师的评价采取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主管部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要建立健全长效责任机制。责任体系就是相关各方在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主要是校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在横向上,涉及到校党委、校行政办、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后勤处等各部门。对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能,要做明确的划分,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以避免有些工作无部门、无人负责的情况产生。在纵向上,要按“校领导小组——学院(职能部门)——系、院教务办、学生工作办——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模式应进一步完善。要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安排,从上到下,把责任细化,按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层层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与利益,明确考核奖惩办法,不留死角,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岗位责任。
三、加大投入,加强教学设施和基地建设
任何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保障。学校应划拨一定的经费作为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专项经费,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经费的支持和保障,并根据实际的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增加投入,以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强和改善相关教育场地、设备等教学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教学条件。要尽可能建设装备先进、功能齐全,能满足教学培训需要的教学设施。要建立更多的实训基地,为教育教学实训创造更好的条件。要积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与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各种机构建立起长久的合作,建立合作基地,为学生的实训提供便利。
四、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理论教育要有针对性。一要防止“唯书本”的模式。不要照本宣科、按部就班、一章一节地进行,而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联系他们关注地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如社会生活常识、环境问题、心理问题、地震洪水自然灾害问题等采取集中讨论、难点辨析、现场问答等办法,切实增强学习的实效。二要防止教学方法单一化。再好吃的菜,吃多了也会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少不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和灌输,但不能每次课堂、每个环节都只见老师,不见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的需要,创造一些新的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愉悦感。比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活动、小品等方式创设一些教学情境,使学生去感受、关注、参与、领悟有关问题。
(二)丰富实践形式,让更多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体验,获得能力
第一,加强对学生生存技能、生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一是“请进来”。所谓“请进来”即邀请武警战士、心理学专家、地震专家、理财师、职业规划师等进入校园,举行公开课、观摩课、模拟演习等形式,把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设置情景,在情景设置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训练应急技能。比如设置地震、火灾、被劫持等公共突发性事件的情景,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演习、救济演习。二是“走出去”。所谓“走出去”就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野外、到农村,到实践基地训练学生的生存能力。比如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生存训练,让学生带很少的食物和衣物,到野外考验生存能力,教育学生能适应各种艰苦的生活环境,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摆脱“养尊处优”习惯和生活方式。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是利用“活动日”和“节假日”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生命、生活、生活的真谛。“认识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感悟的必径之路。”通过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亲身实践、体验。利用“父亲节”、“母亲节”、“植树节”、“劳动节”、“国庆节”、“青年节”、“世界艾滋病日”、“世界禁毒日”、“世界水日”、“世界森林日”、“世界地球日”等节假日、活动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和发展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认识生存、学会生存、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创造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二是开展各种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比如通过“叠被子”、“宿舍装饰”、整理家务比赛活动,通过“做米饭”、“包水饺”、“煎鸡蛋”厨艺比赛活动,通过“模拟理财”比赛活动使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积累生活经验。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254-02
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是大学生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学习生活方式,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系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主体活动方式。它包括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时间、学习的条件、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类型以及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等[1]。 学习生活方式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质量,进而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状况,发现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及时的引导和帮助,这对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现状分析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现状,笔者于2013年4月对淮北市淮北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一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访谈为辅。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560份,有效率93.3%。
560名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是:男生216人,女生344人;文科生256人、理科生219人、艺体生85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人数分别是199、191、119、51;来自城市的142人,集镇的79人,农村的339人;师范专业241人,非师范专业319人。
1. 学习目的总体明确,但层次偏低
调查结果显示,560名被调查者中,只有14人学习目的不清楚,占2.5%。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向自我的学习目的,即为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而学习。78.4%的大学生将“找个好工作”作为自己最主要学习目的,60.0%的大学生选择了“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即把自己学习目的建立在他人的希望之上。 “改变家庭经济状况”、“为家争光”的比例分别为48.9%和24.6%。三是指向社会的学习目的。11.6%的大学生选择了“报效祖国”作为自己主要的学习目的。
2.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浓厚
“您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感兴趣”的只占13.9%,“比较感兴趣”的占66.4%,“没兴趣”的占到了19.6%。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一般甚至没兴趣。
3.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关于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弱,我们主要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情况”和“阅读课外参考资料情况”两个指标进行测量。就“您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如何”这一问题回答的统计结果是:“经常”的占9.3%,“有时”的占48.2%,“很少”的占38.0%,“从不”的占4.5%。另一问题“您是否经常阅读课外参考资料?”回答的统计结果是:“经常”的占12.7%,“有时”的占51.4%,“很少”的占33.2%,“从不”的占2.7%。综合来看,能够经常参与课堂讨论及阅读课外参考资料的学生比例都很低,说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4.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在调查中,就学生之间探讨学习情况显示,同学之间“经常”一起探讨问题的只占14.3%,“有时”的占56.1%,“很少”的占28.4%,“从不”的占1.3%。在调查中,就师生之间探讨交流学习情况显示:“经常”的占2.7%;“有时”的占29.5%;“很少”的占56.3%;“从不”的占11.6%。可见,目前大学生的探究精神并不尽如人意。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二:其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观,这与传统的填鸭式的考试方式是分不开的,它往往导致学生学习方式的单一化、格式化,为考试而学习,不是将学习作为一条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有效途径;其二,在我国高校的许多课程安排中,仍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扮演主角,采用的是“独自”的授课方式,学生就如同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态。
5.实践能力不足
关于“你是否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回答“经常”的占8.2%;回答“有时”的占49.3%;回答“很少”的占39.1%;回答“从不”的占3.4%。可见,目前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不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实践、实验机会太少,在被问及“您认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48.2%的学生回答是“实验实践太少”。
6.网络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当代人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问题“您经常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学习吗?”调查结果表明,选择“经常”的占22.5%;“有时”的占48.9%;“很少”的占26.6%;“从不的”占2.0%。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习惯了传统的通过自己看书和课堂学习来获取知识。另一问题“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多选)”调查结果显示,76.6%的学生选择了“休闲娱乐”,41.6%的学生选择了“消磨时间”,而只有27.1%的学生选择“学习提高”。在我们的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还不懂得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获取学习资料。
7.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
关于“您在哪些科目上花费的学习时间最多”问题,选择“英语”的占30%,选择“计算机”的占12.5%,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占4.3%,选择“专业课”的占44.8%,选择“其他”的占8.4%。可以看出,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英语”占用了他们最多的学习时间。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的原因大多并非出于兴趣,而是来自于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的压力,因为四级考试的成绩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拿到学位。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本是用来检验学生学习英语效果的方式,由于和学位挂钩,现在却变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能说不是一种“异化”。为了应付考试而在英语学习上花费大量时间必然会挤占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其他兴趣学习时间。
二、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指导
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是适应未来生活的一个重要法宝。而大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有效的指导,为此,我们应该建立起以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为主的一个比较稳定的学习方式指导体系,对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效的指导,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监控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对学习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2]。
我们调查了解到,淮北师范大学从2013级新生开始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各学院选派优秀教师担当学生的导师,并对导师的职责做了明确规定,包括:关心学生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专业素质的培养;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入学、选课、专业方向选择、双专业双学位选读、个人学习计划制定、读好书、学年社会调查、职业生涯设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考研、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主动联系学生,和学生保持相对稳定的接触,定期召开小组会。这一做法值得推广。
2.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大学生专业认同”是大学生个人对自己的专业的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最终和该专业达到“同一”状态[3]。 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就会对它产生积极的态度,专业认同感会更高,专业认同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对专业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时间投入水平,从而影响到专业学习的效果。从调查中可以得知,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待加强。针对这样的情况,高校在开展学习指导工作的时候应该注重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首先,学校应该着重对专业的介绍,较为详细地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特色、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动态以及就业前景等内容,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正确的认识。其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情感性的认同。通过引入案例分析以及对专业领域的专家的学习生活介绍等方式向大学们展示更多的专业发展潜力,培养他们的专业认知。最后,还需要加强对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的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专业和职业的相关信息,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方面的困惑,从而提升专业认同感。
3.转变学习成绩考核方法,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主要是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的一种综合性的考核。在考核比例上一般规定,平时成绩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在30%,期末考试成绩占的比例比较大,大约占70%。很多课程在实际考核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仍然沿用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到考试最后1个月开始突击复习,考试结束后很快就将瞬时记忆的知识遗忘。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学习成绩考核办法,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甚至可以将平时成绩的考核比例提高到50%以上,促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要增加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以致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其自主学习、深入学习的愿望[4]。
4.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并引导学生积极利用
高等院校在今后的网络资源建设中,要加快网络资源开发和更新的速度,增加网络学习资源的数量,实现网络学习资源的多样化、立体化。同时可以利用文献检索讲座、课程等平台,教会学生检索各种网络资源的途径和技巧,帮助学生奠定基本的网络检索基础,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和校园网的教学资源,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唐国战.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其引导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陈燕霞.师范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与思考――以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为例[J].福建高教研究,2009(2).
篇6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社交特点;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07-02
大学除了学习知识之外更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已决定了其交往的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将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但是,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经历只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所以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最终导致不敢参与活动,妨碍了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有的学生则因对己缺乏信心,对人缺少信任,很难与他人深交,有的则因人格因素,产生与他人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
贫困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社交方面所反映出的问题更为严重,有的甚至走向极端。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凶杀案”主犯马加爵,在发生问题之前已经有了一些预兆,他孤僻、敏感、朋友少,一个人独来独往,有了心理困惑不是及时向人倾诉,而是一个人钻牛角尖,从而积怨越来越深,不可自拔,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如果当时能向他人倾诉,把苦恼及时排解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因此,帮助贫困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一、贫困大学生的社交特点
1.贫困大学生在社交中较自卑
贫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自信心明显不足,而且敏感多疑。经济上的贫困,尤其是通过与普通学生甚至富裕学生的比较,致使这些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影响了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自信心。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家庭的重担使他们细致、懂事,他们把升入大学当作改变自己及家人的生存状态的转机。但是,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学生,要想融入现代社会,实际上要付出比城市孩子更多的努力,这使他们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同时他们往往无法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怕自己的言行举止被他人嘲笑,导致在交往过程中不自信。这类学生中还有一少部分是城市下岗职工的子女,特别是父母双双下岗的家庭,子女升入大学无疑会使本已以接受政府救济而勉强生活的家庭雪上加霜。他们有的因贫困而感到羞愧,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以表面上的自强,甚至自负,来掩盖内心的自卑。
2.贫困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没有被充分挖掘
尽管贫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自信心不足,但并不是说他们不会与人交往,有的学生的社交能力还是挺强的,只是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了打击。如来自农村多子女家庭的学生,尤其是女生,从小便懂得谦让、分享与分担,他们与同学一旦建立了朋友关系,其友好相处的能力要好于那些家庭状况优越,千般宠爱集于一身的学生。但是,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比如,适应能力较差。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当刚从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时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学生适应新环境的关键就是逐渐在过去环境中所形成的某些期望以及原有的某些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等,从而逐渐适应新环境,这些是当代大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但是,与城市和富裕家庭的学生相比,农村学生要困难得多,他们需要改变的更多。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文化氛围的不适应,使一些贫困大学生产生不平衡心理,甚至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面对这么多的环境和心理上的不谐调,使这些学生难以很快融入到新的社交群体当中。再加上他们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千方百计地找机会去打工,为生计奔波,同时拼命学习,以期再得到较高档次的奖学金。打工跟学习争时间、争精力,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没有时间、必要的费用和精力去结识更多的朋友,去参与校园和社会的文化活动。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尽管有95%以上的学生“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但现实中贫困生只有少数人参加了班级、学校或社团组织的活动,而普通学生却只有少数人没有参加这些活动。同时由于自卑,贫困生一般多与自己经济条件相似的同学交往,而且较少参加同学聚会等活动,因为他们担心这样要花钱,所以会刻意回避。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把自己的交友欲望的满足倾注于网络,日子一长,同学们就会对其产生“性格孤僻、自卑”等看法,而贫困生自己也会产生一种被大家孤立、忽视的感觉,从而很难建立新的友谊。尽管如此,贫困大学生还是很在意同学之间的友情,他们更渴望朋友,更在乎朋友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更怕失去朋友。所以,一旦朋友间出现了矛盾,往往“当局者迷”,夸大矛盾,处理起来也会更加感情用事。
3.贫困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显示了较强的支配性
由于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多子女的家庭,且在家里排行非老小(在农村多子女家庭中的排行老小的学生并不是贫困生,因为他们除了父母资助以外,还有已参加工作的兄姐的支持,所以经济来源较广)。他们在家经常帮父母分担家务,照顾弟妹,遇事较有主见,因而,尽管他们的社交圈子较窄,但他们在自己的社交圈子中会比较主动。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家庭中处于强势地位,较爱支配人,而且办事比较专断,从而导致有时会我行我素。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学生在处理人际冲突时不会主动做出让步,从而使朋友关系僵化的一个原因。
二、贫困大学生社交困境的改进措施
1.加强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应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并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大学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应多开展一些促进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积极而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如建立贫困大学生社团,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辅导员、班主任应多了解学生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优势,组织活动时对他们做适当的安排,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未被忽视,自己的能力被肯定,从而有助于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活动,努力表现自己。
2.探索有效的学校心理咨询方式
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机构,但是不少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几乎是虚设,很少有贫困大学生走进这些地方倾诉自己的内心秘密,他们除了时间和精力有限以外,强烈的自尊心以及与咨询者打交道对本已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的贫困大学生来说无疑又是一次考验。而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在改善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团体辅导为参加者提供了交往的机会,使前来咨询的贫困大学生有一种归属感,通过贫困大学生团体内人际的交互作用,促使贫困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真实而客观地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主动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的生活态度与行为方式。
3.贫困大学生要克服自身不足
贫困大学生的自身努力是改善自己的社交状况的关键。贫困大学生应树立主动交往的意识,要认识到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和不善交往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自我人际价值感偏低,导致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效能感低,从而使自己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自信、被动,实际上他们更渴求他人的赞许,为避免碰壁,他们又往往采取了自我封闭的态度。因此,贫困大学生应该肯定自己在交往中的作用,全面看待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变通,减少在人际交往中遭受挫折后的消极情绪,对失败进行合理归因。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主动地与人合作和沟通,要以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主动与他人交往,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并从小事做起,注意社交礼仪,逐步走出社交困惑的怪圈。更要消除恐惧,大胆地走出校门,加强交往方面的知识积累,在实际的交往中去体会和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当然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一定要以诚相待,以诚办事。真诚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
参考文献:
[1]梁执群.社交心理学[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2]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陈菊珍,刘华山.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
篇7
【关键词】微信 大学生 生活方式 影响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赤峰学院2016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赤峰学院为例》,课题编号:JYXM20160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65-02
微信发展至今,已经逐渐融入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并对其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在发展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通过微信,大学们能够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扩大自身的交友范围,然而这也会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通过微信不良信息,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引诱大学生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1]。针对这一现象,高校方面必须予以重视,积极应对微信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微信的特征及其受到大学生欢迎的原因
1.1微信的特征
1.1.1即时性
与传统的社交软件相比,微信的信息的与接收过程中,并不会受到时间或者空间的限制,只要是使用者处于登录状态,便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或者信息。而且用户只需一部智能手机便可以使用微信软件,其便利性也是其他软件不可比拟的。而且微信官方要求微信账号与手机号码绑定,使得用户对信息的接收更加方便。此外,随着微信功能的完善,用户的体验程度加强,大学生们对微信的依赖程度加深,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微信的即时性。
1.1.2交互性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新闻网页的浏览,利用手机的拍照功能,不仅记录自身的生活状态,而且也可以随时把信息出去,与他人共享自身周围的趣事,体现微信信息的交互功能。
1.1.3整合性
对大学生而言,微信信息的是以自身为起点,而且其与传输均属于个人行为。大学生们利用不同的形式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体现了微信的整合性。在微信中,具备了短信、电子邮箱以及语音等多方面的功能,属于多种功能的整合。这也是微信受到现代大学生追捧的一大原因。
1.1.4隐私性
微信的传播空间有限,能够在一定程度保证大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性,而且微信平台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设置微信权限[2]。只有经过大学生个人允许的情况下,他人才可以获得信息查看的权限。通过把个人信息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来充分保护大学生的隐私。
1.2微信受到现代大学生欢迎的原因
微信一经问世,便获得了迅猛发展,受到了大学生们的一致好评。究其根源,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微信软件的使用不收取任何费用,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微信的出现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同时也符合经济实惠原则。第二,微信的使用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及现实层面 的情感诉求。归属感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属于高层次需求,尤其是大学生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心理层面的需求十分强烈,他们特别期待来自同学、老师、朋友等多方面的支持,微信的出现迎合了大学生们的这一心理诉求。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情感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微信中的情感关系来弥补。第三,微信的使用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扩大,体现了微信在社交方面的优势,促进大学生与外界之间人际关系的融合。大学生们通过微信朋友圈的说说、日志以及分享等,实现了外在的人格塑造,是大学生的自我表达的需要。第四,微信传播能够满足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需求。大学生利用微信平台,能够对自身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一种有效的创业模式,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2.微信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2.1容易泄露个人隐私
归根结底,微信是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而存在的,人际传播中,大学生们的心理动态往往通过微信体现出来。然而,微信信息的传播必须借助网络的作用,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大学生利用微信交往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很多看似无意的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搜集利用,会导致不堪的后果。此外,很多大学生为了提升自身的人气,往往在权限设置中比较开放,使得自身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增加。加之微信自身功能的设置,也增加了使用者地理位置、通讯录、照片等内容泄露的风险。
2.2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弱化
微信的运转必须依托网络平台,微信社交网络所营造出来的人际交往注定无法取代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互动。在微信中,大学生看似获得了密切的人际关系,其实这种表面的和谐折射出了其内心的孤独和脆弱,使得大学生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弱化[3]。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势必造成大学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隔阂,加深大学生内心孤独感的同时,也降低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3不良广告营销侵犯大学生权益
微信的发展也为商家带来了新的l展机遇,由于国家法律上的空缺以及监管的缺失,使得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广告营销制造陷阱,增加了大学生们网络消费的风险。
2.4对微信产生依赖性
我们的微信好友,起初来自于QQ好友推荐以及通讯录好友推荐,信息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中传递。因此,我们可以把微信看作一个半封闭双向沟通的自媒体平台。这使得微信中的信息能够被接受并获得反馈,也增加了大学生对微信沟通的信任与依赖。甚至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不停地刷新消息,过度期盼微信中有新消息出现。
3.降低微信对大学生生活方式负面影响的建议
3.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微信,科学使用微信
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如果处于适度范围之内,本来并无可厚非。但是学生长期依赖微信,沉迷于微信所提供的虚拟环境之中,很容易产生消极心态,混淆微信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因此,大学生们必须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成立自我国管理与约束的监督机制。学校方面也可以控制大学生们的上网时间,引导大学生适度上网,文明上网,客观评论网络中的舆论。此外,学校方面应该引导学生认清网络人际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的差别,认识到通过社交软件建立的人际关系并不能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开展的活动来拓展自身的交际范围,推动微信平台与现实交际的融合。
3.2利用微信互动平台解决大学生生活中的问题
前文已经提及,微信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学生们的一致欢迎,与其能够满足大学生社交与情感需求是密不可分的。高校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微信这一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地培养[4]。因此,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要积极利用微信平台,改革工作与管理方法,为学生营造公开公平的互动环境。还可以利用微信平台,树立榜样模范,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3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对大学生自身而言,面对复杂的网络形势,必须积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对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介树立公正客观的态度。面对微信中的潜在风险,大学生必须调整好自身心态,坚定信念,树立道德底线,提升明辨是非能力,自觉抵制不法舆论的引诱,不断提升自我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晓娜.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4,(2):83-86.
[2]丁慧民.微博、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成长影响的研究――基于安徽省3所211高校的调研[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2):79-83.
[3]谢伍瑛.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分析 ――基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的调查[J].新闻知识,2015,(12):27-29.
[4]李玉荣,张磊.微信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12):68-69.
篇8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生活事件;心理解剖
中图分类号:B8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6-0548-05
1问题的提出
有数据表明:近些年来,全球每年约有100~120万人自杀死亡,每40秒钟就有1人自杀身亡(翟书涛,2001)。在自杀者年龄构成中,青少年自杀死亡率居高不下,自杀是青少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有低龄化趋势,因而全球自杀现象中以青少年的自杀率较高为特点(Kolin & Agathen,2002)。在我国,随着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青少年面临的升学、就业和人际交往等各种压力越来越大,自杀行为也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的大学生群体,已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自杀率在9/10万~24/10万之间,高于同龄其他人群,是同龄人群的2~4倍,并且呈上升趋势(翟书涛,1997);自杀已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荆春霞,2003)。因此,大学生自杀已作为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成为我国各界学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学工作者等强烈关注的重要课题。
第32卷第6期巢传宣等自杀大学生生活事件的心理解剖研究心理学探新2012年随着国内外对自杀研究的开展与深入,与自杀相关的一些因素已经得到了共识。近30年来,生活事件与自杀(包括自杀未遂与自杀死亡)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活事件(life events)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如结婚、升学、亲人亡故等(姜乾金,2004)。按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可分为正性生活事件(positive events)和负性生活事件(negative events)。正性生活事件是指个人认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的事件;负性生活事件是指个人认为对自己产生消极作用的不愉快事件。生活事件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即应激源。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会破坏个体内在的平衡(内稳态),容易使个体倾向于破坏性的行为。国外Foster等人(1999)的研究证实,生活事件是自杀危险性的独立因子。Kelly等人(2002)的研究也发现,伴有人格缺陷的自杀未遂者经历了更多的近期不良生活事件。我国学者高宏生等人(2003)的研究也表明,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起到“扳机”作用。
迄今为止,研究自杀者生活事件的方法各式各样,但采用心理解剖的方法来研究自杀前生活事件的文献尚不多见。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仅见一些学者采用心理解剖方法对农村自杀死亡案例进行了研究,而采用心理解剖研究自杀大学生的文献还尚未发现。心理解剖(psychological autopsy,简称PA)也称心理学尸检,是通过与知情信息人访谈的形式,细致而周密地获取自杀死亡者相关信息,重新构建死者自杀死亡状况以达到研究目的的一种综合回顾性的研究方法(Cheng,Chen,Chen & Jenkins,2000)。心理解剖法可以通过综合各种信息,构建自杀者完善的人格、心理、社会等因素,为自杀预警和干预提供有力的帮助。在自杀研究中,心理解剖方法被认为是研究自杀死亡者死因最科学的方法,是目前西方国家从社会学角度和心理学角度研究自杀问题的首选研究方法(Brent,1989)。我国有关研究也表明,心理解剖法对于自杀研究也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周莉,2003)。基于此,研究采用心理解剖的方法对自杀死亡大学生的生活事件进行探究,以期为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警与干预提供一定依据。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1)自杀组。来自笔者2006~2011年在江西省部分高校收集的大学生自杀个案。个案共39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作为自杀组。按心理解剖研究的要求,每例选取两名了解目标人情况的信息人(第一、第二信息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对象共78人(39×2)。
(2)对照组。根据心理解剖研究的要求设立对照组。按照1∶1,在自杀死亡大学生同一班级选取同性别、同来源地(城市/农村)、年龄相近(±0.5岁)的39名无自杀行为的大学生作为正常对照组目标人。每例也选取两名了解对照组目标人情况的信息人(第一、第二信息人),对每个对照组目标人本人和两个信息人分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对象共117人(39×3)。
2.2信息人的选择
在研究中,自杀组信息人的选取原则是尽量在死者的好友、室友(同寝室)或其他与死者关系较密切的人(如老乡、同学等)中选取,信息人排除了与自杀者有严重的个人冲突者。对照组信息人的选择原则与自杀组相同。研究中绝大多数信息人(152人,占信息人总数的97.44%)均自认为对目标人比较了解,表示一般了解者极少(4人,占信息人总数的2.56%)。
2.3访谈时间和访谈方式
(1)访谈时间。对自杀死亡者进行心理解剖研究要慎重选择访谈时间。间隔时间太短,信息知情人还承受着较大的心灵创伤;间隔时间太长,则会增加回忆偏倚。尽管各国学者访谈的时间间隔不尽相同,但都较一致地认为间隔时间不宜太长,2~6个月为多数研究者所采纳(徐慧兰,马贞玉,2010)。因此,这里的访谈时间也选择在自杀大学生死亡后2~6个月内,并且避开自杀者的生日、忌日及中国传统的节假日。
(2)访谈方式。采用面对面的方式,由访谈者(笔者)对被访人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地点通常是被访人的寝室,如果被访人觉得在寝室不方便,按被访人要求在被访人认为适合访谈的其它场所(如小教室、比较安静的休闲场所等)进行。为了保证访谈内容的保密性,消除信息人心理上的顾虑,访谈时除访谈者和被访人外无其他人在场。每次访谈时间大致为1.5~3小时,其中包括被访人的情绪调整时间。
2.4访谈工具
2.5信息处理
研究中将自杀组及对照组第一信息人及第二信息人的信息分别合并。如果两个信息人对于相同问题的回答存在矛盾时,信息合并时按阳性原则进行。信息合并的具体方法为:(1)两个信息人对某事件的回答不一致时,只要其中一个信息人回答有,则判定为有;(2)两个信息人对于某事件的回答均为“不详”时,则判定为无;(3)生活事件发生的次数、影响程度及持续时间均取高值。
2.6统计分析
所获资料进行统一编码后,用SPSS11.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生活事件,分析的标准如下(陈华,2008):
(1)一年内的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以月份记录;对于一年前发生,但在自杀或访谈前一年内对目标人有着深远精神影响的事件,则作为长期性事件记录,发生时间均记录为0。
(2)刺激强度(刺激量)的计数方法: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分×该事件持续时间分×该事件发生次数。在计算刺激量时将持续时间超过半年的生活事件记为2次。生活事件各因子刺激量=该因子全部生活事件刺激量/该因子项目数,即该因子全部生活事件刺激量的平均数。生活事件总刺激量等于生活事件各因子刺激量之和。
3结果与分析
3.1运用心理解剖方法对自杀大学生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正如前文所述,心理解剖被认为是探明自杀者自杀原因的重要研究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心理解剖是回顾性研究,研究中所获得的关于自杀死亡者的信息依赖于信息人的第二手资料,这对于数据的收集可能会形成回忆偏倚。回忆偏倚(recall bias)指在回忆过去的暴露史或既往史时,因研究对象的记忆失真或回忆不完整,使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与真实情况间存在的系统误差。回忆偏倚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由于调查的因素或事件发生的频率低,未给研究对象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被遗忘;(2)因调查的事件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研究对象记忆不清或已经遗忘;(3)因研究对象对所调查的事件或因素关心程度不同,回答问题的多少及准确性有所不同。具体到运用心理解剖方法研究自杀者生前的心理状况,出现回忆偏倚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由于信息人对相关信息的缺乏而漏报或低估,也可能由于信息人试图自己去解释死亡原因而高估,这种潜在的偏倚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避免的(Hawton et al.,1998)。此外,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尚未发现运用心理解剖这一方法对自杀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因此,运用心理解剖这一方法对自杀大学生进行研究是否可靠必须给予说明。
自杀组与对照组在生活事件量表各因子的得分情况见表2。从表2可见,自杀组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
3.4自杀大学生生活事件的归类
为了定性了解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主导性生活事件,研究按生活事件将39例大学生进行归类。具体归类方法是:(1)计算某自杀大学生各项生活事件的影响程度;(2)通过比较大小找出对该自杀大学生影响程度最大的生活事件;(3)将该大学生归类为此影响程度最大的生活事件。也就是说,即使某大学生经历了多种生活事件,但并不将该大学生重复归类,仅将该大学生归类为对其影响程度最大的生活事件。归类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生活事件具有多元化但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是恋爱不顺或失恋,就业压力、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压力等是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
4.3恋爱不顺或失恋、学习负担重、家庭内部有矛盾、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升学压力、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家庭经济困难等既是自杀组最常见的生活事件,也是对自杀组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就业压力、受批评或处分、与老师关系紧张等不是自杀组常见生活事件,但对自杀组是有较大影响的生活事件;被人误会或错怪、被盗或丢失东西、预期的评选(如三好学生)落空等是自杀组常见生活事件,但不是导致自杀组学生自杀的重要生活事件。
篇9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素质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难以保证。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学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考试诚信问题;多所高校表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存在拖欠还款等不诚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中的不诚信风气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宏观环境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各种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思想,这种错误思想造就了市场混乱,制假造假、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出现。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表明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些丑陋的现象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大学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诚信教育脱离实际
诚信教育脱离实际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本质原因。道德教育有三个来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显性的,具有直接性和显著性,但当前的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现实性,道德目标设置过高,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脱离生活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不能从内心形成道德认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学生从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钱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感到困惑、焦虑和彷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者本身行为的矛盾也会导致这种冲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这种不诚信行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从小建立的道德观如巨厦崩溃。
3.制度性监督机制缺失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监管的不足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国,诚信道德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种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流动很少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诚信问题不会成为突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广泛、复杂、频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关系里,传统的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是有限的,当维系诚信的传统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力,而社会尚未建立或健全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各项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诚信缺失现象便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终究是从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在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纯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种规范教育,诚信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而越发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行为,对学术研究、考试、还贷等具体行为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标准,使学校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在日本人看来,道德行为可以直接地归结为“诚”的行为。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单纯依靠道德课进行,而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使道德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梅原猛就曾提出应该进行心灵的教育、独立尊重的人格培养,把不撒谎作为最起码的道德原点。在瑞士,诚信作为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诚信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原则。在德国,国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每个公民拥有一套信用信息档案库,用以记录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息档案库伴随公民一生,使得诚信教育脱离了宣传感化的空洞,成为一种实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从上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其德育生活化为我国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一是重视渗透。重视通过隐性教育、学校环境、宗教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注意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诚信内容,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在诚信环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为学生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渗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二是重视志愿者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意义重大。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了解人与人相处中诚信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一个大环境。三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国的学校内,随处可见校训、校旗、历任校长的照片等等。同时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纪念堂、图书馆、博物馆,以正面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教育学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诚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诚信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诚信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诚信行为规范,三是使诚信德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地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自省与反思,增强自身诚信意识。二是掌握诚信规范。诚信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以诚信为行为标准的规则范式。个体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因此,大学生诚信规范的培养应当放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完成,脱离社会生活的诚信规范是一座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三是养成诚信习惯。诚信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诚信行为后养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诚信习惯行为已经脱离了意志的约束和限制,表现为一种不经意的自然行为,实际上诚信习惯是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依靠大量诚信行为累积而成。这些诚信行为只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当代大学生崇尚务实,目标越贴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因此,诚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选择能为普通学生接受,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标。道德目标既要体现崇高性、超然性,又要体现可行性、现实性;既关注国家利益,又考虑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诚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实践
诚信教育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需要实践体悟。一方面,“诚信教育课需要思想理论指导”,这要求我们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道德理论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应当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内容。这些专门的理论课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诚信作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础,使诚信道德内化为行为习惯,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学校在开展诚信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谈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强调学生主动、积极、互动地学习,使学生将诚信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心体悟诚信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诚信教育需要生活实践。一是要将校园作为重要实践课堂。学校应当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广泛地开展主题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主题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诚信道德品质实践外化的重要场所。主题社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诚信承诺书、诚信榜样宣传、诚信征文活动、与诚信相关的党团日活动、诚信事迹展览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二是要将社会作为重要的实践课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高诚信觉悟。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形成系统
一是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诚信为人,起到诚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辅导员的行为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辅导员的行为举止和教育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行为是否诚信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实诚信教育的基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学诚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就会基础不牢,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未成年人诚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类资源、环境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进行,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包含学习行为诚信、经济行为诚信、生活行为诚信、择业行为诚信等,这些行为评价应当与大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研究生推荐、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察及各类评优工作挂钩。诚信档案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通过建立目标、设定方案、制度内化、评价教育等方法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醒着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坚持诚信做人。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生活化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26-03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和科技突飞猛进的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随着哲学、社会学、教育学领域顺应关注人、回归生活的历史潮流,不少学者将目光转向了生活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不断拓展深化这一研究。
一、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缘起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德育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其实际效果并不乐观,德育生活化就是在对德育困境的反思、批判和应对中产生的。
唐汉卫认为只要德育由于脱离生活而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只要生活在不断变化而德育却没能及时立足于现实生活,对德育脱离生活的批评就不会过时。他还指出德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理想化、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几个方面。高德胜把传统德育表述为“知性德育”,认为它“割裂了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认知与情感、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全面超越知性德育,需转变到生活德育。文艺文认为去生活化是传统高校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德育观念上过度理性化、知性化,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缺失,德育过程脱离学习主体的生活以及德育情景脱离社会实际”。可见,去生活化是造成传统德育低效、失效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德育生活化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成为传统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理论界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表述,但不少学者作了有益的尝试。张国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抽象性、概念性的灌输路径而言的,是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思想”。该种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将其界定为一种单纯的理想性、导向性的教育理念,有失偏颇。尚丽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找依托、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该观点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生活性、主体性、教育性的特点,但只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模型和实践样式的教育模式,仍未全面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杨永明则将其内涵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世界理论的指导下,以生活为基点,以人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一部分”的状态。该内涵尊重了“化”字的词义,同时符合逻辑学的定义规则,对德育生活化的本质的揭示有借鉴意义。
在综合学者们对于德育生活化所下定义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对其进行界定:德育生活化是与脱离生活的过于追求理想化、教条化、泛政治化的德育相对而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生活为基点,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手段,不仅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引导大学生生活建构的过程和状态。
三、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学者们分别从哲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理论。一些学者关注了相关理论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论意义,其中主要的理论支撑包括实践观、认识论、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观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应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的主体,注意让学生在现实社会环境中通过自我实践、自我锻炼、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去接受教育。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就是主体间的关系,强调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平等主体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启发、相互生成的过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要求德育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的目标追求。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张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并为生活实践服务,德育也才能收到实效。
2.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对实现德育生活化有重要的反思和借鉴意义。李和佳等学者较早地阐述了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借鉴意义。他在文中提出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总的来说是一个哲学概念,“强调人们日常的生活及活动是科学的基础”,自伽利略时代开始,纯客观、唯理性的实证主义思潮使得现代科学忽视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看来,只有彻底地追问使一切科学获得有效性的“主观性”,追问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理解客观的真理,才能获得世界最终的存在意义。在哲学界回归生活世界的背景下,这一观点引起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针对德育与生活对立甚至异化的困境,许多学者也提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3.生活教育理论。众学者认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是对生活教育理论的扬弃。胡凯、赵惜群等对亚里士多德、卢梭、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文章论述到,亚里士多德从三方面阐述了生活与德育的关系,即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最终依据,是良好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目的;卢梭所倡导的“自然生活”、“自然教育”的理念,对西方德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杜威在进一步反思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关于教育的本原性命题;陶行知扬弃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构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精髓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许多学者指出,“生活与道德是一体的”,真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生活为起点,在生活中开展,回归生活,引领生活。“生活教育理论”为德育生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已成为学者们普遍的看法。
4.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部分学者认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张月霞指出“在人本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其“核心主题是对人的关注,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索,以及对人的尊重”,对确认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等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学者们看到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地关注了社会价值,以培养“社会人”为重任,较少地关注个体价值,抹杀了个体的独立性,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生活化,在丰富的生活中进行价值引导,培育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
5.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德育生活化的指导意义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经验的基础,对新知鉴别、选择和加工,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识地开发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思想道德情境,以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体验与经验,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较少学者论及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与需求,现有研究认为时代在变革,思想在更新,而德育的主体――大学生,也处在一种与时俱进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德育理念和模式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才不至于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1.时代的呼唤。杨迎春谈到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了人们科学观的革新、世界观的变革,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共同驱动传统德育向生活化转向。范美香指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及体制的全面开放转型呈现出正反两种效应,对个体发展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为发挥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德育生活化成为开放社会的应然选择。此外,李荣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只有德育生活化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
2.大学生的诉求。大学生心理特点决定了该群体独有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德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卢雄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追求幸福、超越自我、渴望实现人生价值、体验新生活的需要。
3.教育的要求。生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因此德育生活化不仅是教育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的内在要求,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特性与自身规律的内在要求。
4.应对德育困境的选择。时代大发展和社会大变革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利益格局带来猛烈冲击,人们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而由于传统德育的封闭和狭隘,未能直视社会现实,紧跟时代步伐,履行自身使命,呈现明显的滞后性、低效性和被动性。因此,学者提出德育生活化是摆脱困境的应然选择。
四、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原则
德育生活化的原则是为实现德育生活化,在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和途径等方面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根据学者对德育生活化原则现有的探索,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本性原则。人本性原则主张高校德育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实践中促使大学生产生情感体验从而生成价值认同,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二)渗透性原则。渗透性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和强化渗透意识,把德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之中,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体系,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
(三)主体间性原则。主体间性原则是指首先要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看做交互主体,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教育双方对彼此的协同互动的对话、沟通与情感交流,形成道德共识。
(四)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受教育者在分析、比较、推理、实践的基础上能够积极进行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建构、自我完善。
五、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对策
多数学者从德育生活化范式构建较为宏观的视角探索了德育生活化的实现对策,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对其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目标生活化。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目标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起着指导和调控作用,邱海锋强调实现德育生活化,内在地要求德育目标生活化,需要“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注重目标的辩证性;坚持统一要求与个体差异的统一,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坚持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统一,注重目标的整体性”。
(二)德育内容生活化。高校德育内容生活化,首先要求德育内容紧贴时代,与时俱进,积极充实拓展;其次突出生活性,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探索创新德育内容以关注并引导大学生生活;再次重视生活世界德育资源和素材的开发利用。总之,高校德育不仅要指明政治方向,而且要诠释社会问题,提升人生境界。
(三)德育过程生活化。学者们探索了实现德育过程生活化的原则,杨永明指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使大学生走进他人、走入社会,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互动型教育过程。邱海锋还提出将德育过程寓于生活中,把计划性和随机性结合起来,自然地进行德育。
(四)德育评价生活化。德育评价体系对德育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约束等多种功能,是构建德育生活化范式的重要部分。多数学者指出要在生活中进行评价,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此外,温丽丽还提出坚持评价的层次性。
六、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评价与前景展望
经过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现有成果对深入研究德育生活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然而这一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多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还存在一些亟待澄清、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其一,德育生活化的概念及内涵是德育生活化研究的逻辑起点,至今尚未达成普遍认可的共识,需进一步解析探讨和充分理解,以形成更为科学的界定,为研究深入开展奠定前提和基础。
其二,学者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有了颇为全面的论述,但受到专业背景等认知经验的制约,深刻性和严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三,关于高校德育生活化对策的研究尚显不足,一方面对策的维度需要继续拓展;另一方面,每个维度的探索有待进一步深化。此外,往往将对策探讨与范式构建置于同一层面,缺少具体可操作的路径措施,关于大学生德教育生活化路径的研究仍有待具体深入。
其四,德育生活化与主体性、主体间性、体验性、欣赏型等其他德育模式在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实施原则等方面存在着相关相融性,应对诸模式关系给予重视与探索,以利于德育模式的整合协调与改革创新。
其五,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民族习俗、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地方,大学生德育生活化也就有了特殊性,因此应结合不同地区实际,不同类型高校实际开展研究,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使德育生活化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10)
[2]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3]文艺文.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J].道德与文明,2007(5)
[4]张国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5]尚丽娟.思想政治教育应生活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10)
[6]杨永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7]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8]张月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9]邱海锋.论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范式的构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