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31 04:5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聆听了孟国泰教授的三标高快课堂理论后,我感触非常的深。
孟教授亲自给我们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课,让学生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快好省课堂,多:笑声多,掌声多,欢呼声多;快:快速,快捷,快活;好:设置目标好,达成目标好,反馈目标好;省:省时间,省精力,省资源。这样的课堂是轻松愉悦的,笑声不断的,无拘无束的课堂。在这里,教的,快乐;学的,快乐。对老师而言,组织(小组合作)生教生、生考生、生帮生,是快乐的;“三不讲”的时候,是快乐的,“三讲”的时候,是快乐的;疏导、引导是快乐的;激励、夸奖是快乐的。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快乐的;合作学习是快乐的;为理想而奋斗是快乐的;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是快乐的;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是快乐的;观察是快乐的;识记是快乐的;思考是快乐的;想象是快乐的;创新是快乐的;做人是快乐的! 在此同时我也能够感觉到我的课堂离高效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我的课堂笑声与轻松太少,压抑与压力太多,所以需要改,需要进步。
在高效课堂理论中我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花架子。它的简约自然更令我感觉深刻。对于高效课堂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高效课堂改变了过去“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同学们可以大显风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学生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教。教师在课堂中抓住机会、创设条件让学生深入学习、合作探究。教师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汇报探究结果。是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和创造性得到较好的发挥,真正体现“我的地盘我做主”。
二、 建立高效的教学模式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而不是教师单方的输出和学生单方的接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发展的人是具有巨大潜能的,最好的教师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要改变以往命令式的、生硬的教育方法,要用商量、激励性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上这些观点体现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已有的经验着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三、高效课堂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高效课堂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它需要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让我们一起努力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课堂;自主学习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高质量的课堂。
学生高效课堂心得体会二
在近两天的学习中,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一、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心得体会《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愧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篇2
前段时间,中三班的小男生有点“造反”,课堂纪律和平时表现都不太好,所以燕燕老师特意组织我们小男生的家长开了一次家长会。会上,燕燕老师跟我们探讨了很多关于孩子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及出现的问题,家长也讲述了孩子在家里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了能够改变孩子现有的这种散漫、无序的状态,老师决定向园里申请“家长进课堂”活动,让家长真实感受一下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让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健康成长。
按照活动方案,家长要从早上8:00待到中午12:00,但是由于单位有紧急工作,我提前离开了,只能辛苦跟我一起进课堂的陈智嘉妈妈坚守岗位了。
虽然只有短短的1个多小时,但是却让我亲眼目睹了咱们班20多个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到吃完早饭再到安静坐好准备上课,这个时间段所表现出来不同的状态。有的孩子(尤其是小女生)从开始就很听话,一直在安静看书、吃饭;也有个别的几个小男生自控力较差,小动作较多;有的孩子吃饭速度较慢,也有个别孩子挑食等等不少的问题。在此期间,我们两个家长和两位老师不止一次的制止和纠正,但是好状态持续时间较短。
通过此次家长进课堂活动,增进了幼儿园与我们家长之间共育的桥梁。把我们从家长的角色转变为老师的角色,由教育一个孩子变为教育一群孩子,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幼师的辛苦和平凡中的伟大。相信通过家、园共同的努力,我们中三班的孩子一定是最快乐、最幸福的。
再次感谢中三班的全体老师,谢谢你们的用心付出与辛劳!
篇3
2021年4月7日我有幸参加“爱种子开放日”课堂展示活动,通过这次的听课评课活动,让我这个接触小学英语教学时间不长的教师受益匪浅,感受很深,下面是自己的一些心得。
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授课老师能有效运用“爱种子”教学模式、利用“爱种子”平台资源、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让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一种自觉、同伴互助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大大地改善了学生害羞、胆怯、不敢表达、缺少创新意识和表现欲望等问题。
二、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赖素华和冯韵瑜两位教师口语都很流利,发音准确,课堂都能尽量使用英语。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交际的平台,从而真正地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 只有教师说英语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如:You please! Who can try? Read aloud ! well done! Good good super!Great!等等。
三、恰当使用多媒体。恰当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每一个课件都有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得,乐中学。课堂中学生们都能认真地跟读单词、跟读课文、观看动画微课,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原来不想学、不开口、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爱种子”平台资源的吸引下,开始跟着平台大声地跟读,认真观看动画微课。
篇4
关键词:自主学习 引导 兴趣 乐学 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206-01
作为一名教师,自从一九九四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县教育局和学校的组织下,一直在从事教育改革,从一开始的“目标教学”,到后来的学“洋思、1+1”课堂,通过这些学习,我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最近,学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热潮,我又在网上观看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实录,我了解到了杜郎口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学生愿意学了,老师愿意教了,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的各方面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杜郎口的课堂活了起来,完全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老师讲的少了,说的少了,写的也少了,而学生学的多了、想的多了、说的多了、问的多了、做的多了,思考深入,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看到的是努力学习的学生、激烈讨论的学生、充满激情的学生。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是由老师提前设计好的,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权威式的垄断课堂。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忽略了学生的参与过程,忽略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没有自己的思维,形不成自己的方法,更谈不上创新。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堂课可以灵活多变,但是不管怎么教都必须要有利于学生们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引导课堂,适当操控,合理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
1 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转变
在课改开始的阶段,我对课改理念理解不透,对新课改理念的不能深刻地认识,总是存在报怨的心理,认为是“瞎折腾”,搞“形式主义”。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也想过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但在思想上还是有所顾虑,怕学生不会学习,担心他们学不好、知识掌握不牢,担心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我还担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率低,完成不了一堂课该掌握的知识,没有形成应有的能力,教学改革如果不成功,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无法弥补的。为此,我很快安定下来,开始深刻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体现了课改理念?课堂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如何操控课堂?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从而让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变得深厚,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让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让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
2 找出问题,深入研究
为了找出问题,我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我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是很严重的问题。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尽管我认真学习钻研,尽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在教学效果和成绩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自己总觉得效果不是很明显。
于是,我又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就能很快地学会如何打游戏,也不需要任何人教,有的甚至完全沉溺于游戏中不能自拔?而到了课堂上就昏昏欲睡?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我发现是把学生管的太死了,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真正实现教育局倡导的“七有课堂”。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将学生引上一条合理的学习之路,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在“1+1”课堂中,预习课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空间,但是也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各个学习环节的设置,只有各个学习环节、课堂学习程序设计合理,学生的自学才能有序而充分。在学习课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认真学习、深入讨论、积极展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3 结语
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改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1+1”课堂中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反思,一定使自己“导演”好课堂,一定可以使学生积极自主的去学习,向着“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努力。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对于老师来说,设计课堂、组织课堂、引导学生,都是要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Z].
篇5
一、学习英语,从说开始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听和说方面的综合能力。
1.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学英语的兴趣
英语不同于母语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它有畏惧感,这种恐惧感来自于不会读,不会说。我常常这样告诉学生“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说英语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比如,在师范院校,大家都公认英语系的女生是最漂亮的,我想,这漂亮不仅仅来自于脸蛋,而是来自于语言对她们的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就因为会说英语,她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就透露着那异国的风情,就因为会说英语,她们的感觉就是能hold住整个世界,我们都知道,相由心生,时间久了,她们就会越来越有气质,越来越漂亮。”每到这个时候,教室里一下就沸腾了,男生女生个个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就会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从学生那期待、崇拜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说英语的激情产生了。
2.从音标抓起,创设语言情景,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我校是普通高中,绝大多数学生是不会拼读单词的。所以必须先过音标这一关。我一般不急于逐个讲解音标,26个字母人人都会读,我用它们来引出48个音标。这个方法很实用,一般两节课时间拼读单词不成问题。为了渲染说英语的氛围,鼓舞学生的士气,我用近乎夸张的手势和肢体语言领读一个个英语单词。同时要求学生坐姿端正,精神饱满,声音洪亮,脱口而出。慢慢地,学生体会到了说英语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3.用英语组织教学
英语课堂没有英语的味道总觉得是一大缺憾。所以我要全英授课,用英语组织教学是英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最完整的呈现形式。在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上,我认为听和说绝对是获取知识的一条捷径。今年文科小班有幸成为我的试验对象,我坚持课前演讲,同时也要求学生大胆说。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我终于看到了奇迹,组内同行听完几次课后,都一致评价:“这就是大学的课堂。”我知道我赢了,单说课前的free talk就是一大亮点,如果我把课堂全盘交给学生,他们会不停地说一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可以说我的课堂学生是百分百的专注。因为学生真正享受着英语这种语言的魅力!这半年,我眼看着他们的进步,心里真的很有成就感!
二、夯实基础,重视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的艺术性,引进竞争机制
1.词汇教学的艺术性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却发现,很多教师灌输多于启发,对词汇教学的处理过于简单,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或走马观花。我认为词汇不是单独的语言单位,我们要想办法巧妙地把它们经过理解加工,并以条理化、系统化的链式或网式教学模式呈现给学生。换句话说,只有这样讲授――有条理,有规律,有趣味,学生才会容易记住。比如,我们记少数动词v ++ of + (doing) sth的时候,可以想象某个情节是按这样的时间顺序发生的 :他抢走我的自行车有人提醒我 我产生怀疑 确信之后 警告他又不服最后控告他上法庭。
He robbed(抢走)me of my bike.
Someone reminded(提醒) me of that.
I suspected (怀疑)him of stealing my bike.
I convinced(确信) him of stealing my bike.
I warned (警告)him of that.
I accused (控告)him of stealing my bike.
即便是连词“虽然”的记忆,我也注重顺序,though,although, as, while ,要求学生张口就来。之所以这样,我觉得这个顺序是一条链,如果although as though while那又是一条链了,这样岂不是增加了记忆内容?如果我们在“记 ”时按某种顺序储存信息,那么,“忆” 时就会按这同一顺序重新找回。我们只有有条理地安排我们的记忆内容,增强反复性,才能克服遗忘。
实践证明,我有很多英语特困生就是从爱上记单词开始,爱上了英语学习,英语成绩突飞猛进。
2.语法教学的艺术性
学英语只有语感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语感好比是蒙了一层纱的语法。尤其是从高中这个高度回头去补习英语,语法的指导是异常重要的。在初高中衔接方面,我一般重点讲解简单句的五种句式和时态。
简单句的五种句式,它是构成句子的基本框架,只有这五种,有必要反复强调,给学生心理暗示――哇,就这五种啊!小case。这里也可以渗透讲解高中重点语法从句的性质和非谓语动词的用法。例如:
The man is a teacher (主系表,其中名词做主语)
Learning English is easy(主系表,其中动名词有名词性做主语)
What I said is true (主系表,其中主语是一个句子即主语从句)
而构成句子的灵魂是动词,原来死记硬背的动词用法,在这里都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就这五种句式。语法它更不是一条条的简单罗列,它完全可以像数学公式那样推导出来,真正的学以致用!
例如:
A boy is standing over there (谓语 现在进行时表正在进行的动作)
I saw a boy standing over there (宾补 用分词表正在进行的动作)
这一路走来,一晃20年过去了。我从心里爱学生,爱这三尺讲台。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幸福来自教学,来自学生的不断进步,来自自我的不断提升和被认可。所以我要一路探索下去,努力提高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最有幸福感的教师!
参考文献:
篇6
数学教学 高效 激发兴趣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刨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数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应按数学思维(数学活动)的规律进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减负背景下,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在减负教育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对于现有很多教师课堂的教学时间不够用,利用晚自习、周末时间来补课,使得老师疲惫学生更累,自己的教学效果还不理想,也影响了其它科目的正常教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下是我就如何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信心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学得主动轻松,才算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需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
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
2.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伊始,教师能否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有意义的心向,对整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前巧妙设计好自学思考题,并力求做到所设计的问题明确具体,“浅”中见“深”具有启发性。
例如,在引入“过三点”的圆的新课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然后提问:
①有一个圆镜被打碎,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
②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呢?(让学生探索、讨论)学生甲: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形镜。学生乙:把玻璃残片补成一个圆。
③要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必须知道什么?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自学讨论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他们初步的认知过程。学生自学时我要求他们做到“三动”,即动口、动脑、动手,让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进行《几何》中垂径定理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1.让学生动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圆,然后任画一条直径,再作这条直径的垂线。并把画好以后的图形剪下来,再把图形沿着所画的直径对折。
2.思考讨论:①圆是一个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②从对折后的图形中你发现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吗?并把你发现的结果写下来。③画图时,知道什么条件?你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
3.检查学生动手讨论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结果回答问题)
4.让学生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强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认真讨论,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径定理。这样,通过自学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逐步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检查自学讨论的效果,迅速获取反馈信息,并作必要的讲授,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篇7
关键词:数学高效课堂;师生活动;3510循环大课堂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这是我和47中王老师从建立联盟校以来共同探讨的问题并达成的共识。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我和王老师经常利用电话和网聊的方式互诉教学中的困惑,因为我们年龄相仿,学生学情也有许多相近之处,深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学校接触数学的机会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注意必要的解题格式。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在具体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总的来说,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1.应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工业化要求不断改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工作岗位也将较少体力劳动而更多脑力劳动,较少机械化更多电子化,较少例行公事更多随机应变,较少的稳定性和更多的易变性,这些都要求每个人为了生存而更多地思考,而且需要数学地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可以培养、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这足以说明,数学并非真像有些学生说的那样无用。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加强学好数学结果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2.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应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而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
4.应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师生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5.应因势利导,抓住青少年特点
中学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有强烈的“趋新”心理,有些学生对图形观察不到位,语言概括不全面。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予以适当的点拨,同时初中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重,表现欲强,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利用一些好时机,恰当运用青少年对时尚追求、“追新”等特点,帮助他们摈弃狭隘自闭的思想。通过抓住这些青少年的特点,因势利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更乐于学习,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三、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在联盟校的大教研活动中接触到并认真研究了许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但有些地方推行的“问题式导学法”、“3510循环大课堂”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问题式导学法”的基本流程是:“展标设疑――自主学习――探究拓展――教师指导――训练提升――达标应用”,问题引领,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情境、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510循环大课堂”,即一课分两段,35分钟展示+10分钟预习,谓之“3510”,三步为一课;课前、课中、课后,谓之三步;形成了课上――课下――课上的循环结构,谓之循环。其前35分钟必须通过展示、交流、纠错落实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5分钟必须将上一节的导学案收回,后10分钟发新的导学案,最后1分钟必须分配任务。整个学案共分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课中六个环节: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注意、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
篇8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双方平等、积极、探索的互动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选取最佳的教学形式,才能真正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在教学中,我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低年级学生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不认识字,听不懂教师下达的命令,如果很生硬地去讲解课堂内容,那么学生可能很难听懂。于是我就准备了一些非常鲜活,并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并制作了一些相关的课件,搜索了一些相关软件辅助教学。例如教学"鼠标用法"时,我选择了一些有关绘画方面的软件来让学生练习,还有一些小的儿童涂色软件,让学生在涂色或是绘画的过程中,学会画的整体布局,学会审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更重要的是练习了鼠标的各种用法。达到了设计本课的教学目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但不难学,而且还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这样,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跟随教师学,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引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引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我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学生,我解决的办法是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有时还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濡目染。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例如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教师首先不是直接讲解画法,而是出示"五边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同桌合作画出"五边形",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五边形"会画了,其他的三角形、七边形等同样可以很快画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逐渐学会自学。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篇9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模式很容易上手,看起来教师也会很轻松,但如果学生没有动起来,这样做是出不了成绩的。只有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我们也在不断积极尝试摸着石头过河,下面谈几点自己的反思。
教训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案例:在刚开始实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时,我立即将学生按所在位子前后四人分成一组,殊不知,这样的分组在讨论进行了两轮后就出了问题。有的组可以讨论得热火朝天,有的组却鸦雀无声,有的学生还当面抱怨说,组里有的成员从来就没吭过一声,所以不要说高效课堂,甚至可以说比原来传统教学的效果还差。组里一旦有几个性格特内向的学生,气氛就活跃不起来,讨论效果就比较差。
反思:分组一定要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然就会事倍功半。而这步工作还要得到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对全班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分组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如学习基础、能力、性格、性别差异等,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从而实现可合作性。首先要选择好小组长,一般是将悟性好且有责任心的学生分到各组担任组长,每组6~8人,好、中、差三个层次按1:2:3的比例配置学生,尽量做到“异组同质”。其次,对学习最差的几个学生酌情对待。能力差但有学习愿望的要分配到组长有爱心且成绩优秀的组里去,调皮的学生放在全班最有“权威”的同学任组长的组里去。第三,在组织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随时注意他们的动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学会听取意见,接受好的方法。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训二:忽略预习,指导学生不到位
案例:有一次在讲新课时,课前并没有布置学生预习,觉得这样布置练习也太浪费时间了,干脆就到课堂上叫学生自己先看书,接着就回答我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迅速浏览了我设计的几个问题,就按要求花了10分钟看书,,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对于我提出的问题,简单的能回答,稍微难些的还得再看书,一问为什么,学生很委屈地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生词都没查完,怎么谈得上加深理解。
反思:在设定学习目标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时设定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本就完成不了,而有时设定的目标又太简单了,指导得一点都不到位。所以在高效课堂中,我们在预设这方面要花更多的心思。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是进行自学的一个好习惯,它的好处是可以克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教训三:当堂训练形式单一,学习效率低
案例:我在连续几天的当堂训练中,布置的练习都是我辅导书上的或是多媒体上预先设计好的,几天下来我发现学生明显感觉很枯燥,面露倦色,并且我还很难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有一次,我课堂训练的时候,讲到当今社会的时政热点知识的时候,学生的热情明显高涨,非常积极地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我在他们的发言中也学到不少东西。高中教学中,我原来总是认为,花时间多赶进度很有必要,至于课外知识可以省略,但却忽视了一个事实,学生乐在其中,而且收获颇丰。之后我又尝试了让学生在当堂训练时自己总结课堂重点,然后在迁移教材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循序渐进就行。
反思: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采用切合实际的反馈方法。我认为,当堂练习能及时反馈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更加准确、广泛,更能全面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根据学情,把作业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重点出好必做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篇10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