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03:1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中国处于世界经济大形势之下,所以为了更加完善的认识中国居民消费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我们通过居民消费水平的国际比较、支出法核算的三大需求对GDP的影响等分为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居民消费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居民消费;三大需求
首先,从GDP的国际比较入手,在汇总《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0年的数据后,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差距(见下图)。
2001―2010年各国GDP比较
从GDP数值方面分析,中国GDP的总体走势是上升的,但是同经济大国美国同期比较,虽然在增长幅度上占优势,但是总数值仍有极大的差距需要跨越;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仍是全世界GDP强国,尤其在2009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在世界平均GDP负值的情况下,我国仍然保持了92%的同期增长率。由上图可以看出,中国的GDP的发展情况与世界各国相比较仍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我国2005年GDP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而且通过GDP增长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GDP在2001年到2007年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是,我们不得不理智地看待这个问题,自2008年开始,中国的GDP增长率开始下跌,虽然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优势,但是我们应当正视问题,从中找出原因来。
我国想要继续扩大GDP,加速国内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就要从宏观的方面看待这件事情。受金融危机冲击,美欧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增长,中国经济增长转向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的支撑,国际社会更对中国消费需求寄予厚望。与此同时,中国人均GDP正式迈入3000~6000美元阶段,这也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因素。但是,如何转型为以内需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我们仍需借鉴有关国家扩大消费的政策经验与教训,厘清各种认识误区和政策取向。所以,居民消费低已经成为中国不容忽视的问题所在,以下,我们就从不同方面分析居民消费问题。
1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
我国居民消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际对比分析显示,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较低、增速较慢、消费能力较弱,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2008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为353%,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而且,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我国居民消费规模较小、增长缓慢。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在世界的位次要低于GDP总量的国际地位,增速要慢于GDP的增速。
自1995年以来,各国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一直保持在55%~57%,美国的最终消费率则保持在60%以上,并在2001年后上升至70%以上;与中国同处亚洲地区的日本,其居民最终消费率也保持在50%~70%的水平。而中国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则始终处于低迷水平,长期停留在50%以下,并自2004年起降至40%以下。
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其发展趋势也与其他国家相左。各国居民消费率均保持平稳甚至小幅上升的态势,整体居民消费率也保持平稳;而中国居民消费率水平则从2000年起步入下降通道。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居民消费呈现出水平低,同时发展趋势向下的特征。
2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
中国的GDP即使已成为世界第四,但我国人口众多,普遍收入不高,且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众所周知的一个严重问题,所以有效市场规模也就大打折扣。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收入差距对需求的影响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收入差距是影响市场需求规模的重要因素。
在最终分配中,居民消费倾向低、储蓄倾向高的现象十分明显。经过收入再分配以后,2005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为594%,但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我国居民消费和储蓄比重分别为644%和356%,而主要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在80%以上,美英等国家更是达到了95%的消费比重,差距十分明显。
各阶层之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抑制消费支出。由前述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分析可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对居民消费的增长也有极大的影响。
3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和拉动
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机制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城乡之间的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并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农产品市场难以扩张,农业生产难以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农村消费品市场与城市消费品市场的等级在不断拉大,农村需求结构得不到提升,必然影响与需求有关的供给结构。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和拉动的中美比较对GDP增长的
贡献率%对GDP增长的拉动
(百分点)最终消费资本形
成总额净出口最终消费资本形
成总额净出口GDP
年均
增长
率%中国3920398021004604602401170美国80702980-980240100-030320
如上表所示,在初次分配方面,劳动者所得偏低、企业所得偏高的问题比较突出。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为417%,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在50%~57%。营业盈余占GDP比重为296%,明显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固定资产折旧比重为15%,低于日本,高于美国、英国、法国;生产税净额比重为136%,低于韩国,高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且由上表可明显看出,我国与美国的最终消费所占GDP比重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4结论
综合分析来看,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也有发展战略因素;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体制和机制因素。应注重短期刺激和长期调整政策相结合,通过提高居民收入、调整消费结构、加大民生工程投资力度以及改革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综合措施,充分挖掘我国居民消费潜力,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推进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跨越性转变。
参考文献:
[1]魏国强、浅析目前城乡居民消费行为[J].浙江统计,2004(6)
[2]余芳东、扩大我国居民消费潜力的国际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0(6)
[3]陈卫东、居民消费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2010(7)
[4]刘海燕、扩大居民消费的财政制度探讨[J].中国市场,2013(16)
[5]项婉玉、我国居民消费与GDP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J].中国市场,2013(29)
国民经济核算的论文范文二:森林综合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
摘要 将森林核算结果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目的是在传统经济核算中对森林的处理方法加以扩展,对森林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做更加全面的整体评价。
关键词 森林 综合 核算
在支撑当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等三大类产品中,生态产品已成为社会最短缺、最急需和大力发展的产品,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已成为林业部门极为重要、艰巨和迫切的任务。因此,必须及时开展森林价值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客观地评价,林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所做出的贡献,准确地反映森林资源的变化和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反映森林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为国家制定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将森林核算结果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目的是在传统经济核算中对森林的处理方法加以扩展,对森林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做更加全面的整体评价。森林综合核算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要对森林自身的价值进行核算,要将其包含在国民财富之中,第二是要对森林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即森林的产出进行综合核算,并尝试与国内生产总值衔接起来。
一、森林总价值与国民财富
森林是一个国家所拥有自然资源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核算森林的总价值即森林的存量价值,并将其纳入国民财富。
1.森林总价值核算
原则上,森林总价值应该是森林所具有的全部功能的价值,包括提供物质产品的功能价值和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价值。但是,从目前核算所能够实现的程度看,森林存量价值主要是指林地和林木价值总和。
2.森林总价值对国民财富总量的调整
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中,国民财富的核算对象是各种所有权确定、可以为其所有者在目前以及一定时期内带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产,其中包括各时期生产活动产出成果被积累起来形成的生产资产,以及一部分符合经济资产定义的非生产资产;而且,核算中以市场价格作为财富的基本估价原则,核算的是各种资产的市场价值。就森林主题而言,上述基本原则会在两个方面导致无法在国民财富中体现森林的重要性。第一,从内容而言,一般来说,人工林属于生产资产,可以包括在国民财富核算范围内,但天然林却有可能因为不符合经济资产的定义而被排除在国民财富范畴之外,即使包括在其中,也会仅仅作为非生产资产,与作为生产资产的森林割裂开来;第二,从估价方法而言,侧重于经济价值的估价原则无法体现森林的生态功能价值。因此,要在国民财富核算中显示森林的重要性,需要在核算方法上做以下改进:第一,扩展核算范围,使之包括所有森林;第二,将属于生产资产的森林和属于非生产资产的森林合并在一起,创建完整的森林资产概念;第三,延伸经济价值,使之包括森林的生态功能价值。
二、森林产出与国内生产总值
森林功能的实现在于它为人类和经济体系提供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产出,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本项目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并定义了森林产出概念,并尝试将其与反映国民经济最终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衔接起来。
1.森林产出的定义
森林产出是指依托森林和林木形成的产出,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为国民经济提供的森林物质产品,二是为社会提供的森林生态服务。
森林产出没有全部包括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之中。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产出代表经济生产活动成果,一般是指物质产品产出以及通过市场提供给他人使用的服务产出。据此,森林生态服务不能作为经济产出,除非这些生态服务通过市场实现了其服务价值,比如通过森林旅游业实现的森林景观价值;当期林木自然生长也因为无法独立计算其产出量及价值而排除在外,只是笼统地用育林和森林维护活动中的成本投入作为产出替代。
即使是已经包括在其中的部分,森林产出也没有作为林业产出加以核算。在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由于林业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当一部分依托森林和林木形成的物质产品产出没有作为林业产出看待,而是被归纳到农业、畜牧业以及工业等部门产出统计之中了,比如各种干鲜林果、森林花卉、林间养殖等等。
可以说,森林产出是一个突破了现有经济活动产出计量的概念,相当于大林业(林业及其他相关产业)计算的初级林产品产出与森林生态服务产出的总计。
2.将森林产出与国内生产总值衔接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最终产出成果的指标,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核心指标的作用。由于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没有全面地反映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国内生产总值在反映现实经济活动成果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核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调整,得到所谓绿色GDP。
结合森林主题看,所谓GDP总量调整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将当期对森林资源的耗减价值作为经济活动成本从GDP中扣减,得到经济资源耗减价值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这是对GDP做减法。一般地,作为扣减项的资源耗减价值是指净耗减,即林木资源采伐量与其自然生长量抵减后的净变化,如果该净变化非负,即可认为不存在森林资源耗减,森林发展是可持续的。
(2)将森林提供的、没有被国民经济核算所认可的生态服务产出作为与经济产出并列的组成部分,尝试作为加项纳入GDP。
篇2
论文摘要: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而国内生产总值具有3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对现有的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和功能
1.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
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指标及其体系,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所进行的计量等。广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它们相辅相成。分工协作,有机地组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狭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仅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试图通过系统地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更好地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统计描述。
1.2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
作为国民经济统计方法,国民经济核算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决策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能够有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国民经济核算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有机地组织起来,采用大量信息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计划、决策的确定和执行起着重要的咨询、服务与监督作用。其次,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关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系统数据,是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规划、计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有关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再次,国民经济核算是微观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对生产、消费和投资决策的需求增强,国民经济核算部门能否提供准确和丰富的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指标设置提出统一要求,国民经济核算使得这些经济统计在满足其要求的同时,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衔接,使整个经济统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两者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只是计算口径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索收入计算取得。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而后者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一般来说,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两者相差数额不大,除非某个国家在国外有大量的投资和大批劳动力,该国的同民生产总值可能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3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3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人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核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的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一进口一国内生产总值。
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评析
3.1各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评价
以上3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在统计学上。是允许出现一定范围内的统计误差的。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目前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种计算方法中采用收入法的国家较多,其实3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对目前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等构成的体系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方法库。国民经济核算乃至整个统计,除本身自成体系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体系外。对于经济研究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国民经济指标在各层次问、各部门间的数量关系透视了社会经济的各种关系。具体说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微观经济原理与宏观经济理论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系统地测算某一时期内一国(地区、部门)的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包括这些活动的结果,各种重要的总量指标及有关的组成要素。其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宏大的信息库或资料库。国民经济核算创立了一个基于大量经济分析水平之上的系统数据库,这些经济分析包括不同经济活动类型的分析、通货膨胀分析、经济结构分析、增长分析,特别是用于各国之间的比较。
3.2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改进
篇3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际指南; 比较
1947年,联合国发表了第一个国民经济核算的报告,1951年,出版了第一个官方的国际指南。此后,又出版了多个国际指南,这些国际指南便影响着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实践,二次大战以后的时期可以称之为“国际指南的时代”。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际指南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与实践活动的不断进步。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三代国际指南
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可以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划分为以下三代国际指南。第一代国际指南:即1951年和1952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南和1953年联合国的指南;第二代国际指南:即1968年联合国指南(1968年sna),1970年欧洲的指南(1970年esa)以及1969年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1969年mps);第三代国际指南:即1993年由各国际组织合作完成的指南(1993年sna)和1995年欧洲的指南(1995年esa)。由于mps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中已不存在,下文中将不再涉及这一体系。
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代国际指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代国际指南发端于1947年出版的联合国报告。这一报告主要由斯通撰写的附录构成。尽管这一报告代表了联合国,但这一体系是以“货币交易占支配地位的先进工业化经济模式为基础的”①。
应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身)的请求,斯通指导完成了一份国际指南。这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第一个国际指南,它主要用于马歇尔援助计划。1951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出版了《简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1947年的报告相比较,这是一个简化的体系,只区分了往来账户和资本账户,部门的数目只有3个(即政府、企业和住户),对部门也没有进行任何的细分。
1952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出版了《标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取代《简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一新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南考虑了在贯彻简明体系中的经验,包括了更多的账户,但与1947年联合国的报告相比,仍显得非常简单。
在斯通的领导下,1953年联合国发表了一份新的指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附表》,这一报告第一次使用了“sna”这一名称。这一份指南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标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非常相似。与1947年联合国报告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指南不同的是,1953年的联合国指南还打算用于发展中国家。这一区别反映在生产范围的扩展上,即1953年联合国指南也包括了某些非市场产出。1956年,联合国在对1953年版本做了少量修订后重新出版了这一报告。
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二代国际指南。
1968年,联合国出版了一个经过全面修订,更加详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作者是艾德诺夫和斯通。1968年的报告在如何使用这一体系上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观点:即各个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各自使用该体系的优先次序。针对发展中国家,特别设计了一章包括对有关内容优先次序的建议和某些特定的有用分类,如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区分及现代和传统生产模式的区分。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联合国出版了一系列补充指南。这些指南阐明了1968年sna没有包括的若干问题,如资产负债表及调节账户,收入分配,不变价格和有形资产等。
1970年,欧洲共同体出版了其国民经济核算的第一个指南,这个指南在概念上与1968年sna存在着广泛的一致性,但其更多地考虑了欧洲的具体情况,如该体系包括了就业的概念,并且反映了法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的某些内容。
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第三代国际指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三代国际指南产生于10年以前,即经修订1993年得到核准的sna和经修订1995年得到核准的esa。1993年sna的主要作者是瓦诺利和希尔。这一新的指南包括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核算结构并提出了考虑到不同数据需求和不同国家环境的灵活性的重要性。基于以下原因,1993年sna被认为第一个真正实现了国民经济核算标准的国际化。首先,1993年sna是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洲共同体等国际组织合作下共同完成的,这为更好地协调某些相关指南的概念提供了可能,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手册》、《政府金融统计手册》和欧洲共同体的1995年esa的协调。其次,mps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活动已不复存在,所有东欧国家已向市场经济转型并采用1993年sna和1995年esa。
值得注意的是1995年esa已成为欧洲共同体政府法规的一部分,即成为法定文件。这与所有的其他国际指南均有所不同,像1970年sea和1993年sna,只是对各国推荐使用,而非强制执行。
考虑到欧洲共同体的许多重要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如进入欧洲货币联盟的标准等,需用于行政管理,1995年esa内含着法律的特征也是必须的。这要求1995年esa更加准确,同时也要求各成员国必须更加严格地执行这一文件。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代国际指南的比较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代国际指南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选择核算目的、概念解释、观察和推算、核算体系的灵活性、核算结构和部门分类5个方面进行比较。
1. 核算目的。
在联合国1947年的报告里,对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报告中指出:“认识到怎样将国民收入与其构成的交易及其他交易的总量联系起来是必要的,现代调查起源于试图对某一概括性总量的测定,目前已将重点放在构成交易的结构和这些交易的相互关系上。”②因而,国际经济总量的估计在1947年联合国报告里只是所关心的问题之一。与此相比较,概括性总量的测定在1953年sna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南里似乎成了惟一的目的。这可以由其部门核算证明:它们是以非常特殊的方式记录的,是为了直接获得国民经济总量。
1968年sna、1970年esa则接受了与1947年联合国报告类似的方法。例如,1968年sna指出:“为了分析和政策两个方面的许多目的,仅仅利用这些总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比较详细地探索一个经济体系的许多方面。探索的结果,现在已经建立了经济模型,在这些模型中主要的总量被进一步地细分或分解。”③
1993年sna和1995年esa也强调了指南的多重目的特性,如:“本体系主要是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汇总数据以满足对经济行为和造成重大失衡现象的因素如对通货膨胀和失业感兴趣的分析人员、政策制定人员的需要。
系不得不是一种折衷的选择,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利益,因而也就不可能极为理想地适用于任一孤立的目的。”④
2. 概念的解释。
1947年联合国报告及1993年sna,均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有关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二者被认为是从逻辑和基本原理上介绍了国民经济核算。1995年esa、1953年sna、1968年sna、1970年esa对国民经济核算的记账规则更多地采用了系统列举的方法,在这些国际指南中,对国民经济核算相关概念的讨论是极为少见的。尽管在1968年sna里,某些议题也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如核算体系的结构、投入产出表等,在1995年esa导论中,也讨论了核算体系的结构和一些基本概念。然而,1968年sna修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多数使用者特别是初学者,这种讲解的方式是难以接近的”⑤,而在1993年sna中,“关键性的概念是通过基本原理而不是列举的方式定义的”⑥。基于这一观点,1995年esa也只能被视为1993年sna的补充。
3. 观察和推算。
所有的国际指南都认为,多数流量的估价可以很容易进行观察而有些流量只能进行推算。这可以使用实物收入和自有住房服务为例子说明。在194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就注意到了推算的问题:“表中的项目可以划分为现金项目和推算项目两类,前者反映的是市场交易,后者则是在缺乏市场交易条件下所做出的计算。对于后者的估计要找到一共同的可接受的基础是困难的,只能尽可能将这种实物项目单独进行表示。”⑦1993年sna和1995年esa在补充分类中明确体现了推算项目和其他项目的区分。
1968年sna则强调了区分哪些是可以观察和计量的,哪些是可以根据某些理论和惯例来推论的重要性。“因为为了得到对分析有用的东西而需要处理数据时,就有可能进行到这样的程度,即得到的结果已不再是数据。例如一种商品的供给可以根据这样的假定分配给使用者,即每个使用者都按照一个共同的比例从国内生产和进口方面取得的它的供给。这同观察不同的使用者实际上使用的国内生产和进口的比例结果将大不相同,这会给人以非常错误的印象。在处理数据时几乎永远是需要假定的,不过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这些假定起着主要作用,所得的结果就不再是一项观察,而是一项推论。同时,进行观察的主要目的是使我们能够做出推论,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把两者混淆起来。”⑧1993年sna和1995年esa也接受了类似的观点。
4. 核算体系的灵活性。
根据1947年的报告,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指南应该是一个灵活的文件。由于国民经济核算的惯例没有考虑到世界上或所有特定使用者的制度差异,所以灵活性是必须的。例如,它明确表达了“在运用这一核算体系时常常有必要加以扩充以适应不同国家的特定环境”⑨。而且,“经验表明在大量测定中某些交易处理时引起不同意见是不可避免的,这归结为不同国家的制度差异。”⑩
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国际指南中,则缺乏关于国民经济核算概念与特定环境相互关系的讨论。1993年sna又回到了1947年联合国报告的基本原理上:“新体系有两个内在的重要的灵活性。第一个是分类的灵活应用,其基础是对交易者、交易和资产分类的层次结构,该结构对不同数据来源和不同国家的其他特定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第二个灵活性……它将新体系结构拓宽到所谓附属账户,该附属账户使用了可以替代中心框架的产品和收入概念。对有关环境的附属账户的描述就是体现这种灵活性的一个明显例子。”11
5. 核算结构和部门分类。
国际指南在核算结构和部门分类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47年的报告设计了一套详细和完整的核算体系,包括了24个账户和5个部门。在第一代国际指南中,像1953年sna,提倡一个更加简捷的核算体系。该体系只包括有限的几个账户和部门。第二代的1968年sna和1970年esa则使用了与1947年报告中数目类似的账户和部门。在1993年sna和1995年esa中,账户的使用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例如,对收入使用的描述,1968年sna使用了一个账户,而1993年sna使用了6个账户。
在1947年联合国报告和第一代国际指南中,部门分类是完全功能化的,例如,住户部门仅包含消费者职能而不包括像自我服务活动这样的生产者职能。在1968年sna和1970年esa中,生产账户是功能化的,而收入账户和其他账户则是机构化的。在1993年sna和1995年esa中,所有部门都是机构化的。
1968年sna的一个新特点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用了矩阵的方法,这一矩阵概括性地描述了各个账户及主要分类,它将供给表、使用表及部门账户连为一体。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矩阵比1968年sna描述的账户体系更加完整,在矩阵中,展示了资产负债表和重估价账户,尽管在1968年sna中它们并没有得到充分讨论。在1993年sna和1995年esa中,矩阵只是国民经济核算描述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其他的形式还有平衡表(“t”账户)、图示法及方程法。
[注]
①②⑦⑨⑩un,1947,measurement of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ccounts.studies and reports on statistical methods no. 7 (un,geneva),p24,p18。
③⑧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m].闵庆金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p9-p10,p46。
篇4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传统GDP的局限性为基础谈起,进而引入绿色GDP的概念,介绍绿色GDP在我国及国外的核算方法,指出我国绿色GDP核算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不足,为我国今后推广绿色GDP的核算提供参考建议和措施。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正在不断突破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推进绿色GDP核算体系。近些年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凸显,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核算绿色GDP已被愈来愈多的国家所接纳。
GDP的局限性
GDP于1953年初步形成,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经济核算体系,它包含了所有国民经济行业,并基于SNA核算体系的国际通用准则,因此,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虽然GDP在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及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GDP中一些服务的价值没有办法计算,但是又不可缺少,如网络制止犯罪,警察提供的服务;GDP无法反映产品的质量改进,例如,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质量上升,而其价格却在不断下降。
基于GDP这样的局限性,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GDP不衡量社会成本,也就是本来应该由企业承担却让外部承担的成本GDP的负面影响;GDP不衡量增长的方式和代价;GDP不衡量效益、效率、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GDP不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GDP不衡量价值的判断,例如社会公正,例如幸福。
绿色GDP的提出
传统GDP的核算存在着上述许多局限,基于此,联合国统计署在1989年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EEA)》,为日后世界各国统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总量、自然资源账户和污染账户提供了雏形。SEEA颁布后,发达国家凭借尖端的科技水平与雄厚的经济实力率先开始实行绿色GDP的核算。但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绿色GDP核算开始得较晚,在2002年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首次在附表中增加了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虽然这些核算绝大部分仅限于实物量,并未涉及价值量,但这一举措为我国日后进一步发展绿色核算奠定了基础。到2004年,主席公开提出了绿色GDP之后,我国对绿色GDP核算办法的建立才正式步如正轨。
绿色GDP核算的国内外比较
(一)国外的绿色GDP核算
SEEA颁布后,挪威率先在1978年开始了部分绿色GDP的核算,编制了自然资源核算账户,包括能源、矿产、森林、渔业和土地使用等。挪威自1997年开始执行的经济和环境核算项目包括三大领域:一是将环境统计纳入到经济统计中;二是将已经包括在经济统计中与环境相关的信息分离;三是对重要自然资源进行评估。迄今为止已完成部分项目。其他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也推行了绿色GDP的核算。
(二)国内的绿色GDP核算
2004年,原国家环保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了一份经过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报告,《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确立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环境实物量核算,运用实物单位建立不同层次的实物量账户,描述与经济活动对应的各类污染物的产生量、去除量、排放量等,具体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实物量核算;环境价值量核算,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运用两种方法估算各种污染排放造成的环境退化价值;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东西部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绿色GDP核算应因地制宜,以便分析与治理。2005年初,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和四川省10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并于2006年9月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报告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情况差异较大,见图1和图2。
我国绿色GDP核算存在的困难
我国现行绿色GDP核算中包括的项目有:环境实物量核算、环境价值量核算、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以及经环境调整的绿色GDP核算,由这四方面计算出的损失只是整个实际资源环境成本的一部分,并未得到一个完整的绿色GDP,其原因是在我国现行制度和国情下,由于部门局限和技术限制,绿色核算的实施过程会遇到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首先,由于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忽视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而没有建立起较全面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数据体系,如水资源统计,土地资源统计等。其次,资源难以定价,比如居民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资源造成疾病,看病付出的代价没办法估计,或者被污染的水造成土地被腐蚀等问题都是不容易估算其代价的。
绿色GDP核算的不足及改进
我国现在对绿色GDP核算的办法,将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充分考虑了进去,但却缺乏对社会环境的考虑。笔者认为衡量绿色GDP应该考虑三个层次,分别是经济发展的指标、自然资源环境的指标和社会环境的指标,也就是说,绿色GDP是在传统GDP的基础上,将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同时考虑的。显然,GDP的作用已经不再局限于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而是综合地反映出一国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以及包括经济实力与软实力在内的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
篇5
论文摘要: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分配过程、消费过程、积累过程及资本筹集过程等的系统描述和说明。每一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都有相应的总量指标对其进行核算。生产过程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是一国国内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以此为基础在劳动者、资本所有者和政府之间分配,就形成了分配过程中的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指标;从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扣减掉消费过程中的最终消费支出指标,就形成资本筹集过程中的储蓄指标;再由储蓄指标可提炼出积累过程中的资本与资本形成、金融资产、资产数量的其他变化、资产价格重估价等指标;而这些积累指标又正是资产负债存量由期初到期末必然会发生的总量和结构变化的内容。整个国民经济就是在这些指标的核算中周而复始、循环地运行着。
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和说明。具体讲国民经济核算要说明生产如何创造或转换货物和服务,以及形成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说明收入如何用于消费和积累以及经济中通过各种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融资活动,说明国内与国外发生的经常收支往来和资本收支往来以及国民财产和财富的状况与变化等。也即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分配过程消费过程、积累过程及资本筹集过程等的描述和说明。
每一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都有相应的总量指标进行核算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成为一个链条,将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联系在一起。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而这些相关各总量指标的涵义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内容也是国民经济核算教学中最难的地方。本文拟针对这些难点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各总量指标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作一简要论述。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总量指标关系图
国民经济核算使用的总量指标主要有增加值财产收入.原始收入.经常性转移收支.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储蓄.资本转移收支积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等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二.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各总量指标的涵义及关系说明
1.生产过程中的指标
增加值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从微观讲,增加值是某部门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劳动和管理等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是对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制造后所追加的价值。它是生产单位自身生产活动的成果.不包括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从宏观讲,对国内各生产单位的增加值求和后所得到的总量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生产活动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其实物表现为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总和。从生产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国内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即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减去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后的价值。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诸生产要素的收入构成的也即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与营业盈余之和。从使用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是被用于同期全社会的最终使用:积累和消费。也即总消费、总投资与净出口之和。
2分配过程中的指标
各经济单位以其生产成果即新创价值为基础进行分配首先它要把增加值的相当部分通过各种方式支付给劳动者、资本所有者和政府等以这些身份出现的各单位在这种分配中获取了收入;然后各经济单位还要参与在国民经济范围内广泛发生的各种收入转移等。对上述收支活动按机构部门加以归纳前一阶段称为收入初次分配,分配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后一阶段称为收入再分配,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1)收入初次分配指标。①财产收入。财产收入是通过提供资产参与其他单位生产而获得的收入,是因资产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出让而产生的由使用者支付给所有者的报酬。每一部门常常既接受来自其他部门的财产收入又对其他部门支付财政收入,所以它既是来源方又是使用方。②原始总收入一国民总收入(GNP)。从微观讲,原始总收入是该部门增加值加各种初次分配收入减财产收入支付之后的余额。从宏观讲国内各机构部门原始收入的总和就称为国民总收入(GNP)。而国民总收入(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关系是:国民总收入是在国内生产总值基础上加减国内常住单位与国外之间发生的原始收入分配收支流量而形成的。
(2)收入再分配指标。①经常转移收支。转移是交易的一种形式是指一机构单位向另一机构单位提供货物、服务或资产等各种资源,而不从后者那里收取任何上述资源作为对等物回报的行为,是“单方面“的交易。而经常转移收支又称现期转移,它一般数额较小,大都是经常地和有规律地发生,并会影响交易双方的当期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但不会使交易者的资产量发生变化。经常转移主要有收入税、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其他经常转移三大类。②可支配收人一国民可支配收入。从微观讲,可支配收入是各部门原始收入加减该部门经常转移收支后的余额,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最终结果。从宏观讲,国内各部可支配收入相加之和就为国民可支配收入。而国民可支配收入与国民总收入的关系是:国民可支配收入是在国民总收入基础上,加减国外的经常转移收支流量而形成的。
3.消费过程中的指标——最终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支出是为居民个人和社会公众提供各种最终消费的货物和服务。它可进一步分为居民消费和公共消费两部分。可分配收入是实现消费的前提。
4.资本筹集过程中的指标
(1)储蓄。储蓄是各部门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后的余额。它代表了各单位进行投资活动的自有资金,是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
(2)资本转移。资本转移是以资产所有权被转让造成交易方资产量增减为前提的转移活动。通常数额较大,发生不经常也无规律,一般不会直接影响接受者和出让者的当期消费水平。资本转移内容主要有;资本税缴纳、政府对各机构单位或国外拨付的用于这些单位获取固定资产的款项和实物、其他资本转移等。
(3)积累过程中的指标。形成积累的主要来源是:一是经济交易的发生,如购买或出售固定资产,提取或存入一笔存款等。二是资产的发现和毁损如地下资产的发现,战争或自然灾害对资产的毁坏等。上述两方面都会引起资产数量的变化和负债、净值的对应变化。三是资产价格在核算期内的变动会使原有资产产生持有资产损益,引起资产、负债及净值价值量的变化。①资本与资本形成。资本是指各机构单位由经济交易而获得或处理的非金融资产价值。包括资本形成、土地及其他非生产资产净购买项目。其中资本形成是指各机构单位通过经济交易获得或处理生产资产的行为。它又包括固定资产形成、库存变化和贵重物品净获得三个项目。虽然从部门或机构单位看,非金融投资除资本形成外,还包括土地及其他非生产资产净购买,但和资本形成相比,土地及其他非生产资产净购买一般数额很小,而且从一国看各部门的非生产资产净购买会相抵为零,非金融投资在量上与资本形成相等因此讨论非金融投资,一般以资本形成为其主要内容,在许多情况下常将二者作为同等概念。②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是由各机构单位及国外之间的各种金融交易累积而形成的,以金融债权、货币黄金、国际货市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公司股票等形式存在的资产。③资产数量的其他变化。资产数最的其他变化是指由于机构单位无法控制的外生因素或事件(即意外事件)而发生的外生变动。④资产价格重估价。资产价格重估价是由于资产负债价格变化而导致价值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持有资产产生损益。
(4)资产负债核算中的指标一一期末(初)资产负债价值
篇6
论文关键词:收入分配通货膨胀贸易顺差宏观经济
论文摘要:本文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出发,指出我国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资本收益占GDP比重持续上升。随后,本文分析了这一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国内消费与投资比例失调、外贸顺差居高不下。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当前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看我国收入分配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的收入法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以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份额以及应向政府支付的份额为出发点计算最终产出。按照这种核算方法,GDP的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IH+营业盈余。其中:劳动者报酬反映了劳动力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生产税净额反映了政府在总产出中取走的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反映了资本所得。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反映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政府、资本所有者对一定时期国民产出的占有状况,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收入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中的消费、投资、税收行为。
二、收入分配体系与宏观经济内部均衡
宏观经济内部均衡指的是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的状态。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内部均衡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指数高企,经济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国家统计局月度统计公报显示:自2007年3月CPI涨幅超过3%以后便一路走高,2008年4月达到8.5%。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这一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领的结构性上涨,如国家发改委曾在国新办新闻会上表示“现在物价上涨是一种结构性的上涨,在结构性上涨的因素消失之后,国内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在平衡的基础之上,可以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本文认为,自2007年3月开始启动的这一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领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拉动的新一轮物价整体上涨过程。食品供需失衡导致的短期物价结构性上涨是此轮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而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失衡的收入分配体系造成的高投资率和低劳动报酬。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高投资率导致银行信贷扩张、流动性过剩并对物价稳定造成压力。如图1所示,由于资本在收入分配中获得了越来越大的份额,企业部门有了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基础。同时本文第一部指出我国资本回报率持续上升,使得以逐利为目标的企业有了投资激励。因此出现了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代表的投资冲动。在中国目前的融资体系下,固定资产投资激增与信贷扩张有着密切联系。而信贷扩张又导致流动性过剩,成为通货膨胀的一个诱因。如图2所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通胀率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
其次,长期被压低的劳动力价格的回调要求使得劳动力成本有上升的压力。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2005年占GDP比重为41.4%,而同期美国这一数值为56.4%@。以第二产业为例,有研究报告指出③:较之于发达国家,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英国的1/16,但雇员工资仅为其1/27;相当于美国的1/18,但工资水平为其12/1;相当于日本的1/15,但工资水平为其1/22。较之于新兴国家,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韩国的1厂7,而工资水平为其1/13。较之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马来西亚的1/3,而工资水平为其1/4;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印度的3倍,而工资水平大约是其2倍多一些。因此从长期来看,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自身回调的力量、劳动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有增大的可能,劳动力成本也会逐渐上升。这几年频繁出现的“民工荒”,以及一再上调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表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必然从供给方面对物价造成上升压力。
因此,此次物价上涨过程既包括已经显露的压力——部分产品供需失衡,也有尚未充分显露的使物价长期上涨的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所以,此轮.:勺价上涨过程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在物价稳定后仍在高位徘徊,而难以出现随食品供给增加而使物价指数下降的情况。
除上文讨论的通货膨胀之外,国内许多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屡禁不止、重复建设等问题,也与分配体系中资本处于强势、劳动处于弱势有关。也就是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丰厚的资本回报使得企业热衷于投资,没有动力进行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本文结尾处的图4描述了这些问题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三、收入分配体系与经济外部均衡
外部均衡指的是国际收支平衡。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外部失衡的问题:经常项目维持巨额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由2000年初的156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初的15898亿美元,八年增长了约1O倍。外部失衡的加剧,对经济的内部均衡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最突出的表现为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
关于我国宏观经济内部失衡的原因,有两派主要观点:首先,外资类金融机构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例如高盛高华在其研究报告中认为“汇率重估是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④。其次,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则从中国经济自身的特点出发,如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认为汇率不是造成经济外部失衡的根本原因,单单依靠人民币升值无法解决巨额贸易顺差问题。
本文认为,除去尚存争议的人民币汇率估值问题,收入分配体系中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下降,资本回报占GDP比重上升,即“弱劳动、强资本”现象也是造成我国外贸顺差不断扩大,经济外部失衡的一个原因。具体的分析思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快于工资率增长速度,从而造成资本所得在产出中比重增大,企业部门利润空间增大。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企业的收益减少,但企业可以通过降低利润来保持出口,所以会出现在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对美元)的情况下贸易顺差还在增长的现象。例如,2005年7月汇改时外汇储备为7327亿美元,而截止今年3月已增长至16821亿美元。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表述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的变动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假定:①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只有家户与企业两个部门;②生产要素有劳动和资本两种;③产品的资本成本不变;④产品的售价与成本分别为P、C,社会总产品为Q,n为工资占总产出的比重。注意到完全竞争条件下P=C,则全社会工资总额为:
W=aCQ(1)
对(1)式两边取对数,得到:
LnW=Lna+LnC+LnQ(2)
对(21式两边微分,得到:
一:+
C。0
将(3)式改写为:
C=W-Q(4)
其中e表示劳动成本变动率,表示工资率变动率,O表示劳动生产率变动率。由(4)式分析可得:时,即劳动生产率增速大于工资率增速时,产品的劳动成本会呈现出下降趋势。由于假定资本成本不变,这一变化将会使得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增强,贸易盈余扩大,部分抵消本币升值对出口的不利影响。
下面以1992年为基期,1992年至2006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增长率数据为依据,计算各年劳动生产率指数与工资率指数,作图3。由图3可以观察到: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指数高于工资率指数,且二者差值持续增大。考虑到制造业占我国外贸出口的比重很大,至2005年已达91.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北京,2005年),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之间的差距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得贸易顺差即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还是持续扩大,因为出口企业有相对大的利润空间消化本币升值对出口收益造成的影响。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体系中初次分配存在的问题,指出这一问题通过影响居民部门、企业部门的消费、投资行为,对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本文的结论为:劳动报酬和资本回报的失衡,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巨额贸易顺差等宏观经济内外部失衡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为扭转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本文认为可行的对策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an强人力资本投资;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第一,改善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由本文的分析可知:劳动报酬的上升并不必然的降低利润、削弱企业竞争力。因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成本两个因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即使在工资增长的情况下,企业部门也可以保证利润不变甚至增长。而且,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可以促进国内消费,避免我国经济过分依赖投资与出口所带来的危害。
第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造成不同国家之间产出与国民收入悬殊的主要原因,较低的绝对工资水平往往伴随着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资本投资的贡献率已经远远小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篇7
论文摘要: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即将成为社会统计的重要工具,有待于取代传统国民经济统计方法。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作为其子体系,也将成为社会统计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一工具进行统计,得出的统计结果必须以简明的指标向社会展示或颁布。针对“新兴”统计工具的内部结构,研究探讨了其应该配备的指标体系—由过程性指标和结论性指标两大类组成;并指出绿色gdp(edp)作为最重要的核心指标将有待于进入指标体系。
1问题的提出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是针对经济流量和存量进行核算的一种传统统计方法,在全球内得到应用。然而,随着资源环境面临的考验,其弊端逐渐显现,其核心指标gdp只能反映经济结果,没有计人资源和环境代价,因而不能回答资源、环境能否持续支撑经济 发展 问题。为此,联合国等5家国际组织共同研发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框架。
seea的基本思想是运用经济学、统计学、 会计 学等理论,在sna基础上,将资源环境因素纳人核算体系,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全面刻画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为众多资源之一,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w)正在研究之中;与此类似的还有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的核算体系也在同步研究。
seeaw将以怎样的指标描述水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核算结果又以怎样的指标简明地向社会展示或颁布,最终形成怎样的指标体系加人到核算体系之中,是目前鱼待探讨的重要内容。
2水资源核算体系(seeaw)及其核算账户
水资源核算体系(seeaw)是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的卫星子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核算体系。seeaw由5个账户组成,主要包括水的供给使用账户、排放账户、混合经济账户、水资产账户和水质账户。前3个属于“流量”账户,后2个属于“存量”账户。流量账户中的供给使用账户、排放账户,主要描述经济生产过程中,与水有关的实物流量在各个经济体之间的流动情况,如水生产供应业(经济体)向其他经济体—造纸行业(或纺织行业或电力行业)流人了多少水;再如,服务业、建筑业、食品生产业等各个经济体,当年向废污水处理业流入了多少废污水量。水资产账户、水质账户,主要描述特定时间点的实物存量,如核算年的年底地表水存量、地下水存量以及存量的质量等。但是,供给使用账户和排放账户描述的仅仅是实物量,没有经济价值量,而混合经济账户重点反映了价值量。
3 seeaw的指标体系设置
如上所述,通过5个账户构成seeaw核算体系的总体框架。但是,框架不能构成完整的核算体系,必须要在框架之下以5个账户为基础,设置一系列必要的指标,才能形成完整的核算体系,并具备实用性。
通过对海河流域试点进行2005年度的具体核算,认为seeaw作为统计核算工具,应该配备由两类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一类是过程性指标,另一类是结论性指标。
3.1过程性指标
过程性指标大都出现在5个账户之中。
所谓过程性指标,是指按照核算基本框架要求,针对5个账户在核算全程中不同环节上所涉及到的各个指标。
供给使用账户的使用表,主要描述水实物的去向。表中所涉及的过程性指标包括:水资源进人农业、渔业、牲畜饲养业、发电业、食品业、服务业各个经济体的数量指标,进人城镇生活、 农村 生活、城镇环境、农村环境各个部门的水量指标。更细致的指标还包括以上各个经济行业年度使用的河流水量、水库水量、湖泊水量、浅层地下水量、深层地下水量、自来水量、废污水回用量等指标。
供给使用账户的供给表,主要描述水实物的来源。表中所涉及的过程性指标包括:自来水、再生水来源于哪些行业及数量指标。自来水来源于水的生产 企业 (自来水公司),其指标为年供自来水量。再生水也单一,来源于废污水处理业,指标为年供再生水量。复杂的过程指标是进人环境的废污水,其来源于农业、渔业、牲畜饲养业、发电业、食品业、服务业等,其指标来源于这些经济体多少水量。
排放账户涉及的指标除了水的排放以外,还包括各 经济 体的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等,还包括以上各类实物排放于水域(内陆水域、海域)指标以及排人污水厂指标和人河量指标等。
混合账户所涉及的指标与供给使用账户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供给使用表的指标反映的是实物量,而混合账户指标反映的是经济价值量。
两个存量账户包括资产账户和水质账户。涉及的过程性指标相对于3个流量账户比较简单,包括山区、平原等不同类型区的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也包括河流水、水库水、湖泊水、地下水的水质指标等。
3.2结论性指标
(1)账户内的结论性指标:供给使用账户中的结论性指标包括地表水资源的实物中间使用量、最终使用量和总产出量指标,地下水资源的实物中间使用量、最终使用量和总产出量指标,以及各类水总的实物中间使用量、最终使用量和总产出指标。如,海河流域2005年核算后该类结论性指标的具体数据见表l。
排放账户中的结论性指标包括农业退水量、 工业 废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以及以上3个门类的cod,氨氮排放量等。海河流域2005年这些指标的具体数值见表2。
混合账户中的结论性指标包含总产出、gdp以及水行业所产生的gdp等指标。比如,2005年海河流域经济总产出57 138亿元,gdp25 750亿元。另外,还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出、gdp指标。从海河流域2005年水行业产生gdp看,数值相对很小,证明水利提供的水产品大部分充当了经济生产过程里的中间投入,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水利工程属于基础设施、水利属于公益性事业的特征。
资产账户和水质账户也存在相应的结论性指标。
(2)账户外的结论性指标:账户外的结论性指标是指在账户核算基础上,进一步 计算 而得出的概括性指标,目的在于简明地为水资源管理者和经济 发展 战略决策部门提供技术 参考 。
3.3指标体系
过程性指标与结论性指标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seeaw的指标体系,过程性指标主要作用是建立水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水资源为纽带,建立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描述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结论性指标的作用是为决策部门提供综合结论数据。
4有待于引入的核心指标
正如前面所说,sna的核心指标gdp不能回答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因此引发了seea的诞生和seeaw的出现。seea的宗旨是核算环保型的绿色经济指标,需要从纯经济的gdp中扣除资源减少价值量和环境退化价值量,形成绿色gdp,即edp。
由gdp推求edp,不是简单地单一扣减水资源减少价值量和水环境退化价值量,而是要扣除所有 自然 资源减少价值量和各类环境退化价值量。因而,暂时还不能计算出edp。只有利用seea体系将各类资源和环境统一核算以后,才能得出edp这一核心指标。
篇8
【关键词】资源环境代价核算理论
一、国外资源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环境代价评估的发展是以人类社会发展及对环境价值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经济发达国家对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环境影响的代价意识较中国早。
新古典经济学派代表马歇尔首次在其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具体概念,庇古在其1920年的《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与内容,并指出市场机制自身无法消除外部性,应该实行政府干预促使外部性内部化,进一步完善了外部性问题。庇古理论的实质是通过国家的力量促使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互持平,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随后帕累托、卡尔多、希克斯、西多夫斯基等人也相继提出了系列性观点,并与庇古形成了外部性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成为环境代价的评估的理论基础。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已开展了环境代价的定量化评估研究和实践,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初美国政府委托相关的研究机构就建设项目带来的环境经济影响开展了定量化的评估和计量工作。并已将由马歇尔、庇古等人形成的一系列外部性理论应用到了水、大气污染代价定量评估中。
自产业革命开始后,由资源开发所带来的不仅是环境污染,而且还有比之更为严重的生态系统损害,这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和关注热点,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在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下,发达国家政府提出了要求环境破坏者补偿由此带来的环境代价。在这一背景环境下,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损失的评估计量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与之带来的是有关的环境质量与公共物品经济学理论得以滋长生根。而公共物品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又为评估环境的非使用价值或者说是不可直接计量的非使用价值(如存在、选择价值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学界逐渐完善了环境代价的评估体系。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学术界还开展了重要污染物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形成了以市场价值法为代表的一系列环境代价评估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研究在不同层面逐渐开展,挪威、法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将环境资源核算纳入国民核算体系(SNA)的研究工作,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组织力量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制定核算办法。提出进行环境经济核算,建立环境卫星帐户,对国民经济帐户进行调整,把环境数据和经济数据统一起来,在各种案例性研究成果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关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原则、概念、方法,并提供了包括SEEA―1993、SEEA―2000、SEEA―2003在内的三个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而作为环境成本核算的核心―――环境代价评估在计算对象的内容上,从微观层次上升到全球系统层次,从环境资源核算扩展环境服务核算,从经济效益核算扩展到人类福利核算。形成了以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为代表的新一代环境代价评估技术。
虽然不同的环境代价评估方法的得到了应用,但它们的研究对象多是发达国家针对水资源开发、森林资源开发、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代价进行的估算,研究方面理论方法比较成熟、案例分析较多。而将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代价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这是因为国际上在注重环境代价核算时的这一、二十年来,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不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的开发一般都没有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研究及其政府管制。因此,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在国际上研究成果不多,研究的深度也不够。随着世界各国环境意识的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核算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与此同时,在发达国家,控制环境代价的制度问题一般被假设由市场机制所包容,并放在环境与资源框架内分析,缺乏对资源环境空间负外部性的各种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和系统分析,明显不适用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监测和量化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因而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二、国内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开发和利用非再生资源,不仅会消耗资源,而且还会带来生态破坏,产生环境损失,国内有学者已开始对资源自身价值和生态环境损失的补偿进行定量研究。雷明围绕资源―经济―环境一体化核算这一主题,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理论,从投入―产出核算出发,提出一套绿色投入―产出核算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应用问题如绿色GDP核算、绿色税费、资源―能源―经济―环境综合核算进行了深入分析。王广成对此一体化核算体系还进行了实证。这些成果总的来讲仍是理论太强,可操作性太低,而且对矿产资源与环境资产价格的确定、矿产资源和环境资源价值帐户的设置以及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连接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徐篙龄认为中国环境价值损失评估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对环境经济损失计量的目的和用途没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及这种计量缺乏充分而完备的可计算性。同时,他还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进行环境损失评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曹凤中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研究方法上,为了对污染损失的价值进行货币化,一般采用了基于成本的方法如恢复费用法、人力资本法、旅行成本法等评估生态破坏和环境损失的程度。他认为这样基于成本的方法对支付意愿的估计偏低;二是计算环境污染损失必须确定环境污染程度与健康损害间的剂量―反映关系,但我国却缺乏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源,因而使环境价值的评估缺乏真实性;三是存在重复计算问题。因而他主张加强中国环境法律估算的方法学和综合研究。
此外,张金屯、黄广宇、青卫平、张坤民、陈妙江等则从区域或者城市的角度对其环境污染损失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这些研究虽然考察了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区域内生态和环境损害,但没有考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价值折耗和补偿问题,更没有考察跨区域的环境损失以及补偿问题,以致没有形成对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代价的全面核算。
目前,环境经济学家已开发出了不少对环境损害进行货币化评价的方法,新的文献仍在不断出现,并且其中的一些评估结果已被决策部门作为其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进行绿色GDP核算的依据。虽然这些环境价值评估方法都根植于传统经济学,但它们又都包含了环境经济学家的创新。在核算环境损害价值的过程中,传统上主要有三种核算技术:即总量假设估算法、结构分析法和综合总量分析法。这一思路虽然有用,但由于它省略了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中间规模层次,无法解决物质稀缺性与经济稀缺性不一致的矛盾,再加之,它存在不能贯彻“穷尽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等问题,因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最近有学者还提出了新的环境价值估算思路,目的是对己有研究思路进行完善。新的研究思路主要有由于江涛(1998)从宏观层次上提出的环境价值估算的索洛方程法和赵景柱等人(2004)从利益相关者群体等中观层次提出的环境产品和服务经济价值的评估体系。张云(2007)对非再生资源开发中的资源价值和环境损害价值补偿进行了研究。余振国、冯春涛、赵冉(2007)对煤炭开发的环境代价进行了研究。可以说,我国明确尚没有出现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和核算制度方面的系统、全面、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现有资源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评述与展望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从国内外环境价值评估的实践看,常用的进行环境损害评估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基于市场价格来确定环境价值的生产率法、人力资本法(包括改进的人力资本法)、重置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基于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物品价值的旅行费用法以及基于假设的市场来衡量环境质量及其变动价值的意愿调查法(CVM)等。虽然这些基本方法对准确评估环境损害价值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这些基本方法在进行具体评估时需要大量的数据、经费及时间等,因此,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基于上述相关方法衡量的环境损害价值评估的研究成果估计类似环境影响的货币化价值的方法―成果参照法或称转移效益法((transferbenefit method)在环境价值评估中也被广泛使用,这在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表现的最为明显。
在对我国的资源环境代价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中,国内外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计算结果均不全面。如世界银行(1997)在研究我国环境损害经济价值时,都是围绕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进行评估,而没有对生态退化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而且它计算的主要是大气污染的经济损失,而对其他污染基本没有计算。美国东西方中心(1990)在计算中也一直强调由于数据和信息缺乏,其计算结果是高度保守的;二是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外的环境代价核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造成损失,而对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价值损害没有综合的予以考虑;三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生产力的破坏在研究中占重要地位。但从研究结果看,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差距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对污染引起早死的经济损失计量方法不同。国外主要采用WTP,而国内则主要采用人力资本法;四是对生态破坏的损失进行了初步测算并且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评估的主要内容又是围绕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害进行的,对生态服务价值或生态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0―2002年会同国家测绘局、国家统计局、各省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院、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等开展的西部和中东部生态环境调查显示,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西部和中东部分别相当于其GDP的13%、5%~
12%。因此,从己有的研究结果看,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相当于全部GDP的7%~20%。
近一两年,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的学者对1949―2004年间的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代价进行了核算,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虽然我国针对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有了一些尝试和研究基础,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核算仍处于探索阶段。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3006800);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 00811044)。)
【参考文献】
[1]徐嵩龄: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计量[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2]叶兆木:环境损失与环境成本评估研究进展、问题及展望[J].四川环境,2007(1).
[3]李宏: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1.
[4]郝红彬:生态公路建设环境损失经济评价的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5]李红莉:十年经济发展对环境空气和地表水体质量的影响[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
[6]姜涛:山东省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评估[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
[7]陈葵容:煤炭企业资本补偿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8]郑文莉:我国农业环境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
[9]田华:高速公路环境损益后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10]刘文明:山东省沂蒙山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评估及恢复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11]李瑞俊:山东沂沐泗流域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评估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12]俞林、徐立青: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国际贸易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纺织行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篇9
关键词:外包 内包 服务外包 产品外包 概念框架
服务外包成为全球专业化生产及资源优势配置的重要商业模式。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研究促进了外包经济的发展,也启发了学界人士的深思,包括有关外包的综述性研究论文(尹建华,2005;费方 等,2009)及高质量的专著(江小涓,2008;卢锋,2007;陈菲,2009;杨丹辉主编,2010)。学者从对企业资源外包的研究多数停留在双边角度以及从发包商与供应商关系等各种角度着手研究企业资源外包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内容涵盖企业资源外包网络的构建、进化及网络运作过程中的治理等问题。在研究中关于服务外包及其相关概念有些混乱,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内包的研究甚少。相关易混的概念有内包、外购、外协、外约及协力式外包等,甚至有承包、内部承包、转包、分包及众包等。本文试图分析、界定其中大多数概念,并以此建立概念框架体系。
在财务会计、审计学中,概念框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计学的历史就是概念框架发展完善的历史,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概念框架体系越来越完善(具体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国际收支统计手册(1993)》,《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政府与财政统计手册(2001)》等)。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最新颁布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也涉及到制造业外包活动处理原则。在制造业外包中,承包方归入制造业。发包方按以下方法处理:发包方为部分外包,归入制造业;发包方为全部外包,则视原材料供应情况而定,如果原材料由发包方供应,发包方划入制造业,否则,发包方划入批发零售业(中国信息报,2009)。但外包的概念框架仍较单薄,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首先引入以权责发生为基础的投入产出活动;其次提出外包与内包的概念框架;然后结合中间性组织概念,强化分析外包活动;最后为后续实证研究指明方向。
外包与内包的概念
作为全球化浪潮下的外包,英文称为“outsourcing”,顾名思义即寻求外部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主要专注于自己的优势业务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当企业面临着必须利用本公司所没有的设备、机械及专门技术时,要补充本公司的生产能力不足时,为降低生产成本时或者认为比自已制作更有利的时候,公司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部分非核心业务打包出去。这样,外包不仅可有效地减低成本、积聚企业的优势加强核心竞争力,以及解放公司的财务资本使之用于可取得最大利润回报的业务等特性成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商业措施。著名管理学者杜拉克曾预言:未来十几年,那些企业中只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会外包出去,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外包不仅符合企业根据自身优劣势有选择性地开展业务的企业生存之道,而且符合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理念。
据陈菲的总结,大致有两种关于外包的定义,一种认为企业从外部购买以前由企业自己生产的实物或服务产品;另一种认为企业从外部购买服务,不管其以前是否由企业自己生产。该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第三种定义,但笔者认为第三种定义有循环定义,因为原来不在需求企业内部生产但需求企业有能力生产的服务,这本身已暗含着是外包了;而原来在需求企业内部生产的服务却不一定就都是外包(陈菲,2009)。笔者认为,这些定义的操作性不是很强,很难进行实证研究。另外,内包(Insourcing)是外包的一种应变措施,是指将外包功能完全交给企业内部的另一部门来执行,换句话说,是一种商业惯例,由自己完成本来应该承包出去的工作。该术语在美国被指那些在美投资的外资公司雇用本土员工。内包可视为外包的对立面。如果总部设在日本的公司为了雇用美国工人生产日本产品会在美国开一个工厂。从日本的角度看,这是外包,但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该公司是内包。但是笔者认为,学术研究上不宜采用此定义。
关注一个企业的活动,需要观察它在一个产业甚至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活动情况。如果某些活动(包括产品)被大部分企业采取外购的方式,如电力供应、水供应、一般的办公用品等,它们可能因为没有能力生产(比如企业往往没有能力自己供应电力,水)或传统上就是企业外购,这种原本不在企业内部生产的活动一般不被认为是外包(陈菲,2009)。
所以,如果大部分企业都外购某种活动,则该外购不被认为是外包,并且该活动就处于内包阶段;如果不是大部分企业都外购某种活动,则它被认为是外包,并且该活动就处于外包阶段。内外包阶段临界点的比例不需要一个精确值,它可以有一定的弹性(一般认为该临界点为90%左右)。根据一般的经济常识,可以判断一个活动处于哪个阶段。所以,在一个产业中,不管企业的某个活动(产品)是离散的(注册成立,搬家,商标服务,并购重组的财务顾问,研发活动等。其中,研发活动因项目性活动为多,时间较长,很少有企业连续不断的研发,像经营活动一样进行),还是连续性的(生产与管理活动等),都可以大致定性地判断它是处于外包还是内包阶段,总之,只有处于外包阶段的活动,才会发生外包可能:当一个企业外购该项活动时,就发生了外包活动。只有处于内包阶段的活动,才会发生内包可能:当一个企业自己生产该项活动时,就发生了内包活动(见表1)。
另外,判断外包与内包的微观单位应该是法律单位或法律实体(法人),这与从微观法律的角度看服务与产品一致。并且,微观决策的主体往往也是法律主体(分公司不是法律主体)。当然,判断外包与内包的微观单位也不是基层或机构单位。这两种单位是从宏观核算的角度出发的。
服务外包与产品外包
一般把外包分为服务外包与制造外包。如果按照地理分类,可以分为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按照工作性质可以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白领外包也就是所谓的“服务外包”。与国家服务贸易统计中的“服务”属于宏观范畴不同的是,本文所指的服务外包里的服务是微观的概念。在微观领域,服务(合同)与产品(合同)相对;宏观领域,服务(行业)与制造(行业)相对。
完成工作成果的合同包含承揽合同、建筑工程合同等。凡是更易控制工作成果的合同均属服务合同;提供劳务的合同包含运输合同、保管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及居间合同等,这些是传统上的服务合同。其卖方成果具有不可存储性,在生产完毕后就被消费完毕。买方容易需求的是对方的服务产出,控制的是对方的服务成果,而非劳动本身;技术合同包含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及技术服务合同等,这些一般也属服务合同。提供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合同也属服务合同,比如专利技术,专门软件等交易一般也划分为服务合同。但也有些例外,卢锋教授有个经典的例子用来说明关于软件经济的分类:2004年IMF统计对第五版国际收支账户提出修改,其中涉及对一项软件服务外包的有精辟的分析。可以独立辨认的通用型软件,即便它们能嵌入到硬件中,也应被看作物品(卢锋,2007)。总之,这些技术合同的特点是买方更容易控制的是产出成果,而非控制对方的劳动。
合同法里的劳务就是服务,而非劳动。经济上现在大多不提,反而在法学上提得较多。何小锋教授1981年在《劳务价值论初探》即提出的“劳务”即“服务”的意思。这篇论文从开始争议到后来肯定的发展过程,也是服务业在中国得到肯定和发展的过程。劳务合同就是劳务服务合同或叫服务合同。服务就是劳务,而非劳动。为求统一,笔者在微观层面上均使用“服务”取代“劳务”的概念。
很多制造业企业也在微观层面上提供服务,比如承揽合同,建筑工程合同。但这些相关行业还是属于第二产业。关于服务业的定义,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对比,国家统计与国际统计的对比有很多代表性说法,这里不展开分析。笔者认为这些定义都是从宏观的视角来定义的。宏观的服务应该是服务业。以中国为例,服务业包括了行业门类从F到T,包括了交通运输,信息传输,餐饮住宿,金融,房地产,批发零售等等。
另外,区分产品合同与服务的一个方法是观察税收。增值税针对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营业税针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除了加工、修理修配服务属于服务合同,产品合同往往是交增值税的;除了销售不动产属于产品合同,服务合同往往交营业税。
总之,应该是把外包分为服务外包与产品外包。准确的说,目前常提的制造外包应该是制造型服务外包。笔者的建议是调整这些名称,统一服务外包,然后再分为制造型服务外包与纯粹服务外包。对于产品外包,其实是很少的。因为一个企业外购一个产品时,这个产品往往是处于内包阶段,就是意味着大部分企业都是采取外购得到该产品的。
总结与展望
类似投入产出活动分析框架适用于所有的经济主体,外包与内包的分析框架适用于所有的经济主体,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等。政府服务外包是指以政府部门作为发包方,将公共服务、后勤、技术服务,通过签订合同,承包给有关具有条件资质的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在这种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中,政府部门扮演购买者的角色,对服务生产质量和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估。
概念的统一与框架的建立有利于实证研究的展开。就像很多学者指出,外包经济的统计相对落后,需要改善。(如江小涓学者指出商业部2007年的《服务外包统计报表制度》,是中国首个外包统计制度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完善)。笔者的研究界定了内包的概念,为服务外包的统计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基础,对经济中不多见的内包也可进行统计研究。
外包,包含企业或产业外包。产业外包的经济统计与分析往往是实证研究的重点。另外,还可以扩展深化研究,比如根据外包的不同程度及离岸比例计算外包。可以给不同的外包类型赋予权重,然后计算加权外包率。然后,可以扩展到整个国家层面的外包情况。研究还扩展到计算行业之间的分别,对于同一项外包活动的地区比较研究,及其与国民经济其它因素的计量研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2.曹艳春.雇主替代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
3.陈菲.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杜金富.货币与金融统计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费方 等.企业的研发外包:一个综述.经济学季刊,2009.8(3)
6.何小锋.劳务价值论初探.经济研究,1981(4)
7.江小涓等著.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人民出版社,2008
8.江小涓.服务外包:合约形态变革及其理论蕴意.经济研究,2008(7)
9.卢锋.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产品内分工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卢锋.产品内分工.经济学季刊,2004.4(1)
11.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湖南科技出版社,2008
12.西口敏宏著,范建亭译.战略性外包的演化—日本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3.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
14.杨丹辉主编.全球化:服务外包与中国的政策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15.杨蕙馨,冯文娜.中间性组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6.杨景宇,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7.尹建华.企业资源外包网络:构建、进化与治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8.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体系相互依存的进一步加深,目前我国急需既熟悉中国国情、又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专门人才。为满足社会需求,根据教育部教高厅1号文件《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通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统培字20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专科起点)经济学专业(经济分析方向)教学计划及专业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商定自20*年春季起在全国开办开放教育试点本科(专科起点)经济学专业。现将我省招生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
经济学专业是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经济学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尤其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科学统计方法进行经济分析和投资决策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二、课程设置
1、教学计划中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2、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学大纲、材、统一考试、统-评分标准。主要课程有:英语II(1)(2)、计算机应用基础、西方经济学(本)、国民经济核算、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投资分析、产业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经济案例分析。
3、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等)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结合毕业作业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社会实践采取案例编制的形式进行,训练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和科学方法考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可以撰写理论型经济论文,也可以撰写经济分析报告。
三、课程免修
1、课程免修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教学教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学专业本科(独立本科段)的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和难度,相应课程替代作如下规定:《西方经济学》(刘凤良主编)可以替代《西方经济学(本)》,《计量经济学》(贺铿主编)可以替代《应用经济计量学》,《国际经济学》(佟家栋主编)和《经济思想史》(王志伟主编)可以替代同名课程。具体操作按中央电大免修免考管理办法执行。
四、学制、毕业及学位申请
1、本专业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学习有余力者可提前毕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2、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3、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4、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本专业学员毕业后可直接申领《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从事统计或相关工作。
5、本专业的教学实施和期末考试由湖北省统计干部培训中心统一组织安排。
五、报名及录取条件
1、凡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相同或相近专业高等专科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学习
2、报名学员统一参加入学水平测试,测试内容为:《大学语文》、《经济学基础》和《统计学基础》。择优录取,额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