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15:2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高校扩招学生涌入就业市场后,无论是政府、社会、学校、还是家长、学生都感到了就业形式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就其原因及其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从市场就业环境看

(1)毕业生供需矛盾加剧。据教育部统计,随着大学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2007年已增至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将超过600万。毕业生人数每年的大量增加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势必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间的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其一方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

2.从高校来看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2)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过硬。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何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3.从用人单位看

(1)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有的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从毕业生来看

(1)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落后的择业观与现实的需求反差太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高薪、大城市、环境优越。大学生的这些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一部分人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位。

(2)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协作能力以及适应时展的创新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动手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佳,适应性不强。社会的期望值与学生自身素质的这一差距也影响着学生的最终就业。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4.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参考文献:

[1]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4).

篇2

1.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合理。从就业地区来看,高校毕业生大多数选择去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就业,这些地区相对来讲待遇较高,工作环境较好,成了大学毕业生工作的首选之地。向小城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就业的比较少,就造成地区就业结构严重失调。从就业专业来看,经济类、应用理工类就业较好,文科就业较困难。

2.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从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看,就业观念还停留在过去。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人中之龙,毕业一定要到非常好的地区或单位,方能彰显自身的价值。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的精英教育,大学生比比皆是,早已失去了象牙塔中佼佼者的光环。因此,观念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还停留在过去思想中的人们和时代的发展形成鲜明的落差。

3.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仍很高,总是不愿到工作环境不是很好、工资待遇不是很高的地方就业。没有理想的工作岗位就放弃,工资低的也不就业,仍愿待业。据调查显示,有78%的学生期望月薪3000元以上、不愿意参加低层次的工作。择业与期望值要求过高造成很多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

4.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很多普通高校存在着重视专业教学,而对实践教学并未引起重视,或者实践教学只是走过场、形式主义,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或者实践活动和所学专业关联不大,无法得到实际锻炼。另外,实践基地建设机制不健全,学校提供实习实践场所有限,学生实践困难、造成大学生实践经验缺乏,专业动手能力差,操作水平低,岗位适应性不强。

二、就业困难背景下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1.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针对社会对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需求,高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观念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摆在中心位置,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将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定期邀请社会上的创业者为学生作讲座,传授创业经验与技能,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还可以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现在很多高校都启动了校长基金,鼓励学生们参加创业大赛,学生们几个人自行组织团队,申请校长基金项目,经过学校组织的专家审核,通过者就可以用校长基金创业,这个活动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将来毕业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上科学思维方式、注重创新和求真的科学精神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具有的突出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要想将这些科学技术变成财富,必须要经过科技创新转化,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成了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创业和动手实践的催化剂。

3.有利于提升大学的科研竞争力。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以科技为核心的激烈竞争的时代,知识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这种背景下,为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纷纷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学生创业鼓励以科技创新为主。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主要发达国家竞相以创新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其竞争优势。以美国为例,1980年通过的《贝赫—多尔法案》允许大学拥有自己通过政府资助的研究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大学可向商业公司颁发专利许可证而获得经济回报。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落后,但是随着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大学的改革也会朝着这方面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大学科研竞争力的水平。

4.提高社会生存和应变能力。面对大学毕业就业困难的大环境,谈到如何解决自身就业困难,“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成为大多数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首选。大学期间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创业设计和实践不仅能锻炼大学生的能力,而且也让他们抛弃大学就是象牙塔,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的观念。毕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实力最能说明一切。也有的学生把“多方面拓宽就业渠道”作为优选之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然多一种选择,就多一分希望。“调整就业期望值”可以使“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更加广阔。可见,大学生调整居高不下的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能变得很大。

三、加大力度拓宽大学生创业的渠道

1.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我国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比较薄弱,不仅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还体现在其创业意识不足,对创业的目的和预期不明确上。根据一份调查报告,在所有的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明确说明自己有创业想法和行为的学生都有大学期间从事家教等其他的兼职经历,如发广告传单、产品推销与发放调研问卷等,这在某一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强,对物质生活具有一定的要求。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定期提供的生活费用,为了满足自己消费欲望和购买力,增加自我经济收入成为首要目标,而创业行为作为学生群体认可的收益最大化的方式,是学生的主要选择,同样也说明,最大的创业动机是基于对物质生活的相往,而且创业成功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收益,同样也能增加学生社会实践与人沟通能力,给学生带来学生身份附加的光环,这种创业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也是学生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可谓是实现自我增值,尤其是在校期间有创业经历者,在毕业后寻求工作时,创业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和我国的教育传统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传统的思想观念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西方国家的大学生主要培养独立创新的意识,并且学校所学知识和市场需求直接挂钩,这样学生主动创业的意识较强。前面提到,我国大学生大学期间主要从事家教等兼职工作,这从根本上来讲算不上创业。只有让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创业意识和观念,才能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潮流形成。

2.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创业是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检验,尤其是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考验。创业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做好各方面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以下几条过硬的心理素质:

(1)独立性与合作性。独立性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中国大学生普遍比较缺乏独立性,这里指的是各方面的独立,不仅仅是思想的独立。作为大学教师,经常看到的是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在父母亲戚的左右拥护下而来,父母为其办好一切入学事宜,然后父母一百个不放心地离开。这些学生虽然年龄上已经成年,但是在我国的环境下没有让他们长大的机会。大学是他们离开家庭的第一步,是培养独立性的最好的场所。合作性是创业者必须具有的品质。出色的创业者不仅要拥有独立的人格,还要乐于合作、善于交往,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德国的大学教育就是几个学生组织团队,共同提出研究的课题,共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培养合作精神是将来走上社会的很重要的一点。

(2)敢为性与克制性。创业必须要具有勇气,因为前途是不为人知的。没有勇气是无法走上创业道路的。克制性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心理品质,是成熟的标志。它可以使人善于排除各种干扰,高度克制盲目冲动,积极有效地控制和调节消极负面情绪,坚决采取理智行动。

(3)坚韧性与适应性。坚韧性是一种对困难和挫折的巨大心理承受力,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极为可贵的心理品质。创业要经历在不断地犯错误和失败中跌打滚爬的过程。创业者还必须具备迅速适应环境变化、主动把握商机的素质。它不仅表现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而且表现为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创造机会的能动性。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形成,重在实践锻炼。创业实践既能进一步增长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技能,也能得到全方位锻炼,磨练出坚强的创业心理品质。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热点与趋势;CSSCI;关键词分析;核心作者群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1999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高等教育出口不畅的问题逐渐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研究的视野在延伸,研究的领域在扩大,研究的成果不断丰富,研究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已有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做了回顾总结。如姜继红通过中国教育网搜索到2001年至2004年期间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文章有1114篇,但这些研究大多笼统地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而没有注意运用有关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与对策等进行研究。[1]蓝洁和唐德海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有不同的焦点,多学科复合视角的高等教育就业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理论演绎及问题解决向度上,已有研究成果呈现诸多不足。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将在学科视角的切入、多学科复合视角的交叉领域、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成果的理论提升等方面寻求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2]赖德胜、孟大虎等指出,与国外文献相比,国内已有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用基本的供给―需求分析工具所进行的总体研究基本没有;二是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初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而紧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对已就业多年的大学毕业生、对其他青年群体的收益水平和福利状况有何影响,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三是对于当代中国这个典型的转轨经济体来说,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可能更复杂,来源更广泛,但国内已有研究在分析视角上仍显得不够丰富,无法对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前面透彻的把握。[3]范围和高耀明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新)收录的1979―2008年间“高等教育专题”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中的4253篇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就业及就业指导”作为二级主题置于一级主题“高等学校教与学”之下,1979年至2008年期间共有就业及就业指导的高被引论文153篇,占全部高等教育研究主题高被引论文数量的9%。[4]

运用CSSCI所提供的论文关键词的频率、变化趋势以及论文的被引次数可以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5]顺承这一思路,运用CSSCI数据库统计出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标引5次及以上)和高被引论著(标引4次及以上),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和高被引论著的分析来揭示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另外,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里的作者发文和作者被引情况来统计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群的研究活动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基本态势。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体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上讲,高频率的关键词代表了该研究领域的常规研究指向或某一阶段内的学术热点;高被引论文在学界有两层含义,其一预示着该论文的质量较高,其二说明该论文在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程度。[6]因此,将从高频率的关键词和高被引论文两个方面来分析2001―2008年间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的研究热点。

表1列出了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论文中标引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23个;表2列出了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被引达4次及以上的18篇论著。

表1 2001―2008年论文中标引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

从表1可以看出,在23个关键词中,“教育”和“指导”遥遥领先,总标引次数达121次,表明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表2中“就业能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观念”、“性别”等与大学生自身有关的关键词标引达78次。与此相应,在高被引论著中,仅在篇名上与大学生自身相关的就有5篇,这些论著总被引频数高达31次。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持续关注的另一个热点是就业环境。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大学生就业也经历了从分配到择业的转变,就业的环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表1中与此相关的关键词比较多,如“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政策”、“就业政策”、“对策”等。从表2来看,与这一主题相关联的论著有5篇,这些论著总被引频数高达61次,远高于其他的研究热点。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趋势分析

通过对表1和表2的解读,不仅可以了解到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还可以大体上认识研究热点、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研究方法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基本趋势。

从表1关键词标引次数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逐步转向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和宏观的就业环境的关注。

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研究者的视线逐渐回归到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人身上。从表1可以看到,“就业能力”、“社会资本”等关键词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高被引论著的篇名中出现“就业能力”和“社会资本”的更是多达5篇。而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综合素质、学校的培养模式、受教育的效果直接就体现在其“就业能力”等方面。

表3 2001―2008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核心作者群

序号 作者姓名 发文量 被引量 作者机构

1 曹殊 5 5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2 池忠军 5 5 中国矿业大学

3 杨伟国 4 1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4 胡解旺 4 5 嘉兴学院

5 李家华 3 16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 姚裕群 3 6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7 冯华 3 5 北京师范大学

8 贾利军 3 4 南京师范大学

9 林惠青 3 4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10 曾湘泉 2 27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11 周济 2 10 教育部

12 郑洁 2 9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3 吴庆 2 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系

14 李颖 2 6 华南理工大学

15 黄敬宝 2 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

16 赵立卫 2 4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宏观的就业环境比较复杂,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研究,但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对就业环境的研究依然是今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曾湘泉的专著《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和学术论文《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5年间被引频次达到了47次,就说明了学者们对就业环境的持续关注。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趋势还可以从主要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分析。从表2可以看到,18篇高被引论著主要采用了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分别为7篇、6篇和4篇。研究方法以实证居多,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高被引论著达10篇。这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核心作者群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也产生了这一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利用CSSCI操作平台,检索出2001―2008年间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共65人,以这65人为初选名单,统计他们发文的被引次数,将被引4次及以上的统计在内,统计结果如表3。

以表3来看,这16人可以看做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因为一方面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领域发文较多(2篇及以上),另一方面他们的论著被引频次较高,说明有较强的学术影响。以数据为例,这16人论著总数达到47篇,占5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论著总量663篇的7.09%;16人论著总被引次数为129次,占5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论著总被引次数773次的16.69%。由此可见,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前沿作者中的地位显著。

在16名作者中,属于高等院校的有13人,占总数的81.25%,体现出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主力军作用。从核心作者机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北京、浙江、广东等地。

五、结论

通过运用CSSCI数据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趋势以及核心作者群的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研究的热点来看,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就业环境也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

第二,从研究的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逐步转向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和宏观的就业环境的关注。研究方法上已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第三,从核心作者群来看,16人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前沿作者中的地位显著,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并且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1]姜继红.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8.

[2]蓝洁,唐德海.多学科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5(5):85-88.

[3]赖德胜,孟大虎.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7.

[4]范围,高耀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题:1979―2008[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5-47.

[5]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98-212.

篇4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异常难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在大背景下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学生应降低求职要求、勇于自主创业、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继续教育深造等多方面探求破解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化,高校学生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市场吸纳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当前,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国家进口产品数量明显下降,我国出口量减少,企业效益降低,市场观望心态加剧;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大学生在此背景下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找到就业的出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1.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签约率下降。

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超过600万,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今年的就业大军高达1000多万人。截至2009年3月10日,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生毕业生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2.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多。

中国社科院近日报告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截止去年年底,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就业岗位蒸发,使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中国就业形势已十分严峻,估计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四分之一。

3.僧多食少,工作岗位竞争激烈。

金融危机加剧了求职者之间的竞争。根据记者在一次人才招聘会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办公文员岗位的竞争最为激烈,1个岗位居然有20多名求职者争抢。

4.公务员考试,招录比例创历史新低。

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人数创新高,今年有77.5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比2008年度参加考试的人多了13万。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公务员局数据,上海2009年考试招录3618名公务员,共有约4.8万人报考,录取率约为7.5%。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供需失衡。

大学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方面,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短期内的大辐度增加,势必给劳动力市场的消化造成难度。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使得企业间竞争加剧,优胜劣汰也势必加快,造成不少企业倒闭,岗位流失。此外,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高科技与先进设备,产生人力资源的排斥效应和替代效应。所以,可以看出,在经济危机尚未到来之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再者,企业普遍采用保守的发展战略与紧缩的财务战略,所以企业不可能招聘大批没有经验的新员工。此外,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所以企业在招聘时,会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部分专业、课程设计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使部分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合适的岗位选择。

2.观念误区。

不少大学生存在着求职的观念误区,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求职择业之时喜欢与同学互相攀比,即使一些单位比较适合自身的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便轻易放弃。而有些大学生则自视甚高,将目光聚集在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单位不放;或消极自卑,认为自己所读院校、专业不如人,在求职中不敢理直气壮大胆“推销自己”。也有一些大学生自立意识不强,缺乏主见,在进行双向选择时,不知所措,求职完全依赖父母。再者,也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选择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才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对于一些其实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感兴趣但专业不符的岗位不屑一顾。这样一来,毕业生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增设了一些阻碍,使得就业之路更显狭窄。来源于/

3.实践能力弱。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或是去实践的单位很少提供好的实习机会,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众所周知,企业需要的人往往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一个仅有知识而不会动手的人是不受企业欢迎的,培养其真正上手还要安排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在金融危机下,一般的企业都已停止了招纳新手,但也有些企业为了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为以后新的发展打下基础,他们储备专业对口、综合素质好的人才,而大学生没能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往往不具备实践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在金融危机之下,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毕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毕业生经历了多次面试的失败,造成了心理的严重受挫,部分学生已对就业完全丧失信心,形成了放弃就业的心理。有些更是不堪重压,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让家人痛苦不堪。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学生的就业负有重要的指导责任,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在此特殊时期显得尤其重要。高校就业部门应进一步帮助毕业生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使其端正心态,转变其就业观念。同时,就业服务部门还应加强宣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各类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实现顺利就业。在指导与服务工程中,要以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要以人为本。2.降低求职要求。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大学生不能再以“天之娇子”自居,在就业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研究市场需求量,了解社会及企业的用人要求。比如今年,浙江省重点中学基本已经饱和,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和部分初中以及培训机构的需求还可以,还有一些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的需求也较大。中心城市的需求有限,缺的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基层。毕业生要有“从低处做起,向高处攀登”的勇气。要考虑从就业门槛低、综合要求较少的基层岗位做起,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再选择有利于自己施展才华、实现自己更高价值的岗位;同时,大学生也可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也可以灵活就业,包括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要认识到获得就业是将来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3.勇于自主创业。

2009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全国多个省市都公布或已实施了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4项优惠政策,包括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有些城市为帮助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浙江杭州在去年12月份开办了创业实训师资研修班,学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网络平台或在现实情景中建立虚拟公司(如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模拟创业过程,进行创业实践的演练,为自主创业打下基础。当然,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还应具有敢于拼搏,敢于竞争,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4.提升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这是大学毕业生在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价值的本领。所以大学生只有具备或提升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工作经验及动手能力等,同时具备在劳动力市场环境中有效地向雇主推销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5.继续深造。

金融危机之下,整个就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那么考虑继续深造考研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继续深造可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能在将来知识经济大潮中立得更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深造的时间回避当前不良的就业形势。期待几年后整个市场回暖,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者,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读研也已出台了一系列放宽与优惠政策。

据上述分析与探讨,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因素,也存在主观的多种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就业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企业就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到不轻易裁员,在招聘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经验,而要考虑吸收新鲜的血液,给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机会;学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指导。除此之外,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这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学生要摆正自己心态,认清当前的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参考文献:

[1]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时代,2007,(15).

[2]田栋栋.社会资源极度倾斜让大学“考碗族”迅速膨胀[N].中国青年报,2008,(7).

[3]杨泰.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学位论文.

篇5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密切相连。而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研究就业问题的本源,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以大学生就业为视点来剖析大学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通过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高等教育走上一条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结构性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影响 

1.区域结构矛盾,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局部难、片面难。我国的国情就是东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而导致就业环境差异也很大,使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领域受到限制,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局部难和片面难。 

2.供求结构矛盾,造成专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不平衡。首先,专业需求不平衡,造成专业结构矛盾,部分高校不结合市场需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开设专业课程,造成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需求不平衡,从根本上制约了大学生自由择业。其次,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市场结构矛盾。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生产力发展,机械化程度高,致使需求下降,造成国际市场供求矛盾。 

(二)大学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1.教育教学活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教材滞后、教学环节欠合理、教学模式与市场不对接、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方向与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控和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向。 

2.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致使大学培养质量下降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3.高校制度建设与评估体系不完善、不配套。很多高校普遍缺乏有效地监控与科学的评估制度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落后的择业观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业观的盲目性与被动性。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较少,只有4%左右;二是自主创业的人数少,虽然国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多鼓励和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害怕失败,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第三,选择到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比例相对较少,而选择考取国家各类公务员的却不乏其人。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既有社会体制问题,也有教育体制问题,同时还有大学生自身制约因素。对于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值得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二、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思考——对现行大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矛盾分析 

1.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市场化。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就业市场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理事长曹青阳教授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集中在两个矛盾:一是客观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落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二是高校的教育滞后于社会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本人认为,解决以上矛盾的核心在于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教育模式。 

(二)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所致。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最根本的原因。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 

2.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势在必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竞争程度不断提高,而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教育活动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势在必行,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教学活动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关系——革新教育观念,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 

(2)灌输教育与创业型教育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实践型、创业型教育模式。 

(3)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专业、招生数量。 

(4)课程综合化与特色化的关系——以形成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方法 

(一)树立科学的认识观、发展观,改变现有人才培养观念,深化就业型、创业型教学观念 

树立“推销毕业生”的办学及教学思想认识。多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课和选修课,调整学科结构,实现课程多元化、开放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距离,因此,学校要鼓励和指导大学生选择好选修课的学习,要尽可能多的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和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将来择业需要。 

(二)建立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模式 

高校应大胆尝试校企联合办学,加强合作与交流,多建立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工作和活动,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首先,教育教学活动要理论联系实践,重实践;其次,要注重毕业生跟踪、调研。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高校要结合本地区及经济市场的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所以,学校要经常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去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规格、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结合市场要求培养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高校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进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 

3.加快建章立制,完善教学评估与就业评估制度,实现制度化管理手段,实现教学提高就业质量,就业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关键词】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610万,加上历年累计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70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其中女大学生约占48%。日益突出的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在我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大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和男大学毕业生相比,女大学生就业呈现三高二低模式

三高是指:高就业成本,即大部分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比男生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来购置漂亮的衣服、化妆、拍写真集;高期望值:即女生对就业比较理想化,愿意到国家机关、外资企业、大中城市工作,不愿到基层、私企等单位工作;高依赖性,即对父母亲朋的依赖性高于男生,而这种依赖性与女大学生的学历层次呈反比,研究生最低,大专生最高。二低是指:低就业率,据部分院校统计,女生就业率仅相当于男生的85%左右(个别专业除外),未签约的毕业生中,70%是女生,而且这种男女就业率的差别在重点名牌院校并不大,差别大的是普通院校的就业竞争激烈的专业;低就业质量,有调查显示,女大学毕业生签约薪资与专业对口率均明显低于男生。截至2010年2月底,女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较男性本科毕业生和男性高职高专毕业生分别低361元和332元。并且,女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较男性低,女性本科(61%)和高职高专(59%)毕业生分别比男性低12个和11个百分点。这表明,女大学毕业生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就业,其就业质量较低。

(二)社会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排斥

“女性生活蓝皮书”《2009—2010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No.4)》新近出版,蓝皮书中收录了全国妇联发展部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并首次公开发表。调查显示,被访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理科类和硕士生最觉困难,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制约着女大学生就业

第一,解放后我国女性在法律上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但是法律上的平等并未实现在政治和制度上的真正平等,在政治上,女性的实际政治地位往往低于男性,在政府决策机构中,男性的人数大大超过女性,这就导致了一些决策由于缺少女性的视角而侵害了女性的权益,造成女性机会上和事实上的不平等。第二,立法方面,国家虽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女性权益的法律,形成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但我国相关的法律大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而且执法与监督的力度不够,很多具体政策的落实还不到位,缺乏具体的操作性。第三,对就业市场的法律监管、纠察力度不够。比如如何界定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等问题。

(二)用人单位的利益驱使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女大学生毕业不久即面临结婚、生育和哺乳等一系列问题,生育和抚养孩子要消耗女性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此期间女性不能与男性一样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妇女为人类的繁衍、人类社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党和国家为了维护妇女儿童的健康,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按此规定女职工产期休假最多可达6个月。但是这种对妇女权益保护的政策却成了女性就业的难题,因为对女性的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女职工生育期的工资、资金全部要由用人单位承担,而且生育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这将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从短期经济利益角度看,使得某些用人单位拒绝接受女性。

(三)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存在差距,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难度

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而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快速变化的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上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择业能力的不足限制着女大学生就业

从个人能力来看,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对于成功就业具有直接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里所指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而且还包括一定专业外知识的积累和一定语言、交际、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道德修养的培养,但是看看社会上的实际情况,有的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有的所学专业并不适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出现暂时性的就业难,所有的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平等就业的制度机制

目前,我国有关公平就业的法规还只有《劳动法》中的第11条和第12条以及《宪法》的第4条,公平就业权利得不到保障,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就很难解决。因此,我国急需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明确确立就业平等、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原则,并由政府部门履行对就业市场歧视性行为的监管职能。这必然为女性劳动权利的保障提供明确而有力的法律依据。

(二)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市场行为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冲突和择业不良心理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在工作中,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各个院系兼职的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并适当提前课程设置时间。

(三)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改革力度,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由于受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制度的制约,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女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高校要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和结构,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增加实践教学的安排,提高学生实践的质量,努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女大学生人才,努力提高她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帮助她们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

(四)对女孩子的教育应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

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对女孩子的教育应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适应时代的需要。知识经济的发展,突破和超越了女性生理、体力对职业的限制,女性已在客观上具备了与男性平等就业的条件,而“女性化”的角色教育模式,仍把女大学生就业局限在女性“优长”领域,使就业范围狭窄,而女大学生自身因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而不具备在高新科技产业领域与男生竞争就业的实力。女大学生只有走出这一教育模式,才有望扩展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

篇7

[论文摘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选择正确的择业道路,顺利实现就业,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1就业和就业指导的定义

就业,从字面上理解,即归业、趋业、从业。就业指导就是为了帮助劳动者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和工作岗位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狭义的就业指导是为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劳动者求职与择业广义的就业指导就是为劳动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

2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随之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从业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为了适应这一发展,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高职院校数量、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加,使得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毕业生初次步人社会,对各行业、各地区的就业政策、形势缺乏认识,对自身就业能力信心不足,在就业问题上普遍存在盲目跟从、随意选择、思想负担重的现象,在择业过程中无目标、无计划,在职业决策上缺乏技巧与策略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人及学校的利益,同时也能减少用人单位的损失,促进就业工作的正常开展,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可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教育职能、信息流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了解学生的择业需求,分析就业的难易程度、职业的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制订就业计划,配合学校就业部门辅导学生进行就业选择。

3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3.1就业信息资源丰富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料,包括各种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等,其中就包含大量与就业相关的信息资料。如《中国大学生就业》、《人才市场报》、《毕业生就业指导报》等报刊,既有就业报道、就业指导性文章,也有大量的招聘信息及企业介绍等,这种得天独厚的信息资源是校内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图书馆还可以根据大学生在就业指导方面的需求,与各级人事、教育、出版社等部门联系,系统地采购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有关的书刊资料,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人藏与就业相关的书籍报刊,形成特色收藏。

随着数字图书馆和网络建设的发展,图书馆的网络优势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网上强大的搜索引擎为大学生搜索就业信息,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还可利用电子阅览室帮助大学生网上求职或制作求职信如九江职业大学图书馆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南》,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同时,各级各类图书馆可构建协作网络。广泛开展资源共享、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服务。

3.2服务体系健全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很强的服务优势服务读者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学生选择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享受到一流的就业指导服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工作,服务形式规范,服务内容标准。由于有相对固定的工作流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如文献流通、信息检索、信息咨询、专题服务等都形成了规范的服务形式。便于读者的有效使用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服务手段,愈来愈多地应用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如通过E—mail、手机短信等形式,开展信息服务。

3.3服务人员素质较高

收集、检索、利用情报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情报专业人员的特长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学校专业优势,发挥图书馆员的专长,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对学生就业有帮助的情报信息,采取多种方式提供给需求者。

4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4.1优化藏书结构,建立就业指导方面的特色馆藏

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是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物质基础,就业指导文献的馆藏质量、多元载体、服务体系的建立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是就业指导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深入调查了解就业指导所需的文献资料,加强与就业部门、就业指导人员、学生的联系和沟通,要根据本校学科设置特点、就业形势发展和学生求职需要,制订出近期和长远的与就业指导相适宜的文献采购计划,有重点地入藏与就业息息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通过全面、系统、长期、稳定地收藏就业信息,建立起以就业指导为中心内容的特色馆藏。

4.2开发馆藏资源,提供就业指导

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利用现有馆藏资源,对与就业有关的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和整理,如对就业政策法规、就业形势、相关的文件精神及职业需求等进行分析,定期将有关就业信息进行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将有关就业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编制出精炼、短小、快捷、实效性强的就业信息和有关市场调查的分析结果、就业动态、求职简历的制作、受聘技巧、面试方法等内容刊登在该馆白办的《高教文摘》就业指导专栏中。同时,《高教文摘》还开设了企业专栏,对相关行业或本地区的企业进行介绍,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对与自已专业对口的单位有一个了解,对未来求职有了方向性的认识。

4.3加大参考咨询工作力度,开展就业指导咨询工作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馆员具有系统的图书馆学理论知识、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修养、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能敏锐搜集、捕捉、接收就业信息,并作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这种能力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当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加大参考咨询工作力度,对咨询馆员开展就业服务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形势变化,转变角色,承担起毕业生就业信息导航员的任务。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利用多种服务手段,充分发挥参考咨询部的参考咨询、中介纽带作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4.4运用现代技术,开展网络就业指导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一般都设有电子阅览室,可针对毕业生就业问题开设常规性的就业信息网络查询室,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如5ljob、中华英才网、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等都是目前较有影响的求职网站,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将这些网站进行链接,方便毕业生查询。随着图书馆馆藏结构的变化,各种电子出版物、电子图书光盘、全文电子报刊光盘、会议论文与学位论文数据库等数字信息资源的购置比例也越来越大,图书馆馆员应指导学生检索利用电子资源查询有关就业信息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搞好网站建设,利用网络的快捷、方便的特点,在网页上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进行宣传并及时更新,如有可能可建或引进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专题数据库,挂在校园网主页上,供学生检索使用如可引进北京爱迪科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为在校大学生定向开发了《爱迪科森就业培训多媒体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公务员考试数据库、研究生考试数据库、职业考试数据库、创业指导数据库四个子库,能够直接对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培训服务,使大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从而在就业时占有主动地位

4.5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

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准和对未来的求职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如不及时纠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将会对他们的一生造成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的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择业、就业的现实,及时做好心理调适,排除心理障碍可通过书刊资料展览、开展心理辅导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前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客观分析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增加求职成功的砝码。此外,还要提高毕业生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择业竞争意识,形成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求职心态。

4.6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

篇8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就业难 三维分析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且每年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占大学录取学生人数的很大一部分。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就业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的今天,农村籍的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更大的就业困境。2014年3月至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0个省份,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未就业的比例是城市的四倍。

目前,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市场供需总量存在矛盾,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中国经济形势不景气加上就业市场难以承载如此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大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在这样一个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环境下,大多数农村大学生因家境贫寒,社会资源匮乏,个人综合素质较低,在当今的就业体制下的激烈竞争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出现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大学生就业更难的局面。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农村大学生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要真正缓解这一问题必须从根源上找出产生这一问题的具体原因。笔者将从个人、社会和高校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1.个人维度

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村大学生从小获得的教育资源匮乏,因而在进入大学后,同龄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远不及城市学生。近年来,用人单位愈加重视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艺特长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城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差距愈发扩大。此外,巨额的教育成本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是很大的负担,因此许多农村大学生初入社会时就背负巨大压力,急迫地想要改变生活现状,薪酬的期望值过高。但在就业压力如此严峻的今天,这种就业观无疑是给本就处于弱势的农村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

2.高校维度

自高校扩招以来,尽管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其中包括农村学生,但由于一些院校盲目扩招,相应的教学水平并没有提高。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与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不相适应,使得许多农村大学生寒窗苦读进入大学后并没有掌握有用的技能,城乡就业差距进一步扩大[2]。再加上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远不及高校的扩招速度,这又给农村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压力。同时,许多高校缺乏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引导,未能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和资源,没有发掘农村大学生的潜能帮助其在进入社会前找到合适的就业定位。

3.社会维度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资源的作用往往超出求职者自身的能力。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子女的就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背景[1]。但对于农村大学生,他们家庭的人际网络和社会资源主要局限在农村无法与城市家庭相比。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招聘单位用人自加大。在同等条件下,招聘单位更倾向录用综合素质较高、社会资源较强的城市大学生,这无形中助长了就业歧视的势头,使得就业的环境有失公平,农村大学生更容易成为招聘单位就业歧视的对象。

三、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探讨

1.个人层面

农村大学生急需转变就业观,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客观认识就业形势,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一方面要考虑到家庭实际情况,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期望值,先就业再择业,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素养外,还应多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抗压能力等,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农村大学生可以通过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弥补在社会资源和人脉方面存在的短板。

2.高校层面

高校应为农村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就业指导。此外,高校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紧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和内容,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为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学校应拓展信息渠道,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吸引单位来校招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为农村学生多提供就业信息和资源。

3.社会层面

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创造良好环境。一方面,政府要更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缩小农村与城市间教育资源的差距,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农村大学生到新农村就业的政策和制度,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到家乡创业,建设新农村,进而提高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使农村教育进入良性循环。此外,政府必须建立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消除就业中存在的歧视和腐败现象,为毕业生就业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全面素质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41-0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受到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靠国民经济的拉动和促进拓展就业空间,而且需要国家行政引导、扶持,高校提升培养能力,毕业生自身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也需要企事业单位承担起社会责任,吸纳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个系统问题。

既然是系统问题,我们就用系统的方法进行一下剖析:

表面上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也就是工作岗位少,希望得到岗位的人多,导致供大于求、竞争加剧。但是究其根源却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超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既总量失衡,高等教育结构已经亟待调整既结构失衡,高等教育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既质量失衡。造成上述失衡的原因,首先,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加之靠教育拉动内需的隐性要求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型转向大众型;其次,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毕业生质量下降;还有,就是大学生服务社会能力不足,缺乏与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进行竞争的能力;最后,很多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存在所谓“眼高手低”的现象,加剧了就业的区域失衡和结构失衡。

针对上述导致大学生就业失衡的诸多原因,作为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我们的研究可以凝练为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如何修正培养方案使之更加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二,如何改革培养模式,使得大学毕业生不仅有不逊于在职人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凭借更开放的视角和更先进的理论知识使自身的岗位能力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其三,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轻松步入适合自己的就业之旅。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进行调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科学制定招生计划

高校每年的招生计划,都应该以当前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前提,不能为了5年一度的教育教学水平评估而自毁50年乃至上百年的教育基业,不能为了上专业而上专业,对于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专业一定要在下一年的招生计划中予以削减调整,同时要具有教育的前瞻性,合理预测未来3-5年人才需求的情况,把招生计划做成滚动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年都根据上年的就业情况进行微调,有效解决招生计划相对稳定性和社会需求的现实波动性之间的矛盾。

二、完善培养方案,搭建公共理论和实践背景平台

近几年,部分高校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设置和课程平台建设,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知识结构全面的大学生,以此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的广度。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高校应该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考虑就业、深造两方面因素合理设置课程,搭建好课程的大类平台。按照理工、农、医、商、法、文等学科大类构建基础教学课程,打通学生专业转换的渠道。

三、适度推行3+1模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素养

高校毕业生求职壁垒之一就是工作经验问题,可以在合适的专业实行3+1的教学模式,既3年的在校理论培养加1年的校外实习实践。诚然,高校培养学生不可完全职业化,但也不能一味强调学术性、知识型,而忽略实践和创新。尤其是在基本完成专业学习阶段之后,学校的毕业环节应该既有学术研究型的,又有工程实践型的,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从事实践活动。特别是一些理工类学生,他们基本无法像文商类学生那样通过单位实习来完成自己的论文,毕业环节常常太学术,缺乏工程实践类因素。因此3+1模式不失为一个有效解决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好办法。高校不妨尝试通过毕业趋向志愿的填报,分类指导毕业生最后的论文环节。允许理工类学生在有资质的企业、研究所的课题中完成自己的论文,或者在暑期创建专门的企业实习环节。如此,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那些不打算深造倾向于就业的学生在职业教育方面的部分需求。

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重视个性化职业指导和就业心理问题的疏导

很多高校学生都有着老师虽多,但是遇到重大决策却无人求教的困扰。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课程教学无法实行个性化指导,因此在学生后阶段学习中,学校有必要通过类似“导师制“的方法,每名教师负责提供几名学生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并针对就业前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了解学生的就业观,引导学生理性就业,消除学生心理上的不自信,意志上的不坚决,就业态度上的不主动,避免自我认识的不现实,就业观念的不解放。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克服浮躁的心理,脚踏实地的开拓自己的职业生涯。

五、重视素质教育,鼓励在校大学生学有所长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那就是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全过程的素质教育,包括学生未入学的招生计划设计――到初入校门的军训与校史学习――在校期间的各学年培养方案的实施――学校毕业实习的各环节――学生就业前的指导工作的开展――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的沟通和辅助等一系列过程。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也应该是全体教师的职责,高校的每一名授业教师、每一名教辅人员、每一名工勤人员身上都有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责任。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存在于课堂之内,更存在于全体高校员工的言谈举止当中。同时,高校的学生素质教育也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是高校各级党政领导要着力做好的工作,同时也是全社会要共同为之努力的。最后,高校素质教育的方法、手段要多样,高校是学子们的象牙塔,校园文化的繁荣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剪影。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方方面面,出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书育人”的宗旨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则应多多进行实际的调研,制定和完善就业政策,提供一定的体制保障。在经济发展中,促进地区间、城乡间的良性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后,作为学生本人要注重真才实学,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克服在就业中的盲从性,客观合理地做好自我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余永英.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思考.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3)

2.新华网教育频道.高等教育矛盾转移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2006.6.19

3.安俊学,闫明,王振.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0 引言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如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用人体制的改革,导致人才竞争的加剧;高校扩招,毕业生大幅增加,导致毕业生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错位带来了就业压力;经济增长中的结构不平衡和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增加了大学生择业的难度;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存在的问题也给就业带来了压力。因此,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稳定高校各专业领域的就业资源、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积极抢占大学生就业实习高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这无疑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是十分必要的。

1 建设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的意义

1.1可以缓解毕业实践环节弱化的局面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是要把大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来抓。这样既能促使大学生发挥探真求实的精神,又能强化社会意识。通过对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大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能力在此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真理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此内容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这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情况不容乐观。正如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强调指出的:“实践环节比理论教学更重要,而它目前确实是个薄弱环节”。大学生的实习经验已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这也就要求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来改变此种情况,为大学生毕业后提高就业率打好基础。因此,建设一些高质量的实习基地,不仅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估有巨大的推动力,也可以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这将是所有高校所共同面临的有关高校发展的重要问题。

1.2有利于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

大学生就实习基地建立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增加就业机会,缓解了大学生因就业压力而背负的焦虑、急躁、恐惧、自卑等心理负担。有的大学生因为就业压力大而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大影响了大学生对今后生活、学习和就业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破坏了校园和谐和稳定。然而,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后,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基地的认真学习,大大增强自身的自信心,从而增加大学生参加就业的机会,也就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率,最重要的是增强了校园和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1.3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提高就业率,有利于高校实现科学发展

高考考生和家长选择和报考学校最先考虑的是自己孩子所选的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形势如何,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的招生情况。增加考生及家长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引导考生和家长全面考虑报考学校,教育部和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均在报纸和网络上公布了近几年各高校及其专业的就业率,以备考生和家长参考,好让考生及家长在报考学校方面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就业率的高低对高校招生的压力之大。目前,就业已经成为判断高校工作如何开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这一举措,促进了高校的教育改革和高校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实习基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就业率得到很大提升,最终促进了高校的健康发展。

2 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的思考

2.1改变观念,加强沟通,密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关系

一直以来,有些实习单位只提供短期的参观和培训,却不能完成毕业生实习所需要的完整过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没有提供器材和场地的条件,二是教学和实习所需要的电子设备跟不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电脑紧缺,供不上实习学生的使用,这就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实习效率。三是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接受高校需要参加实习的毕业生,也不去引导高校毕业生去完成毕业论文,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旧有的观念所致。作为承载大量毕业生的高校未主动去走访用人单位并未及时和用人单位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沟通。因此,作为高校,首先要改变自身观念,不能坐等用人单位来校招收实习生,而是要自愿主动走访用人单位和实习单位,与相关单位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沟通,这样也是对本高校毕业生负责的表现。这样做既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实习单位的旧观念,也为高校树立了一个好的形象,还能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主动联系学校,实现了“三赢”。二作为用人单位,人才是他们所需要的重要资源,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既方便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核,也可以使用人单位挑选适合自己单位的人才,避免了去各地开招聘会的麻烦,这样方便省时地利用高效资源,达到了效益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2.2加强指导和管理,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由于某些毕业生的实习实践时间较长,本专业的指导教师因为在本校的教学任务,不可能总去实习单位对其进行指导,尤其是在外地的实习单位,教师更不可能到实习单位进行指导,所以一定要建立能保证毕业生实习效果的机制。在指导和管理上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措施和实习过程中所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和环节,并指导学生正确填写实习报告 (包括学生要遵守的有关规定、考勤办法和相关的违规处理办法等〕和实习、设计 (论文) 手册 (包括进度、不同时期完成的报告;和相关设置填写的内容、单位指导人员的不同时段的鉴定和意见等)等,采用双方都能参与的教学方法,通过用人单位到现场进行亲自指导和管理,加上高校教师通过通信或网络等手段,指导并监督学生顺利完成实习过程。这种双方结合的模式,保证了毕业生的实习质量,也保证了实习生完整的实习过程,为今后的就业大好了基础。

2.3多渠道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效果至上,最大限度地调动用人单位和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积极性,使基地保持对毕业生的最大容量,从而使需要和满足的关系达到和谐的效果。同时,高校应与实习基地单位保持联系的常态化,共同就人才的适用性、质量提出培养方案、修正计划。这不仅是向实习基地单位推销毕业生,更为重要的是,高校通过紧密的联系,掌握企业、行业动态,技术设备发展趋势,从而改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

3 结束语

由于多种因素限制,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实践没必要也很难做到一步到位,我们应当继往开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地积极探索优秀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开辟出真正具有自身学科、专业特色的就业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朱英,耿绍宁.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05,S1:72-74.

[2]肖祥,熊微微,王锦.浅析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J].文教资料,2010,12: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