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14 18:1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践论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院暑期实践队将走进金华市婺城区第二大镇——汤溪镇,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农村有文艺特长的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发挥大学生优势,将先进文化带到乡村去,共同庆祝祖国60华诞。希望在此次的实践过程中,既能为繁荣乡村文化出一份绵薄之力,又能锻炼队员们交流沟通的能力,夯实当代大学生的群众基础。
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我背起行囊,和队友们踏上奔赴汤溪的征程,共同体验着不一样的生活。虽然不知道汤溪的住宿条件如何,不了解那里的村民是否会配合我们,不清楚活动是否能顺利进行,更有许许多多的未知数,然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社会实践正是这样一种磨练过程,这过程中有喜有泪,亦有欢乐和苦累,可是再苦再累也不怕,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因为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惕,唤起我们好奇,① 使我们谦虚,亦因为“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所以我希望能在这短暂的时光中体味人生,增长才干,使自己成长。
一、当苦难已成为往事
在“七十二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来到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寺平古村,访问了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细菌战受害者。细菌战是抗战时期日军为节省工本,扩大成效,采取的毁灭人性的战术,当时大量的“霍乱”、“鼠疫”、“伤害”、“炭疽”细菌粉末被播撒于寺平村,导致当地无数的无辜百姓不得不忍受一辈子的折磨。
而如今,当我们去访问这些幸存的受害者,早已年过半百的他们谈起过去的往事时,更多地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谈论,在他们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对现在生活的满意。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时间能洗涤伤痛,当苦难已成为往事,重要的是珍惜和抓牢身边的幸福,活在当下。在伤痛日复一日的折磨下,这是一股怎样的毅力和勇气支撑着他们挨到今天,并还能如此坦然地生活着,他们是多么的坚强。我被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可我又不想局限于感动,我希望将其化作一种奋斗的勇气和动力,激励着自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纵使以后多么困难和挫折。
特别的一年,特别的一天,特别的见闻,当苦难已成为往事,了解过去,从而正视历史,勿忘国耻,以将仇恨、悲愤化国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调研者,幸福着
为了解当代农村青年的生存状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代农村青年的生存状况的调研则成为了我们实践的一个主要部分。对于做调查问卷的艰辛,我早已耳熟能详了,更何况正值夏日,条件更为严峻,不过集体的力量,还有很多村民们热心的态度让我倍感凉爽。于我而言,此次问卷调查的收获不仅于此,因为我深感作为一名调研者的幸福。
首先,幸福来源于被调查者的配合。汤溪镇的村民们真的很善良,很热心。他们对于问卷,大多态度严谨,一字一句地读,不懂的地方更是详细询问,有的似乎是感觉到我们的辛苦,给坐,倒水等等尽量让我们舒适些,这些着实令我很感动。当然其间也吃过不少的“闭门羹”,还有态度冷漠,草草了事的,但是只要想到那些热心的可爱的人们,心里就倍感幸福。
其次,幸福来源于调查过后的总结与收获。此次问卷调查的总结与收获也是颇多,具体如下面几点:
1.做问卷调查脸皮要厚,要笑脸迎人,自己更不能有情绪。一找到目标人物,就要厚着脸皮上去“打扰”,即使遭到拒绝,也要微笑道谢,不能闹情绪,否则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2.要有耐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当有些被调查者不配合的情况下,更要耐心讲解与积极引导,还有当被调查者错答或者漏答题目的时候,也需及时指出并纠正等;
3.要试着换位思考,别人帮忙做问卷是处于热心,要心存感恩,同时若自己以后遇到别人做问卷等类似之事,也要伸出援手,积极配合;
4.要学会随机应变,问卷调查时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自己要学会很好地处理;
5.对于问卷设计,要合理控制题目的数量,同时题目设计须严谨,因为在本次问卷中,当很多人看到背面还有很多时总是有些埋怨,实践中也体现了部分问题的设计缺乏严谨;
6.问卷调查路线分配须合理,本次调查中很多路线重复,导致效率有所降低。
三、累并快乐着
社会实践是一种磨练的过程,苦累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快乐是主旋律。因为在这说长也长说短也短的七天里,我们二十四个或相识或相闻却未相识或陌生的队友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着实践,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一路走来,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共同谱写了一段段美好又难忘的回忆。我不会忘记与大家一起家人般地吃饭、聊天与游戏,不会忘记一起顶着炎炎烈日日做着调查问卷,不会忘记一起分享板蓝根、绿豆汤和西瓜,不会忘记一起帮“家人”过生日,不会忘记……
四、美好的心灵
60个微笑、60份祝福,与祖国同发展,是我们庆祝祖国六十周岁生日的又一贺礼。如今看着成品中包含各个年龄段的灿烂微笑,视频中一声声真挚的“我爱我的祖国”、“祖国,我们祝您六十岁生日快乐”,感觉特激动,不仅仅因为那是我们实践的心血与成果,更是那一张张笑脸,一份份祝福所寄托的广大人民对祖国的祝福,所表达的他们真诚而炽热的爱国之情。一份祝福,一个微笑,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给的人幸福,收的人回报;一份祝福,一个微笑,仅有几秒,就转瞬即逝,留下的回忆,终生美好。②
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台下十年功”,实践以来的一直排练,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文
艺汇演。激情四射的健美操,幽默搞笑的单口相声,气势磅礴的诗朗诵等等,加上互动环节汤溪村民们的踊跃参加,“台上的一分钟”精彩不断,整场晚会很是成功。
随着晚会的顺利结束,我们在汤溪的实践也就正式结束了。回想着我们所经历过的实践活动——短暂却收获颇丰,所以我觉得这次的社会实践虽然有些教训,但总的说来还是比较成功的。
我认为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的前期方案制定阶段准备工作较充分,这就为我们以后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我们所进行的几项活动都是与农村当地紧密结合的,比较符合农民的口味,因此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比较容易能被农民所接受,这也是我们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条件。
3.我们实践队的队员们不仅多才多艺,而且思想素质较高,能吃苦耐劳,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特别是当部分活动由于条件有限不能按原计划实行时,能够随机应变,及时制定相关方案等,这也是本次活动能顺利进行的本质所在。
至于做的不好的我想主要体现在此次活动的初步计划上,由于对所有的条件了解地不够充分,对实地考察不够深入,也将事情想得过于理想,以至于部分活动不能按计划进行,影响了整个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不过正因为有经验有教训,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实践,不论如何,本次的实践活动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篇2
关键词:会计监管 监管主体 监管内容 监管标准 监管责任 体制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监管体制出现了很多缺陷,如监管不力,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笔者从多年的会计实践中总结认为要实现会计监管体制创新,应通过对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标准和监管责任的创新来实现。
一、会计监管主体的创新
(一)我国会计监管主体的现状分析
从我国现状看,会计监管主体总体上坚持“政府监管—行业监管”的二元监管模式。就目前的监管模式而言,一方面表现出监管主体较多而造成监管的效率降低,甚至形成“监管真空”。另一方面政府角色无处不在,行政干涉尤为严重。
(二)会计监管主体的创新,重在创建监管主体
1.创建三位一体化的会计监管模式
会计监管主体是会计监管活动的执行者,作为会计监管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监管者与被监管者没有什么依附关系和利益关系;具有法定的权威和强制力,可以对违法的被监管者实行制裁。政府作为会计监管主体,存在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因此,要解决好官僚性与制度性的矛盾问题,必须创建“政府监管—独立监管—行业监管”的三位一体化的会计监管模式。
2.创建基于三位一体模式下的独立“第三方”
在形成“政府监管—独立监管—行业监管”的三位一体化监管模式后,以财政部为代表的政府组织应适当放权,制定好职业技术规则,同时政府利用强制性和权威性优势对独立“第三方”和行业监管组织实行“再监管”;独立“第三方”可利用其权威性直接对注册会计师和企事业单位会计的执业进行监管和审查,促使他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注册会计师协会为主的行业监管组织,制定具体的职业规则以弥补官方规定的不足并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认定,监管独立监管以外的活动。
二、会计监管内容的创新
(一)我国现行会计监管内容的分析
会计监管内容是指在会计监管活动中,监管主体对监管客体实施监管活动的范围。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管内容不仅包括监管单位会计的会计行为,还包括监管从事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过分强调对会计活动过程的监管会使得监管的成本过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会计监管内容的着力点分散,监管不到重点,形成“高成本—低效率”的模式。
(二)会计监管内容的创新,重在监管关键环节
对企事业单位会计的监管范围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以财务会计报表为载体的会计信息上,重点监管特殊经济业务的处理和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对容易造假的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对国有企业及对社会公众利益有重要影响的单位直接监管。对在保持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方面,会计监管主体也应着重监管资格认定、考试准入、后续教育等关系到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的关键环节。
三、会计监管标准的创新
(一)我国现行会计监管标准的分析
会计监管体制的标准就是实现会计监管的“尺子”以及实现监管的手段,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管标准主要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法》等。从总体上看,通过这些会计监管标准的监管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会计法律法规对会计监管的规定较为笼统,对经济业务活动只有定性的要求,缺乏定量要求,缺乏可操性。
(二)会计监管标准的创新,重在健全监管法规
我国现有的会计监管法律突出表现为偏重对违法违规者行政、刑事责任的追究,忽视对遭受损害的投资者的民事赔偿,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造假的成本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法、违规者的侥幸心理。因此立法机关要创建一个有效监管的法治环境,以形成一套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监管标准体系。尽快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财税专业法庭。
四、会计监管责任创新
(一)我国现行会计监管责任的分析
会计监管责任主要包括对监管主体和监管客体的责任约束。从当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上看,对于作为监管主体的政府缺乏有效的责任约束,而是更多地强调对监管客体的责任约束,甚至有些经济法规对监管客体的约束也相对模糊。在实际操作中,一旦会计信息失真,首先追究的往往是会计人员的责任,这种定位对会计人员来说,显然是不公正的,是会计职责不对称的表现。并且国家给予政府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权,却没有明确政府制定低效或者无效法规时应该承担的责任,显然政府的权力和责任不对等。
(二)会计监管责任创新,做到权责对称
从理论上、法律上重新界定有关会计责任,从法律上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负责人是对本单位工作全面负责的高层管理者,这样从法律上防止了“角色易位”。会计责任必须坚持权责一致和权责对等原则,做到会计资料谁认定谁负责,实行会计责任逐级转移的办法。即会计报表一旦被上级部门或有关负责人认可或审批,认可的部门或个人就必须要对该报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负责,下级部门和个人可不承担负责。同时建立必要的会计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必要的会计监管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划分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具体界限,以保证监管权责对称。
参考文献:
篇3
认识,我感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一次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良好机遇。
一、树牢解放思想的思想意识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觉得解放自己的思想、清醒自己的头脑,使我们的思想永具革命性是一个永恒的、严肃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什么是解放思想呢?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解放思想,就要走出害怕解放、拒绝解放、乱解放的误区。一是害怕解放。主要是有“怕”的思想,怕出毛病、怕犯错误,怕领导责怪、怕同事嘲笑。在工作中有时会有很好的建议、措施,但由于“怕”的思想在作怪,不想说,不敢说。二是拒绝解放。主要是有与己无关的思想,认为解放思想是大到一个地区小到一个部门领导的事情,对自己来说认为没有解放思想的必要,按领导指示做就行了,拒绝解放。三是乱解放。就是不知道什么叫解放思想,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主要是平时学习不够,思想不够敏锐,思路不够开阔,思考不够全面。因此,如果没有解放思想的勇气,就会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如果不解放思想,就没有新的观念;没有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有新的思路;没有新的思路,就不可能有新的举措;没有新的举措,就不可能有新的成效。
二、解放思想重在思考和转变观念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联系目前的实际工作,我觉得解放思想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善于思考。《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样一句话。只有把学习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一个人仅仅会学习而不会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思考是一种内在的能力,主要是根据学习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正确的、规范的方法进行加工,去除糟粕,留取精华,把适合自己的内容转化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运用所学的这部分知识去处理和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达到了学习与思考的目的。任何一个人在工作中都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挫折,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就要正确认清形势,把握好大局,妥善处理好矛盾,充分运用自己日常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好工作。
二要敢于转变思想观念,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面临着来自各方的种种压力,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只有不断地通过学习,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和教训,应用所学的各种知识,积极主动地去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和偏差,通过彻底的转变思想观念和转变工作作风,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才能坦然面对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才能切合自身实际地找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三、紧密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通过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我从自身查找到了存在的差距,面对差距就要敢于转变,要通过学习,认真总结,积极主动地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做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树立强烈的责任学习意识,为解放思想打牢基础。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今社会新观念、新知识层出不穷,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就要不断学习,充实自我。要将学习视为一种常态、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在工作中要进一步树立学习与工作一体化的理念,实现学习和工作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学习中做到“四个心”即专心向书本学习、热心向实践学习、虚心向基层学习、诚心向同事学习。在日常工作中力求使自己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想、多写、多做”的良好习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牢基础。
二是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干事创业储备力量。精神状态是思想境界、意志品质的体现,是事业心、责任感的反映。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对群众有感情,对 工作有激情,对事业有痴情,始终保持革命热情和拼搏精神。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更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同时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实干意识,善于抓住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迎难而上、不怕困难。在工作中始终坚持高标准、创一流的工作理念,树立细节意识,以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谨慎扎实地
篇4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公共图书馆;社会属性;服务模式
新媒体冲击着以纸媒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与阅读模式,但与此同时给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转型带来了机遇,提醒我们思考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即它的社会属性是什么,准确地把握其承担的社会角色和实现的社会价值,有助于探索公共图书馆在转型中的运营方式和服务模式,总结一些成功案例经验有利于了解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1、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属性
1.1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角色
1.1.1信息传播与交流中心
公共图书馆的硬件设施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充实,如今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人们的信息素养、缩小信息鸿沟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如举办学术展、学术论坛等。虽然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和知识的可获得性日益加强,但“信息富裕”和“信息贫穷”的差别和鸿沟始终存在。
1.1.2终身教育中心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实体,不仅提供了网络的知识学习共享空间,还提供现实的知识学习公共空间,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已经从“没有围墙的大学”发展成为“无远弗届的大学”,它始终是市民终身学习的最佳公共场所。
1.1.3文化休闲中心
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书香文化中心,还是城市的多样文化中心,甚至是文化休闲中心。市民可以在图书馆中学习知识、交流思想,欣赏艺术、陶冶情操,如纽约市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种小型音乐会和艺术展览,举办各族裔文化节。
1.2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推行“平等服务”理念,促进社会融合。公共图书馆应保障在服务体系内的所有人,都能就近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共享给读者。然而,实际生活中图书馆还远没有满足人们的“平等服务”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民工、残疾人等。深圳图书馆在平等服务、促进社会融合方面做出了贡献。在坚持“读者为本、服务第一”的理念下,全年每天不间断开馆,免证进馆阅览,所有书刊开架借阅。在特设室外馆区,民众可以休闲锻炼、上厕所等,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服务。
创造文明的阅读环境,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文明的阅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图书馆内部馆藏布局、馆内外环境布置等各个环节都要从读者的需要出发,优雅整洁、宽敞明亮;人文环境,是长期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潜移默化的观念、态度、信仰、认知环境。公共图书馆强调人性化管理,注重工作细节,提倡微笑服务,强调服务态度和蔼可亲,以职业化、文明的形象面对读者,以建立和谐融洽的服务关系,营造安静、舒适、浓郁的知识氛围,使人们乐意进入图书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优化服务环境,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优化服务环境不仅是公共图书馆完善服务体系的要求,也关系到民众能否实现最大程度地获取信息的权利。2013年8月16日,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了《国际图联关于图书馆与发展的宣言》。宣言指出“获取信息是一项基本人权,可以打破贫穷及恶性循环,并支持可持续发展。在许多社区,图书馆是唯一的地方,人们可以在那里访问信息,以求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新技能,寻找就业机会,开创事业和做出健康策略或洞察环境问题。图书馆独特的作用使其成为重要发展伙伴,通过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方案,以满足多元化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服务环境和人们的信息需求满足能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经济文化水平。
2、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2.1新媒体及其特征
新媒体是相对于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通常是指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所延展出的新型传媒形态。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以及数字媒体三大类,以其多元性、交互性、分众化、个性化、跨时空、低成本等特征与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广泛应用。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移动互联网成为最大的亮点,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兴起与运用,促使手机网民迅猛增长规模近6亿人。
2.2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2.2.1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
“以书为主体”的服务转变为“以人为主体”的服务。沃尔特・克劳福德与迈克尔・戈夫曼提出新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图书馆为人类服务;尊重知识交流的所有形式;聪慧地利用技术加强服务;保护对知识的自由存取;景仰过去,创造未来”。“人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也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人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工作中心,也是衡量图书馆工作成败的价值标准”。图书馆的读者是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的主体,在新媒体时代,更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一方面文献资源建设要符合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也应以读者为中心,顺应读者新的阅读需求。
2.2.2从“阅读空间”到“创新空间”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阅读空间,还融合和接纳各种创新思想的汇集。比如,图书馆通过网络等多种手段将专业信息资源和学科专门服务提供给相应的读者,在获得一些新型的互动阅读体验后,读者可以及时地反馈他们的意见、感受和要求,从而推动图书馆服务的改革创新。另外,读者对于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图书馆员更要发挥想象力,优化服务,将图书馆变成一个温馨、舒适且充满文化气息的公共阅读空间和文化休闲中心。
2.2.3从“回应需求”到“发展需求”
信息是流动的,需求是变化的。图书馆不能仅仅向读者提供书刊和各类资讯,要从过去被动地回应需求向主动地发现需求。为此,图书馆可以通过征集读者的意见去设计图书馆的服务,以满足读者的“发展需求”;可以将资源决定服务,服务决定需求的固有模式调整到需求决定服务,服务决定资源的新模式;可以通过开展读者、专家专题报告会评价图书,搭建网络平台,征集读者心得,专家评议等,既能开展读者之间交流,更可加深读者与专家互动;同时增设相应栏目与窗口,定期向读者推荐图书,新书资讯、内容及其评价,使发展需求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内在动力,以此引领大众阅读。
2.2.4从“馆际合作”到“社会合作”
图书馆之间开展馆际合作,对于优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有重要作用。同时,馆际合作也应逐渐向社会合作发展,特别是与学校、科研院所、文教卫体单位等合作。公共图书馆与社区、政府、企业三个层面的互动,有利于图书馆从单向输送到多向互动发展,从被动到主动以及融合成一个公共文化交流空间。其一,与社区合作。图书馆搭建社区民众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平台,提供国内外有关社区服务信息资源,积极为社区规划出谋划策,参与调研、协助撰写等;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信息,发挥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其二,与政府合作。图书馆积极主动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才能得到政府重视,促进政府加大投入。其三,与企业合作。图书馆发挥人才技能、文献资源、设备等优势,加强社会信息服务的敏锐性,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既解决经费困难,也提升了知名度与美誉度。而企业获得安全、优质、可靠的信息服务,才能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图书馆与企业的合作,既是对社会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馆企合作实现双赢共利的有效模式。
3、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转型
3.1服务内容
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是公共图书馆社会属性的核心内容。深圳图书馆的服务实践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个性化、多样化的读者服务。深圳图书馆积极举办讲座、报告会、展览、影视展播及各种形式的读者活动,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风气。除承办“市民文化大讲堂”、“公民法律大讲堂”等全市文化品牌活动外,还做好自身活动品牌的创建,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深圳读书论坛、粤港澳三地图书馆公共服务论坛、深圳阅读文化图片展、岁月的回忆――粤港澳深图片联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为读者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此外,深圳图书馆还努力拓宽服务领域,以高新技术、商贸、时装、法律等专题资源及深圳地方文献、台港澳文献资源等为特色资源,先后开设了东盟资料中心、时装阅览区、台港澳中文文献以及外文原版文献阅览区、少儿服务区等一批特色服务。这为读者获取信息与知识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成为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为弱势群体服务。推行“平等服务”理念,促进社会融合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深圳图书馆新馆专门设置了视障阅览室,为视障人群提供继续学习、平等获取资讯的平台。此外,深圳图书馆还成立了视障公益影院并开办盲人电脑培训班,举办了深圳视障人士电脑比赛、诗文朗诵会及读书征文活动等。与深圳及港澳地区残联等机构合作,组织残障人士参加讲座、参观、技能竞赛等活动,传递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爱。
3.2服务形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深圳图书馆已经突破了最初的通借通还形式,实行“全面开放、免证进馆、分层管理、一卡通行”的服务方式,实现了自助服务,一卡通用,平台统一的模式。
推行自助服务。深圳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推行并完善图书馆自助服务。无需工作人员帮助,读者就可以享受“一卡通行”的自助服务,如存包、办证、查询、图书借还、预约、扣缴等。还结合本馆实际开发了“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文献定位、灵活排架、检查乱架、智能上架、自助借还、典藏防盗等功能。基于RFID技术研发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通过统一的网络监控、集中的资源配置与协调和强大的物流体系,将分布各街区的所有自助图书馆连接起来,实现自助办证、查询、借还图书、预借等服务,使图书馆服务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使更多的人共享公共图书馆资源。
服务平台统一。为了建立覆盖全城、服务全民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深圳市启动了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建设。深圳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之城建设的中心馆,使全市公共图书馆在统一证号、统一条码号、统一技术应用标准、统一服务规则的基础上,为所有市民提供无差别、无障碍的图书馆服务。读者只需拥有一张“图书馆之城”读者证,就可以在加入统一服务的任何一家图书馆和全城所有自助图书馆享受办证、退证、补证、借还文献等服务,还可以一次性查询所有图书馆的资源,自主选择短信、语音电话、网络等方式享受图书续借、读者证挂失等服务,充分体验统一服务的便利、高效、均等。
新媒体应用。读者可通过网上、电话或短信方式进行查询、续借、预约、修改用户密码、实时咨询、课题服务等,还可以通过远程访问获得电子文献原文传递服务。深圳图书馆利用共享工程资源与现有网络,通过基层网点、有线数字电视网、互联网、无线网将文化资源传递至千家万户。另外,微信公众号是深圳图书馆应用新媒体的成功尝试,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一是深圳图书馆资讯主动推送较频繁,及时地将馆内活动和最新通知都通过公众号推送给用户,方便读者及时知晓资讯动态。二是提供较完善的读者证管理和读者证服务。在读者证管理方面,除了提供读者证绑定和读者证解绑,还提供了读者证挂失服务,只需通过发送相应指令便可执行。基于读者证的服务方面,不仅提供了借阅信息查询和图书续借服务,还提供了独有的预借信息查询和用预付款自助扣费服务。
3.3服务共建
深圳图书馆探索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合作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模式,由企业提供馆舍、配备相关人员及设备,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和相关业务培训及指导的方式,先后在大型的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厂区及社区建成开放了4个分馆。2010年,分馆新办读者证3000余张,接待读者9000余人次,外借图书近3万册次,大大满足了偏远市民和外来务工者的文献需求。
同时,深圳图书馆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争取更多资源投入,促进图书馆服务范围的扩大和服务质量提升。先后与企业合作共建了创维、新百丽、桃源居三家分馆,与武警、驻深部队、看守所、监狱、学校等地方机构联合共建了55个馆外流通点,有效实现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辐射和服务的延伸。另外,深圳图书馆还与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社科联等政府单位及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深圳市残联、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等社会机构合作,共同举办市民文化大讲堂、公民法律大讲堂、社会建设大讲堂等活动,丰富不同读者群体的文化信息需求。
4、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建议
4.1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公共图书馆创新转型服务平台
公共图书馆要改变传统封闭式服务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图书馆服务提供实时交流平台,实行网络化、电子化信息服务。例如,在网站上提供新型服务平台,揭示馆藏信息,宣传服务内容,方便读者使用馆藏资源等。很多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提供了实时在线的信息咨询服务,解答读者提问;以电子信箱、公告牌等形式,向公众或特殊用户群体推送信息摘编、二次文献等各种信息整合开发的成果;以手机短信息的方式发送活动通知、提示图书到期、介绍服务内容等。图书馆还可以更充分全面地利用各种新型媒体创新服务模式。比如,以微博、微信的方式撰写书评、介绍推送馆藏信息等。新技术的应用扩展了服务内容和方式,一方面既要满足人们的基本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品化的服务。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推动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转型与创新。
4.2发展社区图书馆,进一步推动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资源整合
社区图书馆是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图书馆社会价值的载体。然而,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相对滞后,单馆服务能力也有限,无法兼顾普通阅读和深层次服务。只有在其他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支持下,借助现代化的技术,突破传统的服务手段,利用社区强大的辐射能力,利用政府对社区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投入,发展成资源充足、服务优良的“百姓身边的图书馆”。
4.3全民阅读活动方式多样化,开展特色活动
随着网络和手机智能化的发展,全民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已经开始普遍盛行,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此阅读方式更加青睐,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转变发展策略,更新技术,提高馆员素质,提供特色服务,以此对读者进行良性引导,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图书馆要对读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特点,根据其切身需求开展相关的服务,创新服务的方式,开展具有特色的活动。例如开展图书推介活动,可以借助网站、微博等平台建立与读者的交流,将专家评书、读者品书、馆员推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空间。另外,图书馆可以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适合的读者活动,如哈尔滨开展冰城雪雕图书展览等。还可以开展亲子家庭阅读活动,举办家庭读书会,使全民阅读深入到家庭,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学习,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4.4转变管理模式,加强与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合作共建
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以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开发文献资源,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目前,公共图书馆正在从单一的服务向多功能的综合智能网络化的系统发展。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的传统管理体制积极转型,以适应新型的“文化+科技”的服务体系。
新媒体的推广和应用,为公共图书馆的全面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还无法在短期内迅速调整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包括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更新、技术支持、图书管理员的规模与掌握新技术的能力等。因此,在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机构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体现在政府提供相应的财政资源,还体现在图书馆与政府、社会机构在服务上的合作共建。图书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以具体的服务项目得到政府和社会机构的支持,资源互补,形成更具活力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倪代川.论图书馆公共性[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5).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师德建设;青年教师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7-003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一、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想目标弱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创新,但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理想信念较模糊,对教师岗位的价值没有充分认识,抗干扰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容易受反政治思潮的影响,存在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的倾向。
(二)育人意识淡化。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容易得到学生的喜欢。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青年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闻不问,有的青年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往往忽视角色定位,育人意识淡化,教师表率作用欠缺,给学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敬业精神欠缺。高校青年教师知识面广、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但是爱岗敬业意识淡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和刻苦钻研精神缺乏,团结协作意识较弱,职业认同感低。
(四)学术浮躁功利。高校青年教师求知欲望强烈,注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但是轻视理论学习,存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功利心态,甚至存在轻视职业道德的问题。
(五)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高校师德建设忽视职业道德的层次性,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教师,不符合道德自身规律和道德的层次性特点,此外,目前不少高校师德考核评价制度过于看重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但很少涉及师德师风方面问题。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使得一部分教师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大打折扣。
(二)师德建设重视不够。师德修养如何却还没有引起高校教师的足够重视。在师德教育的方法上,大多数也是以开会和学习有关文件的形式来代替师德教育,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形式主义,这就使很多教师对师德教育难以产生好感,也不可能重视。从新教师的培养机制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有所削弱,存在重学生、轻教师的倾向。在教师的培训中,重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忽视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训,缺乏长效的新教师师德培养机制。
(三)教育评价制度不健全。由于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在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具体操作中常常出现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的现象,甚至教学努力的人得不到奖励,投机取巧的人反而得到肯定。从高校教师的考核机制来看,当前的教师师德评估考核制度并不完善。许多高校科研的重视程度和对教学和师德的重视程度无法同日而语。许多高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大多停留在书面和形式上,未真正落到实处。
三、高校师德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统一性。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价值指导。精英和栋梁的培养需要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来源于自身修养,自身修养需要以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为指导思想,承认差异,包容多样,扩大价值认同,从而保证了职业道德建设的正确价值取向,为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传播文化的职业过程中应具有什么样的政治信念、理想追求、精神动力和道德情操规定了明确的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保证教育活动不偏离正确的航向,实现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
(二)高校师德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理论的魅力在于其真理性,真理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宣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和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学校教育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特殊性,其效果可以通过教师教育职业活动的效果来评价。为此,高校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和现代大学精神融为一体的新时代的师德观。高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强化师德建设价值意识,要把师德建设看成“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
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思想指南
1.把作为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师德建设的指导理论和灵魂。在师德建设中,要把组织广大教师学好基本理论放在首位,要使教师全面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进的向导”。因此,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要通过大力加强教师的共同理想教育,使广大教师自觉地把个人追求与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统一起来,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共同理想的启发者与引导者,通过教师队伍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3.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作为师德建设的主旋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理应是师德建设的主旋律,而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培育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先行者,是师德教育的主体。在师德建设中,要加强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倡导和培养创新精神,树立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对于教师,要重点加强热爱祖国,爱教爱生,以身作则,教书育人的教育;教师只有以自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示范、感染和带动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引导和教育教师模范遵守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知识产权,营造良好学术风气。
4.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道德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容,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师德建设中,要大力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教师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师德观,以“八荣八耻”作为职业道德的新规范,率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热爱祖国、辛勤劳动的典范;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模范;诚实守信、依法执教的榜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楷模。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运用在师德建设中的具体方法
1.制定规范,明确师德内容。要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必须制定既具引导作用又有较强约束力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高校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2.注重师德教育和师德培训。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对青年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创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提高其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坚定职业理想,陶冶教师道德情操,确立教师道德信念,为今后自觉履行教师道德行为打下基础。
3.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切入点。要热爱教育事业,潜心钻研学问,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真知,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合格专业人才。在教学内容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4.完善机制,加强保障监督。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宣传机制。激励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将考核指标量化;要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做法,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
5.加强宣传,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宣传中,大力表彰在师德建设中涌现的优秀青年教师。定期举行高校师德评选表彰活动,对师德表现优秀者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真正成为青年教师学习的典型和榜样,营造积极向上、争创先进的校园文化,激励更多的青年老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师德素质。
师德师风建设是实践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又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教师职业道德的真正实施。只有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师德建设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意见.鄂教思政〔2010〕7号.
[2]温双文,关丽.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工会论坛,2010(5).
[3]傅之平,吴明永.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
[4]刘爱兰.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与对策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0).
[5]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
[6]李春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0后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91-02
各大高校作为培育和塑造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对人才进行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光荣任务,理应承担起帮助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到思想领域并付诸行动的责任,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加以贯彻与实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清晰明白地指出了大学生在价值追求上应该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和理想,在对待各种问题时应始终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引导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坚持遵守党的原则和方针,与党保持一致、与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学会用思想、精神和原则判断是非、评价先进与否,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和追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生成长不仅包括身体、智力方面的发育,而且包括心理、思想方面的成熟,这是一个涉及两方面且较为漫长的过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令教育者担心的就是思想和心理问题。我们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抵御各种有害的思想意识,增强自我抗干扰的能力,同时吸收先进的思想理念,正确处理成长道路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消极、不沉沦、不迷茫,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敦促大学生坚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如警钟,随时提醒大学生铭记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修养,真正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国家和人民能够信任与依靠的合格人才。
由于当今大学生群体基本都是90后,他们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其具有明显有别于70后、80后的特征,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90后的大学生,首先应对他们的心理特征有所了解。
二、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90后是个性鲜明突出的一代,他们早熟、独立、张扬、自信,其心理方面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自我意识强
90后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行为比较独立,不太考虑他人感受。在人际交往方面,90后喜欢突出自我,表现自己的个性,注重自己的需求,而对他人不太关心,不太重视他人的评价和看法。在思想方面,90后多数都表现得很有主见,喜欢发表个性化的主张,标新立异,显示自己想法的与众不同。还有部分90后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则比较叛逆,与群体保持一定距离。
(二)价值观差异明显
90后大学生呈现的价值观倾向主要有三种:多元化倾向、功利化倾向和实用化倾向,表现在目标选择和价值评判标准的多样性,人生目标中对个人利益的得失和个人名利考虑得比较多,以及用实用主义淡化或取代人生理想。
(三)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
由于成长的环境比80后更为开放、复杂,变化更快速,90后大学生思维更活跃,心理更开放,对新鲜的事物、新奇的东西具有更强的好奇心,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特别强。他们比之前的70后、80后都更能适应社会,对一些看似奇怪的社会现象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心理较为脆弱
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成长过程比较顺利,很少遭遇挫折或打击,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都不够强,一旦出现逆境,他们的心理就会失衡,悲观、消极甚至极端的情绪就会出现。更有甚者心理比较敏感,认识偏主观,一遇到自以为不利的情形就容易情绪失控,丧失自制地与他人发生冲突。还有些90后大学生在遇到比较棘手的问
题时,喜欢逃避。
(五)网络依赖性高
可以说,90后大学生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时,90后通常第一时间利用网络,遇到问题喜欢去百度等网站搜索。人际交往中他们通常借助e-mail、qq、飞信等电子通讯手段,获取信息的方式倾向于浏览网上帖子、微博等,此外对淘宝、京东等网上购物等也很热衷。
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的种种特征,高校教育者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就应该采取恰当的方法,探索正确的路径。
三、在90后大学生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
(一)发挥学生个体能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
内化是思想觉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思想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有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在于获得90后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只有经历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才能形成,内化才有可能实现。
1.吸引与自省
内化的第一步在于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促使其自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充分把握课堂教学机会,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等实际案例,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聆听,唤起他们的思想共鸣;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通过讨论、发言产生思想碰撞与交流,促进参与、引发思考,使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联系起来。 2.认同与接纳
认同与接纳是内化的关键。高校教育者要注意遵循价值认同的一般规律,首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认同。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是尊重个体,包括尊重个体在价值观上的差异性和包容个体思想的多样性。这意味着教育者在增强90后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个体的主动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教育中少被动灌输,多给他们启发,对于他们的思想少压制,多用疏导的方法,帮助他们实现内心的认同和接纳。
3.意识与行动
在认同和接纳的基础上,高校教育者还应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和锻炼机会,让90后大学生在行动中贯彻和强化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通过参加“三下乡”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认识,激发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的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通过参加社区关怀、慰问孤寡老人等青年志愿者活动,了解民生民情、认识社会、理解生活,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学会脚踏实地,自立自强。
(二)依靠群体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建设
校园环境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文化氛围支持,在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中要集合学校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创建良好的环境。
1.以和谐的校园文化为保障
文化的层次分为三层,由低到高分别是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建设可以从物质文化层次开始,比如在教学楼、图书馆、书报亭和食堂等公共场所显眼位置布置宣传展板、横幅进行宣传;通过发行校园报纸、刊物等出版物在大学生中间传播交流先进思想并鼓励学生踊跃投稿参与等,形成可视的文化环境。在制度层面上主要通过加强校园各项校规、校纪、管理原则与制度的建设,规范师生教职员工的行为习惯,提倡文明礼仪行为,发扬社会主义良好精神风尚。精神层面上还可以借助课外活动、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书籍、音乐等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的载体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2.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
高校还应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大依托,需要高校重视在专业教育领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安排专业实习和见习活动时将学生的爱岗敬业态度、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服务企业和社会的服务意识等作为考核项目,使大学生自觉地调整自我发展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相符合。
3.以优秀的班级文化为助力
高校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灌注进来,形成大集体主义观念,突破只小范围团结的狭隘集体主义观;在选用和培养班干部时要注重他们的思想道德和品格意识,突出他们的榜
样作用;在班级教育方面,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多鼓励,多肯定,加强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心。
4.以健康的寝室文化为支撑
寝室是当代大学生交流思想和相互沟通的重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寝室文化是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基础,所以不能忽视寝室文化的建设。高校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每个寝室,并借助参照群体效应使寝室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使每个成员都能依照好的榜样和模范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形成团结、和睦和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使健康的寝室文化成为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支撑。
总之,高校教育者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定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90后大学生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在高校这片孕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土地上展示出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江华,王玉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张忠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j].高校理论战线,2007,(5).
[3]王丽岩.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育人实践全过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
[4]林静华.大学生认识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5]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6]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7]祖嘉合.试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层引领[j].教学与研究,2011,(4).
[8]张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路径[j].科技信息.2010,(30).
篇7
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我参加了我村里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几天的活动时间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获得了锻炼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几天的实践活动,使我懂得了一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在炎炎夏日列日当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实践活动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耐性,更重要的是体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到,自己的能力能否得到社会上的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的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苦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在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个正确的目标,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龙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的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是很理想!
篇8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将来我们踏上社会将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一个重新学习的起点。所以早点接触、认识并了解社会对我们是很有益处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毕竟上帝也只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
现在,暑假也如期而至。而利用暑期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
为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我们学校也设立多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对于我们管理系的实践队,接受宁波团市委的任务,我们都感到十分的荣幸.对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充满了信心.
本分队是以“发扬共青团员作用”为主题,以“向青少年宣传安全自护自救知识”为目的,并且聚集了一批热爱此次暑期社会活动并充满爱心的队员组成了这支队伍。
本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多月的时间,但我们同宁波市的不少社区合作进行安全自护自救知识的宣讲和调研,同时也参与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也受到一些媒体的关注。与此同时,还与宁波市从多的社区建立了合作的友好关系.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发扬共青团员的作用,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为宁波构建和谐文明城市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是一件非常引以为豪的事情。
二、实践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的实践团在接到宁波团市委的任务后,第二天就赶往宁波团市委,在那我们进行了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训,以及接受了团市委的具体要求.
为了能提高活动的效率,也能更好、更顺利地完成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在出发前,队长召集队员们讨论了活动的安排情况,同时结合队员自身的特点,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具体的任务包括与社区领导接洽,对主要交通路线的查找,宣讲的准备等,在全队队员的努力下,前期的准备工作还算顺利,并且如期地完成了。为后来进社区的宣讲和调研活动成功地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三、实践活动详情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中,我们实践团队在宁波市的十一个区三百多个社区中奔跑,在这些社区中,我们几乎都顺利地完成了宣讲和调研的活动.并受到社区领导的好评,群众的支持,以及媒体的关注.在此期间,我们的活动存在着一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优点:
1.此次的宣讲活动,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虽然一开始有点紧张,但是我们通过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以模拟场景与宣讲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这一个困难,很好地调动了现场的气氛和小朋友的积极性,使小朋友能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安全自护自救的知识,同时也纠正了家长在引导小朋友进行自护自救时的一些误区。此次宣讲和调研的活动,我们还与社区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了社区领导的好评。
2.在宣讲结束后,回到寝室,我们大家还进行对当天宣讲的心得体会和技巧的交流,为明天的活动做更好的准备。
3.我们在宣讲后,能够及时顺利地完成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保证活动的问卷数量和质量。
4.在每天晚上,我队队员都能及时的完成对问卷的数据统计,保证实践论文和调研报告的按时完成。
5.我队的每位队员都能在每天的活动完成后都能及时地完成一天活动的总结。总结优点和缺点,以保证在以后的活动过程中,能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我们的实践活动顺利成功地完成。
不足:
1.我们在前往社区的过程中,大多数小组都保证能够准时到达社区,进行活动,但有的小组由于公交路线的误差,路程的遥远,路上堵车等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迟到的现象,客观的因素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对公交路线的研究还应准确,避免因为坐错车而耽误活动的时间。对于堵车和路途遥远的情况,我们应提早出发的时间,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突发性的事件。总之,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要保证准时,不能迟到,给社区留下良好的印象。
2.在进行问卷调查中,会出现一些无效的问卷,尤其是在小学生问卷方面。所以在以后进行问卷调查时,应在事先对小学生进行清楚的强调,避免无效问卷的出现。
四、活动的成果及体会
我们此次的实践活动不仅得到了各个社区领导的肯定,和许多社区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且还得到了广大媒体的关注,造成良好的社会影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发挥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促进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着力解决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纪律严明、和谐高效的机关工作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机关作风整治活动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使机关作风有新改进,行政能力有新提升,精神面貌有新转变,发展环境有新改善,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三、整治重点
一是认真解决宗旨意识不强的问题。重点消除少数干部“梗阻”多,服务少,不顾大局,群众观念淡薄,中心意识淡薄等现象。
二是认真解决理论和时间脱节的问题。重点消除少数干部“唱功多”,“做功少”,不干实事,深入调研不够,缺乏理性思考等现象。
三是认真解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问题。重点消除少数部门和干部工作牢骚多,理解少,不甘寂寞,效率低下,抓工作不深、不细、不实等现象。
四是认真解决政绩观不正确的问题。重点消除少数干部表态多,落实少,不讲人品,对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研究不够、贯彻不力,本位主义严重等现象。
五是认真解决心烦气躁、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的问题。重点消除少数单位和干部形式多、学习少,不求成效,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等现象。
六是认真解决个人主义严重的问题。重点消除少数部门和干部逐利多,勤政少,不讲民主,从政不勤,为政不廉,挥霍浪费等现象。
七是认真解决怕担责任、怕得罪人的问题。重点消除少数干部应付多,工作少,不担责任;思想僵化,不思进取,争先意识不强等现象。
八是认真解决纪律观念淡薄的问题。重点消除少数干部玩乐多,工作少,不守规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遵守工作纪律等现象。
九是认真解决不善于作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化的问题。重点消除少数干部群众工作指令多,沟通少,不讲方法,不善于与群众沟通,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重视不够,解决不力等问题。
四、方法步骤
这次机关作风整治活动,从4月开始到12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断进行。
1、学习动员、宣传发动阶段(4月至5月)。召开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有关会议精神,重点学习同志的《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反对自由主义》等13篇文章,学习实行个人自学和理论中心组学习相结合,以个人自学为主。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进一步认清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努力方向,为抓好作风集中专项整治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2、查摆问题、分析原因阶段(6月至8月)。在学习动员、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上述九个方面的问题,结合本单位和个人实际,开展自查自纠,查摆作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明确整改方向。
3、建章立制、整改提高阶段(9月)。围绕查摆出来的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规范机关行为、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入手,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要求,凡影响办事效率的制度,坚决废止。同时结合实际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究制等工作制度,并根据职责,就便民利民的内容方式,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整改的责任时限等整改措施作出公开承诺,全面进行机关作风整治。
4、认真总结,建立长效机制。(10月至12月)对机关作风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进行回头看,认真反思,深入摸排情况,切实解决问题,确保在严格责任究、周到快捷服务、树立良好形象、优化发展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同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形成靠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