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4-09 19:2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立德树人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1

  教师立德树人心得体会1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而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雅思贝尔斯认为:“人类的将来,取决于本真教育的成功。”德育就是一种本真的教育,是对人灵魂的教育。纵观现今的高等教育,大多将关注重点放在知识教育、技艺传授之上,而忽视了德育的育人功能,教书而不育人、授业而不传道,这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高校应该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之本,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标尺。

  要因事而化。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要顺应学生成长规律,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以便调整施教手段,有的放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突破口,既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又超越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现状,对受教育者进行合理引导。因事而化,就是要高校德育根据德育的相关“规律”做出调整,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达到成风化人的效果。

  要因时而进。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一成不变,唯有顺应时展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才能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教育依靠外在的教学工具将客观的知识外显于人内化于心,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教育;要从教学实践中探索规律,不断总结凝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战能力;要重视抓好德育的辅助渠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要因势而新。纵观中外德育史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德育既有持续的生命力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每个阶段的德育都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如汉代董仲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主张由王者承天意对人们实施道德教育,这种提法契合当时的时代需要,一方面既维护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另一方面又维持了安定的社会秩序,试图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种思想主张不仅对西汉王朝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不断更新德育内容,把科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其中,赋予德育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同时,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赋予德育更新的时代气息。

  高校德育不是德育整个阶段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要打破分段式教育观念,将德育与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有机融合,实现德育终身化,从而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系统。

  教师立德树人心得体会2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被赋予神圣的使命,绝大多数教师工作认真,兢兢业业,责任感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的内在涵义。但是,现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教师体罚学生,校园冷暴力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范跑跑事件在社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这也是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通过几个月的深入学习,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做到:立德树人,以德立教。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学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学人员这一职业的神圣性在于,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他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只有热爱学生,搭建起教育教学的桥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学人员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推动教育走向成功。

  三、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作为教学人员,最基本的条件是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而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的作用地位更大更高。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表率。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教育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做到举止文明,庄重自持。教师的礼仪是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规范在工作、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良好做法。最后,教师的要加强自律。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不止在学校,也在学校之外的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之外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加强自律,以自己毕生的道德实践维护教师的高尚职业形象和荣誉。

  四、教师应充实自身教学知识

  曾经有位学生在周记里这样写:教师总是用自己已学的固定的知识来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不思进取。他的话引起了我极大的思考,没错,教师不应该只满足自身所学的知识,应该利用空余的时间多看一些有用的书,多参加一些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我相信,我们教育者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勇于拼搏,一定会给学生起一个良好的道德示范作用的。

  四、具备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我们要学习孟二冬老师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这种可贵的精神来勉励自己。

  “立德树人”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指向,“育人”是要通过人(教师)去进行的,但在教师自身的“灵魂”遭到社会普遍质疑、“补课经济”盛行的今天,“立德”:要先立教师之‘德’、立“人类的灵魂”之‘德’,立作为教育主体之‘德’。即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执教、以‘德’上岗。也即要——以‘德’立教。只有做到立德树人,以德为本,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才能更好地培养一代又一代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教师立德树人心得体会3

篇2

教育评价

在行为习惯评价方面,坚持正面引导激励。比如表扬某个同学的优秀行为:或助人为乐,或集中精力学习,或勤奋努力,都接下来说每个同学都可以这样,更好挖掘自己的潜能!

教育评价有原则,但不模式化。常常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同学们兴趣爱好认知的发展变化,变换评价的常用语,做到常新不腻。用同学们身边的鲜活实例,作为评价对象,激发向善向上的诉求,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坚持公正客观评价。既针对学生个体实际,又兼顾班集体学习整体导向,做到优等生、中等生和学习困难生成绩上区别对待,行为习惯原则上一律平等。

教学管理规范

坚持先周备课和集体教研。

学习身边优秀教师,主动向优秀教师学习请教。事先把让学生做的题做一遍,做到难易有数、知识结构有数。

每次上课前,将自己授课语言事先演练一遍,看看语气有没有需要改善的,讲解思路有没有需要优化的,看看是不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多数学生会学学会。

及时了解学生情况,通过课堂“察言观色”、检查提问、看课堂作业、、教学助手了解等渠道,全面了解每个同学的学习状态和心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促进每个学生学习水平逐步提升。

课程开设

知识技能提升课程、人文素养培养课程,是教书育人中有机结合的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借助教材教辅学练活动;后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培养规则意识,培养学生感念和勇于担责的行为习惯。

通过撰写教育叙事,及时总结两种课程开设实施中的长处和不足,进一步做到扬长避短。

德育实施

将德育活动,落实到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环节和细节中:上课前课后的预习巩固,有“勤”德的践行。课堂专心听讲和“一以贯之”(不分心不走神),就有“诚”德和“恒”德的践行。学生课堂上大胆质疑,培养的是“悟”德。“勤”“誠”“恒”“悟”,既可以作为学风来看,也是一种美好品德在学习中的展现。

通过开展《我的目标,我来实现》活动,让学生对自身劳动和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乐观向上、自我约束和助人为乐等三大方面六个维度的评价,正确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点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确定可以弥补的不足,在学习生活中予以特别关注努力!

鼓励学生通过学习优秀人物,激发成长的动力和诉求。

师德师风

把各种文化学习和“讲习”《论语》(一早一晚各一次)结合起来,让一些正能量的东西不断滋润自己身心,逼出盘踞在心中的种种负能量。

“闲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古圣先贤的言行和努力,永远激励着自己。纵然自己与他们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拥有“从头越”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努力,相信有一天的到来不是“天方夜谭”。

学校管理

作为一名教师,朝向并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具体体现。学校的一切管理工作,都围绕教学相长展开。

教师的说话的语气、常用语、日常的兴趣爱好,都会成为学生自觉不自觉的模仿对象。

在心智未成熟的同学们面前,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担当者师者的角色。我们也是平凡的人,身上也有许多难以让人容忍的缺点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做“表率”的同时,也永远前进在不断学习和不断成长的路上。

当然做最优秀独一无二的自己,一定与学校的整体工作和思路,保持一种必要的形式上和更多形而上的高度统一。

学生课后生活指导

真正的教育,更多发生在学生感兴趣并积极参与的活动中。

教师指导学生课后生活,贵在提升学生认识,解读出日常行为习惯中的文化价值。

当然,要指导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课后生活,教师必须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

通过语言文字交流、照片视频等的展示平台,让学生的成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是一种逐步提升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

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理念的提出,是为了让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联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遵循教育规律,创造一个有利于同学成长的家庭环境。

篇3

家校公育、立德树人公开课心得体会

按照中学的安排,利用工作之余全程收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九期。该期围绕“为成长做规划”这个核心命题,采取家长提问、专家解答的方式,针对性的进行延展讲解,加上期间主持人的总结提炼,使得整个课程讲解言语朴实、贴近实际,同时又立存高远,提纲挈领,作为家长,全程听完深受教育,对于以后孩子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目前,孩子正处于小升初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手机、电脑等媒体频繁的介入到了孩子日常的学习中,由于算法的应用,多数信息对孩子都会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媒体上的信息繁杂多样、良莠不齐,作为儿童无法进行有效辨别,这些都大大的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在这个关键节点,公开课的出现为我们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指明了方向。面对新的问题,家长不能一味地堵塞,禁止、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首先,要做到对孩子的全面认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并且孩子也会长大,她的状态也是会变化的,因此,作为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变化,在有问题苗头的时候就积极介入,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树立正确的榜样意味着有了明确的目标,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最后,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使得自己充分的认识到,在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教育好孩子、,离不开家长的全身心的配合,离不开家长持续性的学习,离不开家校的高效互动。

篇4

【关键词】 外科病人 术前 心理护理

1 影响手术的不良因素

1.1人在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儿茶酚胺的量增加,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

1.2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抵抗细菌、病毒、过敏物质能力下降,术后并发症上升。

1.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休息、食欲、睡眠质量下降。

2 外科病人术前心理特点

2.1患者急性发病,缺乏思想准备,使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抑制,致病人术中晕厥、胸闷、心悸等。

2.2对疾病的畏惧,病人惧怕手术引起疾病,尽管现代手术基本上达到无痛要求,但手术会造成机体的创伤,对患者来说,是既渴望又惧怕的事件,由此产生应激,影响血压、心率变化。

2.3手术是否安全,病人恐惧身体的暴露,要承受麻醉剂不愉快的副作用,更惧怕手术会使自己重要功能丧失,术后的伤残缺损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于恐惧手术会夺去自己的生命。

2.4恐癌症,担心自己患上绝症,精神紧张,有恐惧感。

3 手术前心理护理

3.1护士要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及时评估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生理心理问题:①夸大手术的危险性②不理解麻醉的过程③不知道疼痛的程度④对预后悲观。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消除“未知”增强病人的控制感。

3.2护士要理解鼓励病人,允许其表达疑虑、感受,并给予发问的机会,护士要以热情和蔼,关心同情的态度,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运用通俗的语言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解除顾虑,使病人坚信能够承受手术。

3.3向病人介绍手术目的、麻醉方法、手术简单过程和术后可能要用的各种引流管和监测仪,使病人减少对各种器械的恐惧心理,或让治愈患者现身说法,消除病人的消极情绪,消除害怕和不安,使其乐意接受必要的手术治疗。

3.4对急诊病人常需紧急进行手术,神志清者应给予更多的安慰,并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3.5癌症病人尚需消除其恐癌心理,或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必要时逐渐的告知病人真实的病情。

3.6护士应具备较好的医疗道德修养,对病人要有职业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熟练的技术获得病人的信赖,改善病人的心理,有效解除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篇5

很久之前就知道《包法利夫人》的内容梗概。今天夏天终于有机会读它。

夏尔其实并没有真才实学,他莫名其妙地通过了医学考试,成了一名医生。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个中年寡妇,妻子死后,他又娶了邻村的一个农民的女儿爱玛。他开始行医就名声大振,在治好了爱玛的父亲的病后,爱玛稀里煳涂地嫁给了他,成了包法利夫人。婚后爱玛生活孤寂,她开始思考爱情和男人。她认为自己的丈夫应该有异于其他一切男人,他应该是漂亮的、有灵性的、出类拔萃的、迷人的。然而,她的丈夫却粗俗不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应邀参加一个舞会,她见到了一些上流社会的男人和女人。她和男人跳舞,玩得很开心。回到家后,她还想念着她的舞会。包法利见他整天郁郁不乐,便决定搬家。

他们从道特到了永镇。她怀孕了。到了永镇,她遇到了青年男子雷宏,他是个文书。她和他谈恋爱。女儿出生后,交由木匠的妻子喂养。她有更多的时间和雷宏谈情说爱。不久雷宏离开了永镇,她要跳楼,被夏尔发现并阻止了。很快她又遇到了罗道夫,罗道夫叁十出头,有和女人交往的丰富经验。他们相爱了,偷偷交往了叁年。最后爱玛要和他私奔,他逃跑了。爱玛失恋了,她病得要死。夏尔细心照顾她,她慢慢恢复健康。在鲁昂看戏时,她又遇到雷宏。雷宏这次一定要得到她,他们在一起了。她爱得太疯狂,不停地给情人送礼物。以至最后负债累累,法院要扣押她的不动产。她的情人帮不了她,她服毒自杀了。在她死后不久,夏尔发现了她两个情人写给她的情书。他说这是命。再后来他也死了。他们的女儿被送给一位姨妈抚养,姨妈生活穷苦,把她送去做工。

整个小说写得就是一个女子企盼更绚丽的人生,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挣扎。我理解她。她的悲惨结局,不能怪她喜欢幻想。她一开始就错了。她年轻还读过书,不应该按着父亲的意思嫁给没有才学而又粗俗的夏尔。她并不了解他,只知道他有名气。婚后才感觉和他生活并不幸福。她内心孤独,渴望有激情的生活。当她遇到比夏尔好得多的男人,她就开始外遇。夏尔粗心大意,什幺都发现不了。为了向情人表达爱意,她大肆挥霍钱财,欠了很多账。于是就有了最后的悲惨结局。

归根结底,她失败的塬因有两点。第一,她不该嫁给夏尔。第二,她不应该给情人送礼物。约会中应该男人付账,女人不应该为钱烦恼。外遇没有什幺,她那幺漂亮、又聪明,怎幺甘心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只不过什幺都得有个度。

篇6

【摘要】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支架病人术后护理方法,总结心得体会,不断提高冠状动脉支架病人术后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09年3月-2011年4月56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病人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经过我们护理人员的细致观察、密切配合,并发症的及时有效处置,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所有患者均安全出院。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除一般的常规护理外,主要的是对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细致的观察和正确有效的早期处理使并发症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促进手术成功关键。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术后护理;并发症;心得体会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不断攀升的趋势。特别是老年性冠心病在临床上已成了常见病、多发病。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冠心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大面积的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自1987年,Sigwart和Puel首先报道了将 Wallstent自扩张冠状动脉内支架用于临床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支架的成功置入并开通血管,大大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赢得了重生的机会。但该手术存在一定的创伤,术后会有一些并发症。密切的观察护理和正确的早期处置是减少抑或消灭并发症的有效方法。笔者有意对我科2009年3月-2011年4月56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病人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得体会。意在与同道一起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冠状动脉支架病人术后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在55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3岁。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31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性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12例;在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发生痉挛所致变异性心绞痛9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复发者4例。所有患者均除外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冠状动脉钙化完全闭塞;冠状动脉多支广泛弥漫性病变者[2,3]。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的主要干支直径狭窄程度在50%-100%,伴有严重心肌缺血证据,在病变处行皮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手术完毕,在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共同监护下,用手术推车护送患者进入ICU,与ICU的护理人员做好手术资料及患者病情交代手续,并进行24h生命体征监护,准确记录患者的液体出入量。

2.2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患者平移至床上,需绝对卧床休息,术侧上肢伸平,定期观察伤口情况有无出血、渗血、血肿及术侧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询问患者是否有肿麻木、疼痛等不适感觉,如各种观察项目有明显异常应立即向临床医师回报[4]。术后4-6h检测患者APTT的数值,小于70s,可拔除动脉鞘管,局部加压止血30-50min,之后用宽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进一步使用沙袋加压8-10h,绷带加压可于24h后撤除。在动脉鞘管、绷带撤除前术侧手指可做适当的活动,以利于静脉回流。撤除后整个上肢可做适当的运动,但3日内应避免负重、测血压,以防诱发伤口出血。在拔鞘管时容易引发血管迷走反射,密切检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如出现出冷汗、面色苍白,应立即协助医师处理。

2.3 心理护理 患者在手术前都存在对手术的效果有一定的不确定疑惑态度,所以,多多少少存在紧张、焦虑及心理脆弱等心理状况。但手术后患者除手术切口存在不舒适外,心绞痛的各种症状都消失,呼吸顺畅程度也有所好转,所以,心情都比较好。仅仅个别患者对医疗费用存在压力,考虑自己生病后加重家庭或子女的负担而感到心理有纠结。对此,我们护理人员及时地与她(他)们沟通,人的生命才是最最无价的,只要身体好子女才能安心的生活、工作,才能真真的为他们减轻负担。也有部分患者对术后卧床制动很不适应,在ICU中缺少家人的陪护,更容易产生焦虑,特别是对并发症的发生与预后。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安抚,和患者一起分享疾病向好转方向发展的事实,进一步鼓励患者既来之则安之。告诉患者烦躁情绪会导致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对疾病的恢复不利[5]。如有什么身体不适或生活需要请如实告之医护人员,我们会尽量帮助和满足。

2.4 饮食护理 术后指导患者多饮食,饮水量为1000-3000ml,以促进对比剂尽快排出,避免和减轻对肾脏的损害。因术前禁食3-4h,所以术后应给予患者尽早进食,补充能量,以免发生虚脱,应以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为主。

2.5 出院指导 冠状动脉支架病人多为老年人,记性力也逐渐下降,伴有脑萎缩的患者下降的更加明显,因此,患者出院后一定给予患者和家属详细交代好一些口服药物的服法,不能错服或停服。老人和子女共同生活的,子女应起到监护作用,由子女定期看服下肚。独居老人子女应定时通过电话监督或其他提示方式。以不断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培养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各个老人应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适量的运动,以循序渐进、不胸闷、不疲劳为度。饮食起居要有一定的规律,不易过度疲劳和情绪紧张或激动。戒烟限酒,吸烟饮酒均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甚至狭窄。积极治疗相关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出院患者应遵照医嘱半年内每月复查一次,半年后每3-6月复查一次,终身随访。

3 结果

56例患者经过我们护理人员的细致观察、密切配合,并发症的及时有效处置,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所有患者均安全出院。

4 心得体会

回顾本组56例冠状动脉支架病人术后护理,我们体会到本组患者术后的出现的并发症少,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较传统的经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快。患者一般术后卧床排便没有任何影响,而且下床活动的时间也较早。伤口出现的各种不适或并发症也容易观察与护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急性血栓形成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因此,当我们接受患者置ICU时,我们就感到非常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也只能放在我们医护人员的心理,对患者要始终保持一种祝福、鼓励的笑脸,以感染患者,使患者能感觉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治疗。而事实上护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着各种设备传输出的数据和患者的脸色、呼吸频率等。特别是要关注心电图ST段和T波得变化。要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出汗等,一旦出现心绞痛则预示着支架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再栓塞。应立即通知医生,溶栓治疗或紧急PTCA。本组患者没有出现。本组有3例患者手术伤口在拔除鞘管后30min出现有渗血现象,我们考虑是压迫的压力不够,又给予适当加压,结果很快停止出血。

所以,我们认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除一般的常规护理外,主要的是对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细致的观察和正确有效的早期处理使并发症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促进手术成功关键。

参考文献

[1] 卢才义.临床心血管介入操作技术.科学出版社,2002:389-438.

[2] 臧小英,王克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7):29-30.

[3] 支楠,陕海丽。老年患者经桡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8,6(4):104-105.

[4] 唐珍珠。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06,3学术版:28-29.

[5] 陈宁萍,李素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和卧床时间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179-180。

篇7

【关键词】 个体韧性;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抑郁;躯体化;遇难者家属;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5.67,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4-0309-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4.017

Individual resili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 of

survivors with family members lost in Wenchuan earthquake

WU Sheng-Tao1,2,LI Juan1,ZHU Zhuo-Hong3

1Center on Aging Psychology,Institute of Psycholog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3Crisis Intervention Center(Chengdu),Institute of Psycholog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I Juan,E-mail:lijuan@psych.省略;ZHU Zhuo-Hong,E-mail:zhuzh@psych.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dividual resilience in survivors with family members lost in Wenchuan earthquake,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support,life satisfaction,depression,and somatization.Methods:Totally 166 survivors with family members lost and 180 survivors without family member lost from earthquake sites were screened out through individual interview.They were assessed with the Individual Resilience Scale(IRS),Social Support Scale,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and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At the same time,133 participants from normal area were assessed with the Individual Resilience Scale.Results:(1)The scores of IRS in survivors with family members lost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survivors without family member lost and participants from normal area[(2.41±0.74)vs.(2.74±0.71),(2.76±0.72);P

【Key words】 individual resilience;social support;life satisfaction;depression;somatization;survivor with family members lost;cross-sectional study

韧性是人类面对逆境时的一种良好适应[1-3],是诸多环境因素及个人、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4],因此广义的韧性既包含内部的个体因素(如积极、乐观等品质,即个体韧性),又包含外部的环境因素(如社会支持)[5]。由于过程的系统复杂性,片面强调某一方的韧性必然会造成简单化的倾向[2],但以往的实证研究误以为韧性是一种个人品质,甚至在逆境给人带来心理压力时指责个体未能按环境要求行事,应该为他们自己的心理问题负责[6];尤其韧性一词被引入中国以来,由于被认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不谋而合,而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个人技能或品质[7],是中国青少年面对逆境时最显著的特点[8]和中国工人最重要的心理资本之一[9]。

然而,一些研究证实仅有个体的韧性对于整个逆境复原过程而言是非常有限的。如,关于9.11灾难的研究表明个体身上的韧性品质并非普遍流行,在高暴露环境下,韧性会相对较少[10];对地震灾区老人的研究发现,个体韧性只能帮助脆弱的老人在认知层面上对生活满意度进行调节,但是还不足以强大到缓解他们的抑郁和躯体症状,因此在极端条件下个体韧性的逆境复原作用是有限的[11]。

灾难是一种逆境,家人遇难更是极端创伤条件下的逆境。以往的研究者主要关注青少年的复原机制与心理健康 [12],很少有人针对遇难者家属的创伤复原做专门的研究。本研究以广义韧性为基础,同时从个体韧性与社会支持两个维度考察遇难者家属的逆境复原机制,并以生活满意度、抑郁、躯体化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来验证个体韧性的有限性[11]。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5.12地震后8个月,研究者在重灾区(绵竹、什邡、北川)的居民安置点开展了为期1周的春节前慰问活动。民众在领取礼品后参加一个个体访谈,期间谈及家人在地震中的伤亡情况,并自愿参加后续的研究。

灾区遇难者家属:共有272人报告其在地震中有亲友遇难,研究者排除遇难者为受试者的亲戚、朋友等家属关系不明确的情况,最终获取确有家人(即父母、爱人、儿女)遇难的有效受试166名,其中女性97名;年龄21~70岁,平均(42±10)岁。

灾区家庭完好无损者:共有401人报告其在地震中无任何亲友伤亡,但样本量是遇难者家属的近2.5倍。为减少随机误差,研究者对401个样本进行随机分半,最终获取180名家庭完好无损的受试作为灾区遇难者家属的对照组,其中女性77名;年龄18~80岁,平均(40±12)岁。

非灾区受试:研究者在非灾区(北京、四川射洪)的社区开展了类似的节前调研,共有150名当地居民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户籍信息不清和中途退出的情况,最终获取有效受试133名,其中女性70名;年龄18~64岁,平均(38±10)岁。

1.2 工具

1.2.1 个体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3]

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从不)~4(总是)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韧性越强。

1.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Scale,SSS)[14]

共10个条目,采用1~4点或0~8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越高。

1.2.3心理健康指标

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15],共5个条目,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0 多个国家应用过 。原量表采用Likert式1~7点计分[16],为避免东方人在量表选项上的中间作答偏差,本研究在施测时将计分方式由奇数点改为偶数点(1=非常不赞同,6=非常赞同),其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6。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17],共90个项目,采用1~5点(1=从无,5=严重)计分。本研究选用抑郁(13个条目)和躯体化(12个条目)2个分量表,其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 0.94和0.91。

地震8个月后,经过培训的志愿者采用入户访谈的形式对灾区受试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另一项调研也在非灾区进行,但实测工具只包含上述调研的个体韧性量表和基本的人口学信息。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5和Lisrel8.72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

2 结 果

2.1个体韧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组间差异

3组受试间的个体韧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表明,遇难者家属的个体韧性低于家庭完好无损者和非灾区受试。独立t检验表明,遇难者家属的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得分低于家庭完好无损者,而其抑郁、躯体化得分高于家庭完好无损者(表1)。

2.2个体韧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

对灾区受试各量表得分的相关分析表明,个体韧性与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r=0.24,0.33;均P

按照差异检验及相关分析的结果,以受灾程度为自变量(0=家庭完好无损,1=家人遇难),以个体韧性、社会支持以及生活满意度、抑郁、躯体化为因变量,并将躯体化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路径系数设定为0,其余变量间路径系数设定为自由估计,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所得模型的拟合指标(χ2=10.12,P= 0.001,df = 1, RMSEA = 0.16,NFI = 0.98,NNFI = 0.72,CFI = 0.98,IFI = 0.98,AGFI = 0.80)未达到可接受的标准[18],个体韧性与抑郁(β= -0.04,P>0.05)、个体韧性与躯体化(β= -0.09,P>0.05)之间的路径系数未达到统计显著性,于是删除上述路径,新的模型拟合良好(χ2=12.85,P = 0.005,df = 3,RMSEA = 0.098,NFI = 0.97,NNFI = 0.90,CFI = 0.98,IFI = 0.98,AGFI = 0.91)。个体韧性较高者,其社会支持也较高(β=0.23,P

为进一步验证个体韧性的有限性模型的特异性,恢复个体韧性到抑郁、躯体化的路径,删除社会支持到抑郁、躯体化的路径,得到的社会支持有限性模型未达到可接受的标准(χ2=32.64,P< 0.001,df = 3,RMSEA = 0.17,NFI = 0.93,NNFI = 0.69,CFI = 0.94,IFI = 0.94,AGFI = 0.79)。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完好无损的灾区受试与非灾区受试的个体韧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一般灾难环境下人们自身的良好个人品质依然能够保留完好。但是,遇难者家属的个体韧性低于灾区家庭完好无损者与非灾区受试,并且其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低于家庭完好无损者,抑郁、躯体化得分高于家庭完好无损者,表明遇难者家属的复原状况较差,验证了高暴露环境下韧性不足这一结论[10]。

在相关分析中,个体韧性和社会支持均与生活满意度正相关,与抑郁、躯体化负相关,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3,19]。这提示,在韧性研究的初始阶段,研究者一般都能得出韧性与积极心理状态的简单相关,但忽视社会支持及个体、环境交互作用的逆境复原机制显然是不科学的[6]。同时考虑个体韧性与社会支持的路径分析发现,虽然个体韧性较高者的生活满意度较高,但个体韧性与抑郁、躯体化之间的直接关系却并不显著,再次验证了个体韧性的有限性[11];同时,社会支持与个体韧性这两个维度的相关,以及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关联、与抑郁、躯体化的负向关联,支持了广义的韧性模型,即韧性、复原不仅意味着自身具有较高的个体韧性,更意味着拥有较多的社会支持[9]。也就是说,一些学者所谓的普遍存在的个体韧性,并不同于创伤后的复原,因而对于那些在极端创伤条件下表现出严重心理症状的个体(如遇难者家属)未必适用[1]。

本研究中的路径分析发现了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抑郁、躯体化的稳定关联,而删除社会支持与抑郁、躯体化之间路径的社会支持有限性模型未达到可接受的标准。这表明,相对于个体韧性,社会支持在灾后复原机制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再次验证了从外部保护性因素的角度来探讨韧性复原机制的重要性[4-5]。这提示,灾区的创伤心理辅导工作尤其要重视受灾群众社会支持系统的重建,而不应片面强调个体自身的内部调节。然而,鉴于个体韧性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7-9],以及中国文化强烈的个体指责的倾向[20],本研究对灾难条件下个体韧性有限性的探讨,对于反思中国传统文化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系统时如何尊重个体的脆弱,以及面对创伤(或灾难)时如何更有效的复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6]。

致谢:中科学院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四川团省委12355心灵驿站、什邡市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对本研究的取样给予了大力支持;余云红、郭卿、陈柳、杨晓婷、聂润秋、周婵、陈曦、王宁等同学,为本研究的受试取样、数据分析给予了帮助;中科院心理所吴振云研究员给予了指导!

参考文献

[1]Bonanno G.Loss,trauma,and human resilience[J].Am Psychol,2004,59(1):20-28.

[2]Fiksel J.Sustainability and resilience:toward a systems approach[J].Sustainabil Sci Pract Policy,2006,2(2):14-21.

[3]Hamel G,Valikangas L.The quest for resilience[J].Harvard Business Rev,2003,81(9):52-65.

[4]Agaibi C,Wilson J.Trauma,PTSD,and resilienc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Trauma Violence Abuse,2005,6(3):195.

[5]Mandleco B,Peery J.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iz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J].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 Nurs,2000,13(3):99-112.

[6]Luthar S,Cicchetti D.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 and social policies[J].Dev Psychopathol,2000,12(4):857-885.

[7]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8]Shek D.Chinese cultural beliefs about adversity:its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school adjustment and problem behaviour in Hong Kong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J].Childhood,2004,11(1):63.

[9]Luthans F,Avey J,Clapp-Smith R,et al.More evidence on the value of Chinese workers'psychological capital:A potentially unlimited competitive resource?[J]Int J Human Resource Manage,2008,19(5):818-827.

[10]Bonanno G,Galea S,Bucciarelli A,et al.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fter disaster.New York City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September 11th terrorist attack[J].Psychol Sci,2006,17(3):181-186.

[11]Hamamura T,Heine S,Paulhus D.Cultural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styles:The role of dialectical thinking[J].Pers Individ Differ,2008.44(4):932-942.

[12]张姝,王芳,许燕,等.受灾情况和复原力对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556-561.

[13]Yu Xiaonan,Zhang Jianxin.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with Chinese people[J].Soc behave Pers,2007,35(1):19-30.

[14]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15]Pavot W,Diener E.Review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Psychol Assess,1993,5(2):164-164.

[16]Chen C,Lee S,Stevenson H.Response style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of rating scales among East Asian and North American students[J].Psychol Sci,1995:6(3):170-175.

[17]吴文源,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90,2(1):68-69.

[18]温忠麟,侯杰泰.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J].心理学报,2004,36(2):186-194.

[19]Campbell-Sills L,Stein M.Psychometric analysis and refinement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Validation of a 10-item measure of resilience[J].J Traumat Stress,2007,20(6):1019.

篇8

关键词:对比修辞;中国社会交际心理;体裁分析;个人陈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27-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近几年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延续,个人陈述作为留学申请材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重要意义愈发明显。然而根据我们的前期观察,中国学生写的个人陈述常常不被外国读者接受,直接导致了申请的失败。除了英语水平低影响了文字表达之外,我们认为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中国学生在写作时习以为常的运用中国式思维进行写作。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到底在哪些方面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者写的个人陈述有所区别?这种中国式写法是不是会引起西方读者的反感?为什么中国大学生会运用这样的写法呢?基于上述观察和思考,本文先将个人陈述定义为议论文的一类,运用体裁分析的方法,通过探究中国大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者在对个人陈述的组织结构编排及写作策略方面的不同之处,重在对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的议论文写作方式进行中国社会交际心理的层面上的解释。

二、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中国社会交际心理作为理论框架,具体来说,我们依照Bond(1991)提出的“高语境”交际原则,Hofstede(1980)提出的“尊卑分明”交际原则及Hall(1976)对“情感交际”做出的解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语篇的写作特点进行社会心理层面上的解释。我们将采用体裁分析的方法,运用Bhatia(1993)和Swales(1990)提出的图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模型,对收集到的个人陈述语篇进行分析。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素材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收集到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写的个人陈述9篇(编号为C#1至C#9),西方个人陈述写作工具书中选取的个人陈述9篇(编号为W#1至W#9);第二部分素材为通过小组讨论、采访等方式收集的15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辅导员老师、英语语言学研究生和博士生对该写作方式发表的理解和意见。本文将首先运用体裁分析的方法,分析出收集到的个人陈述的图式结构,找出两组数据在行文结构和写作策略上的不同之处。接下来,通过整理、归类第二部分素材,我们将总结出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对中国大学生写作中运用中国特色式写法的解释。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的行文结构大体分为三个语步。具体来说,在第一语步中,有8篇文章营造叙事场景,5篇以时间顺序对申请人学业进行描述,6篇则提及对自己未来的选择,用来赢取读者的同情或好感。第二语步中,有3篇写到选择该国家地区的理由,5篇为选择该大学或公司的理由,7篇为个人能力的展示,用以进一步加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感情交流。在第三语步中,7篇是直接表述申请目的,3篇为间接表述。再来看看西方国家典型的个人陈述行文结构。这部分文章行文大体也分成3个语步。在第一语步中7篇文章声明自己未来职业目标,3篇声明个人能力及符合条件;第二语步中7篇文章总结个人学业成绩,7篇回顾了工作经历,3篇强调了自己的个人品质;有四篇文章在第三语步中重申了自己对未来的决心。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在行文编排和写作策略上存在的不同,我们发现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运用了推理顺序,这与西方典型使用的演绎顺序相反;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采用的“以情感人”的写作手法与西方典型的“以理服人”的方法相对应。以下我们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的个人写作中存在的写作特点。

1.层层剥笋。作者把一系列具体的事件描述作为笋页,把最后出现的文章大意或重点作为笋心,像剥笋一样,从叙述中引导读者推理出结论,此为推理顺序。在第一语步中,营造场景的叙述通常与申请主题无关,在第二个语步中,作者叙述自己提出该申请的原因,叙述明确为主题服务。最后作者对全文进行总结,直接或间接陈述主题,至此,文章终于直述申请这一主题,表明之前陈述说明都是为最后总结做铺垫。

2.以情感人。中国式个人陈述中感彩十分浓厚。从第一语步的建立同情或好感到第二语步的深化感情,直到最后明示自己的观点,都是一种与读者感情的交流。我们以第一语步中营造场景为例。在采用营造场景为开头方式的8篇文章中,运用的最多的场景就是童年时期,然后记叙对自己人生目标有重大影响的一件事,另外,我们发现在第二语步中中国大学生趋向于使用如“excellent”“superb”“wonderful”“top”等形容词来奉承读者。通过这种裸的称赞,作者预期目的是打动读者,继而接受自己的申请要求。

五、中国社会交际心理层面上的讨论

由上文得出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写作的两个写作特点,我们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大学生会不约而同的频繁使用这样的写作策略呢?实际上,在对比修辞学领域,前人做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中国人习惯运用绕弯子的写法陈述自己的写作目的。但是在这个领域里的对中国特色写作方法的研究局限在对文本本身的解释,因此大部分研究把此特色归结为受八股文的影响,在文化层面的解释较少。因此本文从中国社会交际心理层面对具有该特色的写作方法进行解释。通过采访及小组讨论得到的对运用中国特色写作方法的社会心理原因,我们首先归纳出中国人习惯让读者揣测文章的写作意图这一心理。Bond(1991)认为,汉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更多的依赖语境,而不是明示。所以我们认为在写作方式上,中国人也习惯性的运用大量铺垫,间接指明意图,让读者去推测其中的含义。其次,很多被访者提到中国人在口头或书面交际中都会“绕弯子”。在这种交际心理的影响下,写作手段也趋向于含蓄,写作意图也是在做了大量铺垫之后,被放在文章结尾。再次,被访人还提到中国人在交际中重情感交流,期待对方的情感反馈。在中国,成功的交际都是基于双方情感交流同步,关系融洽的基础上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解释了中国学生大量运用个人故事和场景回顾作为例证的写作方法。只有通过这种叙述方式,才能让读者最大程度上得到有关作者成长的信息,并赋予足够的感情去体会、欣赏作者所获的成绩。

该研究证实了对比修辞研究对具有文化特色的写作方式的论断,并从个人陈述,这个前人尚未涉及的体裁入手,分析了具有中国和西方特色的个人陈述的行文结构。通过探讨社会心理对二语写作学习的影响,该研究对更清楚了解并解释二语写作中出现的文化问题或体现的文化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2]Bhatia,V.K.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New York:Longman,1993.

[3]Bond,M.H.Chinese values and health:a cultural-level examination[J].Psychology and Health,1991,(5):137-52.

[4]Gao,G.,S.Ting-Toomey,&W.B.Gudykunst.Chinese communication process[A].In M.H.Bond(ed.),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C].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5]Hall,E.T.Beyond Culture[M].New York:Doubleday,1976.

[6]Hofstede,G.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Berverly Hill,CA:Sage,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