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17 13:2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育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育魅力》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魅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相处时,教师的学识品格能力情绪志向等综合因素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追求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力。教师教育魅力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人格、学识、举止风度、音容笑貌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魅力是以个人的文化修养为底蕴的,魅力的形成,一定要有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阅历,一定要经过时间的历练,正因为如此,魅力才有着很强的个性才值得品味。
当一位教师将教育事业视为天职,教师和名字一样,成为个人最自豪的部分。并把这份事业和人生的理想高度融合,并流淌在生命的长河中,那这个教师是拥有教育魅力的。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因而志当存高远成为千古以来,做人立身颠覆不破的真理,人要仰望天空,有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又要脚踏实地直面现实,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坚韧与执着,不断开拓新境界。
中国科学家院士北大教授姜伯驹就是这样彰显教育魅力的教授,他始终活跃在北京大学的讲台上,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她怀着让数学服务于民族振兴与国计民生的理想,站立讲台50余载,直到70岁,还坚持查阅学生作业。在姜伯驹的课堂里,学生感到。数学并非孤立而超拔的,而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是闪烁着自由的光芒的充满迷人的魅力。
于漪是一位时代感强,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的教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即使他数十载的身体力行,也是他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悟出的为师之道。他认为,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师身上必须有时代的年轮,将是要克服浮躁,不为功利所裹挟,应坚守育人的使命,登高望远,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直到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勤于学习,开拓进取,努力奋进,把生命融入使命之中,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在学生心目中,于漪老师是一个谦和、善解人意的师长,在同事眼中,于老师是一位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好校长,好老师。理想规定了人的内在本质。决定着人的心理意志和精神状态。我们能从于老师身上感受到使命意识和理想色彩的高度统一,因而它不断地超越自身,是无私和充满教育魅力的。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为学、为师、为人是统一的,在教书育人楷模中,徐英杰老师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学术魅力成为学生欣赏的教师;汪金权老师面对高薪的诱惑,毅然选择返乡,承担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决心实现贫困地区学生求学求知的梦想。为更多学生提供平等就学的机会。学生愿意跟随着他的脚步前行,因为它是如此坚定,他的步伐又是如此有力。《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的教学故事鼓舞了许多教师。也让人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的雷夫曾在2012年的年初来到中国,带着他和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说了这样一件事。起初,在他的班里,总有一些顽劣的孩子。以破坏学校公物为豪。雷夫见到教室内的桌椅,破烂不堪就在放学后用心整理不料,第二天修好的椅子又成了淘气孩子的玩具,又被无情的损坏了。雷夫日复一日的修理,孩子们惯性似的进行破坏。终于有一天,修理过程中雷夫的手被钉子划伤了,泪水流了下来。他不明白学生为什么还不摒弃陋习,还学不会爱惜。这一幕恰好被班里的一个孩子王目睹。从那时起,桌椅就再也没有遭到孩子们的恶劣对待。
雷夫无声的坚持终于见效了,一遍又一遍,重复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教师不仅能通过话语引导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有时候就是无言的举动,同样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心灵的共鸣,所谓春风化雨,是教育的感化,一个都不能少。
篇2
【摘 要】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生产与消费逻辑进行了批判,进一步强调了生产消费过程的符号价值。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媒体迷群呈现了丰富的文本积极消费、展演的样态,并以积极参与生产的方式,与学者对其的“病态”、“狂热”等表征的描摹进行对抗和重新诠释。
【关键词】商品;符号消费;迷群;表征
迷研究在西方已经持续了近30年,本世纪初随着一些相关资料的翻译和引进,研究“狂热的参与者”才以一种文化的姿态为国内学界所察觉并逐渐热衷。
我对“迷”基于粉丝和偶像崇拜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性的定义:在某一时期内,持续性对某事物产生强烈喜爱的情感,多次数地大量集中消费、互动及创作的阅听人。查阅国内关于迷文化研究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基于以上定义涉及的范畴进行研究。然而,如果从广义上对迷进行重新的构建和认识,它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偶像崇拜的粉丝群体,而应该包括所有在社会生活中“对某一商品符号进行大量集中消费的人群”。这样的群体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粉丝,保持着相似的存在形态,但在性质和表现形态上有所差异。
如果说在媒体中,“迷”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媒体文本的迷恋和大量的集中消费,那么消费本身就是一个深入了解“迷”的切入口。如果说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迷对媒体文本涉入感情的过程以及他们在新媒体平台上集结成群的状态的描述上,现在我更希望尝试对迷在消费文本过程中与符号系统互动所形成的意义进行仔细阐述。
大多数学者认为迷是“病态的”、“不理智的”。例如如下这段对迷的描述:“媒介迷是一群因过度沉浸于媒体建构的虚拟世界而扭曲了时间概念、丧失了自我意识的主动的受众……他们的一些心理和行为甚至于呈现出病态的特征,并对其本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对社会舆论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1]引用詹森对这种见解权宜之解嘲,将粉都分为“伪装的”、“合法的粉都”[2]129和相对应的“不加粉饰的”、“非法的粉都”。“非法的粉都”即是那些狂热程度为学者难以忍受的迷文化;而所谓“合法的粉都”则是用来描述那些以“收藏家、爱好者、赞助者”自居的人的行为,这些名号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更加体面和“合法”。
“合法的迷”的消费表征较“非法的迷”而言表面上显得不那么激进和带有危险性。按照消费对象来分大致为三类:一、对某一类物品的集中消费,并建立起与它的特殊情感;二、集中从事某种行为,这种行为同时带有显著的商品消费的特征;三、对某类生产活动的集中投入(包括学术性行为,但我们常常用专业主义来解释这种现象)。以上三种都可以被纳入时下网络流行的“……控(意指强烈喜欢某种事物)”这个词语结构中。比如“微博控”、“格子控”、“制服控”。然而这样的群体行为早已被社会学、经济学或符号学的研究者纳入研究对象中,尚没有引起传播学界的足够重视。
研究者在提到迷时,很难平心静气地使用客观的语气进行描述。希尔斯为自己《迷文化》一书所写的序言中,无不担忧地指出学术界常会粗暴地对“迷”作出政治性的二元论断,贬低“迷”所应有的地位,以及迷对他们而言很难成为一个中立的表达或单一的指涉。他在书中进一步加强了迷内心对主流文化对抗、抵制的说明。但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迷已经从边缘逐渐趋向中心,以至于我们很难辨识各自较劲的文化规则,哪一个更为主流或边缘。一目了然的判断标准恰恰是,那些能够形成大规模视听、使用、情感涉入、文本再生产的商品必将悄然成为主流文化,无论它是否符合先前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观或理性的审美情感。
在消费主义语境下,这些具有典型迷特征的行为如果都被指作“负面”,那么“负面”会成为当今社会主流文化的危险。由此,社会也会被粗暴地割裂成两类:迷和把迷视为“想象的他者”(希尔斯原著中为an imagined other)的研究者。这种想象把研究者纳入到了“反迷”文化的阵营中。
这里要区分一个概念,“迷群”和“迷们”。“迷群”长期以来作为一种群体存在的说法,在研究者眼里具备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Bon)分析的某些“群体”特征,顺理成章地被描述成“集体无意识”的“群氓”,从而再一次将迷送向无知、病态、非理性的绞刑架。我更愿意视迷为复数单个的集合体——“迷们”——以观察其独立的形态特征、个人的重复消费行为以及由此营造的与“被迷对象”的私密共享空间。研究者如果带着这样的情怀接近迷,“迷们”活泼、敏感、脆弱且深情的生动形象便跃入眼帘。
詹森对学者和批评家们高姿态的习惯和实践提出质疑,直指他们的活动是“基于对公共生活的精英主义的不恭的信条”,而试图将迷与研究者本人以及“对某些领域的人物和方面展示兴趣、情感”的“(名声更好的)赞助者、爱好者和收藏家区分开”[2]133。詹森自我解嘲式地称呼自己是对哲学充满感情的学者,对詹姆士、杜威、芒福德的喜爱和热衷是一种“合法的粉都”。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商品拜物教造成了人的异化和劳动的异化,物的关系掩盖了人的关系。鲍德里亚对此进行了批判,将符号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他提出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性行为,在马克思的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双重价值观上,叠加了“符号价值”。他的消费异化思想重视符号的能指性,漠视符号的所指,淡化了“作为符号的物品”的功能性和使用性。因此在他看来人们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功能,而是它的符号价值。
商品拜物教新形式——符号拜物教理论由此产生。社会成员很难在碎片化的当代社会和特定的社会群体中获得认同和归属感,因此人们只能通过消费来与社会客体世界建立关系,获得一种“身份的认同和建构意义”。尽管迷的大量消费、过度涉入被研究者们不失时机地冠以“病态”,戴上“不理智”、“危险”的帽子,然而鲍德里亚对生产与消费的次序关系的重新解读指出,消费作为生产活动的要素及主导型逻辑,其本身为商品的生产及文本的制造给出了合理性解释。
“个人生产出一个对象和通过消费这个对象返回到自身,然而,他是作为生产的个人和把自己再生产的个人。所以消费表现为生产的要素。”[3]消费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驱动力。一方面,对于迷而言,他们对于媒体文本的接近和消费,本质上是为了弥补社会身份认同的缺失,并集结成社群以建构价值和归属的共同意义。另一方面,对象源起媒介深谙利用迷的这种心理缺失之道,通过符号制造、包装和宣传向迷承诺接近文本的满足感,迎合了迷使用该文本的预期需求。
符号学取向的消费文化意识到,符号操纵消费的根本目的是显示差异和阶级性。布迪厄将消费看成是一种区分阶级的手段。不同的消费模式带来的是符号价值的差别,而非使用价值的差别,这直接体现了阶级之间的差异。鲍德里亚由此认为,消费是为了获取随差异而来的身份意义。
迷对对象源起媒介的选择性接近,直接体现了他的消费水平、审美品位和价值需求。对某一媒介文本消费程度的差别,也直接影响了迷在社群中的受关注程度和地位。正是因为商品消费的符号意义远大于其实践意义,因此,对于迷而言,经济地位的悬殊并不能完全阻隔他们对文本消费所获得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相反的,“迷们”正是尽力通过消费文本,试图打破这种阶级差异,抑或更加强调这种差异。
从这个层面上说,粉都文化是反商品消费主义的。以偶像崇拜迷为例,我实在难以将一位猫王的歌迷获得偶像亲笔签名唱片时的喜悦与他在家中扮演猫王自弹自唱的陶醉所刺激的肾上腺素分泌多寡分个高下。因此,对象源起媒介要获得更高利润,不能只关注媒介文本的生产和招揽生意的叫卖,而是要尽可能地赋予商品以顾客需要的符号意义,通过符号意义系统的构建向其中那些狂热的顾客兜售弥补身份认同缺失,复合碎片的美好,并通过持续的、大量的、集中的文本生产维持这种美好。另一方面,符号的需求和满足感与商品使用价值带来的满足感相比,很难有确定的衡量标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迷们很难达到心理满足的上限,从而持续地、无限度地对文本投入情感、时间、财力和智力。
在消费主义语境下,迷的身份是消费者,也是构建身份认同意义的生产者。那些称迷为“文化的受骗者”的说法过度强调了对象源起媒介在符号生产过程中的预谋,漠视了迷主动性的意义,将迷描摹为“被动”、“蒙在鼓里”的角色。Cavicchi认为,迷持久的消费习惯能够被文化工业的生产预估到,并为之所用,那么迷应该被认为是“理想的消费者”[4]62。这种对符码的解码过程是促进生产活动的积极动因。
迷文化的价值核心在于迷对于商品的忠诚度和狂热性。迷对于商品的忠诚度,取决于消费符号活动所获得的价值认同和身份归属的持续和强烈程度。
迷的狂热性进一步表现在对文本的延续性展演和生产性消费。杰金斯认为“媒体迷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既是读者,也是创作者;既参与其中,也冷眼旁观。”[5]48这个论断呼应了费斯克言下的“迷”——生产性受众——这一名词体现了受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生产性受众能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个性特征、群体特征等解读文本,并生产出自己个体的意义。[6]费斯克对大众文化总结所认识到的“迷”的“辨识力”和“创造力”,在新媒体发展迅猛的当下得到了体现和发挥,“迷”们用再生产文本的方式表示对于符号意义系统的效忠和致敬。
同时,迷对媒体文本的再创造和生产表现出了强烈的“去中心化”意愿,其在获取文本过程所获得的维持着其抵抗等级秩序和权威控制的决心和勇气。但同时迷又陷入了对“对象源起媒体”中心文本的“挪用”、“盗猎”的尴尬境地。
以美剧字幕组为例,“伊甸园”是具影响力的美剧论坛,“伊甸园字幕组”对美剧进行下载、翻译、合成、压缩、等一系列的文本再生产。而这种民间非营利性志愿行为是出于迷消费文本后获得的满足感体验,从而激发了对文本再创造的热情,这种对文本的欢喜之情将通过延续性的展演和生产性的消费传递给迷群同伴,并实践着“传播、免费、共享”的网络精神。相比官方渠道的美国引进剧字幕,字幕组的翻译在美剧迷看来更加生动,富含对美国社会文化的理解。有迷认为“粉丝看粉丝的翻译字幕,最心领神会,相顾莞尔”[7]。
篇3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社会化;社会主体;挑战
一、新媒体的含义和特征
“新媒体”一词最先是由美国人P・戈尔德马克提出,在美国社会流行并流传到全世界,是指相对于书信、广播、电话、报刊、电影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依托现代高科技术,新媒体不仅可以提供基于宽带、高速通信网等各种形式的网络平台,还通过提供个体生活通用现代智能工具(手机、电脑)快速“占领”我们的生活,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等,人类社会已经迈入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种类多样,主要包括:博客、微博、搜索引擎、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广播电视、手机游戏、数字电视、网络电视、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移动电视等新的媒体形式、媒体软件、媒体硬件和媒体信息服务方式。
二、青少年是使用新媒体的主要主体之一
1995年12月14日联合国第50届会议通过的《到2000及其后世界青少年行动纲领》中把青少年规定为15-24岁年龄组(含15、24岁),这也较为符合国内对青少年年龄组的划分。新媒体以其快捷性、便利性的特点,把传统信息的“单向”传递变为“双向”互动,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生动丰富的信息、引人入胜的游戏,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止2010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12亿人,占网民总体的46.3%;中国青少年网民在网络沟通交流上也表现的非常活跃,在社交网站(62%)和博客(74.1%)上的使用率分别高于整体网民的10.6%和9.7%。可见,中国网民的结构性特点是年轻人占据相当比例。随着新媒体使用的广泛扩散,年轻人所占比例可能还会增加。处于这一年龄时期的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和识别网络中出现的碎片化不良信息,新媒体给青少年生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隐含着巨大的危险。通过实地走访四川省内部分学校和阅读文献发现,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严重,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也给学校管理和家长的教育带来很大困难。
三、当下国内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来年,国内对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在社会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等领域都有出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新媒体给青少年发展带来的好处,包括开阔青少年的眼界,为青少年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为青少年提供崭新的生活空间和全新的娱乐方式等。2.新媒体给青少年带来的挑战:传播信息的多元化,夹杂不良信息,包括暴力、信息,必然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新媒体的超时空性和虚拟性,容易使青少年产生现实和心理的矛盾,使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偏离社会现实,追求刺激、物质人生;新媒体声情并茂的变现方式,容易使青少年成迷网络,淡化现实生活的存在。3.研究多以定性为主,缺少实例和数据的支撑。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虽然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关注,但尚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和系统研究。新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式、程度和范围缺少实证和科学地研究。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改变青少年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式以适应新环境变化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的社会化是指青少年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要学会如何按照社会的要求来扮演自己的角色,规范自身行为,传承社会文化,维系社会结构。基于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的现实背景,需要亟待弄清楚的问题包括: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青少年社会化内容和场所带了哪些影响和变化,包括家庭、学校在内的社会化主要场所又应该如何更好的应对以帮助青少年更好的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四、新媒体时代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挑战
传统社会个人社会化的主要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媒介和同辈群体,新媒体的出现正在快速改变传统社会化场所的原有的内容、角色和重要性,也表明社区组织在现代社会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家庭都是青少年社会化第一场所,父母自身的性格、行为和态度等因素都会成为青少年的生活指南。时代的发展对父母来说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挑战,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新文化元素的传播,强调彼此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因此对家庭文化的要求更高,比如:父母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对社会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进行识别,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跟上青少年的思想发展,才能与青少年进行良好的互动。父母还要时刻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参与到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中,新媒体时代,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手段多种多样,信息的内容千奇百怪,其他人群的社会态度、社会关系也会对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冲击,如果父母不是及时把握,容易导致青少年思想混乱,甚至误入歧途。父母更应该不断调整与青少年的相处方式,新媒体的使用,知识面的扩大,平等意识的传播,使得青少年的思想更加活跃,内心世界更加丰富,粗暴的打骂和简单的说理都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现代社会,个体受教育年限在不断增加,青少年在学校的时间也逐渐增加。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社会学校、老师对知识的垄断,知识边界的消失,学校和老师也不再是绝对真理的象征,任何观点、言论、评价和看法都可以进入到青少年的眼帘,青少年也从对知识的被动的获得者变成了主动的选择者。学校老师除了走下“神坛”,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外,最重要的应该是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新媒体,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识别真实有效的内容,不轻信、不盲从,正确对待网络中的消极影响,激发学生的正能量,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存在明显的亚文化特征,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实际生活中的青少年同辈群体规模、数量在不断缩小和下降。网络同辈群体数量增加,各类社交群体隐蔽性更强 ,随意性和不固定性也都有所增强,交流虽频繁但情感依赖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少数成员的影响出现问题。有关学者经过研究认为,青少年依赖网络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自身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尤其是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感到孤独、不安,因而只能在网络中寻求安慰。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减少青少年和网络的接触,监督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现代社会社会流动频繁改变了传统社会社会关系的基础,个体原子化趋势明显。西方工业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社区支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邻里互助提供新的社会支持模式,社区成为个人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很多专业社会组织入驻社区以后,为社区儿童、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开展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手段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加深社会伙伴之间的了解,充实课余生活,分散青少年注意力,帮助青少年从虚拟网络中脱离出来,满足青少年情感需要。
少年的社会化不但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共同努力,还需要依靠政府的推动和支持。综上,本文认为传统研究认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其中又以家庭最为重要。在新媒体时代下,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仍然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但是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角色内容和责任分工出现变化。因此,为了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健康发展,首先,应该建构新媒体时代下“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大众媒体”五位一体的青少年社会化网络体系和机制,强调把政府和社区同时纳入青少年社会化网络体系中,积极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指挥作用,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和社区环境。其次,对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真实把握新媒体对青少年影响的内容、方式和程度,收集量化数据,为青少年社会化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第三,还要理清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内容和各个主体之间的分工。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其实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内容和方式出现新特征和新挑战,社会各主体要密切配合,积极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泰来,新媒体:青少年道德发展面临的基于和挑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
篇4
关于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xxxx年9月,我怀着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教师.在这之前我一直对自己将来的工作环境充满了期盼.
学校只有三个班级,一百来个学生,三名老师,需要包班.面对这样的现实,我真的很迷茫.
可是迷茫中我却发现处在这样环境里的同事乐观向上,孩子除了同样的活泼可爱之外,还更加的懂事和善解人意.看到这些,我想:别人能做到,我一定也能做到.
最初的心愿再次燃起,我又一次暗下决心:既来之,则安之,不论在哪里,我都应该好好干,一定要成为一名受孩子们欢迎的老师.在这里待了7年,感触颇多,最深的感触就是农村小学生生活的艰辛.
孩子们上学的路途那么遥远,农村没有城市发达的交通,所有的孩子每天上学靠自己的双脚步行一个多小时,因为家离学校较远,大多数的孩子们都是早出晚归,中午也只能吃早上装在保温桶里带来的饭菜.农村的家长迫于生计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她们不会有好的方式来帮助教育孩子,也更谈不上知识的辅导,但是她们渴望孩子比他们强,比他们有出息.
她们常把年幼的孩子丢给家里的老人照顾,可是老人毕竟年迈了,他们只能管孩子吃饱穿暖,学习上根本无法照顾,小学生的自觉性本来也稍微差一点点,家里没人过问功课,自然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成绩也会逊色一点,这里面多少还有点隔代亲的缘故,长辈们过分的溺爱了孩子,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偶尔回来看看孩子也是对孩子百依百顺,满足一切合理又或是不合理的要求.留守儿童看着真的让人特别难受.
有的孩子家庭条件真的很差,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也有繁重的农活要干,我经常看到有些女孩子早上头发乱蓬蓬的就到了学校,外套上也满是污渍,冬天还穿着单薄的衣服,穿着单鞋,有的时候连袜子都没得穿.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就有三分之一.
说到留守儿童,有件事情我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那是班里一个非常聪明的男孩子,一天早上,一来到学校,我就发现孩子的脑袋上包着纱布,我很奇怪,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这是怎么啦?一问才知道,他的脑袋是被他有病的妈妈用碗敲的,这么大一条口子,真的让我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我问他:你的爸爸呢,没有在家吗?就在我提到爸爸的时候,他的脸唰就红了,眼睛里噙满了眼泪.
我知道他那是想念父亲的眼泪.农村的各方面都不如城里,农村的孩子们没有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有限的教学条件也不能让他们知晓一些同龄孩子早已司空见惯的问题,他们有的不知道公园,不知道肯德基、麦当劳,不知道滑板,他们没有见过那些娇艳的鲜花,没有进过电影院,他们的视野很狭小,他们只能从课本上感受一些城里孩子玩腻了,吃腻了,看腻了的东西.
作为老师的我们,只有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带给这些单纯的孩子们更多的知识,让孩子们走出这农村,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曾经我为自己是一个农村教师而自卑,也经历过一些苦恼,农村教师在我国教师群体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工作和生活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体会着异乎常人的艰辛和困难,承受着异乎常人的苦恼和困惑.
城乡差异导致教育资源失衡.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比不上城镇教师,教育资源也显匮乏.
面对同样的学生,农村教师必须加倍努力,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学生取得与城镇学生一样的学业成绩.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极少.
受经费影响,农村教师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其实,哪一个教师都渴望提高自我,都渴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带头人,谁也不想安于现状,作为一名生活水准、学习和工作环境都远逊于城市同行的农村教师.
在农村做一名教师,人们常会用清贫、寒酸去形容我们.是啊,看到同龄人悠闲自在,我们这些奋斗在八小时之外的教师们又何尝不累呢?但当我们走进那圣洁的课堂,当我们用真情的爱换来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时,我们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那么富有,那么幸福.
也许在农村,我们地位不及村委会的一名委员,经济富不过普通的打工户,工资待遇比不上政府的公务员.可我们却拥有无数的天真可爱的孩子,我们的语言播种,汗水浇灌,心血滋润,在他们身上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教师节那天,那收不完的孩子们亲手做的贺卡.
作文本上面,那稚嫩纯真的话语,写的是幸福.沉浸在幸福之中,我们又何必在乎身在城市还是身在农村呢?我只想说:我愿意做一条小路,让孩子们踏着我走向未来!
关于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乡村“最美教师”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我通过撰写学习心得的形式来表达对“最美教师”的敬意。我要向“最美教师”学习:
第一是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
最美老师,美在责任。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二是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
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第三是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
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向她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衢州两个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第四是最美乡村教师是最美的,无论是身体残疾,还是在大山底下坚守了三四十年,还是自己一人扛着整个学校的担子,既当老师,又当学生的炊事员、管理员、维修工,还是为了那些可怜的孩子,错失了美好的爱情……不管是什么,他们的信念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做好教育,一切为了孩子。他们为了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他们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爱心与责任心谱写着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乐章。
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开拓进取,让他们的精神时时刻刻鞭策激励我自己。面对压力、困难绝不退缩、不逃避,要将其化为工作的动力,勇往直前。在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教学能力的同时,更要时刻想着孩子们。要在务实求真的工作中,力求创新,让每一位孩子都享受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我的沐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于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20__年7月,我参加了本次边远乡村教学点的小学教师市级培训,通过短短的8天学习培训,使我收获颇多。感触较深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培训过程中,我所遇到的每位老师都流露出他们具有着渊 的知识和积极态度,他们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的工作与生活的态度。
“ 好习惯成就美好的教育人生”这句话是周积昀院长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我体会到怎样做个让幸福成为习惯,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符贻梁老师的《小学低段汉字书写教学规范及书写指导方法》告诉我们:汉字书写是我们中华的文化传统,我们要让学生从小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意义。刘丽梅老师的音乐教学教育我们音乐是成长的心灵鸡汤,没有这鸡汤我们的身心不够完美。而给我印象更深刻的就是冉茂娟老师了,《语文作业布置与批改规范及班级管理基本要求》她教我们在课堂中如何去布置作业,如何批改,让我对语文作业的布置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她的班级管理模式更让我受益匪浅。对我今后的班级管理有了更大的帮助。冉茂娟老师给我们看视频中的一段话更值得深思,我很喜欢这几句话,现在也给大家分享:
A、“你知道吗?孩子们可不跟他们讨厌的人学习。”
B、“我们得强迫自己工作,我们得听从那些毫无道理的政策,我们还得上课,我们还得上课,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
C、“教师这个职业艰巨不?当然,上帝,毫无疑问,但是这不是不能的,我们可以的,因为我们是教育家。我们天生就是重塑他人的。”
篇5
在此次伦敦奥运会的媒体报道中,NBC选择与Twitter结盟,意在扩大前者在没有定时收看电视习惯的青年网民中的影响力,打造“我推(特)故我看”的传播模式。从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这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盟”战略初见成效。NBC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观看NBC独家播出的奥运电视节目的观众群体当中,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观众上升最快,比上届北京奥运会上升了54%。其中,60%的青少年观众都是根据推特上收到的“推荐”信息才选择观看相关的电视直播或录播节目的。由此可见,这种“推”与“看”之间的互动还是相当明显的。
尽管社交媒体帮助传统媒体大幅提升了后者在目标受众群体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但是,从此次伦敦奥运会的总体传播格局来看,社交媒体并没有改变其在内容和功能上的边缘属性。据美国皮尤(PEW)新闻基金会的调查,72%的美国人仍然选择通过NBC的电视节目了解奥运会的动向,只有17%的美国人只选择社交媒体了解奥运会的动向。社交媒体提供的是文字直播、视频回放和聊天(例如,美国游泳巨星菲尔普斯在Twitter上与网友聊天获得了超高的流量),但他们谈论的内容却由于琐碎而没有获得媒体的广泛关注。PEW的调查还显示,NBC王牌体育节目主播科斯塔斯在电视节目中对金牌得主的访谈仍然是最受美国观众关注的节目。
NBC对视频内容的绝对垄断,如为了保证广告商的利益延时播出开幕式和博尔特百米赛,再加上美国对视频版权的严格管理,使得美国网民一片骂声却也无可奈何。不少美国网民甚至“翻墙”到其他国家的网站看相关内容的直播。这说明很多对新媒体的预言家希望看到的“社交媒体主宰奥运会”的局面并未出现。在奥运会报道的权威性和专业品质上,传统媒体仍然让社交媒体望尘莫及。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挑战甚至于打破了传统媒体对内容和播出平台的绝对垄断。如NBC垄断了近20年来的奥运报道,虽然美国观众对此颇多微词,但直到此次伦敦奥运会,这个问题才由于社交媒体的介入而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在Twitter上出现了“#NBC失败”(#NBCFail)的话题标签,获得了大批的追随者。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NBC也没有进行直播,但四年前遭到的舆论压力要比现在小得多。这次伦敦奥运会,NBC仍然选择延时录播开幕式,遭到了微博网民的强烈抨击,甚至有专业记者的介入而成为了一个话题事件。英国《卫报》记者在自己的Twitter上发帖质疑NBC的垄断,公布了NBC奥运节目负责人的电子邮箱,号召网民写邮件抗议,遭到Twitter的短暂封号,最终在网络舆论的压力下解封,也说明了这种“媒体垄断”在社交媒体时代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大行其道。
篇6
新媒体的运用,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小学品德教学领域,新媒体对于学生的冲击会带来双面的影响。一方面,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品德教育,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等形式,为课堂增添活力,创新教学模式,以更加具象直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品德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在新媒体背景下,由于信息大量、快速的传播,且没有有效的控制机制,导致信息中也参杂着大量的不良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小学生的三观树立极为不利,对于小学品德教学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一、新媒体背景下品德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接触不良信息概率大
新媒体背景下,大量信息通过互联网媒介高速传播。受互联网自身特点的影响,导致大量不良信息也在快速传播。而在新媒体时代,想要避免学生与各种电子产品相隔离是不可能的。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不良信息会通过网络,在学校与家长无法发觉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这一阶段的孩子其品性还未定型,没有很好的是非判断力以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且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模仿能力等极强,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极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网络中大量的黄暴信息的快速传播,这些信息大量、不断的出现在学生的视野范围内,就会导致学生在无意中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冲击学生还未定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受到影响出现偏颇,对小学品德教育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学生沉迷网络与现实世界接触少
大量电子智能机的出现,导致学生沉迷网络,与现实世界接触变少。现阶段,电子信息产品已经普及,受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学生的照顾,将电子产品当做玩具送给学生。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在还未入学时,就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电子产品的使用方法,以至于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很少与现实世界进行接触。
沉溺在网络世界中的学生,很少与周边人进行交流,导致其性格逐渐变得孤僻、冷漠,人际交往能力也很弱。与亲人、朋友的接触也很少,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对于爱与被爱的体验也很少,导致其情感淡薄、自私的特点。每天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当中,忽视周围一切事物,甚至出现与现实世界隔离的情况。这种状态会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养成,以及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这对于小学品德教学的有效开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重视。
二、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策略
(一)理性对待新媒体,引导学生对其的正确认知
新媒体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小学品德教师应辩证的对待新媒体的出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而并非一味的拒绝、抵制对于互联网技术。一方面,小学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树立学生的三观,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正?_的,什么是错误的,积极抵制社会不良风气通过网络对于学生的侵蚀。同时,小学品德教师要理性对待学生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对于信息的分辨能力,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实现学生对于网络中的不良信息进行自我处理,使其自身拥有对网络中传递的不良信息有抵制能力。
另一方面小学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新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利用新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以具象的事物,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于品德课堂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本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中《学会沟通,享受亲情》的教学时,就可以在课前制作相关课件,为学生建立一个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度。现阶段,缺乏沟通是一个通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段由于缺乏沟通而发生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发表自己对于该故事的看法,教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点进行引导,以这种方式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从而更好的实现对于学生品德的教育。
(二)与家长合作,合理控制学生网络的使用
科技迅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然而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是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实现了学校与家庭的有效合作,才能够确保学生尽可能少的接触到不良信息,从而实现有效控制网络信息对学生产生影响。一方面,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增加与学生沟通、相处的时间,有效控制学生网络接触的时间。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是非观念的教育,使其拥有更好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学校与家长共同协作,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从而实现学生品德教学的有效提高。
篇7
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是台湾女性文学最重要的奠基人,在20世纪的台湾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为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她自成一派,开创了小说艺术的独特风格。而带有浓郁自传色彩和乡土风情的《城南旧事》就是林海音将社会的蜕变、时代的变迁透过自己悲戚、酸楚的命运来表现的。
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如一首淡雅而又含蓄的诗一般,缓缓流水,缓缓人群,缓缓岁月,一切都那样有条不紊。一个又一个温馨却环着淡淡悲伤的故事,像清泉,像蜡烛,又像芳香,慢慢深入心中,又慢慢融化,回散开来……打开书,四周便安静了,在古巷中无忧无虑的玩耍,在安惠馆玩着过家家,与妞儿唱着欢快的童谣。我喜欢这本书,它看起来那么自然,清新,通过一个个场景,把带着人间温暖的风吹遍了每一个角落,也吹进了我的心灵。
不得不承认,读《城南旧事》时,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毕竟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时代。因为深爱着的会被抛弃;值得怜悯与同情的会被世俗的眼光所鄙夷;年仅12岁的孩子要因为生离死别而努力摆脱自身的童稚,负起生活的责任,挑起家庭的重担……然而,不得不说的是,看《城南旧事》时心头又会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失散六年的母女最终竟又重逢;因为已经被生活压弯了腰的青年,会和一个天真的小姑娘许下“我们看海去”的美丽约定;因为所谓“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年轻人在那样的年代可以最终走到一起;因为英子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时候,至少已经记住了爸爸说过的话――不要怕,无论多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英子心中坚强成长的责任封锁了这段失去亲人记忆,告别了这段天真童趣的岁月。童年也永远埋藏在这些记忆深处。
英子在城南的旧事,好似一场梦,夹杂了许多泪与欢笑,可是我们的童年也丝毫不比她逊色呀!细细回忆,小时候的光阴总是那么慢,每一次畅游的时光总是那么快乐――第一次去动物园,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考一百分,第一次同学聚会,第一次细看母亲脸上的细纹,那么多第一次,那么多记忆,也被什么掩去了吗?那颗童心,那颗永远快乐的童心,现在又去了哪里?童年,我们都正在拥有着,而未来也正等着我们去创造,就算有一天童年逝去了,它也不会从我们的心灵中离开。因为我们的童心是不会改变的。
林海音就是一个一直用童心生活的人,她在书中曾说:“我对自己说,把他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中的童年永存下来.”正是因为有着对童年的回忆,她写下了这本书,将心底无尽的敬意致予那最美好的童年。在她快去世时,她还经常唱儿歌,流露出孩子般的纯真。”
我们的童年会有太多太多的心酸,太多太多的美好与纯真。他们都将在生活的变迁中,离我们远行。我很感谢英子,感谢她让我追忆无忧无虑的童年。感谢她让我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未得到”,而是“已失去”。
现在的我们,沉浸在了科技带给我们的种种“好处”之中,却忘了童年,忘了友谊,更忘了用一颗乐观善良的心去面对世界,只是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狭小空间里,不打开窗户看看明媚的阳光,不打开门走进别人的内心。独立、自私,不去敞开心扉接纳别人,那样警惕小心,不流露真情。在浑然不觉中,我们离童年,离朋友,离欢乐越来越远,没有了一颗温暖的心。
篇8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师德,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公德,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师爱为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从爱学生的角度讲,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好师德培养好教师,好教师造就好学生,好学生谱写好未来,可见师德的重要性!①
二、以师德魅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良好师德的养成,对教师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对教书育人,对成为一名好教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教师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应该有一种忘我无私的精神。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有时候,经常听到老师们在一起,抱怨教师的清贫与劳累及人世间的凄冷。我也曾抱怨过教师的清苦,抱怨过为人师的劳累,也抱怨过人世间的凄冷,可我只要想到教育家斯霞、李吉林、魏书生等,他们孜孜以求成就了一番事业,使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战线上同样可有作为。我明白了,只有苦过之后,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甘甜,那才是生活的真谛,使我品悟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良好的师德形象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它孕育着真,引导着善,创造着美,奉献着爱!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教育事业,献给学生。
曾记得自己前年带毕业的那班学生,真让我想起他们就感动不已。为啥呢?曾记得有一次,他们从我孩子那里打探到了我的生日,到我生日那天,他们为我准备了生日蛋糕,当时我真的感动哭了。我充满深情地说:“同学们,老师只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多为别人着想,多为祖国效力!”这就是你们对老师最大的回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班在全县毕业班统测中考到了全县村完小第一名。
其次,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应该规范文明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出最重要的东西来讲。”这正是一碗水与一桶水的道理。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和蔼的态度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如今的小学生学习条件好了,都有了良好的学习机会。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学生的“两级分化”越来越明显,也就造成了他们心理的某些障碍,特别是其中的后进生,存在着较严重的消极心理,此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关爱他们,尊重他们,势必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业乃至工作。
再次,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更应该关爱每位学生。
教师是学生一生中最信赖,最崇敬的人。学生渴望老师对他们的爱,渴望尊重他们。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爱学生就必须做真诚的倾听者,不做真诚的倾听者,就算不上爱学生。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美国知名节目主持人林克菜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菜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的上空,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当场上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菜特仍注视着孩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看到这里,我想倘若没有林克菜特的那一份亲切,那一份平和,那一份耐心的倾听,在“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小朋友还有勇气说出人世间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话语吗?所以,老师要倾听,学生才有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盼,倾听就是爱。
还有这样一件事情使我记忆犹新,我在检查二年级语文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时,一位组长报告说杨健没交作业本,我当时心想:作业这么少,放假的时间这么长,全班竟然只有你杨健没有完成,你的成绩在班上还不错啊。怎么就没写作业呢?我问他作业在哪里。他支支吾吾的说:“我写了作业,但是作业本不见了。”你再好好想想:你的作业在哪里?到底是做了还是没做?老师希望你说实话。我留给他解释的机会,老师相信你做了,但不过,下次一定要记住:做好作业以后,一定要检查好了,放到书包里。他忐忑不安的心情恢复了平静。我知道:作为教师就应该理解与尊重每一个孩子,用恢弘的爱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才能收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以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爱岗敬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首先,营造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学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体系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处于新世纪的教师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世纪人才,素质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说法,要求教师应成为自来水、常流水。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高度的组织才能,敏锐的观察能力,要求教师不仅要完全驾驭教材,而且在知识的深度、广度上要达到新的高度。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的最后学历和取得的知识水平,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教师应当掌握专业学科前沿知识,必须认识和掌握学科知识的新动向,只有掌握学科的前沿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而在学生中享有不可动摇的威信。
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层出不穷。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进自身发展,从而改变自己工作和生存状态。新时代教师责任之一是终身学习并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渴望。
其次,以爱岗敬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体系
教师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要无微不致地关爱、管理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信仰去感染学生,更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健全学生的心理和体魄,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信仰以及在新形势下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从而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找准人生奋斗的正确方向。
为师者,欲做在知识海洋里探海人的导航灯,就必须不断自我“充电”,电足光强,射程深远,使得求知学子,鲜有迷津。切不可以师自居自满,甚至课余沉迷于“摆长城”,办公室里“侃大山”。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用不了”。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刻苦学习,对知识“吐故纳新”,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②
四、以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淡泊名利的人,他们的言行一定遵循共同的准则,符合社会的利益;他们行为一定韬光养晦、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张狂、不攀比、不自以为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是教师追求的一种境界。③
教师这一伟大职业被冠以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的美名和许多美丽的光环。这些光环不仅要求教师有高尚的师德、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而且要求教师时时为人师表、处处为人示范。但是教师往往是清贫的,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金钱和权利的诱惑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教师同样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承受着来自经济和社会双重压力的同时,往往还承受着更多的道德约束,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教师的心理状态通常是比较矛盾的。如果抵御不了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就有可能做出出格的事情,甚至走上邪路。
作为当代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谋生的需要,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追求。教师要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眼睛向内、超越自我,信守心灵的宁静,建设好自己的精神乐园。
篇9
有一种童年叫“美影厂”,有一种画风叫“民族风”———昨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诞生一甲子后13部新片,重启孙悟空、阿凡提、雪孩子等经典动画形象,更重续水墨动画类型。昨天,新项目《斑羚飞渡》引人尖叫,水墨山色间的中国气派、中国意境赢得所有人情不自禁的掌声。
本次美影新继承和发扬60年来美影在动画片领域多片种创新的传统。未来三到五年中,美影厂的创作计划包括三维动画、二维手绘动画、偶动画、水墨动画等多种动画类型,涵盖了影院长片、网络系列番剧、艺术短片等影片模式。同时,还有江志强和章子怡分别担当制片人的 《葫芦兄弟》《天书奇谭》两部真人电影即将进入全面开发。
水墨动画 《小蝌蚪找妈妈》 的摄影师段孝萱说:美影厂在长期实践中得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美影厂水墨艺术中心总监韩美林也指出,美术电影的创制过程不是要融入世界,而是要保留各自的特质,不可为了融入世界而舍却个性。正是基于如是理念,美影厂在新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开发出新的计算机水墨动画制作系统,既改进和优化制作程序,增强特技的表现力,同时完整保留水墨的独特意境。新开发的水墨系列中,《斑羚飞渡》 为核心项目,影片把传统水墨与水彩相结合,把二维与三维相融合。该片源自沈石溪的小说,虚构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在美影的经典作品序列里,“雪孩子”不算最出名,但很可能是最暖人心的一个。当年的导演林文肖记得:“有10多部本子候选,我们几个一眼就挑中了雪孩子,因为看完心头暖暖地。动画片不就是要在幼小的心灵里播撒爱的种子吗?”如今正在制作电影版 《雪孩子之伴我一生》的卢恒宇和李姝洁坦承,“我们就是被雪孩子感动过的一代人。当雪孩子化作天边一朵云,人间的真善美会打通年龄和时空”。据悉,80版《雪孩子》的导演林文肖、造型设计常光希已被聘为新版电影的艺术总监。未来三年内,《雪孩子之伴我一生》将与观众见面。
美影厂创作计划中,《孙悟空之火焰山》 也已排上日程。编剧鲁羊说:“孙悟空就是我们中国的超级英雄。而动画片除了生动、活泼、有趣之外,还可以拥有雄浑之美。”而阿凡提则是许多人心目中智慧与正义的代表。今年国庆档,电影 《阿凡提》 将时隔38年回归视线,而我们声音记忆中的“巴依老爷”仍将由著名配音演员李扬担当。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58-01
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何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是当前社会及高校应该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新媒体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分析
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信息、表达感情、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并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介人到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精神世界,从根本上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日益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依据其独有的特点对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新课题。
(一)新媒体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更加顺畅,可以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障碍;新媒体传播渠道多元化让大学生能够自主获取信息并自主的分析和判断;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了模式。
(1)新媒体克服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障碍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毫无障碍地向大学生[1]。大学生通过博客、QQ、微博等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情感。因而新媒体传播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效进入大学生意识。如新媒体中有关正确的政治观念、爱国主义事迹、当今公民道德事迹等,能让大学生有明确是非观和荣辱观。
(2)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
利用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方位的、个性化的、多维度的传播,可以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学习组织者提供的素材,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升华思想,在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语境中感知教育信息。同时新媒体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大学生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等多种渠道与老师沟通,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的单纯说教方式,增加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捷与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2],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和选择
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化,很多不健康信息趁虚而入,这些信息与我们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巨大差别。很多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产生了困惑。而大学生对新的观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在开始就有许多错误观念占领阵地,这无疑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极大负面影响。
(2)导致大学生功利化倾向
新媒体中一些信息对市场经济现象过度宣传,导致大学生浮躁心理,产生急功近利心态。并且随着一些西方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生活方式的传入,更多大学生倾向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而不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崇高精神、为社会作贡献人生价值观念淡薄。因此,高校中着享乐、攀比之风盛行,功利化倾向明显。
(3)导致大学生个人意识膨胀
新媒体的开放性、自由性特征,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唤醒,对一些网络红人、网络词汇盲目崇拜和支持,越来越认为标新立异可以得到外界的关注,导致个人认可和和崇拜被误解[3],因而致使个人意识膨胀,个人主义盛行。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创新新媒体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
要增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必须创新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尽可能大众化、贴近大学生实际,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因此要通过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发动,鼓励他们参加实践,在行动中逐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4]。
(二)营造高效良好的新媒体传播环境
高校应该合理规范、建设校园新媒体网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并且完善新媒体运营中的监督管理模式,严厉打击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大量了解大学生心理需求,以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三)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增强自我教育
要充分让大学生能够利用新媒体资源完善自我,促进自己全面发展。首先,应该给大学生普及媒介素养知识,提供给他们实践活动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明辨是非、坚持正义。其次应该以优秀事迹、作品来激励大学生,让他们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观。这需要媒介从业人员与高校发挥合力作用,因势利导,以思想引领大学生价值观。
总之,发挥新媒体中社会与高校的合力作用,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转变教育方式,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势必将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6).
[2] 周巍.论现代传媒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J].湖南大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