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31 10:0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问责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问责心得体会

篇1

建国以来,政府工作效率虽然得到了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文山会海”的现象,正是政府工作效率不高的反映。“文山会海”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影响群众与政府的关系,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改变“文山会海”的工作方式为契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党的十六大要求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是一个世界性的恒久课题。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高效率的政府,是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保证。

行政效率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到行政效率。行政职能是否完备、行政组织要素是否优化、国家公务员是否精干积极、行政领导者是否具有较高水平、行政决策是否正确、行政执行是否准确快捷、行政监督是否有效、行政管理方法及技术手段是否先进等是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

“文山会海”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的繁重工作,从一个侧面肯定了政府的工作业绩,但是它也带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直接引发了政府机关人浮于事,工作效能低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政府职能定位模糊,管了太多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务,精力分散从而影响到其他正常事务的处理;

二、工作模式的陈旧,以开会为工作的方式在政策制定下达和办公模式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三、忽视了对现代办公设备的运用,没有利用好计算机网络以及无纸化办公的优势条件。实践已经证明,“文山会海”已经是落后的政府工作模式,严重制约了政府工作的开展,不符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要消除“文山会海”现象,提高工作效率,根本途径在于转变政府职能。这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放开多余权力。政府过多的插手其他非政治性行业,管了太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是造成目前政府机构庞大、人员冗余、响应迟缓的根本原因。各地政府需要认真研讨,根据当地实际,把本来该由市场、社会团体、中介机构负责的工作事务移交办理。精简政府机构,腾出更多精力在处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做一个社会的管理者而不是参与者。

第二,改进政府的工作模式,积极学习现代的管理思想。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政府工作模式也要与时俱进,把握潮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思想,以为民办事实为态度,以解决问题为办公责任,以高效便捷为工作效率,创建多种工作模式。如现场办公,各部门集中办公,限时办公,无纸化办公,网上政府,设立政府及各部门领导的接待日,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的走出办公室来到街上,乡村接访群众。同时限制会议的数量,提高会议质量,逐步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先进方式代替传统的现场会议提高会议效率,降低会议成本。

第三,提高政府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就要要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制定出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机制,与贡献能力相配套的激励机制,选好用好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优秀人才。

第四,要加大对科技办公手段的应用。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参加计算机应用培训,保证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这一先进工具。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推广无纸化办公模式的普及。

篇2

近期,我行开展了《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和《中国农业银行问责办法》的学习活动,对两个办法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使我对农行的规章制度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提高了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意识,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认识到日常业务中高压线,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作为一个基层网点副行长,以下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两个办法”,使我认识到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是我们农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保证,也是防止各类案件和违规问题发生的基本前提。而为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的一个重要前提便是农行员工首先要熟悉规章制度及违反规章制度的处理办法,知道哪些事可以为,哪些事不能为,以及做了之后的后果和应受的处罚。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真正理解了每笔操作每项规定背后的原理和风险,我们才能自觉地去遵守,化被动为主动。加强两个办法学习,不仅是贯彻执行上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落实农行“细节决定成败,合规创造价值,责任成就事业”的管理理念的重要举措,更是我们每位农行员工的日常责任。只有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我们才有保护自已的权益和维护广大客户权益的能力。案件发生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应当牢固地树立合规意识,严格遵守各项信贷规章制度,更应当树立信心,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农行的事业发展中。

通过学习“两个办法”,使我明白违规的严重性,澄清违规就要问责的认识,“高压线”碰不得。新的“两个办法”在问责方面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通过这次的学习,知道了履职的具体要求和履职不到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及时纠正,这就意味着以后的工作中要更有责任心和依章办事的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应从我做起,正确办理每一笔业务,通过对“两个办法”的学习,从思想和心态上都进行了一个大的转变,规章制度遵守不仅是口号,更加日常工作中需要认真执行,从我做起,认真审核每张票据和原始凭证,监督授权业务的合法合规,严格执行信贷业务操作系统的安全防范,抵制各种违规操作等等,做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能碍于同事情面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背离规章制度而不顾。坚持至始至终地按规章办事。如此以来,我们的制度才得于实施,我们的资金安全防范才有保障。再好再健全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那也将走向它的反面。业务发展要在健康、合规的前提下进行,不能打着业务发展的幌子进行堂而皇之的违规;抛弃侥幸心理确保每一笔业务都合规;学会保护自己,牢固树立“人情信赖不能代替制度”的从业观念,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同事。

通过学习“两个办法”,作为一名基层网点副职,不仅要协助好行长做好各项业务,更要在内部风险防范上做好带头,责任之心更要加强。认真履职履责,必须要有清醒的责任意识,要明白有权就有责,权责是相统一的。要建立自己的责任清单,哪些事是自己该做的事,哪些事是自己不能做的事,做好自己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多做事,保证不出事。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方向上的清醒、思想上的敏锐。只有具备胜任本职、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水平,才能避免陷入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只有在自身素质过硬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履职履责。还需要带动其他员工的学习,通过营造学习氛围,形成风清气正的局面。工作中坚持廉洁从政,做清正廉洁的表率。首先要从思想上自律,懂得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严守思想规矩。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其次要作风正派,严守工作规矩。要做到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想问题、做事情宽宏大度、心底无私、光明正大。三要始终坚持原则,严守生活规矩。办事讲原则,管理讲规矩,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只有把规章制度铭记于心,将“两个办法”的内容学扎实,并将其贯穿于我们的管理和工作当中,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依章办事,拒绝违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农行各项业务又快又好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篇3

多彩世界有多彩新闻,但有些人为了使新闻多彩便进行不光彩的虚假包装。面对报纸杂志日益激烈的竞争,某些编辑和记者为了提高报刊的发行量,坐在电脑前想新闻,以风花雪月的所谓独家报道添油加醋哗众取宠,迎合某些看客的浮躁心态,为图一时之快而放弃职业道德。但此举在享受读者廉价的注目礼时,丧失的却是无价的媒体诚信,最终遭受的是读者的摒弃。

新闻媒介既是社会的观察者和监督者,也时刻被社会各界观察和监督,当新闻媒介的报道到位时,很快就会引来喝彩;当新闻媒介的报道错位或越位时,很快也会得到全社会的反馈和监督,应该说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那么,既然是新闻媒介来监督社会,那么,由谁来监督媒介的“错位”和“越位”行为呢?当然要靠社会监督、法律监督,但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介从业人员谨遵职业操守和道德自律,正确认识媒介自身的社会责任。

首先,媒介的低俗之风不可助长。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竞争十分激烈,但这决不能成为迎合低俗之风的借口。渲染明星隐私、畸形婚恋、暴力黑暗等等,过分追求“卖点”,对社会来说是极其有害的。新闻媒介要发展,必须走正路,绝不能牺牲社会效益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其次,媒介不能损害自身公信力。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原有的道德价值观可能会受到挑战。当正反对立、相互冲突的道德价值观念出现时,作为新闻媒介的从业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价值观念的正确抉择。尤其是在追求个人利益或本媒介的自身利益的同时,是否就可以置社会利益、公众利益而不顾呢?答案显而易见。因为一时的个人或媒介自身私利,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媒介的社会公信力。

作为党和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介理应维护自身的权威性,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如果放弃社会责任,漠视新闻传播内容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漠视公众利益,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然导致新闻传播公信力的下降,从而影响新闻媒介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俗话说,“民无信不立”,应用到新闻领域,则是新闻媒体无信而不立。换句话说,只有新闻媒体作风正派、牢记职业道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信誉,获得受众的信任。

媒体加强自律以肩负社会责任

完善自律监督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个人职业道德自律档案。媒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单位人事系统一致的个人道德自律档案,把本单位的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的职业道德自律状况以一定的时间为期记录在案,以备随时查阅。

二是建立和完善新闻事业社会联合征信系统。以全行业或者地区为中心,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可以使新闻行业内部的有关新闻职业道德自律的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这样,新闻媒介可以随时查阅自己和其他媒体及其工作者的道德自律状况,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三是设立新闻道德自律评价制度。新闻道德自律不是个单方面的问题,它应该接受回应式的检验,即对新闻道德自律状况进行相应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针对某个媒体,也可以针对媒体的个别新闻工作者。需要有关人士根据实情,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评价制度。

四是实行奖惩制度,加大奖惩力度。新闻道德自律是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对模范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树立榜样,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针对媒介或个人的不当行为,予以相应的处罚。如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信条的人根据情况暂扣记者证等惩罚措施。

篇4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6一0114一03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当然应该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企业对其承担社会责任信息予以计量、核算与披露,除了有利于向企业相关利益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帮助社会责任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促使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协调一致,改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另外,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有为数不少的企业不惜牺牲社会利益来获取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做出明确的和强制性的规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国内外披露现状

(一)国外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现状

美国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源地,美国的政府机构如联邦贸易委员会、环境保护局等均要求企业提供相关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恩斯特对《财富》杂志中排名前500名的大公司进行了三年的研究,发现在年度报表中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在逐年增加,至1996年已达到96%。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美国企业尚未公布内容完整的社会责任会计报表。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准则的制定,经济优先权委员会于2001年12月12日发表了SA8000标准第一个修正版,这是全球第一个用于第三方认证的通用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不少企业开始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和业绩。据KPMG(毕马威)近期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调查报告,2002年的调查显示:全球前250家大企业报告社会责任的比例为45%,各国前100家大企业报告社会责任的比例为23%;而2005年的调查显示,这两个比例分别上升到52%和33%。如果把披露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年终财务报告计算在内的话,这两个比例则高达64%和41%。独立报告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比例最高的前两个国家是日本(80%)和英国(71%)。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关的社会责任信息零星地分布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且信息量极少。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政府目前尚未出台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准则、规则或规定。虽然在企业法、税法、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及合同法等法规中有一些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但是对其履行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没有具体的规定,这就导致了很少有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就算有所披露,信息也不全面。

其次,在我国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问题通常只作为常规的财务会计问题处理,而没有单独归纳到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信息中,如按环保机关规定交纳的排污费,只计入管理费用中;对职工集体福利、职工社会统筹保障金等只计入相关成本费用;对社会公益和社会福利事业的赞助和捐赠,只计入营业外支出等等。这就导致企业虽然承担了社会责任,但相关的信息却没有体现出来,这就给公众了解及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

再次,目前企业缺乏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意识。我国几乎没有企业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而编制独立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是社会责任会计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世界各国要求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内容各不相同。美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内容比较广泛,要求企业披露经济的增长及效率、职工的雇佣与培训、企业所在城市的改造和开发、公害的消除、文化和艺术等;法国企业侧重于披露职工利益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德国则非常重视企业对环境保护所做贡献的披露。随着人们对社会责任认识的加深,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为了适应形势,我国社会责任的披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能源利用方面的信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应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先进的科技为生产服务。利用尽量少的能源消耗获取尽量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就是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能源利用效率中可以看出企业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

2.企业职工方面的信息。企业职工方面的信息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为职工所提供的工作本身,即招聘录用、技术培训、职务轮换、职工的工作环境以及为职工提供的发展空间;二是职工收入方面的信息,如职工的工资、福利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独生子女保健费、离退休人员的劳动保险、职工劳动保护、劳动条件、为职工交纳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向社会保险机构交纳的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障费和医疗保险费等。

3.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环境信息的披露应包括周边环境和生产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等相关指标,如环境保护设备的投入、环境保护相关费用的支出以及有关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研究费用支出。

4.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的信息。包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提供价格合理的产品,做好售后服务,及时更新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5,对公益事业贡献的信息。企业除依法向国家交纳税金外,还应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对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机构以及慈善事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以必要的捐赠和帮助,为社会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安排残疾人就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所在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议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方式应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在目前编制“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利润表”和“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这三大社会责任报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可采取以下方法:

1.在现行的财务会计报表不变的基础上,可规定企业在年报附注中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现有的财务报表中所包含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甚少,企业应该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的社会责任信息:(1)员工责任信息。如本年度应当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期末应付未付的金额;应当为职工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公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及期末应付未付的金额;应当为职工交缴存的住

房公积金,及期末应付和未付金额;应当支付的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及期末应付未付的金额。(2)税费方面的信息。除了现行利润表中已经包含的所得税外,还应该披露企业本年度应当交纳的教育费附加、城市建设维护税、增值税、消费税等上缴给国家的各种税费金额及期末应交未交的金额。(3)消费者信息。如为消费者提供的折扣与折让金额,披露为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所发生的费用金额,销售合同的履约率等。(4)固定资产支出中购买环境设备以及安全设备的支出。(5)管理费用中离退休职工社会统筹金、矿产资源补偿费及环境治污费、环境绿化保护费等费用的金额。(6)营业外支出中公益福利及公益捐赠支出,因产品质量或合同毁约而发生的赔偿支出以及因违规违法而发生的罚款、罚金支出。其中,赔偿、罚款、罚金支出可以从反方面来反映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在现行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上述信息,将有利于帮助报表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能简洁地满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要求,且这种方法在目前的条件下切实可行,只要财政部下发文件要求企业在附注中披露上述信息,每个企业都可以做到的。

2.编写年度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如果通过报表附注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仍不够完整和明确,则可要求企业在提供年度财务报告的同时,单独提供一份有关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报告。在该报告中可以用文字叙述和具体数据两种方法来详细阐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笔者建议该报告可分为五个部分来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第一部分披露资源开发利用和节能节耗方面的信息,如三废的再利用率,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等方面的信息;第二部分披露员工的就业情况、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福利社保、员工培训等方面的信息;第三部分披露企业生产的产品性能、效用及产品的售后服务方面的信息;第四部分披露公益事业贡献的信息,如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赠、参与社区活动,为所在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等;第五部分披露社会责任方面的相关指标,如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资产保值增值率、职工所得率、债权人所得率以及股东所得率等指标。另外,对于污染性的行业,还可以在社会责任“白皮书”中增加“环境污染报告”,为公众提供更系统更具体的社会责任信息。编制单独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工作量相对于直接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会大得多。因此,编制单独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先在上市公司推行适用,然后再进行推广到一般性的企业。

3.不同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有着较大差别,其披露模式和内容也应当有一定的差别,但具体到某一行业的企业,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项目基本相同或类似。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要形成跨行业的且普遍适用的披露方法是不太可能的。鉴于此,就应将全社会的企业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行业,并将该企业归人与之相对应的行业,在行业内对披露内容和披露模式进行具体规定并实现标准化,以便于审计和有关部门审查。

四、结论

篇5

新会计准则中对许多内容进行了创新,也包含了新型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报告目标的确立

主要对会计信息中对决策具有重要作用的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要求。会计准则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充分适应投资人、债权人等对信息的强烈需要,避免信息的失真以及与实际情况不对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各种会计要素,并为后续计量、报告做铺垫。

(二)财务报表结构的创新

将资产负债表现的地位提升到核心等级,对企业短时间内的行为进行了限制。资产负债表现的核心地位,通过会计准则能够全面展现,此次新会计准则中就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

(三)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

新会计准则强化了处理会计信息时,真实和公允并重的重要性。

(四)成本的核算

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成本补偿制度进行了全面完善。在新会计准则指导下,新会计工作逐渐融合了市场化与国际化两方面需求,对原有成本核算体系进行了完善。如要求企业对员工薪资费用进行彻底核算,并将其算入成本等等。此外,新会计准则在披露信息时,也充分贯彻了披露充分性的基本原则。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会计教育问题

(一)教育方式不够先进

我国的会计教育还主要是单一式课堂书本教学,考试也是对会计要素、规范等记忆性问题以及选择题,没有进行具体式会计问题分析,新会计准则更加完善,涉及范围更加广泛,且其中所包含不稳定性因素也越来越多,需要灵活变动进行计量与核算,也需要会计人员进行相应职业判断,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处理会计问题的综合能力,有所思考并掌握技巧,采用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如:会计案例分析、实际单据处理等。

(二)会计教育未国际化

因为会计准则逐渐同国际接轨,那么在会计教育中要注重国际化研究与教育,具备全面性国际化会计体系理念,不能只立足于国内会计准则学习,要扩大学习与研究所涉及范围,这样才可以实现趋同,保证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也促进会计人才走向国际,尽量在学习国内会计准则同时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学习其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与我国会计准则进行融合与改进,从而使新型会计准则体系构建工作更加符合我国发展现状,提供全面的参考借鉴。

(三)会计教学内容更新不够快

首先是要对会计课程体系进行完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会给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过程带来很大影响,一般是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四门,新会计准则要求在此基础上对会计教学整体内容进行更新,很多高校教学教材更新慢,采用老教材进行教学,严重影响学生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与运用;其次是教材质量需改进,目前教材中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于理论深度及广度没有进行探讨,存在很大问题,不能促进学生思考;最后,教师课堂提问中所涉及知识大多为学过的知识,太过简单,无法培养学生思考钻研精神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要求更高,需要学生灵活运用会计知识,对确认、计量、会计信息披露等自己进行判断,所以要及时对会计教材进行改进。

(四)会计师资水平落后

新会计准则涉及到各个方面,有特殊行业准则或者普通会计准则等,财务会计报告也更加规范,而且要进行相关信息披露,要求更高,学校老师没有及时进行学习,甚至有老师为了减轻备课工作,按照原有教材进行教学,与新会计准则内容有很大出入,学生无法及时学习到最新会计处理方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老师对新会计核算有很多疑问,不能更为顺利的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另外,学校部分课程安排不够合理,课时太少不能把会计知识讲授完,遗漏很多重要型会计知识。

三、加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会计教育建设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进行国际化与开放式教学

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不要只注重课本理论知识教学,更要注重学生操作与处理能力的培养,要对学生进行国际化先进课程教学,比如:老师进行双语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实际对会计软件进行操作,实际制作、填写单据等,在学习理论知识与最新会计准则基础上对会计科目进行实际处理,在具备相关条件时可以进行网络教学与远程教学,实现现代化教学,走向国际化。

2.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充分理解知识,加深学生对会计准则的理解,提高学生现实操作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处理等能力,其中进行案例选择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要保证案例来源于实际生活,有针对性与代表性,这样学生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灵活进行运用。

3.建立会计操作实验室

可以建立一个模拟实验室,针对新会计准则准备必要性设备,为各种专业化会计课程进行实验学习,对不同行业会计处理按不同岗位进行实习,这样通过模拟训练可以让学生具备一定实际工作能力,不至于在工作时不知所措,无法进行操作与判断。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安排

学校要更新教学内容的速度应该更快,新会计准则要求应当更高,对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要求很高,会计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要进行改进,将很多专业同类课程进行合并,很多小课程可以取消或者让学生自学,对于很多重要的新规则与知识要仔细教授,所以课时要有所增加,对于“税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以及“会计信息系统”要着重进行教学。增加会计方面选修课程,现代很多学校有设置选修课程,很多非必要性课程可以取消,增设会计类选修课程,让学生通过选修课从不同方面了解会计知识,跨越专业、跨学科进行课程学习,从而使得学生可以自己对会计信息与处理方法进行判断。

(三)优化师资水平,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老师要不断学习与进步,如:到专业化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出国进修等,对最新会计准则知识进行研究,进行国际交流,在增强自身的同时可以引进先进性教学资源,培养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型人才,还可以与国际进行合作办学,不断推动我国与国际相互间全面接轨,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传授给学生,优化师资力量是更好进行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与会计实务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让老师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外资企业进行实践与学习,对研究课题进行探讨与交流,这样可以很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教学。另外,可以将国际与国内专业会计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为我国会计教育事业提供有力支撑,提升会计老师专业素质与技巧,从而更好进行会计教育。学校可以与企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达成合作,可以将优秀型会计人才在毕业前放到实际工作中进行锻炼,将老师教授的知识进行运用,从而真正的做到会计教育全面化。

四、结束语

篇6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特点 问题 措施

一、新会计准则具有的一些特点分析

新会计准则与原有会计准则相比,存有一些明显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新会计准则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体现出了科学性的特点。从1993年7月1日实施会计准则以来,我国的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随意到规范化系统化逐渐的发展起来。其对规范我国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2006年以前的准则问题、漏洞较多,不够系统化,而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较之前的更加系统规范,并借鉴了国外好的经验,更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

2.新会计准则能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2006年颁发的会计准则注重与国际间的接轨,同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范围广,包涵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但又有所区别,在规范经济业务方面按照我国实际情况,处理方法的制定与国际会计准则有所不同。

3.新会计准则体现在法规与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原有的会计准则在实施以后,有很多地方与后来实施的会计准则的条款制度存有矛盾,如之前的会计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应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可《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等,造成了会计准则内部间的矛盾。而新会计准则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从而使二者统一。

4.新会计准则有更高的国际化程度。新会计准则体系结构更趋同于国际性,如对于金融资产的四项分类及其计量,源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把以往表外披露变为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

二、新会计准则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新会计准则在内容结构上虽然更加合理,但在运用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1.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下降。财政部规定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元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而其他企业是否执行可自定,不做强制规定。这样一来,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的比较上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就产生了一些问题,导致其评价同行业的会计信息时的真实性缺乏。

2.新会计准则在实施谨慎性原则时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市场因素的变化给企业资产价值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充分的考滤,规定了企业当有资产价值减值时,依据谨慎性的原则可计提相关减值准备。这样给企业规避不良资产,提高资产的质量,防止由市场的原因而给企业造成重大资产损失提供了保障。但这样企业在确定资产减值数额时,就有了一定的主观随意性,操作难度也会较大。

3.新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的范围扩大化、企业合并处理方法的随意性强。新会计准则把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进行了扩大,从而为某些企业采用一些手段使一些存货的借款利息支出,及专项以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资本计入的要求创造了条件,扩大了费用资本化范围,达到了提升企业利润的目的。另外企业处理合并不当给操纵利润带来了空间。在企业合并中,新会计准则对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分别采用权益法与购买法处理。因采取权益法本年利润与未分利润可增加,所以某些上市公司就有可能通过资本运作手段,把合并对象置于同一控制下,进而达到不劳而获的利润。

4.新会计准则也存有利润操纵空间。新会计准则规避了企业在某些方面操纵利润的行为,但企业在实施中仍然存在着可能的利润操纵空间。例如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中,新准则中的债务重组交易将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允许债务人确认重组收益、非货币易中也允许以公允价值确认换入资产价值和置换收益。这就使得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上市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其他目的,通过债务重组或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易,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

三、所应采取的措施建议

1.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并将其与会计制度结合。新会计准则完成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相衔接,这对于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跨越,在实施时在所难免的会出现一些与现实不相适应的情况,这就需要国家应出台相关的一些法律及法规,从而保障会计政策不会被滥用,进一步提高会计准则的公正性与可操作性。

2.对企业内部控制加强。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应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从根源上遏制企业会计造假现象的产生,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及时、准确披露财务信息。

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对会计人员加强后续教育,使其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及职业操纵能力,使其能够全面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涵,充分发挥他们对会计工作的作用,从而适应新会计准则的需要,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4.规范公允价值计量。伴随着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财务金融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公允价值计量范围越来越大,但其在运用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完善与改革已是必然。一是通过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公允价值进行规范。可从制度和程序上入手,尽量防止人为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的操纵,制止运用各种手段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不被侵害。二是建立健全活跃市场的各种体制,对各种发达的要素、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和活跃的交易应进行放开,各要素的投资主体也应有企业提供公允价值信息的要求;而内部条件是财务信息报告者要有提供公允价值信息的动因。第三是对公允价值的可操纵性加以提高。规范公允价值在各种具体情况下的要求,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和职业能力,从而利于推广公允价值的信息。

5.完善准则的可操纵性,进一步规范使用条件。对于国有控股企业间的合并来说,我国国有企业占有的比重相当大,对同一级别下的国有控股企业的合并应进行明确具体的划分,不应简单地把这种合并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的合并,否则可能给实际操作留下空间。

四、结语

新会计准则的,显示我国新准则运用公允价值的决心,同时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基本准则,加快我国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科技创新与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也日益频繁,商誉计量问题成为企业并购活动中的核心问题。商誉是一个企业在未来期间持续获取超额利润能力的一种体现。近年来,商誉在企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关注。为了使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更为规范,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合并商誉相关会计准则正在逐步完善。

一、商誉的本质

商誉一词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2世纪。19世纪晚期,商誉正式出现在会计账簿中,自此,商誉引起了会计学界的广泛关注。几个世纪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商誉的本质进行了解释。其中主流的理论包括5种: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提出的“三元论”,即超额收益论,好感价值论和总计价账户论;协同效应论以及由 FASB(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9年提出的核心商誉论。

(一)“三元论”

“三元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商誉的本质。超额收益论是现在会计理论界较为认同的一个观点。它正确的把握了商誉作为一项资产的基本条件,但它没有对商誉进行后续的理论研究,所以其对商誉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力不从心。好感价值论从资产的视角对商誉进行了解释,但它仅是分析了商誉的不同特质,对其计量问题并没有进行解释。总计价账户论则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解释了商誉的计量方法。

(二)核心商誉论

FASB认为商誉由六个部分组成:一是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在合并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二是被合并企业未确认的其他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三是被合并企业存续业务“持续经营”构件的公允价值。四是合并企业与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和业务结合的预期协同效应产生的公允价值。五是合并企业由于收购报价的错误而多计量的金额。六是合并企业多支付或少支付的价值。FASB将三和四统称为“核心商誉”,认为它们应该是商誉的会计性质特征。

二、目前我国合并商誉计量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将企业合并按照合并企业在合并前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最终控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划分的类型不同,所遵循的会计处理原则也不同。

(一)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存在的问题

权益结合法将企业合并看成是参与合并的双方通过股权交换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的联合。其实质在于企业合并不是购买行为,而是各参与合并企业在新主体中的联合和继续。在权益结合法下,原所有者权益继续存在,不存在新的会计计价基础,也就不存在购买成本与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的确认,参与合并的各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继续按原来的账面价值记录。可见,权益结合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合并主体各方的连续性,其会计处理相对简单。

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第一,权益结合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关性不高。权益结合法忽视了企业合并中的交换价值,对企业合并中合并方所投入的资金信息不能全面反映。虽然权益结合法保留了合并前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的原账面价值,但一般情况下并不能反映其真正价值。因此合并信息与报表使用者决策相关程度较低,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较小。

第二,权益结合法更易被用来粉饰报表。由于权益结合法记录的资产价值较低造成折旧等成本费用较少,而且被合并企业的全年损益全部合并,所以权益结合法下报告的收益水平较高。另外,管理当局可以将按低于公允价值的账面价值记录的并入资产转让以获得即时收益。这些都为企业管理者操纵利润提供了机会。

(二)现行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购买法计量的思考

购买法将企业合并视为购买企业以一定价款购进被并企业的资产项目,同时承担该企业的所有负债的行为,从而将投资成本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的会计方法。购买法着眼于实际的交易和交换价值,合并方获得的所有资产和负债都以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信息更具有相关性。

但购买法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第一,合并商誉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但是目前公允价值如何确认与计量,以及其计量方法在多大程度上是公允的仍然是一个问题。因此最后成交的价格一般会偏离被合并企业的实际价值。

第二,合并商誉的计量受购买日的影响。选择不同的日期进行交易,合并成本和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从而按此方法计算出的合并商誉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而商誉在相对的一段时期内应该是不变的,所以购买法所确定的商誉也有可能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企业的价值。

三、实施我国合并商誉相关会计准则的建议

(一)提高公允价值运用的水平和素养

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挑战。但是公允价值受到重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要想提供更加可靠的会计信息给使用者,就必须运用好公允价值。我们应当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和先进经验,促进我国评估体系的完善,制定相关的严格的评定测试程序,提高公允价值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从而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商誉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外部监管

我们应当完善商誉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制度,规定上市公司要定期披露其有关商誉的会计信息,确保商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再者,要加强包括政府监管、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和投资者监管在内的外部监管,尤其需要加强政府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度,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尽快与国际水平看齐。

(三)提高商誉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并产生合并商誉。但是,国际上已经基本取消了权益结合法,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国际间可比性较差。对此,我们应进一步研究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适用性,并比较国际上取消权益结合法的原因在我国是否也普遍存在。通过深入分析,找出差异,进一步缩小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提高会计信息国际间的可比性。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资 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商誉会计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会发现商誉对企业的发展和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逐步完善商誉会计核算的理论体系,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政宁.我国商誉会计问题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2):87-94.

[2] 罗 敏. 浅析企业商誉的确认与会计处理[J].会计实务,201(3):50-53.

[3] 冯卫东,郑海英. 企业并购商誉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13(8):29-32.

[4] 胡 悦,徐海峰.合并商誉相关准则的变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3(3):98-102.

[5] 汪 洋.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

[6] 张 娟.合并商誉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 受托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3. 020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13- 0034- 04

1 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经济实体显现出越来越广泛的经济职能,同时,基于理性经济人的盈利模式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食品安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员工健康等问题层出不穷,给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由此,市场各利益相关方对于企业的关注也从单纯地注重盈利转向包括客户关系、环境责任、可持续发展等社会责任的范畴。企业也从单纯地注重自身利润最大化转向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而转向以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为依托的社会信誉和品牌效应的建立和维持。

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社会责任报告》,开启了上市公司相关社会责任信息的先河,并以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将其作为企业定期报告的组成部分,自此,各部门相继了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和规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2006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8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规范了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2007年12月,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对中央企业履行并定期社会责任信息提供了法律指导。在这些规范的指引下,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经历了从无到有,且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但是,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监管的松动以及法律规范的不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质量不高,存在重大隐瞒以及避重就轻等很多问题。本文旨在将企业社会责任回归到会计受托责任的本源,并结合会计角色的演变,为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和制定社会责任披露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2 文献综述

2.1 受托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

受托责任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David(1968)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拉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孟凡利(1990)提出应该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衡量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并进行计量和报告,这种会计行为上升到了整个社会层面,而不是仅基于股东的角度。Donaldson和Dunfee(1994)提出了综合性契约论,认为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一系列显性或隐性的契约,与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合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是明显的,而与普通消费者、社会之间的契约关系是不明显的。刘玉廷(2010)认为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社会大众等都以一定的形式向企业投入了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财务资源、社会资源等,因此,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是广义上的委托人,而企业是个利益相关者的受托人,因此基于受托责任观,企业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将其以一定的形式呈现给利益相关者。

2.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范围较广,涵盖内容、形式、效用、监管、审计等方面。在其内容与模式上,沈洪涛、金婷婷(2006)首次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发现不同的公司在信息披露内容和方式上有着显著的随意性与不一致,而监管当局并未给出有力的监督。李正、向锐(2007)界定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6大类内容,通过分析指出指数法是评价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最佳方法。李新娥、彭华岗(2010)以2008年中国100强企业为研究样本,发现企业声誉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杨海燕(2010)基于英国经营与财务评述(OFR)的相关理论回顾,阐述了英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要求,指出其完善的披露体系对于中国有借鉴意义。许家林、徐荣(2011)则提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报告模式,即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形式以及以事项法和REA模型为基础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形成系统。

3 企业受托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3.1 受托责任观

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这种制度下,作为出资者的股东无法亲自经营企业,需要寻找合适的经理人来处理企业的日常事务,于是出现了委托人和人,继而产生了委托理论。受托责任观就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问题,在理性经纪人的假设下,经理人追求其利益最大化,自身目标可能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背离,进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损害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这就是委托制度下产生的问题。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定期的信息披露加以缓解。经理人,即受托人在股东,即委托人的授权下从事经营,定期向委托人报告企业的财务成果、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作为所有者对于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因此,为解除受托责任,经营者有义务如实向所有者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这给企业信息披露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3.2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受托责任

契约是委托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委托关系本身是一种契约,规范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现代企业内部存在着多层级、多环节的委托关系,不仅限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还包括与下层经营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合同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公众等非合同利益相关者。按照综合契约论的观点,这些利益相关者都以某种形式向企业投入了资源,各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委托人,都有权利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因此,解除经营者受托责任的方式就从传统的向股东披 露受托责任信息,转而向各利益相关方披露受托责任信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种转变尤为典型。上市公司以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其广义上的出资人不仅包括机构投资者、控股股东等,还包括广大中小股民,他们与大股东一起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乃至整个社会都为股票的上市及企业的后续经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经济制度环境,因此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时更应该考虑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诉求,尤其是披露与非合同利益相关者关系密切的社会责任信息。 3.3 受托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现代企业处于复杂的受托责任网络中,如果将这种复杂的受托责任分层,至少包含3个层级的受托责任,首先是资源提供者与企业高级管理者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广义的资源提供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社会等,其次是高级管理者与中基层管理者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这种受托责任关系的成立建立在企业内部章程与契约的基础上,有赖于公司治理的有效建立与运行,再次是中基层管理者与企业员工的受托责任关系,这三层受托责任关系决定了企业经营决策与发展战略的建立和实施是自上而下贯彻,自下而上反馈,也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是一个综合的受托责任反映系统,解除各个层级的受托责任有赖于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因此,完善的社会责任披露体系能促进受托责任履行的良性循环,并通过信号传递机制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

4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析

4.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

根据《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和中科院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4.1.1 报告数量平稳增长但是所占比例依然较小

从2009年至2013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年数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从2009年的661份增加到2013年的1 874份,相较2012年的井喷之势,2013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平稳增长,各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如表1所示。据初步统计,我国至少已有2 000家企业和组织了社会责任报告。此外,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增加明显,2013年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313份,同比增长41%①。

虽然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逐年增长,但是披露数量相较资本市场千万企业来说仍然微乎其微,其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

4.1.2 报告质量良莠不齐,且缺乏独立审查

中科院选取了2011年-2013年期间典型行业的1 082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研究,在研究的1 082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从披露的信息量来看,10页以下的报告数量下降,30页以上的报告数量所占比重最大。从披露的次数看,报告的连续性较好,第五次的企业数量最多。从披露的质量看,可比性、创新性、可读性和结构完整性均有所提升②,说明在证券交易所、财政部以及国资委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的引导下,我国企业整体的社会责任披露意识有所提升,但是,从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来看,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也为数不多,在披露了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中,报告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大部分缺乏一定的标准,形式不规范,在格式和内容上存在许多缺失,社会责任的管理情况依然较差。与企业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相比,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目前没有独立的第三方作为鉴证机构,缺乏第三方的审查,可信度较低。

4.1.3 披露性质上报喜不报忧,且缺乏可比性

从各公司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看,大部分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都是对社会责任履职较好的方面的定性信息,对于一些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声誉影响的负面消息则没有披露或是避重就轻,不利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此外,大部分公司定性结论多,定量披露少,缺乏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且没有突出行业的特点,导致信息的可比性不强。

4.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4.2.1 规范企业社会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

在内容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2006年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社会责任报告应至少包含职工保护、环境污染、商品质量、社区关系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与指引的差距以及原因、改进措施与具体时间安排等方面。因此,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至少应该包含环境、员工、社区、消费者以及一般社会问题。在形式上,理论上存在着3种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编制简单的概括性叙述报告进行描述,比如现在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的方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简明扼要,但是缺乏对货币信息的定量描述,可信程度不高。第二种形式是在年度报告中直接加入社会责任信息,这也是目前部分上市公司采取的做法,这种形式节约了企业的编报成本,但是这种形式下的社会责任信息一般较为框架性和总括性,信息含量偏低,不利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深入分析。第三种形式是披露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即将社会责任会计作为单独的体系,对企业的社会经济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然后将企业的社会信息以报表的形式进行列报,这种形式有利于监督企业全面地管理社会责任,但是履约成本较大,可理解性差。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和上市公司的现实,可以鼓励上市公司采用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强制上市公司至少应编制叙述性社会责任报告,对于非上市公司,则不强制其将社会责任信息与年报信息分离。

4.2.2 引入第三方独立审验机构

如前所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相比于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而言缺少第三方机构的审验,受托责任观为社会责任报告的审验提供了理论支持,独立的第三方审验有助于增强社会责任信息的可信性,监督企业如实、全面地反映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在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助于投资者降低信息甄别和筛选成本,同时根据信号传递理论,社会责任履行良好的企业可以通过独立的第三方审验的方式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提高信誉和知名度,激励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5 结 语

本文以受托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视角,阐述了委托理论、受托责任关系和利益相关者网络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理论支撑,分析了我国现行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主 要参考文献

[1]冯丽丽,林芳,许家林.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当代中国的研究综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91-98.

[2]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3-8.

[3]石本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J].会计研究,2002(4):24-28.

[4]孙志梅,刘淑华.社会责任会计:契约与受托责任的耦合[J].财会通讯,2012(1):46-47.

[5]王玉春.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基本理论框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7):91-96.

篇9

摘 要 我国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从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等方面相对旧准则进行了一些改动。新资产减值准则引入了大量全新理论,增加了信息可靠性。专门的准则规范体系使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更趋规范,可操作性更强。笔者认为新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以资产能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为基础,是满足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质量要求的结果。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目前正处于起始阶段,与国外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相比尚需完善与改革。新准则将对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相关信息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本文在介绍新会计准则特点的基础上,对这些改动的内容及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减值准备 问题

2006年初,我国正式公布了新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中,资产减值准备变革成为理论界备受关注的焦点。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从2007年开始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来调节利润,也反映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本身就是一种博弈。

一、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

资产减值准则明确了所有资产减值处理的一般适用原则,并对其具体规范的范围作了进一步界定。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适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投资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与原《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资产减值准备相比,《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有以下特点:

(一)资产减值准则比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更加明确,更具实务操作性

一是明确会计期末企业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首先要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从企业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给出了八项判断标准,强调只要存在其中一项或几项,就应当估计其资产减值的主要要素――可收回金额,然后将其与账面价值进行对比,确定减值损失的金额;二是明确不存在减值迹象,则不必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不必确认减值损失。在确定可收回金额时,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准则对公允价值、处置费和预计示来现金流量现值(如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的计算等分别作了较为详细的指导规定。

(二)资产减值准则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

在会计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操作上有困难。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要求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了计量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确定。

(三)资产减值准则对减值损失的转回做出了新的规定

减值准则在确定资产减值损失时,同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仍保持一致。但在转回问题上,准则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不得转回是针对长期资产减值而言,流动资产如存货、应收款项等的减值问题由其他的准则来规范。

二、资产减值准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计量难度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但要合理确认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一是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二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值,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难度大,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

(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标准的多重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应当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和不能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至于如何计提、计提比例多少,完全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判断,这对会计人员的判断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企业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提供了可能,因而计提是否真实合理不易确定。同时由于实行连续两年亏损将ST处理、三年连续亏损将暂停上市及退市的规定,一些亏损公司便充分甚至过度利用会计政策,在亏损一年后的第二年,往往会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争取盈利避免ST处理,而一些三年连续亏损的公司则在最后一年大幅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希望借助这种“一次性处理”的做法,获取公司最终盈利的可能和恢复上市的机会。

(三)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

存货可变现净值、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等资料是企业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要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而贴现率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同时资产减值准备再确认缺乏权威性。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因此,注册会计师、证券监管机关、审计机关等部门对企业确认的减值进行再确认缺乏权威性。

三、对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建议

资产减值准备处理得不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如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规定了部分减值准备不能冲回,对会计处理的进行,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但该规定未能完全消除掉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可能性,这主要是因为新准则中并未详细规定针对存货、短长期投资等项目的减值准备能否冲回,可见类似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实践中的操作。

(一)从观念上要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有新的认识

新准则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相对过去相比发生了不少的改变和完善,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及时从观念上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有新的认识显得极为关键。过去许多企业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实施存在着抵触情绪,比如一些企业少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企业会采用计提折旧来代替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上述的行为都违背了基本的会计准则,应该说,如何转变这些错误的认识,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颁布的新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而我们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解决技术层面的同时,还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考虑我国的资产管理条例,在尚未正式引入现金产出单元概念前,重新审视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要求。对于没有现成出售价格可供参考又不能直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当这些资产实际已发生减值时可通过缩短折旧和摊销年限的方式反映这类资产的价值损失,也是解决当前随意计提减值准备的一种途径。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首先,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资产减值新准则是这批新准则中最复杂的准则之一,包含的内容较多,且较抽象。这需要广大会计人员加强学习和培训,真正理解资产减值新准则的精髓,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事半功倍。其次,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由于在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确认方式和“可收回金额”的计算上,需要运用较多的职业判断,只有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其判断结果所产生的会计资料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

(四)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在新准则实施后,进一步加强对资产减值的审计更为重要,企业要在不断提高现有内部的会计审计师的业务水平培训上,加强对水平较高的会计审计师的引进,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对细节的把握,会计审计师要不断的研究新准则下的会计审计方法和措施,做到与时俱进。

(五)合理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应该注意,资产组确定之后,各会计期间必须保证一致,不得擅自改动。在认定资产组或者资产组合时,要把企业管理曾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考虑进去,对于企业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方式也不能忽略,在实际工作中,要将企业的总部资产和商誉严格的分摊到资产组或者资产组合。

(六)选择合理的折现率

在选择折现率时,首先要保证折现率与现金流量一致,这样可以大大的防止风险因素重复计算和遗漏。在实际中,如果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考虑到了所有的可能风险,那么在选择折现率时,可以选择无风险利率,另外如果未来现金流量没有依照风险进行估计上的调整,则可以选择当期银行贷款利率。

参考文献:

[1]庄捷.浅谈新准则下的资产减值.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7.

篇10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合并商誉;确认;计量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137-02

一、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规定

商誉是备受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对于商誉的确认、计量和列报问题,国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做法。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市场不够完善,一直未对商誉做规范的规定,仅是简单规定对于外购商誉按成本入账并在合理使用年限内进行摊销。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是否对合并商誉进行确认,只有在购买法下才涉及合并商誉问题。商誉根据其产生方式的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从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的惯例来看,对于企业自创的商誉,一般不予以确认;在企业的并购行为中,对于购买法下的外购商誉,一般予以确认;对于权益结合法下的外购商誉,一般不予以确认。本文讨论的商誉都是指企业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外购商誉,外购商誉也可以称作合并商誉。

(一)商誉的确认

商誉是由于收购方企业对被收购方企业存在着良好的预期,认定其能够在未来时期获取正常水平以上的超额收益,因而确认的后者所拥有的各种优越条件与无形资源,这在一定义体现了外购商誉的经济实质。

购买法下,实施合并的企业在合并日,将购买的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记入实施合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购买成本超过被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外购商誉,即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用单独的项目体现出来。

(二)商誉的减值测试

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于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作了新的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直接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初始确认后的商誉,不再进行摊销,而是于每一个会计年度期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其进行减值测试。但是鉴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1、系统摊销转变为减值测试的原因

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中,商誉是作为可摊销资产处理的,摊销数额则是该期间内商誉价值递减的大约估计数,随着商誉价值的摊销,商誉的账面价值呈现出等额递减的趋势。表面上看,似乎这样的处理无可挑剔,因为在传统会计中,固定资产等资产价值的损耗都是通过逐期计提折旧的方式而得以补偿的,然而,规定商誉摊销的做法却掩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商誉本身价值减损的确认问题,因为商誉价值减损与固定资产损耗在内涵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合并商誉从要素分类上属于企业的长期资产,它的价值又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度的波动,所以仅仅按直线法进行摊销,有时尚不足以反映其价值减少的情况。因此,合并商誉经过确认进入会计系统以后,除了按照既定的摊销方案系统分期摊销之外,还要进行减值测试。

2、减值测试的优点

首先,减值测试体现了“决策有用论”的会计目标。由于合并商誉涉及的金额较大,其会计处理方法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对于合并商誉采用与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趋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利于从整体上揭示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从而有利于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利用财务报告数据评估公司的内在价值和风险,做出投资决策。

其次,减值测试有利于缩小两种合并方法对会计后果的影响。对照我国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二元并存的格局,虽然权益结合法能增加合并利润,但将购买法下的合并商誉改为减值测试法后,由于企业不必定期摊销商誉,在合并商誉未发生减值的情况下,合并企业的会计利润就不会因为商誉的摊销而减少,从而可以缩小两种合并方法对会计后果的影响,客观上抑制了虚假合并交易行为的发生,有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商誉减值测试的问题

(一)减值测试的困难

我国新准则规定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企业都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一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这种处理办法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潜在问题由于商誉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要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而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确认具有一定的任意性,范围的大小圈定直接影响商誉减值损失的计算结果减值测试有一定的复杂性,执行难度较大,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准确性更难计算

对于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结合相关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进行测试,但在减值迹象的判断和计量确认的操作过程中却缺乏详尽的指导和解释。所以,这一方法在实际中很难操作,因为商誉的减值测试是与企业报告体系结合起来考虑的,越小的报告层次,越难得到资产组的公允价值,而且层次划分的越细,对资产组的公允价值进行操纵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按照怎样合理的方法将商誉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我国准则却没有详尽的指导,并且我国评估体系还不完善,商誉减值的准确性更难计算。

三、解决商誉减值测试存在问题的建议

通过以上论述,本文认为在借鉴国际准则的情况下,我国应该结合实际,对商誉在不超过10年的期限内进行摊销,同时定期对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进行检查,并在必要时进行减值测试。这种做法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便于操作,更符合我国现行情况。

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首先,应确定资产组,确认商誉的测试范围。其次,对于测试时间,由于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每年一次测试效果不大,应根据需要进行测试。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减值测试:(1)法律和经营环境发生不利于企业经营的重大调整;(2)出现未曾预料的强大的市场竞争情况;(3)关键人才流失;(4)减值测试单元内的营业分部或很重要的部分很可能要被出售或处置;(5)减值测试单元内的一个重要资产集合面临大幅度减值;(6)减值测试单元的附属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确认了商誉减值损失。如果减值测试单元内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应首先进行非商誉资产的减值测试并确认其减值损失,之后再进行商誉减值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