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26 13:0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22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厌教,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工作。故而,我一直对心理健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
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学习之后,结合我的实践经历和周边情况,我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认真地分析。我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变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来自升学、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各种不可测的变数,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回顾多年来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经历,过去与现在虽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尤其近几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审视我们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存在种种不足也是明显的。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对症“下药”。 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
可惜,我们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我们也只能劝说学生家长有科学地教育子女,我们惟一能做做的是改善自身。例如,我们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将其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最后,我也希望各类各级学校和社会、家庭都要把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一大内容重视起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并在机制上、师资上落实到位,方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收到实效,从而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
2022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 xx年,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国培学习,通过培训,让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次的培训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总之,本次培训让我收获颇多,以下是我在这次远程培训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于教师而言,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良好的气氛,让学生学得轻轻松松,在轻轻松松的学习环境中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孕育出学生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师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构建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对学生的心理也会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而言,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就好比是温室中的花朵,我个人将其归为三类:父母在家且对孩子管教无方者(甚至不加管教者);父母均不在家的留守孩。这三类学生中或多或少的存在品德行为不端者,后二者极为严重。究其原因简而言之可归为:一方面这些孩子缺少家人管教。尤其是那些留守孩的父母均在外务工,只有二老照管,二老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捏在手里怕碎了,衔在口里怕化了,做错事更是偏袒有佳,更何况是训斥和打骂?二是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与毒害。初中生毕竟抵制力较差,对社会上那些极具诱惑力的东西是难以抗拒的,一旦沾染上便如一样,时间一长,这些孩子有的就养成了许多不良的嗜好:抽烟酗酒、打牌赌博;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扭曲:坑蒙拐骗偷抢;有的甚至是无恶不做,长期以往,人将不“仁”也!所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国计民生的大事,特别是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观念层出不穷,各种压力接踵而来,教师更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更多的情感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和成长,诗意的栖居在美丽的校园之中。
其次,思索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
我在学校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要有意识的引导,设计的班会主题一定要有针对性,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畅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交流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改变原有的不健康想法。我曾经办过《远离网吧,阅读经典》、《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班会。
2、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集体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比如本学期我开展了唱歌比赛,篮球赛,团体诗歌朗诵,感恩的心手表演等活动,大大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平时寡言少语的学生,不愿意和其他学生交流的学生都参与了进来,使他们每个人都有了表现得机会,对他们的各种能力都进行了有效的锻炼。
3、要求学生写周记。
我在开学时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周记本,内容长短不限,但是要写自己的心理,思想和情感方面波动状态。这样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网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我也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
(1)在教材文本讲解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比如无论是讲在寂寞与黑暗中勇敢坚强站起来的海伦·凯勒;还是在讲中国诗歌史上的大诗仙,在失去希望仍不忘高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在讲解文本的过程中,都可以用来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教育他们面对挫折时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
(2)在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去阅览室,我经常选择一些写得文笔与意境都很优美,且对学生起一定教育作用的文章念给学生听,学生开始有点吵,但是在听的过程中,随着文章感情的变化变得异常安静,听完之后,就让学生写下他们感触最深的地方并加以评析然后起来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理解能力,还能净化学生心灵,使他们个人的情感得以升华,良好的人格得到熏陶,有利于孕育健康的心理。如果去阅览室,则要求他们带好纸和笔,把自己看到的好句子写下来,并写上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下课后交上来,结果发现他们所摘抄的句子全部是对生活的总结、格言警句、有助于励志的句子。当本子发下去,我就花一节课让学生按照其收获进行交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3)在作文批阅的评语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这和上面所讲到的周记的功效基本一致,在作文中,如果发现学生的心理价值观有问题,就要及时的纠正学生不健康的心理。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我觉得也存在一些问题。
现行的远程培训管理方式主要通过培训学员用户实名登录、论坛发帖、回帖研讨、作业等途径进行。但其学员真实性、作业原创性、发帖回帖实用性等问题都值得质疑。另外,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学校,上网是比较难的一件事,农村教师家境贫寒无电脑上网,导致有的教师周末还要去网吧学习,还有年级大的教师根本就不会使用电脑,叫年轻的同事帮忙自己学习,一方面背离了培训的初衷,一方面也起不到培训的效果。还有就是学员各自在自己的电脑面前孤立地学习,很难形成班级团队意识,很难发挥团队的作用,显得就比较松散,感觉学不学反正没什么压力,不看也没有人知道,竞争意识不强。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我们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习,并将所学岛的知识全部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工作之中!
2022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李慧君专家的理论课,最让我受益的是这句话找回职业生活的勇气和幸福感,需要获得对工作的投入感和掌控感。这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自我的努力与调节更加重要。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积极的自我认同寻找自我价值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用探究打败无聊,积极的自我调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调查表明,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
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学习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能力不断完善,但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判断力以近期、自我为主的特点。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2022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 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收获确是丰富且充实的。这次培训不仅仅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每个讲座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此期间,我自学了网络课程,对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师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以及自身的重要性。在这次培训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感受颇多。
一、通过培训,我认识到: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造成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如我班有个小男孩,长的活泼可爱,但是上课总是喜欢打断老师讲话,跟同学玩时又喜欢动手动脚去搞别人,因此经常遭到同学的打骂,还有,作业老是慢别人一拍,就此,我将情况向家长反映了几次,但家长却不重视,一段时间后其成绩及下降。后来我只好再次找来了家长,先教育家长要从小重视培养小孩的良好习惯,并告诉他其孩子智力很好,很有发展前途,应该用鼓励的方法让他改掉坏习惯。接下来我也找学生交谈了几次,跟他聊聊学习上的优点与缺点,让他要有信心地改掉坏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现在基本上能改掉上课不随便插嘴的坏习惯,对学习也有了更浓的兴趣,也变的更细心了。由此可见,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各科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得到全面发展。
二、通过培训,我体会到:
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就不能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掌握如何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造就身心健康的学生;反过来说,教师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将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个性形成和心理健康状况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当我们心理健康时,做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身的工作压力,学会自我调节,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让自己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做一个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通过培训,我学会了:
1、自我调节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以积极的一面去影响你的学生。
2、准确客观的自我定位,情绪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合理,定位越高,越难以实现,给自己带来的失望也越大,从而导致心绪不佳。
3、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使人忘却烦恼,愉悦身心。教师必须劳逸结合,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释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4、用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5、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篇2
通过老师讲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绪论一课,并通过认真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了深刻的体会。我认真思考、理解、考察,与别人讨论,这激发了我对学习研究的热情,扩充了知识,拓展了视野,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老师生涯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从心里接受了这门课程,愿意将自己的体会跟大家分享。
老师给我们讲授了六个大问题,包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途径、策略,心理健康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健康标准的探讨,青少年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和心理疾病的防治。虽然不是很多内容,但这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对这六大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懂得了作为一个中小学老师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自己,而且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们人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有得必有失,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因发展而带来的问题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在是太必要了。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发展特点的需要;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作为老师一定要正视现实,做好心理准备,正确客观地实施教育方针,深入探讨根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这样才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人。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这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统一的,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这样才是真正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从内容上可分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两项任务。要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调控能力,要帮助学生摆脱不利的心理状态,要有助于自我教育,要有助于生产劳动,要有助于医疗,要有助于各方面的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
怎样的心理素质才达到心理健康呢?传统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稳定,心理机能是否平衡,行为规范是否与社会相适应,意志是否坚定。这种观点有它的合理之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观点都被淘汰了。因此,近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人格完整,适应环境良好,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追求。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就以这几方面判断中小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这是每个中小学老师都应该懂得的。
在今天社会,青少年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是存在轻重之分的,由心理异常,到心理缺陷,到心理障碍,到心理变态,最后发展为心理疾病。现在中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本来属于他们的假日假期,也都被送去什么少年宫、辅导班去了,有些有兴趣的还能承受,可那些硬逼着去的,可苦了他们。每年都有那么多学生自杀了,曾口头说过要自杀的也不少,这一股势头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了。我想这些不仅是因为压力大造成的,还因为是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造成的。这些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如果不注意,将会对学生,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面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呢?惟有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塑造中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下面我将提出我的看法。
第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遵从一定的原则的,不是随便地进行的,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真正地塑造中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包括几个原则:
1、教育性原则。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教学化、医学化、科研化的倾向。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把握好教育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
3、差异性原则,也叫个性化原则。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同一年龄段的中小学生群体,其心理发展具有大体相同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而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群体则无论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4、保密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保密性很强、职业道德要求很高的十分严肃的工作。心理老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要遵循保密性原则,对关系到学生的隐私、名誉、人身等问题要严格给予保密。
5、主体性原则。心理辅导的实施过程中,为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基础上的学生主体作用,要以学生为本。作为老师,一定明确这些原则,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地落实。
第二,加强老师学习,提高老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心理素质。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使一些老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老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良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老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老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老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老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第三,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人格完整,适应环境良好,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追求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篇3
针对这个个案,我运用的方法有认知疗法,即让李虹认识到一张一弛的道理,并给她留了心理作业,通过行为训练,逐渐改善她的心理状态;发现并肯定她的优点和长处,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对于类似的心理障碍个案,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1.倾听内向型学生的心声
内向型学生往往缺乏人际交往。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于学习,根本就没有闲情顾及朋友之间的情感沟通。长时期处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失去了很多倾诉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垃圾得不到及时的清理。为此,他们十分需要一位忠实的听众耐心地倾听,可以更快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特征、内心世界等,也是对他们的尊重,更容易获得他们的信任,更容易使他们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本案例中,梁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使因内向而自我封闭的孩子也能打开心扉。
2.引导内向型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障碍
我们要帮助内向型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必须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人在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承受长时间的压力、挫折或矛盾冲突下,出现的明显的情绪和行为异常。这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
3.引导内向型学生提高自信
一个自信的人,主要在自我接受和自我价值感。所谓自我接受,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有一种基本的承认、认可,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接受态度;所谓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情绪、感觉、认识和评价。引导学生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认识和挑战现实的目标,并积极乐观地与人相处。而且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要引导他们设定自己的生活,要引导他们控制自己的形象,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4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进步产生的巨大的作用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完成的。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学校,说要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实验。
篇4
9月28日我带领我们学校7位优秀的班主任参加在泰安培训会,议程两天,分别是北京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韩玲老师的《直面教育新问题,智慧化解新对策----我的班级管理之道》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一线班主任教育专家陈纪英老师的《重视心理提升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两位专家老师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的教育形式,用大量的事例讲述现在一孩化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处理办法。专家的讲座非常精彩,两位老师的讲座很实在,给我们在坐的每一位老师的班主任工作起到了很好地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帮助。
两位专家从班主任工作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入手,从具体实例展开阐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变化,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作为学校的辅导员,我深深地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是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正如柏拉图所说:“教育非他,乃是心灵转向。”
专家告诉我们不要用原来传统教育的眼光看学生,我们应该跟着时代的步伐、教育的发展,换一种眼观看教育。现在的孩子都是在优生优育的情况下出生长大,优越的生活条件,来自各种亲人的爱,让一孩化的教育现状发生了改变。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智力不是问题,成问题的是他们的心理。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走进孩子的内心,关注孩子的内心。我们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年代过去了,我们应该转变理念从尊重和赏识教育入手,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接纳你,相信你,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教,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融洽,教育效果才会好。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曾说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剩过许多教育手段”。
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来自于教师本身,教师的自身修养,直接决定着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发展,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师丰厚的学科知识、健康乐观的心态、品顺温和的语言、文中坚定的行为、善解人意的性格等无一不对学生有影响力。教师自身的良好素养,都是形成学生眼中教师亲和力的必不可少的构件。所以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或者是少先队工作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管理班级如同我管理班主任一样,我要想办法如何营造一种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和动力的团队,让老师们感到在这个团队中发挥心理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的发展是当下主要任务。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有很多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我们从事这一学科教育的同志也往往轻视自己的作用,从而使心理健康课程没有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但通过老师的讲授使我清楚的认识到: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其实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为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这也许才是教育的真谛!
其实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这样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才能抓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学无止境,有学习就会有收获,紧跟时代步伐,让知识充实大脑,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篇5
【关键词】 体检中心; 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130012 吉林省肿瘤医院体检中心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已成为人们预防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1]。健康体检这一特需医疗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自2010年3月起在体检中心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体检与健康教育同步进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开展健康教育是方法与体会总结如下。1 目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服务需求的改变,人们对全方位健康促进和保健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不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临床医疗服务,这一需求和变化,使健康教育成为医院工作重点之一[2]。我院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普及健康保健和预防疾病的医学知识,让体检者了解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知晓环境因素及个体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及控制方法,了解并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预防保健方法,提高自我保健能力。2 内容21 体检前的健康教育 我们在对体检者进行体检前,提前针对相关体检项目进行宣教指导,告知相应的注意事项,确保检查结果有效。如体检前24 h内不能喝酒,体检前3 d饮食清淡,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需要做腹部超声波检查者、需要采血的体检项目,体检当天需要空腹,做盆腔B超体检项目的需要憋尿。对糖尿病受检者自身应配备自身适合的食物。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宜做妇科检查等。22 体检进行中的健康教育 我们为体检者安排合理有序的体检流程,每个体检项目进行之前,详细介绍检查的目的、检查过程中需要做哪些配合、检查后的注意事项,解答受检者的疑问,并给予科学、客观、系统的解释。23 体检后的健康教育 在体检者接受完所有体检项目后,结合体检结果对体检者人员进行健康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分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早期患者,从而可以针对各人群进行相关教育。针对健康人群指导养生保健,针对亚健康人群指导注意饮食起居、劳逸结合,对于早期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指导教育。3 方法31 专题讲座 对单位组织的体检,我们将对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派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专题讲座,以科普讲座的方式讲解多发病的病因、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原则等。同时还与体检人员面对面的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32 针对个人的单独讲解 在体检项目进行时,当体检的医务人员发现问题或出现个体差异时,及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33 营造健康教育的人文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3]。我们努力营造一种关心尊重体检人员、以体检人员的需求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的人文环境,如在体检中心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电子显示屏、书报阅览架等,使体检人员始终处于健康教育的氛围之中,在潜移默化中34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在体检中心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墙壁上粘贴健康宣传小贴士,对一些生理常识、疾病的预防治疗知识、护理及保健方法等,采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宣传。35 印制健康知识手册 阅览室内放置多种健康知识手册、健康教育丛书及杂志,供体检人员自由选择,随时阅读。健康知识手册内容短小,语言通俗易懂,突出重点,知识全面,包括季节性多发病、常见病或流行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知识。36 设置多媒体显示器 在体检大厅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健康体检相关知识,供体检者在体检等候及休息时观看,使他们能够边体检边学习,增加了健康保健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37 开通健康咨询热线 每天安排1名有临床经验并且体检知识丰富的体检医师专门接听来电咨询,遵循以体检质量为核心,体检人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地为咨询者提供优质、热忱的服务。38 开展网上健康宣传 依托医院网站,定期发表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详细讲解各种慢性病的自我防护知识,指导健康饮食,科学合理的参加体育活动,提高生活质量。4 结果
我院自2010年3月开始在体检中心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期间通过电话、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反馈的信息表明,健康教育活动深受体检者及家属的欢迎,并切实为很多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帮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 体会
篇6
有效性
工作满意度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爱心宣教卡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4月一一2007年6月使用爱心卡宣教产妇8O例为观察组,2007年1月一2007年3月未使用爱心卡宣教产妇8O例作为对照组;对产妇对宣教形式接受和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等4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接受宣教内容的有效率、对护士满意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爱心宣教卡发放是一项可行的健康教育改革措施,值得推广。
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科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生产和康复,保障母婴健康川。产科护理工作繁琐,护士配备相对有限,为了能给产妇实施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我科自行设置爱心卡,应用到产科健康教育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制作健康教育爱心卡
卡片采用9 cm X 11 cm版式大小,以色彩柔和卡通图案为背景,5张为一系列,卡面内容包括责任护士介绍、住院期间胎儿自我监测方法、无痛分娩知识、产褥期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要点及出院保健指导等共性宣教内容。卡面字迹清晰,突出重点,便于产妇保管阅读。
2爱心卡的应用方法
2. 1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实施爱心卡宣教孕妇人院当天,责任护士进行人院宣教时发放A卡,A卡为责任护士联系方式和住院期间氧气吸人和计数胎动重要性的介绍,建立护患间合作的首要信任。对进人产程或择期剖宫产孕妇发放B卡,B卡由两组组成,正面均为病区护士支持孕妇分娩的鼓励话语,让孕妇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Bl反面是产房无痛分娩技术介绍,B2为剖宫产术前注意事项,责任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发放。产妇分娩返室后责任护士发放C卡,C卡分3组,正面统一为母乳喂养好处宣教,反面C卡1是自然分娩产妇产后须知,C卡2是剖宫产产妇产后须知,C卡3为母婴分离产妇产后须知,为便于护士宣教时选取,3组卡片以护理级别卡颜色为背景色,组1为红色,组2为黄色,组3为绿色。产后第2天责任护士发放D卡,n卡内容为产后保健操、产妇治疗药物告之及哺乳姿势和技巧,责任护士现场演示产后保健操并指导喂奶。产后第3天责任护士发放E卡,E卡正面为计划免疫指导,反面由责任护士填写告之产妇的个体注意事项,并完成出院宣教。
2. 2回访责任护士负责宣教后第2天评价第1天产妇执行情况,并和产妇探讨遇到的个性问题。负责1周内电话回访,回访内容:新生儿喂养情况、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护士长分别于产妇出院时和1月后回访,征求产妇对爱心卡健康教育模式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责任护士宣教工作进行效果评价。
3健康教育方法及观察指标
选择我科2007年1月一2007年3月分娩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医院产科宣教常规进行宣教,2007年4月一2007年6月使用爱心卡宜教产妇80例为观察组,从产妇对宣教形式接受和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进行比较。
4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接受宣教内容的有效率、对护士综合满意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91,39.54,10.92,6.72,P均<0. O 1)。提示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
4体会
4. 1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产科宣教有其特殊性:宣教内容多、宣教对象涉及陪伴人员、宣教工作被探视人员打断,使得同一内容多次重复宣教,影响护士宣教情绪。执行母乳喂养宣教时常以孕产妇能复述宣教内容为评价标准,护士不得不以填鸭方式完成宣教,孕妇一人院即被许多必须掌握的知识搞得很被动,对宣教存在一定程度逆反,宣教效果往往不理想。通过护患沟通进行健康教育是确保母婴安全健康的基础[C2],我们将常规宣教知识印制在爱心卡上,责任护士在产妇具有学习愿望和具备学习能力的身心条件时[3],以口头和发卡形式宣教,节约出的时间就产妇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讲解,为产妇提供了交流平台,使产妇对自己的病情和护理知识达到知、信、行的程度川,产妇和家属从被动接受护理到自觉参与其中,建立了参与合作型的新型护患关系,从而使临床健康教育事半功倍。
4. 2规范健康教育程序护士由于临床工作的繁忙,往往不能腾出完整的时间,不是匆忙完成健康教育,就是一边操作,一边做健康教育[Cs],爱心卡发放规范了健康教育程序,因宜教内容的及时准确提高了宣教后产妇的依从性和执行性,宣教效果较为理想。
4. 3增加护士工作满意度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对健康教育评价指标通常遵循:以对影响健康危险因素的认识和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为主Csl。对照组宣教方式往往因产妇对宣教内容不能或复述不全面而评定宣教低效,甚至因产妇个体原因而否定护士宣教工作,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喜欢其工作的程度U7,唯有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才能提高其工作质量Csl.爱心卡宣教模式为护士正确宣教与否提供了客观依据,当产妇不能准确复述时会取出卡阅读,给予护士工作的肯定,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增加了护士宣教的积极性。
篇7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置了由专人负责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设备齐全,购买了测试软件,配备了专职心理辅导员,负责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经常选派热爱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学习,壮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由于领导的重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正常而有序。
2开设《心理健康》课和专题讲座,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
我校每学期都为新生开设心理健康课,每周一次,每次两课时。主要给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学会对自我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认识,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引导学生对青春期身心发展和性意识与性冲动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从而解除他们对性的好奇、困惑与矛盾;教会学生一些调控情绪和心理调适的方法;正确面对友情与异往;重新去思考师生关系,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如何去面对冲突、暴力、不良诱惑;重新去审视亲子关系,重新去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培养对父母的爱,学会心怀感恩;重新去认识学习,树立实践学习和终身学习观念;以良好心态面对就业、择业和创业。每学期开学初,都为学生举办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学校生活的专题讲座以及如何面对青春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为女同学举办如何更好地保护自我、善待自己的讲座等。通过一系列讲座,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待青春期生理、心理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异往。让女同学学会自尊、自爱,学会保护好自己。通过《心理健康》课的开设与讲座的举办,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消除了学生内心的困惑、迷茫与疑虑,学会了以正常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
3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员的作用,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举措。
我校专门设置心理咨询室,由专业老师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重视心理咨询的个别辅导作用,通过面谈、书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解决学生心理困惑与矛盾,并对个别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访谈、咨询与辅导。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由每班选择一名责任感强、做事细心、认真的学生作为心理委员,把本班学生需要咨询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矛盾和困惑告诉心理辅导老师,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咨询与辅导的学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咨询前是阴云密布,咨询后是阳光灿烂。
4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的最佳方式。
重点依靠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利用班会课和德育活动课进行,确定一主题,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开展拓展训练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去体验、感悟、领悟,在行动中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我校开展的拓展训练有闯关、突围、风中芦苇、信任背摔、盲人与正常人、小手拉大手、根据实际情景完成具体任务等。
5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心理素质得以提高。
如:学雷锋活动、放风筝大赛、植树造林活动、民族团结活动、文明风采大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征文活动、才艺表演、第二课堂活动、冬季田径运动会、篮球运动会、校园歌手大赛、迎新晚会、演讲比赛、专业技能竞赛等,通过参与这些大型活动,让学生在享受胜利和成功喜悦的同时找回自信和自尊,并且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我约束,形成互相配合、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综合素质和人格修养。
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更好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制定了家校联系制度,规定每学期班主任与每一位学生家长联系次数不少于一次,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与进步,与老师一起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7结语
篇8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着眼于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强调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被动地适应,而应积极主动地去建构,在合作与和谐的氛围中,开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局面。提出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帮助高校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关键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也从一开始的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发展到现在的不但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更是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此,高校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新方式、新体系,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心理健康人才。
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概述
社会建构论是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股重要学术思潮。它认为知识不是一种科学发现,而是一种社会建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是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心理学中的反映。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认为:
第一,人的认识过程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个人描述、解释、说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过程是建构的过程。
第二,从社会建构的观点来看,心理现象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对话、协商、冲突、修辞等社会性过程,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第三,心理状态、心理过程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语言是现在的,一切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都是建构的。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强调建构积极、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氛围。
积极、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氛围需要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5.25心理健康月活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大型心理情景剧表演活动、心理健康测试活动、心理图片展示活动、心理电影赏析活动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建构积极、活跃、健康的校园氛围,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件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强调建构沟通、对话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过程。
有了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不断互动,在沟通、交流、互动中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不断调整的。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和大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互动,引导他们正确处理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基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基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正是要在积极、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氛围中,体现沟通、对话、交流、互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过程。
第一、在建构的沟通对话思想中促进学生自身不断学习心理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下交流互动能够学到许多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在学习和互动中,不但获得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还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能够帮助大学生在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时,自己或求助于他人进行很好地处理。
第二、在建构的沟通对话思想中促进家长与学生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大学生虽然已经从中学阶段进入大学,但还未真正接触过社会。他们虽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的佼佼者,但却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不仅需要学学的课程知识,更需要在父母、家庭的帮助下,在和家长的沟通互动中,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学会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
第三、在建构的沟通对话思想中增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接受各个科目门类的教师传到授业解惑。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的是与教师会自己的沟通对话。在沟通对话中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学生更多
的学习成长。
第四、在建构的沟通对话思想中,媒体尽量摒除负面新闻的传播,多给学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大多数人倾向于关注负面的东西,新闻报道更是如此。很多负面的新闻报道最能博人眼球,而正面的、积极的新闻报道看得人相对较少。鉴于此,需要媒体在沟通对话的氛围中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媒体环境。
第五、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
在建构的沟通对话思想中,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学生更多地掌握心理知识,提升心理水平。
在建构的沟通对话思想中教育行政部门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凸显的位置上,给予政策、资金的支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
如此,在学生、家长、教师、媒体、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多方面的沟通协作的基础之上,构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定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莉萍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及其发展:对话科尼斯・格根.教育心理研究.2012.04
[2]叶浩生.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社会科学.2008.12
[3]郑孝莲.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理论前沿.2014.06
篇9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健康
前言
按国家教育部门要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许多学校开始探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成为学校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健康主题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设置主题,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主题班会的形式,是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重要作用
心理教育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召开的班会。主题班会通过心理教育的形式上展现,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把握主题班会的重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双方互动,共同分享心理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是00后,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存在很多心理隐患,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召开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中学生学习心理知识,主动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学习水平。
2.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设计
2.1深入了解学生心理隐患,选定的主题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主题的选取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贴近社会实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使学生愿意参与,参与后又能收获知识。因此,在开主题班会前必须做充分的调查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们要明白, 只有引起学生共鸣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热点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吸引和激发学生用心投入,只有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的主题才具有时代性和启迪性, 才能真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预期目标。
2.2周密设计,便于操作
心理教育主题班会的成功与否除了主题要选准,关键还要有周密的设计。班主任作为这场主题班会的筹划者,要认真研究,做出详细设计方案。
(1)背景设计
背景设计应以简洁、舒适、温馨和适用为主要特征,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有轻松、优美愉悦的感觉,不能让学生产生拘束感和紧张感。布局的材料可以因地制宜,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座位不用传统的座位编排方式,而采用圆形的编排方式,让学生教师之间产生亲和感。
(2)过程设计
过程一定要有条理性、悬念性,步步启人心扉,在全体学生中产生共鸣,让中学生们能用心去感受。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整个教育环境中,要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参与性。为了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参与,班主任则要在班会中提前设计好丰富多彩的活动。
(3)对象设计
学生是主题班会的参与者,也有可能是组织者。因此,主题班会一定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如他们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等,这样的主题班会才可以得到同学们的高度认同。
2.3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班主任在确立班会主题时要做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并且依据主题班会的内容进行明确的分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位学生都能且都乐意参与其中。此外教师应善于根据自己的教育要求和计划,融入学生的愿望,老师不刻意安排,但也不完全放手,做到心中有数,宏观把控。
3.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基本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确定了主题,制定了方案,接下来就要考虑以何种形式来呈现,笔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基本形式。
3.1专题讲座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它是一种比较正式,场面比较大的主题班会,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讲座,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或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解决某一普遍性学生心理问题的而开设的专题讲座。讲座可以安排自己的学校老师,也可以聘请当地专门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专家以讲课为主。讲座结束后,一般还会组织一段时间的师生互动。这种形式的组织和实施方便,适合集中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3.2实话实说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看法,渴望独立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偏差。这时,我们可以围绕学生处理问题遇到的困难,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仿照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的形式,鼓励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在学生们共同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3.3讨论会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讨论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是一种极好的形式,有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教师通过前期工作,找到特定时期学生们常遇到的共性心理困惑,大家共同讨论,找到问题的根尤。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要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指出为什么有困惑,如何解Q困惑,并对学生循序善诱,帮助学生找到讨论的话题。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还可以开展很多形式,如学习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为主的主题班会;观看优秀作品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看一些有意义的文章和影视剧,并组织学生评论,写读后感和观后感;参观式心理健康教育题班会,带学生参观可以引起心理共鸣的地方,利用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形式。
4.结束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中学生学会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如何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帮助学生如何更好的了解自己,管理自己。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更要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重要作用,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切实让主题班会起到育人作用,而非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詹万生主编.《班级德育,第五册》.北京市: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2]高妍.《四年级主题班会设计》.小学教学参考(教育管理),2014,(3)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运用 研究
所谓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不断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其素质全面得到提升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知道,小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发育成型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与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展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小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必然趋势。实际上,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带来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大幅度提高,又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推进与实施。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体会,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对策与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充分利用教材中心理教育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认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资源,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则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渠道与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与过程中,需要我们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注意分类指导,因人施教以及循序渐进。此外,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努力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尽量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而不是处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外,甚至相互割离开来。总之,我们必须着力帮助小学生解决其心理方面的困难与问题,促使他们积极认真调整好心态,不断形成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2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学习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效果。当学生处于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时,一般都会思维活跃,身心放松,乐于学习,积极提问,进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了,学习接收知识效率比较高,学习质量与效率比较明显。反之,就会极大地抑制、禁锢学生的思维,其学习积极主动性必然遭受极大的挫伤和打击,这样其学习质量与效果也就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师运用语言文字的魅力,积极发挥语文知识的感染力等,促使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进而使其人格与情感受到不断的陶冶和熏染。总之,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地把握与分析研究,并尽量做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提高与发展。
3着力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关键内容之一。对此,教师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认真地创设集美、智、趣于一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氛围,客观真实地展现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景,尽最大可能地缩短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知识和得到全面发展。一般情况下,小学生都比较乐意参加各种角色表演活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热情空前高涨。由此,教师就可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与规律,尽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一些具有创意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走进教材或人物的心里,进而更为真切地受到感染与启发,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娱乐过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