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4-12 12:3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座谈会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座谈会心得体会

篇1

董静

3月17日下午在陈局的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机关年轻同志座谈会。 8 名年轻 同事 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分别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打算,并对如何做好工作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局 领导还分别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经验心得,以师长和朋友的身份,就年轻 同志 关心、关注的职业成长、责任担当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真诚交流 .通过这次的座谈会我谈一下我的几点体会。

一、广泛学习,在修养方面求突破

歌德曾说过"人不光是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作为一名社会组织科一员,不但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但要掌握检查材料流程,还要掌握检查技巧,只有广泛学习,不断的"充电",提升学习能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否则即使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如果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即使是一个工作上尽心尽力的人,如果不接受新的知识,也难以胜任新形势、新情况下的岗位。

学习要立足于工作进步和修养提高,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知识。既学习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也要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基本知识,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自身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修养全面提高。

二、自我加压,在工作方面求突破

通过李建霞同志成功经验的分享让我认识到了,人生需要懂得自我加压,过分的安逸会使人变得懈怠,变得"弱不禁风",经不起生活的击打,只有不断地自我加压,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人生的步履才会迈得更坚实、更稳健、更有力。通过学习,结合自身从事的相关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当前工作面临的压力大、肩负的责任重,我要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学习的收获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开展工作的本领。

1、克服消积情绪。要生存、要发展、要成功,学历、资力、某个阶段的能力早已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不断修炼自己、勇攀高峰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明确奋斗目标。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就没有工作压力,也就很难产生工作动力,没有动力很难取得工作实效,只有自我加压,才会创造无穷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给自己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定下标杆,向着目标努力。

3、坚定理想信念。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自我加压、自强不息是一种工作的方法,更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做好工作离不开自我加压、自强不息的精神。态度端正了办法自然会多,路子自然会顺。事实证明,只要坚定理想信念,一切行动都从大局出发,从局中心工作出发,积极开动脑筋,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三、勤于思考,在创新方面求突破

篇2

、兵团大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努力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兵团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兵团经济取得了突飞迅猛的发展,广大职工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但在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历史欠账。兵团只有抓住中央和地方对口支援的有利时机,做好规划,紧密配合,加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综合实力,才有实力改善职工住房、道路、教育、医疗、文化娱乐设施,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就业岗位,扶助低收入人群,不断改善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兵团大发展要处理好跨越式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兵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作为兵团大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兵团公共服务能力,从而实现兵团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兵团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在2015年基础上均翻一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兵团大发展要处理好兵团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

兵团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特殊体制,优势在于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点突出、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兵团的这种特殊体制与经济市场经济体制有不相适应的方面,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把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作为兵团特殊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的有效措施。兵团要断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新屯垦戍边实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兵团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为兵团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兵团大发展要处理好中央和对口支援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兵团的发展离不开中央和地方的支援,但归根结底还要靠兵团的自我发展,只有把中央和地方对口支援的“输血”与增强兵团自我发展能力的“造血”结合起来,兵团才能得以大发展。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兵团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还需要中央和地方从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多方面扶持。但要克服“等靠要拖”的惰性,要切实按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要求,振奋精神、紧跟步伐、转变作风、科学谋划、提高效率,增强兵团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兵团大发展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兵团要通过深化改革,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发生根本转变,适应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将兵团现在以农业为主导向新型工业转变,以团场经济为主向以城镇经济为主转变,以单一经济为主向多种经济和谐发展转变;改革发展,兵团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理顺体制机制,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稳定职工队伍。加强兵团公安机关和武警部队力量建设,全面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为兵团的大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六、兵团大发展要处理好与地方的关系

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兵团事业放到新疆工作的大局中去谋划,支持兵团经济的发展,就是支持新疆民族经济的发展,兵团经济的发展的各项工作离不开自治区有力的支持。兵团要主动与地方对接,形成兵地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加强兵地合作、发展融合经济,不断推动兵地团结、民族团结。兵团与地方相互支援,才能全方位的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

七、兵团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的关系

兵团要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是中央对兵团提出的新要求,兵团担负着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的特殊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丰富屯垦内涵,转变屯垦方式,加强维稳戍边能力和经费保障。兵团要忠实履行维稳戍边的政治使命,通过跨越式发展,夯实维稳戍边的基础。长期以来,“”的分裂活动在新疆依然存在,在打击和抵御境内外分裂势力的破坏和渗透活动、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安全、维护祖国统一,保证新疆的长治久安,兵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3

摘要:本文从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及档案信息的网络化总结了在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做法;体会

一、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把档案信息化纳入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我院信息化建设开创初期,即将档案信息化纳入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档案管理配强专业设备、专业软件,开展档案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培训,并率先在全国检察机关中开发了带有档案管理模块的办案信息系统。

(二)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们建设了档案管理的专用库房。整个档案库房设计引入了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管理系统采用自动化的密集架管理系统,库房的温度、湿度控制均可由楼宇管理信息集成系统(BMS)直接控制;并配备了专用空调设备,保持档案保存要求的恒温、恒湿条件。整个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档案信息化配套机制初步完善

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了档案信息化工作持续、健康、稳步的向前发展, 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

二、当前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不足

(一)软件开发多头现象还比较严重

存在以下现象:一是上级机关开发的软件往往不能满足下级机关的实际工作需要,单靠行政手段予以推广。而下级机关为满足本单位的工作需要自行开发软件,其个性有余,共性不足,缺乏标准。二是一个单位运用多套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技术上难以解决数据整合,造成操作人员重复劳动,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困难重重。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缺乏详细明确的规范化标准和实施细则,使软件开发工作混乱无序。二是缺乏权威机构牵头,造成软件开发重复和浪费。就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要围绕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来开展工作,要严格遵照权威机构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开发软件、建立数据库。

(二)部门重视程度存在不平衡

业务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态度还存在可有可无的想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部分同志还存在等和靠的想法,不肯在提供需求和测试中付出太多精力。技术部门的软件开发队伍不够稳定,人力不充分,不能及时解决系统使用中发现的不足,及时加以完善。档案管理部门因人员、经费等原因,只能忙于日常工作,难以在宏观上积极引导。

(三)复合型人才不足

目前,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多,信息化建设往往需要人才合作才能完成,工作中由于沟通困难消耗精力比较大,影响工作效率。就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要选拔和培养具备精通档案管理专业、熟悉本单位业务流程、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管理知识,能准确提供软件开发需求,与计算机专业人员能熟练沟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事业心的档案管理干部。

(四)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

要加强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确保档案数据库安全;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有效;档案信息要转存到档案专用服务器,实行物理隔离。要有数据异地备份。在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和信息化处理过程中,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失密、泄密的发生。

三、对今后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档案信息化在我国是一项新事物,目前并没有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没有一个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的指标体系。国家档案局2002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档案信息化是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信息法规、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轻而易举。需要资金,需要人才。我们要科学地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对其有一个基本正确地的认识,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避免在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方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按照上级信息化总体目标和阶段要求,着手调研、制定未来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档案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制定详细、周全的实施方案,分批分阶段地实现。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电子文件的管理上。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这样有利于把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前移至文件形成部门。对库藏档案的数字化要防止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结果、淡化过程、对困难估计不足的倾向。国家档案局2002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后,各地都在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篇4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

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魏书生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理的方法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其实质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观念和“法制”思想。

学生也是有思想,有自主权利的。班主任不以势压人,让学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级里的重要地位,体现主人翁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凝聚班集体的力量。同样一个班集体的班规班风的树立也至关重要,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正常学习工作顺利进行的必须,也给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自我管理思想

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首先,魏书生非常注意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曾经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您太累了!”“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魏书生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谈话中,魏书生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通过引导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大大减少了由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内耗,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其次,魏书生创造性地创设了多种自我教育形式,如:写“说明文”,写“心理病历”等,大力倡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帮助他们在心里筑起第一道防线,以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再次,他大大强化了规划、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通过引导学生制订班规班法,既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又密切了师生关系,同时由于学生有为自己的目标负责的倾向,所以它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真可谓“一举数得”。

思考一下,学生管理学生,也包括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其中班级小干部的建立,在协助班主任老师工作之外,也可以使学生拥有自主权利,有自己学习的榜样,在学习中涌现“英雄”,在工作中培养“全才”。

三、心理素质辅导

魏书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和学习方法法指导,强调教书必须育人。他通过轮流教唱歌,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有效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关心的是班集体的学习情况,更应该成为一个成长过程的细心观察者,在学生迷茫、困惑时,指给他们方向。学校里建立了“心理辅导咨询室”,班级里也应该有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心理观察室”,在问题出现前给予警示,在出现问题给予帮助。

如果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那么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自有他的丰富内涵。有的细腻,有的粗放,有的外向;有的内敛,有的亲近,有的疏忽……作为一个班主任,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里头得到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能因为害怕学生出乱子就不许学生参与。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让老师享受着教育学生的幸福,而使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就是我们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如今,教师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学生呢,“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向教师发出挑战,总之,教师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

面对这些难题怎么办呢?我们在无奈中流露出不满。“教师”,这个曾被人们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正在受着世俗的冲击。魏书生老师告诫我们:“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埋怨是没有用的,主观努力才是关键。像魏老师,曾兼带两个班的语文课、班主任,还要经常外出开会、作报告,但班内学生成绩稳定,班级管理井井有条。究其原因,是其具有一颗对事业执着的爱心,以及自己独具一格的班级管理经验。

魏书生老师还告诉我们:“许多事情是没有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是的,人们不是已经总结出“态度决定高度”吗?只有我们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执着去追求教育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我们才会自豪:我骄傲,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全部内涵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民主、科学。依靠这两件法宝,在他的班中,形成了一种互助、互动模式,全员参与,相互制衡,人人既是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这样做,培养了所有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班集体的吸引力。

篇5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从事英语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我认真研究教材教法,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以校为家,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二十几年如一日,无私的奉献换取了丰硕的回报,下面我把班主任工作汇报如下:

一、民主管理,整体提高

民主管理,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充分相信学生是民主管理的前提。自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积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的人才。作为班主任,在班中起着导航、催发、定向的作用。所执教的班级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班风。能集中精力搞好班级建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全班同学融合成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集体。班级工作蒸蒸日上,同学们的聪明才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我意识到好的集体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因此,我在班干部的选拔上仔细观察,反复斟酌,综合考虑。确立了干部班子,就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并悉心指导。每当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外出参观、运动会等,我都集思广益,让班干部发表意见,定方案,周密布置,仔细分工。让班干部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工作中我时时处处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同时时刻注意深入了解学生,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严格要求学生,谆谆善诱,诲人不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关心学生的生活,做好家访工作。关心热爱差生,帮助差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使大部分差生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以民主决策、尊重学生为教育理念,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管理的积极性,在每年中的历次考试中,我班成绩均居年级前茅,学生的纪律卫生、行为规范等综合评比也位居学校之首。

二、用爱心感染学生

作为班主任,我对待每一个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爱心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彩的。例如每周检查宿舍,我先看看宿舍卫生是否干净,学生床铺是否整齐,遇到气温变化的时候,我还会提醒同学们增减衣物、棉被等等。每次考试前我会提醒同学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各种证件、学习用具要带齐。集体活动前我要安排好同学们应必备的用品等。总之,同学们在学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我几乎事事关心。学生生病时,我带去看病。家长感激,学生感动。我认为:这些看起来很平常,但这些正是一位班主任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

王瑜晗是我上一届毕业班的班长,平时在班级管理上是我的左膀右臂。2013年考到石家庄实验学校读书。今年7月初放暑假回来,知道竞选最美班主任需要到市里现场展示。她召集了几个学生到现场助威。在现场她讲了一件事:初三时她因压力大造成学习状态非常不好,上课静不下心来,有时还莫名其妙的对同学发脾气,成绩也明显下降。我趁她晚自习回宿舍的时间,写了张纸条放在了她的英语书里,“我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能行!”几天后,效果终于出现了,她的状态有了不小的改变。半月后,终于又恢复了常态,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中学。实际这件事我已经不记得了。我经常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写给他们不用内容的小条鼓励、安慰他们,使他们情绪稳定,压力缓解,以达到集中精力努力求学的目的。

三、善于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在学生管理方面,我把班主任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1、尖子生的培养。2、中等生的促进。3、后进生的转化。相比前两条后者更难也更重要,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希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对后进生我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加强对后进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她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我班学生张华自上七年级开始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上课和老师顶嘴,自习课说话,下课上网,老师的作业交白卷,家长也无可奈何,他真正成了学校远近闻名的“刺头”了,怎么办?放弃吗?我不甘心,家长把孩子交给我,我无论如何也要让这孩子在我的悉心呵护下健康成长。说到做到,我随时找机会与他谈心,我从他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出他的问题,让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慢慢有了悔改之意。因为他意识到了,老师没有放弃他,时时处处关心他,慢慢的他找回了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下鼓励的批语,并为他结了一对一帮扶小组,为他制定行动计划,如:一周内每天完成作业,三天上课不说话,四天内不去上网等,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华慢慢的像变了一个人,期末考试成绩一下子前进了11个名次,张华的爸爸来到学校激动地连说了三个“没想到”,张华的妈妈拉着我的手不知说什么好。是啊,孩子有了进步,谁不高兴呀!

四、做学生和家长的朋友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与许多学生家长打过交道,利用校讯通和家长沟通,可从来没有和他们红过脸,无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给带来多大的麻烦,肚子里的气有多少,只要见到家长总是笑脸相迎,从不把气撒在家长身上,总是用商量的语气向他们解释,与他们交谈,她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实现双管双教。在做班主任工作时,她从思想教育入手,以提高学习方法为核心,以纪律管理为手段,达到了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前年春天,我班转来一个女生,她是云南少数民族学生周圆圆。由于语言环境、地域差异、教材版本等因素给这个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带来了极大困难,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方面号召全班同学帮助她,我结合各科老师挤时间为她补课,经过40多天的努力,周圆圆已经和大家融洽相处在一起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五、舍小家,顾大家,学生就是我的天

在工作中,我立足于学校工作的实际与全局,也一切以学校工作的开展为出发点和归宿。2009年无极遭遇了60年不遇的大雪灾,只有一部分老师在学校值班。学校紧急通知在家的教师可以不用上班。看着屋外厚厚的雪,想想在校的40个学生的学习和安全,我在家一刻也待不下去,不顾爱人的劝阻,就冒雪步行十多里地去了学校。看着学生们的学习生活都正常,并且在班干部的带动下积极清理责任区的积雪时,我又激动又欣慰。

每每看到别人家的父母和子女在一起,我的心里就感到刻骨铭心的痛。我老家是平山县的,每年只有寒暑假我才能和爱人去看看老人。1998年春天我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老父亲病重住院,我急匆匆坐车赶回去守着父亲呆了一天就又赶回了学校,父亲理解我,哥哥姐姐们理解我,可我的心也是于心不忍呀!不久父亲就去世了。2010年的3月中旬,再有三个月就中考了,历史极其相似。姐姐打来电话说母亲病重住院,让我赶紧回去,我心急如焚,怎么办?经过再三斟酌,我决定先去看望她,中考过后再回去侍候老人,尽尽孝心。可是没等我去看她,母亲永远离开了我。

送走母亲,我回到学校强压悲痛,全心投入到工作上。孩子们发现了异样,从别的任课老师那知道了这件事。跑到办公室围着我扑到我身上说“老师,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以后不要管我们,我们自己管好我们自己,不让您再为我们操心。”师生们相拥而泣。在那一刻间,师爱、母爱、师生之情得到了升华。

篇6

【关键词】新闻节目 新闻教学 播音与主持

《新闻节目播音主持》是中国传媒大学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研究方向的本科三年级学生设置的专业课程,教学周期为一学年,每周4课时,安排在每周三上午进行。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素养,以适应各种类型的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工作。但是,新闻毕竟不是演播室或直播间里的产物。在春季学期后半程的时间里,教师将同学们以6-7人为一组,两周为一个周期,选取一个新闻事件或主题,制作一期时长限定在6分钟的完整的新闻节目。在以每两周为一个周期的时间内,第一个周三为演播室使用时间,第二个周三上交作品,所有师生现场观评,以此至学期末共创作3期节目。在节目的创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向所有任课教师寻求指导。

笔者作为某组的组长,在听到这样的教学安排后,第一反应是感到“如临大敌”。所有人都清楚,7个人要在不耽误正常上课的情况下,用2周的时间创作一期节目,从采编到制作,从策划到技术,全部都需要亲历亲为,难度太大。

不过,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要做的新闻是什么?第一期节目的制作就在这样的茫然中开始了,我们仔细地算了一下,真正能用来做节目的时间只有5天,所以一切工作必须紧张有序。笔者很庆幸的是,在第一期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各环节、流程的制定都是十分合理的,为后两期节目的制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主要源于第一次讨论会的认真和细致。

按照老师的建议,我们先从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网罗可以发掘的信息,按照笔者的要求,小组成员每人上报2条,由笔者进行初期的筛选。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家的选题都太宏观,甚至有些选题对于专业媒体从业人员来说都是难以触碰的,而同学也没有更多好的选题,一时陷入了僵局。

不过纵观组内同学的选题,笔者还是发现了一些共性。也许是同学们经过长期的播音专业学习,养成了一种“直播间式”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注重结果。同学们习惯用设定结果的方式去寻找本源,而且在同学们选取新闻事件的背后,往往涉及着某些巨大的链条。例如,北京市某条城市河流污染严重的消息,按照同学们的思维,是要调查污染的来源,寻找污染企业。同学们的热情和责任感都值得鼓励,但问题在于,不算暗渠,绵延十几、甚至几十公里的河道两侧在5天的时间里如何排查?即便找到了,怎么去调查?

考虑到是第一期节目,笔者认为应该稳扎稳打,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主。这个想法在组内得到了认同和支持。在后续的讨论里,笔者的建议总结如下:

第一,绝大多数的事件里都有人物,我们可不可以尝试从一个人物入手?

第二,不要挑战别人的利益链条,哪怕我们是举着正义的旗帜,笔者也希望我们只呈现、只展示,把思考留给观众。

第三,在细节上要做精加工,在构架上要考虑节目整体。

在这样的建议下,各位组员也找到了一些思路。其中一位组员提出,她在几天前刚结识一位来自中国杂技之乡吴桥的杂技演员,并讲述了她所了解的一些细节。我们都认为,从一个小人物去刻画一个群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当机立断,我们决定以这个演员为中心,用人物杂志的手法制作一期节目。

制作流程与分工迅速出炉,在联系采访对象等各项准备就绪之后,我们驱车到了位于北京市南六环外的这名叫做林峰(化名)的演员的家。到了现场我们才发现,虽然我们已经破除了“直播间式”的思维方式,但我们依然在采访前把他预置成了一位为了梦想、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的蚁族典型。事实证明,我们错了。

林峰的住所与我们想象的相差不大,棚户区,但他依靠演出,每月有1万元的收入,这让我们对他的居住环境很是不解。不过用他的话说,只是因为跟几个朋友一起,“住着方便”。采访中,我们一起经历了林峰的日常生活,发现他跟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几天的摸底、采访下来,真正带给人强烈思考的,往往是以总结的方式呈现的东西。笔者在剪片子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片子拍回来反而失落呢?因为没有得到预想的答案。那为什么会有这种预想呢?笔者发现,这不是一个个体的问题,因为所有人都容易同情弱者,而这种“弱者”的印象,往往来自于媒体长期以来刻画的他们训练的艰苦。当下的电视产业里,我们在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要有专业主义,我们要有理想主义,我们要有人文关怀,但我们忽略了两个重要的思考——理解和尊重。

笔者问自己:“你理解他吗?”“他用什么来获得你和受众的尊重?”

放大细节,突出矛盾。

我们在剪辑的过程中把所有细节全部用特写镜头处理,比如林峰看自己演出视频时的目光以及持续的沉默,比如乐观的谈吐,受伤的膝盖等。而且把大反差的东西集中起来,比如光鲜的舞台与简陋的居室,精湛的技艺与陈年的道具……

他为什么会选择杂技,他为什么每月要攒下几千块留给家里,他随团到世界各地演出经历了哪些故事、收获了什么样的体会……这既是展示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把最朴实的、最打动记录者的东西呈现出来,也一定可以打动观众。

第一期节目评审结束,获得最大的认可就在于节目中细节的展现,但我们的问题也产生于此,那就是表达方式的单一。我们注重了表象的细节,但对于人物更深层次的挖掘,还有待突破。当然,6分钟的展现时间毕竟有限,再加上演播室转场需要去掉的时间,可利用的时间就更少。不过时间的限制与节目内容之间的矛盾,倒给我们了一个启示,那就是不要总想着去做“加法”,会做“减法”才是更高的境界。

基于第一期节目的制作经验,在第二期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不论是题材的选取还是表达手段的把握我们都更加大胆。我们放弃了演播室的部分,直接切入主题。既然坚持细节是正确的,那么如何进一步表达细节就是我们在这一期侧重的部分。

第二期我们想做调查类的新闻,当然,首先要面临的还是选题。找选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生活,笔者的想法是,生活中哪些事儿让我们觉得有些别扭,把它作为切入点,说不定可以做做看。很快,我们把视线锁定在我们购物时都会使用的购物卡上。

替消费者刷卡套现的现象在商场、超市屡见不鲜,但如果消费者需要退货,消费者购买时所消费的货币是不能以现金的方式返还,而是退回卡里,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消费者。这个选题既贴近生活又有很强的服务性,大家都很支持,后续工作迅速开展。

总结前一期的问题我们发现,细节的表达不能只是堆砌,信息的纵深需要依靠缜密的逻辑来串接。而要把“减法”做的精彩,就得知道观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我们第二期的制作核心是:去回答观众的问题。

所以我们第二期的拍摄思路的框架就形成了,以下是框架的初稿:

1、卡来自哪?百货超市、单位工会。

2、为什么不自己使用?变相现金(要卡不如要钱)、使用成本高(附近没有发卡超市,出行不便等)。

3、通过何种渠道变现?收购、网络出售。

4、为什么这些人要收购?以比卡内实际价格较低的价格收购,再将卡内的金钱变现,赚取差价。

5、他们通过何种渠道变现?在商场内寻找用现金付款的顾客,收取现金,代刷购物卡。

6、这样的行为商场是否进行管理?没有,因为不损害其利益。

7、套现行为是否涉嫌违法?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常州分所的梁斌律师:不涉嫌。

8、是否损害消费者利益呢?根据《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如果商品发生性能故障等可以无条件进行退货。但是由于购买时刷卡是由他人代付,而退货时又无法找到代刷卡人,因此无法将退款返回卡内,所受损失只能消费者自己承担。

9、落点。不能让消费者成为不公平交易规则操控下的受害者。

虽是初稿,但思路和逻辑都很完整,从一个小的卡片入手,逐渐拨云见日,这种进步是我们能够切实体会到的,也为此欢欣,但最终片子却被认为在节奏的处理上略显拖沓且在议程设置方面可以“未卜先知”。

笔者决定把第三期的收官之作做成一个可以代表整个学年的收获和进步的作品。

最后一期的选题是垃圾短信。日常生活中,垃圾短信对于手机用户来说不堪其扰。这一期的选题不仅重视了前两期所提到的细节、矛盾、逻辑、层次等,我们又加入了一种新的思考——纬度。比如个人信息与垃圾短信、公司保密规定与网络贩卖,我们把这些融合在一起,使得信息更深,视野更全,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的思考和对于自身的行为的指导性(源自于受众自身的思考)更为强烈。

最后一期我们重新启用了演播室,并大胆地把节目时间延伸到10分钟——记者首先来到电信公司(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营业厅,得知个人信息不会泄露,但从客服电话人工服务的话务员那里了解到,某些消息却是可以屏蔽的。问题由此产生:不会泄漏为什垃圾短信里可以显示我们姓甚名谁?既然跟电信公司没有关系为什么还能屏蔽?我们认为应该在节目中保留这种疑惑,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姿态,从而继续探寻。继而节目中所呈现的银行指责商场、商场的信誓旦旦都激化了矛盾。节目的第二个“动作”出现在一通打给一家“群发短信公司”的电话里,电话里的工作人员透露,信息是通过“某些关系”获得的,从而进一步推进节目进程,后续内容不再赘述。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期节目较前一期的进步在于,信息的推进不再是线性的思维,而是穿行、环环相扣、首尾呼应。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一、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

(1)学习压力。一位西方教育家说过: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阶段,他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大学学习不是从一个门槛跨入另一个门槛,而是攀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因此每个学生都要对大学阶段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有所认识和把握,都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适应,当然,还需要对完成学业过程中各种努力的结果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否则就会出现情绪上的困扰。(2)人际压力。大量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80%来自人际关系方面。有人甚至用“因自负而不屑交往”、“因恐惧而不能交往”、“因自卑而不敢交往”、“因孤僻而不愿交往”来形容大学生的人际状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恰恰印证了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起的”。(3)情感压力。在恋爱问题上,大学生中不少人不光不能很好处理学业与恋爱的关系;而且还有人只是为了了解自己的魅力,填补心灵的空虚情试验,一旦对方爱上自己又想摆脱;甚至有人已经爱得“惊天动地”了还不知道为什么爱,要不要爱。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出现极端和过激的行为表现,害人害已。(4)经济压力。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15%~20%是贫困生,其中5%~7%是特困生。他们中有些人在经济贫困的压力下,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在生活中往往采取逃僻和封闭自己的做法,严重者会出现明显的抑郁倾向。(5)就业压力。近年来,高校的扩招,社会竞争的加剧,不乐观的就业前景,造成了很多学生产生焦虑和自卑情绪,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压力要比低年级学生大好多,许多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二、压力的应对

(1)压力的概念及构成。压力是指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景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任何压力都由压力源、个体对压力的认知评估、压力的反应三个部分构成。压力源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压力的反应则是由个体对压力的认知评估来决定的,只有当个体确实感受到压力源的威胁时,才构成压力,否则不存在压力。如:当学生认为考试对他造成了威胁时,他就会产生压力,但如果他视考试为自我实力的评估并乐此不疲时,则不会感觉到太大的压力。(2)保护大学生的自尊。自尊是一个人赋予自己的价值,是自我概念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马斯洛需要层次中一个主要内容。人们有时认为产生心理异常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一些人无法对自己的价值给予正确的评价。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让他们明显地表现出协调性,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认识,并不为别人的批评而感到抑郁,而是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对生活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篇8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教学管理 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181-01

班主任工作是雕塑学生心灵的工作。班主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的心理面貌如何,将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况,在一定意义将决定着学生发展的水平[1]。为了全面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完善,班主任要主动承担“班级管理责任人”的重任,积极创新班级管理策略与方式,真正关系学生与爱护学生,适当“下放”权利,形成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既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主观能动性,同时为构建合理、科学、系统的班级管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推行自主管理模式,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初中阶段,学生拥有强烈的自尊心、荣誉感,以及渴望得到班主任教师与同学认可的愿望,班主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积极参与管理管理的经济性与主动性,为每位学生提供施展管理才能的机会与平台。

首先,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是开展班级自主管理的基础与保障,必须在保障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明确奖惩标准的前提下,以自主、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尊重每位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展开民主、平等的对话、谈论与沟通,充分体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体会到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责任与任务,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班级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来,为全面实行班级自主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科学划分学生职责,深入开展自主管理。为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初中班级管理建设,必须明确、科学划分学生职责,使学生有清晰的奋斗目标并迅速进入班级管理的状态,有序、合理、循序渐进地推进班级自主管理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为给每一位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教师可以采取轮流上岗与竞争上岗相结合的制度,鼓励学生自主选举班级管理团队,在班级中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检视自身行为,提高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比如可以设置“一日值日班长”,统一监管全班的卫生情况、出席情况,维护自习纪律等等,同时引入激励机制,定期选举“最佳小班长”,“优秀值日生”,既增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自信心,同时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进取、坚韧拼搏的优良品格,有利于学生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2 创新引入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实行班级高效自治

在中学班级管理中渗透与采用小组合作模式与理念不仅突出了学生本位的管理原则,同时可有助于形成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在有效的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中,鼓励小组成员根据班级管理制度规定自检自身行为,并在小组良性竞争中,激发小组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班级高效自治。

首先,开放“入组标准”,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在执行自主划分小组政策之前,教师要明确小组划分的要求(包括小组内部成员均衡化、性别互补化、能力协调化等等),要学生端正分组态度,以明确小组划分的根本目标不是为了显示个人才能,而是通过小组划分优势互补,提高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另外,使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改变之前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与长处,使小组划分实际功能最大化。

其次,推行小组评比制度,及时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在中学班级管理中,可以设置小组综合能力评比的方式,诸如学习成绩评比、卫生情况与出席早操情况评比、学习态度评比、探究性学习效果评比等等,以此方式鼓励小组成员以小组荣誉出发调整自身行为,为合作小组加强内部管理指明方向。另外,可以印发“小组评比”成绩单,定期公式小组的各项表现,并通过口头表扬和荣誉称号的方式,鼓励小组积极参与小组内部管理,使每个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鼓励,既使小组评比工作公正、透明,同时优化班级管理制度与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3 重视班级德育活动的开展,提升初中班级管理的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

初中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为了进一步凸显初中班级管理的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一方面,初中班主任要模范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提升语言技巧与沟通技巧,自主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改进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树立“学生本位”的班级管理原则,真正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与关心,并在温暖的班集体中茁壮成长。最后,要组织与举办多种德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实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比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写作比赛”,设置“国情诗歌竞赛”等等,将德育教育自然而然地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之,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很重要,所以在初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借鉴名师的经验,积极地思考探索,寻找适合的管理方法[2],用爱、用真心、用智慧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适度“权力下放”,引入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组织与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教学活动,既在班级中树立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良好氛围,同时促使班主任教师树立不断进步、不断奋斗的教学态度,使学生与班主任教师在有效、高质、科学的班级管理中和谐相处、共同前进。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困惑,依据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结合有关院校的经验,指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构建与实施“一体两翼”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组成部分,既要遵循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规律,也要遵循着教育的发展规律。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但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许多问题与困惑:首先,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先于专业社会工作,然而从发展速度看,又远远快于专业社会工作。无论是社会工作专业还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都存在着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认同感不强的状况;其次,现在的大学教育理念普遍是教师本位和学术本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大学生实务技能的训练;第三,专业教育发展方向不明确。许多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出发点多为选择出路,寻求生存;第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缺乏本土性,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教育主要照搬港台和欧美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第五,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习不规范,缺乏足够的专业机构作为实习场所,学生缺乏专业实践能力。

因此,依据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结合有关院校的经验,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构建与实施“一体两翼”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一、“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构建“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依据是生态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系统是由若干相联系、相区别的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促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各子系统之间都有一定的界线,在各自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各自的“边界功能”,但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根据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分为“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系统以输入输出的方式与环境发生作用,并发挥整体的功能。

社会系统被看做是基于要素和关系的动态体系,这一系统的复杂性突出了选择的作用,也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运作都是在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选择。从宏观上看,我们所处的社会系统与其周边环境进而与世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通过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可以使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成为系统运作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使系统的产物成为环境的选择。

二、“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内容

在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基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现实,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构建“一体两翼”式教育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整合利用校内教育和实务资源为一翼,以整合利用校外教育和实务资源为另一翼,两翼并重,互相配合,共同为主体服务,以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最终目标。

1.“一体”的含义。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和灌输各种知识。在这种单向授受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而作为一门把“以人为本”作为专业理念和重视实践技能训练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它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必须以满足学生需要和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点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要求,与社会工作专业对人的尊重、相信人的潜能等视角是一致的。

2.“两翼”的内涵。首先是以整合利用校内教育和实务资源为一翼,需要知道的是校内教育和实务资源可分为单位内和单位外两部分,这里的单位是指社会工作系(专业)所在的学院或系(部)。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院校师资缺口较大,特别是缺乏有社会工作背景的教师,基于现状,必须先对单位内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依据本院系原有专业的特点和教师的专业背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课程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比如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建立学术沙龙等;在科研方面,可以通过团队研究的方式,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成长的目标,专业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其次,以整合利用校外教育和实务资源为另一翼。作为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应用性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开门办学,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如聘请在工、青、妇、民政部门及社会福利机构长期从事准社会工作的工作人员承担相关课程的讲授、实习督导等工作;聘请他们参加课程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和实践活动;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实习基地、研究基地。比如我校与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社会福利协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半边天基金会等单位、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实现了服务社会和培养学生的良好结合。从2005年开始,每年组织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到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安置机构“阳光家园”和“阳光家庭”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利用专业知识直接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提供关怀和帮助。与香港艾滋宁养服务协会签订社工实习计划,选派学生赴香港实习,聘请香港资深社工担任督导。校外资源还包括在同一个省、地区,或一个城市的社会工作系(专业),它们之间可以建立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当然,“一体两翼”并不是任意堆砌的松散联合,而是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的。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要和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生长点和功能指向,这决定着“两翼”的各个要素的内涵及其发展变化,是教育模式的本质规定性。就“两翼”来看,它们的功能也各不相同,“两翼”并重,互相配合,实现校内与校外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同为主体服务,以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最终目标。

三、构建和实施“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确定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高素质、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要求我们要充分考虑本系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性质、地域特点。根据这些因素确定主要培养目标和科研目的。

2.有利于实现教学、科研和实务的有效结合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培养。“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中贯穿着教学、研究、实务内在统一的理念,而这一理念正是实行“一体两翼”教育模式的基础。价值观的建立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和深化的过程,一般来说要经历理解、认知、实践和内化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在“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中均可得到实施。

3.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本校及本地区的发展。“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要求要依据专业方向和特色,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团队力量,整合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开展专业研究,掌握实务经验,不断提高检验理论与实务之间契合性的能力,这有利于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地位,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一体两翼”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是笔者在专业建设中的一点思考,虽然仍有欠缺之处,并存在诸多问题,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但笔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力图排除万难,为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贡献心力。

[参考文献]

[1]王思斌.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 (1).

[2]史柏年.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熊跃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肖萍.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的本土性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6(3).

[5]马亚静.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社会工作,2007(3).

篇10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历史新教材内容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这些学习板块和学习主题的确定,基本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历史主线清晰,学习主题明确,“难、繁、偏、旧”现象基本消除。所以,很多历史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完成。但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引导。我在上新课前,先出示设计好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带着问题思考。学生自学完我所规定的内容后,我先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然后对学生不能回答、不懂的问题进行启发、点拨,消除疑难。这样学生在自学同时,自己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通过全班讨论解决问题。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本应是师生间进行平等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的舞台,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为了达到这个共同的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师生间需要进行交往、对话和沟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教的效果和达到最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实体会到教师的关怀和教育的温暖,才会以学习主体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才会积极地配合好教师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如果真正这样的话,那么这种课堂就必然是充满生机和生命活力的和深受学生欢迎的本来意义上的课堂。课堂应该转向,从机械向学生灌输转向培养他们的积极学习和思考以及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反思习惯形成后,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和能力就会比较好地向前跃进,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也就实现了,课堂的教学功能和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学校的社会意义也就充分展现了。

        三、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途径有很多,可通过“说”故事,“说”主要内容,“说”感受,课堂讨论等形式来进行。

        讲故事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第一步。讲故事,听故事是学生喜闻乐道的事。新编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神话传说、成语故事、历史大事等,而且现在学生的知识面已拓宽,他们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收集资料,学生把这些看到或听到的历史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合后,把它表达出来,组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的过程。

如在上完《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后,我让学生课后收集春秋战国时的成语故事或其他朝代的历史故事,然后将全班分成六组,每组推选两名代表参加竞赛,看那组说出的成语故事最多,讲的故事 语言表达最好,从故事受到的启示最受益,团结协作精神最强,评出这四个方面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活动中学生积极参加,学习历史的兴趣得到提高。

        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七年级历史课中有许多“动脑筋”栏目,课后有“活动与探究”栏目,这些栏目有一定难度,如果让学生单独回答,可能答不出来,也可能答不全面。通过课堂讨论,能够使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认识水平。同时,通过课堂讨论,也能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说”主要内容,是在每学完一个新内容,如学完一课或一个框题,一个单元后,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把主要内容说出来,既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又增强了说话的条理性。我在上完一单元后进行复习,通常采用这种方法,这样使学生对每单元知识更加清晰系统。

        “说”想法、感受。新编历史课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能力和水平。历史课中讲了许多历史人物,对他们的功过是非必须有一个辩证的、全面的评价。老师可以在每上完一节课或一单元后,要求学生对某一历史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评价历史人物中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我在上完“六王毕,四海一”和“伐无道,诛暴秦”后,让学生自由评价秦始皇,有的同学只谈了秦始皇的功劳,而没有谈他的过错;而有的同学只谈了他的过错,而谈他的功劳却很少,认为他的过大于功。学生评价完后,老师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要抓住他们的主要方面,要把重点放在他们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上,在肯定他们的功绩的同时,又要指出其局限性,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历史环境中评价。最好先总述,后谈功劳和过错。评价秦始皇要谈他的施政特点及效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在文化上的作为,等等。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对秦始皇形成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四、组织好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