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经典同行范文

时间:2023-04-05 13:2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与经典同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与经典同行

篇1

通师二附六(9)班顾安杰

久闻李清照的词作,脍炙人口,深情、美丽。有春风秋雨,含夏虫冬梅,令人赞不绝口,不愧为是一代词宗啊!

在她的笔下,春天是“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鳃,已觉春心动;”夏天“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秋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冬日则是“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每一句词似乎都是信手掂来,但却将一幅幅瑰丽的四季图勾勒出来令人深深陶醉。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千遍万遍地品读着,感悟着。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你这卷帘人知道些什么,风雨过后,海棠花叶应该更加滋润肥硕,而那些可爱的花儿,恐怕早已被风雨吹落,失去了海棠独有的美丽了啊!

是的,李清照喜爱那海棠,花花姿舒展潇洒,花开似火,一簇一簇,似如花中王后,美丽沉静、雅致温润。而李清照不正像这可爱的海棠花一样么!在风雨之后,再坎坷之后,在崎岖之后,重新展现她最辉煌的一瞬间,绽开人世间最美丽笑脸!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光流逝,不可能停滞不前,但李清照依然是渴望着,能够留住时光,留住青春啊!不应过去的伤痛而悲痛,应该像风雨后的海棠一样,重新绽开自己独特的一面,散发更加迷人的芬芳!

篇2

“什么是幸福呢?就是知足,别的没有什么。”这是作家高尔基所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其方法是求知、修德、行善,然后是一位幸福之人。总而言之,快乐求知修德幸福也。下面结合读书来谈谈我与师生的幸福成长。

一、在自身提高中,注重读书常态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那么校长教育思想的领导来自哪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校长教育思想的源泉就是读书学习,在读书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工作二十多年来,我始终追求“让读书成为我的生活常态”,坚持每日做到“五个一”:读万字文,写500言,思一金点,诵一美篇,背一经典,目前我分别拜读了孔子、莎士比亚、陶行知等中外名人书籍近600本,背诵了《论语》《琵琶行》《诗词》等经典篇章200多篇,读书笔记达200万字。惜时如金,取法乎上,在高雅的境界里读书学习,感觉是快乐的、欣慰的。

二、在反思提升中,注重博文撰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一无所得。学习与思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在读书的同时,还借助于博客进行反思。自2006年建立博客我撰写的读书心得、教育随笔、教学花絮达一百多万字,2007年还被评为国家博客之星。并且2008年3月还出版了22万字的个人专著《幸福的教育守望者》一书,得到了领导、同仁的一致好评,虽然辛苦,但是苦中有乐。

三、在教师发展中,注重读书引领

作为校长不但要注重自身读书提高,还要引领教师在读书中提高素养。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十多年来,我给教师推荐了《论语》《爱弥儿》《教师的建议》等近300本经典著作,还带领教师开展了“我与书同行”“生命因读书而精彩”“浸润书香幸福成长”等系列读书论坛活动,班子、教师会前开展1分钟美文诵读欣赏,在博客上为教师提供佳作,真正把读书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师高山仰止,见贤思齐,感受到名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四、在学生成长中,注重读书渗透

1.品读经典,让孩子争做博学少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背诵《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宋词唐诗、诗词等经典名篇,使学生不但学习子贡的“闻一知二”,更要学习颜回的“闻一知十”。加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量,还在学校开展了多次“走进经典,润泽心灵”诗歌展示会。尤其是在2013年庆元旦的“品经典之韵唱幸福之歌”联欢会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让领导、学生家长、老师们赞不绝口。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使经典文化的博爱思想、励志意念、感恩情怀渐渐滋润孩子们的心灵,使孩子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随时积累,为孩子习作打下基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注重让孩子随时阅读经典佳作,加强积累好词佳句的能力,除了从书本、报刊获取以外,还让他们从生活中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源。比如;课上孩子说出的不经意的一个词语,不留心的一个佳句,都要积累下来,学生在与家长谈话、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不同场景的言语与思考,都及时写下来。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样日久天长孩子在习作的过程中就有了丰富的语言,他们自然就会呈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在千均任翕张”的激扬状态。

3.借助笔记,为孩子开启灵动才思。“松声竹韵”“书海遨游”“沧海一粟”“学海无涯”“小贝壳”等这些琳琅满目的读书笔记题目,都代表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彰显着孩子们不可估量的潜力。如:“松声竹韵”,这是虞邦幸同学,在看明朝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所受的启发,孩子们饶有兴致的讲述名字的由来,潜心思考着笔记名字的新意,把读书笔记的名字作为快乐习作的延伸点。

4.演绎“三名”,让孩子触发感恩情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让孩子从小多阅读名家名作,多欣赏名家演讲,多聆听名家名曲,孩子在这样高雅温馨,境界极高的环境中成长是健康的、高效的。为此我校开展了“三名活动”的探索。即:学生每学期阅读两本名著,每月让孩子欣赏一个专家演讲,每天聆听一段名家名曲。还要结合教学演绎好“三名工程”,也就是要做到阅读名著写读感,欣赏演讲抒情怀,聆听名曲练书法。就这样,孩子们在“三名活动”的构建过程中熏陶着、快乐着、成长着。

篇3

开展“我爱经典”三进活动,旨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每一位师生在读书活动中享受阅读的快乐,体验共同成长的经历,从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二、活动的目标:

1、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积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精选师生必读的书目,坚持不懈地开展师生读书活动,让读书伴随师生共同成长。

3、推进学校班级图书角的建设,营造校园书香氛围,改善教师和学生读书的环境,实现师生读书状态的改变。

三、活动的内容:

读经典的书

四、活动的实施:

经典进校园、进课堂:不仅学生读书,教师也要读书;不仅要读书,还要举行读书知识竞赛,经典片段表演等。各校要选择经典中的精品引导学生认真地读,有条件的学校,在地方课程中安排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让阅读活动落到实处。

(一)教师读书

1、加强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建设管理,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充分发挥作用,使之成为教师借书读书的良好场所。

2、充分利用校园网,构建教师读书的网络平台,为教师网上阅读、交流提供便利。

3、学校安排一定的购书经费,有计划地添置一些教育类书籍,丰富图书室的藏书,扩大书籍选择的余地。

4、教师每学期精读2—3本名著,养成写随笔的好习惯,教师可从必读名著中选择。学校每学期可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评选 “最爱读书的教师”,各校可选择一些优秀的教育随笔编印成册。

(二)学生读书

1、班级通过向图书室借,学生、家长、老师提供等途径丰富图书角藏书数量,将符合本学段学生阅读的名著放入图书柜,进一步完善班级图书角。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2、开辟“班级书香”栏。每班黑板报开辟一个有关“读书”的栏目,如“本周荐书”或“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栏目,也可以报道宣传阅读积极分子的事迹。

3、可开设阅读课,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时间,课上开展“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阅读活动;也可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竞赛等活动。

4、举办“校园书香节”,开展读书诵读竞赛,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畅谈自己的收获,评选“诵读大王”、“读书小明星”、“小小藏书家”、“书香班级”。

5、鼓励、引导学生撰写读书心得、读后感,坚持写日记。在中高年级定期开展读书征文评比活动。

6、举办“旧书交流”会。为了解决同学之间库存书籍浪费或书籍资源缺乏等问题,在校内操场上举办旧书交流活动。

经典进家庭:家庭是书香校园的延伸,每个家庭都应该有经典书籍,建议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定期和孩子交流读书体会。学校也可组织家长与学生同时参加经典知识竞赛。

1、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分低、中、高年级派发阅读篇目。每个家庭给孩子开辟一个藏书不少于30本的少儿藏书角。要求家长指导子女选择读物,并与他们讨论图书内容,撰写读后感。

2、开展“我与父母每月共读一本好书,每周同背一首诗”活动。

3、“双休日”多开展一些家务劳动或户外实践活动,为孩子提供日记或作文的素材。

4、每天要关注孩子读书情况,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册,以便随时与孩子交流。

5、举行“与经典同行”家庭读书征文比赛。

6、每学期开展评选“读书标兵家庭”活动。

读书活动整理:

1、整理各个学段的读书推荐篇目

2、汇编知识竞赛题

3、汇编学生优秀作文

五、总结评比:

“小书迷”评比:

1.课余时间主动阅读课外书籍,一学期读书不少于十本,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2.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至少写10篇读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各校自定)。

3.积极参加读书交流会,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积极为大家提供书籍,争取机会多读好书。

“书香班级”评比:

1、评比标准:注重班级读书氛围的创建,要达到五有(有图书角;有人均一册的图书;有图书管理制度及管理员;有一定的流通量;有读书交流活动;有学生读书的成果)占60%;晨诵及午读情况占40%。

篇4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学校特色;优质提升

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充实了学生的成长经历,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有更烈的学习愿望和进取精神、更好的学习习惯、更优秀的人格品质,同时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理论和实践、品行、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有质的飞跃;可以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推动教师的专业水平显著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形成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和教学特色,使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龙华小学以“追求特色教育,成就特色教师,开展特色活动,塑造特色学生”为指导思想,结合自身发展理念,确立了以劳动基地为依托,发展“绿色教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以劳动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绿色教育”为主题,形成学校特色,达到以点带面全方位育人。我校的“绿色教育”校本课程将劳动基地作为平台,引领学生亲身实践,与其他学科整合,与校园活动相联系,把绿色基地、经典诵读、校园文化和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更好的衔接整合,构建更完善的课程体系。

一、以校本课程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集布局、方向、目标、策略于一体的过程,是一个研发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自省自查,不断吸收先进思想、抛弃落后观念。这样的过程实则是一个盘旋式上升的过程,使得教师的专业科研水平得到了十足的进步。

龙华小学了《校本课程实施意见》,激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之中。校本教材是课程的关键载体,我校编写了《与绿色植物同行》教材。学校采用自愿报名的形式,筛选出了一大批敢于担负责任并且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教师组成开发团队,主体是我校各个学科的精英骨干教师。在考查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教师将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和探讨后,明确了教材由六个部分组成即:一年级:我与种子交朋友――认识种子;二年级:校园植物探秘――认识植物;三年级:果实累累――认识植物果实;四年级:我与植物共成长――观察植物的生长;五年级:绿色植物与环境;六年级:绿色植物与健康。并分成六个小组进行撰写。经过多次的编写、修改和完善,我校的校本课程《与绿色植物同行》编辑完成投入使用。

学校进行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核心的培训,组织“与绿色植物同行”教学设计大赛。教师们全情投入,积极探讨,各展所长,发挥了无尽的创新精神。校本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展与大力推广,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和课程意识的进步。在思维与思维的触碰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呈现出了根本意义上的变化,他们逐渐从对教材完全信任的“实施方”向课程的“决定方”转变。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审视、自我进步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开创性理念,构筑起了教师技能提高的平台。教师的合作意识增强了,沟通探讨的次数增多了,协作商讨更加频繁了,大家的教学水平在互帮互助中得到了质的飞跃。

二、以校本课程推进学生个性张扬

我校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当作核心内容,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宗旨,根据年级特点确定各班的种植基地区域划分和种植计划,各年级的教学和德育活动紧密结合,按教学计划将植物种植于班级基地中,让学生能亲身经历植物的成长过程,通过艺术采风,记录植物最美瞬间等,把种植地基与经典诵读、习作创作等学生的学习实践真正的融合起来。

在校本课程中,孩子们可按照学校开展的活动项目,自主挑选喜欢的活动进行学习,如“种子画”和葫芦画的制作活动、快乐农场的种植活动、选用环保、废弃的材料亲手DIY的制作活动、“秀出环保宣言,争当绿色先锋”系列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领悟了团队合作的各项技能,增进了校园生活与社会之间密切关系,掌握了探索研究、整合资料的能力,使学生的责任心得到了增强了,个性得到了发展张扬。

三、以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推行绿色教育是校本课程的根本目标,它指导着学校一切活动,使得学校显性的教育优势和内在的人文底蕴得到了大力彰显。为了使绿色教育走的更远,更加完善,龙华小学校园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体现低碳、环保、节能思想,绿色教育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我校学校建设随处都融合了环保、低碳的思想:实践基地一期工程完成了“绿色长廊”、“半亩荷塘”、“报恩泉”三个项目的建设,二期工程完成了面积400平方米的“空中教学植物园”,三期工程扩建基地、修建了环形排水系统,安排校本课程专用教室,里面设置了数字生物馆,发挥教育载体作用,四期工程修建环形排水系统。

我校在楼顶建设的占地400平方米、与“半亩荷塘”隔“绿色长廊”相望的“空中教学植物园”,利用“半亩荷塘”养鱼池定期抽出的水,蓄水池里的雨水和涮墩布的水,通过压力泵引上房顶对植物进行灌溉,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利用了养鱼水丰富的养料对植物施以自然肥料,一举双得。绿色、节水、环保理念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中、行动中。

总之,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开发校本课程,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改进了教学理念,实现了学校教学水平提升,为进一步研究特色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开端,为学校今后平稳有序的前进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崔允t.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3]高慎英.《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5

在小学,我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四至六年级中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总成绩都名列年级第一,同时在校外参加了许多比赛并多次获奖。在经历了小升初的第一次激烈竞争的洗礼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若要在竞争中站住脚,必须时刻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怀着这种愿望,我迈进了学而思教育学校的大门。

学而思的老师不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十分负责。由于大部分老师都是年轻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学生打成一片,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不摆架子或居高临下。老师们讲课十分生动,在课堂中几乎看不到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死板授课场面,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将题目分类讲评,学生自己动手做题思考,老师以小印章来奖励和鼓励勤奋思考的同学,所以形成了老师鼓励学生思考,学生积极踊跃地解题并学习到更多思维方式及方法,课堂上生动有趣,所有人的大脑都动了起来。另外,学而思还设置了"敏学奖"和"勤思奖",鼓励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难能可贵的,是在培训机构中少见的,从而体现了学而思独特的教育理念及管理方法。

学而思的讲义也是它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当第一次在学而思上课时,翻开讲义,映入眼帘的不仅仅是例题,而且还有知识梳理、哲理故事,最近又添加了奥运趣闻轶事,令一本本讲义生动活泼,充满了丰富的色彩。经过几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学而思的讲义中荟萃了许多经典的题目、竞赛及中考真题,使我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缜密,对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篇6

一、立足校本实际,明晰办学理念,传承传统文化

龙潭教育局秉承“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各学校根据自身特点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先后组织了全区中小学校长“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专题讲座、“办学理念的思考与实践”主题论坛、“办学方略”专题研讨等,以强化思想引领和理论的提升。在各校的办学理念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认证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毫无疑问成为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国学”成为许多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我们的梳理,我们明确了国学思想的精髓:一是亲亲之情,培养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二是忠恕之道,培养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情操;三是恻隐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胸怀。基于这种认识,结合学校的实际,根据学校发展的需求,许多学校调整了办学理念。如龙潭实验学校把孔子中庸教育哲学思想作为开启学校文化建设之门的理论依据,以中华文化精粹和生命智慧精髓的“中和”作为价值取向,学校办学理念确立为:“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石,敦品尚行,以现代数字信息为媒介,博学笃志,做现代中国人。”

二、确定德育目标,打造德育精品,做有根的中国人

“阅读经典,做有根的中国人”是龙潭德育的目标之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龙潭德育不懈的追求。进修附小把“书香校园、自主发展”作为德育特色,全力实施“五百工程”,形成了浓厚的“读书阅世,塑己育人”的文化氛围;乌拉街满族中小学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满族文化”为德育特色,大力弘扬“海东青”精神,挖掘区域历史,编撰校本教材,实施多元评价,以民族文化为土壤,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社会栋梁;金珠学校、江机中学、江密峰中学的践行《弟子规》系列活动,已走出了校园,走入了家庭,走进了社会;还有江北实验学校、缸窑中学“家校联手、师长同心”精心打造的“品国学之髓,行感恩之举”德育精品项目……可以说“传统文化教育”已在龙潭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实施四大策略,激活评价机制,确保工作实效

一是以“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为载体,突出传统文化,实现环境育人。我们要求各中小学校,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校园显性文化与隐形文化的育人作用,培育孩子优秀品德、启迪孩子聪明智慧、塑造青少年人格、建设青少年的精神家园。许多学校精心打造走廊文化。进修附小每个楼层一个主题:一楼以“启智”为主题,以“人和通”“风雅颂”为内容;二楼以“明礼”为主题,以《弟子规》为内容;三楼以“尽孝”为主题,以“中国二十四孝”为内容。江密峰小学东西两厅墙上悬挂的是儒学的核心思想“五常”与“五德”,每个楼层各有主题:一楼至善至美仁之初,二楼传统文化永传承,三楼梦想之泉映五彩,四楼国学传承润人生。实验幼儿园在楼梯的拾阶上贴有《弟子规》,孩子们随口吟诵。不求孩子理解含义,只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体会到“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早已拥有”的感觉。目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典作品已走进校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实现活动育人。龙潭区教育局坚持传统活动年年抓,成系列,有新意,还先后举办了“国学伴我成文比赛”、“我与经典同行读书汇报会”、“亲子阅读书香龙潭”的家庭风采展示会等,极大调动了基层学校的参与热情。还有实验学校、金珠学校开展“和合”为主题的古典精品文化品析系列活动;进修附小每年举办读书节;江北学校、江机二小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双语小学两年一届文化节……

三是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实施目标管理,夯实传统文化,实现评价育人。为推进中小学校传统文化的深入开展,我们将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纳入德育工作量化考核之中。龙潭区教育局出台了《龙潭区中小学德育评估体系》,对学校的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提出明确要求并赋分,上半年进行一次过程性检查,年终进行综合性评价。

篇7

如果让我回忆自己的新课改历程,那么,直接蹦跳出的就是这句话。这话发自我的内心,是一句由衷的感叹和一个直觉的判断。一时的心里感叹之所以印象如此之深,是因为当时(2000年)听到关于新课改的设想和实施蓝图时那种油然而生的激情非常之强烈,“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样的主题词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带着理想色彩的课程理念、新名词确确实实给我这个对教育有着深厚感情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振奋感。可能因为我是一个乐观和喜欢追求理想的人,所以,在那样一个充满新意、极具探索性、满含实践艰辛的新课程面前,我好像感觉更多的是可以奋力击水的豪情。因为,那时我还在太湖之畔的南京师范大学无锡东绛实验学校工作,凭着对课程理想的追求,在此前的“八五”、“九五”的十年里已进行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许多思想与实践是与国家新课程的理念、设想相一致的,加入新课程,可以深化改革,更可以放下那种初尝改革时的“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的心理负担。那种兴奋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于是,利用我个人的选择权,我和我管理的学校也正式进入了新一轮的课改实验――虽然我校当时已不属于新一轮进入新课程实验的锡山区和惠山区(学校原属锡山市,2000年划归新成立的滨湖区)。

回想起来,这是我与新课程最初的善缘。它记录了我对课程改革朴素的、乐观的理解和期盼。

“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这掷地有声的八个字给惠山的教育带去了多少改革的信心和力量,我无法准确估算。但就我个人而言,这八个字从第一次听到黄明局长说出就一直深深烙在心上。我们惠山区就是以这种“坚信不疑”和“坚定不移”的态度踏上新课改的历程的。

2001年底,我因组织调动,到惠山区教育局工作,分管课程改革等工作。一上任,我们就接连组织了几场新课改的大活动:2001年12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团对惠山区课改准备和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2002年3月,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在锡山、惠山两区召开,惠山区5所学校提供现场,接待300多位与会代表。这是一次对江苏课改有着重大意义的会议,会议一是分享了先行者的经验与困惑,二是明确这一年的秋学期,省级课改实验区全面启动课改。2002年11月,由我局承担的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性推进新课程实施的研究”隆重开题,全区实施新课程的整体研究框架进一步明晰……更多是接待各地参观交流的活动,现已经无法一一回忆。总之,那是一段十分忙碌和充实的日子。在这忙碌的背后,作为全区新课改的管理者,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制度层面寻求推进改革的策略,配合新课程推行的脚步,我们的制度设计和变革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先导的状态。2003年12月1―2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座谈会在福建南安召开,我与时任省教育厅副厅长周稽求、省教科院副院长杨九俊、时任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陆志平一同学习全国各地的课改经验,聆听他们对课改的见解,交流我们的研究思想和反思。同时,我有幸代表惠山区(区级实验区唯一代表)在大会上作题为“关注农村薄弱学校,均衡推进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推进策略”)的主题发言。南安会议总结了两年多来各地课改实验的经验,分析和部署了未来全国课改如何走向深刻等重大问题。前一阶段的忙碌和辛劳化作了甘甜,也使我对新课改“坚信不疑”和“坚定不移”的意义理解更为深刻,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蕴含着一种创造力。课程改革正是需要这种态度和力量。

“课改语系”

记不得哪位专家说,来我们惠山区与教师座谈会感觉到话语系统很是特别,就称作是“课改语系”吧!这个评价很让我喜欢。我以为,教师言谈之中形成课改的语系说明他们平时在实践新课程、研究新课程,新课程已真正进入了他们的教育生活。由此,我试着追寻“课改语系”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整个区域乃至全国都在推行的新课程营造了一个话语环境;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在我区,“区域性推进新课程实施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以区校联动的方式强势推进,外聘专家、教研人员和学校教师选择不同的子课题共同展开研究,定期研讨,研究氛围十分浓厚,对新课改相关专题的研究十分深入,因此教师在座谈时随口谈出的正是自己平时研究的新课程名词。对此,作为区域教育科研工作分管者与参与者的我一度深感自豪。

课题研究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这样的改革更有效、更深入,这样课题研究也更有价值。惠山的课改有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课题推动,“十五”课题聚焦于课改进程中的新问题和现实存在着的真问题展开研究,“十一五”课题更多地指向于“案例群”的研究。科研真正地让一线教师们所收获,成为他们专业成长的助推器,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在惠山成为了现实。“课改语系”伴随我们一路研究,直到我们浑然不觉那是“课改语系”。这种语系的形成,也成为了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的有力佐证。惠山的十年课改的记忆里,不仅记录着全区教育工作者的巨大付出,也铭记着关心、支持、帮助惠山课改的所有领导、专家们的惠泽,他们用智慧的启迪、思想的引领,为“草根化的课改运动”播洒阳光、普施甘露,带来了今日惠山课改之枝繁叶茂、花香果硕。

“课改必须改课”

随着“区域性推进新课程实施的研究”课题结题工作的完成,我对课改的思考开始走向冷静反思的阶段,2007年至2008年近两年的时间,仿佛都在整理思路。那时,对有效教学的关注较多,对课堂教学改革效果的不满意感日益强烈。课堂本质到底应该姓“教”还是姓“学”?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是“学会”还是“会学”?如何才能实现教学本质的回归?这时候,我想,我需要带着校长们出去采集他山之石了。

2007年11月,全区中小学校长分两组前往山东杜郎口中学听课考察。那是一次令人震撼的学习。现在想来,那次学习的时机刚刚好,正是大家寻求突破的关节点。巧的是,2007年底,我区一所初中邀请郭思乐教授前来讲学,这次学习的机会让全区中小学校长共享了生本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盛宴。两次时间上紧密相连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杜郎口与郭思乐不同之外的共同点――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念真正转化为了课堂实践操作的大胆变革。2008年初的全区教学工作会议上,我集大家学习的共同感受,响亮提出了“课改必须改课”的口号,明确了下阶段课改的重点目标,课堂静悄悄的变革拉开了帷幕。这场变革让我感觉,我们正进一步接近“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改的价值追求。

当然,课堂教学改革是攻坚战,变革的成功不是可以速达的,而是有许多困难的,改变教师业已熟悉了的教学方式之难不亚于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之艰。三年多的“改课”,使“惠山课堂模式”初步形成,让多少来访专家和同行惊叹不已。虽然由于主管工作的变化,我对课堂变革的直接关注与研究有所减弱,但我深知这场变革既然有了开始,必然会有过程的进一步展开。因为,课程改革走到深处,怎么都绕不开课堂教学这一核心地带,我坚信着自己的理念:“课堂教学不变革,课程改革就不可能真正成功。”

“补课”

尽管我现在的工作重点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督导,但是,在事业心极强、创新精神极强的同伴的感召下,我又不由自主地拓展了新课改的实践空间。2010年起,我投入了区本课程的建设研究。仿佛是要“补课”一般,以前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对地方课程一直关注但未能深入展开研究。省课程设置方案中的那几个地方课程课时,一是给了传统的班队活动,二是由各校自行开发,区本特色有所缺失。欠账总是要还,如何增强师生国学底蕴,丰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文发挥立德、启智、育美功能,2010年9月,我接手了区域特色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项目――“诵读经典”课程的开发。2011年8月,我和我的团队完成了《国学经典主题赏读》读本的编著,“诵读经典”让地方课程有了具体的内容。再谈“地方课程”四个字,我比以前多了底气,少了淡漠和愧意。我想,我对新课改应该是做到全心全意了吧――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有“补课”的经历呢?这“补课”的经历非常有意思,它是课程改革这个系统工程完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经历的。因为谁也无法一下子做到完善啊!

我深知,今后还有很多“课”要补,我定将继续努力地去补。

课改十年,从宏大的浪潮席卷到春风化雨的滋润,其行走的历程是一个渐趋成熟的过程。在我看来,我区真正的课程改革的攻坚是从2008年初的“改课”开始的,它聚焦于课堂,聚焦于广大师生业已形成惯习的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同时又需要课改的整体理念的持续支持和引领。它似乎不再气势浩大,因为那是渐变,痛苦的渐变。它要求教育的领导者与教师都回归理性、平静、深刻,智性自学将是我们必然的选择。这是个精细的工程,考量着改革者的专业水平、决心毅力和实践智慧。

篇8

这些充满诗意的美好而真挚的文字来自一个个平凡而朴实的听众,他们发自内心感谢和祝福的人是同样美好、善良而又真诚、敬业的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主持人红雨。

在近20年的广播生涯中,红雨编辑主持过文学、音乐、少儿、曲艺、小说演播等风格各异的广播文艺节目,演播过《你是妈妈吗?》、《一件小棉袄》、《寻找幸福的眼睛》等多部广播剧,以及《周渔的喊叫》、《青衣》、《北大女生》、《拥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几十部小说,还为中央电视台配录了大量专题片,现在编辑主持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的品牌节目――《周末红歌会》。红雨的播音柔美、圆润、温婉、深情,主持朴素、自然、真情、大气,深受听众的喜爱。2010年9月,红雨的随笔集《幽幽夜来香》出版发行,书里记录了她从青春时代走向成熟阶段的工作和生活的片段,从中,我们读出了一个广播人火热的激情、无私的奉献和不懈的探索。

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

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年轻的红雨参加了著名演播艺术家焦宝如开办的演播培训班,焦宝如先生慧眼识珠,认准红雨是做广播的好苗子。于是,在他的大力举荐下,红雨幸运地成为了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编辑。1995年,红雨主创的纯文学节目《幽幽夜来香》开播。在3年多的时间里,红雨集采、编、播于一体,几乎每天都与文学作品打交道:散文、诗歌、小说、杂文、听众来稿,其中听众来信就累计达到了上万封。作为文学编辑,红雨独自撰写、编排每期节目的稿件。她认为,文章的选择和编辑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修养和内涵。播出的作品既要高雅又不能远离听众,既贴近生活又不小家子气,雅俗共赏,这样的节目,才能立得住行得远。而广播文学节目可以看作是一个美的创造物,作为一种审美对象,编辑的活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美的创造活动。在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细细品咂中,红雨不断地挖掘着各种文字的智慧和理想之光,用她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雕琢成更加精美的广播文学作品。红雨曾编辑过一期广播文学专题《解读故乡》,以“故乡是月,故乡是站,故乡是根”为基本线索,将席慕容、马锡涛、崔灏、李白、余秋雨、冰心等人笔下的故乡巧妙地编排在一起,让听众随着哲思悠远的文学作品对故乡的内涵进行感悟和思考。这篇编辑手法奇妙、角度新颖、文字功底深厚的作品后来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奖,也给初出茅庐的红雨带来了莫大的激励和力量。《幽幽夜来香》开播的3年,也是红雨飞快成长进步的重要时期,她展示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特长,形成了自己在播音主持上独特的气质和魅力,连续3年荣获广播电台“十佳”主持人,被吉林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行,广播节目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夜来香的纯文学时代渐渐过去,红雨也陪伴着《天籁听雨》、《文艺百花园》、《快乐大篷车》、《品戏听歌》、《都市传说》、《华夏民族歌曲榜》等众多栏目,走过了一个个春秋。2009年,借助60周年国庆以及全国各地都掀起红歌热潮的契机,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重点打造了一档以播送各个历史时期经典老歌和民歌为主的大时段音乐板块栏目――《周末红歌会》。凭借着广泛的听众基础、资深的播音主持功底以及深厚的文化修养,与“红”有着天生缘分的红雨成为了这档节目当之无愧的主持人。红雨清楚地认识到,红歌深植于中华大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着独特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传达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高尚的思想内涵,从本质上讲,红歌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只是一种历史记忆,更是一种可以再次表达、再次引发共鸣的文化资源。可见,制作这样一档有着重大时代意义的主旋律栏目,对于主创人员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红雨仍然集采访、编辑、制作、主持于一身,她一直在探索,如何深入地挖掘出红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让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引发听众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共鸣。首先要做的是,出精品,出特色。节目设置了一个子栏目《红人馆》,为听众讲述知名音乐家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歌唱家背后的故事,深受听众喜爱,红雨把它称作广播版的“艺术人生”。每期的《红人馆》,红雨都结合人物的经历和特点,精心编写了主题:友谊的使者――85岁高龄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刘淑芳;赤子情怀――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吴天球;马子跃与《组歌》的红色记忆;幸福的泉水流不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卞小贞;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柳石明;用歌声架起友谊的桥梁――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牟玄甫;关东乐韵,黑土情怀――著名作曲家杨柏森;为亲情放歌的于文华……尤其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歌唱家,他们从革命的年代走来,唱了一辈子的红歌,他们身上有着鲜为人知的苦难、波折、辉煌和平淡。红雨亲自采访了这些老歌唱家,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艺术人生,“很多时候,面对他们,我都是流着泪采访的,有时是又哭又笑,被他们的经历感动和震撼,与他们的交流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和节目的艺术水准,见识有时比埋头读书更让人受益。他们身上的艺术光华和高尚情操,需要我们媒体人及时地抢救和传承下去。我想,这应该是《红人馆》有着持久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吧。”

其次,红歌会作为一档群众参与性的节目,除了电波连线外,还必须要走下去,走到群众中间扎根生长。“节目刚创办的时候,也很不容易,我穿过大街小巷,挨个社区走,发节目宣传单,向群众做推介。我看到社区里的很多中老年人时常自发组织成艺术团体,演唱经典老歌,展示风采,我便都采访录制下来,放到节目中播出,自然就吸引了他们的关注。渐渐地,节目得到了更多群众的大力响应和支持。”两年多来,《周末红歌会》经常组织歌唱家及歌手到各地演出,深入到听众中间办节目,长春的南湖公园、吉林市的松花江畔、关东剧院、吉林省内各地的社区和艺术团体的舞台、装甲兵技术学院、警察学院、女子监狱,还有受到洪水侵袭的灾区,都留下了红歌会的足迹,每次都吸引着上千名观众自发前来观看,吉林省政协、民革也相继邀请《周末红歌会》举办大型演出和交响音乐会。红歌会展示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进步思想,它因承载的这种积极向上、阳光、高尚、健康、主流的文化内涵受到了社会各阶层和各年龄段群众的欢迎和赞誉,红雨也因此拥有了一个响亮的“红主持”的头衔。“人都是需要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的,因为时代的主流是公平和正义,是付出与奉献,《周末红歌会》将一直致力于为听众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厚的精神食粮,我愿意永远做传播优秀文化的使者。”红雨如是说。

二、钟情广播事业,热爱美好生活

十几年来,红雨在无形的电波中编织着有声的色彩,一个个风格各异的文艺节目,给红雨带来了充足的心灵空间,让她在多彩的时空里感受艺术,体悟生活。曾有人问过她,做了这么多年主持人,会不会觉得厌倦?红雨的回答是:我还没做够,因为不仅仅是喜欢,而是热爱,在打开话筒的瞬间,我的生命的境界也被打开,仿佛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忘记疲惫,神气十足;也有人问她,干这行是不是很轻松?红雨说:任何工作想做到出类拔萃都不会轻松,什么事只要与责任挂钩,就甭想轻松。

最初主持夜间节目,从深夜一直守候到黎明,静谧无人的夜里,空荡的大楼中,只有筒陪伴着红雨。如今的《周末红歌会》,周六周日全天直播,每次下节目后,红雨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有时,在上一档板块中没能帮听众找到的歌曲,趁着休息的几分钟,必须赶紧补上,因为不能让听众失望。不吃不睡、带病工作,一人承担一个节目的几乎全部工作,这更是广播人常有的事。为了完成《红人馆》的采访,红雨常常坐周日晚的夜车赶到北京,在几天的时间内,在诺大的京城里东奔西走,完成对七八位嘉宾的采访,周五早上赶回长春,再花费近10个小时的时间,制作和编辑出只有三四十分钟的采访节目。红雨说,“走近那些老艺术家,感知每一个微笑的细节和瞬间,把它们生动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我要做的。听众反馈说这样真实的采访节目听得过瘾,再次证明“行万里路”多么重要。我没有辜负广播赋予我的使命和责任,也没有辜负自己,我留下了属于广播人自己的声音。“可以说,《周末红歌会》对于红雨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她情感的有效释放,是她对生活、文化、艺术感悟的最好表达:“当一个人不把工作当成负担,也不只停留在认知的阶段,而是具有了审美意象时,便进入了人生之大境。”“什么时候广播和你的命运融合在一起,主宰你的喜怒哀乐,你痴迷,你忘我,抛却了一切私心杂念和功利色彩,那才叫透彻骨髓。”这便是红雨对她钟情的广播事业最深切的体会。

节目之外,红雨努力使自己的心灵靠近真纯,她深信,一个生活中真诚豁达、内心澄明的人才有可能将人文关怀、人格魅力注入到节目中。生活中的红雨喜爱文学,多年来笔耕不辍,并成为了中国散文学会的会员。红雨喜爱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名言名句时常见诸她的笔端,就如同红雨自己所说,书籍使她的思想认识、人生境界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填补了一项人生空白,也给她的广播创作带来了无尽的灵感,广播电视队伍里也呼唤着更多知识型、学者型的主持人。闲暇时候,红雨最喜欢的是背诵散文诗歌,隽永的诗句让红雨时刻保持着一份洒脱和浪漫。平时和好友聚会,兴之所至时,朋友们总要让红雨朗诵经典诗歌,在她的诗境中,有人深陷回忆,有人掩面沉思,有人心潮澎湃,有人热泪盈眶。红雨常说,中国的语言如此优美,如果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将是一笔巨大损失。而孩子们从小诵读经典诗歌,也必将终生受益。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他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喜欢上朗诵,热爱朗诵。

作为资深主持人,十几年来,红雨在工作中一直注重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鼓励新人,指导新人,带领新人一步步成长。2007年,她带领的节目部因工作业绩突出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为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争得了荣誉。红雨还被多所大中院校聘为客座教授,到部队、院校、企事业单位讲学讲座,红雨把讲台当作和年轻朋友心灵对话的舞台,她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不断增进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这些年轻学子也都迅速成长起来,加入了广播电视队伍,有的已经成为了红雨的同事,红雨为她这些优秀的弟子们倍感骄傲和自豪。

三、结语

“一个人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是幸福的,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对梦想的追求及人格的完善都与广播密不可分。作为广播人,职业的素养要求我与美同行,与善相伴,与真挚的心灵沟通,我得以将自身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而听众的理解、宽容、厚爱,更让我能够以同样的心境面对世界。感谢广播,感谢听众朋友,感谢生活赐予我的一切。”对于广播,对于听众,红雨道出了她的肺腑之言。

篇9

多了点儿意义

宝马2系Active Tourer出自与MINI相同的UKL平台,一个标准的前驱平台,日后这个平台还将出产更多挂着宝马蓝白标志的车,例如1系、X1等。这个平台究竟有什么意义?我就着2系Active Tourer跟大家聊一聊。首先,宝马2系Active Tourer与1系有着差不多的车长,前者比后者仅大了18mm,但是车内空间绝对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一点我非常有发言权,作为买了1系却经常被家人诟病车内空间的我来说,不得不佩服这个UKL平台出产的家伙真的有着超乎想象的车内空间。2系Active Tourer的车内空间几乎向标准轴距版的3系看齐,而且由于车高较高,不仅座椅得到提升,头部空间也相对更好。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像我一样喜欢“坐在地上”开车的人的话,这样的布置并不能让你满意,但这就是我所说的“多了的意义”。

2系Active Tourer采用前驱布置,宝马一直坚持的长车头、短前悬也被放弃,所以虽然轴距仅比1系增加20mm,但空间利用率的提高让乘坐空间得到质的提升。得到提升的不仅是乘坐空间,行李厢的大小也很令人满意,开口极大,下缘极低,后座可以前后移动,4:2:4放倒,行李厢地板下面还能放下整整5箱小瓶矿泉水,这些都是1系所不敢想象的。宝马设计师放弃了坚持了多年的东西,把“实用”二字发挥到了极限。

形似宝马而神不似

2系Active Tourer肯定是宝马的产品,但是在你所认知的“宝马”里是没有车会长成这个样子的。它有着经典的双肾格栅,但是发动机舱盖和A柱的曲线却并不熟悉,可是过了A柱,你又会恍惚以为自己看到了一辆X1,我觉得这算得上一次非典型的跨界。把一个变了形的轿车车头和一个SUV的尾部结合到了一起,好吧,也许看多了就习惯了。

内饰方面2系Active Tourer确实有着典型的宝马风格,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三辐式方向盘,那个极具人体工程学的座椅,还有舒服的内饰材料。不过,车身整体抬高,中控台也变得更厚,所以不再有那种一体的感觉,而是被一分为二。2系Active Tourer的车内储物空间较1系等车型更为丰富,着实有了日系车的感觉,能利用的地方都被利用起来。还有,2系Active Tourer装了一块巨大的天窗,会上是这么介绍的:“如果把X3的天窗装到2系Active Tourer上,就这么大;如果把X5的天窗装到2系Active Tourer上,它也是这么大”。

少了点儿意思

宝马2系Active Tourer搭载了一款代号B38的3缸发动机,宝马介绍说这款发动机是将那款经典的直列6缸发动机切了一半得来的。抛开技术谈一些感受吧,3缸发动机由于无法对称消除振动和噪声,所以在舒适性上有所打折,这一点在2系Active Tourer上还是很明显的,我与同车的同行都对发动机并不太满意。这台B38有着100kW的最大功率和220Nm的峰值扭矩,与1系上的N13B16A完全相同,其实排量上也相差不多,但是加速感受还是没1系那么直接,总感觉力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令人满意,不过就宝马提供的数据来说,0-100km/h加速达到9.2s是个不错的成绩,而综合油耗5.9L/100km也是值得称道的。

前驱的2系Active Tourer的驾驶感受与传统的后驱宝马可以直接划上不等号了,其实这事儿宝马人想得非常明白,讲解车型时,试驾教练的第一句话便是“这应该是头一款看到之后,没有想要激烈驾驶的宝马车”。没错,2系Active Tourer并不会让驾驶者分泌肾上腺素,过弯的时候也不会给予驾驶者太多的信心,虽然它较硬的悬架调校并不会让车身侧倾过多,但较高的车身和并不熟悉的过弯感受让我老老实实地减速了。而且在一个打满方向的270°转弯时,我居然迷失了手中的方向盘,需要低头确认现在是不是正握着方向盘的3点和9点,这是我在驾驶1系的时候绝不会出现的情况。

宝马想要赋予它更多的“意思”

在宝马2系Active Tourer北区会的候场空间内摆着无数与生活相关的东西,比如说花花草草、比如说滑雪板。宝马的意思非常明确,2系Active Tourer是一款极具生活气息的车型,它可以将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些算是我口中的“意思”还是“意义”呢?很明显,被赋予的一定是“意义”,而“意思”不是被赋予的,也不是追求的,而是真实存在的,经常让你为之兴奋的东西。宝马2系Active Tourer的意义很明确,一款跟1系差不多大的车,却有着近乎于3系或者X1甚至更大车型的内部空间的车,一款用心设计的代步工具,一款丰富宝马车型谱系的车。

我是一个传统编辑,也传统地喜欢驾驶,我知道2系Active Tourer是一款好车,可就是不那么提得起兴趣,话说这要是让朱熙来,就更提不起兴趣了。也许我们评价车的方式可能真的太传统了,传统得有些过时,尤其是听到我的一位女性朋友评价MINI时,“MINI这车不错,空间大,而且带孩子也方便”,发现了么?你不需要赋予一辆车什么意义,每一人都会自己找到车对于他们的意义,即便是看起来有点儿奇怪的意义。

篇10

关键词:诗歌对联 兴趣 历史思维能力 文科综合能力

“诗言史,史含诗”,文史结合历来是中国学术的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如果写得好,会比历史记载更能反映社会风貌。”因此,适时适度地引用文学作品,会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以下是我将诗歌对联引入历史课堂的一点体会,与同行分享交流。

一、激发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体验到学习之美,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引用诗歌对联,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氛围的好方法。具体说来,对联就像兴奋剂,能让平淡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如讲复辟帝制时,我就引用死后群众贴出的春联“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让学生通过这一明显有问题的对联,感受到其中“对不住中国人民”的深刻内涵,从而体会到的伟大历史功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经验证明,在这个时候,即使是个别思想开小差的同学,也能饶有兴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相对于对联的雅俗共赏、妙趣横生,诗歌则以其工整优美的语句和情景交融的意境,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之中,享受到美的熏陶。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便会不启而发。

二、启发联想,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历史是一幕幕动人的话剧,而历史教材却是干巴巴的压缩饼干,仅凭教材就要求学生理解到位、印象深刻是非常困难的。而诗歌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画出了一幅幅直观形象的历史画面,让历史重现,使学生“走进”历史,去触摸历史人物,感知历史现象,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如讲授南北朝佛教盛行的问题时,我与学生一起朗诵、分析了杜牧的《江南春》,此后只要涉及这一问题,学生的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千古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又如,对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连年混战,百姓生灵涂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曹操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既形象又具体,能使枯燥的教材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三、提供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是我们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此时,诗歌和对联就是很好的史料来源。如讲到时,我们就应当对李鸿章进行评价,这时就可以列出多种诗词对联,供学生分析利用。一种是李鸿章的作品,如最有名的诗句:“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觅封侯。”还有李鸿章自嘲联:“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另一种是他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如“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在这样丰富的史料面前,学生的思维肯定会相当活跃,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一定能形成比较理性的评价,长此以往,历史思维能力自然提高。

四、加强学科联系,提高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恰当适时地引用诗歌对联和巧妙设问,是培养学生文科综合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如引用写于1956年6月的《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教师可以设问这一作品写于什么时期,时值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第几个五年计划时期,考查历史知识;设问诗中的高峡指什么?有哪几部分组成?让“高峡出平湖”成为现实的水利工程是什么?考查地理知识;设问这首诗的哲学启示,考查政治知识。除此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诗歌对联包含政、史、地等科相关知识,如果教师仔细推敲,巧妙设问,就能起到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把诗歌对联巧妙适时地引入历史教学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科综合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对于诗歌对联的挑选应当以服务于历史教学为准则,否则便会偏离教学主题,不仅不会达到预定的效果,甚至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 侯峻.思想研究,2008(4).

[2] 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