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星事迹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9 05:4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孝星事迹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孝星事迹材料

篇1

1990年,**的父亲被检查出右侧脑梗塞,随后,病情不断加重,语言不清、行动不便、性格孤僻等症状越来越明显。父亲原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平日里性格爽朗,和蔼可亲,他在家时,家里总是欢声笑语。而突如其来的疾病改变了这一切,所有的家庭重担落在母亲和兄妹五人身上。俗话说:“病起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那时的**,治疗脑梗塞尚无良方,只能靠吃吃丹参,充充血管,来延缓脑梗塞病情的蔓延。母亲不会骑车,**和大哥、二哥用自行车驮着母亲,访遍了**当时比较知名的内科专家,请教了赵志奎等许多老中医,查阅了许多有关脑梗塞方面的资料,希望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使父亲的病情得以好转。经过大夫的积极治疗和家人的精心护理,父亲的病情逐步好转,尤其是肢体活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又可以在长青路的树荫下看到**的父母一起散步的身影,有时他们还抱着年幼的小孙子和邻家孩子嬉戏。**和兄长们总算松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显出了久已不见的笑容。

谁知好景不长,6年后,父亲的病情又严重起来。1996年8月份的一天深夜,父亲躺在床上休息,突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嘴歪眼斜,还拼命地咀嚼自己的舌头,弄得满口淌血。**见状,连忙用毛巾塞进父亲嘴里,以免他继续咀嚼舌头,造成更大的伤害。但是,又害怕引起窒息,只好抽出毛巾,用手指抠开父亲牙齿,让呼吸系统保持通畅。父亲不自主的咀嚼还在继续,**的手指很快就被咬破了,手指上的血和父亲的血混在一起,染红了枕巾。十指连心,痛彻心扉,可是再痛也抵不过对父亲的孝心爱意,他坚持着,支撑着,直到“120”救护车呼啸着赶来。

父亲住进了医院,以后的两个多星期,他一直处于昏迷之中。通过脑部ct扫描显示,他的右脑血管大面积梗塞。如不及时救治,将会留下不可逆转的脑损伤,甚至可能发展成为植物人。当时,父亲全身插满了输子,吃饭、喝水、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和兄弟们轮流陪护,时刻守候在父母身边,与他们共度难关。两个星期里,**从未脱下过衣服睡觉,脸来不及洗,胡子来不及刮,整个人憔悴得不成样子。可是,每次回家做饭,双手都洗得干干净净,米淘过多次,菜反复择洗才能下锅,生怕父亲吃得不卫生、不可口。也许兄弟们的真情感动了上天,病魔再一次退却了。两个星期后,父亲转危为安,恢复了神智。

体力和肢体的恢复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经过两周卧床,父亲体内的大便已干结成块,依靠他自己怎么也拉不下来。**怕父亲由于排便用力造成脑血管壁破裂,便清洁双手,戴上薄塑料手套,用手指小心翼翼地将硬块的大便从父亲体内抠出。父亲通畅地排完一次大便,成为**和家人们最快意的事情。此后的两个多月里,**和兄弟们轮流地架着父亲,在人民医院内科病房楼道里一步一挪地做着肢体恢复活动,开始20分钟一次,后来增加到40分钟。回到病房,他们还要给父亲用开水烫脚,做腿部按摩,请理疗科大夫为父亲做理疗。天道酬勤,这话一点不假。三个月后,父亲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了医院的大门。虽然不像以前那么稳健,但和其他脑血栓病人相比,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

**的家庭并不富裕。那时,大哥、二哥已经结婚成家,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父亲、母亲和他自己。按1996年的工资水平,全家工资加起来,1个月也不超过XX块钱。父亲出院后,除单位报销一部分费用外,家里还要承担很大一部分医疗费。为了让父亲增强体力,需买一些营养品滋补身体,一个月下来,家里的收入所剩无几。1997年1月,**结婚了。之前,家里给他爱人的订亲礼是1000块钱,这对于那时已经是“万里挑一”的年代而言,确实是有点寒酸了。就是到现在,家里还看着XX年前家里买的17寸海信彩电,家具还是XX年前的简易木质沙发和床铺。直到20xx年搬家时,才添置了一张餐桌和一台冰箱,那是为父亲吃饭方便、卫生才买的。除了这些,家里没有更多的摆设了。这些东西,摆在130平方的房间里,整个屋子显得很空荡。可是,这里面有和谐的家庭,有慈祥的父母,有和自己一样孝敬父亲的妻子和儿子,**觉得很充实,很幸福。

篇2

谷雨琦就是一个阳光、积极、向上,懂得感恩、有孝心的好孩子,总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让家长感到欣慰和感动的是他的懂事和孝心。

谷雨琦的妈妈有一段身体特别不好。当时他还不到五岁,也知道要照顾好妈妈。每次见到妈妈,总是抱着不撒手。那么小的年纪也懂得帮妈妈端水、拿药,陪在妈妈身边寸步不离。虽然是些微小的爱意,也足以照亮妈妈的心,温暖至今。

谷雨琦八岁时的暑假期间,妈妈要求他每天会背二十条论语再做作业。一开始他觉得文言文生涩难懂,读下来都很吃力,更别提要背诵呢。妈妈耐心纠正读错的字音,再逐句讲解意思,有时还会穿插讲些相关的故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渐渐掌握了背诵《论语》的方法。他在作文中这样写到:"这时我才领悟到背诵《论语》并不像我当初想象的那么难,只要用心去记忆就可以完成得很好。口里读着《论语》,心里觉得书中的人物都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我开始熟悉他们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喜好,倾听他们之间妙语连珠的争论,为他们的锦心绣口深深折服。"

暑假眼看就要结束了,他终于背完了整本《论语》。他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从书中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孔子本人也是非常重视这个道德的。记得《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意思是: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孔子:" 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 "

篇3

一、鼓励参与悉心指导

在班级管理中,她始终坚持全员参加的原则,不管是什么活动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在校运动会上,能放手让学生去挑战,去尝试,在她班总会涌现体育与学习共进的优等生。在学校艺术节上,她班也会展现出多才多艺的学生、新颖的文艺节目。

班会活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老师只是幕后导演。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每一周都由一个小组独立按学校要求布置班会内容及板报。这样既可以减轻宣传委员的工作,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说自己还从没出过板报,这次可算如愿了。有一组同学出板报时,她发现其中一名同学确实既写不好又画不好,所以就一直为画的同学服务,只见他一手拿着板擦,一手托着粉笔盒的样子。她看了很是感动,并且跟同事说:“同学们都想为班集体出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为他们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成长,在思索中创新。

她们班的墙报布置工作也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如:预防甲型H1N1板报宣传,从造型开始,到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各组的预防妙招。学生们的兴致极高,每个同学纷纷为本组出谋献策。而且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画,有的剪,有的写,有的贴。每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成了真正的小主人。

她们班还响应四好少年评比活动。完全民主公开,由学生选出真正的“四好少年”,每周一评这些“四好”学生的闪光点。每一新学期的开始,她都会花很大的心思培养班委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班主任轻松,而且可以培养了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就拿现在的班级来说吧,现在班里的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

二、爱心浇灌悉心培养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盛于母爱。它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的理性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理性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前进。在她所在的班级里,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渗透到每个家庭之中。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刘雅涵。她是合作村的孩子,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只要站起来就紧张,全身不自在,回答问题就口吃。同学们都替他着急。她也成了班里有名的“胆小生”,没自信,学习也没方法。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周老师经常设计些很容易的问题,让她回答,帮她树立信心。并且私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培养她的学习习惯。一段时间后,试着让她带着大家课前口算,她竟大胆的走上讲台,而且克服羞涩的算了起来。同学们也很激动,在她的带领下,都放声的算了起来。这以后数学课前的三分钟口算,她经常大胆的走上台组织同学们进行口算练习。有一次班会上同学曾评价刘雅涵的发言,说:“老师,刘雅涵回答问题流利了,她终于可以大胆的走到前面来了。我觉得她是最棒的!应该向她学习,勇于向困难挑战。”周老师听了之后很是欣慰,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后来刘雅涵同学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周老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周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为了使单亲的孩子能够时刻感受到父母亲的爱。周老师经常给远在外地的李伟龙的爸爸打长途电话,告诉他每周一定要给孩子通一两次电话,使孩子时时感受到父亲的伟岸和爱,毕竟爷爷奶奶的爱代替不了爸爸妈妈的爱。当六一来临之际,周老师又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父亲打电话,告诉他六一一定记着给孩子打电话,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祝贺孩子节日的电话没有响起,看到孩子失落的样子她心里很难受。她把节日祝福的话送给他李伟龙,并拥抱和鼓励他。同时告诉他父亲没有来电话并不是不爱他,可能是工作忙给忘了,作为小小男子汉,咱们也要主动给爸爸打电话,告诉他你很是个很棒的孩子,让他不要为你操心。孩子听了周老师的一番话,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李伟龙同学在周老师的培养教育下,学习成绩优秀,还被学校大队部挑选为大队委员,平安小队成员。在海区举办的我是“90后”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三、忘我工作,悉心配合

班主任工作的责任使她每天到校很早,离校最晚。周老师的孩子很小,今年幼儿园都毕业了,她接送的次数屈指可数。为学生组织活动无数,自己孩子的活动只要在她的工作时间,她都会含泪听着孩子的抱怨,来到学校仍旧默默的工作。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年轻的她落下了腰椎疼的毛病,厉害的时候半个身体都疼,以致于上课时要扶着桌子站立讲课,但是孩子们那句:“老师,你坐下上课吧,我们站起来听课”,“老师,你年后还在这儿吗?如果年后我成功了,一定回来看你!”却让她流下了幸福的眼泪,缓解了她身上所有的伤痛!因为,孩子们说这话时,眼中充满了自信和对她的依恋。她感动着,因为她点燃了他们的自信,也因为她的真诚,换来了他们的一片真心!

篇4

    ***,**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收费站收费员。她多次被评为站级“温馨服务标兵”,连续六次荣获公司 “温馨服务明星”称号。她以德才兼备的优异表现充分展示了一名高速人的风采。        

     ***虽然处在最平凡的岗位,却被司机称赞为“最美丽的收费员”,她的嗓音不大,却总能得到司机最多的回应与感谢。因为她的美丽源自于她的真诚。经常有司机对她说:“你的微笑甜美,服务到位,我们真是应该向你学习啊!”每当看到司机回应她一个笑脸时,她就对自己说:“值!”。每一个经过收费窗口的司机,绝大多数的司机都给予了她友好的回应,在工作中她找到了自信,这也成为她工作的最大动力。一时的微笑并不难,难的是要坚持八个小时每时每刻都一样,心情好与不好都一样,司机态度好与不好都一样。她告诉自己:“要把每一辆车都当成自己服务的第一辆车,见到司机就像见到亲人和朋友一样”。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这句话便成了她工作中的制胜法宝。记得有一次,一辆五菱面包车进入收费窗口,***为了确保准确收费,需要司机出示行驶证核实座位。司机对此无法理解,破口大骂,口水四溅。委屈的泪水溢满了她的眼眶,但她始终面带微笑向司机解释收费政策。最后司机被她真诚的微笑所打动,主动出示了行驶证。一场收费矛盾就这样在微笑中化解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同志用再平常不过的笑容鼓舞了别人,而她也从别人回报的微笑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篇5

供销社经济发展科副科长,是个让人一见过目不忘的、个头高条、美丽漂亮的中年女性。多年来,她在出色的完成单位本职工作的同时,用真情悉心孝敬公婆,为老人排忧解难,为年迈的父母撑起一片睛朗的天;用真心教育着聪明可爱的儿子,是儿子的第一任好“老师”,在儿子的成长中托起一片风帆;用真爱全心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为丈夫奔波忙碌,是丈夫工作生活中温馨的“港湾”,展现了一个东方女性的善良和贤惠。

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1985年,邹春凤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庭,20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邹春凤丈夫是家中的长子,因此在赡养老人问题上,邹春凤对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事不计较,大事做表率”。只要老人有困难,她总是第一个出现。

为了让公婆安度晚年,,她为公婆在市内买下楼房。为了给公婆一个舒适的环境,她每周到公婆家里打扫房子,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为了让公婆增加营养,她就隔三差五变换着花样给老人做菜;为了排除公婆寂寞的心情,她经常利用周未陪老人外出散心;每年春秋和过年过节,给两位老人里里外外换个新,老人嘴上说不要乱花钱,但心里乐开了花,总是乐呵呵的,在老战友面前也扬眉吐气了。公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媳妇,是我们前生修来的福分。”

6月5日婆婆外出突发过敏,当帮忙人问她家在哪时,她脱口而出的不是儿女的联系方式,而是儿媳邹春凤的联系方式。

有一次,婆婆生病,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去照顾婆婆。每天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婆婆在床上最长躺的三个月。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春凤待我比亲闺女还亲。”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

如今,公婆都已经80高龄,在她的悉心照顾下,身体健康、精神舒畅,走起路来根本不象80岁的老人,邻居说他们有福气,婆婆说:“都是媳妇照顾的好”。而她却说:“爸妈,作为小辈,我们孝敬你们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让别人知道呢?”

儿子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爷爷病了,儿子一晚上不离爷爷左右,把爷爷感动的直掉眼泪;儿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常常会遇到一些行乞的残疾人,每次他都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送给他们;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学生捐款,儿子捐的总要比别人多;坐公交车遇到老人时,儿子赶快让座并把老人搀扶到座位上;下雨天,儿子总是主动把雨伞让给离家远的同学。如今,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一个人在乌鲁木齐打拼,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她经常教育儿子,要自己努力认认真真做事,要礼貌特人,尊重领导、同事等。通过她的悉心教导和鼓励,儿子能正确地处理各种困难和问题,为自己理想事业努力勤奋的工作着。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丈夫从事工作,她了解丈夫、理解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干好工作,她承揽了全部家务。为了做家务,这么多年她中午从不睡午觉,晚上忙到12点多。为丈夫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出差,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工作,公婆病了,儿子病了,自己颈椎疼的抬不起了......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在外出差的丈夫。

人常说“患难见真情”,20__年7月丈夫不幸遇到火灾,造成全身十几处骨折,几处烧伤。因伤情严重,有时候脾气不太好,她总是无怨无悔地悉心照顾着。前期丈夫不能下地,她守在丈夫床前,精心照料,端屎端尿……没有一句怨言。出院后,丈夫不明原因全身痛痒,她跑遍了五师、州市大小医院,请大夫到家给丈夫看病,找多少药方,抓了多少中药煎熬喝了但效果不好,没有办法的她就一晚上无数次给丈夫用手搔痒。丈夫病情稍有好转,她就鼓励丈夫多活动,避免长期卧床肌肉萎缩,一日三餐丈夫想吃什么,她就赶紧做什么,为怕丈夫寂寞,她买来许多丈夫爱看的书,让他在床上看,打消病痛的折魔。

同事说:“她待我们情同姐妹”

她说能在一起共事是缘分,她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无论谁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几年前,单位一位同事下午下班后突患急病,因其丈夫一时赶不回来,她就把同事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交给丈夫看管,自己在医院照看病人,直到病人家属赶来。同事感动地说:“凤姐,我真的没有看错人,你就像我的亲妹子一样啊”!像这样的事情她已记不清自己做了多少次,每当别人向她提起时,她总是说:“是吗?我早忘了。”

篇6

**厂主要承担公司水、电、压缩空气的供给及污水处理任务。其主要特点如下:

(1)点多面广、地域分散;

(2)单人职守岗位多、检修作业流动性强;

(3)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比重大;

(4)员工任何一处操作失误都极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事故。

这些特点决定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单纯地依靠各级管理人员抓安全、依靠部分工作能力强的员工来推进安全,难于确保各岗位长期保持安全状态,只有依靠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发挥团队管理力量,推行自主安全管理,实现由“强迫型”向“自主型”管理模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自主安全管理,就是将员工对安全的需求、对生命的关爱转化成员工对各种安全制度的自觉遵守,依靠全体员工的自主性、能动性管理好安全工作。

就我厂而言,实行自主安全管理,重点是构筑安全管理的“五道防线”。

1、组织防线

完整的“组织防线”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保障。我们在构筑安全管理的“组织防线”时,必须改变由安全监督部门唱独脚戏的弱势局面;克服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而结果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实现归口型单一管理向多口、多层次型管理转变。

我厂的“组织防线”包括四个层次的管理闭环:员工个体层管理闭环、以岗位(班组)为单位的生产单元层管理闭环、以车间(科室)为单位的车间层管理闭环以及分厂层管理闭环。在生产过程中,各管理层根据上一层的安全计划和管理要求,自我检查、修正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偏差,自主地管理好本层次的安全工作;自觉地完成本层次的管理目标。

其中:操作行为的安全化主要由员工个体层管理闭环保证,通过员工安全承诺以及员工间的互保、联保等一系列手段,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执行岗位动作标准;自主进行危险源辨识和事故隐患查找等,确保“四不伤害”。设备的本质化安全主要由设备管理闭环(科室层)保证,通过设备点检和无泄漏管理等手段及时发现、消除设备的不安全隐患。作业环境的安全化主要由生产单元层、车间层管理闭环保证等。

2、思想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员工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制约。因此,构筑坚固的“思想防线”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关键。

当前,部分员工仍停留在“逼我安全”的层次上,他们意识不到安全规程、安全制度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工作中麻痹大意,经验主义、走捷径思想严重,他们执行制度是为了应付检查、是领导的逼迫,这也是实现自主安全管理的最大障碍。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让全体员工(特别是安全意识差的员工)从一起起血淋淋的安全事故、一串串令人震憾的事故数据中感受安全,从同行业、同工种的事故案例和资料中体验习惯性、经验性违章及其危害性。其次,要引导员工正确理解公司安全理念的内涵,真正掌握其精髓,在工作中切实按照理念办事。第三,安全管理者应随时随地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根据其思想变化及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防范措施,把不安全苗头彻底扼杀在萌芽状态。

3、自我防线

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提高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基础。管理者不可能时时、事事都亲临作业现场,只有全体员工建立坚固的“自我防线”,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这也是企业安全教育活动的首要目的。

分厂、车间安全教育要改变过去那种经验式、过场式、文件宣读式的安全教育方法,建立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机制,克服教育范围片面、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考核水份重等弊端。例如:推行资质认证方式的安全教育模式—“全员安全考核上岗制”,就是一种科学、实用的安全教育模式,它要求员工上岗必须取得本岗位从业安全资质并通过一年一次的复审教育和考核,有利于促使全体员工通过学习自觉地构筑安全“自我防线”,并在工作中得到持续加强。

班组周安全学习是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也是最容易步入“形式、作假”的学习活动。其主要原因是过多的文件、讲话学习,影响了员工参加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因此,要引导班组采取员工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学习活动,注重内容的务实性和多样性。通过结合具体的生产作业探讨工作准备、危险预知、安措配置、事故应急等与员工作业安全息息相关的内容,来调动员工自主参与班组周安全学习积极性。

推行班组“动态安全员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一种有效手段,班组员工轮流担任安全员,让所有一线员工都能在安全员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必将使全体一线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安全使命感以及安全素质得到迅速提高。

4、制度防线

对一个集体来说,制度是前提,管理是手段。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但制度存在空隙和漏洞;某些方面职责、责任不明;制度管控不严,执行时水份重;执行过程中专抓工人,不罚管理干部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管理制度的落实,也丧失了制度的威严。因此,实现自主安全管理首先应建立完备的“制度防线”。

在制度建立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详细界定各管理层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让全体员工明白在安全生产中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何时干以及干错会怎么样等等。

其次,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遵循“横线到边、纵线到底,职责不交叉重叠”;“谁直管、谁负责;谁监督、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上级查出问题由其直属下级负责”的原则,确保安全工作时时有人自觉去管、事事有人主动去问。

第三,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本厂的生产实际,按照“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追求制度的人性化、可操作性和长远性。员工是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者,也是我们搞好安全工作的根本。过急和过于苛刻的管理制度,不仅其可操作性受到影响,也会挫伤员工参与管理的热情。

5、监督防线版权所有

自主管理不是放纵管理。员工安全素质参差不齐或一时的工作失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因此,必须依靠制订完善的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来构筑“监督防线”,通过“监督防线”来确保员工的工作失误得到及时发现和修正,防止员工个人失误导致安全大厦的倒塌。

篇7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机械等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研究对象为材料的共性基础知识,阐明材料的成分、组织、制备工艺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包涵金属材料、功能材料等材料科学多方面知识,课程部分内容抽象、概念性强,初学者难以理解,例如晶体结构、结晶过程、位错等。“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内容又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用该课程理论知识可以解释、指导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的解决。材料科学是科技进步的先行者,重大科技的进步总是与材料科学相关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机理被不断发现,可以看出,该课程讲授的知识要与时俱进,能够赶上相关学科科技的发展。但是,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该课程教材内容和教师授课内容,都偏重于理论教学方面,内容比较抽象,有些知识对于初学者难以理解,如位错理论等,此外,在一些应用型高校中该课程的授课方式和研究型高校没有什么差别,实验和实训课时不够,教学过程中授课知识与生产实践脱节,没有体现实践能力培养,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不相一致。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卓越计划”目标,需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1 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工科特色明显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于2013年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对象为该专业本科生。我校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为主,培养的是工程技术型创新人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服务于热加工、模具制造等行业。因此,需要在夯实基础、拓宽口径的前提下,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材料的结构、相图、凝固、缺陷、扩散、塑性变形、回复与再?Y晶以及材料的电、热、磁、光等性能[1-3],可以看出,课程概念多且比较抽象。应用型高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一般设置该课程为48至60课时,课时量偏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能够将课程内容讲授完整,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教学,实验和实训课时少,导致该课程与工程实际应用联系不多,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符合应用型高校和“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为解决这个矛盾,我们采用增加课内实验课和增设单列“材料科学综合实验”课程相结合的办法,具体为:课内教师开发计算机模拟晶体结构等实践课程;课外(一般在学期末或假期)增设一周的“材料科学综合实验”课程,主要有金属塑性变形、金相实验等。此外,该课程有些理论知识过深,导致初学者学习起来感到困难,因此,有必要优化教学内容,降低部分课程内容教学难度与深度,特别是相关公式推导,有些难理解且与后续专业课知识重叠的理论知识可以留待专业课中精讲,如位错理论、铁-碳合金相图可以在《金属学原理及热处理》课程中精讲。

2 改革教学方法,体现实践能力培养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性,如果应用型高校仍然采用单一的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就会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差,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不到很好培养[4-5]。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特别是实践能力教学效果,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以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性能”为主线,把孤立的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体现实践能力培养。

(1)改革单一的理论教学方法。单一的理论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课程,通过“板书”形式表达授课主要内容和逻辑推理,学生做着听的方式。这样的授课形式呆板,学生学习效率底下,不适应“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有关实践知识教学。为此,我们在授课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精讲重点内容,略讲或以“繁”化“间”方法讲解过深的理论知识,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讨论、学生自学、学术报告(教师参加相关学术报告,将学术报告录像后在课堂播放的方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自己才是课堂教与学的主体,增强责任感,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学好相关知识,从而达到“拓宽知识广度,增加学习深度”的教学目标。例如,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解实例:比利时在1938 年冬季发生的阿尔伯特运河钢桥突然断裂坠河的事件,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画面,引发学生了解钢的力学性能与成分之间关联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分析原因,最后,教师可以总结分析原因,即,建造桥时,所用钢材的磷含量过高,引起冷脆,从而造成桥体断裂,带动学生思考。

此外,教师要时刻关注本学科最新科技发展情况,要将相关新材料、新工艺、新机理等与教材理论知识融合后,再进行讲授,让学生认识到课本知识确有其应用的地方,增强实践感,感受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例如,任课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将自己科研工作中的一些成果、相关材料研究前沿领域等结合到课堂教学中,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也体现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2)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部分内容抽象、概念性强,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感到难学。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启发式教育,多使用PPT演示文稿,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作用,提高理论教学的直观性,便于理解接受,例如,用动态画面演示晶体结晶、空间点阵、晶体缺陷、以及相图等内容。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下,组织学生自学,并进行课堂讨论,以学生发言为主,这既能让他们直接参与教学,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不足部分与难点,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采用多媒体教学,还可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积极改进教学过程。例如,在讲授金属形核和长大等理论知识时,采用PPT动画演示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PPT动画演示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晶体形核和长大过程,减少理论教学时间。

3 改革评价方式,提高实践能力考核比重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在进行理论教学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下转第104页)(上接第160页)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扩大知识面,形成工程实践思想[6,7]。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考核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核。然而,目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以卷面?我豢际猿杉?决定最终成绩;(2)偏重理论知识考试,工程实践能力没有引起足够重视;(3)题目的难易程度难以把握等。

为应付考试,学生往往是在考试前几天突击,通过死记硬背有关理论知识应付考试过关,这种应试教育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试结束后,学生基本忘记所学知识,达不到培养目标,因此需要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对于“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程,我们采用量化考核和模糊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别占总成绩的70%和30%。量化考核还是采用试卷方式进行,主要有理论知识、实验设计等内容。模糊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在理论和实验课中的表现,如出勤率、课堂纪律、向老师提问和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实验操作能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同时结合自评和同学间互评的方式对实验课程进行考核评价。

篇8

关键词:做中学 材料 投放形式

做中学,用什么做?操作材料——材料是“做中学”活动的物质保障,是幼儿思维的基石。运用得好,能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帮助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因此,“做中学”中材料的投放就显得格外重要。材料如何提供值得深思熟虑。

一、“小鸡过河三部曲”的实施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不稳定、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容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干扰而不能持久,而且受情绪的影响很大。鉴于此特点,如若只是简单地投入材料,在单一的操作中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非常短暂。

但小班孩子依然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事物和形象容易认识。因此我尝试引入“小鸡”这一角色,当孩子们看到“小鸡”带着玻璃球沉到河底而无法过河时,自然而然地带动孩子们为“小鸡”“担忧”,从而激发完成任务的欲望。

活动过程中,我将改变玻璃球在水中沉的特含在“帮带着3颗玻璃球的小鸡过河”中,实质是借着“多种材料”改变“玻璃球在水中的状态”。同时,这一活动目标的达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我们通过层层递进的“三部曲”完成的。

第一部 一只小鸡要过河

活动任务

在操作中幼儿理解“浮”的材料能够帮助小鸡过河。

材料投放设计

(1)1只小鸡(纸质小鸡塑封后粘在积木块上)。

(2)浮的材料:垫板、木板、框(底部无孔)、牛奶盒、卡纸、泡沫板、碗、橡皮泥罐、半个塑料瓶。

(3)沉的材料:石头、铁夹子、锁、玻璃板等。

结果

小班幼儿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如果材料是浮的,小鸡能站在上面,就能安全过河。

第二部 带着3颗玻璃球的小鸡要过河

活动任务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筛选出能帮小鸡带着3颗玻璃球顺利过河的材料。

材料投放设计

(1)1只小鸡(纸质小鸡塑封后粘在积木块上)。

(2)在“第一部”的基础上加入3颗玻璃球。

结果

在操作中幼儿发现,譬如使用碗(框、半个塑料瓶)等这些外沿上翘的东西,小鸡能安全地带着3颗玻璃球过河;而有的幼儿发现,原来的木板、泡沫、垫板等能帮助小鸡过河,但是放上的3颗玻璃球会滚到水里。于是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木板是浮的,但是玻璃球还是会沉下去。幼儿经过讨论发现因为木板旁边没有如碗一样翘起来。翘起来的就好像船,小鸡带着3颗玻璃球就不会沉下去了。

由此,我们已经发现“浮的”、“外沿上翘的”,就如“船”一般能帮助带着3颗玻璃球的小鸡安全过河。

第三部做艘“小船”帮助小鸡带着3颗玻璃球过河

活动任务

鼓励幼儿选择材料并运用多种方法做“船”帮助小鸡带着3颗玻璃球过河。

材料投放设计

(1)1只小鸡(纸质小鸡塑封后粘在积木块上)。

(2)3颗玻璃球。

(3)在保留一部分“第一部”的材料的基础上添加:泡沫、泡沫积木、可乐罐、木板、牛奶盒(开一条缝)、橡皮泥、利乐包、黄瓜、甜瓜。

(4)辅助材料:木制积木条、牙签、橡皮泥、吸管、调羹。

结果

活动中幼儿乐于操作、会动脑筋,体现了不同层次的水平。有的孩子还能直接运用“碗”等帮助小鸡带着3颗玻璃球过河,而更多的孩子可以运用添加的材料完成任务。有的孩子在泡沫上面挖个洞;有的孩子折起可乐罐的四周……在孩子们不断地与材料的互动中,小鸡安全地带着3颗玻璃球坐在“小船”上过河了。

我们的“小鸡过河三部曲”也顺利闭幕。

二、对活动材料投放形式的思考

(一)活动材料的投放形式

在“小鸡过河三部曲”活动中,我们有3种形式的材料投放,而活动目标是通过材料的不同投放形式达成的。因为在活动中材料是支撑教学活动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活动的质量。教师根据活动的推进有意识地设计材料的投放形式,而这种方式的材料投放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同时也可以借鉴同伴的方法,在自己动手能力范围内还有所提高,体验战胜自我的快乐。

1.独立且直接使用的材料

“小鸡过河”活动中我们投放了木板、泡沫、橡皮泥、碗等独立且可以直接使用的材料。这些材料能直截了当地显现操作结果,能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改变形状后使用的材料

有一部分材料从外部特征看,似乎与活动无关联,但是经过改变是能为达成目标服务的。比如:黄瓜剖开去籽,可乐罐皮折叠,橡皮泥做成碗,泡沫挖洞,橡胶积木搭成框状(如图1),将纸折起,将牛奶盒剪掉一个面等。经过对材料的改变进一步引导幼儿对“哪些材料能帮助带着3颗玻璃球的小鸡过河”的思考。

3.组合辅助材料后使用的材料

活动中有的材料,比如木板,能让小鸡站在上面而浮起来,但是3颗玻璃球却会滚下去。要完成任务就必须组合辅助材料使用,如与橡皮泥、长条积木、卡纸等,采用围边的形式组合使用。又如泡沫能与牙签、吸管等采用围边的形式组合使用。这种组合隐含了“沉浮性质的改变”。

(二)材料投放的操作要点

1.材料投放生活性,促进幼儿操作简易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而“做中学”中的实验材料也要求我们采用身边的、熟悉的东西,探索的科学现象也是贴近幼儿生活的。

“小鸡过河”活动源自幼儿的一次集体活动。有一只小鸭孤独地游在小河里,孩子们积极地帮着小鸭想办法找朋友。孩子们纷纷找小乌龟、小金鱼这些会游泳的做朋友。这时有一个声音传来:“让小鸡做朋友。”我说:“小鸡能做小鸭的朋友吗?”孩子们纷纷说:“小鸡不会游泳,要淹死的。”我听了问:“那怎么办呢?”这时柏柏说:“想办法让小鸡到水里去呗!”我一听,这个主意很好,是不是可以从这个方面进行引导呢?于是我说:“老师等会儿会做好小河,到时候你们可以到那里帮助小鸡过河,好吗?”孩子们纷纷说:“好的!”

就是有这样一个引子,我开始思考怎样设计以达到“小鸡过河”且又具有“做中学”特色的活动。

此外,活动中的操作材料也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是幼儿熟悉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比如牛奶盒、可乐罐、泡沫、积木、橡皮泥、石头、黄瓜、玻璃球等。

2.材料投放引导性,留给幼儿操作空间。

材料的引导性是通过两种材料之间的互相参照体现的。例如,活动中我提供一个剪掉一个面的牛奶盒,然后再提供一些开了一条缝的牛奶盒,让幼儿自己发现操作的规律。在这里,先前教师提供的去掉一个面的牛奶盒就是体现材料引导性的一个关键点。在对这个貌似船的牛奶盒的探究之后,幼儿可能很快就会发现它能帮助小鸡过河的奥秘,从而引导幼儿更快地完成任务。

3.材料投放程序性,推动活动层层深入

材料并不是一次性投放或者说越多就越好,而应根据活动目的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材料,以满足操作需要。作为引起兴趣的第一部曲,我投放的材料由浮的和沉的材料组成,帮助幼儿理解沉浮;第二部曲则仍然运用第一部材料,但加入了会沉、会滚的3颗玻璃球,让小鸡带着3颗玻璃球过河,再次筛选材料,发现怎样的材料才能让小鸡带着3颗玻璃球顺利地过河;第三部曲作为活动的,也隐含了“沉浮性质的改变”,所以材料更是以帮助“玻璃球和小鸡浮起来”的居多。

由此可见,材料的提供应根据活动的推进,按一定程序投入,要考虑用得巧妙、用得有价值。教师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就会引发相应的活动,达到相应的目标。

4.材料投放组合性,提高材料使用价值

在操作中我们一般会投放多种材料,而投放一般具有目的性,教师往往会考虑到这些材料投放后幼儿会怎么去用,是不是一种材料一种用法,还是一种材料能与别的材料组合产生更大的效应。

比如活动中我投放了木板、泡沫、长条积木、卡纸、吸管、牙签等。其中木板能独立使用,同时也能与长条积木、卡纸等采用围边的形式组合使用(图2);泡沫既能独立使用,也能采用挖洞的形式使用(图3),同时又能与牙签、吸管等采用围边的形式组合使用(图4)。

这种材料组合性,能做到最小投入、最大效益,也能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为幼儿的材料使用创设小小的“麻烦”,这种“麻烦”能促进幼儿同伴间的交往与合作。

(三)材料投放的注意点

篇9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对方还有人”为你整理了这篇“五星新农家标兵”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勤俭持家家有爱与人和美美自来 ——依安县新发乡利民村“五星新农家标兵”张凤清

张凤清,是新发乡利民村人,今年57岁,他平时爱好钻研科技和农业知识,关心时事政治和农业农村相关政策。在乡亲们的眼里,他们一家人总是其乐融融的。

百善孝为先。张凤清一家孝敬老人、体贴父母,时刻不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张凤清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帮助邻里,善待家人,也正是由于他这个一家之主的行事作风,触动着这个三口之家和和睦睦、互敬互爱,同时,他们家在日常生活中勤俭节约,生活有规律,开支有计划。

构筑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是张凤清一家人的原则。在对待邻里关系上,他们始终牢记“远亲不如近邻”的准则。平常谁家家用电器出故障了,他总是会尽力帮助解决问题。还经常与其他的农户分享种田经验,帮助大家科技种田、科学种田。多年来,在与邻居们的相处中,形成了和睦温馨、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

张凤清与妻子自结婚以来,遇到矛盾,夫妻俩总是相互退让,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一来二去,他们在孩子面前也树立了良好的家长形象。他对女儿的文化教育也尤其重视,经常教导女儿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女儿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目前就职于国企,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女儿参加工作了,张凤清也不忘告诫女儿要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给自己留下一个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