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21:5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动为话题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感动为话题的作文

篇1

写法上,抒情议论是必不可少的,但要以叙事为基础,否则,抒情议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要注意叙事、抒情、议论的技巧,注意情与景的交融,事与理的渗透,情节与细节的打造,环境与情感的烘托与渲染等等。以记叙为主,将事情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然后引发必要的抒情或议论,是一种写法;依据行文需要,将事情加以梳理,穿插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写成“形散神聚”的散文,也是一种写法;甚至只有叙事,将感情融入叙事当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自己去揣摩,也未尝不可。

题记示例

学会感动,时刻感动,体验生活,珍惜生活。——题记

进取的勇气往往来源于平凡的感动。——题记

总是习惯被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动,今天突然发觉身边的人也在被我感动 。 ——题记

感动是生活的筛子那针孔般缝隙中摇落的细微感觉,是源于对于善良的厚积薄发。 ——题记

感动,点燃了精神家园的一瓣心香,萦绕着人的一生。——题记

心存感动,自己能真心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题记

我们一直在寻找感动,感动就在我们身边。——题记

幸福不是靠谁给的,把每一个小小的感动珍奇起来,我们离幸福的距离更近一点——题记

[例文]

四季的感动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都在我们不经意之间悄然流逝。朋友,千万别让这美妙的感觉如细细的流沙从你的指间溜走,请学会珍惜它吧。——题记

一、春

“这鬼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阳光灿烂,怎么一下子就……”我心里不住埋怨。又一阵冷风袭来,我不禁连打了几个寒颤,那喷嚏一个接一个,鼻涕老是不听招呼。我只好咬牙忍着,好不容易捱到放学,我顾不得招呼要好的同学,便赶忙向家里冲去……

“叮铃铃……”怎么没人接电话呀,哦,对了,爸爸妈妈都在医院值班。我迷迷糊糊地爬起来,我的头怎么这么昏,这么沉啊。我模糊看了看表,“啊,糟了!”已经8∶30了。我拿起话筒,传来熟悉的声音:“××吗?怎么还没到校,第一节课都下了。出了什么事吗?”“我……我昨天感冒,睡过头了。”“原来是这样,今后可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不过不用担心,今天就在家休息吧,耽误的功课我会想办法给你上补上。”“嗯!……”我使劲点着头,眼前又模糊了起来……

二、夏

太阳高挂在空中,操杨边的树热得直冒烟,那片片绿叶就像一张张干渴的嘴巴。一节体育课下来,我汗流浃背。同学们回到教室,挤在电扇下,一边吹着凉风,一边喝着美美饮料。我独自坐在座位上,强自安抚着老提抗议的嗓子,都怪我这记性,妈妈昨晚就替我灌好的水,早上出门时又给忘了,自己都记不清是多少回了。到小卖部买吧,钱包已赤字多时,唉,还忍着吧。

正懊恼间,眼前忽地钻出一杯正喷着凉气的可乐,我不由瞪大眼睛。“喝吧!”“可你呢?”“我嘛,还有呢。”“那,那就谢谢了!”“没事儿!朋友嘛,就应该互相帮助嘛!”我忙吸管,猛吸一口,啊,一股凉意直奔心底,那可真叫一个——爽!

三、秋

枫叶红遍了山坡,落叶铺满了大地,如此美景岂能错过。

我一个人漫步在小路上,享受着这无边的胜景。远处,一男一女促膝而坐,我这个第三者可不想搅忧别人的幸福,便掉头向山坡爬去。走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又回头偷望那对亲密恋人。却发现两人正在激动地争着什么,没多久,那男的便气冲冲地走了,只留下黯然神伤的女孩。

我不由惋惜地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四、冬

寒冷笼罩着整个城市,我那冻得通红的双手,僵硬得不能动弹。母亲用她的那双温暖的大手轻轻揉搓着我的小手,然后捂在她的胸口。我望着慈爱的母亲,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泪,从脸颊滑落。

篇2

要根据话题的需要找到经典素材与文题(观点)的内在联系,从而紧扣文题(观点),选择经典素材的可用部分。

比如,史铁生这一经典素材:

史铁生,男,汉族,北京人。1958年在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3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我与地坛》(1991)是作者对自己过去10年的写作内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每时每刻我都在追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

有考生以“态度”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在活到最狂妄的时候,命运之神将他抛向谷底。在风华正茂之年失去双腿,这是多么让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但这并没有使他倒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他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便是史铁生。为什么命运的弃儿变成了时代的骄子?因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正因为有了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让一颗破碎的心重新完整;正因为有了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让一个弱者成为强人。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面对痛苦,要有良好的生活态度。

有考生以“调整”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史铁生,一个双腿残疾的年轻人,只能坐在轮椅上。开始他内心非常痛苦,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有时候甚至想一死了之。后来他独自来到地坛。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弥漫着宁静的味道。在这里,他想与其整天痛苦忧郁地活着,不如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调整心态,卸去了烦恼,决心以豁达的心境对待人生。正因为适时地调整心态,他才对生活充满信心,重新站了起来。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在痛苦时,应调整好心态。

有考生以“大爱无言”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母爱无声而又无处不在。当处于最狂妄年龄的史铁生失去双腿时,他被命运打昏了头,脾气坏到了极点,常常发了疯似的离开家,什么话都不说。母亲无言地为他的每一次外出做好一切准备,痛苦、惊恐的母亲每次只能祈求,默默到地坛去寻找儿子。每次远远地看到儿子,却不敢接近,她知道儿子不想让她跟着,她只能默默地关心着他,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真是大爱无言啊!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在苦难中,凸显母爱的伟大。

有考生以“遗憾”为话题作文,立意是“别给自己留下遗憾”,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史铁生,一个在20多岁就失去了行走能力的人。巨大的悲痛,使他封锁了自己,面对母亲无声的爱,面对母亲在地坛焦急的目光,他倔强,从不叫母亲一声。他没有理解母亲的痛苦。而当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就时,母亲却离他而去,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遗憾。试想,倘若他能在母亲焦急地在地坛浓密的树林中寻找自己时,哪怕叫上一句“妈妈”,他会遗憾吗?假若他在母亲每次送自己出门时给她一个微笑,他会遗憾吗?别给自己留下无尽的遗憾。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因不理解母爱而感到遗憾。

有考生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脑海中时常闪现一个字:“死”。一个残疾人将来还有什么出息呢?在生与死面前,他无能为力。但是,希望重新点燃了他,他选择活下去,并坚强地活下去。那个心灵的选择,不知在他的脑海里徘徊了多久,也不知他跟死神较量了多久。幸运的是,他被地坛感动了,鸟儿的欢唱,花儿的竞相开放,使他做出了选择,坚强地活了下来。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面对生与死,做出心灵的选择。

有考生将史铁生看做当代人学习的榜样,在以“榜样”为话题的作文中,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当狂风暴雨来临时,我不曾害怕

当无边的黑暗乘虚而入时,我不曾恐慌

当六月的残酷降临时,我不曾伤心

是你,告诉我要怎样活着

怎样书写自己的人生

史铁生,一个用生命书写人生的强者

疾病的疼痛压不倒你,双腿的残废挫不伤你

你,坚忍地活着

你是人们心中不倒的丰碑

篇3

下面我们将常见的话题作文,归类分析,对同学们的话题写作应该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关注自我,回顾自身成长过程,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这类话题作文大多以“生活经历”为引导,引出同学们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点滴小事的回忆,激起对在成长过程中“失败与成功”“得到与失去”“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思考,从而体现了每位同学对人生旅途所特有的个性思考。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的,人是会思考的芦苇,那么这也是这类话题作文所要起到的效果。

例题:生命一旦启动,就会随时留下一点儿痕迹。一阵使瓶花轻微震颤的哭声、一块逐渐在床单上降温的尿渍、一件沾染了食余污彩的围兜、一句不合文法却饶富诗意的儿语、一张用唇膏和色笔信手涂画的纸、一颗久经摇撼终于脱落的小小门牙、一本给订正了不少错别字的作文簿、一个悄悄刻在某棵树干上的秘密的名字……

根据材料,请以“痕迹”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这是典型的“自我成长”类的话题作文。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在属于自己的那张白纸上留下各种色彩的痕迹。也许有的痕迹你早已忘记,有的痕迹则属于浓墨重彩,使你终生难忘。对于“痕迹”的选材一定要独具慧眼,因为很多痕迹每个人都有,你只有推陈出新,别人对你所写的内容才能感到耳目一新,产生认同感。同时在写作方法上,也要能够巧设悬念,利用误会,尺水兴波,这样才能出奇制胜。

二、欣赏自然,激发独特的审美体验。

这类话题作文虽然近几年出现较少,但对于自然的欣赏正是我们现今高速运转生活中所缺乏的。而随着同学们年龄的增长,似乎对于周围的自然越来越显得麻木。因此这类话题正是要刺激同学日益麻木的神经,激发每个人独特的审美体验,毕竟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眼中的“自然”也定是不同的。

例题:那落叶飘飘然,在它离开树干的那一刹那,就表示着它将永远离家而去,就意味着它将过着流浪的生活,此刻,它的生命已经结束。可在风来的那一刹那,它娇小的身体便随风而去。它欣喜地舞动着自己的身躯――时而旋转,时而平移;时而跳跃,时而静止;时而疯狂,时而温柔。

根据材料,请以“落叶”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我们喜爱春天绿叶红花的生机盎然,而秋天的落叶也是大自然另外的一种旋律,它也同样美丽而又动人。对于“落叶”这一话题的写作,你可以单纯描写秋日飞黄叶的金色绚丽,也可以由秋叶阐发对人生的种种思考,如“死亡”“乡愁”以及“化作春泥更护花”等。文辞要优美,描写要细致,运用拟人手法让落叶倾诉自身的情感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引发个人思考。

这类话题作文多以当下社会热点为导火线,来引爆同学们的思想炸药。因为同学们正处在一个思维活跃的阶段,个人意识和独立意识日趋增强,能够以自身独特的思考视角来审视身边所发生的社会热点。同时在这个年纪,内心非常渴望向外界传达自己的心声,渴望自己的观点被他人所接受,因此往往在这样的话题作文中更容易表达出你们真挚的感情,这也是此类试题这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

例题:2008年“毒奶粉”事件在公众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为此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有媒体戏称中国百姓的身体早已经是百毒不侵,究竟是什么导致这样严重的食品危害事件发生?现在我们还敢吃什么?

根据材料,请以“毒奶粉事件的背后”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社会热点话题时常在吸引公众眼球的同时,引发社会思考和讨论。这个话题的重点就在于透过事件本身而观察到背后的实质。你可以从“诚信危机”“食品安全监督不利”“对他人生命漠视”“唯利是图”等角度来表达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同时你也可以结合其他社会热点话题,如山西黑砖窑事件、黑龙江假药事件,抓住它们背后的共性来阐述你独到而又全面的见解。此外,这类话题作文,笔锋要犀利,可运用黑色幽默,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

这类话题作文体现了人文性。人是社会的细胞,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构成了各种关系,自然也产生了各种情感。写作源于一种生活的感悟,源于对自身的经验、自身情感的一种珍惜,因而用自己的语言书写自己的真情是一个人心灵的确证,是一个人个性与人格不可侵犯的权利。古人云:“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而此类话题则恰恰用一份真挚的情感滋润了我们敏感的心灵。

例题:假如你是一片绿叶,就请感激红花,是它让你同它一并进入人们的视线,并让人们懂得“红花还需绿叶扶”的道理。假如你是一朵娇艳欲滴的红花,请感激黝黑肥沃的土地,是它将其精华输运给你,让你绚烂芬芳。假如你是厚实的土地,请感激晶莹剔透的雨滴,是它毫无留恋地扎进你的怀抱,湿润你干渴的肌肤。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激――感激美好的过去,感激充实的现在,感激充满希望的未来,心存感激,我们满怀幸福。

根据材料,请以“心存感激”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人的一生需要感激的人和事物很多,所以这样的话题很容易写滥,这就需要你能够以独特的视角抓住独特的事件,然后以一个细小的切口进入,以情动人。切记写这类文章一定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套话。唯有“真实”,才能撩拨平常人的心弦;唯有“真实”,才能净化平常人的心灵;唯有“真实”,才能展示你们稚嫩的情怀。

五、关注社会道德,体味民间关怀。

这类话题作文反映社会主流道德意识,常以社会底层小人物感人至深的事件来打动全社会,给予同学们精神感染和鼓舞。随着“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的深入人心,更多的感人事件会家喻户晓,进而体现一个社会所要求和崇尚的道德标准,同时又凸显一种人道主义的人文关怀。所以这样的话题作文近几年出现的比例会增大。

例题:2009年2月10日,央视

大楼发生火灾,红庙消防中队30岁的指导员张建勇在扑救火灾抢救被困人员时、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呼吸器让给他人,而自己的口鼻却在浓烟里。呼吸器对于消防队员就意味着生命线,在毒气弥漫的火场内,消防员需要配戴空气呼吸器才能进入现场,即便这样,都不能确保安全,然而在那种情况下,他却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他人生的希望。

根据材料,以“生命的价值”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生命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古人认为,“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然而这并非是一种单纯的道德要求,更多的是人内心本能的对于弱者的悲悯情怀。也许这样的生死抉择就在一刹那间产生,并没有过多去考虑结果,但这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因此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抓住英雄的精神,也可以想象当时所发生的一切,以及这位消防队员的心理活动,以细腻的笔触还原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此外,同学也应该在平时多多关注这些社会人物,如“感动中国”中让你感动的人和事。

六、寓理于事。

这类话题作文常常在一个带寓言性质的小故事中寓意一个道理,而话题则是由这个对人生、事业、道德颇有启示意义的道理中引发出来的。当然用来阐述道理的材料不一定都是小故事,也可以是一首诗歌或是一幅漫画。

例题:我有一个朋友,总喜欢跟别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家庭不如意,生活压力大……挫折屡屡不断,似乎活着对他已是一种负累。一天,他颇有感触地对我说:“哎,我什么时候才能过上一种风平浪静的生活呢?”我笑着说,除非你死了。朋友一怔。于是我给他讲起古希腊的一个经典故事。有人问古希腊智者阿那哈斯:“你说,什么样的船最安全?”阿那哈斯说:“那些离开了大海的船最安全。”

根据材料,请以“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人活在世上,就像船行于海中。遭遇风浪,饱尝奔波,乃是人生常态,谁都无法拒绝。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正是一串串真实的脚印,最终汇成了我们每个人或长或短的一生。离开了大海的船的确最安全,但是,船一旦离开了大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生活,就是要勇于迎接挑战,生活的意义在于经历,体味人生百味,此其一;其二,知足常乐也是一种活法,生活的幸与不幸多半缘于你拥有怎样的心态。

想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是比较困难的,但若注意写作技巧的运用,那么,考场作文的得分往往令人惊喜。

1 有时话题会出得很大、很泛,这时就需要选取合适的切入点,不可面面俱到,要有取舍,要让你的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 语言上要做到精致,甚至让人有种陌生感,绝不用别人用俗用滥的方式进行描写,正如宋人姜夔所言:“人所常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

3 要有高的立意和情趣。比如对自然的审美最终要落到美学的高度去审视它。要体会自然之美的寓意,挖掘自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生活情趣,并与之联系起来,进一步发挥。

篇4

一.一见钟情凤头展,精彩开头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作文开头,也会让读者一见钟情,兴趣大增。学生在写开头的时候应该注意紧扣话题、开门见山,语言简洁明了,这样的作文开头才能够引人入胜。学生的作文要想与众不同就需要学生在开头多下些功夫,一些陈俗的开头让人一见而心生厌倦,那样就起不到吸引人的效果了。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开篇的时候就展现学生的个性,表现出学生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写作功底。好的开篇要简洁明快,不能拖泥带水。

例如有一次让学生以“青春”为话题来写作文,一个学生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青春是一串风铃,我看见他挂在十六岁的门口,随着风叮当作响,朝我招手。我知道跨过这扇门,我就要向青涩的少年作别了,迈向属于我的成熟人生……”这样的开头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就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吸引着读者继续读下去。

二.剑走偏锋也精彩,个性语言

语言的风格有多种,或平实质朴,或优美华丽,或诙谐幽默,或清新飘逸,或沉郁顿挫。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学生要努力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努力做到自然、流畅。在个性化的写作教学中,学生要注意自己所使用的语言,这是学生个性化的一个表现。学生要注意打破常规的束缚。例如在写惊心动魄的感觉的时候学生通常会写到“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这样的句子在学生的作文中斯空见惯,学生如果可以写成“似乎有一阵风,一股清冽的水穿过了心头。”表达效果远远超过了前者,使语言含义丰盈深厚,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莫畏浮云遮望眼,符合题意

学生的写作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出创新精神,学生的审题必须要准确,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否则学生的作文即使满篇珠玉锦绣,也不可能得到高分,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学生在审题的时候不要怕耽误时间,一定要认真审题,谨慎下笔。如果匆匆下笔,写着写着发现自己跑题了,中途易辙已来不及了。

例如让学生以“情怀”为话题,学生就可以思考“情怀是什么呢?”,只要写含有感情的心境就不算立体或偏题了。学生可从主题扩展思路。比如“情怀”可以是我的、他的、你的;可以是爱国的、爱父母的、拾金不昧的等等。在确定了这些后,学生就要注意文章的体裁了,是写议论文还是说明文,是写应用文还是记叙文,学生必须要关注这点,不要把自己的文章写成四不像。在确定了主题和体裁后,学生就可以围绕着其中的一两点进行写作,那么,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符合题意,高分有望。

四.情到深处文自美,感情真挚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融入学生真实的情感,不能矫揉造作,不能胡编乱造,否则就不会吸引读者,打动阅卷教师。这就需要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深情呢?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实的事情,最真实的才是最容易打动人的。例如很多学生在写“感动”的时候都会写到:“下雨了,妈妈或爸爸,或其他家人冒着大雨给我送来了雨伞,结果浑身都淋湿了……”很多学生的作文中都有这样的话题,让人感到有些无病的感觉,不是很真实。同样是下雨,同样是送雨伞,学生完全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的事情写到作文题目中,有感而发,那样的作文才会让人感动,过目不忘。

学生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不一定非得使用激越的文字,也不一定都使用重词浓笔,更没有必要连连惊呼感叹,有时细腻轻巧的笔触,把整个心力都倾注在似乎并不显眼的文字上,在隽永的情味里,同样能够收到强烈的反响。例如在刘墉的《昙花》中有这样的句子:“美若没有几分遗憾,如何能有那千般的滋味?”;《梦里花落知多少》中也有:“在这个世上永远存在着一些无奈,而这些无奈,你永远无法改变。”语言简练,但是却是耐人咀嚼的情感语句。

篇5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现在的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都比较欠缺,而初中语文课本介绍了许多高深品德和人格魅力的人物,我在课堂上利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在一些人物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下,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教授《岳阳楼记》一文,通过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学生要象范仲淹那样从小胸怀天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二、充分利用课外阅读实施德育渗透。作家赵丽宏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引导学生去读,并且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受到教育发,收到良好效果。

三、巧妙利用名言警句进行德育渗透。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中出现了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不仅文情并茂、短小精悍,而且思想内容深刻丰富。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例如讲解《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时,引导学生理解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学习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中关于“路”的名言时告诫学生人生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在未来的人生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讲解《生命的意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时,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圣和人生的真正意义,要珍爱生命,学习小说主人公保尔为全人类利益而活着的献身精神; 讲解《孟子》里的“舍生取义”,《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蜀相》里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时,告诉学生这些名句震撼着千千万万仁人志士的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舍身为国,为正义事业奋斗终生。在教学中我还要求学生将名言警句归类整理和背诵,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收到良好效果。

四、充分利用作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强调写作技巧、文字功夫外,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增强道德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俗话说“作文先做人”,一个道德意识淡薄、认识水平低下的人,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内容丰富、思想健康的文章的。因此,在选择作文题目时,我选择一些既具有人文气息又现实性较强的话题,既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写,让作文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又能在写作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例如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主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作文中,有的学生书写自己的成长之路,感恩父母老师于一路上的关怀;感恩社会给自己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类似的如以“善良”“责任”“宽容”“自信”为话题的作文都能使学生在写作中不知不觉中受到德育教育。

篇6

以生活中的善良为话题的记叙文1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烟波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

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精华。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经历了太多的锤炼之后,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逐渐变得冷漠起来。我们匆匆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而不愿再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于是,眼看着那颗曾经晶莹的善良之心在红尘碧红之中慢慢被尘土侵蚀包裹,而后结成厚厚的茧,于是,我又不得不负载着这颗结茧的沉重的心孤独地在冷漠中艰难跋涉……

当岁月的风尘将皱纹刻上人们的额头,将雪鬓迁上人们的青丝,当我们不知不觉地在孤独与冷漠中逐渐老去时,在夕阳残照下,剥去心灵的坚冰,去打开心灵的一隅时,才忽而发觉没有了善良,没有了那颗原本容易受感动的心,而只剩下麻木的干枯的躯壳和永无止境的疲劳与困顿。

善良,是人生大厦的基础,是人性品质中的瑰丽珍品。拥有善良的人才会懂得去感激,去回报,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才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执著,才会有“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的坚韧和那份“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气度与胸怀。

善良的人,即使没有巍峨高山的冷峻与清峭,也可以有平川凡壑的踏实与稳健;即使没有牡丹玫瑰的雍容绚丽,也可以有芙蓉夕醉的高洁与典雅。善良的人,即使不能居庙堂之高来兼济天下,也可以处江湖之远独善其身。拥有善良,就拥有了生命的方向,即使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中穿梭,也会永远来去从容,两袖清风。

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的一只火把,失意处的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无助时的一点支援。把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么人类将与日月同辉;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

以生活中的善良为话题的记叙文2

生活需要什么?或许是物质、或许是精神,总之很多很多。但不可或缺的,就有善良。

善良即宽容、爱护,是对所有人的一种最无私的爱,也是自身美好素质的体现。

我生活在一个善良的家庭,父母从小就用语言、行动告诉我什么是善良:对于街上的乞讨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对于别人的错误给予宽容对于病人给予精神上的安慰……我在效仿,我在学习,我也在感悟这种善。

善良就是对别人的关快与宽容。

在学习、感悟善良的时候,曾听说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在遇到一个独臂的乞者来家中乞讨,母亲却让那个独臂人将门前的20块砖搬到后院。起初乞者很吃惊也很气愤,认为母亲是在捉弄他,但是那个母亲却用一只膀子示范搬完了20块砖。

乞者似乎明白了什么,按母亲的话做了。完成后,那个母亲给了乞者10元的劳动费,乞者鞠躬而去。十几年后,那个昔日的乞者已经变成了风度翩翩的老板,当他找到那家人时,准备抱恩,可是那个母亲却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有两只手,你把东西送给没有手的人吧!”那个人一愣,接着热泪纵横,又深深地一鞠躬……听罢,我思考了良久,似乎又悟出了什么。

善良是对人精神上的关怀与给予,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

“持灯女神”南丁格尔,也用行动阐述了另一种善。她出身在一个显贵的家庭,却会为了帮助别人而抛弃无忧无虑的生活去选择从事当时地位十分低贱的护士这样一个职业。通过她的努力,前线的死亡率由40%降到2%!在多少个风雨之夜,那些在的士兵只要一看到南丁格尔手提灯的亮光,就像看到了慈善的天使,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和爱意,她所到之处,伤兵们甚至会俯下身去亲吻她的影子。我为此深深地震撼着,也为这种伟大的善而感动着、感化着。

善良又是对人心灵与精神的洗涤。

………

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有的被世人传诵,有的却如过往云烟,这都无所谓,我们要的是善良的真谛。

我爱善良,因为它体现我存在的价值;我要善良,因为人类的爱是无私的。

生活需要善良,这样你就会发现,善良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依恋与呵护。

让善良走进心灵,让幸福在我们身边。

以生活中的善良为话题的记叙文3

善良,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的词汇,可却又深奥到无人能给它下个定义,它与人终身相伴,可却又少人去琢磨它。

若是与人谈起善良,都会听到各种加了诸多修饰的善行,或是感叹自已人善被人欺,然后大家一起抨击社会恶行。难道这些人所说便是善良吗?是,但为什么?当明白很多一目了然的恶行无法凭自己一腔正义去解决时,当一次次看见善行被利用时,便逐渐对善良生出疑惑,直至垂暮之年仍怔怔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时常在街市巷陌之间看见有人发生口角,进而挥拳相向。这在期间,总有几十个人如看戏般将互殴的两个围在里面,他们似乎知道在公共场合这些不文明行为伤风败俗,他们中有人会拍照寄给报社,有人会发微博,发微信去声讨,有人会面露厌恶地指指点点,可就是无人制止,原因或许是在于这种善行会对自已的利益产生伤害,或许是卷进去难免让人笑话,种种种种。事情的严重应在这数十几名冷静的旁观者上,而人们却只能借着对肇事者的愤怒,来洗涤群体性的耻辱。

在这个每天都有高楼拨地而起的世界,精神的匮乏似乎在时代的发展中愈显严重。如今市场上流行的是《诡辩学》,《驭人术》,《厚黑学》被一翻再翻,皆是将社会描述成一个深不见底一泥潭,教你如何勾心斗角,继而将别人踩在脚下。偶而儿体讲述善良,最后无一不牵扯到善良给人带来的好处。

历史的潮流仿佛也是如此,崇拜力量与果敢,仰望着胆魄和铁腕,历来温情主义,柔软心肠都被作为嘲笑的对象,善良成了无用的别名,慈悲成了弱者的。年轻人被社会中各种无形的力量将其改造成了一个老谋深算的“精英“,仿佛任何儿女情长都会让他远离成功,任何善行必求回报。难道这世上真的没有不同目的,不同缘由,不看脸色,不需手段,无缘无故的善良么?

列夫。托尔斯泰在阐述西方宗教精神时说: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一味地去询问行善的缘由,最终只会卷进利已的漩涡里,倘若真是要问,我觉得是人性使然,是灵魂的呼喊,是心灵的慰藉,什么是活着?一个能够救助其他生命体的过程。佛教中的善,并不寻找起始原因,也不追求具体结果,善良在缘起缘灭中永恒存于世上,行善就行善,这是一种非常现实的世间行为,慈悲就是慈悲,这是一种不求因果的人间情怀。

将善良存于心中,行走在人生的旷野上。即使没有信奉什么,耳边也会时时有晨钟暮鼓鸣响,即使在苍穹之下,旷野之下渺小蝼蚁,生命也能圆融安祥。

以生活中的善良为话题的记叙文4

善,带来了世间美好与真挚,驱散了邪恶与黑暗,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的真实,世界的美好。

善不在大,而在多。不乱扔垃圾是善,不流露脏话是善,举止言行优雅端庄是善,讲文明、讲礼仪也是善。帮助他人,心中的快乐自然涌现出来,善也随之而来了。

生活中到处是善,以善为本可以结交良友,可以交到真心朋友,可以相互学习,走向成功和远方。

小善动人心,大善感人恩。通过品读书籍,我看到了唐玄奘的善,发愿于心,行之于身。孙悟空为了保护他三打白骨精,可他善良地告诉弟子,不能杀害生命。《简爱》中,简爱的一生只能用悲来形容,当他离开罗切斯特后,差点葬生于荒野,她几次敲门,都不开,一位善良的主人为她开了门,给了她温暖和生命的保障。

前不久播出的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一位夫妇令我感触至深。这两位是退休后的老兵,一起居住着几平方米的小屋,衣服穿了几十年,鞋子也补了多次,生活简单、节俭,多少风风雨雨都挺过了,几千万的积蓄存在银行卡中,准备全部捐献给自己的家乡,将善分享给更多的人。

父母的小善无处不流露。当你学习时,为你倒一杯热水,拿一些水果,询问你的学习情况,走时还叮嘱累了就睡觉,要注意身体。父母的大善也让人感动,天天不顾劳累为孩子们编辑作文上网,或早或晚都拿上音箱陪上一百多人老少男女扭秧歌,他们把快乐带给别人,影响了周边。

善是一个动人的字,它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境界,都是发自内心地帮助他人。从根本去了解,从内心去发掘,人人都可以做到止于善。

以生活中的善良为话题的记叙文5

一时的疏忽,可能会失去全部的家产;而一时的蔑视,则会失去我们一生所负的善良的名誉。

——题记

曾听说一句话:“德盲比文盲更可怕”。虽然是说德,可在这德上又背负着良心与善良的名义。而在这里,我要讲的是善良。

如果一个人被评为最完美的人,而只是依靠外表评分的话,那么,我要说的是,即使她的外表会令每个人惊羡不已,但如果只凭这点而妄下评论的话,那么,那些评分的人未免太过愚蠢了些。真正美的不是美在外表,而是美于善良的心。善良的人知感恩,不求回报。

小时,我最喜欢在炎炎夏日里捉蜻蜓了。只是依稀记得当时漫天都是蜻蜓飞来晃去的身影,疏忽间便不见了。虽说自己是敢捉蜻蜓的,但实质上是不敢去碰的。那时,我捉蜻蜓的工具,无非是将爸爸用来捞鱼的小网,绑在一根长长的棍子上罢了。就是这样简单而粗糙的工具,不一会儿,便可捉六七只来,玩得可谓不亦乐乎。

直到那一次,我才真正的放弃了我爱捉蜻蜓的喜好。应该是星期六的正午吧,只记得天空湛蓝蓝的,照例布满了戏耍游玩的蜻蜓。这正是捉蜻蜓的好时机。我瞅准了时机,手一甩,网一扣,简单明了的动作,便有一只蜻蜓成为了我的网下囚。

真是不巧,这只在网里哆哆嗦嗦的蜻蜓,它的一只单薄的翅膀,竟被打到一块并不圆滑的粗糙的石头上,呆在网里一副瑟瑟发抖的样子,模样皱是可怜。

我大着胆子把它小心翼翼地从网里捉出,仔细一瞧,那只单薄的翅膀竟被打折。即使是这样,这只蜻蜓仍旧拼命的挣扎着我对它的约束。“就算被困牢笼中,我也要逃离这黑暗的地方;就算失去了翅膀,我也能用心去飞翔!”

这句话,咯噔一声,跳入我的心田里。

我不知怎的,恍惚地将手托起,放飞了它。目送着它摇摇晃晃的离去。“它属于这个世界,牢笼是容纳不下它的。”我安慰着自己。

心虽平静似湖,可深处却如海般波涛汹涌。

生命,世界。

自此,我不再捉蜻蜓,心已被执著感动,化为一汪深邃的潭。

篇7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写作教学,为什么应重视作文的真情实感?该怎样培养学生作文的真情实感?

一、为什么应重视作文的真情实感

在平时的学生作文中,矫揉造作、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无病的现象还比较突出。“造假”的原因自然很多,有社会的,有学校的,有老师的,也有学生自身的。如社会和学校向学生过多地灌输特定意识形态的东西,一味地强调要多唱颂歌、赞歌,明明是假的,也要粉饰。如封闭教学,封闭写作,沿用过去那套闭门造车、面壁作文的方式方法。如老师牵手,学生制模,老师过多地给学生定框定调,而学生仅在设计好的模具上做工。所有这些,都直接制约着学生情感的产生、发展和表达,往严重处说,是扼杀和泯灭人的灵性和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写作的血液,为文者都懂得“文以情生”,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无论哪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只要作者情感的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如杜甫对诸葛亮十分敬仰,写过不少专门颂扬诸葛亮的诗,其中的一首《蜀相》,更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思慕之情,尤其结尾那堪称千古绝唱的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把诗人对敬仰者的极度痛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试想,如果没有这浓浓的真爱深情,只怕很难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章来。事实告诉我们,作者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意溢于海,甚至让作品富于永久的生命力,“垂世而行远”。

二、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真情实感

结合平时的作文训练,我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1.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因为情感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生活就无所谓情感,所以要获得真情实感,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感受生活。2001年高考范文《给班主任的一封信》的作者,就是因为用心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所以她能在作文前,将临近的一件小事、一丝心绪顺手拈来,写入作文中,写出她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情感波澜,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功。下面摘录文中的几句,以了解作者情感脉络的大概:

“高考在即,忧虑与紧张总陪伴在我的左右。”

“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坐在了电话机旁……”

“七点,七点半,八点半……老师怎么还不来电话。”

“一晚上始终无电话铃响。”

“老师,您说要来电话呀!为什么不来?您说过的话,难道不算数吗”

这里不是做着“为赋新词强说愁”,这里全然是作者情感的真诚表白,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痕迹。

高考前,这位考生很希望自己尊敬的老师给自己以鼓励与安慰,然而,由于老师的偏心和不守信用,使得她非常失望和伤心,于是借“这静谧的考场,在蝉鸣与风声的陪伴下”向自己的老师“吐一吐心中的话”。也就是这,深深地感染了阅卷老师,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

我们要教育学生多面向社会,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种感情融进写作中,这样也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没有感染力了。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要教育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真实的生活,走向创作的广阔天地,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体验生活的滋味,去抒发自己的感情。

除感知生活之外,还要深入地思考生活,使生活理性化、情感化。如果对生活知之不深,感之不切,那么作文时,要么写不出来,要么胡编乱造。同样的,如果对生活感受不深,那么文章也无法感动人,要么冷漠对之、浅薄应之,要么拼命造假。

2.开设情景作文课,在活动中激感。面对实情实景,师生共同在创设的特定范围内有组织有目的有对象地写作,容易酿造氛围,调动情绪,激发兴趣,触发灵感。如站在风中、雨中、雪中,月下、花间、霞光里,写一景致;如凭窗远眺,写远山、远水或是远天。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写作境界,何愁写不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作?如开展写作“活动”课,报告、讲座、演讲、交流、讨论、辩论、竞赛、实验、展览等,变“单一”为“多样”,变“静写”“实写”为“动写”“活写”。这样,何愁学生思维不活感情不丰文章不好呢?如果要寻求写作境界的话,那么让学生在情景中触绪,在活动中激感,在一种亢奋中抒情作文,才是写作的最佳境界。

3.重视阅读,在阅读中丰富情感。阅读是写作的活水,高质量的阅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情感。客观地讲,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应试教育压力下,面对繁重的学业,学生不堪其苦,无暇旁骛,根本不可能去读课外书。另外,现今格外活跃的图书市场难免鱼龙混杂,而中学生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不少学生沉迷于某些格调不高的“言情”、“武打”或陶醉在一些品位低俗的“搞笑”书籍中。这些,都因缺乏选择与鉴别,导致盲目性,阅读质量低下,情感的单薄、肤浅。为提高阅读质量,丰富学生的情感,在平时教学中,我着重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一方面引导学生看“时文”。“时文”符合学生心理,贴近生活,学生易感兴趣,像《花季雨季》、《正是高三时》等,极受学生欢迎。另一方面实施“感情充电”。在晚自习的后20分钟,采用大文章教育的方式不间断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生活,丰富感情。2003年高考,我所带的两个教学班平均成绩分别名列年级第一名和第二名,2006年我所带的两个教学班平均成绩理科班名列平行班第一名,文科班名列油田第一名,艺术班也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其成功之处不能不和整个高中三年的积累有直接的关系(每届约有500余篇时文)。只要教师正确引导,严格把关,适当阅读一些内容健康、格调向上的“时文”,不仅无害,而且受益无穷。

4.勤写深思,在写作中升华情感。人们说,在生活中,一见钟情的人很多,然而靠一见钟情成功的婚姻并不多。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事实上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一见钟情倾心于他(她)而导致上当受骗。要知道,人的情感往往不是一次就能“传真”的,你千万别格外“叫真”。这事理用在作文活动中很有借鉴意义。若要作文,仅靠浅尝辄止得来的情感体验,不可能感动读者大家。反过来说,要深层的思考,要深刻的认识,要升华了的情感,写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写作,可以促使你深思再深思,认识再认识,体察再体察,感知再感知,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将浅层次的低层次的情绪上升为深层次高层次的情感。对中学生来说,有这样三种写作形式:日记、周记和大作文。针对高中学习的紧张性,教师应恰当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平时教学中,我贯彻了“强化周记、精练作文、灵活日记”的教学思想。“周记”的写作形式多样:摘抄式、命题式、话题式、选题式等。“作文”的写作要自成体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2001年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2002年高考作文,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2003年高考作文,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无疑给社会和青少年一个明确的导向:作文要体现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诚信”即真诚,实信,做人如此,作文也如此。《给班主任的一封信》的作者就是以她的真诚,实信,打动了人的心,而赢得了高分。

新课标的诞生,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只要我们认真解读新课标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就一定能全面优化学生作文心态,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篇8

关键词: 游戏 作文教学 教学原理

4岁的儿子最近迷上了一款叫愤怒的小鸟的游戏,玩得如痴如醉。游戏仿佛是儿童天生的玩具,儿童总能对每一款游戏迸发出无穷的兴趣。谈起游戏,一些家长和教师都是一致的深恶痛疾。这种反感却与学生对作文的情绪很相似,这有点让人啼笑皆非。可是从学生角度看,决定他们是否投入精力去做的是这件事有没有趣,而非这件事本身有没有意义。那么,能否从游戏中探索出让孩子如痴如醉的原因,并让学生对作文也像玩游戏一样充满热情和兴趣呢?细心比较之下我发现游戏中竟然隐藏了作文教学的多个原理。

一、活动先行原理

游戏广受孩子喜欢的原因之一就是以活动为主。作文恰恰相反,是对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升华,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这也是部分学生对作文排斥和抗拒的原因之一。活动这一元素应该是抵消作文无趣的一个重要催化剂。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广泛引入活动。这样做一则从学习兴趣角度看,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无疑比理论思考大得多。二则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文字的总结很显然属于理性认知,它是高一级的认知层级,而实践活动属于感性知识,是低一级的认知层级,先活动后文字总结,由低到高,符合人由感性到理性的基本认知规律。三则作文是理论范畴的事情,而活动则属于实践,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规律。

那么在具体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做呢?在这方面人教版的单元作文设计是值得借鉴的,以七上第一单元为例,作文题目是《这就是我》,编者为此设计了三项活动作为学生完成作文的阶梯。即“自我介绍”、“推荐自己”、“模拟面试”,这三项活动中“自我介绍”比较自由随意,也比较简单,要求不高。第二项活动对象是学生社团,内容是展示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形式上是在有发言提纲的前提下介绍自己,与前一个活动相比,要求高了一些,也有一定的限制。第三项活动建立在前两项活动的基础之上,要求更高,因为这里有一个场景“面试”的模拟。考官和应聘者的问答中有很多随机内容,它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比前两项活动高得多。仔细比较这三个活动及分析其与作文题目的关系可以看出,一方面活动本身是一个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的过程。另一方面设计的活动为学生完成作文提供了材料及思路。当然本例中活动的开展主要在课堂上完成。

在第二单元《生活处处有语文》中活动由课内延展到课外,让学生搜集家庭、校园、社会中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在第三单元“自拟题目,描摹现实世界或想象世界中的一种景致”的作文中,更是要求学生参加一次秋游,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这一单元编者设立了三个活动,“我有一个‘朋友’”,“走过四季”,“心中的美景”,当然都围绕“景物”设立,但是前两个活动侧重于自然之景,第三个活动则是心中的美景。三个活动由实而虚、由现实而理想、由眼前而天外,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审题、构思,解决了作文完成过程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

对于活动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教材编订者完全清楚其意义所在,所以才会在编订教本时如此设计,但是部分一线教师却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此活动轻视甚至忽视,造成活动这个作文的重要元素在作文教学中缺席,间接造成作文教学步履维艰的现状。

活动类型有很多,如围绕某个主题的活动竞赛,专题汇报会,模拟新闻会,对某个对象的采访(电话采访),辩论会,课本剧等,不一而类。这些活动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得到充分挖掘和灵活使用,在作文指导中根据情况因材施教。无论哪个活动都需要考虑和作文题目的关系,目的是为学生完成作文尽量扫除障碍,降低难度,提高兴趣,激发灵感等。即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须依据作文内容及训练目标拟定,而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否则有哗众取宠之嫌。

二、分段处理原则

如何理解所谓的“分段处理”呢?在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中,儿子在玩的时候难以解决的是拉弹弓瞄准的问题,有的时候是拉弹弓拉不长,有的时候是瞄不准,有的时候则是击出瞬间方向偏了。这就和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情况很相像。有时候是选材出现问题,有时候是立意出现问题,更多的时候则是语言上出现问题。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分段处理,游戏中我让儿子先学会拉弓,尽量拉得长,然后让他练习瞄准,最后强调在发射的瞬间手劲和心态的问题。分段处理的目的是化繁为简,这对于一大批写作文存在困难的学生而言,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

篇9

人们赞美友情,称颂她是严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是啊,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荆棘,有坎坷,有艰辛,有困苦,然而,朋友,唯有朋友,才会在你陷入困境和苦闷之时,伸出援助的手,为你披荆斩棘;伸出温暖的手,为你融化坚冰;伸出亲切的手,为你遮挡住炙人的炎炎烈日,以友谊为话题的作文。

人们讴歌友情,称誉她是沙漠里的绿洲,是大海里的航标灯。是啊,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有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之日,也有烟雾弥漫颓废迷茫痛苦之时,而这时,朋友,唯有朋友,才能给你安慰,给你鼓励,为你拨开浓雾,为你指点迷津。所以,友情,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能使陷入困境的人们感到人间的温暖;友情,就像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友情,好似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我珍惜友情,我珍爱朋友,因为---朋友是我生命的绿洲,是我心灵歇脚的驿站,也是我收藏心事的寓所,更是我储蓄感情的行囊!朋友,就像是生命中的一盏灯,在你最需要温暖的时候给你送来温暖;就像是你的精神支柱,在你最颓废的时候给你勇气。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朋友的一个问候、一条祝福的短信就会给你带来莫大的感动;在单调枯燥的生活中,朋友的一通电话会给你带来无比的欣喜;在郁闷烦恼的生活中,朋友的一句“你好吗”,就会使你热泪盈眶,中学生作文

孤独的时候,仰望满天繁星,我会想起朋友;寂寞的时刻,低眉敛首,我会想起朋友;难过的时候,泪痕满面,我会想起朋友;伤心的时刻,忧郁无助,我会想起朋友;快乐的时候,畅怀大笑,我会想起朋友;开心的时刻,微笑凝望,我会想起朋友!

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就因为有众多朋友的支持和关怀,有众多朋友的帮助和理解,所以,我才走得这么从容,走得这么安定,我才生活的这么充实,这么安静,这么坚强!

博客,最初的我根本不知是何许东西,我以为它只是一个独属于我的封闭的小小的世界,所以,我就把它当成是我----心情郁闷时倾诉的对象;痛苦烦恼时述说的场所;开心快乐时共享的朋友。然而,却原来它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是一个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的世界,南来北往的朋友都可以在这里浏览、观光,都可以在这里停留、驻足、歇息。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人们相互交流,彼此探讨,加深了解,增进友情。也正因为这,我才有缘结识了众多的朋友;也正因为这,我才有幸得到了诸多朋友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有这么多朋友的理解和帮助---我将不会再孤独,不会再寂寞,我将不再是人世间的一个孤独的过客,我将不再是昔日的那个孤寂的我。从今往后,我希望我能是人世间的----一个能给他人带来开心带来快乐带来欢欣的天使!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我不由想起大学时我教同学们唱过的一首歌---友情,人人都需要友情,不能孤独走上人生旅程。要珍惜友情可贵,失去的友情难追,诚恳,相互勉励,闪耀着友情的光辉,永远永远让那友情温暖你我心胸!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世间最难得的是朋友!最可贵的是朋友!不管人生路上有几多风雨,朋友们,你们将是我心灵永恒的守候!永远是我心中那道亮丽的风景!

篇10

【关键词】作文;写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积累作文素材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对策

你的文章有了充实的素材自然就能够言之有据、饱满充实了。那么究竟怎么样积累素材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你提点建议:

1.平时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论你是阅读试卷上的阅读理解还是报纸、杂志或者其他一些课外书籍,遇到了一些较好的素材不妨做个有心人,可以自行摘录上面的事例,专门准备一个作文素材本,这样自己没事时可以翻看。

2.专门的作文素材书。这个其实不难买到。在书店的书籍里,语文那块一定有这种书籍的,通常是小本的,价格还算可以,急的话不如跑一趟书店。

3.一些经典的课外书籍,比如《写给孩子们的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剑桥家训》《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等书籍,这些书上面每篇都讲的是事例,而且很多文章都是美文。

4.名人名言、名言警句这些可以充当你的作文的调味料,有时候,我们的作文并不需要或者没有空间去添加一个具体的事例,那不妨把名人们曾经说过或笃信的话语或信条加进去就会使文章言之有物了,而且短小简练,直达文意。

5.其实,报纸、新闻节目也是我们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

二、丰富话题,虚实并重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

无论大人,还是学生在写作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觉得没有内容可写。原因在于,除了专业写作者外,虽然人们置身在写作素材无比丰富的生活中,但人们常常是熟视无睹,很少去留心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素材。为了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第二学段,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并且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第三学段,则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写作“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在写作形式方面,提出了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训练并重的新理念。

勤于动笔,养成用文字表达的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长效机制。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写文章,是整理我们的思想,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要使学生的思想有系统、有条理,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变成文字,用书面语言清晰的表述出来,写日记或周记就是很好的办法。

怎样引导学生通过写好日记或周记来积累材料呢?其一,提示写日记、周记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录一天的学习生活,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自己对某人某事的看法或感悟书写在周记本上,把自己想对老师或父母说的心里话和悄悄话写在日记本上,用文字作深入的交流。其二,调动写日记和周记的激情。为了激发学生写日记、周记的兴趣,教师要学会在学生的日记、周记本上,用精当的评语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充分调动他们写周记、写日记的热情。坚持长期写日记或周记,学生文笔渐渐流畅了,写作的内容也丰富了,文字的表达能力也增强了。

三、放飞想象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举措

借助课文,拓展想象空间。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精彩的美文,教师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品读鉴赏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想象,补写或续写部分景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创作故事情节续编等,胡明道老师的做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依据话题展开想象和联想,寻找连接点,话题与写作素材之间的相似、相反、相关或相连都是联想和想象的关键。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话题,引导学生联想,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在以“幸福”为话题的写作指导时,可以启发学生做以下联想构思:(1)从感觉上想象,幸福将给人快乐、喜悦、舒畅、满足、欢欣的感觉;(2)从追求上联想,幸福是一种人生姿态,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幸福是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也是一种通达从容的情怀,如何不懈地追求幸福,享受幸福,从而达到幸福的最高境界;(3)从体验上想象,感知幸福,品味幸福的滋味;感受幸福,保持昂扬的斗志;拥有幸福,实现人生的价值。像这样指导,每一方面的联想都能给学生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每一次的想象也能给学生搭建一座思维的平台。有了这一扇扇的窗户和一座座的平台,何愁学生架构不起写作的桥梁?

四、多元评价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激励机制

1.自我评价。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因此,在作文评价中我们尝试了让学生自我评价。当然,让学生自改,决不是放任的,而是靠老师有计划地通过训练来培养。学生完全自改,要有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2.开展群评。教师将学生的作文用多媒体出示,让全班学生读后进行评议,写出评语。课堂气氛活跃,写文的学生可以谈自己的写作想法,其他同学可以向作者提出问题,也可以谈自己对习作的意见,作者也可以答疑,大家各抒己见。

3.小组评。把全班 61位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推荐一名组长。每组循环阅读其他组的四篇作文 ,四人先将拿到手的四篇作文细细阅读,个人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最后按每组组员的理解给作文按具体项目评出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