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中队事迹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6 02:3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先中队事迹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少先中队事迹材料

篇1

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记得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陈海燕曾这样总结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不是农民,却要播种、耕耘和灌溉;不是医生,却要诊断、矫治和护理;不是军人,却始终伴随鼓点、号角和旗帜。这是一项有些人轻视、许多人漠视、所有人都说重要的工作。这是一项纯如望碧水,高如盘崇山,难如理乱丝的工作。这是一项天天都不能等待,月月都无法松懈、年年都没有了结的工作。”的确如此,在近十年来的辅导员工作生涯中,我逐渐对此有了真切地体会,并迎来了新时期少先队员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我清醒地认识到:贯彻xx大精神,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重要是身为辅导员的我们在观念、方法、理念上的转变,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模式,要形成新的教育思想,就应该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摸索,要转变教育观念,就应当在教育实验的探索之中,逐步升华与完善。

一、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少先队的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没有活动,少先队就会形同虚设。目前,少先队活动没有现成的教科书,更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每个活动都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来创造。所以,创造性是少先队活动的本质和灵魂。

作为一名少先队中队辅导员,我感觉到,孩子们喜欢少先队活动,愿意在这课堂之外的活动中展示自己,我努力做到“尊重、相信”队员,“亲近、了解”队员,尽量变“包办代替”为“引导放手”努力发挥每一个队员的创造精神,比如,在一次“我让校园更美丽”的主题队会活动中,我完全信任孩子一定会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双手让自己的校园更美丽,没有对他们过多的干涉,只进行了必要的指导,他们把这次主题会搞得丰富多彩:亲自动手制作出了实用美观的垃圾箱,还以“垃圾箱的自述”为题进行简短的宣传;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心中美丽的校园;写出了发自内心的标语提醒大家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而且通过自己搞的这些活动还自然而然的教育了他们自己,使少先队组织的自我教育得以充分体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就是要培养他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总牵着他的手走路,而是让他独立行走,因而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因而我们就要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二、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出发点,加快“绿天使”行动的步伐。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和加入世贸组织,队员们的环境意识也越来越强,学习环保知识,做小小宣传员队员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环保,投身环保。尤其是在我们的中队里,活跃着一支名为“绿天使”的小队,由五名漂亮可爱的小姑娘组成,她们是校园环保的先锋。最近两年来,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变化很大,可以说是天天都有新变化,尽管我们地处郊区农村,但我们充分利农村优势,用我们的绿色环境诠释了“绿色奥运”的主题。为此,我们的绿天使小队便共同起草了一份“保护校园绿色,从我做起”的绿色倡议书,利用周一升国旗的集会,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提醒每个队员爱护校园环境。让绿色装点我们的校园。她们五个人就如同五颗耀眼的小星星,她们在大型活动中为学校增添光彩。

篇2

——县级十杰教师XXX同志先迹事迹材料

XXX,女,现年26岁,大专文化。小学一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县级教学能手;县“十杰”教师;县教研教改先进个人;市、县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该同志自1997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勤奋敬业、不懈奋斗,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平凡而又闪光的事迹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1999—2000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2001年4月,在全县“小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实验汇报课中获得县级一等奖;

2004年6月《荷花》一课,课堂实录获得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4年6月在省计算机辅助教学参展课中,《荷花》获省级二等奖;

2000年所撰写的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能力的训练》被评为县级一等奖;10月该论文获得全国论文大赛三等奖,并汇编于国家级出版物“世纪讲坛”一书中;

2000年12月所撰写的论文《在创新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质疑的思考》获县级一等奖;并汇编于县级优秀论文集;

2001年11月所撰写的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滴谈》获市级第三届语文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

2002年10月所撰写的教案、说课稿《坐井观天》被汇编在《县级优秀说课稿、教案集》;

2004年8月所撰写的论文《探究质疑》在省课改与教研征文大赛中获省级三等奖;

2005年2月被评为县级教研教改先进个人。

……

让爱在每个学生心中流淌

德高为师,为师者应当正心、修身、厉志、笃行、精其业、美其德,其生爱之。在八年的教育教学中,该同志一直担任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工作,在工作中认真钻研儿童教育心理学,仔细分析儿童心理,探索体现自己特色的教学管理方法。她以其深深的爱心,极大的耐心,从事班务管理。她勤下班、紧跟班,采用分类引导的方法,“爱”字当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班务管理中,该同志始终把“勤”字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做到脚勤、眼勤、手勤、嘴勤。每天早上她总是提前下班辅导学生早读,每天放学她总是将学生平安送出校门后才离校。她不满四岁的儿子每天总是第一个被送进幼儿园,总是班上最后一个被妈妈从幼儿园接走,以至于她的儿子每天被送进幼儿园时,总是重复同一句话:“妈妈,放学早点来接我!”听着孩子稚嫩的声音,她心理难受极了,但是为了学生的安全,她对孩子只能叹息,一次又一次违心地说:“今天,妈妈一定第一个来接你”。在班务工作中,她还做到勤观察,勤引导,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同时针对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的特点,练就了婆婆嘴,菩萨心,工作中注重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推动力,学生的催化剂,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她执着的事业,她在班务工作中,辛勤地耕耘,播撒爱的种子,倾注对学生全部的爱,期盼幼苗茁壮成长,她就像小草一样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怨无悔。每接到一个新班,她都要全面迅速地,了解全班学生、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学困生等具体情况,以至于能在今后的班务管理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2002—2003学年度,她所带四(3)班一个叫肖彤的小男孩,她接班后就发现这个孩子和其他学生不一样,小小年纪,整天皱着眉头,不喜欢和同学交流、玩耍,经常坐在位置上发愣,穿的也很单薄,她及时与原任班主任联系,了解到这个孩子由于父亲下岗、母亲因身体不好无职业,全家仅靠着父亲下岗工资,登三轮车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当她了解这一情况后,她主动找这个学生谈话,当她了解他的心理动向,发现这个年纪轻轻的孩子因为不忍心父母为了他上学而如此辛劳,准备辍学出外打工时,刘老师落泪了,她觉得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她向孩子讲了父母之所以那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她能学到知识,学到本领,将来有一天能过上幸福的日子,还给他讲了自古寒门出才子的故事,鼓励他要自强不息。后来,刘老师经常用自己的工资为肖彤买文具,冬天为他买围巾、买手套,还为肖彤织了一件厚厚的毛衣,两年间刘老师为肖彤垫交了寒假、暑假作业费、试卷费、电影费等费用。同时,在学习上,时常鼓励他,经常给他辅导,当他发现这孩子由于平时家里条件不好,外出时间少,看的课外书不多,经常习作时没有素材时,她便主动为肖彤订阅了《小学导刊》、《汉江作文报》,六一节还送给了肖彤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双休日,当他领自己的孩子去儿童公园玩时,他还不忘将肖彤带上,当他和爱人一起包饺子时,他不忘将肖彤叫来和他们一起包饺子,在包饺子的过程中,给肖彤辅导习作“第一次包饺子”。后来这位学生性格慢慢变得开朗了,打消了辍学的念头,学习进步的很快,在雏鹰争章中获得了三枚奖章。尽管后来肖彤升入了高年级,没有在她的班上学习,但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这位学生。

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每新接一个班,刘老师都要组织全班同学根据自己本班实际,民主、平等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和“班规班约”,并注重落实在班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首先,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要做的,首先自己不做,因而在学生中有人气、有威性,教育工作得心应手。其次,经常针对班上出现的一些不好的苗头及时利用班队会举行如:“学生一日常规学、背、做”,“我与诚信同行”,“珍爱生命,注意安全”,“学生课堂常规大演练”,“定期作业展评”,“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等主题队会,每隔半个月班内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回头望”和父母、老师、同学,好朋友一起找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定期改正,学生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健康成长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带的班班风浓、学风正、学生思维活跃,成绩良好,所带班级多次在学校各类活动中获得奖励,她本人先后5次被评为校级“先进班主任”,在校首届艺术节中获得“最佳导演”称号。

给学困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对于学困生,刘老师不歧视、不放弃,从不简单、粗暴地对待,总是采用积极的态度,了解、分析原因,从细致的生活小事入手,做耐心细致地工作。学生马源是品行和学习极差的学生,经常逃学、无故不交作业,欺侮小同学,讹诈小学生的钱物,拿班上同学的东西,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玩。接班后,刘老师了解了这个学生的情况后,并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教育训斥该学生,而是首先进行了家访,从家长那里又了解到,孩子在家骗家长,在校哄老师,尽管家长对孩子没少管、少打、少骂,但孩子依然如此,家长也无可奈何。刘老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有的放矢,分步骤对马源进行了引导教育,首先从培养孩子说真话入手,每次犯了错误,只要敢讲真话,认识错误,她就在班上对马源大加表扬,并多次进行家访,将马源的点滴进步及时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也要及时表扬。要给孩子多一些激励和关心。同时,根据她以强凌弱的特点,刘老师“以毒攻毒”,又让其当班上的治安委员,负责全班学生的安全,发现同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汇报老师,在汇报、检举别人的过程中,该同学也不停地反省自己,这样经过长时期的教育转化,这位同学觉得老师很爱他,就非常听老师的话,上课能专心听讲,不懂也敢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外单独辅导及学生的帮助,该生学习有了进步,一年之后,他不但改掉了往日的坏毛病,学习成绩还跃入了班级中等行列,成为了一名老师、学生喜爱的好学生,家长见人就说:“孩子进了刘老师的班,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在教学改革中奋力翱翔

在课堂教学中她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总是站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沿。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她首次将“质疑”环节引入课堂,让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问题。结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开创了我校乃至于全县“质疑探究”的先例;在教学《荷花》时,她第一个将电脑课件引入课堂,开创了全县乃至全市“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方法的先例;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开创了我县新课程下古诗课堂教学的先例;她在教学《观潮》时,开创了我市、县“阅读教学课堂结构将‘读’落实到位”的先例。正是由于她的不懈努力,走上工作岗位刚刚一年的她便在全县第二届教学能手赛教中一举夺魁,获得“县级教学能手”的称号,在此后的两年中又连续两年获得“县级教学能手”称号。在第四届、第五届“市级教学能手”赛教中,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这时她只有21岁参加工作仅4年。在以后的几年来,她先后前往大河坎、新集、青树、唐坎等地上示范、观摩课30余节,受到一致好评,并多次在各类各级赛教中获奖。 此外,该同志一直把做一个“好老师”作为她的志向,她清楚地知道深入才能浅出,厚积才能薄发。2001年她在已有6个月身孕的情形下,顶着暑假三伏天的高温,天天挺着大肚子坐车前往汉中参加首届“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为的就是能聆听到教学专家们的辅导及现场做课,在孩子刚满两个月时,又毅然参加“骨干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的培训,当顶着酷暑回到家里看孩子,儿子因不吃奶粉而饿得耸拉着脑袋,连哭都没有泪水时,一向坚强的她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婆婆的脸色,丈夫的不理解并没有影响她学习的信念,第二天,她领着保姆,抱着儿子前往汉中参加培训,上课时,她专心听讲,反复实践、操作。下课时,她又冲进宿舍给孩子喂奶,就是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在骨干教师培训结束时,她以所有科目考核均为“优秀”的好成绩,被评定为首批市级骨干教师,赢得各位专家及全市参加培训的老师一致好评。